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四摄八正道
    概述

    “四摄”中的“摄”有“摄取”或“引导”的意思,它是佛教教化他人的行为准则。第一章第二节“四摄十二义”将“六度”包含于“四摄”中,这足以说明“四摄”思想内涵的丰富。

    “八正道”主要体现了佛教信仰者自身信仰和道德修养的准则,具有普遍的伦理思想价值。

    本篇由“四摄”和“八正道”两部分内容组成。为篇幅安排方便,故将两者合而为一。“四摄”分“四摄综述”和“四摄别述”两章;“八正道”只有一章。

    第一章四摄综述

    提要

    本章由八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为六类。第一节为一类,对四摄作了界定;第二节为一类,阐释了四摄的十二种含义;第三至第五节为一类,指出了四摄的有关意义;第六节为一类,说明了四摄的两种不同境界;第七节为一类,指出了四摄的实践方法和准则;第八节为一类,通过佛对四摄意义的阐释,说明过去、现在和未来,一切正确行为选择都离不开四摄。

    第一节何谓四摄

    四摄法是佛所说,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

    《佛说大集法门经》卷上,《大正藏》第一卷229页B28-29行

    第二节四摄十二义

    佛复告精进行童子,云何菩萨摩诃萨随摄法转?童子当知,菩萨摩诃萨具足如来四摄之法,由是法故,菩萨摩诃萨恒处长夜摄诸众生。何等为四?所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如是名为四种摄法。

    童子,云何名为如是摄法?童子,

    所言施者具有二种:一者财施,二者法施,是为布施;

    言爱语者,谓于一切诸来求乞或乐闻法,菩萨悉能爱语慰喻;

    言利行者,谓能满足若自若他所有意乐;

    言同事者,随己所有智及功德为他演说,摄受建立一切众生,令其安住若智若法。

    复次童子,

    言布施者,于来乞求诸众生所心意清净;

    言爱语者,于来乞求诸众生所善言安慰;

    言利行者,随诸众生所有义利皆令成熟;

    言同事者,于来乞求诸众生所行平等心成其义利。

    复次童子,

    言布施者谓诸菩萨发意行舍;

    言爱语者,方便无断;

    言利行者,深心无悔;

    言同事者,回向大乘;

    复次童子,

    言布施者,谓随慈心而行于舍;

    言爱语者,常不舍离欢喜之心;

    言利行者,成就大悲心,恒欣乐利众生事;

    言同事者,修舍平等无有高下,心恒回向一切智智。

    复次童子,

    言布施者,如法求财常思行舍拯济贫乏;

    言爱语者,既施财已,重复安处令住法义;

    言利行者,自利利他平等摄受;

    言同事者,为欲利益诸众生故,究竟发起一切智心。

    复次童子,

    言布施者,一切所有内外诸法悉皆舍离;

    言爱语者,于一切法功德智慧无所秘惜;

    言利行者,弃舍自利专务利他;

    言同事者,总摄财物如置掌中,随缘惠施情无忧慼。

    复次童子,

    言法施者,如所闻法广为他说;

    言爱语者,以无染心分别开示;

    言利行者,谓为于他授诵经典,乃至说法无有厌倦;

    言同事者,以不舍离一切智心,安置含生于正法所。

    复次童子,

    所言法施,若为往返求听法者,如佛正教不乱宣说;

    言爱语者,以微妙音开示正法;

    言利行者,谓以衣服、饮食、床敷、医药及余随用什物众具,于求法者及说法者,但有匮乏即便给施;

    言同事者,常起深心无间说法。

    复次童子,

    言法施者,由是菩萨了知法施诸施中上,常行法施;

    言爱语者,谓所演说利益之事;

    言利行者,演畅其义不依于文;

    言同事者,欲令圆满一切佛法,常为众生如应敷化。

    复次童子,

    言布施者,所谓柁那波罗蜜多;

    言爱语者,所谓尸罗波罗蜜多,及以羼底波罗蜜多;

    言利行者,所谓毗利耶波罗蜜多;

    言同事者,所谓静虑波罗蜜多及般若波罗蜜多。

    复次童子,

    言布施者,谓初发心一切菩萨;

    言爱语者,谓已发行一切菩萨;

    言利行者,谓不退转一切菩萨;

    言同事者,所谓系属一生诸大菩萨。

    复次童子,

    言布施者,为欲坚固菩提根本;

    言爱语者,为欲成就菩提萌芽;

    言利行者,为欲开发菩提妙花;

    言同事者,为欲成熟菩提胜果。

    如是童子,是名菩萨摩诃萨四种摄法。菩萨摩诃萨为欲修行大菩提故,以如是等四摄之法,处于长夜摄受众生,是名菩萨摩诃萨随摄法转。童子,如是摄法无量无边,皆说名为菩提之道。

    《大宝积经》卷第五十四,《大正藏》第十一卷316页A2-C1行

    第三节四摄化众生

    一切有情将何引化?须行四摄法而济度之。四摄法者何?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而摄取之。

    《金刚顶瑜伽略述三十七尊心要》,《大正藏》第十八卷292页B18-20行

    第四节四摄为大孝

    惠施及软言,利人多所益,

    同利等彼己,所有与人共。

    此四多负荷,任重如车轮;

    世间无此四,则无有孝养。

    此法在世间,智者所选择;

    行则获大果,名称远流布。

    《长阿含经》卷第十一,《大正藏》第一卷72页B4-9行

    第五节四摄即四恩

    布施惠人;爱敬仁和;利人饶益;等劝财共。以是四恩,普济一切。

    《渐备一切智德经》卷第四,《大正藏》第十卷488页B13-15行

    第六节四摄之境界

    有四摄法,布施、爱语、利行、同利。

    布施者,衣食等物,以此财施摄取众生,还可败坏;

    爱语者,随意语言,是亦有咎,取彼意故;

    利行者,为他求利,若有因缘助他成事,是亦可坏;

    同利者,如共一船,忧喜是同,是或可坏。

    若人以法布施、爱语、利行、同利摄取众生,则不可坏。

    《成实论》卷第二,《大正藏》第三十二卷250页A22-29行

    第七节四摄之法行

    菩萨若修十种法者,即能善知四摄法行,何等为十?

    一者行利益施摄化有情;

    二者行安乐施;

    三者行无尽施;

    四者利益语;

    五者如义语;

    六者如法语;

    七者如理语;

    八者利益行;

    九者同财而行利益;

    十者同其济命受用等事而行利益摄化有情。

    善男子;

    利益施者,是谓法施;

    安乐施者,是谓财施;

    无尽施者,谓与他人宣示正道;

    利益语者,所谓宣说诸善品法;

    如义语者,所谓宣说真实之理;

    如法语者,所谓随顺如来正教宣说诸法;

    如理语者,所谓不坏真实之义;

    利益行者,谓令有情不善不起,善法安立。

    同财利益者,谓同饮食财物平等受用;

    同其济命受用等事行利益者,所谓金、银、摩尼、真珠、琉璃、螺贝、璧玉、象、马、车乘等,同其受用而行利益。

    善男子,菩萨若修如是十种法者,即能善知四摄法行。

    《佛说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第十九,《大正藏》第十四卷748页B14-29行

    第八节佛说四摄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若所有法是众之所取,一切皆是四摄事。或有一取施者,或一取爱语者,或一取行利者,或一取同利者。过去世时,过去世众,以有所取者,亦是四摄事;未来世众,当有所取者,亦是四摄事。或一取施者,或一取爱语,或一取行利者,或一取同利。尔时世尊,即说偈言:

    布施及爱语,或有行利者,

    同利诸行生,各随其所应,

    以此摄世间,犹车因釭运。

    世无四摄事,母恩子养忘,

    亦无父等尊,谦下之奉事。

    以有四摄事,随顺之法故,

    是故有大士,德被于世间。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大正藏》第二卷185页A12-29行

    略解

    第一节“何谓四摄”。此节说:“四摄法是佛所说,谓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此节列举了四摄的名目,说明了“四摄”是佛教首倡的伦理思想。

    第二节“四摄十二义”。此节对“四摄”的含义作了详细的阐释,可分作三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了“四摄”作为菩萨摄化众生基本方法的重要性,同时列出了名目。第二部分从不同角度说明了四摄的十二种含义。前六种是从不同方面提出相应的方法,以解决众生的实际困难,使其获得利益。第七、八、九种指出要以弘扬佛教伦理道德思想作为实践四摄的内容。第十种完全把“六度”纳入到四摄当中。第十一种把四摄与成就菩萨的四种境界相对应。第十二种把四摄与成就菩提的四个步骤相对应。第三部分作了总结。

    第三节“四摄化众生”。此节首先说:“一切有情将何引化?须行四摄法而济度之。”“摄”在此有引化、济度的意思。四摄是引导众生走向道德的必要方法,是重要的道德修养准则。

    第四节“四摄为大孝”。此节主要指出了奉行四摄的两种意义,在此只介绍前者。如说:“惠施及软言,利人多所益,同利等彼己,所有与人共。此四多负荷,任重如车轮;世间无此四,则无有孝养。”说明了四摄的社会道德价值。“惠施”即“布施”,“软言”即“爱语”,“利人”即“利行”,“同利”即“同事”。“四摄”的这种表述更加明确。其中“同利等彼己,所有与人共”,是社会经济中极为崇高的道德关系准则。之所以说缺失此四摄法“则无有孝养”,是因为不行四摄者,内不能孝亲,外不能利人。在此将四摄作为“孝”的重要标准,具有广泛的社会现实意义,即以利人为“大孝”,打破了以家族为中心的孝道观。研习此节时,宜与本章第八节相参照。

    第五节“四摄即四恩”。此节说:“布施惠人;爱敬仁和;利人饶益;等劝财共。以是四恩,普济一切。”佛教将四摄作为施恩与人的准则,切实而明确。此中“等劝财共”与第四节“同利等彼己,所有与人共”之意完全一致。“同事”之所以又称作“同利”或“财共”,原因在于“同事”目的在于谋求共同利益。

    第六节“四摄之境界”。此节将行四摄的境界分作两种,一是一般意义上满足他人的要求和利益,这种四摄的结果是容易败坏的;二是“以法”行四摄,此处所说的“法”是最高道德标准意义的境界或方法,能够给人以彻底的帮助,所以说“不可坏”。

    第七节“四摄之法行”。此节所提出的十种法行,一至三种属“布施”,四至七种属“爱语”,八种属“利行”,九至十种属“同事”。经中此十种法的具体阐释,对进一步认识和实践“四摄”有重要作用。对第八种“利行”的阐释说:“利益行者,谓令有情不善不起,善法安立。”把“利行”的意义确立在道德范畴中。

    第八节“佛说四摄经”。因此节是以一部完整的经典形式出现的,故笔者加以《佛说四摄经》的名称。于此节中说:“若所有法是众之所取,一切皆是四摄事。或有一取施者,或一取爱语者,或一取行利者,或一取同利者。过去世时,过去世众,以有所取者,亦是四摄事。未来世众,当有所取者,亦是四摄事。”此中之义在于说明,过去、现在、未来人们所选择的道德行为准则,都在四摄的范围之中,不论选择其中一种还是多种。于此节最后概括说:“以有四摄事,随顺之法故,是故有大士,德被于世间。”依此可知,佛教以“四摄”作为道德行为准则普行于世。

    第二章四摄别述

    之一布施

    (略)

    按语:四摄中的“布施”同于六度中的布施,故在此不再介绍。

    之二爱语

    提要

    “爱语”又名“软语”,是指柔和友爱的言语。它是语言行为的道德准则。与之相关的论述本书中很多。在阅读此部分时可参照第二篇第六章“十善恶别述”之四至之七,以及第二十六篇“语言道德”。

    本部分由五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作三类。第一、二节为一类,指出了爱语的准则;第三、四节为一类,指出了爱语的方法;第五节为一类,阐述了爱语的意义。

    第一节爱语之准则

    云何菩萨性软语?菩萨摩诃萨欢喜语、乐闻语、实语、法语、义语、利众生语,是名性软语。

    《菩萨善戒经》卷第五,《大正藏》第三十卷989页B6-7行

    第二节口恒说爱语

    口恒爱语,远离诸恶不善之法,修习众善。不自矜高,于他不下,不作恶口及无义语。

    《胜天王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五,《大正藏》第八卷712页A27-29行

    第三节爱语之方法

    一切软语者,菩萨摩诃萨若见有人初未相识,见已软语先意共谈,若见前人端正有德胜于己者不怀妒心,破于骄慢敬意问讯:四大安否?道路疲极否?苦恼否?善来相见,为施床座,给施浆水。为行世法故,随众生意故,菩萨终不为诸众生说粗恶语,所谓死杀、破坏、劫夺、失物,唯说善语。所谓汝儿息长大今已娉娶,财物滋息,谷米丰熟,智慧成就,信、戒、施、进,广博多闻。菩萨具足如是法语为利众生,是名一切软语。

    《菩萨善戒经》卷第五,《大正藏》第三十卷989页B7-17行

    第四节困境之爱语

    难软语者,若有众生来害菩萨,菩萨于彼生于子想,至心软语谓打者、骂者、劫者。

    又难软语,菩萨摩诃萨常为痴人软语说法,身、口、意业多受众苦,虽受大苦续复教喻:汝好勤学,后当如我或复见胜,是名难软语。复次,菩萨见有瞋人、妒人、悭人,不受师教,欺诳师长、父母、宿德,恶害、邪见、贼、旃陀罗,与共软语不生恶心,是名难软语。

    《菩萨善戒经》卷第五,《大正藏》第三十卷989页B21-29行

    第五节爱语者人敬

    若人以爱语,世间咸恭敬,

    见者生欢喜,视之如父母。

    《诸法集要经》卷第五,《大正藏》第十七卷485页B22-23行

    略解

    第一节“爱语之准则”。此节说:“云何菩萨性软语?菩萨摩诃萨欢喜语、乐闻语、实语、法语、义语、利众生语,是名性软语。”“性”义指“本性”或“自性”。“利众生语”义指利益众生的言语。

    第二节“口恒说爱语”。此节说:“口恒爱语,远离诸恶不善之法,修习众善。不自矜高,于他不下,不作恶口及无义语。”“口恒爱语”是语言的道德准则,与“恶口”相对。

    第三节“爱语之方法”。此节所说“一切软语”义指对一切人和不同的情况皆以“爱语”相待。此节所指出的实践爱语的方法,既是切合实际的也是富有道德性的。如说:“为行世法故,随众生意故,菩萨终不为诸众生说粗恶语,所谓死杀、破坏、劫夺、失物,唯说善语。所谓汝儿息长大今已娉娶,财物滋息,谷米丰熟,智慧成就,信、戒、施、进,广博多闻。”由此可知,“爱语”包含着对世人生活和事业关切和祝福的语言。

    第四节“困境之爱语”。此节原文中称之为“难软语”,义指面对各种困境能够爱语。此节主要列举了四类“难软语”,如第一类说:“难软语者,若有众生来害菩萨,菩萨于彼生于子想,至心软语谓打者、骂者、劫者。”面对此种情况反施以爱语既是困难的,也是难能可贵的。这种爱语并非是无能或软弱的表现,而完全是为了增进自己和他人道德的需要,是慈悲的表现。

    第五节“爱语者人敬”。此节说:“若人以爱语,世间咸恭敬,见者生欢喜,视之如父母。”爱语既是爱护和利于他人的话。以爱语与人交流容易使人接受,同时也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之三利行

    提要

    “利行”即是利益他人的行为,它是佛教的一切道德和行为的根本准则。符合这一准则,人的行为就有价值。欲了解“利行”的更多意思,宜参阅第三十三篇“处世之道”和第三十七篇“自利利他”。

    本部分由两节组成,高度概括和准确反映了“利行”的精神实质。依其内容差异,两节各为一类。第一节对“利行”作了界定;第二节阐明了以“利行”为人生最高职责和志向的道理。

    第一节何谓利行

    云何利行摄事?答:此中利行者,谓诸有情或遭重病,或遭厄难,困苦无救,便到其所,起慈愍心,以身、语业方便供侍,方便救济,是名利行。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九,《大正藏》第二十六卷403页A18-21行

    第二节利行为职志

    我于今生中,净心行利行,

    于利益既无,何事于食饮?

    凡所作为事,要在于利他,

    彼无利非爱,定获罪无疑。

    《菩提行经》卷第二,《大正藏》第三十二卷548页C14-17行

    略解

    第一节“何谓利行”。此节以救人于苦难作为利行,这是最首要、最基本的利行准则。

    第二节“利行为职志”。此节说:“我于今生中,净心行利行,于利益既无,何事于食饮?凡所作为事,要在于利他,彼无利非爱,定获罪无疑。”在此清楚地表明了以“利行”作为人生和佛教信仰的追求,它的积极性和崇高性是无以逾越的。于此还说明了“利行”即是“利他”的道理。

    之四同事

    提要

    “同事”是具有普遍社会意义的行为准则,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社会的发展状况。人类社会的进步无不表现在“同事”关系的扩大和改良上,这在当今尤显重要和突出。因此,将“同事”确立为一种伦理准则是非常必要的。因佛教认识到万物的一体性,所以能够正确地把握人的社会关系。可以说,整个佛教伦理思想或信仰都是以增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良好关系为目的的。因此,佛教并没有让人逃避社会。“同事”是佛教一切伦理思想的准则,如“慈悲”、“自利利人”、“自爱爱人”、“尊重于人”等都是最好的说明。

    本部分由三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分为两类。第一节为一类,对同事作了界定;第二、三节为一类,主要阐述了同事的准则和方法。

    第一节何谓同事

    云何同事摄事?答:此中同事者,

    谓于断生命深厌离者,为善助伴,令离断生命;

    若于不与取深厌离者,为善助伴,令离不与取;

    若于欲邪行深厌离者,为善助伴,令离欲邪行;

    若于虚诳语深厌离者,为善助伴,令离虚诳语;

    若于饮诸酒深厌离者,为善助伴,令离饮诸酒;

    诸如是等,说名同事。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九,《大正藏》第二十六卷403页A29-B7行

    第二节同事之准则

    于他种种所应作事,所谓商、农、放牧、事王、书印、算数、善和诤讼、追求财宝、守护、储积、方便出息,及以舍施、婚姻集会,于是一切如法事中悉与同事。

    于他种种斗讼争竞,或余所有互相恼害,能令自他无义无益,受诸苦恼,如是一切非法事中不与同事。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十五,《大正藏》第三十卷479页B18-24行

    第三节同事重身教

    (一)

    云何名菩萨摩诃萨同利?菩萨摩诃萨既自成就具足善法,复以此法转劝众生,是名菩萨同利。

    菩萨摩诃萨为同行故教化众生,众生受已善法心坚难可倾动。何以故?众生谛知:菩萨成就是善法已,转以劝我,为欲令我得安乐故。若修善法得恶事者,菩萨摩诃萨终不自修以劝于我。菩萨劝化无量众生同己利时,无有一人能说菩萨自不成就而劝于人;亦无有言汝自不善,云何劝他令行善法?

    《菩萨善戒经》卷第五,《大正藏》第三十卷990页B14-23行

    (二)

    云何菩萨同利?是菩萨此义此善若等若胜,授与众生悉与己同,是名菩萨与众生同利。菩萨得此同利,调伏众生,坚固决定,终不退转于劝授善法。何以故?彼作是念:是菩萨与我同利,必能令我安隐快乐,以是菩萨所授我者自修行故,非不乐因而自修行。若以同利教授众生,彼终不言:汝自不行,云何劝授教诫他人?汝应从他咨受教诫。

    《菩萨地持经》卷第七,《大正藏》第三十卷924页C25行-925页A4行

    略解

    第一节“何谓同事”。此节以“五戒”作为与人同事的准则,主要突出其道德意义。

    第二节“同事之准则”。此节提出了同事与否的具体内容和准则。首先在同事的方面指出:“于他种种所应作事,所谓商、农、放牧、事王、书印、算数、善和诤讼、追求财宝、守护、储积、方便出息,及以舍施、婚姻集会,于是一切如法事中,悉与同事。”由此表明,佛教提出的同事内容及准则,包含了商、农、牧、政治、文化、生活等一切正当的社会现实活动。在不应同事的方面指出:“于他种种斗讼争竞,或余所有互相恼害,能令自他无义无益,受诸苦恼,如是一切非法事中不与同事。”依此而论,不同事的内容和准则在于对人生和社会有害的一切事情。其中“非法事”概指违背“法律”和“道德”两方面的问题。

    第三节“同事重身教”。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说明了只有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才能获得他人的信任,从而带动他人共同从事于正当的事业。此节从事业的开拓方面指出了同事的意义。其中所说的“同利”即是“同事”,因为同事的目的在于共同利益。

    第三章八正道

    提要

    “八正道”又名“八圣道”。因此道不偏邪,故称为“正道”。又因是使人成为圣者的必经之道,故名为“圣道”。另外,“正”、“圣”之义是相通的。

    “八正道”是佛教伦理的思想纲要和实践准则,它包含了“十善”、“六度”。用“十善”、“六度”的内涵可以具体解释“八正道”。如对“八正道”作适当的引申,可以成为具有普遍社会现实意义的道德准则。

    本章由三节组成,依其内容差异可各分为三类。第一节为一类,对“八正道”作了界定;第二节为一类,阐明了“八正道”与“三学”的关系;第三节为一类,阐明了“八正道”与“三自”的关系。

    第一节何谓八正道

    (一)

    复何名为八正道法?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谓正见者,信有施法;信有父母、有诸善行及不善行,如是善、不善业当有果报;有今、后世;于其世中,有诸众生、有阿罗汉如理修行,以自通力见如是法: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如是等事,名为正见。

    何名正思惟?谓离邪思。邪思法者,起不正见,发贪、瞋、痴。远离如是,名正思惟。

    何名正语?谓离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等语,是名正语。

    何名正业?谓离杀生、偷盗、邪染等法,是名正业。

    何名正命?谓具正见,正法出家,被于法服,离诸邪行,信于正法,乃至受用饮食坐卧皆依正法,是名正命。

    何名正精进?谓离邪勤,于真实法而起正勤,是名正精进。

    何名正念?谓离邪念,常念正法,记忆在心,无所忘失,是名正念。

    何名正定?谓心、心所不起散乱离诸攀缘,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决定正观,是名正定。

    如是名为八正道法。

    《佛说决定义经》,《大正藏》第十七卷653页B25-C18行

    (二)

    何等为正见?谓说有施,有说,有斋,有善行,有恶行,有善恶行果报,有此世,有他世,有父母,有众生生,有阿罗汉、善到、善向,有此世他世,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

    何等为正志?谓出要志、无恚志、不害志。

    何等为正语?谓离妄语、离两舌、离恶口、离绮语。

    何等为正业?谓离杀、盗、淫。

    何等为正命?谓如法求衣服、饮食、卧具、汤药,非不如法。

    何等为正方便?谓欲精进,方便出离,勤竞堪能,常行不退。

    何等为正念?谓念随顺,念不妄、不虚。

    何等为正定?谓住心不乱坚固摄持,寂止三昧一心。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八,《大正藏》第二卷203页A4-17行

    第二节八正道与三学

    正语、正业、正命,名为修戒;正念、正定,名为修定;正见、正思惟、正精进,名为修慧。

    《瑜伽师地论》卷第十五,《大正藏》第三十卷355页A20-22行

    第三节八正道与三自

    自调者,正语、正业、正命;自净者,正念、正定;自度者,正见、正思惟、正方便。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一,《大正藏》第二十五卷488页A18-20行

    略解

    第一节“何谓八正道”。此节集相关资料两条。其一首先说:“复何名为八正道法?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一、“正见”相对“邪见”。义指能够正确认识事物的因果法则,从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善恶观和价值观。它在“八正道”中具有主导地位。“邪见”的详细解释可参阅本书第二篇第六章之十“愚痴”。

    二、“正思惟”相对“邪思”。对该部分的解释如原文中说:“邪思法者,起不正见,发贪、瞋、痴。远离如是,名正思惟。”由此可知,“正思惟”既是正确的思想活动,又可称作是思想道德。“贪、瞋、痴”的具体道理,可参阅本书第二篇第六章之八至十一部分。

    三、“正语”相对“邪语”。于原文中说:“何名正语?谓离妄言、绮语、两舌、恶口等语,是名正语。”因此可以说,“正语”即是正确的语言道德行为。这方面的道理于本书第二篇第六章之四至七有详细介绍,宜参阅。

    四、“正业”相对“邪业”。如原文说:“何名正业?谓离杀生、偷盗、邪染等法,是名正业。”“正业”在此义指正确的道德行为活动,这方面的详细道理,在本书第二篇第六章之一至三中有介绍。

    五、“正命”相对“邪命”。“命”在此是“生活”或“生存”的意思。“正命”即是通过正当的方式方法获取生活资粮。

    六、“正精进”相对“邪精进”。如原文中解释说:“何名正精进?谓离邪勤,于真实法而起正勤,是名正精进。”指一切对人生和社会有真实助益的努力活动。“精进”的详细道理,可参阅本书第三篇第二章之四“精进”。

    七、“正念”相对“邪念”。原文解释说:“何名正念?谓离邪念,常念正法,记忆在心,无所忘失,是名正念。”依此而论,“正念”指能常忆念正法,有利于人们增长正确的知识与见解。“正法”泛指佛教“五戒、十善、六度”等佛法,以及社会中各种有益的知识。

    八、“正定”相对“邪定”。于原文中解释说:“何名正定?谓心、心所不起散乱离诸攀缘,于奢摩他、毗钵舍那决定正观,是名正定。”通俗地说,“正定”即是对思想活动的正确定位。“心”又名“心法”,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起主观能动作用的“八识”。“心所”又名“心所法”,它是“八识”派生的各种善恶活动,共有五十一种,详见正果法师著《佛教基本知识》一书。“奢摩他”义为“止”,是禅定七名之一,指思想活动的专注。“毗钵舍那”义为“观”,指通达事理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禅定”具有重要的实际道德意义,较详细的阐释可参阅本书第三篇第二章之五“禅定”。

    第二节“八正道与三学”。此节说:“正语、正业、正命,名为修戒;正念、正定,名为修定;正见、正思惟、正精进,名为修慧。”“戒、定、慧”是佛法的总纲领,简称“三学”。依此而论,“八正道”包容了所有的佛教思想。

    第三节“八正道与三自”。此节说:“自调者,正语、正业、正命;自净者,正念、正定;自度者,正见、正思惟、正方便。”“正方便”义指面对问题有机智灵活的处置方法。通常情况下“八正道”中并没有“正方便”,在此它代替了“正精进”。“自调、自净、自度”可称为“三自”,它是“自觉”信仰的实践方法,充分表明了佛教肯定人自我完善的能力,以及否定有外在神力的主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