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吉藏
    释吉藏(公元549-623年),三论宗的创始人,著名的义学高僧。他的祖先原是安息人,因避世仇,移居南海(今广西、越南一带),后又移居金陵(今南京)。吉藏出生在金陵,幼年时代,其父带领他去拜见真谛三藏,真谛为他取名“吉藏”。

    吉藏的家庭,世代奉佛。其父后为出家人,法名道谅,是一位很讲修持的人。唐道宣《续高僧传》卷十一说道谅“精勤自拔,苦节少伦,乞食、听法以为常业”。吉藏常随其父去兴皇寺听法朗讲法。年七岁,又从法朗出家,开始研习佛学。年十九,秉承师命,为众复述。在复述过程中,显示了他的才华。道宣说他“精辩锋游,酬接时彦,绰有余美”。他受具足戒之后,声望日高。当时陈桂阳王崇拜其学识,钦佩其风采。陈亡隋兴吉藏移居会稽嘉祥寺。他在这里法缘殊胜,每次讲法,听众逾刊因为他住在嘉祥寺大弘佛法,故时人称其为“嘉祥大师”。

    隋代杨广为晋王,在扬州修建四座寺院,邀请吉藏住慧日道场。开皇十九年(公元599年),杨广在长安建道场,请吉藏住日严寺。吉藏到达长安时,皇室以“京辇”迎接,长安城呈的佛教徒亦表示热烈的欢迎。正如《续高僧传》卷十一所说的他“初登京辇,道俗云奔”。由此可以想见其热烈场面之盛况。

    隋炀帝杨广的次子,齐王杨昧久慕吉藏盛名,特于大业五年(公元609年)请他至家,又邀请长安有名的道俗学者六十多人与吉藏一起开辩论会,以吉藏为论主。其中有沙门僧粲者,“自号三国论师,雄辩河倾,吐言折角”。最先向吉藏提问,彼此辩论,往返四十多个回合,最终是吉藏取胜。通过这次辩论会,吉藏的声誉就更大了。

    吉藏在长安讲经,参加听讲的人极多,《续高僧传》卷十一说.他讲经时“七众闻风,今谁者万计,隘溢堂宇,外流四面,乃露缓广筵,犹自繁拥。豪门贵游,皆倾其金贝,清信道侣,俱慕其风芳”。听讲的人一多,当然向吉藏上供养的人也就不少。所以他是“法化不穷,财施填积”。吉藏用这些财物建诸福田,用不完,就充作十个“无尽藏”的积蓄,委托县献来主持这件事。

    隋朝灭亡之后,唐武德初年,李渊进长安,召请僧界十位知名人士管理佛教事务,吉藏是其中之一。武德六年(公元623年)病故。世寿七十有五。

    吉藏一生,著述宏富。蒋维乔的《中国佛教史》根据日本《藏经书院续藏目录》存下列各书:

    《华严经游意》一卷、《弥勒经游意》一卷、《金光明最胜王经疏》一卷、《太无量寿经义蔬》一卷、《大品般若经蔬》十卷、《大品般若经游意》一卷、《仁王般芳经蔬》二卷、《法华经义疏》十三卷、《法华经玄意》二卷、《法华经疏略》六卷、《法华经玄记》十卷、《法华论蔬》、《法华论蔬》三卷、《涅磐经游意》一卷、《中论蔬》十二卷、《百论蔬》九卷、《十二门论疏》六卷、《三论玄义》一卷、《大乘玄论》五卷、《三论略章》一卷、《二谛章》三卷。

    以上共计二十一部,九十一卷。从书目看,青藏的兴趣是多方面的,他不仅对三论有研究,而且对《法华》、《华严》和《涅磐》亦有研究。据现代学者林子青先生说:“吉藏一生的学说有三变,最初宗承他的本师法朗的学说;深究三论和《涅磐》继而摄取天台宗的《法华玄义》;最后倾其全力于三论的阐扬,著作《三论玄义》,树立自己的宗要”。他是三论宗的集大成者。罗什译出三论之后,研究者亦不乏其人。如僧肇、道融、僧朗、僧诠、法朗等,被称为“古三论”;而吉藏的三论学说则被称为“新三论”。据道宣在《续高僧传》卷十一中说吉藏一生讲三论一百余遍、讲《法华》三百余遍。此外,述讲《大品》、《智度》、《华严》、《维摩》等经论各数十遍。

    吉藏博学多识。他创立的三论宗,在隋代可谓盛极一时,但自唐以后,日渐衰微。而他本人,则是受到陈、隋、庸三代王室敬重的人物。他的学说,后来传到了朝鲜和日本,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亦曾兴盛一时。现在仍有人研究三论,但皆不以三论宗人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