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戒行
    一、正明随行

    行事钞和资持记解释戒行说:戒行,是既然受得此戒,就必须秉持在心,并广修方便。在教理方面,依师学习律藏的理论与行事的规律。在行的方面,主要是对治烦恼。还要检察思想、言论、行为——不违犯律的行为和不失威仪的行为。坚志远离‘止犯’、‘作犯’的一切事项,更积极地成就了‘止持’、‘作持’的一切行事。定下志愿,尊重戒律,仰慕古来的圣贤,发起向他们习学的精进行,这样,持戒的心生起了,三业合乎律仪,就是‘戒行’。

    但是受体是要期尽形断恶修善的誓愿与缘境周遍慈愍的心,混合而成为一个伟大愿力,这就是受体。随行,是随著所受时的思愿,而修止恶生善的事行,就是随顺本体的善良行为。这是对受体所说的随行。譬如建筑宅院,必先建立周围的院墙(坛场受体),然后在院的界限内建立房屋(受后随行)。

    如果只有受没有随,那就成了空愿的院子,不免要有寒露(无善盖覆)的弊端(堕落恶道)。如果只有随没有受,这随行可能随于生死,或者只是些世善,局狭不能周遍。譬如无院的屋宇,难免贼盗偷窃(虽修善行还为尘扰丧失善根)的危险。所以必须‘受’、‘随’互相资助,才能达到离苦得乐的目的。

    行事钞问:‘今受具戒,招生乐果,为受为随?’资持记解释说:前说受随相资,其功相等,可是招生感果的因缘上,必须要有亲疏的分别,所以设问显示。

    行事钞答:‘受是助缘未有行功。必须因随对境防拟,以此随行至得圣果,不亲受体。故知一受已后,尽寿已来,方便正念,护本所受,流入行心,三善为体,则明戒行随相可修。若但有受无随行者,反为戒欺,流入苦海,不如不受,无戒可违。是故行者明须善识,业性灼然,非为滥述,’资持记解释说:答中分二:初对显亲疏又分二:最初二句—‘受是助缘、未有行功’,明受疏。必下,明随亲。从坛场初受戒时,顿然发起虚愿,对境能防止约束,渐修实行,行即成因,因能感果。所以业疏说:偏就‘行’说,能起后习,不约虚愿来招乐果的。然而受随二法义必相须,但从牵生后果的功力强弱方面说,随虽能感果,而随从受而生;受虽是虚愿,而是随的根本。那么悬防、发行,是受胜而随微;起习、招生,是随强而受弱。教文的用与—著重那一方面说,学者必须知道。‘故知一受’以下,别彰行相又三:初成随之相。‘一受’指开始登坛场以至三法完毕,受戒以后到尽形寿为止,须有对治的‘方便’,有摄伏妄缘的‘正念’,以‘护本所受’——就是随顺的意义。有了护顺的力量,那止持、作持所成的业力便‘流入行心’,以‘三善为体’性,就知道‘戒行随相可修’,感果的功力在于‘随’,如果虽然受了戒,而不持戒(无随行)那是没有益处的。若下,明无随之失。‘有受无随行者’,反而被戒欺骗,因为持戒的功业非常深重,违犯的罪过也就重大——‘流入苦海,不如不受,无戒可违’。这可见激励的恳切,并不是抑退的说法。是故下结诰,叮嘱行者必须精学:一、须识教,教有开制,二、须识行,行有顺违,三、须识业,业有善恶,四、须识果,果有苦乐。必明了这四件事,才可摄修。‘业性’,上述的顺持、违犯、善恶、因果,皆如业理,不是可以妄加抑扬的,因此说‘业性灼然’,使我们生起信心。

    资持记说:如果依圆修,既然明白了受体,当初发心时,就成就了三聚:于随行中,随持一戒,禁恶不起,就是摄律仪;用智慧观察,就是摄善法,于一切情非情境无非将护,就是摄众生。在因,成三聚行;在果,成三佛。就是由受起随,从因到果的。所以业疏说:‘是故行人常思此行即三聚’等。又说:‘终归大乘,故须域心处’。又说:‘既知此意,当护如命如浮囊,略提大纲,余广如彼。咨尔后学,微细研详。且五浊深缠,四蛇未脱,与鬼畜而同处,为苦恼之交煎,岂得不念清升,坐守涂炭。纵有修奉,不得其门,徒务勤劬,终无所诣。若乃尽无穷之生死,截无边之业非,破无始之昏惑,证无上之法身者,唯戒一门,最为要术。诸佛称叹,遍在群经,诸祖弘持,盛于前代。当须深信,勿自迟疑。固当以受体为双眸,以随行为两足;受随相副,虽万行而可成,目足更资,虽千里而必至。自非同道,夫复何言,悲夫。’这一段话,对我们多么有警惕性啊!我们要坚决地目足双运地在现实生活中改造三业。

    芝苑遗编中灵芝律祖又剀切沉痛地说:应该常常开导后学两个要点:一、入道必有始。就是要受戒,并要专志奉持,在一切时中,对种种尘境,常常忆念受体。不论著衣吃饭、行住坐卧,语默动静,都不可暂忘了这受体。二、期心必有终。就是要归心净土,决誓往生。因为末法时代,惑业深缠,惯习难断;自己道力微薄,怎能修证。所以释迦出世在五十余年中说无量法门,应该可以度脱的众生都已度脱,对那些尚未度脱的也都作了得度的因缘;因缘虽多,难以入门。只有净土法门,是修行捷径,所以许多经论,偏赞净土;佛法灭尽,惟无量寿佛经留后一百年在世间。十方诸佛的劝赞,实在不是没有原因的。

    二、因示舍戒

    戒本疏说:经论中所列的舍戒法不同,如杂心论:‘若舍,命终,断善,二形生也。’善生经则加受恶戒时舍善戒。俱舍论:八戒期心,尽夜分终故舍。且列如此。

    行宗记解释说:杂心四种舍。‘若舍’,就是‘作法舍’,‘断善’,就是起邪见。善生经的恶戒,就是恶律仪。上面所说五种舍——作法,命终,断善,二形生,受恶律仪,通于五、八、十、具四位戒。俱舍论的期心,唯局八戒,义兼五戒。‘且列’,表示未尽的意思。

    弘一律祖说,断善就是起邪见的话,那是属于通泛的说法,不能确切指定。考据行宗记别处的文说:‘断善失戒,四舍之一、即生邪见远舍三宝’——戒疏记卷五。这明显地指出了起邪见就是远舍三宝。也就是远舍了三宝,才是起邪见。

    戒本疏问:舍戒,是舍已生随行为因的业,还是舍初愿本受的无作体呢?答:已生随为因,结业在心,行功不灭,所以不可舍;必须证到初果,有了无漏智的力量,明达了罪福本性,漏业才可倾尽。这里所说的舍,只是舍‘本体’,更不相续了。也就是舍了无作戒体,失去了未生的善。所以杂心论说:‘言舍戒者,戒身、种类灭也’。行宗记解释说:‘戒身’,就是受体无作;‘种类’,就是相续的善行;这可为疏文的证明了。

    戒本疏说:作法舍中,具有五缘:一、住自性者——即具有本受体。二、对人境:如多论说:‘若无出家人,随得白衣外道相解者成。’三、有舍心。四、心境相当;如律:如果言语不通,前人不能解会,都不成舍。五、一说便成。

    戒本疏说:所以开此舍戒的原因,在凡夫地位都有退菩提心的可能,一失了道心,还有什么事做不出来。如果带戒犯了过恶,那业果就难以救拔了。因此开舍戒的方便,舍戒去了,再来受戒就没有障碍了。这是释尊的善巧方便和通达机缘的设教;也充分地说明了信仰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