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悟的女性
    佛教书籍网提供各宗派书籍在线阅读,免费下载!如果您有好书推荐,请联系站长QQ11934559!

    <证悟的女性>

    目录勘布卡塔仁波切简传

    勘布卡塔仁波切简传

    堪布卡塔仁波切,一九二二年二月诞生于西康省勒西地方的一个游牧家庭中。四岁即开始学习西藏语文与各种经典。十二岁时于创古寺出家。仁波切在创古寺学习共修行六年。十八岁时,与数位僧众一同前往祖普寺,首次拜见大宝法王。二十岁时,于八蚌寺第十一世泰锡杜仁波切座下受比丘戒,随后即返回创古寺,进行三年三个月的闭关。出关之后,开始研究佛典,深入经藏,直至三十岁。三十六岁时,逃离故乡,一年多后抵印度边界。四十五岁时至锡金隆德寺。一九七五年,五十三岁时受大宝法王册封为『至高佛法上师』。一九七六年二月,至纽约屋士连,担任『噶玛三乘法轮中心』住持,为南北美洲之总导师,经常巡回世界各中心弘法。

    目录一切法教源自法身

    一切法教源自法身

    首先,我们在做任何事时,都必须发展正确的心态——不论是听闻、思考或实修佛法,或做一般的俗事也是一样。

    心态是和我们的想法有关。正念与邪念之别,在于精神与物质的层面上;在物质世间里,我们努力读书和工作,只为达成像成名富裕这样自私的目的。由于无始以来,我们就有这种自私的心理,所以便一直在六道中受苦,无法自轮回中的解脱。

    因此,当我们在修持或听闻佛法时,必须培养想要利益一切众生的心态,这不仅是短暂的做法而已,最终还要帮助六道众生解脱痛苦——这是正确的心态。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解脱世间的痛苦,而达究竟的喜乐。修行是否能达开悟,要视修行者的心态而定。如果我们的心态是不净的,就会像食物中掺了毒药一样。食物有益健康,但是如果其中含有毒药,就变得很危险;同样地,佛法可以利益我们。但修行是否有结果,则要依个人的心态而定了。

    同样一个由上师教导的修行法门,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出现,这完全是依学习的弟子所持的心态而定。例如:秉持正确心态的弟子,便能得到最好的成效。心态正确,但较少聪慧的弟子,效果可能会差一些;但完全不具正确心态者,即使有什么修行也不会有任何成就。甚者,由于心存恶念,这位弟子的恼障可能反更增加——由此例可证明心态的重要性。

    你一定不很清楚,在听闻、思考和修行佛法时,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心态,才能获得什么样的心态,才能获得修行的圆满成就?我们一定培养利益他人的心态。首先要知道,众生不仅是现在正受着苦,而是无始以来即不断地在受苦。为何众生由无始至今一直受着永无休止的苦痛?这是由于他们的动机都是自私的,只追求个人的利益、幸福和享乐。为了自己享有这些快乐幸福,他们不嗔恨、嫉妒、骄傲等心里的烦恼冲突,也因此累积了恶业。所以,他们并没有享受到较多的快乐,反而招致更大的的苦果。因此,我们要发愿永远救度众生,脱离苦因。这种希望究竟解脱众生的利他心态,就是觉悟的心,或称为菩提心。菩提心非常殊胜,如果一个人能一直保持这种觉悟的心境,它便会发挥很大的力量。

    我们已首先发起了利他的心,现在请专心注意的听讲,今天的开示要讲过去已示现于世的传承祖师们。谈到他们,我们必须了解,过去已有多尊佛菩萨示现,来到世间转法轮。依经典所说,未来还有千佛会为同样的目的来到这个世间。

    我们目前是在贤劫第四尊佛——释迦牟尼佛法指导下。佛陀生于印度,示现在世共八十一年,曾三转法轮。佛法从释迦牟尼佛——化身佛开始,一直传到像龙树、无著等大师,从未间断。他们相继将佛法带入西藏,后来发展成西藏佛教的四大教派。

    一切教法都是来自佛的化身。化身佛源自报身佛,而报身则源自法身。举个例子来说明法、报、化三身之间的关系:在此屋里的光亮是来自于屋外,而屋外的光亮则来自太阳。因此,所有的佛法和西藏的四大教派,都源自金刚总持或普贤王如来的法身——觉悟的究竟特质。我们靠着的屋外的光亮来照亮房间,如前所述,屋外的光亮来自太阳;证悟到金刚总持或普贤王如来的境界,就好象成为太阳本身一样,不再须要依靠外在的光源来照明了。

    因此,所有噶举、格鲁、萨迦等宗派的传承,都源自金刚总持。为什么要回溯到金刚总持,而不是释迦牟尼佛呢?因为金刚总持是觉悟的本质——光源,是太阳本身,而非射出的光线。宁玛派也是一样,其法教不是源自莲花生大士或释迦牟尼佛,而是来自普贤王如来。因为一切法教的究竟本源是法身,所以西藏佛教的四大宗派都是源自金刚总持或普贤王如来。

    至於金刚总持和普贤王如来何者较高的问题,有时也会困扰初学者。由于他们是平等的,便没有优劣之分,从某种意义来看,他们只是名相上的不同而已。举例来说,住在东方的人,认为那是东方的天空;而在西方的人,则认为是西方的。但事实是,天空只有一个,并非东方的天空胜于西方的,也不是西方的天空胜过东方的。所以根本没有孰为优劣的问题,两方的都是天空,唯一的不同,只是处于世界上不同的地方而已,是我们自己有「我们的」天空和「他们的」天空的分别心。所以,事实上,金刚总持和普贤王如来并无不同。

    从某种意义层面来看,两者之间并无差别,有的只是两个不同名字的称呼而已。「普贤王如来」的梵文是「沙曼达巴卓」(Samantabhadra),藏文译成「棍都桑波」(Kuntuzangpo)。「棍都」之意为究竟,「桑波」则为美善。所以「棍都桑波」就是本然的离于任何染污、瑕缺或心识上的迷惑。因此,不仅是目前清净,未来也永远不会被染污。金刚总持的梵文是「发嘉达拉」(Vajradhara),藏文译成「多杰羌」(Dorjechang)。「多杰」之意为不可摧毁,「羌」则是恒久持有。一切众生都具有佛所证悟的本质,多杰羌多意为圆满了悟或如如不动的证悟特质,此为一切众生所共有。

    从唐卡上所绘的普贤王如来和金刚总持,我们可以进一步看到,一尊绘有庄严与衣饰,而另一个尊则完全没有。普贤王如来是裸身的,没有任何庄严与衣饰,象征其开悟的境界完全离于任何心识的投射造作,如法身般本来清净;金刚总持全身珠宝璎珞严饰,并着天衣,象征他经由报身和化身示现的善巧,不断地利益众生,满足他们的需要。

    弥勒菩萨曾在《究竟一乘宝性论》中解释,实际证悟的是普贤王如来或金刚总持;而证悟的化身则是来到世间的释迦牟尼佛。释迦牟尼佛曾亲自说过,他不曾说过一字,也没给过任何教法,是众生透过自身业力的显现和所具的根器,才领悟到他的教导的。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说他从未说过一法呢?因为就法身,或所谓究竟觉悟的境界来论,他未曾说过任何一法;但在另一方面,释迦牟尼佛是化身佛,所以众生能透过其示现或化身,依自己的业力根器而听到不同的佛法。

    太阳和金刚总持从未真正来到这世间,是众生透过其根器和清净心,感受到了阳光和金刚总持的存在。佛是超越任何心灵概念,就像太阳一样,他并没有想到只要照耀世界上某个地方、只要对此处或他处有利益。太阳只是照着,众生则依个别的能力,产生对亮光不同的觉受。虽然太阳并未刻意以温暖来利益众生,但有肉身的众生便会感到暖和而受益。有躯体的众生能感受到温暖,是因为他们有此肉身。阳光使人看清楚东西,是因为他们有眼睛。就像阳光使一切长有眼睛的众生看得见一样,佛也让具根器和清净心的人体验到他的存在,所以金刚持并未真正示现于世。但是,即使释迦牟尼佛已于二千五百三十年前示寂,我们依然可透过自己的虔诚心、信心和修行,得到他的加持,因为究竟证悟的佛性——法身或金刚总持的证悟本质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只要太阳高挂在天空,即使暂时有为云遮住它的光线,也不意味太阳会就此失去它的光辉,它始终是照耀着的。同样地,即使佛陀示寂距今已有很长的时间,但只要我们深具虔诚和信心、精进修持,也会感受到他的加持,因为金刚总持永远在那儿。法身的金刚总持永远不会停止示现。

    金刚总持利益众生的佛行是没有任何判断分别的,就像长在地上的树木都具可燃性一样。任何木头,不管生长在何处,都具有可燃的特性;金刚总持利众事业的本质也是相同的,不分任何从生,都可受到泽被。不仅是究竟证悟的金刚总持才有利益众生的佛性,事实上,所有一切众生,包括自己,都本然具足这具佛性。

    我们都知道木村可以燃烧,但也要有起火的因素才行,它自己是不会燃烧起来的,虽然一切众生都本具如金刚总持证悟的佛性,其中包括我们自己,但我们还需因缘使它成熟,才能了悟。这也是为何一切教派的上师,都强调传承祖师的重要性。因为他们承袭了不间断的传承的法教,所以,依其所教修持,我们便会遇到使佛性成熟的因缘。

    为了使我们能了悟的心,逢遇使佛性成熟的因缘是非常必要的。在法教中曾提到,一盏灯会点亮另一盏。就像我们有一百根蜡烛,当第一根点亮时,另一根接触到了头一根的火焰,便会跟着燃烧起来;然后,第三根蜡烛又碰到第二根的火焰而点着了;第四根也是一样,这样一直下去。如果你在佛堂上有一根蜡烛,没有火便不能点燃,一定要有这样的因缘才行。

    有许多初修者,由于不了解金刚总持的真正涵义,便提出一些如:金刚总持的双亲是谁、他的生日是何时等的问题。还有一些行者误认为金刚总持是高高住在天界的人,这些想法都是由于不明证悟的本质所致。由于缺乏了解,即使金刚总持是超于任何概念与言语,仍有人相信具有色身、真实存在、住在我们上面天界的某个天宫中的。虽然金刚总持的境界是超越任何概念与言语,但经由精进修持,便能体会它主尖我们的自性之中——金刚总持与我们的自性本为一体。

    当我们说金刚总持非以色身形式存在时,还是有人会不同意,因为在唐卡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全身蓝色的人,佩戴珠宝璎珞、穿著丝衣、手握钤杵。这些都是象征性的意义而已,以便行者可以了知证悟的特质。深蓝色、铃和杵都象征着金刚总持不灭不坏的特质——深蓝色隐喻其永不停息的利众事业,珠宝严饰则象征广度众生的珍贵。

    熟悉大手印祈请文的人都知道,开头时要先念诵:「伟大的多杰羌、帝洛巴、那洛巴……。」了解金刚总持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因为其后的一切法教都立基于此觉悟的究竟特质之上。如果我们现在有任何误解,以后便会感到混淆迷惑。我们一定要确知自己已经正确地了解了金刚总持的意义,以便可以正确地衔接上往后的教法。

    (编按:一九八六年三月二十五日,纽约屋士达三乘法轮中心开示)

    目录论皈依

    论皈依

    我们知道,凡事都其来有自。如果有一朵花或一株草,那么它一定是在某个时间种下的种子所长出来的,不会恁空出现。所以,我们之能够听闻到佛陀的法教,也一定是心中曾对法产生过某种基本的兴趣,才结下了这个法缘。这个兴趣不应该只是在偶然或巧合的情况下产生,而应是在过去世中已和佛法结下宿缘。

    除此之外,为了能接触佛法,我们要有具慧根的人身。如果生在其它的情况下,便不可能有机会了。所以,当我们具足所有因缘时——也就是说我们生而为人,且值遇佛法、有善根慧智、所在地主有佛法,在那里佛法不被限制,也不被某个社会排斥;加上我们心中对佛法有兴趣,如此才能造就出一个可以让佛法传播的环境,也才是一件真正值得高兴的事。

    此外,我们要认知这个环境所具有的潜能,我们要利用它来学习教法,尽可能应用所学去修行,而非让机会白白溜走。这样我们才能制造好的因缘,将来学习佛法的机会也会增加,修行也会进步。但是,如果我们没有好好利用现有机会,情况就不可能这样了。同样的情形,当机缘在我们面前出现时,我们应认出它有可能在未来创出极富价值之物,而不应只图眼前享乐,因为机缘一旦失去,就永不复得。

    我们可以说,佛陀所教的本身,最基本的就是教法和修行,它们是可以直接通达我们心的东西。这表示佛教不是探讨外在世界的工具,它不是藉由才能和技巧产生出来的东西,也绝非任何外在世间活动能达成或通达的某种东西。它是我们要从内心深处去发掘了悟和学习修行的事。我这样说的原因,马上便能向大家证明。

    我们在内心大数时候都为善恶、爱憎、悲酷等对立的念头所困扰。我们可以了解自己心的负面(恶),绝不可能为世界带来满足、正面和良善的东西;反之,我们良善的祈愿和美好的发心,便可促成绝妙好事。即使我们用各种美好,或看似迷人的外表技巧,来隐藏自己基本上不良的心态,但真理仍然不变,伪装最后还是会被揭穿。所以,佛教本身并不注重形成我们生活、我们世间活动的外在情境,而把重点置于我们在想什么、如何想、心里打算做什么等的基本问题。相信当我们能发展出一个真正良善的境况,培养出一个真正健康的心理和心境见解时,则一切身体所做出的行为、口所说出的话,便自然而然的都是正面的了。

    有人可能会问,佛陀二千五百年前就已经涅槃了,为什么我们还要皈依他呢?

    虽然佛陀肉身的示现早就消失了,但是他的证悟却持续显现、证明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就。因为根据经典所说,佛陀本来和我们一样,起初也是个凡夫,后来经由修行,变得圆满无瑕后,终于开悟。因此,当太阳被乌云遮住时,我们会认为它不存在了;但当乌云消散后,我们会发觉太阳本来就在那儿。相同地,对人们来说,即使觉悟的佛陀形体已灭,法身依然存在,我们永远都可以向他皈依。

    保留下来的佛陀法教,当然也是我们皈依的对象,因为它给予我们朝向觉悟之路所需的佛陀法教,当然也是我们皈依的对象,因为它给予我们朝向觉悟之路所需的精神指导,因此也是一个适当的皈依的对象。最后要皈依的是僧伽或僧团。僧伽是将佛法保存于世间的弘扬者,经由他们,证悟的种子继续在世间向我们展现、传达。

    皈依是精神的根基,是精神的基础。皈依与不皈依的利与弊可由这点简要看出。例如,我们要种植的东西,就要有土壤和土地。如果栽种没有问题,但没有土地,根本没有播种的地方,就不必想收居要如何如何了。同样的道理,要开悟、解脱或达到任何精神修持的目标,只有当具备了精神的修持基础做为支柱时,才有可能成就。这个基础就是皈依,它在学习法教、证悟成佛上,能助我们凝聚力量和愿心。没有皈依,就没有稳固的基础,修行也就不会有进步。

    一个人想修行解脱道,却不以皈依做基础,就像把好的种子洒在水泥地,或其它无法生长的地上一样。至于我们是否能达成精神修持的目标——觉悟解脱,还是仅有极少数几个例外的人能做到——例如佛陀,全看我们自己的愿心而定。

    在印度几世纪以来,确实有许多不同阶层和背景的人,在修行上得到很大的成就。还有西藏,从人口总数来看,是一个小地方,但一千多年来,已有各色各样的人——僧侣和俗人、硕学者和文盲等,在修行上达到很大的成就。从这些过去佛法已传播到的国家的例证来看,似乎没有理由说,欧美人士的成就会比较少。基本上,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想要修行和成就的意愿。佛陀曾亲自说道:「我可以教授解脱之道,但必须靠你自己才能解脱成就。」在达到任何精神的成就,只有恁藉自己的努力,绝不是任何外在力量所能赋予的。因此,我们应该这样想,就像在印度和西藏一样,任何在欧美和其它国家中希望成就的人,也绝对可以办得到。

    以上一般基本的佛学开示后,也许值得大家发问:佛法起源于何处?如何开始的?谁教导的?

    答案是:佛教当然是佛陀的法教,由佛陀所教。

    接着,有一件重要且必须知道的事情,是当我们说「佛陀」时,是什么意思?

    通常,在佛教的各种宗派都是这么说的,佛陀是一位经过累世修持佛法,在二千五百年前修行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他生于中印度北方的一个王室家族里,后来舍弃了皇族的生活,选择非常刻苦的宗教修行,最后达到完全的觉悟。这个过程展现了一个超越一般凡人所能体验的身心特质,特别是佛陀的证悟被描述成圆融无碍、遍知一切;而其深度,则远超于任何一般我们就心灵思想等所能定位分类的境界。

    我们可能会再问,佛陀的成就哪里来的?在他身上自然生起的,还是偶然得来的?他是某种转世,亦或天赋异禀,他人根本无法办到?他是某种超人,完全和别人相异的?

    回答一切问题的答案是,佛陀开始修行也和一般人一样,起初只听闻一些简单的佛理,然后经由觉行圆满的修持而达到究竟境界,一切成就的特质便生起了。毫无疑问地,佛陀伟大的觉悟,都来自其个人修持而达成的,决非依靠外在的力量。

    从佛的这个观点来看,我们应该想到,佛教里最原始基本的法教,不应只是由佛陀所传授下来的,而是众生的佛性具足的。这里我们谈到佛教最基本的是皈依,在任何修法开始时都要读诵它。当我们提到皈依时,一般而言,它的意思是指寻求保护。有人遇到恐惧的东西,或令人不快的情境,便想脱离,寻求庇护。就像难民从一个国家,逃到另一个觉得比较好,或不管如何,感觉上比较不可怕的地方一样。皈依在佛教而言,也有庇佑的意思。我们要从哪里得到保护呢?为什么我们要寻求庇护呢?

    从一般世俗的观点来看,我们要寻找庇护,通常都是因为遇到了自己无法控制的状况,而认为别人能帮我们控制它。例如:有人必须经过一块盗贼充斥的荒凉之地,由于无法自保,便要寻求护卫来保护。同理,在这世间上,我们有很多莫可奈何的事——我们会生病、变老和死亡,还有其它无数较轻的痛苦充满我们的生活。有时,我们有办法减轻一点痛苦,但究竟上来说,当我们真正面对它时,却是一点能力没有。所以,为了生命中无边的苦痛,我们要皈依佛法僧三宝,以获得庇护。

    (编按:一九七七年开示)

    目录福慧二资粮

    福慧二资粮

    第一天

    各位晚上我首先要来谈谈有关「止」的禅定。「止」可以使我们的心变得非常宁静和放松。一般来说,当我们修持禅定时,如果没有参考任何经典,或接受任何一位上师的指引,就不应该着手去做,因为那是很冒险的事,可能会产生错误的观念,以及使用错了方法。而一旦禅修真的有误,要改正便很困难了,而且也要花上很长的时间。困此,在修行禅定方面,首先我们必须增长自己在佛学上的知识,特别是有关禅修方面的。然后,对所学到的知识仔细地去思惟,好好地了解之后,再着手去修持,这样才是正确修持禅定的方法。对金刚乘、大乘或一般的佛法而言,在修禅定之前,我们必须生起对轮回的出离,以及发愿利益一切众生的心。以此出离心和慈悲心去修禅定,便一定会修持得很好。

    佛法上的禅定,不像其它一般的禅定,只为了健康的因素,或只想解除心理的痛苦而求得放松。这种仅求短暂利益的禅定,并不会具什么效益。在佛法上的禅定,我们所着重的是发展自心,使心安定下来,并在清静的时状态之下,使自己的智慧生起。止观,最主要的是发展我们内心的智慧,直到证悟为止。所以,在修行中,禅定的修持是非常重要的。

    了解有关禅定的概念后,我们就要实际去修行。佛陀对于一切禅修的教导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止」,另一是「观」。首先我们要修持的是「止」,即是将我们不安定、焦躁的心稳定下来,达到内在平静祥和的境界。「观」是在内心静虑的状态下,去观察并了悟心的究竟本质——即明空的合一——此观察的过程就是「观」。「观」的梵文是Vipashana(毗钵舍那)。

    Vipa的意思特别,Shana则是观察;两字合一,指的是特别的观察法。止的梵文是Shamatha(奢摩他),Shama的意思是平静祥和,tha则是保任、住于;两字合一,就是指住于平静之中。

    所以,为了了悟自心的本质,我们必须修习止观的禅定。首先,心要静虑下来,才能在平静的状态中去了解心的本质。这就好象一盏油灯一样,没有风的阻挡就会很明亮;如果有风有干扰,就会摇晃不定。我们的心如果像这样摇晃不定,就无法看清其真实本质——明性。所以,当心变得更为平静安定时,障碍就会消除,就像一盏没有风阻碍的灯一样,可以把每件事看得很清楚。当能够观得更好、研究得更深入时,便可以了解心的究竟本质了。

    为了修好禅定,我们必须要具备一些有利的条件,其中第一,就是我们需要一个没有阻碍的适当环境;没有外来的打扰、没有噪音或恶意者的骚扰……等等。再则就是要对周遭的一切生起出离心,因为具有出离心才能减少我们的贪欲。贪欲炽盛也是一种禅修的障碍,会使我们无法集中注意力,以致难以产生平静的心,这就是我们要少欲的原因。另外,我们学习知足,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到满足。再下来的条件是,禅修时,我们应该有一位合适的导师,能随时指导我们,为我们解说。如果具备了以上修习条件,那么禅定一定会修得很成功。

    此外,我们也要注意身体上的情况,例如:坐姿。禅定有几种不同的坐姿,如:七支坐法、八支坐法……等等很多种。坐姿非常重要,原因是我们的身、心一直都相连的。根据亲密宗的教法,我们的身体气脉有关。气脉一旦顺畅,心就会变得清明,不假外力,也能够很自然地稳定平静下来,这就是我们必须注意坐姿的原因。无始劫来,我们的心识和气就是这样结合在一起的,我们的心好象一个可以看清一切的人,但无法有所行动,好似看到一粒苹果,却不能去拿一样。所以,心和气是相互依赖、相互帮忙的,当两者结合时,我们便可以做任何事情了。所以心可以离开身体再去投胎转世,心也可以到任何我们想去的地方。

    关于坐禅的姿势,我们先谈七支坐法。双腿的坐法可以用金刚跏趺或半跏趺坐,依个人的需要和身体状况来决定。有些人可以一点不费力的就盘起双腿,这样他们可以使用金刚跏趺坐;有些人双盘很困难、很不舒服,这时就可以采用半跏趺的坐姿来坐。第二点,谈到眼睛。打坐的时候,眼睛不要太开,但也不要全部闭起来,自自然然半开着,从鼻尖注视着前方。眼睛注视的目标并无限定,例如可以注视在一样物体上,此时眼睛注视的焦就放在此物上。但无论如何,眼睛都尽量不要移动,因为一旦移动了,就会分心散乱。我们要照着这样的方式去做,眼睛一定要放在同样的位置上。

    现在我们讨论的主题是二种资粮——福德资粮与智能资粮。福德资粮的积聚,我们可以使用声闻独觉乘(小乘)的观点来解释,也可以用菩萨乘(大乘)的观点来看,或是以最善巧方便的金刚乘来说明,而层次不同的资粮积聚,则完全依个人根器的不同而定。至于智能资粮的积聚,可以使我们了悟小乘的人无我(我空)、大乘的法无我(法空)、以及金刚乘轮涅不二的教法。

    如前所述,福德和智能资粮的积聚,有几个不同个层次。虽然一个人可听闻各种不同的法教,老师亦可教导解说由最低至最高的法道,但我们心里必须了解,一个修行人是不可以只选择最高的法门,而拒绝从基本的开始。这情形就像我们一出生时是婴儿,虽然许多人不喜经过婴儿阶段,而想直接长大成人,但那是不可能的事;同样地,虽然大多数人也喜欢如此方便地积聚资粮,但那是不对的。我们必须从最初的基础开始修起,即使从中切入也不行。所以,对一个修行者而言,一开始是最重要的,因此我要从最基础的开始说起,再逐渐谈到较高的层次。

    通常我们要开始修行前,必须先获得某个法的灌顶、口传、和法本的解说,以了解禅定和修行方法。你必须获得这些,做为积聚和前行准备的条件,也就是修行前要先具足这些条件,然后再将所得到的指导、法本等应用到实际的修持上。

    一般来说,积聚资粮的好处和不积资粮的坏处是显而易见的,就像现在有许多国家和地方非常干燥,长不出任何东西,住在那儿的人也遭受严重的饥渴、瘟疫、疾病……等等。这并非由于天意的惩罚,亦非因高等的生命,如:神明、上帝……等在处罚那里的人,而纯然是由于过去世他们没有积聚资粮的结果。相对地,有些繁荣富庶、物产丰饶,人们远离饥荒,并且健康富有;同样地,这也不只是那儿的较具智慧,而是他们积聚了许多福德的资粮的缘故,才使得他们能繁荣富裕。这些不是上天所赐予的,而是福德资粮积聚的结果。

    对福德的积聚,学习佛法的人,会较一般世俗的人更深入了解。学佛者知道,在饿鬼道所受的饥渴痛苦,都是因为没有积聚福德的缘故;而阻碍了他人的积聚资粮的机缘,也会坠入饿鬼道,这可明显看出不积聚福德资粮的坏处。反过来说,一个人生在较好的环境中,繁荣、富裕、健康、丰饶等,这些都是积聚福德的特征。简而言之,一个人如果投生到人道,那儿样样都很丰足,一定是福德积聚的结果;反之,如果投生到饥荒、疾病肆虐之处,这也是缺乏福德的缘故。从一般世俗的眼光来看,一个人在工作和事业上若有所成,大家便会认为这完全是他具备聪明才智的缘故;虽然这是事实,但真正的原因,是他以前曾积聚过福德。一个人具备聪明才智,但也要有福德,才会产生这样的动力;就如同土壤肥沃,我们若去开垦播种,便一定有所收获才对。但有一种人,不论如何努力,总是失败,一般人都会觉得,这是因为那个人不具聪明才智之故。当然这也可能是事实,但真正的原因是他不曾积聚福德,所以无法具备这样的聪明才智,以致无法成就;这就好比肥沃的土壤,不经开垦,仍然不会有收获一样。所以,我们此生会有种种成就、幸福和美善,其实都是由于曾经积聚福德的缘故;而此生之所以失败,也是因为不具福德之故。

    为了了解正确的积聚福德的资粮的方法,我们首先要知道有三种积聚的对象;第一个是佛菩萨,他们是积聚福德资粮最至高无上的对象;第二个是那些曾在此生帮助过我们、善待我们的人,如:善知识、特别的朋友和一切曾利益我们的人;第三个是贫困、需要财物或种种其它帮助的众生,他们也是积聚福德资粮的对象。我们有时曾想,对于自己所喜爱的人给予帮助,如此的行为是否也能积聚福德呢?答案是肯定的;但如果这位对象不真正那么需要帮助,则所积聚的功德就不像上述三个对象那么大了。

    如果能供养佛菩萨,其所积聚的福德的是非常大的,他们是我们所能积聚最大福德的对象。即使我们所供的东西微不足道的,但由于对象很殊胜圆满,所以也能积聚很大的福德。举例来说,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一次,一些孩童在玩耍——依照传统,佛陀每天要托钵出外乞食——那群孩童手中玩着一些豆子,其中有一位小孩把豆子丢到空中,说道:「我要供养佛。」这七粒豆子正好落入路过的佛陀的钵中。结果,虽然那七粒豆子并不多,而在人转世到第七世的结束前,便已经学到了足够的佛法而得成就。这就是因对象十分圆满,能使我们积聚极大福德的例子。

    以上这个故事,也许会让我们觉得自己已没机会再积聚如此殊胜的功德,因为佛陀已经涅槃了。但事实上,佛陀的化身虽已不再住世,但我们知道佛陀的的智能心(译注:此指法身)是无所不在、遍一切处的。福德的积聚,完全视我们的信心及发心而定,如果我们具足信心,佛陀就存在;如果我们将发心供养的对象——例如佛像等——视为真正成就证悟的佛,则这就成为至高圆满的对象。我们并不需要一位真正活生生的佛陀现前,只要我们有信心地向佛像供养灯、花……等等,则这些佛像就是如实圆满的对象。但如果有分别心,觉得此佛像样子不好看,不庄严、我不喜欢,而喜欢另一尊……等等,一旦生起这种分别心,发心就不清净了;不净的发心,就会破坏供养时所能真正带来的功德。

    我们也可以应用佛法来积聚福德。但该如何做呢?佛法是教导人们证悟佛果的方便途径,我们可用任何方法来让他人获得。首先,假设有人没有佛经,我们赞助印经,使他们获得经书,这就是以法积聚资粮的方法。如果已有人赞助佛书,而没有法师说法,恰巧法师的开示也很重要时,我们就可以邀请法师前来说法,提供他一切必备的东西,如:说法的地方……等等,这也是法资粮的积聚。不论我们想做什么来使他人获得佛法,这都是积聚功德的圆满对象。同样地,这些行为也都须视我们的发心而定,因为发心清净的话,不论我们做什么,例如:印经、供养法师、使学子有老师等,也才能真正积聚很大的福德资粮。

    接下来,我们谈到僧伽。僧众有二种,即圣僧和凡夫僧。圣僧是指一地以上的菩萨,具有高度的证悟,但以一般的人身来示现,因此我们一般人是无法分别出圣僧或凡夫僧的。但不论是圣僧或凡夫僧,只要我们供食他们食物、住所……等等,也都可以积聚极大的福德。凡夫僧是指一般出家的比丘和比丘尼,或是在金刚乘中受过戒且持戒未破的僧众。

    前面已经谈过,如果做供养时起了分别心,则不论我们供养时的对象为何,其所积聚的福德便很少了。所以,为了积聚福德,我们的发心要尽可能的清净,不要有任何分别心。假使在我们做供养时,觉得所供养的佛像很庄严,便会积很大的功德,这是由于我们对佛像产生欢喜心。但如果我们做供养时,觉得佛像不美,虽然佛陀不会因此感受就对我们生出好坏或喜恶的分别,但由于我们自心的不净,便无法像喜欢佛像般积聚那么大的福德了。

    简而言之,如果对圆满的对象以正确的方法来积聚资粮,不以希求心、竞争心或傲慢心来行供养,便可以积聚很广大的福德。我想再阐释得更清楚一些:所谓不要有任何的希求心,是指在供养时,心中不要存有任何希求的想法;不要有傲慢心,是说供养时,不要认为自己的供养最殊胜特别,别人都比不上;不要有竞争心,是指行供养是出于已愿,不是被迫,也不是见着别人供养,自己不好意思,或基于某种竞争的心理才做。所以,一个人做供养时,不应有这三种心态,就如龙树菩萨曾说过的:供养时,态度的正确与否,将影响到其所产生的福德大小。

    所以,一切都是取决于我们的态度,而非所供养的东西产生了差别。就如同前面所举的例子,小孩子供养佛陀七粒豆子,其实豆子的价值微薄,但由于他的发心非常清净,没有任何傲慢、希求或竞争的心理,所以得到了非常大的功德。

    曾经有具个事说,过去有一位老妇人,她把狗的牙齿当成佛陀的舍利放在佛桌上供养,每天顶礼,供香、灯……等等东西,后来,犬牙竟然真的长出了舍利来!这并不表示犬牙已转变成非常珍贵的东西了,而是由于老妇全然十足的信心使然。

    所以,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都是凡夫,无法分辨谁是清净或不净,谁是真的圣僧或不是,但只要对此具足信心,便都能够积聚很大的福德。

    由此可见,所供养的东西是什么并非很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发心。我再讲一个故事,让大家了解在积聚功德时,发心是如何的重要。有一种小擦擦(tsatsa)是用土做的,样子像一座小小的舍利塔。有个人看到一个「擦擦」,觉得这个东西应该让多一点人也能看到,所以就把它放在路的旁边。第二个人走过来,看到这个「擦擦」说:「这个『擦擦』非常美丽,非常好,但如果下雨被淋了,就不好了。」于是他拿了一只鞋后跟把它盖起来,以免淋到雨。通常,鞋跟是不干净的,拿它盖在「擦擦」上也是不恭敬的,但由于他的发心非常纯净,所以,他还是积聚了功德。第三个人走过时,看到这个「擦擦」,心想:「这是一个多么珍贵的东西,不应放在鞋跟下。」于是他又把鞋跟拿走了。这三个人都积聚了功德,走上菩萨道,这是由于他们所做的都具纯净发心的缘故。

    所以,如果我们能够在此生中具有种种的美善、丰足以及幸福快乐,都是由于我们曾经积聚福德的缘故,而这些功德的积聚,也都是立基于正确的态度而来。如果我们曾在过去供养过什么珍贵的东西,但几个月后就后悔了,觉得自己供得太多,由于这样一个反悔的心,就把我们的功德破坏了。所以我们做供养时,发心是第一重要,而非所供养的东西。

    目录问答录(一)

    问答录(一)

    问:(本问题不清楚)

    答:我不懂中文,所以无法知道要怎样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基本上,所谓的功德是:今生你能够享受到种种的福报、美善、成功等,这都是由于功德积聚的结果。

    问:供养之后后悔,便没有了功德,那么是要忏悔或继续供养?

    答:这就像你身上穿了干净的衣服,忽然掉入了泥泞之中,那么你到底是要赶快把身上的泥土洗干净?还是就把它这样穿著?所以我们要是犯了错,就要忏悔,这样才能够把污染洗干净。把污染清净以后,我们便要非常小心,不要掉到泥泞里去了。

    问:如果以同样清净的心来帮助甲、乙两人,甲欣然接受,而乙则因为某种原因而心生嗔恨心。请问仁波切,这两种情况其功德相比如何?

    答:由于我们是凡夫,没有办法去分辨所供养的对象是清净或不净,所以在做布施的时候,只要我们的发心是纯净的,不管供养的对象如何,所得的功德便是一样的。以刚才的问题来说,对甲而言,他感到非常高兴,由于你对他的帮助或布施,你会得到的功德;甲也会因为发了欢喜心及感恩心,而同样积聚了功德。乙虽然对你的帮助感到生气,但只要你自己对他并不产生恨心,也同样能够积聚功德,这是因为你发心纯净的缘故;但乙本人由于生了嗔恨心,所以没有办法积聚任何功德。

    问:我们现在一般所做的供养,可以算是三轮体空吗?

    答:对我们初学者来说,当然一开始并不是三轮体空的,因为供养者(你自己)是有的;所供养出来的香、花、灯财物等等,也是实际有的;而供养的对象如:佛菩萨、善知识,也是有的,所以并不能算是三轮体空。

    问:如果发心的动机只是为了自己,或自己家人的利益,这样是不是功德的积聚就不大?

    答:只要我们发心是好的,一定能够积聚功德。譬如说,如果我们的家人有了麻烦,或是我们的亲人朋友生病,我们去帮助他们,都绝对是能积聚功德的。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放弃我们的家人朋友,我的意思是,我们刚才谈过的积聚功德的对象有三种,而最高的就是佛菩萨。我们帮助家人、亲友还是能够积聚功德的,只不过由于不是积聚功德的最高对象,也就不能积聚最大的功德。

    问:如果做每件事时,心里都想着是不是有功德才去做,那么这种发心是不是错误的?

    答:今天的开示,我已经非常详细的解释了什么是至高的供养对象、什么是积聚功德的正确发心、什么是善行、什么是不善的……这些都是要让我们的种种迷惑能够去除。所以当我们在供养诸佛时,心里就不会产生「这是不是有功德」的疑问了。我曾经说过,如果我们听闻佛法,就能够去除无明,好像灯光去除黑暗一样;所以我们在做种种供养时,我们的心里就不会有任何「这是不是有功德」的疑问了。另一方面,功德的积聚取决于我们的发心,所以做事前应想「这事是否能利益他人」而非「这事是否有功德」。清净利他的发心本身就是功德。

    第二天

    现在继续说明第二个对象——仁慈的亲人好友。先从朋友来谈,当我需要或无助、生病时,有人愿意帮助我们,这样的朋友可说是非常善良仁慈的了,这是就一般世俗观点来说的好,也是非常的珍贵。另有一种朋友,他们在佛法的修行上帮助我们,鼓励我们,闭关时给予我们财物和精神上的支助……等等,这样的法友更是非常珍贵、稀有的。接下来是父母亲。虽然投生人道是因为积聚了善业,但若没有父母亲,我们也无法获得这个肉体的人身。

    因此,我们要视父母亲对我们非常的仁慈,因为他们给予我们身体,使我们能完好地出生——特别是母亲,她非常、非常地慈悲从怀孕开始,就受尽种种困难和痛苦,给予我们慈爱、关怀、尽力把最好的给我们。以上是第二个要探讨的对象——仁慈的亲人好友。

    要回报父母及友人的恩惠是很重要的。回报他们的方法,是当他们在无助、生病时给予帮助;并在能力范围内,以关爱和了解,给予他们财物或物质上的帮助。我们特别要去关心、了解、赞美那些帮助过我们的人。

    佛陀在许多教法中都曾提到,我们可以用祷告祈求来和别人建立起非常深的因缘,例如,回向给那些曾在此生中帮助过我们的人——帮助我们在佛道上成就者、父母和一切有情众生。我们将功德回向给众生利益他们,一定可以和他们建立起深厚的善缘。

    不仅如此,以此正确的心态来回向,还可以积聚福德,带来很大的利益。虽然平常我们也做功德回向,但有时向父母、朋友发脾气、开玩笑、批评他们……等等、这样便减低了我们自己积聚资粮的机会。所以我们要知道一切对父母、朋友批评和生气的行为,都对福德资粮的积聚有很大的伤害。

    第三个对象是需要帮忙的人,尤其是贫困者。如果有人饿了,可以给予食物;有人生病了,即使我们不是医生,无法诊断施药,也可以帮他获得适当的医疗照顾,或给予财物上的帮助……等等,这些也是积聚资粮的方法。但记住,伸手施予协助时,要存著温柔、仁慈的态度,这样便可以积聚很多资粮。

    简而言之,这三种积聚福德资粮的对象——佛法僧三宝、善待我们的人和无依且需要帮助的人,只要我们对此三种对象做出良善的事情,就可积聚非常大的福德资粮;但同样地,如果我们对这三种对象做出负面的行为,也会造下很大的恶业。因此,我们要了解,好与坏虽是相反矛盾的两样东西,但其形成的方式都是相似的。

    我们必须以身、语、意三门来积聚资粮。以身而言,例如,做礼拜、绕佛塔、佛寺、供养圣地……等等,或帮助建寺、舍利塔,给予劳力、财物上的支助,以及对父母、有恩于我们的人提供种种帮助……等等,都是以「身」来积聚资粮的方法。「语」方面的资粮积聚,是指持咒、诵经以及说美善的话语等。不管做了以上什么样的善行,其根本还系于我们的心态,也就是「意」。我们必须具备清净的心,如果自心不净,带嗔怒和自傲的心去持咒、念经,虽则力量还是有的,但无法积聚资粮,因为心中充满烦恼之故。至于做礼拜、绕佛塔等,如果心不清净,如果心不清净,情况也是一样。这就是为什么龙树菩萨说,如果心存慈悲,要成佛、成菩萨就很容易了。这句话证明了心态是积聚所有资粮的根本。

    所以,当我们自己修法,或别人请我们修法时,虽然是很认真的地在做,心中却想着修法后,可以赢得许多人的赞扬和认同,或是盘算著如何藉由修法来消灭仇人……等等,只要心存其中任何一种想法,就会破坏了积聚资的可能。因此,在做身、语、意任何一种的修持时,都必须舍弃傲慢、嗔恨或欲消灭打倒仇敌的想法。

    在许多积聚福德资粮的方法是,有一个既简单又具大效益的方法,那就是以真诚的心去随喜他人的善行。举例来说,有人行善时,不论他的宗教、党派如何,我们不嫉妒他,也不在意他的宗教党派等和自己的有何不同,而衷心的赞赏随喜他,觉得他做得很好,希望他能继续做下去,有继续行善的机缘。这样做,我们福德资粮就会一直增长。平常有人在修法时,我们若随喜他,极有可能我们所得的功德比他本身修法的功德还大。原因是,例如有人很认真积极地在修法,而且也修完了很多座的法,此时倘若我们随喜他的精进修持,觉得修法非常殊胜,希望他在未来能继续修持,此随喜是很真诚的,没有任何的竞争心或傲慢心,敢从不觉得自己的随喜心已经足够、或希求别人来赞赏我们的随喜心。在此情况下,我们随喜他人的善行是非常清净的。

    相对地,有些修行人的可能会有慢心,比如:他修了很多的法,也可能有竞争的心理,因为有很多人尚未修完,自己因而感到沾沾自喜,如果有这样的心态,就破坏了修行累积的功德。

    随喜不仅可从佛法,也可从世间法的角度来看。当我们看到朋友或任何人事业有成、家庭富裕圆满时,如果心态正确,觉得好样很好,这也是福德资粮的积聚。相反地,如果我们对一些有成就人产生了嫉妒的心理,觉得他们的成功是不实的,那样便大大地减少了我们福德资粮的积聚。

    至于如何才能积聚比在修法或行善的人更多的资粮呢?应该持何种心态才对?在此有一个释迦牟尼佛的本生故事可以用来说明。这个故事发生在佛陀时代,有一个很有权势和财富的国王,名为萨加,要供养佛陀及其弟子们三个月,提供住所及食物,请他们修法、办法会。此法会是那时最大的盛会,当时没有一个国王有如此能力供养那么多的出家人,办那么大的法会。

    在三个月的法会圆满结束时,如同往常一样要做回向,国王希望能首先回向给他,因为他是这个这个法会最主要的功德主。而他希望第二个要回向的对象是王后,因为她是这些供养的第二大赞助人。虽然国王心中这么想,但实际回向时,佛陀首先回向的人,既不是国王,也不是王后,而是门外的一位乞妇,国王和王后则排后面。

    后来,国王问佛陀,为何先回向给那位乞妇呢?佛陀回答说,在这三个月的法会里,那位乞妇每天在门外随喜赞叹国王能赞助这么大的法会,这么好的善事——她的心非常真诚、非常谦卑、无一丝嫉妒,因此她随喜的功德,比国王和王后所获得的还要大。国王有傲慢,觉得只有自己这般富有,才能供养这么多的出家人,所以他做的善事带著自满。而王后心中也在想著,国王这么有权势,或许下次她也可以如此富裕有权。供养更多出家人,甚至比国王的还盛大。她心中存有互别苗头的心态,因此他们两人所积的福德还不及那乞妇。所以,佛陀便首先回向给她。

    一般凡夫或刚开始修行人,即使积聚了福德,做了善事,但要使善果成熟,恐怕仍有些困难,这是由于我们才刚开始修行,不了解如何使善业结果的正确方法。

    通常,如果我们受了在家戒、苦萨戒或金刚乘的戒律,便可确保善果成熟,否则,不论造了什么善业,都有可能因烦恼障而被摧毁。就如同在风中提油灯一样,随时有可能被强风吹熄,无法一直保持明亮。如果我们持守在家戒,不伤害有情众生,了悟轮回是苦且无意义,内心达到平静的境地,这样最终善业的果实便会成熟。

    除了持守小乘戒与在家戒外,如果再进一步受菩萨戒,所能积聚福德的力量就更大了。因为受了菩萨戒就表示走上菩萨道。我们首先受在家戒以为基础,然后再受菩萨戒。受菩萨戒,除了祈请佛、菩萨之外,还要邀集六道众生做为见证,发愿利益救度他们。以此愿心,不论做了善业或善行,除了回向给自己外,还要不忘回向给一切众生,这样回向的功德是既深且广的。「广」指回向的对象为一切众生,所以功德永远无法被摧破;「深」则是指回向的功德,不仅祈望众生能短暂地得到解脱,且最终能证悟佛果,所以此功德是深的。在一切的修行或行善后,如果能做如此的回向,则任何恼障便都无法破坏所积聚的福德,因为功德已完全回向给了一切有情。如果没有做回向,福德就有可能被破坏;但若已正确做了回向,便一点也不受影响了。这观念和以下的例子很相似:假如我们手中有一滴水,一直握著不想让它干掉是不可能的,它在任何时候、任何一天,甚至是几个小时内就有可能干涸;但如果我们将此滴水放在大海中,它就永远不会干枯,一直存在那里。相同地,我们回向福德,希望能使众生解脱,如此,任何的烦恼及障碍就无法影响到它了,因为这样的福德是既深且广的。

    通常,当我们谈到菩萨行时,我们可能会因无法度尽六道众生而感到气馁,但有二件事情可以鼓舞我们。第一是从无始以来,我们就本具佛性,拥有佛的一切特质与潜能。但由于无明,我们不了解自身所具有的成佛种子,执著于有「我」这个概念,非常执著自我。因为有「我」而起了分别心,把周遭的人分为我们亲近的人——例如:亲人朋友等——还有就是与自己不相干的人或仇敌。因此,我们生起了贪、瞋二种烦恼,此即为我们一直在生死轮回之中的原因。

    藉由法的功德,我们认识和了悟了佛法,以理智来断除「自」、「他」分别的执著迷惑。斩断了执著,我们才有可能更具勇气与决心,为利益众生而努力。

    自、他分别的执著,光是在知性上认知还是不够的,必须以方法来对治克服,而它就是修慈悲心。简单地说,慈,就是当众生安乐时,我们祈望他们的快乐能永远持续,不会被破坏,这和爱心是非常相似的;悲,就是不论自己或众生遭受痛苦、疾病或不幸时,祈求这些不幸能完全永远地消除,希望一切众生都能远离疾病和困苦。不论是慈或悲这两个愿心都是奠基在我们的诚心上面,也就是奠基在愿众生离苦得乐的心有多真诚,因此,我们必须至诚地发愿。

    对于一位初修行者而言,可能不会全然了解「慈悲地对待众生」的意义。虽然我们具有对一切有情众生慈悲的种子,如同我们具备像佛陀一般能证得佛果的潜能,但这颗成佛的种子却由于「自我」与「他人」的执著分别,以及其它的烦恼等,而被障蔽住了,以致像我们这样的初修者,没有办法体会到一种对一切有情真正全然流露的慈悲心。

    因此,我们道德要修练自己。修练自己对众生有正确的慈悲心的方法是:坐下来,试著找出自己所想要的为何?自己在此生中最渴望的是什么?当然我们是了渴望的一定是安乐,并且还离痛苦、疾病和障碍;我们一定想要成功、快乐,不想要有任何毁坏我们生命的事情发生……等。然后,我们也会希望父母、家人们都能享有同样的境遇,不希望他们失败、生病或遭遇困难;我们希望他们也能远离种种的苦因,同时得到安乐。

    接下来,我们要试著转换这种感受,因为不仅是自己和家人有这样的渴求,事实上,所有的众生也都有同样的需求——获得安乐,远离痛苦。为什么世界上每一个人都日日夜夜不停地努力,就是为了阻挡一切的痛苦,以及生成不幸的原因。因此,人类不分国籍,其所需要的都是一样的——远离任何痛苦,而这也是一切众生的希求。有时候,我们觉得只有人类会希望安乐,而畜牲并不,因此,认为把这种想法移换到畜生身上是不正确的。但事实上,它们和我们一样,日夜不停地忙,就是为了有食物吃、有地方住,保护自己不受任何痛苦——一切有情众生的希求都是如此相同的。

    有了这种认识,我们的想法便会更扩展延伸,想到不只是我自己,其实世界上所有一切的众生,也都同样地渴望安乐、远离痛苦。在这一刻,我们就生起了平等心,了解所有众生都是平等的,都想远离同一件事——苦。我们切实修行、善用佛法,由于法的善德,我们便能加深自己修行的体悟及功德,以此摧毁自私的心,了解执著於「自我」是不正确的,这便成为我们解脱生死轮回的方法,然而,其它众生就不了解这些道理了,他们认为执著是唯一的解决方法。因此一味地想办法保护自己,导致一直在生死轮回中徘徊。这是修行人与非修行人的差别所在。

    我们已阐释了如何以大乘佛教的观念来积聚福德,明天我会继续讲解声闻、独觉乘的修习。现在不有一些时间可以发问问题。

    目录问答录(二)

    问答录(二)

    问:有人假装残疾,以博旁人的同情与布施,譬如,台湾目前在地下道卖香、卖口香糖的残疾人士,听说是以企业化的方式来经营。如果布施者不察,那么施者是否有功德?

    答:施者所积聚的福德一点不差,因为他布施的时候完全是以慈悲的清净心去做的。但如果接受者是伪装的话,则伪装者本身便不可能积聚功德。

    问:供养将心的调练具体化,也就是以供养的行为来考证自心的成就,如此的解释是否符合仁波切的开示?

    答:不能说慷慨地供养布施只是为了考验我们的心,事实上,同时也是为了考验我们布施供养的动机和目的。供养或布施后不后悔,才是考证我们心的重点所在。我不太了解这个题目的意思,不过,如果我们供养或布施前不先考量自己,就冲动地去做这件事,以致后来又反悔了,这样便破坏了一切可能积聚的福德资粮了。西藏有句谚语是:「如果在猫偷走你的肉之后,才后悔没有关闭窗户,那就太迟了。」所以,千万不要那样做。

    问:福德如何增长广大?

    答:增长福德的主要方法是回向。当我们积聚了福德资粮后,要回向给一切众生,让他们也分享我们的功德。而且回向时,必须毫无分别心,朋友或仇敌平等的相待,也不要期望有所回报。有情众的数量如虚空般无边无际,如此我们的功德资粮也会一样地广大无边。不仅从回向的意义来看如此,就其目的而言,也是为了让数量广大和虚空般的众生能获得证悟,因此,我们的资粮会积聚的很快。福德资粮的积聚是取决于我们回向时的心态而定。

    问:修金刚萨埵法时,其中有一个誓言是说:「从今以后绝不再犯错」。但由於无始劫以来的习性使然,我们不可能修一次法后就不再犯错,因此,常常感觉修这个法会有罪恶感,怎么办?

    答:在清净自己之罪障时,怀有罪恶感是很有建设性的事。不错,由於无始以来的习性,我们不可能修一次法后就不再了错了,但由於你有罪恶意识,因此下次再犯而与誓言相违时,做错事的感觉就不会很愉快,而是怀著歉疚与后悔的心。因此,再造的恶业就不会很强、很大。举例来说,一个人如果造恶没有净化,又没有不可再犯或忏悔的心,便会乐此不疲,一犯再犯,并对自己的恶行感到自喜。如此一来,除出身、心所做的恶业外,又加上随喜,所积的恶业就会变得非常强烈了,所以罪恶感从某个角度来讲是很助益的,它不会让你随喜恶行,还会提醒你要用对治的方法来净化自己,因为我们不可能一次就能断除所有的恶行。

    问:身为医护人员,每当面对病人的痛苦,而又不得不对其进行某些使肉体更为痛苦的医疗行为时,请问应该以何种态度或方法来帮助这样的病人?

    答:想要去治疗或破坏完全是两种不同的动机。因此,在医院中,你想的是治愈一个人,以此动机,你虽使病人更痛苦,但由於你的想法是想要救他,因此存著这样的动机也就足够了,不须再考虑其他的。这情形和憎恨是相反的,如果你对仇人起了嗔心,你的动机便很可能想去破坏伤害这个人。因此,为了治疗他人的疾病,与出於嗔恨所引的伤害痛苦是不同的,这是由於发心不同的缘故。

    问:对不起,仁波切,我想请问一个与开示无关的话题。是否可以请仁波切谈一下第十七世大宝法王的真伪问题?由於法子之间有不同分歧的意见,导致许多弟子产生迷惑,可否请您就这事谈谈您的看法?

    答:第十六世大宝法王圆寂至今,已约有十二年的时间没有和我们在一起了。这十二年的光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非常痛苦的经验。十二年之中,我食不下咽,也睡不好,相信许多人与我有同样的体验。

    去年,我很高兴与第十七世大宝法王已被认证找到,同时在祖普寺升了座。我已经等了十二年,因此非常渴望想见到大宝法王。那时虽然我在经济和时间上都有困难,但还是没有办法阻止我亲自到西藏去见第十七世大宝法王。所以,去年我就到祖普寺去见了第十七世大宝法王。此行的目的有二:第一,当然就是非常渴望见到十二年都未曾见过的大宝法王;第二是希望亲自看看这位大宝法王如何,因为有许多流言出现,我宁可亲自印证,也不要听信别人的谣言。谣言只会产生混淆,所以我不希望依赖它,便亲自去走访了祖普寺。

    在那儿我百分之百地确信,这位在祖普寺升座的灵童,的确真的是第十六世大宝法王的转世没错。我觉得很满足,此生中即使圆寂了,也没有什么缺憾了,因为我已经能够再一次见到大宝法王。我本身没有神通,也没有什么禅定力(注:很明显的,这是仁波切本身的谦虚),所以不能说是由於我的神通或禅定,而了知这位就是真正的大宝法王。但在跟大宝法王相处的这段期间中,我跟他一起谈话,然后看他、观察他种种的言行举止,以及听他自己所提过去曾发生的种种事情看来,我很肯定的说,除了外在身形的大小有所不同;一个过去是大人,现在则为孩童之上,其他完全跟第十六世大宝法王一样,没有任何不同的地方。

    也许由於我和大宝法王之间一直保持非常清净的三昧耶,所以有很多机会跟大宝法王一起谈话,听他的言语,观察的他举止。这些我觉得和第十六世大宝法王都没有任何不同的地方。当然这都只是我自己本身的体验,在世界上,也许有人持不同的意见,我们不能阻止他人有不同的声音,但我也不觉得应该强调或为自己的看法辩护,只是我自己已觉得满足、非常高兴地见过了第十七世大宝法王了。

    第三天

    昨天我们谈到了一般的大乘传统,以慈悲来培养菩提心以及证悟的心。但培养慈悲不应像我们昨天谈的,仅止於知性上的了解而已,还须更进一步去实际修行。要有效地训练自己培养正确真诚的慈悲心,可以应用「自他交换法」。「自他交换法」在藏文中称为「东练Tong.Len」,是一个非常简单的法门,但在开始时,各位可能会较不习惯。

    修「自他交换」是:当我们呼气时,观想一切善行、成就、健康、以及此生和过去世中所积的一切福德美善之物,随著我们的呼气一一施予一切众生,使他们也能享受到福德、健康以及所有的善法——特别是我们曾经憎恨过的仇敌。而当我们吸气时,观想吸进一切有情众生的疾病、不幸、逆缘等黑业——包括我们最恨的仇敌的,这些化为一股恶气,吸进我们心中。这是「自他交换法」的修习。当我们开始做时,也许会有点困难,深怕把自己的美善、功德等全都送给别人,而自己的功德就这样用完了。其实,这是一种我执的想法,因为有我执,才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此外,当我们吸进一切众生的病灾和不幸时,也许也会害怕,恐惧自己因此而真的生病。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也是由於我执的关系。

    其实,「自他交换法」的修持,目的就是要打破、去除和斩断我们的我执,有此认知,在逐渐修炼的过程中,就不会害怕去担起别人的疾病和不幸,也会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功德、美善等,全部施予一切众生了。这样的修行方法能够去除我们的自以为是,以及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种执著。只要我们具备了自他交换的修行基础,在做其它修行时,譬如布施,就能够完全地布施,内心充满欢喜,没有任何后悔和疑惑。这样的布施才能算是完全圆满,而所得的功德也才会超乎想像的无穷广大。反之,如果我们不具自他交换的修行基础,即使做了布施,也可能将来后悔;一旦后悔,就有可能造业。

    举例来说,佛陀在世时,舍利弗是一位非常伟大的菩萨,只要有人向他要求什么东西,他都会给。那时,有一位恶魔,化现为人的模样,要求舍利弗把右手给他。舍利弗答应了,毫不犹豫地用左手把右手砍断送给了他。然而,在那个时代,印度人习俗是:在给人东西时,一定要用右手,不可用左手。如果以左手给东西,就表示不恭敬,因此那位恶魔化人就打了舍利弗一个耳光,说道:「你怎么可以用左手拿东西给我呢?这是不恭敬的!」舍利弗当时就非常沮丧,产生了后悔心。他觉得:「我实在没办法让每个众生都欢喜。」由於舍利弗生出了后悔心,所以无法由这件布施的行为来积聚功德。因此,我们一定要好好修炼自心,这样的话,当我们行善时,才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碍、动摇我们的心,才能够真正的积聚功德。

    在上述我们解释自他交换法的修行时,便已经阐明了此法是一种修行法门。诸位心中可能会产生一个问题,这法只是以心来观想施予他人美善,和承担他人痛苦,但在实际上,一点也没有真正利益到众生,这样的修行怎么能利益众生呢?甚至还有人讽刺这样的修习方法。但事实上,修习此法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断除我执——我执和自私很相似。

    如果我们心存自私,便无法真诚的布施,也无法利益他人。因为不论我们做了什么,总想不知将有什么事要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这便大大地限制住了我们对一切有情众生全然圆满的布施。同样地,只要有自私的心理存在,就无法忍受任何困境,所以,当我们自己把「自他交换法」修炼好时,就可以超越任何自私的想法,如此一来,我们在做任何事时,就会变得真诚欢喜且全心全意。即使利他的事业困难漫长,且又令人疲累,也不会再让我们觉得沮丧、灰心,因为我们已修炼了自心,绝对不会轻言放弃。否则,当事情变得困难时,我们容易就放手了。

    不但如此,修习「自他交换法」也可以去我们许多的烦恼障,例如:当我们把自己的美善、福报、功德等布施一切有情时,我们希望他们安乐、成功、健康;然而,在日常生活上,我们却妒嫉他人的成功、快乐,所以,修习「自他交换法」可以摧毁我们的妒嫉,这是件相当重要的事。

    还有,修习「自他交换法」时,我们发心承担一切众生的疾病和痛苦,这和在日常生活是,我们所作所为都在伤害别人,以换取自己的安乐舒适,有很大的差别。所以,以此我们摧毁了嗔恨后,便不会再对任何众生造成痛苦和打击了。

    正确地了知「自他交换法」修习须仰赖智慧,因此修习任何使人内心增长的法门,都可减轻我们的烦恼,开启智慧。换言之,烦恼的断除不是像脱掉衣服、洗去污点那般容易,须以正确的知见来修炼自心。烦恼就是不正确的见解的产生的,必须以正确的观念来驯心和调伏它;这并非把烦恼脱掉或洗去,而是把错误的观念改为正确的知见。方法就把从前只关注自己的成功与否——非常自私的动机,完全改为利他的心,想到的利益他人。

    利己和利他这两种观念都是一种知见,但一是只关照自己,而另一则是关注一切有情。只关心自己利益的结果,便在生死轮回中流转受苦;相反地,成就者如佛陀,知道如何断除个人的利益,帮助他人,所以他们才能觉悟。因此,为他人谋福是一件非常美善的事,也是最能积聚资粮的修习良方。

    对初修行者而言,要完全放弃自己的利益,只关心他人,似乎是件非常困难的事,原因是我们尚未把自己修炼好,尚未熟悉和了解这些观念——虽然我们都具开悟成佛与菩萨的种子。这很像我们从未尝过辣椒、抽过烟。在第一次尝试吃辣或抽烟时,可能会觉得不舒服,认为不可能再继续吃或抽下去。但经过几个星期的尝试后,就会对辣椒和烟上瘾,觉得没有它就无法活下去,所以,这一切都只是训练的问题。目前,我们要变得完全利他而无一点自私,似乎是不可能的,但只要经过修行,就会像前面所举的例子一样,变得有可能了。

    因此,当我们以真执的慈悲及利他的心来积聚福德,并使心置於三摩地(定)的状态中时,则不论行做什么善行——例如:供养、布施或修法等——便能成为积聚福德资粮最殊胜的法门了。而且这样的功德经由回向一切众生,不仅不会耗光,还会日夜不断增长;正如流动的河水一样,日夜不停的流动,不会在夜晚就停止。所以,以慈悲心来积聚福德,是可以使资粮不断长的殊胜法门。

    现在就来探讨智慧资粮的积聚。基本上,智慧资粮一直要到上初地菩萨时,才能够真正地开始积聚。因为菩萨在登初地时才能真正证悟诸法的空性,而不只是在知性上的了解而已。在证悟诸法空性之前,也就是在登初地的菩萨前,一切所做智慧的资粮的积聚,都只是一种准备的前行而已,并非真正地已在积聚智慧的资粮了。

    如何才能达到证悟诸法空性的境地?我们必须在每次修完法后,安住在无念的状态中,以为智慧资粮的积聚做准备。而此时,还不是真正地正积聚智慧资粮,真正地积聚要等到证到初地菩萨位,也就是证得「无我」之后,通常,修行后将功德回向众生时,可按照普贤及文殊菩萨的方式来回向,以他们的知识及智慧来回向,便可积聚智慧资粮。由於我们是凡夫,不懂如何以特别的知识和正确的方法来做回向。因此,在修法后的回向,就更具意义、更圆满了。

    菩萨从初地到七地,只有在禅定时,才能够积聚智慧资粮;一旦在下了座的四威仪中,也就只能积聚福德资粮,而无法真正的积聚智慧资粮了。可是从八地到十地的菩萨,便不管在禅定在座上或下座之后,都能不断地积聚智慧及福德资粮。也就是说,在此三地的菩萨,在或不在禅修的定中,都是一样的。第十一地菩萨,圆满完成福德与智慧资粮的积聚,也就是佛了。

    对於一位初学者而言,即使非常想积聚智慧资粮,也没有办法,就只能积聚福德资粮;但不要因此而轻视了福德资粮的积聚,因为福德资粮积聚得越多,就表示越接近真正积聚智慧资粮的境地了,所以,不要放弃积聚福德资粮。

    在金刚乘中,我们不能一下子就想要修密法而不先具备强烈的觉悟心——即慈悲菩提为基础的心。金刚乘的修行必须先由慈悲心及菩提心的发展做为基础的开始,这并不意味著金刚乘很吝啬,不愿把教法随便传授给人,而是如果没有圆满的慈悲和利他的心做基础,修持金刚乘就不会有很大的效益,也就不会有成就。

    为何金刚乘又称为密乘?密乘并非像一般人所误解,不轻易传授给人的意思,而是指要具备相当的根器,才可以修持金刚乘的教法。如不以慈悲心菩提心做基础,即使修了密法,也不会得到利益,这就是所谓密乘的意义。因此,初修行时,一定要多多下功夫,使自己具备非常强烈稳固的慈悲心,一旦具备了强烈又稳固的慈悲心做基础后,再修持金刚乘的教法,便能获得良好的成果。一般来说,金刚乘是开悟最快的修行法门,但要有慈悲心及菩提心做基础,才能快速成就,否则金刚乘便谈不上是最快的法门了。

    我们要尽力去了悟诸的法的空性,精进地去学习、证悟它。我们所能感受察觉的一切事物都是佛性的显现,整个宇宙也就是佛净土。所以,我们的心必须时时安住於诸法的实相中,在此境界,任何造作都非真实,以此心保持在真实的法性中。如能了悟这点,即知此世界是的一切现象事物(法),都由五大(即地、水、火、风、空)所组成;而已证悟诸法实相,或空性者,便能体悟到,其实五大的体性就是五方佛的眷属——五方佛母。

    同样地,我们本身是由五蕴所构成了,如能证悟其体性,便能了解五蕴其实就是五方佛,因此五蕴与五大就取决於我们是否能证悟它。未证前,五蕴就是五蕴,证悟以后,五蕴即是五方佛;同样地,证悟前,五大看起来就是五大,但在证悟诸法的实相后,五大就是五方佛母。因此,为了证悟这一切,我们必须把心安住在一切内、外诸法的实相中。如果我们的心没有了悟,是一个迷惑的心的话,则我们的贪、嗔、痴、慢、疑是五毒;了悟之后,便能够证悟到五毒的体性,也就是五智。

    我们在供养诸佛、菩萨的时候,如果能够证悟到诸法的体性,就能够证悟到五大、五蕴跟五毒的体性,而它们其实就是五方佛母、五方佛以及五智。以此证悟,我们所做的一切供养,就能够与三轮体空相应。也就是说,没有供养的人、没有供养的对象、也没有供养这件事情。依此,我们就能够在任何下中有一种神圣的「圣观」。

    当一个行者证悟到一切诸法的体法,也就是五大、五蕴、五毒的体性都清静时,则这位行者就可以称为是一位瑜伽士。也就是说,瑜伽士(注:「瑜伽」本意「相应」),是一位证悟并与究竟实相相应的人。瑜伽士证悟到了我们本具的佛性,而每一位众生也都具等值等量的这个佛性。一切众生佛所具有的佛性是完全一样的,没有任何分别;既是这样,那么又为何众生没有办法像佛一样,能够未现预知、自在飞翔或种种神变……,知成就者所拥有的能力?这都是因为有我执的缘故。虽然「我」是不存在的、是虚幻的,但众生执著有「我」,因此有自己跟他人这种分别的心态;而由「自他」分别的执著,产生了我执与嗔心,这样的结果,便障碍蒙蔽了我们的佛性。

    我们所说众生无明,并非指众生对於世间法的迷惑,而是说众生对於其本具佛性的无知。虽然「我」是不存在的,但众生执著於它,於是便将错的东西认为是对的。我执产生了种种执著、烦恼,如执著和嗔恨,而由於这些,使得众生无法经历到本具的佛性。以这一层的意思来看,我们说这是无明。

    佛是已经完全证悟的众生,他完全去除了无明。藏文里面,「佛」这个字叫做「桑杰」。「桑」意指已经去除、消除。消除什么呢?就是消除无明的根源、消除自我的执著与烦恼。而「杰」的意思就是开花或开展,也就是说,已舍无明烦恼,经历到无始以来本具的佛性。佛性并非后来才慢慢长成,或向外求得的,它是本来如是具足。如果我们能够把障碍去除,便能够体验佛性,证悟到它。此时成佛了,也就是藏文里面的「桑杰」。

    佛在利益众生时,是不著任何利益之相约。也就是说,他是无饰任运的。佛在修行成就的过程中,就已经发愿要利益一切众生,因此,成佛以后度众生时,由於此等证悟的特质,便能够任运无作,而又自然遍在的利益一切有情。举例来说:这好比是太阳一样。太阳是非常光明的,它遍照一切地方,从不分别要照这里、照那里,或不照这里,只照那里。它所照耀的地方,都能够去除黑暗,并且给予温暖。太阳它本身并不处心积虑,或有意地计划要这样或那样;佛也是这样,当他利益众生时,是任运无作而遍一切处的。之所以能够任运,是由於佛已净除任何烦恼,已完全证悟佛性的缘故。

    三天来,我为大家做了一系列的开示,从一开始的凡夫如何积聚福德、福德积聚的对象、到如何让我们积聚的福德能产生更大的效果。修善行时,应要像刚才所说的三种类别,才是正确的积聚心态。如果有正确的对象和发心,福德的积聚才能变得无量无边;反之,如果持不正确的心态,便非但不能积聚福德,且可能造作恶业,而此恶业的造作是非常大的。

    我也谈到,在小乘里,行者由於悟到轮回的痛苦,便希望自己能从轮回之中解脱,而证涅槃;可是在小乘以外的——大乘以上的行者,则以训练菩提心为主,训练自己能够把所拥有的一切福德善行,全部施予一切众生,并将众生的一切痛苦和不幸、疾病等,全部承担在自己身上,这样的修行,即是菩萨的修行、所以菩提心、慈悲心跟利他心的修行,便是菩萨修行非常重要的基础。

    我也讲到了在初地菩萨以前所做的资粮积聚,都仅是属福德资粮的积聚,一直要等到上菩萨初地以后;也就是说,是一位圣者以后,一直到菩萨七地,才能真正地积聚智慧资粮。初到七地之间,只有在禅坐时,才能够积聚智慧资粮,一旦下了座的四威仪之中,也只能积聚福德资粮了。可是七地以上的菩萨,不管是修与不修,座上或座下,都能同样地积聚智慧资粮。

    最后福慧二资粮的圆满就是「佛」。在金刚乘里面,我们谈到金刚乘的修行,就是要去了悟一切诸法的空相、一切法没有自我的存在性。因此,以这样的基础,当我们行做任何事——譬如在做供养时——便能把心安住在五大、五蕴、五毒的体性,也就是五方佛母、五方佛以及五智之中了。住於其体性中时,就是三轮体空,也就是没有供养的人、没有供养的对象也没有供养的事。

    这几天之中,我已把开始修行到成佛的整个阶次,都为大家解说了。大家如果还有疑问、不清楚的地方,欢迎现在提出来。

    目录问答录(三)

    问答录(三)

    问:请仁波切详加解释「三昧耶」。

    答:其实「三昧耶戒」有很多的类别,并不是只有一种。但若是专指昨天我所回答的,与大宝法王之间保持清净的三昧耶,也就是说,我从没怀疑过,或不尊敬任何一世的大宝法王。

    问:如何能判断一个人是否登上了菩萨地?

    答:要回答这个问题,我可以再问你一个问题。如果你要问日光是不是照耀著的话,除非你用自己的眼睛去看才知道;如果没有眼睛的话,也是白问了。所以,如果已经证悟的话,自己便知是否已登上了菩萨地,但他人则无法知道,除非他也有同等的证悟。

    问:登上了菩萨初地的人,在世间上还会造业吗?还会受果报吗?

    答:登上了菩萨初地的以上的人,虽能够不再造作新业,但敢并非指过去所造的一切恶业都已完全净除了。所以,他还是有过去的业,要渐渐、慢慢地去净除它,新的恶业才不会再造。

    问:智慧资粮是什么?

    答:所谓智慧资粮的积聚就是说,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去积聚,已经没有「积聚」与「可以积聚」的分别,而超越了所谓积聚这件事情。所以对我们凡夫来说,我们一直在讨论著积聚智慧资粮这件事情,但是一个人真正了悟,到了积聚智慧资粮这个阶段时,他本身已没有所谓积不积这件事了。

    问:智慧资粮跟福德资粮有什么不同?

    答:当我们在修善行、做种种正面的修行时,我们心里还有对「自我」执著的时候,这就是福德资粮的积聚。当我们修善行、做种种正面的修行时,心里已完全没有「自我」的执著时,这就是在做智慧资粮的积聚了。

    问:自他交换法,除了在心念上训练改造自己外,还可以在其它方面利益众生吗?

    答:自他交换的方法,首先还是要以训练自己的心为开始,将它变得更为宽广。为什么?因为在我们将来真正与他人接触,希望能利益他人的时候,我们必须要学习忍耐。同样地,在我们与他人接触,想要帮助他们的时候,别人并不一定就会对我们好也许反对我们起嗔恨心。在这个时候,我们必不能生以嗔心反击。因此,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有自他交换的内心训练,当跟别人在一起,希望利益别人时,也就能更具耐心、容忍和慈悲了。

    问:请问仁波切,在日常生活是如何持守三昧耶戒?

    答:这个三昧耶是取决於你受的是何种三昧耶戒。由於我不知道你是受什么样的三昧耶戒,所以没有办法肯定的回答。基本上,如果你已受了,不管是声闻缘觉乘的三味耶(别解脱戒)、或是菩萨乘的三昧耶(菩萨戒)——或是金刚乘的三昧耶;不管受的是哪一种的三昧耶,你都要在每日的生活是保持不去破戒。基本上,小乘或是声闻缘觉乘的三昧耶,都只是在一生是要持守的;但是大乘或菩萨乘,也涵括金刚乘的三昧耶,则是从现在开始,直到成佛为止,要严守的。所以我们在每天之中,要多做努力,不要把我们曾经受过的戒,或是发过的誓言破坏掉。

    问:三昧耶戒守得好,果报是什么?守不好,果报是什么?

    答:如果能把三昧耶戒守好,就会渐渐地往上爬,最终的结果就是证悟成佛。如果破了三昧耶,就会坠入三恶道,越坠越低,直到最后坠到地狱里去。这个就是守与不守三昧戒的果报。

    问:止观双运与智慧资粮是否有关?

    答:这两者关系密切。修「观」必须要有「止」做基础,当「止」修到某个程度而有所领悟时,这个就是「观」。所以「观必须要有「止」做基础,当「止」修以某个程度而有所领悟时,这个就是「观」。所以「观」必须要有「止」做基础。

    「止」分为二种,一种是所谓世间的,一种是出世间的。

    所谓普通或世间的「止」,就是修持专注到一个程度的时候,会产生一种非常悦乐的经验。但是行者对这种悦乐的经验产生执著,希望能够保持在这种非常悦乐的经验中时,这就是变成普通的、世间的一种「止」的修行。

    另外,第二种是比较深一层「止」的修行,就是把修行之中所产生的悦乐经验以及执著去除,去超越它。当你达以这种超越时,这种体悟本身就是「观」。「观」本身就是种智慧,所以「止观」跟智慧资粮是中有关系的。「观」本身就是智慧,但必须以「止」做为基础。

    智慧,其实在藏文与梵文之中都有二个名词。在藏文中,一是「些勒(Sherab)」,一是「耶希(Yeshe)」,「些勒」,中文翻为般若,梵文是(Prajna);「耶希」,中文翻成什么不清楚,梵文是「嘉那」。虽然这两个名词在很多方面类似,但还是有细微的差别。

    问:一切的修行建立在厌离心上,如何能更深刻地体验生死与无常……?

    答:如果我们能以专注的心来关视这个世界的真实情况,就能更深刻地体验会生死与无常。但是在一般的情况下,我们的心都是非常散乱,被外在事物带著走的,所以以无法很清楚地观照这个世界的种种,以致没有办法体会生死与无常。

    (编按:一九九三年,台北噶举佛学会开示)

    目录忏悔净障

    忏悔净障

    有时,我们也把恶或不善的行为称做罪行或业障。我们要思考的重点是:哪些是这样的行为?如何产生的?一旦产生后,会造成什么样的害处?最后,我们要如何消除这些不善的行为呢?

    首先,不善之行为的意思是什么?大体而言,是指身、语、意所犯的错误,将导致今生和来世的痛苦。业行的一个法则是,造业也只是刹那间的事,其痛苦却是无穷的;就像树是从一粒小种子长出来的一样,它虽是种子的果实,却可活很久。至於恶行,不仅造恶的人受苦,别人也会深受其害。怎么会这样呢?

    据说,在我们所住的世界上,有成千上万种不同的本尊,他们喜随喜善行,并且保护帮助行善的人;但同时,也有成千上万的恶神邪灵嗜随喜恶行。因此,有人行恶时,较恶的力量就会增加,而随喜善行的本尊力量就会减弱,导致传染病、饥荒、战争和冲突如雨般降临世上。

    从小范围来看,我们如果做恶,很容易就把家人和亲友一起拖下水。如果有一个人开始吸毒,就会影响到他的朋友们做相同的事,别人看到了也会参与,吸毒便从一个人传到另一个人身上。任何恶行都可能像这样传染开来。另外再举个例子:爱钓鱼的人,他们的亲朋好友参与这种杀鱼的活动,因此,恶的行为就此加倍扩大。

    业障

    业障特别是指:无法回想过去、透视未来,不能用视听的能力去感觉出远方的事情,或无法了解别人的想法;业障也指对自己的佛性一无所悉——所有这些情形都被归类在一般性的业障中。

    我们不能说有人造恶,也有人没有。或是说,有人有业障,而有人没有。事实上,所有世上的人都有同样的恶业和障碍,这是由於我们还未觉悟成佛、我们不是佛的缘故。「我们不是佛」本身这个事实,就代表非善和业障。我们今生以及过去无数生,都造作了不少恶业,并形成障碍。虽然最后我们受尽苦难,把过去恶行的苦果都消了,但是一转身,我们又再次造了业,形成障碍,产生更多的痛苦。从无始以来,我们一直都是这样的。

    净业

    一般来说,业障和恶行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只除了一项特点——那就是它们可经由忏悔来清净。如果我们想要洗净木炭,是没有用的——它永远是黑色的。如果障碍和恶行像木炭一样,就无法经由忏悔来清净了;但是它们比较像块布,可以把它们洗净,可以由忏悔来清净,这是唯一的好处。

    大部分的众生都生在六道是,而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清净恶行。一般来说,只有修行佛法的人道众生才知道怎么去做。但我们要不要应用现有的净业方法,则要看个人了。无论如何,我们可以说我们是有很好的条件,可以实际去这样做。

    苦因

    恶行便是引起自己和他人受苦的原因,我们也许不知道它是从何而来。它是国王或什么大人物弄来的?抑或是什么神只降下来的?答案是否定的。各种痛苦的产生,乃是由於我们的心识有善与非善的两种特质,而那些是来自心识里非善的力量。

    痛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无明愚痴。这意思是说,我们不明了自心所具之特质,也不知道恶行将导致受苦,而善行则会带来快乐。由於如此愚昧,痛苦才会产生。因此,痛苦的根本就是愚痴。

    由於愚痴,我们便造作身、语、意的恶业。之所以会有这些错误的行为,是因为我们不了解自心的善性,没能好好地培养它们;我们没有好好培养,而且由於无明,我们有害的缺失继续增加,导致更多的错误的行为。

    三毒

    可以说,每一个人都由身、口、意三种特质组成的。除此外,我们还执著於一个「我」或「自我」的观念。但事实上,「我」并不存在。因为执「我」,便生起了「他」,在人、我之间起分别,其实这些都是自心所造作的。

    另外,苦乐、爱欲和贪著的觉受,都和「自我」有关,而嗔恨则是对「他人」的。在这一点上,经由无明愚痴的作用,贪、嗔、痴就此生起

    贪著和嗔恨依序产生别人比我好的想法,接著嫉妒心便生起。有时候,我们认为别人比自己差,而产生了骄傲自大的心态。自己唯恐所拥有的金钱财物会失去或被偷,便产生了贪著。基本上,经由根本之因的愚痴作用,贪、嗔、痴、慢、疑五毒就这样产生了。

    六道与六苦

    我们有六种基本的心灵痛苦状态,也有六道。并实上,这两组都属「六」的东西,关系十分密切。

    一、地狱道

    在六种痛苦的心灵状态中,如果一个人的嗔恨心最强,便会投生到地狱道里。地狱道不是外在人为所造的,而是由根植於我们心识中的嗔业所感召的果报。由于嗔恨的力量,便产生了在地狱的痛苦。在六道之中,地狱道的痛苦最强烈、也最持久。

    二、饿鬼道

    我们由于愚痴而生起了自、他的分别。执著於有「他」(众生相)时,就会产生嗔恨;执著於有「我」(我相)时,就会产生贪婪。基本上来说,贪的涵义,就是自己不想分亨或布施好的东西给他人,也害怕会失去或有耗尽的一天。这是一种吝啬的行为,也包括不愿将佛法傅授给别人。由於贪力的趋使,便会投生到饿鬼道。饿鬼的数目非常庞大,都是由不同的悭贪习气所化现的。

    三、畜生道

    一般来说,所有的众生多少都有些迷惑和愚痴,不过,当愚痴变成一个凌越一切的特点时,就会造成投生到畜生道的主要原因。动物们没有伦理道德,也没有什麽不该做的观念。

    到现在为止,已经谈论了三种投生的类别——地狱道、饿鬼道和畜生道——此即为下三道。在此三道的苦是最剧烈难的。

    四、人道

    上三道在藏语称为三「乐道」,能投生到此三道,主要是修行善业缘故。如果善业带著强烈的我执,便会投生到人道。

    在人道是有二种生活方式。其一是修持佛法,从轮回中解脱,并且利益他人;另一是处於贪嗔等痛苦的心灵状态中,结果做了很多不善之行。畜生由於极端愚痴而这样做,但人是具有聪明才智的,如果他们致力於行善,便会是非常善良的;但如果造恶,便会变得极端邪恶。

    世界上有很多的人口,但是真正善用人身的人很少。大多数人只会为自己打算,却一点也不关心众生的利益。举例来说,大部分人都像商人一样,只对谋利一事感到兴趣,但是谋利这事通常是建筑在他人的损失之上的。在这个例子里,商人只要能营利,根本不在乎别人如何?他们也只关切自己的福利,仅仅是为了己利益,便杀了其他成千上百的众生。狮子为了充饥,通常只杀一只动物来吃;人类却非绝对必要地杀了成千上百的鱼,还有数不清的昆虫,都在耕种时被扑灭了。因此,人类的恶行是非常巨大的。如果我们来看看那些善用人身学习和修持佛法的,便知道其数目是非常、非常少的。我们要牢牢记住,人类所造的恶业是远远超过其所积聚的善业。

    五、阿修罗道

    会生为阿修罗(或半神)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其善业和强烈嫉妒心混合的结果。为何嫉妒会和善业成双呢?举个例来说,为了修完一个法,我们必须完成固定数目的大礼拜,有一个人做了几个大礼拜後,看到别人做得比他快,而且远远超前,结果就产生了嫉妒心。因此,这种嫉妒的心灵痛苦状态,就和顶礼佛、法、僧的善业混合在一起。

    阿修罹有二种嫉妒的心理。第一:他们嫉妒天神。即便他们自己所拥有的很多,也不会丧失,但还是觉得天神比他们享乐,财富和资源比他们多。第二:有一种很特别的树木,根生于阿修罗道;虽然此树长在阿修罹道这边,但是花和果都结在天道那边.阿修罗对此感到非常嫉妒,因为他们必须照料树木,却无法从中得到任何好处.就是这两种嫉妒心理,使他们困於轮回之中。

    六、天道

    最後,我们谈到天道(或神道)投生天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累积了很多的善业,但却伴随著骄慢之心。由於其喜行掺杂了自大,所以不能从轮回中解脱。嫉妒、骄慢和善行,可以用许多方式混合。再以做大礼拜为例,有人做完了一千遍大礼拜的时间,别的人只做了五百遍,这个人便觉得自己很了不起。这样的想法便生出骄做自大的心理,和大礼拜的善行掺混在一起。

    天道的生活是非常快乐的,直到死前才会感到痛苦。他们的享受和财富都这么大,以致完全分了心;就像儿童一样,玩得太高兴了,把时间都忘了,直到将死的七天以前,天神一直都耽於享乐之中。他们死前的征兆是:衣服和身体开始变臭,庄严的花冠也开始凋萎腐烂。以前和他们一起玩乐的天神和女神,看到这种情况,便远远走避。这此将死的天神(或女神)有天眼,可以看到他们未来要投生的地方。比起天道的享乐,通常他们会投生到较低的其他道中。由于可以预见自己未来将受的苦,因此心中倍感难受。六道轮回之中,肉体受最剧烈痛苦的地方,是在地狱最底层的阿鼻地狱。然而,心灵上感受最大痛苦的,是在天神将死,要再投生的七天中。

    六苦的对治

    六道众生所受的痛苦和苦难,是由六种基本的心垢所引起的,它们是在此六种状态下产生的。我们要如何消除这种痛苦的情境呢?主要是以忏悔一切不善来清净它们,并以不断的善行代之。

    一、慈悲

    嗔恨的对治方法是慈悲。慈心是希望众生能幸福快乐,而悲心则是愿众生能免於苦痛。慈悲心一生起,嗔恨便会自动消失。当我们以慈悲心来对待众生时,便无法容下愤怒和嗔恨了。

    二、布施

    导致投生于饿鬼道的贪吝,其对治的方法是布施,在修持布施度时,我们专注在两种接受的对象上:三宝(佛、法、垣和比我们情况差的众生。经由布施的修持,我们关闭了投生於饿鬼道之门。

    三、智慧

    我们要以智慧,来对治使我们投生於畜生道的愚痴。智慧来自听闻法教并依教奉行,它让我们了知投生六道乃由心垢而起。智慧意指清楚的了解并辨知善与不善、以及其果报。

    四、发展对身体的觉观以及培养知足的心理

    对治执著的方法,依所提到的执著而足。如前所述,在人道有两种主要不同生活之道的人:修持佛法,朝向解脱,以及被贪执和爱欲控制的人。执著的焦点在哪里呢?主要在于我们的身体和财富。

    对治身体执著的方法,在于发展对它的觉观和禅修——尤指身体的本质之不净。再则,由于身体会死亡,因此它是无常的。第三,身体的状况会改变,所以,也不是很稳固的。经由这样的觉观,我们对身体的执著就会减少。

    从学习佛法中,我们也可以培养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感到知足,并想:「好了,现在我有这样、那样和那样东西,够了!.我觉得很满意了!」

    简而言之,对治执著的两种方式,就是发展对身体的专注与觉观,减少对它的攀执和爱欲。还有,就是培养对自己所拥有的一切,量与质都感到满足。

    五、随喜

    嫉妒是投生在阿修罗道的主要原因,我们要以随喜他人的善行来对治它。随喜他人,嫉妒心自然而然就会平息下来。随喜有一个好处,我们可以很简单地说明:如果我们看到有人修习佛法、行布施或做其它善事,因而生起随喜心,这种随喜和原本的善行是具同等价值的,所累积的善业也是相同的。同样地,如果我们随喜他人做恶,那麽所累积的恶业也是一样的。一旦我们的心已习於做恶,要生出善心就很困难了。

    经由修行,我们持续地培养善心、慈悲和随喜的胸怀,结果便会变得习於行善,恶业也会慢慢减少。我们必须要去感受了解善行的好处是什麽,以及做恶会带来什麽样的痛苦和损害。

    六、对治骄慢的一般方法以及究竟方法

    我们已讨论过,生在天道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善行中掺混著骄慢的结果。并实上,有两种方法可以对治骄慢,一种是一般方法,另一种是究竟的方法。如果有人称赞我们,我们因而觉得自傲,此时就应该想想其他比我们行的人,这样做,我们的傲慢就会减少——这是对治骄慢的一般方法。再举个例子来说,如果别人恭维我们的身材长得很高,而使自己觉得骄做时,就要去看看身材比我们长得更高的人,这样一来,我们使会知道自己一点也不怎样,骄慢就会减少;如果有人说「你很富有。」我们就必须想想比自己更富裕的人,然後便会明了,我们对于自己以及自己所拥有的一切,根本没有值得骄做的地方——这也是一个一般的对治方法。

    从一开始就要了解,所有的现象都不是真实存在的。我们要尽力以了悟无我的智慧,探知空性。当这样的般若智慧生起时,我们就会明白,在那里根本没有一个「我」可以骄做的——这是一个对治骄慢的究竟方法。

    四门与忏悔

    有四种行恶的可能,传统上称为「四门」。首先是一个人的愚痴非常重,以致没有善恶的观念,因此,也没有机会忏悔、清净恶行;第二是一个人虽然知道什麽是善恶,但并不相真有这回事,由于对善恶的意义没有真信,因此忏悔也非常不可能的.,第三是一个人虽然相信善恶的重要性,但并未将它牢记在心——总是忘掉;第四是一个人能够分辨善恶,相信它们,虽也没忘记,但因为心中的染污太重,以致依然行恶。

    在第三和第四状况的人,可以藉由忏悔来清净,因为了解恶行会导致痛苦的人,才能决心藉著净业的方法来消除痛苦。

    一、忏悔四力

    忏悔净障的过程需要四种不同的力量。首先,我们需要一个神圣的忏悔对象。他必须远离一切恶行与障碍,具真正能清净罪障的力量,并且富于慈悲与智慧,我们可在这位上师或精神上的法友面前忏悔恶行。如果没有上师可当为忏悔的对象,我们可以用佛菩萨的相来代替,也可以在佛塔或寺庙,或具加持力的圣物前忏悔。开始时,我们先对这些忏悔的对象或上师做或多或少的供养。第二,基于了解所造恶行的不当,我们需要忏悔力。第三,要大声认错,念出忏悔的内容。我们可以说:「从无始以来的多生中,无论我造过什麽恶业,我祈求您,请您平息净除它。」此时,如果你记得自己犯过哪些错误,便一一举出来,否则就如此想:「虽然我记不得了,但任何经由我的身、口、意所做的恶行,由于您的本觉智慧都能了知。我祈求您,请您情净我这些罪障。」最後,我们需要第四种力量——发誓不再重犯。这是四项中最难做到的。

    举例来说,如果有人昨天突然中毒,还未死,他便会去寻找能够解毒的医生,同时,也会因自己无知吃下毒药而深感後悔——恶业的苦果就像毒药一样,当我们在圣洁的上师或佛像前忏悔时,心中也应充满海意「我真的非常後悔自己造了恶业。」

    忏悔罪障须及时是很重要的,因为我们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而恶业的力量与时俱增。如果我们死了,罪障还未被净除,就再也没机会了,我们会因此在未来世中受苦。所以,我们不能这样想:「哦,我再等一个月,或明年再忏悔吧!.」

    噶玛噶举傅承持有者之一的冈波巴大师,回家乡後,曾以一例说明净业的急要性。他说,这就像有人掉下悬崖,但手抓到一条藤而悬在那里一样。藤的一边有只白老鼠在啃它,藤的另一边有只黑老鼠在嚼著它:悬崖下面,则有熊熊烈火、毒蛇以及各种剧烈的苦痛在等著他:而在悬崖上,则是他的同伴和朋友们;他住上看著他们,热切哀求著:「拜托!请帮助我吧!」

    在这个比喻中,悬崖下的火和蛇代表下三道的痛苦;挂在悬崖边将死的人,代表他没有力量把自己往上推,随时都有可能坠下;葛藤象征他的寿长,而二只老鼠啮啃著藤,正表示此人的生命一天天、一夜夜地减少;悬崖上的友伴,就是能够帮助他的佛菩萨们;而他向友伴们真切地哀哀求助,代表的就是忏悔和悔过。

    二、其它的净业方法

    我们也可以用其它的方法来清净罪障。我们可以念诵佛号,例如:药师琉璃光如来、毗卢遮那佛、下动佛、阿弥陀佛、释迦牟尼佛等,或是念诵他们的心咒。我们还可以念经,例如:《大解脱经》和《心经》等。如果我们受持菩萨戒,没有损坏戒条,便能清净恶业。修持如大手印或大圆满的法,也有相同的作用。因为藉由这些修行,我们才可以成佛,而在那同时,业障也会自动净除。

    三、戒律的堕毁

    由于我们可能破戒,所以须以还净来补救。谈到出家人的戒律,别解脱戒总共有二百五十一条,其中四条是根本戒,只要破了其中之一,便破了一切戒。例如:有个和尚看到了一个人,心里想:「我不喜欢他,我要杀了他。」这时,戒还未破。接著,和尚猛击他的头,并真打死了他,戒仍然没破。和尚一看到自己做的事,说:「我犯了多可怕的错误!.我居然杀了人,真可怕!」他深觉後悔,戒还是没破。但如果和尚随喜自己的作为,心想:「他翘掉了!大好了!」那时戒就破了。破戒必须由身、口、意三者始能完成——想法、实际的行动、以及对自己所为、所表现出的高兴。

    至于菩萨戒,只要有「我想杀那个人」的想法,就算已经违戒或毁戒了,因为菩萨戒主要是心戒,而出家的别解脱戒则是与行为有关。

    金刚乘的戒律又称三昧耶戒。如果我们看见一个人,只要在心里想:「原来就是这样嘛,没什麽了不起!」就损减或破毁了三昧那戒。为什麽这样?因为在金刚乘中,行者必须视一切众生为勇父与空行的圣众,并应视五大元素为五方佛与五方佛母。而只要一有俗世不净的念头,就自动损减了三昧那戒,不过,还未破及根本戒。

    虽然金刚乘的根本戒律有十四条,但实际上的三昧耶戒条则多得数不清——有几百万条,这是由于与心念有关之故。因此,禅观金刚萨埵以及念诵他的咒语,便成为相当重要的事.经典上说,我们应该在二十四小时中,忆念金刚萨埵并念诵百字明咒六次,即每四小时一次,白天夜晚各三次。如果我们记得所犯的过错,在四小时内忏悔,就能立即把业清净。这就是我们要以此方式来忆念金刚萨埵和念诵其咒的原因。

    四、正确的发心

    忏悔业障时,正确的发心很重要。如果我们想:「我只忏悔自己的业障。」便属声闻缘觉之道。此道较低,因为他们只关注自己个人的解脱。不过,如果我们这样想:「我要为自己和一切六道众生的罪业而忏悔。」这样的发心就广大多了。我们应为无明愚痴、以及本身无法净业的人来忏悔消业。这种方法非常具大力,可以积聚很大的功德,兼具了大乘与金刚乘的特质。

    五、无疑无惑的忏悔

    我们要了解:最佳的忏悔方式,就是完全不带一丝怀疑的忏悔,这点很重要。

    举例来说,缝纫时,我们可以挑选利针或钝针来用。利针很好用,但若需要钝针,也勉强可用,因此针的锐利相当于心的敏锐度。就算这样说,如果我们用叉子来缝,则不管它多利,也不能使用——叉子就代表怀疑。忏悔时,如果我们能以毫无疑惑的心,确信忏悔定能净业消障,则它就一定能清除我们的罪障。

    (编接: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十二日~十四日,纽约屋士达三乘法轮中心开示)

    目录道次第

    道次第

    第一部份

    在以大乘和小乘的层次讨论了很多有关佛法的修行後,我现在要讲述成佛之道上的各种不同阶段。

    我们必须了解,唯有自己锲而不舍的努力和对修行的热诚才能引领我们解脱痛苦。没有任何外力可以消除我们的业障,让我们出离轮回。对佛法生起深信不疑的心後,就必须以全然真诚的虔信和极大的毅力不断去实修。当我们有烦恼业障,也就是痛苦的根源时,便注定要受苦.如果我们能消除这些障碍,便能克服痛苦.了知这点後,我们要再进一步,也就是学习如何在法道上应用善巧方法。法道包括许多可以净除一切业障习气的内在修行法门;而修行时能自动自发,同时虚怀若谷是最首要的条件。以往和现在,经由修行而达高度证悟者大有人在,这是一个法道不虚的明证。没有证据显出任何真正在修行的人会坠入恶趣,因此,个人的精进和毅力是决定在法道上能否达到目标的关键。

    一、五道

    在修行佛法的道上有五个不同的阶段,我们称之为五道。

    首一是资粮道。我们一旦对准方向,踏上通往解脱之路时,便上了资粮道。

    第二阶段为加行道。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天到晚制造念头,妄想纷飞,产生极大的恼障。当我们了解到自己的迷惑,并开始移转到不惑的状态时,便上了加行道。此时我们烦恼的心与清明的心联结在一起,好比驶出一条与大马路相连的小巷。

    第三个阶段是为通达道。「通达」在此意指一种体验,悟到以前我们从未经验过的。

    第四阶段为修习道。在修习道中,我们继续开展在前一道所体验到的种种功德,就像月亮正满,由半月至正圆。我们在通达道所体验到的,在修习道中继续开展,直到圆熟。

    最後,我们来到了第五阶段——究竟道(无修道)。事实上是没有像无修道这样的东西的,我们只是借用这个名词,让一般人也能有所领会。在此阶段,我们一切心灵的恼障、毛病、染污、无明、迷惑完全净除了,而同时所有一切善功德,如智慧、觉性,则完全开展,彰显了出来。由于善功德,如:智慧的开展以及恼障的净化均已到达极致,无复再需开发或净化,因此,最终的这个阶段便称为无修道或究竟道。在大乘此称为「开悟」,在小乘则称为「证罗汉果」。总之,究竟道在两乘中,皆指无有再较此为高的成就。

    小乘和大乘对于五道皆使用相同的名词,并且第五道也都是最究竟的.不过,由于大、小乘之间的差异,因此,一个人在最後阶段所成就的完美特质和功德,也不尽相同。大象有眼、鼻、牙、腿、耳以及尾巴,这是一个完整的躯壳;老鼠也有一个完整的身体,它有眼、鼻、耳、尾巴、四只脚……等等,但这两个完整的个体却有非常相异的体能和力气——大小乘的差异就像这样。

    你一定想不通个中道理。修行本身所成就的功德,并不因大小乖而有所差异,分别之所以产生,乃在于个人智慧的深浅,以及了解能力上的问题。假设外面下著雨,我们摆了两个大小不同的容器,很快它就会装满了水。虽然雨是平等的落在两个容器内,但小容器跟大的相较之下,便只能装一点点水。同样地,行者所达到的层次在大小乘里也不尽相同,这是与修行者个人的能力、智慧有关,而非在于其修行的法门。

    二、资粮道(或译「积聚道」)

    资粮道细分为三,即下、中、上等层次。下阶段资粮道包括四种观修,或曰「四念处」(注1),即观视我们身体、情识、心,以及心的对象。这与上章所讨论的为同一类东西,已在前面讲得很清楚了。我们理性的审视这四项东西,以消除对它们根本上的疑惑。

    倘若我们将自己身体内外彻底检视一番,便能了解我们周身遍处无一能永久存在,一切必将改变。同时,我们也能了解到根本没有一个独立存在,或靠已存在的完整身体。这个肉身有的只是各种不同的组合成分,它可再细分为很多微粒,甚至小到原子的集合。了解这点後,我们便到了一个对身体无所依执的阶段。

    以此方法,我们便能消除执著,尤其对自己色身的爱执。在声闻缘觉乘(即小乘),行者在坟场禅修,藉以检视身体的本质。在西藏地方的坟区,尸体仅用少许石块堆起,人们几乎可从外面窥视。行者审视一个死尸和他们自己的身体之间有何差别,发现其唯一的异处仅在于一息尚存与否,除此外,没有一丝不同。倘若我们对自己身上的骨头没有执著的话,便能以此方式禅观,藉以消除对自己身体的执著。

    接著我们要使用同样审慎检视的方法来消除对情感、觉知的攀执。众所皆知,我们一切舒服快乐的觉受都来自外境,例如,钱财、房产等等,当我们检视这些情识,也就是我们的感官觉受时,便能了解它们常在瞬间即起变化,就在很短的时间内,快乐可以马上变为痛苦,而让我们再一次体验无常。过去由于我们不懂事物的无常性,便只会抓住感官上的欲乐;我们死命的工作以保有它,结果是无尽的失望和痛苦。当我们了悟了情识和觉受的无常後,便能由其中解脱,同时克服对物质的占有、到财富房产等的攀执。

    由于我们把一切当为是真实具体存在、永远不坏的,才会对身体和财富起执著。要舍掉对它的贪执,最主要便是要了悟万法的无常性。当我们谈到「心」(也可称之为「神识」)时,也是一样。过去,我们深信神识的的过去一个念头,因此,何来永恒可谈?

    [一个刹那]藏文是「科契」(Kechik)。一弹指间有六十科契,因此,我们所谈的是一段极短的时间。我现在用另一种方式来解释「科契」这个名词。假设我们发射一颗子弹穿透六十张纸,则在我们眼里,子弹似乎是一刹那就飞过去了,但依佛教哲理,子弹穿越一层纸的时间才称为一「科契」。现在继续来检视我们念头的无常和生灭。假设我们在说话,第一个任何我们说出口的字,已是第二个的前一个字,它并非真正是衔接无缝的,但我们也不能把它转回来。假如我们是重复一句话,则不在此论,因为我们只是把说过的话重复一遍而已。因此,就我们的觉知和神识来说,它是会改变的,它是无常的。

    神识(心)的对象,也就是一切现象界也都是无常的。当我们想著以前曾做过的事、现在正在做的事、以及未来计划要做的事,任何我们所想的,都是心的一个投影对象。既然我们能在心里想著一切过去、现在、未来所经历的事,便表示这些事物本身并非坚实具体、永恒不变的——一切都在改变。

    禅观无常的目的,就是要消除我们对身体感官的觉受和情感,以及心和其投射对象的攀执。若我们能遵循这个法门,便能将自己由我执(执持有一个「我」)中解脱出来。当我们以此方法审慎的检视一切时——身体、神识、感觉或情识,我们指不出有一个可称之为「我」的东西。在这里,我称为「我」的是谁?我们执著的是什麽?

    我刚才说,思观无常的法门是为大小二乘的行者所共用的;大乘佛教在了悟无我和无身体存在这点上,还有更高的法门。在了解身体是由无数微粒子组成後,我们还可进一步看到,甚至连最小粒子的原子本身,也非单独或独立存在的。

    为了使大家更加了解何为「无我」,让我杷自己拿来做例子。倘若我向你表白我的身体不存在,而你则刚好看著我时,你一定会说,你明明看到了我的身体。不止如此,一个十分率直的人还会说,我的头是秃的,而且还有一个肚子。不过,所有这些像身体、头和肚子等的名词,都只是我们心灵的一个投射而已。我们所谓的身体可再分为很多部分——两条腿、两只手、头、皮肤、毛发、骨骼……等等。如果我们将此一一拿开,则身体又在何处?身体根本不存在,而我们所执持的这个身体,只不过是心的一个概念、一个投影而已。同样的,以我们的头为例。我们说「头」,而且相信它确实真有这麽一个「头」,怛我们还可以把它细分为很多部分——耳、鼻、口、牙齿、头发、骨头……等等;倘若我们一一将它取走,便没有叫「头」的这样东西了。

    观视皮肤和骨头时,我们也可以使用同一方法。当我们说到骨头时,我们确信真有骨头这样的东西,因为它们是如此坚固实在。但是我们仍可以将它们分解为很多部分,同时可以越分越细,直到剩下原子的结构。以大乘的层次来讲,原子本身还可分为更小的部分,因此,甚至连一个原子都无法自己独存。在大乘层次,我们常讲到万法皆空,因为当我们检视一切时,便会发现没有任何东西可以自己存在,或自成独立的个体,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缘,每件东西都是另外一些东西的聚合体。但由于我们迷惑的心,便为它们一一按上一个假名,当这全是真的,就此对事物本身产生了执著。

    当你认知到我们的身体并非实存时,也就能同时了解到,我们的情识和觉受实际上也非真实存在。因为若没有身体,又怎可能有感觉?当你认知到感觉并非真有这麽回事时,也便能了解到神识本身亦是空的.你可以找找神识到底在哪里?有人想:「这是对的,那是错的;这个好,那个不好。过去我做了这些,现在正在做这个,将来还要做其他的。」如果你在身体里面到处寻找,也找下出一个具体、确切存在的人,而你可以指著他说:「就是这个人一直在分别好坏,想著过去、现在、未来。」以此方法,你便会了解心的空性。

    你对你的神识(心)是怎么想的?你认为它是真的或不是真的?它在内或外?在西方,大部分人部认为神识是在头脑里面。如果某件东西确实存在,则它必然要有一个外貌;如它有一个外貌,就必然要有颜色和形状。你的神识是什麽形状?你的神识是什麽颜色?你或许会想,当你看到红色的东西时——例如地板上的地毯——你的心是红的;当你看到蓝色的东西时,你的心便是蓝的。照这样说,倘若你看到一团火时,你的脑袋便要起火燃烧了!你一直想在外面——你的身体外面去找自己的心。在大乘的禅修法门里,你要反观自己,看著自己的眼睛,以内省之力来做观,而非把眼睛置於外在的物体上。

    任何人都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心」到底存不存在?你应常思考神识(心)的本质,并且一再反问自己,「神识」是否存在?当我们检视自心,并且看入它的本质时,便会变得无言,几乎是无念的。心是超越于存在与不存在的,神识是无法言诠的,只要把自己置於一个无言的状态,不去想它存在,也下去管它不存在,这就是「止」的禅修法门。以佛教的观点,我们说情(众生)器(现象)世界皆丁存在,这倒并非说我们真实的本性不存在,而是说,假设我们以理性的推论来检视一切,把它细分为很多部分时,我们实在找不出一个真正独立存在的个体,因为每件事物都是相互依缘而存在的。

    以此态度来检视一切时,我们便会了解,在佛法里常用的「空性」或[Shunyata]这个字的真实意义。倘若我们只是说一切都是空的,根本不存在,别人听起来便会觉得很怪,以为你疯了。假若有人来到你面前,对你说:「我没有身体。」一定很难令人相信,因为你明明看到了那个人。不过,当此人向你说明身体可以分解为很多部分,还可以再细分成微粒子,直到原子,或甚至连原子本身也不实存时,经此逻辑的推论,你便会开始了解什麽是「空性」。当然,此处只限于字面上的了解而已,因为虽然我们的心是在运作、检视一切,但毕竟与我们在「止」的禅修里所获得的体悟仍大有差异。

    当然我们还是需要藉由逻辑的解析来了解佛法的观点,否则当我们跟著老师学打坐,老师说:「现在让我们把心安住于无念的状态中」时,我们便很难了解老师在说什麽。老师说的是一种无言的状态,一种无法说「是」或「不是」,「有」或「没有」的状态,这就是无念的状态。当然,有一部分我们要靠禅修才能了悟这种状态的;我们可以描述,怛文字无法完全涵盖它的意义。一旦我们有了一、两次这种无念的体验,便能学著如何时时安住其中。富我们处于无念的状态中时,便生不起善念或恶念,因此,也不会累积任何善业或恶业。既然没有累积恶业,也就不会经历痛苦的事——这是依循四圣谛法而达断灭痛苦的体验。

    以此方法审慎的检视、贪修,并体验到修行的成果时,你才终能了解什麽是「佛法」,也才会对法教和证悟的诸佛菩萨生出信心、虔诚和信赖。

    消除一切业障的关键在于了悟「无我」,或者说是一种「无私」的体验。大成就者月称菩萨曾教导,一切业障的根源起于对自我的爱执。当你执持有「我」时,也同时投射了「他」的存在;当有他人时,你便把他们划分为三个小圈:第一种是你喜欢的人,你对他们爱上了天;第二种是你讨厌的人,你对他们恨之入骨;第三种则是你说不上喜欢、也不讨厌的人,你对他们的态度是不置可否,而这一切都是无明使然。只要紧抓著这个「我」,便会开始生起欲执、嗔怒和愚痴,再由此产生一切种种的恼障、习气等。当了悟了「无我」後,便不再有一个制造投射的人,也不会再产生、任何烦恼业障了。

    要消除业障,你不必和它们角力,只要细思无常以及人、法之空,并住于无念的观修中,便能毫不费力地净除一切业障了。而这也是为何修行,尤其是住于无念、心无任何所思,是如此重要的原因。

    我刚刚一直在谈五道中的第一道——资粮道。在讲完了此道中最基本阶段的四种观修後,现在我们要转来谈谈中间阶段。此阶段包括四种圆满自身的方法,或曰「四正勤」(注2)。简单地说,首先我们要净化过去生所累积的恶业;其次,决不重犯过去曾让我们造成恶业的过错;第三则是延续过去所一直在行做的善行,并加以维护,使不遭破坏,,最後,过去未曾圆满的功德与善行,未来要更加努力。

    在资粮道的最高阶段,我们要发展「四神足」(注3)。在西方,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四神轮」。车子有四轮,藉著四个轮子的帮忙,我们才可以把车子开走;如果车子掉了一个轮子,我们便开不动它了。现在要讲的这四点也很重要,它们就像车子的四个轮子。资粮道里最高阶段的四个轮子是什麽呢?

    首先是动机和发心。假如我们的决心和发心都很坚定,则任何东西也阻挡不了我们去修善行、积聚功德,而这些终将引领我们获致圆满的证悟。

    第二轮是精进。发心让我们对禅修和行善产生兴趣,而对此项工作的兴趣和欢喜,则会让我们自动自发、努力精进向上。

    第三轮是觉性。每天早、晌、晚,日夜我们都要时时留意,行做身、口、意的善行,避免恶行。觉性就是常在心里不忘发心,保持觉醒,处处留心,这样我们才能记得向善,避免趋恶。

    第四轮是专一。这项有点难懂。专一最主要是一种禅修境界的体验;就是打坐时,心完全集中在一个目标上,无任何一丝念头或思绪生起,例如:想到过去或计划未来。当能体悟到这种一心的专注时,我们便可以算是有点层次的学生了。

    行者若想达到目标,发展这四个神轮是很重要的,而且四个都要同时具足,缺一不可。让我们再温习一遍:

    首先是行善、禅修等等的发心和愿心。发心让我们提高兴趣,一旦有了兴趣,便不可能下产生热诚。

    心热了,便会勤勉努力去做,这也就是第二轮。有了精进向上的心,我们才会迫切、坚定决心地去修行。

    第三轮是觉性。就算我们发心修行,并且十分精进,但若缺乏觉性,也总会忘掉。例如,我们想要在早上九点开始修法,但跟朋友讲话分了心,等想到时已是十点半了。我们真的是想修行,但忘掉了!.这就是为何第三轮是如此重要的原因,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固定的时间一到,就必须上座。

    第四轮是专一。它常应用在高深的禅修,甚或是「奢摩他——止」的修行上.,但事实上,我们平常也应一心专注地来行做每件善业.例如,我们或许会念咒,比如大悲观音的六字大明咒「嗡吗呢呗咩吽」,很多人嘴巴念著,心里却在胡思乱想。由于缺乏专注,很多学生学佛多年,却仍一点也没成就。这不是修行的过错,也不是佛法本身的缺失,而是学生无法专一的问题。

    要修持佛法,行做善行,发展内证,专一是非常重要的。由于专一非常重要,很多老师便强调「奢摩他——止」的禅修,它是发展专一的其中一个关键。丘扬聪巴仁波切要他的学生年复一年的做「止」的禅修,「止」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专一。而当我们开展了第四神轮後,其他三轮便很容易了。要发展专一是最难的,因为当我们在工作、走路、讲话、睡觉——做任何事时,都必须全神贯注。

    倘若行者开展、具足了这点,并修善行,便会不可思议地快速成就了。因此,这也是为何我们称之为「四神轮」,或习惯上称之为「四神足」的原因。如果我们不具四神足而行善或修行,就会好像使用一支没上子弹的枪射击一样;或倘若我们发心修行,但缺少其他三项,也会像以空杯止渴一样了。

    现在我来摘要地概述资粮道的三个阶段:在基础阶段,学生要藉由理性的思考,认真去了解一切事物的本质;在资粮道的中间阶段,学生要藉由身口意的善行,认真去积聚善业功德;在资粮道的最高阶段,学生要努力开展四种神足。任何在中间阶段行善所积聚的功德,将藉著四轮的力量,更加增长。

    人们常说初机者才要修习资粮道,但事实是;假使我们真正认真的在修习资粮道,则便也可以算是一名有程度而非真的只是初学的学生了。

    目录问答录(四)

    问答录(四)

    问:我曾读过有关发展「无我」这方面的东西,但总觉得有些困惑,怕这种心态会让我对别人生不起慈悲心,因此,我不敢去碰它。我不接受一切事物非真,或人亦非真的想法;我热爱人们,爱这世界的美丽,我怕[无我]会让我变得冷酷。

    答:你对空性的体悟有些微误解了。了悟一切事物的非实存性,或曰[空性],并不人破坏你的慈悲心和爱心;相反地,它会让你更为扩展。空性就像太阳,而慈悲和爱则像阳光,有太阳的地方便会有阳光。

    当我说,我们可以藉由逻辑的审视,而了悟一切事物的非实有性和空性时,我并不是说它们消失不存在了,每样东西还是好好的在那里呀!让我们举地毯为例,倘若我把它分解成很多小部分,便可获致一个结论:没有一个具体坚实称之为[地毯]的东西存在,但这并没有把地毯变消失了——一个人了悟空性后,他也依旧存在。我们只是了解到万事万物的无常和其依缘性,我们也了解到众生的不明此中道理而陷迷惑,因而对他们产生更大的慈悲心。因此,了解空性可让我们的慈悲心更进一步增长,它不会被此冷却的。

    不过,你的问题也有点破绽。你说你热爱欣赏世界的美丽,很明显的,它是[攀附]於一个执我的想法,就是这个[攀执]在给你制造问题,让人陷入轮回不能自拨的。

    我们同时也要知道,无我的体悟是不能靠文字达成的,我们一定要实际去修行,藉著一而再、再而三的体验,才能证入完全的无我境界。每次我们听到人无我、法无我、众生无我时,便倍感困惑,我们想:「这怎麽可能,而且我们也不要这样做做。]我们会问:「为何我要无我?」这表示长久以来我们已经执著惯了,因此,现在要接受「无我」这个字眼便有了问题,要证悟它更是困难:那是要经过实修的。

    问:当在做「止」的禅修,甚或在做一些不实力的工作时,我都能专心一致;但在其他时间,我常只得非常散乱不宁。不知我是否修得并不得法?

    答:修「止」时,我们尚未净除本身的业障习气,我们只是让它平息下来。因此,当你住于专一时,便能体验到宁静详和;但当你不住时,利用禅修使其稳定下来的恼障便又上来了。当你又变得多思散乱时,便表示你还未净除恼障,它们还在那儿。在修「观」时,才能真正净除烦恼业障。你「专一」的修习并没有不得法,你做得好极了!.但需再配合修「观」。任何时候察觉心神散乱不安或焦虑时,便马上直观其本质。

    你们每个人都可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这个法门。也许平常大家都有修「止」,但有时在日常活动中——例如:工作、讲话、走路时——感觉焦虑不宁;或任何一种习气业障生起——例如:嗔怒或嫉妒——当那样发生时,便应用「观」的方法,直视当时所正发生的一切事物的本质。甚至当你心静、也无任何恼障时,用这种方法训练自己一下子,也总是有助益的。不管你在哪里(不必是坐著时),花一点时间观观身、心……等等的本质.甚至在走路时,你也可以花一秒钟反观无念状态时的心性。

    问:「奢摩他——止」与「三摩地」有何不同?

    答:佛教本身发展出很多佛法名词,英文里找不到相同的字眼,就像现代社会里,我们有很多技术上的用语,梵文或藏文里也没有一样。「三摩地」与「奢摩他」是同义字,但三摩地是较为笼统广泛的用词.三摩地有很多不同的区分、类别和层次,有一个「似金刚三摩地」,是层次相当高的境界。三摩地也可指「止」的修行,若你能住于专一,这就是三摩地。你也可以修持慈悲三摩地,也就是发展慈悲和爱心,并维持于此种心境中。三摩地的西藏话是「Tingngedzin」ting意为「殊胜」,而ding则指「握住」。因此,整句的意思是:把握一切我们正在体验的事情的奥妙处。

    第二部份

    一、加行道(或译「结合道」)

    我们现在来到第二个阶段,加行道。在资粮道,我们以世间法来修善行;在加行道,我们将此入世善行与觉者——例如:阿罗汉的佛行——融合为一。同样的,我们在资粮道所获得的一切世问层次的体验,与通达道的体验(我们以前从未有的一种体悟)结合为一。加行道即是融合世间与出世间两种层次东西的法道。

    加行道有四个阶段,它与四种发展的现象有关联。严格说来,这四种显发的现象是应用在我们的内证修行上的,但由于世间文字对内证无法表达完整的意思,我们只好以举例的方式来说明这四种现象。第一个是暖位,在行者的感觉中,显现出的现象是有暖热感。这与我们把两根木筷握在一起,用力摩擦所产生的热火大致相同;而这也表示如果我们继续摩擦,最後定会生出火来。在禅修当中所体验到的热感,并非来自像火炉或火堆中那种真正的火,这种体验是藉著所谓的「五种根本」,由内产生的一种暖热的特质,当这种特质出现时,我们便感到阵阵暖热。

    五根当中,第一是极度虔信的心;经由虔诚,我们产生热切的精进——之前我们也提过这项;以虔信和精进,我们发展出专一;开展了这三种根本的力量後,我们便能进入甚深的三摩地禅定状态中.经由三摩地,智慧和明觉便能完全显发出来。这五种根本——虔信、精进、专注、三摩地和智慧,就是加行道中第一阶段的暖热根源(注4)。

    五种根本力量,现在慢慢稳固了下来,再也没有什麽可以破坏它们。由于我们现在的体验是最高点了,因此,此阶段又称为领悟的高峰(顶位)。这可由摩擦一双木筷来举例,当我们开始用力摩擦时,便能感到木头传来的热;我们若持续使劲的钻动,便有一股焦味和火花出现;而这使我们更加确定,倘若继续下去,一定可以生起火来。同样地,我们对法道的深信和肯定现在到了顶点,因此,称为领悟的最高峰。

    加行道的第三阶段称为恒心与毅力。先前我们所发展出的五种功德(五根),也就是虔信、精进、专一、禅定和智慧,在此阶段变得非常稳固,因此,现在称为五种大力(五力)。藉著它,我们培养出坚定不移,永不改变的恒心与毅力。它帮助我们在解脱道上克服任何遭遇到的阻碍,我们可以忍受任何痛苦,承担任何逆缘,克服一切艰辛困难和问题(注5)。

    大瑜伽行者密勒日巴,经历了无数艰辛才达到完全开悟,缺乏恒心毅力的人早就放弃了。如果密勒日巴早放弃的话,根本也就无法证入无上正等觉了。不要放弃,坚持到最後,并且忍受法道上的一切痛苦、艰辛和困难,这点很重要。

    一个能忍耐吃苦的人,事实上较有机会达到开悟。有耐心能吃苦的人,通常在身心方面也较为快乐满足,而这正可激发他们坚定的意志和力量,使更投入修行。通常若我们觉得沮丧、缺乏自信或不满时,便无法真正修行;但若有了恒心毅力,觉得满足,则不论情况若何,达成目标的机会就很大了。大菩萨为了众生的福祉不厌疲的工作,甚至毫不犹豫地布施了他们的肉、骨和身体,这是由于他们已完全开展出容忍和毅力的缘故。

    接著我们到了加行道的第四阶段,称为无上道。在此时刻,我们将决定自己是个凡夫,亦或是位觉者。假设我们已完全开展了五力,也就是第三个现象,然後进入三摩地禅定状态,在一秒钟当下,我们就马上了悟了究竟菩提心,也就是所谓的「空性」——有时也称做「大手印」,或有时也叫「大圆满」。不管如何称呼,一旦我们有了那样的证悟,便不再是一个凡夫.——一秒钟内我们就变成一位觉者了。以前我们坐下来,叫自己要禅定,那时我们是凡夫;之後我们一了悟空性,便成了一位觉者了。

    二、通达道(或译[观察道])

    空性的体悟,或日「究竟菩提心」,对我们来说是个崭新的经验,就此我们进入了通达道。只要我们能住于此种悟境「科契」(藏文,刹那之意),便已除去了一百一十二种烦恼和邪见。

    做为一个凡人,我们有数不尽的烦恼迷惑,我就不在此一一细说了。但只要藉著彻视的内观能力,便能将心情净了大半。

    举个例子说明,假设有人告诉我一个叫约翰的人,我从未看过他,但之後就常听到有关他的事:我想像他留了一把胡子。但当我看到约翰那一刻,发现他并没留胡子——我甚至只瞄他一眼就够了,想像他有胡子的那个虚妄的心马上就消除了,我不必再用什麽力量来消除这个印象,我知道约翰根本没有胡子!同理,只要住于空性一刹那,便能克服一百一十二种的烦恼习气。

    我们也可以称此为「超越恼障」。当飞机在地上移动时,驾驶员必须非常小心,看看飞机是否对准路线,两边是否有其他行人车辆。不过,当飞机飞在云端时,驾驶员便可以很从容了,因为他知道前面没有什麽阻碍。

    同样地,当我们在通达道上证悟了究竟菩提心时,便可以超越无数烦恼业障了。

    三、修习道(或译「禅修道」)

    我们现在来到了修习道,继续刚刚飞机的例子。假如通达道像飞机在起飞,修习道便是飞在云端上。同是一架飞机,但由陆地起飞跟飞在云端上是有些不同的.同理,通达道和修习道也有少许不同。在修习道上,我们开展在通达道所获得的空性或究竟菩提心的体悟。

    达到了修习道层次的人,便可真正称为一位老师、或是僧宝、或是尊者。你或许对皈依文很熟悉,上面说:「皈依佛宝、皈依法宝、皈依僧宝。」我们要向其皈依的,就是这个尊贵、至上、无可比拟的圣僧,而非凡夫憎。一个到达通达道和修习道的人,才有能力引领众生,利益他们,而这也是为何他们被称为珍贵无比的僧宝的原因了。

    在到达此阶段之证悟後,一个人便可藉由各种善巧方法、藉由智慧以及不同身相的化现,以极大的力量来利益众生。由于达此层次的人已无过失,完全清净无瑕,因此利他的能力便完全开显了出来。在大乘的修行法门,我们的老师常不断地强调,每一个人都必须发展无私的心态,要将一切修行的成果回向利益众生。现在,我们就在训练自己的心,增强自己帮助他人的愿力,这样录我们到达修习道时,才能自然、毫不费力地做到。

    如前所说,通达道和修习道中间有些微不同,就像正在起飞的飞机和飞在云霄上的飞机。在通达道,我们了悟了空性;而在修习道,我们开展这个了悟的体验,使之更为稳定、恒久安住。在修习道有十个层次,或曰「十地」。我们描述一个在修习道上的人「清净无瑕」,不过,当他消除了粗重的业障後,还有馀留微细的习气存于一到六地的众生身上。一个仍带著习气的人,怎能称为「无瑕」呢?.为了说得清楚些,我给大家举个例子——一个西藏的例子。

    我们在这个房间的地上升了一把火,让我们以火本身,以及正在燃烧的木柴当做是一个人的业障习气。假设我们把火熄了,把木柴和灰烬全部弄掉,这样一、二天後,地上再也找不出一点火曾燃烧过的痕迹,但当我们踏入房间时,却仍可闻到焦味——那个味道就像残留的习气。由于粗业消除了,所以才被称为「无瑕」;但有些微细的习气还在,就像二天前我们曾焚烧过的焦味,这表示一个人还未完全开悟。

    从一到六地的菩萨开展出所谓的「七觉支」(注6)。

    第一觉支是完整的记忆力。此种记忆是如此深强,就算别人想办法让我们忘掉,我们也根本不可能忘记什麽,我们不仅记得现在正在发生的事,也记得等下要做的,以及以前曾做过的,非常准确,且丝毫不差。

    第二觉支是透视一切现象本体的智慧。当我们能洞悉事物的本来面目,而非它所显现的表相时,对于它们是对是错,便一点不迷惑了。

    第三觉支是勤勉精进,尤其是为众生的福祉,努力不懈的工作。

    第四觉支是不仅精进,且全然欢喜地去为众生工作。懒惰永远打不倒我们,我们可以一天工作二十四小时,因为力量来自喜悦。

    第五觉支是身心的喜乐安详,以及心智上的清明。在发展了详和情明和喜乐後,便不再有任何东西可以干扰、打乱我们的心,如此我们才能下断地去做度众事业。

    第六觉支是三摩地,一种心灵完全清明、清净的甚深禅定状态。无论我们做什麽,走路、坐卧、睡觉或谈话……等,都能保持在三摩地的定境中。

    第七觉支是完全的平等,平等的照顾众生,无一丝分别。当我们想帮助他人时,有些会接受我们的好意,有些则会拒绝;有些态度恶劣,有些则心存感激。我们不要在善意回应者和存心给予难堪者中间起分别。平等心完全开展了後,我们便随时都能自发地去利益他人——不管他们是褒奖我们,亦或是抑贬我们。当我们完全开显了这七种觉悟的功德时,也会同时发展出完美的慈悲心。由于我们具足了极深且真诚的慈悲心,因此,再也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挡我们去利众的决心了,

    当我们到达通达道和修习道的层次後,便不需再依赖一位精神导师。资粮道和加行道非常强调依止一位上师的重要性,而且我们也常教导学生对上师虔诚和信赖的重要性。在此等层次,我们自身的明觉和智慧还未能引领我们走上正道,因此,必须依赖他人的指导。十地中的第一地,我们开展了许多功德,例如:可以化身上百不同身相的人以度化众生;刹那间,也可同时直接由上百佛菩萨处听授法教,这是一地的功德。在二地,我们可以化身上千以度众,,而在刹那间,也可由上千佛菩萨处得到法教。同样地,在三地是一万……依此类推,一地到十地就是如此开展的。由于我们能直接由佛菩萨处得到教法和指导,因此,便下再需要一位肉身上师。

    当我们不了解这十地的功德和特质时,便很难相信释迦牟尼佛对大宝法王的佛行,将遍满一亿世间的授记。但当我们了解到十地的功德时,便不难理解了。佛菩萨可以在千百亿不同的世界化身千百亿,他们在不同的世界显现,每一化身均在度众。而这也解释了释迦牟尼佛所说有关大宝法王的佛行将遍及十方亿万刹土的话。在现今时代,我们接受此等说法的能力仍很有限。有时我们听说一位上师,或证悟的导师化现成三个转世,也就是身、口、意的化身时,常觉很不可思议.这倒并非我们下信佛法,而是我们不了解一位极高的证悟者的能力。

    从一到六地,我们完全净除了贪、嗔、痴、慢、疑等烦恼障;从七地开始,我们要消除智慧上的障碍(所知障)。七地以上,我们开展出八种无上殊胜的证悟功德,或曰「八圆融圣道」(注7),以净除所知障——其中第一和第二种可用来利益自己。

    第一种功德是圆融无碍的知见,这表示我们的观念变得非常清晰,无一点疑惑。

    第二种是圆融清明的思惟,意指能透视万法的究竟本质,无一丝谬误。

    第三种无上的功德是圆融无碍的言语辩才,本项可用来利益他人。在世间法上,我们常想用语言来向他人解说、说服一些事情,同时也期盼他们一定会了解我们所说的,但事实常与愿违——尤其是当对方使用与我们

     不同语言的时候。倘若我们有圆融无碍的语言能力,则每一个在倾听我们的人,便都能以他们自己的语言,领略教法,并且在我们发音的同时,也都已了解到了意思。

    第四种无上的功德是圆融无碍的行止。在此层次行度众事业的人,其所做所为均找不出任何一点缺失。他的行为举止以及待人处世的方法——可以说是这个人的一切事业活动,都是完美无缺且具大利益的。此等尊贵的人,无人能指出其任何过咎,因此称为圆融的行止。

    第五种无上的功德是圆融无碍的生活。在此等层次证悟的人,不必像我们依赖食物和水,而可只靠禅食为生,他们可以不食米、麦、肉等这些终究只会障碍我们心灵的东西——食肉卖肉都在造业。在此阶段的人已超越对食物的需求,但我们仍称此为圆融无碍的「生活」,只是藉此了解他们的层次而已。

    第六种无上功德是圆融无碍的行事。在此层次的众生所做的每一项努力,都仅针对度众而来。他们不会浪费一点时间从事任何只对己有利,而对他人无益的事,这是它之所以被称做圆融无碍的行事原因。

    第七种无上功德是圆融无碍的记忆。此等层次的众生能在刹那之问回想起自己过去的一千世,且记忆鲜明,历历在前,因此称为圆融无碍的记忆。释迦牟尼佛能描述他的许多过去世,例如有关五个人和八万天神的那一世——初转法轮时,佛陀便曾提到过。这是一个明证,在此阶段的人,确能记忆他们的一切过去世。

    最後,第八种无上功德是圆融无碍的三摩地甚深禅定境界。当此层次的人证入圆融无碍的三摩地时,便能在刹那问进入一千种三摩地定境。

    我已把从初道的资粮道到第四道的修习道所显发出来的功德讲解了一遍,但还有第五道,也就是成果——真正完整的结果。从初道到第四道,我们共开展了三十七种功德。为了解释这些,我先讲了四种观修的方法(四念处),其次是四种圆满自我的方法(四正勤)。然後,我描述了四神足,加起来共有十二种功德。五很和五力合起来有十种功德.接著,我讲到七觉支,以及最後佛菩萨的八种无上功德(八圆融圣道)。如果把他们加在一起,总数便有三十七个了。由资粮道到修习道,我们开展了三十七种菩萨的圆满功德,也圆融了佛法。越过了此,在第五道便是完全的开悟了。

    前面解释过,在通达道,我们消除了一百一十二种烦恼习气。由那儿向前,我们继续开展。到了修习道尾,我们已又再净除四百一十四种的烦恼所知二障。净除了这五百二十六种业障的结果,我们便开悟成佛了。佛在藏语是「桑给(sangye)」,如前解释过的,第一音节「桑」,意指完全净除我们所消除的是所有五百二十六种的迷惑和烦恼习气;第二音节「给」,则是发展或开花,即指我们所开展出来一切完美的功德。我等下要讨论功德的完全开展与圆熟。再回到「桑给」,它就是指消除了一切迷惑烦恼习气,而善业功德完全开花成熟的意思。

    为何我们要将每个阶段业障的消除和功德的开展一一述说清楚?刚开始,我们一定很难相信佛陀由其母亲的右胁出生,且下地即步步生莲的故事。若我们不知一位觉者的功德,便很难相信这样的故事。现在我们已知一位完全证悟者的所有功德时,便能了解到佛陀出生时所示现的神通妙用其实是非常小的。

    听到有关只是的功德和其所展现的能力时,常令人倍感兴趣,有时我们根本无法认出他们对我们所做的示现。倘若我们了解每个人自身都具足佛菩萨的一切特质时,便会努力去求了解和证悟,而非只是赞赏别人——一个我们认为是非常高超的众生。要知道,这位高超的众生也可能是我们自己,只要我们知道如何正确的修行——什麽要舍离,什麽要把持。我们可以自己开展建功德,而不必去依赖任何旁人。不要认为自己微不足道,而别人则非常至高无上。消除这种迷惑不清的想法是很重要的。当我们了解到,倘若每一个人都能精进勤勉的修行,也都有能力去开展这些功德时,迷惑的想法便会不见了,我们每个人都有机会去了悟和成就。

    四、究竟道(或译「无学道」)

    第五道是究竟道。此道若要完整的解说,所费时间必然很长,但我想简要并且尽可能清楚地来说一遍。究竟道是第十一地,称为[业净无馀地],这与「桑给」(藏语佛陀)的第一个音节「桑」是相当的。我现在要进一步讨论第二个音节「给」——就是功德的开展。

    除了我们所描述的三十七种功德外,佛也证悟了三身。法身或智慧的证悟是佛对究竟智慧的了悟。之後,为了度化利益无尽众生,佛便化现报身(大乐身)以及化身。後二者是为了度众所做的化现,而法身则是为己而证悟的。报身佛可以利益教导一到十地的菩萨,我们凡夫是无法由报身佛得到法教的。因此,为了度化像我们这种未悟的凡夫,佛便以化身示现世间。

    历史记载的释迦牟尼佛,是曾来到世间教化众生的第四尊佛。依照授记,在我们的这个贤劫,将有一千尊佛要化身降生到世间来转法轮。千佛之中已有四尊来过,而这意指还有九十六尊要来。化身佛到我们世界来度众,由于他们是正等觉者的化现,因此出生时多有神奇的异相。我已说过释迦佛是由母亲的右胁出生,脚所踏触的地方均开出花朵来。这就是一位觉者化身到世间度众时所示现的神变力量。

    化身佛有三种功德。首先,他们身相有一百一十二种功德,当众生看到他们时,仅靠著他们的身帽便能消除很多烦恼、痛苦和疾病。当我们看到他们时,仅靠著他们的身相便能消除很多烦恼、痛苦和疾病。当我们看到佛的那一刻,眼睛眨都不眨一下。他们是如此庄严完美纯净,我们只会瞪瞪地望著。

    第二,化身佛在语言上有六十四种功德。例如,只要讲出一句话,每位听者在他们的心里,就会感觉佛己回答了他们所有的问题,且完全切合他们的需要。当一位化身佛讲话时,每个人都能以他们自己的语言了解其中意思,而且不管听者离得多近或多远,都能一样清楚地听到佛的声音。

    第三,化身佛的心已开展出三种功德,即了知一切事物的本体,以及了知一切事物的显现。了知一切事物的本体,表示化身佛不仅可以看到自己,也包括他人的许多过去世,同时也知道未来他们将发生的事;了知一切事物的显现,表示化身佛不必说话,便能了知每一位众生的需要。了解他人所需,让一位化身佛更能帮助众生,一切所为也更有效益。

    身、口、意的功德,只是化身佛所具足的一小部分。他们有很多功德我们没有时间一一细谈,就算可以细谈,也很难去理解和相信。因此,我只在此稍提一下,做为一个五道解说的总结。

    这许多功德中,没有一项是超出每一个人所具足的如来藏——也就是佛性。完全了悟了佛性,便会开展出这所有一切的功德。也许我们很难相信这小小的一点竟能产生这麽多,但想想一个例子便知道了。花有一颗极小的种子,我们把它种在土里,好好照养它。植物长成後,开出各种颜色的花,又有香味,这些是小种子所没有的特质。五彩缤纷、充满香味的美丽花朵从哪里来的?没有那颗小种子,五颜六色的花朵根本不可能出现。同理,佛性看似非常简单,但它的功德与特质则似乎是很繁多,这些功德都由佛性显发出来,它们一直都在那里,我们只须把挡住它们的业障消除而已。

    我并没有期望你们会相信我所说的每一句话,你们必须由自己本身发展出信心,佛法是很深奥的,即使我们没有实修,单单来听讲也能累积很多功德;倘若我们对法产生信心,则所积聚的功德更将是无量的了。你们诸位行者要常发愿开展我所说的这些功德,并且利益他人。

    在修行的过程中,你们会经历很多体验,有些是很好而且愉快的,有些则令人无法忍受且不快。有时你会体验到暖热感,有时是空性,有时是一片清明。不管你体验到什么,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执著下放,而应了解这种愉悦或不快的感觉随时会变。倘若你体验到快乐的事,就看著它。但不要去攀执它;同样地,假如你有任何不快的体验,也不要害怕,或想把它推走,一样地看入它。要修行成就这些功德,势必要克服很多快乐或不快的体验。因此,不要疑惑,也不要迟疑不前,开展的部分过程,就是要在禅修中克服一切障碍的。

    目录问答录(五)

    问答录(五)

    问:菩提心如何与五道契配,.

    答:菩提心有根多种,愿菩提心是希望消除一切众生的痛苦,带给他们幸福快乐,并长住于幸福之中。这仅是一种愿心,我们还未实际去做,只是发了拔苦予乐的想法。行菩提心则更上一层。我们从上师处,或自己观想的佛菩萨前授与菩萨戒,誓愿从今以後,要以身口意修行度化众生,常住乐境。从那时起,不管我们修了什麽(例如:禅修),都变成了行菩提心。愿菩提心和行菩提心都是相对(世俗)菩提心。

    当我们行於五道中时,都要发展菩提心。从资粮道的基础阶段,直到加行道的最高阶段,我们发展世俗相对菩提心,包括愿、行二菩提心;然後从通达道直到第十地,我们开展究竟胜义菩提心,也就是无上智慧;我们证语成佛时,便完全圆熟了究竟菩提心。

    问:您刚谈到进入通达道一瞥心物合一之实相,请问这是否会退转?是否会再掉回去?

    答:是的,在那个阶段是不可能再退回去的。在通达道,当你了悟了空性那一刻,便已消除了一百一十二种烦恼障。既已放下了很多重担,便不可能再被拉回去。甚至在资粮道的高阶段,当你体悟到四神足时,也绝不可能再掉回去。拿我们的车做例子,车子可前後倒退开,但在这里讲不通.不过,当你达到四神足的阶段时,也许会经历很多逆缘,因为很多你过去所积聚的恶业,会在此时成熟现前。

    问:「毗钵舍那——观」的禅修如何契入五道?

    答:「观」的体悟与究竟菩提心、或空性的体悟是一样的,它由通达道开始。但「观修」并下表示就是「观」的体悟,观的体悟是观修的成果。

    它就像建造一间房子,怎麽样都叫「房子」,但你开始想建它时,房子实际上还没有,最後当你建成时,每个人才看到,但两个情况都用同样的字眼。

    我们先检视身体,看自我是否存在;然後检视一切事物现象,看它们是否实存。最後,我们间:「自我存在与否?现象界存在与否?」然後,我们到达一个无法说「是」或「不是」的缺口。那个缺口就是观的修行。

    经由此修行,我们便可达到观的了悟,同时知道一切事物的非实存性。在观的过程中,我们还不确定——我们既无法全然肯定一切事物的存在,也无法全然否定它们的不存在,我们介于是与否之间。当我们了悟了「观」的禅修後,自己便非常清楚了。

    也许可以教大家一个更直接的方法,就是一点都不要去做观或检视什麽的,只须把自己放入一个无念的状态中。一开始,我们不去检视这个世界——外在现象或自己的身体,只是坐下来打坐观空。它的缺点是当我们以这种方式做禅修时,有时易生疑惑,忍不住想:「我观空是干嘛的?我到底如不如法?我怎能确定没有东西存在?」这种疑问会阻碍我们的发展,否则,这种方法其实是最为直接的。但不管我们是使用逻辑的分析方法来检视,亦或是使用直接的禅修方法,其证果都是一样的。

    问:在佛陀的故事里,我很惊讶的听您说是佛陀发现了「观」的法门;以前的印度,除了「止」外,没其他方法了。我知道「止」是「观」生起的基础。为何他们停滞了?他们的方法是否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不同.

    答:这个问题问得很好。只要学生知道正确的方法,「止」的禅修的确可以带领我们进入「观」的悟境。别种禅修,只会让我们生起宁静和清明的体验,但不懂正确方法的人便会执於此种情境,他们把这种安详清净的感觉当做确有其事,并且认为自己已达最後成果,因此,不再住深一层的体验走下去。在我们这种形式的禅修,止的过程中,我们也会体验到一种宁静,但不执著它。了解宁静的感觉是虚幻不实存的,将引领我们继续走向「观」的了悟。

    问:您用宁静清明的字眼来描述「止」的境界。请间您是否愿意以文词来描绘,与「止」相较,「观」的境界感觉像什麽?

    答:观境的体验是无法言诠、无法表达的,它称做空性的了悟,我们找不出任何世俗文字可以描述空性。我们现在所用的每样东西都是物质性的,包括文字,我们实在找不出非物质性的字句。这就像我们想告诉一个生来即眼盲的人什麽是红色、什麽是白色和蓝色。虽然盲者可以听到声音,但他对红、白、蓝等颜色的意义却一点都没概念。因为颜色是无法用文字表达的,他们一定要自己亲自看了才懂。如果一个医术高超的医生医好了他的眼睛,则他便知道什么是红、白、蓝了。另一个例子是,有一个女人,一生当中从未碰到过夏天,甚至也不知道有夏天这个东西,她住在一个很冷、下雪、结冰的世界。倘若你告诉她,在我们这里有夏天,百花齐放,地上一片油绿,蝴蝶满天飞。你尽可能告诉她有关我们美丽的世界,但她未必能听得懂,因为她所看到的都是一片雪白。要让她相信,唯有带她到有夏天的地方。

    注解:

    三十七道品又名三十七菩提分法,即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正道分,其数共三十七品,为修道的重要资粮,故名三十七道品。

    1四念处:又名四念住,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受念处是观受是苦,心念处是观心无常,法念处是观法无我.此四念处的四种观法都是以智慧为体,以智慧为力量,把心安住在法道上,使之正而不邪,

    2四正勤:已生恶令断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此四正勤就是精进,精进勤劳修习四种道法,以策励身口意断恶生善。

    3四神足:又名四如意足,是三十七道品中四正动所修的行品,也就是用四种定力摄心,使定慧均等,神力充沛,所愿皆得,故名如意足。欲神足是欲望成就,勤神足是精进无间,心神足是一心正念,观神足是心不驰散。

    4小乘行者修三贤至四善根的暖位,已彻见四谛真理,更进而达顶位,须观四谛十六行相。此处堪布仁波切则讲暖位的修行来自五根,即信根、进根、念根、定恨、慧根。

    5五力:五根坚固发生力量,叫做五力,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慧力。信力是信根增长,能破诸邪信.精进力是精进根增长,能破身之懈怠;念力是念根增长,能破诸邪念;定力是定根增长,能破诸乱想;慧力是慧根增长,能破三界之诸惑。

    6七觉支又名七菩提分,为五根五力所显发的七种觉悟。(一)、择法菩提分,即以智慧简泽法的真伪。(二)、精进菩提分,即以勇猛心力行正法。(三)、喜菩提分,即心得善法,而生欢喜。(四)、轻安菩提分,即除去身心粗重烦恼,而得轻快安乐,(五)、念菩提分,即时刻观念正法,而令定慧均等。(六)、定菩提分,即心唯一境,而不散乱。(七)、舍菩提分,即舍离一切虚妄的法,而力行正法。

    7八圆融圣道来自八正道,即八条圣者的道法,(一)、正见,即正确的知见。(二)、正思惟,即正确的思考。(三)、正语,即正当的语言。(四)、正业,即正当的行为。(五)、正命,即正当的职业。(六)、正精进,即正当的努力。(七)、正念,即正确的观念。(八)、正定,即正确的禅定。

    以上注解摘自《佛学常见词汇》,大乘精舍出版。

    (编按:本篇开示摘自堪布卡塔波切的《法道(DharmaPath)》一书,美国香巴拉出版社出版。中文版权由大手印出版社取得,将於短期内出版。承蒙允载,特志谢意)

    目录大手印

    大手印

    第一部份

    今天我们要做的开示是无上大手印。无上的大手印就是究竟的法身智慧。究竟的法身智慧有很多不同的名称,有时候说是大手印,有时候说是大圆满,也有时说是中观。

    究竟法身智就是不变的自心本性,这不变的佛性是每一位众生都具有的,然而由于自身迷惑的缘故,因此无法了悟到此本具的佛性。证悟的人则都已了悟到,并与其合一。他们由于对众生不可思议的慈悲心,故现凡夫身,给予众生佛法的教导,帮助他们也能证悟大手印——或曰大圆满、中观……等,所以今天的开示,主要是讲法身——究竟智。

    如同刚才所说,由于这些大成就者,才能将佛法传了下来。虽然他们传法的目标都是希望众生能够证得究竟法身,但所用的术语各有不同,所说的教法也不一样。

    释迦牟尼佛曾经在《楞伽经》与《三摩地王经》这两本经里提到,在末法时代,有一位大师会出现,广泛地弘扬、整顿佛法,这位大师就是第一世的蒋贡康楚罹卓他那仁波切。第一世的蒋贡仁波切曾经写作集结了五大部经典,称为《五宝藏》。里面把在末法时代已经变质,而失去其神圣与真实的佛法,全部又再修正过来。所以,《五宝藏》对末法众生有很大的利益,不只能扩展佛学知识,还能令众生深入了解佛法,终究证悟佛果。

    因此,今天我所依据的,就是第一世蒋贡仁波切所作的《大手印证道歌》(请参考「附录」)。

    在第一世蒋贡仁波切的《金刚歌》中,一开始就先赞叹他的上师其实和金刚总持是无二无别的。第一世蒋贡仁波切的上师,就是第九世的锡度仁波切——贝玛宁借汪波。传统上,这些大成就者都是非常地谦虚,所以,第一世蒋贡仁波切在一开始时,就说他这个教法其实都是直接从他的上师,也就是第九世的锡度仁波切所得来的;他自己本身过去实际上是非常愚痴的,并无了悟到心的体性,由于上师完全无漏的法教及加持,才能够从世间八法中扭转过来,将烦恼减到最低的程度,从而渐渐了悟到心的体性。所以,仁波切在这里非常谦虚地说自己只是一个凡夫,以这样的方式来述说自己。

    接下来,第一世的蒋贡仁波切更进一步解释说,他是如何证悟到寂静光——也就是法身.他说由于他对上师的净信心,以及没有坠毁对上师的三昧耶,加上上师的加持,与上师的心合而为一,才能够证悟到寂静光(法身)。又说在证悟法身(寂静光)时的感觉是:没有把念头压抑或放弃,只是安住在念头的本性上,亦即证悟到念头的体性、本质是什麽。我们可以从《大手印祈请文》中的一句偈颂了解到这点:「妄念体性即法身。」这个就解释了刚才仁波切所说的法身为何。所以,我们不需要去排斥或是放弃任何念头,念头一现,只要去观视其真实的本质是什麽即可;不须去拒绝它,也不须刻意地提起任何念头,只要去观照它的本体即可。因此,这种体验就好似太阳光,非常的明亮。所以,蒋贡仁波切说他的证悟其实就是传承不断地传下来、加持下来的,能够证悟到法身是在此生中非常欢喜、非常愉悦约一种体悟。

    由于第一世蒋贡仁波切对他的上师具有绝对的净信心,所以激发了他唱出这首《金刚歌》,就是现在我要开示的这首《大手印证道歌》。另外,也由于他对末法众生的悲心,因此吟出了这首歌。歌里根据第一世蒋贡仁波切所说,大手印传承从一开始到他都没有间断过。第一位祖师是帝洛巴,他从莲师的乌金净土,直接得到了传承,然後把传承传授给那洛巴祖师这位大成就者。那洛巴祖师不仅由上师处得到了口授,而且非常精进地修行,终于得到圆满成就。然後,他杷这个传承给了玛尔巴大师,他是喜金刚的化现,完全能够了悟上师所传给他的内、外教法的意义。由于他能了悟内在教法的意义,加上精进修行,终于获得圆满的成就.玛尔巴祖师是噶举派教法的起源,像河流的源头一样,他再把这个教法傅给密勒日巴祖师,再传冈波巴祖师——当时冈波巴祖师就住在密勒日巴祖师的东部。冈波巴祖师原已证悟了十地菩萨的果位,当他传授大手印教法时,自己也同时证得了圆满的佛果,完全开悟。冈波巴祖师的噶举派(又称建波噶举)在三个地方有影响力,在西藏的三个地方建立了三座寺院。三座寺院等于是三个坛城,这三个坛城代表了他本身的身、语、意。身的代表是第一世大宝法王的寺院,在西藏东部,称为噶玛寺;语的代表是八蚌寺;意的代表是祖普寺。所以第一世蒋贡仁波切说,正确清净不断地传承是这样一直传下来的,众生如果能够修习这个教法,一定会得证悟。这就好比有好的弓与箭,只要把弓拉得越大,箭就会射得越远。毫无疑问,这是因为弓的张力把它拉紧,箭自然就能射得远了。所以,同样的,这个教法是非常正确无误,利益非常大的,只要众生能够修行,一定能够得到证悟。

    一个人越能深入证悟心的体性,他对众生的慈悲就越深广;菩萨的果位如果越高,其利他的心也就越广。我们由于福德与智慧的积聚,加上对上师的信心,便能证悟大手印,也就是心的本性。虽然证悟大手印仅是一法,但其所涵盖的却是一切诸法。就好像太阳的光,太阳光一照射,就能除去一切的黑暗;我们并不需要许多不同的阳光来照亮不同的黑暗处,由于上师的加持,加上行者本身精进的修行、福德的积聚,以及传承祖师们的智慧,一定有机会得到证悟的。此证悟能够得到遍知的心,所以释迦牟尼佛才能预知到,在末法时代有第一世的蒋贡仁波切,以及大宝法王这两位贤者将示现利益众生。佛陀之所以能预知到数千年以後的事,是因当一个人证悟到心的体性之後,他的心便再也没有任何迷惑烦恼的缘故。我们为了要得到证悟,「一定要修行」的意念催动著,使自心能够接受法教。举例来说,一个很富有的父亲,他的孩子出世以後,就自然而然是一个很富有的人,源於他父亲辛苦的工作而富有的缘故。据说,雪出的狮子与大鹏金翅鸟所生的後代,一生出来就很强壮,具有根大的力量,这是因为父母本身具有大力的缘故。同样地,噶举传承的大手印教法也具有非常大的力量,这是因为传承祖师们终生非常精进修行,而证悟了体性。所以我们现在只要对上师有净信心、圣观,毫无疑问的,一定能证悟大手印;反之,如果我们对上师无任何信心,不以圣观对待,修行只是为了一时的好奇,那就下会有任何证悟的因子。常常行者没有得到任何体悟,便以为大手印教法本身没什麽力量,但其实是因我们自己缺乏信心、圣观所致。所以,第一世蒋贡仁波切说,如果我们有净信心,便肯定能够证悟。

    所以,如果我们能从具德的上师那里获得不间断传承的法教,再加上自己不破三昧耶的话,便一定能证悟大手印——也就是心的体性;反之,如果我们没有一位具德的上师,没有经由此具德上师以不间断传承的法教来教导我们,给予我们正确的口传,那麽即使我们闭关多年,也不会有任何证悟的。所以如果我们所接受的法教不是来自一个不间断的传承,也不是由一位具德的上师所传下来的正确教法,那么不要说闭关、修行,有时越修,烦恼不但下减少,慢心还会增加。另外,如果没有正确的佛学知识,即使闭关多年,也不能明心见性;没有一位正确教导我们修行的人,只是自己胡乱猜想著修——例如:有些人以为数息就是就是禅修……等等——像这样的话,即使闭关修了许多年,也不会登菩萨地,也不会有任何证果的。为什么呢?这就好像是如果我们种植什么,一定要有一片肥沃的土地,有了肥沃的土地,才能有所收获;如果把种子播种在沙地上,便没有任何东西长得出来。有了肥沃的土地,我们还要给予阳光、适当的温度和灌溉浇水;自己本身也要工作,把种下种子好好维护,这样植物便会慢慢长出来,种下去的东西也才会开花结果。一般都认为,我们现在已处於末法时代,所以大概无法证悟大手印了。为不使别人可能会这样想,蒋贡仁波切特别说,他自己本身原来也是一个烦恼多、非常愚痴的人,但由于值遇第九世锡杜上师的教导,以及清净的传承,因此即使自己是个凡夫,愚痴且懒散,也终于得到证悟大手印的成就,这显示出大手印的法门本身所具有的力量很大。在末法时代,有很多冒牌的上师,他们假装知道怎样修行,可是自己本身既无传承又无证语,所以,如果你跟这类冒牌的上师来修行,便无法证悟心的体性,因为他们自己本身也无法证悟的缘故在末法时代,我们必须要很小心。我们现在就好像第一世的蒋贡仁波切一样,如果我们已有一位具德上师,再加上上师所授的是一个不间断的传承,那么不管我们多愚劣,也都能像蒋贡仁波切一样得到证悟。

    大手印可先从两个层面来谈,第一个是「根」大手印,第二个是谈烦恼如何使我们无法证悟到心的本性——也就是大手印。

    首先讲根大手印。根大手印是心的体性——佛性。一切众生都具有跟佛一样的佛性,不论质与量,都和佛完全一样,所以一切众生与佛是无二无别的,由于烦恼故,以致多劫以来还未能证悟佛果,一直处于轮回之中。但以大手印的真实体性来说,轮回跟涅槃是不二的,念头本身也是超乎一切分别的,没有彼此、对错,完全超越心意的概念。所以在般若波罗蜜中就说,这是超越一切语言、文字的。是我们凡夫本具的清净心,由于烦恼,以致无法证悟到心的体性,一旦烦恼的心清净了,就能证悟到大手印。当我们证悟到大手印时,大手印也就是心的实体性,它一直是相同不变的,它的量与质不因为我们的证悟而有所增加,也不因我们尚未证悟而有所减少。举个例子来说,大手印是遍在一切的,它本身即具一切遍在的现象、体性,我们以虚空来做解释:即使众生迷惑,大手印还是遍在的,就好像虚空是遍在一切、不变一样,不管是否有一面墙在那里,或不管我们是否快乐,抑或感觉世界是否和平——不管情形如何,虚空依然不变。所以大手印的体性是不变的、是清净的。它本身虽然不变、清净,但却无有一个实体存在。不但没有一个实体存在,它更是永远不息、永远遍在的。所以就好似虚空一样,遍在一切处,即使是死亡、出生,它还是完全不变,也完全都还在。

    以上说明了根大手印——就是心的体性,但由于我们的烦恼,以致阻碍了大手印的证悟。

    一切诸法都是不离法、报、化三身的。空性是法身,明性是报身,而化身就是一切诸法能够非常明晰正确地自行显现,这个本身就是化身。当谈到三身、空性、不具实性……等时,我们合会觉得这样不对,应该不是空的,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等等,所以一定有什麽东西存在,不会是空的。但实际上来说,这些生、老、死等,都是经由一种所谓业感缘起的关系,除了因自己所积造的业力令之发生以外,从未有任何事真正发生过。举例来说,我们今天所处的屋子里面,对一般人而言,是一栋建筑物,一个我们住的房子;但如果是一位天人在这里,他所感觉的,并不是一问普通的房子,而是天宫,在天宫里面的人,都是非常美丽的空行与勇父。反之,如果是饿鬼道的众生在这房子内,他看这房子,其实就是一个很热的沙漠,里面没有水,也没有食物——这些东西恰好都是他最需要的,但基于业力,他无法得到。如果是一个地狱道的众生在这房子内,他看这房子,就好像热熔铁一样的东西在那里烧他、煮他,所有他在里面看到的众生,他都当成是敌人在追杀他,想把他砍成一块一块的。所以我们所感觉到的一切,其实都是我们的业力使然,没有一点真实性。生、老、死也没有一点真实性,我们一切的体验都是来自染污的心的显现。我们大家的感觉、种种的经验都好像是差不多,这是因为共业的缘故,就好似如果我们戴上不同颜色的眼镜,看外界的东西就会有不同的颜色。虽然外界并没有改变,还是同样的一个东西,但由于戴上不同颜色的眼镜,我们看见的外界就不一样了。外界是同一个东西,这就代表法性是一的,也就是佛性。所以,虽然我们都会觉得生、老、死是真实的,是真有这回事存在,但实际上是不存的。因此,月称菩萨曾说:「每一件事物都如梦一般。」他曾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有一个妇女非常想要有一个男孩,有一天晚上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生了一个男孩,而且在梦中还养育这个孩子,心里非常高兴。可是後来,这孩子死了,妇女在梦里非常的伤心沮丧。当梦醒时,她发现原来这孩子根本就没有被生下来,也没有死去,没有任何真实的事存在。我们在轮回中所有的经历,也都与这本质相似——不真实,如梦一般。

    一般我们是很难了解甚或去相信前面所说的,也就是没有真正的生、老、死,一切都是虚幻,都是我们的烦恼心所显现的。我们之所以难以相信或了解,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已经被生下来,也都经历了人生,知道总有一天会死,所以生、老、死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真实的。如果要我们相信这些都不是真实存在的,好像很困难,但事实就是如此,这些都不是真正存在的。因为无生,就无灭;因无生、无灭,就无住,所以生、住、灭都不存在。心的体性很难明确地去定义描述的,用另外一个名词来讲,即一切都是「如是」(法尔如是)。能够证悟到如是,就能证悟到一切所起的诸法都是自性解脱。如果我们在任何一切法生起时不执著,坦然接受,诸法就会自行解脱,所以称之为自性解脱。这情形就好像我们在水上想要留下任何标志一样,我们一划下去,水痕就马上消失。同样地,诸法在心中生起,也会立刻消逝、解脱。如果我们精进修行、禅思,就能在修行的过程中开发功德,渐渐见到心的体性,也就是见到所谓的「如是」。

    「道」大手印,基本上是指我们的自心就是大手印,我们所察觉到的一切诸法就是大手印。这怎麽说呢?因为我们心的体性是空性——也就是法身,无始以来就是如此,并不是现在或最近才有的。自心即法身,我们所能认知的一切诸法都是俱生的法身,也都是法身的一种显现,其与心的体性是毫无分别的。如果我们能够依教法正确修行,就能证悟大手印——也就是证悟自心,或曰法身。就像刚才所说的,证悟法身或大手印,这个证悟是自觉自悟、自性解脱的。能证悟自性解脱,是由于我们能够追随具德的上师,由于具德上师的功德,正确地介绍,指出我们自心的体性,依他所教导的正法来修行,使我们很快了悟。这好像我们有一个很好的老朋友,好久不见了,有一天突然碰到,这时我们不会有任何疑惑,或害怕认错了人,因为我们一定认得这个人。同样地,我们如能依照具德上师的的教法正确修行,便一定能得到证悟,没有任何疑惑。但这个证悟唯有靠修行来获得。如果没有修行,我们的上师是无法逼我们去证悟、了解什么的,一定要靠自己修行.好比有一种食物,你从未看过、尝过,你必须亲自去尝尝,才能知道自己所吃的食物是什么味道。所以我们必须亲自去体悟修持大手印的味道。

    目录问答录(六)

    问答录(六)

    问:何谓三昧耶戒?

    答:通常每灌一次顶,就有它自己本身的三昧那戒要守。但一般来说,三昧那戒是说,只要你得到一位上师的灌顶、口传和解说,若你没有把这位上师视为一位成就者,而把他视为一个普通凡夫,甚至还批评这位上师,那就破了三昧耶。所以,我们应将上师视为一位己成就、证悟的上师,他所做的一切事业都是为了利益有情,这样就不会破三昧耶了。

    问:如何认定自己的根本上师?是需要一个正式的仪式,或是心里自己认定就可以?

    答:两者都可以。过去在传统上,如果你从某一位上师处得到灌顶及教导,自己精进修行而得证悟,那麽你就可以把这位传授你、让你得以修此法而证悟的上师,当成是你的根本上师。在这个情形下,你就不需要去正式请求上师,因为即使不祈请,你自己本身也会因精进修行而证悟。另外一方面,如果你自己对其一位上师感到特别有缘,也许是过去因缘的关系,你感觉特别的强烈,且对他生起信心,在这种情形之下,你也可以请求这位上师做为你的根本上师,同时自己要精进修行,不要浪费他所传给你的教法。

    问:如何修持才会对上师生起净信心?如何判定自己对上师的净信心够不够?

    答:当我们能够了解到轮回的苦,且迫切地想从轮回中解脱出来时,有这种迫切的心,就能帮助我们对上师生起净信心,因为我们必须要依赖上师来带领我们,让我们能够超越、跳脱轮回。这就好像我们如要到彼岸,必须依靠船长来带我们度到对岸去一样。当我们能够认定到上师已经证悟时,则不管他作何种事业,他的行为如何,我们都不会沮丧、失望,反而觉得上师是在使用不同的善巧方便来度众生。甚至在短短的刹那,我们都不曾感到上师是凡夫,或缺乏悲心,那么对上师就会生起强烈的浮信心。如具有信心及圣观,就不会有问题;如没有信心,也没有圣观,那么到处都是问题。

    第二部份

    法性就是法身。诸佛已经达到证悟法性的境界,一切众生虽然具有法身——也就是佛性,但因染污的缘故,所以尚未证得佛果——也就是自身的法性。前面提到大手印的两个部分,第一个是「根」大手印;一切众生都本具法身,也就是佛性,当这个本具的佛性能够证悟时,则所证的佛性是自证自悟的。这种自悟的佛性是超乎任何思惟的,不需其他东西来证悟它,也就是自证自觉的佛性,远离任何执著、攀执,此亦即是智慧。这就好像一面镜子,当镜子能够照映面前的物体时,它所映出的东西与它自己本身并没有任何的分别,超越好坏、对错等各种观念,全部照入镜子里去。如同镜子一样,这种自证自觉的心是智慧,我们把它称为阿赖耶智慧,有时也把它称为如来藏。当一个人已经证得自性佛时,就能够有智慧了知一切诸佛、诸法都是如是,如如存在。所以如能证悟佛性,便能悟到了知一切法、遍知一切的智慧心。提到这自证自悟的智慧,我们会以为它是一个真实、可触及的实体,其实它自己本身就是空性。由于是空性,所以它并非是一个实体、实有的东西。智慧本身并不是一件东西空去了以後才产生的,空性其实就是明性、大手印,也是佛性的智慧。空性超乎任何我们所能思惟的范围,所以没有任何的语言文字可以正确地去诠释、描述它。我们越是想用思想去猜测它,推测、想像它,就更难以证悟佛性,这就好像我们想抓住虚空,却不可能抓得到什麽东西一样。相同地,我们越想要抓住这种空明的佛性,情况就越槽。我们知道空性跟明体是不二的,而轮回与涅槃也是不二的,也就是明空下二、轮涅不二。自证自悟的这种情形就似油灯一样,是自己燃烧的,光也由此而来,并不是有外在的灯使它明亮。油灯本身就是发光体,自证自觉的佛性也是一样,是自己照亮自己的。心的明性、智慧,就是前面所谈到的明空不二,我们如果要勉强去描述它,可以举一个例子来说明:它就好像是把好吃的食物给一个哑巴孩子吃,由于孩子是哑巴,所以虽能亲自体验到食物的美味,却无法说出来。当一个人证悟了心的本性,了知明空不二、轮涅本一时,他虽然能够体悟,却无法说出来。这种自觉的智慧是需要实际去体悟、证悟的,如果想要用语言文字去了解它的话,只会更糟糕,因为我们人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种语言文字可以让人很正确地了解什麽是真正的明空不二,以及自证自悟的智慧——这个智慧超乎人类心的思惟范围。

    「根」大手印就是一切众生本具的佛性,它是超乎妄念、烦恼的,它也就是佛的四身——化身、报身、法身和法界体性身。这四身的本体所在,也代表诸佛的一切功德。这本具的佛性超乎任何言语,超乎任何譬喻,因此,很难以任何的言说来诠释它。我们只能说它是四身,超越妄念、烦恼,除此之外,我们很难再用其他的形容词来形容它。这就是为什麽我们很强调要跟随一位具德的上师学习、修行的重要性。一旦我们有了任何疑惑,就应该请示上师,只有这样才能断除我们的疑惑,才能渐渐开悟。否则,就如我们前面所说,佛性是没有任何言语能诠释的,如果我们不先去听闻上师说法,不去思惟,也不发问,便无法了解[根]大手印了。修行的次第就是要先听闻佛法,然後再进一步去思惟。思惟时,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真的了解,如果不了解,便要请示上师,把整个了解後,再去修行。修行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我们能够实修所听闻、思惟过的佛法,就能渐渐开发本具的佛的功德。这就好比一只飞翔在云中的鸟,它不被任何的山岳、树木所阻碍,因是飞行在山岳和树木上面之故。修行也是一样,如果不经过闻思就修行,便很难证悟。如同有时我们会被学理带著走,没有实际去修行,就好像一个人在沙漠里走路,由于眼睛看不清,所以他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走的东、西、南、北是哪一个方向,因此,我们也要注意,不要被理智的思惟给带离了我们的正路。不要学习太杂,也不要在理智上思惟太多,必须把学习思惟佛法跟修行佛法二者合而为一。所以,听闻了上师的教法後,思考、检查看自己了解了多少,如有任何问题,要向上师发问来断惑。一旦无任何疑惑以後,就应去修行,这样才能体悟,不要再在语言文字上打转。我们讲「根」大手印,主要是让大家了解一点:大手印的木质是明与空,超越了人类的言语所能的定义,只能以闻、思、修来领悟。所以我们应把闻、思、修全部结合起来,做为修行的一个指标。

    既然一切众生都本具佛性,为何众生会有烦恼呢?这有五个原因:

    第一个因素是无明。所谓无明,就是众生没有认知本具的佛性。由于不认识本具的佛性,所以常常有顺境、逆境、快乐及痛苦的不同感受。因有种种不同的感受,所以产生许多烦恼,又因与烦恼为伍,所以又造种种恶业。无明就好像海洋一样,是这麽的深广。

    第二个原因是:源于刚才所讲的无明(无法见到本具的佛性),所以执著有一个「我」。虽然我是不实在、不坚实的,但还是执著有一个「我」。因感觉有一个真我存在,所以也感觉有他人存在,也就是自与他、主与客对立的执著。由于这种执著,所以产生烦恼,对于我们亲近喜欢的人,就生贪著,对于不喜欢的人,就会生嗔恨或嫉妒等。不管是贪、嗔或嫉,这些都会导致我们造业。业有两种,一种是很有限的福德,像这种福报,是有可能用尽的。这种福德善业可让众生生到天道或人道,但总有一天,福报是会享尽的。另外一种是恶业,会导致堕入三恶道。简而言之,苦乐交替,如果我们与烦恼为伍,便会在六道之中流转。

    我们必须把内心的烦恼去除,才能从轮回之中解脱。即使我们很迫切地想要从轮回中解脱,好像几乎要把我们的心全挤出来,把它挤出轮回之外似的,也办不到,因为我们的心还是迷惑的。由于过去所造的业,使我们还在轮回六道之中,无法解脱。因此我们从字义上可知,轮回是指转动之意,轮回就是在六道中流转。一般凡夫都把轮回看作是一个负面的东西,好像是一个受苦的地方;而把涅槃视作是正面的东西,是一个非常快乐、极乐的境界。虽然我们常觉得轮回是在涅槃之下,而实际上,就体性而言,轮回与涅槃是不二的,没有任何分别。由于我们并未证得本具的佛性,因此心才会分别轮回和涅槃。但在实质或体性上,轮回与涅槃是无法分开的,我们无法以一个名词去诠释轮回与涅槃,因此,当我们证悟轮涅不二时,无法用语言去描述它,只能去体悟它,它只是一个我们知或不知、已体验或未体验的问题。这可以用一个比喻来说明,当我们看到一块纯金时,如果我们不明白,而把它当成铜来看,这块金子并不会因我们把它当成铜,它本身就产生任何变化,它不论在质跟量上都是不变的,只是我们自己对这块金子的感觉不一样而已。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诉你,这个东西其实是块金子而不是铜时,那时候,我们就会比较珍惜它,对它的态度改变,可是金子本身从头到尾都没变过。同样的道理,我们如把轮当成是负面的,是痛苦不净的,那麽就好像是把纯金当成铜一样,一旦我们证悟了,就知道其实轮回本身就是金子,它从来没有变过。当我们谈到轮涅不二时,就是说并非轮回把涅槃遮住了,或是涅槃把轮回挡住了,也不是这染污的心之外另有一个涅槃。轮回的体性就是佛的三身,因为轮回的体性是空的,这空性即是佛的法身。一切法皆空,并且有明,其体性是明亮的,这就是佛的报身。空与明是不二的,也可以说是空色不二,所指的是一切诸法与空性不二。虽然色的本性是空,但色(现象)是存在的,这色即是佛的化身。所以,可以说我们在轮回中所能感觉到的一切,或是说所有一切诸法,其实都不离佛的法、报、化三身。

    在修大手印时,首先要建立正知见,了解什麽是正确的大手印见。有了正确的大手印知见後,再进一步来修行大手印。在我们初修大手印时,要以渐进的方式来学习和修持。这是因为如果我们一开始就马上将心安住于无所整饰、没有念头的状态之中是很困难的。所以,初修的行者,应首先将心安住於现在的这一念中,不要想过去及未来的种种、期望、计画等等,单就专注于当下的这一念,没有任何的动摇,即使是片刻时间,也下从现在的这一念离开。在这时候,同样地,也不要思考,不要去想我现在做的这个禅修是不是正确、是怎样的情况、应该怎样等等。大手印的修行,并不要观想本尊、种子字……等等,唯一要做的就是安住於当下的刹那,没有过去、现在,也没有未来。

    我们要如何才能安住于当下的这一刻呢?就是要保持一个觉心。

    在修习大手印时,要记住三个重点:第一个就是要住于空性之中,也就是没有过去、现在、未来的想法,第二个就是不要使你的心有所分散、散乱,要专注;第三个就是不要想你现在所专注的是什麽。这三点都是在修习大手印时,心必须要持守住的。

    修习大手印的关键在于:保持觉心,就是要非常专注,但同时也要合于中道,不要太松,也不要太紧,好比我们用食指与大拇指拿一个鸡蛋一样,如果拿得太松,就会掉在地上;拿得太紧,它又会被压破。因此,要拿得恰到好处,不松不紧,鸡蛋不会掉也不会破,就像在禅修中,要保持适度的松紧一样。所以,最重要的是,在修大手印时,不要觉得修一次就够了、满足了,毅力是成功证悟的关键。因此,修习大手印,让心能安住在无所整饰、无念的禅定之中时,一定要持续不断去修。初修的行者,当然会有很念头,但经过不断地修行,念头就会渐渐减少。慢慢地,念头会变得非常微细,微细的念头也会渐渐被我们调伏。在这时候,我们就会感到非常喜欢修行、禅定,修行也不需花太大的力气,而这些都需「毅力的持续」,才能获得。

    我们以精进的毅力来继续修持时,也许心会有些散乱,但这跟我们从前所谈的「止」修的专注有非常大的不同,这边所谈的就好像是一位母亲,她非常照顾她的孩子,时时刻刻都在关注著小孩,这样孩子就不会受到任何伤害。同样的,在修行大手印时,应时时安住在当下这一刹那,每一刹那都保持著鲜活,注意力不离开,没有任何的散漫。

    在这教法中提到,我们在修大手印时,不要坠入两个极端:第一个极端是太过用力,第二个极端是太过松散。此意指我们在安住於心的本性时,不要想我现在正在修大手印,应该安住於心的体性之中,不应有任何念头产生。如一开始就想不要有任何念头产生,念头就会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就会有挫折感。因此,不要强迫自己一定要很用力地去专注,且强迫自己不要有任何念头。反过来,如太过于松散,就会觉得昏沉。这种修持会经历四种不同的觉受。觉受与证悟是不同的,觉受是有时有,有时又不见了;但是,证悟则是一悟永悟,永远都在,不会有时有,有时没有。

    这四种觉受,第一种是非常愉悦的感觉。禅修时身体会感觉很愉悦、很轻松,有时会认为那是证悟,但那只是在禅修大手印时的一种觉受。

    第二种是清明的觉受。这时行者可以看穿墙壁,可以看见墙壁外的东西,很远的东西也能看得到。这时行者也许以为自己开了神通,但这种感觉和能力还是有可能会消失,并非已经证悟。

    第三个觉受是空性,觉得身体不存在。有时行者会因为觉得身体不存在,而感到恐惧,但这种身体不存在的感觉,有时还是会消失。

    第四种是无念的觉受。这无念的觉受在修大手印时,从一坐下开始到起座,整个期间都没有感觉到时间的存在,感觉好像是片刻而已,也没有感觉到自己的呼吸。可是这也还是一种觉受,不是证悟。

    以上所说的这四类觉受,我们行者不要将它执著为证悟,但同时也不必拒绝,或是排斥它;如果这些觉受产生时,也不要觉得高兴。「有」的时候,不要高兴;「没有」的时候,也不要沮丧,只要以同样的心不断继续地去修行,这就是大手印的禅修。领悟渐渐加深时,自然就能够得到证悟,而这个证悟是永久、永恒的。这好比是用两块木头相互摩擦取火,当这两块木头摩擦渐渐生热时,如果在这时停止,当然便不会有火产生;如果继续的话,也许就会有一点烟出来。在烟出来时停止,也无法得到火,还是要继续下去,也许才会得到一点点火花;但在火花出现时停止,也是取不到火的,应该继续不断努力,直到火完全出现,一旦火真的生起来时,力量就很大了。因此,当觉受出现时,如果把它误认是一种证悟的话,行者便会产生我慢心,觉得自己已是一个证悟的人,这样的慢心会阻碍我们的修行;更甚的是,因为微细的觉受会让强大的执著我慢生起的缘故。它可能会让我们坠入恶道,不管任何的觉受、体验,都不要有任何的执著。当我们的觉受渐变微细,慢慢就能得到领悟,有了领悟,就会越来越深,而历经菩萨的十地,终究开悟成佛。简而言之,在修行大手印时,不论有任何事情发生,产生任何觉受,都不要攀执,也不必排斥,只要继续不断地修持就是了。

    当我们获得种种觉受,不起任何执著和排斥时,还要有条理的去得到正知正见,并且对上师由内生起净信心。净信心就好似用铁槌打铁钉一样,钉子正中打下去,没有任何歪斜,一槌打下去就对了。所以,对上师的净信心,就好似铁槌瞄准了正确的方向,一打就打进去了一样。因此,对上师的净信心是非常重要的,我们日日夜夜都不可忘失。上师对我们的加持像是一灯传一灯,当一个灯点燃另一灯时,另一灯的光亮跟第一个灯是完全平等、相同的。

    当我们证悟心的体性时,这种证悟的心是自证自觉的,是无法用一般的语言文字来描述它的。因是自证自觉,所以实在无法想出用什么语言来描述这种经验。当我们证悟大手印时,虽无法真正准确地描述,但可以用一个例子来说明:就好像我们看虚空时,无法衡量虚空的大小或边界在哪儿,无法指出虚空的中心点在哪里一样。在大手印的体悟中,思惟的运用停止,智慧在起用,也就是一般的思惟已被转化为智慧,这智慧之心就是究竟的心。然而六识的运转还是同样地在作用,我们能够体验到六识的作用,但所不同的是:虽然眼所观、耳所听……种种照常是六识的作用,而我们心内已没有任何执著、分别。这时行者只不过是在六识起用之中享受并看著它们运行,可是内在没有任何一点分别心。这好比月亮照在水中的影子一样,月影倒映在水中,它也不分别水是热的、冷的,或是清净、不清净的,只是照映而已,无任何的执著在里头。所以,当一个人证悟了以後,他不会排斥丑陋的东西,也不会执著什麽是美丽的东西,因为在这时,一切诸法都是法身了。一般初修行者都需要修「止」,止修能让我们的心得到专一。一般的教法都是把止、观分开,但其实能够专一,也就能帮我们证悟「观」的境界。所以,修「止」就能得到一种非常快乐、愉悦的体验,而这种愉悦的体验能进一步让我们得到一种空明的感受。所以可以说止、观是不二的,不能将它们完全分开来,但对于初修者,则需将二者分开教导.有了很强的「止」修基础时,就能进一步进入「观」.「观」在这里所解释的定义是安住于心的体性之中,没有任何的迷惑、思惟和念头。在这时候,我们所有的迷惑都不再需要任何的东西去清除,因为这时我们的迷惑已不再存在了。修行获得最後的成果,对于烦恼已经能够完全的调伏、控制。过去是烦恼控制我们,可是现在我们已能完全掌握,不再被烦恼所控制。其实,到最後的阶段,已无一丝恼悼,到这时,已是无修的境界,就是已完全开发了佛的所有功德,已完全去除了所有的烦恼、无明、迷惑以及所有微细的念头,而获得完全的智慧。在这时,因已有完全的智慧,所以不须再用修行来净化自己。

    接下来谈到大手印的四瑜伽(译注:[瑜伽]本身为相应,此指与实相相应)。

    在大的印的修行是,会产生乐、明……等各种觉受。这些觉受其实就是大手印四瑜伽中的第一瑜伽——专一瑜伽的体验,差不多相当于五道之中的加行与资粮道。专一瑜伽又分为下、中、上品。下品专一指一种非常清明的觉受,没有任何的思惟、念头,感觉非常的愉悦。可是这种觉受有时来,有时去,不一定时常都有。中品专一是指在开始上座修行以后,直到下座的这一段期间,不论十小时、二十四小时,不管时间多长,在座上的期间都能保持无念的状态。上品专一是指清明的觉受能继续不断,不管是在座上修行,或是下座四威仪之中,这种光明都可以持续不断。

    第二种大手印的瑜伽是离戏瑜伽,相当于大乘中的菩萨初地,也可分为下、中、上三品,下品离戏指不仅在理智上能了解,也能真正证悟一切诸法的空性,没有任何的生、住、灭。中品离戏指不但证悟一切诸法皆空,且证者与被证,主客都无实体存在。上品离戏是指能觉察万法的心与被察觉的万法,二者皆空,而同时,心、法与大手印是无二分别的,此为下、中、上三品离戏瑜伽的涵意。

    第三种是一味瑜伽。在此阶段的证悟是觉者的心与万物的感觉合一不分,这种无分是超过二元对立等是非对错的观念,就像是一味一样,也好像把水融於水中,因为两种都是水的缘故,无法将其隔开分别。因此,这种单一的体悟就称作[一味]。它在大乘中等于二到七的菩萨地,又可分为下、中、上三品。下品一味,行者走到一个我任何判取的阶段,超越了悲、喜、好坏、清浊的概念。这些主客对立的现象对此阶段的行者来说,完全是一味无二分别的。中品一味——既是已无任何分别,便证到一种真正的智慧。

    第四种是无修瑜伽。之前我们谈过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去除我们的无明迷惑、净除我们的业务恼障、开展我们的证悟功德等,但在此阶段,由于已开展圆熟了一切,因此不再需要清净或净除什么,也不再需要有任何修行。无修瑜伽又分下、中、三品。下品无修已无修者、修行以及修对象,达三轮体空境界。中品无修已完全净除了烦恼与所知二障,但还留有非常微细的习气在我们四周飘浮——这各微细的业障在此阶段被净除了。上品无修是不论书夜六时,都能够保有清明,完全的光明体验。这时就证得了如来藏,也就是心的体性。有时我们也说是[母子光明会],好像母亲见到了儿子。此时我们的修行已与光明融合为一,也不得到了完全的证悟。在大乘或显教里,我们把这归为八到十的菩萨地。我们也同时要记住,刚刚开示的都属于金刚乘的修行。金刚乘的特点是修行非常猛利,且能快速成就,但行者必须本身具备修习金刚乘的条件(功德)。这些条件当中,尤其是过去世曾累积福德,再其次是对上师完全不变的虔敬心。若对上师的虔信心有动摇或改变的话,密续修行成就的机会便十分渺茫了。为何破坏了跟上师的关系,便无法得到证悟的机会了呢?就好像我们若想获得牛奶,便要依靠牛只,若把牛杀了,我们便绝对得不到牛奶了;或者若想要蛋,便要依赖母鸡,若杀了母鸡,也无法拿到蛋了。同样的,要依金刚乘修行证悟成就,便完全要依赖上师,因此,对上师要有不可动摇、非常坚稳的虔信心。

    刚才的四瑜伽,每个部分为下、中、上三品,也就是大手印的四瑜伽可分为十二个阶次;证到最後一个阶次时,就是第十三地,或曰金刚地。如果你们问谁已证入了最後的金刚地的话,例如,就在我第一天提到过的祖师帝洛巴、那洛巴,以及第一世蒋贡康楚罗卓他那本身,和他的上师贝玛汪波——第九世泰锡杜,还有就是第十六世大宝法王让炯立佩多杰,这些在无断传承的黄金念珠上的上师们都已证人金刚地。由于他们的证量,因此被称为世代无问傅承的黄金念珠(或译「金鬘」)。这些上师的外表看起来虽然都不一样,但他们的内证成就却是相同的,因此被称为噶举传承的持有者。他们都己证得了如是智,也证得了如显智。也就是他们的智慧已证得了一切如是,以及一切如是所显。

    就如同我之前提过的,我们现在能有机会遇到,且受教於无断传承黄金念珠的诸宝上师,应感十分幸运。如果我们对上师有虔信的心,加上精进不退的毅力,便不可能不会成就证悟。因为一个人真正证悟了后,才能成为传承的持有者,而「噶举」之意即是口传或相承,也就是上师将其证悟完全传予弟子,而弟子能证悟到与上师完全一样的果位。所以我们不要感到气馁,自觉不行,因为就像蒋贡仁波切鼓励我们的话,说虽然他自己也是生在末法时代,既不聪明,也不特别精进,但由于上师的慈悲加持,所以才能得到证悟。他真的对我们鼓励很大,他说只要我们能精进修行,对上师有无可动摇的虔信心,便能得到与上师同等的证悟。我再次强调,这个传承法教的清净,行者若能在其中清净修行的话,便不可能不得到证悟。即使是生在这个末法时代,只要藉著对上师的虔信心,证悟是绝对可能的。这个教法不单指噶玛噶举的而言,它也同时指著噶举派的四大八小,以及大手印、大圆满、中观等。事实上,它就是佛陀所传的八万四千法门的精髓所在。所以,如果我们能正确努力的依教而修的话,便不再需要任何其他的方法了。

    最後,第一世的蒋贡仁波切除了赞叹这个清净的传承,以及大手印的法教和修行外,也祈求想与这个实修傅承和法教结缘的学子,都能快速早日成就。

    以上就是依据第一世蒋贡康楚的<大手印证道歌>所做的解说。诸位若有问题,可以发问。

    目录问答录(七)

    问答录(七)

    问:我们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具足条件修习金刚乘?

    答:很显然地,我们在过去一定积聚过功德,今日才有这样珍贵的人身;而且很明显地,我们一定曾积聚功德,才会对佛法,特别是金刚乘的佛法产生兴趣,今日才能来此听法。这都表示我们资粮的累积做得相当不错,因此如果问,我们是否可以修行金刚乘,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现在问题的症结不在于我们是否曾积聚功德、具足条件,而是在于我们修行的意愿和热诚有多强。

    问:请问如何找寻一位具德上师?

    答:我自己不是一位具德的上师,因为我没有任何证悟,但肯定的是我所传给大家的教法是清净无断的大手印教法。因此重要的是上师给你的教法,而非你由哪位上师获得它。在西藏有这样的说法,你若拿到一块黄金,即使是从一个哑巴或乞丐那里得到的都没关系,只要金子是纯的就可以。因此在这个末法时代,我们也不要对上师的选择太过挑剔,因为我们也许没有多少机会去找寻最好的上师。重点在于我们自己本身的修行与法门必定是要清净的,至于是哪一位给的,并不那麽关系重大。就像蜜蜂在花丛中飞来飞去采蜜时,它并不挑什麽红花、白花,一定要某个颜色的花它才肯采,只要有花粉,它便能采,因为主要要找的就是花粉。所以这点也关系到我们对上师的虔信心,因为我们如果太挑的话,对上师的虔诚往往便很容易动摇,一点不稳固。举例来说,有天玛尔巴向密勒日巴问道:「你真的对我有足够的虔信吗?」密勒日巴富时确实对上师有完全的虔敬心,他甚至可以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上师,他觉得自己的虔诚已到极限,几乎超出了能力,因此简直无法相信玛尔巴还这样问他。但玛尔巴说:「你对我不够虔诚。」可是等到他自己证悟後才了解到,过去自己对上师的虔诚心是多麽微不足道,证悟前与证悟後的虔敬心,程度上根本差太远了。我们仍处凡夫阶段,就算自认对上师的虔诚已十分足够,它其实仅是小小的一点而已,仍无法与证悟的心相比(译注:本题中,仁波切要我们不要太挑上师,但似应仅指具格的金刚上师而论。具格的金刚上师有两种,一是转世的仁波切,从小接受做为金刚上师的种种严格训练.另一种则是闭过三年关的喇嘛,由其上师认定其传法的资格)。

    问:如何启修大手印?

    答:我昨天开示过,在修学佛法的过程中,首先要对佛法在理智上做一番正确的了解,对佛法的知识要具备,对轮回的无常也要观透。这些都具备的话,修行就会变得比较容易。反之,若我们对轮回有所执著,感觉它们是真实存在的,那麽这样的修行紧比较困难,这些在蒋贡仁波切的教法中也提到过了。要起修大手印前,要如前所说,应先对佛法生起正确的知见,还要修止观、修定,在日常生活中多积聚功德——譬如做布施等——还要发菩提心,像这一类都是修大手印的基础,先要具备。

    最後到此结束,我们要做功德同向。愿把此次依蒋贡仁波切的《金刚证道歌》——「大手印」所做的讲解,以及大家前来聆听领受法教的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愿都能速证金刚持,并悟大手印,得到完全的解脱。

    (编按:一九九三年,台北噶举佛学会开示,李佩光口译)

    目录空性的体悟

    空性的体悟

    ——认知真实的自心本性

    学佛精进的人常会念及生命的短幻,因为我们从不知未来将如何,或何时我们会过去。禅观死亡的种种以及何时它将到来,会让我们学习了解生命的无常,进而生起出离心,并藉此减少对尘俗一切的执著.

    就像我们计划由一个地区搬到另一个地区一样,聪明的人心里先有个谱,娴熟的在心里计划著,事先把琐碎杂务的事做好。这样子,新房子一切准备妥当後,便只等搬入;人一旦到达,就能马上全心安顿下来,且不必再去操心刚搬离的旧房子。

    同样地,了解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可以让我们投入更多的精神在修行上,而这是一件比耽於物质享乐更具大利的工作,因为财富一件都带不走的大限随时会到;的确,我们连自己的一缕头发都带不走的时刻一定会来的。

    我们的朋友也许现在都很乐意帮助我们,但将来他们、或者任何东西、财富,便都一点也使不上力了。我们是佛法的修行者,这样的角色是很稀有难得的,因为很多有名有钱的人,不见得就拥有像我们这样的机缘。由于我们的生命非常有限,因此,应把佛法和精神导师视为是非常、非常珍贵的。

     精神导师和弟子之间的关系是永远无法述说清楚完整的。过去的诸佛菩萨,开始时也是以凡夫之身接近佛法的,但唯有在经过了正确的指导,完全吸收了法教後,始得证悟成佛,他们获得了永不变异的遍知能力,以及永恒的喜乐。此等发心以及利他的能力,唯有在与上师维持纯净的关系後始能产生。以虔诚和真心来敬待上师是最基本的,因为他引导我们对修行体悟上正确的认知。修行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圆满,我们不可能在一二天内,甚或几年内就希望有所结果。

    心性可以就以下三点来说明:我们的觉受、我们对这些觉受的想法或看法、以及现象的本体(法性)。觉受、心灵的投射以及现象,就是我们的心组成的要素。没有心,我们便毫无感受,也不会知道外界发生了什麽。之所以能看到各种东西的形状,甚至梦魇,也都由于有这颗心;若没有了心,一切便都没有了形体。盲眼的人看不见,对他来说,根本就没有颜色的存在。当我们的眼识起作用时,才能感受到颜色;我们以此识来分别,并为不同的颜色贴上标签。但以究竟实相来论,颜色与我们的心,或者我们为颜色所按上的名称,与我们的心之间并无不同,是一体的。

    同样地,声音并非与听到它的这个心是独立分开的二个个体,而耳识反应出心、声一体的特质。同理,五根的特质也由五识具体地显现了出来,也就是色、声、香、味、触。在究竟实相上,感觉与经由它所名之所以的东西,事实上是一体不分的,但我们未能接受这个概念,以致把我们所感觉以及被感觉的,归类为二种不同的东西。

    假设我们能体认到没有心,便无法感受到任何东西的话,便会了解一切现象都是依于心而运作的。被感觉的标的物(包括人)本身并非独立存在,也没有恒常不变的特质,而被贴上的标示与名字,也只不过是我们想出来支持自己的想法或觉受的一个参考点,譬如:好坏、悲喜、长短、冷热等的标签都是由心所造,其本身并无一丝具体的真实性。由于一切都是心的运作结果,因此,万法(现象)并非事物本身,而是即心即是,还有,就是心对它的反应。

    体认万法只不过是心灵的投射,会让我们产生更大的出离心,因为事实上并没有道理要对一个表面上看似如此,其实并非的情况产生执著。更进一步说,我们可以实际看入自己的心,并且检视它。它之无法捉摸,就像我们知道有一个能知的东西,但却无法指出它在哪里,或给个名称说明它的特性。我们的神识无法为它找出一个固定的形状或颜色,因为心性本身即是虚幻无实的。那个能指认、可以反应投射,并替种种事物贴上标签或名称的东西本身,并不具一个固定的实体。这个渐进的方法——检视觉受者与被觉受物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了悟万法与生命虚幻不实的特性,以此,我们始能朝揭开一切事物的本质,也就是空性的里程走去。

    空性并非一种真空或虚无的状态。的确,证悟的瑜伽士与我们同样看著一样东西,但由于他们接受一切皆幻而无实和易变的特性,因此,了解了我们心的觉受和投射并不会伤害自身和造成问题。但在另一方的我们,却错把自己的心理投射当成是真实的,相信这些就是支撑我们的东西。我们认为它们是真的,的确,对我们而言,这些全都是真实的。我们蒙住自己所感受到认为是真的东西,并对它起攀执,这就是我们如何陷入了自己的心灵投射。

    如能超越知性上的理解,进入任运无饰的空性体验,便能了悟自心即是法身,它的化现遍满虚空。当行者的心融人了法身後,他继续如前一样生活,但同时他也了悟万法是无常的。在这点上,他知道心是虚幻无实、非任何物质所组成的。

    我们用来透视万法、感受而不执著的心态称为「大乐之心」。此时虽然我们不去作意分别,或把注意专注在任何固定的事上,但看到的一切,却又都十分了然分明地出现在意识中,不相互错乱,此等东西即称为「明性」。倘若我们看得够清楚,便能毫不费力地把心维持在一个喜悦的状态中,在我们的傅承,这称为「大手印证悟的生起」。当此明觉初现时,心的特质本身会显示出它是无生、非有实体的。

    倘若我们继续执持一个固定不变的实体,并把万法认为是与我们分开的一个存在个体,便会给自己造成迷惑。由于这样做,我们无可避免地会渴望某些事,而拒绝其他的,这就是迷惑。因此,悟者与凡夫之间的区别,不在于所见的东西(因为悟者与凡夫看的是同样的东西),而是所见的方式。由一个证悟之心的观点来看,一切都是佛性、一切都是空性、也一切都是虚幻无实的。要了悟这点,与放开有关;舍离、放下即是觉醒。我们这些陷于迷惑的人,便是死握著一个分别对立的观念,而把自己局限了起来。

    例如:当大人看到天空出现彩虹时,他们知道那是什麽,也了解它是虚幻无实的;但当小孩第一次看到彩虹时,便想抓住它,占为己有。这便是悟者与凡夫之间的差别。已悟的众生看任何事时,了解这些都是心理的投射,对它既不讨厌,也不生喜;而凡夫认为他们所看到的都是真实永恒的,任其感受泛滥,忍不住想占有此而拒绝彼,无明就是如此堆积起来的。在最高的体验中,有一个即是了悟实相并非永恒不变的。

    梦也是如此。悟者的梦与我们的非常类似,但在我们自己习气的框框内,有些梦使我们害怕,有些则让我们高兴。不过,对于瑜伽行者来说,梦的体验是不同的。他可以认出是梦境上来了,也知道一切都是虚幻无实的;他可以抓住梦,跟它玩几手,随便要怎麽做就怎麽做——不像我们;他们能认出梦并没有一个具体不变的特性。因此,能体验到一种自在、流动的开放和宽阔,不会生惧或激动。

    日日的生活就像一场梦。循著同样的习气,我们每日醒来的经验就像梦醒时一样,一切事情看起来都是那麽完整又真实,有些让我们喜,有些又让我们爱。不过,悟者已放开了一切,认为万法皆属虚幻无实,因此,没人会受伤害,不会有事引人狂喜,也没有什麽原因会让人生惧。

    中阴的体验也是一样的。通常,在中阴阶段时,我们无法看得很清楚,因为我们的习气积弊已深,而心灵的投射似乎是如此具体实存。我们玩一个分别对立的游戏,包括自己与他人的矛盾冲突,因此,我们也跟中阴的经验过意不去,使得事情让我们畏惧,也使我们迷惘。但对于一个已彻视万法空性的悟者,甚至在中阴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的情况下,也仍享有空间、开放以及自在。

    空性的体验是开悟的精髓,也是利益一切众生的发心——菩提心的根本。心智清明与不清明的分别,在于是否了悟一切皆幻,也就是万法之空性的本质。心性清明的人会对不清明的人的痛苦感到同情,他会这般想:「我希望他会变得更好。」如此,菩提心也同时跟著生长了。同样地,悟者看到仍未认知空性的人紧抓著一些死念头不放,知道这样无可避免地将带来痛苦,因此都希望能尽己所能来协助这些人。了悟空性的人知道空性的体验所带给他们的意义,也知道它同样对别人意义重大。

    只要了悟了空性便能利益他人,因为海阔天空之感无时不在。我们不再局限只做这麽一点或那麽一点,因为一切都是无可限量的,而能力与发心可以是那麽的大。当我们的真实本性没有了坚实的障碍物时,空性的体验便变得非常纯净无瑕。如果没有一丁点初步的空性体验,要谈真正的慈悲是不可能的,我们只会在所锺爱的人有麻烦时,才会真正地去关心他,而这只是一种占有的慈悲——它是有限且有分别的,而非菩萨的慈悲。

    菩萨所生出的菩提心是平等的去对待一切众生,只有以此无分别的发心,才能真正有能力去利益他人。由于已超越了一个固定的实体状态,克服了一切阻碍,因此,大力,或者说是善巧的触角,便能无处不到。因此,不论何种状况,不论什麽人,我们都有能力去帮忙。

    学习慈悲是很重要的,但是真正的去实修,才能让我们了解法教的奥妙,并将它融人生活中。我们不是在谈几个月、或几年的修行,而是不断地、持续地修行,直到获致大的了悟为止。这点很重要,因为空性的体悟愈大,一切便愈能自然而发。

    在我们了悟了空性後,修行就会变得容易多了。天空多云时,太阳就会被遮蔽;但当云层移开时,阳光便又会出现,并且照耀得更为灿烂。同样的,我们抛开「我执」愈多,在环境中创造的空间也就愈大。有人相信证入空性的人都是超凡绝俗的,这并非全是真实;因为有了空性的体悟,我们反更能亲近、尊敬他人,并且热心帮忙他们。由于希望每一位都能开悟的此等发心在增长,因此我们感觉更接近他们。空性的体验越深刻,对一切众生的关爱也越大。

    大瑜伽行者卓越不凡的特质是超出我们的信念之外的。在西藏,有一次,一位伟大的瑜伽行者正在修一个大法时,一个强盗手拿刀子,爬到他的背後,趁瑜伽士正在摇手鼓和其他法器时,一刀割掉了他的头,头颅滚到了地上。瑜伽士毫不在乎地把他的头捡起来,装回去,并且继续修法。强盗一语不发地瞪著他看,直到瑜伽士把法修完,然後说:「噢,我真想杀掉你,我真的很想干掉你!」瑜伽士答道:「我死会让你称快吗?如果是,我马上就死在这里;而我唯一的愿望是,会有这麽一天,我能砍掉你那个『我执的』颈。」就这样,他马上倒地而亡。这是一个完全放下的例子。

    当然,我们不是真的想倒地而毙,重点在于那位瑜伽士的一举一动都那麽毫不造作、自然而发,而且也为他自己和强盗之间的将来结了一个缘。在後来的一世中,强盗成了他的弟子,而藉著这个因缘,以及强盗自己本身的祈求,他帮强盗走向了解脱之路。

    我们大部分人都曾在梦中有不自觉的举动。举例来说,当我们梦到火,我们跳进去才了解到这只是一个梦,我们并未被烧伤;或者,也许是一只大兽正冲向我们来,结果什麽也没发生。悟者就像这样,被攻击的事只像是做了一场梦。同样地,你或许会梦到发现一样宝物,而第一个直觉是:哇!.我得到了一件珠宝!但继之一想,就知道那只是你的梦境罢了,你拿

    在手中把玩一下,便把它放掉了——精进用功的修行者便能像这样。

    学习认知空性是很重要的,这样我们才能了解,一切感受、觉受都与自心相对,而被取名贴上标签的东西的本体、万法的本性(或在实相上,一切东西事物之本性),都是虚幻无实的。我们无法在没有到达一个「点」而能说出心要往这个方向走、或心在这里、或它从那边来的——就这「点」而论,也无法说出它有任何什麽特定的颜色或形体等等。了解到这点,我们便能除掉自己的迷惑,证悟佛果。

    佛之所以有佛行事业,是因为他人也可以了悟空性,因此也愿他们都可以成佛。证入空性的人,以自然生起的慈悲来为正在受苦的众生的解脱而努力。

    建房子时,我们首先要清掉地上物,而非把整座完整的建物就搁放在地上。挖地基是建筑程序的一部分;同样地,清净烦恼障是开悟过程的一部分,也是我们在达到究竟的空性了悟上所必需的。要帮助你认知自己的自心本性,老师并不是要把一个新的心放进你里面,而是去帮你认出它的本来面目。

    这是噶举传承的一个深奥的教法,它是一条无间断的法道,因为这也是过去成就的大师们所遵循的同一道路,而我并没有把这个教法以精巧包装、夸张虚饰的方式来介绍给你们;因此同时要知道,单单来听讲是不够的,像观想本尊、持咒等等的修法,都提供了清净累劫恼障的技巧,它们可以产生功德以斩除业障——佛法的修行是我们要冲破并进入了悟空性的工具。

    目录圣观

    圣观

    ——以戒律和虔诚净化我们的环境

    一切事物都是以业感为其根本,因此断定孰是孰非,便可能误导他人的观念。我们无法对任何事物定下「很好」、或「不好」的结论,因为这种结论,纯粹是依据个人业力所能理解的程度,而做出的评断。

    以环境来说,水对住在里面的生物而言,是个安全的庇护所,但对住在陆上的生物来说,便有可能将他们淹死。不同现象的产生是由于业力和果报的关系,所有看得到的众生,诸如:人类、动物、鸟类、昆虫等,其身乃是由于过去生的业行果报所形成的。另外,看不到的,诸如地狱以及饿鬼道的众生,他们所受的痛苦与折磨,则远超过我们所能想像的,更别谈我们亲身去体验了。

    这些看不到的众生是我们所认识的世界中的一部分呢?还是世界外的呢?答案是两者都有。我们之所以看不到他们,纯粹是因为我们的业力使然,让我们无法去感受他们痛苦的程度。他们是与我们这个世界分开的,原因在于他们的业感就是地狱道或饿鬼道的;同理,较高级进化的众生,已经净化了心灵的染污,便能看到此同样的世界为净土,而其他像我们一样的男女众生是空行与勇父。

    我们通常将天堂、人间和地狱分为高、中、下等三道,但这也只是一种知性上的理解而已。高道和低道并非取决于位置的不同,而是深生依於习气,所产生不同深浅的心灵惑障所致。具强大业障的众生体验到了地狱道,这是他们被称为「较低」的原因。

    在许多伟大的上师中,有一位是月称菩萨,他将业感的差别解释得非常好。他说,因为人类累积的业力相似,所以,我们便一同把海洋看成是水;但饿鬼众生当它是乾砂,而地狱众生则看成是熔岩。我们必须了解并非主体有变,而是感受不同之故。因此,没有一种绝对的实体可以让我们说「这是对的」,或「这是错的」。佛法教导我们要消除一切业障,以超越这种对立的概念。

    另一位伟大的老师龙树菩萨说,只要你的动机纯净,那麽了悟道上的各个阶段就会变得容易多了。换句话说,若你没有不良的动机,便会自然地做出利益他人的事。由于你在建立一个正确的习惯模式,你在今生及来世的生活便会更健康、更快乐,也将更容易进步,达到圆满的悟境。月称与龙树两位菩萨都教导我们,我们并无法改变世界,唯有净化自己的心态才是根本,因为它是真正累积善恶业力的主导者。

    当你训练自心时,你在心智上会真的改变。例如:修行佛法後,一个具有侵略性的人会变得温和多了。心灵上的宁静是一种真正的快乐,而佛法真正的价值,也就在于使人变得温和、慈悲,了解不仅利益自己,也要利益周遭的人。如果是为了希望减肥或长出新的头发而来修行,你可能不会真的减轻体重,或长出新的头发,但肯定的,你在心灵上一定会有所改变。

    但同时,我们也不能说修行不会产生身体上的改变,因为当一个人在灵修道上有极高的造诣时,身体的确会产生改变——例如:大修行者能将其身体化为虹光身。当一个人培养出内在的自主能力时,死亡就不再是无助且恐惧的经验,而是一种可资利用的转化过程。藉著住於三摩地定中,一个人可以有效地控制身体,即使身体已死去了三天或更久,力量仍在。这些就是禅定成就的身体征相。

    你的社交来往情况,会使你变得习惯於善业或恶业:如果你和耽於恶行的人来往,就会受到影响,将自己也投入制造压力的活动中,这样一来,你就会失去心灵的宁静,并且累积无数恶业;如果你和一些有善念的人来往,就会习惯於善行,并且累积善业。

    社交关系带给人的影响,就像长在檀香木旁的树木一样:檀香木有怡人的香味,虽然大部分的树木都不是檀香木,但也熏染了香味;同理,若它们生长在具有异味的树旁,也会染上不好的味道。它们的真正本性既非檀香木也非异味树,假如将它们移开一段很长的时间,所沾上的气味便会消失掉。我们的习性也是如此,不论是善或恶,都不是真正自心的一部分,经由训练,这些也都可以净除。

    有如檀香木的芬芳,好的人际因缘的例子有:丘扬聪巴仁波切、卡卢仁波切、大宝法王、达赖喇嘛、萨迦崔津法王、敦珠法王,以及各个传承的上师。西藏佛教在这个国家被人接受的情况就是一个例子,说明了只要少数几位好老师就能带给许多人好的影响。

    由于这一阵子我们正经历一些末法时期的逆境,所以必须训练自己,一方面改善世间的情境,一方面寻求来世获得更好的聪智。要达到这个目标,所有以前噶举传承的上师都曾教导我们——必须保持完全的纯净。身体的清净需要依戒而行,不行做任何染污我们业力的事;心灵的清净需要藉由生起对一切众生的同等慈悲,以及对善知识的虔诚来培养;清净语的保持则需靠不断的遥呼祈求上师,永远以清新感恩的心,来忆念自己的上师。

    最後,要维持周遭环境的清净。根据前人的说法,环境是指独居。当没有干扰发生时,一个人就能一直保持所有的清净,因为他无法从事不正当的活动。在僻静之地长期修行,能强化一个人的清净性,并使之易於维持。但若无法独居,就必须选择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地方来住。

    请了解一点:维持身语意的清净,和身体乾不乾净并没有关系;若有关系,就和真正修行者的经验相互冲突了。例如:密勒日巴裸身禅修,在洞中穴居多年,连澡都没洗过一次。合宜的清净性,其要点就在于远离像杀、盗、淫的不正当行为,以免带来恶业习性,制造更多痛苦。

    在日常生活中,起分别心是很自然的事。你希望自己和自己所爱的人快乐、成功,但别人的成功却很可能让你嫉妒或羡慕。因此,你必须对一切众生发展出平等的慈悲心。慈心和悲心在此密切相关,因为一旦你对众生发展出一种真正无分别的慈心,就会摧毁两种烦恼,嗔心与嫉妒。

    对上师及一切善知识的虔诚会消弥骄慢。常向上师遥呼祈求,甚至最简单的持咒,也能变为清净的。当你没有了我执,心就会变得非常清净。以前,你很愚痴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正确地去为人处世,但修行了平等舍心、悲心、虔诚心之後,你就知道如何去消除嫉妒、嗔恨和骄慢了。

    环境对初修行者尤其重要,因为他们在自律上能力较弱。初修行者就像树上飘下的叶子一样,没有风的时候,它就掉落平摊在地上;有风的时候,便四处飘零。同样地,如果环境充满了刺激心神的东西,而我们又缺乏自律力,就会无可避免地造作了身语意的恶行。因此,远离所有恶缘的一个平静环境,对初学者而言,是有必要的。

    若你因日常生活繁忙而无法独处静居时,就应知道,维持正确的心境并非一定要离群索居的;但在人群中和在独居时,都一样需要守戒。如果你研读八十四大成就者的传记,便能了解他们并没有离开红尘,相反的,他们完全投入其中,这是因为他们随时提醒自己,让心没有一丝恼障,因而成为大成就者。

    例如:吃饭时不应只图个人的满足。浸淫於佛法中很长时间的人知道,他们的身体就是本尊的坛城,因此,将吃的食物看成是对本尊的供养。如果知道你的身体充满了细菌和微生物,数目也很多,而觉得这种事很奇怪时,每次进食,你就观想将食物分给了它们,而非只是为自己在吃。如此,就能把心态由自私转为利他,那是很重要的一种心态。

    尽管身的清净并非指肉身的乾净,但在你做精神修持之前,清洗一下,穿上整齐的衣服,还是很重要的。而且佛教对于沐浴的看法,有了另一层思考空间。在沐浴时,你会不经意地剥夺了许多肉眼看不到的众生的生命;但若能在沐浴的同时,持诵任何一个你所知道的咒,便能将沐浴的水转为治疗的水。如此一来,沐浴不仅能清净你的身体,也能治愈你的心灵。换言之,在行住坐卧中训练自己的心去为他人著想,就能将平凡之物转为善行。

    佛陀时代,有个非常年轻认真的和尚叫做朗琼,以邋遢率性闻名,也正因如此,他一点也没兴趣读书。别的和尚让他待在庙中,但要求他用扫把清理佛堂大殿。那是古远的从前,想像在一个不太开化的小国家里,没有水泥地,地上就是泥土,所以永远都有尘土覆在上面。这就是那个年轻和尚所要清扫的地方,永远扫不完。佛陀以善巧方法建议他在扫地时,不断的对自己说:「我扫尘埃,我要清除小小的尘埃粒子。」因此,他每天清扫偌大的佛堂时,就不断地重复这句话。直到有一天,他突然领悟到,消除尘埃整个的想法,就如同我们要清除迷惑与无明一样。他的心转为急欲清除自己的烦恼障,终于成就了阿罗汉果,而这只是藉著清扫房内而已。好的动机有非常大的价值,我们不应低估它。

    你的心态和你的精神界有很大的关系。讨论菩萨行的经典指出:开门、关门是一种中性的行为,通常不会累积善业或恶业,但你却能以一种让我们可以累积功德的心态来做同样的事。例如:开门时,你可以观想自己正为一切众生打开解脱之门;关门时,你也可以想像自己正为一切众生关起投生恶道之门。如此一来,你便能随时都保持在禅观中,培养出使自己的精神修持成长的果实。藉由菩萨愿心,这些平凡之举都能转为功德的累积,并能以同样的发心将一切行为由恶转善.

    身体与语言的行为反映出你的心,恰如镜中之影,若你做个鬼脸,镜中的你也会做个鬼脸;若你不做鬼脸,镜中的你也没有动静,只要你能控制自心,身体和言语都会依从而行。西藏有句俗话说:维持正念什麽都不做,也比怀著邪念认真修行来得好。

    戒律是保护你不受世俗诱惑的关键。戒律能持得多好,就要看你对它的认真程度而定。若你没能好好地持守,一件小事就会让你破戒;但若你很真诚,就算面临极大的困难,也不会做出任何事来破犯誓戒的圣洁。要建立起戒律的神圣性,好好持守它是最基本的。

    例如,虽然我们认为全身都很重要,不过眼睛却是最重要的部位。任何时候危险发生时,我们都会眨眼以保护双目和全身;同理,持守任何受过的戒律就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每早一睡醒,就默想:「今天不论遇到什麽情况,我都不要毁戒。」晚上回顾一天,若无破犯戒条,便应觉高兴,并怀喜悦和仁慈的心。常常默想你的誓戒,让自己对它感到熟悉。

    你必须非常谨慎的检视自己的戒律,这些誓戒在密绩中称为三昧耶。

    在你受戒之前要先考虑一下自己的文化背景,以免将来利用它来做为一个藉题。如果你的文化传统看起来和戒律并不相合,但也不完全抵触,那麽就不算是不当;但若传统的生活方式确实会毁掉誓约,那麽受戒就不适宜了。在你受戒前,一定要学习将它视为比任何其他事物,都还重要的一个神圣约条才行。

    在做社交活动时,只要你不觉得别人做什麽你就非得跟随不可,这样就不会犯戒了。单单和他人相处并不犯戒,还可能由于自己持戒而利益帮助了他们。你的责任就是守戒,而非去批判他人。倘若你不饮酒,就建立起一个好榜样,播下了一颗好种子,你可能引起那些人的好奇心,而带领他们走上学佛之路。只要自己守好戒,就能打开许多人的眼睛。如果你在行事前能想:「我不做任何违背佛法的事,我的一切作为都将依照怫法的原则而行。」这样便会对我们有帮助。每天常常的这样提醒自己,由于心理有了准备,因此,突然遇到困难,也便能加以容忍了。

    日常生活中,总会有人批评你,甚或贬责你。同样我们可延用前述如护眼的方法。因为做为一个修行者,你的责任是在于照料自己的行为,而非指出他人的毛病。试想如果你对这些批评贬抑感到认真,精神就会受刺激,因而生起极大的嗔恨等恼障。我们修行佛法的人知道,最大的恶业,通常都是因为嗔心大起而来的。了解到这点,我们就会停止批评或贬损他人,这种包容会产生极大的功德。

    但这并非意味你不必去澄清批评,或说明误会,那些当然都应做的。但由于佛法是反对情绪上、或身体上的暴力行为,因此做为一个修行者,你便有现任保护自己,不造恶业,平息愤怒,对那些批评或冒犯你的人生起慈悲心。若你学会在遭受攻击时保持容忍,那麽恼乱你的人就会成为你的法友,因为他或她正在助你培养宽容的心,将一切转化为功德的累积。你无法找到比那更好的法友了——当然,只要你还是个菩萨。

    在修每个法的开始,你要发心利益一切众生,并舍弃一切烦恼。在修法过程中,你的心可能会散乱,但由于以正确的心态开始,因此小小的散乱并不足以摧毁你的功德。最後,要记得回向,将功德和一切众生分享。这样的修行方法会使你的修行具很大的功德。

    在工作时,你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若你是以纯净的心来修行,那麽在工作时保持修行之道,就会变得很简单,不费一点力气。否则,即使花了很多时间修行,若心无法避免恼障,也还是无法追随法道的。这不是修行本身没有效益,而是你将不净的心态混杂一起了。

    晚上睡觉前,坐下来稍微想一想是很重要的,即使只有五分钟左右也行。想想你每天所做的事,问你自己是否做了任何违背佛法的事。若做了,应感惭愧,并下决心明天不再重犯,这就是你要如何强化自己决心的方法。如果不能每天检视自己,便对任何自己所为,或对或错的,失去了明察的心。

    美国人通常对世界性的痛苦具有慈悲心,问题是他们究竟是否真的了解了众生?即使是好像对世界上正在发生的痛苦感到关怀,却也往往忽视了自己家庭的幸福。美国人对建立夫妻、父母或小孩私人关系的和谐上一点也不经心。而唯有先学会把和谐带给少数人,包括自己及家人,你才有可能把力量伸展,带给全世界和平。

    (编按:一九九零年十一月,纽约屋士达噶玛三乘法轮中心开示)

    目录证悟的女性

    证悟的女性

    第一部分

    一般来说,器世界可以分为三种层次,即最高、中间和最下一层。属于最高和最低层的众生,非藉由父母,而是自然出生。我们的世界则介於中间层次,此层次的众生依于一男一女,也就是父母而生,因此,在这层次里,我们有男女相的分别。

    众生能居於最高层,乃因他们已净除一切罪障,不复有任何烦恼冲突。由于他们这种清明纯净的心,临终後便马上往生更高层次的净土。他们化生於莲花中,身形完美,如同盛开的莲花。这些众生的心灵是如此清净,因此,只要听到一个字的佛法,智慧便都能自然完整的开启,达到彻底圆融的了悟。由于居于高层众生已无任何贪执、烦恼和业障,已具备了圆满的智慧和了悟,因此,不具男女之相,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分别。

    众生之所以会生於最下一层,乃由于他们贪执增长,且耽于嗔恨、嫉妒等恼障的结果,因此,积聚了许多恶业。临终时,由于业力的牵引,便马上投生到恶趣,而其形体则依恶业的本质与力量,以及临终时个人所受此种力量的影响而定。但不论其马上受生的身形如何,就我们所知,也并非经由出生的过程而来的。

    投生在中间这层的众生,是依于男女的结合而生下来的,此层也是一切像我们这样的众生所处的世界。生于此的众生,均有开悟的能力,不论是男是女,都具学习和拓展智慧的能力。由于两者自身都拥有这样的能力,因此认为男性天生资质或智慧较高,就绝非真实。男女两性一样,具备等值等量的佛性;同样地,两者追求解脱的目标也相同。

    假如我们以逻辑来观视现况,便会了解每个人的出生都仰赖男女的结合,而每个生下来的人不为男性,即为女性。基於如此深重的依缘关系,要说孰优孰劣,是非常奇怪的事。会有男性的存在,是因为有女性;而会有女性的存在,也是因为有男性的缘故,缺一便无法成立。我们的身体之所以有右半边,是因为有左半边,如果失去了右半,左半也不能独存。男女两性之间的关系也是一样——缺少任何一方,另一方也就无法存在。

    一个人会生於哪个层次,或在此层次中生为男性或女性,都是依其过去世所累积的业力而定。每一次的投胎转世都是以往所累积的业果的显现,而宇宙的一切就是如此运作的。

    不过,就我们的文化背景来看,不论我们是在何种文化中成长,都很清楚地看出男性比女性强,因此待遇也不平等。这倒不是由于男性天生资质或智慧较高,而是因为他们较孔武有力。由于力气大,便以高姿态来对待女性,这已成为传统的行为模式。仿佛女性由于较弱小,便成为劣者;而男性则因力气大,便较优越一样。要了解为何有这种文化传统存在,就要追溯到古代——充满战争、争斗和暴力的时代。在这些早期时候,力量最强的战士便统治了战败者。一个人再野蛮粗鲁、知识浅陋,只要他在战场上骁勇善战,也能当上国王。

    当时的世界,强者就是这样统治支配弱者的。由于男性通常较女性强壮,他们便支配女性,就像国王统治他的人民一样。

    如此长久以来,女性不仅被视为弱者,一般来说,也被认为较差、较无智慧,品德也不如男性。在一个家庭里,男孩被高捧在上,女孩便被视为累赘。为了使女孩能出嫁,还要陪上一笔嫁妆;反之,在很多国家,只要男孩负担得起,娶几个女孩都没问题。女性从不接受教育,也很少有学习读书和写字的机会。宗教的修行和仪式也把女性排除在外,认为真正的精神追求对她们是有害无益的。

    但是,如我之前巳说过的,没有实际的事实可以支持这种传统;而女性被认定较为卑下,也没有合逻辑的原因可述。

    由于对真理的无知,让我们在世间经历到如此多的分别;人依习气,而非依思考生活,并且顽固的执於过时的信仰和传统。

    世界上再没有比印度这个国家更明显的了。此地早期衍生的种姓和社会阶级分离的严格制度,至今仍存在。这始于统治全国各地的一些国王,他们的势力扩展得很大,以致一家人都被尊为活神,而统治国家的实际重任则落在宰相、大臣、学者、医生、法师和祭司的身上。这些人与其家族形成印度的统治阶级,连同宗教领袖,称为婆罗门。他们在最上,其下是一般的领导者。次下的阶级是劳动者——战士、商人、工匠、僧侣、农夫、酒商……等等。而最低的人被称为石头种姓,意指毫无价值。此阶级的人数最多,由国家中最贫穷和最无力量的人所组成。

    婆罗门是国家中受教育最高的一个阶级,他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健康,养成一种洁癖的习惯,并将它用到生活的各个层面上。他们不和其它阶级的人来往,不吃最下阶级的人所准备、甚或触到的食物,不碰触低阶级人的手。其它阶级的人也藐视、回避石头种姓阶级的人,这种种姓阶级的分离,延续至今。

    而释迦牟尼佛出生於皇族阶级,却放弃他的特权。他放弃在宫中身为王子的生活,去当乞丐,身边只有一个乞食的钵。他打破了种姓制度,并教导大家,人之间并无差异,没有高低的种姓阶级这回事。他教导一切以心灵为最重要,如果心是纯净善良的,便是一个高尚的人;如果心是邪恶不净的,便是一位愚劣者。

    释迦牟尼佛还启教了平等的观念,并引进民主的原则来协助管理日渐扩大的僧团。他的想法是:「僧团为僧众所有,也由僧众管理。」此即意味著:僧团的一切计划和决定,都须经过僧众们的讨论和意见沟通。

    在此我要提醒诸位,虽然众生都具平等的佛性,但每个人在其他方面并不尽然相同。有些人需要特别的关怀,尤其是生病和残障的人;而长者也应特别受到尊重,因为他们年纪较大,人生的阅历也较丰富。佛陀自己常亲自照顾老人和弱者。

    世界上每个人都与生俱有等质等量的佛性,在这方面,没有任何人是较其他人优越的。所有的人,不论性别是男是女、阶级是高是低,都要经历疾病和痛苦,忍受艰困和失去,以致最後的死亡,然後再次转生,重新开始。能够超出这个轮回的人,才是真正优秀卓越的众生。

    听完今天的开示回家後,大家要深思一下今天所听到的,找出你自己所认为的两性之间的相异处。你一定要经由自己确切的了解,才能更肯定今天的法教,而非人云亦云。这样明晚你再来时,我们才能更深入多谈。

    第二部分

    在前面的开示里,我们用理性做出结论,认为男女两性证悟佛性的能力是完全相同的。从佛法的观点来看,其真实性也确实不变,因为佛陀教导男女本具相同之佛性。所以,不论我们由哪个观点来看,从逻辑上或佛法上的,都可认定男女具有了悟佛性的同等能力。

    虽然从知性上和佛法上的观点来看,我们也许能了解男女两性的能力是相同的,但是从世俗及历史的观点来看,男性的统治者多过女性,原因在于根深柢固的传统,已在我们心中形成习惯的模式,认为男性较女人有力,也较能成就。这样的观点已被全世界视为真理,结果造成女性很少有机会展现她自己的能力。一旦惯性的模式形成,女性也同样能干的事实就不被承认。由于这个文化上的否定,女性失去了自信,也不再尝试表现自己的能力,这就是何以很少有女性统治者的原因。

    如果我们仔细看,就会明白女性也有才能、力量和精神去达成过去男性曾做过的事。例如:我们都对印度前总理甘地夫人很熟悉,当她首次当上总理时,记者问她,以女性身分来统理印度人民有何感想?她回答说,当她治理国家时,并不存在自己是女性的想法,只是清楚自己有这分能力来照顾印度人民。她没有想及性别问题,只考虑到自己能力是否胜任,对她而言,这才是能否真正去照顾人民的主要关键。

    因此,如果我们没有想到自己所具有的能力、意志和知识,即使再怎麽有男性气概,也会因缺乏自信而被视为无能的凡夫,无法去利益他人;如果我们明白自身有能力、意志和知识,就算非常女性化,也能常去利益众生。所以我们能否了悟自身的潜能,进而去利益众生,完全是一种心态的问题。如果我们具有很强的意志、精进和虔诚之心,不论生为男性或女性,便都有达成目的的可能。基於此点,男性便没有道理自认比女性优秀能干而骄做,女性也不必认为男性较强而羡慕他们。由于我们已解释过了,就能力来看,男女两性是平等的,唯一真正要做的,不是互相骄傲或羡慕,而是不论性别如何,要全力以赴,达成目标。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简短的说明了一般人对女性所熟悉的观点,现在我们要以佛法的立场来讨论女性的情况。在释迦牟尼佛十五岁到八十二岁之间,共转了三次法轮,给予声闻缘觉乘(小乘)、菩萨乘(大乘)和金刚乘(真言乘)三种的法教。

    在声闻缘觉乘的教法里,佛陀提到了外在身戒的重要性,并且给了各种不同戒律的教授:在家居士戒(gedyen)、沙弥戒(getsul)、出家具足戒(gelong)。佛陀的初转法轮,包括了誓戒,是同时为男女二性所共同宣说的。在藏文中,字尾加上「pLa」指的是「父亲」,意即此字是属阳性;而字尾加上「ma」,指的是「母亲」,代表此字是阴性。因此,以这样来看,优婆夷戒(genyen-ma)、沙弥尼戒(getsul-ma)、比的尼戒(gelung-ma),指的就是女性的戒律;而优婆塞(genyen-pa)、沙弥戒(setsul-pa)、比丘戒(gelung-pa),指的便是男性的戒律。

    在家居士不论男女,其戒条的数目都是五(五戒),沙弥戒和沙弥尼戒是三十六(注:沙弥尼戒的戒条数目,在显教与密教中不一样),但是比丘具足戒的二百五十三,和比的尼戒的三百五十三,在数目上便有所不同,这是由于顾虑到女性在体能上较男性为弱,较有可能遭遇到不利的状况,例如强暴和其他不利身体的情形——为了保护,具足比的尼又增多了一些戒条。

    为达开悟,佛陀所展现的证悟与方便法门,对男女而言都是相同的。首先,经由禅修始能达到阿罗汉的内证——能成为阿罗汉是来自修持的证果。阿罗汉的藏文是札冲(drachom),所以札冲玛(drachom-ma)指的就是女阿罗汉,而札冲巴(drachom-pa)则是男阿罗汉。由于两性皆具佛性,因此,也都有能力得到此种层次的证悟。佛陀的法教包括了对女性的教导,不只是因为他慈爱她们,而是因为女性也具有同等的成佛种子。

    但你们也许会觉疑惑,为何比丘和比丘尼的戒条数目不一?如前所述,这是由于时代不同的关系。那时有位受具足戒的比丘尼,名为优葩拉,十分年轻貌美。依当时传统,比丘和比丘尼都必须挨户托钵乞食。有一天,优葩拉走到一个皇宫去乞食,国王看到了便想要她,於是强迫优葩拉到皇宫里去。由于她己证悟到罗汉果位,因此,在国王将要动手强暴她时,她飞上了高空。国王看到她示现的神通,非常後悔自己的恶行,因而把心转向了佛法。从此,国王成为一位大修行者。但也就是从那天起,比丘和比丘尼的戒条就不一样了。

    我们已经讨论过,声闻缘觉乘最主要的是身戒。女性由于较可能遭遇到不利于身体的状况,而基于戒条是依据外在身体而制订的,因此男女行者在这方面的戒条便不一样。

    第三部分

    现在我们要来谈女性与菩萨戒。菩萨戒的受持,基本上是较重心态方面的,与身体的行为和外在戒律反倒没多大关系。由于受戒是和愿心,以及坚忍的意志有关,所以,男女两性均能同样的持守同一戒律。

    谈到修行菩萨道,男女的修行并无不同。每个人都要修行六波罗蜜,如果一个人精进修持,就可以经由十个阶段的证悟,达到第十地的菩萨果位。至于多快能证得十地,就必须视其对修持的精进、热诚和虔信而定了。那些具有热诚、虔信并坚持到底者,不论男女,都比懒惰者更能快速达到了悟。

    我们接著从菩萨道进入金刚乘(真言乘)的修持,此传承的法教与修持是从不分性别的。为了了悟金刚乘,在其法教的修持中,常常强调高度证悟,称为勇父和空行的众生。勇父是男性,而空行是女性。另外,在最高密绩的教法中,虽然在渐进的次第上,传授法教的层次依根器和程度有别,但在教导使用的方法上,男女并无不同。

    金刚乘中有三种不同的行者。首先是最上根器者,他们精进聪慧,兼具对修行的热诚和虔信,在一生中便可达到完全的了悟。次之为所谓的中等根器者,由于缺乏如前面之士所具全然的虔信,以及同样的学习修行能力,因此,只能在三至七世中达到完全的证悟。最後就是一般资质的弟子,他们具平凡的能力,但也可以在十六世中完全开悟。在这三种行者中,有男性,也同样的有女性。

    因此,男性和女性都有能力证得完全的觉悟。在释迦牟尼佛首次教导声闻乘时,由于当时印度风俗的关系,在场聆听的男性比女性多。女性当时无法独立自主,虽也很想去聆听并且修行修法,但因受其他誓约束缚,因此被禁止参加。而在佛陀第二次传授菩萨乘时,男女弟子出席的人数就已几乎相同。不过在佛陀第三次教授金刚乘时,参与的人数,女性就比男性多了,这是由于有成千上万的女性由莲花生大士的净土乌底亚那(Ud、diyana)来此接受密乘的法教。结果女性的证悟者,或称为瑜伽女性空行母,就比男性多了。

    在那之後,密乘的法教就被带进更高的境域中——空行母净土,而空行母也就成为密续的法教之源。因此,我们常要祈请空行母以得到这些教法。还有,虽然空行母外表示现女性,但我们不能以一般众生视之。她们没有血肉,已完全将烦恼转化为智慧,得到很高的证悟境界。

    我们已简短地阐释了佛陀的法教是为男女所传授的,其修行的成果也完全一样。但我们不能单是相信佛陀所说的话,而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性去完全了悟他所教导的真理。

    根据小乘的观点,必须是男身才能证得佛果;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是基于佛陀本身是男性的事实,而且男女弟子数目相差悬殊。

    不过证悟者中,则男女性都有,我们可以从以下的例子看出。五方佛部之首是五位佛父,他们是毗卢遮那佛、不动佛、宝生佛、阿弥陀佛和不空成就佛。他们的眷属是五方佛母:宁初玛(MyingTsukma)、给玛(Gyema)、那玛基(Namaki)、那札卡嫫(NazaKarmo)以及丹企卓玛(DamtsikDrolma)。五方佛部,事实上就是代表圆满的证悟——我们身心染污(五蕴)的究竟清净,以及一切烦恼垢障的净除。

    每个人都有一个肉身,这是不辩之实,如果能了悟到此色身(色——蕴之首)的清净本质,就证得了第一尊佛——毗卢遮那佛的境界。我们有身体时,便有感觉,有时觉得舒适、有时觉得难过。如果我们能了悟此觉受(受——五蕴中之第二)的清净本质,便能证入第二尊佛——不动佛的境界。第三个蕴是「想」,依於它,我们可以分辨不同的事物,例如:黑、白、红等颜色。「想蕴」的完全清净,可以带领我们证得第三尊佛——宝生佛的境界。以上察辨的经验能力,会引领我们进入第四个蕴——行。我们依於辨识,感觉是爽快的,例如喜欢的颜色,便会对此认知起攀缘执著;如果辨识感觉是不舒服的,例如对厌恶的颜色便会排斥它。若清净了此行蕴,便可证入第四尊佛——阿弥陀佛的境界。最後是所有蕴的根本,也就是我们的心识——识蕴。了悟自心本净,即能证得不空成就佛——第五尊佛的境界。因此,不论一个人生为男性或女性,都具有五蕴,也都有清净它们的机会,而证得五方佛的境界。

    男女两性都具有五蕴,也都有五大(地、水、火、风、空)。地大指的是我们的色身肉体,水大是在我们体内流动的液体,我们体内产生的暖热即是火大,风大是我们呼吸时所需要的元素,而我们体内的空性即是空大。在我们尚未了悟五大的清净本质时,五大只是我们身体里面的五种元素。当了悟了五大的清净相时,我们就证悟到了五方佛的眷属——五方佛母的境地。清净了地大时,我们就证入了不动佛的眷属——给玛的境界;清净了水大时,就证入了宝生佛的眷属——那玛基的境界;清净了火大时,就可证得那札卡嫫——也就是阿弥陀佛的眷属的境界;了悟了风大时,即可成就不空成就佛的眷属——丹企卓玛的境界;了悟了空大时,即可成就毗卢遮那佛的眷属——宁初玛的境界。由于我们自身体内都具有五蕴及五大,所以每个人,不论男性或女性,都能证悟成就。两性恒常结合一起不分,就如同五蕴和五大一样,在唐卡上,常以两性合一的象征方式来表达。

    无可比拟的金刚乘法教,并没有在小乘或菩萨乘(大乘)的教法中出现。此法教之所以殊胜,是因为它不论性别,可以使行者在一生中即达成就。因此,此教法只授予那些意志坚定、精进勤勉、诚心虔诚的人来修持。但是,如果没有精神上法友,例如:上师、导师、引导者等之善巧指导,也是无法成就的。

    要记住:每个人都已是本然开悟的了,只是我们有责任去发展这种修行的热诚。例如:无始以来,天空即已存在,而此虚空是空荡无边的。过去鉴於科技尚未发达,所以没有飞机,现在则由於科技高度开发的成果,而有了很多飞机,我们可以很快的从世界的这个角落旅游到其它地方。我们就是这样利用空间的,事实上,这个空间以前就已存在,但由於人类还未准备好,科技还不够发达的缘故,所以无法使用它。同样地,无始以来至今,我们都具足了五蕴和五大,以及其真实的本性,此即五方佛父和佛母的化现。如果我们无法了悟此点,即使拼命的修法,也只能继续在轮回中受苦。否则,不论男女,如果努力精进修持,都绝对能利用五蕴和五大来证悟成佛的。

    第四部分

    噶举传承始於帝洛巴祖师,他由金刚总持直接得到法承。但由更深的层面来说,帝洛巴是经由智慧空行母得到这些教法的。在金刚总持与帝洛巴之间传达的是智慧空行母,她担任桥梁的工作,将教法承递下去,如此,法教才能在世间弘扬。密续的高深法教是由空行母净土传来的,以空行母的语言传给这位高度的证悟者帝洛巴,而仅有在这样之後,我们的世界才有了密法。

    事实上,一般高深如大手印的原始法教,都是保存在空行净土的。另外,大家知道在噶举傅承里有一些支派,例如:香巴噶举和噶玛噶举。在这些派别里,有两位女性是甚深密法的根源,传承也是在她们的教法下建立起来的,一是香巴噶举的尼古玛空行母,另一是噶玛噶举的苏卡悉地。她们两位都不是由空行净土直接下降,而是化身于印度,真的出生在人道里的。

    藏密佛教四大教派之一的萨迦派,其法教的根源来自勃哇巴,他是八十大成就者的其中之一。这位大成就者是如何取得密法的?他是由巴契罗竹取得空行密法的。巴契罗竹的密法非常殊胜,可以让一个人在刹那问便完全证悟。此种证悟的速度由勃哇巴取得教法的方式便可看出,这是一个不平凡的动人故事。当勃哇巴向巴契罗竹空行母请求给予这样的一个教法时,她实际上是把他吸进了右鼻孔,让他进入她的体内。当他到达她的头部时,便得到了身灌顶;到达喉咙时,得到了语灌顶;在心的部位,得到了意灌顶;到了肚脐时,得到了知识和功德的灌顶;当他由她的生殖轮出来时,便接受到了整个的事业灌顶。因此,在一个吸气之间,他得到了身、口、意、知识和事业五个灌顶,也接受到了完整的教法。只有在上师是空行母,而弟子非常虔诚时,如此殊胜的法教才能这样传授。这两种条件要配合,法教才能很完整的授与。

    过去有很多空行母来到这世间,以下是众多例子中的一个。在西藏,很多国王藉著落实佛法来照顾人民,其中之一是松赞干布。他娶了两位皇后,一来自尼泊尔,另一位来自中国。在他临终时,松赞干布实际上是融入了观音菩萨的心中,两位后妃也同时化光与观音菩萨合一。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每个人都来自不同的国家——国王是西藏人,皇后则分别是尼国与中国人,但证悟是没有分别的。在松质干布王与二位皇后与观音菩萨融入合一时,他的宰相、皇宫内和全国的人都哭泣了起来,他们希望西藏人民能继续享有安定和快乐。接著,国王由菩萨的心轮,另外,两位皇后由菩萨的胸部显现出来,劝宰相和人民不要担忧,因为他们会永远保护一切生灵——他们这样向大家保证著。所以,即使我们生来是凡人,也可因努力和诚心达到最高证悟,而不必妄自菲薄。

    翻开西藏历史,上面记载著松赞干布国王首先娶了尼泊尔公主,後来又娶了中国公主,因此,两位后妃之间常生嫉妒与不合。尼国公主由于先嫁过来,因此,嫉妒心较强。不过,後来经由修行,两位公主都征服了她们的烦恼障。并实上,由于她们的虔诚,结果终与观音菩萨融入合一。

    这也把我们带回了老问题,男性与女性在修行的实修与证果上是否是相等的?松赞干布国王藉由他修行证果的力量与观音合一,同样地,两位虔诚热切修行的皇后,也终与观音融合。如果男性优越,而女性拙劣的话,她们两位便不可能成就这些,可见男女两性都同等的能得到精进和修行的成果的,这里是一个明显的证明。这个事实本身就可以扫除我们关于男女是否有同等能力达究竟成就的疑惑。

    只要我们能接受到正法,则无论我们多平凡,都能有机会完全了悟。如在以前的开示中我曾提到的,帝洛巴曾下到一个村庄,和一户人家同住。他的女房东卖酒,本身又是妓女。当帝洛巴要离开时,她正在磨芝麻粉。此时,帝洛巴展现他的神通力,腾飞跃上七棵椰树高度(约等於三百英尺)的空中,并停在那里。一向对他尖苛残暴的房东,了解到自己是如何卑劣的对待一位大证悟者,因此深觉懊悔。她马上深深悔悟地向帝洛巴顶了一个礼,并忏悔自己过去所造的一切恶行。接著帝洛巴用举例的方式唱了一首《金刚诗歌》,让一般人都能了解。歌是这样唱的:「芝麻能制油,但你若就这样把它搁著,也榨不出油来,你一定要把它磨碎。当你这样做,把芝麻磨碎时,藉著你辛苦工作的力量,便能将油从芝麻中挤出来。同样的……」帝洛巴说:「一切众生都具佛性——能开悟成佛的种子与能力。不过,我们自身所拥有的这个证悟的特质,也就是无饰任运的明觉,并不会就此带领我们达到完全的了悟,就像芝麻子若不在臼里经过捣研,也不会生出油来一样。本具佛性的众生,必须遇到具德的精神导师,才能得到法教,知道如何发展佛性。之後,经过刻苦的修行,才能达到完全的觉悟。」

    当帝洛巴唱完了歌,他的女房东便马上开悟了,後来成为一名瑜伽女。

    因此,於此我要再一次强调,一个普通的人也能快速的觉悟,就像帝洛巴一样,我们应有信心。若我们能遇到具德的上师,自己也有正确的发心,便永远都有机会开悟。

    下一个是有关玛尔巴大译师的故事。根据他的生平故事,他曾数次来回西藏印度间寻求灌顶、教法和上师的指导。在那时,一趟西藏印度的旅程是极为危险、攸关生死大事的,由此可见玛尔巴对他上师的虔诚了。

    玛尔巴的妻子达媚玛没有经历到像玛尔巴所吃过的苦头,但她由玛尔巴处得到教法,并依其指导非常精进的修行。玛尔巴死时,他妻子的身体化光,融入了玛尔巴的心,与其合一。她也是生在与玛尔巴不同地方的一个平凡人,上有父母。玛尔巴死後,身体保存了下来,但她的没有——身体任何部位都没留下。这本身显示出了一个完全了悟的徵兆,而这也是一个精进修行的成果。

    通常,当我们翻阅过去的悟者、大成就者以及空行母的传记时,都能受到启示,只不过我们都对自己没信心,认为无法达到同等的证果。我们总认为这些悟者是过去一些已悟的佛菩萨的化身,因此,能成就是当然耳。拿他们的特质与我们的相比,我们总觉自己与他们的相去甚远,根本生不起欲与他们同等证悟的欲望和信心。我们可以由两个有意思的角度来看这个想法。密勒日巴传授学生一些密续的教法後,他的学生说:「你是一个不凡的人,当然这样的成就对你是可能的,但我们只是平凡的众生,我们没法子办到。」密勒日巳回答道:「对于这事的回答,我们可由两个角度来看。首先,你们将我视为是一个尊贵的人,这样很好,这绝对是个『圣观』。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们看低了密法,因为,如你真正相信密续法教,便知没有所谓不凡的人。任何人只要修持应用正确的密绩教法,本身一定都能开悟。只有不信任密法效益性的人,才可能看轻它。」因此,我们不要觉得能力不足,无法获得开悟;相反地,在读了一些有关成就者的生平传记後,更应感觉自己也有同等能力达到与他们的境界。

    依据莲花生大士的传记来看,莲师受藏王赤松德真之邀到藏地弘扬佛法而赤松德真的妻子依希措嘉(由名字便知是一位空行母),就在国王为她提供了一个学习佛法的因缘下,与其他二十七人,经莲师的教导,达到了最高的证悟。

    (编接:一九八六年五月九日~十一日,于纽约屋士达三乘法轮中心开示)

    目录生与死

    生与死

    问答录(八)

    问:谈到消除执著,我对消除自我、物欲等的执著是没什麽问题,但我对自己的家庭、妻儿等这些亲密关系人的爱执要怎麽办?

    答:断除对事物的执著,与将关系完全切断或抛弃,这之间有很大的不同。此处所说的是一个放松执著的问题。例如:你住在一家旅馆里,当你停留在那儿时,你要与旅馆的其他人维持良好的关系。由于同住一起,便要以慈悲和爱心相待。但你不会永远住在那家旅馆里,总会有离开的时候。当你要离开旅馆到别的地方时,便得先为行程预做打算。同样地,此生你与朋友、孩子、亲戚、父母等维持相亲相爱的关系,绝对是很重要的;但在死亡那一刻,你便要把一切抛诸脑後,包括你所爱的人、你的财富和身体,这一切绝对都要舍离。死亡时,你唯一可资凭藉的就是佛法,以及一生当中行善利他所积聚的善业资粮。它可以助你转生善趣——再投生时,身体健全、福德具足,让你再遇佛法。但要保持如此,现在就要做准备。你应牢记一点,那就是没有人能逃避死亡,我们每个人肯定都会碰上,一如你不会永远住在这家旅馆里,早晚你要搬出去。牢记死亡和无常另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假如你与旅馆内的某些人有冲突、处不好,你可以想:我不会住在这里很久,这事我知道该如何办——时间不会太久的,我可以忍耐。了解你只是短暂的住在这个身体里面,便能训练自己对任何可能发生的问题产生耐性。

    问:我有一个供养的问题。一般我们是尽自己所能供养最好的,但我现在有一个朋友入院,全身吊满了仪器和药罐。他非常想用身体做供养,也想知道如何供养他唯一所剩的东西——他的病痛。在想这样做的同时,他产生了一个疑问——这是谁的病痛?我想如果我能鼓励他这样去做,将会是件好事,但我需要别人的指点。

    答:有时想完全了解他人的想法是件很难的事,所以我无法肯定他心里所想的。病得那麽严重,躺在医院里一定非常不好受。如果单由你的话听来,好像他想供养的就是病痛,有可能他暗自在想:也许这是一个消除我的痛苦的方法。一个佛教徒碰到这种情况时,要用下面方式来处理:「愿一切众生的痛苦摄入我的痛苦中。」以这样的方式,你便能担当一切众生的苦痛,并祈愿经由这样,他们将获得幸福安乐。如你能以这种悲悯的心态来走过自己的疾病和痛苦时,便有可能消除极大的业障。事实上,这是处理病痛最好的方式,那就是——不要想把它移转到别地方去,真实地去体验它,并且进一步地去担负一切众生的苦痛。不过对象如果不是佛教徒,你建议他不仅不要把自己的痛苦消除,还要去担负别人的,可能会使得他觉得很沮丧,因此,你要审慎的视情况做出最好的决定。事实上,再也没有比将自己的苦痛转变成利他的工具更为殊胜的方法了。在真言乘里,有些教法是以自己的痛苦和恼障来供养诸佛菩萨,依此,它们转化成为不同的智慧,但这需要具备足够的福德,以及猛力的修行。

    问:事实上,我的朋友了解到他的病痛教给了他很多,而真的,那也是他所能给的最珍贵的东西。他想用方法把它转化,而也许除了这样,他再也不需要去净化它了。

    答:通常痛苦可以成为我们一个伟大的老师,它有很多有助益的特质。例如:当你在极端痛苦时,心便会被降服,骄慢也不会那麽明显了。另外,藉由你自己的痛苦,你了解到别的众生正在遭受什麽,你的慈悲也会因此而生起,你了解到:对!.这就是别人正在遭受的。你开始理解到轮回是什麽,这是痛苦第二个正的面。然後,假如你认真的去观视痛苦,便会了解:痛苦的起因是来自自己本身的不善与恶行;你会了悟到:不是别人,而是我自己的行为把我带进了这样的困境,我现在要做的就是换另一种方式,全心去行善。

    这三种痛苦的特质说明了它对佛法修行的益处,快乐就无法这样影响我们。通常当一个人走运时就会更骄傲:我真是特别,福气这麽大!.得意洋洋不会带领你去同情别人,因为你只会沉浸在你自己的喜乐中。另外,快乐无法让你了解恶行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因此要避免;快乐也不会让你了解修行善业的必要性,因此,痛苦对我们是相当有助益的。

    问:关于人死亡时,要采取正确的姿势,以吉祥卧姿等等的教法。做为一个救济院的义工,我常要面对临终的老人,我在想,我要怎样做才是恰当,才能把所学的实际应用?如何向非佛教徒说明?我是否能仅以一个为自己将来利益著想,避免坠入恶道的教法来向之说明?即使他们不相信转世,是否也能这样做?

    答:你能在救济院帮忙,真是太好了,我很感激你有这个发心帮忙临终的人。这里有三种基本的方法,你可以在工作上使用。一个是人在将死时所采取的姿势。你记得这是佛陀圆寂时的姿势,当我们确定自己将死时,也采取同样姿势。你面向右,侧卧,两脚伸直,左腿搁在右腿上;右手枕在脸颊下,以食指堵住右耳,小指堵住右鼻孔,呼吸由左鼻孔出入。两腿相叠,关闭了下半身的二门,防止坠入恶趣——也就是地狱道以及饿鬼道。关闭右耳,可防止转生为一种特别的恶鬼;关闭右鼻孔,则可避免生于阿修罗道。左鼻孔张开著,可投生为人、修持佛法,或有一个极好的转世。这是可能的,因为命终最後一刻,心与气(脉)合一,由左鼻孔出去。即使对象是非佛教徒,由于死亡来临时,大部分人都很害怕,因此,不会拒绝任何对来世有益的希望和意念。所以,有可能你可以请他们照这样做,告诉他们,这有助于他们到好的地方去。你也可以告诉他们,当人死亡时,神识可能会由左鼻孔出去,如果他们能配合呼吸,专注于上,对他们会有帮助。你不需要用「转世」这个字眼,你可以只说这有助于他们到一个好地方,或诸如此类等等。

    下一个法子是帮助临终的人专注在明觉上。不要谈及他们的脚,因为那会将他们的心识带往身体下部,导致投生下趣——避免提及这些。下面二门关闭後,心识便无法由此而出。当你向死者讲话时,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要用非常柔和,充满敬意和关怀的声音来沟通。因为,如果嗔心一起,或有什麽干扰了他们的心,便会出现反效果——例如,引导他们到一个不好的地方。因此,人临终时,房间的气氛要很安详,这点十分重要。同时,你对他们的一举一动也要小心翼翼、十分谨慎。当他们躺著,而你站在他们的头前方时,你可以轻揉他们的头顶,直接引导他们的神识到对的位置。那里通常有一小撮卷毛,也就是头盖骨上的一小块凸起的地方。在这个地方轻轻的小力摩擦,你的手指向哪个方向移动,都没关系,只要轻轻地按摩,把觉知带到那里。当你这样做时,你可以告诉他们:不论他们信仰哪个本尊或神,都在他们头顶上的那个地方与他们相随。你也可以说,这就是他们的灵魂心识要从身体离开的地方。如果你能以一种温柔仁慈的方式来与他们沟通,让他们自然地把觉性专注在一个高点上,肯定会对他们有所帮助——他们的神识可以由那里离开肉体,让他们再转世获得人身。

    在第三个方法中,如果你和这位临终的人都是佛教徒,便可以为他念祈祷文。如果对方不是佛教徒,便在自己心里默祷就好,不要因为说了什麽而干扰到亡者,这点很重要,你自己要视情况做判断。除了祈求外,你也可以念观音菩萨的咒语「嗡吗呢呗咩吽」,这将大有帮助。

    卡卢仁波切过去常讲一个故事来说明,当一个是佛教徒,而另一则非的情况下,如何来处理。这是一个很好的善巧方法的例子。故事是关于一个年轻女人,母亲已过逝,留下父亲与她相依为命。父亲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木匠,也极热爱自己的工作,只是不喜佛法,而女儿却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有天,她的父亲生病了,病情很严重,几近断气阶段。女儿自然很心急,不知要怎麽做才能帮助他投生到善道。她想了很久,最後走到床前对父亲说:「阿弥陀佛马上就需要一间房子,我已先把你的工具送过去了,不用担心,但你一定要马上到那里,必须立刻动工才行!」他听懂了。「知道了!有一个工作要我马上去做!我要到阿弥陀佛那儿盖一间房子。」她也帮他的头顶梵穴轻轻按摩,把他的心识引到上面。断气时,他全心全意都在想著,他要快点去阿弥陀佛那里,也这样办到了。这位上师说,他很快就往生净土了。

    问:决定一个人投胎转世到何处的能力,依什麽而定?

    答:当我们行做恶业时,这些恶行便会在我们心里留下一个轨迹、一颗种子。当这些潜在的因子开始活跃时,我们便会经历痛苦的事,或投生到下三道。反之,如果我们行做善业,善行的种子便会留在我们心里。遇到合适的因缘,时机成熟时,便会结出善果。

    如果你以一地或二地的菩萨来看这个问题时,肯定他们有某些异於常人的特质。我们常依习气业力做事,而这些是时时在改变的。不过,心有某些不变的特质,与它永不分离。这些特质也许会暂时隐藏起来,但在怔悟时,终会显现出来。月亮不管多明或多暗,总是丝毫不减地高挂在那儿。这些心的特质也是一样,菩萨的初地,已有某些特质是不退转的,就像新月可见的那部分。当更多的特质显露出来,而缺点除去时,恒常圆满的月亮也就完全的显现出来了。因此,藉由修行,不断开展的力量,掌控了我们的转世投生。

    问:我了解您刚所提,痛苦的前两个逆增上缘,就是教导我们对别人谦卑和慈悲,但我想请您多解释一下第三个。我不甚了解如何能由痛苦——恶行与痛苦的关系中学到东西。例如有人出车祸,而错不在他,又如何解释?

    答:这种情况不容易解释,但这样可以比较好了解,就是问自己:「假如我没有投胎,没有这个肉身,会出意外吗?」显然地,答案是否定的。我们有身体的这个事实,本身就表示我们一定会受苦,肉身是我们一切受苦的根本。常常我们没做什麽大错特错的事而受苦时,便会想:「我是无辜的,我没做错事,为什麽这种事会发生在我身上?」但如果你退後一步,由一个更宽广的角度来看自己,便会了解,我们住在这个星球,之所以会来转世投胎,是因为我们没有开启发展出一种殊胜的恃质,让我们可以生到净土成佛。我们在轮回中投胎为人本身这个事实,就表示我们还未到达完美的一个特征。你可以把这种想法应用到每个情况中,打开自己,以一个更宽广的角度来面对。

    问:当您刚刚讨论死亡时,好像疾病和死亡是串成一个渐进的过程。但如果一个人淬然而死,一点没准备好,是否将对他的转生造成冲击?或者只要你死,就全是业力来作用了?如果你因意外突然走了,一点没准备时,怎麽办?

    答:每个人都要死,这是一个无法避免的事实。死亡时,生前的修行会对我们有所帮助,例如,我们曾修过祈愿文,希望再获人身来利益自己和他人。藉由修行,我们己在心里做好准备,而修行的成果绝对会带来影响。不过,一般还是认为慢慢自然死亡,比你刚提到的原因而突然死亡好。假如你慢慢地过去,便有时间在心里做好准备,事情也较能有条理。而此时你是否是位佛教行者,就真的是关系重大了。假如你不修佛法,则哪一种死法对你来说都很困难,也会带来很大的痛苦;但假如你修行佛法,而且业力的善果让你自然的死亡,这绝对会要好多了。最重要的是,要在心里祈愿能有一个可以再利益他人的转世。

    在死亡的最後刹那,你可以修「自他交换」,观想呼气时,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善业功德都带给了众生;吸气时,则观想将每一位众生的痛苦承担了过来。当你接近死亡时,修这个法会减少你的「我执」。在咽下最後一口气时,平稳安详的住在空性中。这一切,尤其是利他的祈愿和禅修,应在死亡到来前就要修习,这样在最後一刻才能对你有大助益。

    问:我在一个私人疗养院做事,那里的老人常说,他们不知道到底会怎样。但对我来说,假如我告诉他们,心识会由头顶或左鼻孔出去,似乎只会增加他们的迷惑而已,因为我对他们的业力了解不够,不知道业力会将他们带往何处?

    答:心住於我们每个人的肉体中,体内还有脉、气和明点,明点依于气而运作。在我们生命终结的刹那,心必须离开肉体。心所从离开的位置,依於我们觉知的专注,以及气的移动。它可以往上或向下走,如果觉知是在身体的下半部,便会投生到下三道去;如果是专注在身体的上半部,便有一个很好的转世结果。这是一个佛教的科学与方法,长久以来,大家都了解心就是这样运作的。因此,对他们而言,不是相不相信的问题,而是本来如此。

    我想再次强调,死亡的最後时刻,一定要把觉知定在身体的上半部,或者由鼻孔,或者由头顶出去,这点很重要。头顶的这个部位有很多种名称,例如,菩提心(觉醒心)脉等等。那里有一条脉直通身体中央,尽头止於头顶部位。人们修习颇哇或迁识法,好让死亡时,神识能由头顶出去。事实上,在优秀的修行人头上,中脉的顶端形成了一个小洞,甚至可以插进一根草。这是给这些需要参考点的人一个可视的肉体徵兆。

    人临终时,心识会变得很敏感,任何触摸到的地方,觉知便会导至该处,因为依佛教的教法,心识与各种的感觉能力有关。死亡时,它开始消失融入,以至最终留下的是一个纯净的心,这就是为什麽要把心识引导到身体的较高位置的原因。它就像一间房子,你可以爬楼梯上屋顶,或下楼梯到地下室。你要把神识带离身体的下半部,导引它往高处去。

    问:人的业力对死亡时刻有何影响?

    答:死亡时,周遭的情况也是我们自己所造作的业力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在一个顺利的情况下过世,例如,旁边的人懂得如何照顾我们,这也是由于我们过去的做为、所积的善业力的缘故。

    问:以药物来改变人格的这种情况,您如何解释业力?现在有一种叫做Prozac的新药,它显然地,可以帮助一点都没有善念的人。您能就这个谈谈吗?

    答:我不太清楚这种新发明的药物是如何作用的,如果真能让你的觉知更清晰、心灵更自在,也未始不是件好事。只是你会用这个更清楚、更悠游的心去做什麽,则又是另外一件事。你可能用这个心去行善,也可能用这个心去造恶,结果会是如何,无法保证。

    问:有人告诉我,要把死者的东西送掉较好。请问怎样做才是最理想的呢?

    答:我建议有东西留下要捐赠时,必须先找真正需要或穷困的人家,并了解此净施将为亡者累积功德,利益他们。这其中有双重的利益,嘉惠了贫困的人,也利益了过世的人。

    问:火葬会给亡者带来痛苦吗?死後能不能马上火化?这跟等上二十四或四十八小时有何不同?

    答:神识会留在身体内多久是无法肯定的,有时神识马上就离开了肉体,有时会等上二、三天。如果神识已与肉身分离,把尸体拿去火化便没问题;但如果神识仍在身体内,就不大好——中阴的众生是非常敏感的。在西藏,我们必须在死者的面前使用非常尊敬的用语。藏语有恭敬与不恭敬几个不同层次的用语。恭敬的用语是对出家喇嘛或上阶层的人说的。在亡者前面,你也必须使用恭敬的语言,表示对他的尊敬。中阴众生可以感觉在身体周遭发生的事,无礼怠慢会导致他的嗔心起来,使他落入一个不利的状况。在西藏,身体至少三天後才能移动,这是大家公认神识紧留在身体四周最大的期限。在西藏,这样做并没问题,因为佛法与国家的法律并无冲突;不过在西方这里,情况和法律就不太一样了。最好的办法是在火化前,能尽可能地留长一点的时间。

    问:一个月中的哪一天最适合修颇哇法?

    答:随时只要有时间便可以修。但通常,据说在阴历的每个月初一、十五修法有特别的加持力量,所以,也许你也可以在这些时间里来做。

    问:鬼是什麽?在某些地方,上百年来都可看到一种朦胧似烟雾的景象,这跟业力有何关联?

    答:我们可能会对某些事物起很大的执著,例如:我们居住的地方、或我们曾拥有过的东西。当这样的人死掉时,除非他执著的习性耗尽消失,否则就会一直在附近徘徊,成为一名鬼魂。有一个故事与这十分相似:有一个人,极爱他埋在地下的黄金,死後转生为一条蛇,一直在黄金旁边徘绕不去。同样地,执著或攀执的习气没有消失前,这些似鬼的众生都会随他们所好的守在那里,不肯离去。鬼有很多,但并非有何奇异之处,只不过是对某物或某地的执迷不放罢了。

    问:在我们佛法中心,如有师兄弟往生,或自己家人去逝,请教用什么方法最能帮助他们?

    答:通常在噶玛三乘法轮中心这里的人,都修白观音和阿弥陀佛的法,这是佛法中心真正能帮助人的许多方法中的一个。你可以选个时间,邀请大家共同来修这些法。有人往生时,经由电话网集合大家一起来修法回向。当人到齐时,一个人代表向宝座顶礼,并说明某人己过逝,修法及祈愿文都要回向其利益。你也可以供酥油灯或蜡烛,同时在心里一起做其他的供养。修完法,做回向时,你可念出亡者的名字,或观想他坐中尊,旁为一切众生所绕。回向功德时,愿他以及一切众生终将证悟佛性。

    (编接:一九九三年八月开示)

    目录如何成为众所欢迎的人

    如何成为众所欢迎的人

    我们都生而为人,不管背景如何,生为男性或女性,社会阶级是高还是低,一旦生为人,就一定有能力去了悟内心本具深奥的智慧与慈悲。虽然我们本来就具备这种证悟的能力,但还须首先藉由方法去认知、了解,启开并证悟我们的内在智慧。那些己达目标的人,我们称为觉者;而还未认知此等能力与智慧的人,就称为众生。

    我们知道有许多成就者和菩萨,都曾显示此种超凡卓越的特质。他们示现神变,似乎具有一种远胜我们一般凡夫众生的领悟力。但是事实上,他们并没有超越我们,因为我们同样也有此非凡的潜能,只可惜无法显现出来。因此,我们首先要学习,如何去发挥这些确实已存在于我们自身的能力与传潜能。

    了解了这点後,可能会有人间:「既然我们都本具这种智慧与特质,那麽我们不是迟早就会自然开悟的吗?」

    事实上,开发心智和净化内心的染污,都不可能凭空得来。无始以来,我们已转生过无数次,但由于没有应用启开智慧的法门来净除业障,所以仍停留在一个凡夫众生的阶段。同样地,将来不论我们还要再转世多少次,如果不修持,也会一直停留在同样的阶段。因此,不论我们听闻何种法教,都应每天修持,并且将它实际运用在日常生活上。

    已经觉悟的众生——佛陀,曾在其法教中提到:「我无法用双手消除所有众生的苦痛,也不能将我的智慧和证悟交付於众生的手中,这种解除痛苦和赋予智慧的方式都是行不通的;不过我能做的就是把开悟的方法,丝毫不差地传授给大家。」圆满地教完此无瑕的法教後,佛陀说:「至于一个人是否能完全自痛苦中解脱,圆满的开展心智,便完全视他是否精进修持而定了。」所以,即使是两位领受同一法教的弟子,其中一人也可能由于特别精进,且较具领悟能力而进步得较快。

    佛陀传授圆满无瑕的法教——此译为「法门」——所讲的即是三种次第的法门。第一是以初学对象为主;第二是供己入门,且小有心得者;第三则是适合高级进阶者。每个层次都有法门,每个法门也都是不可或缺,彼此相辅相成的。当我们出生时,有的只是婴儿或孩童的能力;长大成人後,能力随著学习增长。当岁月过去,我们在人生中也有更多的经验和智慧要去体悟——我们也要以同样的态度,循序渐进地修持这些法门。

    有很多行者自觉天资浅薄,因此,终其一生都应留在初学的阶段;也有些人自认应该只修高层次的法教,这两种想法都是错误的。当你对佛法完全陌生时,你要将自己引入修行,学习佛法,这时你是个初习者;当学习了解了佛法後,便进入第二个阶段,你不能永远停留在初阶;当你在进阶中有更深的领悟时,也要进入高阶。行者不能终其一生都停留在初学阶段,同样地,行者也不能一开始就从顶点的第三阶段修起。我们都要循序渐进的建立起自己的领悟力,这观念和建造房子一样:为了想快一点完工,就把屋顶先盖上去是行不通的;没有墙壁和地基,我们根本无法把屋顶架上去。因此,我们必须先打地基,然後砌墙壁,最後才盖上屋顶。

    现在接下来的问题是我们该如何来修持这些法门?要进入这些教法,我们必须持著三个态度:第一是听闻法教(闻)、第二是深思其意(思)、第三是如何以之实修(修)。

    所以,首先我们必须先听闻教法。但这并不意味我们必须听完佛陀所有的法教,因为很明显地,这要花上很长的时间。其真正的涵意是:我们必须听闻并接受所听到的佛法,将它应用在自身上。要如何接受所听到的佛法呢?你要像病人领受医师所开的药方一样接受它,把药服下就行。如果你在服药前要先研究药本身,也许在还未研究完前,就已经病人膏肓了。所以,在此只要将所听闻领受的法教,尽可能地应用在日常生活和修持上。

    第二个步骤是思惟或思考。深思你所听闻到的佛法,是很重要的事,因为如果反复思惟听闻到的法教,它就会在你的脑海里保持鲜活,牢牢记住,这对修行有很大助益。如果你缺少思虑的过程,就会像被带去看表演的儿童一样,虽然看得很尽兴,却没半点记在心里——只记得节目很喜欢,但却根本忘了节目的内容和顺序,不久也就忘光了。我们不要听闻佛法後,由于未加以深思细嚼而把它遗忘了。

    光是接受法教,思惟其意,仍未臻完善,我们必须实修。第三个步骤,就是应用我们已领受并思考过的法教,实际去修持。禅修就是修持,只是闻、思佛法,而无真正的修持,对自己的助益并不大。这就如同学习烹饪一样,如果你从一位大厨师那里学习如何做菜、如何调理,并且可以说得头头是道,但由于从未实际操作过,还是可能饿死的。从厨师那里学到的,变成一点用处也没有,因为你从未真正去做过。要好好吃一餐,必须先烹调,而这就是修持。

    要体悟欣赏自己所拥有的美德、智慧和学养,我们必须实际地去修持、实际地去禅修。很多人以为禅修只是初学者的事,一旦进阶就不需再做禅修了;其实禅修对初学者和高程度的修学者来说,都是必要的,它是探索心灵最基本的东西。

    西方人常误解了禅修的意思。「禅修」一词使人望而生退,以为禅修就是要离群独居,在树下或山洞里,一直打坐,直到饿死为止。他们认为禅修就是要放弃一切:家人、房地、财产、财富。心中存有这样的想法,一提到禅修,就把他们的聪明才智都吓跑了。但是,事实上,禅修的真意并非如此,你不必把一切都放弃。开启智慧的方法,就是禅修;将修行融入日常生活或世俗活动中,就是禅修。它会逐渐地开展我们心灵的力量与智慧。

    当这些内在的待质和美德增长时,我们就会自然地远离那些世俗之物了,我们会毫不费力地舍弃自己的产业和财富。当内在的特质启发後,舍离之心就会自然生起,我们不须强迫自己放弃什麽,它会自自然然的发生,就像暖夏驱走寒冬一样。当内心的特质开展时,我们就会轻易的舍离财富,就如同季节更替,春天来临时,我们脱掉寒冬的大衣,不再需要它了一样。溽暑到来时,毫不费力地,我们就会轻易地脱掉了毛衣;同样地,当内在的特质发展得够成熟时,我们就会轻易地舍离了财富。就像我们从一个充满敌意的国度离开,前往另一个友善温暖的地方一样,我们会毫无一丝犹豫地离去,奔向另一个更动人的地方;一如我们内心的特质开展後,就会毫不迟疑地舍弃一切物质俗务——事实上这是自然发生的。

    当一个人心中产生了舍离的念头,当他体验到这一切的改变时,会充满喜悦,无一丝不快的感觉,因为它是随著内在世界的开展而来的。若非如此,要放弃一切,就会让人觉得受不了。以西藏难民为例,他们不得已离开了家乡,他们极依恋自己的家园;当被赶出时,内心尚未培养出足够的舍离心态,因此,离开西藏到印度去,就变成不情愿又不愉快的事了。他们若已修行到能舍离的程度,情况就不会如此,而能很愉快地离开西藏

    我们再回来谈禅修的事。有许多人认为修行会引发精神上的问题,他们认为修行者都是脑筋有问题的人,既然自己也不想变成疯子,便对修行一事裹足不前。他们认为修行会妨碍世间成就,以及造成精神问题,阻碍其心灵上的成就。事实上,我可以向诸位保证,如果你依止一位具德上师修行,绝对不会产生任何精神问题的;但如果你关起门来自己修,并未依止一位上师,只是自己根据资料或书上的片断来修时,就有可能会导致精神上的问题了。

    举例来说,你读到一本谈论胜境的奇书,很想马上就去——你开始朝往自认是胜地的地点去;不过,你很可能完全走错了方向,而书本也不可能开口说话来纠正你。只靠自己修行,也同样有误导途径的可能,因此你要做的事是:在知道有这麽一个殊胜的地方後,就向曾到过此地的人索寻资料。得到这些线索後,便有了指标,这样万无一失,就能到达胜境了。所以,上师的指导是绝对必要的,一个人不能只靠自己来修行。

    另外,修行不会与世俗的事业成就发生冲突的。事实上,修行可以帮助人心灵上的成长,以及世俗事业活动上的成就。经由禅修,我们学会如何放松自己,保持平静详和。以这分宁静的心,我们在繁忙杂乱的生活中,才知道如何自处。禅修还很有益处,经由修行,我们可以增长智慧。日常一切事都要仰赖我们的智慧,因此经由禅修和菩提心的培养,他人会感觉到你的改变,而认为你是「众所欢迎的人」了。

    容我再解释一下。此处所生起的菩提心,就是指一种宁静详和以及利他的心。具备如此的心态,你就会成为众所欢迎的人,而且并非只是区区一、两个人而已,你将会受到全世界每个人的喜欢,而这可说是一项大成就了。

    禅修教导我们如何松弛自己和保持宁静,这分宁静会带来内心的喜悦。由于这分宁静和喜悦,我们会与人相处得很好,没有挫折感,也没有反抗攻击的心理,一直都在愉快的心境中。当别人以一种快乐的心境与我们相处,没有一点嗔意时,便会自然地喜欢我们周遭的气氛,而变得人见人爱了。

    培养菩提心不仅会带给自己,也会带给周遭的人快乐。心灵上的平静会使你将事情做得更好,你会更愿意去倾听他人的遭遇,也更能帮助他们。当你觉得沮丧或焦虑,而有人想和你谈谈他的问题时,你会不仅无法听下去,也还可能迁怒他们来打扰你,而向对方说出刺耳伤人的话。但一个人如果宁静愉悦时,这种事就永远不会发生。工作时如能保持平和的心境,就能将工作毫无失误地完成。在处理日常生活的每件事中,保持安详宁静的心境是非常必要的。

    很多人希望快速地收到禅修的效果,甚至盼望在一夜之间就有成效出现,但这是不可能的。禅修是开展心灵的一种过程,而持久即是其成功的关键。如果你每天有规律地做,即便是时间很短,也能有所进步。但如果你有一阵子每天修上几个小时,而後数个月忘记修,则这样一点效果也不会有的。这就像在西藏,要出远门时,没有汽车、公车或火车可搭,你只能步行。如果你开始用走的上路,然後持续不停地走,即使步履很慢,迟早也会到达目的地;但如果你用跑步的来赶路,然後休息很久,之後又是跑又是跳地朝目的地去,这样你便很可能伤到脚踝,而永远也到不了了。

    如果我们持续修持,绝对肯定能达到效果。功德在我们身上慢慢累积,这就是所谓禅修的体认。我再次强调,它不可能一夕之间成就,就像刚出生的婴儿,须经过些时日逐渐成长一样,我们不可能一出生就是成人,我们必须有耐心,成长时慢慢去体验。我们可以肯定人一旦出生,便绝对会长大成一个完整的人,同样地,如果我们持续不断地修持,修行的成果必会在内心的成长中显现出来。

    以上是有关我们内在本具的殊胜特质的一个简短介绍,以及如何藉由正确的修行方法来开展它。这些修行方法包括了听闻法教(闻、深思其意思)、实际修持(修),以及获得的修持成果。依此途径,在我们继续朝向完全解脱的道上时,会发现这方法对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细节,都会有助益的。

    (编按: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五日,於纽约屋士达三乘法轮中心开示)

    目录附录

    附录

    大手印证道歌

    原著:第一世蒋贡康楚罗卓他耶

    中译:图登喀觉/谢思仁合译

    前言

    佛陀於〈三摩地王经〉曾授记的具德尊胜上师罗卓他耶·噶玛阿旺雍殿嘉措(注1)尊驾,於现证大手印时曾引吭〈金刚证道歌〉,谓:<一瞥无比达波噶举见修了义自显自性歌>。

    大手印证道歌

    金刚总持成赫名,

    有谓具足八功德,(注2)

    外形示现我人相,

    尊号莲怙加持者。(注3)

    心莲八瓣霓霞宫,(注4)

    一刻不离诫祈请,

    证脱刹时虽无缘,(注5)

    然获加持识自心。

    世间八法逐声匿,(注6)

    光明法身了然见,

    但凭与丰师契心。

    妄念之中无念见,

    离思境地智慧显,

    觉者达波子嗣乐,

    铭心领悟展声喉。

    空行密藏西邬坚,(8)

    大成就者帝洛巴,

    业已敝启三宝藏。(注9)

    映夺花彩北隐处,

    大班智达那诺巴,(注10)

    心气无二道貌显。(注11)

    草原山谷南卓沃,

    喜金刚化大译师,

    筑众悉达泉源河。(注12)

    雪山群峰西拉齐,

    喜笑全刚尊圣者,(注13)

    即身证得双运果。

    东方达拉冈波处,

    第二能仁医王尊,(注14)

    十地等待现前证。

    身语意处之轮中,

    四大八小成就众,(注15)

    得大手印生命力,

    无法不成正等觉;

    菩提心故巧摄受,

    无法不行利他事;

    圆成深妙二资财,(注16)

    无法不显证报身;

    了知闻一即遍解,

    无法不应大授记。

    殷富父子传承子

    生即丰饶承前业

    雪狮大鹏之幼子,

    种姓力故刹圆熟,

    追随噶奉成就者,

    加持力生修行愿。

    矜夸多年之苦行,

    懒散怠情仍为傲,

    吹嘘能忍他不能,

    暗地伤人犹自喜,

    论及地道之现证,(注17)

    自他分别论高低,

    此即浊世痴修症

    虽吾不具悉地名,

    然以传承妙诀要,(18)

    曾观胜义大印慧。

    大印根即实相见,

    大印道是实证修,

    大印果悟佛陀心。

    我根低劣然师善,

    生於末法仍称幸,

    虽不精进传承胜。

    论及大印之根时,

    实相无明两俱有,

    轮回涅槃无偏倚,

    远离增减二边执,

    非由因生缘使变,

    迷惑痴愚无贬损,

    证悟亦不有半誉,

    惑语两皆无所悉。

    无处显有真实体,

    一切本然无碍现,

    轮涅遍满如虚空,

    迷惑解脱之根基。

    若以自性之光明,

    以及第八阿赖耶,

    彼即惑与悟之本。

    倘欲见此中道貌,

    其质本空性则明,

    明空不二觉观髓。

    它是虚空不可攫,

    无瑕珍贵澄水晶,

    自性光明灿耀灯,

    无法言诠喑哑然;

    它是晶莹无碍智,

    光明法身如来藏,

    本来清净任运成,

    无法以喻意传之,

    任诸言词难诠释,

    此即法界不思议。

    若要进入此胜道,

    首当断除一切疑;

    再以正见禅修之,

    便以大鹏从虚空,

    无疑无惧亦不怯,

    未见正见而修行,

    如眼盲者踱荒野。

    法无定法难取点,

    倘无修行唯知解,

    犹如悭吝困富人,

    无法证果利自他,

    见修双行殊胜宗。

    中道行中无明貌,

    不识自性五因故,

    俱生无明汪洋是,

    我执惑迷波涛涌。

    执取有我主客立,

    攀执习气坚牢故

    业力积聚生熟果。

    生死水车辘辘转,

    轮回体性本无垢,

    显时实相亦是空,

    三身湛朗唯万物。

    生之本质即无生,

    原来无生岂有灭,

    离二边执无所住。

    此心难以言概全,

    轮涅幻化一一现,

    了知自脱无上见。

    悟时一切即法尔,

    无破无立真如性,

    越此念心即究竟。

    若於大印之道时,

    心与诸法即大印,

    俱生心智是法身,

    俱生显相法身光。

    尊圣上师加持力,

    与己宿业齐聚时,

    如遇旧识悟本性。

    此时言语不须多,

    然初机者所必备,

    应弃迎拒已与未,

    当下刹那此个心,

    即是无饰本来貌;

    禅定莫造作思痕,

    刹那亦不落迷惑。

    无漫无修无作诀,

    朗耀悠然与清明,

    三解脱门虚空中,

    明明了了善观照,

    松紧适度宽坦住,

    三粗细等念尽止,

    心住自然无饰中。

    四阶体悟逐次生,

    光明之阳源源照,

    大印根修就此立,

    缺此而言高证悟,

    如筑无基之城堡,

    然倘逾执亦魔业。

    精勤然属寡学者。

    受於福德表相欺,

    开启自他恶趣端;

    喜乐光明无念悟,

    若执亦是生死因。

    虔诚敬信渐增固,

    识是骨石相遇时,

    胜义传承加持受。

    四歧途处不迷失,

    三邪见处不坠落,

    超越四喜离三缘,

    悟由三阶之士道,

    三大之意所不及,

    此为无染自生性。

    犹如无云晴空中,

    自性光明不可言,

    无念智慧难喻论,

    赤裸无饰平常心,

    主观自慢皆断离,

    法身如如了然见。

    六尘显如水中月,

    智慧境中朗朗然,

    所生诸法本来貌,

    所显诸相大印性,

    大乐法身即法界。

    安住奢摩他寂止,

    毗钵舍那观隐义,

    动静一切皆了然,

    互不分离双运行;

    离於妄惑之断除,

    亦逾治法之引用,

    任运达此必有时。

    已达证悟之境时,

    二六时中皆住定,

    若离得失二边槛,

    修行本身亦不存。

    思绪犹存实机者,

    禅修之重不可无。

    修行之中体悟生,

    彼乃妙观庄严饰。

    此道细分四瑜伽:

    专一意指识心性,

    又分三阶上中下,

    清明喜悦交融见,

    自在住於三摩地,

    无断体悟是明性。

    离戏悟心实无根,

    分为三阶上中下,

    了悟生住灭本空,

    离於空相两执根,

    一切诸法融贯通。

    心物相合即一味,

    分为三阶上中下,

    轮涅诸法化等味,

    心物犹如水注水,

    一味中生诸种智。

    念心消尽是无修,

    也分三阶上中下,

    所修能修体当空,

    无明习气渐逝远,

    母子光明相融会,

    法界智慧遍虚空。

    总之三摩地禅中,

    专一随心止念住,

    领会平常心之性;

    离戏意指悟无恨;

    藉由正观破边执,

    此即一味真实义。

    超越修与无修辩,

    习气断尽谓无修。

    以此始起瑜行者,

    那洛梅纪诸大士,

    迄自贝汪尊胜师,

    噶举传承之金鬘

    已抵无修法身刹,

    任运消除二障黯,

    二慧大力广为拓,

    开启利他遍空藏。

    皈依之心了无惑,

    噶举传承师传徒,

    非仅文字更了义。

    低劣凡庸如我者,

    唯秉尊之传承征,

    祈还引入无修刹,

    尽除无余我念心。

    果大手印如是诠:

    根承俱生三身性,

    道用见修二秘诀,

    实证无瑕三身果。

    体空离戏法身性,

    显现则是报身明,

    无止无量化身力,

    此即至高真实相。

    大印本质乃双运,

    无迎无拒诸法界,

    具足无缘喜悦美,

    是为广大智慧财。

    慈悲本色逾思惟,

    不住轮回般若故,

    不住涅槃慈悲故,

    无作佛行任运成。

    根本光明母子融,

    大印根果相拥怀,

    佛陀原在此心中,

    满愿宝藏内满溢,

    噫嘻美妙神奇啊!

    大手印之知见中,

    由於毋需观照故,

    作意知识远远抛;

    大手印之禅修中,

    既是无法执念故,

    刻意禅修应舍弃;

    大手印之行持中,

    基於法无定法故,

    离断欲行与不行;

    大手印之证果中,

    无有成就新增故,

    远离欲盼与恐惧。

    尽此噶举深密意,

    诸佛佛子唯一道,

    遮断生死惑乱法,

    即身成觉真妙方,

    一切法教经续髓,

    愿与等同虚空众,

    齐获俱时悟与脱,

    同证无上大手印。

    为不逾越具足一切殊胜种相之空性辖印,我,雍滇嘉措罗卓他那为智慧超越、化现为金刚持的莲华之子民,於沾乍宝岩第三得比郭之右斜坡处,普贤大乐光明寺中撰写——祝愿吉祥。

    注解:

    1、罗卓他耶与噶玛阿旺雍殿嘉措同属第一世蒋贡康楚仁波切的名字。

    2、八功德:请参考《无云晴空》中之《问答录》页114~页115。

    3、莲怙:称为莲花之依怙,指罗卓他耶的上师锡杜贝玛宁借汪波。「贝玛」在藏文中为莲花之意。

    4、心莲八瓣霓霞宫:在全刚乘里,弟子与上师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对上师常常念念在兹的方法之一是——观想上师在自己的心轮坐於一朵八瓣莲上。

    5、证脱俱时:证悟与解脱同时刹那发生,是大手印最高的刹那体悟。

    6、世间八法:又称八风,是四组相反的东西,只要我们活著便不免受其左右,爱前者憎後者,它们是:刊衰、誉毁、称议与乐苦。

    7、达波:指冈波巴,又名达波拉杰,意指达波来的医生。他是密勒日巴的心子,也是第一世大宝法王杜松浅巴的上师,曾将阿底峡尊者所传的噶当派传承与密勒日巴所传的大手印传承加以融合,并在西藏的塔拉冈波建立了第一座噶举教派的寺庙。他同时也是噶举传承四大八小教派的共同祖师。

    8、邬坚:或译邬仗那,为空行净上,帝洛巴之居处。帝洛巳又称帝洛,他是印度的大成就者,噶举传承的祖师之一,也是那洛巴的上师。

    9、三宝藏:指佛、法、僧三宝。

    10、那洛巴:亦称那洛,印度的大成就者,也是帝洛巴的弟子和玛尔巴的上师。「那洛六法」又称「那洛六瑜伽」,虽由不同祖师所创,但由其上师帝洛巴授予,经弟子玛尔巴带至西藏,以其师名在彼地发扬光大。六法指的是:拙火、幻身、睡梦、明光和迁识等瑜伽,这些修法的主要目的均在於了悟心性。

    11、心气:指心与行走於身上的气。气、脉、明点的修法是金刚乘的善巧禅观法门。明点是身体的精华,住於中脉。「止」修时,行者常将它观为一个小小的点,做为一个专注的基本辅助对象。在人身方面,它是男女两性生命源起的精髓。

    12、喜金刚化大译师:喜金刚为噶举派的五大本尊之一.,大译师则指玛尔巴,被公认是喜全刚的化身。他为了向上师那洛巴与梅纪巴求法,曾印三次藏八印,成为噶举派第一位藏籍的传承持有者,本身是密勒日巴的上师。「悉达」为梵语,意指大成就者。

    13、喜笑金刚:指密勒日巴。他是一位伟大的瑜伽士,一生当中即开悟成就,成为噶举传承一位重要的祖师。

    14、第二能仁医王尊:指同波巴。他本身是位医生,也是出家喇嘛。由於他的成就,人称「第二专佛」。

    15、四大八小:噶举传承是西藏佛教四大教派之一,冈巴波以降,称为达波噶举,後又分为所谓的四大八小。

    四大传承延续著冈波巴的四位大弟子:

    (1)噶玛噶举(或称冈仓噶举),由杜松浅巴,第一世噶玛巴所创。

    (2)帕竹噶举,由帕莫竹巴所创。

    (3)蔡巴噶举,由恩共楚定宁波与其学生章达玛乍所创。

    (4)巴隆噶举,由巴隆达玛汪丘所创。

    八小可回溯至帕莫竹巴的八位主要门徒,它们是止贡、达隆、扬曾、卓普、那巴、玛仓以及竹巴等噶举。目前四大唯存噶玛噶奉,而八小则剩竹巴、止贡和达隆等噶举传承。

    16、二资财:福德与智慧二资粮的积聚;前者是心的善念,後者则是对一切诸法之体性的正观。

    17、地道:地指菩萨十地,道则指五道:资粮道、加行道、通达道、修习和究竟道。

    18、悉地:梵文,意指成就。

    佛教书籍网提供各宗派书籍在线阅读,免费下载!如果您有好书推荐,请联系站长QQ11934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