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二十五划)4
    【唯识三疏】注释《成唯识论》、及《成唯识论述记》的三种注疏,即窥基撰的《成唯识论掌中枢要》,慧沼撰的《成唯识论了义灯》,及智周撰的《成唯识论演秘》,此三者合称唯识三疏。

    【唯识中道】此为唯识宗所立的中道。唯识宗立三自性、三无性,即在于显示非空非有的‘唯识中道’。而唯识中道的理论根据,系建立在《辨中边论》两首颂上。颂文是:‘虚妄分别有,于此二都无,此中唯有空,于彼亦有此。故说一切法,非空非不空,有无及有故,是则契中道。’以上颂文的意思是说:能取者,是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所取者,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境,而此两者,都是在识的虚妄分别上而有,实际上这二者都是无,能取和所取都是空。因此一切事物,有为无为,不是没有,故称非空;也不是有,故称为非不空。非空非不空,就是中道。《成唯识论》卷七曰:‘我、法非有,空识非无,离有离无,故契中道。’唯识中道有一特点,即是和三自性、三无性结合在一起。唯识家以为,世间万法——一切事物中都有三自性,一切事物中也都有三无性,三自性说明有(非空),三无性说明空(非有),所以唯识家把唯识的终极道理,归之于非空非有的中道。

    【唯识今学】集因明学之大成的陈那,初于小乘犊子部出家,后来改学大乘,他对世亲的唯识理论,有所改造和发展,为后代称为‘唯识今学’。

    【唯识五位】指大乘五位,又作唯识修道五位。唯识宗将大乘菩萨的修道阶位分为五等,即:一、资粮位,即含摄有漏善以达佛果之位。指十住、十行、十回向等诸位菩萨,以福德智慧为助道资粮,故称资粮位。十住、十行、十回向之菩萨阶位又称大乘三贤位。其中,十住偏重修理观,十行偏重修事观,十回向多修理事不二观。此类修行称为大乘顺解脱分,虽已能断除分别二执之现行,然对于能、所取之种子依旧潜伏未除,此系唯识五位中最初伏障之阶段。二、加行位,指四加行(暖、顶、忍、世第一)位菩萨,由得福智资粮,加功用行而入见道(欢喜地),住真如位,称为加行位。即于资粮位所积集之善,更进一步为得无漏智而加力修行之位。此位能达‘无二我’而‘有二无我’之境界,然心中仍变带‘如相’现前,故仍非实住之唯识境界,称为大乘顺抉择分。三、通达位,又作见道位。初地菩萨体会真如,智照于理,得见中道,故称通达位。即证得初无漏智,并体得真如理之位。此系修行第一大劫之成熟阶段,相当于初地之入心,故又称见道位。四,修习位,又作修道位。指二地至十地菩萨,得见道已,为断除障,复修习根本智,故称修习位。即于通达位证得真如理,再反覆修习之位。五、究竟位,指妙觉佛证此果位,最极清净,更无有上,故称究竟位。即指佛果之位。见《成唯识论》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