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七开示录
作者:圣严法师
农禅寺第四十期禅七
目次 报到日开示 第一天开示 第二天开示
第三天开示 第四天开示 第五天开示 第六天开示
禅七圆满日      
东初禅寺第五十七期禅七
第一天开示 第二天开示 第三天开示 第四天开示
第五天开示 第六天开示 日间禅堂开示  
东初禅寺第五十九期禅七
第一天开示 第二天开示 第三天开示 第四天开示
第五天开示 第六天开示    
农禅寺第四十期禅七 目次
    农禅寺第四十期禅七………………(005)

    东初禅寺第五十七期禅七…………(065)

    东初禅寺第五十八期禅七…………(083)

    东初禅寺第五十九期禅七…………(109)

    附佛教入门

    (原书名:佛陀示现人间)

    如何理解佛教…………………(129)

    佛教为何出现在印度…………(133)

    由人成道的佛陀………………(143)

    佛陀的教化工作………………(160)

    佛陀的根本教义………………(171)

    佛陀的教团……………………(190)

    佛陀的晚年……………………(207)
农禅寺第四十期禅七 报到日开示
    农禅寺第四十期禅七

    圣严法师于一九九一年

    一月二十五日至二月一日主七开示

    林其贤、郭惠芯居士整理

    放松、数息观(晚坐)

    现在,我们已正式进入禅七了。

    不论诸位以前是否打过禅七,也不管你是否有过修行的经验;既然来了,就是与禅修有缘,就要死心塌地、全心投入、认真修行。不要怀疑自己的因缘福报,也不要怀疑禅七的环境。

    各位要有这样的心理准备:禅七本身就是修行,修行相当于修理、修整、修正我们身、心、观念等各方面的偏差和问题,它的功能和目的,就是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心理更健全、观念更正确。修行就是训练,所以必须付出代价,除了时间的付出,还得忍受种种折磨;这些折磨不来自他人,而是自己在身、心、观念上,本来就有许多不正确、不健全、不健康的部分。

    修行不是休息,更不是享受。绝不能天真地以为来了就会开悟,否则,禅七就是魔术而不是修行了。

    接下来讲方法。

    第一是“全身放松”。从头部起,眼球不用力,脸部不用力,两肩不用力,两臂两手不用力,然后摸摸看,小腹是紧的还是松的?你们之中,多半人的小腹,现在是紧张的,怎么放松呢?就是不用力,不用力就会放松。如果小腹不能放松,到最后,会呼吸困难。

    第二是“坐姿正确”。双盘、单盘都可以,散盘也无妨,以坐得舒服为主。腰挺直,涵胸而不要挺胸,两肩摆正放松,两手放在腿上交叠,左手掌在上,右手掌在下,两个拇指轻轻相抵,不要管手臂。头不要仰也不要低,颈拉直,下巴内收、眼皮垂八分,两眼视线向前下方四十五度,但不要注视任何东西,嘴唇轻轻合拢,上下齿轻叩,舌尖抵住上颚(上排牙齿与牙龈交接处),抵住后就不必注意它了;如果口水很多,就不抵上颚,如果觉得干、渴,就稍稍用力。

    第三是“数息”与“数数念佛”。清楚、自然,不要控制它,也不要管呼吸是在小腹或肺部,平常怎么呼吸就那样呼吸。接著数呼吸,呼出一次数一,呼出第二次数二……数到十,再周而复始,从一数起。注意力放在数目上而不在呼吸。可以注意数目的发音,不要想像数字的形相。

    数错了没有关系,有妄念也很正常;数错了、数乱了、数忘了,就从头开始,不要著急,修行就是磨耐心。要是一柱香坐下来还都只数到三,这也没关系,就象婴儿在地上爬,走一步两步便跌倒了,再走一两步又跌倒,这绝对是正常的,只要继续练习走,长大了就可以短跑一百公尺,甚至长跑马拉松了。数错了不必自责,也不要难过,不要以为自己没有修行;就因为知道数错了,才表示正在修行。

    如果不习惯数呼吸,可用念佛数佛号的方法,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数一个数字,“南无阿弥陀佛——一”、“南无阿弥陀佛——二”……也是数到十再从一开始,念其他佛菩萨圣号也可,不要贪多念快,不要同时念许多不同的佛菩萨圣号,主要还是调心要紧。如果觉得数息很困难,甚至数得呼吸都不会了,这才改数念佛;若数息法没问题,数息最好,因为计数念佛的方法,较不易觉察妄念;数息则一有妄念,便很快发现。

    补充说明:眼皮放松下垂,不要用力紧闭,应当若有若无地看前下方四十五度,不是要看清任何东西,只是让视线自然投放,这样才不会眼花,也才不会产生幻象,眼珠也不用力,这样头上便没有压力。

    打坐时,你的心里要想象着很舒服、很轻松、很自在,感觉很欢喜、很幸福、很高兴。
农禅寺第四十期禅七 第一天开示
    信心(晨坐)

    用功的每一个动作都有其意义和要领。合掌的时候,眼睛轻轻地看着中指指尖,头脑什么也不要想;操手的时候,重心和注意力是在双手手掌,有意无意地好象捧着一尊佛,这可以使我们集中注意力,又有稳定落实的感觉和效果。

    有了方法之后,同时要有信心。没有信心就无法修行。

    第一要相信自己,是有善根的。因为佛说“人身难得”,你已经得了;“佛法难闻”,你也已经听到佛法;“正法难修”,你现在也已经开始修行;“明师难遇”,现在已有一位老师正在指导你。相信诸佛已经成佛,我们自己将来也一定能够成佛。同时要相信佛说的法是真语、实语、不会骗人。禅七一开始便讲方法及观念,全是根据佛法来说,这些都是从佛以来,由僧代代传承,所以要相信“佛法僧”三宝。为了信法修法,也必须相信佛宝、僧宝。相信佛宝是因为接受了法宝,法宝由佛所说,再经历代祖师相传,现在又从老师传给了我们。

    “明师”,是指知见正确、心地光明而又兼有善巧方便,能够指导他人修学佛法的人。你愿意听他的话,接受他的指导,他便是你的明师;如果你不接受他的指导,也不相信他的话,则虽是“明师”,对你来讲,等于是没有用。僧宝,包括了历代祖师和现在所有修法学法弘法利生住持三宝的出家人,指导你修行的老师,就代表了三宝与僧宝。

    “人无信不立”,若不相信自己,什么事都做不成,相信自己才能取信于人,也才能从自信而信三宝。法由佛说,若不信佛宝则无法可学,既不能学法又如何修行?法由僧传并且要跟师学,若不信师僧又如何依师僧所教的佛法去修行呢?故须相信自己,相信三宝,才能开始修行,由上故可知信心是修行的根本。

    再提醒各位,应当要有心理准备:禅的修行是非常艰苦的事,是主动地接受苦的磨炼,任何事都没有修行来得苦。唯有吃了苦中苦,方能成为人上人,“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虽然现代人福报大,禅七的修行环境、方法、生活所需,全有人照顾、提供,一切都安排得好好的,可是,尽管福报再大,炼身调心的修行,还是要靠自己。禅七之中,会有各种痛苦的感受和经验,腿痛、脚痛、背痛,也可能有麻、酸、痒的经验发生;整天打坐也会感觉不自在、困顿、失望、怀疑……而且这些痛苦不只发生一天,可能两天、三天,甚至到第四天还存在,也许要到禅七快进入尾声,身心都已习惯,日子才会比较好过。

    但是,各位也不要提心吊胆,以为会发生什么不得了的祸事。只要“把身体交给蒲团,把心念交给方法”,不管妄念或其他任何事,你就会很平安,就会很快放下身心的问题,当然也不会老是在痛、苦、烦恼中挣扎了。

    现在,我们礼佛三拜,再向自己坐垫一拜,然后开始打坐。礼佛三拜,是为顶戴受持佛的正法;礼敬坐垫,因为这是助你修道和成就道业的道场。

    脚踏实地,修戒定慧(晚坐)

    禅就是释迦牟尼传下来的佛法。佛教虽然重视信心,信了以后,还得由信起修的如法而“行”。

    修行的内容不出戒、定、慧的三无漏学。

    戒是“不该做的事不做,该做的事不得不做”。从因果上说,做了不该做的事情就要负责任,以后会有果报;从当下修行的观点来讲,做了不该做的事,心会乱,心乱便不能得智慧。既然心乱又无智慧,岂不就是无明烦恼的众生吗?当然也就无法获得无我无私的解脱慧了。所以,持戒是得到心里平衡与安定的基础,也是求得悟境或解脱的必备条件。

    在禅七中,第一不讲话,这就没机会打妄语了。第二吃素食,也不会杀生了。第三男女分开,邪淫也没机会了。第四不准看别人,甚至不去想别人,也不会偷盗了。凡是恶业,禅七中都不犯;但是,禅七中该做的、该遵守的,若不做、不守,也是犯戒;该打坐、该聆听而没照做,也算犯戒。由此说来,戒的意思,也是规律、规则、规矩,不守规矩就是犯戒。若在禅七中几次不守规矩,就会请你离开。

    所以,精进的修行本身,就具备了持戒的涵意。早上请各位“把身体交给蒲团,把心念交给方法”。这项要求今天做到了吗?没做到也是犯规矩。这当然不容易,但是,一天天地练习,最后自会成功。一般常用“心猿意马”来形容我们的心,因为心很难收服。禅七中各位把“心眼”“收”起来,也把视线收起来,把心念一次又一次地从妄想中收到方法上,心念由集中凝聚而渐渐地安定下来,练成了安定的工夫以后,才有悟境现前的可能。

    许多人在报名表上填写打禅七的目的是“开悟”,说来容易,得来却很不容易。有人要求我:“师父请你帮忙开一下悟嘛!”如果我真替你开悟,请问这是我开悟还是你开悟?开示佛法在于师父的指导,悟佛知见在于弟子的修证。

    歇了颠倒的狂心妄念,粉碎了自私自利身、心、世界的自我中心,才有希望开启智慧之眼的所谓与三世诸佛同一鼻孔出气的悟境。有的人但知打禅七可以开悟,有人仅从书中知道修行可以开悟,却根本不知什么叫开悟,也不知如何可开悟。我现在告诉诸位:一般人开悟,要通过持戒、修定的过程。有人又说了:“从持戒修定着手是渐悟,我要的是顿悟!”我从指导禅七以来,遇过太多急求开悟的人了。问他为什么要开悟,答说烦恼多、困难多、问题多,认为一开悟问题就没有了,我说这得慢慢来。越是急着求开悟,就跟悟境离得越远。有人追问我:“你自己到底开悟了没有?”“是顿悟还是渐悟?”“是自己开的还是别人帮你开的?”对这些问题,我都是以不回答为回答。我若说没开悟,你会问我拿什么指导人;我若说已开悟了,又无法说给你听,更无法拿给你看。但是,我可以告诉你的是:禅宗的祖师,一直追溯到释迦牟尼佛,都不是不须修行就能顿悟的。释迦牟尼佛出家后修行多年,二祖慧可、六祖慧能看起来却好象没有修行就开悟了,其实就好象大家只看到肉摊上的猪肉,却没看到养猪人家把猪一天天养大的辛苦。

    有个一百二十岁的须跋陀罗,在佛涅槃前听了一段开示,便证了阿罗汉果,这似乎很便宜。但要知道须跋陀罗是大婆罗门,早已是个大修行人,只是在某一点上观念未通,经佛点破,障碍顿除,这才证果,这是几十年的修行人哪!六祖看来也似乎未修,其实,他从小时候心就很安定,工作那么单纯,也并不是莫名其妙就开悟了的。

    诸位必须在观念上确信:佛法的修行,没有占便宜的事,否则就与“因果”不相应。除了修行非因计因的常见外道及无因无果的断见外道;在正法的中道行中,必是付出了多少就得多少,所以六度之中的精进一项也极重要。

    禅修者,不能做假,不能掺水,完全是硬碰硬的;付出多少努力就得多少结果,菩提道上绝无投机取巧事。可能有人以为净土宗只要念佛就可以往生西方是条捷径。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当然好,但日前有人到此求出家,我问他何以不去净土念佛的道场?他说:“因为不敢去极乐世界,去了不知多少时间才能回来”我问他说:“难道你就这么贪恋这个世界?”他回答说:“不是,只因不忍众生之苦。以时间计算,到极乐世界修成不退转位,再倒驾慈航之时,地球世界已经不知坏了好多次了。”这样的悲心,实在令人感动!不过自力修行者的信心,如果不够坚强的话,念阿弥陀佛先求往生西方净土世界,也是非常踏实的。

    因此,我们接触到的,修净土法门的人,若其信愿正确,往往也会比修行所谓禅法的人更积极、更慈悲、更能付出、更懂得广结善缘;修禅的人,反而比较自私小气又逃避现实,这全是被坊间禅书的错误观念所害,被“开悟”两字所误,只求早日开悟,忘了发菩提心。我的徒弟之中就有求我护持他早日开悟的人,说是等他开了悟必来护持我,这种自私自利的心态,与放下自我才能开悟的原则,恰巧相违。连小乘都不够格,哪里还是大乘的禅法呢?所以,禅七中一定要建立正确的观念:脚踏实地,努力于戒定慧三学的增上修学。

    “戒”在基础佛教,便是五戒;在大乘佛教,则是菩萨戒。发了菩提心而不去度众生,这是犯了菩萨戒。有人去戒场受戒回来,就自以为是菩萨了,开口闭口“我是受了菩萨戒的菩萨”;事实上,受菩萨戒,就是发菩提心,持菩萨戒,要以利益众生为要务。

    “定”在基础佛法,就是九次第定,离欲不动,入寂灭境。大乘佛教的定,则是以心不受内境外境所动摇,虽接应万物,面对万境,而心不受其左右,若无其事。如果只有入定时无烦恼,出了定还是有烦恼,那便不是大乘的定,也未得解脱。大乘定是随时随地心都平静安定,如止水如明镜,有映现的功能,无波动的烦恼,这就须要精勤练习了。禅七中的练习,虽以打坐为主,但生活中的种种,也都是藉境练心的方法。

    若能持戒习定,日久功深,无我的智慧必然现前,那便是开悟。诸位来参加禅七,绝对要有大死一番的决心,把散乱心、企求心等,统统搁下,要把一个个的妄想,一次次地摆下。发现有妄念时,千万不要难过,不要讨厌,立即回到方法就好。
农禅寺第四十期禅七 第二天开示
    数息的方法和层次(晨坐)

    诸位进入禅堂以来,我就提示方法和观念。方法是用来修行的工具,观念则能让我们看清目标,把自我中心放下。但在未能放下自我以前,须先用观念来疏导,用方法来实践。

    我们所用主要的基本方法是数息,而数息有许多层次:

    第一步,就是把散乱的心集中在方法上。一发现胡思乱想的散乱心,就要“把心念交给方法”。但要把散乱的心集中也不容易,开始用方法时,就像是一只猴子被关在笼子里,常常想往外面跑。虽然出不去,但它的耳朵及眼睛,时时在向笼外攀缘;身体被关在笼中,心念还在笼外。

    第二步,就像把猴子的眼睛蒙起来,耳朵捂起来。虽然心还在想,但是眼不见,耳不闻,装瞎作聋,便减少许多外缘的纷扰。

    第三步,不但是把猴子关起来,把猴子的眼耳遮掩起来,还把猴子捆绑在像柱子样的方法上。不仅看不到听不到,也不能乱闯乱跑,只好乖乖地紧贴在像柱子一样的方法上。

    第四步,不仅不缘外境,对其自心的内境也放弃了。内外一时空却,便是无我智慧的出现。没有内外也不取中间,才是悟境。

    各位想想看,现在的你,是属于哪个阶段的猴子?是在笼子外吗?已在笼子内?已被栓紧在柱上?等到正在用链子拴起来,可能仍然在挣扎。必得等到放弃挣扎、放下万念时,统一的定境才会显现,身心的负荷才会减轻乃至消失。

    所以,若要把数息的方法数得妄念愈来愈少,就先得关闭我们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眼睛不看、耳朵不听、身体等各种官能的感觉不管。因为我们心中的妄念杂想,都是从六根引进来的种种消息,六根关闭之后,内在的种种妄念便会沉淀下来,浮动的妄想便会逐渐减少,心境才会渐渐安定。心安定了,才真能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性格与方向,明白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愈能真切地了解自己,愈能渐渐地健全自己的品格和品德。

    现在请各位注意练习运用数息的方法,了解并配合刚才所作的比喻。

    第一阶段,把散乱的心放到方法上去,让散乱心渐渐减少。但要注意的是,须得自然减少,不能希望它少。因为“希望”的本身就是妄念。要一次又一次、很有耐心地用方法。如果光是希望妄念愈来愈少,那妄念反而会愈来愈多,愈来愈烦躁。只要觉察到自己没有在方法上,赶快回来,再从数目重新开始就好。不要以为那是失败、不必后悔、不用责备自己。发现自己有妄念,那表示自己已经在修行了,应该感到很欢喜。

    第二阶段,虽然还有妄念,但已不多了,呼吸在、数目在,妄念虽来打扰,但数目没断,并且知道正在数呼吸。

    第三阶段,数目不断、妄念好像有一点,但是一闪即过,也不知道那妄念究竟想的是什么。

    第四阶段,杂念完全没有了,心念专注在方法上。数呼吸的数目连绵不断,丝丝入扣。到这层次,会觉得很舒服、很欢喜,心理没有负担、身体也可能感觉不到了。

    第五阶段,呼吸还在,数呼吸的我也还在,但是没办法数了。不是故意不数,而是呼吸微细没什么好数,还是在用功,只是少了数目。到这时候,知道呼吸就好,不必数了。

    第六阶段,已不知道是否有呼吸,也不知是否有自己,更不知道要数呼吸的数目。这时,身体和心理,内在的自己和外在的环境都还在,但不是分开的,而是统一的。身心统一、内外统一、前念后念统一,已是入了定境。而前念后念的统一,也有两个层次:一、前念后念,念念都在同样的一个念头上,仍有念头起灭,但却不离相同的内容。二、念头不起不灭,无前无后,也无时间与空间的感觉。事实上,此时尚有自我意识,也有空间时间,只是时空的感受没有了。

    这些都是数息的层次。但是正在用方法的时候,不要想到自己是在哪一个阶段的什么层次,否则的话,你永远都是在第一及第二个阶段。

    只顾耕耘(早斋)

    绝不能用企图心、希求心、期待心修行。诸位怀抱着不同的目的来参加禅七,这种有所为而来的态度毋宁说是正确的;但是,在修行的过程中,却应该把所有期求、期盼的目的,暂时忘掉。

    工作时应该只顾耕耘,不管收成;脚踏实地、一心一意地努力工作,不能守株待兔,也不可揠苗助长。以种田为例,风灾、雨灾、旱灾、地震、战争等,都不是我们所能控制,我们自己只管尽力而为,却不能期待一定可以得什么果。“尽人事”是自己能掌握的,“听天命”则看因缘了。因缘福报好就会丰收,否则可能欠收甚至荒年。农夫除了尽心尽力耕作之外,没有别的可以选择,不过,那些辛苦耕种的经验确是最宝贵的。

    因此,要以修行的过程作为我们的目标,才是最牢靠的。

    吃饭时,不以贪心吃,不以嗔心吃;打坐时没有贪求心,不起厌烦心;工作时不可老在念着每一分钟能赚多少工资,做了多少功德。吃饭时只管吃、打坐时只管坐、工作时只管工作、用方法时只管用方法,心无旁顾,这就是禅法的修行。若是个自私鬼来参加禅七,要他出坡工作,他却说“不行!我还未开悟,打坐要紧。”让他打坐时,却又不用方法而老想着早点开悟。像那种人,我对他便没有办法了。要晓得,如果能以专心去砍柴、扫地、打水、切菜、煮饭等,便无一样不是禅的修行;只要心是平坦、平实、平衡、平常的,就是最好的修行。当以修行的过程为目的,即便是察觉到妄想,感觉到不自在,也全是修行的成果。因为当你不贪取成果而只管修行之后,好的成果才会出现。

    这次的禅七道场中共有一百六十二人,其间难免有人会哭、笑、病、倒、出怪声、有异行,这发生的一切,全与你无干。任何时间,任何现象,你是你,他是他,绝对不要受外境的影响和牵动。

    今天是第二天,也许你已比较习惯了,但打坐过程中的疼痛也许更麻烦,更难适应。痛的时候由他痛,随他痛,神经放松,不要动它也不要忍痛,痛得很难受时,不必数息,但注意痛点,渐渐地痛感就会消失。

    打坐时的昏沉有两个原因,一是缺氧,一是疲累。

    若系缺氧,当把腰挺直,头、颈与脊椎成一直线,收下巴,放松小腹。调整好了,呼吸自然畅通,便会清醒过来。

    若因体能一时补充不及而引起的疲累昏沉,依情况轻重,可用下述方法对治:

    轻昏沉时,瞪大眼睛平视前方,不眨眼直到泪出为止;或把注意力集中在眉心(鼻梁上端、双眉之间),观想它放光发亮,昏沉也会慢慢消失。若是头脑因为血液不上升而糊涂了,便转转头、低低头、摇摇头。或是跪在垫子、地板上,因双膝直接触到硬地面,促进血液循环向上,产生新能源,昏沉便会减轻、消失。

    如果重昏沉已经到了头疼的地步,便把身子坐直坐正,让头脑完全休息,放任它一片空白。五到十分钟后,体力便会恢复。

    今天开始有小参,也就是个别谈话。有话就谈,无话就不说,我不管你过去的历史,不和你谈未来的展望,不要问我理论上及佛学上的诸般问题,我只回答你“现在”修行上的困难。入室、问讯、顶礼、离开,动作宜舒缓但要俐落,切忌拖泥带水。进出小参室的门也深有禅意,不要用力推、拉、抬,禅的精神是绝对不能用蛮力的。

    行住坐卧都是禅(午斋)

    举凡语默动静、行住坐卧,无一不是修行。

    禅堂中打坐、经行、拜佛、课诵是修行,斋堂用餐、饮水、寝室睡觉、起床、饭后出坡劳作等,每一处每一时,都是修行的地方和修行的时间。当你从事不用头脑思考的工作时,依旧可以持名念佛、或者随息数息,在做需要分神的工作时,应该心手一致。出坡时,你的手在哪里、身在哪里,心也就在哪里;比如,洗碗时要洗得干干净净,切菜时要切得整整齐齐,劈柴、烧水、扫地也一样,尽心尽力,全心全力,把事情做得妥妥贴贴、干净俐落,便是修行。吃饭时细嚼快嚼消化好,正正常常不要紧张,当他是一桩修行的功德,专心一意地吃,不要胡思乱想;睡觉时不得思前想后,就只管放下四大五蕴,好好睡觉。

    禅七已过了一天半,有些人在身体上有了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分成两类:

    第一类是呼吸的问题。因为控制呼吸,故而引起胸闷腹胀,这时候暂时不数息,改为记数念佛。要数不急不缓,数得急了,气就促;数缓了,妄念就多。待恢复正常了就改回数呼吸。另一个引起胸闷的原因是小腹紧张。把腰挺直通常连带引起小腹紧缩,但一定要练会把两者分开,练成了挺腰,仍能放松小腹,呼吸自然深长舒缓。

    第二类是气动,每个人身上都有气、脉,气在脉中,气随脉走,气若阻塞,血液循环就不正常。打坐的时候,循环系统会有正常的调整,气也会跟着调整。若曾有身体伤害或病痛,打坐时就容易引起全身性的反应,最难过的反应在头、胸部的疼痛、胀闷,这种时候,应该把注意力摆在脚掌心,将数目丢到脚掌涌泉穴上,这样,气的压力就可以减轻了。

    无常、苦、空、无我(晚坐)

    无常即苦,无常是空,无常即无我,这是佛法的基本观念,也就是禅法的基本观念。

    今天小参时,有人问我:九次第定的最高层次是灭受想定,如何修法?灭受想定是灭了第六意识一切心、心所法,又名灭尽定,是小乘四果的圣者,息灭妄识,故入此定。禅,则是大乘菩萨道,不是小乘禅定。更何况,色界、无色界的四禅八定都还未修成,如何只修第九?这就好象盖房子,只要盖第五层,底下四层的不要,这如何盖得起来!诸位都是很聪明、很有善根的人,但希望不要不切实际,要脚踏实地,从基本佛法先了解起。

    昨夜已经讲过,修行道上没有取巧的事。学佛,一定要从基本佛法的无常观讲起。

    什么叫无常?生灭无常、生死无常,我们的身无常、心无常、环境无常。因为没有一样事物是恒常不变的。

    有人说“化刹那为永恒”,那是诗人的感性,不是佛法。世间法没有永恒的,认为永恒的是“常见”的外道。佛法所见,不论是心法(心理活动),色法(生理现象及物质环境),任何现象都是无常的。无常就是刹那变化,生灭不已。我们要能了知无常,才能够真正修行。

    这次禅七中,有位居士近来才学佛。问他为什么这么晚才学佛?他说因为去年一年之中,他的母亲及大哥相继过世,感觉到少什么,所以学佛。这也就是“无常”触发到他那生命中的最痛点了。如果没有无常的感觉和反省,生命是不踏实的,因为不知道生命是怎么一回事;没有死亡的体验或是未从死亡的边缘经过一番,没有向鬼门关里探头望过的人,就会觉得自己是可以活了又活,一直活下去似地。

    我小时候看到老法师们,一则羡慕他们,再又可怜他们。羡慕他们有修有德,好不容易成为老法师了;可怜他们什么呢?他们离开无常也不远了!现在轮到我了!有的年轻的法师会说:“圣严法师,已经不错啦!”我听了这话,就想:“是不错了,但也快了”。

    这次禅七的禅众之中,最年轻的人是十九岁,和九十岁也只不过是两个数字掉换一下而已,十九的不会保证一定可活到九十,也别以为年纪大的永远长寿。无常所以苦:要追求的追求不到,已经有的要想保存也很难办到。

    有一个叫做某某机构的企业团体,七年之间,发、发、发,膨胀得比什么都快。唉!最近一下子就倒闭了。发的时候要努力经营,已经很苦,一旦倒了下来,经营者的心理和身体,备受苦楚。他们机构里有个部门是“保全公司”,结果连自己的公司都保不全。岂非无常是苦的真实写照!

    三国时代,曹孟德(操)有首诗:“人生在世,为权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并没有信佛,但他的人生体验和佛法是相应的。

    无常所以苦,无常所以空,这是有连带性的。我们生活的环境是无常的,所以一切现象都是暂有的,如空中的花、水中的月,只是虚幻的假相而已。空是无常的意思,若不觉察无常及空,就起执着,就会受苦。

    如能了知而且已经体验到世间是无常、是苦、是空的话,那问题便没有这么困难,也就能对“无我”略知一二了。今天小参时,有人告诉我:“以前没学佛,觉得许多问题没法解决,很苦恼。学佛以后,许多问题就用佛法来疏导。该来的就是逃避也没用;不来的,就是追求也追不到。可以得到的就去努力,能解决的就去解决,不能得到的就放弃,放弃不了的就只好接受!这样一来,心中就舒坦多了。”此人虽未开悟,学佛已有受用了。

    所谓无我,《金刚经》讲“无相”,是指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其实这四相,都是我相。你我相对;众生和你我相对;寿者则是你、我、众生在空间里的移动,时间里的过程。这些都是从“我”来的。如能无我,就能够实证无相,那就能够见性开悟了。

    诸位不要迷信,以为打一个禅七,就能见性、开悟。开悟、见性,确有其事,但当你的“自我”相还是那么强大,自私心还是那么坚固,怎么可能开悟见性?有人想:“我本来自私、我执很重,但是一打禅七,只要挨师父恰到好处地吼一声或打一板,就帮我把自私拿掉而开悟了!”我圣严可没有这个本事。要知道,“我执”是根深蒂固和生命连结在一起的。要除我执,必得自己用功才行,师父只是指导你如何用功,当水到渠成时,只消轻轻一点,“我执”即可顿除。

    然而,若要去掉我执,实证无相,须先“无住”。住是停留,停留在所见所闻所觉所知,就叫住。见、闻、觉、知四个字,其实就包括了一切知识世界、精神世界、心理生活世界、生理生活世界;这一切都不能执着,有执着就是有住。凡是有我及我所有的观念,便算有住,便是有相,便不是无我。

    如何才能达到无住的程度?先要“无念”。

    “念”就是一种分别作用,有念就是有分别,无念就是无分别。能够无分别就是无念,能够无念就能无住,能够无住就能无相,能够无相就见无我的自性。

    “无常、苦、空、无我”,是佛说的;“无相、无住、无念”是六祖《坛经》里说的。也许有人认为禅宗是讲“顿悟”的。是的,不过,叫你当下无念、无住、无相,做得到吗?如果能,你便顿悟。否则举心动念都是分别执着。悟了的人,如果仍旧是在烦恼执着之中生活,悟与未悟又有何差别?

    我曾教诫一位弟子,要他不要这么执着!他却说:“师父,我还是凡夫啊!我没有办法不执着!”这是原谅自己,自甘堕落的态度。他应该这般想:“我不是圣人,所以尚有执着。如今既然学了佛,师父也讲了道理、教了方法,我就要学着不执着,就是勉强的,哪怕是假装的,也要学一学!”

    今天也有人告诉我说:“我的心量很小,发愿发不出来,也不敢发愿,怕发了愿,就真得去做,那可不是好玩的!”众生无边誓愿度,发了愿就要度众生,确实不容易。我告诉他:“发暂时做不到的愿,也没关系,不妨发个空愿,先从假的做起,然后才会渐渐地真做,如此一来,总算是有个开始了。”

    各位若想真正地从佛法得到益处,没有别途选择,唯有脚踏实地,从基本处下功夫,在“无念”上下功夫。

    我们现在教各位每天练习的方法,就是为使各位一步一步的达到“无念”层次的训练过程。我们的心头,时时都有念;散乱心强的时候,念念都是妄念、都是烦恼心。用上方法以后,渐渐地便能从贪嗔痴慢疑这些烦恼心理,脱离开来。

    也许有人以为,用方法也是执着。是的,但却不是烦恼的执着;方法不会带动更多的烦恼,而且可以除烦恼。方法就是“道”。昨天讲戒定慧三无漏学,就是“道”,就是六波罗蜜及八万四千法门的总纲。

    数息的方法,简单地说,可以归纳成三个层次:集中心、统一心、无心。集中的阶段是将散心慢慢地集中到方法的专一。进一步是身心统一,前念与后念统一,内外统一,统一心的时候是定境,这和外道的定是相通的,关键在于观念的正不正确。如果是以佛法的正知见为修行方法,那便可超越外道的世间定而得解脱,因为正知见能引导我们产生无漏的智慧。如果仅仅修定,怎么样也无法证解脱果,必得有佛法知见的帮助才行。所以佛对利根人说法,往往便能使闻者开悟、得解脱。禅宗的修行也是如此,若得到统一心的经验之后,听开示,用话头、公案的方法来生疑情、破疑团,那就有见性的可能。

    若要进入悟境,不能仅凭空想,要付出做工夫的耐心。从禅宗历史如《景德传灯录》、《五灯会元》等的记载来看,不假修行而大彻大悟的例子并不多见。故有“不经一番寒彻骨,那得梅花扑鼻香”的警句。你们进来禅堂几天,就想能够由一条毛毛虫蜕变成花蝴蝶飞舞出去,是不切实际的。我要教各位:不论观念及方法,要从基础开始。否则,你就可能以未得谓得的慢心,去引导他人跟你学习,那是自害又害人了。求升反堕,是大不幸的事。
农禅寺第四十期禅七 第三天开示
    孤立(晨坐)

    今天起,要请各位练习“孤立自己”。

    “孤立”,分成三个层次。

    第一、要把进入道场以前,打完禅七以后的事都丢开,要把禅七的时段孤立起来。所以要求各位不看书、不看报、不讲话、不写信、不打电话……,和道场以外的所有人、事、物都隔绝。在禅七这个阶段,对这世界来讲,过去没有你,未来也没有你。

    你像活在一个孤岛上,没有文明、没有历史、没有这个岛以外的知识和观念。

    禅七以前的事、禅七以后的事、禅七以外的事,跟你完全没有关系。否则你便拖着一条大尾巴、背了一个大包袱进来,就太辛苦了,那就不是来打七,而是来打妄想。若有禅七以外的任何念头出现,你都要告诉自己:“这和现在无关,我自出生之后就在蛮荒的孤岛上,怎可能有这样的念头出现!”

    第二、在禅七道场中,把自己和其他的人孤立起来。“把心念交给方法、把身体交给蒲团”,而蒲团上只有自己没有别人,禅七里的任何一个人,任何一桩事,都跟你没有关系。

    人家走你前面也好,坐你旁边也好,跟你都没有关系,如果有人发生古怪的现象,或者是外面有人跑进来转一大圈、在你面前晃了又晃,你也一样:“这和我没有关系!”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如果心念不受外面影响,天下事不会干扰到你。

    地震了,跟你无关!飞机摔下来,跟你无关!房子失火了,跟你无关!,连身体上发生了痛痒等触受,也要告诉自己:“跟我无关。”

    第三,从前念后念把自己孤立起来。不管前念后念,只有现前一念用在方法上。前念是好是坏,后念将会如何,都不管他,只有现在这一念,系在方法上最重要。

    过去的已过去,未来的还没来,懊恼、得意、担心、期待,都是妄想。

    无相礼拜(上午禅堂)

    这柱香,我们要以礼拜来作为修行的方法。

    礼拜时,不要去想你是向着哪个方向,也不去想你是礼拜哪一尊佛,只顾全心注意你身体的每一个动作。

    动作要慢,就像电影上的慢镜头一样,慢慢地、慢慢地拜下去。合掌时,眼睛看手指尖,然后拜下去时把注意力放在手掌上。注意手的动作、腿的动作、脚的动作。

    拜下去的时候,头不要低,头部和上身保持打坐时的姿势;弯腰而不弯背;腿屈蹲下去而不是用头栽下去。头部与背部保持直线水平地拜下去。以前额贴地,不是头顶着地,否则头会晕痛。

    注意身上每一个关节、每一根筋骨,每一寸皮肤的动作和感触。专注、轻松、自然,任何部位都不要有紧张的现象,身体柔软、呼吸舒畅、肌肉松驰、神经舒缓地拜下去。不要像根木头或钢条那样往地上倒下去,而要像一朵棉花、一片雪花那样轻飘飘地落到地面。起来的时候,好像海绵一样,慢慢地弹起来。地上虽然是水泥砖或木板块,但要感觉像是在波斯地毯上那么柔软、舒畅。自己的身体,轻巧自在得犹如一片浮空的白云。

    礼拜有三个层次:

    第一、要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在拜,清楚地知道自己每一个动作。第二、自己指挥身体在拜,那个身体不是“我”,好像自己看着、指挥着另一个人在拜。就像开车一样,汽车不是“我”,但它听“我”指挥。第三、指挥到纯熟自如,仅以心看着这个人在拜,而不必用心指挥身体。清楚地看着身体拜,身体虽在拜,而自己的心却没有动;好像自己没有在开车,但车子自己在开动。到了这程度,就会非常地轻安舒畅,已没有身心的负担。

    这样的礼拜方法,没有拜的对象,不为求得什么,只为调顺身心,结果便将身心忘失于礼拜的动作之中。

    放松(午斋)

    禅七之中教给各位许多方法,目的只有两个:一是使诸位学会放松身心,二是让你们随时都能安定身心。这两者其实是一体的两面,只要能放松就能够安定,能够安定就会放松。但是,首先要练的是放松,安定可以说是放松的结果。

    能够放松身心,烦恼必然减少,压力、负担也才得以减轻,心智才会明朗。练会了身心放松,注意力自然集中,身体的机能也得到平衡,心情才能够宁静。

    学会放松,不只对自己身心健康有用,对日常生活有用,对自己的家属、亲戚、朋友也都有益。一般人认为自己念几句佛号,把功德回向给人,就是对众生结善缘,其实,回向固然有用,但是作用不够直接。我们若能放松身心,则言行、举止、观念、气质,都产生了变化,于己于人才更直接、更有“用”。

    如何把心放松?简单地说,好事不强求,坏事不拒绝。一切现象的发生必有其原因,要平心静气地接受它、处理它、完成它,这就容易放松了。

    猫捕鼠、揭茅坑(晚坐)

    问:数息时觉得头痛。

    答:头会痛是因为数息的时候,用脑子去想。注意力应该放在垫子上,而不要放到头上;重心要放在臀部和垫子之间。

    问:觉得胸部闷、呼吸困难!

    答:这有两种可能:一是气动,气卡在脖子或胸部;请把注意力的重心感,置于脚掌涌泉穴,气动现象即可能消失。另一个原因,则是小腹紧张,就把小腹放松!若在小腹放松后,还是没法数息,那就不要数;可以念佛,也可以看念头的出入,或者只看呼吸进进出出而不要数次数。

    问:如果是呼吸微弱,找不到呼吸呢?

    答:呼吸弱有两个原因。一种是懒,呼吸愈来愈弱,觉得有气无力!这样的话,就把下颚往内收,把腰部挺直,然后做几个深呼吸,这就好了。第二种是方法用得绵密时,呼吸愈来愈细、愈深、愈长,一分钟可能只有两三次;如果还知道有呼吸,就跟着呼吸观其出入,吸到哪里,你就看到哪里,有时吸到小腹,有时到手指脚尖,呼气的时候,则是感觉全身毛孔都像开了窗户,从全身出入;这样的话,就不要数息了。

    问:打坐时,觉得身体似乎往后倾。

    答:你闭着眼了,是不是?眼睛闭着打坐,容易发生幻觉,有的人会看到房子失火了、地震了、猛兽来了等,这都是由于感觉神经不平衡,才产生的错觉,睁开眼就好。

    问:妄想太多,方法用不上力怎么办?

    答:就好像满池抓鳗鱼,是不是?感觉上,似乎抓到一点就溜了,才看到就不见了。这时,若用数息,则倒过来数,先数双数,再数单数:“二十、十八、十六……六、四、二”;然后“十九、十七、十五……五、三、一”。如果还有妄念,则在数数目以前,加一问句:“下一个是几呢”?例如“二十”数完,就想:“下一个是几呢?”“是十八!”“下一个是几呢?”“喔!十六!”……这样子一忙,就没时间打妄想。这个方法既有用又好玩,但却不是打妄想。

    另一种方法,则是在妄想出来时,把它编号列管:

    妄念一出来,看它是哪一类,是贪还是嗔还是痴。妄念一起,则“贪字第一号”;“另一个妄念来了,嗔字第三号”……就这样一个一个给它编号。同样的念头出现就给它同样的编号,并且注明次数。这样,就不怕妄念起来。妄念起来,就把它编号归档。说来也很奇怪,不编号它就常出现,一编号它却不太敢出来了,就像流氓怕被列管一样,妄念也怕被登记。

    问:先前觉得胸闷,现在觉得胃闷!

    答:因为你把气吞下去了。你不是在数息,而是在“吞气”。你现在先不要数息,可以数数目字、或计数念佛:“南无阿弥陀佛——一”、“南无阿弥陀佛——二”、……也是数到十。不管肚里的气,做三次提肩深呼吸,然后顶多打几个嗝,或者放几次屁就好了。

    问:如果是胃痛呢?

    答:如果原来没有胃炎、胃溃疡等胃疾的话,胃痛的原因之一是痉挛;太紧张了。坐的时候不但小腹紧张,连胃也紧张了。请把小腹放松,并且心里默想:“我的肚子好大!”会有帮助。

    问:已经打坐好几天了,腿还是会痛。

    答:我坐了五十年了,腿也都还会痛。痛是必然的,不注意它就不痛。

    问:坐久时,腰挺不起来!

    答:挺不起来就弯下去,休息一下。弯下去容易昏沉、想睡、那就挺起来。能挺就挺,挺不起来就弯下去,自行调整,只要心念保持在方法上就行。坐到气通脉舒,背也自然挺直。

    打坐时,身心都可能会有反应。有的是令人舒服,有些却令人苦恼,就像爬山一样,有时顺利,有时困扰,这是必经的过程。翻山越岭,上上下下,总是需要的。因此,坐了一柱香不错,坐了一天也不错,之后又不好了,这都是正常的。我们的体力和心力,就是如此。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飞驰,再平顺仍然要消耗汽油;同样地,坐得好,也仍然会消耗体力,就会感觉疲倦。所以坐了一柱好香,不要贪求一直好下去。当然,老修行者的状况就不同了。

    所谓老修行者,是指修行的时间久,修行经验老到而丰富的人,他们不会拼命用功,却能细水长流、绵绵不绝。长途旅行的人,都知道如何保持体力,随时都在养精蓄锐。会打拳、会用剑的人,出招之时,一定不会把招势用老,不会把力道出尽。老修行者,是在平常心的状态下用方法,经常保持在稳定的、蓄势待发的状态中,绝不会让心念起伏不定。

    更明确地说,老修行者,并非从修行时间的长短上来衡量,而是指能够揣摩到修行方法,能够做到不费体力和心力、又能够绵绵不绝的不离方法,才是高手。懂得用方法,根本不费力,大慧宗杲禅师称之为“省力处”。

    会用功的人是系念用功,不会用功的人是妄想用功。系念用功,乃是我意识到我在用功,若有意若无意。妄想用功,则是紧抓住方法不放,紧张兮兮、出大力气,唯恐前后念之间有妄念插进来。这样子,不必多久就累倒了!系念用功则是虽然在用方法,心里却是轻闲舒缓地,脑筋不紧张,身、心都放松。

    聪明的猫,在抓到老鼠后,不会怕老鼠跑掉。老鼠要跑,让它跑,然后看准去路,把它截回来,若无其事地,好像是在跟老鼠逗着玩,而不是紧追不舍。只有小猫抓老鼠,才会紧张兮兮,拼命跟在后面穷追。会抓鼠的猫是不会累的。

    各位在用方法时,不要费力,不要拚命;要以逸待劳,从容不迫;要四两拨千金,不要硬闯硬碰。几天以来,教各位要孤立、要放松、要自然,就是这个道理。

    各位要学老猫抓小老鼠,不要学小猫抓大老鼠,这才是禅的修行。

    禅的修行,目的在开发我们的智慧。而智慧要在烦恼脱落时,才能显现。智慧就是觉、就是菩提,而烦恼和菩提是同体相对的。自私心的人、烦恼重的人不容易发明智慧,情绪化的人、神经质的人不容易证得菩提。

    人的烦恼愈重,气质就愈浑浊。禅的训练,就是要改变人类的气质及品质。

    有人希望得智慧,希望开悟,却没有想到,得先改变自己的气质。满心以为,只要师父给他一个开悟的方法,就可以得智慧、断烦恼了。这种人心里老这样想:“烦恼是因为愚痴,愚痴是因为没有智慧,没有智慧是因为没有开悟;所以只要开悟了就有智慧,就不愚痴、就没有烦恼了!”这种想法,是倒果为因。一定要由因而果,先改变气质,先把我们的浊气减少,才能得智慧,才能开悟。

    以前农村里使用的厕所叫作茅坑,夏天时大太阳一晒,茅坑里的上层,会结一层厚厚的屎皮,就把臭气盖住了,冬天时下雪冰封,茅坑也不会臭。除非是把冰打破,把屎皮打穿,臭气才泄出来。

    打禅七,就像掏茅坑一样。茅坑一捣当然会臭,如果把它封盖起来,表面看来似乎是不臭了,但却是臭味深藏、毒气更重;因此得要翻了又翻、翻了再翻,多翻几次,把臭味全部蒸发掉了,以后就永不会臭了。因此,禅七时,发现自己的缺点和妄想是好事。当你知道自己的缺点愈多,你的人格才愈能健全。

    今天中午已说过,你在禅修后,若能把气质改变一点、人格健全一点,才能对你家人对你朋友有所助益。曾有人为了来打禅七,跟妈妈说:“请你让我去打禅七,我把打禅七的功德都回向给你!”然在打完禅七回去以后,妈妈说他两句,他就顶撞三句,本来曾把打七的功德回向给她,结果这么顶撞一下,功德回向又有何用处?

    要使气质转浊为清,一定要将自己情绪的烦恼,转化为慈悲及智慧。情绪的烦恼愈淡,心理就愈健康,环境周遭的人也会跟着受益。否则,就算打了十个禅七回去,用处还是不大。要能带着慈悲心回去,带了智慧心回去,那才真正对人对己有用。要做到这,便先得把自己的烦恼减少。如何减少烦恼?不外先减少企求心、自私心、急功好利心。
农禅寺第四十期禅七 第四天开示
    心浮气躁·惭愧忏悔(晨坐)

    昨天讲到:老修行者是用系念修行,不是用妄想修行。妄想和念头,两个都是飘动不定的,前念飘、后念动,用动的去追逐动的,怎么会不累?须知正确地用方法时,前念和后念,就像扇子和羽毛一样。前念的方法要像扇子,横在那里不可动;后念的妄想则像羽毛,让它自然地慢慢地从空中飘落下来。若扇子一动,羽毛就会立即飞掉。要知道,心浮气躁的妄相很消耗体力,不会用功也很消耗体力,因此就容易昏沉。

    打从禅七的第一天起,就教各位要把重心、重量感往下放,放在脚底、放在臀部,这是修行上非常重要的观念。练气习武学艺的人,常有“气沉丹田”之说。若能经常保持重心在下半身,便能上轻下重像个不倒翁,才会轻松稳定。平常人都是头重脚轻,脑袋里装了很多东西而又料理不来,所以烦恼、痛苦,以致自害害人、自伤伤人。

    我们听过骂人“轻骨头”、“全身没有四两重”的毒话,就是说人浮躁、不踏实,所以“轻”,所以不稳定。为什么会轻浮不踏实?就是因为没有惭愧心、没有忏悔心。对不起人家、对不起自己,自己却还不知道,这就是无知、就是不知道惭愧。这样的人是没有办法修道成道的。如果知惭愧了,就要忏悔:我知道过去错、我知道现在错,我希望从此以后不再错;这也叫发愿:我承认错,我愿从此以后不再错。再错,再忏悔;一次又一次,便能增强信愿,如法修行了。

    忏悔礼拜(上午禅堂)

    打坐时,方法用不上,心头妄想多,身体情况多,这些都是无始以来的因果障碍。

    本来师父的话,是为你们脱困解缚,可是你们听到耳里、进入头脑一转,反成了障碍、变成了烦恼。本来我把方法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被你一用,就是用力不上。你的心、你的头脑,好像被鬼筑的墙挡住了眼前的视线与出路,门前明明是条宽敞大路,当你跨步出去,脚下踩的偏偏就是狗屎、牛粪。这些都是无始的心障。这一生没做什么大恶,但就是障碍重重。要知道:这些东西都不在心外,而且不修行时不会发觉,反而愈是修行,烦恼愈重,障碍愈多。不过,不要担心,这是好现象,是修行用上力的征象。这时该用忏悔的方法。

    佛法的修行中,有种忏悔的方法,称做拜忏。拜忏时,如果只是像鸡吃米一样叩头、嘴巴里咿咿唔唔,而心理却不相应,那样的拜法,不能说完全没用,实际上功效不大,忏悔时,心中要坦诚,不隐藏自己应面对的丑恶。

    经过几天的修行,大家应当已有勇气,面对自己的丑恶面了。

    从外表看,每一个人都很好,但这是假的。装假也很好。对别人假,表示知忏悔、知羞耻。平常对自己假也很好,否则活下去的勇气都没有。但在修行的过程中,不能再装假了;要赤裸裸地,就怕自己揭露得不够彻底,鞭策得不够痛快。

    忏悔,就是面对自己。面对自己的过去和现在。昨天讲了,修行就像掏千年陈茅坑,要把陈年茅坑里的臭气翻搅出来,让你自己嗅茅坑里的臭气。臭气发散得愈多,就愈干净。就怕你舍不得掀自己的陈年茅坑,狠不下心来面对自己,那就真的很可怜了!

    现在,一面礼拜,一面注意自己的缺点。注意力不在身体动作,而是专注自己的缺点。对不起人的、对不起自己的,那就是缺点。有人认为自己没有任何对不起人的,可能吗?是人,就有人的业报和习气,就不会说没有缺点,每个人都是满心的创伤、满身的疮疤,你要舍得忍得,把疮疤一个一个揭开来。否则便不知道自己有多丑陋。

    不必讲给师父听,师父不需要知道,你应该面对你自己,痛下针砭,恳切忏悔。

    现在开始,拜下去!慢慢地拜。

    打开心胸,面对自己,痛加鞭策,你才有希望心得安宁。

    我们经常是眼睛看人,说这个不对、责那个不好。很少能想到,自己比他人更差。经常原谅自己而埋怨他人,这就是可恶的一面。

    想想看,自己对得起谁?对得起父母?孩子?老师?朋友?长辈?同事?

    对得起自己吗?有没有糟蹋了自己。父母生了我这块材料,有没有好好用它?还是把它糟蹋了!

    自私!自大!自欺欺人!这么荒唐的人,不愿先悔过就想开悟吗?

    ※※※※※

    现在,大家起来,把眼泪擦掉!

    把刚才的惭愧和忏悔摆下,不要再去想刚才的事。我们要能够随时随地检讨,也要能随时随地说放下就放下。知惭愧、知忏悔之后,马上要用方法。因为惭愧心生起之后,心情就容易稳定,心气没那么浮躁,也就比较容易用功了。身体交给坐垫,心念交给方法。

    出离心·菩提心(晚坐)

    修行不能没有出离心,没有出离心而想开悟,那一定是外道。目前有人自以为在教禅,自命为禅师,但是不离五欲,认为释迦牟尼佛也不离欲,并且主张在欲中才能真正地修行。那是外道,不是佛法。

    有出离心才能出三界,才能在生死之中自在,才能不被五欲勾引、不受尘境动摇。

    有人会以为出离心是小乘,禅是大乘,两者无关。不对!人间的伦理道德、小乘的出离心、菩萨的菩提心,这三样具备了才是大乘的禅。

    若没有以出离心作基础,那便是恋世的心、贪着的心,或者是含藏慢心、狂心的一种英雄主义。所以,没有出离之念,就不能称作是菩提心。

    “人欲横流”的时代,物质文明的诱惑太多。所以要出离很难。因为出离心,必得离五欲。如不离五欲,则梵天都生不了,何况要证大小乘的圣果。既想开悟证果,又想不离五欲,则是绝不可能。

    出离心实在难发;正在五欲中打滚的人,要他生起出离的意愿,非常不容易。现在的台湾,学佛学法的人好像很多,而且似乎也很用功。但其中有人,只是想从师父这里学点东西,然后出去逢人贩卖而已,甚至自己也当禅师主持禅七;真地要他发出离心就不容易了。可是,必须先有出离心才有可能了生死。想得虎子,必得有入虎穴的勇气,有此勇气、努力愈大、信心愈强,修行才能得力。

    有了出离心,才会死心塌地好好用功,为佛法作干城,不贪恋世间所有,只以清净的佛法做依归。

    至于发菩提心,一定是舍己而利人,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真正的菩提心是要“为众生做床座”、“为众生做牛马”。“做牛”、“做马”,听起来好像很可怜,但是,牛马是驮着人走的,别人到了目的地,牛马自己也一样到了。“为众生做舟航”,把众生从此岸运到彼岸去,众生上岸了,舟航也靠岸了;若能于彼岸此岸来去自由,根本无所谓彼岸此岸、亦无所谓岸上水上。所以发菩提心绝对划算。

    已经有家有业不太可能出家的人,仍然要有出离心,才不会受到世间人事的诱惑和影响而烦恼不已。有出离心,才能了知苦空无常,并且体验到世界是苦空无常的。

    许多人误解,以为有出离心就是不要世间、不要父母、不要儿女、……统统都不要了,那叫逃避现实。出离并不是厌离、不是逃避。若父母健在而不尽子女的责任,这就不对。释迦世尊出家时,父母有人奉养,生活无虞。六祖慧能大师当初要去求法,也是先安顿好了老母。

    所以在家也好、出家也好,发出离心,并不表示不负责任。出离是不占有,权利可以不要,责任一定要负。父母遗产可以不要,父母若无人奉养,托钵也要奉养。

    若想学得深厚,深入佛法的受用,这两个心不可或缺。发出离心就没有执着,发菩提心就不会自私。
农禅寺第四十期禅七 第五天开示
    发大悲愿心(晨坐)

    慈悲可分三等:①有亲疏之分的,②有主客对象的,③平等普济而三轮体空的。

    真慈悲一定要从真智慧产生。没有无我的智慧为指导,慈悲便是不清净的。清净无私的爱,也可算是慈悲,凡是有我的、自私的、带有情绪情感的慈悲,便是所谓“有情众生”的爱。有情,所以有烦恼;自己有烦恼、也会带给别人烦恼,岂能名为真正的慈悲。在凡夫的阶段,当从初等学起,然后登二望三。

    真正的慈悲是没有亲疏远近等条件的,《法华经》的一雨普润,便是平等的慈悲。只要有条件,便是以自我为中心,便都会有烦恼。若不断除烦恼,慈悲便不真切。是故若知众生苦厄,而起慈悲愿心,必当以大勇猛心,修精进行,断惑证真。至于如何修行?不外以正知正见的观念作方向的指导,以安全可靠的方法为实践的锻炼。这也就是我们在禅七之中,必须要练习的功课。

    禅法即是最上乘的佛法。佛法的基础,不离因果。当以大菩提心为因,大悲愿心为根,禅修始能有方向及重心。否则便是盲修瞎炼,或被讥为“脚不点地”的无主幽魂,岂能真的明心见性。

    没有出离心者是凡夫,未发菩提心者是外道,不发大悲愿者是小乘;唯有具足三心,方是大修行人。世上有很多人修道,以为道的最高层次是万物同归,故也认为任何修行,皆与佛道同源。究其实际,若不知有出离心、菩提心、大悲心者,当然不是禅道及佛道,乃是佛法以外的外道。

    若发大悲愿心,便得对心系苦恼的众生,随时给予协助、关怀、救济。众生在哪里?就在我们家里,以及每天接触到的每一个人。古来禅门祖师教诫禅修者,当在平常待人接物中摄心安心,若能经常练习着以慈悲心待人,必能以智慧心待己,那就是最上乘的禅者工夫了。

    如果你对众生,常怀占有心、征服心、控制心、而没有包容心及关爱心,便是不慈悲,便不是在修行。

    慈悲不能有条件,例如你对人好是指望人家也对你好,或是担心你不对他好可能会惹麻烦;这好似农夫养猪、饲牛、喂马、畜羊,为的是吃它的肉,要它的毛,或是要它工作;都是为了自己,而不是真正的慈悲。

    发大悲愿,是愿众生都得究竟安乐,那就必得用佛法的开导才能完成。现在社会上大家知道要做福利事业,确实很好。但只做福利事业,并不是最好,那只是治标;要以佛法来净化人心、净化社会,方是标本兼治,使人得真安乐,这才是根本之道。

    诸位来打禅七,便是来修学佛法的精义良方,以备用之于日常生活中。处处示现慈悲,时时运用智慧,方算没有白来一趟。

    随时随地,举心动念是为众生得安乐,不为自己求利益。若能如此,自我中心的烦恼执着,才会愈来愈少,明心见性的时日,才会越来越近。

    大多数人都知道爱心是美德、慈悲是善行。不过,当亲生的孩子病了会难过,希望他快点好;至于邻居的孩子病了,便没有那么迫切;陌生人的孩子病了就没什么痛痒;异类众生遭到屠杀,那就更因事不关己,可以隔岸观火了。禅修的人,岂能如此?不仅要关怀夫妻儿女等家人亲人,也当随时随地以慈悲心关怀所有的人,乃至一个微小的生命。

    有些人说:“等我成佛之后,再来广度众生。”这是颠倒本末。释迦世尊出世时代,是因为世间尚没有佛法,所以必须自己先去发现佛法,然后来度众生,我们现在已有佛法,故在自己受用佛法的同时,也就要把佛法传扬给人,这才是有慈悲心。

    但我们的情绪经常在波动,我们的信心不够坚定,所以要来打禅七,要来听闻佛法,由听闻佛法而信受奉行。打禅七能使我们增长信心、坚固正见,确立正确的信行。希望各位发出离心、发菩提心、发大悲愿心。这样才能心中无私,这样才能把方法用得着力;不为自己利益,才能得大利益。

    内外之分(早斋)

    各位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来参加禅七,抱着这种心态很正常。进入禅七之后,我却要告诉你们,唯有彻底放下自私的自我利益,才可以得大利益。别人也能因我而得利益,这便是自他两利的菩萨行。

    这些观念,我必须一再地提醒你,因为怕你不清楚。就好像生客进饭店,只见到五花八门的菜单和菜色,却分辨不出餐点的好坏和营养成分。我就像是餐馆的跑堂,正在为你服务,告诉你何者好吃、有营养、可以吃出健康;这是我的责任,如果不说的话,于心不安;听与不听,由你自己决定。

    从禅七开始到现在,你们经常听到我在批评别人,骂那个是外道,骂这个是邪门,甚至连佛门中的人也被我骂了进去。佛门不是广大、包容,而最有涵融的吧?

    我必须慎重地告诉诸位,这就是“内外之分、邪正之辨”。其中岐异绝对要弄得清清楚楚,才能有智慧的抉择。好像我跟你同去赴宴吃饭,结果你分辨不出何者有毒,何者有残留的农药,何者有非法的添加物,虽然乍看全是食物,但吃了会中毒。我既与你同桌共餐,而且我已明知如何选择食物,当然要一一向你指明,否则便是我不慈悲了。

    佛法名为内学,佛法的修学是向内求的。但是,修行不一定就是内学。一般人讲修行,不出三个层次:①是为身体健康,②是使心理平衡,③是使精神升华。这三个层次,一个比一个高。通常人会三个全要。首先,身体健康,可以做自己愿意做的事,也可以多帮助别人;其次心理平衡,情绪稳定,就不会怨天尤人,不致把大家弄得鸡飞狗跳。而精神升华,则更好一层,能够发觉到:小我是无所谓的,大我比个人还重要,有民胞物与的认知,我与宇宙同在,也与唯一的真神同体。

    各种哲学、宗教、艺术都不超过这三个层次。但我要告诉诸位,如果停留在这三个层次,就是外道,既然入了佛门,既然学了禅法,就一定得超越这些。其中第三个层次,尤其危险,一不自觉,便会以为自己是最完善、最伟大、至高无上、神我合一的实证者了,便会出现“我是神,神是我”的权威心态,会产生强烈的支配欲。“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我可以帮助你,也可以毁灭你。”这种宗教狂热的后遗症和副作用,非常可怕,可能造成人类的大灾难。所以说“神与魔难分”,是因为精神升华也可能产生傲心、慢心,自以为悲天悯人,可以救人救世,而为了完成他救人救世的目的,所以要操纵、征服、控制,抹煞人性,结果弄成个人崇拜、执着更深。这是外道,而非佛法。

    所以,我们一定要超越这三个层次,才能真正解脱自在,才能真正见到佛性。

    但是,尽管一再强调外道和佛法的区别,却不是要各位去攻击外道。有些人的因缘,只能接触到外道,它的存在是事实,我们不得认同外道,却要用佛法的包容、涵融去超越外道,努力宣扬佛的正法,便等于破除外道。

    知恩报恩(午斋)

    儒家有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其中就有报恩的思想。现今高倡环保意识,正迫切需要实践这两句话。不能一边追求物质享受,一边口头空唱环保;一方面要求享用便利,一方面又骂他人忽视环保,这就言行矛盾了!

    禅的修行者,生活原来就力求简单朴实。我常告诉弟子们,冬天只要冻不死,平常只要饿不死,物质生活就算够了。

    我们除了要知福惜福,也要植福培福,不能老是享福。但是每一个人,多少都怀有占点便宜、享点现成、图些方便的心态。

    善根深一点的人,比较有良心,会想到回馈,便是知恩报恩的行为。

    禅修者,不仅要知回馈,而且更要知道布施结缘。不论他人对自己是否有利,自己到了那里,就当让那个地方得到利益。这样就是发菩提心,发慈悲心。

    布施不必要有原因,也不须谈何条件。从世法来说,“回馈”是对的,但从佛法而言则是错的。布施的给予,不谈条件,不是交换,才能避免从“我”的角度来考量,也才可能减少自我中心的执着。

    真正的“知恩报恩”,不是“回馈”。譬如你这次来打禅七之后,想要报师父的恩,结果拿了一大堆米、一筐子菜来回馈我,这岂不要胀死我啦?报一切恩,莫过于度众生,不要只讲狭隘的回馈。报师父的恩,要能理会师父的心志。我做的是度众生的事业,你们从我这里得到了佛法的好处,便应当从修持佛法而来护持弘法的事业,让更多的人也能得到佛法的好处,这才叫做知恩报恩。

    诸位知福,所以来打禅七,惜福所以尽量节俭,懂得培养福报,所以要用世、出世法,尽心尽力、广结善缘。

    禅与悟(晚坐)

    许多人羡慕开悟,以为一悟,佛法就能不修而得。像六祖慧能,没读什么书,开悟之后,一切经教,都是他自心中物,六祖《坛经》里引用了法华经、维摩经、般若三昧经等;六祖大师一开悟,那些经典就从天上像用漏斗灌油瓶似地源源不断灌到他脑子里了。有这样的事吗?如果有,那是神话小说,或者是外道的幻术。

    佛法,一定是要自修自证的。

    禅是顿悟,亦不离渐修。渐渐地修,突然间悟;也有突然间悟,然后渐渐地修。有的人是因过去善根深、根性利,很快就悟了,不一定要有打坐的过程,即能于言下大悟,像慧能大师,听商人念金刚经他就悟了。

    马祖有个弟子叫石巩慧藏,原来是个猎人,专门猎射麋鹿。有一天他追逐一只鹿,正巧鹿逃跑到马祖那里去,马祖就把鹿藏起来。猎人一路追到马祖这里,质问马祖:“鹿跑哪里去了?”马祖不回答他,反而跟他比射箭,问他:“你会射箭吗?你一箭射几只鹿?”猎人很得意地回答:“我当然会射!我每发一箭,就一定能射到一只!”马祖语带轻蔑地说:“一箭才只能射一只啊?”“你呢?”“我一箭能射一群!”“一箭射一群?!你怎么这么残忍,忍心杀害这么多的鹿!”猎人很气忿地责怪。马祖也不生气,慢条斯理地反问他:“喔!一箭射一群是残忍,一箭射一只就不残忍?同样是命,怎么忍心!”一句话,打动了石巩的心,当下回心转意,把箭、弓都折了,立即出家,成了马祖的入室弟子。

    还有一位神赞禅师,他到百丈禅师那儿去参学开悟后,回到剃度他出家的寺院。有一天,见他的剃度师在看经。正好旁边有苍蝇正在纸窗上闯,一次一次地撞在纸上,找不到出路飞不出去。他就对着苍蝇,似有心若无意、又像指桑骂槐地说:“像你这样在纸堆里钻!钻个八辈子也别想钻出头去!”他师父听了回头看他!看是怎么回事;他故意装没事,眼睛就只盯着苍蝇看。

    又有一天,他的剃度师在洗澡,他就替他师父擦背。一边擦一边自言自语地说:“可惜啊!可惜!这么好一座佛殿,可惜佛像没开光!”他师父回头看看,问他说谁;“没有!只可惜佛像没开光就是了!”这师父洗好澡,愈想愈不对劲,这徒弟出去几年,怎么回事,说话怪怪的。于是把徒弟请了来,恭敬地礼拜他。拜过两拜要拜第三拜时,徒弟说:“不要拜了啦!你究竟要问什么?”师父就问:“你这几年在外面,遇到谁了?”“没遇到谁,就遇到个百丈禅师!”于是他师父就敲钟把全寺住众集合来听这位徒弟开示。后来经徒弟证明,这师父是听了他的两句话开悟的。

    你们之中,在座有的人来打禅七,是为了要我证明他开悟,或者是要我给他一个见性成佛的方法。这未免太心急了!六祖慧能大师开悟之后,并没有紧追着五祖问:“我开悟了没有?”也没有问:“什么时候传法给我。”六祖见五祖的时候,五祖已经知道:这是一匹千里马。但五祖还是把他放到大寮米仓去舂米。六祖也没想到自己开悟了没,也没有想到传法接法问题,他更不会想:“怎么五祖不知道我的程度呢!”

    你们不要急。我每天都在海里撒网捞鱼!你们都是大鱼,只不过尚未闯进网里而已。

    禅的悟境当然是有的,但是不能急着想求悟境。至于什么时候见性、见道、开悟,那没有关系,因为不管开悟不开悟,都还是要这么用功,并不是开悟以后就不必用功了。就像开车,只要注意车况如何、路走对了没,而不要老是问:“到了没有?”只要方法对、方向对,持续地用功下去,到了的时候自然就会到。

    开悟又名证验,禅与证的关系和条件是什么呢?不妨顺便谈谈。

    所谓“证”,是指经验,也可说,禅七的过程就是你的经验,这也是证。过程就是结果,所以打禅七的事实也可名为“证果”。但在禅宗,从唐到宋,祖师语录里从没讲几果几果,也从没讲开悟有什么层次,只说“有省”。有省就是悟。有的人悟很多次,有的人只悟一次。日本的道元禅师称这叫“桶底脱落”。也就是自我中心没有了,自我的痕迹没有了。这就叫悟境现前。悟了以后呢?更平凡,更像个普通人。

    在我受戒期间,供十师斋的那天,发现少了一位尊证和尚;就是我的师父灵源老和尚。供斋时间已到,照说灵老是一定不会迟到的;但就是不见他的人影。大家四处寻找。突然有人说:“厨房里有老和尚在吃东西,是不是就是灵老啊?”大家赶快跑去看,果然是。“灵老!您怎么跑到厨房里来吃了呢?大家等你供斋啊!”“我也不知道啊!我在大门口说是来应供的,人家就带我来这里吃了呀!”因为他穿的是一袭破破烂烂的罗汉中挂,也没穿海青,提着个破布包,怎么也看不出像个大和尚。人家带他到厨房吃东西,他还吃得津津有味,他没有想,也没有说:“我是戒师,怎么可能在这厨房应供。”

    所以开了悟的人,不会想到自己高人一等,不会在乎自己是开了悟或未开悟,倒是比普通人更普通。
农禅寺第四十期禅七 第六天开示
    学耍无赖(早斋)

    小参时,发现有些人仍然很紧张,觉得时间只剩一天半,方法却还用不好。也有的虽然偶而也坐了几支好香,但好的感觉一下子又不见了,找都找不回来。眼看时间匆迫,心里越来越急。

    我曾用许多比喻来说明“欲速则不达”的道理,许多人却还在那儿庸人自扰、自讨苦吃。我每天都告诉你们,修行就是磨炼耐性、锻炼毅力的。要求心得平安,心早就不平安了。

    对付这些妄念烦恼,当用釜底抽薪的办法,那便是满不在乎,若无其事,不妨学做无赖。我曾说,禅七的过程就是结果,只要坐上七天,好是结果,坏也是结果,全都是宝贵的经验。不要一心求好,但求把心放在方法上面。昏沉、散乱,不必懊恼。痛、麻、酸、痒,全由它去,天塌下来,也不管它。

    再提醒各位:绝对不可紧张。放松之后,至少可让身体健康、心绪稳定,否则急急忙忙地修行,便会惹出一肚子气。

    刚才有人告诉我说:有一支香坐得真好,心好像开了。非常舒服,以后每回坐下后,就等待心开,左等右等,心就是不开。身心放松,舒畅感便会出现,你若紧紧张张地希望心开,却早已把心门紧紧地关起来了。实在愚蠢!

    禅七的修行,没有竞赛,不打分数,不颁奖牌,只管练习放松就是。

    如法修行(晚间心得总结)

    禅七中我很忙,所以对大家的照顾不够周到。我的身体也不够健康,对于这回这么大型的禅七,居然能够平安地过来,都是各位自己的福报,加上护七人员,辛苦细心的照顾。各位同道同学善知识,也都非常自爱,没有让师父操太多的心。

    这次禅七,我对诸位是满意的。虽然反应各人不同,总是很顺利地圆满了。

    打完禅七,每个人的感受有别。有的感觉是误上贼船,以后再不来了,甚至有人打完禅七以后,回头过来骂我的山门。但是绝对的多数,都有不虚此行,没有来错的感受。

    各位打完禅七回去,是禅修生活的真正起点。禅七里所学到的,都可以带回去用。

    依法修行,不会走火入魔,否则,是因为贪图便宜、执着反应、企求感应。在修行的过程中,身心都会有反应,这是必然的,也是好现象,你只要把它当作幻境、幻象、幻觉来看就好。若是发现自己有了神通,也不必管它是真是假,把它当作幻境、幻象、幻觉来看,那就很安全。如果觉得有神通,你便表演神通、或者倚赖神通,那你会有大麻烦,真的走火入魔了。

    处处安心(最后一柱香)

    这是禅七的最后一支香,要把全部的心力和体力投放到方法上,看看这一星期以来,学得怎么样,把学到的方法,再复习一下。

    当然,打妄想的人还是会打妄想,昏沉的人还是会昏沉。人们常常自以为了不起,以为想做的就可以做到、不想做的就可以不做。其实,从修行中便可明白,自己的心,经常和自己对立,自己做不了自己的主人。白天作不了主,梦中更不用说:活时做不了主,死后当然更糟;这一生做不了主,来生还做得了主吗?

    平常不修行,以为什么问题都没有,其实问题才多呢!不该讲的话讲了,不该做的事做了,该讲的就是不知道怎样讲,该做的就是不知道如何做。这就是佛说的可怜悯者。

    可怜的是,掩饰自己、袒护自己的短处,夸张自己、欣赏自己的优点,这就是烦恼的根源。相反地,便是没有自信,自卑自贱,自甘堕落,也是烦恼的根源。故从第一天起,就不断地告诉各位,要用禅修的方法,首先认清自己,便能肯定自己,建立自信心;最初阶段,信心实在不容易建立,因为自己的心,随时都在三心二意、得陇望蜀,古人形容多变者如朝秦暮楚,禅修时的妄心,简直是前念秦后念楚,就像墙头草,东风吹西边倒、西风吹向东倒。又像在空中飘浮的游魂,不知道何处是归宿。

    经过七天的禅修,已有人说:“我原来飘飘荡荡地,不知何处是归宿;打完禅七以后,才知道这里就是归宿,今后希望随处都是归宿。”这使我听了,几乎要流泪。可怜,飘泊了这么多时日,才发现了归宿处。但愿诸位中的每一个人,也都能有这样的受用。

    其实,处处无住处处住,何处不是安心处。但愿大家不要老像无头的苍蝇,只知狂飞乱窜,须知歇下狂心,当下即是。可惜许多人都像愚痴的幼鼠,虽然身在米缸里,却不知道这些米是可以吃的,还要撒一堆屎在里头,然后跳出米缸,到别的地方去找米吃。明明立脚处就是归宿,却还自甘飘零地到处找归宿。

    搁下一切妄想心,省力地坐这一柱好香罢。
农禅寺第四十期禅七 禅七圆满日
    三皈五戒

    打完一次禅七,就像洗了一次澡,连身带心,都像被漂洗了一次。在这七天里,时时都在打扫清理身、口、意三种行为,虽然尚未清净,但已正在向着清净的方向努力。就像餐具洗净后,装盛食物,不会中毒染污;在打完禅七之后,来受三皈五戒,要比平常更有受用。

    诸位之中,有的已受三皈,有的尚未;也有人已受三皈,还未禀受五戒。所以,先得把受三皈五戒的意义及其内容,向诸位说明。

    有的人不敢受戒,是怕犯戒;他们以为:“不受戒可保自由,受了戒就不自由了”。那等于是说,受戒后不可以造恶业,不受戒便可以造恶业了。

    其实,不论受戒不受戒,做错了事,便要负责。这是因果。若不受戒,做坏事的可能性较多,若受了戒,就会生起防止犯错的作用。纵然犯了戒,赶快忏悔,及时回头,以免越陷越深。所以,戒是修习定慧的防护网,是修道生活中的护城河。

    受了戒虽会偶而犯戒,总比不受戒而经常作恶要好。因为受戒,便有持戒的功德;受一戒有一戒的功德、受一天有一天的功德、受一分钟有一分钟的功德。犯戒仅对某一时段特定的对象有害;持戒则尽形寿对一切众生有功德。

    在佛法中,三皈五戒,是戒的基础。先说三皈:佛法僧三宝,是我们修行的依据、人生的指标、生命的归宿。要想悟入佛性,端靠佛法指引,有一种人希望开悟见性,所以妄称归依自性三宝,却不接受有相的住持三宝。然而,若无有相的住持三宝,何能凭空见到无相的自性三宝?既然希望得到佛法僧三宝的利益,却又傲慢地不接受三宝,真是矛盾之极的事。

    诸位在禅七中依据我的开示,运用禅修的观念和禅修的方法,都是佛法,用这些佛法去继续修行。

    佛法,是由佛发现的,由僧修持,代代传承的,故这三宝,是以僧为住持的代表,可尊可贵,因为僧宝传承佛法,僧人离俗度众,则又象征了清净的出离心和救世的菩提心。

    可知,修学佛法,必须认同三宝,接受三宝、归依三宝。然后跟着的是禀受五戒:

    第一、不杀生。主要是不杀人,其次是不故意杀动物。并不一定要求吃素,能素食当然好,万一不便也无妨。但望不再以杀生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第二、不偷盗。凡是财物,不论是私人的或公共的,明知非分之财,依然不与而取,皆名偷盗。若在无意中占了他人的小便宜,忏悔之后,还复清净。

    第三、不邪淫。不是配偶而发生同床而眠的性行为,名为邪淫,这是为了维护个人的健康、家庭的安定、子女的幸福、社会的和谐。现今有同居而不结婚的男女关系,如果持久稳定单纯者,也可不算邪淫。不过这不是戒律的条文而是衡量现实社会的情况。

    第四、不妄语。主要是指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的大妄语。犯大妄语的人,目的为博取恭敬、供养,但却造成知见错乱,以凡滥圣、是非颠倒,因而造成断人慧命的因果责任。

    若是撒谎反而使人得利,则不算说谎,可以是一种方便。但也要十分谨慎,非生命交关,情不得已,不要经常以说谎来达到弘法的目的。

    商场人士,常以为做生意就非说谎不可,其实不对。现代的商品展售,都讲究信实可靠,何用说谎。

    第五、不饮酒。这不是根本重戒,而是外围的遮戒,是为防范腐蚀前面的四戒而设。因为饮酒过量,便易违犯前四条戒。有人以为饮不及醉没有关系,但在人多场合喝拼酒,或是独自一人喝闷酒,小则有损健康,大则可能犯罪。为了防微杜渐,最好还是戒酒。现代社会亦应戒除麻醉药物。

    以上这五戒,都是很容易遵守的。若不能五条全受,也可选择其中一条乃至四条来受。不接受的,在仪式进行时,就不必跟着我念;能受几戒就跟随我复诵几则。但是,在今天这么清净的因缘条件之时不受戒,多么可惜。切不要怕受戒,犯了戒可以忏悔清净,如果发现自己实在难守难持之时,也可以当着一人之面宣布说:“我要舍某某戒!”就算舍了,便不算破戒。各位应发心受戒,受了戒,持守一分钟便有一分钟的功德,更何况,受戒所引生的防护功能,能使身心容易清净,容易安定,容易明心见性。何乐而不为呢!
东初禅寺第五十七期禅七 第一天开示
    心理准备(晨坐)

    这是第一个早上,有些人可能没有睡好觉,但是不要担心。

    诸位要有心理准备:头一、两天乃至第三天,你的腿、背、身体、会觉得累、痛、麻、酸。但也有人从第一天起,就习惯了;也有人头一天感受蛮好,到了第二天就可能觉得已下了地狱。多半的人,则如倒吃甘蔗,越往后越有味道。

    放下过去与未来

    禅修中,要学着把自己的过去、未来暂时摆下。你要告诉自己“我打完禅七再说”。头脑里边要不断地注意方法。也就是说,你的身体在禅堂,你的心也在禅堂,不想过去,不想未来;到后来,即使现在的一念,也能放下之时,才算真工夫。

    放下妄念

    如果知道有妄念,是正常的,只要不跟妄念走,就可以了。在你发现妄念时,妄念已经不在了。所以,不用担心有妄念,不要后悔有妄念。

    放松身心

    如何使自己的身体放松,头脑放松?只要不管身体在感觉什么,头脑在想着什么?只管将身体交给蒲团,把心交给方法,就好了。如能这样,则一柱香又一柱香的,将会过得非常之快。否则的话,你就会有苦头吃了。

    不求利益与目标

    诸位来参加禅七,应该是有目标,并且希望得到利益的。但是,你能进入禅七,这就是你的目标和利益;不得老在指望目标期待利益,否则,你会更加紧张不舒服。这就好像你们做工,是为了赚钱,为了得到钟点费,但是,钱是你做完工之后,老板才给的。如果,你一面工作,一面老想着:“奇怪,钱怎样还没到手?”你就无法把工作做好,工钱大概也拿不到了。

    坐下之后,确定坐的姿势是不是很舒服,然后,把身体落实于垫子,念头安住于方法,就不要再动了。每一柱香三十分钟。但请不要看手表,不要希望三十分钟赶快到。时间到了,自然有人会打引磬,请你出定。

    修行四原则(午斋)

    禅修者要有四个生活的原则:①整齐,②清洁,③宁静,④和谐。

    在禅堂、寝堂、斋堂乃至浴厕,任何一个地方,经常保持整齐、清洁。

    在禅七中,首先要练习把自己的生活照顾好。照顾自己住的地方、睡的地方和坐的地方。然后,你一定会把你的家庭环境及工作的地方照顾好。不会照顾自己而说照顾他人,一定是自害害人。

    在禅堂,每次打完坐,站起来以前,要把盖腿的毛巾折好;站起来以后,把毛巾和垫子都摆整齐。穿的衣服和随身戴的东西,包括眼镜和手表,打坐时不要放在坐垫前边或后面,要放在你和旁边另一个人垫子的中间。因为,放在身前身后都会妨碍自己也障碍他人。当你经过任何地方,若看到纸屑等垃圾,要随手捡起来,丢到垃圾筒。

    在斋堂用餐,餐桌上,盘子、碗、筷子和刀叉等都摆在距离桌沿三横指的地方。把碗放在盘子上,水果皮和用过的餐巾纸放在碗里;把汤匙和刀叉放在碗的右边盘子上。吃完东西,要先用一点水,把碗、盘的食物屑洗一下,然后把水喝了。才算这一餐吃完了。

    餐巾纸有两种用处:①擦嘴,②清洁坐位前的桌面。餐后,桌面要保持干净,连一滴水也没有。如果,桌上有食物屑,假如不脏,就把它吃了,如果脏就把它和果皮一起放在碗里。要让你前面的桌面,保持非常干净,就像没用过一样。

    若能照顾到环境的整齐清洁,才能照顾到你的心。要得心的清净,并不容易,但在耐心地把环境照顾得整洁之后,心也比较能够清净与平静了。

    所谓“宁静”是指;①口不讲话;②身不粗暴。不论任何动作,都要安祥宁静。口不出声;身体的行动也尽量轻巧、轻声。数十人乃至数千人在一起行动,也要鸦雀无声,如处于无人之境。

    所谓“和谐”,有两个层面:①是自我内心的和谐,自己的前念不要跟后念冲突。②跟外境接触的和谐,与任何相对的人、事、物之间,不要敌对相抗,而要沟通协调。

    禅修者,要先把自己做好,对内不起矛盾,对外定能和谐,如果时时抱怨环境指摘他人,一定是内心失衡,所以古德要说:“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他非”。敌对互斗不是办法,疏导化解才是良方。

    对治瞌睡

    饱餐之后,通常容易瞌睡。所以,这次禅七中午餐后工作完了,可以躺下休息二十分钟左右。

    若是午睡后,还是昏沉,请用三种方法对治:①请求打香板;②把眼睛睁大;③跪在硬地板上,两手合掌。如果并不是因为身体累,而是自己懒,跪是有用的。如果是懒,则将腰椎挺直;如果腰不挺直,呼吸不畅,将会氧气不足,以致头脑昏沉。

    如何数息

    数息是数平常自然的呼吸,不一定要注意呼吸的长短,也不一定要注意小腹。有人注意小腹蠕动的感觉,但不得用心意去控制它。这种方法即使用久了,只有静坐的舒服感、稳定感,却不能使人放下四大五蕴的假我。而且注意小腹,不易觉察妄念,若数呼吸,则可知道妄念出没。

    数息通常是数出息,每呼一口气,数一个数目,从“一”数到“十”。但是也有人数入息,那是看个人呼吸习惯。一般人呼气长,吸气短,但也有些人习惯吸的时候慢,呼的时候快。我们要数慢的,出息慢就数出息,入息慢就数入息。

    数呼吸时,发现妄念不管它,马上回到方法最重要。如果你根本不可能数到“十”,有时数过头,这种情形,倒数比较好。倒数能让你有更多的工作做,注意力便比较能够集中了。从“二十”数双数,一直数到“二”,再从“十九”数单数,一直数到“一”。这样子,妄念就会渐渐减少。
东初禅寺第五十七期禅七 第二天开示
    禅是定慧相应(晨坐)

    禅法的修行,必需具备三个条件:

    ①身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要做到整齐、清洁、宁静、和谐。实际上,这与“戒”的精神相应。

    ②用禅修的方法,摄心安心。六祖坛经说:“即定即慧”,离心无定亦无慧。摄心安心的方法,便是用来得禅定开智慧的工具。

    ③重视无相的智慧。世间定不离烦恼,世间慧未得解脱,禅法的定出离烦恼,禅法的慧即证解脱。离烦恼证解脱,是一体的两名,所以定慧相应,即一即二,不二不一。禅的智慧是什么呢?明察诸行无常,所以实证诸法无我。禅修生活中,若观身体动作,即见无常,若观念头起灭,亦无常。身心无常,即知无我,即证空性。此乃由观生慧,而知身心世界,皆非永恒。所以无我的智慧,是出于离烦恼的大定。

    中国禅宗所讲的定,并不是心中没有念头。但在经验上和观念上,都知道念头是无常无我的,本身没有永恒相,故能不住于相,如如不动。常人心随境动,念随相转,禅悟者心不随境转亦不为相动,但却仍能“无住而生其心”,不住分别烦恼相,但有清净智慧心,应对万物,适如其分。那便是安慧相应的悟者心境。

    很多人认为顿悟是突然发生的,这没有错。若无预备的工夫,要产生顿悟,也不容易。若无实修的功夫,空想顿悟的成果,那是过份天真的想法。

    以智慧用方法(早斋)

    禅修须用方法,用方法必须要有智慧。否则,不落于盲修瞎练,便落于邪知邪见。

    “智慧”是什么呢?在佛法中,有世间智出世间智,以及诸佛的一切种智,对于上上乘的禅者而言,当然是无漏无相的佛智。故在没有开悟的禅者,是用佛的智慧,以及祖师们的开示来指导我们,禅修的原则和禅修的方法。当选用禅修方法时,需要依据佛言祖语为准则。把佛言祖语的经教开示,当作龟鉴,也就是借用诸佛菩萨及历代祖师的智慧,将修行的方法,用得非常安全可靠,并可因此检点自我,化解问题。

    练习的观念

    禅修者学到的方法,不管是跟老师学的,或者是自己从书本上看到的,都只是个原则,用了以后,还要揣摩如何把它用到最好的程度。有一些问题,你可请教高明的老师,如果老师也帮不上忙的时候,只有你自己才能调整心态,揣摩方法了。英语的打坐叫做Practice,就是练习,从生疏练到熟悉。并不是样样都要靠老师来告诉你。开始练习的时候,你的方法不会很纯熟。等到练习久了,依据前人的智慧,加上自己的练习,就能纯熟自如,得心应手了。

    对治散乱(午斋)

    师父只能给你消息和方向,至于用功解决问题,还是要靠各人自己。

    禅修过程中,最难克服的两样事,即是昏沉和散乱。昨天已讲过如何对治昏沉。

    至于“散乱”,原则上是相同的。如果非常散乱,暂时把头脑和身体放松,不用方法,休息一下。

    散乱的原因也有很多种类:①不会用方法。②方法用累了。身体并没有疲倦,可是对那个方法已厌倦。③是懒散,因为不觉得有烦恼,并且满舒服的。就让杂念头一个接一个地幻起幻灭。

    对治之方法是“不怕念起,只愁觉迟。”如果发觉散乱时,那已离开了散乱,立即回到方法去,便是正念分明。不用担心散乱,提起方法来就好。

    方法三要诀——观、照、提

    “观”、“照”、“提”三字诀,可以对治昏沉与散乱。

    “观”是正在用方法。

    “照”是知道自己正在用方法。

    “提”是发觉自己失去了方法时,赶快再把方法提起来。

    当用“观”的工夫时,同时也要不离“照”的工夫;“观”如走路,“照”如知道自己正在走着正路,没有失去正确方向;“提”如不小心停下了脚步(昏沉),或者走错了叉路迷失了方向(散乱),发觉之时,立即修正了方向,走上正路。

    不论用何种方法,均可运用观照提三字诀,若用参话头,功效更显著。
东初禅寺第五十七期禅七 第三天开示
    心向内看(晨坐)

    “心向内看”就是“照”的意思,随时知道自己的念头在做什么:①用方法,②打妄想,③不明朗。如能对这三种情况了如指掌,就可算是已在禅修。

    若能不注意身体而注意心念,不注意外境而注意念头的活动,你就会很快得到忘了时空的经验。当你注意内在的念头,念头就会少,时间就会短,空间就会大,身心的负担也就轻了。

    如果你是数息,一面数(观),而且很清楚自己在数(照)。你自己要不断地有意无意的“意识”到,你不能离开数息(提)。如果是参话头或用其他方法也可比照着做。

    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好像是你自己看到另外一个人在做什么;或者是另外一个人在看自己做什么。这个时候,你的头脑保持清楚,但不是紧张;抱住方法,但不是拼命。一般不会用功的人,用功之时,是用很大的体力和心力来控制自已。

    快·慢·好·坏(早斋)

    禅修时如果没有放松身心,在坐了一、二柱香以后,便会觉得好累。放松不是懈怠,还是要以绵密的意志力来用方法。

    在用方法时,你会觉得好像没进步;或者方法用的很熟,也像没有产生什么结果。这就好像长程开车,由于公路两边的景致是相同的,因而并不觉得在前进。有一次,我在美国中西部乘车旅行,感觉上车子开得很慢,再看车速表,原来好快喔!为什么会那样呢?因为高速路面两边景色相似,所以虽开快车,还是觉得好慢。

    打坐的过程中,如果用方法用得蛮好时,你可能觉得无聊,就不想继续打坐;若觉得兴奋,就已经离开了方法。
东初禅寺第五十七期禅七 第四天开示
    但念无常·努力用功(晨坐)

    记得童年时代,时间过得很快,增加一岁,总要等待好久。但一过中年,就是二十年,也似乎很快地过了,我今年虚度六十三岁,过得愈来愈快。佛说“无常”,祖云“迅速”。若不学佛,不知“无常”,若不修行,不解“迅速”。

    释迦牟尼佛在鹿苑开始说法,就告诉弟子们“无常”的观念。到他涅槃之时,也告诉弟子们“有生必有灭”。生灭无常乃是世间相,“生灭灭已”才是解脱境。若不实修实证,永远难逃无常杀鬼的魔网。

    禅七期中,每天晚课唱诵的普贤警众偈,有云“是日已过,命亦随灭”;“但念无常,慎勿放逸”。这是告诉我们,生命太短了,时间太快了,如果不能珍惜时间,好好努力,就要没机会了。如能警惕到“生命无常”,“时间短促”,就不会把宝贵的生命,浪费在人我是非、利害得失等烦恼之中了。平常时若能提起无常,并且真正感受到无常,将会努力地来做有益于自己和别人的事。禅修中,每当念头生起时,若能警惕到生命无常,便会转杂乱妄想,为正念的方法。

    本期禅七中,有几位禅修者的禅修年资,已达二十多载,真是难能可贵,二十多年尚未退心,其中必有原因。但是他们在这二十多年之间,是否天天修行,那就大有问题了。顶多在某些寺院道场住过若干时段,顶多一年打一两次或三四次禅七。在日常生活中,每天顶多坐一柱香。其他的时间,都在忙着生活、家属、事业、忙着妄想、烦恼、无聊之中过去了,这怎能算是已经修行二十多年了呢?

    就算在禅七里边,虽然从早到晚都在禅堂,可是,请你清点一下,妄想昏沉的时间占了多少?夜间睡眠用了多久?全心用功的时间到底有多少?如果你能体认到修行的时间真的不多,你就一定会精进不懈了。

    所以,请诸位每次打坐以前,要向自己的垫子顶礼。一拜或三拜,同时发愿:“愿我把所有时间都用在方法上。”坐下以后,再发一个愿:“这次坐下去,不是等待着敲引磬放腿,而要把我全部生命放在我的方法上。”

    禅修与意志(早斋)

    要将“无常”的体验,跟生命结合,的确很难,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我正活在无常之中,我即是无常的本身。若要将此警觉,持之以恒,须靠意志的力量。

    曾有一位年轻人来参加禅修并且发心出家,结果由于修行不得力,出家很烦恼,就认为自己的准备工夫还不够,所以又放弃禅修,回家去了。其实,佛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也可解释为只要意志坚定,任何难事都可办成。意志力薄弱的人,对他们要做的任何事,都没有坚持做下去的决心。学佛成佛是多生多劫的事,出家不是演戏,禅修不是时髦,乃为终身以赴的弘愿,岂容浅尝即止,半途而废?要在大风大浪冰天雪地中长途跋涉历练之后,始能透露出灵山的一线光芒。若有心理准备,便有坚强的意志;若已知路途多艰险,遇到艰险乃为预料中事,便不会被艰险的情况阻止了前进的努力。

    我有一个弟子,并不特别聪明。只因他做任何事,都能全力以赴,所以学任何东西,虽不比其他的人学得更好,但他不会放弃,他有“要学就把它学会;要做就把它做完”的意志力,这是他的长处。禅修者,更当付出类此的意志力,方能大有所成。
东初禅寺第五十七期禅七 第五天开示
    忏悔(晨坐)

    《六祖坛经》虽云禅者宜修“无相忏悔”。对初发心的禅者,仍宜从有相开始。如果开始修行,就讲无相,那就不需要有禅修的名称和禅修的方便了。实际上,当我们还有我执的阶段,必须要用“有相”的忏悔方法来修行,达到实证空性之时,自然即是“无相”的境界。

    惭愧与忏悔

    忏悔和惭愧都是反省的作用,惭愧是发觉自己的错误;忏悔是在承认自己的过失之后,愿意承担责任,并着手修正改进自己的错误。所以,忏悔的行动,要从惭愧心生起之后开始。

    惭愧是反省自己的身、口、意三种行为。从注意自己行为;进而了解自己行为;然后反省自己行为,结果是改善修正自己的行为。便是惭愧与忏悔的功能。一次又一次地起惭愧、修忏悔之后,身口意的三种行为,便会愈来愈清净,那也正是离烦恼证智慧的禅修目标。

    可见有相忏悔是禅修的辅助方法,无相忏悔是禅修的最高目的。初学禅者,想要解脱烦恼,必须从反省及忏悔的工夫做起。

    惭愧心与忏悔心之间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有真惭愧必也能真忏悔。没有惭愧心不会有忏悔心。同样的,若无惭愧心与忏悔心,禅修就不易得力。为什么?因为自私自慢的自我心重,便不能得无我的空慧,也无从获得解脱。要从自私的我相,获得解脱,才能实证无相。

    什么是自私的我相?贪、嗔、骄慢、自卑、嫉妒等全是。自私的自我相,须用惭愧心及忏悔行来清理,否则的话,纵然勤修禅坐,也很难开悟。

    自我障碍(早斋)

    早上我们讲惭愧。如果惭愧心不容易产生,忏悔就得不到;忏愧做不到,业障就不能消,修行也不得力。禅修不得力,原因很多,且举三种:

    ①没有很好的老师。

    ②有老师,但你不知要亲近他。

    ③有老师,但他不知道你有什么问题,无从帮助你。

    这三种原因,看起来似乎有一半以上是没有好的老师,其实,都是出于自我的障碍。石中的璞玉,固然须待明眼的巧匠,才能成器,如果本是顽石一块,纵遇巧匠,也是徒然。禅修者本身的身心状况以及善根福德的条件,便能决定他的际遇。如果具备了学法的基础,求法的热忱,弘法的悲愿,即使遇不到一流的老师指点,也能瓜熟蒂落,一触即悟,剩下的仅是求得一位过来人的印证。故在明师与高徒之间,并不需要耳提面命的关系,只有对于质地较差的弟子,才用得着细心的教导;特别需要老师长期照顾的学生,也得要有谦恭、诚信、精勤的条件,才能获得老师的倾囊相授,就像黄口的乳燕在巢,当母燕回来喂食之时,乳燕若不知自动张嘴,母燕便爱莫能助了。

    因此,对于一个业障很少的学生,老师不需要花太多心力与时间的,只需老师简单的几句话,就可以帮上大忙。老师就像握有金库大门的锁匙,只需交一把锁匙给学生,就等于给了全部的金库,学生获益之后,他会感激不尽,认为这是来自老师的教导。相反的,有的学生要花老师很多的时间和心力去帮他,结果学生所得仍是很少,甚至还骂老师藏私,没有好好教导,其实这都是他自己的问题,不能怪老师。

    障碍是什么?

    障碍,虽跟宿世的果报有关,但也不是不能改变的,例如多疑、自慢、骄傲、自卑、贪欲、嗔恚、邪见等心障,对于禅修者而言,应该已是耳熟能详的名词,只要愿意经常反观自省,便可逐日改善,心障逐日减轻,用功也就可以得力了。

    这些心障,即是烦恼,即是自我膨胀、自我保护、自我炫耀、自我陶醉、自我菲薄的自我中心,若能有为法忘己,舍己求法的心愿,心障便会不成障碍了。

    除障的最好方法,便是,惭愧与忏悔、发愿与精勤。惭愧心能够产生忏悔心,忏悔心可以修正我们自己,自己的观念一改变,业障就会减轻,加上求法弘法的悲愿,学法修法的精勤,便会遇到好的老师,老师也容易来指导你。用功得到窍门,进步就快了,到这地步,障碍可能还有,但已不会阻挡你了。

    四种礼拜(上午禅堂)

    现在,介绍四种礼拜的方法:

    ①感应礼拜。希望用礼拜求得佛菩萨或护法神的感应。例如,求健康长寿、家庭和谐、官运亨通、财源滚滚、子女聪明、子孙繁荣、出门平安、万事如意等。

    ②恭敬礼拜。对三宝恭敬,或为感恩,或为崇信,这种礼拜是从行为者内心自发产生的,对于受拜的对象没有一定的受授关系,他不会因你礼拜而多了什么或得到什么,得到利益的乃是行为者自己。

    ③忏悔礼拜。也就是从惭愧而忏悔。如果是一个非常骄傲,我慢心很重的人,不容易向任何人低头,更不容易叫他趴在地上礼拜。

    能做忏悔礼拜的人,必定已是谦虚,或者正在学着谦虚的人。因此,忏悔礼拜可以提升人的人格,改变人的气质。使人变为诚实、温和、谦冲。

    有错误能够承认,真诚忏悔,就相当于衣服脏了,用肥皂水洗了再穿,脏了再洗,那衣服还是保持干净。如果根本不洗,那衣服永远是脏了,还以为它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凡夫犯错,是正常,自己认错,是美德。人非圣贤,岂能无过,闻过则喜,知过即改,便是贤者,也是禅者的心行。

    ④无相礼拜。无相需从有相开始。观身、受、心、法的四念住,观四大、五蕴的和合身心,如能观成不净、苦、无常、无我,那就是实证无相。无相忏为什么要从有相开始?因为凡夫的心,不可能一下子就变成无我、无相,一定要从有我人慢慢体会到什么是无我。

    无相礼拜的层次

    无相的礼拜,有三个阶段:

    ①知道自己在拜,而指挥自己礼拜。拜的时候,全身任何一个部分的动作和感觉,都清清楚楚。在这个情况下,你的心一定要很细,很有耐心。

    ②知道自己在拜,感觉到自己在拜,但是不需要用心指挥。而你看得清楚你的身体在礼拜。这时候你不用想:“我在拜。”因为你已经不再指挥他了。你是个旁观者,知道有人在拜就好。

    ③你自己在拜,人家也看到你在拜,非常正确地在动作,可是你自己已经没想到自己在拜,也没有想到有一个人在礼拜。这时已进入到与无相相应的阶段。但尚不是开悟。是你的心已经非常宁静、稳定,不受内外境界所感染。

    正在这时,如果机缘成熟,惊天动地的悟境,就可能突然在你面前出现。

    自省与自信(午斋)

    惭愧、忏悔、就是要自己看自己的过失和弱点,发现的愈多,信心愈强。知过而改,善莫大焉,就是不能立即全改,自己也会建立信心,此即有了自知之明。若不自省自知,易流于轻举妄动,不断地遭受挫败,便会对自己丧失信心。所以禅修者当从不断地自省中建立坚固的信心。

    禅修者要时时向内观照,觉察到妄念纷飞,便是用功;觉察到烦恼起伏,便是修行。如果得少为足自以为是已入圣域,倒是危险的情况了。如果老是想着自己的好处而沾沾自喜,那会变成傲慢,是烦恼而不是智慧。禅者察觉到自己的缺失,并不会变成自卑,有了改过修正的决心,便是回头的浪子,弃刀的屠夫。
东初禅寺第五十七期禅七 第六天开示
    发菩提心(晨坐)

    禅修者无不希望早日开悟,开悟即有智慧,得智慧便能从烦恼得解脱,摆下自我执着之时就会开悟。摆下贪、嗔、痴、慢、疑等烦恼心时,便是舍我执而见佛性。空去烦恼的我执,便能明心见性。去我执的初步,必须发菩提心,菩提心即是佛心,佛心的内容有两部分:①智慧断烦恼,②慈悲度众生。禅修者若仅求智慧,不管慈悲,乃是小乘行,必须悲智双修,始为佛道。禅者悟后固然利益众生,悟前也要发愿利生,始能真的明白心中的佛心,见自心中的佛性,度自心中的众生。

    发菩提心是希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无上正等正觉心。如何能得无上的菩提果位?先要有成佛的因行,那就是要行菩萨道。菩萨道的考量是只为利益众生,不为利益自己。把自私的我,变成慈悲的我,才与无我无私的解脱慧相应。

    历史上的释迦牟尼佛之所以能成佛,乃是看到众生都有生、老、病、死的苦难,弱肉强食的可怜。为了寻求解救苦难的方法,他便是出家学道、修道、而成道。这就是先有慈悲再有智慧的例子。

    我们的禅七中,每天至少念四次一共四句的“四弘誓愿”文。第一句“众生无边誓愿度”,第四句“佛道无上誓愿成。”这表示度众生是第一件事,成佛是最后的事。

    诸位禅者若想开悟,禅修的打坐工夫,当然要紧,发菩提心则更要紧。如果不发菩提心,纵然坐破一百打蒲团,也等于守株待兔,不得亲见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

    谁能开悟(早斋)

    禅宗的明心见性、顿悟成佛、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相当令人向往,也常被人误会。许多人仅看了几则禅宗公案,读了若干祖师语录,便设想着开悟见性,人人有份。其实,一切众生本具佛性,一切众生均有成佛的可能,固是大乘佛法的通说,而真能达成顿悟成佛的目的者,禅宗史上尚不多见,开悟弟子最多的马祖道一禅师,门下也只一百三十九位成为能坐道场的入室弟子。

    在中国禅宗史书上有记录的,开悟者是可以数得出来的,修行禅法的人数则是无法计算的。故在正确的禅修观念,开悟当然重要,就是不能开悟,也能得大利益。

    一般人误认为禅的修行,一定要开悟才有利益,故在未开悟时,躲入山林潜修,要求他人成就;等他开悟以后,才来普度众生。有了这样的误解,便使得禅修者变成了自私鬼。正因为自私心重,更不容易开悟,也就不愿来做弘法利生的工作。像这样的禅修者,不仅是佛教法门的累赘,也是人间社会的负担。中国佛教的衰微,原因很多,禅者的自私,不能不说也是主要的原因。

    多久开悟(午斋)

    开悟没有一定的时间表。同样是一个人,有的一个小时可以做出常人两天的工作;也有人在两天之中做不到能干者一个小时的工作。有的人一句话可以救千万人,但也有的人,一辈子救不来一个人。所以无法用时间来计算修行的旅程,要看修行过程中的勤惰情况和业障的多少等因素来决定。

    业障何在

    业障是什么呢?

    ①是我们从无始以来,将无量生中所造的种种业缘,带到了现在。使得自己无法自在,故名业障。它是跟着我们的现前一念心跑的,一个接一个的心念连续,业障也如影随形般的跟着来了。我们的果报身体到哪里,业障就跟到哪里。

    ②业障是在这一生当中,心里和身体的行为,所构成的事实,障碍我们修行佛法。很多人希望修行佛法,可是身不由己,心不由己,环境的因缘也不许可。

    ③业障跟人的年龄、身份、贫富、性别,多少有点关系,但却未必定有关连。有人出家始能修行禅法,有人做官也能修得不错。

    障碍不在心外的环境,乃是出于各自的内心,外在环境的障碍虽然不好,内在的心障才更严重。如果有了惭愧心,到处可作大修行;如果发了菩提心,时时好修菩萨道。
东初禅寺第五十七期禅七 日间禅堂开示
    默照禅

    有人使用“只管打坐”的方法,但是对此方法不了解不会用,就会变成“冷水泡石头”或者是躲在黑山鬼窟里做无事梦。

    这似乌龟在古井中被埋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没有吃喝,动弹不得,一旦被挖出土来,依旧活着,只不过龟还是龟,并没有因埋了千年而化成凤凰。可知被埋的龟,并未修行,“只管打坐”也不是“没有事做”。初有此法,是专注于坐禅的身姿,然后专注于坐禅的心态,心中并非无事,而是如药山惟俨所说:“思量个不思量底。”

    “默照”禅的用功方法,正如宏智正觉的《默照铭》说:“默默忘言,昭昭现前”,“默唯至言,照唯普应”,“照中失默,便见侵凌”,“默中失照,浑成剩法”。其实默照的功用,就同坛经中所说“即定之时慧在定,即慧之时定在慧”。默是定,照是慧。定慧不二,便是默照。

    经典中有“如龟藏六”的比喻,那是“都摄六根”的意思,并不是无所用心。因为经云“四大和合为自身相,六尘缘影为自心相”。内六根缘外六尘,生六识的妄想心,如果把六根从六尘收摄回来,妄心也就无缘可攀了。此正是禅修用的好方法。但也并不等于废除六根的作用,譬如说,眼看美色,不起贪心,见恶色不起嗔心,诸根对境而不起妄念。不因为六根和六尘相接触而起执着、分别、烦恼。这便是默照工夫用于日常生活中的情况。

    “默”是不受影响,“照”是清楚了知。绝对不是不用六根、无所用心。

    疑情

    疑情不是怀疑,乃是确信某一问题,是跟自己性命相关的,是对自己有大用大益的,只是不知道,其原因何在?其内容如何?所以抱住不放,一直参问下去:“那是什么?我立即要知道,我一定要知道,我不能不知道,那究竟是什么?”这便是疑情。

    假如参的是“无”字公案而问“什么是无”。便可用个比喻来解释“疑情”的意思:好像拿到一个坚固无比的铁球,它没有开口处,你根本不知从哪里开启。人家说这里边有一个“无”,它对任何人都极重要,谁能打开它,谁就能得到终身的平安,永恒的富贵,绝对的自在,一切的方便,随心所欲,享受不尽。相反地,如果得不到它,就将大祸临头,死路一条。你还能不想急着把这装着“无”的铁球设法打开吗?因你无人可以请教,如何打开这个铁球,只得不断地追问:“无是什么?”“如何打开铁球?”“什么是那球内的无呢?”明知铁球是打不开的,明知也没有“无”那样东西,但它对自己确有大用,所以要抱住这个“无”字,日以继夜,想到就问,不断地问,这便是疑情。

    有一天,你在突然间,发觉这个铁球本身,就是毫无意味的一个“无”,打开与不打开,都是一样,疑情消失时,你也开悟了。

    这里有个问题:如果开头就晓得,反正是无,丢掉算了。因为不起疑情,那就不能开悟,由此可知,疑情的功能,在于促成开悟契机。

    一句话头参到底

    古来的祖师教人抱住一个本参话头,终身参究,悟前参它,悟后参它。时时提起,参问再参问,一直参下去。终其一生,不改本参话头,可以参脱烦恼网,也能参破生死关;一句话头平安无事,一句话头纤尘不染。随时随处都能提起话头,照顾话头,故又名为“看话头”。

    究问话头称作参话头,而信口重复是念话头,参话头者多半带有疑情,念话头者可能附着妄想。抱定一句话头戮力参究,必有拨云见日之效;专念一句话头日复一日,也有静心摄心之功。会用功者,当是参话头不是念话头。唯有参究能生起疑情,禅修者的经验,有“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之说,所以最好不要将参话头的工夫用成念话头去。
东初禅寺第五十九期禅七 第一天开示
    禅修的观念与方法(晨坐)

    修行有两大要点:一是“观念”,二是“方法”。若能清楚掌握,修行必能得力。故请依照师父的开示,纠正自己的观念,练习自己的方法。

    ①首先解释修行的观念,有三要则:放下自己、放下目的、放下过去与未来。所谓自己,是指自我的身心;所谓目的,是指禅修的利益;所谓过去未来,是指回顾及推想。这三个项目是构成自我中心,自我价值的要素,也正是给自我带来烦恼与束缚的祸根,若不能放下,便无以获得禅修的最大成果开悟的经验。至少学着暂时放下,才能够体验到若干禅修的利益。

    ②其次说明修行的方法,也有两大要则:

    第一是重心在下。身体的重心,当在腰部以下。如果以头部为重心,会招致头脑胀痛及发热的障碍,如果以胸部为重心,会引起胸闷胃塞的反应。若将重量感置于臀部与座垫之间。便没有任何副作用产生了。

    第二是身心放松。先练习把身体的肌肉及神经放松,然后将头脑及心情放松。所谓身体放松,是把通身的每一个细胞都放轻松,由脸部、眼球、肩、臀、手、小腹、腿、脚,凡是能用意志指挥的每一寸神经所到之处,都让它们放松。至于头脑与心情放松,是指没有焦虑、急躁、烦乱、困惑、恐慌、疑惧等,若能放下一切不安的心绪,专念于禅修的方法,自然就会轻松。先练肌肉放松,神经自然放松,头脑与心情也会跟着放松。最重要的是小腹一定要放松,否则在打坐时,会发生胸闷、胃胀、头晕、气塞等的反应,因而无法持久用功。

    修行要则(早斋)

    修行要则有二:①在观念上是奉献;②在方法上是修正。观念与方法应相互配合运用。

    “奉献”,是将自己的身心奉献给修行生活。以奉献的观念来修行,就是不自私。若以自私的心态来修行,不仅会伤害他人,也为自己徒增许多烦恼。以自私的观念来修行,无论如何追求,只能以烦恼作为结果。禅的修行,舍去自私自利,才能涤除烦恼。

    “修正”,是用禅修方法,对身、口、意三种行为,作全面的规范匡正。平时当以五戒及八正道来修正身口意三种行为,在禅七期中,以打坐、经行、礼拜,作务等导正身业,以禁语、做课诵等修正口业,以数息、念佛、参话头等修正意业。

    此三业之中,意业最细,也最难修正,先用正知见,再用正念、正定、正精进,来作修正。日复一日,时时检点,念念觉照,念头起处,念头灭处,正或不正,均当知道,若起时疏忽,灭后亦当警觉,刚才想的什么?如此持之以恒,便能经常保持正念分明了。

    守心之法很多,若在平常生活中,应当练习:身在那儿心亦在那儿,手在做什么心亦知道在做什么,口在说什么心亦知道在说什么。身口意三业不相离,正是禅修的要领。

    团体共修

    禅修的方式可分为个人及团体的两种。

    个人禅修的优点在于非常自由,可依照各人当时的身心情况和需要,而作适量地调整安排。缺点是对于不具自修能力和自制心力的人,容易失去规律的约束。

    团体共修,也可有两种:有老师指导,没有老师指导。他们的共同点是均需有团体修行的规则。老师的作用有三:①依据佛法的正知正见及其本人的禅修经验,主动地给禅众们作适当的个别指导及纠正;②被动地接受个别的禅众请求处理问题,并协助他们解决困难。③对禅众们集体开示禅修的观念及方法。是为协助全体修行人,解决共同的问题。通常正在修行的时候,修行者可能察觉自己的问题,但多数是不自知的,故需透过老师的开示,来发现自己的问题而改正之。此乃禅七期间内,需要开示的目的。

    由于每一次参加共修的人员不会相同,每一位禅修者的身心情况亦常不同,故开示的内容也不能相同,若每次禅七,老师所开示的内容相同,对修行者虽仍有帮助,但此种指导,类似录影带或书面文章,毕竟不够灵活,无法给当时现场个别的问题,对症下药。
东初禅寺第五十九期禅七 第二天开示
    身体的重心(晨坐)

    禅修者于站立时,宜将双手交叠,左掌在下右掌在上,置于小腹丹田的位置,此能使心念集中、安定,并使身体的重心感,自然而然的随着双手的位置,落实于丹田。不仅在佛殿及禅堂,平时听人讲话或与人交谈,均可如此;此能使你心不散乱,气不浮动。

    禅修者身体的重心,不可在头上,当视情况而分置在腰部以下的三个部位。站立时,重心感宜在小腹,或在两脚脚掌。打坐时,若觉得心气浮动,宜把重心感置于臀部与垫子之间。若觉得头胀与胸塞,则宜置重心感于双脚脚掌的涌泉穴。

    请注意:一定要放松重心感位置的肌肉。

    禅修的“信心”(午斋)

    对于禅修多年的人而言,不会有信心的问题,否则不会持续多年的习禅打坐。但对于刚接触禅修或第一次参加禅七的人而言,对佛法、对自己、对师父,都可能缺乏深厚的信心。

    禅修者必须相信所用的观念及方法,是最实际、正确、人人能用、并且该用、而绝对有用的佛法,如果也确定指导你禅修的师父,在其本身的背景方面相当可信可靠,你就可以具备对于禅修的信心,根据师父所讲的原则与方法,努力用功,可获得禅修的利益了。

    信心可有四个层次:①迷信,乃是不知所以的盲目崇拜,②仰信,知其可用有用却又高不可及。③解信,从理论逻辑上,能够令你接受。④证信,依据理论及方法,通过实际的练习,所得的经验。

    禅修,亦如训练各种技艺,必须通过无数次的磨练,始能马到功成。若能抱有“不怕失败”及“勇往直前”的心理准备,自然就会建立起坚固的信心。
东初禅寺第五十九期禅七 第三天开示
    念念生灭(晨坐)

    禅修者使用方法修行时,大略可分三个层次:①是杂念很多,而竟不知有念头起灭,此时尚没有用心在方法上;②是知道念头起灭,此时已在用方法;③是真的不见念头生灭,此时的方法用得很好。

    练习方法,当然是希望达到第三个层次,但其机率毕竟不多。若在妄念生起时,不必讨厌它,只要立即回到方法上就好,所谓“念念生灭”,既然产生了,自然会消灭。对产生后又消灭了的妄念,亦无须在乎。重新开始,才最重要。

    所谓重新开始,是指每次从发觉妄念后又回到方法上;因为刚才的妄念已灭,现在的妄念未生,正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所以每一个“现在”,都是一个新开始。好像登山者正在通过峻险的悬崖峭壁,不得瞻前顾后,否则,便会于现在造成脚底失控的结果。一旦失脚落空,只要手上还握有已钉妥的绳索,马上沿索再回到落脚之处,继续向上攀登。步步为营,步步都是一个重新开始。

    每一个念头的起灭,就是一个进步的历程,每一个新的开始,就是一段成功的过程。初用功时,念头常会离开方法,渐渐地到了善用方法时,便会觉得念念生灭,却未离方法,第一个念头在方法上,第二、第三乃至一千个念头仍在相同的方法上。如此持续不断,便称为“工夫绵密”。若到没有念头,只有方法,甚至连方法都没有了,便是进入了“工夫融豁”的层次。

    无常是新生(早斋)

    “无常”是指世间现象,都在不断地生生灭灭。若能懂得一切现象都是无常,便能对未来充满信心,对世间充满希望;对美好的抱持感谢,对不好的感到乐观。因此,禅宗的云门禅师要说“日日是好日”,没有任何时间令人失望,也没有任何努力永远失败,自然天天都是大好的日子了。

    若能细心体验,不仅日日是好日,而且念念都是好念头,虽然并非念念清净,甚至许多念头都是不很好,只要知道,马上回到方法,便是一个新的开始。是故,每当发现一个不好的念头,立即会有一个新的开始,内心自然欢喜,在此身心轻松的状态下,便会感到时间过得很快。此种观念,亦可运用于日常生活,每遇到不好的情况,不会马上引起烦恼,并对自己的未来抱有坚定的信心。相信自己的将来,一定会比现在好。

    可见,若能善用“无常”的观念,便能生活在念念新生、时时平安、精进不懈的喜悦中。
东初禅寺第五十九期禅七 第四天开示
    放下“自我”(晨坐)

    所谓“自我”,可大可小,包括个人自私的小我,亦包括全体、整体、所谓真理及上帝的大我。以禅修者的立场,这些都应放下。然在理论上的了解比较容易,若要亲自体验相当的难,因此才需要用种种方法,试举二项:

    ①呼吸观:此法可使我们了解,自我的生活只存在于呼吸之间。自我的执着,则是存在于一个接一个念头的连贯。当呼吸停止,生命就结束;当念头消失,执着即无依。由数息之中体验到,自我的存在,乃是一种妄境。

    然而,当呼吸停止、生命结束之时,是否即等于无我的解脱境界现前?不,只要自我中心的执着还在,虽入四无色定,“自我”还会存在。反之,若生命存在,而没有执着,那就是无我,就是解脱。所以要藉着这个生命来修行,藉着修行各种方法,来发现自己的生命是假的,才能体验到“我”是不存在的。

    ②惭愧与忏悔:骄慢、自卑、猜忌、嫉妒、嗔恨、怨忿等,也都是自我。此种自我的习性,除了用各种禅观的方法来化解,尚得用惭愧或忏悔等的方法来辅助。禅修者若不兼修惭愧及忏悔,易落于得少为足的自大,或久修不成的自卑,起惭愧心则会精进道业,修忏悔行则会勤苦献身,以此二法,便能起修六波罗密。发为布施、持戒、礼拜、供养、持诵、习定等种种行。

    用来放下自我的修行方法很多,正所谓八万四千法门,门门通向涅槃大城。禅宗所用则以数息等观行为基础,惭愧与忏悔为辅助,发菩提心为动力,参究话头及默照等法为金钥。

    供养(早斋)

    临斋时念的供养偈:“供养佛,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世众生。”可说是修行禅法的灵魂,亦可说是大乘佛法的心要。供养佛法僧三宝,是为感恩;供养众生,是为报恩。平常供养三宝,亦同时为了广度众生。三宝接受供养之后,即可以此力量去帮助更多的人。这便是将自我的所有,转变成为一切众生共享的利益。然后再把自己所供养的功德回向给三宝及众生,所剩的便只有无我的智慧及平等的慈悲了。简言之:我们先以物品供养,再将功德回向,即是淡化自我,消融自我的灵药良方。

    诸位来此缴费打禅七,不是用来买师父的时间、租场地、购饭菜的,那是净财,是供养三宝的捐款,是作的功德;我也藉着这样的因缘,感恩报恩,以奉献给诸位,来报三宝之恩。同时感谢你们的来到,为我提供了供养及奉献的机会。

    结斋时,念的四句偈是“饭食已讫,当愿众生,所作皆办,具诸佛法。”意为:当我吃完饭时,祝愿一切众生,也都修行供养,具足一切佛法,将来必定成佛。祈愿众生成佛,表示不为自我私利。所以,禅修者,着手修行之初,便要训练自己:先从有求而升为无求,再从无求而广修供养。
东初禅寺第五十九期禅七 第五天开示
    时间不短(晨坐)

    禅七已接近尾声,这是第五天了。后天早上,就要圆满,时间过得好快!

    不过对禅修者而言,时间是可长可短的。你若很会用功,虽仅一分钟,甚至一个念头,便能倒转乾坤,天崩地碎,倾见万里无云,一尘不染,《楞严经》称之为“狂心顿歇”。禅宗称之为“明心见性”。如果不会用功,经经营营,纵至驴年,也别想摸到鼻孔。

    杂毒不入

    《博山参禅警语》里讲的“杂毒入心”,可称之为妄念干扰。对此可有三个层次:①当在用方法时,便无杂毒入心,妄念被方法所驱,暂不现形。②由参禅而悟境现前,杂毒中断,妄念不起。③大悟彻底,从此狂乱心歇,杂毒再也不会干扰此心。

    方法是命根

    禅修的方法,是禅修的命根,离开方法,就有丧失生命的危险。所以古来的祖师们,教人要终身抱住一句本参话头,庶可安全保命。应当想像自己是失落入海中的人,抓到一支救生浮圈,哪里还敢把它放掉。不过,当时间一久,倦怠心生,虽非故意,却是无奈,此时禅修者必须奋起大毅力、大决心、大信心,重新抓回救命的方法,才能救你一命。

    当你丢掉了方法时,要生大惭愧,痛彻忏悔,发大悲愿,便能增强意志,驱除昏沉散乱,一心练习方法。

    初发心(早斋)

    最初发起“无上菩提心”,称为“初发心”,又名“初发意”及“新发意”。也就是初闻正知正见的佛法,向往佛道的伟大崇高,故也发起成佛的大愿,在心中初发菩提嫩苗,开始迈向成佛之道。虽仅是一个起点,确是成佛的动力所在。

    晋译《华严经》卷五十九云:“菩提心则一切诸佛种子,能生一切诸佛法故。”

    《大智度论》卷四十一云:“菩萨初发心,缘于无上道,我必当作佛,是名菩提心。”卷九十三云:“为初发心者,说诸法有为;为久学人著善法者,说诸法空无所有。”

    《菩萨地持经》卷一《发菩提心品》,对于初发心的说明,甚为详细:“菩萨初发心,是一切正愿始。”“菩萨初发心,而作是言:我当求无上菩提,安立一切众生,令究竟无余涅槃及如来大智。”“初发心菩萨名为度,大乘菩提诸菩萨数。”“发是心已,渐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初发心是菩提根本,发是心已,见诸众生受无量苦,而起悲心,却度脱之,是故初发心是大悲所依。”“初发心坚固,有二门善法所入:一者自利方便,发菩提心;二者利他方便,灭除众苦。”

    诸位善知识,来此参加禅七,当知禅堂所在,名为“选佛场”,一进禅堂,即被入选,预诸佛位,不仅明心见性,必当顿悟成佛。可是,若不先发菩提心,便无成佛之望,如无因而有果,乃不可能事。

    禅宗的修证,目的即在悟入诸佛智海,开展广大慈悲,是故诸善知识,必须发起菩提心来。最初发心,最珍最贵。持之以恒,必定成佛。故当发现自己有懈怠、放逸、退惰、贪嗔等烦恼起时,于身于口,现恶行时,立即回到初发心点,重新做起。

    时时不忘初发心,念念住于初发心,处处保护初发心,便能不离修道依准,并能日进又进,永不退心。有一位禅者,每次来参加禅七,圆满时,都会说:“我又重新开始了,”“这一次总算真的开始了,”“从现在起我走上菩提道的起点了。”粗听起来,此人似乎老是在原地踏步。事实上,这就是初发心菩萨应有的体验,经常发觉自己是在新发意阶段,便是正在进步中的凡夫呀!不离本参而日新又新。

    马上风光,雾团及疑团(午斋)

    有人问我:数息数到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在呼吸,数目也没有了,突然发觉又有呼吸时,已过了十数分钟乃至数十分钟,这是不是入定?是否还是正在方法上?或已离开了方法?又有人参话头,用了全部身心,甚至用了全宇宙,投入话头之中,结果觉得好像处身于雾团里面,这能算是疑团吗?

    这两种情形,均可能是好的,亦可能有问题。

    一、以数息而言:呼吸很慢,甚至念头已经非常单纯之时,很清楚已没有念头,当然已无法找出数目来数。此种情形,是你正在方法上,正如你骑在一匹马上奔驰,如果你骑术熟练,又是骑的一匹好马,便会使你浑然忘我,人马合一,你忘了马,马也忘了你,这当然是好情况。我曾提过,修行方法之要点在于“观、照、提”。此时,“照”的力量非常强,你已不需“观”及“提”,因其三者,已在同时进行了。

    但也可能是懒散、偷安或者氧气不足,也可能是体力不济,以致数息时,数着、数着就后继无力了。此时头脑内并没有感觉到妄念,呼吸也很微弱,无法计数,头脑则似一片茫然的灰白,或如处于浓雾之中,这不是入定,而是昏暗;虽未深眠,却在浅睡,当然不是在用功。

    不过,不必管它是好是坏,发觉之时,立即回到你用的方法上,此时,你又可以数息了。当你从懒散昏暗的情况醒来后,应赶快轻轻地活动几下你的眼睛、头颈、双肩,甚至再做三次深呼吸,就可以抖擞精神,重新数息了。

    二、就参话头的问题来说:雾团和疑团有别,雾团,是茫然不知所以、不知所在,也不知所做的对或不对,只觉得有东西蒙蔽住了自己的心眼,不知何去何从。至于疑团,不是怀疑,而是很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问一个极严肃极重大的问题,希望得到答案,却又像是碰到了银山铁壁,无人回应,无下手处,但你确信,答案就在所参究的话头之中,此时你的全部身心,乃至全宇宙都已被你投入你所参究的话头之中,已无身心世界的内外主客之分,这就称为疑团。疑团粉碎,便是悟境现前;疑团消失,乃是工夫不继。这种情况,适合精进禅修的时段使用,常人的生活环境,则不宜也。

    若是另一种状况,参话头时,感觉到自己的头脑或心,如同一支苍蝇被浆糊糊住了头,像是苍蝇落入浆糊缸里,它的双眼都被浆糊蒙住了,而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只是感到一片糊涂,此时,并不在用功,而是昏沉与幻觉混合在一起,变成一团雾。当你觉察之时,赶快按摩颈部以及两眼肌肉,做柔软的运动,睁大了眼睛看个清楚,又可以把方法提起来了。
东初禅寺第五十九期禅七 第六天开示
    最精彩的一天(晨坐)

    禅七到明天上午就要结束,所以今天在禅七中是最精彩、最扎实、最有味道的一天。因为经过前面数天的努力,你们对禅修的观念与方法均已清楚,身心亦已能够适应。

    在禅七中,如已发现自己有昏沉、散乱、妄想、执着、自私、愚蠢等问题,这便是已知惭愧,这便是修行的成果。因你已比不能自觉的人好得多了,至少你已变得更诚实,而且已有能力面对自己了。

    时间只剩一天,必须非常地珍惜。若能好好用功,每一秒钟贵于黄金钻石,否则,瞬息即过,纵有百年,尤贱于粪土。

    我在禅七期间的开示,听得多少算多少,能用多少算多少。总结来说,大约有如下数点:放松身心、认定方法、不计成败;以过程为目标,以放下为收获;用惭愧的镜子,反照自己,以忏悔的净水,洗涤自己;以菩提心的力量关怀众生,以精进心的力量成就自己;为了自求成佛,必先利益众生。故要悲智双运,才是禅者的本色。

    认识自己(早斋)

    一次禅七的结果,又是另一个新的开始。

    在打禅七的修行过程中,如倒吃甘蔗,愈来愈熟悉、愈来愈顺利。七天之后,告一段落,若再有七天,最好也要休息一下。若是长期修行,如三个月、半年、一年、三年,则无需每七天休息一天,对于无法长期修行的人,七天一期,最为恰当。

    禅七的修行,虽能使人开悟,但也未必能使几人开悟,却对人人都很有用。是在修正我们身、口、意的三种行为。发现缺失、改善缺失,从外在形像及仪表的修正,到内在性格和心态的陶冶,帮助我们了解自己、转变自己,便是禅七的有用之处。在最后一天当中,纵然还是用不上禅定工夫,多检查、多觉察、多肯定一点自己的身心行为,也是非常有用。

    练心(午斋)

    “说法不在于嘴,禅修不在于腿。”这是佛教的丛林寺院中,人人都知的道理。然在前来参加禅七的人,如果不能盘腿,倒也相当麻烦。

    禅七将过六天,诸位善知识的双腿,大概已能适应坐禅的姿势了。其实,禅修的目的,练心重于练腿。

    因在生活中的情况,是以心为主宰,内心混乱,也会影响到环境混乱;内心不安宁,则感受到被环境干扰。相反地,便如《维摩经》说:自心清净,则众生清净、国土清净。平常人只希望如自己所希望的那样去改善环境,由于每一个人所期待的环境均不相同,所以无论环境如何改善,还是无法满足每一个人的心。因此,改善环境固有必要,改善每一个人的自心则更需要。先将烦恼的妄想改善成为与佛心相应的智慧与慈悲,转而影响环境,才是标本兼治的好办法。

    同样的事,发生在两个人身上,其反应就可能绝然不同:第一个人可能会暴跳如雷、大发脾气、无法忍受;第二个人则可能见怪不怪,觉得平常无事。修行禅法的人,应该要学第二个人,虽然很清楚发生了什么事,知道如何处理就好,不必心随境转,不用气浮意动;面对事实,能做的尽量把它做好,做不好的以后再说,何必烦恼。禅修的好处,当在日常生活之中得力,祝福诸善知识,万事如意,身心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