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阿含经 三明经第二十六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俱萨罗国人间遊行。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诣伊车能伽罗俱萨罗婆罗门村。止宿伊车林中。

    时。有婆罗门名沸伽罗娑罗.婆罗门名多梨车。以小缘诣伊车能伽罗村。此沸伽罗娑罗婆罗门七世以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之所轻毀。异典三部讽诵通利。种种经书善能分別。又能善于大人相法.观察吉凶.祭祀仪礼。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废。其一弟子名婆悉咤。七世以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之所轻毀。异学三部讽诵通利。种种经书尽能分別。亦能善于大人相法。观察吉凶。祭祀仪礼。亦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废。

    多梨车婆罗门亦七世已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之所轻毀。异学三部讽诵通利。种种经书尽能分別。亦能善于大人相法.观察吉凶.祭祀仪礼。亦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废。其一弟子名颇罗墮。七世已来父母真正。不为他人之所轻毀。异学三部讽诵通利。种种经书尽能分別。亦能善于大人相法.观察吉凶.祭祀仪礼。亦有五百弟子。教授不废。

    时。婆悉咤.颇罗墮二人于清旦至园中。遂共论义。更相是非。时。婆悉咤语颇罗墮。我道真正。能得出要。至于梵天。此是大师沸伽罗娑罗婆罗门所说。

    颇罗墮又言。我道真正。能得出要。至于梵天。此是大师多梨车婆罗门所说。如是。婆悉咤再三自称己道真正。颇罗墮亦再三自称己道真正。二人共论。各不能决。

    时。婆悉咤语颇罗墮曰。我闻沙门瞿昙释种子出家成道。于拘萨罗国遊行人间。今在伊车能伽罗林中。有大名称。流闻天下。如来.至真.等正觉。十号具足。于诸天.世人.魔.若魔.天.沙门.婆罗门中。自身作证。为他说法。上中下言。皆悉真正。义味具足。梵行清净。如是真人。宜往觐现。我闻彼瞿昙知梵天道。能为人说。常与梵天往返言语。我等当共诣彼瞿昙。共决此义。若沙门瞿昙有所言说。当共奉持。尔时。婆悉咤.颇罗墮二人相随到伊车林中。诣世尊所。问讯已。一面坐。

    尔时。世尊知彼二人心中所念。即告婆悉咤曰。汝等二人清旦至园中。作如是论。共相是非。汝一人言。我法真正。能得出要。至于梵天。此是大师沸伽罗娑罗所说。彼一人言。我法真正。能得出要。至于梵天。此是大师多梨车所说。如是再三。更相是非。有如此事耶。

    时。婆悉咤.颇罗墮闻佛此言。皆悉惊愕。衣毛为竖。心自念言。沙门瞿昙有大神德。先知人心。我等所欲论者。沙门瞿昙已先说讫。时。婆悉咤白佛言。此道.彼道皆称真正。皆得出要。至于梵天。为沸伽罗娑罗婆罗门所说为是.为多梨车婆罗门所说为是耶。

    佛言。正使婆悉咤。此道.彼道真正出要。得至梵天。汝等何为清旦园中共相是非。乃至再三耶。

    时。婆悉咤白佛言。诸有三明婆罗门说种种道。自在欲道.自作道.梵天道。此三道者尽向梵天。瞿昙。譬如村营。所有诸道皆向于城。诸婆罗门虽说种种诸道。皆向梵天。

    佛告婆悉咤。彼诸道为尽趣梵天不。

    答曰。尽趣。

    佛复再三重问。种种诸道尽趣梵天不。

    答曰。尽趣。

    尔时。世尊定其语已。告婆悉咤曰。云何三明婆罗门中。颇有一人得见梵天者不。

    答曰。无有见者。

    云何。婆悉咤。三明婆罗门先师。颇有得见梵天者不。

    答曰。无有见者。

    云何。婆悉咤。乃往三明仙人旧婆罗门。讽诵通利。能为人说旧诸赞诵。歌詠詩书。其名阿咤摩婆罗门.婆摩提婆婆罗门.毗婆审婆罗门.伊尼罗斯婆罗门.蛇婆提伽婆罗门.婆婆悉婆罗门.迦叶婆罗门.阿楼那婆罗门.瞿昙摩婆罗门.首脂婆罗门.婆罗损陀婆罗门。彼亦得见梵天不耶。

    答曰。无有见者。

    佛言。若彼三明婆罗门无有一见梵天者。若三明婆罗门先师无有见梵天者。又诸旧大仙三明婆罗门阿咤摩等亦不见梵天者。当知三明婆罗门所说非实。

    又告婆悉咤。如是淫人言。我与彼端正女人交通。称叹淫法。余人语言。汝识彼女不。为在何处。东方.西方.南方.北方耶。答曰。不知。又问。汝知彼女所止土地城邑村落不。答曰。不知。又问。汝识彼女父母及其姓字不。答曰。不知。又问。汝知彼女为是剎利女。为是婆罗门.居士.首陀罗女耶。答曰。不知。又问。汝知彼女为长短.粗细.黑白.好丑耶。答曰。不知。云何。婆悉咤。彼人赞叹为是实不。

    答曰。不实。

    如是。婆悉咤。三明婆罗门所说亦尔。无有实也。云何。婆悉咤。汝三明婆罗门见日月遊行出沒处所。叉手供养。能作是说。此道真正。当得出要。至日月所。不。

    报曰。如是。三明婆罗门见日月遊行出沒处所。叉手供养。而不能言。此道真正。当得出要。至日月所。也。

    如是。婆悉咤。三明婆罗门见日月遊行出沒之处。叉手供养。而不能说。此道真正。当得出要。至日月所。而常叉手供养恭敬。岂非虛妄耶。

    答曰。如是。瞿昙。彼实虛妄。

    佛言。譬如有人立梯空地。余人问言。立梯用为。答曰。我欲上堂。又问。堂何所在。东.西.南.北耶。答云。不知。云何。婆悉咤。此人立梯欲上堂者。岂非虛妄耶。

    答曰。如是。彼实虛妄。

    佛言。三明婆罗门亦复如是。虛诳无实。婆悉咤。五欲洁净。甚可爱乐。云何为五。眼见色。甚可爱乐。耳声.鼻香.舌味.身触。甚可爱乐。于我贤圣法中。为著.为缚。为是拘锁。彼三明婆罗门为五欲所染。爱著坚固。不见过失。不知出要。彼为五欲之所系缚。正使奉事日月水火。唱言。扶接我去生梵天者。无有是处。譬如阿夷罗河。其水平岸。乌鸟得饮。有人在此岸身被重系。空唤彼岸言。来渡我去。彼岸宁来渡此人不。

    答曰。不也。

    婆悉咤。五欲洁净。甚可爱乐。于贤圣法中犹如拘锁。彼三明婆罗门为五欲所染。爱著坚固。不见过失。不知出要。彼为五欲之所系缚。正使奉事日月水火。唱言。扶接我去生梵天上。亦复如是。终无是处。婆悉咤。譬如阿夷罗河。其水平岸。乌鸟得饮。有人欲渡。不以手足身力。不因船栰。能得渡不。

    答曰。不能。

    婆悉咤。三明婆罗门亦复如是。不修沙门清净梵行。更修余道不清净行。欲求生梵天者。无有是处。婆悉咤。犹如山水暴起。多漂人民。亦无船栰。又无桥梁。有行人来。欲渡彼岸。见山水暴起。多漂人民。亦无船栰。又无桥梁。彼人自念。我今宁可多集草木。牢坚缚栰。自以身力渡彼岸耶。即寻缚栰。自以身力安隐得渡。婆悉咤。此亦如是。若比丘捨非沙门不清净行。行于沙门清净梵行。欲生梵天者。则有是处。云何。婆悉咤。梵天有恚心耶。无恚心耶。

    答曰。无恚心也。

    又问。三明婆罗门有恚心.无恚心耶。

    答曰。有恚心。

    婆悉咤。梵天无恚心。三明婆罗门有恚心。有恚心.无恚心不共同。不俱解脫。不相趣向。是故梵天.婆罗门不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瞋心.无瞋心耶。

    答曰。无瞋心。

    又问。三明婆罗门有瞋心.无瞋心耶。

    答曰。有瞋心。

    佛言。梵天无瞋心。三明婆罗门有瞋心。有瞋心.无瞋心不同趣。不同解脫。是故梵天.婆罗门不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恨心.无恨心耶。

    答曰。无恨心。

    又问。三明婆罗门有恨心.无恨心耶。

    答曰。有恨心。

    佛言。梵天无恨心。三明婆罗门有恨心。有恨心.无恨心不同趣。不同解脫。是故梵天.婆罗门不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家属产业不。

    答曰。无。

    又问。三明婆罗门有家属产业不。

    答曰。有。

    佛言。梵天无家属产业。三明婆罗门有家属产业。有家属产业.无家属产业不同趣。不同解脫。是故梵天.婆罗门不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得自在.不得自在耶。

    答曰。得自在。

    又问。三明婆罗门得自在.不得自在耶。

    答曰。不得自在。

    佛言。梵天得自在。三明婆罗门不得自在。不得自在.得自在不同趣。不同解脫。是故梵天.婆罗门不共同也。

    佛言。彼三明婆罗门。设有人来问难深义。不能具答。实如是不。

    答曰。如是。

    时。婆悉咤.颇罗墮二人俱白佛言。且置余论。我闻沙门瞿昙明识梵道。能为人说。又与梵天相见往来言语。唯愿沙门瞿昙以慈愍故。说梵天道。开示演布。

    佛告婆悉咤。我今问汝。随意报我。云何。婆悉咤。彼心念国。去此远近。

    答近。

    若使有人生长彼国。有余人问彼国道径。云何。婆悉咤。彼人生长彼国答彼道径。宁有疑不。

    答曰。无疑。所以者何。彼国生长故。

    佛言。正使彼人生长彼国。或可有疑。若有人来问我梵道。无疑也。所以者何。我常数数说彼梵道故。

    时。婆悉咤.颇罗墮俱白佛言。且置此论。我闻沙门瞿昙明识梵道。能为人说。又与梵天相见往来言语。唯愿沙门瞿昙以慈愍故。说于梵道。开示演布。

    佛言。谛听。善思。当为汝说。

    答言。唯然。愿乐欲闻。

    佛言。若如来.至真.等正觉出现于世。十号具足。乃至四禅。于现法中而自娛乐。所以者何。斯由精勤。专念不忘。乐独闲静。不放逸故。彼以慈心遍满一方。余方亦尔。广布无际。无二.无量。无恨.无害。遊戏此心而自娛乐。悲.喜.捨心遍满一方。余方亦尔。广布无际。无二.无量。无有结恨。无恼害意。遊戏此心以自娛乐。云何。婆悉咤。梵天有恚心.无恚心耶。

    答曰。无恚心也。

    又问。行慈比丘有恚心.无恚心耶。

    答曰。无恚心。

    佛言。梵天无恚心。行慈比丘无恚心。无恚心.无恚心同趣。同解脫。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瞋心耶。无瞋心耶。

    答曰。无也。

    又问。行慈比丘有瞋心.无瞋心耶。

    答曰。无。

    佛言。梵天无瞋心。行慈比丘无瞋心。无瞋心.无瞋心同趣。同解脫。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恨心.无恨心耶。

    答曰。无。

    又问。行慈比丘有恨心.无恨心耶。

    答曰。无。

    佛言。梵天无恨心。行慈比丘无恨心。无恨心.无恨心同趣。同解脫。是故比丘.梵天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有家属产业不。

    答曰。无也。

    又问。行慈比丘有家属产业不耶。

    答曰。无也。

    佛言。梵天无家属产业。行慈比丘亦无家属产业。无家属产业.无家属产业同趣。同解脫。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云何。婆悉咤。梵天得自在不耶。

    答曰。得自在。

    又问。行慈比丘得自在耶。

    答曰。得自在。

    佛言。梵天得自在。行慈比丘得自在。得自在.得自在同趣。同解脫。是故梵天.比丘俱共同也。

    佛告婆悉咤。当知行慈比丘身坏命终。如发箭之顷。生梵天上。佛说是法时。婆悉咤.颇罗墮即于座上远尘离垢。诸法法眼生。

    尔时。婆悉咤.颇罗墮闻佛所说。欢喜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