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医心智慧[1] 柒、医心智慧[1]9
    柒、医心智慧[1]9

    十九、譬如以四阶道,升于殿堂,要由初阶,然后次登第二、第三、第四阶,得升殿堂。

    如是,若言:于苦圣谛无间等已,然后次第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应作是说。(杂.四三五)

    二十、于色、受、想、行、识,向厌、离欲、灭尽,是名法、次法向。(杂.二七)

    ※苦(现象)、集(原因)、灭(消除息灭)、道(方法);向厌、离欲、灭尽,都有其因缘上,前后相关的次第性,也就是所谓的‘法、次(下一个)法,向(趣向)’了。无间等,就是现证;澈底完成的意思。厌于欲、离于欲,这是每一个解脱(灭尽)圣者的来时路。

    二十一、持戒者不应思:令我不悔。但法自然[1],持戒者便得不悔。

    有不悔者不应思:令我欢悦。但法自然,不悔者便得欢悦。

    有欢悦者不应思:令我喜。但法自然,有欢悦者便得喜。

    有喜者不应思:令我止。但法自然,有喜者便得止身。

    有止者不应思:令我乐。但法自然,有止者便得觉乐。

    有乐者不应思:令我定心。但法自然,有乐者便得定心。

    有定者不应思:令我见如实、知如真。但法自然,有定者便得见如实、知如真。

    有见如实、知如真者不应思:令我厌。但法自然,有见如实、知如真者便得厌。

    有厌者不应思:令我无欲。但法自然,有厌者便得无欲。

    有无欲不应思:令我解脱。但法自然,有无欲便得解脱一切淫(贪)、怒、痴。(中.四三)(伤歌逻经)

    [1]自然:‘自然智’(术语)不借功用,自然而生之佛之一切种智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自然智,无师智。’同义疏六曰:‘自然智者,无功用智也。’大日经疏五曰:‘自然智者,是如来自觉自证之智。昔所未闻未知之法,现前无所挂碍,故以为名。’同六曰:‘若法依师智得,从于众因缘而生,即是戏论生灭之相,非法性佛自然之慧。若是自然之慧,则非修学可得,亦不可授人。’

    ※从持戒→不悔→欢悦→喜→止→觉乐→定心→知如真→厌→无欲,最后解脱贪、嗔、痴的过程。在修行时,避免想,让我得取什么样的境界,那是如理如法的精进用功自然水到渠成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