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划)172
    【触心所】此为心所有法中的遍行心所之一。触是根、境、识三者的接触,故又称‘三和’。《成唯识论》卷三曰:‘触谓三和分别变异,令心、心所触境为性,受、想、思等所依为业。谓根、境、识,更相随顺,故名三和。’论文的意思是说:根、境交涉,识必俱起,根为识之所依,境为识之所取,三者和合,可以使心、心所同缘一境,并由此而引生受、想、思的心理活动。在根、境、识三和合位,有顺生一切心所的功能,这就称为变异。见《成唯识论》卷六。

    【触食】四食之一,又作细滑食、乐食。以触心所为体,对所触之境,生起喜乐之爱,而长养身者,此为有漏的根、境、识和合所生。换言之,触食,为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接触色、声、香、味、触、法六境时,能够产生喜、乐、舍受,资益身心。见‘四食’条。

    【触境】又作触处,五境之一,是身根所对之境,为身识所缘的对象。《百法纂释》曰:‘触尘者,亦四大所造,乃色尘之触,身根所对,谓轻重滑涩、冷暖饥渴等触,为身识之所缘故。’此在《大乘广五蕴论》则曰:‘云何触一分,谓身之境,除大种,谓滑性、涩性、重性、轻性、冷饥渴等。’地、水、火、风四者是能造之触,其所造的假触,细说有二十六种,即地、水、火、风四者是能造触,其所造的假触,有轻、重、滑、涩,缓、急、冷、暖,硬、软、饥、渴、饱,力、劣,闷、痒、粘,老、病、死、瘦二十二种。

    二十一划

    【护月】梵名Candra-gupta。又称月藏。为中印度那烂陀寺之沙门,与护法论师同代。生平事迹不详,尝造《辨中边论释》,说赖耶缘起论,倡本有种子之说。其书今不传。见《大唐西域记》卷九。

    【护法】梵名Dhamapala,音译达摩波罗,唯识十大论师之一,约六世纪中叶人,为南印度达罗毗荼国建至城大臣之子,本与王女有婚约,然于结婚之日落发出家。《成唯识论述记》卷一中称他:‘学乃渊于海浚,解又朗于曦明,内学穷于大小,声论光于其俗,外道小乘咸议之曰:大乘有此人也,既犹日月之丽天,皎皎而垂彩,亦如溟渤之纪地,浩浩而无竭,天亲以后,一人而已。制作破斥,具如别传。’他曾在那烂陀寺广布教化,有学徒数千人。他二十九岁退隐于大菩提寺,从事著述,三十二岁示寂。他的唯识理论,系继承陈那的学统。弟子中主要人物有胜友、胜子、智月、亲光、戒贤等。遗留的著作主要为《大乘广百论释论》、《成唯识宝生论》、《观所缘缘论释》、《唯识二十论释》、《唯识三十论释》等。由玄奘、窥基揉译十家释论而成的《成唯识论》,即以护法的释论观点为主依,兼蓄其他九家论师释论的内容。参阅‘十大论师’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