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生品第七  
    观众生品第七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云何观于众生。维摩诘言。譬如幻师见

    所幻人。菩萨观众生为若此。如智者见水中月。如镜中见其面像。如热

    时焰。如呼声响。如空中云。如水聚沫。如水上泡。如芭蕉坚。如电久

    住。如第五大。如第六阴。如第七情。如十三入。如十九界。菩萨观众

    生为若此。如无色界色。如焦谷牙。如须陀洹身见。如阿那含入胎。如

    阿罗汉三毒。如得忍菩萨贪恚毁禁。如佛烦恼习。如盲者见色。如入灭

    尽定出入息。如空中鸟迹。如石女儿。如化人起烦恼。如梦所见已寤。

    如灭度者受身。如无之火。菩萨观众生为若此。】

    文殊菩萨问,菩萨云何观于众生?维摩诘答曰,应观众生如幻不实。因为众因

    缘生法,无自性故。以下举一连串譬喻,说明如幻不实。

    水中月镜中像般不实,如阳焰如山呼响般不实,如空中云、如聚沫、如水泡、

    如芭蕉坚、如电般不实。如第五大、第六阴、第七情、十三入、十九界等,非实有

    法。如无色界之色、如焦谷芽不能生苗等般不存在法。初果断身见,阿那含不来欲

    界受生,阿罗汉永断三毒,得无生忍菩萨,永无贪恚毁禁犯戒,佛永断烦恼。故如

    须陀洹身见……等般不可能也。如盲者不可能见色。入灭尽定者,断出入息。空中

    不可能有鸟迹。石女是不生育的女人,石女焉能有儿?化人不可能有烦恼。梦中所

    见,醒时即无。已灭度者,不可能受身。火必有烟,无烟则无火。

    【文殊师利言。若菩萨作是观者。云何行慈。维摩诘言。菩萨作是观已自

    念。我当为众生说如斯法。是即真实慈也。行寂灭慈无所生故。行不热

    慈无烦恼故。行等之慈等三世故。行无诤慈无所起故。行不二慈内外不

    合故。行不坏慈毕竟尽故。行坚固慈心无毁故。行清净慈诸法性净故。

    行无边慈如虚空故。行阿罗汉慈破结贼故。行菩萨慈安众生故。行如来

    慈得如相故。行佛之慈觉众生故。行自然慈无因得故。行菩提慈等一味

    故。行无等慈断诸爱故。行大悲慈导以大乘故。行无厌慈观空无我故。

    行法施慈无遗惜故。行持戒慈化毁禁故。行忍辱慈护彼我故。行精进慈

    荷负众生故。行禅定慈不受味故。行智慧慈无不知时故。】

    文殊菩萨言,若观众生如幻不实,云何行慈呢?维摩诘答言,菩萨当念,我当

    为众生说诸法如幻不实,令众生莫起贪欲嗔恚愚痴,是即真实慈也。

    行寂灭慈,诸法不生,众生不知。菩萨以慈心化导,令彼知之。

    行不热慈,令众生莫妄生烦恼。

    行等之慈,慈被三世,普皆度化,令众生悟知三世因果。

    行无诤慈,众生执著名相,见法有起有实,而起诤竞。菩萨示以一切法空,令

    彼息诤。

    行不二慈,众生虚妄内执于根,外执于尘,而起惑造业,菩萨示之根尘皆空,

    令众生出惑业苦也。

    行不坏慈,令众生觉悟,诸法缘生如幻,诸幻灭尽,觉性不动。

    行坚固慈,菩萨度众生,意愿坚固。

    行清净慈,菩萨行慈,不取于相,与法性同净。

    行无边慈,菩萨慈心广大如虚空也。

    行阿罗汉慈,阿罗汉杀结贼尽,令众生断结使也。

    行菩萨慈,令众生皆得安隐。

    行如来慈,如者遍一切,不二不别,来者慈心不动,不因境转,乃无缘大慈也。

    行佛之慈,佛慈者,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也。

    行自然慈,即慈心自然普被一切,非有因而发也。

    行菩提慈,菩提者平等一味,无相真慈也。

    行无等慈,菩萨无爱见慈,故行慈无与等者。

    行大悲慈,菩萨以大乘导众生,以法性平等,同体大悲行慈也。

    行无厌慈,有我则有疲厌,菩萨无我,慈济众生无有厌倦。

    行法施慈,菩萨以法施慈济众生,外无遗一切众生,内无吝法之过,谓法施慈。

    行持戒慈,菩萨以持戒慈济众生,化毁禁众生。

    行忍辱慈,菩萨以忍辱慈济众生,内不以嗔恚自伤,外不以嗔恚伤物,故曰护

    彼我。

    行精进慈,菩萨以精进慈济众生,不令众生堕落,故曰荷负众生。

    行禅定慈,菩萨以禅定慈济众生,令众生远离五欲味著。

    行智慧慈,菩萨以智慧慈济众生,无不知时。声闻乘人,功德未满,急求果证

    ,为不知时。菩萨慈济众生,无如是过。

    【行方便慈一切示现故。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行深心慈无杂行故。行无

    诳慈不虚假故。行安乐慈令得佛乐故。菩萨之慈为若此也。】

    行方便慈,菩萨权现普应,名方便慈。

    行无隐慈,菩萨行慈,其心质直,有罪必悔,不隐其过,名无隐慈。

    行深心慈,深心于佛法,无余杂行。

    行无诳慈,菩萨行慈,身心质直,不诳佛不诳众生不诳自己。

    行安乐慈,令众生得究竟涅槃也。(罗什大师云,梵本为住涅槃乐)

    菩萨之慈,为若此也。

    【文殊师利又问。何谓为悲。答曰。菩萨所作功德。皆与一切众生共之。

    何谓为喜。答曰。有所饶益欢喜无悔。何谓为舍。答曰。所作福祐无所

    悕望。】

    文殊菩萨又问,何谓为悲?维摩诘答言,菩萨所作一切功德,不为自求,为令

    一切众生离苦,谓之为悲。此系略答,若广答者,亦应如慈所答。

    又问何谓为喜?略答曰,众生得益,菩萨欢喜无悔。如慈母爱子,只求子病愈

    ,则欢喜无量,不为自求也。

    又问何谓为舍?略答曰,所作福祐,只为利益众生,既不希望有所酬报,复不

    希望来世功果。

    【文殊师利又问。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维摩诘言。菩萨于生死畏中。

    当依如来功德之力。文殊师利又问。菩萨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于何住。答曰。菩萨欲依如来功德力者。当住度脱一切众生。又问。欲度众生

    当何所除。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答曰。当行正念。又问。云何行于正念。答曰。当行不生不灭。又问。何法

    不生何法不灭。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又问。善不善孰为本。答曰

    身为本。又问。身孰为本。答曰。欲贪为本。又问。欲贪孰为本。答曰。虚妄分别为本。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又问。

    颠倒想孰为本。答曰。无住为本。又问。无住孰为本。答曰。无住则无

    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

    文殊菩萨问,生死有畏,菩萨当何所依?维摩诘言菩萨于生死畏中,当依如来

    功德之力。

    菩萨为度众生而入生死,生死为大怖畏,问于生死畏中,菩萨当何所依恃?维

    摩诘答,当依如来功德之力。如来功德难可称量,如释迦如来为度众生,舍头目脑

    髓,饲虎喂鹰,三千大千世界,无处不是如来舍身命处。菩萨于生死畏中,当忆念

    之。

    又问,欲依如来功德之力,当于何住?答曰,当住度脱一切众生。

    佛之功德,为度一切众生。菩萨依如来功德之力,亦应住于度脱一切众生,莫

    如二乘,畏生死苦也。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答曰,除其烦恼。

    烦恼者,无明也。欲除众生烦恼,即令众生破无明也。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答曰,当行正念。

    正念者,无无明邪念也。若能正忆念,则无明烦恼除矣。

    又问,云何行于正念?答曰,当行不生不灭。

    何谓不生不灭?下文自答。

    又问,何法不生,何法不灭?答曰不善不生,善法不灭。

    不善者恶法也。换句话说,恶法不生,善法不灭,便是行于正念。

    又问,善不善孰为本?答曰,身为本。

    以受五阴身故,乃有善不善业,故身为其本。

    又问,身孰为本?答曰,欲贪为本。

    欲贪者,爱也。以爱润生,故受五阴身也。

    又问,欲贪孰为本?答曰,虚妄分别为本。

    诸法实相,性本空寂。众生虚妄分别其幻相,乃生欲贪也。

    又问,虚妄分别孰为本?答曰,颠倒想为本。

    一切法缘起性空,唯是假名,而众生虚妄执为实有,皆颠倒想也。由颠倒想,

    生虚妄分别。由虚妄分别,生欲贪。由欲贪,妄受五阴身。由五阴身,造善恶业。

    由恶法生善法灭,而失正念。由失正念,而起无明烦恼。以无明烦恼,而落入众生。

    又问,颠倒想孰为本?答曰无住为本。

    诸法缘生,无有自性,法无自性,即便空寂。于空寂中,不应有住。众生颠倒

    ,妄生住著耳。约由真起妄而言,故曰颠倒想以无住为本也。

    又问,无住孰为本?答曰,无住则无本。

    法无自性,即是毕竟空,毕竟空云何有本?故曰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

    住本,众生迷惑颠倒,妄立一切法也。菩萨不尔,如实知一切法缘起性空。所以说

    ,于毕竟空中,炽然建立一切法也。

    【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闻所说法便现其身。即以天华散诸菩萨

    大弟子上。华至诸菩萨即皆堕落。至大弟子便著不堕。一切弟子神力去

    华不能令去。】

    时维摩诘室有一天女,见诸大人者,诸贤圣故称大人。(有本曰见诸天人,谨

    供读者参考)天女闻诸菩萨说法,便现其身,即以散花供养。

    法以心现,花至诸菩萨,即便堕落。以诸大弟子心有著故,花便著身不堕。一

    切弟子神力去花,而不能去。由此可见,大小乘之不同也。

    【尔时天女问舍利弗。何故去华。答曰。此华不如法是以去之。】

    天女问舍利弗,何故去花?答言,此花不如法。

    律制散花供养时,若世尊在座,花著世尊身无妨。若著余人身,应拂落之。若

    世尊不在座,花著上座身无妨,若著余人身,应拂落之。舍利弗尊律,故回答此花

    不如法。

    【天曰。勿谓此华为不如法。所以者何。是华无所分别。仁者自生分别想

    耳。若于佛法出家有所分别为不如法。若无所分别是则如法。】

    天女言,勿谓此花不如法,何以故?此花无所分别。因为诸法缘生无性,法既

    无性,焉有分别?皆因心生分别,是故分别于法耳。所以法无分别,仁者心自生分

    别也。随佛出家,薰沐佛法,不应有分别心。若以分别心,见分别法者,则不如佛

    法矣。若无分别心不生分别见,是乃为如佛法。

    【观诸菩萨华不著者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譬如人畏时非人得其便。如是弟

    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得其便也。已离畏者一切五欲无能为也。结习

    未尽华著身耳。结习尽者华不著也。】

    观诸菩萨已断一切分别想,故花不著也。如人畏惧时,先自怯弱,故非人得其

    便。诸弟子畏生死,故色声香味触五尘得其便。若已离畏者,五欲不能得其便也。

    结习未尽,如声闻乘人,畏生死著涅槃,花乃著身。菩萨结习尽者,花不著也。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其已久如。答曰。我止此室如耆年解脱。舍利弗言。止此久耶。天曰。耆年解脱亦何如久。舍利弗默然不答。天曰。如何

    耆旧大智而默。答曰。解脱者无所言说。故吾于是不知所云。】

    舍利弗言,天止此室,已经多久了?答曰,如耆年解脱。

    耆年者,尊称舍利弗也。出家始至九年,为下座。自十年至十九年,为中座。

    二十年以上,为上座。满五十年,称为耆年。解脱者无为,无为者无生住灭,故无

    久无近。换句话说,天女答意谓,我住此室,无久近之相也。

    舍利弗言,如此说来,汝止此室已很久了。天反问曰,耆年解脱,是如何久远

    呢?当知解脱无为,无久远相,所以舍利弗默然不答。

    天女问言,耆旧(耆年)于声闻中,智慧第一,为何默然?舍利弗言,解脱者

    离言语相,故我不知所云。

    【天曰。言说文字皆解脱相。所以者何。解脱者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文字

    亦不内不外不在两间。是故舍利弗。无离文字说解脱也。所以者何。一

    切诸法是解脱相。舍利弗言。不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乎。天曰。佛为增

    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耳。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是解脱。舍利弗言善哉善哉。天女。汝何所得以何为证辩乃如是。天曰。我无

    得无证故辩如是。所以者何。若有得有证者即于佛法为增上慢。】

    言说文字,何故皆解脱相?以言说文字皆缘生无性,若法无性即解脱相。解脱

    相即是空相,故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两间。言说文字无性即空,故亦不在内不在

    外不在两间。

    是故舍利弗!莫离文字说解脱,应知文字无性,当体即是解脱。若离文字外有

    解脱者,其解脱相即是断灭。一切法无非缘生无性,故一切诸法,皆解脱相。

    舍利弗问言,佛说离淫怒痴得解脱。汝不以离淫怒痴为解脱吗?

    天女言,佛为增上慢人说离淫怒痴为解脱。若无增上慢者,佛说淫怒痴性即解

    脱。

    增上慢者,于法未得言得,未证言证。不思议佛境界经云,一切法毕竟空不可

    得,二乘人于中言得言证,故为增上慢人。何故淫怒痴性即解脱?以淫怒痴性无性

    不可得,故即解脱也。

    舍利弗叹言,善哉善哉!汝何所得,以何为证,能有如是辩才呢?我们已经知

    道,法性空无所有,于中无得无证。若起有得有证之心,便是增上慢人。故天女答

    言,我无得无证,若有得有证,于佛法中便是增上慢人。

    【舍利弗问天。汝于三乘为何志求。天曰。以声闻法化众生故我为声闻。

    以因缘法化众生故我为辟支佛。以大悲法化众生故我为大乘。舍利弗。

    如人入瞻卜林唯嗅瞻卜不嗅余香。如是若入此室。但闻佛功德之香。不

    乐闻声闻辟支佛功德香也。舍利弗。其有释梵四天王诸天龙鬼神等入此

    室者。闻斯上人讲说正法。皆乐佛功德之香发心而出。舍利弗。吾止此

    室十有二年。初不闻说声闻辟支佛法。但闻菩萨大慈大悲不可思议诸佛

    之法。】

    舍利弗既闻天女言无得无证,不知天女所为究系何乘,故有此问。

    无上佛乘无有决定,随机应现,理事圆融。经云,无有定法,是名阿耨多罗三

    藐三菩提,故天女答言,以应机度化故,我有时现为声闻,有时现辟支佛,有时现

    大乘,无有决定,应机示现耳。

    其实唯一佛乘,无声闻缘觉乘也。譬如入瞻卜林,不嗅余香。瞻卜花极香,有

    云瞻卜花虽萎,犹胜余花香。若人入此室者,但闻佛功德香,不乐闻二乘功德香也。

    释梵四王,及诸天龙鬼神入此室者,闻斯上人说法,皆乐佛乘,发无上菩提心

    而出。

    吾止此室十有二年。前以理答,故云解脱无久无近。理不碍事,今以事答,故

    云十有二年。居此室十有二年,未闻二乘小法,但闻大乘不思议诸佛之法。

    【舍利弗。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何等为八。此室常以金色光照昼

    夜无异。不以日月所照为明。是为一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入者不为诸

    垢之所恼也。是为二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有释梵四天王他方菩萨来

    会不绝。是为三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说六波罗蜜不退转法。是为四

    未曾有难得之法。此室常作天人第一之乐弦出无量法化之声。是为五未

    曾有难得之法。此室有四大藏众宝积满。赒穷济乏求得无尽。是为六未

    曾有难得之法。此室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阿佛。宝德。宝炎。宝

    月。宝严。难胜。师子响。一切利成。如是等十方无量诸佛。是上人念

    时。即皆为来广说诸佛秘要法藏说已还去。是为七未曾有难得之法。此

    室一切诸天严饰宫殿诸佛净土皆于中现。是为八未曾有难得之法。舍利

    弗。此室常现八未曾有难得之法。谁有见斯不思议事。而复乐于声闻法

    乎。】

    今八法,文显易明,不多解释。

    【舍利弗言。汝何以不转女身。天曰。我从十二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当何所转譬如幻师化作幻女。若有人问何以不转女身。是人为正问不。舍利弗言。不也。幻无定相当何所转。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有

    定相。云何乃问不转女身。即时天女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令如天女。天

    自化身如舍利弗。而问言。何以不转女身。舍利弗以天女像而答言。我

    今不知何转而变为女身。天曰。舍利弗。若能转此女身。则一切女人亦

    当能转。如舍利弗非女而现女身。一切女人亦复如是。虽现女身而非女

    也。是故佛说一切诸法非男非女。】

    声闻人取相,不知诸法实相无相之理,故问天何以不转女身。天曰,我从十二

    年来,求女人相了不可得。谓于大乘法中,如实知法相如幻,无有定性。如幻师化

    作幻女人,女人相如幻无实,云何可转?故汝兴此问,非为正问也。

    一切法皆复如此,法相如幻,无有定相。以无定相故,随缘能为一切法作相。

    是故无相随缘能现相,相随缘现,而实皆无相。

    天以神通力,变舍利弗为天女相,天自化身为舍利弗相。问言,舍利弗!汝何

    以不转女身?

    舍利弗以天女像答言,此皆幻化无实,我尚不知有女相,何能转女身耶?意思

    是说,于此幻相中,我尚不知转变为女,何能以女转变为男呢?此系天女以神通力

    ,令舍利弗自悟也。

    天言,如果舍利弗能转此如幻之女身为男,则一切女人当亦能转如幻之女身为

    男也。当知一切相如幻,无所转也。故知汝舍利弗实非女而幻现女身,一切女人亦

    实非女而幻现女身也。故佛说一切法非男非女,皆悉无相也。

    【即时天女还摄神力。舍利弗身还复如故。天问舍利弗。女身色相今何所

    在。舍利弗言。女身色相无在无不在。天曰。一切诸法亦复如是。无在

    无不在。夫无在无不在者佛所说也。】

    天女还摄神力,幻相即息。问舍利弗言,女人色相今何所在?舍利弗言,女人

    色相无在无不在。

    因为诸法实相,性空无所有,故曰无在。随缘幻现,遍一切处,故曰无不在。

    天言,一切法亦复如是,无性随缘幻现遍满十方,十方幻现,还归无性,此是佛说

    也。

    【舍利弗问天。汝于此没当生何所。天曰。佛化所生吾如彼生。曰佛化所

    生非没生也。天曰。众生犹然无没生也。舍利弗问天。汝久如当得阿耨

    多罗三藐三菩提。天曰。如舍利弗还为凡夫。我乃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

    菩提。舍利弗言。我作凡夫无有是处。天曰。我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亦无是处。所以者何。菩提无住处。是故无有得者。舍利弗言。今诸佛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得当得。如恒河沙。皆谓何乎。天曰。皆以

    世俗文字数故说有三世。非谓菩提有去来今。天曰。舍利弗。汝得阿罗

    汉道耶。曰无所得故而得。天曰。诸佛菩萨亦复如是。无所得故而得。】

    舍利弗问,汝于此取灭后,当生何处?天女答言,佛化所生,吾如彼生。

    当知佛所化生者,非实也,无有生也。一如上来意,生灭者皆如幻化,实无生

    灭也。故舍利弗言,佛化所生,非为实有,非没灭亦无生也。天女言,一切众生,

    皆复如此,无没灭亦无有生。

    舍利弗问言,汝多久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我们知道,毕竟空义,是名无上菩提。不可得义,是名无上菩提。无生无灭义

    ,是名无上菩提。不增不减义,是名无上菩提。无欠无余义,是名无上菩提。横遍

    竖穷义,是名无上菩提。今舍利弗以有所得心问何时证无上菩提,依然是增上慢见

    地。

    天言,如舍利弗还为凡夫。凡夫者,缘生无性,故实非凡夫,只是假名凡夫而

    已。舍利弗既已证圣,不再迷惑,故曰我作凡夫无有是处。天女言,汝既知此道理

    ,当知我得无上菩提,亦无有是处。所以者何?无上菩提毕竟空,无有住处,不可

    得故。

    舍利弗问,若如此者,今诸佛已得当得无上菩提,应作何解释呢?天女答言,

    此皆以世间言语文字数,说有去来今,非菩提有去来今也。

    “数”是分别有法之智慧,如称萨婆多有部为数人。文中意云,以世俗人执文

    字相为实有,谓有三世,非菩提有去来今。

    天女欲令舍利弗自悟,故问曰,汝舍利弗,得阿罗汉道吗?舍利弗言,我得阿

    罗汉,是即证无所得。因为证入无所得,方得阿罗汉道。金刚经云,阿罗汉不应作

    是念,我得阿罗汉道。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不名阿罗汉。

    天女曰,如是如是,诸佛菩萨亦复如是,以无所得而谓得也。

    【尔时维摩诘。语舍利弗。是天女已曾供养九十二亿佛已。能游戏菩萨神

    通。所愿具足得无生忍住不退转。以本愿故随意能现教化众生。】

    维摩诘显天女实德,令众敬仰。天女已曾供养九十二亿佛,深植德本。已能游

    戏菩萨神通,菩萨大愿具足,得无生忍,住不退转,已是大菩萨。以本愿故,随意

    现化世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