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论 分论3
    分论3

    二、轮相几种?依经文观,(一)十轮相,示其宿作善恶业类差别,(二)三轮相,示其宿业久近强弱等差别,(三)六轮相,示其三世受报差别。前二统验过去之积业,后一可占三世之果报。然则此三轮相,何故轮数不同,而有十轮三轮六轮之殊?

    (一)初轮所以定为十数者,大别业为十种,即杀、盗、淫、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贪、嗔、痴是,此为十恶业,反之,则为十善业。因业有十种,故刻木轮为十,于每一轮之正面,书记一善,其善之对面书记一恶,恰好十轮,总摄十善十恶以尽也。当占相时,手执木轮于净物上傍掷之,以验其所现字样为善为恶或善恶杂也。经中言于净物上掷轮占相,既言净物,当非地面之不净者,宜置一清净器皿而用之。

    (二)次轮规定为三数,因业虽有十种,而造业之具,仅有身、口、意之三种,故次轮刻木为三--即刻三个木轮,即用身口意分配于三轮。换言之,于三轮上分别书记身口意三字样,一轮书一字样,三轮摄身口意尽。因欲占得前世三业之强弱等情,即于每一轮相之中段方平处,书记标志;每轮正中有四方平处,书记四种不同之式样。轮之中正一面,画一长形竖线至方平处之顶格,以示积善久而行猛利;轮正中之次一面,画一长竖线,较前细短,局于方平处之顶格内,以示善业近而基始定;轮之第三面,画一粗深之横线,以示恶业增上而猛利;其第四面。画一浅细之横线,以示习恶伊始而未至增上。初轮仅占善恶业别。故十轮齐掷通占。此轮欲知其久近与强弱,及其所属身口意之差别,则不得三轮一掷通占,当随行者意念,用身意口三轮分别占之为宜。

    (三)后轮相如何?当刻木为六轮。以一切诸法,不出三六十八界,故十八数,即摄尽一切诸法。今用十八数配合于六轮,故每轮书记三个数字,即一轮书一二三字样,一轮书四五六字样,一轮书七八九字样,一轮书十、十一、十二字样,一轮书十三、十四、十五字样,一轮书十六、十七、十八字样。假定每轮中正有四平方处,在三平方处之三面,分别书写数字,余一面,空之不书,可也。

    此受轮相如何占之?经云:“欲使决疑意者,应当三掷此第三轮相,占计合数,依数观之,以定善恶。”依经文观,初轮为十轮齐掷通占,次轮乃三轮身口意别掷各占,后轮为六轮共掷同占--作三次共掷,依三次所得之总数而占验其所问之事--果为依此三掷轮相。

    又如何而验知其所问之事为善为恶耶?经谓“占计合数,依数观之,以定善恶。”此简要经文,义甚隐晦不详,兹以愚意而推之,所谓“占计合数”者,占,即三次掷轮之占相;计,即通盘计算;合数者,谓将三掷轮相统计之数而总合之也。但经中所谓“依数观之,以定善恶”一词,似不易解。究依何数而定为善?又依何数而定为恶?直令人迷入雾中。愚意推之,数乃行者在未掷轮占相之前,须先研究在三六十八界中,若行三次掷占。其得最多之数字为若干?即在此若干之最多数中,由行者假定某数为善,某数为恶,假定此善恶之数字已,再行三掷其轮,三掷轮相所得之总数为若干,再与自行假定之数字为若干以相对验其为善恶,经此两相比对,善恶结论可知,此即经中依数而观以定善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