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严法师静思语录
作者:佚名
证严法师静思语录上 证严法师静思语录下    
证严法师静思语录上
    第一篇现在就是最好的时机

    ·说时间·

    每一天都是作人的开始,每一个时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时间可以造就人格,可以成就事业,也可以储积功德。

    一个人在世间做了多少事就等于寿命有多长。因此,必须与时日竞争,切莫使时日空过。

    人生要为善竞争,分秒必争。

    人常在什么都可以自由自在的时候,却被这种随心所欲的自由蒙蔽,虚掷时光而毫无觉知。

    时间对一个有智慧的人而言,就如钻石般珍贵;但对愚人来说,却像是一把泥土,一点价值也没有。

    佛说“命在呼吸间。”“人”无法管住自己的生命,更无人能挡住死期,让它永住人间;既然这么去来无常的生命,我们更应该好好地爱惜它、利用它、充实它,让这无常——宝贵的生命,散发它真善美的光辉,映照出生命真正的价值。

    人间寿命因为短暂才更显得珍贵。难得来一趟人间,应问是否有为人生发挥自己的功能,而不要一味求长寿。

    行善要及时,功德要持续。如烧开水一般,未烧开之前千万不要停熄火候,否则重来就太费事了。

    怕时间消逝,花了许多心血,想尽各式方法,要遮挡时间,结果是:浪费了更多时间,一无所成!

    人多迷于寻找奇迹,因而停滞不进;时间再多,路再长,也了无用处,终无所得。

    一个人几十年的生命,真正做人做事的时间实在很少,再勤劳的人也只做了三分之一而已。

    平常无所事事,让时间空过,人生就在懈怠睡眠中慢慢地坠落,良知良能就这样睡着了一辈子——如此的生命只能叫做“睡中人”。

    用智慧探讨人生真义,用毅力安排人生时间。

    圣人与凡夫的境界,最大的差异在于圣人可以自我掌握时空。

    生命非常短暂,所以要加紧脚步,快速前进,不可拖泥带水,切勿前脚已经落地了,后脚还不肯放开,“前脚走,后脚放”意即:昨天的事就让它过去,把心神专注于今天该做的事上。

    不论在人间付出多少心血、多少辛苦,切莫将心念停留于过去的成就,不论施人多少,亦莫讨人情、求报酬。过去的留不住,未来的难预测,守住现在,当下即是。

    一直停滞在昨天、过去,就会产生杂念,有执著顾恋之心。人一旦时时刻刻回忆往事,便会痛苦、怨恨、怒、不甘心……

    未来的是妄想,过去的是杂念。要保护此时此刻的爱心,谨守自己当下的本分。

    人生不一定球球好球,但是有历练的强打者,随时都可以挥棒。

    第二篇如月·如镜·如水

    ·点燃我们的心灯·

    心要像明月一样,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样,云开见青天。

    用宁静的心态,观大地众生相,听大地众生声。

    心如镜。虽外在景物不断转变,镜面却不会转动,此即境转而心不转。

    心随境转,动转不息,则人我是非皆成昏扰,不能自己。

    镜子,是用来鉴照物体影像的;但必须镜、物相离,方能清澈映照。

    如若物体贴镜或尘封镜面,即使是明镜清影,亦难映照镜物。

    人之“心思”如镜,欲求得智慧、明辩事理,亦须远离人我是非烦恼;此即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

    人心如一面镜子,照山是山,照水是水;因尘世懵懂,浮尘所染而面目全非。

    人的心念意境,如能时常保持开朗清明,则展现于周遭的环境,都是美而善的。

    人心要像水一样,看似绵软柔弱,却涵力源源,不能切断。

    人的心地就是一畦田。土地没有播下好的种子,也长不出好的果实来。

    天堂和地狱都是用心和行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与地狱,要怕的是心的偏向。

    心无邪思,意无邪念,即常可自在;心正则邪不侵。

    时时好心就是时时好日;时时保持心中的正念,任何时间、任何方向与地理都是吉祥的。

    心志若能守持于道,必能精深博大;否则,即使透彻千经万论,亦如空花水月,一事无成。

    三心二意无定性,四处徘徊不专精,尽管条条道路通长安,却永远无法到达终点!

    人心的散乱有两种:一是昏沉、一是浮动。

    昏沉是糊里糊涂空过时日;无所事事涣散体力,懈怠、懒惰、昏睡、不肯精进……。

    浮动是心念不定、见异思迁、摇摆不止、沉浮、动荡、放逸、无法安静……。

    要用心,不要操心、烦心。

    身体的病倒好治疗,怕的是心病;有了心病,于行、住、坐、卧中都不得安宁,浑身不得自在,甚而吃不下,睡不着……

    众生心病,拥有的人烦恼“失”;没有的人忧虑“得”,患得患失,却成忧愁。

    若是身一无所有,则心一无挂碍——没有得失的牵绊,没有物质的积累,心灵自然没有挂碍。这是圣者所有的境界,也是学佛者所求的境界。

    佛心看人,周遭遍地人人皆佛;鬼心看人,则处处都是狰狞的鬼影幢幢。

    所谓凡夫心,是有过去、现在、未来之分别心。

    凡夫就是追求神奇鬼怪,所以心才会乱,因心乱故才要去找八万四千法门,找得团团转,实在说修心很简单,只要“断贪”——哪一个人心乱不是为了贪。

    众生心即是凡夫心,也是污染、有色彩的心,色彩抹净即现佛性。

    心、佛、众生其实没有差别,佛也没有比我们多一只手多一只脚,所差别的只是佛心清澈无碍,真如自在;而凡夫心则有尘埃染着,世俗的尘埃一层一层的覆盖,让你看不清真实的面貌。佛心又像保险箱一样,保管住最贵重的东西不让它遗失;而凡夫心有如垃圾场,有害无益的放在心中积存一大堆,无法清理,使自己痛苦不已。

    有人点灯求光明,其实真正的光明,在我们心里。佛前的灯不必刻意地去点,要紧的是点燃我们的心灯。

    第三篇伤在他的身·痛在我的心

    ·关于慈悲·

    悲即是同情心。能互相宽谅、容忍,表现一分宽心、爱心,即是悲心;人生最幸福的就是能宽容与悲悯一切众生的人。

    没有数字的代价即为“无量”。

    不辞劳苦的付出便是“大慈悲”。

    付出劳力服务,又服务得很欢喜便叫做“喜舍”。

    慈悲喜舍这四个字,分开来说,慈喜是予乐,是教富;而悲舍是拔苦,是救贫。

    慈就是爱,是清净的爱。

    “无缘大慈”,是指没有污染的爱:他与我虽然无缘无故,而我却能爱他;爱得他快乐,我也没烦恼。这就是最大最清净的爱。

    众生与我们无缘无故,他的苦就是我的苦,他的痛就是我的痛。苦在他的身,忧在我的心;伤在他的身,痛在我的心。这就是“同体大悲”。

    要慈眼视众生。要把无形化做有形,把理论化成行动;要时时刻刻拿出一份“我们不去救他,谁去救他”的大慈大悲的济助精神;能如此,尘世亦可成为净土。

    慈悲是救世的泉源,但无智不成大悲,有了智慧才能发挥无穷的毅力与慈悲。如此亦符合佛法中的“悲智双运”。

    真正的妙法是以智慧流露出来,真正的慈悲是用智慧的力量去推动的。

    佛陀讲慈悲,是以爱心仁德为体,以诚正和睦为用。

    能救人的人就叫作菩萨。把握一日的付出,即是一日的菩萨。

    菩萨精神是永远融入众生的精神。要让菩萨精神永远存在这个世界,不能只有理论,也要有实质的表现。慈悲与愿力是理论,服务众生的工作就是实质的表达,我们要把无形的慈悲化为坚固的永远的工作。

    把慈悲形象化,付之具体的行动。

    第四篇清净的莲花

    ·开启“智慧”,播“善”种·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净的莲花,都有无量的智慧——把良知、良能启发出来,则福慧果报无量!

    佛陀在人间,无非是要教导众生自觉有与他同等的这分智慧,也要教导众生与佛有同样的自性,都能进修慈悲与智慧。

    学佛必须要遵守佛陀教育我们的三个原则:戒、定、慧。戒是生活行动的宗旨,用来教诫我们的心不做坏事;行为不发生差错,心就有定力,精神就会统一;如此就可产生智慧。

    心有定力,智慧自然产生。人常为外境所影响,即是定力不够,学佛即是要定。“定”用现代语讲,就是庄敬自强。

    有智慧的人,所带走的是觉悟了之后的有情。

    聪明不一定具有智慧,但是智慧一定包括聪明;聪明只是一种计量利弊得失的能力,贪婪诡诈也是聪明的象征。

    聪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则勇于舍得。

    同样一个“得”字,有“舍得”,也有“得失”两种完全不同的心境。有智慧的人就能够舍,能“舍”也就有“得”,能得无限的快乐;不能“舍”就会有“失”,失去了心境的安宁。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智慧是从人与事之间磨练出来的,若逃避现实,离开人与事,便无从产生智慧。

    能付出爱心就是福,以消除烦恼就是慧。

    智慧与烦恼好像手心与手背。其实两者都在同一只手上,但手背无法拿东西,若反过掌来用手心,则双手万能。

    善是利益,恶是损害。一念之非即种恶因,一念之是即得善果。

    心田要多播善的种子,多一粒善的种子,就可减少一枝杂草。土地不耕种,则必杂草丛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时时行,不断去行,哪怕是举手投足也要存有一分善念。

    做好事并不是为求名,也不是为求功德;抱着“尽本份”的心去做好事,才是真正的好事、才是至诚无私的善事。

    善字的意思是适度、刚刚好。不偏不倚、不极端、爱得不会太过份,也不会产生怨恨心;在人与人之间没有不平等的分别心;对自己所爱的人,能以智慧断除占有的感情,对自己不爱的人或不投缘的人,能尽量善解,以好的心念去对待人。

    第五篇无染的爱

    ·迈入人格升华的境界·

    什么是人生最有价值的呢?就是爱。把牺牲当作享受,能够付出爱心的人,永远都很快乐,而且活得有意义。

    不管是爱人或是被爱都是幸福的。有力量去爱人或被爱的人都是幸福的人。

    不要封闭自己。你要先爱别人,别人才会爱你。

    人要自爱,才能爱普天下的人。

    待人退一步,爱人宽一寸,在人生道中就会活得很快乐。

    倘能以爱待人,以慈对人,则不惹祸伤身;所以做人应该吃点亏,做个大智若愚的人。

    把气愤的心境转换为柔和,把柔和的心境再转换为爱,如此,这个世间将愈益完美。

    布施不是有钱人的专利品,而是一分虔诚的爱心。

    人生最悲哀的感受莫过于“人有眷属,唯我独无”。因此,菩萨道行者说:“你们看待世间一切众生,应该把年老者当作自己的父母去孝敬他;年龄与自己相近者,就当作兄弟姊妹去敬爱他;年龄比较幼小的,则当作自己的子女一般去爱护他……”这是人性中最高洁、最真、最善、最美的爱。

    爱绝不能夹杂着烦恼,因为有烦恼就会有污染。

    要培养一份清净无染的爱。在感情上不要有得失心,不要想收回,就不会有烦恼。

    有所求的爱,是无法永久存在的。能够永久存在的,就是那分无形、无染而无求的爱。

    父母过分爱子女的心力会反射成子女的烦恼,对子女要放心,他们才能安心。

    清茶淡香,既可口又提神;若是太浓则苦得喝不下。世间的情爱也是如此。

    爱——这件东西在人心中常觉得奇缺,常觉得饥饿难饱足,像饿鬼一样。人在爱欲中,是永远没办法满足的。

    要谈情,就必须谈长情——觉悟的情;

    要说爱,就必须说大爱——解脱的爱。

    佛鼓励我们要有大爱,要爱得透彻,爱得普遍,尽虚空遍法界,达到冲破自我,和合于大自然同体大我的爱。不要像泥泞一样,有色彩、湿粘粘的。

    一切有宗教思想的妇女,应把身心培养得像月光一样慈悲柔和。宽大自己的心胸,燃起智慧之光,使一家人,甚至整个社会,每个人与你相处,都像是沐浴在清凉的月光中,这样才能达到人人爱我、我爱人人;这才达到爱的真谛,迈入人格升华的境界。

    第六篇饱满的稻穗

    ·谦虚、柔忍、争与和·

    佛陀常常警惕弟子,即使已经智慧圆融,更应含蓄谦虚,像稻穗一样,米粒愈饱满垂得愈低。

    真正的智慧人生,必定有诚意谦虚的态度;有智慧才能分辩善恶邪正,有谦虚才能建立美满人生。

    修行最主要的目标即是无我。因为你能缩小自己、放大心胸、包容一切、尊重别人,别人也一定会来尊重你,接受你。

    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缩小自己,要能缩到对方的眼睛里、耳朵里;既不伤他,还要能嵌在对方的心额上。

    一粒细沙就扎到脚,一颗小石子就扎到心,面对事情当然就担当不下去。

    不能低头的人是因为一再回顾过去的成就。

    看淡自己是般若,看重自己是执著。

    众生有烦恼,是因为我执的关系。以“我”的自私心理为中心,以自我为大,不但使自己痛苦,也影响周围的人群跟着争执痛苦。忘我,才能于修身养性中,造就身心健康、幸福的人生观。

    爱是人间的一份力量;但是只有爱,还不够,必须还要有个“忍”——忍辱、忍让、忍耐,能忍则能安。

    要做个受人欢迎的人,做个被爱的人,就必须先照顾好自我的声和色。面容动作、言谈举止,都是在日常生活中修养忍辱得来的。

    修行者的本份是忍耐和付出,因为修养原是个人的行为。

    有钱也苦,没钱也苦,闲也苦,忙也苦,世间有哪个人不苦呢?说苦是因为他不能堪忍!愈是不能堪忍的人,愈是痛苦。

    娑婆世界又译成堪忍世界,意即要堪得起忍耐,才有办法在世间生存得更自在。

    忍不是最高的境界,能够达到看开忍,则会觉得一切逆境都是很自然的事。

    做事,一定要秉持着“正”与“诚”的原则;而待人,则要以“宽”与“柔”的态度。要以***者超然的形态,宽大的心胸来容纳任何人。

    真正的圣人,既强又柔。他的强是柔中带刚,刚中带柔;柔能调服众生,刚能坚强己志。

    人人都能以“慈”“忍”施行于家庭、于一切众生,人间便会常久散发着“透彻的爱”的光芒。

    争,只能“为善竞争”、“与时日竞争”——一旦它的对象从自我投射到别人身上的时候,它应成为一个很不安的字、一件很痛苦的事了。

    竞争孕育了伤害的因子。只要有竞争,就有前后之分、上下之别、得失之念、取舍之难,世事也就不得安宁了。

    不争的人才能看清事实;争了就乱了,乱了就犯了。犯了就败了。要知道,普天之下,并没有一个真正的赢家。

    人们往往就是太执著,而有分别心。是你,是我,划分得清清楚楚;以致我爱的拼命去争、去求、去嫉妒、心胸狭窄,处处都是障碍。

    一般人常言:要争这一口气。其实真正有功夫的人,是把这口气咽下去。

    培养好自己的气质,不要争面子;争来的是假的,养来的才是真的。

    人,大多数有名利之心,与人争,与事争。如果能与人无争则人安,与事无争则事安;人、事皆无争,则世界亦安。

    能一字“和”则无往不利,无事不成。

    人能“和”则是非不生;出世之事业能永垂不朽,亦源自一字“和”。

    第七篇“无明草”与“增上缘”

    ·“逆境”、“是非”观·

    逆境、是非来临,心中要持一“宽”字。

    世间没有一样很容易的事。没有逆境的事,不值得我们作为人生的灯塔。

    逆境在佛教中称为“增上缘”,碰到逆境来,应心生感激——可遇不可求啊!

    人事的艰难与琢磨,就是一种考验。就像一支剑要有磨刀石来磨,剑才会利;一块璞玉要有粗石来磨,才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修行一定要经得起磨练,磨练自己的动心成为静心,使自己在动的境界中不动心。

    修行,是分分秒秒、日日年年,永恒不已的。作事,亦要经过无数次的磨练。

    人常困于己见。知音就是真理,不是知音就变成是非。

    人最难看见的,就是自己——平日都是张着眼睛向外看,把别人称斤论两,把世事说长道短,殊不知,自己也在其中啊。如能跳脱开来,把自己也当成观看的对象,事理才真能看得清、分得明。

    要原谅一个无心伤害人的人;不能做一个轻易就被别人伤害的人。

    对人有疑心,就无法爱人;对人有疑念,就无法原谅人;对人有疑惑,就无法相信人。

    多一分对他人的疑虑,就少了一分对自身的信心;否定了世间的一切,对自己的信念也将随之消失。

    是非当教育,赞美作警惕;嫌弃当反省,错误作经验——任何批评,都是宝贵的一课。

    别人骂我,不谅解我,毁谤我,我反而应兴起一分感谢的心理,感谢他们给我修行的境界。

    纯正的心不怕别人来毁谤,只要做得正,做得诚,任人怎么去毁谤,反而更能升华我们的人格。

    非来变为是,恶来即成善,任何是非皆善解之,即无是非。听到任何是非,皆视为修行之增上缘,万万不可堆积在心上长无明草。

    假如每个人都能把我慢、我执、无明去除掉,人与人之间就不会有是非产生了。要将是非当教育,不要将人事当是非。前者能将种种不顺心的行为转化为一种重组自我的利器;后者只会让你觉得人生很苦而已。其实每天的琐琐碎碎都是活生生的大藏经。

    第八篇烦恼菩提

    ·自“贪欲”说起·

    世间之所以有人我、是非、内外、事理不能调和,皆源自“贪、、痴”。有此三念,故争长论短,永无休止。

    欲深无底,贪无止境。有求的意向,即有必得的心理;有求有得的心理,就会有失的痛苦。

    世间的海可以填平,但是人的鼻下横——小小的一个嘴巴,却永远填不满。

    多求也多变,多变也多生,多生也多灭,日日年年。

    同样是过一辈子,欲望大的人得花很大的气力,才能满足需求;而欲望淡薄的人,少欲少烦恼,便能够安稳的终此一生。

    去贪就简,可使心灵得到无比的宁静与解脱。

    道心亦即是理性。欲念如果扩张下去,就会埋没理性;而理性如果能发扬起来,就可以制止欲心。

    所谓烦恼并不是在人的生活物质中做标准,而是心境状态分别,人如不能知足就永远都在烦恼中。

    人生的苦恼是不分贫富贵贱的。

    芸芸众生,本来可以相处自在,过着和乐的感情与安定的生活,但只差在“为得多求”。因为“心无厌足”,为了多求,难免心起烦恼,增长恶业。

    人都是求“有”,什么叫“有”呢?有就是烦恼。

    不要把病痛看得太严重,有烦恼心在,即无法解脱。

    痛有两个词,一个是痛快,另一个是痛苦,要“痛”“快”也就是视“痛”为“劫”,“痛”去“劫”消,则病痛反能带来“劫后归来”之快。

    死掉过去的烦恼心,生出今日解脱的境界。

    要学得“平常心”。一个人若有平常心,则无论遇到任何环境及挫折,都能够真正安然自在;了解世间的形象本就如此,所以不会害怕惶恐或忧愁苦恼。

    心如要保持常常快乐,就必须不把人与人之间的事当成是非;有些人常常在烦恼,因为别人一句无心的话,他却有意的接受。

    把心胸放开,自然就可断除烦恼。为何人会有烦恼?是因为心最狭窄,容纳不了我不喜欢的人、或是比我能干的人。

    发脾气对内对外都是烦恼,对内是指自己生烦恼,对外是指困扰他人。

    将所有病苦、困难、烦恼,当作是一种人生的“再充电”,一种最好的教育。每天过日子就像读一本书一样地掀开一页纸,而每天所遇到的一个人事或一个烦恼,也就是这页纸上的一句铭言,一个警语。

    透过烦恼转成智慧,这个烦恼才有意义。

    在禅门中的一则公案,说明凡事担心、害怕,是痴执的表现。有一禅师当在打坐时,忽然眼前出现一个境界——看见一个没有头的人,禅师当下道:“无头,头不痛”说罢境界即消失,一会儿,又现一个没有身体,只有头和四肢的像,禅师言:“无腹无心,不饿也不忧”,随后境界又消失了。没多久,又出现一个没有脚的像,禅师言:“无足不乱跑”,言罢境界全部消失。禅师因而悟出——“尘境皆无性”。

    烦恼即是菩提。

    第九篇觉天地之阔

    ·解读“幸福”与“财富”·

    人生的幸福,没有准则。有人关心、有人爱护,能关心别人、爱护别人者,即是福中之人。

    这世界总有比我们悲惨的人,能为别人服务比被服务的有福。

    多一次原谅人,就多造一次福;把量放大福就大。

    人一生的罪与福是人自作的。最可怕的是人,最可爱的也是人。

    有心就有福,有愿就有力。

    自造福田,自得福缘。

    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

    求福寿不如求平安,平安就是添福寿。

    常听“舍得”二字,施比受更有福,真正的快乐是施舍出去后的那分清净、安慰与喜悦。

    最平常的人最富有。

    世间物质原只是一种潮流,太平年代金银玉石是宝,而战乱时期米粮衣布是宝。世间所谓“有价”的东西,完全是在于人心里的潮流及虚荣心的作祟。

    钱财是身外之物,既然是身外之物,当然也就有聚散的时候,有钱时不必得意,没钱时也不必悲哀。

    人生想得透彻一点,没有一件东西可以永远与我们为伴。再亲爱的人,再多的财物,也终有离别聚散的时候,所以又有什么东西舍不得呢?

    并非有钱就是快乐。问心无愧心最安;能够付出,能助人、救人,最是快乐。

    凡夫追求财物,圣人追求真理。

    世间一切精巧物质——色相,只不过是满足凡夫心一时的虚荣而已。

    不受贫贱击败挫伤的人,不因富贵骄奢吝啬的人,都是成功的人。

    从物质的爱欲中挣扎出来,少欲无贪,自然天广地阔,无限丰饶。

    第十篇那么轻,却又那么重

    ·言谈声色之间·

    人与人之间相处,都是以声色互相对待。讲话是声,态度是色,故而人与人讲话,“声”要轻言细语;待人态度,“色”要微笑宽柔。

    一句不恰当的话,就会使人产生排斥的心。话要讲得恰到好处。多一句少一句都不好。

    话语要谨慎委婉。面对知音,不必说得太明显就懂;不是知音,说得再露骨也没用。

    教导别人,也要分内与外。对外要柔,对内要正。

    脾气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好人。

    听话、说话要完整,不要只拣前一句、后一句,合起来刚好尖尖的刺进人心,创伤也就不可弥补。

    不要把能说话的嘴巴用在搬弄是非上造口业,也不要把能行动的身体用在吃喝玩乐,耽恋物欲。

    人间好话,要如海绵遇水牢牢吸住;世间是非,要如水泥地般坚固,水过则干。

    面对恶言恶语,也是修行的法门之一。

    不要在人我是非中彼此摩擦。话语秤起来不重,稍一不慎,即重重地压到别人心上;反求诸己,同时也要训练,不要让自己轻易被别人的话轧伤。

    在一般日常生活中,要常自我警惕,自我反省,谨记“对人要宽心,讲话要细心”,如此必可化解“含毒”之心,圆融一切众生。

    内心平静快乐,头脑清醒,考虑事情就会清楚齐全,说话就会得体。

    用清净的心眼看人,就不会彼此碰撞。声无形无量,色乃假相,不必拿来压迫自己的心眼。

    以清净的耳根,接受清净的语声,以圆通的耳闻,吸收世间的善音。

    一言为重,千言无用。言重则信重,信重则有大用。

    人性之美,莫过于诚——诚为一切善法之源,人性之贵,莫过于信——信乃人生立世之本。

    诚不一则心莫能保,信不一则言莫能行。古人说:衣食可去,诚信不可失。

    第十一篇道德人心的第一课

    ·静思“忏悔”·

    人因自觉而成长,因自满而坠落;自我批判的认错心理,是道德人心的第一课,是人格升华的阶梯。

    人都是在原谅自己的那一分钟开始懈怠,应时时警惕。

    原谅别人是美德,原谅自己是损德。

    勇于承担,是一分动人的力量;勇于承担错误,则是一种高尚的品质。

    一件事情,不能因为自己的错误,就不敢再去碰它了。而是要把错误调整过来,重新去面对它,赶上它。

    大错误容易反省,小习气不易除掉。

    忏悔是心灵的告白,也可以说是精神污染的大扫除。

    一个人要怎样才能庄严此生,才有自尊己灵呢?唯有二字:“惭耻”。

    所谓的“惭”就是我有错,要赶快认错,而且以后不会再犯错,这才是真正有救的人。惭耻也就是有惭愧的心。

    忏即“发露先恶”,悔即“改往修来”。

    人人皆有良知,能勇于面对现实,忏悔反省,始能自觉错误。进而坦诚告白,誓愿改过,并力行正道,则能明心见性,清净圆满。

    凡夫众生,孰能无过?

    吾人自懵懂无知而至体认世事,不论有心或无心之过错,皆须忏悔。

    忏悔则清净,清净则能去除烦恼。

    起心动念无不是业;开口动舌、举手投足无不是罪。学佛应慎防过失错误,切莫覆藏罪恶。

    时时发露忏悔,改过自新,方得自在安然!

    人应常静思反省,以拨开心灵的洄澜,发掘智慧的泉源。则世出世间无一事理而不通,无一物体而不解。

    当一个人没办法自我教育的时候,他也就不再能接受别人的教育了;他的成长实已停止。

    第十二篇一粒种子的力量

    ·“成功、愿力与持志”·

    人生如高空走索。应专心一意往前看,向前走,不要回头空懊恼。

    人生这段路并不很长,但确实不好走;所以必须步步谨慎,切莫让它迷了路,走错了方向。

    年轻力壮时,一口气往上冲,但冲力过猛,不免又筋疲力尽,于是走走停停,困顿繁劳,目标还在远方。

    成功乃依靠坚忍的力量,潜蕴蓄积长期奋斗的果实,而不是仅凭一点血气,一时冲力所能得来。

    善用力气的人,不急不徐;善守理想的人,不猛不驰;一志向前、坚定不移,终可达到目标。

    才华充足的人,一方面很容易达到目的,很快就获得了世俗的满足;另一方面,因所求没有止境,又永远不容易寻得内在的圆满。才华反而成了自苦的根源。

    命是无定论,是不可理解的事,但是命却可由我们自己的愿心来决定。

    任何事都是从一个决心,一个种子开始。

    穷,作人志不能穷;富,作人志更要富。

    作人应有一分自己的志向、愿心、趣味。人生如果没有自己的志向,即如握笔书画,不知要画个什么,东涂西抹,终究不能成就出完整的形来。

    不要小看自己,因为人有无限的可能。

    不要轻视自己的力量。世间没有一项事“不能做”,也没有一个人无能力,有的只是“不肯做”而已。一滴水滴到水缸中,整缸水就是我们的;因为你的那滴水已和缸中水结合在一起,分不出是你的或不是你的。

    画饼不能充饥,水中泡影不能串成项链。

    路是人走出来的。千里之遥的路,必须从第一步开始;圣人的境域,也是自凡夫起步。

    要提起即要完全提起,要放下则要全心放下。

    菩萨的人格是要我们自己来完成的。

    佛心没有远近,人的愿望也没有大小,只要心诚意正,即可达到宏愿。

    为佛陀的好伙伴,学做大农夫,为天下众生心田而耕耘,化荒芜成大福田。

    利济众生的事业,需具有三种力量:一是自力。二是佛力。三是众缘平等力。

    自力——以福慧因缘为自力。得福缘要自种因,种子要自己撒。

    佛力——有了自力以后,再依佛的慈力加持,祈求佛陀的慈光常照耀,愿己心与佛融汇一处。

    众缘平等力——佛与众生是平等的。恭敬供养一切众生的心,要与恭敬供养佛陀的心一样平等。

    恒心早起即是锻炼殷勤不懈的功夫之一。

    第十三篇在生命的白纸上

    ·怎么来写“人”这个字·

    虽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而诸草木各有差别。

    众生相有众生见。

    每天都是我生命中的一张白纸,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一篇生动的文章。

    大地宇宙间,没有一项不是我们要学的对象,没有一项不是佛法,也没有一项不是修心的工作。只要肯用心去想,用心去修,用心去做,就是成功的事。

    人既然生活在世间,就不能离开众缘,修行也不能离群隐世。真正的解脱是在众缘中求得,也是在烦恼中解脱。

    欣赏他人,即是庄严自己。

    其实人人都有成佛的本性,如能发现自身的本性,就能有一股平等的观念,也就不会有我的、你的之分。

    要平安,得先心安,要心安,须先得理;理得心安,即合家平安。

    一理通,万理彻,了彻了真理,知道路在哪里,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明明白白,清清朗朗,就能把握自己。最怕是不知道“我”是什么,才会傍徨、苦恼。

    时,应分秒必争;路,应步步踏实,则此趟人生无愧憾矣!

    毋需抱怨世间种种人情淡薄、功利主义、好心没好报等不公现象,这正是要我们有一番作为的良机。

    难行能行,难舍能舍,难为能为,才能升华自我的人格。

    佛陀设教在人间,就是要教育众生回归真如本性,做个真正的人。所以说人格若成,佛格就成了啊!人格如不成,又怎能成佛呢?

    世间苦,作人亦苦,但作人是成圣成佛唯一的道路。

    人际关系是最难写的一篇文章。事事要无我,无执,方可好好作下去。

    口说好话,心想好意,身行好事。

    人们若少了文化,就如同处在烈日炎炎的沙漠中一样。有学识、文化,才有美好的绿洲。

    大喜,就是时时刻刻都起欢喜心。喜是没有嫉妒、骄慢、恚的心。

    不要把阴影覆在心里,要散发光和热,生命才有意义。

    太阳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气大。

    笑是一种表情,皱眉也是一种表情;呵斥是出声,说话也是出声,笑比皱眉好看,说话比呵斥自然。

    转一个角度来看世界,世界无限宽大;换一种立场来待人事,人事无不轻安。

    平时没有什么事,对别人我都很好,这不是功夫;发生事情还能对别人好,才是功夫。

    纵然是游戏人间,也要端端正正——不要嘻嘻哈哈;要谨谨慎慎——不要唏哩哗啦。

    自由,在人应该有个道德的辅导,在社会则是法律,否则,就太“野”了。野则横霸——力大、欲大、权大者纵情放行,心无闸栏,而自由反倒遁退难伸了。

    道德是提升自我的明灯,不该是呵斥别人的鞭子。

    第十四篇工厂即道场

    ·“作事”种种·“种种”事理·

    工作就是运动,工厂即是道场。

    信心、毅力、勇气三者具备,则天下没有做不成的事。

    尽人事听天命,不要把“难”放在心里;人要克服难,不要被难克服了。

    人生最大的成就,是从失败中站立起来。

    人应有卷起裤管下水的勇猛心,反正已经站在水中了,就不必担心流汗、下雨。

    凡是有事就有烦恼,若要做事,就必须先下决心,绝对不怕烦恼。若不怕烦恼,则任何困扰都可解决。

    所谓“念兹在兹”,即是手在工作时,心思就在手上;双脚走路时,心念就在脚上;开口说话,精神就在话嘴上。

    不管任何事,都要在日常生活中做好安全的防备,以防万一。不要轻视风小,不要轻言火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被人支配的人是有能力的人,支配人的人是有才智的人。

    人生无常。社会上需要你时,就必须赶快去做,今天能走得动,就要赶快去走。

    不要担心载重,只要方向盘把稳,任何车都可开;在别人渡过的同时,自己也能过得了。

    不要想走叉路,抄捷径;因为你选择的小路可能是条死巷,走不通,终究还是得回到原路上来,反而平白多绕一段。

    无论做人、做事,都要抱持着一颗“精进”的心。精就是“不杂”,进就是“无退”。精是专心一念,要做一件事,必须专心才能做得成;无有二念,才有进步。

    人生好比爬坡。要找一个上好的目标,以短暂的人生,朝向这个目标前进;不能懈怠,因为在坡上,一旦松懈,成绩就倒退;也不能把目标订在很多的峰顶上,因为一山又有一山高,上上下下,终是劳而无功。要选最好的、最适当的峰顶,勇往直前,日积月累,最后成就的功德才大。

    现代的人,世智辩聪,满口论调,做起事来却又斤斤计较,多数人只懂理不懂事——他们所知的道理很多,但碰到人与事时却又无法调理,这就是凡夫心。

    社会的改变不是空喊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在正义的声调中,喊出来的牺牲者有多少啊!

    何谓真理?理事配合,事理相融,即是真理。

    事不能脱了它的“理”;以“理”为中心,诸“事”皆环绕在周围。要以理来转事,不是拿事来转理。

    理及事的中间需要的是人,理圆、事圆、则人圆。

    天下的米一个人吃不完,天下的事一个人做不尽;同样的,一个人也无法建立天下的功。

    凡事要站好自己的原则,不要太牵强去应酬;常去应付应付,往往渡不到他,反而被拖下水啊!

    如果影响不了别人,就做你自己该做的事吧。

    即使佛在世亦有三不能——众生定业不能转。无缘众生不能渡。不能渡尽众生业。

    第十五篇当一滴烛泪落下来

    ·因缘、感恩与死生·

    只要缘深,不怕缘来得迟;只要找到路,就不怕路远。

    凡事对机即是好。

    我们若有纯良的种子,一定要把握因缘时机,赶紧种入土中,并且要有充足的阳光、水分、土壤、空气、才能成长。

    有愿放在心里,没有身体力行,正如耕田而不播种子,皆是空过因缘。

    再好的机会、福报,如不能把握因缘,一样会溜走。

    人生如舞台,定业来时会演出令人料想不到的一段戏。

    人生在世,一切的物质只是让我们在日常中能方便利行。因此对物要心存感恩、爱惜及满足,如此,生活在人间就会处处感到心安意足,时时觉得欢喜快乐。

    一件东西能充分使用时,才有它生命价值的存在;如不加以爱护惜用而任意毁坏丢弃,亦如同扼杀了它的生命。

    每天感谢父母与众生,一生所作不要辜负父母与众生。

    一个人在绝境时还能有感恩的心是很难得的。不过一个永保感恩心付出的人,就比较不会陷入绝境。

    一支蜡烛如果没有心就不能燃烧;即使有心,也要点燃才有意义。点燃了的蜡烛会有泪,但总比没有燃烧的好。

    一滴泪落下来,立刻就会被一层结出的薄膜止住。因为天地间自有一种抚慰的力量,这种力量叫“肤”。

    生死之痛,其实就像一滴烛泪落下;就像受伤了,突然被“肤”。

    佛经上说:“生又何尝生?死又何曾死?”本来生生死死、死死生生都是在同一个循环中。所以说:死是生的开头,生是死的起点。

    第十六篇有限的人生·无限的世界

    ·“道”与“性”、“信”与“迷”·

    世间言语、文字、诸般名、位,缤纷迷离,姿影绰约——唯其多彩多变,故不真实。

    能变动的,皆非真道,只是修道的工具而已。故宜能取能舍,能善用而不执迷。

    对修道者而言,语言、文字,皆如渡船。为达彼岸,自须善用此船;既达彼岸,则舍船就道,勿再恋机。

    所谓“言语道断”,以有限的人生面对无限的世界,能说的、能写的,都不周全。尤其潜心向道的人,真正要说法、要传道,徒靠语言、文字,“道”即断了。真道是不能光靠着文字来传,语言来讲的。

    实实在在的道,不是看来的,也不是听来的,是在看来、听来之外,还要真正的去做——只有确切的行为,只有实践,才能表达出他的真道。

    习性亦“真性”。真性须自习性中去体会,去修为,去契合,谓之“神会”;是以精神会悟出来的那个道理。

    无“形式”则不足以显现“内容”。然形式要取“中道”,不可野,亦不可乱,尤其不可轻忽“形实如一”的掌握。

    若说事事皆“有”则会迷,若说样样皆“无”则会断;言“有”则执常,言“无”则执断。

    多数人的心都是迷信的。迷信自己的人,总以为普天之下唯我独尊,唯有我能力最强。

    我们应该相信自己,但不可执著。

    有些人,没信佛以前不信有天堂地狱,一直为贪图欲念享受,造了很多损人不利己的事;一旦信了佛,又迷于有天堂地狱而贪图功德,这两者都是“迷”。

    培养面对现实的勇气和毅力,以欢喜心接受一切境界。不要动辄求神问卜,心若迷时会很苦,苦在自己无法作主。

    无信与迷信两者,宁愿“无信”也不要“迷信”。信必须智信,不可捕风捉影。

    迷信不如无信,是故学佛一定要转迷为智,离开众生的烦恼心,回归清净无染的佛性。

    智信者深体佛法之精神,迷信者曲解宗教之美意。

    人如果有正确的信仰,在人生旅途中所走的路就不会有差错了。人的观念不正,就不能正业;观念如果偏差,所做的事业也都易于错误。

    正信的***在于心正,心正则能气盛,气盛乃能自在。迷信的信仰就会疑心生暗鬼,问神卜卦;取信于签诗、交怀,则无法真正深入教理。

    正信的佛法,不说感应,不说神通,唯心是佛。

    第十七篇浸润在人性的源头里

    ·修养、修行、禅·

    整体的美在于个体的修养。

    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均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自然的显露出来。走路有走路的风度,坐有坐的形态,睡卧有睡卧的姿态……。

    有人常常埋怨自己长得不漂亮,没有人缘;其实人缘并不是在于色身,而是在于气质。气质是由修养培养成的。

    退一步、让一步来成全别人,即是修养,即是修行。

    常有人把修行误认为是出家人的专用词,其实修行表现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人应有的生活修养——“修”是修心养性,“行”是端正行为。

    修行主要是“修心于内而显于外”,心在内没人能看见,唯有藉着行于外的整齐来显示内在的清净。

    修行得自己来,靠自己的精进来启发自己灵明的觉性。我们不能期望无修自成的果实。

    修行并非所谓的长篇大论,也不是高深难解的抽象概念,而是如实且深切地了知人性的本然。

    活生生的往生(注),当下即是净土。(注:死对宗教者而言,为新生命的再启发;是舍掉旧的更换新的,走向更好的天地,故曰“往生”。)

    修行不是最后一口气往生西方,而是活生生的往生极乐世界,换得慈悲清净。

    立志修行的人有两种:一种是被生活之苦所逼而有修道以求解脱的冲动;另一种人是因为他找到了自我。对后者而言,生活体验与挫折只会使他更加坚定信仰。

    医生在病人的眼里就是活佛;护士就是白衣大士,是观世音菩萨。所以医院应该是大菩萨修行的道场。

    修持菩萨道,须力行“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布施——“施比受更有福”,欲做菩萨,要不断付出而无所求。将心力、劳力、物力……,皆欢喜施舍,则人生幸福安乐。

    爱语——柔声悦色,令人闻之欣慰、见之敬爱。能恳挚——诚笃,培养爱语,则可扫除一切人我烦恼,解开心结郁闷;化干戈为玉帛,转暴戾成祥和。

    利行——身、口、意摄持善行,利益众生,慈悲济世,即无上功德。

    同事——菩萨所缘,缘苦众生。身处苦难娑婆,应须自我净化身心,以身作则,感化周遭共同生活、工作的每一个人,并鼓励众人一起力行菩萨道。

    一般人常误以为“打坐”才是禅,其实打坐修禅,目的是要修得心净、意诚、气静。禅、静、诚是不能分离的。

    静坐是为调身、调心、调气,要调得身心一如,动静一致。

    静坐深思,主要用意是:聚精凝神,蓄精养睿,反观内心自性,以反省过去,慎思现在,警惕未来。亦即是:止恶——诸恶莫作;持善——众善奉行。静坐不离此意,能此即谓真修行。

    一切言行举止,能精神统一,心念一致,就是禅定。

    正信佛教里的禅定叫三昧,意即正定,是靠日常生活中磨练所成就,属修道的手段之一。

    真正的“禅”,是在日常生活中不起烦恼妄想,集中精神,一心不乱。行兹在兹、念兹在兹,使心住于一境。

    善于利用时间的人,无时无刻无不是修持参禅的好机缘,不管是人与事……。

    学佛要学活的佛;打坐求禅,要学活禅。平日生活里,举止动作无不是在禅中,这才是真正的活禅。

    第十八篇无声的说法

    ·走向“学佛”之路·

    无所求的奉献,及为一切众生而修养自己的言语行动,就是学佛。

    佛陀的教育不只是教我们如何了生脱死,更是教我们如何去包容人,不生计较。

    学佛要修养到无论发生什么事,心中没有丝毫委屈感。

    不先培养“爱心”和“耐心”则学佛难成。

    学佛不学佛,端在做人。

    拜佛、信佛不是信一个偶像,而是信他的人格目标,再反观自性,相信我们有与他同等的毅力——人人皆有佛性,只要肯用心,人人都可发挥真如本性。

    学佛先须了解无常的道理,如能彻了此理,才能操纵自己的生命,来去自在,迈向光明的境界。

    人生无常。物理有成、住、坏、空;心理有生、住、异、灭;生理有生、老、病、死。这些道理我们若能透彻,就不必在人与人之间计较什么;不在人我是非中计较,自然能专心于道,不会让现实的人生来转动我们的心念了。

    教法不必听太多,能身体力行简单的一句偈文,这就是真法,就是真正的善根。

    学佛必定要学得心在宁静中,意在微细分析中;则天下一草一木一花一叶,无不是如来的形象。

    学佛心三:直心、深心、大悲心。

    学佛之前,生命像一张白纸,横写竖画,随心所欲尽可由他。学佛之后,生命像在纸上学写字,要端正规格才能给人看。

    这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对我们说法,这种说法常是无声的,有时却比声音更深刻。

    法譬如水,若江若河,能洗净众生污染的心;法譬如药,药无贵贱,能治病即是良药。

    欢喜心即是一帖良药。

    满山遍野,若众生需要,一草一木无不是药。若非众生所需,则再珍贵的材质也不是药;佛法亦是如此,无经不深,无经不浅,无高无低,无大无小,众生的心会吸收应用,即是微妙的大法。
证严法师静思语录下
    第一篇即境答问

    ·人事篇·

    善是什么?

    师言:“善就是‘智慧’——智是‘分别智’,慧是”‘平等慧’;有了智慧,就有了善和美。”又言:“善不能以威权行之;也就是不能用善心为名,把己意强加在别人身上。”

    慈悲和“善”的关系如何?

    师言:“光有慈悲而缺少智慧,有时也会生出毛病来的。最浅近的例子,像当前社会上常发生善心人被骗的事,如此,慈悲不仅未能达到善的理想,反而助长了骗徒的罪行。我们要在智慧中发挥慈悲,才是真正的善。”

    有人问:“什么最美?什么最乐?”

    师言:“‘宁静最美,安定最乐!’这是习禅、修心、养性,最美好、怡悦,且最崇高的境界。”

    世界上真有圆满的完美的事吗?圆满是可以追求的吗?

    师言:“有始就有终,有生就有灭”;物质、名利的追求既辛苦又徒劳,既无止境又无保障——从这些地方来看,世间没有什么圆满的事,然而,人性的圆满却是可以追求的。这是一个价值观的追求——因为人性、道德,都是我们可能修为、可以提升的。这使我们看到一种反求诸己的善美的境界,透过自我的修养和努力,我们可以追求到一份圆满的价值,一种完美的人生态度。”

    有人问:“什么样的人最美?什么样的衣服穿在身上最漂亮?”

    师言:“最美的面孔是带着微笑,微笑是世界共通的语言,爱的表现。最漂亮,最有气质的衣服,是柔和忍辱衣。”

    什么是“德”呢?

    师言:“德是下功夫,是有志于道;德在心里而行诸于外的就称为‘德相’,譬如走路、行仪……都可表现出一个人的‘德相’来。德也因此是自我的教育,是内心的梳理、表现在外的行为的规矩。”

    年轻的女孩问:“穿衣服怎样才好?”

    师言:“自然最好。衣服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也可以表现我们的气质;什么身份,什么年纪,什么情境,都要合乎自然的穿着才好。”

    又言:“穿衣要顺其自然才美;很牵强的,不自然的,也就不美了。”

    某大学社团负责人来访,寻问,什么叫做“造口业”?

    师言:“我们所说的话句句皆实话,所说的事,句句负责任,就称做‘正语’。反之则造口业。开口动舌无不是业,欲不造业,则必须以无漏智慧来摄受口业。玩笑话语,或是取笑别人,也会造下不可收拾的因果啊。”

    又言:“和与敬是修行最重要的事,所以身形不可违背了生活动作。对人粗声粗气、妄言、绮语、两舌,这都是在声中造业,也就是造了口业。”

    为什么人对熟人比对生人,反而显得礼貌不周?

    师言:“有些人不熟识对方时,大家都彼此客客气气相待,讲究客套与礼节,并且和乐相处;等到彼此相处日久,熟悉对方后,就‘熟不过礼’,不再讲求礼节了。所以有人说:“‘恨由爱起’。最初大家彼此客气时,能够相敬、相爱,等到熟识对方,讲究客套的礼节渐失时,就会生起一分怨恨之心。我们要保持最初相识时的那种客气态度,始终不渝,才是作人处世之道。”

    青年学者问:“佛家讲‘有漏皆苦’,生命既在成长,自然有所消逝。是不是凡是生命,本质上就与痛苦连在一起?”

    师言:“生与死生来是连在一起的。死,最痛苦的并不是死亡本身;死者已无痛苦,而是活着的人,每想到死,精神上一阵威胁的痛苦——死去的,并不只是肉体,还有爱别离苦;人生所爱的一切,都舍不得离开,而又不得不离,这是精神上最大的折磨。我们有生的那一天,就一定有死的那一刻。一般所说的苦,就苦在生与死当中的这一段人生。人生中的是是非非,是又像非,非又像是;明知云烟,总难免被眼前的人我是非牵动而烦恼。需知一旦我们生而为人,生命本身就是值得我们祝福的;应该学学林传钦这位小兄弟。人家问:‘你两条腿都给锯掉了,怎么办。’他说:‘我比脊椎受伤的人幸运得多。’你说他苦,他并不苦。”

    有会员问:“我们怎么来观看这个世界才好?”

    师言:“打个比方,一般人看世界,看到一花一草,是把它看在一张白纸上;真正的观者,在看到一花一草时,是把它看在玻璃上;这有什么不同呢?看在白纸上,看似一张画,但是就看不到一花一草的因缘,是隔开来,没有生命的、单独的观看。看是在玻璃上,是透明的,一花一草与自然背景、天地万有仍然相互关连,处处都透明因缘和生趣;既是花草,但也不只是单独的花草而已了。”

    有位青年问:“人生的路,应选择平凡平淡的好,还是冒险激越的好?”

    师言:“宁取平淡。冒险应是逼不得已的作为,并非存心为冒险而冒险。”

    又言:“生命不过是广大宇宙中极微末的一点点而已;相对来看,什么才真是伟大高超的呢?怎样才算是激越呢?不如就平淡点,脚踏实地的做人做事”。

    一般人说:“理直气壮。”师言:“理直要气‘和’。”

    一般人说:“得理不饶人。”师言:“得理‘要’饶人。”

    若是“理直气壮”,会有什么问题呢?

    师言:“我们若认为自己有道理,什么都要争到赢,这样就太刚强了,太刚强就会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和睦。所谓‘得理不饶人’,我有道理就要跟你争到底的局面,因为执著于自己的理上,反而会使众生造业,这是错误的。要为众生考虑,行道时要使众生都能培养善业,因此需‘理直气和’。”

    又问:“理直气和”怎样说呢?

    师言:“人是需要爱的,太严则冲失了爱。有理的时候,气度更要宽和,才能圆融了‘爱’,烘托了‘理’;所以做人宜‘外和内正’。”

    弟子:“做人做事要怎样才能圆融?”

    师言:“圆就是圆满,待人处世要用圆的方法,不要用尖的方法。因为尖的会伤害到人,同时也会扎到别人的心。”

    一位师姐表示:“日常工作上常感到很伤心。”

    师言:“打开心门!如果门大开,任何人出出入入,直畅无碍,反之,门窄了,任何人出入都会碰到的。”

    有些人常会这样说:“师父,当我要发脾气时,想到您说的欢喜心,就会把气压下来,但却忍得好难过喔!”

    师言:“就是因为还有忍的心才会难过,若能培养时时欢喜的心,放大心胸去容纳一切,自然就会起清凉喜悦心,也就不需要忍得那么苦啊!这就是一步一步的修养,如同细水长流一般,再硬的脾气、再固执的心,也就会被你的这份柔和善顺所感化。”

    一位滋济会员请示:“每访问急难贫户,看他们惶然无助,不知应如何安慰之?”

    师言:“应先以柔和慈言爱语,温暖其无助惶恐的心神,再慢慢建立其宗教信仰,精神有所依止,方能应付眼前困厄。我们的工作不仅对苦难众生作实质上的帮忙,于精神上的纾解更为重要,救人急,救心更急。”

    什么叫做柔和谦虚的“菩萨仪容”?

    师言:“我们对贫困的众生,讲话语气要轻柔,。态度要谦虚而亲切;贫困的众生,他们需要的,不仅是物质而已,更需要爱,爱的表现,是在于形态上,所以,不能有傲慢的表现。对他们一定要温和亲切。”

    弟子请示:“如何才能宽容他人?”

    师言:“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也无我不信任之人,无不可原谅之人。如果我们能俱足此“三无”,则能使心理健康并正常发展,而自然会宽人、爱人、信任人。”

    有位会员端出一杯茶,杯子稍有缺口,她说道:“师父真是抱歉,这杯子缺了一角……”

    师言:“除了微末的一角之外,整个杯口不都还是圆的?每个人都有缺点,若不去计较缺点,则这个人就是很好的人。”

    有人问:“应如何对待犯错的人?”

    师言:“我们该像佛陀对待罪恶众生一样,原谅他、怜悯他、帮助他;人性总有善因,犯错的人其实比被犯的人,更加痛加。”

    做坏事的人,都会痛苦吗?

    师言:“做坏事的人,是‘自我地狱’里的囚徒。如果不承认他的苦痛,只有两种情况——一,是口硬,心里却很惶恐;这种人其实是内在极脆弱的人,他甚至不敢面对自己的痛苦。二,是精神不正常的人;这种人已经病得很深了,更需要社会治疗,需要爱。”

    积习未改,时常犯错的人,也该原谅吗?

    师言:“积习是一种长期不自觉的习惯,和预谋的犯罪不同,自应以更大的爱心和耐心来教育他,开导他。且说个故事吧:‘有位小徒弟,虽一心向佛,却总难改去他的毛病——偷;且由来已久,早成习惯。师父每回都原谅了他。某次,情况特别紧要,小徒弟竟又犯戒;众弟子无不愤慨,面陈师父,盼赶走小偷徒弟,否则大家耻与为伍,只得离去。师父回答:即使你们都走了,我也不能赶走他。因为你们都很注意修养,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唯独他,有毛病,到哪都不受欢迎,我怎能为留下你们而舍弃他呢?众弟子闻言,大受感动;小偷徒弟闻之,亦羞愧莫名,感激涕零!遂决心改过,终能自新。’”

    世界上什么人最快乐?

    师言:“能原谅人的人最快乐。当你原谅一个人的时候,当下心里面的烦苦也同时消失了。”

    有人请示,如何发心?

    师言:“发心要发在脚底上,走得正,站得稳;不是发在口中,只说不行。”

    有位青年学者来精舍小住,请示师父:“为何读书人常感苦闷?”

    师言:“大家都是知识分子,文字看得多,在事理无法圆融时自会苦闷,挣扎不已。此乃仅明理而不实践之故。如放宽心胸,该做的放手去做,该舍的毅然舍下,岂有时间浪费在无谓的苦闷中呢?”

    某社会工作者感叹世道日非,人心不古。

    师言:“不要去抱怨现在的世间怎么样了,人心彼此的感情怎么样了;倒是应该从这里生起一种很强的想法:因为现在的社会是这样子的,所以才更需要我们去做一些什么。譬如人有病的时候,才更显出好医生的重要……这些问题。正是激励我们非得从事一番作为不可的力量,也是召唤我们该积极服务众生、实践理想的好机缘。”

    一对年轻夫妇趋前问道:“作事业应把持怎样的态度?”

    师言:“以诚以正。”

    又问:“但是在公司中常有很多的传言是非。”

    师言:“是非止于智者。如果没有是非及人事,也就不是凡夫的世界。”

    弟子:“凡夫在人我是非中常迷失自己怎么办?”

    师言:“凡夫被因果所转,轮转于他的果报中,痛了就一直钻在自己的痛苦中;而圣人却以他的一分平常心去转业,痛快!痛快!快快让自己的痛苦过去,业障也被心境转过去了。”

    一般人常把苦干与能干混为一谈,其实二者是有所差别的。

    师言:“能干的人虽然能积极从事,但难免仍存有世俗的习性,能任劳却不能任怨;而苦干的人,不但尽其所能的发挥才干,最难能可贵的是能任劳又能任怨。”

    有人常为负担太重而困扰。

    师言:“不要担心负担多、责任重;能受天磨方铁汉,只要脚步站稳,力气是愈用愈大的。”

    人应该如何面对“休息”与“工作”呢?

    师言:“休息的意义,应该是换一个姿势,也可说是用另一种方式来工作;并非静静地坐着,全身不动。我们要多多利用人生,多一分活动,就能多成就一分工作。”

    国外回来的慈济会员在花莲静思精舍小住,随众弟子劳作,包装蜡烛。因蜡烛滑手,包装用之胶纸亦滑手,且每一包要装填数只蜡烛在内,每每不能圆满完成。师父见状即作示范,刹时而成。委员请示原理。

    师言:“做一件事,先要把心放在上面,手是随着心的意念而动。要细致的,专一的,层次分明的做去;勿需贪多,先用胶纸包贴好一个蜡烛,再慢慢往上推去,因蜡烛大小一致,即可循序完成。做事、修行,也是这样的。”

    精舍弟子在工作中,一时发现胶水用完了,有弟子向慈济功德会办公室借一瓶用过的胶水,师父路过得知此事。

    师言:“慈济功德会的经费,一分、一缕,都是万众会员的珍贵捐赠,是要为济世助贫用的,分毫都不可错用。如果临时要借用东西,如借胶水,就借一整瓶,过后尽快还一整瓶;事情清清楚楚,对会员才能交待。做事就是不能以因事小而大意,分寸要精确地把握。”

    一位大学教师,鉴于目前教育事业愈来愈变质而伤感。

    师言:“从传统中国的礼教社会到现代功利主义的社会,师生对待的真义,都不外乎坦诚,尽本份而已。当今社会,师生关系变质,无非是附带的包袱太多、本份的掌握太少所致。”

    有人说,这是我的义务;也有人说,这是我的本份。“义务”与“本份”的差别究竟何在?

    师言:“在行事当中,常人觉得这是我的义务,所以不计代价去作了,如果换成这是我的本份来思考,也是不计代价的工作——然而义务是应然,本份是必然;义务有牵扯,是形式的约束;本份却是自然,是内容的充实。其间心里喜乐、个人觉知,自有不同。”

    一位就读某大学研究所的义工,惑于当前手段与目的不分的现实,请示:“手段重要还是目的重要?”

    师言:“要有过程,不要有手段;要有目标,不要有目的。”又言:“过程是本份和自然,手段是机巧与权变;目的有得失,目标,则是方向。”

    会员问:“年轻人看到社会上的不公不义,免不了要打抱不平、要伸张正义,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是否妥当?”

    师言:“要有一分‘静观’的智慧。抱不平,喊正义,会把事情变得更复杂,更混乱;许多不公不义都不是表象那样的简单,不能操之过急,一时冲动就去喊、去伸张,也许更加深了它的不公和不义。应力求自省,想想自己做了什么,能做什么?每一个人都该尽自己应尽的本份;要有责任感,甚于正义感。人人如此,这个社会就有可能更公平、更正义。”

    又问:“责任感与正义感分别何在?”

    师言:“责任感是对自己的要求,正义感是对别人的要求。责任感理性内省,是良知良能的自我奉献;正义感感性外铄,是快意是非的人我冲决。”

    凡遇到不顺心的问题时,会生气,该怎么办?

    师言:“应该把握自己,及时反省。生气是对自己的失责,徒然自我消耗精神体力罢了,这是内在的破坏力量,扰乱了心性,也失去了解决问题的慧力。人生要达到‘定’的境界,既要面对现实,又要不让现实影响我们心的澄宁。”

    当前的交通这么混乱,毛病究竟出在哪里?

    师言:“如果人心能够好好沟通,车道上就能好好畅通了——可惜上上下下,每天都是你争我霸的,大家何尝有平静的心灵来互相沟通呢?”

    又言:“马路上东挖西补的,常常滞碍难行;没有长远的、完善的方法,交通问题自然也就时时交而不通了。”

    问:“什么是‘沟通’?如何与人沟通?不同习气,不同生活背景与知识程度的人,能否沟通?”

    师言:“以现实来说,观念、目标、习气相近的,比较容易沟通。但是起点仍在个人,要先能心思平静,先能倾听;先有了可以捐弃自己成见、虚心接受别人想法的胸襟和智慧,才有真正的沟通——故所谓沟通,不是要人家和我沟通,是自己如何去与人沟通的问题。要别人退一步,自己进一步,不是沟通,只是说服。”

    弟子:“我知道我有很多缺点,我会慢慢改啦!”

    师言:“你要慢慢改,那干脆不要改!人生无常,有多少时间可以慢慢消磨。”

    弟子:“师父,为什么其他做错事的人都不必改,老是我在改呢?”

    师言:“想要成佛的人就要改,不想成佛的人就可以多多与人计较!一念觉即佛,一念迷即凡夫。”

    或问:“听时思悟,境来思迷”应如何克制?

    师言:“应提起毅力、决心,立‘不二过’之志,随志惕励自己;有勇气即可精进。”

    为什么人生命有贫困?

    师言:“我用心追其根源,发现多数是由病而贫。只要有健康的身体就能工作,即可以平平静静过日子;如果遇到病苦,有时一个小康的家庭,就会因此渐渐被拖垮了。这也是看病功德第一的道理。”

    有问:“护理人才的重要性何在?为何要以白衣大士的精神为主导?”

    师言:“护理人才是医疗极重要的一环。人们生病时,七分身病,三分是心病;再好的医生和药石,仍需经过护理人员的关心照拂,才算完成。因此,护士除需专业训练的精良外,还得焕发出观世音般的白衣大士精神——一分人伤我痛的慈悲和一分救苦救难的决心;表现在外的,是那种无限的温柔与关怀。”

    有位少女问男女之情,如何才好?

    师言:“要专,要规规矩矩。”

    又问:“专情,私情有何不同?”

    师言:“私情是占有,专情乃真诚;私情不择手段,专情宁见对方幸福。”

    某先生为情所苦,问:“人能断情否?”

    师言:“情实难断。菩萨道是觉有情,未尝断情;佛陀的爱透彻无染,亦未尝断情——私情私欲,使众生痛苦;只有大爱长情,才能使众生超脱痛苦。”

    现在的孩子受尽宠爱,仍觉不足,该怎么办。

    师言:“父母要制造机会让孩子亲自参与家里的工作;爱不要太溺,要多用智慧,多作启发和开导。倒是对外人,一般人或众生,应发挥为人父母的爱心去对待、关怀、与付出;这样孩子也会慢慢了解到爱的真义。”

    有位社会工作者困惑地问:“尝见友人献身于社会服务,热心公益,而对自己家人却无暇照料。像这样爱尽天下人独忽略最爱自己之人,感觉上似乎不对吧?”

    师言:“不是‘似乎不对’,是真的不对。”

    有会员请示:“当一个人付出爱心帮助贫困的众生,应该存着什么样的心理?”

    师言:“不为任何代价、不为任何回报而付出,则能够得到更真、更善、更美的境界。”

    慈济某会员一家皆去法院见证,愿捐献器官。

    师言:“能看透爱与生命,无占有心,即是菩萨爱。”

    弟子问:“哪处方有永恒的爱”?

    师言:“当向虔敬里寻,当向最初里寻,当向宗教里寻。”

    有媳妇对师父说:“我对婆婆已经够好了,但是她仍对我不好。”

    师言:“婆婆对你不对是她的事,但是对婆婆好是你的本份事。要知道你的一举一动,晚辈都在看着、学着。既然对婆婆已经好到九十九分,只差那一分,那就给她满分吧!”

    公婆应该如何看待媳妇?

    师言:“子女结婚,不是出嫁一个女儿,是多了一个儿子;不是娶进一位媳妇,是多一个女儿。”

    会员请示婆媳相处之道。

    师言:“对公婆好,使他心情好不生病,就是为人子媳的福;不顺公婆惹他生气生病,照顾看护哪样少得了你?要互相祝福关怀。到市场买菜,不要只想到孩子喜欢吃的东西,而没想到婆婆喜欢吃什么。凡事要有一分恭敬心。”

    弟子:“要怎样管教孩子才算恰当?”

    师言:“生养子女就如同种树苗。树苗植入土里刻意加太多的水和养分,根会很快腐烂,因为大自然本来就有充分的水和阳光、空气,自然会培育它。孩子也是一样,父母生他,即是天地养育长大的;过分溺爱孩子,反而害了他。”

    常有父母为孩子吵架而烦恼。

    师言:“那只是一种游戏;是孩子们社会经验的开始,他们并不一定认为是在吵架。父母不必去加重这种意识。”

    孩子不乖,不读书怎么办?

    师言:“其实,父母对孩子只有义务,只能尽责任,没有权利;要多为孩子种福,以母亲的心怀来爱众生,以菩萨的智慧来教育子女,不要太为子女操心,这样无形中会加重他的业。”

    有年轻女子因恋爱家长阻挠,颇多波折后,男方另娶,少女心意憔悴,顿思出家;家长虽懊悔,却难以劝说。乃领见师父,请开导。

    师言:“出家是一辈子的事,和女孩子出嫁一样,都要非常的慎重。出嫁,不该是***、冲动的决定;出家,尤其是清静澄明的坚定抉择。然而出嫁是走入另一个家庭;出家则走入了如来家,要挑起如来的家业;这如来家业等于是挑起普天下的众生啊——和在家人可全然不同了。这个承担既重又远,万一承受不起,不是更苦吗?要仔细想清楚,不要在感情波折、烦恼不安的时候下这个决定。”

    又对家长言:“培养子女是家长的责任,但不能施以权威;不能因为是家长,就要子女处处都得从自己的意——这样的爱,太苦太严,连爱本身都受了伤,岂不失去了痛惜子女的本意。”

    有位医学教授,认为看病功德第一,所以儿子考大学,一定要儿子填医学院为第一志愿,儿子志不在此,不愿照填,父亲吩咐家人一定要盯着儿子这样填写。

    师言:“固然我们知道医生的功德很大,父母也希望儿子走最好的路,是善意的;然而为人父母,还是以开导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兴趣较好,不能以指令强加在子女身上,反倒苦了孩子。虽然是以善出发,却不一定就能结出好的果实。父母应以宽柔的心胸、智慧的眼光看待子女,让子女走他愿走、能走的路,才好。”

    一九八三年新春,会员探问师父的新春愿望。师父的三个愿望是:

    一、不求事事如意,只求有充分的勇气面对现实;

    二、不祈求身体健康,只希望有一股智慧充足的精神,一分不转退的爱心;

    三、不希望减轻负担,只要求有更大的力量,来担当在这个世间所该做的事情。

    第二篇即境开示

    ·宗教篇·

    问:“什么才是生命中最踏实的力量呢?”

    师言:“一个人钱再多,总带不去,才华再高,也不能保障他一生的稳定;现实生活中,一切都是那么虚幻,漂浮不定。什么才是生命中最踏实的安定力量呢?这就必须要到生命的终极关怀中去寻找了。只有在这里,当一个人有了生命的终极关怀,不管在什么环境下,遇到什么困难,总会循着一定的宗旨和方向,安然前行,像航海中有了指南针。”

    某报记者感叹说:“为何我一直为工作忙碌,为事业而栖栖遑遑,努力不懈,却又常常觉得很空虚?”

    师言:“要先找回自己。否则像浮萍无根,纵使处处用力,时时用心,到头终是一场空。”

    又问:“如何才能找回自己?”

    师言:“归根结底仍是宗教。以宗教的精神为中心,便能有定力,不致被世间的人我是非所蒙蔽。”

    某居士因为儿子信了基督教,十分懊恼。师父开示道:“你该为他高兴呀——有信仰比没信仰好。”

    有会员一心向佛,妻子却是虔诚的基督徒。请示:“各种不同宗教,今天应如何相处?”

    师言:“宗教要像个大海,不管江水、河水、溪水,什么都可以;所谓万流归宗,我们一定要有这种涵量去包容他、欣赏他、爱他。只要自己行得正,谁说谁对都不要计较,切莫要说:‘我对,你不对’。”

    有学者道:“常觉得社会不公平,自己责任很重,压力很大。”

    师言:“人生观不同,心态亦将不同。同样能明辨世间善恶是非,无宗教信仰者,抱持不平之心,济世之志愈大,压力就愈大;有宗教信仰者,亦欲普渡众生,然其善尽本分,责任虽重,心态却很宽柔。”

    某先生真切的表示:“对于佛教,心中有一连串的问号……”

    师言:“佛教者乃担如来家业,引人们智信而非迷信。常听有人求消灾,以为拜佛,佛会保佑。其实,学佛拜佛乃以佛教浩瀚教义,来启发人们智信良知与良能,看得开放得下,即有心力向前进。总而言之:信仰乃先启发自信,再来引渡别人的良性。”

    青年诗人初访精舍,问道:“信佛的人和不信佛的人,在生活或道德的实践上,有无差别?”

    师言:“信佛和不信佛的人,基本上没什么差别。他们都是人,拥有人所共有的本性与善心。即使不信佛的人,只要发挥他的本性与善心,也一样会做好事——但在信佛的人中,没有学佛的人和学佛的人,就有差别了!学佛的人必须一心效法佛心佛行,以救人救世为己任,常常会舍身就道,牺牲小我,完成大我。不学佛的人则比较不能摆脱自身利害的考量,常会在有意无意间仍透露出积德以求庇佑的心愿。相对之下,学佛者的行善是无所求的,正如佛陀是为众生成佛,而非为了自己成佛啊!”

    有位女士因丈夫被崩土掩埋年余,难挨沉重压力,要求遁入佛门了脱烦恼。

    师言:“家中群幼尚需母亲抚养、教导,此时如撒手不管则对子女失责,再则更加深自己的业障;理应于家中尽一分母亲的天职。”

    现代人往往神佛不分,以为佛即是神。

    师言:“佛不是神,大地众生皆有佛性。”佛陀乃超凡入圣,自觉觉他的最尊者,真实人生的引导者。”

    弟子:“为何要将佛圣化,而不可神化?”

    师言:“神鬼同道,因为他还有心在,所以还会随业转于三界内。而佛菩萨疼爱众生,如母之爱子,无怨无求;因此佛是圣人而非神,神离人很远,而圣人随时在我们周围。”

    弟子问:“佛教徒有三类,一是学佛的人,二是拜佛的人,三是信佛的人。到底哪一种才是正确的佛教徒呢?”

    师言:“学佛的人才是。我们要学佛的信心,学佛的毅力、学佛的勇气,学佛这份牺牲小我的伟大精神。”

    有些人会说:“师父,我很想学佛,但是识字不多,要学念经实在很难啊!”

    师言:“佛陀并不是要我们把他所说的教法当成文字经典,只用嘴巴念念,而是要把它拿来当路走。佛陀讲经其实就是在讲道,是指引一条路让我们走,所以我们应当“精勤而行之”,才是真正地‘学佛’啊!”

    弟子问:“为什么现在我们觉得佛法很深奥呢?”

    师言:“若往上推溯到佛陀的时代,佛法并不是那么深奥的,而是真正平易近人,浅显易懂的教育,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做人的道理而已。因为它源远流长,经年累月下来;又因为人们对其尊仰崇敬,难免有各种精深的或奇特的描述。若能抱持着佛教是日常生活心灵教育的心理,那么进入佛门之后,就自然能得到佛教的人生真谛了。”

    弟子:“学佛者常跑道场好不好?”

    师言:“有些学佛者心态如海水,内心常自起波澜,自作烦恼;有人在一开始接触佛法时即迫不及待的拜佛、念佛,对佛法的真正意义却不去探究。学佛应该将佛陀所教导我们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直心是道场,正心是道场,深心是道场。”

    弟子问:“什么是经,为何要念经?”

    师言:“‘经’,即是‘道’,‘道’即是‘路’。念经就好比看地图,记下了地图中的名称、方向,按图索骥,我们才知道应该遵循的方向。”

    某会员请示,到底要如何听道,才能够摄受佛法?

    师言:“心不专则闻不入;心念不专一,即使听再多的法也听不进去。大部份的人都是一耳听,一耳漏,这叫做有漏,要靠耳根听,然后专心摄受,这称为无漏。用无漏根来听,才有办法摄受佛法。”

    会员问:“捐血也是一项孝顺父母的功德吗?”

    师言:“我们的身体中,每滴血都是父母给的,捐出一滴血来救人,就等于是在报答父母的恩德。想想看,把父母给我们的、流在我们体内的血,输到别人的身上,救人的生命,这是多么的神圣——这不就是父母的功德吗?”

    一位妇人问:“诵经真是功德吗?”

    师言:“有人以为只要念经,佛就会保佑他,为他消灾,这是错误的观念。要知道众生浑沌,时常迷失而误入歧途。佛陀讲经说法,即是要指导我们人生的去向。”

    有弟子问:“念佛号意义何在?”

    师言:“世间人念‘阿弥陀佛’佛号时,可以有许多不同的层次;有上根上智者,也有智识不足的。上根上智者,只消一句‘阿弥陀佛’,即能从中吸收无量无边之道,体悟佛心;智识不足的,一时无法了解经中的道理,所以也要勤念‘阿弥陀佛’以求消除罪业,澄思定心。”

    有人问:“常听人一定要念几万遍佛号,方可往生西方?”

    师言:“他是一直在数念几遍,心念一直放在数字上,而非放在佛号上。”

    弟子:“听说诵三千卷金刚经可以破名相?”

    师言:“能够破名相四句偈就可破,若不能破,诵一万卷金刚经也没有用!”

    一位会员,一坐定即说:“请师父看因果。”

    师言:“我不会看因果,但我们要注意因果。”

    有人请示师父:“因果与环境有关系吗?”

    师言:“因果乃业力所致,但会牵制环境。”

    又问:“可以改变吗?”

    师言“不仅要有毅力还要有一分善缘。”

    一位师姐问:“何时运才能通?”

    师言:“日过运即通,日日欢喜过,即得心自在。”

    常有人问:“人为什么会不得自主,如痴人任凭环境摆布,被命运安排呢?”

    师言:“只有凡夫才会被命运‘业力’安排,圣人自能安排命运的。如何安排命运呢?必须用信心、志愿及智慧力,坚毅地去破除烦恼的恶念,则智慧生,而业力随转!一切即能解脱自在。

    有些人常问:“算命有用吗?”

    师言:“命理是有的,但不能迷信。一般人所说的命运,或是运气,也就是佛教中所说的业力;既然相信业力,自然就会有命理。但是,佛教中有句话说:‘一切唯心造’。凡夫受命运所操纵,而圣人却能操纵支配自己的命运。”

    一位旅居国外的女士,专程前来问:“母亲常去算命,问运气。”

    师言:“有一分正信、正念,本身可以转命运,我们的贫户个案中很多是算命的。”

    常有人为事业不顺,身体不好,而怀疑家中神位不对或有所冲犯。”

    师言:“佛门讲定业因果,只要心安处处皆安,心安即理得。在佛教中任何方位都是好位子。”

    有人为算命之言,笃信而依行,惟恐犯忌。

    师言:“佛门中不忌这些,佛教谈精神超然,立即气盛。在佛门中,日日月月都是吉祥时。”

    某居士问:“一般民众所信仰的法术神通与佛教有关吗?又一般对深入信仰者谓之迷,是吗?”

    师言:“法术是鬼道,不是佛教,亦非道教。至于‘迷’字看人们如何信仰,一般社会人士,心念惶恐,对事物无法全心信仰,乃取信于签诗交杯,并无真正深入教理。佛教乃是改革人生提倡科学,而非只是拜拜的***。”

    一位自称为佛门幼稚生的男众来请法:“真有灵魂吗?”

    师云:“迷者为灵魂,觉者为觉识。”

    常有人问:“应如何修行?”

    师言:“在一念之间;就注意在外境来时的一念之间。”

    有人以为自己修持得很好,但是碰到一点小事就起烦恼心。

    师言:“凡夫心容易起波澜,即是‘八风’(注)吹不动,微风吹动了。”

    (注:人生‘八法’如八种风,分别是: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或问:“师父,修行和修养有什么不同?”

    师言:“修行就是修心养性,每个人的习气不同而佛性却是一样的,修行就是要好好保持这份善良的本性,所以修行也就是修养。”

    年轻的佛学院学生问师父如何修持。

    师言:“我每日即是人生道上的一页,过眼的每个人、每句话都是页中的字字行行。在人生中得佛法,而非在佛法中得人生。”

    有二位年轻的比丘尼来精舍,他们问:“法师啊!在您修行的这条路中,有否碰到困难的事?”

    师父反问他们:“有什么叫做困难?我从来没有时间去想到困难。”

    又问:“在人与人之间,你的心难道没有障碍吗?”

    师言:“修行是我们自己心甘情愿的。就是因为要脱离人我是非,才需要修行,如果修行的人还要去招惹人我是非,那又何必修行呢?”

    某先生喜欢参禅。

    师言:“参禅不光是坐在那里而已;行住坐卧,担柴运水无不是禅,我们要行禅,不是坐枯禅。”

    另有一委员曾问:“何谓禅?”

    师云:“吃饭专心吃,做事专心做;心无旁骛,即是禅定。”

    有人问:“为何要持戒?”

    师言:“人之所以痛苦,惶恐,不安,是由于犯了错的罪恶感所致;持戒就是要防患于未然,守正于日常生活之中,形成规矩,自可避免犯错。”

    有人说:“我心好就好,又何必去修行呢?”

    师言:“你的心好有谁知道呢?真正的心好,应该是要受过一番洗练,练得非常自动、练得没有一丝一毫的考虑,马上伸出援手去扶助别人。修行因此就有必要了。”

    有人学打坐,坐到整天都有人在耳边跟他讲话,听一些别人听不到的声音,以为这就是“天耳通”。

    师言:“真正的天耳通是远离一切烦恼杂念,和不清净的言语;不但不听是非,而且能把是非转为佛法,当作教育,听的全是清净法音,这才是真正的天耳通。”

    有些人以为修行能修行到眼见仙佛鬼神,就是“天眼通”;其实这是错误的。

    师言:“只要能把世间的事、物样样看得开,不去计较争执,就是真正的天眼通了。”

    很多人以为具有“神足通”的人,能日行十万八千里,其实这是不可能的事。

    师言:“真正的神足通,是世间的路我来走,条条皆通。只要我们能秉持光明正大的心理,抱着诚正的态度待人接物,则天下无难事;既然天下无难事,当然也就道道皆行得通了。”

    别人在想些什么,具有“他心通”的人真的都知道吗?

    师言:“只要我们能抱着坦诚的心意,体谅他人,事事为别人设想,那么别人对我们就无任何隐瞒,如此我们又怎会不了解他的心思呢?”

    有所谓“宿命通”,就是洞悉过去,了解现在,预知未来。

    师言:“我们想要知道过去未来,其实现在就已能一清二楚了。有句话说:‘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这岂不是明显的告诉我们过去和未来了吗?”

    那么,“无漏通”呢?

    师言:“学佛不要想求神通。最重要的是要能把烦恼断尽,在接受佛法之后,能身体力行,能发挥菩萨的精神,这种‘无漏通’才是真正我们要求的。假如能修到无漏通,自然也就能心通,能心通当然万事皆通,那又何必盲目的去追求神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