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讲 第01讲6
    第01讲6修持作功夫,身心绝对可以分离。但是,做得到身心分离,也不过是能够解脱而已,至于悟道了没有,答案是不一定。功夫要到可以坐脱立亡的境界,虽然不容易,但比悟道就容易多了。过去这一种方法,视为秘密不肯讲,其实佛经上都有。佛法有八万四千法门,讲太清楚了会有后遗症。因为人们知道了会去试一试,反而试出毛病。又有些人知道了这种法门,可以借此自杀,可以借此逃避。为此之故,才为大乘密乘戒律所禁止。但若作科学研究来讲,可以知道肉体与精神如何分离,如果光凭我们自己修持,去磨练,几十年中会不会摸得到,还是一个问题。

    现在我们所要讲的重点是三个,就是见地、修证与行愿。

    什么是见地?

    拿中国禅宗的术语来说,见地就是见道。见道以后,怎样去修证?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缘起性空,性空缘起,知道以后要如何去实证呢?几十年前我还年轻的时候,开始学佛,当时有一个老牌的心理学教授,他说:非常佩服佛学的理论,但是认为佛学的理论没办法证明。因为佛学说一切唯心,如果现在要心理造出一个金鹅,而且会生金蛋,照理说一切唯心,应该可以造得出来,但是事实上却不可能。见地就是理;行愿同修证是事,照佛学的成语来说:就是“事相”,以禅宗的讲法,就是功用,普通叫功夫。

    大家学佛,首先提到定。能不能定,不去管它,先问能不能盘腿?盘腿不是定,只是习定的最基本方法。你腿都不能盘,还谈什么呢?理到了,事做不到是不行的。事相做得到,行愿做不到也不行。

    现在我们先解释这三件事,并且要确确实实很老实的来讨论。讲修证,这些经、律、论,就包括在修证里面。修证不离禅定,这点是很重要的。

    关于“定”,最初译为禅那,是梵语的译音。以后借用中国文化里的观念——“大学”里“知止而后有定”,故称“禅定”。后期翻译的经典。认为禅那不能完全表达它所涵的意义,于是又翻成思维修。后来又发现这个名词易被误解成心理的思想,所以玄奘法师又译成静虑。不论静虑也好,定也好,都出自“大学”。事实上,这个名词的定义很难下,弥勒菩萨一派,干脆不讲这些,就称“瑜珈”。后来瑜珈是指修这一套功夫的人,而“瑜伽”则是这一套功夫的总名称。

    在印度,瑜伽与瑜珈,本是一个东西的两个定义。如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就是指修持有成就的人,地是次地,论是论述,所以书名的意思就是对修持一步一步境界的讨论。佛法所有的经、律、论,都是告诉我们修证的方法。可是我们现在他是他,我是我,完全合不拢来,理与事两个配不起来。尤其是身与心不能合一,脑子知道这个道理,事情配合起来就做不到,这正是修证功夫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