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自利乎?利他乎?
    五、自利乎?利他乎?

    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我们都有各自的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不论有没有学佛,都不应该放弃自己的责任。否则,纵然修行修得不错,但从利益社会的角度来看,却不曾起到一个佛教徒所应发挥的作用。大乘佛教的修行,要求佛弟子在自利的同时,进一步利益社会大众,这也是佛法在人间弘扬的必由之路。菩萨道的精神正是在利他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佛菩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众生,所得到的功德也都回向众生。

    遗憾的是,社会上很多人都认为佛教徒是自私自利的人,认为他们抛弃父母妻儿,只图个人清闲,不承担家庭责任,不过问社会疾苦。那么,学佛的人究竟是自利还是利他?

    一、什么是利益?

    世间的人,尽管奋斗的目标不同,但都逃不脱名利二字。正如孟子所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利益是有情生存的基础。即使是出家人,也必须“衣食住用”四事具足才能安心修道。更何况凡夫都是血肉之躯,需要饮食来长养色身,需要服装来御寒,需要住房来遮蔽风雨,还需要适当的生活用具。尤其在今天这个社会,我们要跟上时代的发展,使佛法得到更好弘扬,也需要有相应的科技设备和物质条件。

    对利益的追逐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历史,并且确实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提高了整个人类的生活水准。经济发展的正面意义固然值得肯定,但在另一方面,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心灵危机也远远超过了历史上任何时代。

    自我中心主义的盛行,使得自私自利瘟疫般侵蚀着人类的心灵。在个体之间,表现为当代社会的缺乏温情;在群体之间,表现为世界范围内的冲突与战争。在当今世界,基于扩张需要而制造的核武器,已经足以毁灭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可以想象,一旦这些核武器因为某些国家的利益被使用时,势必对整个人类的和平与安定构成莫大的威胁。

    这就涉及到义和利的关系。

    二、义与利的关系

    孟子周游列国期间,诸侯们关心的并不是他的政治主张,而是孟子究竟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利益。可孟子却认为:“王何必曰利?”如果只知维护自身利益,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就会更趋尖锐,所以主张以仁义道德来治理国家。

    利益和道德是否冲突,是否对立,是否如鱼和熊掌般不可兼得呢?以佛法的立场来看,这两者并不矛盾,关键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去获得利益。

    前面说过,人的行为有善、恶、无记三种。善的行为不仅对现实人生有利,更能惠及我们的未来。当我们布施的时候,既能在当下给双方带来快乐,而运用自己的力量帮助他人获得利益,这善的种子,还会在将来继续开花结果。反之,对人对己,对此世、他世皆无益的行为就是恶行。若是为了眼前的享受去杀人抢劫,不仅今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所造下的恶业还会继续带到我们的来生。佛法的因果观贯穿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过去生种下的因,导致今生的果;今生种下的因,又招感未来的生命状态。如果造恶后不知悔改,就会使生命陷入恶性循环之中。

    善恶行为是和利益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当我们为别人提供帮助时,首先要考虑自己的行为能否给对方带去安乐,既要随顺众生,又不能失去原则,盲目顺从他人的不合理要求。比如吸毒者请你为他提供海洛因,尽管毒品能为他带去暂时的快感,但无论从法律还是健康的角度出发,毒品都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如果一味随顺,只能促使他在罪恶的泥淖中越陷越深。所以,当我们利益众生时,要有智慧去分辨是非善恶,不仅让对方得到满足,还要检查这一行为是否符合自他双方的利益。

    同样的道理,我们对利益的追求,也要用发展的眼光来判断和抉择。正当的利益,不仅要使自身得到安乐,使我们周围的人得到安乐,使国家和社会得到安乐,更应该使我们未来的生命得到安乐。

    义和利是相互的,义是人类获取利益时所应遵循的标准和原则,而利则是对义的实践所产生的果实。

    三、佛教徒讲求利益吗?

    有些人以为学佛就意味着对世俗责任的放弃。没有学佛前,事业做得轰轰烈烈,学佛后立刻走向另一个极端,事业放弃了,家庭责任放弃了,这种认识实在是大错特错。

    如果是通过正当途径和辛勤劳动获得的财富,经典中称作净财。对于这样的净财,作为佛教徒也不必避之惟恐不及。因为财富也是行菩萨道不可或缺的工具,有了足够的资粮,我们才有能力造福社会大众。

    对于在家信徒来说,职业的选择非常重要。整个佛法修行的纲领不外乎八正道,它包括了我们的身、口、意三业。其中,正见是正确的人生观念,正命则是指正当的谋生手段。

    很多在家居士都乐意布施,无论是助印经书还是建寺院、塑佛像,都能慷慨解囊,但却不注意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正当与否。所谓正当,有两个标准,首先看是否在法律允许的范围之内,但作为佛教徒来说,还有更高的要求,要根据戒律的规范来衡量。

    比如杀生的职业,以世间的标准来看,也是三百六十行之一。但佛弟子若是从事这样的工作就很不应当,会使我们在赚钱的同时,造下了很多罪孽。我在弘法的过程中曾接触到一些在家居士,一方面做很多好事,一方面却在从事着和杀生相关的职业。他们来向我请教:“若是用这些钱去修布施,去供养三宝,将来还会不会遭到恶报?可不可以将功赎罪?”根据因果的规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行善能招感善报是肯定的,但所犯下的罪业也必须由自己来承担,种如是因,得如是果。虽然布施会给你带来财富,但杀生的果报也同样不可避免。就像有些富豪,腰缠万贯却百病缠身,生不如死,到果报现前之时,想用金钱来买健康恐怕也办不到了。所以,我们在选择职业时,一定要符合法律和戒律的规范,在原则问题上切不可掉以轻心。由此类推,与偷盗、邪淫、妄语等戒律所禁止的行为有关的职业都是不如法的,不属于正命的范畴,学佛者不应盲然从事。

    佛教强调因果,人生的一切都离不开因缘果报。有句话叫做:“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不管怎样积聚财富,到临终之时,唯一能带走的就是我们造下的业因。古人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多做善事,就是积集我们的福德。反之,“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通过不正当谋生手段来获取财富,最终将得不偿失。

    除了我们在生活中可以获取的利益,佛经中还处处以较量功德的方式告诉我们学佛的利益。《金刚经》告诉我们:“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宝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以此般若波罗蜜经,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于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万分,乃至算数譬喻,所不能及”。由此可见,读诵、弘扬佛经的功德不可思量,财施功德有限,法施的功德无量。其他如《地藏王菩萨本愿功德经》、《普贤行愿品》等等,也都有类似的说明。

    说到利益,还涉及到思想境界的问题,即不能对我们所做的一切有所执著。社会上的人每做一件好事,总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叹和恭维,要知道对名的希求也是我们修行的障碍。若为人读诵、讲解经典时有心追求利益,那么所得就很有限。反之,如果没有掺杂私心杂念,得到的功德和利益就会象虚空那么广大。

    正如《金刚经》所说:“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佛陀要求我们在布施时做到“三轮体空”,首先要没有布施的我,若是菩萨在布施时“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就会生起贡高我慢,对被施者失去平等之心,所做的一切也只能招感人天福报,和菩萨道的修行是不相应的;其次是没有接受的对方,作为菩萨,不管受施者是冤是亲,都应一视同仁;第三是不计较布施的物品,无论贵重与否,只要对方需要就慷慨施予。如果能做到施者、受者、施物三方都空的话,布施的行为才是圆满的。不执着功德,不等于没有利益,相反,正因为不着相,所得到的利益更是不可思议。只有本着无所得的心,所修的善法才是清净无染的。

    四、学佛仅仅是自利吗?

    在世人眼中,佛教徒的清净无为似乎是自私自利的表现,这种看法实在有失偏颇。

    佛教有大乘与小乘之分。乘是指运载的工具,小船只能自己乘坐,大船则能帮助更多的人到达彼岸。在学佛的人中,每个人的因缘和发心都不同。其中有偏向自利的发心,如声闻缘觉的修行,也称小乘;也有偏重利他的的发心,如菩萨道的修行,也称大乘。

    以发心来衡量,声闻乘发的是出离心。由于“观三界如火宅,视生死如冤家”,因而生起极大厌离之心。他们急于脱离生死,认为成佛之道遥远难行,只求灭除烦恼,证得涅槃,不再来生死中轮回。声闻乘的修行内容主要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由持戒而后生定,又由定而生慧,将生命内在的智慧开发出来,从而证得宇宙人生的真相。这样的小乘行者亦被称为“自了汉”,和菩萨的发心相比,他们的确有相对自私的一面。

    而菩萨乘更强调的是菩提心,因为佛陀出世的本怀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佛陀当年在菩提树下成佛后,为众生说法四十九年,使无数众生因听闻佛法而获得解脱。诸佛菩萨无量无边的功德,都是由菩提心而生。所以,对于修学佛法的人来说,发心是至关重要的。

    学佛发心要大,要“志当存高远”,但落实到具体的修行,则须严格依照次第,由人天乘进而声闻乘,最后进入菩萨乘。地基打得越牢固,发展也就越稳妥。人天乘是三乘佛法的基础,就像太虚大师所说的那样:“人在即佛成,是名真现实!”

    在藏传佛教中,将三乘归纳为三士道。下士道相当于人天乘,修学要领为受持五戒十善,念死无常及归依三宝,因为“五戒十善,是通往人天去路的护照”。中士道相当于声闻乘,由怖畏恶趣而生起极大出离心,依戒定慧三学成就声闻缘觉的果位。上士道相当于菩萨乘,从菩提心出发,广修六度四摄、四无量心等善法,成就圆满佛果。

    大乘与小乘的区别也是在于发心,而不是修学的法门。五戒十善虽是人天乘的善法,但若是以大乘的发心来修,不是着眼于人天福报,而是以利乐有情为己任,一样可以作为成佛的资粮。

    菩提心就是自利利他之心,就是自觉觉他之心。我们发菩提心,修菩萨行,就不能仅仅满足于自身的解脱,还要以六度四摄帮助众生觉悟,使众生共同离苦得乐。所以,菩萨是在利他中完善自身,在利他中积累成佛的资粮,最终证得无上正等正觉。

    所以说,一味的自利不是真正的佛弟子所应追求的,因为学佛就是要学佛所行,而每一位佛菩萨的行为,都体现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五、自利与利他

    自利就是一切行为都从个人利益出发,反之,利他就是处处为别人着想。

    1、自利与利他的关系

    很多人总以为自利与利他是矛盾的。若是满足他人的利益,必然会伤害到自己的利益,反之也是同样。那么,自利与利他究竟是不是对立的呢?

    对利益的追求可以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一方面,利己的行为会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对他人的伤害,在整个社会都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今天,急功近利的自私行为比比皆是:假药的泛滥危害了众多病患者的健康;工农业的污染破坏了地球的环境;对暴利的牟取使不法商业行为充斥市场……更有甚者,将自己的幸福完全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如战争的发动者,为了实现个人称霸世界的野心,不惜侵犯别国的领土和主权,使无数人丧身于战场,给人间造成了惨痛的灾难。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个人利益与他人的利益是完全对立的。

    但另一方面,正当的利己行为同时也可以利益他人。就我们的生活方式而言,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早已成为历史,每个人的生存都必须依赖他人的劳动成果,在此同时,我们的劳动也在被更多的人分享,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的人,都不能脱离相互依存的关系。

    2、众生只知自利,因此不得解脱

    世人由于对我的执著,而进一步执著于我的钱财、我的事业、我的家庭,念念都以自我为中心,由此而生起种种分别,将个人与他人的利益分得清清楚楚。只要于我有利,就用尽心思去争取,如政界的勾心斗角,商界的尔虞我诈,即使在被称为“象牙塔”的校园,人们也常常为了职称的评定、待遇的高低而明争暗斗。

    所有的社会问题,都离不开利益的争斗。众生凡事只从自己的利益出发,结果造下很多恶业。却不曾想到,我们追求的任何利益,都不能逃脱无常的结局。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正代表了财富的无常;“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则代表了权利与地位的无常;至爱亲朋的反目,又体现了人际关系的无常。

    世间有很多人,在得失计较中失去了心境的安宁,只知自利,乃至损他,舍不得把身心献给社会,舍不得对他人付出爱心。也有很多人,生活条件非常优越,却只知道挥霍享乐,不懂得布施修福,终日在醉生梦死中消耗自己的福报。或是一生以守财为乐,使财富失去了应有的用途和意义。这些人就是太看重自己的利益,虽然拥有物质的富足,但在精神上却贫乏得可怜。世间财本应为世间所用,财富要用来多行布施,广结善缘,用得有智慧,用得有意义,才是修福的正当途径。

    所以,作为佛弟子应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将眼光局限于个人。正因为能舍,才能有所得。

    3、菩萨只知利他,而得大自在

    诸佛菩萨正是以利益众生为己任,在利他中成就自己,最终获得解脱自在。所以说,我们为他人所作的一切,无不是在成就自己的道业。

    利他是大乘佛法的要领,我们的起心动念都以此作为参照。如果学佛只是为了自利,为了自己寻求安乐,所修的善法也只能带来人天福报。一旦把自私的我打破,就能容纳他人,容纳社会大众。如果我们能够将利他的精神发挥到这种程度,就是具足了菩提心,思想行为就是在向佛菩萨靠拢。

    身为佛教徒,应该本着无我的精神,以众生的利益为利益,以众生的事业为事业。将每个众生的需要当作是自己不容推卸的责任。佛陀在因地的修行中,不计代价地付出,唯一的愿望就是救度一切众生。所以说,诸佛菩萨都是为众生而修行,为利益众生而成佛。

    只有具足了奉献的精神,才能升华自身的人格,才能真正将佛法运用在生活中,实现“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悉离苦”的菩萨行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