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坐参禅入门
作者:黎自汉
静坐参禅入门      
静坐参禅入门
    前言

    静坐是东方(主要是印度和中国)宗教人士反求诸己的一种修行方法,静坐并非佛教才有,佛教未产生之前其他宗教人士就有静坐修行的法门,佛教未传入中国之前也有人修习静坐。各宗各派静坐的方法虽不尽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的的特点,都强调通过调身调心调息来达到身心轻安自在,安闲恬静。印度古代佛教徒修行禅定就有九次第定之说,其中的四禅八定即与其他宗教(外道)相同,唯第九灭受想定才是阿罗汉所独有。四禅八定中的第四禅叫舍念清净地,此时呼吸完全断绝,在道家静坐法中也追求此境界,叫龟息。对于初学静坐的人来说不要好高骛远追求即刻顿悟成佛,宜老老实实从调顺身心下手,万丈高楼靠的是坚实的地基。有些人看禅宗公案描述某些禅师于一言半句下立马顿悟,以为自己也可以这样,殊不知他们之所以能一言半句下顿悟,背后皆有不为人知的修为。因此我们决不可看轻日常的持戒修定,只有持戒修定做得好,才有可能开发本有的智慧。

    静坐的调身方法

    学习静坐必先知道调身,此为基础之基础,所谓身安则道隆。纵使我们不能开悟,看不到各种境界,但能生活中无病,也不失为善利。古人静坐积累了一些调身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比如中医认为心脏属火,肾脏属水,脾胃属土,静坐时身体放松则心火下降(比吃泻火药还有用),观照小腹调息出入,自然呼吸,肾水与心火相交,水火互济,这样又能补肾脏(比吃六味地黄丸有用),有些人长期失眠就是因为心火与肾水不能水火互济造成的,所以这样又能治失眠。水火互济后中间的脾胃是消化系统,主升清降浊,脾土运化则又能治胃病。这样,通过静坐就能治很多种疾病。这还是比较粗浅的说法,调心才是精要所在。因为一切作用都是通过心识才能发挥作用,善用心者如骑牛到家,不善用心者如骑牛觅牛。

    调息的方法

    调息的方法通常指的是腹式自然呼吸,即初静坐时若吸气则作意让小腹顺其自然鼓起,呼气时则作意令小腹顺其自然内收,犹如婴儿睡熟时的呼吸,其实呼吸的气息并不能达到小腹,仅限于肺部呼吸系统,这样做的目的只为了让呼吸达到缓慢深长,同时也是为了能系守小腹,令心火与肾水互济。作意令小腹起伏只是开始静坐几分钟时可以如此用功,决不能久用,否则如此有为造作反而容易造成精气内耗,陷落昏沉散乱。要进一步用不作意的观照力来带动腹式自然呼吸,如此小腹似不动中而有活的意思,就好象老鸭浮水表面不动,也有的描述成勿忘勿助,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很多练气功的有这样的要求,乃调身调息的共法)。由于注意力集中在丹田小腹容易令肾精肾气充足,如果不慎追求身体上的感觉,,则随彼感觉转,易起欲念。有些练武者则通过排打令精气转到身体其他地方,也有练气功者运转走大小周天。如是皆非佛教中的禅定工夫。佛教修定贵在五蕴中作得主,如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了知触缘受,受缘想,想缘行,行缘识,识心分别思量则生起无边妄想烦恼。故守心小腹丹田调息慎勿著觉触妄知,如憨山大师《信心铭》说“不依形气,形气窒碍,莫认妄想,妄想生怪”。佛教有数息观,叫安那般那念,守呼吸时只守出息不守入息,因守出息时对觉触不生纳受想,不向外著知解,与观休歇相应。由不著觉触妄知,能免去因妄知反馈产生的忆想烦恼,乃能念兹在兹,与现量相应。

    静坐的调心方法

    静坐的调心方法通常都强调起观照,这就好比牧童牧牛时要用绳子拴住牛鼻,牛若野性发起欲侵犯庄稼时就得用力拉紧绳子,牛儿虽极不情愿也只得乖乖回头。如果绳子不拴牛鼻而拴牛尾或拴牛腿或拴牛肚,肯定不能起作用。古人说擒贼先擒王,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的意根才是造业的贼王。古代中国人误以为人的心是在心脏的地方,日本人则认为心在腹部,故有剖腹自杀的习俗,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意识是在大脑。呼吸停止或心脏停止的人未必就等同死亡,也有的还能活过来。在静坐中通过正确的方法能让心意识休息,达到呼吸停止和心跳停止,并非就是死亡。古代有僧人深入禅定时不能出定,有人就在他的耳边打几下引磬(佛教的一种法器)他就出定了。说明进入禅定的人对外界还是有感觉的,并非象木石那样没有知觉。但也有记载说一些禅者进入禅定后对外界周边环境没有感觉。是因为进入禅定的层次不同。

    观照并非是用肉眼去看,但又不离肉眼的向目前约三尺方内观。用肉眼的看是必须开眼才能看到,观照则不管开眼闭眼都能观。观照是心灵的境界,肉眼看只是象摄像机采集色界形象,而做影视后期处理的是意识,如果意识不起分别作用,那就是眼观形色内无有,耳听尘事心不知。自然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不过,这种“耳听尘事心不知”的不知只是不起妄想分别,并非象木石那样无知,亦能历历分明,了了常知,所谓用心如镜,触物不滞。

    对一般人而言调身调息容易理解,观心最难明白。观心是观什么?观心是观休歇。为什么要观休歇?因为休歇是精神力量的源泉。比如我们白天有为劳作而疲劳,晚上就不得不睡觉才能补充精神。牛顿因见苹果坠地见微知著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我们亦可因观睡眠而发现诸佛觉性。佛说“狂心若歇,歇即菩提”,达摩大师血脉论则说“若从凡入圣,即须息业养神”,西藏佛教认为禅定就是一种大休息,大修行即是大休息。中医认为“睡眠先睡心”,中医界也发现睡眠的要诀在心的休息,所以中医与禅有共通之妙。有些人身体躺下睡了八九个小时,醒来还是无精打采,有些人只睡了两个小时醒来就精神饱满。以前者妄想执著重虽多睡而不能补充精神,后者妄想烦恼轻少睡而获精神。睡眠是人体的一种主动过程,可以恢复精神和解除疲劳。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已经在2001年发起成立世界睡眠日,以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

    但是,话又说回来坐禅与普通人的睡眠还有些不同的,普通人睡眠堕落昏沉,无法深歇妄想。禅者则必须把得定作得主方能不著昏沉散乱。憨山大师说“寝息坐卧,所以逸身也。止绝攀缘,所以逸心也。身逸者志堕,心逸者志精。故养道者,忘形师心道乃贞。”静坐的积极休息,可远离妄想执著,而内心恒存警觉,可不堕昏沉散乱。

    李小龙创立截拳道哲学理论,认为工夫必须在身体完全放松状态下并保存高度的警觉,这样才能获取充足的精神力量作出快速反应,所以可见禅武也有共通之处,如果悟得禅理亦可成为武功高手。当然,在悟者看来,武功技击不过是雕虫小技。即或神通治病亦是圣末边事。

    如果不能放下休歇怎么办?那是因为还没有看破,要看破可观“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能如是久久观想诸法如梦如幻,自然能休歇放下。《圆觉经》说“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

    如果还有很多妄想烦恼好象无法制止怎么办?

    可以毒攻毒,以思量对治思量,即以思量一个无义味的想法来对治那些妄想烦恼,因为思量烦恼从味著生,若我能对彼无味著,自然远离思量,身心自然寂静安然。比如平时好贪吃之人,翻来覆去思量吃到的食物味若嚼蜡无有义味,久之贪吃的妄想自然寂灭,对治其他妄想也是这样。此乃后代禅宗发疑情参话头的手段。而且观无义味句时自然舌抵上腭,阴阳气脉相接,调身调息自然轻安。按唯识理论,初禅先折服舌识,今观无义味疑情直接对治舌识分别执著,故此法为初学禅者的最好方便法门。要渐渐用到不头上安头,兀兀而观,即可走上内歇正修行路。正修行路也就是《圆觉经》的随顺觉性“善男子!但诸菩萨及末世众生,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辩真实。彼诸众生闻是法门,信解、受持不生惊畏,是则名为随顺觉性。”

    关于禅修是否必须静坐

    参禅打坐本来并不限于静坐,行住坐卧皆可为之,所以说要静坐者,只是图个方便取能久坐不疲劳的姿势,若因为久坐腿疼难忍而生妄想烦恼,不如放开两腿令其自然舒适,或行或卧,只要心中不离用功。总比那些死坐勉强不动而心中打妄想者更接近禅定。金刚经说“须菩提!若有人言:‘如来若来、若去、若坐、若卧。’是人不解我所说义。何以故?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关于禅修的境界

    很多未能入道者都希求境界,以好奇心而求之,此法不可取。禅修的目的本来只为获得心安,若未能心安得定,预先贪求妄想境界,心中便幻想各种梦境(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其境界只是梦想而已,与真实境界了无交涉。或有的心有所念而感应之,此是唯识所变,以真如随缘而成众事,只要得定每个人皆可用念力感应得若干境界,并不值得奇怪。故修行人对自己的起心动念要常常观察,以免走向歧途异路。佛经中说,有些初学禅定者,小得境界便对人说,说后境界即失。为什么会这样呢?因其著相生妄想,妄想把境界挡住了(楞严经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但若是大修行人自说境界则不会丢失境界,那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大修行人定力好,不随言语而生忧喜,不管说是说非,荣辱得失不能干扰自心。初学者定力未能坚固,容易被外在的言语而动乱自心,如有人恭维自己就高兴,有人毁谤就生闷气。初学者尤其注意,喜欢对别人说修行境界,不易往更高境界提升。除非遇到明师可与说之。

    关于禅修者日常生活安排

    不少禅修者一谈修行就必须盘腿打坐,必须要住山闭关,必须要落发出家,种种索求外在的舒适环境,好象没有如意的环境就不能修行。达不到要求就茶不思饭不想。这是极错误的想法。真正的禅修者应是随缘消旧业,如果您的因缘到了该出家修行就出家修行或有很好的静修条件,那是你的因缘到了,可顺其自然。如果因缘未到而勉强求之,徒增烦恼。禅修者在于找到一个正确的方法,而找方法是任何时候皆可找的,比如走路时,候车时皆可思维观照,甚至在与朋友聚会时,外表亦可佯装应酬,内心则惺惺在意内在禅修。即使夫妻同床而卧,亦可外表佯装睡觉,内心惺惺在意用功。古人所谓密行难思议。我们修行决不是为了获得别人的赞扬才修行,修行实实在在为了自己的利益修行。也就不必做个修行的样子给别人看。好的莲花是从淤泥中成长出来,而不是从高原旷野生中长出来。禅定是在对境无心中磨砺出来,而不是逃离世俗尘劳能体现禅定境界。昔有比丘在深山修行很久自认为没有妄想杂念,修行到家,就对人宣布已修行成功,有一天当他行到城市化缘时才发现自己还会对境生妄念,因此心生惭愧忏悔,所以说只有对境才能验心。在家修行如果我们有很多不好的环境围绕在身边,何不就趁此忙里偷闲,动中取静,历境验心。这样在逆境中修得的才不易退失。当然若自己福慧资粮好,有安逸的修行环境更好。不论顺境逆境都是磨练心智的外在条件,都应珍惜修行的环境。

    (2014年5月北京莲花桥药师琉璃精舍黎自汉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