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忏悔要义
    一、总说忏悔

    印度语‘忏摩’,义译‘悔往’。忏悔,是华梵双举。它的意义是:不造新罪。忏是止断未来的过恶,悔是羞耻已往的错误。

    做一个人总难免错误,已结成罪过,就应当忏除。忏除后,身心就能够清净,使自己和集体都得到愉快安乐。萨婆多论问:‘何法重于地?何法高于空?何法多于草?何法疾于风?’答:‘戒德重于地,我慢高于空,烦恼多于草,心念疾于风。’这说明从前造罪过,由于心念;而用心念追悔,翻成自新;因为罪果假因缘而生,在忏悔中如能认识到妄念本无自体,缘生也无有自性,那么犯相便成无据,罪根也就掘出了。所以,如果能追思所犯,深悔前非,面对诸佛菩萨或清净大众僧团的胜缘、披尽肝胆地忏悔,必能消灭或净化了罪因,不使结成后果。

    如果犯了过失,不知追悔,若果是无法逃避;所谓有智慧的人,他是不隐覆自己错失而能对人坦白。涅槃经说:‘犯四重者,生报即受。若披法服犹未舍远,常怀惭愧,恐怖自责,其心改悔,生护法心,建立正法,为人分别、我说是人,不为破戒。若犯四重,心无怖畏惭愧发露。于彼正法,永无护惜建立之心,毁呰轻贱,言多过咎,若复说言,无佛法僧,并名趣向一阐提道。云何是业能得现报,不未来受?请忏悔发露,供养三宝,常自呵责;以是善业,今世头目等痛,横罹死殃鞭打饥饿。若不观身无常,名不修身;不观戒是善法梯嶝,名不修戒;不观心躁动制伏,名不修心;不观智慧有力能断(惑业)名不修慧。不观身戒、心、慧,增长地狱’即生报、后报。这是忏悔的与不忏悔的对比说明,真能忏悔就是犯了四重都不名破戒,不忏悔是趣向一阐提;并说明了忏悔能够转重报为轻受的。

    二、忏悔化制二教的通局

    佛教导全体佛教徒的法门叫‘化教’,如经论等。化教中的忏法:一、通于理忏与事忏二种;二、通被在家出家教徒;三、通大小乘;四、忏所犯罪通三世;五、忏所犯罪时总牒出身三、口四、意三的十业;这是化教的忏法的五种通义。

    佛指导出家教徒的生活规律叫做制教;即所制的各种戒律。制教的忏法:一、若论律藏,局于小宗;二、局于出家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尼、沙弥、沙弥尼五众;三、因由犯于所受的某一戒,所以忏的行事,局于违犯所受的某一戒;四、受戒时过去所犯的一般错误已忏悔清净,所以现时忏悔也只局于受戒以后的‘现犯’;五、受的一一戒都具有名、种、相,忏悔时也局于某戒的名种相,不比化教的忏法通牒十业;这是制教忏法的五种局义。

    上面简略举出五通、五局的意义,说明了化教与制教的业法是大有不同的。

    三、别说理事二忏

    化教通忏的理忏与事忏也有所区别。一、理忏是智慧锐利的人,观察罪性本空,念念之间遣除虚妄的业因、业果。这是用观照的智慧,推穷起惑造业的本性,明见真理,罪因、罪果因此得以伏止与息灭,智生妄净,称为理忏悔。二、事忏是智力钝的众生,由于执著颠倒,妄念翳覆本心,随境缠缚,动则易起妄行,必须在另一环境下如法忏悔。就是安处严净道场中,通过各种仪式,称叹虔仰三宝,或用礼拜,或借诵持旋绕,竭诚缘想三宝胜境的种种力量,涕泣陈情,忏悔所犯的罪。这样忏悔,随业的轻重、定不定的区别,以忏悔的功德,使受报方面得以减轻或消灭。

    现时造业既有轻重、定不定的区别,经过忏悔,就发生一种在受报上能够转重为轻,转轻为无的作用。

    问:修理忏人,还须要礼拜诵经吗?答:事忏理忏有四种料拣如下:一、得理失事,谓一心禅观,外缺庄严,如有目无足,不能前进。二、逐事迷理,谓计功分课,不了真理,如有足无目,不知所从。三、事理双运,谓目足相资、万行圆修,必至解脱彼岸。四、理事俱昧,谓盲而无足,愚痴惰慢,终无出离时期。

    理忏、事忏,虽然各立,但修者不能偏弃;空有双融,是真修习。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佛事门中,不舍一法。’诸佛菩萨累劫的熏修,历代祖师终身的净行,不是没有理论和依据的。佛说世间有二健儿,一谓惭愧,一即忏悔。唯有惭愧的人才能真正忏悔;唯有成了佛的人才不犯罪,此外只有轻重之分,不论任何人都应当每日检点自己的生活,惭愧与忏悔。唯有忏悔,才能使我们个人的生活在日新进益中,才能使我们的集体生活恒常保持清新愉快的活力。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