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经》「下品下生」之深义
作者:佚名
《观经》「下品下生」之深义      
《观经》「下品下生」之深义
    《观经》「下品下生」之深义

    --2010年8月7日讲于深圳念佛会

    【讲义】

    壹、《观经》「下品下生」之经文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贰、《观经》「下品下生」之深义

    一、显第十八愿之「设我得佛」蕴含救度「十恶、五逆、谤法、阐提」之悲愿。

    二、显第十八愿之「十方众生」包含「十恶、五逆、谤法、阐提」之众生。

    三、显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之「十念」,即是临终之十声「称名念佛」。

    四、显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之「十念」,即是「满数」之意。

    五、显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即是「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一念」之念佛。

    六、显第十八愿之「口称」胜「心念」,彰易行道之极致。鹦鹉、小孩、愚人等皆能。

    七、显第十八愿之「信乐、欲生」之「信、愿」,皆归「乃至十念」之称名念佛之「行」。

    八、显第十八愿之「至心」即是「至诚恳切」。

    九、显第十八愿之「至心称名念佛」,念念皆能除生死罪。

    十、显第十八愿之「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正觉」,能救逆谤阐提之众生。

    十一、显第十八愿之「唯除逆谤」,有「方便抑止、众生根机、无一遗漏、诫恶劝善」之意。

    十二、显恶人念佛尚救,何况善人念佛?(举恶摄善)

    十三、显临终念佛尚救,何况平生念佛?(举临终摄平生)

    十四、显临终少念尚救,何况平生多念?(举少摄多)

    十五、显以「恶人、临终、十念」,摄「善人、平生、多念。」

    十六、显临终助念尚救,何况平生自念?

    十七、显临终念佛宿善深,何况平生念佛?

    十八、显称名能使必堕地狱之人不堕地狱,使不能往生之人亦生极乐。

    十九、显以此启发「一切众生,只要念佛,必得往生」之信心,而归「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二○、显不论何人、何时、何处、何缘、何心、何数,都能念佛,都能往生,都具念佛功能。

    二一、显为极恶最下机,说极善最上法。故净土法门,法是易行极致,益是无上涅槃。

    二二、显弥陀悲救:根机极低—极恶最下机,方法极易—乃至十念法,利益极高—往生成佛益。

    二三、显三业无功,完全佛力,绝对他力,毫无自力,名号独运,称名独达。

    二四、显弥陀佛名,功能力用,大利无上,念佛方是真善,超越定散二善。

    二五、显定散二善,不如念佛;定散二行,为归念佛。善导大师释:「虽说两门,意在专称。」

    二六、显念佛功超定散二善,是故念佛往生,直入报土,超越品位阶级。

    二七、显净土宗是弥陀救度的法门,弥陀救度,无一遗漏,不论何人,只要念佛,都能往生。

    二八、显净土宗念佛往生之法,为一代教中,最简易、最方便、最了义、最圆顿之法。

    二九、显净土宗是佛教之大慈大悲、拔苦与乐、普度众生之所在。

    三十、显净土宗之念佛人应自视最下根机,专修无上大法,亦即「专称弥陀佛名」。

    【开示】

    壹、下品下生经文的重要

    贰、消释经文

    参、显示深义

    各位法师慈悲,各位莲友:南无阿弥陀佛(三称)

    今天所要讲的内容跟我们念佛人有很切身的关系,如果大家听了,信受在怀,将会出自内心欢喜的念佛,而且是法喜充满的念佛,不会勉强,也不会感觉枯燥乏味,进而往生的信心现在就已经决定,现在就往生有份,不需等待临终才确定。

    今天所要讲的内容如果大家了解了,生命就会有依靠,就会展现出生命的光辉。所以请大家将手机暂时关掉,或者转到震动静音,专心凝听今天的演讲。后面还有新的莲友陆续进来,也请大家不要分心转头张望,后面进来的莲友只要问讯就好,然后就静静的坐下来听讲。

    今天我用普通话讲说,听不懂的请举手,好,大部份都听得懂。不过,佛法是微妙的,阿弥陀佛的加持不可思议,即使语言听不太懂,但只要静静地、专注地听,不知不觉也能够心领神会,而且比听得懂而不专心的,反而来得容易了解而受益。

    壹、下品下生经文的重要

    大家手上都有拿到一张讲义,这是今天要和大家讲的内容,题目是:「《观经》下品下生之深义」,也就是《观无量寿经》九品往生之中,下品下生的经文涵义。喜好教理的人,这一张讲义相信对他可以有深一层探究的地方;比较没有文化、或者不认识字的,则只要专称弥陀佛名就可以了。因为我们净土宗的教理再怎么样的讲解、再怎么样的研读,它只有一样目的,就是「专称弥陀佛名」。

    所谓「深义」,可以从两方面来讲:一方面是文句、字面所显现的字意、文意;一方面是融会贯通之后,整体经文之背后深远幽玄的真义。

    不论是看经典也好、听闻佛法也好,都要「依义不依语」,什么是「依义不依语」?就是不可执着文字表面的意思,而要融会贯通,亦即理解文字背后释迦牟尼佛真正所要表达的意涵,这个叫做「依义不依语」。如果是「依文解义」,只在文字表面作解释,佛陀真正要表达的意义却没有体会到,因为没有体会到内涵,只解释字面,这样展现出来的意思一定跟整篇经文所要表达的内容不一样,这岂不是就错解佛意了,也就是所谓的「依文解义,三世佛冤」。

    就整部《观无量寿经》来讲,下品下生的经文是非常重要的;若就整个净土宗来讲,《观经》下品下生也是净土宗的精华,弥陀第十八愿的终极意义。「下品下生」的经文非常短,但是意义非常地深远、非常地殊胜、非常地令人法喜充满、欢喜无量。可是一般学佛念佛、或是研究教理的人,大多不晓得下品下生的经文教理对净土法门的重要性,甚至可以说全然不知道此段经文是整部《观无量寿经》最切要的地方。导致他们在讲述下品下生时,由于认为下品下生在品位上是最低的、在根机上是最劣的──不但没有学佛修行,反而是一个造业深重的恶人,因此就忽略了下品下生这一段经文的背后其实是另有甚深涵义的,其重要性关系阿弥陀的成佛、众生的往生,乃至整个「净土宗」的建立基柱,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惜的事情。

    我们应该知道,就是因为下品下生的人是造恶造罪最严重,是最没有善根的众生,这样的众生也能被救,永远脱离三恶道,甚至超出六道轮回而往生极乐世界,他往生极乐世界后也能够成佛,这样更能显示出阿弥陀佛大慈大悲、大愿大力之所在,显示出阿弥陀佛超发无上殊胜之四十八大愿,其中根本愿──第十八愿之「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正觉的自然功能。如果没有下品下生这种根机的话,就很难显示出阿弥陀佛在十方诸佛当中爱心是最绝对的,力量是最超绝的这个特色。也就是说,如果没有下品下生,就没办法显示阿弥陀佛是怎样的一尊佛,就好像如果没有最严重难以治疗的病人,就没办法显示出这一位医生崇高的医德、超世的医术一样。总之,唯有下品下生的经文才能显示出阿弥陀佛真的是大慈大悲大愿大力,十方众生没有一个在阿弥陀佛的救度之外。因此,有了下品下生就给所有的念佛人、修行人,最后、最大、最高的希望。

    可是,「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如果没有人开显的话,我们根本不知道原来下品下生对一个想脱离轮回的修行人、想往生净土的念佛人是这么的亲切、这么的重要,而且在净土三部经当中占有这么大的份量。

    以上是就下品下生的重要性先做一个概略的说明。

    贰、消释经文

    接下来,我们先从字面上来解释「下品下生」的经文,也就是所谓的「消释经文」。请大家合掌,我们一起将下品下生的经文恭诵一遍:

    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命终之时,见金莲华,犹如日轮,住其人前。

    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

    请放掌。我一边念诵,一边心中欢喜踊跃,由于有下品下生的经文让我感受到了弥陀彻底的慈悲、无限的大爱、绝对的佛力、平等无条件的救度,下品下生的人都能往生了,何况是在座各位、何况是「我」呢!

    现在我们开始就经文字面的意思来解释:

    「或有众生」。所谓「众生」,简要来讲分为圣人跟凡夫这两种众生,「圣人」包括佛、菩萨、声闻、缘觉,就是所谓的四圣;「凡夫」就是六道轮回的众生,包括天、人、阿修罗以及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的众生。

    就人道来讲,人包含善人跟恶人,善人有大善和小善之分,恶人也有重恶和轻恶之别。那这里的「或有众生」是指什么样的众生呢?是指恶人。

    「作不善业」。他到底做了哪些不善的恶业呢?接下来说:

    「五逆、十恶」。所有恶业当中最为严重的就是「五逆」。「五逆」是什么样的行为?什么样的罪业呢?就是五种逆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这叫五逆;五种极其严重,必堕无间地狱的重罪。一切罪业当中,杀生最重;杀生当中,杀人最重;杀人当中,杀害恩养自己的亲生父母是大逆不道,罪大恶极,故称逆罪。父母养儿爱儿,不但心甘情愿付出一生心血,甚至视若自己,以身相代;身为子女,不知感恩报恩、孝养孝顺,反而视为仇人,瞋心加害,可见其人之无明烦恼特别厚重。此外,连修行成就,德高日月、超凡入圣的出世间圣人阿罗汉与佛,也加以谋害。又破和合僧,分裂僧团,障碍修行人,这些罪业,也是罪大恶极、大逆不道,通称五逆重罪。

    「十恶」就是:「杀生、偷盗、邪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欲、瞋恚、愚痴」。一切罪业当中最重的罪他都造了、犯了。

    「具诸不善」,具是具备,诸是很多。除了五逆十恶之外,还做了其他很多不善,其中譬如「谤法」,什么叫谤法?毁谤世间没有善恶报应、没有三世因果、没有六道轮回。也就是一切的世间法、出世间法的恶,他统统都造遍了。他一生作恶多端,可说「无恶不作、无作不恶」,是世间最大的恶人、最卑劣的众生了。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疏》解释说:

    下辈下行下根人,十恶五逆等贪瞋,

    四重偷僧谤正法,未曾惭愧悔前愆。

    这样的众生,在人群中是被众人所抛弃、嫌厌、避之唯恐不及的,认为他虽有人形但不是一个人,是披着人皮的野兽。这样的人,在社会上是要受最严厉的法律制裁,在因果当中是要直接堕落阿鼻地狱永难出离的。因为,可以说所有的恶,没有比下品下生这种根机所造的业更恶了。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一个人相信因果而行善积德、修行解脱,佛陀就称赞他是「智者」,是有智慧的人;如果不信因果,没有行善积德,反而以他的聪明才智去为非作歹,佛陀就说这个人是「愚人」,因为如果他不是愚人,怎么会去做这样的恶业呢?他如果是真聪明人、有智慧,相信因果报应,懂得人伦道德、人情义理,他就不会犯这些恶业了,因为愚痴,没有佛法的智慧与正知正见,所以才会去造恶业。

    这个五逆十恶的人,佛陀说他是「愚人」,而不说他是「恶人」,这有很深的涵义。

    人都会有是、非、善、恶的观念,对于恶人或者是不对的事情,一般人多会以理相争,用刚正的态度来指责他,看不起造罪造业的人,甚至判他下落十九层地狱。这样的态度有好的地方,但也有坏的地方。好的地方,就是他性格刚正不阿,一定会行善积德,凡事都保持一个堂堂正正的行为;可是从另一方面来讲,也显示他的包容心、体谅心、接纳心,甚至悲心是不足的。

    释迦牟尼佛把造恶的人,甚至罪大恶极的人,说他是愚人而不说是恶人,就显示出佛的悲心、包容心与体谅心。也就是说,就是因为他不了解佛法的道理,被无明烦恼所蒙蔽,是个愚痴的人,所以才会造作这一些恶业,他不是故意的,他是被愚痴的业障障住了。如果不是被愚痴的业力障住,他就不会造恶,说不定他就会行善积德、发心修行,甚至更一步会想成佛。比如说,被人非理地辱骂、毁谤,甚至被打被杀,一般人会很生气,甚至愤怒、反击,觉得无理取闹,非常恶劣;但是,如果知道他是一个精神病患者,你会很生气吗?你就不会对他生气,反而会怜悯他,因为他患了精神疾病。佛看众生也是这样子,众生被烦恼所诳惑,被业障所束缚,不能自由,而造下了种种恶业。在佛眼里,只有愚痴的众生,而没有凡夫那种善恶的分别──「善的我喜欢,恶的我憎恨」。佛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拔苦与乐,平等普救,如《观经》说: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知道凡事都是因缘业力所推动,学佛的人就应该互相接纳对方、包容对方、体谅对方,晓得就是因为愚痴,他,还有我们,才会生生世世都还在六道里面轮回,如果不是因为愚痴,我们都早就解脱了,怎么还会在这里呢?

    有一句话说:

    在业力的推动下,没有人是故意的;

    智者悲愍有情,凡夫互相谴责。

    因为我们愚痴,被业力所推动嘛,那「智者悲愍有情」,学佛而有智慧有悲心的人,遇到秉性邪恶的有情众生,知道他是被业力所推动,同时也深受烦恼所痛苦,他不得自由,因此深生悲愍,体谅、包容、接纳,甚至分怨共过,承担其苦,令其安乐。可是凡夫就怎么样呢?互相谴责。因为没有学佛,缺乏智慧与爱心,不能体谅包容,反而互相指责、批判,甚至怨恨、愤怒、攻击,结果不但以怨不能止怨,反而使怨恨越积越深,彼此受伤,彼此痛苦。我们学佛就是「学佛大悲心」,以大悲心来看待一切众生,相互的接纳、包容、体谅、理解,所谓「善解对方」。如果能够彼此「善解」,而且凡事都往正面去看待,不往负面去思惟;或者难免有负面的思惟,可是不要把他流之于口,诉说给别人,这样至少也不会有纷诤。

    一个家庭、一个团体,乃至社会大众,都应该要彼此尊重、彼此包容,即使一棵树也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做事风格也不一致,但都是同一家人,都是同一个团体,在不同的单位做相同的事情,所谓分工合作,所以我们要学习佛陀那样的悲心,互相包容、互相同情。

    一个真正学佛的人,遇到恶缘逆境,甚至遭人伤害时,不但不瞋恨,反而生大悲,并将功德回向他;即使不能生悲心,至少也不可生恨心,否则便非真正学佛者。接下来:

    「如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所谓如是因,如是果,因为造了恶因自然就会堕落恶道中。是怎么样的「恶道」呢?是「经历多劫,受苦无穷」的恶道。经典上说,犯五逆当中的一逆,就要堕落地狱受一劫的苦,犯二逆就要受二劫的苦,犯五逆就要在地狱之中受五劫的苦,何况他是五逆、十恶、乃至谤法,种种的恶业都造了,所以必定要经历过很多的时劫,受尽无穷的痛苦。善导大师在《观经疏》解释说:

    非业不受其报,非因不受其果;

    因业既非是乐,果报焉能不苦;

    造恶之因既具,酬报之劫未穷。

    又说:

    终时苦相如云集,地狱猛火罪人前。

    接下来:

    「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临命终时」就是肉体将死但还没有死,奄奄一息的状态,或者是深度昏迷的状态,快要断气但还没有断气,这个叫做临命终时。这样的愚人在临命终即将堕入阿鼻地狱的千钧一发之时,可谓百千万劫难遭遇,他遇到了善知识,在他临命终的时候,如果没有遇到善知识的话,当下就要堕入地狱。刚好,他遇到了善知识,一生造恶,临终遇到善知识,不但不会堕落,而且能够超脱三界六道,直接往生极乐世界。那必须是他过去世累积过善根福德,跟阿弥陀佛有缘份,一般人是不容易遇到的。所以说,千百万人当中难得一人有这种福报。

    这个愚人临命终时遇到善知识,善知识种种安慰,为他说法,不但是说法,而且所说的是「妙法」。这个善知识有可能是出家人,也有可能是学佛见闻很广的在家人。所以,各为莲友!一个人将临终了,我们去帮他助念,为他开示弥陀慈悲、主动、平等、无条件的救度,那这样我们就是善知识,对不对?(众答:对)所以各位都可以当善知识对不对?(众答:对)哎呀!太殊胜了,我们现场有很多善知识,都可以独当一面去引导人家往生成佛。

    「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是怎么样的安慰?说什么样的妙法?这里没有讲,不过我们可以想像,这个临命终的人一生造恶多端,这个时候肯定是非常的痛苦,是什么样的痛苦呢?一个人要断气的时候,身体上所谓地水火风即将分崩离析,那种痛苦是所有痛苦当中最为痛苦的,在肉体上,古人就形容说,如同「活龟脱壳、刀风解体,其苦难忍」。同时又有精神上的痛苦,精神上什么痛苦呢?地狱之火已经燃烧到了他脚底下了,阎罗王所派的鬼卒拿着手铐、脚镣来到他面前要锁拿他了,那种慌张、恐惧是语言文字没办法述说的。善导大师在《般舟赞》就以一首偈来形容下品生这种众生临终的痛苦心境,善导大师说:

    罪人临终得重病,神识昏狂心倒乱;

    地狱芬芬眼前现,白汗流出手把空。

    这一首偈将一个罪人的临终心境描述的很贴切。

    「罪人临终得重病」,这一个罪人在临终的时候得到了重病,各位莲友,病由哪里来啊?由我们的心而来;心从哪里来啊?从思想观念而来,这思想观念从哪里来啊?从我们生生世世累积而来的。有句话说「病由于情」,我们身体上有什么病往往是由我们的心情产生的,过去世固然有那个业,可是如果我们现在都是心平气和、谦卑柔软,凡事理性不情绪、慈悲不瞋恚,心中没有不平、不满、抱怨、积怨,能这样的话就会比较没有病。

    譬如说在座大多是女众,女众往往容易得到乳癌或者是子宫颈癌,如果大家能心平气和、凡事不计较、内心没有不平不满、不忧虑、不积怨、不常生气,这样就比较不会有这一类的病。一个人如果心中有郁气积在心中,就会导致所谓的「气逆」,而容易有疾病的产生。另外,如果平常习惯熬夜,都是三更半夜才睡觉,也容易罹患疑难杂症,所以要维持身体健康、避免病痛,饮食、生活习惯上,尤其心情上都要调整。再者,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非常的孝顺、不忤逆父母,体贴父母的心意,常使父母欢喜,能这样的话,这个人福报会很大;如果对父母忤逆不孝,常常跟父母冲突对立,那这个人的命运就会不太好,身上难免就会有疑难杂症。

    「神识昏狂心倒乱」,他的神识已经昏散狂乱了,心已经颠倒了,没有办法稳定跟专注,也就是「心识茫茫、六神无主」。

    「地狱芬芬眼前现」,这时候,地狱的景象,譬如说刀山剑树、火汤油锅……种种地狱的刑罚苦具,以及种种受苦的惨境,都显现在他的面前了。

    「白汗流出手把空」,这个人由于内心的极度恐惧,因此全身流着白汗,而且双手向空中抓,抓什么呢?希望有一个依靠,但最后都落空,什么也抓不到。

    一个人如果平常行善积德,甚至有重大的善业,往往在他临终的时候,他要去的好地方,譬如说天堂,天堂的境界就会先显现出来;如果是一个做恶多端的人,虽然他还没有断气,往往也会先看到地狱的景象。那如果是一个「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念佛人,往往也会在他临终,将断气还没有断气的时候,极乐世界庄严的景象,譬如说莲花、金地、楼阁,就会先看到,这是一种自自然然的果报的显现。

    像这样临命终时心识昏乱、恐惧的人,善知识当然先要安慰他,让他驱除恐惧,等他身心安稳之后再为他说妙法。有一句偈说「无上甚深微妙法」,那在这里所谓的「妙法」是指什么法呢?就是指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悲愿与力量,这个就是「微妙法」。《观经》说阿弥陀佛有「十力威德、光明神力」。《大经》说阿弥陀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小经》说阿弥陀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观经》又说阿弥陀佛「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此等经文都在彰显阿弥陀佛有佛的十力威德,阿弥陀佛的威神光明遍照十方世界,能够毫无障碍的安慰、保护、救度任何一切的念佛众生,所以为他说阿弥陀佛慈悲救度的法门叫做「为说妙法」。

    佛陀出现在这个世间,讲经三百余会,开示了八万四千个法门,目的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救度众生,解脱众生的八万四千业障、八万四千烦恼。而妙法就是能够救度众生的法门,如果不能救度众生,不能使众生成佛的法门就不是究竟的法门,而是方便法门。这里所说的妙法,就是阿弥陀佛慈悲救度的法门,因为唯有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才能给他安慰,让他离开当下的苦境。离开什么苦境呢?他就要堕落地狱了,阿弥陀佛不但能让他不堕地狱、离开地狱,还可以脱出三界六道轮回,同时往生极乐、快速成佛,这样的法才堪称为妙法。对不对?(众答:对)所以「妙法」其实就是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法门,再直接讲,就是「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万德洪名就是妙法。所以善知识跟他说了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妙法之后,就要他念佛。

    在这里,「教令念佛」的这个「念佛」,是指心中思惟阿弥陀佛救度的功德,以及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每一尊佛都各自有他成佛的内涵跟意义,名号也是一样,善知识本来是教这个临命终的极重恶人在心中忆念思惟阿弥陀佛救度的功德力量,可是经文接下来说:

    「彼人苦逼,不遑念佛」,「不遑」是无暇,没有时间,来不及,不可能之意。这个即将临终的五逆十恶的罪人,当下身心被种种苦所逼迫,慌乱恐怖至极,根本不能稳定专注,无法在心中思惟忆念阿弥陀佛的救度是怎么样的慈悲?有怎么样的功德?又是怎么样的救度?这一些他都思惟不来,甚至也不能稳定专注的在心中忆念佛名。善导大师在《观经疏》解释说:

    罪人死苦来逼,无由得念佛名。

    接下来:

    「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善知识看到这种情形,就换另一个方法说,你如果心中不能思惟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就以口直接称祂的名号,喊祂的名号,与其喊爹喊娘、喊哎呀!可怕!救命啊!不如喊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说「应称无量寿佛」。善导大师在《观经疏》解释说:

    善友知苦失念,转教口称弥陀名号。

    接下来: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经过善知识另外教他这种方式,这个人就能够做得到了。他就以至诚恳切的心,让嘴巴的声音能够相续不断的「具足十念」,口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念了十声。「十」是代表一个圆满的数字,并非一定要念满十声,多一声多余,少一声不足,不是的。这段经文之意是显示临终才知道念佛求生,只要念佛相续,弥陀便应声来迎,所以每一念每一念,念念都在消除生死轮回之罪,念念都有灭生死罪的功能。请再看讲稿:

    「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由于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万德洪名的缘故,每一念、每一念都能够消除他旷劫以来生生世世、乃至今生今世所累积的种种罪业,这种永远要在六道当中生死轮转的罪,在他每一念、每一念的念佛当中都消除了。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解释说:

    罪人得病欲死,遇善知识,教称弥陀佛名十声,

    于声声中,除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般舟赞》也说:

    声声连注满十念,念念消除五逆障。

    称念佛名,每一声佛、每一声佛,都消灭掉了八十亿劫生死重罪。有很多人喜欢诵经消业障,诵经当然能消业障,但是,如果跟念佛相比,诵经消的业障,就好像萤火虫的光明一样;念佛消的业障,就像太阳的光明一样,怎么能比呢?

    《观经》说「下品上生」的众生,闻大乘十二部经典首题名字──代表诵经的法门,消除一千劫极重恶业;然而「下品下生」的众生,念一声佛,灭掉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从行法的难易与效果的胜劣而言,都无法相比,一者诵经难,念佛易,二者诵经灭罪,远远不如念佛,可说诵经灭罪劣,念佛灭罪胜。诵一部《地藏经》至少一个半小时,除一千劫罪;若以一个半小时来念佛,约念六千声佛,灭四十八万亿劫罪。这样比起来,念佛灭罪功效是诵《地藏经》的四百八十亿倍。

    这个还只是讲数量,其实这里讲的还不仅仅是数量,还有一个更根本的问题——了生死。诵经说「除极重恶业」,念佛说「除生死之罪」!很显然,诵经虽然也能除罪,但还不能了生死;念佛既能除生死罪,也自然了生死,亦即能消生死轮回的罪业,不再生死轮回,且决定可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所以,不论是从消业障、了生死、往生净土来讲,诵经不如念佛;持咒也不如念佛,没有比得上念佛的。所以善导大师在《观经疏》说: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接下来:

    「命终之时,见金莲花,犹如日轮,住其人前」,他念了十句南无阿弥陀佛就断气了,断气的时候,他看到一朵金色大莲花,非常的清楚明亮,好像圆满光辉的太阳一样,金光闪闪地显现在他的面前要迎接他。善导大师在《观经疏》解释说:

    临终正念,即有金华来应。

    不论何人、何时、何处、何缘,只要念佛,佛即闻声救苦,应声而现;如果临终念佛,则正好蒙佛来迎往生极乐。接下来:

    「如一念顷,即得往生,极乐世界」,在一刹那之间,当下就坐着这一朵金莲花往生了,往生到哪里呢?往生到极乐世界。各位莲友,殊胜不殊胜?(众答:殊胜)难得不难得?(众答:难得)真的不可思议!真的令人难以相信!

    一个一生当中无恶不作、无作不恶的五逆十恶罪人,地狱之火已经燃烧到他面前了,因为善知识来跟他安慰,跟他说弥陀的救度,在他将断气的时候,他称念了十声「南无阿弥陀佛」,立刻火焰化红莲,就坐着这一朵金莲花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了。太殊胜,太不可思议,太令人难以相信了,对不对?可是这是释迦牟尼佛亲口所说的。而弥陀化身的善导大师在《观经疏》也解释说:

    忽遇往生善知识,急劝专称彼佛名;

    化佛菩萨寻声到,一念倾心入宝莲。

    又在《般舟赞》说: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又在《法事赞》说: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同时在《念佛感应录》里面也刊登了很多平常没有念佛,一生屠杀鸡鸭,临终时痛苦现前,而在莲友助念的当中,面貌端正祥和、身体柔软了,很神圣庄严往生的例子。

    在下品下生这短短的经文当中,念佛的「念」,总共出现在五个地方,有六个字,这一些地方都是关键的地方。

    第一个地方是「为说妙法,教令念佛。」

    第二个地方是「彼人苦逼,不遑念佛。」

    第三个地方是「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

    以上这三个「念」是属于意业,也就是指心中思惟阿弥陀佛救度的功德,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所以这三个地方的「念」跟后面的三个「念」,字虽然一样,但是涵义大有不同。

    第四个地方是「令声不绝,具足十念。」

    第五个地方是「称佛名故,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在这里,「具足十念」的「念」,和「念念中」的「念」不是属于意业,而是属于口业,是口中称南无阿弥陀佛的「称念」,不是意业思惟忆持的「忆念」。

    这看经文是很明白的。经文说:「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称无量寿佛」之前的「念」是心中的忆念,之后的「念」就是口中的称念。以中国字来说,虽然都是同一个「念」,但却有「心中忆念」与「口中称念」二种不同的内涵。

    之所以在这个地方要这样有次第而又详细的来分别这个「念」字的意涵,是因为《观经》在「下品下生」的地方标举口业的「称名念佛」是有其很深的内涵,对我们「净土宗」来讲,更有其根本的意义。可是一般人大都是依文解义,依语不依义,没有去探讨经文背后更深广的内容,结果对我们念佛人有这么切身关系的殊胜教理就被遗漏掉了,岂不是很可惜吗?

    参、显示深义

    以上是就文字上来消文。接下来,发挥《观经》「下品下生」之深义。既然是深义,显示意义内涵非常地深广而幽玄,不是略举几点就可说明。在此我归纳出三十点,并加以解释,同时也引用经论释中相关的法语作为佐证。

    第一点,显第十八愿之「设我得佛」蕴含救度「十恶、五逆、谤法、阐提」之悲愿。

    第十八愿是净土宗开宗立教的根本,净土宗建立在第十八愿之上。

    第十八愿是阿弥陀佛的生命,也是念佛人的生命。

    第十八愿是往生的正定业,往生弥陀净土的功德资粮皆在此愿。

    第十八愿的功德、功能、力用,含盖三藏十二部、含盖十方三世佛、含盖一切诸菩萨、含盖八万诸圣教,尽十方三世之佛法僧三宝的所有功德,第十八愿无不具足、无有遗漏。

    对净土宗和念佛人而言,第十八愿之价值与重要,是根本性的、绝对性的,是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有此愿则有净土宗,无此愿则无净土宗;依此愿则往生决定,不依此愿则往生不定。

    第十八愿如此重要,则其解释必须正确、明白,不容有丝毫错误、晦涩。经文如果有佛的解释,且能让人一目了然,易持易记,所谓以经解经,以佛说解释佛说,则后人的解释可有可无,甚至不用后人画蛇添足,增加歧义。正好《观经》「下品下生」的经文正是在于解释第十八愿。净土宗祖师,上从龙树菩萨,尤其下至道绰、善导,皆以下品下生解释第十八愿。在此探讨「下品下生之深义」时,正可以之阐释第十八愿之深广内涵。

    有文化的人、记忆力好的人可以把第十八愿的愿文背起来,涵咏在心中,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经文涵咏久了,自然能够领悟到它的意义。请大家合掌,我们恭诵一遍: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首先,第十八愿阿弥陀佛发愿所说的「设我得佛」之佛,到底是怎样一尊佛,其佛心佛力的范围如何?

    虽然《无量寿经》对阿弥陀佛没有极限的悲心愿力,有扼要的说明,譬如《大经》说: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令我作佛,国土第一。我当愍哀,度脱一切。

    .我建超世愿,必至无上道,

    斯愿不满足,誓不成等觉。

    .消除三垢冥,广济众厄难,

    闭塞诸恶道,通达善趣门。

    .为众开法藏,广施功德宝;

    常于大众中,说法师子吼。

    .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

    横截五恶趣,恶趣自然闭。

    《平等觉经》也说:

    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悉令如佛。

    《庄严经》也说: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牲,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如来会》也说:

    心或不堪常行施,广济贫穷免诸苦,

    利益世间使安乐,不成救世之法王。

    《观经》也说:

    佛心者,大慈悲是,以无缘慈,摄诸众生。

    以上诸文,在在表明阿弥陀佛的悲心愿力,无有极限,即使十恶、五逆、谤法、阐提之阿鼻地狱的众生,阿弥陀佛也主动、平等地要加以救度,显示尽十方法界一切所有任何众生无不在阿弥陀佛救度之列。此等经文,给所有修行人、念佛人绝对的安心、无穷的希望。

    然而,第十八愿最后有两句「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但书(例外条款),若只粗看这两句,未融会其他经文,则很难令人不生疑惑,以为弥陀悲心虽广,然而不救逆谤众生。若作此解,则是根本性的误解了弥陀的悲愿,反而使自己真正陷入谤法的危机。

    但,若以《观经》「下品下生」的经文与第十八愿对照,以之解释第十八愿,则反而使第十八愿「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之两句经文活跃起来,让人豁然领解最后这两句愿文,蕴含着阿弥陀佛的深慈大悲,蕴含着阿弥陀佛对十方众生的细腻考量。

    由「下品下生」的经文可知,阿弥陀佛爱心无有极限,力量彻底绝对。

    对于逆谤阐提的极恶罪人、极苦众生的救度,须有无限的爱心与绝对的力量。有爱无力,固不能救;有力无爱,也不会救。而由「下品下生」的经文,知道阿弥陀佛救度了十恶、五逆、谤法,甚至阐提的众生,正显示阿弥陀佛有此爱心、有此力量,而且爱心无限、力量绝对。

    在《悲华经》说:

    .是一千四佛所放舍者,所谓众生厚重烦恼,专行恶业。

    .如是众生,诸佛世界,所不容受。

    如是众生,断诸善根,离善知识,常怀瞋恚,皆悉充满娑婆世界;悉是他方诸佛世界之所摈弃,以重业故。

    娑婆世界的浊恶众生被千佛所舍弃,意谓着被诸佛所舍弃。论诸佛都具大慈大悲,以广发四弘誓愿为本质方能成佛,绝对不可能舍弃众生;这里所说的舍弃,意指五浊恶世的众生,烦恼厚重,罪障甚深,深到诸佛不能救,只好暂舍,非永舍,一旦诸佛有力能救时,自然前来救度。

    然而显示此时此地,我等娑婆浊恶众生之唯一救度,除了弥陀一佛,别无二佛三佛。此正彰显弥陀佛心佛力,能救逆谤阐提,阿弥陀佛有救度逆谤阐提的悲心与愿力,故善导大师说: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第二点,显第十八愿之「十方众生」包含「十恶、五逆、谤法、阐提」之众生。

    第十八愿显示阿弥陀佛要救度的对象是「十方众生」,「十方」即是「一切、所有」之意,此泛指除佛以外的九法界圣凡善恶凡夫。

    此「十方众生」之语,第十八愿成就文(《大经》下卷初)亦解释为「诸有众生」,此若以「诸有众生」而言,则是唯指三界六道之善恶凡夫,非指三界外之圣人。「诸有」即是「种种有」,是指「二十五界」。《法华文句》一之一言:「诸有者,二十五有之生处也。」生死轮回之迷界众生,分为「二十五种」,有因必有果,因果不亡,故称为「有」,即是二十五种三界六道的善恶凡夫,包含「四恶趣、四洲、六欲天、四禅天、四空天、大梵天、无想天、净居天」。

    由上二意(「一切」与「诸有」),则「十方众生」有二意:

    一、「一切」──「五乘齐入」:彰显第十八愿所要救度的机类(对象)是五乘九法界的众生,亦即「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包含地狱、饿鬼、畜生)。善导大师在《观经疏》〈玄义分〉说:

    正由托佛愿以作强缘,致使「五乘齐入」。

    故第十八愿之念佛一门,是「五乘齐入」的门户。

    二、「诸有」──「本为凡夫,兼为圣人」:彰显「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之教(根本上是为救度善恶凡夫,而同时又兼为声闻、缘觉、菩萨等圣者)。「诸有众生」一语,所指的主要是凡夫非圣人,所以此语突显出「凡夫为本」之意。

    由上可知,「十方众生」是「五乘齐入」、「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之意。

    而凡夫之中有善有恶,恶中之极即是逆谤阐提的众生,而由「下品下生」的事证,明知弥陀的救度,是「纵令一生造恶」的根机,且极恶如逆谤阐提的众生亦加以救度。这给于一切善恶凡夫无尽的安慰,因为,如果逆谤阐提都能蒙佛救度,脱离阿鼻地狱,往生极乐净土,则有何人不能往生,人人都能蒙佛救度,人人都往生有份。这一点很重要,这一点如果不加以甄别、显明,则不知弥陀的大悲救度,有没有包含我?我有没有份?就这一点来讲,非常重要,其重要性关系到净土宗建立的根本精神,不可不加以重视,不可不加以明确判定,否则净土宗普度万机、易行安乐的特色不能彰显,我等浊恶凡夫的解脱没有门路,而佛教大慈大悲拔苦与乐的本质也荡然无存。

    净土宗祖师之一的道绰大师也根据「下品下生」的经文内涵解释第十八愿而说:

    若有众生,纵令一生造恶,临命终时,十念相续,称我名字;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此文亦名「本愿取意文」,是道绰大师的「本愿释」,也是本愿释中的楷模,非常有名,非常重要,凡是研修净土教理,尤其念佛之人,也尽可能的背诵在心,涵咏其义。

    道绰大师根据下品下生的佛说意涵,解释「十方众生」而言「纵令一生造恶」。此之解释,犹如大地一声雷,撼动人心;犹如长夜一道光,划破无明。令人兴奋,令人欢喜、令人踊跃、令人赞叹、令人仰天欢呼:「我已得救!我已得救!」正如《华严经》言:「我今大欢喜,自知当作佛。」

    「纵令一生造恶」之六字,「第十八愿」虽无其文而有其义;因为愿文的「十方众生」之语,粗看不知何等众生,道绰大师透过《观经》,深知其义而言「一生造恶」之机。因为弥陀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之故;犹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人可以放心。故「十方众生」中有凡有圣,以凡为本圣人为旁,凡夫之中有善有恶,恶机为本,善机为旁;恶人之中,平生之机尚有遇法得救之缘,唯独临终之机,已无其他方便,若无弥陀愿力之救度,将见当下直入地狱,所以弥陀大悲,特怜「临终恶机」,无他方便之辈,故言「临命终时」。同时以「纵令」二字包含「一生行善」之机。如是则所有一切众生,上自上上品之大乘善机,下至下下品之五逆恶机,皆不漏于弥陀救度。若无道绰大师的取意之文,则弥陀悲愿有隐而不彰之憾,而造恶之机无回心皆往之道;今道绰大师为天下后世彰显弥陀愿王万机不漏、平等普济的本愿深义,令人感荷。

    又,「乃至十念」,时人多解释为「观念、意念」之念,失去了易行之所以易的本怀,违背了弥陀五劫思惟的本愿。道绰大师纠正之而解释为「十念相续称我名字」,以「称」释「念」,彰弥陀之本意,显易行之至极,经意由之而始显明;到了善导大师则直以「下至十声称我名号」取意之。师资之释,可谓通彻佛意,朗照古今。

    尤其短命临终之机既能仅以十念往生,则长命平生之机更能获得往生决定。由此亦可知:地狱相现、必堕无间之临终恶机的十念往生,非此恶机本身之力,此恶机一生只知造恶,不知修行;乃是弥陀之功德力用显示于临终恶机之上,此恶机即以十念流露其回心归命、殷切望救之心;当然假若命促一息,来不及十念,则五念三念乃至一念,亦必往生;第十八愿成就文说:「乃至一念即得往生」;善导大师在《往生礼赞》也解释说:

    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因为往生之功在弥陀巍巍的本愿力,不在浊恶不善的凡夫身;故不问善机恶机、平生临终,但念佛名皆得往生。

    不只道绰大师以「一生造恶、临终十念」解释「十方众生、乃至十念」,素有八宗共祖之尊号的龙树菩萨,也在其净土宗大着《易行品》解释阿弥陀佛根本大愿之第十八愿,而言:

    阿弥陀佛本愿如是:

    若人念我,称名自归,即入必定,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文是龙树菩萨有名的「本愿取意文」,亦即龙树菩萨「本愿释」。

    第十八愿之「十方众生」,龙树菩萨解释为「若人」,显示人道之人,既是人道之人,即是含盖善人恶人,平生临终。

    「乃至十念」之「念」龙树菩萨解释为「称名」。

    「欲生我国」龙树菩萨解释为「自归」。

    以「称名自归」显示「念我」,此「念我」即是「信受弥陀救度」之意。

    「若不生者,不取正觉」龙树菩萨解释为「即入必定」,因为阿弥陀佛已经成佛之故。

    由龙树菩萨之「本愿释」便知,不论何人,但能「称名自归」,则「即入必定」,亦即当下已得必定往生的身份,已获不退转的菩萨果位。此龙树菩萨「本愿释」亦是净土宗「本愿称名,凡夫入报,平生业成,现生不退」之特色的理论根据之一。

    所谓「大道至简」,净土宗方法简易轻松,只要「称名自归」,而效果立即且超绝──「即入必定」。故在此之前,菩萨即以偈颂宣言:

    若人欲疾至,不退转地者,应以恭敬心,执持称名号。

    因此,龙树菩萨形容净土宗念佛法门是「易行道」,如同「乘船则乐」。可知,净土宗是易行道安乐的法门,也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的殊胜超绝的法门。

    第三点,显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之「十念」,即是临终之十声「称名念佛」。

    第十八愿愿文之中的: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这三句十二个字,也是「净土宗」的基柱之一,重要可知;尤其「乃至十念」四个字,是往生的正定业,对念佛往生人有绝对性的重要,因此对这四个字的解释,必须正确、不容有丝毫的错解。「下品下生」的经文对「乃至十念」有如下的解释: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

    上下二文一比对,岂不是显示第十八愿所讲的「乃至十念」就是口业的称念,而且是专称「南无阿弥陀佛」之佛名,不是称念其他的诸佛菩萨。文字两两对照几乎都一致,那内容呢?两两对照,内容也彼此相吻合。

    隋朝以来有些大德依自己宗门的教理思想解释净土宗或解释第十八愿,则难免偏离净土宗的宗旨与特色,也错解了第十八愿的真正意涵。

    譬如有人引用《阿含经》的「十念」来解释,哪十念呢?「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施;六、念天;七、念休息;八、念安般;九、念身非常;十、念死。」以这十种念来解释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很明显的,这十种念跟这里所说的「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是风马牛不相及,跟净土法门也完全没有关系。所以,以《阿含经》的十念来解释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是彻彻底底的错误。

    另外,也有人引用《弥勒菩萨所问经》的十种慈悲心来解释「乃至十念」,那也是错误的,跟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也是完全没有关系。

    为什么他们的解释会不正确呢?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没有用纯正的净土经论来解释净土经典。净土宗的教义,唯有以纯正的净土经论来解释,真正的意涵才能够显示出来,如果以他宗的经典教理来解释净土宗的经论,那一定会偏差,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使念佛人无法正确理解弥陀愿力慈悲的救度,失去往生成佛的真实大利。

    现在我们以净土的经论来解释净土宗的经文,用经文来对照经文,比如刚才所说的下品下生经文所讲的「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来看第十八愿所讲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当下就一目了然,知道这里所讲的「十念」就是十声南无阿弥陀佛,是指口业的称名念佛。

    同时,除了不是其他的十种念之外,也不是四种念佛当中的其他三种念佛。四种念佛是指:「实相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和「称名念佛」,净土宗所讲的是指「称名念佛」。为什么弥陀的救度是要众生称名念佛呢?因为如果是其他的三种念佛,不只下品下生的根机做不到,我们也做不到。而弥陀大慈大悲,就是要让我们轮回的所有苦恼众生都能够在今生今世,乃至现在就往生有份、往生一定,都能够安心欢喜的安住在念佛当中,而不会有所退转或改变。也就是要让我们晓得,往生极乐世界是容易的,连我们这样烦恼强盛、业障深重的愚人罪人也有份的,而且今世、现在就能够确定往生有份了。

    如果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不是「称名念佛」,而是《阿含经》所讲的十念,或是《弥勒菩萨所问经》所讲的十种慈悲心的话,那我们在场包括我乃至绝大部份人就往生无份了。这样这个法门跟我们就没有关系了,因为不是救度的法门,也显示阿弥陀佛不是大慈大悲、大愿大力,祂的爱心有限,力量不够,因为祂不能救度我们,祂所救度的是能做到《阿含经》所讲的十念的人,或者是能做到《弥勒菩萨所问经》所讲的十种慈悲心的人。

    同样的,如果十念念佛不是称名念佛,而是实相念佛或观想、观像念佛的话,那么我们也同样不能往生,因为我们也做不来。如果是这样的话,也不能显现出阿弥陀佛的大慈大悲、大愿大力。唯有「乃至十念」是称名念佛,才能显出阿弥陀佛是大慈大悲、大愿大力,能够救度我们,令我们往生有份。即使五逆十恶、具诸不善的罪业深重凡夫也能往生,何况是我们,何况是十方所有一切圣凡善恶众生,怎么会不能往生呢!

    「乃至十念」的「念」,龙树菩萨以《观经》及《小经》之意解释为「称名」、「执持称名号」;而净土宗另一祖师昙鸾大师在其《往生论注》最后之结论,也简明扼要的解释说:

    缘佛愿力故,十念念佛,便得往生。

    说明依靠弥陀愿力,乃至十念的称名念佛,便得容易往生;之所以称名念佛容易往生,在于完全依靠弥陀愿力。

    此「本愿称名」之净土宗根本义,到了素有弥陀化身之尊称的善导大师,更是淋漓尽致地加以发挥解释,此若阅读《善导大师全集》,便可一目了然。

    所以下品下生的这一段经文「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对净土宗以及我们念佛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经文,可说是我们的生命,是我们往生的根据、往生的保证。

    第四点,显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之「十念」,即是「满数」之意。

    「满数」之意就是念念当中都圆满了消除生死之罪,念念当中都圆满了能够往生的功德,这个叫做「满数」。意思就是,十念既然是满数的话,就是说是以一种表法来代表满数,如果他念不到十声,他只念了九声就断气了,那他能不能往生呢?也照样能往生,阿弥陀佛也照样救度他。如果他只念了五声就断气了,也照样能往生,只念了三声、一声,甚至声音要念出来嘴巴已经僵硬了,念不出来,就在心中念,甚至心中念不出来,只是一个想被救的那个念头,也照样往生。像《观经》下品上生就是念了一声佛,下品中生是听闻阿弥陀佛的功德名号、慈悲救度,想念但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就都往生了。

    因为临终人这个时候心中慌乱恐惧,不可能去数他念佛已经念到第几声了,所以这里「具足十念」,也就是第十八愿「乃至十念」的意思。也就是说:「具足乃至十念」。念不到十声,只念到九声、八声也算;时间延长的话,念十几声、几十声也算。所以,这「十念」就是满数,也就是「念念灭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念念成满往生功德」的意思,一念十念、百千万念,也都是念念灭生死罪、念念功德圆满,也都叫做「十念」。昙鸾大师说:

    「十念」者,明业事成办耳,不必须知头数也。

    就是说,下品下生临终十念而往生的「十念」,是显明念念都完成了往生极乐世界的业因,念念都是「十念」之意,而不限定在「十」这个数字上。

    由下品下生的十念往生,及祖师的解释,彰显出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的「十念」,也是满数之意,亦即生命延长或平生之机,则自然尽一辈子的念佛,不间断、不夹杂:不杂余佛、不杂余行。如此则往生之业因成办,因为必定往生之故。

    善导大师也说: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

    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

    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第五点,显第十八愿之「乃至十念」即是「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一念」之念佛。

    下品上生是只念了一声佛就当下命终往生的,下品中生是想念佛还没有来得及开口就命终往生的,下品下生的经文说:「令声不绝,具足十念。」令声不绝就是一声接一声地相续称名,显示这个人还没有立即命终,他的寿命还能够念十声佛,所以他就念了十声,如果来不及当然也就九声、八声、三声、一声;如果寿命更长,也就十一声、十二声……一天、二天、七天,相续地念下去。

    下品上生让我们知道一声称名决定往生,下品中生让我们知道之所以一声称名决定往生在于名号本身的功德,但如果没有下品下生,或许有人误解,以为就念一声,有了下品下生「令声不绝」就知道是尽形寿一生相续的念佛。法然上人说:「信取一念往生,行勤一生多念」。

    下品下生之罪人,临终命促之时,才幸遇唯一能够获救的念佛法门,随其临终时间之长短而相续念佛,直到命终而往生。因其生命只在十念之间,故言十念;若其生命延长,则其念佛亦必随之延长。由此可知本愿文之「乃至十念」之「乃至」有二意:「一、乃至平生之机,则上尽一形之念佛;二、乃至临终之机,则下至十声一声一念之念佛。」简言之即是「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一念」。是故善导大师〈本愿释〉之文常言:

    .上尽一形,下至十念。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

    .上尽百年,下至七日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

    .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

    .上尽一形,下至一日一时一念等;

    或从一念十念,至一时一日一形。

    .上尽一形至十念,三念五念佛来迎;

    直为弥陀弘誓重,致使凡夫念即生。

    以上之文皆在解释「乃至十念」之意。

    「乃至十念」对念佛人而言,至简单、至容易、至轻松,并非杂行、难行、苦行,且只念一佛之名,非千佛万佛,乃至广修三学六度万行,似乎看不出有何功德,即使有其功德,功德亦应不大,何以便能了脱生死,往生成佛?正由于念佛不靠能念之念佛人之功,是靠所念之弥陀佛名之功,弥陀本身有广救众生之深重弘誓的悲心愿力,而弥陀佛名亦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之无上功德,致使凡夫只要称念即得往生。

    所以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不是唯有十念,如果平生只要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从今之后就不再念佛了,能往生吗?未必能往生;那如果说只要十声,多念没有用,少念了不能往生,这样对吗?也不对。这里的「乃至十念」是以乃至临终的人,他只念了十声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来显示乃至我们寿命延长的人,还有今天,那我们就这一天专称弥陀佛名,还有两天、还有七天、或者还有七年,那么我们就尽一辈子专称弥陀佛名,不间断不夹杂,不杂余佛、不杂余行,是有这一种涵义。

    第六点,显第十八愿之「口称」胜「心念」,彰易行道之极致。鹦鹉、小孩、愚人等皆能。

    下品下生经文谈到念佛的「念」有五个地方、六个字,前面三个地方三个念是讲意业──心中忆念、思惟;后面两个地方三个念是讲口业──用嘴巴称念。

    下品下生的罪人临命终时,地狱之火已经燃烧到他的面前了,他的心中只有慌乱和恐惧。这个时候,要他回头去行善积德,去学佛修行,拜忏、诵经、打坐……,这一些在时间上已经不容许了。同时,以他的心境来讲,也不可能静下心来好好地思惟阿弥陀佛救度的慈悲功德──也就是救度的内容,也不可能以悠闲的心来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只能像什么呢?在危急的时候,呼爹喊娘地喊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随着这个声音,当下每一念每一念都在消除他的生死之罪,当下莲花现前,当下往生极乐。

    一开始善知识要他心中思惟、忆念弥陀的功德名号,可是他心中慌乱,无法忆念,善知识立刻改一个方法,要他张开嘴巴称名念佛,结果在他念念称名当中,地狱之火灭了,阎罗王派来的鬼卒离开了,阿弥陀佛的莲花出现了,他就当下往生极乐世界了,这岂不是显示「心念难于口称,口称胜过心念」。净土宗「易行道」这种「易」的特色,从下品下生的经文中彻底的展现了出来。

    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方法最容易、功德又是最殊胜的,就是称名念佛,称名念佛胜过心念的念佛。因为心念的念佛不普遍,而口称念佛能够普遍;心念的念佛,于临终的慌乱和恐惧中难以提起,而口称的念佛却能让他声声消除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如果念佛的「念」是指心中思惟或者观想的话,此刻他心中只有慌乱、恐惧、痛苦,他怎么有办法静静的在心中思惟、忆念弥陀的功德、名号或佛的境界、佛的相好呢?他念不来啊!那这个下品下生的人能往生吗?一定不能往生,而且是要堕落地狱的,可是如果要他口中喊出这句弥陀名号,那他就做得到了,这岂不是显示净土宗称名念佛的容易与殊胜呢!

    称名念佛,即使是鹦鹉也会念,它会跟着我们人的声音而念佛,念习惯了,死的时候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那如果要这只鹦鹉去思惟阿弥陀佛的名号或者功德,它能吗?不能。再者,一个牙牙学语的孩童,我们教他念阿弥陀佛,他也会跟我们念,世事无常,如果这个小孩子在某种因缘下即将去世,我们为他念阿弥陀佛,他也跟着我们念阿弥陀佛,或者耳朵听阿弥陀佛,当下这个小孩也能够往生。如果要这个小孩子用心去思惟这一句名号,或者观想佛的境界,那这个小孩做得到吗?做不到啊!那小孩做不到大人应该做得到吧?也可能做不到,像有的老人家没有文化、不识字,脑筋也钝了,这个根机很低下、很钝的人,你要他用心去思惟阿弥陀佛的威神功德、思惟阿弥陀佛的相好庄严,或者用心去思惟阿弥陀佛的名号,他做得来吗?他做不来啊,可是如果跟他说:你只要张开嘴巴念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就是念佛了。这样他就做得到对不对?(众答:对)

    不过,难到我们念佛只可以嘴巴念佛心中不能念佛吗?不是的,是因为那个人是下品下生的根机,他已经临命终了;如果是我们,平常可以一方面口念,口念累了就可以改为心中默念。念佛有四种:「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默念」。「大声念」就像刚刚我们念的那样,声音很大外面都听得到;「小声念」是小小声音,我们佛堂听得到,外面听不到;「金刚念」就是嘴巴动,但没有声音,自己知道别人也看得到,但是听不到声音;「默念」是没有动嘴巴,只在心中默念。在这四种念佛当中以金刚念较为轻松、不费力,也比较能绵密,如细水长流。但是法无定法,在这里共修的时候,大家都虔诚的、恭敬的、尽情的出声念佛,有的人大声念累了,也可以转为小声的念,甚至喉咙沙哑了就可以改为金刚念。那早上起来静坐念佛的时候,只要心中默念就好,也不用张开嘴巴;躺着准备休息时,也是心中默念就好,轻松的念,自然的就这样睡着。

    所谓忆佛念佛,是口称默念都不离弥陀名号、弥陀救度。但这当中以称名为主,像鹦鹉不知其义、幼儿不知其义、愚钝者不知其义、或有临终者不知其义,但只出声念佛,即能消灾、增福、延寿、往生,这全凭口称,若心念则无此方便。

    所以,法无定法,不能执定某一个样式,只是说比较上来讲,金刚念较能够二六时中,从早到晚,从晚到早,绵绵密密、细水长流,不妨碍人家,自己也不会累。

    第七点,显示第十八愿之「信乐、欲生」之「信、愿」,皆归「乃至十念」之称名念佛之「行」。

    下品下生的经文并没有说到「信」,也没有说到「愿」,只说到称名之「行」,和所谓的心相关的只有「如是至心」的「至心」二个字,接下来说「令声不绝」,显示所谓的至心就是相续称名。从这点来看,下品下生的经文也在于彰显第十八愿所讲的「信乐」跟「欲生」这个「信」跟「愿」都归于「乃至十念」的「专称弥陀佛名」之行。

    下品下生的众生之所以能够「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进而脱离地狱,甚至往生极乐,凭靠的是什么?经文说「称佛名故」。由于「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因此无所谓信,无所谓愿,显示若信若愿,皆归称名,「只要念佛,必定往生」,信者信此,愿者愿此。亦即信者信「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愿者愿往生而「称名以往生」。由下品下生之涵意,便知第十八愿之信与愿,皆归「乃至十念」之行,亦知信之与愿皆是称名之前方便。因此,弥陀化身之善导大师解释第十八愿,有时略去信、有时略去愿,有时信愿皆略,而唯标专称佛名,如此之文,《善导大师全集》俯拾皆是,略举数则如下:

    .如《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中,唯明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如《弥陀经》中,一日七日,专念弥陀名号得生。

    又此《经》定散文中,唯标专念名号得生。(观经疏)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观经疏)

    .但能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观经疏)

    .弥陀世尊,本发深重誓愿,以光明名号,摄化十方,但使信心求念;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往生礼赞)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观经疏)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观经疏)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往生礼赞)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往生礼赞)

    何故善导大师解释本愿文略去信与愿?一言蔽之,不外于简明扼要地彰显本愿之意,因而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化深为浅、化昧为明,以期不论何人,一看就懂,一懂就用,一用就灵,既免杂义多歧,亦免旁生拟议。使善人往生,恶人也往生;平生能往生,临终也能往生;有智能往生,无智也能往生;大人能往生,小孩也能往生;万物之灵的人类能往生,蜎飞蠕动之物类也能往生。如《观经》、《庄严经》、《大阿弥陀经》言: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生,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诸天人民,蜎飞蠕动之类,闻我名字,莫不慈心,欢喜踊跃者,皆令来生我国。

    《法然上人全集》有一段问答,正为显明此意,《全集》之〈净土随闻记〉记载:

    或人问曰:「善导大师释本愿文,略安心者,有何意乎?」

    师(法然)答曰:「唯知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则自然具足三心。为显此理,略而不释也。」

    为什么善导大师解释本愿文可以略去信愿?有什么经典为证?下品下生的经文就是重要地依据。因为第十八愿虽然讲信乐、讲愿生,可是有的人没有文化、没有智慧,他理解不来、信不来,甚至一些小孩子或者像鹦鹉,它也无所谓信、也无所谓愿,可是在它念佛当中也可以往生。这就显示:只要我们此后专称弥陀佛名,自自然然就有弥陀的佛力愿力牵引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如《大经》所言:「彼国不逆违,自然之所牵。」只要我们不跟阿弥陀佛拉锯,什么叫做跟阿弥陀佛拉锯呢?「哎呀!阿弥陀佛,对不起,我还不能跟您去,这个娑婆世界还有我所爱的丈夫跟儿孙」,或者「阿弥陀佛!对不起,我还不能跟您去,因为这个世间上有我的冤家债主,我的丈夫他一生对我不好、凌虐我,他欠我很多,我要看到他凄惨的下场,我才要往生」,如果是这样的话,当然阿弥陀佛就无可奈何,只好还在那里等了。

    我们都是凡夫,还有贪瞋痴,仍然执着这个世间,即使再怎么样的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可是摆在眼前的有可爱的孙子、有住得很习惯的环境,所以还不到临命终,当下就要我们到极乐世界,我们还会觉得舍不得,不过这个没有关系,我们愿生弥陀净土不是说现在就要往生了,非得现在立刻往生不可,不是这样的。

    人有生必有死,所谓「愿生心」是现在存着愿生之心,那么当你的世缘已尽的时候,你就一定会往生极乐世界,就不会执着这个地方了。所以现在多少还会执着,这是自然的,与愿生心是不冲突的,凡夫嘛!可是真的到最后,生命已无法再保留,非死不可了,只能二选一的时候,我们就会选极乐世界不会选这里,因为我们都是学佛念佛的人,学佛念佛的人最基本的就是相信有善恶报应、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相信死了如果不往生极乐世界,必定会随每个人各自的业报流转,即使再亲的人也永远不能再相逢了。《无量寿经》就说: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地藏经》也说:

    父子至亲,歧路各别,纵然相逢,无肯代受。

    我们现在就了解这个道理,所以在临终二选一的时候,再怎么样的舍不得,那个时候我们依然会坚定的选择极乐世界;也唯有选择极乐世界才能够真正的圆满我们最高之愿及所有之愿。为什么?往生极乐世界之后我们就有神通了,十方法界来去一念间,就能够一刹那之间供养十方诸佛,当然也能够一刹那之间前往十方世界,去见见我们过去世跟我们有恩义的父母、有恩爱的儿女,有亲情的六亲眷属,然后想尽办法的去救度他们,所以唯有往生极乐世界,才能圆满我们最高之愿以及所有之愿。

    生死是自然规律,任何人都回避不了。别说我们,就是达官贵人也不例外。所以当生离死别来临时,应该理智面对,坦然接受,这样才能不被执着及痛苦所困扰。何况往生极乐世界,即是至高无上的解脱,已是超凡入圣,而且速证涅槃。若能如此存心,则人生最后,不但自己走得安详、潇洒,也给亲朋好友带来安慰,同时给他们念佛必生极乐的信心与见证。

    第八点,显第十八愿之「至心」即是至诚恳切之意。

    下品下生经文所讲的「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的「至心」是什么意思呢?可以说很容易了解,就是「至诚恳切」的意思,没有其他玄妙、高深的涵义。至诚恳切的心我们能够流露出来,如果「至心」还含有其他什么玄妙、高深涵义的话,那我们就理解不来了;理解不来就生不起那样的心,那怎么办呢?何况这个临命终的人,他心识茫茫、六神无主,当下心中只有恐惧跟慌乱,善知识跟他讲的,他几乎理解不来,他只是一心希望被救度,所以当善知识跟他说:「你只要喊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可以了!」他就跟着善知识:「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所以他在喊佛、念佛当中,每一声每一声都充满了至诚恳切,这个就是「如是至心」的「至心」。

    我们可以想像,如同一个沉浮在大海中的人,他或者不会游泳,或者会游泳,可是体力已经耗尽了,没有力气游泳了,当下在沉溺、在喝水,眼看就要沉入海底了。这时候,他是什么样的心境?就是「望救」,希望当下能够被救。只要感觉有所依靠,他就会去抓,一根木棍也好,甚至一捆稻草也好,他都想抓,都想依靠,看看能不能依靠这个浮到岸上、得到解救。

    他的心中只有慌乱、恐惧,所以,这里的「至心」并不是说静静地沉下心来「好好地思惟」,或者「息心静虑」,或者「行气运心」,都不可能了。所以,这个善知识告诉他说,你只要发出「南无阿弥陀佛」的声音,就可以了,当下就能被救。他便全身心地投靠这句名号,刚好,这句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功德名号的「南无阿弥陀佛」不但能够解救他,而且能够使他离开六道、到达涅槃的彼岸。所以,这里的「至心」是「恳切」的意思。

    由这里的至心,来看第十八愿的「至心信乐,欲生我国」的至心,也一样是至诚恳切的意思。为什么要这么强调呢?因为有的人在解释第十八愿时,都解释错了,都偏离了净土宗的教义,把「至心」解释得很玄、很妙、很高深、很复杂,使得一般念佛人无法掌握到要领,所以就开始恐慌、彷徨了,一边念佛,一边却想着:我虽然念佛了,可是我没有至心啊!怎么办?怎么办?这岂不是把本来是易行道的净土法门变成难行道了?所以这里的至心,道理很简单,就是至诚恳切之心。

    第九点,显第十八愿之「至心称名念佛」,念念皆能除生死罪。

    这个五逆十恶的罪人除了念佛以外他有什么功德?他有什么修行?没有,他所靠的就是张开嘴巴,跟随善知识一声一声的喊出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样就消除了他的生死之罪。所以,显示在一声一声的称名念佛当中,每一句每一句都能够灭除我们的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也就是每一念、每一念都在除他的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也就是说,「八十亿劫」就是「生死罪」,「生死罪」就是「八十亿劫」。如果只是五念、三念乃至一念就断气了,也在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若生命延长而百念、千念,也是在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为什么名号有这样的功能呢?因为阿弥陀佛这一尊佛,是为了救度我们众生,经过五劫的时间去发愿,规划了四十八愿的蓝图,为了成就四十八愿,又经过兆载永劫的时间去修行,完成了四十八愿的内容,然后把祂所累积的功德完全容纳在这句名号当中,使这一句弥陀佛名具足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甚深利益、殊胜微妙的无上功德,任何人只要至诚恳切的称名念佛,念念之中都能消除我们八万四千无量无边的罪业,都能够让我们获得八万四千无量无边的功德,念念都能够增长福德,念念都是往生的功德资粮,都是往生的正因。所以称念弥陀佛名决定能够离开三界六道的轮回,往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极乐世界,快速成佛。善导大师说: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

    诸邪业系,无能碍者。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

    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第十点,显第十八愿之「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之「正觉」,能救逆谤阐提之众生。

    「正觉」即是「成佛」,阿弥陀佛成了正觉,是成了怎样的一尊佛呢?

    阿弥陀佛为了广救十方众生往生极乐,并使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任何众生都能快速成佛,而以五劫时间,细细思惟,最后规划了四十八愿的蓝图;为了实质完成这伟大的四十八大愿,经过了不可思议的兆载永劫,最后完成了四十八愿。《大经》说:

    超发无上殊胜之愿;

    具足五劫,思惟摄取,庄严佛国,清净之行。

    于不可思议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

    四十八愿的完成,完成了三个实体:一、佛身,二、度生,三、净土。

    一、「佛身」:完成了十方诸佛中,堪称为佛王的佛。释迦牟尼佛在《大经》中甚为赞叹地说:

    无量寿佛:威神光明,最尊第一;诸佛光明,所不能及。

    又在《大阿弥陀经》中极其崇仰地说:

    .阿弥陀佛光明,最尊、第一、无比,诸佛光明,皆所不及也。

    .阿弥陀佛,诸佛中之王也,光明中之极尊也。

    二、「度生」:完成了能救十方众生的力量。要救十方众生极不容易,因为圣人不需救度,需救度的是善恶凡夫,凡夫在六道中,来来去去循环往复地轮回,无穷无尽,即使因善业广大、禅定功深而上生天界,天寿一尽,依然下堕,如佛在《涅槃经》说:

    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

    《地藏经》也说:

    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于恶道之者。

    《正法念处经》也说:

    无始生死中,业网覆世界。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

    若一旦堕落阿鼻地狱,则恐非千佛所能救;千佛不能救度的极恶众生,阿弥陀佛能救吗?虽然阿弥陀佛在因地发愿时曾说:

    .吾誓得佛,普行此愿,一切恐惧,为作大安。

    .令我于世,速成正觉,拔诸生死,勤苦之本。

    .拔人勤苦,生死根本,悉令如佛。

    .轮回诸趣众生类,速生我刹受安乐;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三恶道中,地狱、饿鬼、畜牲,皆生我刹,受我法化,不久悉成佛。

    然而那是因地所说,成佛之后是否兑现,是否有经典的理证与事证?此若以《观经》「下品下生」的经文做为理证与事证,则是最为权威的证明。「下品下生」之众生的被救,彰显了阿弥陀佛所成的正觉,确实能救千佛所不能救的「逆谤阐提」的极恶极苦的众生。所以,可说「下品下生」的经文不但在解说第十八愿,也在为第十八愿放光;同时,也是阿弥陀佛在「下品下生」放光,而且光芒万丈。不,何只光芒万丈,根本无法想像,如《大经》说:

    日月摩尼,珠光焰耀,皆悉隐蔽,犹如聚墨。

    又如《小经》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此光明有何目的、有何功能、有何作用?

    《观经》如是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善导大师综合《小经》与《观经》之文而解释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

    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如善导大师所解释,此光明唯观念佛众生、唯照念佛众生、唯摄念佛众生;不摄非念佛众生。

    是知:弥陀光明与念佛众生,念佛众生与弥陀光明,彼此一体,相融相即,不相舍离。

    三、「净土」:完成了极乐净土,此净土,佛在《大经》赞叹说:

    其佛国土,清净庄严,超逾十方,一切世界。

    任何众生,上至等觉菩萨,下至阿鼻众生,一旦往生此净土,都是阿鞞跋致,都是一生补处。如《小经》说:

    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

    又如《大经》说:

    超出常伦诸地之行,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又说: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

    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颜貌端正,超世希有,容色微妙,非天非人。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又说:

    彼国菩萨,皆当究竟,一生补处。

    除其本愿,为众生故,以弘誓功德,而自庄严,普欲度脱,一切众生。

    第十一点,显第十八愿之「唯除逆谤」,有「方便抑止、众生根机、无一遗漏、诫恶劝善」之意。

    阿弥陀佛超发无上殊胜之愿,誓欲广救十方罪苦众生,包含阿鼻地狱,故言:

    常运慈心拔有情,度尽阿鼻苦众生。

    然而在其根本愿──第十八愿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之八字「抑止」之文。「逆谤」正是阿鼻地狱的众生,愿文与愿心似乎互相矛盾,究竟真意如何,必需融会其他经文,以及祖师解释,否则依文解义,不免三世佛冤。

    首先,从《观经》「下品下生」的经文,明示逆谤的阿鼻众生仰蒙弥陀的救度,符合阿弥陀佛「度尽阿鼻苦众生」的悲愿。若如此,则「唯除逆谤」之愿文,必另有所指,且含义殷重,否则这么重要的本愿文,不会安此八字。若合会祖师的解释,则知「唯除五逆」的经文,含义很深,阿弥陀佛的用心,亲切至极。「唯除逆谤」有何深意?举出四点,略作阐释。

    一、显方便抑止

    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逆谤除取问答」言:

    四十八愿中,除谤法、五逆者,然此之二业,其障极重,众生若造,直入阿鼻,历劫周慞,无由可出。

    但如来恐其造斯二过,方便止言「不得往生」,亦不是不摄也。

    又下品下生中,取五逆、除谤法者,其五逆已作,不可舍令流转,还发大悲,摄取往生。

    然谤法之罪未为,又止言:「若起谤法,即不得生」,此就未造业而解也;若造,还摄得生。

    善导大师此文有二意:

    一、未造抑止,防造重罪故:之所以抑止五逆谤法,乃因此二罪,一切罪中至极重罪,众生若造,直堕阿鼻地狱,受无量苦,多劫之间,不能出离,是故弥陀为防众生造此二罪,方便抑止,巧言不得往生,此约「未造抑止」。

    二、已造摄取,大悲普救故:然弥陀本意,为救十方众生,不论有罪无罪。说「唯除」者,一为警诫之,二为使其回心。是故若造此重罪,亦不忍见其流转,而令其回心念佛以救度之;犹如下品下生之机,已造五逆,不忍见其流转,令其回心念佛而摄取,此约「已造摄取」。

    第十八愿之唯除五逆、谤法,因其尚未犯故,深诫而抑止,若造亦必使其回心而救度之,所谓「若造,还摄得生」。

    由善导大师之文可以知道,第十八愿所讲的「唯除五逆,诽谤正法」的「唯除」,是就抑止角度来讲的,抑止的最终目的不在抑止,而是为了摄取、救度,所以,抑止本身并不是永远的抑止。

    因此,不论就摄取、救度这边来讲,或者就抑止、警诫这边来讲,都在彰显阿弥陀佛救度十方罪苦众生的大悲愿力。

    二、显众生根机

    抑止之文,亦在彰显「十方众生」之属性。

    愿文虽说「十方众生」,未详凡圣善恶,因有「唯除逆谤」之言,故知「十方众生」之中,以「凡夫为本」(圣凡相对)。凡夫造罪,需要被救;圣人不造罪,不需被救。故善导大师《观经疏》〈玄义分〉言:

    定为凡夫,不为圣人。

    凡夫之中,有大小善恶多种,而以「恶人为先」(善恶相对)。善人尚有得度机缘,唯有极恶无他方便,若不蒙救度,将直堕阿鼻。《观经疏》〈玄义分〉言:

    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愍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

    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者,何用济为。

    可知:十方众生,凡夫为本,恶人为先。

    人皆凡夫,被业所牵,难免造恶,为恶而苦;若见此文,

    如睹故亲,倍觉亲切,感动涕零。狱火可出,成佛可期。

    亦知:诸佛之中,唯有弥陀,大慈大悲,拔苦与乐,救度恶机;

    如我愚恶,若无本愿,何法可修?必堕无间,求出何期?

    三、显无一遗漏

    举下摄上,举恶摄善,十方众生,无一遗漏。

    不论何人,皆得往生,以此启发,众生信心。

    可知:抑止门唯置第十八愿者,意在显明「佛愍恶机」之大悲,同时显示本愿所被之普遍性与决定性,无一遗漏,无一不生,以此启发一切人「信心决定」、「往生决定」之信心。

    善导大师《法事赞》「逆谤往生」之文: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善导大师《般舟赞》「利剑名号」之偈: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善导大师《观念法门》「造罪回心」之文:

    一切造罪凡夫,但回心念阿弥陀佛,愿生净土,上尽百年,下至七日、

    一日、十声、三声、一声等,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即得往生。

    善导大师《观经疏》「不问罪福」之文:

    一切凡夫,不问罪福多少,时节久近,但能上尽百年,下至一日七日,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定得往生,必无疑也!

    善导大师《往生礼赞》「念佛必生」之文:

    若有众生,称念阿弥陀佛,若七日及一日,下至十声,乃至一声一念等,必得往生。

    以上法语,显示「唯除五逆,诽谤正法」之愿文,在于彰显弥陀悲愿,彻底无遗,任何众生都要救度,无一遗漏,乃至逆谤阐提,亦不例外。

    四、显诫恶劝善

    诸佛出世,皆劝「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本愿亦言「唯除逆谤」,《大经》卷下更扩充「唯除逆谤」之意,而广说「五善五恶」之劝诫。

    可知:弥陀深欲念佛之人,「敦伦尽分,闲邪存诚,奉公守法,为世良民」,如「宗风二,俗谛处世之道」。

    譬如抑止「杀父杀母」,即是劝勉孝顺,而「孝为百行之基」,百般伦理,一切善行,由孝而起,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佛喜正与善,而怜邪与恶;如父母对子女,虽一视平等,然特怜残障之儿。

    弥陀亦然,喜人行善,不喜人行恶;虽善恶皆度,然见善人则喜,见恶人则悲。

    是故,应成善人,而一生念佛。

    法然上人法语(《法然上人全集》第二八五、五九四、五九五页):

    .信「罪虽十恶五逆亦得往生」,而不犯小罪;罪人尚生,何况善人。

    信「行虽一念十念尚且不空」,而应无间修;一念尚生,何况多念。

    .佛虽不舍恶人,然好造恶业者,非佛弟子。

    .如父母于一切子女,悉皆平等慈爱,而子女之中,有善有恶;

    虽平等慈爱,然于行恶之子,则怒目杖责以诫之。

    .闻佛之慈悲广大,而欲造罪者,亦漏于佛之慈悲也。

    .若知恶人亦不舍之本愿,则于佛之知见,愈觉自己之可悲、可耻。

    .若谓有父母之慈悲,而于父母之前行恶者,父母欢喜乎?

    虽不舍而叹,虽哀愍而憎,佛亦如是。

    第十二点,显恶人念佛尚救,何况善人念佛?(举恶摄善)

    下品下生的众生是一个恶人,而且是一个大逆不道、十恶不赦、罪大恶极的恶人,他一生不但没有行善积德、也没有皈依、也没有吃素,大概连寺庙都没去拜过。他在临终的时候,地狱之火已经燃烧过来了,阎罗王所派的鬼卒已经要来索拿他了,可是就在他念念念佛当中,地狱之火化为金莲花,这个人立刻离开地狱的果报,并且往生净土,而且将来必定成佛。

    下品下生的经文主要透露出阿弥陀佛无限的慈悲、绝对的大爱跟彻底的力量,像这样的恶人,阿弥陀佛都会救他了,何况其他善人,何况我们在座各位,一生行善积德,奉公守法,为世良民,虽有烦恼罪业,还不至于十恶五逆谤法、具诸不善,他能往生,我们怎不能往生?这叫「举恶摄善」,摄是包含之意,举一个极恶的人也能往生的例子以包含其他的善人,乃至所有众生之类,无不在救度之列。因此,善导大师说:

    一切罪恶凡夫,尚蒙罪灭,证摄得生;

    何况圣人愿生,而不得去也。

    又说:

    人天善恶,皆得往生;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又说:

    他方凡圣,乘愿往来;到彼无殊,齐同不退。

    所以这段经文给我们的启发非常的彻底,可以说是给我们大安心、大满足,给所有修行人最后的希望、安慰与光明!

    但是,这样的意思并不是暗示我们可以造恶,为什么?佛教的根本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佛看到行善积德的人就加以赞美、赞叹,看到为非做歹的人都加以规谏、劝导,之所以连恶人也要救,并不是因为做恶才救他,而是因为基于悲悯才救他。

    佛是怨亲平等、自他一体的,所谓的「无我见」、「无人见」、「无众生见」、「无寿者见」,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佛对众生都是无我的,祂只是一心要救对方,并没有去分别他是圣人还是凡夫、是善人还是恶人、是出家众还是在家众、是男众还是女众、是年轻还是年老,对佛来讲祂是没有这些分别心的。就好像一颗万灵仙丹,不管你是出家人、在家人、会修行、不会修行、心清净、不清净,不管谁吃下去,这一颗药自自然然就会在身上产生药效,任何疑难杂症都会药到病除。不管是懂得药效才吃这颗药,或者是不懂得药效而吃这颗药,甚至被人家强迫的吃下这颗药,统统会天性自然的、任运自然的在他的身上产生药效。

    阿弥陀佛的救度是天性自然没有分别心的,如同这颗灵药一般,你只要吃下去,不管是谁,都能平等的在每一个人身上产生功效。世间也有所谓的灵药,但却有可能因为某个人业障特别深重,所以药吃下去却不灵,但是阿弥陀佛这一颗是阿伽陀药,是万病总持,是无有障碍的,没有说吃下去不灵的。连这个下品下生的根机都能够很明显的产生效果了,何况是其他人呢?以此就可以知道,我们只要真的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都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对不对?(众答:对)

    听大家的回答,好像有一点不肯定,有一点心虚、不敢承担的样子。其实本来就是这样啊,如果大家不敢答应的话,等同拿一把刀插在阿弥陀佛的心上,为什么呢?救我们到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的誓愿啊!祂说「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好,那阿弥陀佛成正觉了没?(众答:成了)那我们能不能往生啊?(众答:能)如果说我们念佛不能往生,那等于认为阿弥陀佛还没有成佛,就是我们还在怀疑阿弥陀佛:哎呀!我这样念不晓得能不能往生?我烦恼重啊、业障深啊、我妄想杂念特别多,这样念佛不晓得能不能往生?不念佛还好,一念起佛来东想西想,像这样能往生吗?又没有功夫成片、梦寐一如,又没有获得清净心,这样念佛可以往生吗?如果这样想就是误解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知道每个人的根机各不一样,出家众是专业的修行人,所以念佛的时间就比较多,因为他没有家累、没有后顾之忧,念起佛来或许心比较清净;在家众大多从事于士农工商之中,上有老下有小,如果遇到金融风暴,又负债累累,念起佛来难免三心两意、东想西想的,这一切阿弥陀佛都知道,阿弥陀佛就说:你们就以各自的根机专称弥陀佛名,时间到(临命终)的时候,我会率领着观音、势至、清净大海众,敲锣打鼓,浩浩荡荡来迎接你到极乐世界;时间还没有到,我会以光明照耀你、保护你、跟随着你,我就住在你的顶上与你同在。这个就是阿弥陀佛,知道吗?(众答:知道)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怎么算是阿弥陀佛呢?如果不能让我们往生的话,祂连成佛的资格都没有了,何况有阿弥陀佛出现呢,不可能。

    所以这下品下生的经文,哎呀!让我们满心安慰啊!幸运啊!幸福啊!

    就好像一个修行人,在深山闭关修行,可是越修越苦恼,烦恼不但没有减少,反而一天一天加深,这样怎么能够解脱生死轮回呢?最后他遇到了阿弥陀佛的救度,看到了下品下生的经文,晓得我往生有份、我解脱有望,黑暗的深渊出现一片光明,为什么?有希望了!有安慰了!他晓得他能够获救了!如果没有阿弥陀佛的慈悲救度,他的后果会怎么样?就苦苦恼恼而终,然后还是继续的轮回无尽,生生死死、死死生生。

    其实我们都是烦恼强盛,业障深重的凡夫,阿赖耶识中都藏有下品下生的种子,只是尚未起现行,若是轮回未出,则在生生世世、世世生生的无尽轮回当中,难免会有某一生某一世下品下生的种子起现行,而造作五逆十恶,甚至谤法阐提。因此轮回不出,难免堕落,危险之至,恐怖之极,所以要把握此生,脱出轮回。一念通三世,如果设想自己就是下品下生的根机,就会「彻底放下、通身倒靠」,没有第二条路。

    请问大家。下品下生的人有没有第二条路?(众答:没有)那如果是善人的话,他有没有第二条路?恐怕他会误以为有第二条路了。因为他认为还不至于堕落地狱,他下辈子可能还会当人、还会生天,他会觉得有没有往生没关系,因为我是一个善人,下辈子还能当人或者生天,如果抱着这种观念那就危险了。

    如果了解我们彼此都是下品下生的罪人恶人,心就会谦卑、柔和,我哪有资格跟人家不平不满?跟人家比较计较呢?那么你也是下品下生的罪人恶人,好,我们都是一丘之貉,就要互相同情、怜愍,彼此接纳、包容。

    第十三点:显临终念佛尚救,何况平生念佛?(举临终摄平生)

    这下品下生的人,他是到临终的时候才念佛,他念了几声佛?才念十声而已,他都能被救了,何况我们现在(平生)就已经在「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了,而且永不改变,这样怎么可能不被救呢?

    譬如说,我们今天要从南方搭两点的火车出发前往北京,有一个人是一点五十九分五十九秒了,才背着很重的包袱,急急忙忙赶到火车站,虽然在最后一秒跳上车了,可是右脚却被夹在门外,这样他也能到北京,只不过很危险。而我们是悠悠闲闲的,提前就已经坐在火车上了,这样更能够安全平稳的到达北京是不是?所以这里就说「显临终念佛尚救,何况平生念佛?」亦即「举临终摄平生」。

    有些缺乏教理基础的念佛人,虽然专修念佛,但心中依然忐忑不安,忧虑现在虽然身体健康,精神明利,但若临命终,病苦缠身,念不出佛,甚至昏迷,不知念佛,乃至突然遭遇空难、海难、车难、地难、水难、火难、风难等天灾地变,不测之祸,未能念佛而当下去世,不知能否往生?这是不必要的忧虑,有这忧虑,显示他对净土宗的教证、理证、事证,还没有基本性的认知。

    《小经》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观经》说:

    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善导大师合此二文而解释说:

    .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故名阿弥陀。

    .但有专念阿弥陀佛众生,彼佛心光,常照是人,摄护不舍;

    总不论照摄余杂业行者。

    又说:

    称念阿弥陀佛,愿往生者,

    现生即得延年转寿,不遭九横之难。

    又说:

    众生称念,即除多劫罪;

    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

    诸邪业系,无能碍者;故名增上缘。

    道绰大师也说:

    纵使一形造恶,但能系意专精,常能念佛,

    一切诸障,自然消除,定得往生。

    以上经释之理证,说明念佛人现生已在弥陀光明保护当中,直到临终,永不舍离,一旦命终,即现身迎接,往生极乐;即使昏迷,也不能障碍阿弥陀佛的来迎救度。亦知念佛自然能够消灾免难,逢凶化吉。所以念佛人只要信任弥陀救度,平生安心念佛,则一切自有弥陀的安排,临终自有弥陀的迎接,毋庸怀疑,毋庸忧虑。阿弥陀佛说:「一切恐惧,为作大安。」故知净土宗是给人安心、给人欢喜、给人满足、给人希望的法门,念佛而还有不安,便是还不知净土宗。

    「只要念佛,必得往生」的事例,古来甚多,《净土圣贤录》、《往生传记》、《念佛感应录》之类的书,都有记载,披寻便知。

    念佛人若能涉猎有关教证、理证、事证,则疑心的乌云,自然消散;信心的光辉,时常朗照。

    第十四点,显临终少念尚救,何况平生多念?(举少摄多)

    这个下品下生的人他顶多就念十声佛而已,他念十声也能够往生,何况我们自从念佛以来,何止十声呢?尤其像今天大家念了多少佛啊!他临终少念都能往生,何况我们平生多念,过去现在未来,直至临终,都念念不舍,相续不断,怎不能往生?善导大师说:

    一发心以后,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

    又说:

    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不过,念佛往生不是以数目多少来决定的,不管念多念少,不管罪业是深是浅,不管功夫是高是低,不管杂念是多是少,不管清净心是有是无,完全都是靠阿弥陀佛的佛力(愿力),完全是靠这句名号的光明威神功德力,使我们念念当中都是往生的正因,念念都具备往生的功德资粮。因此,不论根机上下、罪福大小、功夫有无,只要专念佛名,临命终时,佛圣自然不请自来,迎接往生。善导大师说:

    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

    有人教理基础不够,以为虽然平生多念,念念不舍,但依然烦恼炽盛,业障深重,妄想纷飞,杂念丛生,没有清净心,没有功夫成片、梦寐一如,恐怕难得往生。有这观念,就是不知净土宗的教理,不知弥陀的慈悲。如果能够薰习善导流的净土教义,所有这些疑问,必能烟消云散,而信日朗天。善导大师说:

    四十八愿慇懃唤,乘佛愿力往西方,

    无问罪福时多少,心心念佛莫生疑。

    第十五点,显以「恶人、临终、十念」,摄「善人、平生、多念。」

    由下品下生的经文就可以显示,阿弥陀佛的救度是以:第一、恶人;第二、临终,第三、十念,来包含「善人、平生、多念」更能往生。

    下品下生的根机,论他人是个恶人,不是善人;论他是临终才开始念佛,不像我们现在就开始念佛了;论他所念数目,顶多就是十句,可是我们奉公守法,行善积德,虽有罪业,不至五逆,而且从现在就「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一生所念的佛何止十句呢?千百万亿都有了。那么,像这样的「恶人、临终、十念」都能够往生了,何况是善人平生多念呢?如果阿弥陀佛救度的对象是以「善人、平生、多念」为标准的话,那我们能往生吗?不能,因为谁敢说他是善人?平生到底是从什么时候算起?以几岁为标准?多念到底是以多大的数目为标准?如果我们念不到那个数目,岂不是不能往生了?所以阿弥陀佛祂的标准是以「下品下生」的「恶人、临终、十念」算起的,意思就表示:所有的人都能够念佛,所有的人都能够被救,所有的人都能够往生,没有一个众生是会被舍弃的。

    如果没有下品下生经文彰显的话,我们对往生就没有信心,内心会怀疑:像我这一种恶人,念佛又没有达到某一种工夫,恐怕不能往生,恐怕没有达到阿弥陀佛的要求吧?可是由于有下品下生的经文,令我们感到安慰,因为我们即使有贪瞋痴,即使有恶念,但都比下品下生的人还善良,下品下生的众生也是弥陀所救度的对象,而且阿弥陀佛绝对有能力能救他,这样的根机都能往生了,这就表示我也能往生。

    凡夫起心动念,不是善就是恶,而恶多善少。以大乘来说,起心动念就犯戒了,我们从出生到现在有没有犯过错?有没有杀生、害命、吃肉?有没有欠钱借物不还或未经同意而取用?有没有做生意抬高价?(众答:有)这样都算是杀生、偷盗。有没有起念邪淫过?有没有妄语过?有没有说人家的是非?(众答:有)所以我们都是恶多善少的人。

    人生在世,有善多恶少,有恶多善少,有善恶俱多,有善恶俱少,有唯恶无善,但没有人是唯善无恶的,除非是阿罗汉。

    我们都是凡夫,都有贪瞋痴、妄想杂念,再怎么样都有恶念,都会做坏事。但是不管恶多善少、善多恶少、是善是恶,只要我们「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人人都能够往生。

    所以,由下品下生「恶人」、「临终」、「十念」的往生,才显示我们任何一切众生都能往生。

    第十六点,显临终助念尚救,何况平生自念?

    下品下生的人,他临终的时候,心中恐惧、慌乱,这时旁边的善知识为他开示说:某某人呐!你就跟着我的声音一起念佛。是别人在旁边念给他听、给他依靠,可以说是靠别人扶着他走路,他自己是没办法平稳的一步一步走路的,他这样都能够达到目标了,更何况我们从现在开始,自己已经发自内心的、真切的念佛,誓毕此生,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哪有不往生的呢?

    有一句话说:

    虽然终日彷徨,傍晚到达目的,足矣!

    意思是说,有一个人整天彷徨找不到目标,甚至找不到方法,可是就在太阳下山之前,他终于正确的找到目标,而且到达目的地了,这样可以说他就没有遗憾了,因为他终于到达目的地了,只是比较侥幸、危险。

    以我们来说,不会像那个人一样终日彷徨,直到傍晚才幸运的到达目标,我们是现在就已经平稳而且确定的到达目标了对不对?(众答:对)因为我们是一个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人。在阿弥陀佛的光明摄护当中,虽然肉体还在娑婆世界,但是已经是极乐世界的圣众之一了;虽然此生果报还没有尽,但已经不是六道轮回的凡夫了。因此,我们净土宗的特色就是「平生业成」,在我们平生还没有临终之时,我们往生的业因已经圆满成就了;有了这个业因,自自然然就会获得往生成佛这个果,这个叫做「平生业成」。这样的特色是净土宗特有的,如果是靠自力修行,就没有这样的特色。

    善导大师说:

    圣众庄严:即现在彼众,及十方法界同生者是。

    此文之意是:所谓极乐世界的圣众,包含两部分:

    一是「现在彼众」。指现在已经往生到极乐世界,正在极乐世界里的众生。

    二是「十方法界同生者」。也就是现在虽然还没有往生极乐,还在十方法界各个的国土,但他专称弥陀佛名,愿生弥陀净土,因而必定和已经在极乐的圣众同样获得往生的众生。因此,从因说果,可谓念佛人已是极乐世界的圣众,已非娑婆世界的凡夫。

    十方法界众生先往生极乐世界的是观世音菩萨及大势至菩萨,之后陆续不断往生的十方法界众生可谓恒河沙数。凡念佛往生者,都必成佛,而且现在都与观音势至同俦,如《观经》「芬陀利华」之文说: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善导大师解释说:

    .专念弥陀佛名。若能相续念佛者,此人甚为稀有,更无物可以方之,故引芬陀利为喻。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希有人,

    人中最胜人也。

    .专念弥陀名者,即观音、势至,常随影护,亦如亲友知识也。

    又说:

    普劝有缘常念佛,观音大势为同学。

    此「芬陀利华」之文,在于彰显「念佛功能,超绝无比」,一切定散等诸善万行皆所不及,不能为比。

    此「芬陀利华」之文,也是「佛出世本怀文」。佛以一大事因缘出兴于世,「一大事」莫过于成佛,而念佛即能往生成佛,故以「芬陀利华」比喻念佛之人。

    诸花之中,莲花最胜;众生之中,佛最为胜,故《涅槃经》以芬陀利华比喻佛。而此《观经》以芬陀利华比喻念佛人,以念佛人后生必定成佛之故,故预先以芬陀利华比喻之。

    《大经》亦以莲花赞叹极乐世界之菩萨而言:

    犹如莲花,于诸世间,无污染故。

    而此《观经》亦以白莲花赞叹念佛人而言「人中芬陀利华」。因地果地,虽有不同,比喻皆同,以必往生、必成佛故。

    此文也是释尊对念佛人的授记,授记其必定往生、必定成佛;现在与二圣同俦,当来往生极乐净土坐道场而成佛。

    若非念佛者,则非芬陀利华,非观音势至为其胜友,非坐道场,生诸佛家;亦非现当二益。

    故「芬陀利华」之文彰显净土宗之念佛法门,是「平生业成、现生不退」的法门,故是「现当二益」的法门。

    第十七点,显临终念佛宿善深,何况平生念佛?

    一般人有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这个五逆十恶的人临终能遇到善知识,只念十声南无阿弥陀佛就脱离地狱之苦的燃烧,乃至脱离永世的轮回,获得往生成佛,是因为他宿善深厚;那我们现在念佛,恐怕宿善不如他,所以他能往生,我们不一定能往生。这种观念是错误的。

    大家想想看,这个人临终才遇到这个法门,他往生了,说他是宿善深,那我们现在就遇到了,怎会是宿善浅呢?他平生就做恶多端,而我们现在就已经学佛念佛,已经随缘随份随力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了,这样说他宿善深而我们宿善浅,是不合乎逻辑的。这样的见解就是恶见,不是正知正见。有一句话说:「恶见妨解脱」,不正确的见解会妨碍一个人修道解脱生死轮回,所以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们净土宗必须要建立纯正的净土宗的正知正见,才不会被人所惑乱,甚而退转而改变信仰,这样就丧失往生成佛的大利了。

    《庄严经》言:

    若不往生修福慧,于此正法不能闻;

    已曾供养诸如来,是故汝等闻斯义。

    《大经》言:

    .曾更见世尊,则能信此事,谦敬闻奉行,踊跃大欢喜。

    .憍慢弊懈怠,难以信此法,宿世见诸佛,乐听如是教。

    .闻法能不忘,见敬得大庆,则我善亲友,是故当发意。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若有众生,闻此经者,于无上道,终不退转。

    善导大师说:

    若人闻说净土法门,闻即悲喜交流,身毛为竖者,当知此人,过去已曾,修习此法,今得重闻,即生欢喜。

    以上法语,显示平生遇到净土法门,信受欢喜,念念相续,无有退转,唯以净土为期的念佛人,才是真正宿世善根深厚的人,才是真正具足福德智慧的人,才是真正获得大利无上功德的人。

    第十八点,显称名能使必堕地狱之人不堕地狱,使不能往生之人亦生极乐。

    一个原本必定要堕落地狱、任何法门都无法解救的人,因为临终称念弥陀佛名的缘故,就能够不堕地狱;而平生没有发愿念佛,本来不能够往生极乐世界的人,也因为临终称念弥陀佛名的缘故,最后也能够往生极乐世界。这显示:净土法门,只要回心念佛,没有一个众生是不能被救的。原来必堕地狱,结果却必生极乐。必堕地狱的众生,也能往生极乐,则尚有何人不能往生?一切众生皆得往生,无有遗余。这是任何法门所没有的,如果不是净土宗称名念佛的话,这个人就已经堕落地狱了。

    如第十二点曾经说过:「轮回未出,难免堕落;危险之至,恐怖之极。」在此举出十数条法语如下,相互劝勉。

    《法华经》言: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

    三界即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不管何界,仍在轮回,即使欲界天、色界天、无色界天,纯乐无苦,寿命长远,多至八万四千大劫,然天人命终,还堕三涂,乃至地狱。如《涅槃经》言:

    虽复得受梵天之身,乃至非想非非想天,命终还堕三恶道中。

    《地藏经》言:

    天人受天福尽,有五衰相现,或有堕于恶道之者。

    《正法念处经》言:

    无始生死中,业网覆世界。从天生地狱,从地狱生天。

    是故,昙鸾大师说:

    .人天诸善,人天果报,若因若果,皆是颠倒,皆是虚伪。

    .三界是颠倒相、虚伪相、污染相、破坏相、轮转相、无穷相。

    .三界是生死凡夫流转之暗宅。

    .三界是有漏邪道所生,长寝大梦,莫知希出。

    善导大师说:

    人天之乐,犹如电光,须臾即舍,还入三恶,长时受苦。

    为此因缘,但劝即令求生净土,向无上菩提。

    莲池大师说: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求生净土,是人来生,多感富贵之报,亦多为富贵所迷,或至造业堕落者。

    行策大师说:

    修行之人,若无正信,求生西方,泛修诸善,名为第三世怨。

    印光大师说:

    世间善业,不出轮回;若对信愿具足之往生净业,则彼善业,仍属恶业。

    又说:

    来生做人,比临终往生还难;不生西方,将来必堕恶道;生西利益,比得道利益更大。

    又说:

    修行用功,原为了生死。生死不了,危险太大;轮回未出,难免堕落。

    努力今生,以了生死。

    昙鸾大师说: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

    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以偈总结:

    修行原为了生死,生死不了危险大;

    欲了生死唯念佛,念佛必得生极乐。

    第十九点,显以此启发「一切众生,只要念佛,必得往生」之信心,而归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这一段应该很容易理解。恶人临终十念都能够往生了,那哪有不能够往生的人呢,再恶都没有五逆十恶的恶,再慢我们都还不至于临终,因为我们现在就开始念佛,而且都超过十声,岂不是我们现在念佛就必定往生,所谓「众生称念,必得往生」。所以「下品下生」的经文就是在开启我们:「所有一切众生,只要念佛,不论罪福多少,功夫有无,都能往生」的信心。

    净土法门是「易行难信」之法,不但难信,也是「难说」之法。是故释尊在《阿弥陀经》〈流通分〉深有所感地说:

    .为诸众生,说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

    .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为甚难。

    又在《无量寿经》说:

    若闻斯经,信乐受持,难中之难,无过此难。

    何以「易行」?只要念佛,简单容易,故名易行。何以「难信」?任何众生,只要念佛,必生极乐,既永不轮回,且速证涅槃;方法极易,功德极高,似乎不成比例原则,不免令人起疑,故言「难信」。

    为了发起众生无上信心,当释尊在《阿弥陀经》开示「念佛必生极乐」之时,立即六方诸佛主动地、欢喜地、异口同声地为释尊证明,所说不虚,以劝众生生信,念佛必生。

    因此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解释说:

    六方等佛舒舌,定为凡夫作证,罪灭得生。若不依此证得生者,六方诸佛舒舌,一出口以后,终不还入口,自然坏烂。

    又知恩报恩、彻骨入髓地说:

    敬白一切往生人等:若闻此语,即应声悲雨泪,连劫累劫,粉身碎骨,报谢佛恩。

    虽然难信,但是易行;有智之人应知:信疑如何且置,「众生称念,必得往生」,「下品下生」既是理证,也是事证。

    第二十点,显不论何人、何时、何处、何缘、何心、何数,都能念佛,都能往生,都具念佛功能。

    下品下生的内容,给所有修行人很大的启发、很大的希望、很大的信心、很大的安慰,很大的欢喜、鼓舞、感恩、赞叹。

    下品下生的极重罪人,迫在临终恐惧、慌乱、痛苦、不安之际,只是念佛十声,便乾坤转移,长揖娑婆,高登极乐。以此推论,则不论何人、何时、何处、何缘、何心、何数,都能念佛,都能往生,都自然具足念佛必有的功德、功能与作用。

    一,不论何人——男女、老幼、僧俗、善恶、平生、临终、中阴身、三恶道。

    二,不论何时——二六时中。

    三,不论何处——佛堂、房间、浴厕,不论净秽之地。

    四,不论何事——士农工商、行住坐卧、一切诸缘。

    五,不论心境——善心恶心、定心散心、清净心、污秽心。

    六,不论何数——从多向少,从少向多,彻至临终。出口就念,想到就念,念念不舍。

    一,不论何人——男女、老幼、僧俗、善恶、平生、临终、中阴身、三恶道。

    也就是不管男众、女众、老人、小孩、出家、在家、善人、恶人,或者是平生,或者是临终;乃至他已经断气了,进入中阴身,如果有善知识为他开示这个法门,引导他念佛,他也能够在中阴身往生极乐世界;甚至三恶道,就是畜生、饿鬼、地狱的众生,也能往生极乐世界。《净土圣贤录》里面很多畜生道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的事迹就是明证。

    所以,论众生来讲,就是「不论何人」。

    二,不论何时——二六时中。

    就是说,任何时间,二六时中,不管白天、晚上、上午、下午,都可以念佛。

    三,不论何处——佛堂、房间、浴厕,不论净秽之地。

    也就是说,我们念这句「南无阿弥陀佛」,固然大雄宝殿、念佛堂可以念佛,即使房间、浴厕,也可以念佛。是不论清净的地方、污秽的地方,都可以念的,没有忌讳的。

    如果不是念佛的话,那就不一定。譬如说我们要诵经,必须恭恭敬敬地在清净的地方;要持咒的话,也有一些咒是不适当的时间就不能持、不是清净的地方也不能持。

    「下品下生」的众生,卧病在床,大小便溺,加上病臭;佛声一念,佛即现前,欢喜来迎,不嫌不净,不厌臭秽,说明何处都能念佛。

    只有这句六字万德洪名最没有忌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称念。

    哪个地方没有阿弥陀佛?没有一个地方没有阿弥陀佛啊!阿弥陀佛无所不在啊!所以,佛堂有阿弥陀佛,房间、洗手间照样有阿弥陀佛,我们在那里念佛,也照样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阿弥陀佛一点都不会嫌弃,一点都不会受地点的障碍。何况我们众生难择死地,很难自我选择说「我死的时候,要在佛堂,众多莲友围绕之中来念佛往生」,大家都很难把握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断气。但是,不管他在什么地方断气,阿弥陀佛当下都会显现在他面前,来迎接他。

    因此,不管任何地方都可以念佛的。

    四,不论何事——士农工商、行住坐卧、一切诸缘。

    职业是士农工商、举止是行住坐卧、当下的事情是任何诸缘。「一切诸缘」,任何事情都可以念佛。只要不是动脑筋的事,都可以念佛。为什么?如果厌离娑婆、欣生极乐之心非常恳切的话,即使无人鞭策,也会随时、随地、随缘念佛。

    这就是「事怕有心人」,他只要有这个心,不必人家勉励、鞭策,都会自动自发地去念佛。就像上次所讲的,会忙里偷闲、闹中取静。为什么?念是在我们的嘴巴,念是在我们的心中,我们是不会受障碍的,所谓「竹密不妨流水过,山高岂碍白云飞」,只要有这个心,一切时地人事都不会妨碍念佛。

    有的同修说:「有空的时候没有想到要念佛,偶然念佛了,也很涣散。」

    这就是没有恳切的心,也就是说生死心不恳切。如果处于「下品下生」那种境界的时候,他一定会「至心令声不绝」去具足十念,念「南无阿弥陀佛」。可是他现在不这样,就表示他生死心不恳切。

    所以,学净土法门的人,生死心要恳切,恳切到把我们现在就拉到临终,把我们的身份拉到「下品下生」,而「念念不舍」。

    以上是不论任何事情。

    五,不论心境——善心恶心、定心散心、清净心、污秽心。

    也就是说,不管当下的心是起善心或是恶心,是定心或是散心,是清净心或是污秽心,都可以念佛。

    有的同修很为自己苦恼,说:「我一直都是很虔诚地在念佛,可是越是虔诚专一地念佛,越感觉自己妄想杂念非常多,所谓过去、现在、未来,上穷碧落下黄泉,该想的想,不该想的也想,像这样的念佛,到底管用吗?」

    每一句都管用!

    为什么?往生不是靠我们念佛的功夫,不是靠我们的心境,完完全全是靠这句名号,我们只要以我们这一颗心,以我们这种根机、身份去念佛,当下就乘上佛的愿力、搭上佛的愿船、领受弥陀的功德,都能够往生的。

    所以,我们要晓得:净土法门是弥陀救度的法门,不是靠我们的功夫来成就往生的法门。

    而弥陀的救度是现成的,在哪里?在这句名号,在祂的愿力。只要我们以我们的身份、根机,以我们当下的心境,专一地、诚恳地去念这句名号,就可以了。

    不要因为有妄想杂念而担忧苦恼,甚至怀疑「我这样能往生吗?」如果这样的话,就是不了解我们这个法门,那就不是我们这个法门了。

    下品下生将堕地狱,遇善知识教他念佛,或满十声或只数声,随即命终往生极乐。他都往生,何况我们,虽有罪业,虽无功夫,与他相比,高超很多,更必能生。

    净土法门本来就是要安我们的心的,而且让我们大安心、大满足,我们既然遇到这个法门,如果还有所苦恼、有所不安,那就表示:虽然念佛,但是不了解这个法门。这样的话,那就务必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多看我们编的书,因为很多问题在这些书中都有解答。

    六,不论何数——从多向少,从少向多,彻至临终。出口就念,想到就念,念念不舍。

    每个人的根机、时间都各不一样,因此阿弥陀佛没有规定你要念多少,所以,不论数目多少。

    可是,我们要把念佛培养成习惯,所谓「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形成「念佛生活化,生活念佛化」。

    凡夫最熟悉的是什么?就是五欲、烦恼;最陌生的是什么?就是念佛。我们把最熟悉的五欲尽量淡化,常常念佛,形成习惯,这就是「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学佛也只不过是「熟处转生,生处转熟」而已。

    念佛有四种声音:大声念、小声念、金刚念、默念。在这四种当中,金刚念最能够持续而不累。所谓金刚念,就是动嘴巴,声音自己听得到,别人听不到;如果是小声念,旁边的人还能听得到;大声念,则难以持久;默念,往往会忘记。能够持续长久的,就是小声念或是金刚念,其中以金刚念最能持续长久。

    我们走路的时候,可以一步一句佛号;坐在公车上,也可以闭目念佛;开车的时候,也可以边开边念佛。为什么?对我们最重要的就是这句佛号啊!所谓「世间虚假,唯佛是真」,那我们何必顾念旁边的人以异样的眼光来看自己呢?

    当然,出家人比较方便,可以端坐闭目,拨着念珠念佛。如果是在家众,穿着西装、打着领带,也在那里端坐闭目、拨着念珠念佛,人家就觉得怪怪的。

    不过,这个轻重缓急,可由自己选择,有心的话,可以不管旁人的眼光,这一点是不必妥协、不必迁就的。

    总之,不论时处诸缘,一向专念,念念不舍。

    第二十一点,显为极恶最下机,说极善最上法。故净土法门,法是易行极致,益是无上涅槃。

    法然上人在《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一赞叹念佛章〉说:

    下品下生是五逆重罪之人也,而能除灭重罪,余行所不堪。

    唯有念佛之力,堪能灭于重罪。

    故为极恶最下之人,而说极善最上之法。

    此文在于显明念佛功能超绝,能灭极恶重罪。

    若论众生根机,虽谓千差万别,可归纳为四:

    一、利根无逆罪,如阿难等。

    二、钝根无逆罪,如般陀等。

    三、利根造逆罪,如阿阇等。

    四、钝根造逆罪,如下品等。

    若论法门数量,虽谓八万四千,亦可归纳为四:

    一、胜而非易,如华天禅密。

    二、易而非胜,如净土要门。

    三、非胜非易,如小乘阿含。

    四、亦易亦胜,如弘愿念佛。

    「为极恶最下人,说极善最上法」,即是显明「佛出世本怀」。

    人名极恶最下人,极恶最下人即是逆谤,显明机之真实相;

    法名极善最上法,极善最上法即是念佛,显明法之真实相。

    此机法二重,彰显净土宗乃佛法登峰造极之教。

    以近而言,是净土三部经的宗要;

    以远而论,乃佛教一代经之本怀。

    《大经》〈序分〉说: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

    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此文名「佛出世本怀文」。

    「光阐道教」是指一代经,此一代经之本怀,在于「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群萌」即是机之真实相,亦即逆谤阐提;

    「真实利」即是法之真实相,亦即弘愿念佛。

    「下品下生」的众生,在于显示一切众生之中,根机最钝,罪业最重,时届临终,已无他方便,获救无门。

    佛法理论深奥,法门众多,祖师归纳为两门,圣道门与净土门。

    若欲以圣道门灭此逆罪,则机必利根,法必殊胜,时必足够,「机、法、时」三者相契,才能使其忏悔修行而灭此逆罪。

    若以净土门之专称弥陀佛名,则不论机之利钝,罪之轻重,时之长短,只要称念,都能灭罪,也都能往生,且念佛乃是「真实之利」,如《大经》言: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显明往生极乐,即能获证无上涅槃。

    圣道各种法门,须有修行的能力,精进不退,唯靠自己功夫。

    净土念佛法门,不论利钝之机功,无利无钝,唯依弥陀愿力。

    是故善导大师说:

    .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论「下品下生」,机是钝根,罪是五逆,法是亦易亦胜之念佛。唯有此法能救此机,此机不遇此法,则直堕阿鼻,求出何期?

    因此,源信上人说:

    极重恶人,无他方便;

    唯称弥陀,得生极乐。

    高山之水,能降深谷之底;最上之法,能救极恶之人。

    故净土法门,法是易行极致,益是无上涅槃。

    第二十二点,显弥陀悲救:根机极低──极恶最下机,方法极易──乃至十念法,利益极高──往生成佛益。

    「悲救」是指阿弥陀佛慈悲的救度,那弥陀悲救的对象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呢?门槛是从哪里算起的呢?「根机极低」,也就是说,救度的根机是从最低的根机算起的,低到什么程度呢?──极恶最下机。低到五逆十恶,甚至谤法这一种最低下卑劣的根机,这一种根机也能救度,何况其他的众生呢?所以善导大师说:

    .以佛愿力:五逆十恶,罪灭得生;谤法阐提,回心皆往。

    .谤法阐提行十恶,回心念佛罪皆除。

    .一切罪恶凡夫,尚蒙罪灭,证摄得生;何况圣人愿生,而不得去也。

    「方法极易」,弥陀救度众生的方法非常非常的容易,没有比这个更容易了──就是「乃至十念法」。「乃至十念法」即使下品下生的根机也能做得来,可说念佛方法,极简、极易、极轻松、极安乐。因此善导大师说:

    .上尽一形,下至十念,以佛愿力,莫不皆往,故名易也。

    .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以佛愿力,易得往生。

    .种种法门皆解脱,无过念佛往西方。

    .一切善业回生利,不如专念弥陀号。

    .万行俱回皆得往,念佛一行最为尊。

    .利剑即是弥陀号,一声称念罪皆除。

    「利益极高」,专称弥陀佛名的利益功德非常殊胜,非常高超,没有比这个更高的了,为什么?──能够往生成佛。一旦往生,三界六道自然就没有他的份,他永远再也不会再三界六道轮回了,旷劫以来的生生世世、世世生生的流转,今生今世就画下了休止符。到了极乐世界,他的生命再也没有生老病死,永远都是无量光、无量寿,是永恒存在的,超越时间与空间。一旦到了极乐世界,不管是圣人也好、凡夫也好、善人也好、恶人也好,到了那里都必定获得无上涅槃的佛果。《大经》说: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庄严经》说: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慈悲,利益诸群品。

    善导大师说:

    .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四种威仪常见佛,行来进止驾神通;

    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法照大师说:

    十恶五逆至愚人,永劫沉沦在六尘;

    一念称得弥陀号,至彼还同法性身。

    第二十三点,显三业无功,完全佛力,绝对他力,毫无自力,名号独运,称名独达。

    这几句话都是专有名词,主要在于显示我们这个法门的特色。

    「三业无功」,「三业」就是指身业、口业、意业。人的行为归纳起来有三种:身体的动作、嘴巴的讲话、内心的起心动念。有行为就有业,这三种就是三业。

    为什么说「三业无功」呢?

    第一,「口业无功」。下品下生的人,虽然他的业是五逆十恶,可是他随顺善知识,善知识要他念佛,他就跟着念佛,但是他是在很慌乱的情况下跟着念的,在这种情形下,他并不晓得自己在念什么,不是像我们现在这样,有寂静的心,还有闲暇的时间,一句一句、很清楚的、铿锵有力的念佛。所以对下品下生的人来说,他的口业几乎是没有功能的。

    第二,「身业无功」。就他身体的行为来讲,他是痛苦的躺在病床上,身体不断的在败坏,根本不能以这个身体来拜佛修行,甚至双手合掌都没办法,所以就身业来讲,他完全没有功能。

    第三,「意业无功」。就他的意业来讲,他当下众苦交攻,心中慌乱恐惧、痛苦不安,没办法稳定地、寂静地、清楚地来思惟阿弥陀佛的功德,或者忆念阿弥陀佛的名号,经中说:「彼人苦逼,不遑念佛。」正是所谓「业识茫茫、六神无主」的状态,所以他的意业也没有功能的。

    就口业来讲,他虽然随着善知识口称弥陀佛名,但是身口意三业中是以意业为主,既然意业失功,口业本身也就没有了功能作用,虽有一声一声的口称弥陀佛名,发出这一种声音,但是就像醉人答语、像梦人说话、像鹦鹉学舌、像山谷回响,能说他有什么业不业吗?因此三业对他来讲是没有功能的。他的念佛就好像一个不会游泳的人沉溺在大海中,眼看就要灭顶了,他拼命的呼救着,这样的人,一定是碰到什么就抓什么,希望有任何的东西可以救他脱困,这时他的呼救是发自内心的、至诚恳切地,这种心情就是「至心」,他此刻只有恳切求救的心而已。至于什么样的法他不一定晓得,他只是想抓,大木板也抓,小木片也抓,只要碰到什么的东西,当下就是他所有的依靠。这样的人念佛,他并不知道这一句佛号有什么功能,也不知道会有什么的效果,他都不知道,只是人家教他念,他就慌乱地跟着念。所以经文就说:「彼人苦逼,不遑念佛。善友告言:汝若不能念彼佛者,应称无量寿佛。」他就「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称南无阿弥陀佛」。善导大师解释此二段经文谓之「失念称名」而言:

    善友知苦失念,转教口称弥陀佛名。

    「失念称名」意谓:因造恶之报,而临终苦逼,遇善知识之教,苦逼心乱之当下称名念佛。因此,具足十念之称名,一生造恶之罪人,亦得消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而往生极乐净土。

    就是死苦逼迫之下,极度心慌意乱,意业失去了心念的能力,即使是最简单的名号也不能在意地中清楚地浮现,如善导大师解释地「罪人死苦来逼,无由得念佛名。」这时候善知识才转教他口称佛名,他也就跟随着善知识一声一声地称名。虽然称名,可是在他的心里意识当中也不是清清楚楚地、明明朗朗地,甚至也不晓得名号的功德,也不理解弥陀的慈悲,只是慌乱地、急迫地、无从选择地随着善知识,依样画葫芦地一声一声口称而已。如果不是这样的话,那就不是失念,也就不能称之为「失念」的称名了。

    我们仔细看《观经》下品三种往生,就晓得它都是为了突显这一句名号的功德力用,显示称名念佛必定往生,但有角度、次第的不同。总的来说,下品上生、下品中生是局部地、侧面地、前行方便地显示,而下品下生是全面地、结论性地、彻底不假方便地显示。当然这也正因为有了前面下品上生、下品中生,甚至是九品、十三定观的铺垫才显出下品下生地绝对、超越。

    从下品三生来看,下品上生的往生是三业俱全的,「闻大乘十二部经」属于意业,「合掌叉手」是身业,「称南无阿弥陀佛」是口业;下品中生闻善知识广赞阿弥陀佛十力威德、光明神力、五分法身,也就是闻解阿弥陀佛的名号救度,属于意业。下品下生只有口业称佛,虽然有口业,可是单从这种口业本身来讲,在下品下生那种情势下,如同梦中呓语一般,无意识地跟随善知识依样画葫芦地称名念佛,并非出自自己清醒地、有意识、有判别能力的出口称念,因此,既是「失念(失去意业的功能)」自然也失去口业的功能,所以说三业无功。

    虽然有口称,但是三业无功,三业无功的念佛也能往生,显示往生的功德、功能,不在众生这边,完全在弥陀那一边,众生只要称念弥陀佛名,佛名的功德、佛愿的力量必然会使这个即将堕入地狱的人往生,这就是所谓的「完全佛力、绝对他力、毫无自力」,也就是「名号独运,称名独达」。

    什么是「名号独运,称名独达」?阿弥陀佛为我们所成就的这种只要称名就能够往生的易行方法,就是我们净土宗的特色──本愿称名。「本愿称名」就是三业无功,全凭佛力,不假藉我们众生的造作、不假藉我们众生的功德功夫来往生,完全不靠这一些,只要我们称名念佛,名号的功德就能够单独的、自然的使我们往生极乐世界。只要称名念佛,称名的本身就能够让我们到达极乐世界,这就是「名号独运、称名独达」。

    就像鹦鹉,它也不知道这一句名号的功德、功能,也无所谓信、愿,所以是意业无功;它也不像我们,能够礼佛拜佛、或者合掌,所以是身业无功;而这个行,也只是靠着嘴巴毫无意识性的、惯性的学着人家依样画葫芦地念佛而已,对它来讲也不是什么功夫。可是这样也能够消它生死之罪,让它往生极乐世界。这是靠什么力量?完全是靠这一句名号的力量。如果这一只鹦鹉只是念「你好」,或者是「早安」、「谢谢」、「对不起」它能往生吗?不能,可见它的往生完全是这一句佛号本身就有这个绝对的力量。

    就像我们要从此岸到彼岸,只要坐在船上,这一条船自自然然、安安稳稳的就能够把我们从这一边载到那一边。我们在船上需要帮忙划船吗?不需要,需要帮忙做其他的事吗?不需要,我们只要安稳的坐在船上就好。阿弥陀佛这六字名号的大愿船也是这样,我们只要依自己的根机,老老实实的念佛,就能够从极苦的娑婆此岸到达极乐的涅槃彼岸。

    什么叫老老实实的念佛呢?如果一方面念佛一方面又去参禅、又去学密、又去持咒,又靠其他的修行功德,这样老实吗?这样就不老实。所谓老实念佛就是「专称弥陀佛名」,不杂修、不杂行,也不好玄奇高妙,把自己当做是一个愚痴的人,什么都不会,而毫无顾忌地,无论何时何地何缘,尽量想到就念佛、出口就念佛,养成时时处处都念佛的习惯,这样专一地、单纯地专称弥陀佛名,这个叫做老实念佛。

    再者,我们是怎么样的根机,就以这样的根机来念佛,这就是老实。如果是在家众,就以在家众的身份来念佛,不要说我是在家居士,可是要学出家人,一定要住在寺院念佛,这样就不老实。我们是凡夫,有贪瞋痴、妄想杂念,就安于这种身份来念佛,这就是老实。如果我们凡夫,却要高攀圣境,要学罗汉、学菩萨、学根机锐利的人那样来念佛,那就不老实了,因为根本做不来。所以,我们是什么身份、什么根机,我们就以什么根机来念佛,是在家众就以在家众的身份念佛,是出家众就以出家众的身份念佛,不管有杂念没杂念、心清净没清净,都不管,只要念佛就一定能够往生极乐世界。

    阿弥陀佛的救度是没有任何条件的,不是「持戒念佛」才能往生,也不是功夫成片的「禅定念佛」才能往生,也不是深入经藏、广学多闻的「智慧念佛」才能往生,也不一定要发四弘誓愿的「菩提念佛」才能往生。我们往生是靠弥陀的愿力,靠这一句名号的佛力,只要念佛就能往生。所以我们净土宗就是「本愿念佛」,靠阿弥陀佛根本愿的愿力而往生。

    我们刚刚讲不是持戒念佛才能往生,对这一句话,大家要有正确的理解,不要听了认为说:啊!某某人反对持戒,某某人排斥持戒,某某人在强调犯戒念佛。是这样吗?当然不是这样。我们这样说的前提是就往生的正因来讲,往生的资粮功德在这一句名号,有持戒没持戒、持戒清净不清净,只要念佛就必定往生,这是从往生的正因来讲。但是就一个学佛念佛的人来讲,他要不要随份随力来持戒?当然要!如果没有这种基本的态度,就谈不上是学佛的人了。

    至于禅定念佛,我们念佛的时候,当然尽量不要有妄想杂念,让这句佛号念得心很清净、很安详、很宁静、很平和;杂念越少的话,越感觉神清气爽、心情怡悦,不知不觉,粗的妄想杂念就没有了,只剩下细微的妄想杂念,那个时候也能够感受到些许寂静的法喜。所以我们现在所讲的,都是就往生的正因、往生的功德资粮而言的。

    净土宗的特色就是「本愿称名」,不是三学念佛,也不是六度念佛,是称名念佛。称名念佛本身就合乎弥陀的本愿力,弥陀的本愿力就是佛力,使念佛的众生人人都能够往生极乐世界。即使他五戒不具足,即使他难免妄想杂念,不能功夫成片,即使他没有文化不能深入经藏,即使他还是凡夫心不能发菩提心,即使他没有修习三学六度,统统都能够往生。因为往生不是靠我们自己的力量,是靠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句万德洪名,弥陀佛名本身就具足能够消除我们生死之罪的功德,具足能够横超三界六道而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功德,具足到极乐世界就能够快速成佛的功德。因为这样,才能够让任何的众生、任何的根机都能够平等的、无条件的往生到涅槃的极乐世界,这个就是「本愿称名」。

    这一句弥陀名号被尊称为万德洪名,表示往生极乐世界跟我们有没有智慧没有关系,跟我们有没有学问没有关系,跟我们有没有修行没有关系,跟我们有没有清净心没有关系,跟我们是善、是恶也没有关系。那有关系的是什么?跟我们有没有「专称弥陀佛名」有关系。有学问也好、有智慧也好、有深入经藏也好,都是为了让我们晓得专称弥陀佛名就必生弥陀净土,而彻底归入一向专称。假使我们没有文化、没有学问知识、没有深入经藏,可是晓得往生只要靠这一句名号,此后就专称弥陀佛名,这样也同样达到目的。所以,如果我们现在已经专称弥陀佛名了,不管是什么人都能够往生极乐的涅槃的世界,如果没有专称弥陀佛名,必定是随缘杂善,那恐怕就难以往生了。

    所以往生是全凭佛力、绝对他力,「佛力」跟「自力」是相对的,我们凡夫有超越生死轮回的力量吗?没有,所以要靠南无阿弥陀佛的力量,所以说完全佛力;「他」跟「自」是相对的,他力是唯有指阿弥陀佛的佛力,不是指其他的菩萨、声闻、缘觉,或其他法门的力量,是专指阿弥陀佛的佛力、阿弥陀佛的功德力,我们只要称念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凭藉着阿弥陀佛的力量就能够到达极乐世界。

    第二十四点,显弥陀佛名,功能力用,大利无上,念佛方是真善,超越定散二善。

    「大利无上」这句法语是从《无量寿经》来的,《无量寿经》〈流通分〉的地方,释迦牟尼佛付嘱弥勒菩萨,将来成佛,在龙华三会的时候,要把阿弥陀佛救度众生的念佛法门宣扬出去,来救度所有的众生往生极乐世界,因为念佛是无上大利功德。所以释迦牟尼佛就付嘱弥勒菩萨说:

    佛告弥勒:

    其有得闻,彼佛名号,欢喜踊跃,乃至一念;

    当知此人,为得大利,则是具足,无上功德。

    由这一段经文我们可以知道,所谓的大利无上的功德,就是要念佛才可以得到的。这一句弥陀名号具足万德,有大利的功能,有成佛的无上功能,所以说大利无上。后来的净土宗祖师,譬如说莲池大师也好,藕益大师也好,印光大师也好,都有相同的说法。莲池大师说:

    弥陀乃万德名号,一名才举,万德齐圆。

    藕益大师也说:

    .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

    .六字洪名真法界,不须方便自横超。

    印光大师也说:

    .阿弥陀佛所证之菩提觉道,即阿弥陀佛一句万德洪名,包摄净尽。

    .莫讶一称超十地,须知六字括三乘。

    所谓「大利无上」,「大利」跟「小利」是相对的,「无上」跟「有上」是相对的。大利是指真实之利、成佛之利,如果不是成佛之利,不是真实之利,就不是大利。《无量寿经》说:

    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

    光阐道教,欲拯群萌,惠以「真实之利」。

    这个「真实之利」就是这里所讲的「大利」。

    《阿弥陀经》也说:

    我见是利,故说此言。

    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在这里所讲的「我见是利」是一般的利益吗?是小小的利益吗?不是,是大利,是能够让我们当下离开三界六道轮回的法,能够往生弥陀净土的法,能够快速成就佛果的法,能够快速广度众生的法,这一种法、这一种利益才是大利,如果不是这样的利益,就称不上是大利,而是小利;就不是真实之利,而是方便之利了。

    「无上」是指什么呢?是指成佛,也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佛是最高的,如果不是佛的话,那就还是「有上」,而不是「无上」。南无阿弥陀佛这句名号是万德洪名,是大利无上的功德,超越《观无量寿经》所讲的十三种定观的定善功德,也超越三福的散善功德。为什么?从下品下生这一段经文就能够显现出来。

    下品下生是五逆十恶的人,他现在临命终就要死了,虽然一脚还在人间,可是另外一脚已经踏进地狱了,这样的众生有什么法可以救他呢?「定善、散善」就是六度万行的总称,六度万行功德归纳起来离不开定善跟散善。定善是难行中的难行,即使上根利器也未必修得成,何况下品下生的根机更不用说,在此就散善来看下品下生的根机是否修得来。散善即是「三福」,三福即是「世福、戒福、行福」。

    一、「世福」:「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是世间的善事,这世间的善事功德能救下品下生的罪人吗?不能,因为他造的是五逆十恶的业。但是他念佛不但能消这个业,而且能脱离轮回往生极乐,显示念佛比三福中的世福还要超越。

    二、「戒福」:「受持三皈,具诸众戒,不犯威仪。」这戒福的功德能救得了他吗?不能,因为他犯的是五逆十恶,甚至是谤法的罪。何况大家都有受过三皈依,有的也受过五戒、菩萨戒,虽然受了戒,但是持戒不易,根本都没有具足。可是念佛就能救度他,可见念佛的功德是超越戒福的。

    而且下品下生这种五逆十恶的根机,在临终的这个时候他能够修世间的福吗?能够修五戒十善吗?修不来,他根本没有时间来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具诸众戒,何况这种根机即使有时间的话,他也做不好这一些。所以就方法来讲,这种方法他是做不来的,就功德来讲,要消五逆十恶谤法的罪,也没办法消,只有靠念南无阿弥陀佛,因为念佛的功德超越五戒、超越十善。

    三、「行福」:「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这能够消他五逆十恶谤法的罪吗?也不能,为什么?发菩提心是因地所发的,必须要实践菩萨道。那读诵大乘经典,如《法华经》、《华严经》、《金刚经》、《地藏经》……,要读这些经典的话,一方面他已没有时间了,即使有时间他也不一定能够读诵,何况读诵经典顶多能够消一千劫的罪业,可是这个人所犯的是五逆十恶谤法,是八十亿劫的生死之罪,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的功德也不能消他这样的罪业。一方面没有力量消他的罪业,一方面没办法度他脱离六道生死轮回。只有念佛,不但能灭除他地狱之火的果报,而且救拔他出地狱,脱离三恶道、远离六道轮回,甚至能够让他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不是念佛的话,这个人就要堕落地狱了。

    如《大智度论》说:

    有诸菩萨,自念谤大般若,堕恶道中,历无量劫,

    虽修余行,不能灭罪;后遇知识,教念阿弥陀佛,乃得灭罪,超生净土。

    菩萨是上等根机,虽修种种法门,还不能灭除重罪,唯有专念弥陀,不但能灭重罪,还能超生净土;何况下品下生是钝根临终苦逼,更需专念弥陀佛名。可知:

    但念弥陀,重罪尚灭,何况轻罪;

    若不念佛,轻罪难灭,何况重罪。

    一沙虽轻,直沉海底;重石沉船,可达彼岸。

    这岂不是显明念佛的功德超过世福、戒福、行福吗?也显现出念佛才是真正的善,超越十三种定观的「定善」,也超越三福的「散善」。

    由此可以知道,念佛方法很简单,简单到连这样一个犯五逆十恶的人,在临终极端痛苦的时候也都能念得来,所以这一句南无阿弥陀佛才被尊称为万德洪名。在经典上,我们有看过哪一句佛号或者是咒语被尊称为万德洪名的呢?没有,只要说万德洪名都是指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佛名。因为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佛名包含了十方三世诸佛的功德,包含了一切诸菩萨的功德,也包含了八万四千救度众生的法门的功德,因此这六字南无阿弥陀佛才会被尊称为万德洪名,其他的佛菩萨的名号,其他的咒语统统不堪称为万德洪名。

    因此,我们只要专称弥陀佛名,专念弥陀一佛,就等同称念恒河沙数诸佛。我们诵八十八佛、念千佛、拜万佛,都不如念念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只要专一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八十八佛也念到了,千佛、万佛、十方恒河沙诸佛统统念到了,如果不专念南无阿弥陀佛,十方诸佛很多,尽一辈子也念不完,同时我们念佛能够蒙受十方诸佛的护念,我们念其他的佛能够蒙受十方诸佛的护念吗?不能,所以我们只要专称弥陀佛名,虽然没有念十方诸佛的佛名,等同念了十方诸佛的佛名,等同具足了十方诸佛的功德,蒙受十方诸佛的护念,那如果不专念弥陀佛名的话,这一些功能功德利用就完全没有,所以善导大师说:

    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

    比较是互相差不多高下的才能比较,如果太过悬殊当然就不能够比较了,就像地面上最高的山是喜马拉雅山,可是即使喜马拉雅山都还可以攀登上去,但是天的高度能够攀登上去吗?不能。所以山的高度跟天的高度是不能比较的。善导大师就说,念佛以外的种种法门,三福也好,十三种定观也好,六度万行也好,或称念、观想其他诸佛菩萨的名号或咒语也好,这一些都是修行,也都有很大的功德,但是如果跟念佛比较的话就根本不能比较了。真与假怎能比较呢?不能救的法跟能救的法,怎能比较呢?当然也不能。

    第二十五点:显定散二善,不如念佛;定散二行,为归念佛。

    善导大师释:「虽说两门,意在专称。」

    刚刚讲念佛的功能利用是大利无上,念佛才是真善,超越定散二善。其实释迦牟尼佛在《观经》里面讲定善跟讲散善,目的就是为了显示这一句弥陀名号功德的超越性。如果开始没有讲定善、散善,就直接讲阿弥陀佛这个名号的功德利用的话,听的人就不晓得他的高低,因为没有经过比较,而一经比较才晓得定善跟散善这两种都不比念佛殊胜。另一方面是为引导本来修学定善或者散善根机的人,完全归入专称弥陀佛名,完全依靠阿弥陀佛的救度。即使随缘随份随力修学三福,乃至广修三学六度,但也不依靠那一些功德,为什么?一者其他法门的功德不如弥陀名号的功德能够救度下品下生的根机,二者这句弥陀名号本身已具足三学六度、百千陀罗尼的功德,只要称念弥陀名号,不假他求。

    所以《观经》的定散二行以下品下生为终结,有引导十三观及上中二品归入念佛之意;而到了《观经》最后的〈流通分〉时,则以非定善非散善的「本愿称名」之念佛作为总结论而言:

    若念佛者,当知此人,则是人中芬陀利华;

    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为其胜友;

    当坐道场,生诸佛家。

    又言: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大师解释说:

    .若念佛者:即是人中好人,人中妙好人,人中上上人,人中稀有人,

    人中最胜人也。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至此,整部《观经》彰显「定散二善不如念佛;定散二善为归念佛」之深意,了若星辰。

    第二十六点:显念佛功超定散二善,是故念佛往生,直入报土,超越品位阶级。

    只要念佛,就可以进入报土,不在品位阶级当中。这三句话意义非常的深妙,如果不经过解释,一般人很容易误解。可是这才是真正的净土宗、纯正的净土法门的特色。请大家细细的听我解释。

    《观经》有谈到九品的阶位,那念佛是在哪个品位阶级?念佛是超越品位阶级的。为什么?九品有上品、中品和下品,上品又分为三品,中品也分为三品,下品也分为三品,上品生的众生是怎么样的根机呢?是三福当中的「行福」,也就是他能「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虽然他的贪瞋痴还没有断除,可是因为他遇到了这个大乘的法门,随着这个法门所修善行的多寡回向往生极乐世界,所修、所行高的就在上品上生,低的就是上品下生。所以上辈(上品生)的众生就是行三福之中的「行福」回向往生的。如果是修三福之中的「戒福」,也就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这样的众生贪瞋痴虽然还没有断除,还是具足三毒,可是他把所修戒福的功德回向往生极乐世界,那他就在中品上生或中品中生当中。

    所以,上辈的人遇到大乘的法门,修习大乘的法回向往生,所感受的就是大乘的果报,在上品生;如果遇到小乘的法门,修小乘的功德回向往生,就在中品上生或中品中生当中。那中品下生是怎样的众生呢?是没有遇到佛法,行一般的人伦道德,譬如说三纲五常、四维八德,或者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等,虽然他没有皈依,也没有受持五戒,也不晓得佛法僧三宝,可是临终时他遇到善知识告诉他有六道轮回,有极乐世界可以往生,便以他一生的善行回向往生极乐世界,那么他就在中品下生。

    上品上生、上品中生、上品下生也好,中品上生、中品中生、中品下生也好,都是以相对的因来回向,而得到相应的果。至于念佛,像大家这样,现在就愿生弥陀净土、专称弥陀佛名的人,是在哪一品呢?他的功德是超越世间善的世福,也超越三皈五戒的戒福,也超越三福之中的行福,他是超越品位的,也就是这里所写的「显念佛往生,直入报土,超越品位阶级」。为什么?因为有其因必有其果,名号的功德是大利无上的,我们以念佛为因,功德当然也是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的大利无上的功德。

    一定有人会怀疑,《观无量寿经》明明有谈九品,而念佛是在下品,怎么说念佛超越品位阶级呢?我现在约略以四点来解释说明:

    第一「摄机意」。《观经》说九品,目的是要用这九品来含盖一切的善恶凡夫,上从大乘极善,下到五逆谤法,都能够乘佛愿力往生;并不是说念佛一定在下品。《观经》九品跟《大经》三辈的意思差不多,只是开合不同。如果念佛一定在下品,为什么《大经》上辈、中辈、下辈都说「一向专念无量寿佛」呢?既然三辈都说一向专念,那就说明念佛本身是总摄万机、超越品位、不在品位当中的,三辈九品只是反映众生本来善恶的机类。

    二、「显胜意」。那《观经》为什么只在下品说念佛呢?因为下品都是造恶之机,一个造杀盗淫妄或者是犯五逆十恶的极重罪人,他获救无门、解脱无望,唯有念佛才能救他脱离三恶道,离开六道轮回,所以就将念佛安置在下品。在下品下生开显念佛,是在彰显念佛的功德殊胜广大,不是说念佛就落在下品下生;反而因为在下品下生讲念佛,才显示念佛的功德是超越三福、九品。背后是有这样的意义,所以说念佛超越品位阶级。

    三、「抑止意」。念佛本身虽然超越定善散善的品位,但是下品下生这个人是个恶人,恶人念佛虽然同样往生,但却说在下品,这就有抑止造恶的意思,要我们行善来念佛。

    四、「随他意」。佛说法有随他意、随自意、随自他意这三种。也就是说,这部《观无量寿经》是释迦牟尼佛随顺韦提希夫人的请求而说的,韦提希夫人本来就认为往生极乐净土,定善功德最为殊胜,所以只请释迦牟尼佛说定善的观法,而对于称名念佛没有放在心上。这也是一般人的心理状态,认为定善功德最殊胜,散善次之,念佛只不过是口中称念而已,是最劣的。

    释迦牟尼佛大慈大悲、大智大慧,就顺着韦提希夫人的意思,先讲十三种定观,入定观想,然后释迦牟尼佛自己开说三福的散善,最后在下品下生,一切定善散善都救不了的时候,独独显明念佛的超胜与绝对,来引导一切定善与散善的修行人都归到念佛的法门。所以善导大师说:

    佛说一切众生,根性不同,有上中下;

    随其根性,佛皆劝专念无量寿佛名;

    其人命欲终时,佛与圣众,自来迎接,尽得往生。

    所以念佛在最后下品下生的地方来说,这是佛随他意的方便引导,并不是念佛一定在品位当中,甚至是下品。如果释迦牟尼佛完全「随自意」而说的话,那就直接说念佛往生,就不说品位阶级,也就是超越品位了。《阿弥陀经》就是这样,《阿弥陀经》是佛「无问自说」,也就是「随自意」而说的经典,其中就将一切定善散善功德贬为「少善根福德」,不能往生,独独以念佛为善中之善、福中之福,以念佛为多善根、大善根、最胜善根、不可思议善根,必定往生。在《阿弥陀经》中,往生也不谈三辈,也不说九品,只要念佛都是「不退转」,都是「一生补处」,都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都在同一个地位,处于同一个境界。

    可知:念佛法门远超上品上生法门;念佛功德,远胜上品上生功德。

    是故:念佛往生极乐,远超上品上生,远超九品,非九品所摄。

    即是:诸行往生极乐有品位,念佛往生极乐无品位。

    因此,善导大师楷定古今而说: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

    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善导大师有一首偈说: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

    除了这一首偈之外,善导大师又说:

    念佛即是涅槃门。

    第一首偈子就明确的显示,唯有念佛才能进入涅槃的境界,因为念佛是涅槃的因,涅槃是念佛的果。有一句话说「念佛成佛」,念佛是因,往生是果,往生到哪里?往生到弥陀净土;弥陀净土是怎样的净土呢?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怎样的世界呢?极乐是「无为涅槃」的境界。我们念佛往生到极乐世界,岂不是当下就证入佛果。这个道理我们只要思惟一下就可以了解了。

    既然进入涅槃境界的方法是念佛,那三福的内容,如: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要不要做呢?当然要做。我们是就往生的正因而讲念佛,不是说除了念佛以外,那些善业就不用做,不是这样的。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是我们为人应该做的,这是根本,是人伦。

    所谓人伦,就是做人就必须要有做人的格、做人的条件,如果不这样做就不堪称为是一个人。做人就要孝顺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这个就是世福;那么「戒福」的内容就是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要不要做呢?就随分随缘的做。学佛的人应该先受持三皈依,受持三皈依只有利没有害。众戒也是,以在家众来说,戒有五戒、菩萨戒,出家众有二百五十条戒或四百八十条戒,就以我们的根机,以我们的身份做应该做的事,所谓各安其位、各司其职。但这和往生有没有关系?(众答:没有)跟我们往生有关系的是什么?(众答:念佛)不过,说没有关系也有关系,一个人如果没有专念弥陀佛名,而修其他的诸善万行,也就是所谓的「杂行」,只要回向也能往生,只是在九品阶位当中。

    总之,一个学佛念佛的人应该知道往生极乐无为涅槃的世界,正因是「专称弥陀佛名」,而世福、戒福,行福是我们为人、学佛者理所当然、随分随力应该要做的,有这样观念才是正确的,这样的人,他往生就在报土当中,不会含苞在莲花中。

    「显念佛往生,直入报土,超越品位阶级」的道理,简要的显明就是善导大师这一首偈,当然善导大师这样说不是没有根据的,是根据哪里呢?根据《无量寿经》,也根据《阿弥陀经》。

    《阿弥陀经》说:

    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故名极乐。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说:

    无有一切身心忧苦,

    唯有无量清净喜乐,

    是故名为极乐世界。

    《无量寿经》说:

    彼佛国土,清净安稳,微妙快乐,次于无为泥洹之道。

    其诸声闻、菩萨、天人,智慧高明,神通洞达,咸同一类,形无异状,但因顺余方,故有天人之名。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大阿弥陀经》说: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令如佛。

    说经行道皆如佛。

    《庄严经》说:

    我若成正觉,立名无量寿,众生闻此号,俱来我刹中;

    如佛金色身,妙相悉圆满,亦以大慈悲,利益诸群生。

    以上经文,皆彰显念佛往生,直入报土,超越品位阶级的经证与理证。

    故昙鸾大师说:

    有凡夫人,烦恼成就,亦得生彼净土,三界系业,毕竟不牵。则是「不断烦恼,得涅槃分」,焉可思议!

    善导大师亦说:

    .六方如来舒舌证,专称名号至西方;

    到彼华开闻妙法,十地愿行自然彰。

    .自然即是弥陀国,无漏无生还即真;

    行来进止常随佛,证得无为法性身。

    .四种威仪常见佛,行来进止驾神通;

    六识纵横自然悟,未藉思量一念功。

    .微尘故业随智灭,不觉转入真如门;

    大小僧祇恒沙劫,亦如弹指须臾间。

    法照大师亦说:

    .十恶五逆至愚人,永劫沉沦在六尘;

    一念称得弥陀号,至彼还同法性身。

    .凡夫若得到西方,旷劫尘沙罪消亡;

    具六神通得自在,永除老病离无常。

    .五浊修行多退转,不如念佛往西方;

    到彼自然成正觉,还来苦海作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