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阿毗达摩义论
作者:阿耨楼陀造(注2)叶均译
目录 阿耨楼陀及其《摄阿毗达摩义论注释    
目录
     目录 原文页码

    第一摄心分别品……………………………………………(1)

    一、五十四欲界心………………………………………(1)

    1.十二不善心………………………………………(1)

    2.十八无因心………………………………………(2)

    3.二十四有因心……………………………………(2)

    二、十五色界心…………………………………………(3)

    三、十二无色界心………………………………………(4)

    四、八出世间心…………………………………………(4)

    五、一百二十一心………………………………………(5)

    第二摄心所分别品…………………………………………(9)

    一、五十二心所的分类…………………………………(9)

    二、什么心所与什么心相应……………………………(9)

    1.与遍一切心心所及杂心所相应的心…………(10)

    2.与不善心所相应的心…………………………(10)

    3.与净心所相应的心……………………………(11)

    三、什么心与什么心所相应…………………………(12)

    1.与出世间心相应的心所………………………(12)

    2.与色无色界心相应的心所……………………(12)

    3.与欲界净心相应的心所………………………(13)

    4.与不善心相应的心所…………………………(14)

    5.与无因心相应的心所…………………………(15)

    第三摄杂分别品…………………………………………(19)

    一、摄受………………………………………………(19)

    二、摄因………………………………………………(18)

    三、摄作用……………………………………………(20)

    四、摄门………………………………………………(21)

    五、摄所缘……………………………………………(22)

    六、摄所依……………………………………………(24)

    第四摄路分别品…………………………………………(30)

    一、六种六法…………………………………………(30)

    二、通过五门的心识过程……………………………(30)

    三、通过欲界意门的心识过程………………………(32)

    四、上二界及出世间的禅心过程……………………(32)

    五、彼所缘的决定……………………………………(33)

    六、速行的决定………………………………………(33)

    七、路心依人的区别…………………………………(34)

    八、诸地路心的区别…………………………………(35)

    第五摄离路分别品………………………………………(40)

    一、四地………………………………………………(40)

    二、四种结生…………………………………………(42)

    三、四业………………………………………………(42)

    四、四种死与结生的次第……………………………(45)

    第六摄色分别品…………………………………………(49)

    一、色的列举…………………………………………(49)

    二、色的分别…………………………………………(50)

    三、色的等起…………………………………………(50)

    四、色的聚……………………………………………(51)

    五、色转起的次第……………………………………(52)

    六、涅槃论……………………………………………(54)

    第七摄集分别品…………………………………………(57)

    一、摄不善……………………………………………(57)

    二、摄杂………………………………………………(58)

    三、摄菩提分…………………………………………(59)

    四、摄一切……………………………………………(60)

    第八摄缘分别品…………………………………………(63)

    一、缘起法……………………………………………(63)

    二、发趣法……………………………………………(64)

    三、施设………………………………………………(67)

    第九摄业处分别品………………………………………(70)

    一、止的业处…………………………………………(70)

    1.四十业处………………………………………(70)

    2.六行者与四十业处适不适……………………(70)

    3.三种修习………………………………………(71)

    4.三相……………………………………………(71)

    5.四无色定的程序………………………………(72)

    6.关于不得安止的业处…………………………(72)

    7.显现神通………………………………………(72)

    二、观的业处…………………………………………(72)

    1.七种清净………………………………………(73)

    2.三解脱门………………………………………(74)

    3.出世间的四种人………………………………(74)

    4.灭定……………………………………………(75)
阿耨楼陀及其《摄阿毗达摩义论注释
    注释

    阿耨楼陀及其《摄阿毗达摩义论》

    南无如来,应供,正等正觉者!

    第一摄心分别品(注3)

    <1>、无上正等正觉者,及诸正法最上僧,

    归命礼敬我当说:摄阿毗达摩义论。

    此中叙说对法义,依第一义有四种:

    心、心所、色及涅槃,摄一切法尽无遗。

    <2>、这里先说心法有四种,即欲界、色界、无色界及出世

    间(心)。

    一、五十四欲界心

    此中欲界(心)是什么呢?即

    1.十二不善心(注4):

    (1)喜俱邪见相应无行一(注5),(2)(喜俱邪见相应)有行一(注6),

    (3)喜俱邪见不相应无行一,(4)(喜俱邪见不相应)有行一,

    (5)舍俱邪见相应无行一,(6)(舍俱邪见相应)有行一,

    (7)舍俱邪见不相应无行一,(8)(舍俱邪见不相应)有行一。

    此等八法名为贪俱心。

    (9)忧俱嗔恚相应无行一,(10)(忧俱嗔恚相应)有行一。

    此等二法名为嗔恚相应心。

    (11)舍俱疑相应一,(12)舍俱掉举相应一。

    此等二法名为愚痴心。

    如是一切,称为十二不善心。

    <3>、贪根有八种,嗔痴根各二,

    如是总称为:十二不善心。

    <4>、2.十八无因心:

    (1)舍俱眼识,(2)(舍俱)耳识,(3)(舍俱)鼻识,

    (4)(舍俱)舌识,(5)苦俱身识,(6)舍俱领受心及

    (7)舍俱推度心(注7)。

    这七种名为不善异熟心(注8)。

    (1)舍俱眼识,(2)(舍俱)耳识,(3)(舍俱)鼻识,

    (4)(舍俱)舌识,(5)乐俱身识,(6)舍俱领受心,

    (7)喜俱推度心(注9)及(8)舍俱推度心。

    这八种名为无因善异熟心(注10)。

    (1)舍俱五门转向心,(2)(舍俱)意门转向心及

    (3)喜俱(阿罗汉)笑心。

    这三种名为无因唯作心(注11)。

    如是一切,称为十八无因心。

    <5>、不善异熟七,善异熟有八,

    唯作心三种,为十八无因。

    除恶及无因,尚余五十九。

    或说九十一,是名为净心(注12)。

    <6>、3.二十四有因心:

    (1)喜俱智相应无行一,(2)(喜俱智相应)有行一,

    (3)喜俱智不相应无行一,(4)(喜俱智不相应)有行一,

    (5)舍俱智相应无行一,(6)(舍俱智相应)有行一,

    (7)舍俱智不相应无行一,(8)(舍俱智不相应)有行一。

    这是八种欲界善心(注13)。

    (1)喜俱智相应无行一,(2)(喜俱智相应)有行一,

    (3)喜俱智不相应无行一,(4)(喜俱智不相应)有行一,

    (5)舍俱智相应无行一,(6)(舍俱智相应)有行一,

    (7)舍俱智不相应无行一,(8)(舍俱智不相应)有行一。

    这是八种欲界有因异熟心(注14)。

    (1)喜俱智相应无行一,(2)(喜俱智相应)有行一,

    (3)喜俱智不相应无行一,(4)(喜俱智不相应)有行一,

    (5)舍俱智相应无行一,(6)(舍俱智相应)有行一,

    (7)舍俱智不相应无行一,(8)(舍俱智不相应)有行一。

    这是八种欲界有因唯作心(注15)。

    如是一切二十四种,称为欲界有因善、异熟、唯作心。

    <7>、欲界中有因,善异熟唯作,

    由于受智行,区别二十四(注16)。

    欲异熟廿三,善不善二十,

    唯作有十一,共为五十四(注17)。

    二、十五色界心(注18)

    <8>、(1)寻、伺、喜、乐、一境性俱(注19)初禅善心,

    (2)伺、喜、乐、一境性俱第二禅善心,

    (3)喜、乐、一境性俱第三禅善心,

    (4)乐、一境性俱第四禅善心,

    (5)舍、一境性俱第五禅善心。

    这五种名为色界善心。

    (1)寻、伺、喜、乐、一境性俱初禅异熟心,

    (2)伺、喜、乐、一境性俱第二禅异熟心,

    (3)喜、乐、一境性俱第三禅异熟心,

    (4)乐、一境性俱第四禅异熟心,

    (5)舍、一境性俱第五禅异熟心。

    这五种名为色界异熟心。

    (1)寻、伺、喜、乐、一境性俱初禅唯作心,

    (2)伺、喜、乐、一境性俱第二禅唯作心,

    (3)喜、乐、一境性俱第三禅唯作心,

    (4)乐、一境性俱第四禅唯作心,

    (5)舍、一境性俱第五禅唯作心,

    这五种名为色界唯作心。

    如是一切十五种,名为色界善、异熟、唯作心。

    <9>、由于禅差别,色界意有五。

    善、异熟、唯作,区别彼十五(注20)。

    三、十二无色界心(注21)

    <10>、(1)空无边处善心,(2)识无边处善心,

    (3)无所有处善心,(4)非想非非想处善心,

    这四种名为无色界善心。

    (1)空无边处异熟心,(2)识无边处异熟心,

    (3)无所有处异熟心,(4)非想非非想处异熟心,

    这四种名为无色界异熟心。

    (1)空无边处唯作心,(2)识无边处唯作心,

    (3)无所有处唯作心,(4)非想非非想处唯作心,

    这四种名为无色界唯作心。

    如是一切十二种,名为无色界善,异熟、唯作心。

    <11>、由于所缘之差别,无色界意有四种。

    又依善、异熟、唯作、区别而立十二心。

    四、八出世间心(注22)

    <12>、(1)须陀洹道心,(2)斯陀含道心,

    (3)阿那含道心,(4)阿罗汉道心,

    这四种名为出世间善心。

    (1)须陀洹果心,(2)斯陀含果心,

    (3)阿那含果心,(4)阿罗汉果心,

    这四种名为出世间异熟心。

    如是一切八种,名为出世间善、异熟心。

    <13>、由于四道别,故善心有四,

    同彼异熟果,为无上八种(注23)。

    十二不善心,善心二十一,

    三十六异熟,二十唯作心;

    欲界五十四,色界心十五。

    无色心十二,出世间八种;

    如是应知意,区别八十九(注24)。

    智者再分别,一百二十一。

    五、一百二十一心

    <14>、八十九心,怎样成为一百二十一心?

    寻、伺、喜、乐、一境性俱初禅须陀洹道心,

    伺、喜、乐,一境性俱第二禅须洹道心,

    喜、乐、一境性俱三禅须陀洹道心,

    乐、一境性俱第四禅须陀洹道心,

    舍、一境性俱第五禅须陀洹道心。

    这五种名为须陀洹道心。

    斯陀含道心、阿那含道心、阿罗汉道心,同样各有五种,正二十道心。如是果心亦有二十,则出世间心,共有四十(注25)。

    <15>、由禅相应别,一一分作五,

    说此无上心,共有四十种(注26)。

    当知如色界,初禅等差别,

    无上心亦然。无色属第五(注27)。

    于是初禅等,各说十一种(注28)。

    最后第五禅,共有二十三(注29)。

    善心三十七(注30),异熟五十二(注31)。

    是故智者说:一百二十一(注32)。

    摄阿毗达摩义论摄心分别品第一竟。

    [注释]

    1.原文Abhidhammattha-Sagaha译为摄阿毗达摩义或阿毗达摩摄义,“论”字是译者加的。

    2.作者阿耨楼陀大约是十一世纪末和十二世纪上半期的人(详见附录-

    --阿耨楼陀及其《摄阿毗达摩义论》)。

    3.原文Citta-Sagaha-Vibhga译为摄心分别。“品”字是译者加的。其它各品的品题都是这样。

    这一品的各种术语解释,可以参考《清净道论》第十四说蕴品中的识蕴。并可参考昙摩结:《南传的八十九心》,见本书《附录》。

    4.关于十二不善心的解说,参考Visuddhi-magga(《清净道论》)454页。(按:页数是巴利文原本的页码,华宇版,下册28~29页)

    5.“无行”是不犹豫、没有他人怂恿教导而自动行业的意思。

    6.“有行”是有的犹豫或由他人怂恿教导而行业的意思。

    7.“舍俱领受心”及“舍俱推度心”,《清净道论》为“舍俱意界”及“舍俱意识界”。《成唯识论述记》卷二十一与《唯识枢要》第三卷译:“领受心”为“等寻求”;“推度心”为“等贯彻”。

    8.七种不善异熟心的说明,参考Visuddhi-magga456页。(华宇版,下册31~32页)。

    9.喜俱推度心,《清净道论》为喜俱意识界。

    10.八种无因善异熟心的说明,参考Visuddhi-magga454~455页。(华宇版,下册30~31页)

    11.三种无因唯作心的说明,参考Visuddhi-magga456~457页。(华宇版,下册33页)这三种心在《清净道论》中名为:“舍俱意界,舍俱意识界,喜俱意识界”。

    12.这两个颂中的前一颂是总结十八无因心,后一颂是说下面要叙述的什么心。第二颂中的“恶”是指十二不善心,“无因”是指十八无因心。本品除了上述十二不善心及十八无因心共三十心之外,依八十九心计算,尚余五十九心未曾叙述,若依一百二十一心计算,还有九十一,这些将要叙述的心都名为“净心”。因为十二不善心是恶的,十八无因心是中立而无进取之力的,都不能称为“净心”,所以除外。

    13.八种欲界善心的说明,参考Visuddhi-magga452~453页。(华宇版,下册26~27页)。

    14.八种欲界有因异熟心的说明,参考Visuddhi-magga455~456页。(华宇版,下册31页)。

    15.八种欲界有因唯作心的说明,参考Visuddhi-magga457页。(华宇版,下册33~34页)。

    16.欲界的净心共有二十四个,即有因的善心八个、异熟心八个、唯作心八个。由于受、智、行的区别,故作如是分析。“受”即喜与舍,“智”即智相应与智不相应,“行”即有行及无行。

    17.本颂总结上述的五十四欲界心,即异熟心二十三个(无因心十五、有因心八)、善与不善心二十个(善心八、不善心十二)、唯作心十一个(无因心三有因心八)。

    18.下面所说色界的善心、异熟心及唯作心,参考(Visuddhi-magga)453、456、457页。(华宇版,下册27、32、34页)。

    19.“一境性俱”,《清净道论》为“定相应”。

    20.“彼”是指色界的五种禅心:由于有善、异熟、唯作的区别,故有十五种。

    21.下面所说无色界善心、异熟心、唯作心,参考Visuddhi-magga453、456、457页。(华宇版,下册28、32~34页)。

    22.八个出世间心,参考(Visuddhi-magga)453、456页。(华宇版,下册28、32页)。

    23.此颂是总结八个出世间心的。四道,为出世间的四种善心;他们的果为四种出世间异熟心。所以一共是八种无上心。这里的“无上”即指出世间。

    24.这两个半颂是以两种方法来总结全部八十九心的。前一颂用不善、善、异熟、唯作来统计:即不善心十二、善心二十一(欲界八、色界五、无色界四、出世间四)、异熟三十六(无因心十五、欲界有因心八、色界五、无色界四、出世间四)、唯作心二十(无因心三、欲界有因心八、色界五、无色界四)共为八十九心。第二颂是依欲界、色界、无色界、出世间来计算的:即欲界心五十四(不善心十二、无因心十八、善心八、善异熟心八、唯作心八)、色界心十五(善、异熟、唯作心各有五个)、无色界心十二(善、异熟、唯作心各有四个)。出世间心八(四道、四果),合为八十九(参考附录--南传的八十九心)。

    25.原来的八十九心是世界心八十一、出世间心八个。现在从八个出世间心开为四十个,再加世界心八十一,便成为一百二十一。

    26.由于禅支相应的差别,每种出世间心分为五种,则八个出世间心,共有四十种。

    27.色有五禅差别,无上(出世间)心也具五禅。“无色属第五”,因为所有无色界禅都只有舍与一境性二支,和色界第五禅一样,所以无色界心是被认为包摄于第五禅中的。

    28.“各说十一种”,因为色界初禅等,各各有善、异熟、唯作三种,再加上出世间的四道四果八种初禅等,故有十一种。

    29.“二十三”,即色界第五禅的善、异熟、唯作三种,加无色界十二种和出世间的八种第五禅,故有二十三种。

    30.“善心三十七”,即欲界八个、色界五个、无色界四个和出世间二十个。

    31.“异熟五十二”,即欲界二十三(无因十五、欲界有因八)、色界五、无色界四、出世间二十。

    32.“一百二十一”,即不善心十二、善心三十七、异熟心五十二、唯作心二十——

    PS:本品可参考《附录》之《南传的八十九心》。

    第二摄心所分别品——

    <1>心相应所,同生与同灭,

    同所缘所依(注1),有五十二法。

    一、五十二心所的分类

    <2>如何(是五十二心所法)(注2)?

    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

    此等七法名遍一切心心所(注3)。

    寻、伺、胜解、精进、喜(注4)、欲,

    此等六法名为杂心所(注5)。

    如是当知此等十三法名为通一切心心所(注6)。

    痴、无惭、无愧、掉举、贪、见、慢、

    嗔、嫉、悭、恶作、昏沉、睡眠、疑,

    此等十四法名为不善心所。

    信、念、惭、愧、无贪、无嗔、中舍性、

    身轻安(注7)、心轻安、身轻快性、心轻快性、

    身柔软性、心柔软性、身适业性、心适业性、

    身炼达性、心练达性、身正直性、心正直性,

    此等十九法,名为遍一切净(善)心所。

    正语、正业、正命,此三法名为离心所。

    悲、喜二法,名为无量心所。

    若与慧根(注8)一起,则此等一切共二十五法,

    当知为净(善)心所。

    <3>十三通一切,十四为不善,

    净有二十五,故说五十二。

    二、什么心所与什么心相应

    彼等心属性(注9),于心中生起,

    各各自相应,此后应当说:

    七遍行心所,一切皆相应,

    杂心所六种,适宜而相应。

    十四不善法,独在不善心,

    净心所十九,唯善心相应。

    <4>1.与遍一切心心所及杂心所相应的心如何?

    先说此等(触、受、想、思、一境性、命根、作意)

    七个遍一切心心所,得于八十九心中生起。

    其次在六个杂心所中,

    先说寻,唯在除去二种五识(注10)的

    其余四十四欲界心(注11)和

    十一初禅心(注12)共五十五心中生起。

    次说伺,于彼等(五十五心)及

    十一第二禅心共六十六心(注13)中生起。

    胜解,除了二种五识及疑俱心(十一心)外,

    在其余(七十八)心(注14)中生起。

    精进,

    于(八十九心中)除去五门转向心(一)、二种五识(十)、

    领受心(二)、推度心(三)(共十六心),

    在其余(七十三)心中生起。

    喜,

    于(一百二十一心中)除去忧俱心(二)、舍俱心(五十五)

    、身识(二)、第四禅心(十一)(共七十心),

    在其余(五十一)心中生起。

    欲,

    于(八十九心中)除去无因心(十八)、痴心(二)

    (共二十心),在其余(六十九)心中生起。

    再说,(与杂心所相应的)彼等心生起的次第如是:

    <5>六十六与五十五,十一心与十六心,

    七十心与二十心,依次离去杂心所;

    五十五与六十六,七十八与七十三,

    五十一与六十九,次第与杂心所俱(注15)。

    <6>2.与不善心所相应的心

    在不善(心所)中,痴、无惭、无愧及掉举四个,

    名为遍一切不善心所,得于一切十二不善心中(生起)。

    贪心所,唯于八贪相应心中(注16)(生起)。

    见心所,得于四邪见相应心中(注17)(生起)。

    慢心所,得于四邪见不相应心中(注18)(生起)。

    嗔、痴、悭及恶作四心所,得于二嗔恚相应心中(生起)。

    昏沉及睡眠心所,得于五有行心(注19)中(生起)。

    疑心所,唯于疑俱心中(生起)。

    <7>痴等四心所,遍一切不善。

    贪见慢三种,贪根心中生。

    嗔嫉悭恶作,四在嗔根心。

    昏沉与睡眠,二在有行心。

    疑于疑心中。此十四心所,

    于十二不善、相应有五类。

    <8>3.与净心所相应的心

    其次在(二十五)净(心所)中,先说遍一切净十九心所,

    得于一切五十九净心(注20)中(生起)。

    (正语、正业、正命)三个离心所,得于一切(八)出世间

    心中决定同时生起。但是在世间的欲界(八)善心中,则有

    时各别(生起)。

    (悲、喜二)无量,除第五禅(三)心,唯在其余十二大心

    (色界心)、(八)欲界善心及(八)欲界有因唯心共二十八

    心中,有时各别(生起)。

    有人说(注21)在舍俱心中没有悲和喜。

    慧(无痴)心所,与十二智相应欲界心及一切三十五大心

    (色、无色界心)、出世间心共四十七心相应(注22)。

    <9>净唯在净心,相应有四种:

    一十九净法,生于五十九;

    三于十六心;二于二十八;

    当知慧心所,生于四十七。

    三、什么心与什么心所相应

    <10>嫉悭与恶作,三离悲喜慢,

    有时各别起,昏沉与睡眠,

    相应生亦尔。其余四十一;

    所说心所法,决定相应起。

    我今说彼等,与心之相摄:

    在无上心中,摄三十六法;

    上界大心中,则为三十五;

    于欲界净心,得有三十八;

    在不善心中,二十七心所;

    于无因心中,则得十二法;

    如是相应生,相摄有五种。

    <11>1.与出世间心相应的心所(心与心所相应)如何?

    先说在八出世间的初禅心中,摄十三通一切心所及

    除去二无量的(其余)二十三净心所共三十六法。

    如是

    在第二禅(八)心中,除寻(摄三十五法)。

    在第三禅(八)心中,除寻与伺(摄三十四法)。

    在第四禅(八)心中,除寻、伺、喜(摄三十三法)。

    在第五禅(八)心中,与舍俱,而摄彼等(三十三法)(注23)。

    在一切八出世间心中(的心所法),依据五种禅,相摄有五类。

    <12>于无上心中,心所立五类:

    一为三十六,一为三十五,

    一种三十四,三十三二种。

    <13>2.与色、无色界心相应的心所

    次于大(上二界)心中,

    先说在(善、异熟、唯作)三初禅心中,摄十三通一切心所

    及除去三离的其余二十二净心所共三十五法。

    然而这里的悲与喜,只是各别相应的(不能同时生起)。

    如是

    于第二禅心中除寻(摄三十四法)。

    于第三禅心中除寻、伺(摄三十三法)。

    于第四禅心中除寻、伺、喜(摄三十二法)。

    于第五禅十五心(注24)中更无(悲、喜二)无量(摄三十法)

    在这一切二十七大心中(的心所),

    依照五种禅的差别相应有五种。

    <14>三十五与三十四,三十三与三十二,

    以及三十法次第,在大心中有五种。

    <15>3.与欲界净心相应的心所

    于欲界净(心)中,

    先说(八)善心中的初二种

    (喜俱智相应无行、喜俱智相应有行)

    摄三十八(心所)法:

    即十三通一切心所及二十五净心所。

    当知此中(二)无量及(三)离共五(心所),

    只是各别相应生起的(注25)。

    如是于第二种的二善心

    (喜俱智不相应无行、喜俱智不相应有行)中,

    (如上三十八法中)除智(摄三十七法)。

    于第三的两种智相应心

    (舍俱智相应无行、舍俱智相应有行)中,

    (有智)除喜(摄三十七法)。

    于第四的二善心

    (舍俱智不相应无行,舍俱智不相应有行)中,

    除智与喜,唯摄彼等(三十六法)。

    次于(八有因)唯作心中,其所摄(的心所)如前

    (八善心的)四种四双中的一样,

    唯再除去(三)离法(注26)。

    在(八有因善)异熟(心)中,亦如前(八善心),

    唯除(二)无量及(三)离而摄彼等(其余心所)法(注27)。

    如是一切,在二十四欲界净心中(的心所法),

    依二(心为一组),相摄有十二种(即分为十二双)。

    <16>欲界有因心,善异熟唯作:

    善中三十八,二种三十七,

    以及三十六。唯作三十五,

    三种三十四,以及三十三。

    异熟三十三,二种三十二,

    以及三十一。唯作与大心(注28)。

    不现三离法。无上亦复然,

    更除二无量。欲界异熟中,

    无有此二类(注29)。无上禅法异(注30)。

    无量与禅法,而在中界异(注31),

    离智喜于小,各各有差别(注32)。

    <17>4.与不善心相应的心所

    在不善心中,先说贪根中的第一

    (喜俱邪见相应)无行心,摄十九法:

    即十三通一切心心所及四遍一切不善(心所)的十七(法)

    ,加贪、见(二心所,共成十九法)。

    在第二(喜俱邪见不相应)无行心中,所摄同上,

    以贪、慢不同(除见加慢,摄十九法)。

    在第三(舍俱邪见相应无行心)中,同上(第二无行心)

    ,除喜,与贪、见俱,摄十八(法)。

    在第四(舍俱邪见不相应无行心)中,同上,

    与贪、慢俱(摄十八法)。

    次于第五(忧俱)嗔恚相应无行(心)中,

    与嗔、嫉、悭、恶作四(心所)俱,

    除喜而摄彼等二十法(注33)。

    然而这里的嫉、悭、恶作、唯各别相应

    (实际只有十八法同时生起)。

    于(五种)有行心中,亦复如是(如五种无行心)。

    其所不同的,当如(有行心)更与昏沉、睡眠相应。

    其次,除去欲、喜的其余十一通一切心心所及

    四个遍一切不善(心所)共十五法,

    于(舍俱)掉举相应(心)中生起。

    于疑俱心中,除去胜解而与疑俱,亦摄十五法。

    如是一切于十二不善心中生起,各别相应,

    依(所相应的心所法)数的差别,可摄为七种。

    <18>十九十八及二十,二十一与二十法,

    二十二与一十五,不善心中立七种(注34)。

    所说此等十四法(注35),一切不善心相应。

    <19>5.与无因心相应的心所

    在无因(心)中,

    先说于(喜俱阿罗汉)笑心中,

    (在十三通一切心心所中)除欲,

    摄十二通一切心(心所)法。

    同样的,于确定(舍俱意门转向唯作)心中,

    除欲及喜,(摄十一法)。

    于乐俱(喜俱)推度(心)中,除欲及精进(摄十一法)。

    于无因意界三心(注36)及结生二心(注37)中,

    除欲、喜及精进(摄十法)。

    于二种(前)五识中,除去(六个)杂(心所),

    唯摄彼等(七法)(注38)。

    如是一切,于十八无因心中(的心所法),

    依数的差别,相摄有四种。

    <20>于十八无因,生起摄四类:

    十二与十一,以及十与七。

    遍一切处七,于无因心中,

    其余杂心所,适宜而相应。

    如是详细说,三十三种摄(注39)。

    既知心所法,与心不相离,

    相应而相摄,如是分别说。

    摄阿毗达摩义论摄心所分别品第二竟。

    [注释]

    1.原文Vatthu,意译为“所依”。有些地方也译为“事”或“基”。

    2.关于心所法的说明,参考Visuddhi-magga《清净道论》460页以下

    (华宇版,下册39页以下)所说的受、想、行三蕴。并可参考昙摩结:

    《南传的五十二心所法》,见本书《附录》。

    3.“遍一切心心所”古译为“遍行心所”。

    4.杂心所中的喜(Pti)与无量心所中的喜(Mudit),在巴利原文中两个字是不同的,但古时都译为喜。

    5.“杂心所”,古译为“别境心所”。

    6.“通一切心心所”是意译。原文为Aasamna是“其他”的意思,Samna是“共通的”意思,若直译应为“与其他共通的”。

    7.身的安息为“身轻安”。这里的“身”不是平常所说的身体,而是心所法的主体受、想、行三蕴。

    8.“慧根”,即“无痴”。

    9.“心属性”,即指心所,因为他们是附属于心的,所以叫心属性。

    10.二种五识,即无因善异熟中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乐俱身识五种及无因不善异熟中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苦俱身识五种。

    11.四十四欲界心,即在五十四欲界心中除去二种前五识的其余四十四欲界心。

    12.十一初禅心,即初禅的善、异熟、唯作三心加出世间四道四果共十一心。这是依一百二十一心计算的。

    13.六十六心,是依一百二十一心计算的,即与寻相应的五十五心加第二禅的十一心。

    14.□七十八心,是依八十九心计算的。

    15.本颂简略地叙述杂心所与心的相应的数字如是:

    一、寻,于一百二十一心中除六十六得五十五。

    二、伺,于一百二十一心中除五十五得六十六。

    三、胜解,于八十九心中除十一得七十八。

    四、精进,于八十九心中除十六得七十三。

    五、喜,于一百二十一心中除七十得五十一。

    六、欲,于八十九心中除二十得六十九。

    16.八贪相应心,即十二不善心中的前八个心。

    17.四邪见相应心,即十二不善心中的第一、第二、第五、第六心。

    18.四邪见不相应心,即十二不善心中的第三、第四、第七、第八心。

    19.五有行心,即十二不善心中的第二、第四、第六、第八、第十心。

    20.五十九净心,即八十九心中除十八无因心及十二不善心的其余五十九心。

    21.“有人说”,是指佛授论师等所说。(见日文南传大藏经第六十五卷第十九页注)。

    22.四十七心,即十二智相应欲界心加三十五大心及出世间心(色界十五、无色界十二、出世间八)。

    23.这里是在上面的三十三法中,除乐加舍而成的三十三法。

    24.十五心,即色界第五禅的三心加无色界的十二心。

    25.悲、喜二无量及离身恶行、离语恶作、离邪命三离法,此五心所,只是各别相应,不能有二法同时生起。所以在初二种善心中,实际只有三十四法同时生起。

    26.初二种如初二善心的三十八法,除三离法,只摄三十五法;第二双三十七,除三离摄三十四法;第三双三十七,除三离摄三十四法;第四双三十六,除三离摄三十三法。

    27.第一双三十八法减五,等于三十三;第二双三十七减五,等于三十二;第三双三十七减五,等于三十二;第四双三十六减五,等于三十一。

    28.“大心”是指色界、无色界心。

    29.“二类”即是三离及二无量。

    30.“禅法”即禅支。在无上(出世间)心中的禅支是有区别的,即出世间心根据五种禅来分析,则有关的禅支犹如各禅一样是不同的。

    31.这里的“中界”是指色界及无色界。根据二无量及禅支,在各各色、无色界心中有所不同。

    32.这里的“小”字是欲界。在欲界的净心中,关于离法,在善与异熟唯作不同。关于无量,在善及唯作与异熟不同。关于智与喜,在各对净心中也不同。所以他们是各各有差别的。

    33.二十法:十三通一切心心所中除喜的十二加遍一切不善心所四,再加嗔、嫉、悭、恶作四,等于二十。

    34.七种:一、第一、第二无行心摄十九法;

    二、第三、第四无行心摄十八法;

    三、第五无行心摄二十法;

    四、第一,第二有行心摄二十一法;

    五、第三、第四有行心摄二十法;

    六、第五有行心摄二十二法;

    七、与疑、掉举相应的二痴根心摄十五法。

    35.十四法:即遍一切不善心所四法(痴、无惭、无愧、掉举)及

    十三通一切心心所中除去欲、喜、胜解的其余十法

    (触、受、想、思、定、命、作意、寻、伺、精进)。

    36.无因意界三心:即无因善异熟心中的舍俱领受心、无因不善异熟心中的舍俱领受心及无因唯作心中的舍俱五门转向心。

    37.结生二心:即无因善异熟心中的舍俱推度心及无因不善异熟心中的舍俱推度心。

    38.“彼等”是指触、受、想、思、定、命、作意七个遍一切心心所。

    39.依照上面所说的什么心与什么心所相应、相摄,有三十三种如下:一、于出世间心有五种;二、于上二界(大心)有五种;三、于欲界净心有十二种;四、于不善心有七种;五、于无因心有四种——

    PS:本品可参考《附录》之《南传的五十二心所法》。

    第三摄杂分别品——

    <1>心与心所法,依自性相应,

    彼等次第现,数有五十三(注1)。

    受因及作用、门所缘所依,

    依照心生起,随宜而相摄。

    一、摄受(注2)

    <2>此中先说摄受,受有乐、苦与不苦不乐的三种。

    又依乐、苦、喜、忧、舍的差别有五种。

    此中乐俱善异身识只有一个,同样的苦俱不善异熟

    (身识也只有一个)。

    其次喜俱心:有贪根四个(注3)、欲界净(心)十二个(注4)、

    乐(俱)推度(心)(注5)及笑(心)二个,

    如果十八欲界喜俱心、以及称为第一(禅)、第二(禅)、

    第三(禅)、第四禅的四十四个(注6)大(色界心)及

    出世间心,共有六十二心。

    关于忧俱心,唯有嗔恚相应的二心,其余一切五十五(心)(注7)

    唯是舍俱心。

    <3>乐及苦与舍,是名三种受。

    应知由喜忧,差别成五种。

    乐苦各一处,忧在于二处,

    喜有六十二,舍俱五十五。

    二、摄因

    <4>在摄因中:

    所谓因中,即贪、嗔、痴及无贪、无嗔、无痴的六种。

    此中的五门转向(心一),二种(前)五识(十)、领受(心二)

    、推度(心三)、确定(心、即意门转向心一)及笑(心一),

    名为十八无因心。(八十九心除十八无因心),其余一切七十一心

    唯是有因。

    于此(有因心)中:二种痴心,唯一(痴)因,其余十种不善心

    (贪根八心,嗔根二心)及十二智不相应欲界净心,如是二十二心

    则具有二因(注8)。十二智相应欲界净心及三十五个大(上二界)

    与出世间心,如是四十七心(注9),具足三因(注10)。

    <5>贪嗔及愚痴,是三不善因。

    无贪无嗔痴,善因无记因(注11)。

    无因十八心。二心唯一因。

    二因二十二。四十七三因。

    三、摄作用(注12)

    <6>在摄作用中:

    所谓作用,即结生、有分、转向、见、闻、嗅、尝、触、

    领受、推度、确定、速行、彼所缘及死的十四种。

    其次应知由结生、有分、转向、五识处等的区别,则彼等

    (八十九心)的差别处但成十种(注13)。

    此中二舍俱处推度(心)、八大异熟(心)(注14)及九色界、

    无色界异熟(心)共十九心,名为结生、有分及死的作用。

    其次(于无因唯作心中的五门转向及意门转向)二(心)

    是转向作用。

    同样的(二种前识的各二心及二领受心)是见、闻、嗅、尝、触、

    领受(中)的(各一)作用(注15)。

    (无因异熟)三(心)(注16),是推度作用。

    意门转向(心)于五门中成为确定作用(注17)。

    (以上)除了(世间异熟及)二种转向(唯作心)之外,

    其余的善(心二十一)、不善(心十二)、(圣)果(心四)、

    唯作心(十八)共五十五(心)(注18)为速行作用。

    八大异熟(心)及三推度(心)共十一(心)为彼所缘作用。

    次于彼等(八十九心)中,二舍俱推度(心)(注19)、依结生、

    有分、死、彼所缘及推度的差别,有五作用。八大异熟(心),

    依结生、有分、死、彼所缘的差别,有四作用。九个大(上二界)

    异熟(心)(注20),(依)结生、有分及死(的差别)有三作用。

    喜俱推度(心),依推度及彼所缘的差别,有二作用。

    同样的确定(心,即意门转向心),依确定、转向的差别,

    (也有二作用)。其余一切(五十五)速行(心),三种意界(心)

    、及(二种前)五识(十心,共六十八心),依次发生成为一作用。

    <7>作用有十四,名为结生等。

    依心生起处,区别为十种。

    六十八二九,八二心次第。

    一二三四五,说示作用处(注21)。

    四、摄门

    <8>在摄门中:

    所谓门,即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及意门六种。

    此如,眼即眼门,同样的耳等即耳门等,

    但意门是说(转向之前的)有分。

    此中依五门转向(心一)、眼识(二)(注22)、领受(心二)(注23)

    、推度(心三)(注24)、确定(心一)(注25)、

    欲界速行(心二十九)(注26)及彼所缘(八)(注27)的差别,

    有四十六(心)于眼门中相应生起。

    同样的依五门转向及耳识等(注28)的差别,也有四十六(心)于

    耳门等相应生起。

    于一切五门中的五十四心(注29),唯是欲界(心)。

    其次于意门中:依意门转向(心一),速行(心)五十五(注30)

    及彼所缘(十一)的差别,有六十七心(相应生起)。

    有结生、有分及死的作用的十九(心)(注31)、是离(诸根)门

    而生起(即不从任何门而生起)。

    次于彼等(八十九心)中,(二种前)五识(十)、及

    大(上二界速行心)、出世间速行(心二十六)共三十六(注32)(心)

    ,如是依次适当地(于六门中)唯从一门(注33)生起。

    其次三意界(注34)从五门生起。

    乐俱推度(心一)、确定(心一)、欲界速行(心二十九、

    共三十一心)从六门生。

    舍俱推度(心二)、大异熟(心八)、从六门生与离门生(注35)。

    大(上二界)异熟(心九)唯离(诸根)门生。

    <9>心生由一门,五门与六门,

    六门或离门,及离一切门,

    如次三十六,三与三十一,

    十种及九种,作五类显示(注36)。

    五、摄所缘

    <10>于摄所缘中,所缘有六种,即色所缘、声所缘、香所缘、味所缘、

    触所缘及法所缘。

    此中色即色所缘,同样的声等(注37)即声等所缘。

    其次法所缘又摄净(色)、细色、心、心所、涅槃、施设

    (名言和概念)六种。

    此中一切从眼门(所生之)心,唯以色为所缘,而此(所缘必定)

    唯是现在的。如是从耳门等(所生之)心,亦唯以声等(为所缘),

    此等(所缘)也唯是现在的。其次意门心的六种所缘,或为现在、

    过去、未来,甚至离时的(涅槃、施设等),

    均适当也相应以为所缘。

    被称为结生、有分与死的离门(心)的所缘亦有六种,

    大多是于过去有之末(即前生临死时),由六门摄门的现在、

    或过去、或施设(概念)的称为业、业相和趣相(注38)。

    彼等(色等、现在等、业等所缘诸心)中、眼识(耳识、鼻识、舌识

    、身识)等,随其次第唯以色(声、香、味、触)等一一为所缘。

    三意界(领受心二、五门转向心一)以色(声、香、味、触)

    等五为所缘。

    其余(十一)欲界异熟(心)(注39)与笑(心),

    唯以欲界的一切为所缘。(十二)不善(心)及

    (八个)智不相应(注40)(共二十个)欲界速行(心),

    除去出世间,以其余的一切为所缘。(四个)智相应欲界善(心)

    及(一个)称为第五禅的神通善(心共五心),

    除阿罗汉道(与阿罗汉)果,以其余的一切为所缘。

    (四个)智相应欲界唯作(心)和(第五禅的)唯作神通(心)

    及确定(心),普遍于一切所缘。

    在第二(识无边处)和第四(非想非非想处)

    的无色界(心)中(注41),只以大(无色界)为所缘。

    其余(二十一个)大(上二界)心等(注42),

    以一切施设(假法)为所缘。

    出世间(八)心(注43),以涅槃为所缘。

    <11>二十五心缘小界,

    六心缘无色界境,

    二十一心缘名言,

    八心唯缘涅槃境,

    二十心中离无上,

    五心除最上道果,

    六心普缘一切境,

    如是相摄有七类(注44)。

    六、摄所依

    <12>于所依(注45)中:所依,即眼、耳、鼻、舌、身及

    心所依处(注46)六种。

    此等(所依),于欲界中得有一切,于色界无鼻(舌、身)等三,

    于无色界一切都不显现。

    此中五识界(注47),如其次第、各别依止五净所依(注48)而转起。

    称为五门转向(心)及(二)领受(心)的意界,

    唯依止心所依处而转起。其余称为意识界的推度(心三)、

    大异熟(心八)、嗔恚(心)二、初道(心一),笑(心一)、

    及色界(心十五),唯依止心所依处而转起。

    其余的善、不善、唯作(心)及无上(出世间心)有依止

    (心所依处)或不依止(心所依处而转起),无色界异熟(心四)

    ,则不依止心所依处(而转起)。

    <13>欲界七识(注49)依六事,

    色界四种(注50)三所依(注51),

    无色中一意识界,

    应知彼唯不依止(注52),

    四十三心(注53)有依止,

    四十二心(注54)生起时,

    或有依止或无依,

    无色异熟无依止。

    摄阿毗达摩义论摄杂分别品第三竟。

    [注释]

    1.心所法五十二,一切心法合为一,故说五十三。

    2.说明受的问题,参考Visuddhi-magga460~461页

    (华宇版,下册39~40页)“受蕴”。

    3.贪根四个是:喜俱邪见相应无行、喜俱邪见相应有行、

    喜俱邪见不相应无行、喜俱邪见不相应有行。

    4.欲界净心十二个:即喜俱智相应无行、喜俱智相应有行、

    喜俱智不相应无行、喜俱智不相应有行的四个,

    于欲界善心、异熟心、唯作心中各有四个,便成十二个。

    5.“乐俱推度”,原文Sukha-santraa等于

    Somanassa-santraa喜俱推度心。

    6.四十四心是:色界初禅有善、异熟、唯作及出世间四道四果共十一心,

    如是二禅十一心、三禅十一心、四禅十一心,共四十四心。

    7.五十五心:贪根中四个舍俱心、痴根中二个舍俱心、

    无因善异熟心中除乐俱身识及喜俱推度心的其余六个舍俱心

    (舍俱眼识、舍俱耳识、舍俱鼻识、

    舍俱舌识、舍俱领受心、舍俱推度心)。

    无因不善异熟心中除苦俱身识的其余六个舍俱心

    (名如善异熟心中所列),无因唯作心中除笑心的其余二舍俱心。

    欲界净心中的十二个舍俱心(善心中四个、有因善异熟心中四个、

    有因唯作心四个),及第五禅二十三个舍俱心

    (色界善、异熟、唯作三个、无色界十二个、出世间八个)。

    8.二十二心具二因,即贪根八心具贪、痴二因,嗔根二心具嗔、痴二因,

    十二个智不相应欲界净心具无贪、无嗔二因

    (因智不相应故没有无痴因)。

    9.四十七心是:十二智相应欲界净心,色界十五心、无色界十二心、

    出世间八心。

    10.三因是:无贪、无嗔、无痴。

    11.无贪、无嗔、无痴,在善心中为三善因;

    但在异熟、唯作的净心中则为无记因。

    12.关于心的作用,参考Visuddhi-magga457页以下

    (华宇版,下册34~39页)。并可参考昙摩结:

    《八十九心的十四作用与心识活动》,见本书《附录》。

    13.十种是:结生、有分、转向、前五识处(见、闻、嗅、尝、触)、

    领受、推度、确定、速行、彼所缘及死。

    14.八大异熟心,即指八个有因善异熟心。

    15.各二心、各一作用;即二个眼识(善异熟、不善异熟)为见作用,

    二耳识为闻作用,二鼻识为嗅作用,二舌识为尝作用,

    二身识为触作用,二领受心为一领受作用。

    16.三心,即善异熟善俱推度心、善异熟舍俱推度心及

    不善异熟舍俱推度心。

    17.意门转向心,有识知(色、声等)六所缘的特相。依其作用。

    则于五(根)门及意门中有确定、转向的(二种)作用。

    即意门转向心所缘之境,如果是从五根门而来的,即起确定作用。

    故说于五门中,成为确定作用。

    18.五十五速行心:

    即

    二十一善心(欲界八个、色界五禅五个、

    无色界四个、出世间四道四个)、

    十二不善心(贪根八个、嗔根二个、痴根二个)、

    四异熟心(出世间四圣果)、

    十八唯作心(二十唯作心中除去五门转向及意门转向二个)

    共五十五心。

    19.二个舍俱推度心:即无因善异熟心中的舍俱推度心及

    无因不善异熟心中的舍俱推度心。

    20.九大异熟心:即色界五禅五个,无色界四个。

    21.(一)六十八心(五十五速行心、一五门转向心、二领受心、

    十个二种五识)唯一个作用与一处;

    (二)二心(喜俱推度心及意门转向心)有两个作用与二处;

    (三)九心(色界五个异熟心、无色界四个异熟心)

    有三个作用与三处;

    (四)八心(八个有因善异熟心)有四个作用与四处;

    (五)二心(两个舍俱推度心)有五个作用与五处。

    22.眼识二:即善异熟和不善异熟二。

    23.领受心二:即善异熟和不善异熟二。

    24.推度心三:即善异熟二、不善异熟一。

    25.确定:即意门转向心。

    26.欲界速行心二十九:即善心八、不善心十二、唯作心八、笑心一。

    27.彼所缘八:即欲界八个大异熟心。彼所缘作用心共有十一个,

    因三个推度心前已别列,所以这里只提八个。

    28.耳识等的等字,是指鼻、舌、身三。

    29.五十四心,即如上述的四十六心,加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各二个,

    共成五十四。

    30.五十五速行心,见本品注十八。

    31.十九:即舍俱推度心二、大异熟心八、色界及无色界异熟心九个。

    32.三十六心:即二种前五识十、色界及无色界速行心十八

    (即善心九、唯作心九)及出世间八心。

    33.从一门生:即二种五识中的二个眼识从一眼门生,两个耳识从一耳门生

    ,两个鼻识从一鼻门生,两个舌识从一舌门生,两个身识从一身门生

    ,以及二十六个速行心从一意门生。

    34.三意界:即两个领受心及一个意门转向心。

    35.从六门生与离门生:两个舍俱推度心和八个大异熟心,

    在彼所缘作用时,从六门生。但是他们在结生、有分、死的作用时,

    不从任何门而生(离门生)。

    36.五类:

    第一类:三十六心(二种五识十、上二界及出世间速行心二十六)

    从一门生。

    第二类:三心(领受心二、意门转向心一)从五门生。

    第三类:三十一心(乐俱推度心一、确定心一、欲界速行心二十九)

    从六门生。

    第四类:十心(舍俱推度心二、大异熟心八)从六门或离门生。

    第五类:九心(色界无色界异熟心九)不从任何门生。

    37.声等的等字,即指香、味、触。

    38.这一段文,原文不很清楚,兹引其他三种英译本文以作参考。

    (1)CompendiumofPhilosophybyShwezanAungP.120

    其次,被称为结生、有分与死的离门(心)也有六种境,

    通常它们是在前生之末(临死时)由六门而被摄取(为所缘的);

    他们无论是现在或过去事物的对象、或者是概念(施设)它们即名为

    业、业相和趣相。

    (2)AManualofAbhidhammabyNaaradaVol.1.P.174

    被称为结生、有分与死的离门心的生起,以前述的六种为所缘,

    它们大多数是在前生之末经过六门而被摄取的现在或过去所缘

    或者概念。它们即名为业、业相和趣相。

    (3)TheAbhidhammaPhilosophybyJ.KashyapVol.l.p.111

    有结生、有分和死的作用的心称为离门,

    此等心的所缘可能全是在前生转死之时的现在或过去的经验,

    此等所缘也可能是一种概念(施设),不是(1)前生所作的业,

    就是(2)与业有关的工具(业相),或(3)等候他的趣相。

    (关于业、业相和趣相,参考本论第五品第十二段;或参考

    Visudhi-magga548~550页)。(华宇版,下册187页以下)

    39.其余十一个,即指八个大异熟及三个推度心。

    40.八个智不相应,即欲界善心中的四个及唯作心中的四个。

    41.第二、第四的无色界心,即色无边处有善、异熟、唯作三。

    非想非非想处有善、异熟,唯作三,共有六心。

    42.其余二十一个大心,即色界十五心加无色界空无边处三心和

    无所有处三心。

    43.出世间八心,即四道、四果。

    44.七类:

    第一类:二十五心(二十三欲界异熟心及五门转向心和笑心),

    以小(欲界为所缘)。

    第二类:六心(识无边处及非想非非想处的善、异熟、唯作各三心)

    唯以无色界为所缘。

    第三类:二十一心(色界十五心加空无边处及无所有处的善、异熟、

    唯作各三心)唯以名言(施设)为所缘。

    第四类:八出世间心(四道、四果)唯以涅槃为缘。

    第五类:二十心(十二个不善心加四个欲界智不相应善心及

    四个智不相应唯作心),除了无上出世间之外,

    以其余一切为所缘。

    第六类:五心(四个欲界智相应善心及第五禅的神通善心),

    除了阿罗汉道与阿罗汉果以外,以其余一切为所缘。

    第七类:六心(四个欲界智相应唯作心、一个第五禅的唯作神通心

    及一个确定心),普缘一切境。

    45.所依,原文Vatthu,可译为事、所依、依处及基等之义。

    46.心所依处(Hadaya-Vatthu),原文Hadaya,即心脏,旧译肉团心。

    47.五识界:即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

    48.五净所依:即眼、耳、鼻、舌、身所依。

    49.七识界:即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界、意识界。

    50.色界四种:即眼识、耳识、意界、意识界。

    51.三所依:即眼所依、耳所依、心所依处。

    52.无色界中只有一意识界,没有其它的心,

    此意识界不依止任何处而独自存在。

    53.四十三心:即欲界异熟心二十三个、无因唯作心两个

    (五门转向心、笑心)、嗔恚心两个、须陀洹道心一个、

    色界心十五个。

    54.四十二心:即欲界善心八个、不善心(除二嗔恚)十个、唯作心八个、

    意门转向心一个、无色界善心四个、无色界唯作心四个、

    出世间心(除须陀洹道心)七个——

    PS:本品可参考《附录》之《八十九心的十四作用与心识活动》。

    第四摄路分别品——

    <1>心生起纲要,已如前略说。

    依地人差别,前后所决定,(注2)

    我将再简述:在结生(注3)转起。

    心生之过程。此乃摄转起(注4)。

    一、六种六法

    <2>在摄路中(注5),当知有六种六法:即六所依、六门、六所缘、六识、六路、六种境转起。

    但于离路(注6)(的心),只有三种境转起,即业、业相、趣相

    此中:(六)所依、(六)门、(六)所缘,即如前(第三品)中所说。

    六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六路:(心的过程)依门的区别,即眼门路、耳门路、鼻门路、舌门路、身门路、意门路;或者依识的区别,各为眼识路、耳识路、鼻识路、舌识路、身识路、意识路。依门的过程及依心(识)的过程当这样使其调合。

    <3>于五门(眼、耳、鼻、舌、身),有极大、大、小、极小(的所缘境);于意门则有明了不明了(的所缘境)。如是当知有六种境转起(现前)。

    二、通过五门的心识过程

    (心识的活动过程)怎么样?以生、住、灭(注7)的三刹那名为一心刹那。如是有十七心刹那为色法(生灭的)寿命。经过一心刹那或多心刹那(到达)住位之时,而五所缘来现于五根门。因此,如果那色所缘是经过一刹那来现于眼前的,则从此以后有分心波动二次,遮断了(注8)有分之流,转向(唤起注意)那色所缘而有五门转向心(的一次)生灭。此后无间,便生起见色的眼识、领受(所缘)的领受心、推度的推度心、确定的确定心,如其次第(各有一次)生灭。此后在欲界二十九速行心(注9)中的任何一心,获得(生起之)缘便波动七次,随于速行之后而有二(刹那)彼所缘异熟心适宜地转起。从此以后便堕入有分。

    至此有十四(刹那)路心的生起,二(刹那)有分的波动,以及前面经过的一心刹那,(那色法)便具足十七心刹那。此后(那个所缘境便)消灭了。那样(经过十七刹那相续的)所缘名为极大的境。

    (如果)来现的所缘不可能延至彼所缘的生起,是名大境。这就是说在速行终了便堕入有分,没有彼所缘的生起。

    (如果)来现的所缘不可能延至速行(心)的生起,是名小境。这就是说连速行(心)也不生起,仅仅有二或三次的确定(心)转起,此后便堕入有分。

    (如果)来现的所缘不可能延至确定(心)的生起便临近于灭的,则名为极小境。这就是说仅仅是有分波动而无路心的生起。

    在眼门如是,在耳门等也是一样。当知于一切五门有四种时分即:彼所缘时分、速行时分、确定时分、空时分(注10)。如是次第为四种所缘境的转起(注11)。

    <4>路心唯七种(注12),心生有十四(注13),

    如是依五门,详说五十四(注14)。

    这是五门路的转起法。

    三、通过欲界意门的心识过程

    <5>其次于意门中,如果是明了的所缘境来现,从此在(二刹那)有分波动、(一刹那的)意门转向(心)、(七刹那的)速行(心)之末(后),转起(二刹那的)彼所缘异熟(心),此后便堕入有分。

    如果在不明了的所缘,则于速行心之后,便堕入有分,没有彼所缘的生起。

    <6>路心唯三种(注15),心生说为十(注16)。

    若再详分释,欲界四十一(注17)。

    这是小(欲界)速行时分(的转起法)。

    四、上二界及出世间的禅心过程

    <7>其次于安止(根本定)速行时分,(所缘)是没有明了不明了的区别,也没有彼所缘(心)的生起。此处即在八个智相应(注18)欲界速行(心)中的任何一个生起四次或三次,次第的名为遍作、近行、随顺和种姓(心)。它们灭了以后,依适当的(行道),即在第四或第五(注19)(速行刹那)引发那二十六个大界(上二界)、出世间速行心(注20)中任何一个速行心入安止路。此后在安止速行之末便堕入有分(注21)。

    这里如果在喜俱(欲界)速行心之后,则安止(定)也是喜俱(心)。若在舍俱(欲界)速行之后,则安止定也是舍俱(心)。此中如果是在(欲界)善速行之后(非阿罗汉的),(则安止定)也是善速行心,以及决定是下面的三界(心)。如果是在(欲界)唯作(阿罗汉的)速行(心)之后,(则安止定)也是唯作速行心,以及(决定是)阿罗汉果(心)。

    <8>乐善三十二(注22),舍善生十二(注23),

    乐唯作有八(注24),舍唯作生六(注25),

    凡夫与有学,从欲善三因(注26),

    离欲者安止,三因欲唯作(注27)

    这是(六门中的)意门路心的转起法。

    五、彼所缘的决定

    <9>于(六门的)一切处,对于不可意的所缘(逆境),那是不善异熟(注28)的(前)五识、领受(心)、推度(心)及彼所缘(心的生起)。对于可意的(所缘──顺境),则唯是善异熟的(前五识、领受心、推度心、及彼所缘心)。如果极可意的(所)则唯喜俱的推度(心)和彼所缘(心)。此(彼所缘)中,如果是在(阿罗汉的)喜俱唯作速行(心)之末,则唯是喜俱彼所缘(心生起)。如果在舍俱的唯作速行(心)之末,则唯是舍俱(彼所缘心)。但于忧俱速行(心)之末,则彼所缘及有分(注29)也必是舍俱。是故若以喜俱(心)结生者(注30),则在忧俱速行之末不生彼所缘心。此时便对于任何过去已熟练的小(欲界)所缘,生起舍俱推度心。诸阿阇黎说:在那(推度心)之后,便堕入有分。他们(诸阿阇黎)并且主张(1)仅在欲界速行(心)之末、(2)欲界的有情、(3)欲界诸所缘法,才有彼所缘心。

    <10>在欲界速行,有情及所缘,

    于明了极大,说有彼所缘。

    这是(路心转起中)彼所缘的决定。

    六、速行的决定

    <11>在速行之中:于小(欲界)的速行路中,欲界速行(心)速行(跳动)七次或六次。如果在命终或发晕等的时候而转起昏弱的(速行心)则唯速行(跳动)五次。他们(诸义疏师)也说:当世尊(示现)双神变(注31)等的时候,(他那)迅速转起的观察(速行)心,只有四至五刹那、但在初学者第一次修习(安止定的速行)不论是上二界速行心的神通速行心都只速行(跳动)一次便堕入有分。

    四(圣)道(速行心)的生起,(各)有一心刹那。从此以后有二三(刹那)的果心依次生起,然后堕入有分(注32)。在入灭尽定的时候,第四无色的速行(心)速行(跳动)了二次之后便证得灭尽定。在从灭尽定出定的时候,获得一次阿那含果心或阿罗汉果心的生灭之后,便堕入有分(注33)。

    如是,于一切处的三摩钵底(注34)(等至)路(过程)中,不象在有分之流那样有一定不变的路。然而亦可有多数的(速行)。

    <12>欲界速行七,道神通各一,

    其余诸速行,多数亦可得。

    这是(路心转起中)速行的决定。

    七、路心依人的区别

    <13>二因者及无因者(注35),不得唯作速行(心)和安止速行(心)。他们纵生于善趣亦不得智相应异熟心。如果(无因者)生于恶趣,则智不相应大异熟心亦不能得。

    在三因者:(1)漏尽者不得善与不善速行(心)。(2)有学与凡夫不得唯作速行(心)。(3)有学不得恶见相应(心)及疑俱速行(心)(注36)。(4)阿那含人不得嗔恚速行(心)(注37)。(5)出世间速行心只适合圣者得以相应生起。

    <14>无学四十四(注38),有学五十六(注39)。

    余者心生起,说有五十四(注40)。

    这是(路心转起中)依人的区别。

    八、诸地路心的区别

    <15>于欲界地,一切(八十)路心(注41)都得相应生起。

    于色界地,除去嗔恚速行及彼所缘(得六十四心)(注42)。

    于无色界地,除去初道(心)、色界(心)、笑(心)及下无色界心。

    于一切处,如果缺乏某些净(根)之人,则不得经过那些(根)门的路心。无想有情则没有一切心转起。

    <16>八十路心在欲界,色界相应六十四,

    无色界中之路心,可得生起四十二(注43)。

    这是诸地(路心生起)的区别。

    <17>如是(经过)六门而心转起,随其发生,堕入有分(注44),直至寿存、不断地活动。

    摄阿毗达摩义论摄路分别品第四竟。

    [注释]

    1.对于此颂,各种译本都有些出入。本译者依据前后文的意思作此意译。全颂的大意是这样的:在前一品,已经根据受、因等简略地讨论了心与心所法的生起。现在我将依照地和人的差别以及依在前和在后所决定再进一步简单地叙述在结生与转起的两种心识活动过程。在本品是说在转起的心识活动过程纲要。关于在结生的心识活动过程,将在下一品说。

    2.颂中“前后所决定”一句,即“在前和在后所决定”的意思;在巴利文注释是这样解释的:“此心是在某些心识作用之后生起及某些心识作用是在此心之后生起”。

    3.“结生”,是指新生命在怀胎刹那发生最初的心识活动过程。

    4.“转起”,是指我们在整个生活期间所发生的一切心识活动过程。

    5.摄路──是指由五门转向或意门转向所起的心的程序或一系列的心生起的路线(过程)。

    6.离路──是指路心以外的结生、有分、死的潜在意识作用。因为它们是不经过认识的顺序的,所以叫离路。

    7.灭(Bha□a)底本(Bhavamga)误。

    8.这个字的原文有遮断、中断、切断、阻止、妨碍等意思。

    9.欲界二十九速行心:即十二不善心、八欲界善心、一个笑心、八欲界有因唯作心。

    10.时分(Vra),这个字的原文有时、时分、时期、时机、机会等意思。英译本也有把它译作“等级”的。这里的意思是说:现于五门的对象经过的认识过程分为四级。“彼所缘时分”,是说这个过程到达彼所缘为止。余者亦然。“空时分”,是说它根本没有路心(过程)生起,只是有分波动二次。

    11.四种时分的四种缘境:即彼所缘时分的极大境,速行时分的大境,确定时分的小境,空时分的极小境。

    12.七种路心:(一)五门转向心,(二)五识,(三)领受心,(四)推度心,(五)确定心,(六)速行心,(七)彼所缘心。

    13.十四:即本品中的十四心刹那(五门转向心、五识之一、领受心一、推度心一、确定心一、速行心七、彼所缘心二)。

    14.五十四:即全部欲界五十四心。

    15.路心唯三种:(一)意门转向心,(二)速行心,(三)彼所缘心。

    16.心生说为十:是说此心生起要经过十刹那,即意门转向心一刹那、速行心七刹那、彼所缘心二刹那。

    17.四十一:即欲界的五十四心除去十三心(两种前五识十个、五门转向心一个、领受心两个。这十三心不能在意门中转起)。

    18.八个智相应心:即欲界善心中的四个智相应心及欲界有因唯作心中的四个智相应心。

    19.在第四或第五:这里指安止心生起有速通达和迟通达两种,速通达者,即在欲界速行三次生灭之后,在第四刹那生起安止心。迟通达者则在第五刹那生起安止心。

    20.二十六个速行是:色界善心五个、唯作心五个、无色界善心四个、唯作心四个、出世间心八个,共二十六个。

    21.关于在禅定的心识过程,参考Visuddhi-magga137页以下。

    22.乐善三十二:即从乐俱善速行心生起三十二安止心。这里的乐善,指喜俱三因(无贪、无嗔、无痴)善心,即欲界八善心中的第一和第二心。三十二喜俱安止心,即色界初、二、三、四禅的四个乐俱善心,出世间道心十六个(四道乘四禅等于十六),果心十二个(除阿罗汉,初、二、三果乘四禅等于十二),共三十二心。

    23.舍善生十二:即从三因舍俱善速行心(八欲界善心中的第五、第六心)生起十二安止心(即色界第五禅善心一个、无色界善心四个、出世间除阿罗汉果心的其余七个第五禅心)。

    24.乐唯作有八:即从三因喜俱欲界唯作心(欲界八唯作心中的第一第二心)生起八个安止心(八个喜俱唯作安止心:即色界初、二、三、四禅唯作心四个),出世间阿罗汉果的下四禅四个)。

    25.舍唯作生六:即从三因舍俱欲界唯作心(八大唯作心中的第五第六心)生起六个安止心(色界第五禅唯作一个、无色界唯作四个、出世间阿罗汉果心一个)。

    26.从欲界善三因心生起凡夫及有学的安止。即凡夫及有学,从欲界八善心中的第一喜俱智相应无行及第二喜俱智相应有行二善速行心生起三十二个喜俱安止心。并从第五舍俱智相应无行及第六舍俱智相应有行二善速行心生起十二个舍俱安止心。

    27.从欲界唯作三因心生起离欲者(阿罗汉)的安止。即阿罗汉从欲界八大唯作心中的第一喜俱智相应无行及第二喜俱智相应有行二唯作速行心生起八个喜俱安止心,并从第五舍俱智相应无行及第六舍俱智相应有行二唯作速行心生起六个舍俱安止心。

    28.不善异熟:即由过去不善业所感的果。

    29.有分(Bhava□ni):这里的有分是指多数,平常用单数的有分有二种:一是诸心识刹那相续的有分,二是十九种有分(作用)心。这里是表示偶然的有分心(朑antuka-bhava□a),与根本有分(Mula-bhava□ga)相反。

    30.以喜俱心结生者,则人在入胎时,若以喜俱心来结生,则此人生性为乐观者,自然常常快乐,不待鼓励。

    31.双神变,参考Visuddhi-magga393页。(华宇版,中册255~257页)

    32.四道的速行心,参考Visuddhi-magga675页。(华宇版,下册395页)

    33.关于此等法说,参考Visuddhi-magga137~139页。(华宇版,上册216~217页)

    34.于一切三摩钵底:即五种禅及四道之果。

    35.二因者及无因者:二因者具有无贪、无嗔的善因,没有无痴的善因;无因者则根本没有善因,所以他们不可能获得禅或阿罗汉,也不得唯作速行和安止速行。为什么生于善趣亦不得智相应异熟心?因为他们具有痴根没有智相应善心。

    36.因为他们已断除身见与疑见二种烦恼。

    37.因为阿那含断除嗔恚烦恼。

    38.无学四十四:阿罗汉只有四十四心。有四十五心不能生起,即不善心十二、欲界善心八、色界善心五、无色界善心四、道心四、上二界异熟心九、前三果心三,合计四十五心。89-45=44。

    39.有学五十六:有学人有三十三心不能生起,即唯作速行十八(笑心一、欲界有因唯作心八、上二界唯作心九)、邪见相应不善心四、疑俱不善心一、阿罗汉果心一、上二界异熟心九,合计三十三。89-33=56。

    40.余者五十四:余者是指凡夫而言,有三十五心不能生起,即唯作速行心十八、出世间心八、上二界异熟九,共三十五心。89-35=54。

    41.八十路心:即八十九心中除去色界异熟心五个及无色界异熟心四个。

    42.六十四心:即八十路心减去十六心等于六十四心。十八心是嗔恚速行心两个、彼所缘(即大异熟心或者说欲界有因善异熟心)八个、鼻识、舌识、身识六个。

    43.四十二心:八十路心减三十八等于四十二。即不善心十(除嗔恚心二)、意门转向心一、欲界净心十六(八个善心、八个唯作速行心)、无色界心八、出世间心七(除阿罗汉果心一),合计四十二心。三十八心是大异熟心八个、嗔恚心二个、前五识十个、色异善心、唯作心十个、笑心一个、五门转向心一个、领受心两个、推度心三个、初道心一个,共计三十八心。

    44.底本Bhava□antarit直译为有分渡,文意不明确。应该是落入有分(Bhava□antarita=bhava□a-antarit)。

    第五攝離路分別品——

    <1>依路心轉起,已如上所述;

    在結生活動,概要今當說。

    <2>當知攝離路有四種四法:即四地、四種結生、四種業及四種死的生起。

    一、四地

    此中惡趣地、欲(界)善趣地、色(界)地及無色(界)地,名為四地。

    (一)在彼等(四地)中,地獄(界)、畜生(界)、餓鬼(界)與阿修羅眾四種,是(欲界)惡趣地。

    (二)人、四大王(天)、三十三(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樂(天)與他化自在(天)七種,是欲界善趣地。

    以上這十一種構成為欲界地。

    (三)梵眾(天)、梵輔(天)、大梵(天),是初禪地。少光(天)、無量光(天)與光音(天),是第二禪地。少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是第三禪地。廣果(天)、無想有情(天)、淨居(天),是第四禪地,色界地有十六種(天)(注1),(其中)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見(天)與色究竟(天),是淨居地的五種。

    (四)空無邊處地、識無邊處地、無所有處地與非想非非想處地,是無色(界)地的四種。

    <3>於諸淨居天,凡夫不得生,

    預流及一來,亦不生此天。

    聖者皆不生,無想與惡趣。

    聖者非聖者,得出餘諸處。

    這是(四種四法中)地的四法。

    二、四種結生

    <4>惡趣結生、欲(界)善趣結生、色界結生及無色界結生,是名四種結生(注2)。

    此中(無因)不善異熟捨俱推度(心),生於惡趣地的剎那成為結生,此後便成有分,於最後成為死而斷絕,這是一惡趣結生(心)。

    其次,(無因)善異熟捨俱推度(心),在欲(界)善趣人(界)中的生盲等(注3)與依地而居的苦處阿修羅,轉起結生、有生、死。八大(有因)異熟(心),在一切欲界喜趣中,轉起結生、有分、死。這九種名為欲界善趣結生(心)。

    以上十種稱為欲界結生(心)。

    在此(欲界)中,四惡趣、人與苦處阿修羅的壽量,是沒有定數的。四大天王的壽量,是五百歲的天壽,合人間的壽量為九百萬歲(注4)。從此三十三(天)的(壽量是四大王天的)四倍。夜摩(天)的(壽量是三十三天的)四倍。兜率陀(天)的(壽量是夜摩天的)四倍。化樂(天)的(壽量是兜率陀天的)四倍。他化自在(天)的(壽量是化樂天的)四倍。

    <5>自在天壽合人壽,數為九十二萬萬。

    又一千六百萬歲,為此天中之壽量。

    <6>初禪的異熟(心),在初禪地中,轉起結生、有分、死。如是第二禪異熟(心)與第三禪異熟(心),在第二禪地(轉起結生、有分、死)。第四禪異熟(心),在第三禪地(轉起結生、有分、死)。第五禪異熟(心),在第四禪地(轉起結生、有分、死)。第五禪異熟(心),在第四禪地(轉起結生、有分、死)。無想有情,唯是色而結生,在(結生)之後的生活與死的時候,亦唯是色的活動與滅。這六種名為色界結生。

    於彼等(色界天)中,梵眾天的壽量是一劫的三分之一,梵輔(天)的(壽量)是半劫,大梵(天)的(壽量)是一劫,少光(天)的(壽量)是二劫,無量光(天)的(壽量)是四劫,光音(天)的(壽量)是八劫,少淨(天)的(壽量)是十六劫,無量淨(天)的壽量是三十二劫,遍淨(天)的(壽量)是六十四劫,廣果(天)的無想有情(天)的(壽量)是五百劫。無煩(天)的(壽量)是一千劫,無熱(天)的(壽量)是二千劫,善現(天)的(壽量)是四千劫,善見(天)的(壽量)是八千劫,色究竟(天)的(壽量)是一萬六千劫。

    初無色等的異熟(心),在初無色等地中,如其次第,轉起結生、有分、死。此等四個名為無色結生。

    於彼等(無色界天)中,生於空無邊處天的壽量是二萬劫,生於識無邊處天的(壽量)是四萬劫,生於無所有處天的(壽量)是六萬劫,生於非想非非想處天的(壽量)是八萬四千劫。

    <7>結生與有分,以及死心位,

    於同一生中,同境同一性。

    這是(四種四法中的)四種結生。

    三、四業

    <8>令生(業)、支持(業)、妨害(業)與破壞(業),是依作用(而說的四種業)。重(業)、近(業)、數習(業)與已作業,是依取異熟(果)的次序(而說的四種業)。現法受(業)、次生受(業)、後後受(業)與既有業(注5),是依異熟的時間(而說的)四種業。不善(業)、欲界善(業)、色界善(業)與無色界善(業),是依異熟的處所(而說的四種業)。

    此中不善業,依業門有三種:既身業、語業及意業。

    (這三種業)怎樣?殺生、不與取與欲邪行,常常是由於稱為身表的身門而造作,故名身業。妄語、兩舌、惡口與綺語,經常是由於稱為語表的語門而造作,故名語業。貪欲、瞋恚與邪見,雖然也有其他(身與語)的表(注6),但通常是由意門而造作,故名意業。

    於彼等(不善業)中,殺生、惡口轉瞋恚是由瞋根而生。欲邪行、貪欲與邪見,是從貪根而生。其他(不與取、妄語、兩舌與綺語)四種,是由(貪、癡)二根而生。這裏依照(八十九)心的生起,一切不善(心)有十二種。

    欲界的善(業),依照業門的區別有三種:既由身門轉起的為身業,由語門轉起的為語業,由意門轉起的為意業。如是依照(布)施、(持)戒及修定的區別,也有三種。依照(八十九)心的生起,則(欲界的善業)有八種。依照(布)施、(持)戒、修定、恭敬、義務、回向、隨喜、聞法、說法、見正直業的區別有十種。以上(十二不善心與八善心)的二十種,為欲界業。

    色界的善(業)唯是意業,(它)是由修所成而證得的安止(定),依照禪支的區別,(色界的善業)有五種。

    無色界的善(業)也唯是意業,(它)也是由修所成而證得的安止(定),依照(禪定的)所緣的區別,(無色界的善業)有四種。

    此(諸業)中,(十二)不善業,除去掉舉(注7)(的其餘十一心),使在惡趣地結生。但在轉起之時,一切十二種(不善業),於欲界與色界的一切處,適當地能感七種(無因)不善異熟(心)。

    欲界的(八個)善(心),使在欲界善趣結生,但在轉起之時,(一切八善心)於欲界與色界的一切處,適當地能感(八)大異熟(心)及八無因異熟(心)(注8)。

    此中三因殊勝的(四個智相應的)善(心),給與三因(四個智相應的異熟心)結生,在轉起之時,則能感十六異熟(心)(即八個無因異熟心與八個彼所緣作用的有因異熟心)。三因劣的(四個智相應善心)與(無貪、無瞋)二因殊勝的(四個智不相應善心),給與二因的(四個智不相應異熟心)結生,在轉起之時,能感除去三因的(四個智不相應的)十二個異熟(心)。(無貪、無瞋)二因劣的(四個智不相應的)善(心),唯給(八個)無因(善異熟心)結生,在轉起之時,也唯感(八個)無因(善異熟心)。

    <9>茲有某異師(注9),曾作如是說:

    無行心不感,有行之異熟,

    有行心不感,無行之異熟。

    如是彼等說:異熟有十二(注10),

    又有十與八(注11),次第而發生。

    <10>關於色界善(心),修下(品)的初禪,生於梵眾(天),修中(品)的(生於)梵輔(天),修上(品)的(生於)大梵(天)。同樣的修下(品)的第二禪與第三禪,(生於)少光(天),修中(品)的(生於)無量光(天),修上(品)的(生於)光音(天)。修下(品)的第四禪,(生於)少淨(天)。修中(品)的(生於)無量淨(天)。修上(品)的(生於)遍淨(天)。修第五禪的(生於)廣果(天),依離想而修(第五禪)的(生於)無想有情(天)。阿那含生於淨居(天)。

    如是次第修了無色界的善(業),既生於無色界(天)中。

    <11>上二界福業,決定依於地。

    於結生轉起,生同樣異熟。

    這是(四種四法中的)四種業。

    四、四種死與結生的次第(注12)

    <12>由於壽盡、業盡兩者俱盡及斷業(而死的),是名四種死的生起。

    其次,臨終者在死的時候,由於業力,於六門的任何一門現起(如下三種相中的一種):(一)面向於後有能得結生的業。(二)或在(他)以前作業的時候曾得色等工具的業相。(三)或於後有當得享受(苦樂)的趣相。此後,便住於那現起的所緣(業、業相或趣相),依照成熟的淨(業)或染(業)及依照將得(生)有之處,他的心相續數數轉起,極大地傾向於彼處。或者僅是依此而得新生的業,現於(意)門。

    臨終之人,在他的路心之末,或在有分滅盡之時,由於死之故,生起那現在有的終點的死心而後滅,於是既在(那死心)滅了之後,取得那同樣的所緣,如其情況,或有所依或無所依(注13),生起稱為結生的意識,而住於後有──因為它是由於無明隨眠的纏縛,是以渴愛隨眠為根本的行(業)所生,為相應的(諸法)所執取,為俱生(諸法)的主要住處,為(諸法的)先行者,是(前有)與後有的連接(故名結生的意識)。

    <13>在正死的路心,由於遲緩的轉起,只有五速行(剎那)的期望,如果是在來現於(意門)的現在所緣而死的,則結生、有分也取得現在所緣。在欲界結生,是由六門的(任何一門)取現在與過去所緣的業相與趣相。業只是意門所取的過去的(所緣)。所有這一切的所緣法,唯是小(欲)界的。

    於色界結生的所緣,只是假設的業相。同樣在無色界結生的所緣,根據情況,是上二界的(業相)與假設的業相。無想有情只有命九法(注14)結生而生,於是稱它們(無想有情)為色結生者。無色有情為無色結生者。其餘的有情名為色與無色的結生者。

    <14>無色有情死,不生下無色,

    生更高無色,及欲界三因。

    色界有情死,不生無因類,

    結生於二因,以及三因處。

    欲界三因者,能生一切界;

    其餘有情死,於欲界結生。

    這是死與結生的次第。

    <15>如是取結生者,既從結生滅了之後,獲得那同樣的所緣,轉起一相似心,猶如河流不斷地(生起),直至死心的生起,在沒有路心生起的時候,因為它是生命的(主要)部分,名為有分相續的意(識),最後由於死的死心生起而後滅,此後再結生等,猶如車輪,次第展轉轉起。

    在於此生中,結生與有分,

    以及路心死,如是於後有,

    再結生有分,轉起心相續。

    善務之智者,如是而觀察,

    知生命無常,善斷愛結縛,

    得永久寂靜,至不死涅槃。

    攝阿毗達摩義論攝離路分別品第五竟。

    〔注釋〕

    1.色界地十六種天:即前三禪地中有九種天,在第四禪地中有七種天,因淨居天包攝有五種天,而淨居天本身不算,這樣就成為色界地的十六種天。

    2.詳見Visuddhi-magga548頁以下。(華宇版,下冊187頁以下)

    3.“在欲界善趣人界中的生盲等”一句,此中“等”字,即包攝著:生而聾的人、生而精神錯亂的人、生而啞的人與非男非女的人等。

    4.四大天王的壽量合為人間九百萬歲,這個數字是依人間的年歲和日子而計算出來的。因為此天的一晝夜是人間的五十年時間,天壽有五百歲,以人間一年為三百六十天計算,即是九百萬歲。

    5.對於各種業的解釋,詳見《清淨道論》第十九說度疑清淨品。Visuddhi-magga601頁以下。(華宇版,下冊285頁以下)

    6.“雖然也有其他的表”一句,這“也”字,根據注疏的解釋:因為意業不限制於意門,有時也與身語二表相俱,但依意識為主,故為意業。

    7.因為掉舉心太弱,沒有結生的力量。

    8.在轉起之時,八大異熟心在欲界中生起,形成彼所緣的作用。八個無因異熟心,則在欲界與色界的一切處,適當地生起。

    9.根據阿毗達摩義廣釋說,異師即是目羅婆毗寺的大法護派。有說此派的領袖是大授長老。

    10.據他們說:兩個殊勝的智相應無行善心,能感十二種異熟(四個無行及八個無因)。二個殊勝的智相應有行及善心,也能感十二個異熟(四個有行及八個無因)。

    11.二個劣的智相應無行及二個殊勝的智不相應無行,能感十個異熟(二個智不相應無行及八個無因)。二個劣的智相應有行及二個殊勝的智不相應有行,能感十個異熟(二個智不相應有行及八個無因)。

    劣的智不相應善心,只能感八個無因異熟。

    12.關於死與結生的說明,可參考Visuddhi-magga548頁以下。(華宇版,下冊187頁以下)

    13.有所依是指欲界與色界的心。無所依是指無色界的心,詳見本論第六品。

    14.命九法,參考本書攝色分別品。

    第六摄色分别品——

    <1>以上已分别,心及心所法,

    诸差别转起。今当说色法:

    列举和分别,等起与色聚,

    及转起次第,如是摄五种。

    一、色的列举(注1)

    <2>(什么是色?)四大种及四大种所造色这二类色,摄为十一种。

    (十一种色)如何?(一)地界、水界、火界、风界,名为大种色。(二)眼、耳、鼻、舌、身,名为净色。(三)色、声、香、味及除去水界(注2)而称为三大种的触,名为境色。(四)女性(女根)、男性(男根),名称性色。(五)心所依处(即肉团心),名为心色。(六)命根,名为命色。(七)段食,名为食色。

    如上十八种色,摄自性色、自相色、完色、色色及思惟色。

    (八)虚空界,名为限界色。(九)身表、语表,名为表色。(十)色轻快性、色柔软性、色适业性及(身语)二表,名为变化色。(十一)(色)续集、(色)相续、(色)老性、(色)无常性,名为相色。然而此中仅以积集与相绩,名为生色。

    以上十一种色,依自性的区别而成二十八种。

    <3>大种和净色,境性与心色,

    命色及食色,是为十八种。

    限界和表色,变化及相色,

    为十不完色。共二十八种(注3)。

    这是色的列举。

    二、色的分别(注4)

    <4>此中一切色,都是无因、有缘、有漏、有为、世间、欲界、无所缘及非所断的,故为一种。然而依内外等的区别,可有多种。何以故?(一)称为净的五种,名为内色:余者为外色。(二)称为(五种)净与心所依的六种,名为所依色;余者为非所依色。(三)称为(五种)净与(身语)二表的七种,名为门色;余者为非门色。(四)称为(五种)净、(二种)性、命的八种,名为根色;余者为非根色。(五~七)称为净与境的十二种(五净色、四境色加三大种=12)名为粗色、近色、有对色;余者为细色、远色及无对色。(八)业生色,名为有执受色;余者为非执受色。(九)色处,名为有见色;余者为无见色。(十)眼(耳)等二种,是以不到达(于境而取境)的,鼻(舌身)等三种,则以到达(于境而取境),这五种为取境色;余者为不取境色。(十一)色、香、味、食素(段食)及四大种八种,为不简别色;余者为简别色。

    <5>如是诸色法,分为三十八,

    智者依内等,次第而分别。

    这是色的分别。

    三、色的等起(注5)

    <6>业、心、时节和食,名为四种色等起。此中:

    (一)由于欲界、色界的二十五种善业和不善业(注6)的行作取得结生的时候,便刹那刹那于内相续等起那业等起色。

    (二)(八十九心中)除去无色界的四异熟心及二(种)前五识,其余的七十五心,从最初的有分而它们取得生起的时候,便等起心等起色。此中安止速行心,可以生起威仪;确定心、欲界速行心、神通心,可以生起(身语)表(色);十三喜俱速行心(四喜俱不善心,四喜具欲界善心,四喜俱欲界唯作心及笑心),可以生笑。

    (三)称为冷热的火界,到达住位的时候,适宜地等起内与外的时节等起色。

    (四)称为食素的食,在吞下达到住位的时候,便等起食等起色。

    此中:心(色)与根色(九种),唯从业生。二(身语)表(色),唯从心生。声,唯从心和时节生。轻快性(柔软性、适业性)等三种,从时节、心及食生起。(八种),不简别色与虚空界,从(业、心、时节及食物)四种而生起,(四种)相色(色积聚、色相续、色老性、色无常性),不从任何而生。

    <7>十八和十五,十三及十二,

    次第从业心,时节及食生(注7)。

    生相续异灭,即彼色自性。

    故说四相色,不从任何生。

    这是色的等起。

    四、色的聚(注8)

    <8>同起、同灭、同所依、俱行(同时存在)的,有二十一色聚。

    (1)命、(八种)不简别色与眼相共,名为眼十法。

    (2~8)如是(命、八不简别色)与耳等组合,次第的名为耳十法、鼻十法、舌十法、身十法、女性十法、男性十法及所依十法。

    (9)八不简别色、唯与命相共,名为命九法。这九聚为业等起聚。

    (1)(八)不简别色为纯八法。(2)那(纯八法)与身表相共为身表九法……(3)(纯八法)与语表及声相共为十法。(4)(纯八法)与轻快性(柔软性、适业性)等相共为语表轻快性等十一法。(5)(纯八法)与身表及轻快性等相共为十二法。(6)(纯八法)与语表和声及轻快性等相共为十三法。这六聚为心等起聚。

    (1)纯八法、(2)声九法、(3)轻快性等十一法、(4)声、轻快性等十二法,这四聚为时节等起聚。

    (1)纯八法与(2)轻快、性等十一法二聚为食等起聚。

    此(二十一色聚)中,纯八法与声九法二时节等起聚,可以从(身)外而得,其余一切,唯从(身)内而得。

    <9>业心时节食,次第而等起:

    九六四及二,二十一色聚,

    虚空与相色,为聚限界相,

    是故诸智者,不说为聚分。

    这是色的结合。

    五、色转起的次第(注9)

    <10>此等一切色,在欲界(有情)的转起,都可适宜而得。在(欲界)结生的时候,湿生者和化生者,依最多的可以现起称为眼、耳、鼻、舌、身、性、所依十法的七个十法。依最少的,有时候不得眼、耳、鼻、性十法。于是应知依它们(所减少)的聚(的数目)。

    胎生的有情,(可得)现起称为身、性、所依十法的三个十法。但有时也不得性十法。此(结生)后,在转起的时候,次第的现起眼十法等。

    如是,在取得结生的时候,由业等起色。在第二心起生的时候,由心等起色。到达住位的时候,由时节等起色。在食素遍满(身体)的时候,由食等起色。这四种等起色聚,在欲界中相续犹如灯焰,亦如河流,直至寿限不断转起。

    在(临)死时,到达死心的第十七心住位的时候,便不生起业生色。(在第十七心住位)以前所生起的业生色,与死心同时转起而消灭,此后即断绝心生色和食生色。从彼以后,时节等起色,直至称为死尸(的存在而)继续存在。

    <11>如是有情死,再生于后有。

    取得结而生,而色又转起。

    <12>其次于色界中,不得鼻、舌、身、性十法及食生聚,是故在它们结生的时候,仅得眼、耳、所依三个十法及命九法的四类业等起聚。有转起的时候,则得心与时节等起(的四聚)。

    无想有情,更不得眼、耳、所依及声,同时也不得一切心生色。是故彼等(无想有情)在结生时,只有命九法。在转起的时候,除了声,亦得其余的时节等起色。

    如是当知在欲(界)、色(界)及无想有情三处中有结生与转起二种色的作用。

    <13>欲界二十八,色界二十三(注10),

    无想诸有情,得有十七色(注11),

    于无色界中,无有任何色。

    结生时不得:声与变化色,

    老性无常性,以及二表色(注12)。

    在转起之时,可得一切色。

    这是色转起的次第。

    六、涅槃论(注13)

    <14>被称为出世间的涅槃(注14),它是由四道所证得,为四道、果的所缘。因为离去(Nikkhantatt)称为槃(vna)的渴爱,故说为涅槃(Nibbna)。

    依自性说,只有一种。若依原因的差别,则有有余依涅槃界及无余依涅槃界二种。若依行相的差别,则有空、无相、无愿三种。

    <15>大仙解脱爱,说此涅槃句:

    无死而究竟,无为及最上。

    依第一义谛,如来说四种:

    即心心所色,以及涅槃法。

    摄阿毗达摩义论摄色分别品第六竟。

    [注释]

    1.关于色法的解释,参考Visuddhi-magga443页以下(华宇版,下册12页)《色蕴》。并可参考昙摩结:《南传上座部的色蕴》见本书《附录》。

    2.“除去水界”:南传上座部,认为于四大种中,触只能取地、火和风三种。因为一切物质虽然由水的的吸引聚在一起,但是水却不是触觉所能触的。例如:把手放在冷水里,那时所感觉到水体的柔滑,不是水性,而是地性;所感受到的冷,不是水而是火;所感受到的压力,也不是水而是风。由于水的的元素不是触所能摄受,又非其他识所能了别,所以说水大种的存在,只能推理而得知。这里说的十八种色,只取色、声、香、味。那“除去水界”而被称为三大种的触,没有计算在内。

    3.“二十八种色”:四大种色、五净色、四境色、二性色、一心色、一命色、一食色十八种加一限界色、二表色、三变化色及四相色十种,等于二十八。

    4.关于色的分别,参考Visuddhi-magga450页以下。(华宇版,下册23页以下)

    5.关于色的等起,参考Visuddhi-magga613~618页。(华宇版,下册303~310页)

    6.二十五种:即十二不善、欲界八善、色界五善。

    7.(一)从业生十八色:即八不简别色、一虚空色、一心色、八根色。(二)从心生十五色:即八不简别色、一虚空、一声、三变化色、二表色。(三)从时节生十三色:即八不简别色、三变化色、一虚空、一声。(四)从食生十二色:即八不简别色、一虚色、三变化色。

    8.关于色聚:可参考Visuddhi-magga552、559、614、623~625页。(华宇版,下册194~195页、204页以下、304页以下、317~321页)

    9.关于色转起的次第:参考Visuddhi-magga552页以下。(华宇版,下册194~195页)

    10.在欲界的有情有二十八色。在色界的有情有二十三色:即于二十八色中除去鼻、舌、身根、男根、女根五种。

    11.十七色:即上面的二十三色中更除去眼、耳、心所依、声、身表、语表六种。

    12.无常性,原文是“死”,即指无常性。二表色,原文没有,依注加入。本来在变化色中就可以包括二表色的。

    13.关于涅槃之说,可参考Visuddhi-magga507页以下。(华宇版,下册121~125页)

    14.涅槃。原文为Nibbna,等于Ni+V□。

    第七摄集分别品——

    <1>已说七十二(注1),有自性基法;

    我今将说集,彼等相应法。

    <2>当知摄集有四种:即摄不善、摄杂、摄菩提分、摄一切。

    一、摄不善(注2)

    (摄集)云何?先说摄不善中有四漏:即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

    四暴流:即欲暴流、有暴流、见暴流、无明暴流。

    四轭:即欲轭、有轭、见轭、无明轭。

    四系:即贪欲身系、嗔恚身系、戒禁取身系、执此是实身系。

    四取:即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

    六盖:即欲贪盖、嗔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疑盖、无明盖。

    七随眠:即贪欲随眠、有贪随眠、嗔恚随眠、慢随眠、见随眠、疑随眠、无明随眠。

    在经中的十结:即欲贪结、色贪结、无色贪结、嗔恚结、慢结、见结、戒禁取结、疑结、掉举结、无明结。

    在论中另有十结:即欲贪结、有贪结、嗔恚结、慢结、见结、戒禁取结、疑结、嫉结、悭结、无明结。

    十烦恼:即贪、嗔、痴、慢、见、疑、昏沉,掉举、无惭、无愧。

    在此漏等之中,欲与有之名,即以它们为所依的渴爱之意。如是戒禁取、执此是实及我语取(三种),即转起的恶见。

    <3>诸漏与暴流,以及轭与系,

    实际唯三种(注3),取二盖有八(注4),

    随眠合为六(注5),结亦唯有九(注6),

    烦恼说有十,九类摄不善。

    二、摄杂(注7)

    <4>于摄杂中,有六因:即贪、嗔、痴、无贪、无嗔、无痴。

    七禅支:即寻、伺、喜(P驋i)、一境性、喜(somanassa)、忧、舍。

    十二道支: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邪见、邪思惟、邪精进、邪定。

    二十二根:即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女根、男根、命根、意根、乐根、苦根、喜根、忧根、舍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

    九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惭力、愧力、无惭力及无愧力。

    四增上:即欲增上、念增上、精进增上、观(慧)增上。

    有四食:即段食(第一)、触食第二、意思食第三、识食第四。

    在这(二十二)根中:未知当知根为须陀洹道智,具知根为阿罗汉果智,已知根为中间的六智(注8)。命根依色、无色的差别为二种。

    在(二种前)五识中(不得)禅支。在无精进心中(注9)不得诸力。在无因(心)中不得道支。在疑心中的一境性,不得(定)道(支)、(定)根和(定)力的作用(注10)。唯独于二因或三因(相应)的速行(心)中,可得(四增上中的)一增上生起。

    <5>六因五禅支(注11),道支有九种(注12),

    根法有十六(注13),力法说为九。

    说四种增上,食亦有四种,

    善等集上类,故说摄杂法。

    三、摄菩提分(注14)

    <6>在摄菩提分中,有四念处:即身随观念处、受随观念处、心随观念处、法随观念处。

    四正勤:即已生诸恶令断的精进、未生诸恶念不生的精进、未生诸善令生的精进、已生诸善令增长的精进。

    四神足:即欲神足、心神足、精进神足、观神足。

    五根:即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

    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

    七觉支:即念觉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八道支:即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此中,四念处可说为一正念,四正勤可说为一正精进。

    <7>欲心舍与信、轻安喜正见、

    思惟与精进、三离正念定,

    依自性十四(注15),区别三十七,

    总摄为七类(注16)。思惟轻安喜、

    舍欲心三离、此九各一处,

    精进有九处(注17),念八与定四(注18),

    慧五信二处(注19)。三十七种法,

    此实为最上,最胜之分别。

    于出世间中,具此一切法,

    或无思惟喜(注20)。在世间心中,

    六清净转起,适当而存在。

    四、摄一切

    <8>在摄一切中,有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取蕴:即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

    十二处:即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

    十八界:即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界、意识界、法界。

    四圣谛:即苦圣谛、苦之集圣谛、苦之灭圣谛、苦灭之道圣谛。

    在这里,(五十二)心所及(十六)细色(注21)与涅槃六十九法,称为法处与法界。意处分别为七识界(注22)。

    <9>色与受及想,并余诸心所,

    以及识五种,是名为五蕴。

    五取蕴亦然,应知在三界。

    以无区别故,涅槃非蕴摄。

    由门所缘别,故有十二处。

    由于根所缘,及从彼生界(注23)。

    三界轮回苦,渴爱是为集,

    涅槃名为灭,八支出世道。

    道果相应法,不摄于四谛(注24)。

    如是由五类,说摄一切法(注25)。

    摄阿毗达摩义论摄集分别品第七竟。

    [注释]

    1.七十二种:诸心法合为一、心所法五十二、十八完色、一涅槃,共为七十二。

    2.不善烦恼,可参考Visuddhi-magga682页以下。(华宇版,下册405页以下)

    3.实际唯三种:即把四漏、四暴流及四轭中的欲与有合为一“爱”,四系中的后二种(戒禁取身系、执此是实身系)合为一“恶见”,故只有三种。

    4.取二:把四取中的后三种(见取、戒禁取、我语取)合为一“恶作”,故只有二种。盖有八:把六盖中的第三(昏沉睡眠盖)及第四(掉举恶作盖)各分为二,故成八种。

    5.随眠合为六:把七随眠中的前二种(欲贪和有贪)合为一“渴爱”,故只有六种。

    6.结亦唯有九:把十结中的见与戒禁取合为一“恶见”,故唯有九种。

    7.“杂”,为善恶夹杂之意。

    8.中间的六智:即须陀洹果智、斯陀含道与果智、阿那含道与果智、阿罗汉智六种。

    9.无精进心:即五门转向心一、二种前五识十、领受心二、推度心三,共十六心。

    10.在疑心中的一境性,因为甚弱,故不能成为正定、邪定、定根和定力的作用。

    11.六因五禅支:六因,即贪、嗔、痴、无贪、无嗔、无痴。五禅支,在七禅支中的喜、忧、舍合为一“受”,故唯有五。

    12.道支有九种:在十二道支中的正思惟、邪思惟,只是寻的两方面,故合为一;正精进、邪精进同为精进,故合为一;正定、邪定同样是定,也合为一;所以十二道支,说为九道支。

    13.根法有十六:在二十二根中的乐、苦、喜、忧、舍合为一受根。慧根、未知当知根、已知根、具知根合为一慧。因为它们都是各级的慧。命根依色、非色分为二种。故二十二根说为十六。

    14.关于三十七菩提分:可参考Visuddhi-magga678页以下。(华宇版,下册399页以下)

    15.依自性十四:四念处=正念。四正勤=正精进。四神足=欲、心、慧(正见)。五根=信、定。五力=零。七觉支=喜、轻安、舍。八道支=正语、正业、正命、正思惟。如是三十七道品依自性而说,只有十四。

    16.总摄为七类:即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道支。以此七类总摄三十七道品。

    17.精进有九处:即四正勤、精进神足、精进根、精进力、精进觉支、正精进。

    18.念有八处:即四念处、念根、念力、念觉支、正念。定有四处:即定根、定力、定觉支、正定。

    19.慧有五处:即观神足、慧根、慧力、择法觉支、正见。信有二处:即信根、信力。

    20.或无思惟喜:上面所说的一切三十七法,都能发现于出世间心中,但是思惟(寻)与喜,有时或者不现。例如:与初禅以上的禅相应出世间心,便无寻(思惟);与三禅以上的禅相应的心,便无喜。

    21.十六细色:在二十八种色中,除去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地界、火界、风界十二种粗色处,其余的为十六种细色。

    22.七识界: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意界、意识界。

    23.由于根门、所缘、及从彼生起的识,故为十八界。

    24.四谛中的道,仅指八道支,除此之外,其他与道、果相应的触等心所法,通常是不包摄四谛中的。

    25.五类:即五蕴、五取蕴、十二处、十八界、四圣谛。

    第八摄缘分别品——

    <1>彼等有为法,何为诸法缘?

    如其所相应,我今分别说。

    <2>当知摄缘有缘起法与发趣法二种。

    此中缘起法,仅是观察‘此有故彼有’的性质状态。其次,发趣法是说依缘住的关系,然而诸阿阇黎(注1),将这(缘起法与发趣法的)二种,混合而论。

    一、缘起法(注2)

    <3>此中,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由生之缘而发生老死、愁、悲、苦、忧、恼。如是,这是一切苦蕴的集,是名缘起法。

    当知此中有三时、十二支、二十行相、三连结、四要略(注3)、三轮转及二根本(七类法)。

    (这里三时等)云何?(1)三时:即无明与行为过去时;生、老死为未来时;中间八(支)为现在时。(2)十二支:即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里愁(悲、苦、忧、恼)等字,只是显示等流果而已(不是各别的支)。这里举无明与行便包摄了爱、取、有。如是,举爱、取、有,则亦包摄了无明与行。若举生、老死,便包摄了识(名色、六处、触、受)等五果。

    <4>过去有五因(注4),现在有五果(注5),

    现在有五因(注6),未来有五果(注7),

    <5>如是成为二十行相,三连结(注8)与四要略(注9)。

    (6、7)三轮转:即无明、爱、取为烦恼轮转;称为业有的一分有与行,是为业轮转;称为生有的一分有与其余的(识、名色、六处、触、受),是为异熟轮转。当知二根本,即无明与爱。

    <6>常受逼迫者,由诸老死惑,

    断彼二根本,轮回方息灭。

    由于诸漏生,而有无明起,

    如是于三界,无始轮回缚。

    是故大牟尼,建立缘起法。

    二、发趣法

    <7>(此发趣法摄有二十四缘):因缘、所缘缘、增上缘、无间缘、等无间缘、俱生缘、相互缘、依止缘、亲依止缘、前生缘、后生缘、数数修习缘、业缘、异熟缘、食缘、根缘、禅缘、道缘、相应缘、不相应缘、有缘、无有缘、离去缘、不离去缘。这是发趣法(注10)。

    <8>名为名缘有六种,

    名为名色缘有五,

    名为色缘唯一种,

    色为名缘亦唯一,

    于是施设与名色,

    为名之缘有二种,

    二为二缘有九种(注11),

    如是六种缘云何?

    <9>(一)名为名缘有六种:即无间的心心所法,对于现在的心心所法,依无间、等无间、无有、离去缘为缘。前面的速行对于后面的速行,依数数修习缘(为缘)。俱生的心心所法相互依相应缘(为缘)。

    (二)名为名色缘有五:即因、禅支、道支,对于俱生的名色,依因等缘(为缘)(注12)。俱生的思,对于俱生的名色,(依业缘为缘)。多刹那的思(注13),对于业所生的名色,依业缘(为缘)。异熟蕴(受、想、行、识)相互(依异熟缘为缘),并对于俱生的色,依异熟缘(为缘)。

    (三)名为色缘唯一种:即后生的心心所法,对于前生的此身,依后生缘(为缘)。

    (四)色为名缘唯一种:即六所依(注14),在转起之时,对于七识界(依前生缘为缘);五所缘(注15),对于五识路(注16),依前生缘(为缘)。

    (五)施设、名、色为名之缘,依所缘缘、亲依止缘有二种。

    此中(所缘缘与亲依止缘),所缘由于色等有六种(色、声、香、味、触、法)。亲依止有三种:即所缘亲依止、无间亲依止、自然(或本性)亲依止。此中唯强有力的所缘,为所缘亲依止。无间灭的心心所法,为无间亲依止。贪等法、信等、乐、苦、人、食物、时节、卧具,适宜的对于内外善等之法及业异熟(为自然亲依止缘)。如是有多种自然亲依止。

    <10>(六)名色为名色之缘有九种:即增上、俱生、相互、依止、食、根、不相应、有、不离去。

    此中,(1)增上缘有二:即强有力的所缘对于名,依所缘增上(为增上缘)。俱生增上的四种(欲、心、精进、观),对于俱生的名色,依俱生(增上为增上缘)。

    (2)俱生缘有三种:即心心所法相互及对于俱生色(依俱生缘为缘)。大种相互及对于所造色(依俱生缘为缘)。在结生的刹那,所依(色)与异熟(心)相互(依俱生缘为缘)。

    (3)相互缘有三种:即心心所法相互(依相互缘为缘)。大种相互(依相互缘为缘),在结生的刹那,所依(色)与异熟(心)相互(依相互缘为缘)。

    (4)依止缘有三种:即心心所法相互及对于俱生色(由依止缘为缘)。大种相互及对于所造色(由依止缘为缘)。六所依对于七识界(由依止缘为缘)。

    (5)食缘有二种:即段食对于此身(依食缘为缘)。非色食(注17)对于俱生的名色(依食缘为缘)。

    (6)根缘有三种:即五净根(眼、耳、鼻、舌、身)对于五识(依根缘为缘)。色命根对于执受色(依根缘为缘)。非色(命)根对于俱生的名色(依根缘为缘)。

    (7)不相应缘有三种:在入胎(结生)的刹那,所依(色)对于异熟(心)(依俱生不相应缘为缘),心心所法对于俱生色,依俱生的(不相应缘为缘)。后生的心心所法对于前生的此身,依后生的(不相应缘为缘)。在转起之时,六所依对七识界,依前生的(不相应缘为缘)。

    <11>(8、9)有缘及不离去缘有五种:即俱生、前生、后生、段食与色命。

    <12>在所缘(缘)、亲依止(缘)、业(缘)、有缘的(四缘)中,便包摄了一切(二十四)缘。这里的俱生色,当知有二种,在转起之时,为心等起(色),在结生之时,为(业)所作色。

    <13>如是发生于,三世及离时,

    内外与有为,并无为诸法,

    以施设名色,三种能包摄,

    发趣论中说,二十四种缘。

    三、施设

    <14>此中,色蕴即是色法,称为心心所的四种非色蕴与涅槃五种,名为非色或名。此(名色之)外的施设有二种:即所知施设与能知施设(注18)。

    (这二种施设)云何?(1)(所知施设)依那大种的变化行相(形式)而施设为地、山等。依材料的建设行相而(施设)为房屋、车、货车等。依五蕴而(施设)为男人与人等。依(日)月等的运行而(施设)为方、时等。依不触的行相而(施设)为坑、洞窟等。依大种的相与特殊的修习而(施设)为遍相等。像这类的区别,虽然在第一义是不存在的,但是作为(某些事物的)意义的影象形相(形式),成为(我们的)心(或思想)生起的所缘(对象)。由于彼彼的比较分别(计度)而决定为这样那样(事物),被命名、被称呼、被说、被假设,故名施设,这种施设即为所知施设(注19)。

    (2)能知施设,以名、名业等之名的解说,有六种:即存在施设、不存在施设、存在不存在施设、不存在存在施设、存在存在施设、不存在不存在施设。

    此中从第一义存在的色受等,依此施设时,为存在施设。从第一义不存在的地、山等,依此等施设时,名为不存在施设。其他由二者所混合的,当知次第的例如:六神通是存在不存在施设;女声(是不存在存在施设);眼识(是存在存在施设);王子(是不存在不存在施设)。

    <15>随顺于语音,经过耳识路,

    由于而无间,生起意门境。

    随顺于施设,得知彼意义,

    应知彼施设,乃为世俗法(注20)。

    摄阿毗达摩义论摄缘分别品第八竟。

    [注释]

    1.诸阿阇黎,即是指觉音等。觉音于《清净道论》中,将缘起法与发趣法混合一起而说。

    2.缘起法在《清净道论》中有具体地说明,详见Visuddhi-magga517页以下。(华宇版,下册143页以下)

    3.在《清净道论》里,称为“四摄类”。

    4.无明、行、爱、取、有,为过去五支因。

    5.识、名色、六处、触、受,为现在五支果。

    6.爱、取、有、行、无明,为现在五支因。

    7.识、名色、六处、触、受,为未来五支因。

    8.行与识之间为一因与果的连结;受与爱之间为一果与因的连结;有与生之间为一因与果的连结。这名为三连结。

    9.四要略:即无明与行为一要略;识、名色、六处、触、受为第二要略;爱、取、有为第三要略;生、老死为第四要略。

    10.发趣法二十四缘的意义,见Visuddhi-magga532页以下。(华宇版,下册165页以下)

    11.“二为二缘”即是名色为名色之缘。

    12.因对于名色,依因缘为缘;禅支对于名色,依禅缘为缘;道支对于名色,依道缘为缘。

    13.多刹那的思,即是不同时思。思的生起在一时,而果的生起在另一时。

    14.六所依:即眼、耳、鼻、舌、身、心所依。

    15.五所缘:即色、声、香、味、触。

    16.五识路:即眼、耳、鼻、舌、身五门。

    17.非色食包摄有触食、意思食与识食的三种。

    18.所知施设等于义施设。义施设是由声施设和名施设所显示的。能知施设等于名施设。

    19.这段文是根据原文并参考英译本CompendiumofPhilosophy作这样翻译,但原文比较难懂,这里再附其他两种译文作为参考。

    (一)日文译为:“像这样的东西,虽然在第一义是不存在的,但是作为(第一)义的影的行相,成为心起的所缘。由于那(行相)各自互相比较,各自分别(计度),被命名、被称说、被施设,故名施设。这个施设名为被施设的施设。”

    (二)BhikkhuJ.kashyap所写的AbhidhammaPhilosophy对这段文是这样写:“然而我们在实用上认识它们作为表示某些意义的对象。它们被认为彼物,被说为彼物,被知为彼物,被惯用为彼物,被假想为彼物。这便是施设,因为它是被假设的。”

    20.这个颂的意思,AbhidhammaPhilosophy是这样写的:“当对我们说一句话的时候,在每个音节上生起一个耳识的认识过程,并且随即通过意门生起表现同样的认识。如是,每个音节的意思和其他的相结合,并在一句话完结时,我们便获得了习俗所取的意义。是名施设。”

    第九摄业处分别品——

    <1>修习奢摩他,及毗钵舍那,

    二业处次第,此后我当说。

    一、止的业处

    <2>此中先说奢摩他(止)。当知十遍处、十不净、十随念、四无量、一想、一差别、四无色七种,是摄奢摩他业处(注1)。贪行者、嗔行者、痴行者、信行者、觉行者、寻行者六种,是摄行者。遍作修习、近行修习、安止修习,为三种修习。遍作相、取相、似相,为三种相。

    1.四十业处云何(为十遍等)?地遍、水遍、火遍、风遍、青遍、黄遍、赤遍、白遍、虚空遍、光明遍,此等名为十遍(注2)。

    膨胀、青瘀、脓烂、断坏、食残、散乱、斩斫离散、血涂、虫聚、骸骨,此等名为十不净(注3)。

    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天随念、寂止随念、死随念、身至念、安般(出入息)念,此等名为十随念(注4)。

    慈、悲、喜、舍名为四无量,又名四梵住(注5)。

    食厌想名一想,四界差别名一差别(注6)。空无边处等名为四无色(注7)。这一切是解释奢摩他的四十业处。

    2.六行者与四十业处的适不适于(六)行(注8)者中,贪行者适合于修习十不净及称为身至念的(身体三十二)部分。嗔行者(宜修)四无量及青(黄、赤、白)等四遍。痴行者及寻行者(宜修)安般念。信行者(宜修)佛随念等六(种随念)。觉行者(宜修)死(随念)、寂止(随念)及(一)想、(一)差别。其余一切(六遍及四无色)业处、适合于一切行者。又于诸遍中,大(所缘)唯适合于痴行者,小(所缘)唯适合于寻行者。

    这是关于适合(不适合)的差别(注9)。

    3.三种修习于(三种)修习中(注10),遍作修习于一切(四十业处)中都可以得。近行修习得于佛随念等八(随念)及(食厌)想和(四界)差别的十业处中成就,(但于此十业处中)无安止修习。安止修习得于其余的正三十业处中成就。于此(三十业处)之中,十遍和安般念,(得证)五种禅。十不净和身至念,(得证)第一禅。慈等三(种得证)第四禅。舍(得证)第五禅。这二十六种,是(属于)色界禅的业处。其次四无色是属于无色禅。

    这是关于修习的差别(注11)。

    <4>4.三相次于(三)相中,遍作相及取相,于一切(四十业处)中都可以适当的方法而得。似相则仅于(十)遍(十)不净,部分(身至念)及安般念(的二十二业处)中获得。此中由于似相(的得证)而转起近行定及安止定。(其进行)怎样?即初学者于地曼陀罗(注12)等,摄取其相(为所缘而修习),那种所缘名为遍作相,而那种(初步的)修习则名为遍作修习。

    其次以心摄取彼相,(闭眼亦能)来现于意门,如同以眼所见之时一样,那种所缘,名为取相,而那种修习则能等持(于心)。如是等持者,从此之后,于取相以遍作定继续修习,当那(与取相)类似而脱离所依法的及被称为施设并由修习所成的所缘,善能于心中安立静止的时候,便名为似相生起。从此以后,即名圆成舍离障碍及称为欲界定的近行修习。此后,于那同样的似相以近行定修习者,便证得色界的初禅(安止定)。此后,能于禅以转向(自在)、入定(自在)、在定(自在)、出定(自在)、观察(自在)等的五种自在(注13)而自在(修习),为了舍离寻等粗支及生起伺等细支而努力者,适宜而次第的证得第二禅第(安止定)。

    如是于地遍等的二十二业处中可得似相。在其余(十八业处中)的(四)无量则对于有情施设而转起(安止定)。

    5.四无色定的程序于(十遍中)除了虚空遍,他以由于放弃(其余九)遍中的任何(一)遍所得的空无边处而修遍作者,得证第一无色(安止定)。他以第一无色的识无边而修遍作者,得证第二无色(安止定)。他以第一无色的识无所有而修遍作者,得证第三无色(安止定)。若于第三无色以“这是寂静,这是胜妙”而修遍作者,得证第四无色(安止定)(注14)。

    6.关于不得安止的业处在其余的十业处中(佛、法、僧、戒、舍、天、寂止、死随念、食厌想、四界差别),若以佛的功德等为所缘而修遍,当善能把握彼(佛功德等)相之时,则只能安立遍作(定)及成就近行定(不可能得安止定)。

    7.显现神通为了显现神通的人,从色界第五禅──为神通的足处(基础)的第五禅出定之后,想念了(在显现神通时候的)决定等而遍作修习,适当地以色等为所缘而证(神通)安止(注15)。所谓神通(是什么?即如下颂):

    <5>神变与天耳,以及他心智,

    宿住随念智,天眼成五种。

    至此说境的差别及奢摩他业处法竟。

    二、观的业处

    <6>其次,在毗钵舍那(观)业处中,当知(一)摄七种清净:即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二)三相:即无常相、苦相、无我相。(三)三随观:即无常随观、苦随观、无我随观。(四)十观智:即思惟智、生灭智、坏智、怖畏智、过患智、厌离智、脱欲智、省察智、行舍智、随顺智。(五)三解脱:即空解脱、无相解脱、无愿解脱。(六)三解脱门:即空随观、无相随观、无愿随观。

    1.七种清净云何(戒清净等)(注16)?即(一)别解脱律仪戒、根律仪戒、活命遍净戒及资具依止戒的四遍净戒。(三)以相(特相)、味(作用)、现起(现状)、足处(近因或直接因)而把握(理解)名色,名为见清净。(四)把握彼等名色之缘,名为度疑清净。(五)(在度疑清净)以后,(瑜伽者)于前面所述的有缘的及有过去等差别的三界诸行(名色),简括以蕴等的理法,以聚(而思惟它们的三相),即以灭尽之义为无常,以怖畏之义为苦,以不实之义为无我。或以(时分的三)世,以一期相续、以刹那(灭)、由思惟智而思惟(诸行的无常、苦、无我)三相。其次由生灭智以缘及刹那而(数数)随观于彼等(诸行)的生灭。(如是有如下颂所说的十种观的染生起:)

    <7>光明喜轻安,胜解与策励,

    乐智及现起、舍欲成十种(注17)。

    <8>由于能够把握(理解)光明等(十种)观的染是障碍,(而知此为)道、(此为)非道之相的区别,名为道非道智见清净。(六)脱离了(观的染)障碍的(瑜伽者),继续观三相而行道,如是他获得从生灭(随观)智至随顺(智)的九种观智(注18),名为行道智见清净。(七)如是行道(的瑜伽)者,(他的)观己成熟,(知道)“现起要生起(道的)安止定了”,便断有分,生起意门转向心之后,缘于无常等任何的一相,便转起二三(刹那)名为遍作、近行、随顺的观心。这(末后的一)个到达顶点的(观),名为随顺(观)、行舍(观)及至出起观。此后便转起(一刹那)以涅槃为所缘的种姓心,超越凡夫的(种)姓而成圣者的(种)姓。此后无间而生起知苦谛、断集谛、证灭谛及修道谛的(圣)道(心),入安止路。从此转起二三(刹那)的果心之后,随堕入有分。于是再断有分,(次第)转起诸观察智(注19)。

    <9>智者善观察:道果与涅槃,

    或者亦观察:断烦恼残余(注20)。

    如是应渐次,修习六清净,

    而得四种道,名智见清净。

    这是关于清净的区别。

    <10>2.三解脱门此中,由无我随观脱离坚固的我执,故名空随观解脱门。由无常随观离颠倒相(注21),故名无相随观(解脱门)。由苦随观脱离渴爱的愿望,故名无愿随观(解脱门)(注22)。

    (这三种导至解脱的观,以任何一种都能获得道心。)是故此道由于观的程序不同而得三种名称:(一)若从至出起观(注23)而观无我(所得的道),名为空解脱道;(二)若从观无常(所得的道),名为无相解脱(道);(三)若从观苦(所得的道),名为无愿解脱道。如是果(心),依据在道的路线,由于道的程序不同(亦得空、无相、无愿三种名称)。在(证)果定的路线中,只是在上面所述的方法的那些观,生起各自之果,但由于观(共同的)自性,故使在(道的路线及果定的路线的)一切处而同得(道、果的)一切三种名称。

    这是关于解脱的差别。

    <11>3.出世间的四种人修须陀洹道已断除见、疑及断恶趣行(不生恶趣)者,(在世间)最多(再受)七番(生死),名为须陀洹(预流)。修斯陀含道已,而使贪、嗔、痴更薄弱者,名为斯陀含(一来);(他仅)一番来此世间(生死)。修阿那含道已,断除残余的欲贪与嗔恚者,名为阿那含(不还);他是不复还来于此(世间)。修阿罗汉道已,舍断(一切)残余的烦恼者,名阿罗汉;(他是)漏尽者及出世间的最上应供者(注24)。

    这是关于人的差别。

    <12>4.灭定此等果定,一切人都能得其随(于道的)各自之果。灭定则唯阿那含与阿罗汉可得入定(注25)。此(灭定)中,即次第的入初禅等的大(上二界)定及出定,并在其处观各处的诸行之法(无常、苦、无我),直至无所有处。从此(无所有处出定)之后,(首先)作出决定(在他入定期间的)预备工作(注26),然后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在那里经过二(刹那)安止速行之后,便断绝他的心相续(而成无心),是名入灭定。在出定之时,如果他是阿那含,便转起一回阿那含果心,若是阿罗汉,则转起一回阿罗汉果心,便堕入有分,此后则转起观察智。

    这是关于定的差别。

    <13>若于佛教中,欲求行道乐,

    应修此最上,止观二修习。

    摄阿毗达摩义论摄业处分别品第九竟。

    ──摄阿毗达摩义论毕。──

    [注释]

    1.参考Visuddhi-magga110页以下。(华宇版,上册172页以下)

    2.见《清净道论》第四、第五品。

    3.见《清净道论》第六品。

    4.见《清净道论》第七、第八品。

    5.见《清净道论》第九品。

    6.见《清净道论》第十一品。

    7.见《清净道论》第十品。

    8.这里的“行”是性格的意思。

    9.参考Visuddhi-magga101页及107页以下。(华宇版,上册162~163页、169页以下)

    10.在三种修习中,遍作修习──是初学者预行的禅定,为安止定的准备工作。近行修习──是到达安止定以前的一个欲界速行心,因为近于安止,故名近行定,约等于北传的近分定。安止修习──是属于色、无色界的速行心,约等于北传的根本定。参考Visuddhi-magga137~138页。(华宇版,上册216~217页)

    11.参考Visuddhi-magga111页以下。(华宇版,上册173页以下)

    12.曼陀罗(Ma两ala)是圆相的意思。“地曼陀罗”即以地作成的圆相,为地遍业处修习的对象。参考Visuddhi-magga123页以下。(华宇版,上册196页以下)

    13.关于五自在的解释,见Visuddhi-magga154页以下。(华宇版,上册234~235页)

    14.关于四无色定,详见《清净道论》第十,说无色品。

    15.显现神通的过程是这样的:瑜伽行者从任何业处证得色界第五禅的时候,他便出定,预作了为现某种神通所必要的各种想念之后,于是再入定而现神通。

    这里,在他作各种想念以前所得的禅,名为足处(基础)第五禅或为神通基础的第五禅;在显现神通时候的禅名为神通禅。

    参考《清净道论》第十二种变品及第十三神通品;《长部》第二经──沙门果经。

    16.在《清净道论》第十八品以下详论七种清净。若以七种清净各别而说:则戒清净见《清净道论》第一品,心清净见第三至第十一品,见清净见第十八品,度疑清净见第十九品,道非道智见清净见第二十品,行道智见清净见第二十一品,智见清净见第二十二品。

    17.十种观的染,参考Visuddhi-magga633页以下。(华宇版,下册331页以下)

    18.从生灭智至随观智的九种观智,见《清净道论》第二十一品,即Visuddhi-magga639页以下。(华宇版,下册341页以下)

    19.关于观的说明,见Visuddhi-magga672页以下。(华宇版,下册391页以下)

    20.关于智者的观察,参考Visuddhi-magga676页。(华宇版,下册396页)

    四果的圣人共有五种观察法:一、观察道,二、观察果,三、观察已断的烦恼,四、观察残余的烦恼,五、观察涅槃。阿罗汉则无观察残余的烦恼。然而有学者对于观察已断的烦恼及残余的烦恼两种,也是或有或无的。

    21.颠倒有三种:一、想颠倒,二、心颠倒,三、见颠倒。

    22.关于三解脱门,参考Visuddhi-magga657页以下。(华宇版,下册365页以下)

    23.至出起观,参考Visuddhi-magga661页以下。(华宇版,下册370页以下)

    24.这些关于圣者的区别,参考Visuddhi-magga709页以下。(华宇版,下册448页以下)

    25.关于灭定,参考Visuddhi-magga702页以下。(华宇版,下册439页以下)

    26.欲入灭定者,首先要作出决定,在他入定期间的预备工作,共有四种:一、使无损害属于诸人的资具,二、僧伽的期待,三、师(佛)召,四、寿限。对于这四种应该预作之事的详细解释,参考Visuddhi-magga606页以下。(华宇版,下册295页以下)

    阿耨楼陀及其《摄阿毗达摩义论》

    阿耨楼陀论师的《摄阿毗达摩义论》,是南传巴利佛教中一部最精拔的作品,字数不多,译为汉文大约有五万五千字光景,文简义丰,生动地叙述了各种重要的法相,有系统地介绍了全部论藏的哲学理论,是研究整个论藏最好的一个指导手册,在缅甸、锡兰、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现在研究阿毗达摩的人,本论都被列为必读之书;有许多人还要把全部背诵下来。在南传各佛教国家的佛学院里,也都有这门课。

    就本论与觉音最著名的《清净道论》比较:一部是洋洋数十万言的大著,一部仅是数万言的纲要书,其广略虽然有所不同,其实质可以互相媲美,在不少题材的安排上是相同的。就组织方面说,本论以最精巧的方法,把散在论藏中像机器零件一样的许多题材联系起来,有条有理,非常明确,比之《清净道论》更精密而简要。显然,这两部论著的目的和要求,次序和重点是有些不同。本论是以纯理论的分析而简明地叙述所要叙述的问题;而《清净道论》是为了更好地教导宗教实践方法和证得圣果的道路,重点是放在修习戒定慧方面的。它们也有互相补充的地方:例如对心法,心所法及色法等同样的论题,有的在《清净道论》是很简略的,在本论却是充分地加以发挥;也有在《清净道论》没有说到的问题,本论却提出详加讨论。在有些问题上,也可看到本论和《清净道论》有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分析。由于本论只能作为是纲领性的著作,所以对于很多的法相术语,都没有解释,如果没有研究过南传佛教的人,读起来是很难理解的;而这些法相名词的绝大部分,在《清净道论》中都有很详细的解释,可以互相对照阅读及互相参考研究;直至今天,这两部论在南传各佛教国家的研究佛学者仍奉为主要的论典。

    在缅甸的佛典书目提要中列有九部像这样的纲要书,除《摄阿毗达摩义论》外,其它八部书如下:

    一、《入阿毗达摩论》

    二、《色非色分别论》

    这两部都是第五世纪和觉音同时代的印度佛授所著。

    三、《谛要略论》,是佛授以后的小护法所著。

    四、《断痴论》,是锡兰的迦叶波所著,年代不明。

    五、《名色抄论》亦名《开曼论》,是开曼所著,年代不明。

    六、《名色差别论》。

    七、《第一义决定论》。这两部同是《摄阿毗达摩义论》的

    作者阿耨楼陀所著。

    八、《名行灯论》,是十二世纪末缅甸的萨达摩憍帝波罗所

    着。

    在这九部论著中,以《摄阿毗达摩义论》最为杰出,名传也最广,因为它是整个论藏的概要,真是论中之论。通过这部论,便不难掌握阿毗达摩的普通知识,是成为研究论藏的一把钥匙。也正是这个原因,从而产生了许多与它直接的或间接的有关作品。有古典注疏,也有现代学者专题研究的论著。这些对于研究本论是有帮助的。顺便在这里把个人认为重要古典参考书与现代着作略加介绍。

    1.巴利文的著名注疏有下面几种:

    一、《古注》,一说是锡兰的新离垢觉着,一说是十二世

    纪后半期的舍利弗着,也有说这两者是同一人。据一九

    六○年锡兰大学出版的《锡兰史》则说为舍利弗的老师

    摩诃迦叶波的作品。

    二、《阿毗达摩义广释》,是前书作者舍利弗的弟子锡兰

    苏门迦罗着,他也是十二世纪后半期的人。这是《摄阿

    毗达摩义论》的古代注释中一部权威的作品,广泛地被

    学者们用为研究本论的主要参考书。缅甸的阿利耶文率

    在奈罗巴帝王时代(一四四二~一四六八)曾给《阿毗

    达摩义广释》写了一部解疏,题名为《精义宝匣》。

    三、《摄阿毗达摩义略疏》,是缅甸的萨达摩憍帝波罗或

    名却色达所著。据说他从一一七○~一一八○年曾在锡

    兰受学。依本书的序文所说,这是应锡兰的国王毗阇耶

    跋诃二世(一一八六~一一八七)的请求而写的。

    四、《第一义灯注》,是近代的的缅甸学者雷地沙陀着。

    据说本书中含有一些他的独特见解,许多利学者都认为

    这是一部很好的作品。

    五、《新醍醐疏》,是近代印度学者谷生毗教授着,用天

    城字母写,由印度鹿野苑摩诃菩提会出版。前面举出四

    种注疏,都是用旧方法解释;本书则以新方法解释,对

    于自修《摄阿毗达摩义论》者很有帮助。

    2.英文的参考书:

    一、《哲学纲要》,是缅甸的苏仁翁译,即《摄阿毗达摩

    义论》第一次英译本。一九一○年由伦敦的巴利圣典协

    会出版,一九五六年再版。这是逐字逐句翻译的,并附

    有许多可以参考的注释。由于本书的出版,才引起欧、

    美学者对《摄阿毗达摩义论》内容的注意。

    二、《阿毗达摩哲学》上册,是印度那烂陀巴利学院的院

    长迦叶波着,一九四二年出版,一九五四年再版。本书

    有上下二册,下册是介绍南传七部论及《清净道论》的

    内容,上册则完全是叙述《摄阿毗达摩义论》的。作者

    自己在序文中介绍说:“我的书,尽可能使读者了解巴

    利的术语,并不难深入哲学的精神。重复地对照英文和

    巴利文的术语,并非逐字逐句的翻译,但着重于全段的

    实质和精神。大部是翻译,有时只是要略,有时再加解

    释,尽可能使读者理解。”本书确是具有这些优点,而

    且是用新的方法翻译,在每段还附有全部的巴利原文,

    对于研究本论很方便也很有帮助。

    三、《阿毗达摩手册》,是锡兰的那拉达着。有逐字逐句

    的翻译,也有详细的解释,并附有巴利原文。我所知道

    的是一九五六年出版,只有前五品,无后四品。

    四、《佛教哲学论》,是锡兰的地?西尔瓦博士着,我所

    知道的只是一九三七年出版了的第一卷,阐述本论的前

    三品。

    3.日文的参考书:

    一、《摄阿毗达摩义论》,水野弘元译。本书除了逐字逐

    句的翻译外,还加了很多注,可资参考。见日文版《南

    传大藏经》第六十五卷。

    除了上面所列的重要参考书外,还有许多各种文字所写的注解和译本,如僧伽罗文、泰文、缅文的都有。尤其是缅甸文写的特别多,目前所流行的至少有下面四种:

    一、《摄阿毗达摩义蜜注》,摩公沙陀着。

    二、《摄阿毗达摩义香注》,巴耶基沙陀着。

    三、《阿毗达摩义有色灯注》,弥欲皮因易着。

    四、《第一义有色解》,唯苏谈罗麻沙陀着。

    我们如果要研究本论,不但各种古典注疏和现代著作可供参考,即觉音的《清净道论》、南传论藏中的《法聚(集)论》、《分别论》、《法趣论》、《人施设论》及各种注疏等其它许多作品,也都是很重要的参考书。

    关于研究南传阿毗达摩的成就,一致公认缅甸的水平是比较高的,即从上面在缅甸保存下来的各种有关阿毗达摩纲要书和本论的重要参考书中也可以看出这种情况。这也有它的历史根源。因为从十二、三世纪以至于今天,南传上座部佛教在缅甸一直是繁荣的,对论藏的研究特别发达。锡兰虽然是南传佛教发祥地,但十三四世纪以后,佛教趋于衰微。近百年来佛教复兴,随着佛教教育事业的发展,兴起了佛教学术研究之风,对论藏的研究也有迎头赶上之势,对本论的研究也有所成就。

    本论的学说思想,是以整个论藏和注疏,以及觉音的《清净道论》、佛授的《入阿毗达摩论》、《色非色分别论》等为主要来源。既有前人的遗产,也有它在当时新的成分和发展。例如:本书第一品中八十九心的顺序,是和以前所有的论著不甚相同的;第二品中心所法的分类,是继承佛授的《色非色分别论》中的心所法分类而加以整理改善的;第六品中的“色聚”之说,则比《清净道论》等所说的有所发展和增广;第八品中的“施设”说,是依据《人施设论》及《入阿毗达摩论》等的施设说而发展出来的。关于这些进一步发展的学说,不但在本论看到,也包含在阿耨楼陀的另外两部作品中,即《第一义决定论》及《名色差别论》。这两部论可能是在南印曼德拉斯海岸的香至城写的。有些题材本论和《名色差别论》是一样的,不过本论更简略些。例如在《名色差别论》中对五十二心所法的定义说明,在本论则被全部略去了;本论第五品中说到业的问题,仅举各种业的名称而未加说明,在《名色差别论》则有详细的叙述,等等。

    关于本论作者阿耨楼陀,除了有几部巴利文书籍提到他的名字之外,便没有详细年代和史实的记载了;现在只能根据另外一些线索来推定。从他的作品的跋文等来推测,他曾经在南印旦跋国的香至城住过,也曾在锡兰住过。根据缅甸的传说,他是一位锡兰的长老,住在波罗奈罗瓦的摩拉输麻寺而写《摄阿毗达摩义论》的;所以有些学者们估计他是印度人,曾在南印香至城写过两部书,而本论则是在锡兰写的。依据南印多林的地方志,在有学有德者的编年名单中,阿耨楼陀的名字和作品是被列在第七世纪的巴利文法家之后、还介着另外两个人的后面,由此确定他是第八世纪以后的人。我们从他的著作中的思想和教理的发展看,也是远在觉音、佛授等论师以后的人。如果依前面所列本论的各种注疏看,有好几部巴利文注疏和另一部流行在锡兰的僧伽罗文的舍利弗写的义释,都是十二世纪后半期的作品。从而我们肯定阿耨楼陀必是第八世纪以后,十二世纪中叶以前的人那是没有问题的了。如果进一步从时代背景和他著书的文体去探讨,还可能得出更接近的年代。上面说过他曾在锡兰的波罗奈罗瓦住过,本论可能就在那里写的。根据锡兰的史实,从公元前第三世纪,至公元后第九世纪初,各代王朝基本上都以阿罗陀补罗为首都,佛教的三大寺及研究中心也都在那里,各国前去锡兰佛教大德,如觉音、佛授、法显等人,也都住在那里。建都波罗奈罗瓦是从第九世纪中至十三世纪的事。我们知道从公元八百二十八年到一千零十七年,锡兰国内形势不很安定,佛教的中心依然在旧都,并且对巴利佛学研究也没有什么新的供献。如果阿耨楼陀此时来锡兰研究或讲学,应在旧都阿罗陀补罗,不宜在新都波罗奈罗瓦;同时他能于当时形势环境不安定的新都写出一部这么精拔的作品,实在是难以理解的。一○一七年到一○七○年的五十年间,锡兰曾沦为古里帝国的附庸,新都旧都均被敌人占领,佛教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在这个期间,当然很难想像使一个佛教学者在波奈罗瓦安心著作的。到一○七○年,锡兰国王毗阇耶跋诃第一(1059~1114)赶走敌人,恢复主权,重新建都波罗奈罗瓦之后,才从事重兴佛教,并把佛教的中心事业集中到新都来,还特别重视与支持僧侣们对佛学的研究的风气。阿耨楼陀在波罗奈罗瓦写出本论,可能是这次复兴佛教以后的事。其次,从作者的文体看,是受了梵文影响的。例如在觉音、佛授等著作中作用的字:rammana,kiriya,kilesa,cit,caidha等,在阿耨楼陀的作品中则写为:lambana,kriya,klesa,ceti,ceha。这种巴利语的梵语化的倾向,也是在十一世纪末和十二世纪初的毗阇耶跋诃第一时代才盛行起来的。从以上几个方面的推论,本论很可能是公元一千一百年左右的产物,同时推定本论的作者大约是十一世末和十二世纪上半期的人。

    关于本论的组织和内容,作者在开宗明义的颂文说:“此中叙说对法义,依第一义有四种:心、心所、色及涅槃,摄一切法尽无遗。”也就是说心、心所、色、涅槃四法,是本论的主要组成部分,可是也附带地说了许多别的东西。全论分为九品:前五品说心法及心所法,第六品说色法并略论涅槃法,主题在这六品中便说完了;第七品是集叙各种法相,第八品是缘起论,第九品说修定与修慧。若依中国古代的判教来分,也可以说前八品是明境,第九品是明行及果。全论的总纲似乎很简单,但内容非常丰富。下面再逐品地大略的加以介绍:

    第一摄心分别品,是说明八十九心或一百二十一心的。本品把上座部基本的六种心法(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首先依欲、色、无色界及出世间而分为八十九心。即:(一)欲界有十二不善心、十八无因心、二十四有因心的五十四心。(二)色界有善、异熟无记、及唯作记的十五心。(三)无色界有善、异熟、唯作的十二心。(四)出世间有道与果的八心。这是八十九心。其次,出世间的八心又开为四十心,加世界的八十一心,便成一百二十一心。

    本论所说的八十九心,与《清净道论》第十四品中的识蕴所说的大致相同,虽然其分类次第及有些各别的名字有差别。可是对于一百二十一心,在《清净道论》中仅仅提一下,没有说明它的所以然,更无从理解为什么由八十九心而演成一百二十一心。本论对这方面则特别加以详细而明白的叙述。

    第二摄心所分别品,是说五十二心所法的分类及心与心所的相应关系。(一)关于心所法的分类有:七个名为遍一切心心所,六个名为杂心所,十四个名为不善心所,二十五个名为善心所的五十二心所。(二)说明那些心与什么心所相应。(三)说明那些心所与什么心相应。

    对于心所法的分类及心、心所的关系,本论说得简单明了,反复阐明,比《清净道论》更有系统,更符合于科学的组织方法。

    第三摄杂分别品,是论心、心所法有关的许多复杂问题。(一)叙述八十九心与乐、苦、喜、忧、舍五种受的关系。(二)叙述八十九心与无因、一因、二因、三因的关系。因,即指贪、嗔、痴三不善因及无贪、无嗔、无痴三善因。(三)说八十九心在十四种作用中具有一种乃至五种的作用。(四)说八十九心的生起、作用与眼、耳、鼻、舌、身、意六门有关系或无关系。(五)说八十九心与色、声、香、味、触、法六种所缘的关系。此等所缘,又有现在、过去、未来以及无有时间性的区别。(六)说八十九心与所依的关系。即心的所依有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及心所依处(心脏或肉团心)六种。八十九心中,有的有所依,有的无所依。

    第四摄路分别品。在上一品所说十四种心的作用中,有显然表现的意识作用,也有潜伏的下意识作用。显然表现作用的心的过程名为“路”,潜在作用的心的状态名为“离路”。本品是叙述路心作用(意识活动的过程)。(一)总说心、心所作用的事项,有六所依、六门、六所缘、六识、六路及六种转起境的六种六法。(二)说依于眼、耳、鼻、舌、身五门心的作用。(三)说欲界意门的作用。(四)说上二界及出世间的禅心作用。(五)说明在何等的情况下生起何等的异熟心及在何等的“速行心”之后生起何等的“彼所缘心”的问题。(六)叙述在欲界的认识过程中及死的时候、在上二界禅定与神通中、在出世间的四道和四果以及灭尽定等之中的“速行心”各各有几刹那的问题。(七)叙述恶趣者、善趣者、无因者、二因者、三因者、凡夫、有学、无学等在心的活动过程中谁能获得与谁不能获得某些“路心”的问题。(八)叙述欲界、色界、无色界、各各能得生起何等“路心”的问题。

    第五摄离路分别品,叙述“离路”的作用(下意识的作用);这有死、结生及有生的三作用。(一)说有情轮回的范围,有四恶趣地、七欲界善趣地、十六色界地、四无色界地的四地三十一处。(二)叙述有情在四地中的结生情况以及诸天的不同寿量。(三)说有四类的四种业,尤其特别详述不善业、欲界善业、色界善业、无色界善业的四种以及这四种业和诸心的因果关系。(四)说有四种死和结生的次第。这是说明了死的原因,死的过程,死了之后如何再生,生后再死,如是死生相续,犹如车轮。这里我们也可看到南传上座部不立“中有”而阐明死生相续的理论,它不同于有部所说。

    第六摄色分别品。前五品说心、心所法,本品主要说色法,并略说涅槃法。(一)列举色的种类:分色法为四种及造色二大类,再分为十一种,又依各种色的自性区别为二十八种。(二)依二十八种色的性质而作各种分类。(三)分析一切色法生起的情况:有的依靠业、心、时节、食物等四种之中的一种而生起,有的依靠它们的几种共力而生起,有的则和它们无有关系而存在。(四)说色聚。分析一切从业等生起的色法存在,都是由许多物质元素聚合而成,故名“色聚”。把一切色分为二十一聚,每一聚要由八种乃至十三种的物质元素组合起来。(五)叙述各界有情,由胎、卵、湿、化四种形式而产生,在产生的时候具有那几种色聚,产生之后如何增加那几种色聚,在死的时候那些色聚又是怎样消灭等的问题。(六)论涅槃。本论开头说第一义存在的有心、心所、色、涅槃四法,上面已把前三法说完,这里是略说第四涅槃法。

    第七摄集分别品,它是广集经论中重要的法相名数。(一)摄不善法的四漏、四瀑流、四轭、四系、四取、六盖、七随眠、十结、十烦恼等。(二)摄善恶夹杂的六因、七禅支、十二道支、二十二根、九力、四增上、四食等。(三)摄三十七菩提分。(四)摄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谛。

    第八摄缘分别品,主要是说十二缘及二十四缘。(一)说缘起法,即以三时,十二支、二十行相、三连结、四要略、三轮转及二根本的七类来叙述十二支缘起。(二)说法趣法,先举二十四缘的名称,然后分为:名为名缘、名为名色缘、名为色缘、色为名缘、施设与名色为名缘、名色为名色缘等六个题目而说一切精神物质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在二十四缘中具有那几种缘。(三)说施设,在第一义存在的心、心所、色、涅槃之外,另立能施设(的假法)及所施设(的概念)二种世俗的假名。

    第九摄业处分别品,说修定与修慧。修定的名为止的业处,修慧的名为观的业处。(一)止的业处;第一把观法的对象分为四十种业处。第二说修定者有贪行者、嗔行者、痴行者、信行者、觉行者、寻行者的六种不同根性,并且分析于四十业处中那些业处是适合乎他们的修习。第三根据修定的浅深程度分为遍作、近行、安止三个阶段,并且说明由那些业处而能成就那个阶段的定。“遍作”是初学修定者的预备行为。“近行”是到达安止定以前的欲界定,约等于北传的“近分定”。“安止”是属于色、无色界的定,等于北传的“根本定”。第四说观法的对象有粗有细而分为遍作相、取相及似相三种。第五说四无色定的程序。第六关于不得安止定的业处。第七说怎样显现神通。(二)观的业处:第一说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及智见清净等七种清净(其实这七种清净中的第一戒清净是属于修戒的,第二心清净是属于修定的,从第三见清净至第七智见清净论修慧的才是属于观业处的范围)。第二说属于慧方面的空、无相、无愿的三解脱门。第三说由修慧而证出世间的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等四种圣人。第四说由圣人而得果定与灭尽定的差别。

    关于本论的产生年代、组织内容和重要地位等方面,都已大略地加以介绍。最后,我很高兴地告诉读者,本论全文,由中国佛学院上座部佛学研究组师生们的共同努力已译成汉文,不久将可和大家见面了。

    1962年5月写于中国佛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