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 正宗分32
    正宗分32

    此明随诸佛学。‘如是’,是推广之词,普贤行愿,不仅随娑婆教主本师世尊毗卢遮那佛学,同时随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所有尘中一切如来学。因为一切如来,亦皆如毗卢遮那佛一样,发心修行,证菩提,现神变,处众会,说法利生,成熟有情。是以‘于念念之中,我皆随学’。

    恒以觉悟之心,念觉悟之佛,谓之念念,华严经出现品中说:‘佛子应知,自心念念,常有佛成正觉,何以故?诸佛如来,不离此心,成正觉故。’因此,一念觉悟,即一佛出世,念念觉悟,即诸佛出世,本此念念觉悟之心,常修一切梵行,自利兼他,即是常随诸佛学。虽然说:‘佛佛道同’,但这只是就佛所证的真理而言;至于诸佛的愿力,诸佛的悲心,诸佛的胜行,诸佛摄取众生的方便,则各有特色,皆值得学习。

    但随诸佛学,非暂时性或间歇性学,而是尽未来际,念念相续,无有间断的学。学诸佛的愿力与苦行,学诸佛成菩提,现神变,处众会,成就众生。这种学习的精神,历久弥坚,即使‘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此随学,无有穷尽。’不但‘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而且身语意业,无有疲厌。此是总结常随诸佛学的行愿无尽。

    9.恒顺众生愿

    复次善男子,言恒顺众生者,谓尽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所有众生,种种差别,所谓卵生,胎生,湿生,化生。

    此是说明第九恒顺众生大愿的内容。恒是恒常,随是随顺,众生,包括法界六道四生,凡有心者,皆名众生。众生的种类无量,众生的数量无量,众生的根性,众生的嗜好亦无量,非佛的大智大悲,如何能恒顺一切众生?普贤菩萨常随诸佛学,学佛的大智,融通物我一体,自他无隔;深知圣凡虽异,其体实同,故能学佛的大慈,本同体的大悲,恒顺众生。并以其恒顺众生的经验及方法,开导善财童子,及华严海会诸大菩萨,鼓励大众,发起恒顺众生的弘愿,实行恒顺众生的胜行。故名恒顺众生愿。

    前常随佛学,是著重于自利,今恒顺众生,是偏重于利他。实际上,自利与利他,是息息相关,不可分隔的;特别是在菩提路上,往往由利他的行为,来达成自利之目的,也唯有自利成就,方能实行真正利他的弘愿。例如:菩萨发心广大,恒思饶益一切众生,自然从利他行为中,使自己增长善根,开发智慧,积聚功德,甚至觉悟成佛。成佛之后,更可以应身无量,尽未来际,度脱众生,是以自利利他是相因相成,不可或分。故前八愿,虽然看似属于自利,实则内容包括利他;今此大愿,恒顺众生,似纯属利他,但因恒顺众生,结果自己得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自利。所以一个上求佛道以自利的菩萨,必然与之同时,下化众生以利他,二利并行,二利究竟,方能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