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萨戒要义
作者:济群法师
瑜伽菩萨戒四重戒      
瑜伽菩萨戒要义四十三轻戒
第一戒-第十戒 十一戒-二十戒 二十一戒-三十戒 三十一戒-四十三戒
瑜伽菩萨戒四重戒
    一、戒相

    四重:

    “瑜伽菩萨戒”的戒条为四重四十三轻,这和“梵网菩萨戒”有所不同。在“梵网菩萨戒”中,重罪有十条,那么,区别主要表现在什么地方?如“杀、盗、淫、妄”四戒是佛教中最基本的戒条,但我们发现,在“瑜伽菩萨戒”的四重内却没有包括这几点。圣严法师对此的解释是:“梵网菩萨戒”属于顿立戒,不需要经由五戒、八戒的次第,也不需要具备声闻戒的基础,就可直接受菩萨戒,自然要强调“杀、盗、淫、妄”这些基本要领;而“瑜伽菩萨戒”属于渐式戒,必须以别解脱戒为基础,必须受五戒、八戒或沙弥戒、比丘戒之后,才能进一步受持菩萨戒,而“杀、盗、淫、妄”这几点在别解脱戒中已经包含了,因此“瑜伽菩萨戒”所强调的只是作为菩萨戒的重点,即摄善法戒和饶益有情戒,从对治凡夫的贪、嗔、痴来制戒。

    1、自赞毁他戒:

    如是菩萨住戒律仪。有其四种他胜处法。何等为四。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

    如果菩萨为贪求名闻利养而自赞毁他,处处标榜赞美自己,甚至为抬高自己而别有用心地贬低他人,属于菩萨戒的第一条重罪。

    2、悭不惠施戒:

    若诸菩萨现有资财性悭财故。有苦有贫无依无怙正求财者来现在前。不起哀怜而修惠舍。正求法者来现在前。性悭法故虽现有法而不给施。是名第二他胜处法。

    这一条是关于悭贪吝啬的,其实还是属于贪的范畴。作为菩萨,看到贫苦无依的人前来求财或求法,出于悭贪的心理,不愿慷慨地施与财物及佛法,也是属于重罪。因为菩萨要利益一切众生,以众生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也就违背了菩萨的发心和修学菩萨道的初衷。

    3、不受悔戒

    若诸菩萨长养如是种类忿缠。由是因缘不唯发起粗言便息。由忿蔽故加以手足块石刀杖。捶打伤害损恼有情。内怀猛利忿恨意乐。有所违犯他来谏谢不受不忍不舍怨结。是名第三他胜处法。

    这一条是属于嗔的范畴,嗔心有着极其猛利的力量,所谓“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如果菩萨长养自己的嗔恨之心,表现在行为上,对人恶言相向甚至使用暴力伤害他人;表现在情绪上,“内怀猛利忿恨意乐”,当对方道歉时还耿耿于怀,“不受不忍不舍怨结”,“不受”是不接受他人的歉意,“不忍”是不能忍辱,“不舍”是不愿舍弃自己的冤气,不愿化干戈为玉帛,这也是重罪之一。

    4、说相似法戒

    若诸菩萨谤菩萨藏。爱乐宣说开示建立像似正法。于像似法或自信解或随他转。是名第四他胜处法。如是名为菩萨四种他胜处法。

    这一条是属于痴的范畴。“谤菩萨藏”就是毁谤佛法及大乘经论,另建“像似正法”,所谓“像似正法”即非佛法或附佛外道。“或自信解”就是自己建立一套,“随他转”是信受并弘扬他人的邪说。若菩萨如是而行,就是犯下了根本的重戒。太虚大师曾谆谆告诫学人:“此一条为菩萨最紧要之关头,学者其勿忽诸!”

    从以上列举的四点,我们不难看出菩萨戒和声闻戒的差别所在。声闻戒的判罪必须通过身业和口业,而菩萨戒则侧重于对意业守持,贪、嗔、痴诸种烦恼的现行都属于犯戒的范畴。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诸苾刍犯他胜法,即便弃舍别解脱戒”,一旦违犯了声闻戒中的重戒,立刻就失去戒体。但违犯菩萨戒属于中品缠犯,“非诸菩萨暂一现行他胜处法,便舍菩萨净戒律仪”,不会因偶尔的过失而舍去菩萨戒戒体;只有一而再再而三地违犯,“数数现行,都无惭愧”,才是上品缠犯,才会因此失去戒体。
瑜伽菩萨戒要义四十三轻戒 第一戒-第十戒
    1、不供养三宝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日日中若于如来或为如来造制多所。若于正法或为正法造经卷所。谓诸菩萨素怛缆藏摩怛理迦。若于僧伽。谓十方界已入大地诸菩萨众。若不以其或少或多诸供养具而为供养。下至以身一拜礼敬。下至以语一四句颂赞佛法僧真实功德。下至以心一清净信随念三宝真实功德。空度日夜。是名有犯有所违越。若不恭敬懒惰懈怠而违犯者。是染违犯。若误失念而违犯者。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心狂乱。若已证入净意乐地常无违犯。由得清净意乐菩萨。譬如已得证净苾刍恒时法尔于佛法僧以胜供具承事供养。

    作为菩萨,时时都要供养佛法僧三宝。供养的方式很多:以虔诚的礼拜来表达对三宝的恭敬,以由衷的赞叹来称颂三宝的殊胜,或以清净心忆念三宝的功德,都属于供养的范畴,若不如是而行,便属于犯戒。如果内心对三宝缺乏恭敬之心而不愿承事供养,就属于有染违犯,因为其中夹杂着个人的烦恼和杂染。

    如果因忙碌而一时忘记,有所怠慢,虽也有犯,但属于无染违犯。

    另外还有两种情况是属于不犯的:在内心狂乱、精神失常的前提下,未能供养三宝不为犯;或已是登地菩萨,时时处于清净意乐之中,本身就属于三宝的一体,不需要以这样的形式去供养,也不为犯。

    2、贪名利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其大欲而无喜足。于诸利养及以恭敬生着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谓为断彼生起乐欲。发勤精进摄彼对治。虽勤遮遏而为猛利性惑所蔽。数起现行。

    作为菩萨,如果欲望强烈而没有满足之时,对得到的供养贪着不舍,就是对这条戒有所违,因为有贪心在其中作用,所以属于杂染违犯。

    那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是无违犯呢?有的人贪心很重,自己也已意识到这一点,因而努力对治,但在对治的过程中,正念的力量还不够强大,未能有效克服自己的贪心,还是忍不住会去贪着,就不属于犯戒。

    3、不敬有德同法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耆长有德可敬同法者来。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起承迎不推胜座。若有他来语言谈论庆慰请问。憍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称正理发言酬对。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非慢制无嫌恨心无恚恼心。但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遭重病。或心狂乱。或自睡眠。他生觉想而来亲附。语言谈论庆慰请问。或自为他宣说诸法论义决择。或复与余谈论庆慰。或他说法论义决择属耳而听。或有违犯说正法者。为欲将护说法者心。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护僧制。或为将护多有情心而不酬对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出于骄慢或嫌恨之心,对有德的师长同学不善加接待,不遵循通常的礼节,属于有染违犯。

    如果是因为懒惰懈怠或一时疏忽大意所致,则属于无染违犯。

    还有一些情况属于无违犯,如生病、睡着或神智不清等等。

    4、不应供受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延请。或往居家或往余寺。奉施饮食及衣服等诸资生具。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至其所不受所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或有疾病。或无气力。或心狂乱。或处悬远。或道有怖。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余先请。或为无间修诸善法欲护善品令无暂废。或为引摄未曾有义。或为所闻法义无退。如为所闻法义无退。论义决择当知亦尔。或复知彼怀损恼心诈来延请。或为护他多嫌恨心。或护僧制不至其所不受所请。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虽不能贪著名闻利养,但也不能无端拒绝他人的供养。如果有人请你受供,而你因为对此人抱有成见,怀着嫌恨恚恼之心不受其邀,也是有染违犯。

    如果是因为懈怠或忘记,虽也犯戒,但属于非染违犯,罪轻一等。

    还有一些情况是属于无违犯:或是患病;或是要去的地方非常远;或是去了之后会有命难、梵行难,前者是有生命危险,后者是可能会破戒,如到一些色情场所及与自身身份不合的地方;或是别人并非真心相邀,去了反而给人添麻烦。

    菩萨不仅要慈悲,还要有智慧,要懂得区分不同的情况。《瑜伽师地论》告诉我们,菩萨利益众生是有前提的,否则,一味恒顺众生,无论众生让你干什么都依言行事,让你干坏事也不加拒绝,众生倒是欢喜了,可结果非但害了自己,也害了众生,所以慈悲还要有智慧的指导。

    5、不受重宝施戒

    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持种种生色可染末尼真珠琉璃等宝。及持种种众多上妙财利供具。殷勤奉施。由嫌恨心或恚恼心违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舍有情故。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违拒不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或心狂乱。或观受已心生染着。或观后时彼定追悔。或复知彼于施迷乱。或知施主随舍随受由是因缘定当贫匮。或知此物是僧伽物窣堵波物。或知此物劫盗他得。或知此物由是因缘多生过患。或杀或缚或罚或黜或嫌或责。违拒不受。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有人赠送珍珠、玛瑙、琉璃等各种宝物于你,而你因嫌恨恚恼心而执意不受,也是染违犯。因为菩萨对每个众生都应一视同仁,如果厚此薄彼,就无法体现对众生的慈悲。

    如果因“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没有接受,则属于非染违犯。

    还有一些情况是属于无违犯:或神智不清;或知道自己接受了这些供养会产生贪着,对修行不利;或知道对方供养之后可能后悔;或知道这些东西来路不正,是属于偷抢而来的赃物,接受之后会引起诸多麻烦。

    前面两条戒都是关于接受供养的,菩萨不应以贪心受供,如果有丝毫贪着之心夹杂其间,本身就没有资格接受他人的供养。所以,不要以为有人供养就一定是好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还是一种考验,若还有贪心,接受就是犯戒;若还有嗔心,不接受也是犯戒。

    6、不施其法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来求法。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嫉妒变异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不施其法。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谓诸外道伺求过短。或有重病或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或于是法未善通利。或复见彼不生恭敬无有羞愧以恶威仪而来听受。或复知彼是钝根性于广法教得法究竟深生怖畏。当生邪见增长邪执衰损恼坏。或复知彼法至其手转布非人。而不施与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若以嫌恨恚恼或嫉妒之心而不愿对他人说法,也是有染违犯。

    如果是因为懈怠就是非染违犯,所以心念是决定罪过轻重的头等问题,而不仅仅是形式。

    还有一些情况属于无违犯:或者因为生病;或者因为心智狂乱;或者对方是存心刁难;或者觉得不说法于对方更有益。菩萨要有善巧方便,对不同的众生应以不同的方式去调教,应对机说法,因材施教,不一定有问必答,这就需要以智慧来辨别。

    7、不教悔罪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暴恶犯戒有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由彼暴恶犯戒为缘。方便弃舍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弃舍。由忘念故。不作饶益。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何以故。非诸菩萨于净持戒身语意业寂静现行。诸有情所起怜愍心欲作饶益。如于暴恶犯戒有情于诸苦因而现转者。无违犯者。谓心狂乱。或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或为将护多有情心。或护僧制方便弃舍不作饶益。皆无违犯。

    无论是在僧团还是学佛的信徒中,都会有一部分不守戒律、行为散慢、品质恶劣的人,对这样的有情,菩萨又应如何处置呢?如果怀着嫌恨恚恼之心而弃舍他,不去管教,不作饶益,也是属于有染违犯。

    如果因为懒惰、懈怠、忘念,则属于非染违犯。

    什么情况是属于无违犯呢?就是“欲方便调伏彼”,在比丘戒里,也有“以默摈之”,即在一段时间里,大家都不和这个人说话,让他闭门思过,反省自己的错误,所以,以孤立来制裁对方也是一种方便教化的方式。

    第二部分是遮戒,障碍持戒的内容有七条。

    8、遮罪共不共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奈耶中。将护他故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诸有情类未净信者令生净信。已净信者令倍增长。于中菩萨与诸声闻。应等修学无有差别。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尚不弃舍将护他行。为令有情未信者信。信者增长学所学处。何况菩萨利他为胜。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如薄伽梵。于别解脱毗奈耶中。为令声闻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建立遮罪。制诸声闻令不造作。于中菩萨与诸声闻不应等学。何以故。以诸声闻自利为胜不顾利他。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可名为妙。非诸菩萨利他为胜。不顾自利于利他中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得名为妙如是菩萨为利他故。从非亲里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及恣施家。应求百千种种衣服。观彼有情有力无力。随其所施如应而受。如说求衣求钵亦尔。如求衣钵。如是自求种种丝缕令非亲里为织作衣。为利他故应畜种种憍世耶衣诸坐卧具事。各至百。生色可染百千俱胝。复过是数亦应取积。如是等中少事少业少悕望住制止遮罪。菩萨不与声闻共学。安住净戒律仪菩萨。于利他中怀嫌恨心怀恚恼心。少事少业少希望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有懒惰懈怠忘念无记之心。少事少业少悕望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遮罪有共的方面,也有不共的方面。

    共的方面,如声闻戒所提倡的少事少业,就是要我们奉行简单的生活原则,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远离世俗的牵挂,从而达到解脱的目的。而从菩萨道的修行来说,虽然个人生活也应以少事少业为原则,既然声闻人都不贪着,菩萨就更不应贪着;但从利益众生的角度来说,如果菩萨只顾自己少事少业,又属于犯戒的行为。所以说,菩萨为度化众生的需要,就应多事多业,一方面成就广大事业,一方面可以接受各种供养,只有这样,菩萨才有更多的能力来帮助众生,解决众生的各种困难。

    当然,我们还要看自己有没有能力多事多业,不要以为自己很有定力,如果不是修养有素,往往在面对特殊环境时就失去定力了。声闻的解脱修行为什么强调远离?就是因为众生一旦拥有事业和财富就难免贪着,所以佛陀在《遗教经》中再三赞叹远离的功德。同样是多事多业,关键在于发心,如果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多事多业就是犯戒;如果从利益众生的角度出发,多事多业就是菩萨行。

    9、性罪一向不共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谓如菩萨见劫盗贼为贪财故欲杀多生。或复欲害大德声闻独觉菩萨。或复欲造多无间业。见是事已发心思惟。我若断彼恶众生命堕那落迦。如其不断。无间业成当受大苦。我宁杀彼堕那落迦。终不令其受无间苦。如是菩萨意乐思惟。于彼众生或以善心或无记心。知此事已为当来故深生惭愧。以怜愍心而断彼命。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有增上增上宰官上品暴恶于诸有情无有慈愍专行逼恼。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若废若黜增上等位。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劫盗贼夺他财物。若僧伽物窣堵波物。取多物已执为己有纵情受用。菩萨见已起怜愍心。于彼有情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力所能逼而夺取。勿令受用如是财。故当受长夜无义无利。由此因缘所夺财宝。若僧伽物还复僧伽。窣堵波物还窣堵波。若有情物还复有情。又见众主或园林主。取僧伽物窣堵波物言是己有纵情受用。菩萨见已思择彼恶起怜愍心。勿令因此邪受用业当受长夜无义无利。随力所能废其所主。菩萨如是虽不与取。而无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处在居家。见有母邑现无系属习淫欲法继心菩萨求非梵行。菩萨见已作意思惟。勿令心恚多生非福。若随其欲便得自在。方便安处令种善根。亦当令其舍不善业。住慈愍心行非梵行。虽习如是秽染之法。而无所犯多生功德。出家菩萨为护声闻圣所教诫令不坏灭。一切不应行非梵行。又如菩萨为多有情解脱命难囹圄缚难刖手足难劓鼻刵耳剜眼等难。虽诸菩萨为自命难亦不正知说于妄语。然为救脱彼有情故。知而思择故说妄语。以要言之。菩萨唯观有情义利非无义利。自无染心唯为饶益诸有情故。覆想正知而说异语。说是语时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为恶朋友之所摄受亲爱不舍。菩萨见已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随能随力说离间语。令离恶友舍相亲爱。勿令有情由近恶友当受长夜无义无利。菩萨如是以饶益心说离间语。乖离他爱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为行越路非理而行。出粗恶语猛利诃摈。方便令其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如是以饶益心。于诸有情出粗恶语。无所违犯生多功德。又如菩萨见诸有情信乐倡伎吟咏歌讽。或有信乐王贼饮食淫荡街衢无义之论。菩萨于中皆悉善巧。于彼有情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现前为作绮语。相应种种倡伎吟咏歌讽王贼饮食淫衢等论。令彼有情欢喜。引摄自在随属。方便奖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菩萨如是现行绮语。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所谓性罪,就是“杀、盗、淫、妄、二舌、恶口、绮语、妄语”等不善行。在声闻戒中,“杀、盗、淫、妄”是绝对禁止的,不管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涉及到“杀、盗、淫、妄”的行为,都属于犯戒。如“不杀生”,不论有什么理由都不能伤害众生,但在菩萨戒里,对此就有不同的开遮。菩萨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杀生;可以偷盗;可以邪淫;可以妄语;可以二舌;可以饮酒;可以恶口。

    比如有人要谋财害命,甚至要杀害父母及圣贤大德,因此造下深重的罪业,菩萨看到这种情况,不忍此人堕落地狱长时受苦,生起极大怜悯,宁愿自己把他杀了,宁愿自己堕入地狱也不让其造下重罪,从舍己救人的慈悲心出发,就可以把此人杀掉,不但没有犯戒,而且功德无量。

    再如偷盗,若盗贼或黑势力偷拿属于三宝、常住的物品用以享受,而这样的罪业也足以使他们堕落地狱,菩萨看到这种情况,可以运用善巧方便将这些物品夺回来并物归原主,是寺庙的就还给寺庙的,是百姓的就还给百姓,是国家的就还给国家的。其中的关键是:“菩萨见已,于彼有情起怜愍心,发生利益安乐意乐”,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菩萨和侠客的不同。虽然从行为和效果来说,侠客也是除暴安良,仗义而行,似乎与菩萨所行没有本质的区别;但从发心而言,侠客是嫉恶如仇,恩怨分明,而菩萨只有慈悲之心,所作所为只是为了对方的利益,“勿令受用如是财故,当受长夜无义无利”,不忍他们将来在生死轮转中遭受种种痛苦。

    其它还有关于“邪淫、妄语、二舌、恶口、绮语”等方面的内容,总之,菩萨为利益众生、度化众生的需要,从慈悲心出发,在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开许的,而这样做了之后,于戒律“无所违犯生多功德”。

    10、味邪命法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生起诡诈虚谈现相。方便研求假利求利。味邪命法无有羞耻坚持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除遣生起乐欲发勤精进。烦恼炽盛蔽抑其心时时现起。

    邪命就是不正当的谋生手段,作为菩萨,如果为了名闻利养而伪装成有道德的样子,或通过看相占卜、勘测风水来获取利益,都属于有染违犯。

    什么情况下属于无违犯呢?对于烦恼过于深重的人来说,虽已努力克制,可未能成功,那就不犯戒。

    这条规定特别有意思,关于这一点,在其他戒条中也屡屡出现。在现实生活中,也的确存在这种情况,很多烦恼都是无始以来的习气,虽经努力克制,一时也难以奏效,在这种情况下所出现的不如法行为,从因果角度说是有罪的,但从菩萨戒的角度来说,还不属于犯戒的范畴。
瑜伽菩萨戒要义四十三轻戒 十一戒-二十戒
    11、掉动嬉戏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为掉所动心不寂静不乐寂静。高声嬉戏諠哗纷聒。轻躁腾跃望他欢笑。如此诸缘。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忘念起。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除遣生起乐欲。广说如前。若欲方便解他所生嫌恨令息。若欲遣他所生愁恼若他性好如上诸事。方便摄受敬慎将护。随彼而转。若他有情猜阻菩萨。内怀嫌恨恶谋憎背。外现欢颜表内清净。如是一切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心不寂静,行为轻浮,喜欢嬉戏喧闹,唱歌跳舞,也是有染违犯,因为这都是属于放逸的行为。

    如果是一时疏忽,比如在某种环境下,听到音乐就不由自主地随之唱起来,则属于非染违犯。

    还有一些情况是属于无违犯:或是从慈悲心出发,看到别人苦恼时,“欲遣他所生愁恼”,为对方唱一唱,使其开怀,就不会犯戒,因为这是以慈悲心而不是烦恼心唱出来的,目的是为了怜悯和利益众生。或是为了度化众生的方便,“若他性好如上诸事,方便摄受,敬慎将护,随彼而转”,菩萨知道对方喜欢唱歌,为了使他和自己有缘,投其所好,在这一前提下,逐步引导对方契入佛法。

    12、倒说菩萨法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忻乐涅盘。应于涅盘而生厌背。于诸烦恼及随烦恼。不应怖畏而求断灭。不应一向心生厌离。以诸菩萨三无数劫流转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说。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何以故。如诸声闻于其涅盘忻乐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如是菩萨于大涅盘忻乐亲近。于诸烦恼及随烦恼深心厌离。其倍过彼百千俱胝。以诸声闻唯为一身证得义利勤修正行。菩萨普为一切有情证得义利。勤修正行。是故菩萨当勤修集无杂染心。于有漏事随顺而行。成就胜出诸阿罗汉无杂染法。

    倒说菩萨戒法戒,就是歪曲菩萨戒的思想精神。作为菩萨,如果说菩萨不应喜欢涅槃,不应怖畏烦恼,也是属于有染违犯。菩萨怎么可能不厌离烦恼、不证得涅槃呢?只是菩萨观烦恼、涅槃由空而发,不是像声闻那样把烦恼和涅槃看得很实在,因而有烦恼可断、有涅槃可证,菩萨是通过观空来断烦恼、证菩提,虽方式和声闻人有所不同,但目的却是一致的。声闻人为自利尚要断烦恼、证涅槃,菩萨为利益无量众生,更应如是而行,“普为一切有情证得义利”。

    13、不护雪讥谤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自能发不信重言。所谓恶声恶称恶誉不护不雪。其事若实而不避护。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事不实而不清雪。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他外道若他憎嫉若自出家。因行乞行因修善行谤声流布。若忿蔽者若心倒者谤声流布。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被人诽谤或屈辱,又该如何对待呢?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确有其事;一是无中生有。若菩萨确有不如法的行为而导致他人诋毁,就要及时避护,充分检点自己的行为,不再犯同样的过错,否则就是有染违犯。

    如果所面对的是诬陷不实之辞,菩萨就应澄清事实。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从声闻戒的角度来说,“是非以不辩为解脱”,但不作解释而听之任之的话,对方的误解可能会越来越深,嫌恨也越来越重,虽然自己很清闲,对方却会因此产生烦恼并造作口业,所以从利益众生的角度来讲,及时澄清是有必要的,“若事不实而不清雪”,也是犯戒,是非染违犯。既要能护,也要澄清,这两点正显示了菩萨积极入世的态度。

    在有些情况下,事实自然会得到澄清,辩护只是多此一举,只会带来负面的影响,只会使事情变得越来越复杂,如果菩萨以智慧观察到这样的结果,虽然不去辩护,也不会对戒律有所违犯。所以说,我们要领会戒律的精神,辩护的作用是为了使还事实以本来面目,若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就不应盲目为之。

    14、不行楚罚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以种种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义利护其忧恼而不现行。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观由此缘于现法中少得义利多生忧恼。

    菩萨在行度化众生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根性顽劣、刚强难调的众生。佛经中对不同类型的众生有个非常形象的比喻:最善的马一看鞭影就会跑;稍劣的马要鞭子及身才会跑;再劣的马要鞭打至疼痛才会跑;最劣的马要痛到不能忍受才会跑。以我们研究所为例,最早提倡的是“自觉、自由、自在”,属于对上等马的教育,但试行一段时间后,发现大家未必是上等马,政策就逐步有所调整。作为菩萨,也要根据对方根基来选择调教的方式,知道通过什么途径才能使对方得到利益。对于那些“不见棺材不掉泪”的众生来说,只有经过猛烈的鞭策痛打之后,才能使之得到利益,就应现威猛相来调伏对方。如果“护其忧恼而不施行”,碍于人情而不对其进行严厉责罚,就是妇人之仁,不属于菩萨道的行为,因而也是犯戒的,属于非染违犯。

    什么是无违犯呢?有些众生自尊心很强,“观由此缘,于现法中少得义利”,这样的做法对他来说是弊多利少,就不能如是而行,所以菩萨应以观众生的义利为前提。

    第三部分是关于障忍辱度的内容,有关戒律共有四条。

    15、嗔打报复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骂报骂他嗔报嗔。他打报打他弄报弄。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作为菩萨,对方骂你,你也骂他;对方打你,你也打他;对方嗔恨你,你也嗔恨他,不能经受一点侮辱,不能以柔和之心去包容对方,以忍让之心去感化对方,而是像世间法所说的“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那样,也就违背了菩萨的精神,属于有染违犯。

    16、不如法悔谢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有情有所侵犯。或自不为彼疑侵犯。由嫌嫉心由慢所执。不如理谢而生轻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谢轻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出不善处安立善处。若是外道。若彼悕望要因现行非法有罪方受悔谢。若彼有情性好斗诤。因悔谢时倍增愤怒。若复知彼为性堪忍体无嫌恨。若必了他因谢侵犯深生羞耻。而不悔谢。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伤害了他人,又应如何弥补呢?这也有两种情况:一是确实伤害了对方;一是虽未伤害对方,但对方却怀疑你伤害他。无论是出于什么情况,只要对方有这样的误解,菩萨都应去表示歉意。因为菩萨要慈悲众生,若不去澄清的话,对方的心中就始终有个阴影,于双方都没有好处,而作出坦诚的说明之后,就能使对方放下心理包袱,解除精神痛苦。如果没有慈悲怜悯之心,不去向对方有所表示,也是有染违犯。

    如果因懒惰而没有去道歉,则属于非染违犯。

    什么样的情况是无违犯呢?或者是不去道歉于对方更有好处;或者是道歉后反而让对方无地自容;或者是对方性格激烈,道歉只会增添他的怒火。也就是说,无论是道歉还是不道歉,都要以帮助对方为前提。

    17、不受忏谢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他所侵犯。彼还如法平等悔谢。怀嫌恨心欲损恼彼不受其谢。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虽复于彼无嫌恨心不欲损恼。然由禀性不能堪忍故不受谢。亦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无染违犯。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一切如前应知。若不如法不平等谢。不受彼谢亦无违犯。

    作为菩萨,和他人产生纠纷之后,对方来向你道歉,而你却依然愤愤不平,拒不接受,也是有染违犯。“瑜伽菩萨戒”所说的每一条,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非常富有人情味。

    如果对对方已无嗔恨之心,也不是故意要气恼对方,只是“由禀性不能堪忍故不受谢”,则属于非染违犯。

    还有一些情况是属于无违犯:如果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对方,那么,不接受对方的道歉也不犯戒。

    18、怀忿不舍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怀忿相续坚持生已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为断彼故生起乐欲。广说如前。

    作为菩萨,当对他人产生嗔恨之后,坚持不舍,耿耿于怀,始终处于烦恼状态而不能自拔,也是有染违犯。

    如果是因为烦恼深重,虽想方设法克服,但还不能有效对治自己的情绪,就不属于犯戒的范畴。

    我们心理状态的延续也是缘起的,当我们恨一个人时,如果总想着对方的坏处,嗔恨的种子就会不断增强;如果能将心念转过来,想想对方曾经有过的好处,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佛子应有的悲心,嗔恨的力量自然会越来越小。所以,当心念产生之时,将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关键是看我们给它创造什么样的因缘。在“瑜伽菩萨戒”中,如果怀恨时乐此不疲,就是有染违犯;如果努力对治,虽一时难以克服,也不为犯,因为你所创造的条件正在使烦恼向不同的方向发展。

    第四部分是有关精进的戒律,共有三条。

    19、染心御众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着供事增上力故。以爱染心管御徒众。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不贪供侍无爱染心管御徒众。

    作为菩萨,如果因染污心而贪著名利地位,贪着供养供侍,贪著作为住持的权力,贪著作为师傅的乐趣,以此来管理寺庙、招收徒众,也是有染违犯。

    如果不是以贪着心来做这些事,那就是不犯。

    在这儿,再次强调以贪心来判摄犯与不犯的区别。有没有贪心谁知道?自己知道。所以,菩萨戒的判罪不是由别人评判,而是由自己来评判。同样的行为,是染违犯或非染违犯,乃至不犯,关键都是在自己的心:有没有贪心?有没有嗔心?最清楚的就是自己,即使别人对你作出评判,你还可以进行狡辩,所以“瑜伽菩萨戒”主要是从道德而不是从法治的角度来衡量一个人的行为。

    20、非时睡眠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懒惰懈怠耽睡眠乐卧乐倚乐。非时非量。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遭疾病若无气力行路疲极。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广说一切如前应知。

    人的欲望总有所偏重,有人食欲特别重,吃饭成了人生最大的乐趣;有人名利心特别重,为此可以付出任何代价;也有人睡欲特别重,一味贪图放逸之乐,不求精进,虚掷年华。作为菩萨,如果贪着睡眠的快乐、倚靠的快乐,不但睡眠时间没有节制,且在不该睡觉的时间依然卧床不起,就是有染违犯。其中,“非量”为睡得太久;“非时”为不该睡觉的时间,孔子在看到学生白天睡觉时曾感叹说:“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扶也”,因为睡眠会浪费了人生大量的时间,所以佛陀在《遗教经》中告诫我们说:“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如果是因为患病,或过于辛苦劳累,需要通过睡眠加以调整,则不属于犯戒的范畴。
瑜伽菩萨戒要义四十三轻戒 二十一戒-三十戒
    21、虚谈弃时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爱染心谈说世事虚度时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忘念虚度时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见他谈说护彼意故。安住正念须臾而听。若事希奇或暂问他或答他问。无所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怀着爱染之心谈天说地,论长道短,还觉得津津有味,白白虚度无数光阴,也是有染违犯。在生活中,许多人都会有这一嗜好,由此我们也可以发现,“瑜伽菩萨戒”都是针对众生的烦恼和不良习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如果是在某个氛围中,一时忘记了,不知不觉地跟着说了几句,就是非染违犯,因为这和热衷此道的情形不同,虽然也跟着说了,可很快就会生起警觉,并不是从内心喜欢这些无聊的话题,所以性质和前者不同。

    还有些情况是属于无违犯:如果对方兴致很高,为了不使其过于难堪;或对方很压抑,需要找你倾诉一下,就可“安住正念,须臾而听”,首先,是在听的过程中要提起正念,其次还有时间的问题,不能一听就是半天。如果对方所说的事情特别离奇,出于好奇心问一下也没有太大的妨碍;或者相反,对方就某件不同寻常的事件来询问于你,而你顺便回答一下也不为犯。

    第五部分是关于是障碍禅定修行的内容,戒律共有三条。

    22、懈慢不求禅法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为令心住欲定其心。心怀嫌恨憍慢所持。不诣师所求请教授。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懒惰懈怠而不请者。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遇疾病若无气力。若知其师颠倒教授。若自多闻自有智力能令心定。若先已得所应教授而不请者。无所违犯。

    作为菩萨,当然要修习禅定,如果恃才傲物,自以为是,不愿亲近善知识,也不愿在修行上有进一步提高,也属于有染违犯,因为骄慢是烦恼心所,而且是根本烦恼。

    如果因懒惰懈怠而不去请法的话,就是非染违犯。懒惰懈怠虽也是烦恼心所,但属于随烦恼,较之于根本烦恼而言,性质和程度都有所不同。“瑜伽菩萨戒”属于唯识的思想体系,非常重视对心理的分析,台湾惠明法师就写过一篇《瑜伽菩萨戒的心理学》。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也可以了解到,所有的染违犯或非染违犯都是以心念来判摄的,而对心念的把握正是菩萨戒的重点,这在“瑜伽菩萨戒”中表现得尤为充分。

    还有一些情况属于无违犯:或者因为生病而无力前去受教;或者知道这个老师的指导方法不正确;或者自己已经有了智慧,懂得怎么修习禅定;或者已经得到过这方面的指导。

    23、不除五盖定障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贪欲盖忍受不舍。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发勤精进。烦恼猛利蔽抑心故时时现行。如贪欲盖如是。嗔恚惛沉睡眠掉举恶作。及与疑盖当知亦尔。

    我们常常把自己的烦恼当做宝贝一样精心呵护,不愿舍弃,而修习禅定正是为了消除五盖,五盖为贪欲、嗔恚、昏沉睡眠、掉举恶作、怀疑五种烦恼。作为菩萨,如果贪着自己的烦恼,对贪欲盖忍受不舍,就属于有染违犯。

    什么样是无违犯呢?如果通过努力对治,但还是无法克服,就不算犯戒了。

    24、贪味静虑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贪味静虑于味静虑见为功德。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断彼生起乐欲。广说如前。

    作为菩萨,如果贪着禅定的快乐,“于味静虑见为功德”,也是属于有染违犯。对有些人来说,修习禅定是非常享受的事情,很容易沉溺在禅定的快乐里,既无暇闻思经教,更忘却了“弘法为家务,利生为事业”的本份。而耽于定乐,还会影响到智慧的开发,如生活在色界和无色界的众生,正是因为贪着定乐才无法进一步追求解脱,这就需要有正见的指导,如无常观、无我观、空观,由此建立正定并引发无漏智慧。外道的禅定之所以不能开发智慧,就是因为没有缘起的正见。所以佛法的不共之处是在于正见,而不是在于定。但是定又是修习佛法、开发智慧的必要基础。如果没有定的力量,慧往往又会落于狂慧。

    第六部分是关于障碍般若智慧,共有八条,对同学们来说是非常现实的。

    25、立论不许学小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起如是见立如是论。菩萨不应听声闻乘相应法教。不应受持不应修学。菩萨何用于声闻乘相应法教听闻受持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何以故。菩萨尚于外道书论精勤研究。况于佛语。无违犯者。为令一向习小法者舍彼欲故。作如是说。

    作为菩萨,如果产生这样一种知见,认为不应听闻、修学、受持声闻教法,也是属于有染违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菩萨对外道典籍都要精勤研究,更何况声闻教法?声闻教法也是佛陀所宣说,排斥声闻教法,就意味着排斥佛法。

    什么样的情况是无违犯呢?如果是为了让那些专门修学小乘的人能进一步回小向大,目的是为了度化他,才可作如是说。

    26、弃大向小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菩萨藏未精研究。于菩萨藏一切弃舍。于声闻藏一向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没有认真研究菩萨藏,就轻易地弃舍了菩萨藏,转而修学声闻藏,那就是回大向小,这样的作法也是属于犯戒,是非染违犯。

    27、舍内学外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现有佛教于佛教中未精研究。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精勤修学。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上聪敏若能速受。若经久时能不忘失。若于其义能思能达。若于佛教如理观察。成就俱行无动觉者。于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学佛语。一分学外。则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对佛教的经论典籍还没有进行深入的研究,就开始钻研外道论著,或钻研世间的哲学、文学等等,除佛法外什么都学,那也属于有染违犯。

    还有些情况是属于无违犯:或者自己的根基特别好,又有因缘成就,短时间内就可掌握很多世间典籍或外道理论。同时,自己已树立了佛法正见,对于世间及外道的观点能正确辨别,且能妥善处理学习佛法和世间法的关系:“日日中,常以二分修学佛语,一分学外,则无违犯”,也就是说,一天中以两分的时间学佛法,一分的时间学习世间文化和外道典籍,也是戒律所允许的。

    从“菩瑜伽菩萨戒”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规范非常合乎情理,非常接近凡人认识和接受的标准。当然不是说其它经论就不近人情,而是它们所针对的层次更高,有的是针对地上菩萨的境界。如“梵网菩萨戒”,是卢舍那佛在莲花藏世界为大菩萨们所说,又由释迦牟尼佛为我们转示,对象不同,要求也就不同。而“瑜伽菩萨戒”为弥勒菩萨所说,他根据娑婆世界众生的特点,将佛经里有关菩萨的行仪整理出来,所以我们学习起来感觉格外契机。

    28、宝玩异论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越菩萨法。于异道论及诸外论研求善巧。深心宝玩爱乐味着。非如辛药而习近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对异道论和世间文化“研求善巧,深心宝玩,爱乐味着”,也是属于有染违犯。这样情况还是比较普遍,比如有些搞艺术的,觉得出家的生活更适合自己,可出家后却不修学佛法,继续沉溺于艺术创作之中,将之看得比学佛更重要,无疑是本末倒置。

    对世间的文化应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应“非如辛药而习近之”,就是说,世间文化只能作为方便而暂时使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学佛或弘法。弘一大师就是最好的例子,大师出家前,文学、绘画、音乐无所不精,出家后却将此通通放弃,唯以书法来与众生结缘并弘扬佛法。

    在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出家后应将以往所学运用在弘法事业中,这才是佛子的本份,否则,还是以艺术创作为乐,挟一技之长而自以为是,结果使烦恼习气得到延续,将在家的生活状态带到寺院中来。所以戒律规定:在家做什么,出家后不应继续从事。如在家为人理发,出家后就不可再为人理发;在家搞电脑,出家后就不可再搞电脑。这主要是从解脱道的修行来说,因为从事自己熟悉的事情,会习惯性地贪着,一旦迷失在自己的长处里,就很难再有正念,也很难再有平常心。而从修行的角度来看,贪着世间文化,也会影响到般若智慧的开发。当然,从弘法事业的发展来说,我们又要发挥各自的长处,前提是避免对长处的贪着。

    29、不信深法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菩萨藏。于甚深处最胜甚深真实法义诸佛菩萨难思神力。不生信解憎背毁谤。不能引义不能引法非如来说。不能利益安乐有情。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如是毁谤或由自内非理作意。或随顺他而作是说。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若闻甚深最甚深处心不信解。菩萨尔时应强信受。应无谄曲应如是学。我为非善盲无慧目。于如来眼随所宣说于诸如来密意语言而生诽谤。菩萨如是自处无知仰推如来于诸佛法无不现知。等随观见。如是正行无所违犯。虽无信解然不诽谤。

    作为菩萨,如果对菩萨藏的甚深法义,及诸佛菩萨的境界,不但不能相信,甚至还毁谤说:这不能引义,不能使人认识真理,学了没有好处;或者毁谤说:这不是如来所说,不能利益安乐众生。这样的行为就属于有染违犯。

    如果仅仅是因为认识而造成的误解,就属于非染违犯。还有时候,只是随顺他人说二句,虽然也是犯,但犯得比较轻。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故意毁谤,明知它能带来利益,但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去毁谤;后者是认识问题所造成的。从戒律的角度来说,后者犯得较轻,为非染犯。但我们要知道,从究竟意义上来说,后者的罪过更重,为什么?因为他是“由自内非理作意”,知见已经坏了,就是破见。前者虽然在某种状态下说了不该说的话,但知见没有坏,只是暂时的失足,还有可能改变过来。在佛法里,破见比破戒还可怕,如果不相信菩萨道,把菩提心舍弃了,就等于放弃了菩萨道的修行,菩萨戒自然也失去了。

    舍戒有两种情况:一是犯了特别重的戒,戒体自动失去;一是对佛法不再信仰,退失了菩提心,因为菩萨戒是建立在菩提心的基础上,丧失菩提心也意味着对菩萨戒的舍弃。声闻乘舍戒的条件比较多:比如说二行,就是原为男身,结果变得非男非女,这不是像现在的变性手术,将女身转为男身,男身转为女身,而是指不男不女的状态。但在菩萨戒的角度来说,怎么变都没关系,因为菩萨戒什么人都可以受,如果男众变成女众,戒体还是不失的。

    如果听闻了不可思议的甚深大法及诸佛菩萨的境界,但一时理解不了,又该怎么办呢?作为菩萨,应该要“强信受”,也就是无条件地来接受,且这种接受“应无谄曲”,不是出于讨好而随声附和。明白自己是因为智慧不够而无法理解,却不能对大乘经教产生毁谤。佛法有现量、比量和圣言量,佛陀乃“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他所宣说的教法为圣言量,不是我们可以从世间经验出发来衡量的。如果只是从自己的常识出发,能理解的是真理,不能理解的是谬误,从而障碍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接受,这一做法本身就是大错,也就是佛法中所说的“所知障”。在学佛的道路上,我们不过是幼稚的学龄儿童,而如来是一切智者,智慧成就、道德成就、慈悲成就,“于诸佛法无不现知等随观见”,足已为我们可依赖的的师长,这也正是信仰建立的基础。

    30、爱恚赞毁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人所,有染爱心有嗔恚心。自赞毁他。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摧伏诸恶外道。若为住持如来圣教。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或欲令其未净信者发生净信。已净信者倍复增长。

    作为菩萨,如果有爱染心或嗔恨心,对众生不能平等看待,根据自己的爱嗔来称赞和诽谤,也属于有染违犯。
瑜伽菩萨戒要义四十三轻戒 三十一戒-四十三戒
    31、憍慢不听正法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说正法论议决择。憍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而不往听。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而不往听。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不觉知。若有疾病。若无气力。若知倒说。若为护彼说法者心。若正了知彼所说义。是数所闻所持所了。若已多闻具足闻持其闻积集。若欲无间于境住心。若勤引发菩萨胜定。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不往听者。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以骄慢心对正法论义进行决择,不去听闻,也是有染违犯。我们要知道,每个法师或学者都有各自的专长,我们要善于学习,包括对世间的观察,接触各种层次的人,都能学到很多东西,这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的道理。学习从哪里着手?一是要谦虚,一是要打开自己的心胸,这是学习的基本要点。有了这两点,随时都能学到知识,古人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尚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的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已经不够了,随便一走就是几万里,有条件接触不同的文化,更要善加利用。我自己感觉,我的很多知识就是这样来的。有时接触一些学者,也使我得到不少启发,我们习惯从书本寻求知识,其实书是人写的,有时一次谈话就概括了几本书的思想内容,这是获得知识的轻松方法,正所谓“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还有很多知识是来自于生活,信徒中各种类型的人都有,有些是从商的,有些是从政的,听他们诉说人生的悲欢喜乐,从政的谈政界情况,从商的谈商业情况,也可以从侧面来观察人生。有了佛法的指导,就有能力将这些生活中的素材转化为人生智慧,佛法是人本的,它的土壤还是在现实人生。

    还有一种情况是,虽然知道有善知识说法,但因为懒惰,觉得少听一点也没关系,不是对善知识瞧不起,那就是非染违犯。

    32、轻毁法师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说法师故思轻毁。不深恭敬嗤笑调弄。但依于文不依于义。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

    作为菩萨,对法师故意毁谤,缺乏恭敬心,“但依于文,不依于义”,也是属于染违犯。

    刚才讲到的几条是关于般若方面的,比如“弃大学小戒”告诉我们应如何处理大乘和小乘的关系;“舍内学外戒”有告诉我们如何处理佛法与世间法、内学与外学的关系。如果没有正确的处理方式,就会影响到般若智慧的开发。我们对每一条菩萨戒的学习,都应对照自己的生活,对照平常的习气,按菩萨戒来要求自己,而不应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学习上。

    第一部分为障同事戒,有两条。

    33、不为助伴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诸有情所应作事。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为助伴。谓于能办所应作事。或于道路若往若来。或于正说事业加行。或于掌护所有财宝。或于和好乖离诤讼。或于吉会或于福业不为助伴。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为助伴。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有疹疾若无气力。若了知彼自能成办。若知求者自有依怙。若知所作能引非义能引非法。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先许余为作助伴。若转请他有力者助。若于善品正勤修习不欲暂废。若性愚钝于所闻法难受难持。如前广说。若为将护多有情意。若护僧制不为助伴。皆无违犯。

    佛教所说的同事有两层含义:首先,积极参与他人所从事的正当事业,比如弘法事业,教育事业,都需要更多人的参与,我们要发心去做,积极促成这些善业的成就,不但西园寺的事业要参与,对所有的佛教事业,都要尽到自己的一份力量。如果觉得和自己无关,或不希望对方的影响超过自己,就不是菩萨所为。其次,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否则,一厢情愿地帮助他人,有时反而会成为对方的负担。许多父母对子女的爱护就存在这种情况,希望儿女将来读什么样的大学,找到什么样的工作,成立什么样的家庭,也许他们希望的正是儿女不喜欢的,结果将儿女逼上绝路,这就是不懂得同事法门。

    作为菩萨,对于他人所从事的正当事业,如果怀着嫌恨恚恼之心,在别人需要帮助时袖手旁观,不假援手,不为助伴,也是有染违犯。

    如果因为懒惰懈怠的关系而没有去参与,就是非染违犯。

    还有些情况是属于无违犯:或者患病乏力;或者自己的修行不能间断;或者知道对方有能力独立完成;或者知道这件事会带来不好的结果;或者“若知求者自有依怙”,也就是你的参与反而会引起另外的矛盾,会引起对方父母师长的不悦,就要三思而行,因为菩萨要让众生欢喜,不能顾此失彼;或者从慈悲心出发,觉得对方需要冷落后才会反省,因为有人习惯于他人的帮助,反而养成骄慢的习气,适当的拒绝也是教化的方式。

    34、不往事病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遭重疾病。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往供事。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往供事。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自有病若无气力。若转请他有力随顺令往供事。若知病者有依有怙。若知病者自有势力能自供事。若了知彼长病所触堪自支持。若为勤修广大无上殊胜善品。若欲护持所修善品令无间缺。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若先许余为作供事。如于病者。于有苦者为作助伴。欲除其苦当知亦尔。

    作为菩萨,看到有情患病不起,怀着嫌恨恚恼心不往共事,也属于有染违犯。比如同在一个僧团,知道了有人生病后也不去照顾,就违背了菩萨的慈悲精神。

    如果因为懈怠而没有去照顾,就是非染违犯。

    还有一些情况是属于不犯:或者自己也有病;或者已经请别人去帮忙照顾了;或者知道病人有人照顾;或者知道病人自己能够料理等等。

    “瑜伽菩萨戒”的犯与不犯非常微妙。究竟是犯还是不犯,主要是依靠自觉来判断,不然,你也可以找到很多借口,但要找借口就不是菩萨了。是不是菩萨,不是资格的问题,而是建立在当下的心念,当下的所作所为。所以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是什么身份,而在于你所想所做的是什么。也许你认为自己现在“是什么”,但表现不好,随时都可能不再“是什么”,这就是因果的法则。

    这两天,有个走掉的同学给我打电话,说他师傅不让他到北京佛学院读书了,要他做事。于是他又想回来学习,我告诉他:最好还是去做事,不要再来学习。如果是一贯表现比较好的学生,走了之后想回来,我们也还是会要的;如果是一贯表现不好的学生,走了是求之不得的事情,不走也会想办法让他走。从佛法的角度来说,世事无常,有钱也好,有地位也好,是学生也好,是法师也好,现在拥有的一切,随时都在你的所想所作中变化着。不要以为拥有了就可任意挥霍,如果不珍惜自己的身份,失去时再后悔就来不及了。如果懂得珍惜,不断地种下善因,才可能继续保有这种身份。如果所种的因有长久性,得到的果才能延续;如果所种的因很短暂,果也就一闪而逝,接着就会被其他缘所替代。

    第二部分是障爱语戒,有一条。

    35、不为宣说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为求现法后法事故广行非理。怀嫌恨心怀恚恼心。不为宣说如实正理。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所蔽不为宣说。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自无知若无气力。若转请他有力者说。若即彼人自有智力。若彼有余善友摄受。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知为说如实正理起嫌恨心若发恶言若颠倒受若无爱敬。若复知彼性弊悷。不为宣说。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见到众生为现实利益,做了很多不应做的事情,就应及时去帮助开导他,如果怀着嫌恨恚恼心,“不为宣说如实正理”,听之任之,也是有染违犯。

    那什么情况是无违犯呢?如果知道自己无知,没有能力帮助对方;或者请别人去开导;或者对方有能力慢慢醒悟过来;或者知道其他人会去开导;或者知道对方根性极钝、顽固不化等等。

    第三部分是障碍布施的,也有四条。在六度中,已经出现过有关布施的戒律,但这儿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六度侧重从摄善法戒的角度来修布施;而四摄是侧重从饶益有情的角度来修布施。

    36、有恩不报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先有恩诸有情所。不知恩惠不了恩惠。怀嫌恨心不欲现前如应酬报。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现酬报。非染违犯。无违犯者。勤加功用无力无能不获酬报。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欲报恩而彼不受。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对有恩于自己的众生,完全没有感恩之心,不但如此,还“怀嫌恨心,不欲现前如应酬报”,比如对社会及父母师长为我们创造的一切条件不知感恩,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享受,不懂得“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道理,就属于有染违犯。

    如果因为懒惰、懈怠而暂时没有酬报,则属于非染违犯。

    还有一些情况属于不犯:虽然努力了,但现在还没有能力报答;或者你想到要报恩,但对方不肯接受。

    37、患难不慰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堕在丧失财宝眷属禄位难处。多生愁恼。怀嫌恨心不往开解。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不往开解。非染违犯。无违犯者。应知如前。于他事业不为助伴。

    作为菩萨,看到别人因破财、丢官、失去亲人而苦恼不已时,不去安慰开导对方,也是有染违犯。当然,这么做还是要根据不同的情况,不是任何人有苦恼都去开导,因为有人自尊心很强,经受挫折也不愿为他人所知,明明不幸福,还是希望表现出幸福的样子,去开导反而使他难堪。

    佛经中讲到四种朋友:有友有如山,有友有如地,有友有如秤,有友有如花。有的朋友像山一样可靠,能够给你提供一切利益,给你带来无尽受用。有的朋友就象地一样坚实,有无尽的宝藏供给,还有博大的心胸可承载一切,任劳任怨地担负你。有的朋友就象秤一样,当你分量重的时候,他的头就往下低,可你分量轻的时候,他的头就抬得高高不再理你。有的朋友像花一样,当你风光荣耀像鲜花盛开之时,就虚浮地捧着你,当你已经枯萎,就把你弃之一边不闻不问。作为菩萨,就要像山那样可靠、像地那样坚实,方可为众生之依怙。

    台湾有位净妙法师,专门到监狱为罪犯讲佛法,类似的工作大陆还没有人开始做。事实上,这对社会安定非常重要,因为罪犯最大的问题是心灵不健康,而佛法正可对症下药。据说英国有个特殊的监狱,那里的罪犯都非常老道,无法通过法律手段使他们招供罪行,因此就让他们生活在教堂,每天听教堂的钟声,每天祈祷,使这些罪犯承受不住良心的谴责而招认罪行。这就是宗教的力量,有些人看起来已经丧尽天良,但通过感化,还是有可能将内心潜在的道德发掘出来。

    我们要认识到佛法对安定社会、净化人心的独到作用,继承佛教的优良传统,为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文明服务。我一向觉得自己是很爱国的,虽然有时也对时弊作些议论,但我的用心天地可鉴!因为我是以社会大众的利益为前提,国家也应为人民服务,而不仅仅是人民为为国家服务,彼此的关系是相互的。作为学佛的人来说,所作所为应从多数众生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以狭隘的民族观念、国家观念,甚至党派观念作为指导思想。共产主义就是要为全人类谋求幸福,我们要帮助国家早日实现共产主义目标,因为共产主义理想也接近于人间净土。

    38、希求不给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有饮食等资生众具。见有求者来正悕求饮食等事。怀嫌恨心怀恚恼心而不给施。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能施与。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现无有可施财物。若彼悕求不如法物所不宜物。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来求者王所不宜将护王意。若护僧制而不惠施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有丰厚的物质条件,当有人来请求援助,而你怀着嫌恨恚恼之心不予布施,也是有染违犯。

    如果因为懒惰、懈怠、放逸而没有布施,则属于非染违犯。

    什么情况下是不犯呢?或者暂时还没什么东西可布施;或者对方索取的是不如法的东西,布施后会增加他的放逸,使他产生犯罪行为。比如对方人家要寻短见,请你布施刀子、绳子;又比如对方要吸毒,请你布施毒品,这都属于“不如法物,所不宜物”。所以有人来希求布施,是不是要给?给什么?给多少?都要把握好分寸,不是一味恒顺众生。现在有些福利比较好的国家,甚至为吸毒者提供吸毒站点,让他们定期去那里吸几次。因为吸毒者在戒毒之前,很难摆脱毒瘾,一旦发作就痛苦难当,这种烦恼的力量非常大,没有坚定的意志是无法对治的。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做法也有慈悲的成分,并缓解了因吸毒带来的犯罪现象和社会问题。但我们要知道,这种方式的帮助要有相当的智慧来指导,如果无条件地满足对方,只会使他越陷越深。究竟的方法是既能帮助他们解决吸毒带来的困扰,又能逐渐帮助他们彻底戒毒。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情都会有,需要我们以佛法的智慧去处理,所以,“不要学教理,有修行就好”只是片面的说法,否则,遇到复杂的情况往往会处理不当,不知道自己的行为究竟是否如法。

    39、摄众不施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摄受徒众怀嫌恨心。而不随时无倒教授无倒教诫。知众匮乏。而不为彼从诸净信长者居士婆罗门等。如法追求衣服饮食诸坐卧具病缘医药资身什物随时供给。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往教授。不往教诚。不为追求如法众具。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护僧制若有疹疾。若无气力不任加行。若转请余有势力者。若知徒众世所共知有大福德。各自有力求衣服等资身众具。若随所应教授教诫。皆已无倒教授教诫。若知众内有本外道为窃法故。来入众中无所堪能不可调伏。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怀着嫌恨心对徒众不加管理和关怀,不进行法布施和财布施,也属于有染违犯。这样的情况在僧团中的确存在,有人喜欢的只是名利、地位,将管理寺院作为自己追名逐利的资本,自然无暇顾及手下的徒众。

    如果因为懒惰懈怠而没有对徒众进行教诫,没有为他们提供相应的生活条件,则属于非染违犯。

    还有些情况属于不犯:或者自己身体不好;或者没有能力给大众说法;或者“转请余有势力者”;或者徒众们有能力解决自己的资身众具,等等。

    第三部分为障碍利行的内容,共有四条。

    40、不随心转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于他有情不随心转。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随其转。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彼所爱非彼所宜。若有疾病若无气力不任加行。若护僧制。若彼所爱虽彼所宜。而于多众非宜非爱。若为降伏诸恶外道。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不随心转。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怀着嫌恨心,总喜欢和他人对着干,无论对方说什么、做什么,都不愿随顺,也属于有染违犯。因为菩萨对他人的正确观点或正当事业,应该无条件地随喜赞叹。随喜有层次的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或身体力行地积极参与,或以语言表示认同支持,不是非要亲自参与才算随喜。很多人做事缺乏自信,习惯于多方征求意见,而你的认同就是一种精神上的支持,能够给对方增加信心。

    什么样的情况是无违犯呢?或者对方的做法是错误的;或者对方所做的事情对他来说固然合适,但对多数人来说却是不合适的;或者为了“伏诸恶外道”,对治那些邪知邪见。

    41、不随喜赞扬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怀嫌恨心。他实有德不欲显扬。他实有誉不欲称美。他实妙说不赞善哉。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不显扬等。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知其人性好少欲。将护彼意。若有疾病若无气力。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若护僧制。若知由此显扬等缘起彼杂染憍举无义。为遮此过。若知彼德虽似功德而非实德。若知彼誉虽似善誉而非实誉。若知彼说虽似妙说而实非妙。若为降伏诸恶外道。若为待他言论究竟。不显扬等。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知道他人确实有道德而不肯说出称扬赞叹的话,那也是属于有染违犯。

    如果因为懒惰的关系没有称赞,就是非染违犯。

    还有些情况属于无违犯,比如知道对方一向自负,称赞只会增加他的我慢,可能浇点冷水更适合。我们要知道戒律的精神,该浇水时浇水,该点火时点火,该添柴时添柴,有些人一向自以为是,你还继续将他越捧越高,就不是赞叹而是捧杀了。又比如,知道对方的道德并不真实,动机也不纯正,那称赞就是为虎作伥,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是为了沽名钓誉,帮他到处宣传,会给社会造成误导,结果贻害苍生。

    菩萨行中有爱语法门,这里所讲的是利行,是“他实有德不欲显扬”,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在有些人眼中,只能看到他人的缺点,永远看不到他人的优点。从普遍的心理来说,每个人都容易自以为是,但“谦受益,满招损”,所以做人一定要谦下,要开阔自己的胸怀,要学会称赞别人,这都是四摄法门的要领。弘法尤其要具备这种能力,如果没有能力摄受众生,你说法时,对方抱着对立的情绪,讲再好的佛法也没用。人总是感性的较多,理性的较少,能够做到“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人毕竟是少数,因人废言的情况却非常普遍,所以要让对方在心理上认同你。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就是说话要有平常心、柔和心、慈悲心和爱心。慈悲心是战无不胜的,当然慈悲心也不只是说好话,有的时候打骂一样是出于慈悲。菩萨要懂得观机,知道这个对象需要什么方式来调教,如果是甜东西吃多了,就要来点辣的、酸的、苦的;如果苦东西吃多了,再来一点甜的,味道要调好。好话听多了就象好东西吃多了一样,也会感觉腻味。同样是称赞,到底是烦恼的行为,是凡夫的行为,还是菩萨的行为,就看自己是什么心态。

    有时我们进入特定的情绪里,虽想称赞对方,可别人听起来觉得比骂他还难受,这就是情绪所产生的力量,类似气功所说的气场。每个人都会有特定的气息,我这次到新加坡,有些居士来见我,其中有个人酒肉味很重,他走之后,我的整个房间还充满酒肉之气。那天他问了很多问题,我也作了回答,他觉得挺有启发,又打电话说改日再来请教,我说:你身上酒肉之气太重,要斋戒七天才可以再来。天人为什么不到人间?就是觉得人间浊气冲天。不要说天人,我自己就感觉很明显。我平时住在山上,往山下走的时候,经常感觉那些游客散发的味道很浑浊,这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俗气,俗气不仅可以感觉,还可以闻到。大家在寺院过着清净的生活,气息相对就比较清净。心也是同样,我们会有这样的经验,和有些人在一起就感觉不舒服,和有些人在一起心就能静下来,这就是心灵所传达的气息和力量。学佛不仅要让身体变得清净,更要心灵变得清净。如果心态不健康,只知道没完没了地发牢骚,发出的气息就不正,使人一接触就头疼,再吃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使身体产生异味,就更让人避之惟恐不及了。

    学会恰倒好处地赞叹别人,是为人处世最好的敲门砖,但不要赞叹得对方不自在,更不能以谄曲之心去讨好巴结。称赞有两种:一种是有相的,一种是无相的。所谓无相就是不露痕迹,不让对方感觉你在称赞他,是“润物细无声式”的;而有相的称赞往往显得唐突,使人感觉不舒服。我也经常碰到这种情形,有人当面来歌功颂德,不停地说了又说,以前听到这些也会感觉不自在,现在定力慢慢培养出来,就没有表情地听着,感觉说的是别人。所以说,要适当地、如实地称赞他人的功德,这也是菩萨的修行方式之一,因为你的赞叹能给他人带来欢喜,带来信心。而恰倒好处地赞叹他人,还会使你学到很多知识,因为对方会因你这番诚意而将自身所学谈出来,这也是求学的窍门。

    别人有道德,我们要称扬;别人有荣誉,我们要赞叹。善财童子的五十三参就是从赞叹开始的:某某菩萨有什么什么功德,使阎浮提的众生得到什么什么利益,所以现在要求教于你。学佛就是这样学的,如果做到这一点,就会受益无尽。知道这个菩萨怎么做,那个菩萨怎么做,然后一点一点落实在自己的行为中。佛菩萨的境界说起来很遥远,但只要做起来就近在眼前。正因为你做得好,人家看到你才欢喜,使你到处遇到的都是绿灯,然后才能在社会上立于不败之地。否则人见人厌,自己还不知反省,只觉得怀才不遇,只觉得天下人都有负于你,使心态落入恶性循环中。

    所以说,种因是非常重要,不要总想着能得到什么,只要努力,将来自然有结果。现在教界人才这么缺乏,到处都在请法师,真正学好还会没有出路吗?既有信仰,又有研究教理的基础,在教界就是宝贝。曾经有人戏言:“职工下岗,干部分流,法师供不应求”。这说明什么?学佛没有竞争,是一条光明大道,是一项朝阳产业。有同学在担心出路问题,我实在不理解这样的想法,就像“天堂有路你不走”,又怨得了谁呢?海外的弘法事业早已开展得如火如荼,从传统讲经到多媒体弘法,从文化教育到慈善救济,从心灵环保到人生关怀,涉及了社会的各个层面。相比之下,中国的弘法事业还刚刚起步,很多事情都等着我们去推动。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发心,或是出家,或是以居士身份护法,都是当今教界所需要的。只要发心纯正,路就会越走越宽,相应的利益自然也会有,“君子忧道不忧贫”,不必担心利益,更不可刻意追逐,如果有人感觉前途迷茫,这只是心念的问题,不是现实的问题。

    42、不随行威折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见诸有情应可诃责。应可治罚应可驱摈。怀染污心而不诃责。或虽诃责而不治罚如法教诫。或虽治罚如法教诫。而不驱摈。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由懒惰懈怠放逸。而不诃责乃至驱摈。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了知彼不可疗治。不可与语。憙出粗言多生嫌恨。故应弃舍。若观待时。若观因此斗讼诤竞。若观因此令僧諠杂令僧破坏。知彼有情不怀谄曲成就增上猛利惭愧。疾疾还净。而不诃责乃至驱摈。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面对应该诃责的众生,就要毫不留情地诃责;应该驱摈的众生,就要毫不迟疑地赶走,如果不这样做,“虽诃责而不治罚如法教诫,或虽治罚如法教诫而不驱摈”,也是属于有染违犯。因为帮助一个人要达到相应的效果,对有些人而言,轻描淡写地说一说根本不起作用,对应该开除的人只是记过,对应该记大过的只是记个小过,也是不行的。所以说,对有情的治罚和折服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该用重药时就用重药,不能心慈手软。

    当然,这么做应对事不对人。比如有的人不讲究因果,只在研究所混日子,不珍惜常住提供的条件,觉得享用三宝物理所当然,作为法师来说,迁就他就是害了他。因为他享受十方信施而不好好学修,是要背因果的。有多少人想学佛却没有条件成就,既没有善知识指导,又要为生存奔波,没有时间用来学习。研究所为大家创造了这么好的条件,请了这么多老师,结果使一些发心不正的人在这里放逸,作为你们的师长,也是有责任的,因为十方财物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如果放纵了那些不是真正想学的人,不仅他们要下地狱,我们也是要下地狱的。之所以要办教育,无非是想成就更多的人,无非是为了佛教事业发展的需要,因为教界太需要人才了。否则我在山里过着自在的日子,来做这些干什么?办学的困难是众所周知的,搞一班人来,为他们创造条件,还要每天为他们操心,投入了无数精力还不见得有多少效果。对社会上那些信徒,用一点点时间去指导,他们都感恩戴德。难怪从前有人说:想和哪位法师过不去,就叫他去办学,这是最卖力不讨好的事精。

    尽管这样,还是要当菩萨,要学菩萨道。人难免会进入一种误区,这时候还要有耐心、要有慈悲心。我平时在山里闲散惯了,说话也比较随便,有时说过就忘了,可能就因此引来了一些不良效果。每次我来这里,大和尚都会向我反映一些情况,头几回,说之前要先打预防针:你听了不能生气,要有耐心。开始听到的时候,的确会觉得气愤,现在就耐心多了,也知道以后怎么改正。所以,我自己也是在调整的过程中,因为在山里住惯的人,做什么就是凭直心去做,但处理人际关系就不同了,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

    大家在知见上还不太成熟,容易为一些小事引起思想波动。但你们应该知道:研究所办学的发心是什么?我的用心又是什么?不要因为一句话就跟自己的利益挂钩,一会儿情绪不稳定,一会儿不安心,实在太不应该了。大丈夫要胸怀坦荡,时时保有平常心。无论我说什么,目的是为了对你们负责,你们听了之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作为研究所的领导,作为你们的师长,不说是我的责任,没听是你们的责任。所以你们要慢慢适应我的观念,不要总让我来适应你们,还要看学生的脸色行事,那有这样颠倒的事情?如果迁就对你们有好处,我是可以迁就你们,问题是对你们有没有好处。

    43、不随现神力折摄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具足成就种种神通变现威力。于诸有情应恐怖者能恐怖之。应引摄者能引摄之。避信施故不现神通恐怖引摄。是名有犯有所违越。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知此中诸有情类多着僻执。是恶外道诽谤贤圣。成就邪见。不现神通恐怖引摄。无有违犯。

    作为菩萨来讲,应该要采取各种手段,去折服有情。该吓唬的时候就要吓唬,该震撼的时候就要震撼,该引摄就要引摄。菩萨的度众生有两种方式,一是折,一是摄。折就好比是用拳头说话,包括开除记过等处罚手段;摄就好比是抚慰,用柔软的语言进行开导。所以,“避信施故,不现神通恐怖、引摄”,有时为了怕麻烦,怕自己显神通之后引起一些困扰,而“不显种种神通变现威力”,也是属于犯戒的。

    通过对“瑜伽菩萨戒”的学习,我们可以发现,犯戒往往是分二种类型:一是有染违犯;一是无染违犯。而每一戒的染违犯,都是以贪、嗔、痴烦恼为前提,所以说,菩萨戒对行为的判摄,是取决于动机,这也正体现了菩萨戒制心的特点。只要有烦恼心所在其中作用,且乐此不疲,就属于有染违犯,罪加一等;如果是无心造作,虽然对戒律也有所违犯,但属于无染违犯。判摄罪业的轻重也是如此。从主导思想来说,同样是贪心,有强烈的贪心和轻微的贪心,它所造成的过错也就不同;从数量来说,偶而为之和屡错屡犯,性质也有很大的不同。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偶而有不如法的行为,也在所难免,一旦意识到就应及时忏悔,而不是放任自流。因为我们的每一次过错都是在培养烦恼的种子,如果不断地贪,就是在给贪心的种子浇水,使它的势力日益壮大,最终成为修行上的重大障碍。

    这两点充分体现了“瑜伽菩萨戒”的方便善巧,但我们要知道,菩萨戒看起来容易做到,真正要做好却并非易事。就象禅者的修行,似乎不那么重视形式,但对心念的要求极其严格,这种严格是绵绵密密的,在每个念头生起之时,都要保有智慧的观照和清明的状态。如果起心动念都清清明明,还会犯戒吗?所以禅宗的修行表面上很随便,饥来吃饭,困来即眠,但只要对心念始终保有正确的观照,行住坐卧就自然在戒律的规范中。而其它法门的修行,虽然有很多形式,但形式只是用来帮助自己建立如法的情境,相对而言,还是容易操作的。声闻戒和菩萨戒的区别也在于此,声闻戒规定的几缘成犯都相当明确,但菩萨戒是建立在每个念头的当下,这一刻是否起了贪心?是否起了嗔心?同样的行为,因为心态和动机的不同,性质可能就完全不同。

    “瑜伽菩萨戒”的开遮非常适度,这是公认的。菩萨戒并不难懂,因为它很生活化,要探讨戒律的现代意义,完全可以根据“瑜伽菩萨戒”来进行。我们在学习戒律的过程中会发现,“瑜伽菩萨戒”和“梵网菩萨戒”,对同样的问题会有不同的说法,声闻的律藏也存在类似的情况。这就涉及到两个问题:是不是有必要对戒律进行会通?如何作出取舍?其实,不同的戒本只是代表着佛法不同的思想体系:“梵网菩萨戒”代表着《华严经》的思想;“瑜伽菩萨戒”代表着瑜伽系的思想。声闻的律藏也是同样,在声闻的众多部派中,有着不同的律藏,正因为他们对某些问题认识和诠释不同,才形成了各部派的特色,从教理到戒律都有所体现。所以,面对不同的戒本,我们不必去进行会通,只需选择一种适合自己根基的戒本即可。如果觉得“梵网菩萨戒”对自己比较契机,受持起来效果比较好,就可将“梵网菩萨戒”作为修学规范;如果觉得“瑜伽菩萨戒”对自己更适合,就可将“瑜伽菩萨戒”作为修学规范。学习唯识的人,通常对“瑜伽菩萨戒”感觉更为亲切。太虚大师就非常推崇“瑜伽菩萨戒”,自称:“教学法相唯识,行在《瑜伽菩萨戒本》”,他还专门制定了一套修学“瑜伽菩萨戒”的仪轨。将来我们这个研究所的学生,最好也受一受“瑜伽菩萨戒”。

    关于菩萨戒,还有受戒和舍戒的问题,这部分内容还没有讲,大家先自己去看。然后我们再坐在一起来进行讨论,大家在学习戒律的过程中,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都可以提出来共同探讨,我也可以作些引导性的发言。然后,每个人还要写篇作业,总题目是《戒律的现代意义》,具体是写在家戒、出家戒或菩萨戒都可以。通过本学期的学习,从宏观上,要对戒律有比较明确的把握;在微观上,可以找出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做点深入的思考。

    戒律就是生活的准则,所以关键在于对这些戒条的实行,能够将每一条应用在生活中,我们就是菩萨了。高尚人格的养成,对我们生命的延续具有重大的意义,是我们永远受用不尽的。这次给你们讲课,我自己也受益非浅。虽然很多年前就讲过“瑜伽菩萨戒”,但平时也没有经常读诵,通过这次讲课,再次感觉到“瑜伽菩萨戒”的殊胜,既契理又契机。弘法就有这样的利益,因为是以佛法对人生进行思考,所以讲的过程中就是提升自己的过程,自己首先就是受益者。你们将来出去弘法,一样也能达到这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