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瑜伽行派相關論典中所記載之止觀世界的經驗一向是我的「定學」指南。因此,1987年考進日本東京大學印度哲學佛教學研究所後,碩士與博士論文皆以《瑜伽師地論》〈聲聞地〉止觀的「所緣」(禪觀對象,meditativeobjects)作為研究主題。又因為《大乘莊嚴經論》是與《瑜伽師地論》〈菩薩地〉相應,其〈教授教誡品〉之要旨是論及「深廣瑜伽——大乘止觀」,所於它也曾經是我所考慮的研究對象。

    〈教授教誡品〉的內容涵蓋了在世間凡夫修證階段的方法與功德:(1)根本心、(2)隨行心、(3)伺察心、(4)確定心、(5)總攝心、(6)希求心等六種學習佛典的心態與方法,(1)有尋有伺、(2)無尋唯伺、(3)無尋無伺、(4)止、(5)觀、(6)雙運、(7)舉相、(8)止相、(9)捨相、(10)無間、(11)殷重等十一作意,與(1)令心住、(2)等住、(3)安住、(4)近住、(5)調順、(6)寂靜、(7)最極寂靜、(8)專注一趣、(9)等持等九種心住的止觀修習技巧與次第,以及止分與觀分的五種功德。

    順決擇分階段:煖位觀一切自相共相法唯意言,獲得法明(dharmāloka)之智諦察諸法;頂位令法明增長;忍位安住於唯心,斷所取散亂;世第一法位斷能取散亂,迅證無間三昧。見道位通達三自性而修空、無相、無願等三三昧;修道位修習無分別智以清淨佛法,修習如所建立智能成熟眾生,乃至證得金剛喻定;佛地時獲得究竟轉依與一切種智。

    本品以唯識觀之「無所取、能取」說明「無二」的境界,並定義「無分別智」為「離所取、能取之分別」,故能從見所斷煩惱解脫,證得「法界平等性」為初地菩薩,依五種自他平等性恆常能利益一切眾生,忍苦而不望回報。這也是將智慧與慈悲融合的菩薩道思想的一種類型。

    由於本人曾作過〈教授教誡品〉的研究,因此鼓勵中華佛學研究所關則富同學學習譯注此品的梵語原典。在拙僧的指導下,先依多種校訂本與寫本進行校勘,基於此校勘本並參考不同語文譯本而翻譯為中文;隨文的腳注整理相關文獻,以辨明原典字義,釐清義理脈絡,追溯思想根源;於1996年完成了「梵本《大乘莊嚴經論‧教授教誡品》譯注」畢業論文。隨後,拙僧將此做為中華佛學研究所85學年度「瑜伽行梵典研究」課程教材之一,關同學也出席旁聽。一年的講授中,我們相互討論而增修,同時也把印度唯識學派安慧論師的釋論之藏譯本翻譯為中文,以便探索本品的甚深廣大義。

    如今,將以《大乘止觀導論》為書名出版,甚感歡喜,一則圓滿了未完成的宿願,二則已培養出可獨當一面的青年學子。特別是,關同學日前也獲得英國劍橋大學東方研究所入學許可,即將出國深造,預祝他留學愉快,學業順利。

    惠敏於中華佛學研究所1997.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