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义灯(楞严经题要释) 楞严义灯(楞严经题要释)1
    序说

    1、楞严真伪说之由来

    近世纪来,中外的学者们,对于“楞严经”是否确自梵本译出?或视得伪作,成为一个争辩的问题。有人说:‘六朝隋唐之间的投机份子,东拼西凑,利用佛家的术语,杂以周秦诸子的论调,写成“楞严”一经,以喜误国人’。近代文豪如梁任公,在其著『古书真伪及其年代”第二章,也曾说“楞严”是伪作。他说:

    ‘“楞严经”可笑的思想很多,充满了长生神仙的荒诞话头,显然是受了道教的暗示,剽窃佛教的皮毛而成真正佛经,并没有“楞严经”一类的话,可知“楞严经”是伪书’。以上两种看法,也许是因为我国固有诸子的思想,与“楞严”的义理相符合的缘故,遂致发生这样的议论。

    盖“首楞严经”,在唐玄宗—肃宗年间,(西元七一二—七五六)已经盛行于世,然当时并无对之怀疑者,然至近代,才说“楞严”是伪书,这难道当时距离译书的期间近,而真伪岂不明?还是当时全无高明人士能够认出真伪呢?致使这一部“楞严经”,依然的流传下来!

    据“宋高僧传”卷五云:唐慧琳法师是疏勒国人,精通梵汉,闻名当世,遍读三藏,目光如炬,善能分别真伪,而对于“楞严”丝毫没有置疑,摄人共編著“一切经意义”之中,如果“楞严”是伪书,岂能逃过慧琳的眼光?在“大涅槃经”卷八书后,慧琳的注释曾说:

    ‘东晋安帝义熙十二年,昙无忏法师于姑藏,依龟玆国胡本文字翻译此经,遂与中文音旨不符,龟玆与中天竺相去远隔,又不承师训,未解用中天竺文字,所以义违,故有斯错’。由此看来:以慧琳卓越的智慧,锐利的眼光,能够指出“涅槃经”翻译的失义,而竟不能辨别“楞严经”的真伪吗?然而,虽说唐人对于本经无人置疑,但亦未必即属无讹,故欲判定真伪,必须要更进一层的引述历代大德,对于该经的批判以为定论。

    2、历代大德对楞严之批判

    若说“楞严经”是用佛家而杂以周秦诸子学说,便是窃取我国固有思想的伪作,这是与“楞严”之中心宗旨有悬殊的差异。此经由外表看来,似极复杂,然其实际却不然,它的中心宗旨是‘昭明一心,建立三观,修三观,还证一心,断惑证真,成就不生不灭之因果’。明代智旭蕅益大师,在其著『楞严文句”里面说:

    ‘十界一心,事造与理具,遍摄遍含,一境三观,横辨与竖历,非并非别,依此成自行因果是诚一代时教之精髓,成佛作祖之秘要,无上圆顿之旨归,三根普被之方便,超权小之殊胜,摧魔外之实相宝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