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划)57
    【果唯识】唐代慈恩寺窥基大师,将诸经论所说唯识文义总摄为五种,称为五种唯识,此为五种唯识之一。亦即经论中阐明佛果之妙境界者。即说由思惟观察唯识之理而所得的果智。参阅‘五种唯识’条。

    【果报】即由过去的业因,所招感的结果。此又作异熟、果熟、报果、异熟果等。此有二种:一、总报,即由引业(总报业)而来的果报,如人之生存即由前生引业而来。二、别报,即人人个别的果报,系由满业(别报业)而来,又称满果,如同生而为人,则有男女、美丑、贫富之分,此即为别报。若就时间而言,则有三时业之三时报:一、顺现报,即今生造业,今生报应之果报。又作现报。二、顺生报,即今生造业,来生报应之果报。三、顺后报,即今生造业,来生报应之果报。六道中,人、天二道系由持五戒、行十善而得之果报,故称为善果。然此善果仍有迷惘烦恼,故又称为颠倒善果。

    【受支】十二因缘的第七支。以触为缘而生起。儿童年龄渐长,智识渐开,有了分别心,这时对外境已不再是直觉的触,而有了苦乐、爱憎的感受。若以现代观念诠释受支,受是身心感受,此感受以触为缘──由六根与六境的接触而产生。受在经典中有三受、五受之说,谓苦、乐、舍三者为前五识(生理上的)的感受;而忧、喜二者为第六识(心理上)的感受。事实上,前五识触外境,仍待五俱意识的了别,所以全是心理上的感受。感受是主观的判断,所以是感情的,而非理智的。由受而有爱与取的生起,可见爱与取的基础是错误的。

    【受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遍行心所之一。受是领纳、感受。《成唯识论》曰:‘受谓领纳顺违境相为性,起爱为业,能起合、离、二非欲故。’这是说,受之自性,即是领纳,‘顺违俱非’者,即缘可爱之境谓之顺益,缘不可爱之境谓之违损,其非可爱亦非不可爱者,谓之俱非,即是中容境。‘起爱为业’,是心识缘顺违之境,则起苦乐感受,于乐受之境,未得则生贪欲,以其得之;已得亦生贪欲,不使离失。于苦受之境,未得则有幸而不得之欲;已得则有愿即离失之欲。这种爱欲,恒依苦乐之受而起,故曰‘起爱为业’。见《成唯识论》卷六。

    【受用身】三身之一,指圆满一切功德,住纯净之土,恒受用法乐之身。诸家对受用身之解释各异,唯识宗谓受用身即为佛身,其自身能受用广大法乐,并能令其他众生受用法乐。受用身复可分为二:一、自受用身,为佛自受用法乐之身。即实智身,系与大圆镜智相应之无漏的第八识所变现;乃历经无数劫,积集无量福智,修自利之行,生起无边真实功德,及极妙圆净之常遍色身,而自受用微妙之喜乐。此身有酬因所感之义,故亦称报身。二、他受用身,系佛之平等性智所示现之化他的微妙净功德身。佛以大慈悲而应十地菩萨之根性,示现十重之相海,居于纯净佛土,现身说法,令诸菩萨受大乘之法乐。佛为初地菩萨所现之形相为百叶台上之身;为第二地菩萨所现者,为千叶台上之身;乃至为第十地菩萨所现者,为不可说不可说台上之身;其一叶即三千大千世界。十地大菩萨历三无数劫,修利他之行,满足所证之色等化身;为众生现种种形,说种种法,而受大法乐,称为他受用身。此身有应身示现之义,故亦称应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