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有关戒定慧的实践问题
    三、有关戒定慧的实践问题

    (一)戒定慧的相互关系

    戒定慧三学,所说虽有先后,在具体实践中,却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者是相辅相成。戒定是以慧为先导,定慧是以戒为基础;戒慧是以定为依止。说戒则定慧在其中;说定则戒慧在其中;说慧则戒定在其中,举一即三,圆融无碍。凡夫心乱慧浅,正像风中油灯,灯光摇晃不定。如果加上玻璃罩子(戒),就能光定(定)明生(慧)。又像灭除寇盗,先检查严防(戒),盗来捉住,缚使不动(定),然后依法杀之(慧)。所谓杀之,是以智慧照见诸法本空,烦恼习气便化于无形了。

    另外,在入定时,能自然不犯诸恶,与戒相应,这叫‘定共戒’。在证道、发真无漏智之后,对于律仪能自然相应无犯,这叫‘道共戒’,乃至六度、四摄、三十七道品、无量法门,都从‘三学’开出。列表如下:

    (二)‘三学’与止观的关系

    定慧(戒在其中)即止观,也即寂照;可以说:止观是因地下手方便,定慧和寂照是功效和结果。实际上,因果不二,始终一如,三者是统一的。

    止观法门是超生死、证菩提的要法,一切大小乘佛法离不开戒定慧,即离不开止观。所谓止,就是止息妄念;所谓观,就是观照自性。通过止观彻证不生不灭,不来不去的常住真心。

    (三)关于止观的实践

    止观法门,是天台宗初祖慧文大师因读大智度论‘三智实在一心中得’(‘三智’指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及中论‘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有所悟入,创立了‘一心三观’法门。

    慧思大师继承和发展了慧文大师的止观学说,说了大乘止观法门。到了智者大师,传慧思大师三种止观:一、不定止观,即六妙门,或次第相生,或方便对治,无有定法;二、渐次止观,即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初持戒,次修禅定,后渐修实相,次第而入;三、圆顿止观,即摩诃止观,初后不二,行解俱顿。另外,还为其俗兄陈针讲了小止观。

    小止观中,为了对治粗乱妄心,提出了:1.系缘守境止,即系缘鼻端或脐间,或观诸佛相好。2.制心止,念起即以放下二字制伏之,不使驰散。3.体真止,体真空之理而不动心;或观缘生无性,三心皆不可得,但不同于木石,寂而常照,与真如自性相应,这便是‘实相观’。所以虽叫小止观,实际上已经初步提出了‘一心三观’的基本思想。所谓‘一心三观’,举一即三,言三即一。寂然无念是空观(体真止);明明了了是假观;(方便随缘止。知空非空,随缘利生。)寂寂无念,而又了了常知,寂照同时,不落二边,就是中道第一义观(息二边分别止)。小止观在最后一章里,已阐述了这三种观法。

    唐荆溪大师著述了始终心要一卷,说明了‘三谛’是天然的性德,众生因迷于‘三谛’而生‘三惑’。所以用‘三观’来破‘三惑’,惑破便成‘三智’,智成便证‘三德’而显‘三谛’。兹将止观修证情况,列表如下:

    一般说来,在修系缘止,或修数息、随息、或随习气以‘五停心观’对治,调停粗重习气的基础上,应时时刻刻回光返照,注意察看当下心念,不随不遣,不取不舍,日久功深,妄想自能逐步歇下,而本具智光同时逐步发露,空寂灵明的无念心体,便清楚现前。观世音菩萨修耳根圆通中所谓‘生灭既灭,寂灭现前。’黄檗禅师传心法要也说:‘但直下无心,本体自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