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序
    译序

    《莲师刹土云游记》为伏藏大师多芒寺的多杰德钦朗巴所造。大师生于一八六四年,圆寂于一九二八年,享年六十四岁。他出生在属于甘孜炉霍境内的一处圣地,从小就表现出强烈的悲心与殊胜的智慧。渐至年长,则与普通僧人无有两样地依止善知识闻受佛法,其后即将显密一切佛法教义完全通达无碍。当时,蒋阳钦哲旺波仁波切亲自认定其为藏密大成就者转世再来。其后通过上师三宝之加持,他以前善取伏藏之善缘再次得以成熟,从此即可随缘开取一切伏藏。

    据德钦朗巴本人之自传介绍,从第一世开始算起,到他已转历两世。其第一世乃比丘云巴江措,大成就者菩提金刚认定其为乔美仁波切之转世。云巴江措的舅舅名慈诚多杰,据自传介绍,这个慈诚多杰就是清朝乾隆皇帝的国师,详情如自传所云:“我第一世之舅舅为汉地大清国乾隆帝之国师慈诚多杰,以此缘故,众多藏、蒙教徒成为其弟子。乾隆帝曾敕命其广佛事、缮写经论,受命后,彼即大兴庙宇,并缮写《贤劫经》等经典。彼督造之寺庙名为多芒寺,亦即贤劫寺。”

    德钦朗巴的第二世名为更桑南杰。蒙古色勒王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叫子扎,他的儿子就是更桑南杰,而他再转世即是德钦朗巴。

    对于德钦朗巴的出世,很多教典都作过授记。比如《秘密菩提心金刚橛续》中就如是说道:“未来浊世,会有集甲瓦秋阳之身、贝若匝那之语、南克阳波之意的一位殊胜化身应世,其名为班匝斯卡波智。他会取出众多伏藏品,并广弘密法,且培育出为数不少之成就者。”此中所云的“班匝斯卡波智”是梵语,翻译过来就是多杰德钦朗巴。这一授记说得清清楚楚,即尊者实乃莲花生大师三大弟子之总集化身。

    另据《集密意经续》记载:与其教法、教言结下法缘之传承弟子中,虹身成就者二十一人,真实成就之众生六万余。而在这本《莲师刹土云游记》中,就有很多莲师亲传的教言,若能以信心闻思并依而实修,实际上也就是与大师本人的教法结下了殊胜的法缘,其中意义自不必多言。还有些授记中则说,莲师弟子甲瓦秋阳的第二十五世转世即是德钦朗巴。

    尊者后云游藏地的四川、青海、拉萨,以及印度、锡金等地,在多座神山中为利益众生而开取出了诸多伏藏。此等具有近传加持力之伏藏,众生若能对之生起信心,必可获得不共的利益。这些伏藏品中,如今仍存世的尚有十一部之多。

    在德钦朗巴的自传中还记载了许多对我们很有启发的小事,诸如:当他离开多康前往西藏拜见蒋阳钦哲旺波仁波切时,原本以为自己会无缘见到仁波切本人,因很多非常有名望的高僧大德等了很长时间,甚至一年,最终也未能一睹仁波切的尊颜,故德钦朗巴一路上也一直心存顾虑。结果当他刚一抵达仁波切住地,老人家立即对人说道:“我以前认定的那个活佛现在来了,我一定要接见他。”言罢,不仅接见了他,还赐予了他很多殊胜教言;又比如,他还曾在大成就者恭智云登江措前听闻过五个月的佛法;同时还依止过众多教派的高僧大德。

    尽管他的内在智慧早已超凡脱俗,很多次都在各种境界下现见莲师并亲得指点,但在显现上,他却完全把自己摆在一个普通修行人的位置,经常都以平凡喇嘛的形象闻受《大藏经》等传承……

    后来,尊者即定居在锡金,并于那里示现圆寂。关于伏藏大师德钦朗巴一生弘法利生之具体经历,他的自传中有广说,此处就不再赘叙。在其圆寂之后,人们公认他有两个化身继续存世:其中之一就是阳塘活佛,如今仍呆在锡金,实为现今炉霍多芒寺的住持;另一个则是格琼活佛,六十年代时已圆寂于监狱中。

    在藏传佛教中,高僧大德的云游经历确实可谓举不胜举,这其中较著名者有:秋甲朗巴的《莲师刹土云游记》、根尼活佛的《莲师刹土游记》、萨迦祖师的《极乐刹土云游记》等等。

    一般的藏传佛教徒对这些云游经历都不会生起丝毫异议,他们均会以清净信心恭敬待之。与之相同,汉地也有许多云游记述,诸如极乐刹土、兜率天宫、地狱游记等。不过令人惋惜的是,某些地方依然有很多人,特别是一些佛教徒,他们根本不想着怎么与外道辩论好说服对方,或者如何遮破外道断灭派邪说以正视听,反而要以很多似是而非的相似理由,肆意诽谤、诋毁这些云游经历所展示的清净境界,这实在有损智者的庄严形象。在对待这一问题时,有一点是必须要加以澄清的,即一般人去不了各种刹土、境地的事实,绝不应该成为否认这些刹土、境地的存在以及别人有可能前往的理由!

    佛陀曾亲口在佛经中讲过,等持力不可思议。

    这一观点,我们用来观照这一时代时,则会显得更为清晰:现时代的一些凭借人的暂时之心力及物力,也能不断地发现或发明前人想也不敢想的新事物、新科技、新创新,并迅速地加以利用,更何况说,当我们本有的智慧显发出来的时候——特别是当佛教所谓的心的自在境界能现前时,决定可以享受到众多不可思议的神奇风景。尤其是对藏密修行人而言,借助于幻身、光明梦境或等持之力,云游十方刹土都不会是不可为之事。在自己去不了某个刹土的情况下,以清净心猛厉祈祷才是促使自己也能早日来去自在的明智之举。

    在四川丹巴的巴底村有一座吉祥寺,此寺附近的山坡上有一个莲师洞,尊者云游前做会供的山洞就是这里。那里风光恬静、自然,流水潺潺,青山常在,鸟语花香,几无车马之喧,天然就是一个极具加持力的修行道场。记得八九年的夏天,我曾朝拜过这个山洞,当时洞中住着一位曾按德钦朗巴尊者的伏藏法在此闭过关的修行人。他叫益西绕杰,是一位格鲁巴的僧人。八七年在洞中苦行时,有六个月的时间他每天只吃七颗比米粒稍大一点的药丸子,除此之外,再不进食任何食物。而他本人的感觉却非常舒服,没有一丝一毫的饥饿及不适感。

    之所以能够这样,原因全在于他当时日日都在修持伏藏大师可以让人省去饭食之累的取精法。当地民众全都知晓这件事,在跟他做过长谈后,我也最终确认了此事的合理性、真实性。

    因此我想说,某些伏藏品的加持力确实不可思议,我们理应清楚,分别念理解不到的地方,往往就是超越现实、超越言思的境地,若能以信心祈祷、以上师教言次第实修,我们最终也可亲证这样的境界。

    有关尊者的事例还有很多,等因缘成熟时,我将尽力把他的教言与经历翻译成汉语,那时读者诸君自可尽享醍醐美味。

    译者谨誌公元二○○二年十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