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发愿文注》释文
    《西方发愿文注》释文

    [清]省庵法师注清凉书屋释文

    《西方发愿文注》叙

    有人问我说:佛教典籍中所载《净土文》共有三篇,各篇都挺值得推崇,但法师却只对莲池大师所作极口赞叹。再说其文义并不难懂,莲池大师作的略注也很明了,法师为何还要再作注释呢?

    我回答说:其他的《净土文》虽然也值得推崇,但词义不够完备。只有莲池大师的这篇《西方发愿文》,文辞周详,义理完备。请听我解释。这篇愿文可分为六章:一是发菩提心,二是忏悔三障,三是立四弘誓,四是求生净土,五是回入娑婆,六是总申回向。这六章把净土法门从开始发心,直到普渡众生的修持次第,全都包括无遗。为什么呢?因为修持念佛法门,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利利他的菩提心。如果不发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净土,所以愿文以发菩提心开始。虽然立下无上菩提的志愿,如果身、口、意仍被惑业缠缚,一但果报到来,怎么能够脱免?所以必须要忏悔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三种障碍。心中烦惑既已净尽,宿世恶业也已消灭,如果誓愿不坚,修行仍不免退堕,所以要立下四弘誓愿。菩提心和四弘誓都已确立,烦惑和宿业也已净尽无余,便可证得念佛三昧,往生西方净土,故勉之以求生净土。只求自利是小乘,普愿利他才称为大士,所以立志回入娑婆,普度众生。无论自他、因果、事理均圆满究竟,故以总申回向结束。这六条缺一不可。缺了第一“发菩提心”,只能成就人天小果。缺了第二“忏悔三障”,就会长受三途恶报。缺了第三“立四弘誓”,容易生起懈怠。缺了第四“求生净土”,依旧难免轮回。缺了第五“回入娑婆”,只是小乘独善之法。缺了第六“总申回向”,因果便不能究竟圆满。其他的《净土文》,只有求生西方之愿,却没有回入娑婆度生之文,既没有明确发菩提心和立四弘誓,也没有忏悔和回向,所以说词义不够完备。

    这篇《西方发愿文》,莲池大师虽作了略解,但只是显明大意,其中蕴含的理致并未作进一步的阐扬,刚开始学佛的人和根钝的人仍难以领悟。所以我才不怕冗繁,对愿文作了进一步的注释。须知净土法门属于圆教,若不明圆理,怎能成为圆人?若不能成为圆人,又怎能发圆愿、修圆行?因此所作注释,讲到四弘誓愿,一定要以圆教无作之义为究竟。讲到回向,必须要包括回己向他、回因向果、回事向理三种回向。凡涉及事相,必与理体相契。凡涉及发愿,必称性而谈。又因为担心末世修行人对教义不熟,故对其中的名相不作详述。只取其意,而以浅显的词语说明。这样作只是为了有益于初机,岂敢闻于饱学之士?如能因这篇注释而略知大义,然后深研大乘经典、诸祖著述,就会知道菩萨修行的法门、诸佛成道的因果,无一不包含在这篇愿文中,又有哪一法能出于其外呢?这也就是我赞叹和注释这篇愿文的原因。

    问者唯唯而退。我便整理前面所说的话,作了这篇序文。

    雍正四年岁次丙午十二月十六日,东吴虞山沙弥实贤,作于宁波蛟门的海云精舍——

    西方发愿文注

    △初、题目

    △二、入文

    △初、归命请加

    △二、发愿回向

    △初、发愿

    △初、自利

    ○初、发心持名

    ○二、忏悔三障

    ○三、发愿

    初、总愿

    二、别愿

    初、求佛护念

    二、正发愿

    初、现生愿

    二、临终愿

    三、往生愿

    △二、利他

    △三、总结二愿

    △二、回向

    △本文对莲池大师《西方发愿文》的注释分为两大部分:初释题目,次释正文。

    题目共有五个字,有通名和别名之分。其中“西方发愿”这四个字是别名,“文”这个字是通名。

    在别名中,“西方”二字是发愿时的客体目标;“愿”字是发愿时的能动主体;“发”字将发愿时的能动主体和客体目标联系在一起。又“西方”是期愿往生的处所,“愿”是发起往生之愿的心。所说“西方”,包括了依报和正报。所说“发愿”,含摄了自利与利他。西方极乐世界的依报是七宝庄严的清净国界,有着圆融无碍的四种净土。西方极乐世界的正报是教主阿弥陀佛及无量圣贤众,具有一体三身。四种净土是常寂光土、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三身是法身、报身、应身。由于众生机感千差万别,故应身有胜、劣之分。胜应身巍巍堂堂,劣应身则为丈六八尺之躯。

    问:一个极乐世界,为什么要分成四种净土?一尊阿弥陀佛,怎么又有三身?难道这不是割裂和分离吗?

    答:譬如一个月亮,而有月光和光影的不同。又如一面镜子,而有镜中影像和镜光的不同。月光和光影,镜子和镜像,何曾有过割裂和分离呢?法身如同月亮,报身如同月光,化身如同月光照射物体所形成的光影。常寂光土如同镜子,实报庄严土如同镜光,方便有余土、凡圣同居土则如同镜中的影像。就佛自身而言,只是一个法性身,居于常寂光土。为了化度众生,才现报身、应身,应现于实报庄严土、方便有余土及凡圣同居土。其中为证得十地、十住、十行、十回向的菩萨示现圆满报身,居于实报庄严土。为证得声闻果位的菩萨示现胜、劣两种应身,居住于方便有余土。为尚为凡夫的初发心菩萨示现劣应身,居于凡圣同居土。(这里所说的身、土所对应的根机,只就圆教品位而言。如果要含括藏、通、别、圆四教,由于其相千差,较为烦琐,故不再加以引述。)

    问:这四种净土,是同在一处,还是各有不同的分界?

    答:有同在一处的情况,也有各自分界的情况。同在一处的情况,就象同是一水,天、人、鱼、鬼所见彼此不同。各自分界的情况则四种净土各有界域,彼此的处所不同。但上一土的众生能知道下一土的情形,下一土的众生却无法了知上一土。应化情况也是如此(菩萨能应现在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声闻能应现在凡圣同居土。凡夫则只能居于凡圣同居土,不能到上一土)。

    阿弥陀佛究竟证得三身。果位圣众分证三身。凡夫则理体上虽具备三身,但还不能发起功用。这里讲的三身、四土,是就不同根机众生所见差别而言,故各各有所不同。若就实际理体而言,则依报与正报本自不二,理体与功用也本无差别,所以说是圆融一体。

    题中“发愿”包括自利和利他两个方面。自利则现生断除惑业,来世即往生净土。利他也是如此。所说的“发”,是激发之义。所说的“愿”,是希求之义。所谓激发就如离弦之箭,不可中止。所谓希求就如世人爱好美色、谋求重利一样专心致志。有的人也发愿往生净土,但过了不久便退惰,便不能称之为“发”。还有的人虽然口谈净土,心里依旧贪恋娑婆世界,这也不能称之为“愿”。“愿”这个字,本身就包含了信、行。信即深信自、他、因、果、事、理都真实不虚(即相信自心本来是佛,别人也如此;相信念佛为因,必会成就往生净土和最终成佛的果报;相信事相上的西方极乐世界真实存在,而理体上的西方极乐世界为自心所具、所现。这些一一都是真实的,因此说不虚)。行即专一持念佛号,不杂不散。愿即心里时时都怀着喜乐,念念都期盼往生。信、愿、行三者缺一不可。有信、行,但仍可能不愿往生。但已发愿往生,却不会仍无信、行。

    问:有人听说西方净土,心里很喜乐,但不念佛,这样能往生吗?

    答:如果真的心生喜乐,一定会生起希求。如果生起希求,必然会念佛。喜乐而无希求,不是真的喜乐。希求却不念佛,怎能算是希求?如果喜乐、希求、念佛,却不能往生,这是从来也不会有的。

    问:有人对西方净土既有喜乐,又有希求,也肯念佛,但是世间心很重,贪恋尘劳,这样的人能往生吗?

    答:只要将猛,不怕贼强。如果希求往生的心很恳切,系念佛号的心很专一。贪恋即使重,也会自然而然的逐渐轻微,便能够往生了。就如同舍银而取金,舍鱼而取熊掌,有什么难的呢?只怕愿力敌不过爱力,佛念胜不过欲念,悠悠忽忽,半信半疑,那样就没什么办法了。

    又问:行善生天,作恶堕入地狱,并不需要发愿。念佛往生,也应如此,何必非要发愿后才能往生呢?

    答:三界内的因果报应,都是随众生各自的业力所感,自然不用发愿便会如此。求生西方净土乃是横超三界的希有因缘,若不发大愿激励自己,纵然念佛,也决不可能成功。譬如牛在熟路上,虽然无人驾御,也能回家。若在陌生的路上,它肯定会搞不清方向,必须由御者手执缰绳,再加以鞭策,然后才能继续往前。众生的心性如牛,三界如熟路,西方净土如生路,愿如御者,信如手,念佛如缰绳,四弘誓如鞭策。往生如行路,无愿便不能往生,就象牛无人驾御一样。所以必须用发愿来激励自己。

    问:信、愿、行三资粮,现在已经知道了。可是十方都有佛国,何必非要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呢?

    答:这是因为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与娑婆世界的众生有很深的因缘,其他国土的佛则不尽如此,所以专求往生极乐世界,而不是其他佛国。又因为极乐世界的依报、正报超过了十方世界,为诸佛一致称扬赞叹。不仅凡夫愿生到那里,菩萨也是如此。不仅娑婆世界的众生发愿往生,他方世界的众生也同样。极乐世界既没有见佛闻法的八种障难和三恶道,也没有贪、瞋、痴三毒和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会、爱别离、五阴炽盛的八苦,衣食自然,寿命无量,水鸟、树林皆能说法,声闻、菩萨为数众多,可以和这些有着最殊胜善根的人常在一起。所以在《佛说阿弥陀经》中,释迦如来才会苦口婆心的叮咛说:“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又问:祖师说:“智者知道自心是佛,愚人只知往生西方。”照这么说,愚钝的人就只好念佛,而有智慧的人应该参禅。若是一概劝人往生西方,恐怕有违祖师之意,而失之偏颇。

    答:如果说求生西方的都是愚人,那从前的各代祖师,莲社中的高僧大德,以至马鸣、龙树、文殊、普贤等大菩萨,也都是愚人吗?也不懂是心是佛的道理吗?要知道就实际理体的圆满证悟而言,只有佛一人才可称为智者,其余都只能算是愚人。若论事相,则千差万别,怎能一概而论。呜呼!祖师为了破除人们对有为法的执著,才作如是说。你却由此执于顽空,因药而致病。你应该知道,对有为法的执著还比较容易对治,而对顽空的执著却难以破除,天底下最愚蠢的人,不是你自己又是谁呢?

    又问:古时有人发愿来世出生在佛法兴盛之地,长大后得遇明师,生正信而舍俗出家,以童真之身修行悟道,这又是为什么?

    答:从前的时候正值像法兴盛,人的根机还比较利,明师也容易遇到,因此修行悟道还不难。即使现世没有悟道,来生仍有希望,所以才发这样的愿。现在则已经完全不同,佛法越来越衰颓,人的根机越来越钝。邪知邪见的人多,正知正见的人少,退堕容易,进道却很难。自身的障碍和外在的魔扰,每个人都有。明师、善友,希有难逢。只见到处都是出家人,却没有听说有谁得道。无始劫来直到今天尚未证道,下一世又能如何呢?草堂青、真如喆,败迹昭然。《大集经》中如来的预言,便是最好的见证(《大集经》说:“后五百岁中,亿亿人修行,无有一人得道,唯依念佛法门得度生死。”)。若还有人不知利害,妄自效法古人,仍发这样的愿,实在是大错特错。再说佛法兴盛之地,哪里能比得上极乐世界?说到明师,谁能比得上阿弥陀佛?说到出家,怎能比得上横超三界?说到修行悟道,怎能比得上往生西方,花开见佛,顿获无生法忍?不发这样的愿,却愿继续滞留在娑婆世界,这样的人实在是太愚迷执著了。

    问:往生西方我当然愿意,但自己是一个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轻微,怎容易得生极乐世界呢?

    答:其他法门学道,全靠修行者的自力。念佛往生西方净土,则完全仰赖阿弥陀佛的愿力。靠自力修行非常难,所以累劫至今尚未证道。仰靠阿弥陀佛的他力救度则容易得多,故只此一生即可成功。所以念佛能一日至七日一心不乱,就能往生。临终至心十念乃至一念,也能蒙佛接引。纵然是广行十恶的罪人,佛都不会弃舍。何况凡夫能力修十善,一生发愿念佛,怎会不能往生呢?至心称念一声洪名,就能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何须因宿业深重而怀疑。片刻执持圣号,就能胜过上百年的布施供养,何须因福善轻微而忧虑。只要坚固自己的信心,我所说的决无半点虚假。

    又问:兜率内院就在欲界之内,又有一生补处的弥勒菩萨在那里说法。何不上生兜率内院亲近大士,却要舍近求远,去十万亿佛土之外的他方世界呢?

    答:西方净土是仰仗阿弥陀佛的愿力接引往生,所以虽远而易至。兜率内院则要靠修行人自己的禅定力才能上升,所以虽近而难生。若无相当的禅定功夫,是无翅欲飞,求升反坠。何况兜率天的五欲之乐,连初心菩萨都要沉迷,西域无著、世亲、师子觉三兄弟之事可以做为殷鉴。(《大唐西域记》记载:无著、世亲、师子觉兄弟三人发愿同生兜率见弥勒菩萨,三人相约,谁要是先上生到兜率内院,一定回来相报。后来师子觉先逝世,却杳无消息。世亲接着逝世,隔了一年才来相报。无著问道:“生到兜率天了吗?”世亲回答说:“已生到兜率天,见到了弥勒菩萨。”无著又问:“师子觉在哪里?”回答说:“他已生到兜率外院,因为耽著欲乐,还未见到菩萨,所以没来相报。”由此知小菩萨尚且如此,何况是凡夫,怎么可以不知利害呢?)

    又问:东方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国土,其依正庄严与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差异。又有八大菩萨,在人临终的时候指示道路。何不求生东方琉璃世界,而一定要发愿去西方净土呢?

    答:《药师经》中所说,主要是为了现世消灾延寿,并非专门劝人往生其国。经中所说的菩萨示路,是针对一类善根所感果报具有时处不定特性的众生,想随愿生于有佛国土,供佛闻法。其人福慧具足,所愿均可实现。所以听到药师佛的名号,临终时便随其念生于其国。八大菩萨特来示路,引至往生之处。也并不是一定都往生药师佛国土。所以《药师经》上说:或者因此生于天上,或生于人间做转轮王统辖四大部洲,教导人民遵行十善。这些如果不是本人福慧具足,又怎么可能呢?而阿弥陀佛的国土,专门劝人往生。大乘经典广为称扬,十方众生无不愿往。阿弥陀佛与西方圣众垂手接引,释迦牟尼佛和十方诸佛赞叹护念。若是舍离通途大道,去走偏狭小路。执著一时之语,背弃常时训诲。生东生西犹豫不定,持名念佛又不专一。既无福慧,又无神通。恐怕临终不能往生,反而前路茫茫。怎么可以不作正确的抉择呢?

    如果想要心念专一,志向明确,不去极乐世界又去哪里呢?志向明确,所以说“西方”。心念专一,所以说“发愿”。“文”是指诠释其义的语言篇章。

    愿有通有别,通愿即四弘誓愿,别愿即各人随自已心意所发的种种誓愿。所发之愿均可通称为愿,而发菩提心可以别称为“发心”,发四弘誓可以别称为“发誓”,求往生西方则可以称为“发愿”。另外,回向也可以称为愿,譬如《华严经》的“十回向文”,一一都说“愿众生”。

    求生西方,将一切的菩提心、一切誓愿,以及十方三世一切佛法,都包括无遗,故以“西方”二字置于标题之首。

    这篇《西方发愿文》,事理周备,行愿深广。有识之士应当深味其言,力行其事。这样才能自利利他、因正果圆,而不仅仅是文字语言、音声唱和而已。

    题目注释完毕。

    △第二部分为对正文的注释,分为两部分:初归命请加、二发愿回向。

    △初归命请加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我今发愿愿往生,唯愿慈悲哀摄受。

    偈文的前二句是以身命归依阿弥陀佛,后两句是请求阿弥陀佛慈悲加护。

    发愿的开始先以身命归依阿弥陀佛,是为了让佛了解并接受自己的诚心。“稽首”,是礼佛的仪式,以头触地停留片刻后抬起,故名稽首,用以表示对佛的至极尊敬。“西方安乐国”,总指极乐世界的依报国土。“接引众生大导师”,指极乐世界的正报教主阿弥陀佛。称作“安乐国”,是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没有八苦,所以称为“安”;没有三毒,所以称为“乐”;由法王阿弥陀佛统辖,所以称为“国”。所说的“接引”,是因为众生沉沦苦海,所以佛以智慧之手相接,令众生出离苦厄;众生执著于五欲,所以佛以种种快乐之事诱导,令众生远离缠缚,所以叫做接引。所说的“导师”,是能够引导人走上正道。众生是非颠倒,以苦为乐,以邪为正,不知道出离苦海的要径,于是本师释迦牟尼佛便阐明娑婆世界之苦,西方极乐世界之乐,令众生欣慕极乐,厌离娑婆,发愿往生西方,所以称为导师。外道不能正确分辨邪正,妄立宗派,招徕徒众,虽为人之师,却不能导人以正道。声闻已能超离三界,却不愿教化众生,因此虽能导人出离生死轮回,却不堪为师。菩萨能够教化众生,可作导师,但却不能称为“大”。只有阿弥陀佛,以大悲誓愿为船,于生死大海中普渡众生,不执迷于轮回的此岸,不停留在涅槃的彼岸,也不因爱见、懈怠而止于中流,能够引导无量众生抵达解脱的彼岸。如此究竟广大的利益遍于十方世界,尽于过去、现在、未来,永无止息,所以称为“大导师”。

    “我今愿往”,是向阿弥陀佛申述自己的心愿。“唯愿摄受”,是请求阿弥陀佛慈悲垂护。爱护叫做“慈”,怜悯叫做“悲”。犹如母亲思念子女,心中片刻都不离开,这就是“摄受”。

    初归命请加注释完毕。

    △第二发愿回向分为两部分:初发愿、二回向。初发愿又分为三部分:初自利、二利他、三总结。初自利又分为三部分:初发心持名、二忏悔三障、三发愿。

    △初发心持名

    弟子某甲,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故,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期生净土。

    “普为四恩三有、法界众生”,是指发心时所涉及的外在对象。“求于诸佛一乘无上菩提道”,是指能发起菩提志愿的自心。“专心持念阿弥陀佛万德洪名”,是指所念的佛。“期生净土”,是指期望往生的处所。

    菩提心的生起,必须要有相应的外在对象。如果没有所涉及的发心对象,心中便无所忆念,菩提心也就无从生起。发心所涉及的对象又有范围的广与狭及关系的远与近的不同。“四恩”的范围较窄、关系最近,“三有”居中,“法界众生”则关系最远、范围广大无量。发心所涉及的对象如此,菩提心的生起次第也如此,也一定要先亲后疏,由近及远。所说的“四恩”,对在家人而言,是天地、国王、父母、师长。对出家人而言,是父母、师父、国王、施主。所说的“三有”,即三界,也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彼此相隔有别,叫做界。随其业因所受果报不亡,因此称为有。三界是六道众生以卵、胎、湿、化四种方式繁衍生息之处,愿文在这里是用依报指代其中的各类正报众生。所说“法界众生”,包括十方无量世界的一切众生,即菩萨、缘觉、声闻、天、人、阿修罗、畜生、饿鬼、地狱等九法界众生。

    发愿所求的并非声闻、缘觉的二乘法,也非包括声闻、缘觉、菩萨的三乘法,而是最终圆满成佛的一乘法门,故名“一”。能够运载众生故名“乘”。“无上”即没有再能超于其上的。“菩提”即能够达到彻底觉悟的内在智慧。愿文这里是说,自己并非只为了自利,而是要广报四恩。又不只报答四恩,还要普度六道四生。又不只普度一个大千世界内三界中的六道四生,而是为了十方无量世界的一切众生,让他们都得到度脱,证得一乘无上菩提之道,因此而发菩提心。

    “专心”是指不夹杂其它的事务。“持念”是指忆念不忘。阿弥陀佛的名号具备了无上圆满的万种德行,所以叫做“万德洪名”。“期”即期望。极乐世界没有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等等浊恶的现象,所以叫做“净土”。如果念佛但不发广大的菩提心,就不能与阿弥陀佛的本愿相应,便不能往生。如果发了菩提心,但不专心念佛,也不能往生。所以必须以发菩提心为正因,以念佛为助缘,然后发愿往生净土。修净业者,不可不知。

    △二忏悔三障

    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我及众生,旷劫至今,迷本净心,纵贪瞋痴。染秽三业,无量无边。所作罪垢,无量无边。所结冤业,愿悉消灭。

    “又以业重福轻,障深慧浅,染心易炽,净德难成”,说明忏悔的原因。“今于佛前,翘勤五体,披沥一心,投诚忏悔”,说明忏悔的方法。“我及众生”以下,是正式陈言忏悔。

    此段愿文衔接上文。虽然念佛发心,愿生净土。可自己罪业深重,福善轻微,障道因缘很多,智慧又很浅。染污的心识象火一样炽盛,清净的功德却一毫也没有。说到这里,怎么能不悲伤?末世凡夫的根器便是如此的钝劣。这些罪障能障碍修行人无法往生净土,那该怎么办呢?所以当务之急便是要忏悔罪障。

    先解释“业重福轻”。“业”即十恶业,“福”即十善业。十恶中,属于身业的有三种,即杀生、偷盗、邪淫;属于口业的有四种,即妄言、绮语、两舌、恶口;属于意业的有三种,即悭贪、瞋恚、愚痴。如果与此十恶相反,就叫做十善。在范围上,“重”是指十种恶业无所不造,而“轻”是指十种善业中仅有一种。在性质上,十恶的性质最为严重的称为业重,十善的性质最为轻微的称为福轻(例如十种恶业中,杀生以杀害父母、师父的性质最为严重,杀害其他人的性质居中,杀害畜生、昆虫等的性质为轻。其它恶业的性质的轻重之分与此类似。十种善业的性质轻重可由此推知)。在程度上,猛烈作恶称为业重,泛泛行善称为福轻。比如瞋恨人便咒其速死,杖打人便当下毙命,这便是业重。刚念佛就说嘴酸,才拜佛又说腰痛,这便是福轻。

    现在解释“障深慧浅”。“障”有二种,一是外障,二是内障。外障有二种,一是世缘的逼迫,二是天魔外道的纠缠。内障有二种,一是疾病夭折,二是愚痴颠倒。“慧”有二种,一是方便慧,二是真实慧。闻、思、修为方便慧,见道为真实慧。见道又有二种,一为小乘,二为大乘。大乘见道有二种,一为空、假二谛,二为中道。中道又分二种,一为离空、假之外而取中道的“但中”,二为不离空、假而圆融中道的“圆中”。如果就各种慧而论其深浅,那么闻慧为浅,思慧为深,以至但中为浅,圆中为深,各种慧的深浅关系可依此推知。所言“障深”,指内障、外障同时发生。所言“慧浅”,指虽听闻佛法,理解却很肤浅。比如刚要修行便生重病,才入正道却遇到邪师,就是障深。还有尚未证得内凡便说已超越佛地,稍微通达一些世间智慧就说自己已经开悟,就是慧浅。

    贪、瞋、痴即“染心”,戒、定、慧即“净德”。所言“易炽”,是指其瞋恚如同火焰,触到干草而越烧越旺;其贪爱好似藕丝,用钝刀切割却牵连不断;其愚痴则邪见之网越织越密,越缠越紧,邪见之根越种越深,越长越繁。所言“难成”,戒则对于各种律仪持少犯多,定则大小乘禅定无从修习,慧则权实两种妙智证悟无门。而一沾染尘境便月月挂在心中,与人片言不合便怨恨终身,这便是易炽。或是刚刚受戒就马上破戒,进入禅堂只是增长昏沉和散乱,这便是难成。若不深生惭愧,痛加自责,至诚忏悔,就算经过尘点劫那样久远又久远的时代,自己的罪业也难以灭除。

    其次说明忏悔的方法。“翘勤五体”是表明外在仪态的恭敬。“披沥一心”则表明内心的恭敬。两肘、两膝及额头,称为五体。披沥,就是敞开清洗。诚心诚意地归投于佛陀,所以说“投诚”。“忏悔”即断除恶念使其不再相续。由于过去身体犯下种种恶行,所以要五体投地勤恳礼拜;心意起过种种贪瞋,所以要发露己过以涤除垢染;口舌谈论种种恶语,所以要陈说忏悔之言。又由于无始以来身业猛烈,所以要以殷勤礼拜而忏悔;意业污秽,所以要以发露涤除而忏悔;口业粗野,所以要以急切陈词而忏悔。

    其次是正式陈言忏悔。“我”是发愿人的自称。“众生”即四恩三有、六道四生。是说我与法界众生,从久远劫来直到今生,常常起惑造业,未曾停止。这些罪业不只是一个人所造,也不只是一生一处所造。不只一人所造,故说“我及众生”。不只一生所造,故说“旷劫至今”。不只一处所造,故说“无量无边”。由于众生从无始以来生生世世彼此互为眷属,彼此互为主从,彼此互相辅助,才使罪业最终形成。既然是共同所造,理应共同忏悔,所以要遍为法界众生忏悔。

    问:久远劫前所造的罪业,应该受过报应了。为何直到今生还没有灭呢?如果已受过报应了,就不必再忏悔。如果仍然还没有灭,那即使忏悔也没有用。

    答:众生造业受报的情形有三种:一为现报,二为生报,三为后报(现报即现生就受报,生报即下一生受报,后报即来世乃至无量劫才受报)。其性质又有二种:一为定业,二为不定业。若过去业为现报,确实已经受过报应了。若为生报、后报,则在将来受报,岂可不殷勤忏悔呢?另外若是定业,则忏悔也无法灭除,若是不定业则通过忏悔就能除灭,又怎能说忏悔没用呢?(小乘法认为有定业、不定业两种,大乘法则认为一切业都是不定业。)

    “迷本净心”二句,是忏悔烦恼障。“染秽三业”四句,是忏悔业障。“所结冤业”二句,是忏悔报障。又“迷本净心”是根本惑,“纵贪瞋痴”是枝叶惑。所说的“迷”,就如云遮住月亮,使月光不能显现。所说的“纵”,就象把贼当成儿子,致使家中珍宝被劫掠一空。身、口、意三业充满烦恼,称为“染秽”。造下十恶五逆,称为“罪垢”。身、口、意三业是根源,罪垢即由之产生。罪垢既已形成,必会伤害其他有情众生而招致冤恨。有冤恨必有所报复,所以称为报障。

    所说“无量无边”有五重含义:一、就心而言,一念中包含的烦恼尘劳就有八万四千种,何况念念相续不停;二、就境而言,一处所造的罪业已经无量,何况十方无处不造;三、就事而言,一次所造的罪业,其罪就已无边无际,何况为数众多;四、就时而言,一生所造的罪业就已无量,何况是久远劫来无所不造;五、就人而言,一人所造的罪业已经无边,何况是无量众生所造。所以罪业若有形状,尽虚空都难以容受。

    冤业有三种:如《楞严经》所说,因为人吃羊,人死后投生为羊,羊死后投生为人,于是彼此轮转生死,互相吞吃,这叫做杀冤。你曾杀害我命强取而食,我也同样对你欠债,因此百千劫来常在生死中讨偿不已,这叫做盗冤。你爱慕我的心性,我贪恋你的相貌,因此百千劫来在爱欲里相互纠缠,这叫做淫冤。(问:欲染则彼此并无怨恨,为什么也叫冤呢?答:杀、盗这二种业,叫做怒冤,淫业叫做喜冤。喜、怒都是冤,无一不是造业。众生是非颠倒。把怨当成亲,就是由于颠倒的缘故。)

    “愿悉消灭”,即将烦恼障、业障、报障全都除灭。

    二忏悔三障注释完毕。

    △第三发愿分为两个部分:初总愿、二别愿。

    △初总愿

    从于今日,立深誓愿。远离恶法,誓不更造。勤修圣道,誓不退惰。誓成正觉,誓度众生。

    这段愿文就是四弘誓愿。修行若无誓愿就会退步,甚至丧失信心及功德,所以要用这四种弘誓来激励自己,不再产生懈怠。这四种弘誓依照圆教的无作四谛而发,就称为“深誓愿”。发愿若不按四谛而发,便是狂愿。若不按无作的原则而发,便不能称为深。所说的无作,指理性原本圆满具足,四种弘誓均无须再心外取法、有所造作。

    天台智者大师说:“由迷理故,涅槃是生死,名为苦谛;菩提是烦恼,名为集谛。由悟理故,生死即涅槃,名为灭谛;烦恼即菩提,名为道谛。”现略加解释:对于众生而言,烦恼是因,生死是果。对于诸佛而言,菩提是因,涅槃是果。但无论众生还是诸佛,都只是名称。生死、烦恼、菩提、涅槃,也都只是名称。究极而言,只是一心而已。由于无始以来迷失本心,本有的菩提、涅槃由于起惑造业而成为烦恼、生死。今日悟明本心,烦恼、生死便当体是菩提、涅槃。名称虽有不同,体性却无差异,如水冻结而为冰,冰融化又成水,这就是所说的无作四谛。

    问:众生、诸佛只是名称,确如所说。可是生死、烦恼染著不净,而菩提、涅槃则清净无染,二者之间升沉迥然不同,优劣有天渊之别,怎能说只是名称不同呢?

    答:若只就事相而论,确实如你所说。若就理体而论,一一都本非真实。就如戏院演员扮成穷人,身行乞食,心中也起求食之意。过一会儿又扮成帝王,身登王位,心中也满是喜悦。有智慧的人不会把演戏当真,认为角色有高贵卑贱的差别。生死、烦恼和菩提、涅槃也是如此,凡夫把它们视为真实,诸佛及证果的圣人则知道是虚幻。

    又问:把生死、烦恼说成是虚幻也可以,可是若菩提、涅槃也不真实的话,那又何必要辛苦修证呢?

    答:所说菩提、涅槃本不真实,是为了破除执著,并不是说不要修证。若执著一切非真,反而成了邪见。有人身犯律仪,口谈玄妙,以念佛人为愚夫,以修持为著相,这正是末世聪明人参禅所常犯的大病,不可不知。

    愿文中“远离恶法,誓不更造”,便是“烦恼无尽誓愿断”,这是按集谛发心,要勤修圣道。“誓不退惰”,便是“法门无量誓愿学”,这是按道谛发心。“誓成正觉”,便是“佛道无上誓愿成”,这是按灭谛发心。“誓度众生”,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这是按苦谛发心。愿文中的次序虽与四弘誓有所不同,含义却没有差别。

    如何按苦谛发心?看到众生被生、老、病、死所逼迫,产生极大的苦恼,于是发下誓愿:“我要早日出离生死,并度无量众生得出生死。”生死轮回是众生所受的苦果,即所观的苦谛。因看到众生没于生死轮回之中而发愿度脱,便是按苦谛发心。

    如何按集谛发心?看到众生被贪欲、瞋恚、愚痴、邪见所恼害,不能自拔,于是发下誓愿:“我要断除自己的烦恼,并断除众生的无量烦恼,让他们都得到解脱。”烦恼是众生感得苦果的根源,即所观的集谛。因看到烦恼的种种过患而决心断除,便是按集谛发心。

    如何按灭谛发心?因看到诸佛灭尽烦恼,证得解脱之乐,具有无量的神通自在,而众生却不觉不知,妄受种种苦恼,于是发下誓愿:“我要精勤加功修习,证得大涅槃的寂灭之乐,并让众生同得此乐。”涅槃佛果即灭尽三界生死烦恼,永享清净自在之乐,即所观的灭谛。因看到佛果的殊胜而生起希求,便是按灭谛发心。

    如何按道谛发心?因看到六度万行,如恒河沙一样无量的法门,具有无量称性法乐,而众生却不习不修,妄造种种罪业,于是发下誓愿:“我要精勤修学无量法门,并让众生修学这些法门。”法门即灭除烦恼、趋向涅槃的修行方法,即所观的道谛。因看到法门的利益而发愿修学,便是按道谛发心。

    这里所说的按四谛发心,是就事相而言。若能深知事相中理性具足,四者便符合无作的原则了。怎样才能是无作呢?了知众生只是假名,因此虽普度众生而实无所度;了知烦恼本无实性,因此虽断尽烦恼而实无所断;了知一切法门原本具足,因此虽遍学无量法门而实无所学;了知佛道本自现成,因此虽成就佛果而实无所成。这就叫做无作四弘誓愿,是按无作四谛而发。

    △二别愿,分为两部分:初求佛护念、二正发愿。

    △初求佛护念

    阿弥陀佛,以慈悲愿力,当证知我,当哀愍我,当加被我。愿禅观之中,梦寐之际,得见阿弥陀佛金色之身,得历阿弥陀佛宝严之土,得蒙阿弥陀佛甘露灌顶,光明照身,手摩我头,衣覆我体。

    “阿弥陀佛”以下五句,表明阿弥陀佛护念众生的心。“愿禅观”以下,表明阿弥陀佛护念众生的事。

    诸佛之心,是大慈大悲。由于慈悲,而发愿度众。由有誓愿之力,所以会了知并接受众生的发愿。由于了知及接受,便会心生哀愍。由于哀愍,必然慈悲加护。这就是阿弥陀佛护念众生的心。

    “禅观”即十六观,从日观开始,直到九品往生。十六观可以全修,也可以专修一观。所说专修一观,一般指的是总观,即观想自己坐在莲花中,然后作莲花开合之想。观想莲花开的时候,阿弥陀佛及菩萨圣众都放出光明,照在自己身上,水鸟、树林都在演说妙法,这便是总观。或者观想身高一丈六尺的阿弥陀佛之像,在七宝池水上垂手提携,自己跪在莲花中,也可以。

    问:既然专持名号,为什么又要观想呢?

    答:整日执持名号,而花少量时间用于观想,以观想来辅助念佛,使念佛之心不散乱。即便十六观的境界大都细致微妙,自己业重心粗难以修习,还可以观想一丈六尺的阿弥陀佛像。因此有什么妨碍呢?禅观是醒着的时候,梦寐是睡着的时候。不论是醒是睡,都可以见到佛。若不修观想,见佛就比较难了。

    问:在观想的时候见到佛,会不会是魔事呢?

    答:参禅的人本没有忆念佛,而佛忽然显现,这是心境相违,因此是魔事。念佛人本来在观想佛,而佛随着观想而显相,这是感应道交,并非魔事。但必须知道,念佛人所见到的佛,如水中月,非有非无,不能取相执著。若是取相执著,恐怕反会成为魔事。所以要特别审慎。

    “金色身”是阿弥陀佛的正报,“宝严土”是依报,“历”是经历的意思。“宝严”,即西方极乐世界是以金、银、琉璃、玻璃、砗磲、赤珠、玛瑙七种宝物庄严。其余文字都比较容易理解。

    △二正发愿,分为三部分:初现生愿、二临终愿、三往生愿。

    △初现生愿

    使我宿障自除,善根增长。疾空烦恼,顿破无明。圆觉妙心,廓然开悟。寂光真境,常得现前。

    由于阿弥陀佛以甘露灌顶,所以宿世的业障得以消除。以光明照身,所以善根得以增长。以手摩我头,所以烦恼、无明顿破。以衣覆我体,所以圆觉妙心、寂光真境现前。

    “宿障”指烦恼障、业障、报障三种障碍。“善根”即戒根、定根、慧根。种种迷惑纷扰,侵害扰乱心神,称为“烦恼”,指见思惑。对于第一义谛不能了知,称为“无明”,指根本惑。由于有见思惑和根本惑,所以圆觉妙心、寂光真境不能显现。现在二惑顿然消除,因此廓然悟明妙心,真境自然现前。“圆觉”是能证之智,“寂光”是所证之理。“现前”即洞然明白。

    △二临终愿

    至于临欲命终,预知时至。身无一切病苦厄难,心无一切贪恋迷惑。诸根悦豫,正念分明。舍报安详,如入禅定。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诸圣贤众,放光接引,垂手提携。楼阁幢幡,异香天乐,西方圣境,昭示目前。令诸众生,见者闻者,欢喜感叹,发菩提心。

    临命终时,即第八识将要离去之时。能够提前三日或七日知道自己就要往生,即是“预知”。

    身体的四大不调叫做“病苦”。遇到火灾、水灾、战争、毒药等,叫做“厄难”。

    “贪恋”有四种:一、本来终年持斋,临终时却吃肉;二、多年念佛求生净土,临终时却贪生而不愿往生;三、临终时恩爱牵缠,难以割舍;四、不肯一心求佛接引,而是许愿保禳、求神服药以求病愈。

    “迷惑”有三种:一是担心自己罪业深重,二是担心自己功夫浅薄,三是担心佛不来接引。

    “诸根”即眼、耳、鼻、舌、身五根。“正念”指的是意根。临终时无有病苦、厄难故“悦豫”。没有贪恋、迷惑故“分明”。

    舍弃业报之身叫做“舍报”,不忙不乱故“安详”。临终时坐着或站着往生,所以说“如入禅定”。

    “阿弥陀佛”以下各句,表明往生时感应道交的情景。“令诸众生”以下各句,说明使众生见闻往生瑞相的利益。愿文表述的很明白。

    △三往生愿

    我于尔时,乘金刚台,随从佛后,如弹指顷,生极乐国,七宝池内,胜莲华中。华开见佛,见诸菩萨,闻妙法音,获无生忍。于须臾间,承事诸佛,亲蒙授记。得授记已,三身四智,五眼六通,无量百千陀罗尼门,一切功德,皆悉成就。

    “金刚台”就是莲花下面的宝座,座由金刚而成,所以叫金刚台。另外莲花内的莲房也称作台。上品上生才有这样的台。“如弹指顷”是说往生过程之快。“胜莲华”即金刚台上的莲花。

    所说的“无生忍”,是指一切法本来不生不灭,而众生是非颠倒,妄见有生灭。现在以智慧了知诸法本无生灭,故言“获无生忍”。获得无生忍后,便登圆教初住位,具有广大的神通妙用。“承事诸佛”以下各句,讲的便是获无生忍后的情形。

    “三身”即法身、报身、化身。“四智”即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五眼”即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六通”即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陀罗尼”译作总持,意为总括一切法,摄持无量义。

    “一切功德”这一句,概括上述种种功德。“皆悉成就”,是指证得圆教初住位,并非成就圆满佛果。

    初自利注释完毕。

    △二利他

    然后不违安养,回入娑婆。分身无数,遍十方刹。以不可思议自在神力,种种方便,度脱众生。咸令离染,还得净心,同生西方,入不退地。

    问:菩萨度化众生,不在净土,却去秽土,这是为什么呢?

    答:因为净土中全是善人,没有恶人,容易度化。秽土中恶人多,善人少,度化很难。正是因为难,菩萨的大悲心才不断增长,行愿更加坚固。若是容易的话,悲心就不深,行愿也不会广大。所以《大弥陀经》说,在娑婆世界修行一天,超过在西方净土修行一劫,就是这个意思。又因为娑婆世界是自己原来生活过的地方,有缘的众生一定很多,应该早日度化。所以往生净土后,一定要先回娑婆世界度众生。

    又问:那就一直留在娑婆世界化导众生,又有什么不可以呢?何必非要舍离娑婆,往生西方后,再回来度生呢?

    答:若不舍离娑婆,自己仍不免堕落恶道,怎能化导众生?若不往生西方,则自利尚且未能,又怎能利他?好比一个穷人,没有机会见到帝王得着官职,自己尚饥寒交迫,怎能周济邻里乡党?所以不愿度众生则已,若发愿度众生,就一定要先求生西方净土。不能往生西方则已,若已往生到西方净土,必须要再回到娑婆世界救度有缘众生。

    又问:刚刚发愿往生西方,又发愿要回入娑婆,这不是进退犹豫、志向不定吗?

    答:首先要实现自利,所以要发愿往生。然后要利益众生,所以要回入娑婆。发心时虽然两者兼有,行事则有先有后。若不是先发回入娑婆之愿的话,往生净土后很难再发心回入娑婆,与自己关系最深的四恩三有谁来救度呢?所以在还未往生以前,决不生起再入胞胎之念。生到极乐世界后,决无不回娑婆化导众生之心。这恰是志向决定,怎能说不定呢?

    愿文中的“不违安养”,是指法身不动。“回入娑婆”,是指化身应现。如一月而映千江,月亮本身并没有升降,法身大士从体起用也是如此。不仅在娑婆世界应化度生,同时遍应十方世界。在众生心中播下佛法的种子,精心培育使善根成熟,直至因圆果满得解脱自在,同时发心度脱更多的众生。佛菩萨度生的事业就这样不断增盛,永无止境。

    小乘和外道的神通需要作意才能生起,所以称为可思议。其在作意时只能生起一种神通作用,不能同时有多种,所以称为不自在。菩萨则不同,不再需要作意,而且变化无穷,故称为“不可思议自在神力”。悭贪心重的人用布施来摄化,刚强固执的人用爱语来摄化,行善的人用成就和利益来摄化,行恶的人通过在一起同事来摄化,故称为“种种方便”。使众生不起三惑,称为“离染”。圆满证得三德,称为“净心”。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为三惑。法身德、般若德、解脱德为三德。“咸令离染”二句,是指现世所得的利益。“同生西方”二句,是指后世所得的利益。

    “不退”有三种:一、位不退,决不再退为凡夫、小乘;二、行不退,决不再退失种种行持。三、念不退,决不再退失中道正念。另外,只要往生西方,纵然生在疑城边地,或是下品下生,也不会再退入三恶道,所以也都称为不退。

    问:在西方能够不退,回入娑婆后还会不退吗?

    答:前面已经说过,在西方净土时三身、四智等种种功德都已证得,再加上阿弥陀佛的护念,十方诸佛的摄受,怎会有回入娑婆后再退失的道理呢?就好象衣锦还乡、顺风摇橹,无求不利,无往不前。这就是菩萨发愿度众生,必定要先求生西方,然后再回入娑婆的原因。

    △三总结二愿

    如是大愿,世界无尽,众生无尽,业及烦恼一切无尽,我愿无尽。

    “如是大愿”一句,是概括总结前文。“世界无尽”等句是举例,“我愿无尽”这句显明誓愿无尽。就象是说:世界不可尽,我愿不可尽;众生不可尽,业及烦恼不可尽,我愿不可尽;只有四种可以穷尽,我的誓愿才可以尽。

    问:为什么要发下这样的无尽大愿呢?

    答:因为心量本来无尽,所发的誓愿也就没有穷尽。无论世界、众生、业和烦恼,都是由心而有,所以即使成佛,此愿也仍然没有穷尽。

    又问:所发誓愿既然无有穷尽,那何时才能成佛呢?

    答:所言成佛,只不过是彻证自心毕竟不生不灭。至于三十二相及种种应化,本非真实。又有什么成与不成可以争论的呢?

    初发愿注释完毕。

    △次回向

    愿今礼佛、发愿、修持功德,回施有情。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法界众生,同圆种智。

    菩萨修行,首先必须要发愿回向,若不回向就只能得到人天的果报,若能回向则能成就出世的正因。

    回向有三种:一是回己向他,二是回因向果,三是回事向理。

    什么是回己向他?由于众生无始以来,所修种种善业,都是为了自己和自己的眷属。现在回转此心,向于众生,把自己所修的功德全部回施给众生,唯愿众生得到利益,而不求自己的安乐,这就是回己向他。

    什么是回因向果?由于无始以来,只求得到人天福报,而不求出世的正果。现在回转此心,向于无上菩提,所修种种善业,全都为了证得圆满的佛果,这就是回因向果。

    什么是回事向理?若仍执著众生、诸佛及善法、回向等种种差别,那么事相仍旧未能看空。现在回转此心,向于真如实际,能够修习善法的自我和所修的善法,能够回向的自我和回向的对象,这二者都归于寂灭,这就是回事向理。

    愿文所说的“四恩总报,三有齐资”,是回己向他。“同圆种智”,是回因向果。这两种回向都是具体的事相,而理就在事中,所以三种回向就都具备了。“种智”是一切种智的略称,即佛所拥有的圆满智慧,能够通达诸法均以寂灭为相,也能通达诸法种种行类本来无二无别,所以称为种智。

    问:所修的善业虽然存在却毫不执著,这是不住相。要是一件善事刚做完,便急急忙忙回向,这不是著相吗?

    答:你说修善不住相,那还认为有果报吗?若认为没有,这样的见解就已堕落为断灭见。若认为有果报,那么虽然不求有福,福报还是会随着你。若是自己未能了脱生死,仍不免于人天的果报,怎么能说没有执著?现在发愿把福报回施给众生及回向无上菩提,就成为证得清净无漏果的正因,怎能说是执著呢?

    问:虽说是回施给众生,可众生能得到实际利益吗?若得不到利益,发这样的愿岂不是虚妄。如果说能得到利益,则成了我修善却由别人获益,哪有这样的道理呢?

    答:菩萨修积的福德,都与众生共享。现在虽不能使众生得益,但将来成佛后,众生便能获益了。就象阿弥陀佛的极乐国,众生尚未受生,就能和佛同样受用。这是由于阿弥陀佛在因地的时候修积功德,并回施给我们,所以我们才能得享其果报。就象子女花用父亲所积的钱财,谁能说不可以呢?

    问:回向与不回向,两者之间的功德高下及得失情况如何呢?

    答:回向能使少量的福报变多,犹如把一滴水投入大海,便与大海不可区分。不回向则使很多的福报变少,犹如把水灌入漏器,很快就会漏尽。另外,若能回向,心中就能将福报转化,而往生西方。若不回向,心就会被福报所牵,仍旧在三界中轮回。因此修净业的人,之所以要把所有的善事都回向西方,就是这个缘故。

    问:回向西方,是为自己求快乐。回向成佛,是为自己得尊贵。本来是为了自己,怎能说是为了众生呢?

    答:如果不为众生,何必要成佛呢?就象若不为治理乱世,何必要作国王。要使别人得益,自己应该先得益。成就自己,才能成就他人。哪里能有彼此的分别呢?

    问:既然众生本来是空,菩提本非可证,善法本无可得,那该如何回向呢?

    答:虽知三者都是空的,但众生却并不了解,因此妄造种种恶业,妄受种种苦痛。因此菩萨修积善法回向给众生,又要发愿成佛来度脱众生,从不放弃修持及背离因果。假如执著一切皆空,就会成为偏见,堕入小乘灰身灭智的断灭深坑。因此具备三种回向,是菩萨修行的要径,不可不知。

    对愿文的简要注释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