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利语汇解
作者:玛欣德尊者
巴利语汇解 关于部分巴利专有名词采用新音译的方案    
巴利语汇解
    巴利语汇解

    假如您跟一位只受过传统寺院教育的南传上座部比库谈论“阿含经”、“三法印”、“十大弟子”等等,他们也许不明白您在说什么……

    许多想当然的北传佛教术语、概念,对于巴利语系佛教来说竟然完全陌生!

    缘起

    编者曾学习北传佛教十多年,之后又接触到南传上座部佛教,有机会学习巴利语三藏及其注解。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尝试做一些翻译,选取相关的圣典及义注译成中文。在学习与翻译的过程中,不断发现有许多巴利语的专有名词无论在读音上还是在解释上,跟以前所学的北传佛教术语有所不同。

    在此试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巴利语sammà-sambuddha,北传佛教依梵语samyak-sambuddha音译为“三藐三佛陀”,意译为“正遍知”、“正等觉者”。如北传《大智度论》卷二中说:“云何名三藐三佛陀?三藐名正,三名遍,佛名知,是名正遍知一切法。”其意谓:相对于外道之邪觉,小乘罗汉为正觉;相对于罗汉之偏觉,菩萨为等觉;相对于菩萨之分觉,佛为正等觉。

    但是根据巴利语,sammàsambuddha则应译为“全自觉者”或“完全自觉者”,诸经律的义注皆解释为:“完全地自己觉悟了一切诸法,故为‘全自觉者’。”

    又如巴利语saïghàdisesa,北传诸律依据梵语saïghàva÷eùa音译为“僧伽婆尸沙”,意译为“僧残”。北传《毗尼母经》卷七中解释:“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名之为残。”谓凡是犯此罪的比丘,不像犯波罗夷般决定死罪,仍然残留有生命,若能获得清净僧众为他如法说忏悔除罪之法,此罪方可除灭。

    但是根据巴利语则应音译为“桑喀地谢沙”,直译为“僧始终”,意谓犯此学处的比库,对其罪的处理过程自始至终皆须由僧团来执行。

    基于南北传佛教在许多专有名词读音与义解方面的差异,同时也为了教学与翻译上的方便,于是把一些常用的巴利语专有名词汇集起来,再分门别类进行译释。

    在译释词条时,基本上按照两种方法进行:

    第一、从巴利词源学的角度来分析。如果是古人(特别是唐代的玄奘大师)已经作出精准翻译且又符合巴利语源者则采纳之,不合者则重译之。

    第二、直接查阅或引述各种巴利语三藏、义注及复注,按词条的巴利含义进行译释。

    另外,读者还将会发现,在本篇中对一些人名、地名等巴利语专有名词采用了新的音译。比如汉传佛教的专有名词“比丘”(梵语bhikùu的古音译),今依巴利语bhikkhu音译为“比库”;汉传佛教的“沙弥”(为梵语÷ràmaõeraka的讹略音译),今依巴利语sàmaõera音译为“沙马内拉”;北传佛教的“阿罗汉”(梵语arhant的古音译),今依巴利语arahant音译为“阿拉汉”等。

    众所周知,北传佛教的音译术语绝大部分是从梵语(Saïskrit)翻译过来的,而南传上座部佛教所使用的经典语言则是巴利语(Pàëi)。由于这两种语言分属不同的语支,故本书对这些巴利语专有名词将根据巴利语的实际读音进行重新拼译。同时,南传上座部佛教相信,巴利语是佛陀当年说法时所使用的马嘎底语(Màgadhã,摩揭陀语),这种语言在两千多年以来一直都被南传上座部佛弟子们尊奉为佛陀的语言(Buddhavacana)和圣典语(Pàëi-bhàsà),受到广泛的学习与使用。当今,华人圈中对上座部佛教以及巴利语感兴趣的人越来越多,编者在此也希望借着对部分巴利语专有名词采用直接拼读(新音译)的方法,来帮助诸善人们了解和学习巴利语。

    南传和北传佛教有许多名词术语是共通的,这说明它们都有相同的源头。不过,两千多年的分流,也造成了大量的名词、术语在读音和释义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别。有相当北传佛学基础但又有心学习上座部佛教和巴利语的华人佛弟子们,不能无视这些差异性。如果还是继续一厢情愿地把许多北传佛教(包括《阿含经》、说一切有部等部派)的术语、概念硬套在南传上座部佛教上,只会变得不伦不类且贻笑大方。就好像市面上有些介绍“原始佛教”的书籍在大谈特谈“三法印”、“十大弟子”等一样。假如您跟一位只受过传统寺院教育的南传上座部比库谈论“阿含经”、“三法印”、“我空法有”、“见惑、思惑”、“戒体”、“十大弟子”等等,他们也许不明白您在说什么……

    编写本文的目的,就是为了提供给有心学习与继承上座部佛教传统的华人弟子们一份更符合巴利语原意的专有名词汇解,帮助大家能够更正确地、更系统地学习和实践上座部所传承的佛陀的教法。

    当然,如果把上座部佛教的专门术语汇集起来的话,可以编写成一本厚厚的辞典。然而,本文并非辞书,编者也还不具备编写辞典的能力,在这里只是收集一些常见的巴利语词汇,以飨读者。至于收词量,则将会随着不断的编写而逐渐增加。

    MahindaBhikkhu(玛欣德尊者)

    编于缅甸帕奥禅林庄严山寺

    2008年1月

    一、佛教

    佛教:巴利语Buddha-sàsana。sàsana,意为教导,教说,教法。Buddha-sàsana即佛陀的教导,佛陀的教法。

    佛陀的教法可以分为三个层面:

    1. 教理之教(pariyatti-sàsana)——律、经、论三藏等应当学习的教法义理。

    2. 行道之教(pañipatti-sàsana)——戒、定、慧三学等能导向证悟出世间法的禅修实践。

    3. 通达之教(pañivedha-sàsana)——证悟四种圣道、四种圣果以及涅槃九种出世间法。

    唯有教理之教的住立,才有行道之教的存在;因为修行不能偏离三藏,不能违背佛陀的教导。唯有行道之教的住立,才有通达之教的存在;因为不依照戒定慧禅修,脱离了行道实践,就不可能证悟任何的出世间法。

    上座部佛教:巴利语Theravàda。thera,意为长老,上座;vàda,意为说,论,学说,学派,宗派,部派。

    上座部佛教因其由印度本土向南传播到斯里兰卡、缅甸等地,故称为南传佛教。又因所传诵的三藏经典使用巴利语(pàëi-bhàsà),故又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南传上座部佛教坚持维护佛陀的原本教法,只相信和崇敬佛、法、僧三宝,传诵与尊奉巴利语律、经、论三藏,依照八圣道、戒定慧、四念处等方法禅修,大多数人致力于断除烦恼、解脱生死、证悟涅槃。

    传统上,南传上座部佛教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

    大乘:梵语Mahàyàna。mahà意为大,含有伟大、高贵等义;yàna为车乘,运载之义。谓能将无量众生从生死此岸运载至觉悟彼岸,故名“大乘”。

    大乘佛教为佛陀入灭五百多年(公元前一世纪)之后在印度兴起的一种佛教形式,主张修行菩萨道,普度众生,并以成就佛果为最终目标。大乘佛教崇拜许多的诸佛、菩萨、诸天等,受持传诵大乘经典,并把以前的佛教传统和当时与之并行的部派佛教贬称为“小乘”。佛灭一千多年(公元七世纪)以后,大乘佛教融合婆罗门教-印度教的鬼神崇拜、咒术信仰等因素,形成“密乘佛教”或“金刚乘”。

    大乘佛教后来流传到中国汉地,与中华文化相结合而形成了汉传佛教,之后又传到韩国、日本、越南等地。

    密乘佛教后来流传到西藏,吸收了当地的苯教信仰而形成藏传佛教,之后又传到蒙古、尼泊尔、不丹等地。

    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因为是从印度往北传播而形成,故合称为北传佛教。他们与南传上座部佛教并称为当今世界的三大语系佛教。

    巴利语(pàëi-bhàsà):是由佛陀在世时中印度马嘎塔国(Magadha,摩揭陀国)一带使用的方言变化而来,它属于与古印度正统的雅语——梵语(Sanskrit)——相对的民众方言——布拉格利语(Pràkrit)的一种。南传上座部佛教相信巴利语是佛陀当年讲经说法时所使用的马嘎塔口语,故又称为“马嘎底语”(Màgadhika,Màgadhã,摩揭陀语)。

    “巴利”(pàëi)一词的原意是指佛语(Buddha-bhàsà)、圣典、三藏,用以区分作为解释圣典的文献——义注(aññhakathà)和复注(ñãkà)。也因如此,记录圣典、佛语的专用语“马嘎底语”到后来也就逐渐成了“佛经语”“圣典语”的代名词,即“巴利语”。

    南传上座部佛教因为使用巴利语传诵的三藏经典,故又被称为巴利语系佛教。

    二、佛陀

    佛陀:巴利(梵)语buddha的古音译。意为觉者,觉悟者。

    “佛陀”有两种含义:

    1.以解脱究竟智觉悟了一切应了知者,称为佛陀。

    2.自己无需老师的指导而觉悟了四圣谛,也能教导其他有情觉悟者,称为佛陀。

    义注中解释说:“凡有任何应了知者,皆以解脱究竟智觉悟了那一切,故为佛陀。或因为自己觉悟了四圣谛,也能令其他有情觉悟,以这些理由故为佛陀。”(Pr.A.1/Vm.1.141)

    世尊:巴利(梵)语bhagavant的意译。bhaga,意为祥瑞,吉祥,幸运;vant,意为具有,拥有。bhagavant直译为“具祥瑞者”。

    诸经律的义注采用语源学的方法解释了bhagavà的六种含义:

    1.以具诸祥瑞(bhàgyavà'ti)故为bhagavà;

    2.以已破坏(bhaggavà'ti)一切危险故为bhagavà;

    3.以有诸福德(bhagàassasantã'ti)故为bhagavà;

    4.以分别(vibhattavà'ti)一切法故为bhagavà;

    5.以亲近(bhattavà'ti)诸上人法故为bhagavà;

    6.以已除去诸有(bhavesuvantagamano'ti)故为bhagavà。(Pr.A.1/Vm.1.142-4)

    在巴利圣典中,通常用Bhagavà来尊称佛陀。

    阿拉汉:巴利语arahant的音译。意为应当的,值得的,有资格者。

    “阿拉汉”有五种含义:

    1.以已远离(àrakattà)一切烦恼故为arahaü;

    2.以已杀烦恼敌故(arãnaühatattà)为arahaü;

    3.以已破轮回之辐故(arànaühatattà)为arahaü;

    4.以有资格(arahattà)受资具等供养故为arahaü;

    5.以对恶行已无隐秘故(pàpakaraõerahàbhàvato)为arahaü。(Pr.A.1/Vm.1.125-130)

    “阿拉汉”是对佛陀的尊称,也可以指一切的漏尽者(khãõàsava,断尽烦恼者),包括诸佛、独觉佛及阿拉汉弟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arhant音译为“阿罗汉”,谓为小乘极果。其音、用法皆与上座部佛教有所不同。

    全自觉者:对佛陀的尊称,为巴利语sammàsambuddha的直译。sammà,意为完全地,彻底地,圆满地,正确地;sam,于此作sàmaü解,意为自己,亲自;buddha,即佛陀,意为觉悟者。

    诸义注中说:“完全地、自己觉悟了一切诸法,故为‘全自觉者’。”(Sammàsàma¤casabbadhammànaübuddhattàpanasammàsambuddho'ti.)(Pr.A.1/M.A.1.12/A.A.1.170/Vm.1.132)

    汉传佛教依梵语samyak-sambuddha音译为三藐三佛陀;意译作正等觉者,正等正觉者,正遍知。

    苟答马:巴利语Gotama的音译。我们现在佛陀的家姓,通常用来指称佛陀。我们现在的教法时期是苟答马佛陀的教法时期。

    汉传佛教依梵语Gautama音译为乔答摩、瞿昙等。也常依佛陀的族姓称为释迦牟尼(øakyamuni)。

    七佛:过去曾经出现于世的六位佛陀,以及现在的苟答马佛(Gotama)并称为七佛。

    过去的六位佛陀分别是:

    1.九十一大劫以前的维巴西佛(Vipassã,毗婆尸佛);

    2.三十一大劫以前的西奇佛(Sikhi,尸弃佛);

    3.三十一大劫以前的韦沙菩佛(Vessabhu,毗舍浮佛);

    4.现在贤劫的咖古三塔佛(Kakusandha,拘留孙佛);

    5.现在贤劫的果那嘎马那佛(Konàgamana,拘那含牟尼佛);

    6.现在贤劫的咖沙巴佛(Kassapa,迦叶佛)。

    在《长部•大授经》中说:

    “诸比库,距今九十一劫以前,维巴西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出现于世。

    诸比库,距今三十一劫以前,西奇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出现于世。

    诸比库,又于彼三十一劫中,韦沙菩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出现于世。

    诸比库,于此贤劫中,咖古三塔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出现于世。

    诸比库,于此贤劫中,果那嘎马那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出现于世。

    诸比库,于此贤劫中,咖沙巴世尊、阿拉汉、全自觉者出现于世。

    诸比库,于此贤劫中,今我阿拉汉、全自觉者出现于世。”(D.14)

    美德亚:未来佛名,巴利语Metteyya的音译,意为慈爱,为此贤劫中的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佛陀。

    在《长部•转轮王经》中说:“诸比库,在人寿八万岁时,有名为美德亚的世尊将出现于世,是阿拉汉、全自觉者、明行具足、善逝、世间解、无上者、调御丈夫、天人导师、佛陀、世尊。”(D.26)

    汉传佛教依梵语Maitreya音译为弥勒、弥帝隶、梅怛丽耶等。

    独觉佛:巴利语paccekabuddha。在没有佛法的时期,能无师而通达四圣谛,但却不能教导其他众生的圣者。

    汉传佛教依梵语pratyekabuddha译作辟支佛、贝支迦、缘觉等。

    三、戒律

    比库:巴利语bhikkhu的音译,有行乞者、持割截衣者、见怖畏等义。即于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具足戒的男子。

    在《律藏•巴拉基咖》中解释:“乞讨者(bhikkhako'ti)为比库,遵从于行乞者(bhikkhàcariyaüajjhupagato'ti)为比库,持割截衣者(bhinnapañadharo'ti)为比库。”(Pr.45)

    《清净道论》中说:“比库者,以应见到轮回的怖畏(saüsàrebhayaüikkhaõatàya),或应持割截衣等(bhinnapañadharàditàya),获得这样名称的信心出家的良家之子。”(Vm.1.14)

    汉传佛教依梵语bhikùu音译为“比丘”、“苾刍”等,含有破恶、怖魔、乞士等义。其音、义皆与巴利语有所不同。

    现在使用“比库”指称巴利语传承的佛世比库僧众及南传上座部比库僧众;而使用“比丘”、“比丘尼”指称源自梵语系统的北传僧尼。

    沙马内拉:巴利语sàmaõera的音译。是指于世尊正法、律中出家、受持十戒之男子。

    汉传佛教依梵语÷ràmaõeraka音译为“沙弥”、“室罗摩拏洛迦”等。

    附带提一下:汉传佛教把梵语÷ràmaõeraka讹略为“沙弥”。如果把“沙弥”转写为巴利语则为sàmã。sàmã意为“主人”、“物主”、“丈夫”。在佛世时的古印度,奴隶、仆人称他们的主人为“沙弥”,妇女称她们的丈夫也为“沙弥”。同时,“沙弥尼”(sàminã)则是“女主人”、“妻子”的意思。因此,不宜把巴利语sàmaõera讹略成“沙弥”。

    皈依(saraõa):或归依,依靠;庇护所,避难所。

    皈依的对象有三,称为“三皈依”(tisaraõa)或“皈依三宝”。三宝,即佛(buddha)、法(dhamma)、僧(saïgha)。皈依三宝是指以佛、法、僧作为皈依处或庇护所。

    戒(sãla):有行为、习惯、品质、本性、自然等义,通常也指道德规范、好品质、良善的行为、佛教的行为准则等。

    《清净道论》中解释:“以什么意思为戒呢?以戒行之义为戒。为何称为戒?正持(samàdhànaü)——以身业等好习惯的无杂乱性之义;或确持(upadhàraõaü)——以住立于善法的持续性之义。这两种意思实是通晓语法者所允许。但也有人以头义为戒,以清凉义为戒,用如是等方式来解释其义。”(Vm.1.7)

    “戒”有时也作为“学处”的别名,如在家学处包括五戒(pa¤casãla)、八戒(aññhaïgasãla)等,出家学处包括十戒(dasasãla)、具足戒(upasampannasãla)等。

    学处(sikkhàpada):或译作学足。sikkhà意为学,学习,训练;pada意为足,处所。学处亦即是学习规则,戒条。

    《小诵注》中说:“应当学故为学;以此作为足故为足。学之足为学足,即到达学的方法之义。又或者说为根本、依止、立足处[为学处]。”

    十种学处(dasa-sikkhàpadàni):又作十戒,即沙马内拉应学习的十种行为规则。

    这十种学处依次是:离杀生,离不与取,离非梵行,离妄语,离放逸之因的诸酒类,离非时食,离观听跳舞、唱歌、音乐、表演,离妆饰、装扮之因的穿戴花鬘、芳香、涂香,离高、大床座,离接受金银。

    律藏(Vinayapiñaka):乃世尊为诸弟子制定的戒律教诫和生活规则。

    《律藏》按照内容可分为《经分别》、《篇章》、《附随》三大部分。缅文版编为《巴拉基咖》、《巴吉帝亚》、《大品》、《小品》和《附随》五大册。

    《经分别》是对比库和比库尼两部戒经——《巴帝摩卡》的解释,其中解释《比库巴帝摩卡》的部分称为《大分别》(Mahàvibhaïga);解释《比库尼巴帝摩卡》的部分则称为《比库尼分别》(Bhikkhunã-vibhaïga)。

    《篇章》(Khandhaka)又分为《大品》(Mahà-vagga)和《小品》(Culla-vagga)两大部分,《大品》有10篇,《小品》有12篇,共22篇。

    巴帝摩卡:巴利语pàtimokkha的音译,有上首、极殊胜、护解脱等义。

    《律藏•大品•诵戒篇》中解释:“巴帝摩卡者,此是最初,此是头首,此是诸善法之上首,因此称为‘巴帝摩卡’。”(Mv.135)

    律注《疑惑度脱》中说:“巴帝摩卡为极殊胜(pa-atimokkha)、极上首(atipamokkha)、极尊、极上之义。”

    《清净道论》中说:“若他看护(pàti)、保护此者,能使他解脱(mokkheti)、脱离恶趣等苦,所以称为‘护解脱’。”(Vm.1.14)

    巴帝摩卡可分为戒和经籍两种:

    1.戒巴帝摩卡(sãlapàtimokkha)——比库、比库尼应持守的巴帝摩卡律仪戒。其中,比库巴帝摩卡共有227条,比库尼巴帝摩卡有311条。

    2.经籍巴帝摩卡(ganthapàtimokkha)——僧团每半月半月应念诵的戒经。有两部戒经,即《比库巴帝摩卡》和《比库尼巴帝摩卡》。

    汉传佛教依梵语pràtimokùa音译为“波罗提木叉”等,意为别解脱、从解脱、随顺解脱等,其音、义与巴利语有所不同。

    篇:巴利语khandhaka,源于khandha(蕴,聚,积聚),意为“篇章”、“章节”。汉译古律依梵语skandha音译为犍度、揵度等。

    在《律藏》中,将有关授戒、诵戒、雨安居、自恣等僧团的生活规则进行分门别类,编集成22个部分,总称为《篇章》,其中的每个部分也称为“篇”。如有关出家、授戒的部分称为“大篇”等。

    义注(aññhakathà):aññha,同attha,意为义,义理;kathà,意为论,说。即解释巴利三藏的文献。

    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传承中,律、经、论三藏圣典称为“巴利”(Pàëi),对三藏的注解称为“义注”(aññhakathà),对义注的再解释称为“复注”(ñãkà),对复注的再解释称为“再复注”(anuñãkà)。

    其中,《律藏》的义注有《普端严》、《疑惑度脱》等。《经藏》的义注有《吉祥悦意》、《破除疑障》、《显扬心义》、《满足希求》、《胜义光明》等;论藏的义注有《殊胜义注》、《迷惑冰消》、《五部论注》等。

    巴拉基咖:比库学处之一,为巴利语pàràjika的音译,直译作“他胜”,意为已被打败或失败。

    汉传佛教音译为波罗夷、波罗市迦,也意译为断头、退没等。

    桑喀地谢沙:比库学处之一,为巴利语saïghàdisesa的音译,直译作“僧始终”。其由saïgha(僧伽;僧团)+àdi(最初;开始;首先)+sesa(残余;剩下;剩余)三词组合而成。意谓犯了此一类学处的比库,对其罪的处理过程自始至终皆须由僧团来执行。

    在《律藏》中解释说:“僧始终者,唯有僧团才能对其罪给与别住,给与退回原本、马那答及出罪,非多人,非一人[所能作],以此而说为‘僧始终’。”(Pr.237)

    汉传佛教依梵语saïghàva÷eùa音译为“僧伽婆尸沙”,意译为“僧残”。其音、义皆与巴利语有别。

    马那答:巴利语mànatta的音译。意即为了表达对比库们的敬意,而使比库们对他感到满意。乃是僧团对违犯了“僧始终学处”而想要恢复清净的比库所作出的处理方式。履行马那答的时间通常为六夜。

    汉传佛教依梵语mànatva音译为“摩那埵”。

    不定(aniyata):比库学处之一,意为不确定,不能肯定。是指尚未确定比库所违犯的是属于巴拉基咖、僧始终或巴吉帝亚三者之中的哪一种罪行的学处。这一类学处只有两条。

    尼萨耆亚巴吉帝亚:比库学处之一,为巴利语nissaggiyapàcittiya的音译。尼萨耆亚(nissaggiya),意为应舍弃的;巴吉帝亚(pàcittiya),意为令心堕落。故可译作“应舍弃的心堕落”、“舍心堕”。

    此一类学处共有三十条,是关于衣、敷具、金钱、钵、药品等物品方面的规定。凡是犯了此一类学处的比库,应先把违律的物品在僧团中、在两三众中,或在一人面前舍弃。舍弃之后再忏悔其罪。

    汉传佛教依梵语naiþsargikapràya÷cittika音译为“尼萨耆波逸提”等,意译为“舍堕”。

    巴吉帝亚:比库学处之一,为巴利语pàcittiya的音译,意为令心堕落。

    义注解释说:“令心堕落为巴吉帝亚(pàteticittan’tipàcittiyaü)。”

    在《附随》中说:“所谓‘巴吉帝亚’者,请听如实而说:令善法堕落,违犯圣道,心处于迷妄的状态,因此如是说。”

    这一类学处共有九十二条。违犯的比库需向另一位比库忏罪。

    汉传佛教依梵语pràya÷cittika音译为波逸提、波夜提,意译为“堕”,谓犯此戒而不忏悔者必堕落地狱故。

    众学法(sekhiya):比库学处之一,即应当学习之法。这一类学处主要是关于出家众行止威仪的规定。假如比库以不恭敬的态度违犯这一类学处,则犯恶作罪。

    梵行(brahmacariya):意为清净、尊贵、值得赞叹的行为;或如清净、尊贵的诸佛、独觉佛、出家圣弟子等清净者们的生活方式。

    上人法(uttarimanussadhamma):又作过人法,即超越常人的能力与证量,包括禅那、解脱、神通、证果等。

    在《律藏》中解释:“上人法名为禅那、解脱、定、等至、智见、修道、证果、断烦恼、心离盖、乐空闲处。”

    甘马:巴利语kamma的音译,意为业,行为,造作。以译音出现时,则专指僧团的表决会议。

    汉传佛教依梵语karma音译为“羯磨”。

    瓦萨:巴利语vassa的音译,即戒龄、僧龄。比库每度过一年一度的雨季安居,其戒龄则增加一岁。因雨季安居的巴利语为vassa,故比库度过了几个雨安居,则计算为多少瓦萨。

    汉传佛教借世俗腊月除夕受岁为腊,故称僧尼受具足戒后之年数为“戒腊”。今不用此说。

    戒师(upajjhàya,upajjhà):直译为亲教师,意即亲近教导的老师,乃出家弟子对其受戒师父的尊称。

    巴利语upajjhàya源自动词“专注,注意”(upanijjhàyati)。如律注中说:“能注意各种[大小]罪者为戒师。(vajjàvajjaüupanijjhàyatã'tiupajjhà)”(Mv.A.126;5.1033)

    对于比库来说,只要不还俗,他终生只有一位戒师。但对于沙马内拉来说,只要他从另外一位长老比库处受皈戒并礼请其为戒师,则他与原先戒师之间的师徒关系自动失效。

    汉传佛教依梵语upàdhyàya音译为邬波驮耶,讹略为和尚、和上、和阇等。

    老师(àcariya):又可音译为阿吒利亚。即能传授弟子法义知识及教导正确行为之师。

    律注中说:“能教导正行与行止者为老师。(àcàrasamàcàrasikkhàpanakaüàcariyaü)”(Mv.A.77)

    一位比库有四种老师:

    1.出家时的剃度授戒师;

    2.受具足戒时的教授师和读甘马师;

    3.教授戒律、佛法、禅修业处等的老师;

    4.依止师。

    汉传佛教依梵语àcàrya音译为阿阇梨、阿遮利耶等。

    长老(thera):又作上座。一般是指十个瓦萨或以上的比库。有时相对于瓦萨较小的比库来说,大瓦萨比库也可称为上座(thera)或较年长者(vuóóhatara)。

    下座(navaka):直译为新的。相对于瓦萨较大的比库来说,瓦萨小的比库即是下座。

    未受具戒者(anupasampanna):除了比库、比库尼之外的在家人和其他出家众皆称为“未受具戒者”。

    近事男:巴利语upàsaka的直译,即亲近奉侍三宝的男子。又作净信男,清信士,居士;为已归依佛、法、僧的在家男子。古音译作优婆塞、邬波索迦、伊蒲塞等。女子则称为近事女(upàsikà,优婆夷)。

    净人,巴利语kappiyakàraka,简称kappiya,意为使事物成为比库或僧团允许接受和使用的未受具戒者。也包括为比库或僧团提供无偿服务者。

    贼住者(theyyasaüvàsako):以邪恶之心自行剃发披衣、示现出家形象或冒充比库者。

    有三种贼住者:形相之贼、共住之贼和俱盗之贼。这三种贼住者皆不得出家及受具足戒。

    衣(cãvara):原意为衣、布,特指出家众所披之衣。

    比库有三衣(ticãvara),即桑喀帝、上衣和下衣。但沙马内拉只有上衣和下衣,无桑喀帝。

    袈裟:巴利语kàsàya或kàsàva的音译。即僧人所披之衣。

    “袈裟”原指橘黄色、红黄色、褐色或棕色。因为出家众所披之衣通常都染成橘黄色或黄褐色不等,所以,染成这种颜色之衣即称为袈裟衣、染色衣,或直接称为袈裟。

    桑喀帝:巴利语saïghàñã的音译。意为重衣,复衣,重复衣;因须缝制成两重而作,故名。有时把桑喀帝和上衣重叠在一起披着也合称为“桑喀帝”。

    古音译为僧伽梨、僧伽胝等。

    上衣(uttaràsaïga):uttara意为上面的;àsaïga意为衣着。即上身披着之衣。

    古音译为郁多罗僧、嗢多罗僧等。

    下衣(antaravàsaka):直译为内衣。antara意为里面的,中间的;vàsaka意为穿着的。穿下衣时围腰下着如裙,上掩脐轮,下盖双膝。

    古音译为安陀会、安怛婆沙等。

    齿木(dantakaññha,dantapoõa):又作牙枝。古印度人用来刷牙洁齿的细木条。其长约一拃手不等,一头削尖可剔牙,一头留有纤维可刷牙。

    汉传佛教将之讹作“杨枝”。然一切木料皆可作齿木,并非独用杨柳枝。

    钵:巴利语patta的古音译。为僧众行乞资身之器,比库随身八物之一。其状扁圆形,用以盛食物。在材质上,世尊允许比库使用铁钵(ayopatta)和陶钵(mattikàpatta)两种。

    时限药(yàvakàlika):限于明相出现后至日正中时之间的时段才可以食用的食物。时限药分为噉食和嚼食两类。

    噉食(bhojaniya):也作正食,软食,蒲膳尼食。律藏中说:“五种食物名为噉食:饭、面食、炒粮、鱼和肉。”(Pc.239)

    a.饭(odano)——由稻谷、麦等七谷的米粒所煮成的饭和粥。

    b.面食(kummàso)——以麦为原料制成的面制品。

    c.炒粮(sattu)——由七谷经烘炒而成;也包括将稻谷炒后所捣成的粉。

    d.鱼(maccho)——包括鱼鳖虾蟹、贝类等一切水生动物。

    e.肉(maüsaü)——禽、兽类的肉、骨、血、皮、蛋等。

    嚼食(khàdaniya):也作硬食,不正食,珂但尼食。khàdana,即咀嚼之义。嚼食是指须经咬嚼的食物,如:水果、植物的块茎类等。

    律藏中说:“除了五种噉食、时分药、七日药和终生药之外的其他食物名为嚼食。”(Pc.239)

    除了五类噉食以外,一般上用来当食物食用的都可以归纳为嚼食。例如:蔬果瓜豆等等。除此之外,麦片、美禄(Milo)、好力克(Horlic)、阿华田(Ovaltin)、豆浆、番薯汤、可可、巧克力、奶酪及三合一咖啡也不许在非时服用。根据斯里兰卡及泰国佛教的传承,不加奶精的纯咖啡可以在非时服用。

    三种清净鱼、肉(tikoñiparisuddhamacchamaüsa):没有看见、没有听说以及不怀疑为了自己而宰杀的鱼虾、动物之肉。这是佛陀允许比库食用的三种肉类。

    《律藏•大品》中说:“诸比库,不得明知而食用指定杀的肉。若食用者,犯恶作。诸比库,我允许三种清净的鱼和肉:不见,不闻,不疑。”(Mv.294)

    不见(adiññhiü)——施主所拿来供养的肉,是比库并没有看见这是专为比库们宰杀的动物、鱼虾。

    不闻(asutaü)——所拿来供养的肉,是比库并没有听说这是专为比库们宰杀的动物、鱼虾。

    不疑(aparisaïkitaü)——知道这是排除了见疑、闻疑,以及两者俱非疑的鱼、肉。

    若比库见到人们手里拿着网笼等离开村子走进山林,第二天进入该村托钵时得到有鱼、肉的食物,他由于见到而怀疑“这是否是为了比库们而杀的?”这称为“见疑”而不能接受。若无疑者则可接受。但若问明这并非为了比库们而杀的之后则可食用。

    对于“闻疑”则是并没有看见却因听说而起疑。对于“两者俱非疑”则是既没有看见也没有听说,但却怀疑是为了比库们而杀的。

    对于这三种清净鱼、肉,在律注的“破僧学处”中有详细解释。(Pr.A.410)

    时分药(yàmakàlika):只限制比库于一天之内食用的水果汁以及未煮过的蔬菜汁。例如芒果汁、苹果汁、橙汁、香蕉汁、葡萄汁等。

    世尊在《律藏•药篇》中说:

    “诸比库,我允许一切果汁,除了谷果汁之外。诸比库,允许一切叶汁,除了菜汁之外。诸比库,允许一切花汁,除了蜜花汁之外。诸比库,允许一切甘蔗汁。”(Mv.300)

    根据律藏的注释,大型水果以及一切其他种类的谷物皆被视为是随顺于谷类的,其汁不可用来作时分药。例如椰子汁、西瓜汁、哈蜜瓜汁等。

    时分药的制作方法是:由沙马内拉或在家人等未受具戒者把欲榨成汁的小果等以冷水压挤后,经过滤而成。滤过了的汁可以加进冷开水、糖或盐饮用。

    任何经煮过了的蔬菜汁和水果汁皆不可在午后饮用,因为该汁一旦煮过则成了时限药。不过,放在太阳下面加温是允许的。

    七日药(sattàhakàlika):允许比库在七天之内存放并食用的药。有五种七日药,即:生酥、熟酥、油、蜂蜜和糖。

    终生药(yàvajivika):又作尽寿药。即没有规定食用期限的药品。此类药一般上是用来治病而不当食物吃用。

    作净:巴利语kappiyaükaroti的直译,意即“使…成为许可的”。

    如果比库接到含有种子的水果或瓜豆蔬菜等的供养时,应先作净后才可食用。有五种作净的方法:1.用火损坏,2.用刀损坏,3.用指甲损坏,4.无种子,5.种子已除去。

    明相出现(aruõuggamana):又作黎明,破晓;即天刚亮的时候。时间约在日出前的30-35分钟之间不等。同时,在一年之中不同日期的明相出现时刻也不同。佛教以明相出现作为日期的更替,而非午夜12点。

    有许多标志可以辨认明相出现,如四周的天空已由暗黑色转为蓝白色,鸟儿开始唱歌,可以看清不远处树叶、建筑物等的颜色,不用打手电筒也可看清道路等。一年之中不同日期的明相出现时刻并不相同。

    日正中时(majjhantikasamaya):又作正午,即太阳正好垂直照射于所在地点的经线上的那一刹那,日影一偏即为非时(过午)。不同地区的日正中时并不相同,所以不能以中午12点来计算。同时,在一年之中,不同日期的日正中时也不同。

    坐卧处(senàsana):由巴利语sena(=sayana卧具;床)+àsana(坐具;座位)组合而成。

    根据经律的上下文,senàsana含有两种意思。如果指的是住所、住处,则应翻译为“坐卧处”。如果指的是生活起居的用具,如床、椅子、褥垫等,则应翻译为“坐卧具”。

    善逝张手(sugatavidatthi):张手(vidatthi),又作搩手,拃手。即手掌张开后由拇指到小指(或中指)两端之间的长度。义注中说:善逝张手等于中等身材之人的三张手,建筑师肘尺的一个半肘长。但根据泰国的算法,善逝的一张手是常人的1.33倍。

    若在“张手”之前没有特别加上“善逝”,则是指常人的张手。

    在律藏中较常用到的长度单位是:

    1寻(vyàma,byàma)=4肘(ratana);

    1伸手所及(hatthapàsa)=2.5肘;

    1肘=2张手;

    1张手=12指宽(aïgula);

    1指宽=7谷(dha¤¤amàsa)。

    林野(ara¤¤a):即远离村庄市镇的山林、荒郊、野外。古音译为阿兰若、阿练若等。

    有住林野习惯的比库则称为“林野住者”(àra¤¤ika)。

    雨安居(vassa):在印度、缅甸、泰国等热带国家一年可以分为热季、雨季和凉季三个季节。根据佛制戒律,在雨季四个月当中的三个月期间应停止到处云游参学,安住在一固定的住所度过雨安居,精进禅修。

    雨安居可以分为“前安居”和“后安居”两种,皆为期三个月。前安居的时间在每年阳历7月月圆日的次日至10月的月圆日,约相当于中国农历的六月十六日至九月十五日;后安居则再推迟一个月。

    汉传佛教以农历四月十六日至七月十五日为安居期(比印度古历早两个月),因时值汉地夏季,故称“结夏”。其时间、做法皆与上座部佛教有异。

    咖提那:巴利语kañhina的音译,原意为坚固的,坚硬的。即为了加强五种功德而作坚固的意思。古音译作迦絺那。

    佛陀允许僧团在雨安居结束后的那一个月内(约相当于中国农历的九月十六至十月十五日),可安排其中的一天来敷展咖提那衣,故在该天所敷展之衣也称为咖提那。

    敷展咖提那衣的所有程序必须在一天之内完成。这些程序包括接受布料、裁剪、缝制、染色、晾干,以及在僧团当中进行分配与随喜。凡圆满了三个月雨安居且参加随喜咖提那衣的比库,在雨安居结束之后的五个月内可享有五种利益:无邀请而行、无受持而行、结众食、随意衣、他能获得其处所得之衣。

    四、教理

    圣谛:巴利语ariyasacca,即圣者的真谛(ariyassasaccattàariyasaccànã'tiattho.)

    圣(ariya),意为神圣的,尊贵的,圣者。谛(sacca),意为真谛,真理,真实。

    这四圣谛之所以被称为“圣谛”,《清净道论》中以五义解释说:

    1.因为是佛陀等圣者所通达,所以称为“圣谛”。

    2.又因是圣者的真谛,故为“圣谛”。如《相应部》中说:“诸比库,在有诸天、魔、梵的世间中,有沙门、婆罗门、天与人的人界,如来是圣者,所以称为‘圣谛’。”(S.56.3.8)

    该经义注说:“由于这些属于圣者所有的,已被圣者、如来所通达、所宣说,因此以圣者的真谛故,为‘圣谛’的意思。”

    3.因正觉了这些而成就圣位,故称为“圣谛”。如说:“诸比库,如实正觉了此四圣谛故,如来称为‘阿拉汉、全自觉者’。”(S.56.3.3)

    4.又因诸圣者皆是真实故为“圣谛”;诸圣者即是如实、不违如、不异如的意思。如说:“诸比库,此四圣谛为如、不违如、不异如,所以称为‘圣谛’。”(S.56.3.7)(Vm.2.531)

    圣谛有四种,称为四圣谛(catàriariyasaccàni):

    1.苦圣谛(dukkhaüariyaccaü);

    2.苦集圣谛(dukkhasamudayaüariyaccaü);

    3.苦灭圣谛(dukkhanirodhaüariyaccaü);

    4.导至苦灭之道圣谛(dukkhanirodhagàminãpañipadàariyasaccaü)。

    四圣谛是佛陀教法的根本,任何的善法皆为四圣谛所包摄。

    苦圣谛(dukkhaüariyaccaü):简称苦谛。即揭示生命本质的真理。

    苦,巴利语dukkha,由du(下劣的)+kha(空无的)构成。《清净道论》解释说:“此第一谛下劣,是许多祸害的依处;空无,并没有愚人们所遍计的恒常、净、乐、我之性。因为下劣故,空无故,称为‘苦’。”(Vm.2.530)

    在《大念处经》中说:“诸比库,何谓苦圣谛?生是苦,老是苦,死是苦,愁、悲、苦、忧、恼是苦,怨憎会是苦,爱别离是苦,所求不得是苦。简而言之:五取蕴即苦。”

    根据《分别论》,苦圣谛是除了渴爱(taõha,属于贪心所)之外的烦恼、不善法、三善根有漏法、有漏善法、有漏善不善法的果报、既非善不善和果报的唯作法,及一切色法(81世间心,51心所,28色)。(Vbh.206)

    苦集圣谛(dukkhasamudayaüariyaccaü):简称集谛。即揭示苦生起的原因之圣谛。

    集,巴利语samudaya,由saü(集合)+u(生起)+aya(原因)构成。《清净道论》解释说:“此第二谛以有其余诸缘的集合作为苦生起的原因,这样的集合作为生起苦的原因,称为‘苦之集’”。(Vm.2.530)

    在经教中,苦集圣谛通常指渴爱(taõha)。如《大念处经》中说:“诸比库,何谓苦集圣谛?此爱是再有,与喜、贪俱,于处处而喜乐,这就是:欲爱、有爱、无有爱。”

    根据《分别论》,苦之因除了渴爱之外,还可以指一切烦恼、一切不善法、三善根有漏法和一切有漏善法。(Vbh.206-210)

    苦灭圣谛(dukkhanirodhaüariyaccaü):简称灭谛。即关于苦的灭尽、渴爱止息的圣谛。

    灭,巴利语nirodha,由ni(没有)+rodha(流浪,旅行)构成。《清净道论》解释说:“因为在此并没有被称为轮回流浪的苦的征途,一切之趣已空故;或已证得[灭]时,那里便没有被称为轮回流浪的苦的征途;也因与之相反故,称为苦之灭。或作为苦的不生、灭尽之缘故,为苦之灭。”(Vm.2.530)

    在《大念处经》中说:“诸比库,何谓苦灭圣谛?即是那种爱的无余离贪、灭、舍弃、舍离、解脱、无执着。”

    导至苦灭之道圣谛(dukkhanirodhagàminãpañipadàariyasaccaü):简称道谛。即能够达到灭苦的途径、方法的圣谛。《清净道论》解释说:“第四谛因为以彼苦之灭为目标、朝向它而前进故;是到达苦之灭的行道故,所以称为‘导至苦灭之道’。”(Vm.2.530)

    在《大念处经》中说:“诸比库,何谓导至苦灭之道圣谛?此即八支圣道,这就是: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念处:巴利语satipaññhàna。念的住立(patiññhàti)或现起处(upaññhànaññhena)为念处(satiyàpaññhànaüsatipaññhànaü)。

    有四种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

    觉支:巴利语sambojjhaïga,又作正觉支。正觉的因素或导向正觉的要素,称为正觉支。(tassasambodhissa,tassàvàsambodhiyàaïgan'tisambojjhaïgaü.)

    有七种正觉支: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和舍觉支。

    八支圣道:巴利语aññhaïgikaariyamagga,又作八圣道分,即圣道的八个要素。道(magga),即道路;导向正觉与涅槃的道路为圣道。

    八支圣道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和正定。

    北传佛教多作“八正道”。

    正见(sammàdiññhi):见,巴利语diññhi,即见解,意见,观点。若加上前缀即为正见,单独使用则专指邪见。

    正见与智(¤àõa)、慧(pa¤¤à)、明(vijjà)、无痴(amoha)等同义,为慧根(pa¤¤indriya)心所的异名。

    正见包括观正见(vipassanà-sammàdiññhi)与道正见(magga-sammàdiññhi)两种,但多数是指道正见,即对四圣谛的智慧。

    如《大念处经》说:“诸比库,什么是正见呢?诸比库,苦之智、苦集之智、苦灭之智、导至苦灭之道之智。诸比库,这称为正见。”

    正思惟(sammàsaïkappa):思惟,即思索,思维,专注,为寻(vitakka)心所的异名。

    有三种正思惟:出离思惟(nekkhammasaïkappa)、无恚思惟(abyàpàdasaïkappa)、无害思惟(avihiüsàsaïkappa)。

    《大念处经》中说:“诸比库,什么是正思惟呢?出离思惟、无恚思惟、无害思惟。诸比库,这称为正思惟。”

    正语(sammàvàcà):正确的言语,即远离四种不正当的语言:妄语(musàvàda)、两舌(pisuõàvàcà)、恶口(pharusàvàcà)、绮语(samphappalàpa)。

    《大念处经》中说:“诸比库,什么是正语呢?离妄语、离两舌、离恶口、离绮语。诸比库,这称为正语。”

    正业(sammàkammanta):正确的行为,即远离三种不正当的行为:杀生(pàõàtipàta)、不与取(adinnàdàna,偷盗)、欲邪行(kàmesumicchàcàra,邪淫)。

    《大念处经》中说:“诸比库,什么是正业呢?离杀生、离不与取、离欲邪行。诸比库,这称为正业。”

    正命(sammà-àjãva):正当的谋生方式。

    《大念处经》说:“诸比库,什么是正命呢?诸比库,于此,圣弟子舍离邪命,以正命而营生。诸比库,这称为正命。”

    正精进(sammàvàyàma):正确的努力、奋斗。正精进通常指四正勤(cattàrosammappadhànà)。

    《大念处经》说:“诸比库,什么是正精进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为了未生之恶、不善法的不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恶、不善法的断除,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未生之善法的生起,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为了已生之善法的住立、不忘、增长、广大、修习、圆满,生起意欲、努力、激发精进、策励心、精勤。诸比库,这称为正精进。”

    正念(sammàsati):念,即心清楚地了知对象;保持心对所缘念念分明、不忘失。正念的所缘通常有四种,即四念处: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

    《大念处经》说:“诸比库,什么是正念呢?诸比库,于此,比库于身随观身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受随观受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心随观心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于法随观法而住,热诚,正知,具念,调伏世间的贪、忧。诸比库,这称为正念。”

    正定(sammàsamàdhi):定,即心一境性(ekaggatà)心所,为心只专注于所缘的状态。经典中通常将正定解释为四种禅那。

    《大念处经》说:“诸比库,什么是正定呢?诸比库,于此,比库已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离生喜、乐,成就并住于初禅;寻伺寂止,内洁净,心专一性,无寻、无伺,定生喜、乐,成就并住于第二禅;离喜,住于舍,念与正知,以身受乐,正如圣者们所说的:‘舍、具念、乐住。’成就并住于第三禅;舍断乐与舍断苦,先前的喜、忧已灭没,不苦不乐,舍念清净,成就并住于第四禅。诸比库,这称为正定。”

    五、禅修

    业处:巴利语kammaññhàna的直译,字义为“工作的处所”,即修行的法门,或修行时专注的对象。

    有两大类业处:

    1.止业处(samathakammaññhàna)为培育定力的修行方法,属于增上心学。

    2.观业处(vipassanàkammaññhàna),为培育智慧的修行方法,属于增上慧学。

    止(samatha):意为平静。为心处于平静、专一、无烦恼、安宁的状态,亦即禅定的修行法门。古音译作奢摩他。

    诸经论注说:“令诸敌对法止息为止。”(paccanãka-dhammesametã'tisamatho.)(Ds.A.132;Ps.A.83)

    在《清净道论》中,把佛陀所教导的修习止的种种方法归纳为四十种业处:十遍、十不净、十随念、四无量、四无色、一想、一差别。

    观(vipassanà):又音译为维巴沙那。为直观觉照一切名色法(身心现象)的无常、苦、无我本质,亦即培育智慧的修行法门。古音译作毗婆舍那、毗钵舍那。

    诸经论注说:“以无常等不同的行相观照为观。”(aniccàdivasenavividhenaàkàrenapassatã'tivipassanà.)(Ds.A.132;Ps.A.83)

    在修行观业处时,依据修习世间智直至出世间智而次第成就的观智可分为十六种,即:名色识别智、缘摄受智、思惟智、生灭随观智、坏灭随观智、怖畏现起智、过患随观智、厌离随观智、欲解脱智、审察随观智、行舍智、随顺智、种姓智、道智、果智和省察智。

    入出息念:巴利语ànàpànassati的直译,又音译作阿那般那念,安般念。ànàpàna由assasati(入息)和passasati(出息)组成,即入出息、呼吸。sati意为念,即保持心对所缘念念分明、不忘失。入出息念即保持正念专注于呼吸的修行方法。

    修习入出息念可以证得四种色界禅那。

    北传佛教有时将之称为“数息观”。然而,根据上座部佛教的教学实践,“数息”只是修习入出息念的最初阶段,不能代表整个修习过程。而且,入出息念包括了由止到观的完整修法,不能笼统地称为“观”。

    禅相:巴利语nimitta。nimitta意为标志,标记,征兆。禅修时由于专注禅修所缘生起的影像为禅相。禅相由心想而生,属于概念法。

    有三种禅相:遍作相(parikammanimitta)、取相(uggahanimitta)和似相(pañibhàganimitta)。

    在三种禅相中,四十种业处都可通过适当的方法获得遍作相与取相,但只有十遍、十不净、身至念与入出息念22种业处才能获得似相,并且必须通过专注似相证得近行定与安止定。

    不净修习:巴利语asubha-bhàvanà的直译。sabha意为清净的,美的;加上表示反义的前缀a,意为不清净的。bhàvanà意为修习,禅修,培育。不净修习即取身体的厌恶不净作为禅修所缘的修行方法。

    有两种修习不净的方法:1.有意识的不净业处(savi¤¤àõaka-asubhakammaññhàna),又作身至念、三十二身分,即思惟有生命的身体三十二个部分厌恶与不净的禅修业处。

    2.无意识的不净业处(avi¤¤àõaka-asubha-kammaññhàna),又分为十种,即思惟无生命的身体(死尸)肿胀腐烂的十种不净相(十不净)。

    修习不净业处能镇伏贪欲,也可以证得初禅。

    北传佛教依说一切有部等所传的“五停心观”将“不净修习”称为“不净观”。“五停心观”意谓五种停止心之惑障的观法,即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界分别观、数息观。然而,根据上座部佛教,修习不净业处属于修止而非修观。因此不能把巴利语asubha-bhàvanà讹作“不净观”。

    四无量:巴利语catasso-appama¤¤àyo,即修习慈、悲、喜、舍四种无量心。由于修习慈等是对无量的对象而转起,无量的有情是它们的对象,以所缘无量故为“无量”。(Vm.1.269)

    四无量又作四梵住(cattàro-brahmavihàrà)。《清净道论》中说:“当知以最胜处及以无过失性而称为梵住。以对诸有情正确地行道故住于最胜。又如梵天以无过失之心而住,如此与这些相应的禅修者相当于梵天而住。故以最胜处及以无过失性而称为梵住。”(Vm.1.268)

    祝愿有情幸福快乐为慈(mettà);

    希望拔除有情之苦为悲(karuõà);

    随喜有情的成就为喜(mudità);

    对有情保持中舍平等的态度为舍(upekkhà)。

    慈心修习:巴利语mettà-bhàvanà的直译,又作修慈,培育慈爱。mettà意为慈,慈爱;bhàvanà意为修习,培育。慈心修习即希望一切有情快乐的修行方法。

    修习慈心属于四无量之一,又是四种保护业处之一。修习慈心能证得色界第三禅。

    北传佛教依“五停心观”将“慈心修习”称为“慈心观”。然而,根据上座部佛教,修习慈心属于修止而非修观。因此不能把巴利语Mettà-bhàvanà讹作“慈心观”。

    佛随念:巴利语Buddhànussati的直译。禅修者思惟佛陀的九种功德:“彼世尊亦即是阿拉汉、全自觉者、明行具足、善逝、世间解、无上调御丈夫、天人导师、佛陀、世尊。”也可以只忆念佛陀九德中的其中一项功德,如“阿拉汉,阿拉汉……”。

    此业处因为以佛陀的功德为所缘,只能达到近行定,不能证得安止。

    三相(tãõilakkhaõàni):一切行法(有为法,世间法)皆具有的三种本质:无常、苦、无我。

    以诸行生灭变易故为无常(anicca);

    以诸行数数受到生灭的逼迫故为苦(dukkha);

    以一切法(包括世间、出世间法)并不存在可称为“我”的实体故为无我(anatta)。

    北传佛教有“法印”(梵语dharma-mudrà)之说,谓小乘经有“三法印”,即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项义理印证各种说法之正邪,或再加“一切行苦”成“四法印”;又谓大乘经有“一实相印”云云。南传上座部佛教并无“法印”之说。

    六、道果

    弟子:巴利语sàvaka,直译作声闻,意谓通过听闻佛陀音声言教而修行、证果的弟子。

    如果依胜义谛,只有证悟道果的圣弟子(四双八辈)才能称为“声闻”;但若依世俗谛,则包括只要受了三皈五戒的所有僧俗佛教信徒皆可称为弟子。

    入流:又作至流,四种圣果中的初果,为巴利语sotàpanna的直译。sota,意为流,河流;àpanna,意为已进入,已到达。入流即已進入聖道之流,必定流向般涅槃。

    《增支部•第十集》注中说:“入流者,为已进入圣道之流。”(sotàpannà'tiariyamaggasotaüàpannà.)(A.A.10.64)

    以上是就圣果位而言的。若就圣道位而言,巴利语则为sotàpatti。sota(流)+àpatti(进入,到达),中文也译作入流。在圣典中也常作sotàpattiphala-sacchikiriyàyapañipanna,直译作“为现证入流果的已行道者”或“正进入证悟入流果者”。

    入流圣道能断除最粗的三种结:

    ①、执着实有我、我所、灵魂、大我、至上我存在的“有身见”(sakkàyadiññhi,又作身见,我见,邪见,萨迦耶见);

    ②、执着相信修持苦行、祭祀、仪式等能够导向解脱的“戒禁取”(sãlabbattaparàmàsa);

    ③、对佛法僧、戒定慧、三世因果及缘起的“疑”(vichikicchà)。

    同时,入流道智也能断除一切强得足以导致投生至四种恶趣(地狱、畜生、饿鬼、阿苏罗)的贪瞋痴,以及所有尚未产生四种恶趣果报的恶业。因此,初果入流圣者不可能再堕入四恶趣。对于漫长的生死旅途来说,入流圣者已经走近了轮回的终点,他们的未来世将只投生于人界与天界两种善趣当中,而且次数最多不会超过七次。也即是说:入流圣者将于不超过七次的生命期间,必定能得究竟苦边,趣无余依般涅槃,绝不会再有第八次受生。

    在圣典中常如此描述入流圣者:

    ßtiõõaüsaüyojanànaüparikkhayàsotàpannohotiavinipàtadhammoniyatosambodhiparàyaõo'ti.û

    “灭尽三结,成为入流者,不退堕法,必定趣向正觉。”

    汉传佛教依梵语srota-àpanna音译作须陀洹、窣路多阿半那、窣路陀阿钵囊等。

    一来:四种圣道果的第二种,为巴利语sakadàgàmin的直译。为sakid(一次)+àgama(来,前来)+in(者,…的人)的组合。意为再回来此世间结生一次。

    《中部•若希望经》注中说:“一来者,为回来一次。”(sakadàgàmã'tisakiüàgamanadhammo.)(M.A.1.67)《人施设论》注中说:“再回来结生一次者,为一来。”(pañisandhivasenasakiüàgacchatã'tisakadàgàmã.)(Pp.A.34)

    在《人施设论》中说:

    ßKatamocapuggalosakadàgàmã?Idhekaccopuggalotiõõaüsaüyojanànaüparikkhayà,ràgadosamohànaütanuttàsakadàgàmãhoti,sakidevaimaülokaüàgantvàdukkhassantaükarotiÝayaüvuccatipuggalo`sakadàgàmã'.û

    “哪一种人为一来者?于此,有一种人灭尽三结,贪瞋痴减弱,成为一来者,只来此世间一次即作苦之终结。这种人称为‘一来’。”(Pp.34)

    一来圣者在初道时已断了有身见、戒禁取、疑三结,于今又减弱了较粗的欲贪、瞋恚与愚痴,最多只会再回来此欲界世间受生一次,即尽苦边。一来圣者偶然还会生起一些较轻的烦恼,但并不会时常发生,同时它们的困扰力已经很弱。

    汉传佛教依梵语sakçd-àgàmin音译作斯陀含、沙羯利陀伽弥等。

    不来:四种圣道果的第三种,为巴利语anàgàmin的直译。为na(不)+àgàma(来,前来)+in(具有)的组合。意为不再返回欲界受生。

    在《五部论注》中说:“不来者,名为对欲贪、瞋恚于心不动摇,以及决定性不会再从其世间退回来者。”(anàgàmã'tikàmaràga-byàpàdehiakampanãyacittàyacatamhàlokaanàvattidhammatàyacañhitasabhàvonàma.)(Pk.A.188)

    圣典中常如此描述不来圣者:

    ßpa¤cannaüorambhàgiyànaüsaüyojanànaüparikkhayàopapàtikohoti,tatthaparinibbàyãanàvattidhammotasmàlokà.û

    “灭尽五下分结,成为化生者,在那里般涅槃,不再从那世间回来。”

    不来圣者因为已断尽了能把有情系缚于欲界的欲贪与瞋恨两结,所以不会受到欲界的烦恼力牵引而再投生到欲界。不来圣者若在今生不能够证悟阿拉汉果,死后只会投生于色界或无色界梵天,并于其处证趣般涅槃。

    汉传佛教古音译作阿那含、阿那伽弥等,也意译为不还。

    学人(sekha,sekkha):又作有学。通常指已经证得入流等三种道果的圣者,因他们还必须继续修学戒定慧三学、八支圣道,故为学人。

    《增支部》中说:“比库,应学故,称为学人。学什么呢?学增上戒学,学增上心学,学增上慧学。比库,应学故,称为学人。”(A.3.9.5)

    《相应部》中说:“比库,于此,具足有学正见……具足有学正定。比库,这样才是学人。”(S.45.13)

    有七种学人(sattasekhà):为作证入流果之行道者,入流圣者;为作证一来果之行道者,一来圣者;为作证不来果之行道者,不来圣者;为阿拉汉之行道者。

    有时把善行凡夫也称为学人。如《律注》中说:“凡夫之善者以及七种圣者,以应学三学故为学人。”(Pr.A.45)

    无学者(asekha,asekkha):即阿拉汉圣者。因为阿拉汉圣者对所应修、所应学之法,皆已圆满,更无所应学,故称为无学者。

    《律注》中说:“已超越诸学法,住立于至上果,从此再也没有更应当学的漏尽者,称为无学者。”(Pr.A.45)

    漏尽者(khãõàsava):即阿拉汉圣者。漏(àsava),烦恼的异名。有四种漏:欲漏、有漏、见漏和无明漏。因为透过阿拉汉道完全地断除了一切漏,故称为漏尽者。

    在《中部•根本法门经》注中说:“有四种漏:欲漏……无明漏。这四种漏已被阿拉汉灭尽、舍断、正断、止息、不可能再生,已被智火烧尽,因此称为漏尽者。”(M.A.1.8)

    七、非人

    非人:巴利语amanussa,指人类以外的其他有情。通常指诸天、龙、亚卡、阿苏罗、鬼、地狱众生等,有时也专指祸害人类的鬼怪。

    诸天:巴利语devatà,为轮回流转中的善趣之一。其果报比人类要殊胜,他们寿命长久,身体清净光明,能飞行虚空,变化自在,常享胜妙快乐。

    在经典中,诸天通常指“六欲天”,即六种欲界的诸天众。他们由下向上依次为:

    1.四大王天(Càtummahàràjika,为守护四方的四大王天及其眷属所居);

    2.三十三天(Tàvatiüsa,古音译忉利天。此天之主称沙咖天帝);

    3.亚马天(Yàma,古音译夜摩天、焰摩天);

    4.都西答天(Tusita,古音译兜率天、睹史多天);

    5.化乐天(Nimmànarati,又称乐变化天);

    6.他化自在天(Paranimmitavasavatti,即魔天)。

    有时,诸天也包括比六欲天更高级的色界梵天、无色界梵天,以及一些较低级的地居天、空居天等。

    通过积累布施、持戒等福德善业,命终之后可投生到天界。成就禅那者死后则可投生到梵天界。

    四大王天:巴利语Càtummahàràjika,六欲天中最低的天界。此天界为四大天王及其眷属所居,故名。

    四天王分别守护着四方。他们分别是:

    1.守护东方的为持国天王(Dhataraññha),统领甘塔拔;

    2.守护南方的为增长天王(Viråëhaka),统领瓮睾鬼;

    3.守护西方的为广目天王(Viråpakkha),统领诸龙;

    4.守护北方的为韦沙瓦纳天王(Vessavaõa),统领亚卡。

    此四大天王既守护四方,也保护佛陀及佛弟子们。

    沙咖天帝:巴利语Sakkadevànaminda,直译作沙咖诸天之主。沙咖,意为“能”,乃天帝之姓。为三十三天之主,居住在须弥山顶善见城(Sudassana)中的最胜殿(Vejayanta),亦是佛教的护法主神。

    汉传佛教将之讹略为帝释、天帝释、释提桓因。

    韦沙瓦纳:巴利语Vessavaõa的音译,四大天王中的北方天王,统领亚卡众。据说他的前世是位婆罗门,因乐善好施而投生为名叫古韦拉(Kuvera)的天子。后因统辖维萨纳城(Visàõà)而被称为“韦沙瓦纳”。

    北传佛教称之为多闻天王(Vai÷ramaõa,毗沙门),并尊奉为财宝神和佛教保护神。

    甘塔拔:巴利语gandhabba的音译,意为食香、香阴、香行等。天界的音乐神,为东方持国天王之部属。

    古音译作干闼婆、犍闼婆、干沓婆等。

    瓮睾鬼:巴利语kumbhaõóa的直译。鬼类名,为南方增长天王所领之鬼众。由于此类鬼众的阴囊(aõóa)状如瓮形(kumbha),故得此名。

    古音译作鸠槃荼、恭畔荼等,意为瓮形鬼,冬瓜鬼。

    龙:巴利语nàga。为身长无足、类似蛇的有情类,多居住在江河湖海中,有呼云唤雨之神力。有些也守护佛教。

    亚卡:巴利语yakkha的音译。非人的一种,是地位比诸天低但又具有诸天威力的一类鬼神,为北方韦沙瓦纳天王所统领。

    亚卡的种类极其繁多,有些是凶残暴戾、能伤害人类的恶鬼,有些是依止山川树木而居的树神、地居天,还有些则是如有大福德、大威势的诸天。在《中部•小爱行尽经》中,甚至把沙咖天帝也称为亚卡。

    汉传佛教依梵语yakùa音译为夜叉、药叉等。

    阿苏罗:巴利语asura的音译,为一种低等的天神。古印度传说阿苏罗经常与诸天发生战争,被金刚手天王(vajirahattha)打败后退居到大海。阿苏罗的首领称为阿苏罗王(asurinda),经典中较常见的有韦巴吉帝(Vepacitti)、拉胡(Ràhu)、巴哈拉达(Pahàràda)等。

    还有一种称为随苦处的阿苏罗(vinipàtikàsura),他们属于四恶趣之一,住在村落或树林,常受痛苦煎迫,依赖村民丢弃的食物等维生。

    古音译作阿修罗、阿素洛、阿须伦等,意为非天、非同类、不端正、不酒等。
关于部分巴利专有名词采用新音译的方案
    关于部分巴利专有名词采用新音译的方案

    虽然唐代著名的佛经翻译家玄奘大师在翻译佛经时提出了“五种不翻”的原则,但实际上他在翻译实践中仍然采用了许多新的翻译用语,比如把旧译的“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新译为“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逝多林给孤独园”,把旧音译的“比丘”重译为“苾刍”等等即是其例。玄奘大师的翻译作品无论是在精准度方面,还是在行文的流畅性方面,在中国古代翻译史上亦可谓首屈一指的。然而,现今于中国汉传佛教界所通用的佛学用语,有很大部分却是采用姚秦时鸠摩罗什的译语,而不是采用玄奘大师的译语。究其原因,很可能与罗什所译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阿弥陀经》《妙法莲华经》等经文流传的广泛性有关。

    光阴荏苒,倏然已经来到了二十一世纪。随著资讯的发达和交通的便利,中国人有机会接触到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以其原始朴素的风貌、严谨的道风、严密的教理、系统的禅修次第,正吸引著越来越多热爱正法的人们的青睐和重视。要学习和实践南传上座部佛教,首先要接触到的是其根本圣典——巴利三藏。

    目前,在以华人为主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圈中,以汉语为媒介语的南传佛教译著可谓少之又少。在这些少得可怜的中文译著中,唯一全译的巴利三藏是由台湾元亨寺翻译的《汉译南传大藏经》。然而,众所周知,这一套《汉译南传大藏经》是从日译本转译过来的,在翻译质量上还存在有待改进之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典的权威性和可读性。也正因此,把整套巴利三藏直接从巴利语翻译成汉语也就成为必要。

    由于华人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的研究和修学方兴未艾,因此在音译巴利语专有名词方面也莫衷一是,有的借用北传古译,有的采用新译,有的新老并举。有鉴于此,很有必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翻译规范。在此新的翻译规范当中,对巴利语专有名词音译的统一问题将成为其中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在新的翻译规范中,是继续借用现有的北传佛教的古译来代替巴利语专有名词的音译呢?还是根据巴利语的实际读音进行重新拼译呢?以下将专就这个问题来进行讨论和分析:

    1、目前收录于汉传佛教大藏经中的经典,绝大部分是从梵语(sa?skrit)翻译过来的,而南传上座部佛教所使用的经典语言是巴利语。虽然梵语与巴利语皆同属于古印度的雅利安语,但梵语属于正统的雅语,为婆罗门、刹帝利等高等种族所专用。而巴利语乃属于当时的民众方言——布拉格利语(pràkrit)的一支,广泛使用于普罗大众之间。这两种语言在发音、词型、语法等方面皆不尽相同,不能混为一谈。

    2、佛教梵语是当时流传于西北印度和中亚细亚的说一切有部等部派佛教以及大乘佛教所使用的经典语言,而巴利语是属于南传上座部佛教所使用的经典语言。这两种不同的经典语言分别为不同的传承(传统)所使用,不能一概而论。

    3、南传上座部佛教相信:巴利语是佛陀当年讲经说法时所使用的马嘎塔口语,故又被称为“马嘎底语”(Màgadhika,Màgadh?,摩揭陀语)或根本语(M?labhàsa)。这种语言早在西元前3世纪阿首咖王(Asoka,阿育王)时代即随著佛教的传播而传到了斯里兰卡和缅甸,并一直流传到今天。虽然梵语起源于古老的吠陀语,在语源上和历史上比巴利语还要早好几个世纪乃至上千年,但是佛教开始较广泛地使用梵语(即佛典的梵语化)却是在西元1世纪左右,亦即在佛灭五、六百年以后的事。以后来的佛典语言与早期的佛典语言相提并论,似有欠妥之处。

    4、在《律藏?小事篇》中记载,佛陀在世时,有两位婆罗门出身的兄弟比库企图要求佛陀允许他们将佛语加上梵语的音韵(Chanda,阐陀),遭到佛陀的严厉呵责与禁止。音韵是一种吐字讲究、格律工整、文句优雅、韵律长短有序、声调抑扬顿挫的婆罗门读诵法,常被运用于造偈语颂诗,为当时的婆罗门等高等种姓所采用。音韵学是梵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时也可等同于梵语。佛陀之所以禁止把佛语加进梵语的音韵,而提倡比库们使用俗语——马嘎底口语——一种在当时中印度恒河流域一带地区被普通老百姓广泛使用的民众方言,是为了避免后来的佛弟子们舍法逐文、以音坏义。为佛弟子,应该谨记佛陀的这一项教导!

    5、梵语是由形成于西元前15世纪~西元前10世纪古老的吠陀教所使用的吠陀语演变而来,之后又经历古典梵语的阶段,一直以来都是婆罗门祭司阶层用来读诵吠陀、祭拜诸神的专门用语。约在西元前3世纪~西元2世纪的四、五百年间,梵语又经过几代文法家的改革和规范化,使其最终成为在全印度范围内广泛使用的语言而渐趋定型。西元4世纪,随著信奉婆罗门教-印度教的笈多王朝统一印度,印度教因得到了统治者的扶持而风行全印度,梵语也作为国家的公用语而得到全面的推广应用。佛教在与婆罗门教对抗竞争与接受国家王权的双重压力之下,佛典的梵语化便在佛教内部全面展开,乃至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混有大量俗语成分的、不规范的“佛教梵语”,或称“混合梵语”。佛教抛弃俗语而完全采用梵语,其结果是不仅使婆罗门教-印度教对佛教的影响越来越大,还使佛教越来越脱离一般民众,最终走向了学术化与经院化。佛教在印度发展到后期阶段之所以会逐渐消融于印度教文化大潮之中,乃至最后在印度本土销声匿迹,这与佛典的梵语化不能说完全没有关系。作为佛弟子,抛弃佛陀自己的语言而使用外道(婆罗门教-印度教)的语言,这是否恰当呢?

    6、梵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早已失传了,而从印度传到中亚细亚、中国汉地和西藏等地的梵文经典都被译成了当地的语言文字。现在要了解梵语,也只能靠近现代在中亚细亚等地出土的残片或散落于西藏各地寺院的经典来进行研究。然而,流传了两千多年的巴利语直到今天仍然在斯里兰卡、缅甸、泰国等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和地区受到高度的尊重与广泛的使用,许多上座部比库甚至还能流利地使用巴利语来进行对话和书写。以“死”的梵语取代“活”的巴利语,实为不妥!

    7、巴利语主要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和地区,而梵语在中世纪时主要流传于印度和中亚细亚一带,这两种语言所流传与被使用的区域也不同。

    8、当以梵语为媒介语的部派佛教和大乘佛教的经典被翻译成汉语时,古代的译经家们皆以他们那个时代、那个地区所使用的方言来音译梵语的专有名词。因此,不同时代的译经家们对于同样的一个梵语名词也有不同的译法。比如“印度”(Indu)一词,古代就曾音译为:身毒、申毒、天竺、天笃、身笃、乾笃、贤豆、身豆、天豆、印土、呬度等等。随著时代的不断变迁,语言文字也在不断的变迁,这些以古代发音来音译的梵语名词,在今人读来,有些不仅异常拗口,而且与梵语的原来读音已经相去甚远矣。

    9、目前通用于中国汉传佛教界的梵语古音译,有很大部分采用的是东晋时龟兹人(今中国新疆)鸠摩罗什的译语。而他的许多译语、译意,即使在其后不久的唐代,也被玄奘大师、义净法师等精通梵唐语言的翻译大家们批评为“讹也”“讹略也”。现在只要稍懂梵巴语言的专家、学者,也不难看出这些译语的错误与讹略。

    10、更有甚者,中国佛教的祖师大德们自古以来就有创新、发挥的习惯,对于直接从印度与西域传过来的佛教也不肯完全地学习与接纳,而要与中华的本土文化进行一番融会贯通,才能有选择性地接受与吸收。对于古来音译的梵语专有名词,他们也不肯直接按照其读音来拼读,而要稍为改一改、变一变,使这些原来已经够别扭的梵语音译变得错上加错。比如“般若”(慧)一词,梵语为praj¤à,接近现在的读音“不拉只雅”,巴利语为pa¤¤à,读音近似为“班雅”,与“般若”很接近。但“般若”一词在目前的汉传佛教界并不直接读为“般若”,而是讹读为“波惹”或“波夜”;比如“阿那般那”(入出息,简称安般)的正确汉语读音与巴利语和梵语ànàpàna的发音几乎一致,可现在这个词被普遍讹读为“婀娜波娜”;又比如把“阿罗汉”读为“婀罗汉”,甚至简化成词义相反的“罗汉”。这种不明真相、自作聪明的拼读方法究竟起于何时,现在已无从考究了。如果仍然把现有北传佛教的梵语古音译用在巴利语专有名词的音译上,这种错误的拼读方法必然还将以讹传讹地继续使用下去。

    11、语言本来就是人们用来交流沟通的一种工具。这些梵语古音译对于讲“圆融”“方便”的北传大乘佛教来说,只要大家能听得懂,明白其意,当然不必过多细究。然而,上座部佛教属于“保守派”,注重传统,教理精密、道风严谨,对于那些不求甚解、不甚了了的治学态度难以在上座部传统中立足。有志于修学南传佛教的华人自然也应该继承上座部的这种优良传统。在使用巴利语专有名词的音译方面,如果继续借用北传佛教马大哈式的梵语古音译,实在与上座部的传统相左!

    12、目前巴利语流传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南传上座部佛教国家和地区,已经成为一种国际性语言了,不同国家之间的比库及佛教学者至今仍然可以用巴利语来进行交流和沟通。虽然巴利语作为一种语言,自古至今都没有自己独立的文字,但是,所有的上座部佛教国家和地区都使用自己国家、民族的语言字母来拼写巴利语。他们之所以可以使用巴利语来进行对话,是因为他们在使用自己的语言字母来拼写巴利语时都是采用音译法。假如这些不同语言字母的音译拼读法没有一种共同的发音的话,他们之间的沟通交流也成为不可能。如果华人圈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弟子仍旧借用现有北传佛教的梵语古音译来拼读巴利语的话,那么,这种带有浓厚北传色彩的巴利语音译,就将与已经成为南传佛教弟子之间用来沟通交流的国际性语言相脱节。同时,在外国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弟子们听来,华人圈中的南传佛教弟子们所讲的巴利语发音也将是怪模怪样的。

    13、巴梵分离的做法并不是没有先例。在英文佛学著作中,北传大乘佛教(包括藏传佛教和汉传佛教)的作品在使用源于梵文的专有名词时所采用的梵语,比如dharma(法,达摩)、karma(业,羯磨)、nirvà?a(涅槃)、bhikùu或bhikshu(比丘)、sutra(经,修多罗)等,在上座部佛教的作品中都使用了巴利语dhamma,kamma,nibbàna,bhikkhu,sutta等。可以想见,假如一位西洋的上座部比库在谈论佛法或写作时使用梵文来表述一些专有名词的话,是多么的不伦不类。

    14、如果继续借用现有北传佛教的梵语古音译来拼读巴利语的话,其唯一的好处就是为那些已经有一定北传佛学基础的信徒们提供语言上和理解上的方便。换而言之,如果在华人圈中发展南传上座部佛教只是为了化度和改进北传佛教的话,或者其发展对象只著眼于目前已经接受和借用北传梵语古音译的那一群南传信众的话,当然没有必要探讨所谓巴利语新音译的问题。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能够对南传上座部佛教感兴趣,能够更系统、更完全、更纯粹地接受上座部佛教传统的人,反而更多的是那些并没有北传佛教基础、见地纯如白纸的人,以及那些虽然曾经接触过北传佛教,但所受影响并不很深的一群人(这一点在中国大陆尤其明显)。这一群人对许多北传佛教的专门术语以及梵语古音译往往都比较陌生。在这种情况之下,是否有必要让他们在刚开始学习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时候,就接触和使用发音与巴利语实际读音有一定差距的北传梵语古音译呢?然后再让他们把这种不规范的阅读方法和拼读方法养成习惯,以讹传讹地一代一代继续流传下去呢?今日不改,更待何时?!

    15、与北传大乘佛教对比起来,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华人圈中从过去直至现在都是属于弱势群体。因此,在巴利语专有名词的音译方面一直以来都借用北传佛教的梵语古音译也是情有可原的。然而,南传上座部佛教无论是在三藏经典、教义教理、禅修方法、修行目标、生活方式等方面,还是在历史渊源、教法传承方面,都与北传大乘佛教有很大的区别。从长远的眼光来看,如果南传上座部佛教要在华人圈之中弘扬、扎根、发展,就不能过多地依赖北传佛教!

    为了继承南传上座部的传统,为了悲愍未来的有缘人,华人圈的上座部佛教应该到要自立的时候了!

    基于上述种种理由,在汉译巴利三藏翻译新规范中,对巴利语专有名词的音译问题,将选择根据巴利语的实际读音进行重新拼译。

    在此所谓的“根据巴利语的实际读音进行重新拼译”,乃是指以最接近印度古音的斯里兰卡的巴利语读音为标准音,同时参考国际巴利语读音标准来拼读巴利语,然后再以与该巴利语读音最接近的普通话(国语)读音相对应的汉字拼写出来。例如:巴利语pàtimokkha,以国际音标拼读为[pa:timokkha],汉语拼音则拼读为[bàdimokka],再以汉字拼写出来则成了“巴帝摩卡”。因此,巴利语pàtimokkha的新音译为“巴帝摩卡”。

    当然,巴利语属于印欧语系,而汉语则属于汉藏语系,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语言系统。同时,巴利语是表音的语言,而汉语则是表意的语言,在表音语言中的许多读音是作为表意语言的汉语所无法拼读的。比如巴利语的母音分为长音和短音,子音又有硬音、软音、不气音和送气音之分,而这些都是汉语拼音中所没有的。比如说在巴利语反舌音组硬音不气音的?a,?à,齿音组的ta,tà,在实际拼读时是有长音和短音的区别的,但是在普通话中却只能找到与其中的“tà”最接近的读音,也就是汉语拼音的“dà”,再拼写成相对应的汉字时,这四个不同的读音只能通通都音译成“答”一个汉字了。

    同时,巴利语也有许多在普通话读音中(不包括某些地区的方言读音)无法找到相对应的汉字拼写出来的发音,比如:ki,khi,khe,gi,ghi,chi,che,je,jhe,¤a,¤i,¤u,¤e,¤o,vi,vin,hon,hi,hin等等。

    世间万事万物都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要把巴利语的读音发好,除非是下功夫学好巴利语。由于普通话读音和汉语拼音的局限性,要完全准确无误地把巴利语音译成相对应的汉字,使我们在拼读时能够与巴利语的读音一模一样是不可能的。

    即使如此,我们仍然可以采用最接近或最相似的汉字来重新拼译巴利语读音。当华人佛弟子们在使用这些新音译的巴利语与外国的南传佛教弟子进行交流和沟通时,至少也能够让他们明白我们想要表达的是什么。

    在接受一件新事物时,刚开始多少会感觉不习惯。对那些已经有一定北传佛学基础的信徒们来说,在刚开始阅读和接触新音译的巴利语(与其说是新事物,倒不如说是回归古老的传统)时,多少会有点不习惯也是情理中事。但是,这只不过是一个时间性的过程,一个慢慢适应与习惯的过程。欧美人士在刚开始接触和学习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陌生的东方佛教时,他们所懂得的佛教专有名词与专门术语总不会比咱们中国人多吧?他们岂不也是经历了使用自己的国家语言字母来拼写巴利语的这一个过程?欧美人士接触到南传上座部佛教也不过是最近一百多年的事,但比起华人来说,他们已经遥遥领先,令我们这些号称有“两千年佛教文化底蕴”的中国人早已望尘莫及了。

    接受巴利语的新音译还是一个态度的问题,如果就连这一点都做不到的话,那还谈什么学习南传巴利三藏、继承南传上座部的传统、回归佛陀的教导呢?!

    因此,对于巴利语专有名词的新音译,我们可以做到的是:“虽然无法样样十全十美,但也尽量做到最好。”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巴利语是佛陀的语言,作为佛陀的弟子,学习与使用佛陀的语言是我们的本分!

    附表一:

    新音译巴利读音相对应汉字表

    a,à 阿 i,? 伊 u,? 伍 e 伊* o 欧 a§ 盎

    ka 咖 ki 积* ku 古 ke 葛* ko 果 ka§ 冈

    kha 卡 khi 奇* khu 库 khe 柯* kho 扣 kha§ 慷

    ga 嘎 gi 笈* gu 谷 ge 给 go 苟 ga§ 岗

    gha 喀 ghi 契* ghu 枯 ghe 克* gho 抠 gha§ 康

    ca 吒 ci 吉 cu 朱 ce 羯* co 周 ca§ 章

    cha 差 chi 其* chu 楚 che 佉* cho 抽 cha§ 昌

    ja 迦 ji 基 ju 竹 je 揭* jo 舟 ja§ 彰

    jha 叉 jhi 耆 jhu 刍 jhe 伽* jho 绸 jha§ 苌

    ¤a 雅* ¤i 匿* ¤u 耨* ¤e 涅* ¤o 若* ¤a§ 酿*

    ta 答 ti 帝 tu 都 te 爹* to 多 ta§ 当

    tha 他 thi 提 thu 土 the 铁* tho 陀 tha§ 汤

    da 达 di 地 du 度 de 迭* do 兜 da§ 当

    dha 塔 dhi 底 dhu 荼 dhe 帖* dho 驮 dha§ 嘡

    na 那 ni 尼 nu 奴 ne 内 no 诺 na§ 曩

    pa 巴 pi 毕 pu 补 pe 贝 po 波 pa§ 蚌

    pha 帕 phi 批 phu 普 phe 培 pho 颇 pha§ 磅

    ba 拔 bi 比 bu 布 be 悲 bo 钵 ba§ 帮

    bha 跋 bhi 毗 bhu 菩 bhe 佩 bho 婆 bha§ 邦

    ma 马 mi 弥 mu 木 me 美 mo 摩 ma§ 茫

    ya 亚 yi 夷 yu 郁* ye 耶 yo 优 ya§ 央

    ra 拉* ri 利* ru 卢* re 勒* ro 罗* ra§ 啷*

    la 喇 li 离 lu 鲁 le 雷 lo 洛 la§ 郎

    va 瓦 vi 维* vu 乌 ve 韦 vo 斡 va§ 旺

    sa 萨 si 西 su 苏 se 谢* so 索 sa§ 桑

    ?a 腊 ?i 厘 ?u 噜 ?e 嘞 ?o 啰 ?a§ 琅

    ha 哈 hi 希* hu 胡 he 嘿 ho 厚 ha§ 杭

    注:

    1、 本表中的汉字使用普通话(国语)读音拼读。

    2、 由于普通话读音极为有限,表中所列的汉字只是与相对应的巴利语读音最接近的汉字,有许多并不能视为巴利语的实际读音。

    3、 凡带有*者,表示该巴利语读音在普通话读音中没有相对应的汉字,表中所列的只是取其近似音的汉字。

    4、 表中的a,i,u列只举出短母音,而实际上也包括了长母音。如第二行:ka,ki,ku,实际代表了ka,kà;ki,k?;ku,k?三组。

    5、 从第11行至15行的ta,tha,da,dha,na.前面a,i,u列中的每一个字皆代表四个读音;如ta,代表?a,?à,ta,tà四个读音。而后面e,o列中的每一个字也皆代表了四个读音;如no,代表?o,?o,no,no四个读音。

    6、 最后一列a§,也包括了a?音;如ka§,代表了ka?,ka§两个读音。

    7、 在音译巴利语时,先从上表中找到罗马字母的巴利语,再以相对应的汉字拼译出来。偶尔也有一些字音可因具体的情况而稍作变化。如:Asoka(阿育王),以相对应的汉字拼译出来为“阿索咖”,但实际音译为“阿首咖”。

    附表二:

    部分巴梵专有名词新旧音译对照表

    一、诸佛名

    巴利语 新音译 梵语 古音译

    Gotama 苟答马 Gautama 乔答摩,瞿昙

    Vipass? 维巴西 Vipa÷yin 毗婆尸,毗钵尸

    Sikhi 西奇 ?ikhi 尸弃,式弃,式诘

    Vessabhu 韦沙菩 Vi÷vabh? 毗舍浮,毗舍婆

    Kakusandha 咖古三塔 Krakucchandha 拘留孙,拘楼秦

    Konàgamana 果那嘎马那 Kanagamuni 拘那含牟尼

    Kassapa 咖沙巴 Kà÷yapa 迦叶,迦摄波

    Metteyya 美德亚 Maitreya 弥勒,弥帝隶

    二、比库名

    巴利语 新音译 梵语 古音译

    bhikkhu 比库 bhikùu 比丘,苾刍

    Sàriputta 沙利补答 ?àriputra 舍利弗,舍梨子

    Mahàmoggallàna 马哈摩嘎喇那 Mahàmaudgalyàyana 摩诃目犍连

    Mahàkassapa 马哈咖沙巴 Mahàkà÷yapa 摩诃迦叶

    ananda 阿难达 ananda 阿难陀,阿难

    Upàli 伍巴离 Upàli 优波离,优婆离

    Ràhula 拉胡喇 Ràhula 罗睺罗,罗云

    Mahàkaccàyana 马哈咖吒亚那 Mahàkàtyàyana 摩诃迦旃延

    Pu??amantàn?putta 本那满答尼补答 P?r?a-Maitràn?putra 富楼那满慈子

    Mahàko??hita 马哈果提答 Mahàkauù?hila 摩诃俱絺罗

    Mahàkappina 马哈咖比那 Mahàkalpina 摩诃劫宾那

    Anuruddha 阿奴卢塔 Aniruddha 阿那律

    Nanda 难达 Nanda 难陀

    Bàkula,Bakkula 拔古喇 Vakkula,Bakkula 薄拘罗,薄俱罗

    Subh?ti 苏菩帝 Subh?ti 须菩提

    A¤¤à-Ko?óa¤¤a 安雅衮丹雅 aj¤à-Kau?óinya 阿若憍陈如

    Assaji 阿沙基 A÷vajit 阿说示

    Pilindavaccha 毕陵达瓦差 Pilindavatsa 毕陵伽婆蹉

    Gavampati 嘎旺巴帝 Gavà§pati 憍梵波提

    Revata 勒瓦答 Revata 离婆多,离越

    Dabbamallaputta 达拔马喇子 Dravyamallaputra 沓婆摩罗子

    Pi?óola-bhàradvàja 宾兜喇跋拉度阿迦 Pi?óola-bhàradvàja 宾头卢跋罗堕阇

    C??apanthaka 朱腊般他嘎 C?óapanthaka 周利槃陀迦

    Kà?udàyin 咖噜达夷 Kàlodàyin 迦留陀夷

    Yasa 亚沙 Ya÷a,Ya÷oda 耶舍,耶输陀

    Kimbila,Kimila 金比喇 Kamphilla 金毗罗

    Cunda 准达 Cunda 纯陀,准陀

    Subhadda 苏跋达 Subhadra 须跋陀罗

    Devadatta 迭瓦达答 Devadatta 提婆达多,调达

    Udày? 伍达夷 Udày? 优陀夷

    Upananda 伍巴难达 Upananda 优波难陀

    Channa 阐那 Chandaka 车匿,阐铎迦

    Mahinda 马兴德 Mahendra 摩哂陀,摩醯陀

    三、比库尼名

    巴利语 新音译 梵语 古音译

    bhikkhun? 比库尼 bhikùun? 比丘尼,苾刍尼

    Pajàpat?-Gotam? 巴迦巴帝苟答弥 Prajàpat?-Gautam? 波阇波提瞿昙弥

    Yasodharà 亚寿塔拉 Ya÷odharà 耶输陀罗

    Khemà 柯玛 Kùemà 差摩,谶摩

    Thullanandà 土喇难达 Sth?lànandà 偷兰难陀

    Sa?ghamittà 桑喀蜜妲 Sa§ghamitrà 僧伽蜜多

    四、居士名

    巴利语 新音译 梵语 古音译

    Citta 吉答 Citra 质多罗

    Ugga 伍嘎 Ugra 郁伽,郁迦

    J?vaka 基瓦咖 J?vaka 耆婆,耆域,时缚迦

    Visàkhà 维沙卡 Vi÷àkhà 毗舍佉

    Mallikà 玛莉咖 Mallikà 末利,摩利迦

    Khujjuttarà 库竹答拉 Kubjuttarà 久寿多罗

    Uttarànandamàtà 伍答拉难答母 Uttarànandamàtà 郁多罗难陀母

    Sàmàvat? 沙玛瓦帝 Kùemavat? 差摩婆帝

    五、国王名

    巴利语 新音译 梵语 古音译

    Bimbisàra 宾比萨拉 Bimbisàra 频婆娑罗,瓶沙王

    Pasenadi 巴谢那地 Prasenajit 波斯匿,钵罗犀那恃多

    Udayana 伍达亚那 Udayana 优填王,邬陀衍那

    Ajàtasattu 阿迦答沙都 Ajàta÷atru 阿阇世,阿阇多设咄路

    Mahànàma 马哈那马 Mahànàma 摩诃男,摩诃那摩

    Vió?óabha 维毒哒跋 Vir?óhaka 毗琉璃,毗流勒,维楼黎

    Asoka 阿首咖 A÷oka 阿育王,阿输迦,阿恕伽

    Milinda 弥林达 Milinda 弥兰陀,弥兰王

    六、古国名

    巴利语 新音译 梵语 古音译

    Magadha 马嘎塔 Magadha 摩揭陀,摩羯陀,默竭陀

    Kosala 高沙喇 Kau÷ala 憍萨罗,拘萨罗,拘舍罗

    Vajj? 瓦基 Vajj? 跋耆,跋阇,跋只

    Kàsi 咖西 Kà÷i 迦尸,伽尸,伽奢,伽翅

    Malla 马喇 Malla 末罗,摩罗

    A?ga 盎嘎 A?ga 鸯伽,鸯迦

    Kuru 古卢 Kuru 俱卢,居楼,拘楼

    Gandhàra 甘塔拉 Gandhàra 犍陀罗,健驮罗,乾陀越

    七、城市名

    巴利语 新音译 梵语 古音译

    Sàvatth? 沙瓦提 ?ràvast? 舍卫,室罗筏,室罗伐

    Vesàl? 韦沙离 Vai÷àl? 毗舍离,吠舍厘

    Bàrà?as? 巴拉纳西 Vàrà?as? 波罗奈斯,婆罗痆斯

    Kosamb? 高赏比 Kau÷àmb? 憍赏弥,俱睒弥

    Pà?aliputta 巴嗒厘子 Pà?aliputra 波吒厘子,巴连弗

    Kapilavatthu 咖毕喇瓦土 Kapilavastu 迦毗罗卫,劫比罗伐窣堵

    Lumbin? 伦比尼 Lumbin? 蓝毗尼

    Buddhagayà 布德嘎亚 Buddhagayà 菩提伽耶,佛陀伽耶

    Kusinàra 古西那拉 Ku÷inagara 拘尸那揭罗,拘尸那

    Uruvela 伍卢韦喇 Uruvilvà 优楼频螺,乌卢频螺

    Sa?kassa 桑咖沙 Sà§kà÷ya 僧伽施,僧迦尸,僧柯奢

    Takkasilà 答咖西喇 Takùa÷ilà 德叉尸罗,呾叉始罗

    八、律学名词

    巴利语 新音译 梵语 古音译

    pàtimokkha 巴帝摩卡 pràtimokùa 波罗提木叉

    uposatha 伍波萨他 poùadha 布萨,布沙他

    pàràjika 巴拉基嘎,他胜 pàràjika 波罗夷,波罗市迦

    sa?ghàdisesa 桑喀地谢沙,僧始终 sa§ghàva÷eùa 僧伽婆尸沙,僧残

    nissaggiyapàcittiya 尼萨耆亚巴吉帝亚,舍心堕 naitsargikapràya÷cittika 尼萨耆波逸提,尼萨耆波夜提

    pàcittiya 巴吉帝亚,心堕 pràya÷cittika 波逸提,波夜提

    thullaccaya 土喇吒亚,粗罪 sth?làtyayat 偷兰遮,萨偷罗

    kamma 甘马,业,行为 karma 羯磨

    mànatta 马那答 mànatva 摩那埵,摩那垛

    sàma?era 沙马内拉 ÷ràma?eraka 沙弥,室罗摩拏洛迦

    sàma?er? 沙马内莉 ÷ràma?erikà 沙弥尼,室罗摩拏理迦

    sa?ghà?? 桑喀帝,重复衣 sa§ghà?? 僧伽梨,僧伽胝

    ka?hina 咖提那 ka?hina 迦絺那,羯耻那

    九、其他名词

    巴利语 新音译 梵语 古音译

    arahant 阿拉汉 arhant 阿罗汉,阿罗诃

    pàram? 巴拉密 pàramità 波罗蜜多,播啰弭多

    vipassanà 维巴沙那 vipa÷yanà 毗婆舍那,毗钵舍那

    àcariya 阿吒利亚 àcàrya 阿阇梨,阿遮利耶

    十、天部众名

    巴利语 新音译 梵语 古音译

    Tusita 都西答 Tuùita 兜率,兜率陀,都率,睹史多

    Yàma 亚马 Yàma 夜摩,耶摩,焰摩,炎摩

    Sakka-devànam-inda 沙咖天帝 ?akra-devànàm-indra 帝释天,释提桓因,释迦提婆因陀罗

    Vessava?a 韦沙瓦纳 Vai÷rava?a 毗沙门,吠室啰末拏,鞞沙门

    gandhabba 甘塔拔 gandharva 乾闼婆,健达缚,干沓婆

    yakkha 亚卡 yakùa 夜叉,药叉,悦叉,阅叉,野叉

    garu?a 嘎卢腊 garuóa 迦楼罗,迦留罗,揭路荼

    附表三:

    采用古音译的部分巴利专有名词

    音译 巴利语 梵语 其他古音译

    佛陀 buddha buddha 佛驮,浮陀,浮屠,浮图

    释迦牟尼 Sakyamuni ?akyamuni 释迦文尼,奢迦夜牟尼

    释迦 sakya ÷akya 奢迦夜

    牟尼 muni muni 文尼,茂泥

    达摩 dhamma dharma 达磨,昙磨,驮摩,昙无

    阿毗达摩 abhidhamma abhidharma 阿毗昙,毗昙,阿鼻达磨

    僧 sa?gha,sa§gha sa§gha 僧伽,僧佉,僧企耶

    沙门 sama?a ÷rama?a 室摩末拏,舍啰磨拏

    菩萨 bodhisatta bodhisattva 菩提萨埵,菩提索多

    菩提 bodhi bodhi

    那摩 namo namas 南无,南谟,曩谟,纳莫

    禅那,禅 jhàna dhyàna 驮衍那,持阿那

    三摩地 samàdhi samàdhi 三昧,三摩提,定

    瑜伽 yoga yoga 瑜誐,庾伽

    涅槃 nibbàna nirvà?a 泥洹,泥曰,抳缚南

    舍利 sar?ra ÷ar?ra 室利罗,设利罗,实利

    支提 cetiya caitya 支帝,制多,制底耶

    钵 patta pàtra 钵多罗,钵和罗,钵盂

    袈裟 kàsàya,kàsàva kàùàya 袈裟野,迦逻沙曳,迦沙

    头陀 dh?ta dh?ta 杜荼,杜多,投多,偷多

    须弥 Sumeru Sumeru 苏迷卢,须弥卢,修迷楼

    赡部洲 Jambu-d?pa Jambu-dv?pa 阎浮提,阎浮利,赡部提

    阿槃提 Avanti Avanti

    臾那 yona Yavana 余尼,夜婆那

    支那 Cina Cina 至那,震旦,振旦,真丹

    摩尼 ma?i ma?i 末尼,珠,宝珠

    旃檀 candana candana 旃檀那,旃陀那,真檀

    偈 gàthà gàthà 偈陀,伽陀,偈颂

    劫 kappa kalpa 劫波,劫跛,劫簸,羯腊波

    刹那 kha?a kùa?a 叉拏

    由旬 yojana yojana 逾阇那,逾缮那,由延

    阿苏罗 asura asura 阿修罗,阿素洛,阿须伦

    阎魔 Yama Yama 夜摩,焰摩,琰摩,阎罗

    魔,魔罗 màra màra 恶魔

    阿含 àgama àgama 阿笈摩,阿伽摩,阿鋡暮

    恒河 Ga?gà Ga?gà 恒迦河,恒伽河,殑伽河

    吠陀 Veda Veda 吠驮,韦陀,毗陀,鞞陀

    刹帝利 khattiya kùatriya 刹利

    婆罗门 bràhma?a bràhma?a 婆罗贺摩拏,没啰憾摩

    吠舍 vessa vai÷ya 吠奢,鞞舍,毗舍

    首陀罗 sudda ÷?dra 首陀,戍陀罗,戍达罗

    旃陀罗 ca?óàla ca?óàla 旃荼罗,栴荼罗,旃提罗

    尼乾陀 niga??ha nirgrantha 尼干,昵揭烂陀

    注:

    一、凡不翻成新音译而采用古音译者,主要有以下几类名词:

    1、 通用不翻:已经成为通用名词,即使没有佛学知识的人也知道或使用的佛教名词。例如:佛陀、舍利、袈裟等。

    2、 音近不翻:有些名词的古音译与巴利语读音很相近,这一类的名词可采用已有的古音译。如:沙门、禅那、三摩地、涅槃等。在采用已有的古音译时,一般上是选取更接近巴利语读音的,而不一定选取通用的。如:采用“那摩”,而不用“南无”;采用“赡部洲”,而不用“阎浮提”;采用“阿苏罗”,而不用“阿修罗”等。

    3、 共用不翻:有些名词已经为其他学科(如地理学、历史学)所普遍使用。例如:印度、恒河、吠陀、婆罗门、刹帝利等。

    4、 北传不翻:北传佛教所专有的名词和术语。如:摩诃衍、萨婆多、摩诃僧祇、陀罗尼等。

    二、若遇到南北传佛教皆有使用但在词义解释上出现较大出入的名词时,则用梵语的古音译代表北传的观点,用巴利语新音译代表南传的观点。例如:“阿罗汉”与“阿拉汉”等。同时,现在使用“比库”指称佛世时的比库僧众以及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比库僧众;用“比丘”“比丘尼”指称中国、韩国、日本、越南等地的北传大乘僧众。

    附表四:

    采用音译的部分巴利用语

    音译 巴利语 梵语 北传用语

    萨度 sàdhu sàdhu 善哉,善成,娑度

    瓦萨 vassa varùa 戒腊,僧腊,法腊,戒龄

    孤邸 ku?i ku?i 寮房,僧寮,茅篷,小屋

    附表五:

    采用意译的部分巴利专有名词

    意译 巴利语 梵语 古代音译

    经 sutta sutra 修多罗,素怛缆,苏怛罗

    律 vinaya vinaya 毗尼,毗奈耶,鼻奈耶

    戒 s?la ÷?la 尸罗

    篇,篇章 khandhaka skandha 犍度,揵度,塞犍陀

    应悔过 pà?idesan?ya pràtide÷an?ya 波罗提提舍尼

    恶作 dukka?a duùk?ta 突吉罗,突膝吉栗多

    上衣 uttaràsa?ga uttaràsa§ga 郁多罗僧,嗢多罗僧

    下衣 antaravàsaka antaravàsa 安陀会,安怛婆沙

    掩腋衣 sa?kacchikà sa§kakùikà 僧祇支,僧却崎

    下裙 nivàsana nivàsana 涅槃僧,泥嚩些那

    坐具 nis?dana niù?dana 尼师坛,尼师但那

    师,老师 àcariya àcàrya 阿阇梨,阿遮利耶

    在学尼 sikkhamànà ÷ikùamà?à 式叉摩那,式叉摩尼

    近事男 upàsaka upàsaka 优婆塞,邬波索迦

    近事女 upàsikà upàsikà 优婆夷,邬波斯迦

    止 samatha ÷amatha 奢摩他,舍摩他,奢摩陀

    观 vipassanà vipa÷yanà 毗婆舍那,毗钵舍那

    慧,智慧 pa¤¤à praj¤à 般若,般罗若,钵剌若

    入流道 sotàpatti-magga srotàpatti-marga 须陀洹道

    入流 sotàpanna srotàpanna 须陀洹,窣路多阿半那

    一来 sakadàgàmi sak?dàgàmin 斯陀含,沙羯利陀伽弥

    不来 anàgàmi anàgàmi 阿那含,阿那伽弥

    独觉 pacceka pratyeka 辟支,辟支迦,钵罗翳迦

    林野 ara¤¤a aranya 阿兰若,阿练若,阿练茹

    入出息 ànàpàna ànàpàna 安般,阿那般那

    有身见 sakkàyadi??hi satkàyad?ù?i 萨迦耶见,萨迦邪见

    无数,不可数 asa?kheyya asa§khyeya 阿僧祇,阿僧企耶

    三十三天 Tàvati§sa Tràyastri§÷a 忉利天,怛唎耶怛唎奢

    鹫峰 Gijjha-k??a G?dhra-k??a 耆阇崛,姞栗陀罗屈吒

    榕树 nigrodha nyagrodha 尼拘律,尼拘陀,诺瞿陀

    注:

    对于这一类专有名词,其意译的部分基本上是采用古代已有的译意,或者是在古代原有的几种译意中选择其与巴利原义或语源最接近者。对这一类原本可以采用意译但古人却往往采用音译的专有名词,在其读音已经改变了的今天,将只使用其意译,而不再考虑所谓“顺古故不翻”或“生善故不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