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解经玄义 五解经玄义11
    《解》如此信已。则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

    (讲)此明二种愿。愿离娑婆。愿生极乐。娑婆极乐。两土秽净。皆由自心染净业所感。觉林菩萨偈云。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古德云。娑婆心险。感陵谷之高深。极乐心平。致宝地之如掌。此皆即理之事。自心所感之秽。应生厌离。自心所感之净。应生欣求。欣厌二字。即是愿。

    厌字。是修行基础。若无厌离。那得欣求。如世人不厌生老病死苦。自然不会求出生死。不思修行。世人对此世界。不生厌者。皆是不觉悟也。第一不觉悟。人生是苦。生老病死。四大苦外。还有种种诸苦。说不能尽。身是众苦之本。为众苦所集故。○第二不觉悟。人生是空。任汝功名富贵。无非大梦一场。“万贯家财带不去。一双空手赴幽冥。”○第三不觉悟。人生无常。人生上寿。不过百年。善导大师云。“任汝千般快乐。无常总是到来。”佛问弟子云。人命在几间。一曰人命在旦夕间。佛言子未知道。一曰人命在饭食间。佛言子未知道。一曰人命在呼吸间。佛言子知道矣。○第四不觉悟人生无我。个个都认此身为我。处处爱我。贪著五欲。贪财为我受用。贪色为我娱乐。贪名为我荣耀。贪食为我滋养。贪睡为我安息。不知此身。四大和合。假名为我。毕竟无我可得。果能觉悟。人生苦。空。无常。无我。深生厌离。则厌堪为入道之门也。

    《解》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故妙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不舍。亦非异辙。

    (讲)前四句明有欣厌。便有取舍。厌秽者。厌娑婆浊恶之秽。欣净者。欣极乐庄严之净。欣厌二字。即是信愿行之愿。既厌秽。必须愿舍。既欣净。必须愿取。如何是舍至究竟。方无可舍。必须求出娑婆。横超三界。则永离众苦。方是更无可舍。如何是取至究竟。方无可取。必须求生极乐。直上九莲。则但受诸乐。方是更无可取。以现前方便欣厌取舍。而至究竟不取不舍也。前欣厌取舍。是即理之事。后取舍究竟。是即事之理。

    故妙宗下引证。妙宗钞问云。至理微妙。不垢不净。无取无舍。今立垢净令人取舍。既乖妙理。即非上乘。答云。取舍若极。与不取不舍。亦非异辙。辙者车路。此中问意。乃偏理而废事。答处乃即事而达理。

    我等发心修行。但老实念佛。求出娑婆。求生极乐。从事实上做起。最为稳当。千万不可执理废事。莲池大师云。著事。而念能相继。不虚入品之功。执理。而心实未明。反受落空之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