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
作者:太虚大师
序言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悬论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序品第一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报恩品第二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厌舍品第三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无垢性品第四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阿兰若品第五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离世间品第六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厌身品第七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波罗密多品第八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功德庄严品第九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观心品第十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发菩提心品第十一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成佛品第十二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嘱累品第十三  
序言
    大乘法中有此一部,名本生心地观经,就这经题看,便知道其殊胜意义,此经中之本身,是大圣佛陀的已往的三世故事……

    太虚大师著述

    二十一年十二月在闽南佛学院

    大乘法中有此一部,名题本生心地观经,就这经题一看,便知道经中的殊胜意义。

    大乘是从比喻上来显示佛法的。乘是车乘。大乘,这辆车乘大到何种程度?小的车乘,自己一个人开车,把自己一个运载到要去的地点罢了;这辆大车乘大极了。不是运载的‘人的多数’,而能运载的是‘无数的人’。所要运达的行程不是有数可纪录的,而将是到达到无限无边际的超世间的越空间深远的妙境中去的,这便是大乘。

    大乘教法,计有十二分教:长行、孤起、重颂三分教,是经文的体裁;余九分教中,有说法的仪式,也有收摄经中的内容的。本生和本事的二分,前者是诠说佛陀之往事的,后者是记载菩萨之因行的。此经中之本身,是揭发大圣佛陀的已往的三世之故事。

    本经共分十三品:一、序品;二、报恩品;三、厌舍品;四、无垢品;五、阿兰若品;六、离世间品;七、厌身品;八、波罗密多品;九、功德庄严品;十、观心品;十一、发心品;十二、成佛品;十三、嘱累品。头尾的两品,是序分、流通分。其余中间的九品,是正宗分。在正宗分的第一报恩品,是说出‘有恩必应报答’的,著重在对社会上的一般在家的信众;第二至第五品,主要是对出家众的说法:厌舍品,是说厌舍俗家趣向佛法之途径的,强调出家的功德无为自在,在家迫窄犹如牢狱;无垢品,说明四事供养,是有垢性的,于饮食衣服卧具汤药,能够不起贪著的意念,仅是能够维持最低的生活,那末,身心的垢染性自然会无有了;阿兰若品,强调修行的人,宜住于阿兰若的寂静处,依止于静处,非但有益身心的修学,三乘出世的功德,发定、启慧、证果,莫不于阿兰若处而得;离世间品,说明世间苦恼灾患的严重性、危险性、恐怖性、烦恼性,摆脱这些扰乱、牵缠,就要离避世间才能修行清净法;厌身品,这一品是阐发的声闻行。身是分段的个体,生死的张本,要超出世间,需修四念住:首先观察不净之身段,对之起厌,而达到身灭证无为果才能了脱生死;波罗密多、功德庄严的二品,这是大乘所修的法门。前品是明十度而是菩萨的修行;后品明功德庄严而是菩萨的绩效。观心、发心、成佛的三品,分别启发大乘菩萨的境、行、果的。全文十三品,略叙如此。……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悬论
    默如

    大乘法中有此一部,名题本生心地观经,就这经题一看,便知道经中的殊胜意义。

    大乘是从比喻上来显示佛法的。乘是车乘。大乘,这辆车乘大到何种程度?小的车乘,自己一个人开车,把自己一个运载到要去的地点罢了;这辆大车乘大极了。不是运载的‘人的多数’,而能运载的是‘无数的人’。所要运达的行程不是有数可纪录的,而将是到达到无限无边际的超世间的越空间深远的妙境中去的,这便是大乘。

    大乘教法,计有十二分教:长行、孤起、重颂三分教,是经文的体裁;余九分教中,有说法的仪式,也有收摄经中的内容的。本生和本事的二分,前者是诠说佛陀之往事的,后者是记载菩萨之因行的。此经中之本身,是揭发大圣佛陀的已往的三世之故事。

    本经共分十三品:一、序品;二、报恩品;三、厌舍品;四、无垢品;五、阿兰若品;六、离世间品;七、厌身品;八、波罗密多品;九、功德庄严品;十、观心品;十一、发心品;十二、成佛品;十三、嘱累品。头尾的两品,是序分、流通分。其余中间的九品,是正宗分。在正宗分的第一报恩品,是说出‘有恩必应报答’的,著重在对社会上的一般在家的信众;第二至第五品,主要是对出家众的说法:厌舍品,是说厌舍俗家趣向佛法之途径的,强调出家的功德无为自在,在家迫窄犹如牢狱;无垢品,说明四事供养,是有垢性的,于饮食衣服卧具汤药,能够不起贪著的意念,仅是能够维持最低的生活,那末,身心的垢染性自然会无有了;阿兰若品,强调修行的人,宜住于阿兰若的寂静处,依止于静处,非但有益身心的修学,三乘出世的功德,发定、启慧、证果,莫不于阿兰若处而得;离世间品,说明世间苦恼灾患的严重性、危险性、恐怖性、烦恼性,摆脱这些扰乱、牵缠,就要离避世间才能修行清净法;厌身品,这一品是阐发的声闻行。身是分段的个体,生死的张本,要超出世间,需修四念住:首先观察不净之身段,对之起厌,而达到身灭证无为果才能了脱生死;波罗密多、功德庄严的二品,这是大乘所修的法门。前品是明十度而是菩萨的修行;后品明功德庄严而是菩萨的绩效。观心、发心、成佛的三品,分别启发大乘菩萨的境、行、果的。全文十三品,略叙如此。

    本经中如何叙述佛陀的本事?佛于人天大众俱集鹫峰因缘成熟时,从胸臆毛孔间放出金色的光明,照射到大千世界,天宫、龙宫、地狱饿鬼同蒙照及。于此光中,现出佛过去世,最初发心,坐菩提树成正觉,双林入灭,其中三无数劫的修行慈悲喜舍、八万波罗密行;又于光中示现现在降生净饭王宫,舍去王宫上妙娱乐,越城骑马入山,苦行、度生、说法、降魔、行难行之事;又于光中,影现如来灭后安坐在宝塔中,般若塔、法华塔、无量宝塔。如来三世的所有业行,皆得示现在此金色光中。

    本经中如何说明观心的心地法门?这一法门,叫行者观其自心的。心是无形相的,所以用地来比喻心,而且,心有类似于地的,所以把心地合成一名。心地观,是字的倒装,实际上,便是观心地。叫行者如法的观照自己的心地:一、正观心地:心同、地同。地有能生义,心亦有能生义,一切丛林植物皆从地生;一切善恶等法六凡四圣的果体,皆从自心生起的。地有所依止义,心亦为有依止义,地能为矿植动物所依止,心亦为五蕴六根十八界世出世间漏无漏法所依止的;二、观心幻妄:心体幻化不实,由于虚妄偏执,演出染污形态,经中约以二十六种比喻来说明之;三、观心空寂:心无所在,非内、非外、非中间住;四、心即法界:心体离言,超脱空有,当体便是一真法界。

    本经立名为本生心地观经,窃以为有二种意义:

    一、本经计共十三品,从人天的世间法说来,说到二乘厌身的出世间法,再说到大乘六度行,归结到佛乘的境行果,逐渐依次循序的发明行者由浅入深的途径,颇有瑜伽师地论的十七地的风格,教理丰富,包容广博。即因统摄备至,一经题中,未便全彰其义,乃取本事及观心的二义,从权而立这一经题的。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序品第一
    释经

    甲一教起因缘分

    乙一证信序

    丙一五重证信

    丁一略叙闻时主处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如是者,中国佛教诸大师略有八种释义:一、约信顺释,言如是者信顺之辞。二、约法性释,即法性为如,唯如为是。三、约真俗释,真不违俗名之为如,俗顺于真称之为是。四、约弟子释,阿难所说如于佛语、故名为如,为欲简去相似之如、故称为是。五、唯约佛释,阿难道佛所说之法,如佛所说不异,故名为如;如诸佛说是正非邪,故复言是。六、约佛及佛弟子释,言如是者,感应之瑞也,以言教出于感应,故言如是。七、言如是者,如斯之言是佛所说,故言如是,八、言如是者,指将传所闻之一部而言,谓如是一部经我亲从佛闻也。诸家解说不可具述,今取如是一部经为如是。我闻者,依圆测法师说:谓传法菩萨及阿难等五蕴身上假立为我,耳根发识听闻所说,故言我闻。所以佛地论云“我谓诸蕴世俗假者,闻谓耳根发识听受,废别就总,故说我闻”。真谛三藏说:亲闻名曰如是我闻。欲避增减异分诸过失,谓如是之法我亲从佛闻,非他展转传来的,所以名曰如是我闻。

    一时者,据菩提留支所说有其多种:有一念时、一日时、百年时、一切时等。今言一时者,非此等时,正是如来说此经时。虽言一时,而不云某年月日,因人间天上的时间各有不同,如忉利天一昼夜,人间要历百年;又如中国阴历阳历并用,从阴历看来今天是十一月廿六日,从阳历看来今天是十二月廿三日,所以佛经上叙述佛说法的时候,都是浑然的说一时,而不肯定是在某年月日的。

    王舍城,是地名,梵名曷罗阇姞利泗城,在中印度摩伽陀国。智度论说:‘是摩伽陀国王有子,一头两面四臂,时人呼为不祥,王即裂其身首弃之旷野。……以大力势治阎浮提,阎浮提人因名此山为王舍城。……见此五山周匝如城,即作宫殿于中止住,以是故名王舍城’,西域记里关于王舍城的名称亦有讨论,恐繁不述。

    耆阇崛山,译鹫台山、鹫头山,山顶似鹫头故。古译灵鹫山,亦简称曰灵山,乃释尊说法最著名的场所。

    以上闻、时、(佛、说法)主、处,共为四重证信。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报恩品第二
    甲二圣教正说分

    乙一称性顿宣

    报恩品第二

    本经全部分成品类共有十三:第一序品,即‘教起因缘分’;第十三嘱累品,即‘依教奉行分’;余从报恩品以讫成佛品,共有十一,即圣教正说分。今明此‘圣教正说分’,有‘称性顿宣’与‘应机渐说’之二。‘称性顿宣’者,即报恩品首。‘尔时世尊’乃至‘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一节。‘性’者,即一切诸法如如之真实性,此一切诸法如如之真实性,乃佛陀如实证得,亦即本经所谓‘心地观’者是也。唯此称性如实之法,始为一乘真实究竟之理。故佛陀于菩提树下,最初三七日中转大法錀,即为菩萨顿宣一乘圆妙之法。但凡小根性不能领受,于是次转四谛法錀,以及随众生根性而宣说种种妙法。今此经首便称性顿宣佛陀自证之如实妙理,亦同华严之仅可为地上大士而说;在未证二空之二乘尚不能领受,况于天龙等在凡之众生乎?故佛于尔时从三昧起,即唯告弥勒等大菩萨,称其所证之如如实性而顿宣说之。顿宣,是直说佛果上自证自住之大乘妙法。然此妙法,若严格言之,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故言顿宣,是不藉位次而说者也。但此心地观之真实妙法,虽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而佛与佛实无藉言说;言说所为之极旨,端在弥勒等十地满心位登等觉之大士,于不久期间即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补于佛位,故正应为之顿宣也。若此会诸大菩萨,可从始至终直宣其真如实性之心地观法,但此会中有妙德等之初机众生,未堪受此一乘究竟佛果之妙法,故次有‘应机渐说’──始于欲界及上二界人天等之‘五乘共法’,从此品以讫离世间品皆是;继有应声闻、缘觉等之机说‘三乘共法’,从厌身品以讫功德庄严品皆是;后乃再归到应菩萨等之机而宣说之‘大乘不共法’,从观心品以讫成佛品是。此‘圣教正说分’之所以有‘称性顿宣’与‘应机渐说’之二科文也。

    ‘报恩品第二’者,恩、即德惠之义,凡于己身能有所增益之道德、学问及资用等,皆名之为恩。彼既有恩惠于我,吾人应思木本水源,不能忘其根本,故应知恩而报答之。品,即品类,即是一经文义有各种之性质;今将其相类之一分而合聚为一品,故名报恩品。此品次于前之序品,故名第二。恩有四种,即父母、众生、国王、三宝是也。此四种对于吾人皆有恩惠,故应报之。然此品初有佛从定起告弥勒菩萨一节,为‘称性顿宣’之文,虽寄在本品之前而其义固大有不同。然亦因有此一节,始引起下文妙德长者等所谓:菩萨行果迂迟,违于父母之供奉,尚不及修二乘菩提,于三生百劫中即能离苦得乐,其报父母之恩亦易。故此文虽不为报恩品之亲因缘,而其为增上缘则无疑矣。又‘称性顿宣’之文少,故不别立一品而摄此报恩品中,犹法华顿宣诸法实相十如是之寄于方便品也。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汝等大士诸善男子,为欲亲近世间之父,为欲听闻出世之法,为欲思惟如如之理,为欲修习如如之智,来诣佛所供养恭敬。我今演说心地妙法,引导众生令入佛智。如是妙法,诸佛如来过无量劫时乃说之。如来世尊出兴于世,甚难值遇如优昙华!假使如来出现于世,说此妙法亦复为难,所以者何?一切众生远离大乘菩萨行愿,趣向声闻、缘觉菩提,厌离生死永入涅槃,不乐大乘常乐妙果。然诸如来转于法錀,远离四失说相应法:一、无非处,二、无非时,三、无非器,四、无非法。应病与药,令得复除,即是如来不共之德。声闻、缘觉未得自在诸菩萨众不共之境,以是因缘,难见难闻菩提正道心地法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妙法一经于耳,须臾之顷摄念观心,薰成无上大菩提种,不久当坐菩提树王金刚宝座,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者,即如来在三昧中受狮子吼等赞毕之时。安详而起者,前如来在三昧中,虽受人天等之供养及狮子吼之赞叹而不动其三昧,是因说法时未至;今说法正是其时,故如来即从三昧安详而起,以彰显如来之清净业用,而称性宣说诸法实相,故特以告弥勒菩萨。‘弥勒’,此言慈氏;名阿逸多,阿逸多此言无能胜。如来之所以特告弥勒者,因此菩萨于不久期中即当作佛;且又是在此世界继续释迦如来之佛位者。虽尚有其他诸大菩萨,然释迦佛法之付嘱即在弥勒;此品末有若人流布此品,命终即得往生弥勒内宫,及三会龙华而得解脱等,即是此意。善哉善哉者,是称赞至极之词。善男子者,凡一切众生于三宝中能种诸善根者,皆名之为善男子,世间之父,即正指如来,因如来能与世间众生以出世乐故。出世之法,即不可思议之妙法。一切世间诸法皆不离寻思测度,此寻思测度,不过妄心之分别与言论之假立,虚妄计度故可破坏;而出世之不思议法,离于虚妄计度及言说之假名,乃佛陀自身所证真实、常住、不思议、不变坏、如如之理性,亦即本经中之‘根本心地’。宇宙间一切诸法,情与无情,皆摄于此‘根本心地’之中,为此‘根本心地’之所现。析言之,即以根本心地能观之智慧,而证得根本心地所观之理体者也。如如之理者,即根本心地所观之理体;如如之智者,即根本心地能观之智慧。今再合明之:若欲思惟如如之理,必先听闻出世之法;既闻出世之法已,尤须勤加功用以修习如如之智;如如之智既成,则如如之理随显。如是,则如智即理,如理即智,二而不二,不二而二。要之,即无分别之一真法界也。复次、为欲听闻出世之法:故亲近世间之父,来谐佛所恭敬供养;为欲思惟如如之理,故亲近世间之父,来诣佛所恭敬供养;为欲修智如如之智,故亲近世间之父,来诣佛所恭敬供养;为欲成就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故亲近世间之父,来诣佛所恭敬供养。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厌舍品第三
    丁二色无色天乘之三乘共法

    戊一出家戒之超欲界法──十信

    己一厌舍出家

    厌舍品第三

    ‘厌舍’即是出家之法,即厌舍人间俗家,而趋向于佛法之出家法。进一步言,即是舍五欲之法,亦即是厌舍欲界法。如以最广义之厌舍而论,即是厌三界之法而依于出世间法。依此,以厌舍作出家解,即有如下三义:一、出人间俗家,二、出欲界五欲家,三、出世间三界家。此中所著重者,即在厌舍人间俗家之法,同时亦厌舍欲界五欲之法。此厌舍之所以得名。

    在前总科五乘共法中第二色无色天乘之三乘共法,从天乘法以明。如所谓福业、非福业、不动业,福业即是欲界人天法,非福业即是三恶趣法,不动业即是色无色界天之禅定业而成超欲界之上二界法。今此色无色天乘之三乘共法,所包括之经文,有厌舍品、无垢性品、阿兰若品、离世间品之四,皆得持戒、修定之法。在厌舍、无垢性之二品,正明持戒之法;后二品正明修定之法。此中所说之戒,即出家戒,出家戒要离去五欲而修梵行,梵行即是净行,亦即色无色界之行。故出家之戒,直接为离欲界而超升色无色界之行,展转增上亦即为由色无色界而超出世间之行。修戒如是,修定亦然,如四禅、八定为三乘圣人所共修之法,然亦正是色无色界所修者。但色无色界亦不离梵行之戒法,亦以戒为基础,要离去欲界之五欲,始成色无色界──四禅八定──之不动业。由此,出家法一方面可超出欲界,一方面又能成就出世之基。

    此四品所明之戒定,明色无色界天乘之法,亦即是三乘学无学道共修之法。然所谓三乘共修之法,不但戒定,其最重者则在于修慧。戒定不过三乘法之基础,若非有‘出世三乘之闻思修慧’,则唯名人天乘法,不得名出世之三乘法。盖人天法以戒定为本,而出世三乘法则以四谛、十二缘起、六波罗密法而为本。但戒定是出世慧之基础,设无此戒定为基,则出世之思慧、修慧即不能成立。由是而观,戒定为色无色以及出世三乘之所必需,而为超过人乘之四乘共法。被超即是人乘,未超则仍通五乘。今正就超欲界──色无色界天乘──之三乘共法以明之,此中分二:一、出家戒之超欲界法。此中所明出家之戒,是超欲界之戒法;此超欲之戒法,若真能受持,则可以超出欲界之家。欲界最重之根本,在男女之欲,故欲界即由于男女之欲而酿成;出家之戒,正除去男女之欲,故此厌舍、无垢性二品,正明超欲界之法。二、阿兰若品与离世间品,正明超欲界后所修禅定以入色无色界,再依戒定修出世慧以超色无色界,乃入于无漏之出世间戒定慧也。

    厌舍、无垢性二品,在前总科之旁加有‘十信’者,可作另一看法。大科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而为分划,若如此看,则本品是五乘共法;若依注有‘十信’之另一看法,则本经专明大乘法。如前之报恩品,在劝一般凡夫未发心者,引之欣慕发菩提心;而出家戒之超欲界法,即在欣求发心而未能发心之间,学习修养发菩提心的菩萨十信心位:故前报恩品是劝发菩提心,此即是学习菩提心。要之、此厌舍、无垢性之二品,即是正明学习菩提心者:以前报恩品唯劝发菩提心而未能学习,而今明学习菩提心,须专到佛法中去修养,要精进修习随顺清净无漏慧等法以开发菩提心,故有此菩萨十信之位。此如华严经净行品等,智首菩萨与文殊菩萨互相问答,皆明得成出家菩萨十信之法,亦即明超欲界家而到出三界家之法。由有此旁科与正科之二种看法,故今于此经之大纲,可再明之:一、大乘包括世出世间之五乘所以得名大乘法。由此法能自悟悟他,以大乘自悟,以五乘悟他,虽人天乘法未能出世,然亦为大乘利他之方便,故大乘法应包括五乘之法;故分为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二、五乘法实即是大乘,大乘之极位虽不与他乘共,然亦由凡夫初发心而历经诸修行位,展转增上、展转胜进而后方至其极果。如在初学之时,即明如何报恩,如何利众生,如何发无上大心,即是初学菩萨从报恩发心;展转增进以至修学出家戒法,培养十种信心乃入十住而真正发菩提心。此如华严经梵行品等所明,在本经即阿兰若品、离世间品之所明也。故五乘法即是大乘法展转增进之历程,虽亦得名五乘共法,而实即大乘菩萨法也。由此而观,则第一种之大乘法,亦可说是五乘法;第二种之五乘法,亦可说是唯一之大乘法。明此二种看法,则对于全部经文更可了然矣。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无垢性品第四
    己二修无垢业

    无垢性品第四

    无垢性有四种:一、衣服,二、饮食,三、卧具,四、汤药。此四种是一般人所需要以资养生命的,若于此不起贪求之心,名四无垢性。如在家的人,因需有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卧具可包括房屋床椅等)资养生命,由积蓄保藏以成为私有财产,使子孙相传相续,因此有妻子眷属等俗家的累赘负担在身上。出家人固然要远离一切世间家累,但这生活上所需要的四事,还不能脱离,故虽出家而亦要三衣遮体,一钵吃食,有病痛要施针药,睡眠休息要有房屋卧具。所以、事实上需要此四事来资养生命,世间法不能尽离。但是、这生活所需要的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能够知足不勉强贪求积蓄才好;倘若贪求积蓄,又岂不是有家产了吗?既有家产,又必继之而起家眷,无明妄想种种颠倒邪见皆生起来了。依佛法,若为弘法利人的大众资养生命故而积蓄财产,还讲得过去;若蓄为个人的私产,这是绝对不可的。如今一般的出家人,将十方僧众公有的寺产,大多数变为私产了。如剃度子孙派或传法派,将十方僧众公有的财产,作为私人代代相传的产业,同于世俗人的贪恋,成为变形的家族,这实为有垢污的怪现象。本来,出家人只要日常生活应用的四事能随分知足,除现前衣吃资生之外,其余可不必有什么积蓄;若个人的财物有所余,可随时施人,或归为十方公有之僧物。十方公有之僧物,则由经理人负责管理,个人不能丝毫据为己有而独享其优美的生活,这才是真正出家的僧格,才有与无垢性接近的可能。若将公有据为私有,甚而建立家庭眷属,则有违出家的初心,现造地狱的恶因,将来要受地狱的恶果了。所以、前品中智光长者既决定发心出家,此品中则已经出了家而成智光比丘了,故教诫他不要作形式的出家人,要能安分的作个真正的出家人,这就是此品所由来的主旨。这两品,前一品明要修怎样的出家观,此一品明要怎样的出家人,都注意于出家的戒法。

    积蓄财产,不但出家人的私人财产不应有积蓄,十方寺院亦不应多有财产积蓄。因为,有财产即僧伽堕落的病源,使社会人民轻视僧伽,认僧伽为分利的人。所以从各方面观察起来,不但僧伽个人不应有财产,即僧伽结集的团体亦不应积有财产,倘有一个僧团的大众,能精进道行,勤修学问,自然有人来供养,不用依靠财产。个人或团体有了财产,则各种憍慢心生起来了,道念亦退了,学问也不研究了,以为祗要有了财产什么皆不成问题。大家怀著这种下劣的观念,遂致堕落。

    如今有很多地方的寺僧,因财产太丰富,僧伽所应做的事都不去做,腐败堕落,招来外人的摧残、毁谤。如广东、河南等处僧寺的摧毁,可作例证。有财产的佛教大寺院,易招外魔时来相侵扰而争夺,因此高尚纯洁的佛教,也随之沉沦下去了,这真是使人丧气的事!一般的僧伽,因无学问、无道德,也就没有法子来抵制外魔。所以、我的主张,凡是出家人,都应当专在道念、学问、德行上去修习培养,决不要在寺产上贪求执著,这不但建立三宝无益,且为堕落的动因。我有一段回忆:清初重兴浙江奉化雪窦寺的石奇禅师,我最佩服他的思想。此寺先有很多的田产,被地方人侵占完了,其时地方官愿为出力收回,他说:我只要有门前的几亩田可以供佛香灯便好了。此寺往年为了田产与人争斗,因而失掉道行而增长了烦恼,终致全寺倾灭。这是石奇禅师的高见!所以,我主张僧伽或个人团体,都是无产好,有产反使他堕落。若真正发菩萨心为佛教作事,是以道力去作,是为作事而作事,不是为财产而作事,如此免却外人的误解;使佛法清净住世,给与人类永远的幸福。比方,现前的南普陀,大家都知道十亩田地的产业也没有,然而大众反能够研究教理精进修学,这全靠大众的道念爱护。所以常住兴隆,内外安宁和睦,生活也不感觉很因难,不消说,即是社会信仰的人民直接或间接来资助之故。基于上面的理由,佛法无论个人或团体,都以能脱离世间的财产为最善。本来,从出世间法的立场看来,最污秽的即是财产、淫欲。所以前品特别注重要出家而舍离淫欲之法,此品则特别注重舍离财产,这是解决欲界根本的问题。因为人间为求衣服、饮食……等丰富充足的生活时,即自然有无量贪求之心,泉水也似的涌出来了。所以在超欲界的地位看起来,贪财产是最可恶的、最垢污的事。与这正相反的,即是大可佩服的出世的无垢性。此中所云的无垢性,确是这样的。

    庚一智光敬问

    尔时、智光及诸长者既出家已,齐整法服,五轮著地礼如来足,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从佛闻所未闻,在家所有种种过失;发菩提心厌离世间,剃除须发而作比丘。惟愿如来、应、正等觉,为我等类及诸众生,演说出家殊胜功德,令得闻者发清净心,乐远离行,不断佛种。世尊大恩,无缘慈悲怜湣众生如罗侯罗,出家菩萨应云何住?云何修习无垢之业?云何调伏有漏之心”?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阿兰若品第五
    戊二离欲定之趋上界法──十住

    己一住阿兰若

    阿兰若品第五

    这是属于离欲定之趋上界法。上界者,可以包括色、无色界乃至无漏界之佛界,许多不同的界地的区别。前面讲过的厌舍品和无垢性品,是出家戒之超欲界法,而上界则有离欲的禅定。离欲,即根据出家戒而更进一步的已出离欲界的心境,这便可证实有离欲定的作用与实质。定,谓心专一境而不散动,是一种心所有法。梵云三摩地,此云定,或曰等。等有‘等持’、‘等至’、‘等引’三种意义:从等持来讲──梵云三摩地──通于定散二心,故通于欲界,以欲界亦可有住心一境的作用,曰‘未至定’。等持通欲界,所以比较来得宽些。从等至来讲──梵云三摩钵底──是唯定而非散,但通于有心和无心定。若有心定,则以心离昏沉与掉举而为平等,以定力得至此等,谓之等至。若无心定,则约定中依身大种平等而名为等至。如唯识述记云‘在定定数势力,令身心等有安和相,至此等位名为等至’。因在定中能使身心平等安和谓之等,而定能令至此平等位,所以名之曰等至。从等引来讲──梵云三摩呬多──在定心专注之性曰等,依定力而引生此等,故名等引。如唯识述记云‘言等引者,一引等故名等引,谓身心中所有分位安和之性,平等之时名之为等,此由定力故此位生,引生等故名为等引’。但举一‘定’字,即包括有上面的三种意义。后面两种意义为特别,唯定非散,这是欲界没有的,是已离去欲界而超乎欲界之上的。第一种可以通于散心及欲界。

    复次、欲界与上界不同之特点,在有阴阳性──男女性。不惟欲界的动物有阴阳性,植物、矿物以及空中的电皆有阴阳性。根据阴阳性的中国儒学,根本没有超欲界之法可言。但是老庄的道家者流,颇有超欲界法的意味,因为也有出家修行的观念,故有超过阴阳性的可能──这便是超欲的阴阳性法。阴阳性的世间──欲界之法,是相对的,是矛盾的,是没有统一性的。如男性非完全是男性成熟的结果,女性亦非完全是女性成熟的结果;男性或女性,都是由男女二性和合而成的结晶。推至万物的极微,也是父母二微和合而成的子微。一个团体内之成分,极其复杂,有反与正的二性,互相冲突而又包含在团体的成分里。乃至一粒微尘或易经所谓‘太极’之类,都是一团的矛盾性,不调和性,冲突性,不平稳性,不纯粹性,不统一性。各种不同的性质,差不多都包罗在内而使其互相排荡了。然而上界不然,因为定心成熟了的上界,心的观念统一了。精神界得到和平。所以、定心相应的精神界,是平稳、纯粹、和平、统一之域。若想成就精神的安定,要把欲界世间各种的纠纷的性质,完完全全的打破得粉粹,心净如虚空,无丝毫的障碍,这即是离欲定的效力。上面曾讲过,将离欲而未离欲之间有‘未至定’;此定发展的趋向,在于初、二、三、四禅天,乃至有扩进到空无边处……灭受想定、无漏界等的可能,是前进不是后退,完成出离欲界法的作用。在此将离欲而未离欲间,便是创造超人的人生关健──这便是此下阿兰若品和离世间品的内容。

    庚一常精进疑问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常精进,承佛威神,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阿兰若处是菩提道场,若有发心求菩提者,不应舍离阿兰若处。是兰若中有多众生,虎、豹、豺、狼、毒虫、恶兽乃至飞鸟及与猎师,不识如来,不闻正法,又不敬僧,此诸有情,无复善根远离解脱,何故如来令修学人住阿兰若速得成佛?惟愿世尊为诸众生分别解说,决疑令喜,发菩提心使不退转”!

    摩诃萨者,是大菩萨,此名通于入地以上或入初住以上。常精进,恒常精进不休息而无有厌倦的状态,即六波罗密中之第四波罗密。精即是精纯,进是退的反面。精进,是百法中善心所之一,勇猛修善法而断恶法的心理作用。唯识论卷六云‘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辅行卷二云‘于法无染曰精,念念趣求曰进’。弥勒上生经疏卷下云‘精谓精纯,无恶杂故;进谓升进,不懈怠故’。所以、凡是善法已生者令增长,未生者令生;恶法已生者令断,未生者令不生。以平常的‘迷惑’、‘觉悟’而言,觉悟令增进,迷惑不使他杂入其中。若精纯向上不休不息无有厌倦,才有常精进的德。平常各种颠倒的勤勇于世间五欲之法,决不能名曰精进。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离世间品第六
    己二修远离行

    离世间品第六

    离世间者,世间之意义有浅深不同:浅者即人世之间,离此人世之间而独居山林旷野之处,名为离世间也。因在人世间中,常为尘俗之所劳累,种种烦闷之所缠绕,故离此烦累沉闷之所而到山林清静处,享受安闲恬适之生活,即为离世间也──此凡夫之离世间。

    但此离世间义,乃依俗人之观察名为离世间耳,而实非佛法中之离世间也。故进一步言之,即离欲界五欲烦恼之世间,而欣禅定相应之上界也。欲界以贪五尘欲为特质。禅定相应之上界者,但是十八界中之法界,唯此法界能与禅定相应;其余五根、五尘、五识,皆不现行。所以此第二种之离世间义,即是离五欲而到禅定之地,名离世间。此比前义稍深,但仍共其余宗教。禅定之离世间,仅是佛法初步之基础,不能为佛法中纯正之离世间义也──外内共同之离世间。

    佛法之离世间义,即是虚伪、不真实、无常之法,以及三界正报之有情世间与欲、色界依报之器世间,皆谓世间;不但欲界如是,色、无色界亦然,故谓“纵经八万劫,亦必落空亡”。所以佛法离世间义,即是出离三界依正之有情器世间而到无漏涅槃妙境之法界也。但此仍是三乘共同之离世间义,非至极究竟大乘不共法之离世间也。

    究竟离世间者,即超出三界乃至声闻、缘觉、菩萨九法界,以及超九法界之佛界、涅槃、或超过涅槃之任何法。凡是可以分别、对待、安立、思议,与稍有言语识想之立足点者,皆是世间,所以此大乘不共之离世间义,即是根本无分别智所行,诸佛大圣之所独证,超过一切思想、分别,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之一真法界也。

    总上四义,第一最浅者,即是世间凡夫所谓离世间也;第二稍深者,即是外内共同修持禅定之离世间也;第三又深者,即是三乘共同修证之离世间也;第四最深者,即是大乘不共之离世间也。此四种中,第一凡夫之离世间,非此经中所明;后三种离世间义,在此品中皆统摄无余也。

    庚一菩萨兴问

    辛一乐远离行白众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乐远离行,承佛威力从座而起,于大众中为诸菩萨说阿兰若行,普告一切诸菩萨言:“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应作是念:以何因缘,远离世间修阿兰若清净妙行?诸佛子等一心谛听!我承佛力,今为汝等分别演说阿兰若行”。诸菩萨言:“善哉!大士!为我等辈及未来世求菩萨者,惟愿说之!我等乐闻”!

    尔时者,即是前会常精进菩萨等闻佛说法已讫之时。大会众中,即有一菩萨常乐修行阿兰若行,常常厌离世间五欲之苦,出白佛言而为诸菩萨说法也。承佛威力者,菩萨本不能说此妙法,但因佛力加被,故从座而起说阿兰若法也。普告一切诸菩萨言,即是乐远离行菩萨对众说明住阿兰若之义,修阿兰若行之要门,应当如何观察如何思维修行也。换言之、菩萨住阿兰若者,非如世间闲人雅士隐居山林,或恶性众生等空住山林,毫无获益;而菩萨住此阿兰若处,乃修行善法远离五欲也。诸佛子等下,即是告白大众,使大众诚心谛听此阿兰若法。诸菩萨言下,菩萨告白后,于是大众欢喜踊跃,即同声赞叹此菩萨之美意,并奉请菩萨说此行法,我等愿乐欲闻也。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厌身品第七
    丙二三乘共法

    丁一大乘共行二乘法──十行

    厌身品第七

    这一品,属于三乘共法的大乘共行二乘法。此中所谓三乘: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修生空法,终于现世闻如来的声教,悟四谛的真理以证得阿罗汉果。二、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修生空法,在他最后一生不依如来的声教,只要感飞花落叶的外缘,自觉十二因缘的真理以证得辟支佛果。三、大乘,又云菩萨乘,三无数劫间修六度万行,以证得无上菩提果。但是,这三乘都共修习四念处观,所谓四念处观:一、身念处,观身体为不净的东西,此肉体是父母所生的,肉体的内外污秽充满,没有一点儿清净的地方,所以观身为不净。二、受念处,观受是苦,受是苦乐的感觉,但乐是从苦的因缘而生,复又转生苦,世间没有实乐,所以观受为苦。三、心念处,观心为无常,心依六根缘六尘,刹那刹那的生灭,没有常住的时候,所以观为无常。四、法念处,观法为无我,因为法没有自主自在的本性,所以观为无我。这是就苦谛而修的四念处,我们之所以有苦,因有此身、受、心、法四事,所以就此四事而观不净、苦、无常、无我,对破凡夫常、乐、我、净的四颠倒。此四念处以慧为体,慧依定、依念,念念于身、受、心、法所观之处,所以得名念处。如法华玄义卷三云“念处是观苦谛上四智,治于四倒,四倒不起由此四观”。所以观此四法,对于超出三界有漏之法有所助益,固然是声闻、缘觉二乘人所修证的境界,亦大乘人共修共行的法,以大乘人亦应对破凡夫四颠倒的邪见故。大乘人虽不能抛弃教化众生的负担,而亦须断除三界的有漏烦恼。

    ‘大乘共行二乘法’标题之下,有‘十行’二字。从五乘看,通于三乘;从大乘看,由十信、十住、至十回向、四加行位菩萨所修行的法,这是必经阶段而不可忽略的。如善财童子所参访的善知识,十住、十行位都是出家比丘,是修声闻、缘觉法的二乘人。这样,前厌舍品、无垢性品、修十信的,阿兰若品、离世间品、修十住的,以及此厌身品修十行的,都是出家比丘和菩萨共同修行的。所以,善财童子所参访的善知识,修十信、十住、十行法的,都是声闻、辟支佛等二乘人。然此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位,为菩萨的资粮位,又为菩萨胜解行地,以菩萨法空胜解力而修六波罗密行。因为修诸观者以法空胜解为最,若能证得法空的境界,则能伏断一切三界有漏烦恼,这即是修三乘出世观位的实证。

    从经文看此品的结晶所在,如弥勒问云“自于是身应作何观”?所以,此品可以题作观身品。谁也知道,最切近的是身,无论他是美的或丑的,但爱惜他,的确超越一切之上。所以,此品中有三十七观,最后观身犹如车乘。‘身’,梵语‘伽耶’,此云积聚,是一聚集的个体,是很多分子积聚起来的。以如今的团体来解释他,这是最适合的。佛法所谓‘一聚’,不能称为个体,是一个团体,这是我们应有的认识。然而一聚者,有狭义,有广义。从狭义说,此身仅是一个色法的集团,是五蕴之中的色蕴,此色蕴包括五根、五尘、四大诸元素,由此诸元素组织成团体,名之曰身。但此更有别、有通,别则眼、耳、鼻、舌、身五根的区别中,身只是五根之一;通则是整个的身。若将此身详细的考察,是各种元素在一起,都互有关系,不可偏废。所以、此身可作为五根的动力所依,此身的团体中有五根互相发用。如眼根有能发眼识作用,能观察外界各种现象的形形色色;其他耳、鼻、舌、身都有同样的发识功能。虽然身为五根所依止之处,而五根各有其特质,各有等次的,如一色聚而没有五根,则不能名之曰有情身,但是四大、五尘的积聚,不能有思想作用,却成为无机物了。从广义说,身又是五蕴组识成的团体,即色、受、想、行、识五蕴。一、色蕴,总括五根、五境等有形的物质;二、受蕴,对境而感受苦乐;三、想蕴,对境而想像彼此;四、行蕴,对境而造作善恶;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由此五蕴各别的作用,总集而成谓之身,所以不能专指色法而言。若身心分别而言,色蕴即身,而受想行识四蕴即心。心中受、想、行三者,为心上特别的作用,名之曰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而识为心的本性,可名之曰心王。因五蕴为身心的二法,如欲界、色界有身体的有情,这是五蕴而成;无色界无有身体的有情,只有四蕴(除色蕴)而成。这五蕴身,是虚伪的,如增一阿含经二十七云“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这样,有情身由五蕴的色心二法组识而成,所以是活动的有机体,正适合佛所说的萨迦耶见的意义。‘萨迦耶见’,此云有身见,五见中的身见执著五蕴假和合的团体,以为有真实的我而起我我所的偏见。我们所知道的身,即五根、五尘、四大和合的色身。但人是五蕴的身,不是唯一色蕴的身,若仅是唯一色蕴,那是没有情识活动的死尸了。此五蕴之法,是刹那生灭的,相续的,是‘各别的因’如‘相互的缘’合成的。此仗因托缘生起的五蕴之法,因业力所引而不散乱,相续不断而成为身。等到业力尽了,全体的生命如破沙盆也似的粉碎了。至此、五根败坏,四大分离,前六识亦不起,一切业力都潜伏在第八阿赖耶识里,遇有相当的因缘,则由强力的业力发动,又成为后世的有情身。于是生而复死,死而复生。复次、此中所观的五蕴身,为五取蕴身。取即烦恼,取即贪爱的增上相,所以这五取蕴身也即三界有情的有漏身。如将此所观的身,认识清楚,则可以明白此品的大意了。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波罗密多品第八
    丁二二乘回趣大乘法──十回向

    戊一修行诸度

    波罗密多品第八

    ‘波罗密’者,此云到彼岸,如世间之过渡者,其目的即从此岸而达到彼岸,故名到于彼岸。但此‘到彼岸’者,以所喻之佛法而论,即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诸菩提分法为渡舟;以此诸菩提分法之渡舟,从此苦岸渡过烦恼海之边际而达到究竟常乐之目的,乃名为到彼岸也。所以、此到彼岸之意义,若广而言之,即是三界、六道生死轮回为此岸,以无住处大般涅槃为彼岸也。又此三界皆以名言假立故,一切有漏虚妄分别为此岸,而根本无分别智所证究竟实相之理为彼岸也。略言之,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我法二执及一切烦恼所知之二障,与有漏业为中流,以布施持戒等为渡舟也。所以,度生死之海而到于涅槃之岸,其中间必断除二执,解脱二障,圆满一切功德法财,而后方能达到无上菩提之目的。二执为二障之所依,有二执故即有二障,有二障故即起一切有漏善不善法錀回生死海中,所以要超过生死海,必须解脱二障之根,方能为圆满究竟之到彼岸也。

    此‘到彼岸’,简言之,即以菩提分法为能度,以三乘人为所度也。菩提分者,广为三十七道品,略为戒、定、慧之三学,而广略适中即是大乘六度或十波罗密法,由此十种波罗密法,成就一切功德,圆满法身,而度脱断除一切烦恼有漏之苦法;所以此十种波罗密法,为自度度他自利利他之工具也。此即略明波罗密多之大意。

    此品属三乘共法中之第二大科。前品为大乘共行二乘法,今此波罗密多品和功德庄严品,即是二乘回趣大乘法,明二乘向大所应受之法也。若从别一方法观之,厌舍无垢两品之超欲界法,是‘十信’菩萨所修之法;阿兰若、离世间两品之超上界法,即是‘十住’菩萨所修之法;厌身品之共行二乘法,即是‘十行’菩萨所修之法;今此波罗密多、功德庄严两品之回向大乘法,即是‘十回向’菩萨所修之法也。又此波罗密者,本为信、住、行、向、地菩萨之所共修,但十信菩萨多修戒,十住菩萨多修禅定,十行菩萨多修观慧,而此十回向菩萨则定慧均修,故专名波罗密多,为十回向菩萨所修之行也。‘回向’者,即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亦即回众生法而趣向菩提,回世俗法而趣向第一义谛也。

    己一长行

    庚一问答偏赞阿兰若

    辛一慈氏兴问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殷勤称赞住阿兰若修菩萨行,而不称赞住于余处修菩萨行?如来一时在灵鹫山,为诸菩萨广说法要而作是言:‘菩萨或时止淫女家、亲近屠者,示教利喜,无数方便饶益众生,为说妙法令入佛道’。世尊今日为新发意所说妙法极不如是。然我等类亲于佛前得闻深法,无有疑惑,惟愿如来为未来世求佛道者,演说甚深微妙真理,令菩萨行无复退转”。

    弥勒菩萨兴问世尊,为何偏赞阿兰若处而不称赞余处。换句话说,世尊称赞菩萨修菩萨行时,若住阿兰若处,即获得无数之功德方便、利益,乃至速得圆满证大菩提,其理由安在?同时、世尊不赞余处,和说余处有种种不便菩萨修菩萨行事,及难成办菩提之果,其理由亦何居?如来一时下,即举佛昔时说法和现时说法之矛盾处,兴问世尊偏赞阿兰若之意义也。因佛于灵鹫山中为诸菩萨说法要之时,曾说菩萨修菩萨行,于一切处皆可修习,乃至淫女、屠者之家,亦皆是菩萨修菩萨行之处。而今世尊又对新发意菩萨说修菩萨行,要住阿兰若处最为吉祥,反说余处菩萨行之难成,这岂非世尊说法之矛盾处,故兴问也。然我等类下,重白兴问之本意。并非自己不解,疑世尊说法之矛盾,而实为未来众生,利益未来之新学菩萨,断决未来众生之疑惑,故发问也。换言之,即是替未来修菩萨行之菩萨,征问菩萨行法当如何受持,以及修行何种行门也。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功德庄严品第九
    戊二功德庄严

    功德庄严品第九

    此品之所以得名‘功德庄严品’者,本经说:“住阿兰若功德成就”,这即明修习何种功德,作为菩萨庄严乃至成熟佛果庄严。德者、得也,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中有得之一法,即成就的意义,也即是得到了的意义。无论修习何法,到了成就的时期,这就是得。德上加一功字,这显然是由于用了一番功夫,才有所成就。‘不经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可谓至理之言。功德二字,在佛典或可以名之曰修德,即是由修习而成功的德。然功德实包括修德与性德而言,性德即本来性具之德,是三因中的正因佛性,三德中的法身;修德即是修成之德,是三因中的了因、缘因二佛性,三德中的般若、解脱二德。但二德相即不离,性德不离修德,修德不离性德。显性德藉有修德,以无漏法而言,若没有本有种子,则无漏之法即不能生起,所以修不离性。但若没有修习的功用,则本有种亦无从显,也不能发生现行,所以性亦借修之功能乃欣欣然而增长。所以、性修互依增上也。菩萨所修以及佛果所成之德,大概有三种:在天台宗依涅槃经讲,即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在法相唯识宗经论讲,即断德、智德、恩德。智德,即从本有熏增之无漏种所生起,都摄智德之相应及所缘等诸法,因智相增盛,名为智德。断德,一面断除烦恼、所知二障,和分段、变易二死,另一面即由断而显──即二空所显真如法性非安立谛的清净法界。恩德,佛菩萨初发心的宗旨,原为普利群生;佛以大慈大悲故,普救一切众生,从断智而起大用,以大悲愿力现三种轮而为众生说法:一、神通轮,又云神变轮,由佛之身业现种种的神变,使众生生起正信。二、记心轮,又云鉴机轮,以佛之意业分别众生之心行差别,记心即识别众生之心的差别义。三、教诫轮,又云正教轮,以佛之语业教诫众生而使修行。这三种,身、意、语次第之作用,先以神通导之,次以记心鉴机,次以教诫使行正道。杂集论卷一云“神通记说教诫变现等无量调伏方便,导引所化有情令心界清净”。这、能摧碾众生惑业,故名曰轮。如对地上菩萨说法,则现受用身;对地前菩萨以及凡夫等说法,则现变化身。所以,无论地上或地前菩萨以及凡夫等,佛对之皆有恩德。此三德为菩萨所修习,也是如来所成就的。此经如来所入三昧,曰璎珞宝庄严,亦以此三种功德成就为璎珞宝庄严。所以菩萨应该修习此功德,才有淘炼进化到佛果之一日。

    己一慈氏启请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住阿兰若功德成就当得作佛,菩萨云何修诸功德而能住是阿兰若中?惟愿世尊为我解说”。

    弥勒的问意,觉得出家菩萨,固然如佛所说住阿兰若功德成就,但究应如何修诸功德而能安住阿兰若?如何住阿兰若修诸功德?这问意,即传达出内心要为地前菩萨以及三界众生说法的秘意。

    己二释尊解说

    庚一以具一德明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汝善男子当修学者但有一德,是人应住阿兰若处求无上道。云何为一?谓观一切烦恼根源,即是自心,了达此法,堪能住阿兰若处。所以者何?譬如狂犬被人驱打,但逐瓦石不逐于人。未来世中住阿兰若新发心者亦复如是,若见色、声、香、味、触法其心染著,是人不知烦恼根本不因五境从自心生,即此名为未能善住阿兰若处。以是因缘,乐住寂静求无上道一切菩萨摩诃萨等,若五欲境现前之时,观察自心应作是念:我从无始至于今日,轮回六趣无有出期,皆自妄心而生迷倒,于五欲境贪爱染著,如是菩萨名为堪住阿兰若处。若有人问:何等有情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应指是人于当来世出三界苦破四魔军,速成菩提入佛智慧,一切世间天龙八部阿苏罗等皆应供养。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以清净心供养如是住阿兰若真善佛子,所获福德无量无边。若复有人以众珍宝供养悲母,所获功德亦无差别,何以故?是人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正法錀度人天众,绍三宝种使不断绝,当为众生作归依故”。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观心品第十
    丙三大乘不共法

    丁一上根大乘境(加行入根本)──观空前心相证心空性(相、性、禅、密)

    观心品第十

    此品所以名‘观心’者,正明‘心地观’也。此经初从狮子吼菩萨称赞如来时,曾告大众说心地观法:报恩品初,如来从三昧安详而起告弥勒菩萨,便欲直宣心地观微妙法,但因当时有妙德等五百长者之阻滞而未说,彼等见如来光中所现菩萨难行之苦行,乃至头目髓脑、妻子、财宝施于众生,故便问于如来,以说明不欲修菩萨难行之苦行,以为得果不及二乘之速,而又违父母之供奉,因此,如来为逗此机宜,而渐引于佛果菩提,遂不能不暂置称性顿宣之心地观微妙法门,而诱之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展转增进至于大乘不共之法,始能再说到心地,即此中观心品,及此后之发菩提心品、成佛品是也。报恩品渐说以来,固然亦是阐明心地观门者,然仅可作心地观微妙法门之方便;今此观心品,则正明本经心地观微妙法门之真实宗旨,即此经之所以得心地观之名也。心地观之‘心’,此品有详细之说明,今且依世俗圣教而略明之。

    向世间一般人而问其所谓心者,则大多向胸部一指,显得心即在此色身之胸中。此乃五脏中之心脏,司全身血液之总机。凡勋物之生活,仗此心脏中枢不坏;若心脏中枢破坏,则其血液之运动亦随即停止,而此血肉之身随即死亡,故人身其余有所损伤,大都不能即死,一伤及心,即不能生存。此依色法所成之肉团心,其功用在于能统持血肉之身,为血肉身之中枢耳,非此中所观之心。但可作心之一种比喻,以其位居血肉之中枢而又能统持血肉身体之全部机关,亦如在万法中以心为主,一切法为心之所摄持也。

    复次、世间学说所研究到之心,如心理学所言,是以能缘境界了知种种相者为心,此是依缘境之功用而能了知一切万物之别别相者以为心,即成唯识论所谓“了境为性相”之心。此即心与物相对者,因之而成为现代泰西所谓之唯心论与唯物论,彼此对立,此以心理学所说之心未详尽耳。佛法说,三乘则有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大乘则加末那识、阿赖耶识而成为八种识;此皆以缘虑了知为心,其义犹未圆满穷尽也。

    复次、心之特义在于‘集起’。小乘六识、大乘八识,本是心之别名,而此心之一名且可通于心所。但此皆重于缘虑境界、了别境界之义,未明以积集种子习气而起现行为心之义。此义,即于第八阿赖耶识正得心名,因此识最为深细而能积集万物之种子,万物之种子莫不含藏于此识中,一切万物莫不由此识而生起现行。此即名之为‘集起’心,即此经中以心喻地者是也──如地能积集一切草木种子而生起一切草木也。

    尤有更进一层之心义,即是以一切法真实性为心,乃说心之体性为心。依此真实性为心者,则如楞伽经所谓之‘真识’,及他经中所谓‘真心’、‘自性清净心’等,皆此真实之心。即先观一切法皆唯心,而进观心之真实性即一切法之真实性。此即是所观之境心,即真如法界;而能观之智,则下文发菩提心中所明之四种自悟心,即是能观之心,凡夫初修行者,依六识相应之定慧而为能观之智;到证得真如法性时,则成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之能观自心,此即观心之大意也。

    依科判说,此唯是大乘不共法;此经虽通明五乘共法、三乘共法,但到此时期则超过人天、二乘,而成为独菩萨所修之法也。在此大乘不共法中,共有三品,第一即是此品,科曰上根证大乘境。此中之上根,并非对五乘、三乘曰上根,专就大乘中上根利智顿超直往之菩萨言。前所说之菩萨,是由初闻法而渐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以讫于四加行而证入见道,此即是从五乘共法、三乘共法而渐入大乘不共法者,此名渐悟大乘菩萨。而上根智直往之菩萨,即可直从此观心品而发心,顿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由四加行修观,观诸法性相一切皆唯识,而证得诸法性相一真法界之不共二乘境。此即上根利智之直往菩萨,从初发心不经历十信等位之阶级,便能由加行而入根本者,此则名为顿超菩萨。正科之旁,加有‘加行入根本’者,即明此经从厌舍品、无垢性品而修十信心,再由阿兰那品、离世间品进而修十住,更由厌身品而修十行,复于波罗密多品、功德庄严品而修十回向,乃于此品起加行而证入根本无分别智。此科之所明,即接引十回向菩萨,于暖、顶、忍、世第一而加功用,以期证入初极喜地。在此正科之下,又注有‘观空前心相证心空性’者,此即正明四加行入根本智义。因在此尚未证生空法,但依二空胜解而修一切观行,以期证得二空之智,通达诸法实相。由此未证二空之根本无分别智,尚在证空之前,故谓之观空前心相,即证空前观一切法皆识所变,一切心心所法皆如幻化刹那生灭。此品文殊师利与如来问答中,广明所观之一切诸法皆识所现,而能观之心亦毕竟空寂,即初观所缘境无进观能观之心亦无,即能所皆空;更进而空相亦空以明一切法皆是心真如性,将心相究竟空去以证入真如实性也。禅宗所谓明心见性,正是此品所明,于此再以大乘各宗义而明之,故注有‘相、性、禅、密’,以示本品之纲领。‘相’,指大乘法相唯识宗之所明,即是所观空前心相;此科中之‘正说法本’,及‘问答抉择’中之‘喻明其相’等,皆大乘法相唯识之义。‘性’,即大乘法性空慧宗之所明,即是诸法皆无所得而毕竟空,此科中之‘空显其性’是。‘禅’,即大乘禅宗之所明,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离四句、绝百非而唯证相应者,此科中之‘直指法界’,正显此意。此品之末,更有‘咒印’一科,明大乘密宗之义。由此,在此一品之中,含有大乘相、性、禅、密,然此品所正明者,在相、性、禅,至密宗之义,在成佛品始正明之,今但作此品之助道,故依此四宗之义而观此品也。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发菩提心品第十一
    十地入等觉)

    丁二中根起大乘行──观空后心相发心妙定

    (相、密、禅)

    发菩提心品第十一

    云何名为发菩提心?菩提者,依义理而说,即是佛果所成之果觉。通言果觉,有三乘之不同,所谓声闻菩提、独觉菩提,佛果菩提。前二菩提者,非为度诸众生而求之大菩提果,所以非此品所发之菩提心;此品之菩提心义,乃求佛果菩提者是。心者,简言之、即是求成佛果之志愿,依此志愿发生趣向菩提之解行,即为发菩提心也。发者,如发芽然,世间之谷种,如经过水、土、日光之润泽,即发生嫩芽;此所发之菩提心,确立要求成佛度生坚固之志愿,即发生菩提嫩芽,故名为发菩提心也。然要言之,发大菩提心者,是依普遍平等之大悲心,而发起度尽众生烦恼之四宏誓愿心,非声闻、独觉出三界苦希涅槃乐之发心也。众生无边,烦恼无尽,若欲度脱,必具种种善巧方便智慧威力不可,所以菩萨为度脱众生故,断除烦恼故,具足种种善巧方便故,乃求成佛果而发菩提心。因若非成佛,不能震法雷、击法鼓、树法幢,广度有情也。若就根本言之,所以能有大悲而发起菩提心者,因此有情本具无漏种之内因,而后由见佛闻熏无漏圣教之助缘;或是生值末法之众生,因悲三宝之衰颓,众生之苦恼,由是以悲人、悲自、悲世、悲法而发起求大菩提之决心也。依此大菩提心,即视他人如自己,视众生如父母,目睹一切有情常在生死苦海烦恼迷网之中而不自觉,所以菩萨为大悲心所动,誓愿求成佛果度尽众生而后已也。

    此发菩提心义,依种种行位有种种之差别:例如凡夫初闻佛法发菩提心,乃依仰慕如来之功德,菩萨之威力,教法之胜妙,境义之深远,于是深生渴仰发起信心,此即外凡十信菩萨之学习发菩提心也。但确实而言,此尚不能认为真正发菩提心,因其信心犹有进退故。所以,真正发菩提心须是初发心住之菩萨,因已得发心不退故,胜解成就故,且亦能示显八相成佛故。不过若依事行言之,尚有进退,达此不退即第七住之菩萨也。至于获证真如而开发真净菩提心,即是入初地之菩萨,因已证无分别智故,一切无漏功德皆由此所生故。今此品中之陀罗尼法,亦以此为其本质,加持十信心成就者令得入初发心住之菩提心也。此品菩提心之大旨,即在于此。

    此品科为中根起大乘行者,前品所谓上根证大乘境,指大心凡夫之上根利智者,依心地观法即时顿证初地菩萨之大乘相性而言──在历史上,如龙树、无著等为代表。而此品之大致,则重在修三昧,诵持陀罗尼法,以此陀罗尼法遮弃一切虚妄分别之假法义,直诠诸无漏功德法之实体,即所谓真言也。修此加持而得三昧,即是十信满心之入初发心住,起大乘行。因之、此品之法较前品高,而被机之用则反低,故名为中根起大乘行也。旁注所谓‘观空后心相发心妙定’者,简言之、即是此中陀罗尼所诠法说所明之心相。乃是根本无分别智证一切法空,所起后得善巧智上,观诸法唯识如幻如化之心相;亦即是证二空后所观见之心相,故名观空后心相。然此空后心相,是出世间智无得不思议境,超过一切假智诠法,故以诸佛真言摄之,加持外凡修习三昧,令入发心住时成就三昧。如起信论之修行信心分,于一万劫修行信心,五门中之第五亦为止观。所以此品之主旨,在入初发心而住妙定。复次、此品之要领,通摄相、密、禅三宗:如观空后心相,即大乘法相之所明;然此地上菩萨超过假诠之法,寄之真言陀罗尼中,故为密宗;依陀罗尼加持而成就三昧,由此故摄禅宗。

    戊一显能说佛

    尔时、薄伽梵已能善获一切如来灌顶宝冠超过三界,已得圆满陀罗尼自在,已善圆证三摩地自在,妙善成熟一切智智、一切种智,能作有情种种差别。

    前品所显能说佛身,乃为加行菩萨所现胜应身,或初地菩萨所现他受用身,初得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故从二智明之。今此品之佛身,则更胜前乃十地菩萨位所见之佛,依十地所证而说陀罗尼法,开示初地以上之菩萨法,故此所显能说佛之佛身,与前品不同而胜于前品也。如能善获一切如来灌顶宝冠,即了知此是为十地菩萨所显之佛身;超过三界,即显是一切菩萨之受用身土,由出过三界善根所起之清净庄严土。已得圆满陀罗尼自在,已善圆证三摩地自在,亦正明十地菩萨所证之功德,获得定、咒二种自在;依此定、咒二种自在,即断除菩萨微细之愚障,而成自他两利之广大事业也。妙善成熟至种种差别,即显能为十地菩萨现佛身之佛,即是妙觉佛也。一切智智与一切种智二智并列时,一切智智即根本智和后得智,因后得智是依根本智所起之智故,此二智在初地亦有之。佛果独得之智即大圆镜智,即此所谓一切种智,是一切性、相、事、理,于一刹那无不遍了,而能遍作种种利他事业,故名一切种种之智。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成佛品第十二
    等觉入佛)

    丁三下根引大乘果──观三种秘密即身成佛

    (禅、密)

    成佛品第十二

    ‘成佛’者,佛即如来、应供、正遍知,乃世尊等十种德号中之一。成,即在因位中修菩萨行,具足福德智慧菩提资粮,庄严无量功行,于三阿僧企耶满足之时,便成就佛果菩提,是曰成佛。然成就‘佛’之德号,即成就余一一德号,谓于十号有一不成,则佛之一号亦不成;故成佛不特成一觉者,而亦即成如来等一切之号也。佛者,具言佛陀,即是‘觉者’。觉,在梵语应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言无上遍正觉。凡夫迷而不觉,诸外道觉而不正,二乘觉虽正而孤偏未遍,菩萨觉虽正遍但其果未圆,还有在乎其上者,此则是有上有容,唯佛陀是大乘极果之圣人,更无有在乎其上者,故称为无上遍正觉者。‘者’,以总相言,在凡夫称者,则以色等有漏五蕴之和合假体而得名;在佛陀称者,则以色等无漏五蕴之和合假体和合而得名,即含藏有‘无上遍正觉’之无漏五蕴者。依此解释,则成六离合释中之有财释,以所具之功德法财而立名,亦即是具足成就无量福德智慧者。──此是依通途所言之成佛。

    各经论与各宗所明成佛之义,各有不同,依天台宗有六即义:一、理即佛,此明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即是本来具有如来自性涅槃,不过未能证得。依此而言,则不特有情是佛,即一切无觉知不能运动之无情亦有佛性。此由佛陀证得平等真如法界,了知情与无情皆以如来清净法界为体性,故言皆有佛性。但有情能加功用,故有成佛之时,而无情则随有情之成佛以成佛耳。二、名字即佛,即是听闻佛陀无碍大悲心中所流出之声教,或从他人教授,或于经藏中得见闻佛之名字言句而如理了解圆彻者,此即是依名字而解义理之佛。三、观行即佛,此即依名字佛而更进一步,在前唯了解如来之教义而未如实修习,今则不特了解其名义,又能如理观察如实修行,此即是能修观行之佛。四、相似即佛,此从菩萨十信位而发起随顺无漏之观行,渐伏二障,成就六根清净,此即相似于真佛之成佛。五、分证即佛,此即依前相似佛德之力而入初住,能现八相成佛,渐渐发生证真之智,将无明分分断除。此位从相似即佛之十信位后,以至于等觉位皆在此分证即佛位中。六、究竟即佛,此即是究竟之觉者。在前分证即佛中,虽亦分分渐证真如,然未到于至极,今则觉智已究竟圆满,其福德已究竟周圆,故名究竟即佛,其位则在等觉正入妙觉位时,故以即佛目之。

    上是天台成佛之义,而在此经成佛之义,是以真言陀罗尼而明成佛,其义则有二种:一、即究竟成佛,二、是加持成佛。加持成佛,以天台六即义明之,则可通于观行、相似、分证即佛之义;而此究竟成佛,亦天台之究竟即佛。此即是等觉菩萨所修之三密法门,以此三密法门修习加持,而欲求证究竟妙觉者,是依于如来三密加持之力。即所谓行者观佛之观,行佛之行,坐佛之座,身佛之身,而观自身即是妙觉如来,此即依妙觉佛究竟三密之法而修三业加持也。妙觉佛以清净三密而加持行者,则行者之自身即是妙觉如来。如此,则成一念修加持一念佛,念念修加持念念佛,无间相续不断修加持即无间佛也。此所谓加持成佛者,即真言宗所谓即身成佛之义。即但依毗卢遮那如来为根本,以一切法为如来等流法身,行者依于毗卢遮那如来法身之加持,则行者便成毗卢如来之加持法身,此即是即身成佛之加持佛义。故此所明之三密加持真言陀罗尼义,与前观心品及发菩提心品所明之真言陀罗尼义不同。观心品之本旨,在修行十波罗密法门而证入真如法性,虽说真言陀罗尼而仅为方便附属之法,非正明密宗之法。发菩提心品,是明要成就三昧以开发自觉悟之心,故以成就三昧开发菩提心为本旨。而此品之宗旨,则正在行者修三密法门,受毗卢如来法身之加持,行者之本身即成毗卢遮那如来。此即正是真言密宗所明之义,与前二品不同之处也。

    今再从科中之义以明之,则如来之说法,皆为欲度诸凡夫证入佛之知见,则凡超出三界而得圣人之果者皆是凡夫。但虽同为凡夫,而所被机智则有浅深利钝之不同。此品所被之机,乃在大心凡夫下根之机,因此类根性不适于前观心品所修之波罗密门,及发菩提心品所修之三昧法门,以彼二品适于大心凡夫中上根、中根之根性。此品所被之机性,则为下根,以欲修习前二品之法门难于相应,故唯仗佛陀功德法力而加持之,以引生其趋向于大乘佛果之决心,仰慕乐修大乘佛果之善根。故此品之法最高,即从等觉以入于佛者;而其所被机用,则正为大乘初心下根凡夫所修,为前观心与发菩提心二品之所不摄者。此能摄之,故必要以佛身功德加被之以令其智力福德增长,而生起仰慕大乘佛果、赞叹大乘佛果、修习大乘佛果,此即总科所谓‘下根引大乘果’是也。而其法体,则如科旁所注之等觉入佛者。就其义,则如正科之下所注之‘观三种秘密即身成佛’也。所谓观三种秘密者,即行者身结契印、口诵真言、意作观想,以此三业秘密而修习时,即为如来三密之所加持,行者之三密即与如来之三密无二无别而得即身成佛之义。在下又注‘禅密’二字者,明此品虽摄于真言密宗,而亦旁摄于禅。因行者正修三密之时,即有禅定与之相应,以其正身定心皆不离于禅定也。由是而观,则此大乘不共法之差别殊胜,可知回不同于前之五乘共法、三乘共法也。故在观心品中,其能堪任修此观心法门者,则必是大乘上根利智之人,可以龙树及无著等菩萨而为代表;在发菩提心品,是能成就自觉悟心而发真菩提心者,是为禅宗所提倡在六根现量门头而启发真心者,可以禅宗诸祖而为代表;此品之三密加持即身成佛法,则可以不空等三藏及中日之惠果、空海阿阇黎、与西藏之呼图克图而为代表,皆是行三密之法而为加持以成佛者。前显示本经宗旨,明此经法义之丰富,有所谓‘法备五乘,义周十宗’之语,盖即明此经大小各宗无不备。虽其余大乘经中亦具足诸义,但不如此经之分齐明显也。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记-嘱累品第十三
    甲三依教奉行分

    嘱累品第十三

    此经全部三大分,第一教起因缘分──序分,第二圣教正说分──正宗分,已经讲完了,今讲此第三依教奉行分,即是流通分。嘱累者,嘱托以此事而烦累彼的意义,如法华文句云‘嘱是佛所付嘱,累是烦尔宣传’。天台维摩经疏十云‘嘱是付嘱为义,累是烦劳荷负之义’。又、以累担付嘱于彼的意义,如净影维摩经疏云‘累是担累,法是宣传者之重担,故名为担累;以此嘱付令人传道,故名嘱累’。此经嘱累的意义,如云“今以此法付嘱汝等!……汝等大众,住大忍力流通此经’。释迦如来将此法──心地观法付嘱于文殊菩萨等,而且再三地叮嘱,此法不仅利益于当时海会大众,还要辗转流通于未来,使未来众生法乐均沾,利益到无穷无尽。

    乙一付嘱流通

    尔时、释迦牟尼如来告文殊师利菩萨等阿僧祇海会大众言:“我于无量那庾多百千大劫,不惜身命、头目、手足、血肉、骨髓、妻子、国城、一切珍宝,有来求者悉用布施,修习百千难行苦行,获证大乘心地观门。今以此法付嘱汝等,当知此甚深经,十方三世无上十力之所宣说。如是经宝最极微妙,能为有情一切利乐。于此三千大千世界、十方诸佛国土之中,所有无边诸有情类,傍生、饿鬼、地狱众生,由此大乘心地观经殊胜功德威神之力,令离诸苦得受安乐。如是经力福德难思,能令所在国土丰乐,无诸怨敌。譬如有人得如意珠,置于家中,能生一切殊妙乐具;此妙经宝亦复如是,能与国界无尽安乐。亦如三十三天末尼天鼓,能出种种百千音声,令彼天众受诸快乐;此经法鼓亦复如是,能令国界最胜安乐。以是因缘,汝等大众伏大忍力,流通此经”。

    此经说法,共计有六个法会:第一法会,在灵鹫山放光瑞相,为妙德长者说报四恩的法;到了为智光长者说远来问法以下,是第二法会;观心品是第三法会;发菩提心品是第四法会;成佛品是第五法会;此嘱累品是第六法会。第一、第二法会,为人、天、二乘外内凡说法。现的是千百亿化身佛。第三法会为地前四加行位菩萨说法,所以现胜应身。第四法会为地上菩萨说法,所现的是他受用身。及至第五法会为究竟菩萨地说法,总显三身而现的亦是他受用身。不过在观心品以后的法会,所现的佛身,是具足福智神通庄严的。因为要此法流通于人间,所以此第六法会仍现千百亿化身──丈六身而说法。这所以有种种现身差别相者。因菩萨智慧程度不同的缘故。虽法会有六,而道场只有一处──灵山;如华严经不离菩提场而升忉利天、夜摩天、兜率天的事,是个很好的比例。

    在此法会群众之中,以文殊菩萨等而为上首,所以佛对他们说:我于无量百千百万大劫之中,把所有的内财、内外财、外财都布施于人,修学种种苦行,才证得大乘的心地观法门。今以此法付嘱汝等,不要看得太容易了,不要如世间物一样底忽略过去,此法是‘百千万劫难遭遇’,当生希有难遭遇想!十力,此处作佛的德号用。菩萨地也可以得十力,但如来乃是无上十力。十力者何?一、知是处非处智力,谓如来于一切因缘果报审实能知,如作善业即知定得乐报,名知是处;若作恶业得受乐报,无有是处,名知非处。如是种种皆悉遍知,故名知是处非处智力。二、知过去现在未来业报智力,谓如来于一切众生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业缘果报生处,皆悉遍知,故名知过现未三世业报智力。三、知诸禅解脱三昧智力,梵语三昧,华言正定,谓如来于诸禅定自在无碍,其深浅次第如实遍知,故名诸禅解脱三昧智力。四、知诸根胜劣智力,谓如来于诸众生根性胜劣得果大小皆实遍知,故名知诸根胜劣智力。五、知种种解智力,谓如来于诸众生种种欲乐善恶不同,如实遍知,,故名知种种解智力。六、知种种界智力,谓如来于世间众生种种界分不同,如实遍知,故名知种种界智力。七、知一切至处道智力,谓如来于六道有漏行所至处,涅槃无漏行所至处,如实遍知,故名知一切至处道智力。──如五戒十善之行至人间天上,不正道之无漏法至涅槃等。八、知天眼无碍智力,谓如来证知天眼清净,见诸众生死时生时端正丑陋善恶业缘,皆悉无碍,故名知天眼无碍智力。九、知宿命无漏智力,谓如来于种种宿命,一世乃至百千万世,一劫乃至百千万劫,死此生彼死彼生此。姓名、饮食、苦乐、寿命如实遍知,故名知宿命无漏智力。十、知永断习气智力,谓如来于一切惑余习气分永断不生,如实遍知,故名知永断习气智力(文意见大智度论)。此十力,是十种智慧之力,一切法从佛的智慧力而转,所以称佛为法中之王,一切法得其自在无有障碍。众生因无明障蔽,无智慧力生起,所以一味地愚痴颠倒。此法、既是具足无上十力的佛说的,所以是微妙之法──其理微细,其用胜妙。由此三千大千世界,推之于十方国土,无论何类众生,由此大乘心地观经殊胜功德和威神之力,皆能离苦得乐。此经福德之力不可思议,在某一国家里只要有人去讲说修持,无形之中有这样的功用:国土丰乐,无诸怨敌。今讲此经者,亦是回向中国国家安宁,人民丰乐。此经有如是之功德,所以释迦如来再四的叮嘱,要有坚忍的能力和毅然决然的精神去流通此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