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二十五划)38
    【菩萨乘种性】请参阅‘如来乘定性’条。

    【集法忍】集,即招集之义。谓观欲界集谛,见、思之惑,真如理显,生无漏法忍,是名集法忍。见惑者,谓意根对法尘起诸分别;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起诸贪爱思惑者,谓曰思惑也。

    【集法智】为观三界之四谛所发十六心之一,八智之一。集指四谛中之集谛。乃缘欲界之集谛而观之,断除迷惑集谛之见惑,而印证集谛之理所得之无漏智。见《俱舍论》卷二十三。

    【集类忍】谓观欲界集谛之后,复观上二界集谛,生无漏法忍,是欲界集法忍之流类,是名集类忍。

    【集类智】谓观欲界集谛之后,复观上二界集谛,真智明发,是欲界集法智之流类,是名集类智。

    【发心住】修唯识行历经四十一阶位,此为初十位的第一位,此位菩萨,初发大菩提心,修十信行,所谓十信者,一、信心,谓信四谛三宝。二、精进心,谓善心勇悍,三业共励,三、念心,谓忆念三宝等,不忘菩提。四、慧心,谓正慧。五、定心,谓心寂静。六、施心,谓乐布施财宝教法等。七、戒心,谓三聚净戒无缺。八、护心,谓能护持正法,又护余九心,且守护六根门令不起烦恼,九、愿心,谓发度断知证四弘誓愿。十、回向心,谓上回向菩提,下回向有情。参阅‘十住’条。

    【发光地】修唯识行,于第四修习位中十地的第三位。此位菩萨,成就胜定,及殊妙教四种总持,能发无边妙慧光,如《解深密经》云:由彼所得三摩地及闻持陀罗尼,能为无量智光依止,是故第三名发光地。唐代遁伦撰著《瑜伽论记》,有云:‘三地得定及闻持,闻持还是定中差别,依此诸定,能发智光,名发光地。’

    【发业润生】谓由惑起业,由惑润生。即由烦恼滋润业,而引生未来之果。此系惑之两种作用,唯识宗以此说明众生流转生死之根源。所谓发业,系指发业之惑之作用,乃以分别起的烦恼为主,其中更以与第六识相应之分别无明所发之业为主,又通于俱生起之烦恼。以分别起之烦恼为主者,此系就行相增胜而言;以分别无明为主者,则是由于与他惑相比而有殊胜之作用。

    所谓润生,是指润生之惑的作用,即俱生起之惑,乃以与第六识相应之贪烦恼为主,例如临终若有贪爱之惑,顾恋自体及境界等,由之遂润‘中有’之生,此为增上之用。相当于十二因缘之爱、取二支,能滋润五果的种子,令生现行,故称润生。其中,有正润与助润之别,‘正润生’为俱生起之惑,于修道时断除之;‘助润生’通于分别起之惑,为见道时所断除。见《瑜伽师地论》卷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