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释四念处
    总释四念处

    一、《大念处经》普受重视

    此次禅修我特别选择讲解《大念处经》1,巴利经藏中说明“四念处”的有二经,分别在《中部》与《长部》,因为《长部》中的内容较详细,所以称为《大念处经》。《大念处经》归纳了佛教最重要的道理,是了解修行最重要的经典。希望大家在修行的过程中,能运用四念处的智慧,那么所有的阻碍都会成为修行的助力,每个方法都能成为解脱的方法。

    在南传佛教2没有任何一部佛典,如《大念处经》般受到重视,就像北传佛教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或《金刚经》。在南传佛教,人们相信如果能学习、背诵、修习《大念处经》,功德大于修习其他经典,因为所有的佛法都包括在四念处中,如果能了解四念处的修行,就能了解真实的佛法。

    例如:在斯里兰卡,很多居士有在家里抄写、背诵《大念处经》的习惯。寺庙也会搜集这些手抄的《大念处经》,有的已保存了三百年或五百年。佛教徒相信抄写、背诵、修习四念处是最好的、最直接的修行法门,可了解真实的佛法,解脱轮回的痛苦。

    《大念处经》的特色是佛陀直接阐述解脱之道,而其他的经典多半是随缘教化,或依布施、持戒、习定、修慧,先说基本的道理,再说较深的、无我的“法”。《大念处经》从从始至终都讲说解脱的道理,除此之外,《大念处经》并无其他内容。

    二、说法地点的殊胜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拘楼国剑磨瑟檀城中此经是佛陀住在拘楼国(Kuru)3的剑磨瑟昙城(Kammasadhamma)时所开示的。剑磨瑟昙城外,有片水草丰足、景色宜人的大树林,佛陀就住在那里,而至城中托钵。

    拘楼国是个非常殊胜、具有福报的地方。此处临近喜马拉雅山,大树成林,气候凉爽,很适合修行。由于气候宜人,物产富饶,居民丰衣足食、身心健康,欢喜布施修行,累积波罗蜜,且智慧力强,能接受深奥的教理。因此佛陀特别在此地教导四念处,阐述二十一种解脱的方法4,使得一般老百姓、贩夫走卒、农夫或未受教育的人,大家都努力修习四念处。注释书5中说,连在河边洗衣的妇女碰面时都会互相询问对方:

    “你修什么念处?”当回答是修那一念处时,会赞叹对方:“你能这样修行,生命是多么有意义呀!”如果回答是:“我没有修任何处”。对方会惋惜地说:“你没有修法,这样生命是多么没有意义呀!”连洗衣的妇女都会努力修行。所以,了解深奥佛法的条件是闻法,有闻法才能实践法,实践法才能解脱烦恼。因为拘楼国的人民闻法的条件圆满具足,气候适宜、物产丰饶,平时都已经闻法、修法,能了解最深的法,所以佛陀直接讲说深奥的法,不讲其他入门的准备。

    三、四念处是“唯一的道路”

    《大念处经》一开始,佛对诸比丘说:“此是唯一道路”(ekayana-magga)11就字面意义而言有“一行道”、“一乘道”的意思,指四念处的修行是“一乘道”,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加行12可以使我们实践涅槃(Nibbana)13。所有的善法、法门都包括在内,了解四念处才能了解“无我”,了解“无我”才能体证涅槃。

    ekayana-magga一词在注释书举出多种解释:

    (一)它是单一的道路,不分岐的路,循此路可达解脱。

    (二)独自行走之路,无有同伴。

    (三)此是“那个人的路”,“那个人”意指“佛陀”,亦即这条路是佛陀发现的。

    (四)此是“唯一的路”,它只导向唯一的目的地──涅槃。

    所以它可以译为“唯一的路”、“单一的路”、“无比的路”、“直接的路”。除了这一条路以外,没有其他的途径可以实践涅槃。

    四念处的每个方法都包括止观14的修学,修习四念处即是修习止观,止观成就则四念处成就,止观不成就则四念处不成就。就止观的修行而言,止观是四念处的加行;就四念处而言,四念处是实现涅槃的加行。有四念处才会有涅槃的经验,若无四念处就无涅槃的经验。了解四念处,修行止观的条件才可能成熟,才可能深入法的境界。所以,四念处的修行和止观的修行,两者是无法分开的,止观和四念处让我们实践无为法15的境界。

    为何说四念处让我们实践无为法的境界呢?因为了解无为法即了解中道16,中道就是八正道,而四念处与八正道是不能分开的,四念处是了解八正道的法门17,是八正道最重要的加行,若无四念处的加行,则无法实现八正道,便无法了解中道、无为法,终究无法解脱苦,以实践出家修行的目标。所以,要清楚了解这其中的关联。中道是八正道,八正道是靠四念处的修行才能成熟,所以四念处是八正道很重要的资粮。如果没有四念处的修行,则八正道不能成熟,我们便无法入涅槃的境界。

    四、修习四念处的七种利益

    修习四念处的利益是:“使众生清净、超越愁悲、灭除苦忧、成就正道、体证涅槃。”

    (一)使众生清净

    “使众生清净”是使受到贪、嗔、痴等烦恼所污染的众生,得以净化。众生如何清净?修习四念处,心时时保持正念便能清净。在什么情况下心能持续地清净?只有在涅槃的境界,心才能不断地清净,否则心仍会受到污染。因四念处能让众生清净,所以是引导朝向涅槃的一条道路。因此一定要修四念处,以四念处的修行来实现究竟清净、实现涅槃,这是第一种利益。这里可以举鸯掘魔罗(Aggulimsaia)18的例子说明,他是佛陀时代的大恶人,因为内心受污染,造作很重的杀业,杀害了九百九十九人。后来经过佛陀的诱导度化,靠四念处的修行,清净身心,实现涅槃。他的恶业被善业所净化,内心没有丝毫的污染。所以,修习四念处能使众生清净。

    (二)超越忧愁

    第二种利益是超越忧愁,注释书提到一个很有名关于山达帝大臣(Santati)的故事19。山达帝是憍萨罗国王的大臣,因在边境打退外患的入侵,波斯匿王很高兴,就大为奖赏,又赐给他一位善于歌舞的美女。山达帝很爱这位美女,带著她出城游玩,经过城门时,遇见入城托钵的世尊。佛陀告诉阿难:“山达帝今晚会证悟阿罗汉果20,随后在空中入般涅槃。”大家都很好奇,因为耽于欲乐的山达帝,怎么可能当晚成就阿罗汉入涅槃?

    山达帝与美女在城外花园玩乐,正当弦歌妙舞时,美女突然瞠目张嘴倒地而亡。山达帝看到最心爱的美女突然死去,非常忧愁、伤悲,于是去请求佛陀为他开解。佛陀知道他开悟的因缘已经成熟,便为他开示,并诵出偈文:“清除过去事,未来不生起,不执此二者,安详步道旅。”

    山达帝听了佛陀的开示很快就开悟,成就了阿罗汉、四无碍解智21与诸神通22。他检查自己的寿命,知道当晚就要入涅槃,便盘腿上升空中,向大众宣说自己在过去世所累积的善业、善行。然后在空中入火遍三昧23,而后般涅槃。由于过去功德的累积,他在今世修习四念处,运用世间的智慧与出世间的智慧,因而成就涅槃,得四无碍智。当然他过去所有的功德,与修行所成就的波罗蜜24,都是他今世成就的重要因缘。这是由修习四念处而超越忧愁的故事。

    (三)超越悲伤

    修行四念处能超越悲伤,正如《法句经》的注释书中提到悦行(Patacara)25的故事。悦行是王舍城某位富商的女儿,她与家里的男仆相恋,但父母无法接受,认为女儿应嫁给富贵人家才行。于是悦行与恋人离家私奔到远方,住在茅篷,她的丈夫每天上山砍柴维生,过著简单的生活。不久她怀孕快要生产了,由于家里太穷,没有人手可以帮忙,于是她决定回娘家待产,但是丈夫不答应,怕她的父母不让她回家。分娩的日子近了,她趁丈夫上山砍柴时不告而别。丈夫回家后看不到妻子,便去追她,她只好与丈夫回家,半途在森林中产下孩子。过了一年,她又要生第二个孩子了,同样请求丈夫让她回娘家生产,丈夫还是不答应。于是她自己就带著大儿子上路,丈夫随后赶来,终于追到她。那时突然下起暴风雨,丈夫拿著斧头四处寻找可造遮雨处的材料,没想到却被毒蛇咬死。她在风雨中辛苦的产下孩子,未见到丈夫回来,就带著两个儿子上路。在路边看到死去的丈夫,一边哭泣一边继续行程。

    一行人来到河边,由于大雨暴涨,小溪变成大河,水流湍急。她先把大儿子放在岸上,背著小儿子渡河,将小儿子放在对岸后,再赶快回头接大儿子。这时老鹰看到小儿子像块嫩肉,就俯冲而下把他抓走,她在河心看到了,便对著老鹰挥手大喊“咻!咻!”,想赶走老鹰。大儿子看到母亲挥手,以为是对他招手,于是冒险涉水,当场被河水冲走。死了丈夫的悦行,眼看二个儿子都死了,她非常悲伤,决定继续回家。还未到王舍城,在路上碰到从王舍城来的人,就问起她家里的消息。他们告诉她不幸的消息,昨晚的暴风雨吹倒了她娘家的屋子,倒塌的屋子将家人都压死了,亲友们正在火葬台将尸体火化。她一听到这消息,当下就发疯了,扯下自己的衣服,披头散发地在城中到处狂走。偶然的机缘,当她经过祇园精舍时,佛陀正为众弟子开示,她看到佛陀,内心立刻深受感动,很自然地走近想要礼佛,比丘们欲上前阻止这疯女人。佛陀说:“不要阻止她,让她来我这里。”佛陀便为她说法。佛陀说:“遭受死亡逼迫者,父子亲朋非凭借,其他亲近者亦然,无一真正归依处,明智持戒诸佛子,即应勤修涅槃道。”(《法句经》288-289偈)。她并非普通人,过去的波罗蜜已然成熟,听了此偈颂便开悟、得须陀洹果26。她出家成比丘尼,佛陀教导她观照五蕴无常、苦、无我的本质。她精进用功观照生灭无常,因为她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已聚集所有的功德,于是很快证悟阿罗汉果与四无碍解智。这是依四念处而修行,经由对无常、无我的了解,而远离悲伤的故事。

    (四)灭除痛苦

    修习四念处有助于灭除痛苦,就如舍卫城提舍(Tissa)的例子。在佛世时,舍卫城有个富人,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很有善根福报,闻法后舍弃四亿家产出家,在森林修行。他有个弟弟,弟媳妇担心大伯会回来继承家产,就雇用杀手去加害他,这样所有的家产就可以由他们夫妇继承。那些杀手到森林去寻找提舍,当找到他时便说“贤者!你准备就死吧!”提舍问:“你们为什么要杀我?”杀手们回答后,提舍说:“我保证不会逃走,请给我一夜的生命。”杀手们问:“在这样的大森林里,你如何保证不会逃走?”于是提舍就拿一块大石头,把自己的双脚骨砸碎以示决心,杀手们因此相信了他。虽然他的脚骨碎了,受到极大的痛苦,但是他克服苦受,思惟戒清净,依此思惟,感受法喜,接著修习止、观,到了隔天日出时,便成就阿罗汉。虽然他的身体疼痛万分,但心已经不会感到苦受,因为他已圆满出家的目标而实践涅槃。这就是修习四念处灭除痛苦的例子。另外还有个灭除痛苦的故事,有位年轻比丘在林中修行,不幸被老虎咬去,老虎撕咬他的身体,虽然他身受剧痛,但是他依然修习四念处,努力专注根本业处,不去理会身体的痛苦,培育定力后,修习观禅,思惟名色法无常、苦、无我的本质,由于已累积了足够的波罗蜜,就在老虎的口里成就阿罗汉,进入圆满涅槃,解脱身、心的苦受。我们每个人都会死,在死亡来临之前精进修行,在精进力的推动下,就能忍耐身体的痛苦,达到修行的目标。另一个故事是有位从印度到斯里兰卡的有名摔跤家比达末罗(Pitamaia),他到处表演维生。有一次,他听见比丘说“色不是你们的,舍弃它!如此将带给你们长远的利益与安乐。”由于过去世的波罗蜜,他闻法之后便舍俗出家,在森林里修行,当他经行到双脚无法支撑时,就跪著继续经行。有天晚上,一位猎人以为他是鹿就拿箭射他。比丘被射中以后,思惟自己的戒清净,感到法喜,克服所有身体的苦受,实践解脱道,成就阿罗汉。他对那位猎人只有慈悲,没有任何嗔恨心。因为他修四念处,虽然身体非常疼痛,但是他并未想“这是我的苦受”,所以他心里没有苦。他观缘起、无我,因此不生嗔心。他知道这是自己的最后身,因为他修四念处,所以苦受成为实践涅槃的缘。这些故事都是告诉我们修习四念处能灭除痛苦。

    (五)灭除忧恼

    四念处法门有助于灭除内心的忧恼,就如同帝释天王(Sakka)的例子。帝释天王见到自己的五种衰相27后,由于害怕死亡而满怀忧恼。他前来拜见佛陀,并提出十四个问题,佛陀回答了关于舍受的问题后,帝释天王证得初果的圣位。他再次转世,仍投生为帝释。由于修习受念处,得以超越内心的忧恼。

    (六)成就正道

    修习四念处的第六种利益是可以成就正道,注释书说“正道”意指“中道”亦即“八正道”。涅槃是无为无漏,八正道是有为无漏,可以引导我们朝向无为无漏(涅槃)。有四念处才会有八正道,有八正道才会有涅槃。所以四念处是八正道的入门,亦即中道的入门。“道”有世间道、出世间道两种。世间道即是四念处的修行,出世间道是直接观涅槃28。四念处的加行就是出世(无漏)八正道的加行,因此,直接观涅槃的前准备即修习四念处。有世间道的加行,才会有出世间道,修习四念处是涅槃的条件,以修世间道来实践出世间道。

    (七)体证涅槃

    修习四念处的第七种利益是体证涅槃,涅槃即是无烦恼、贪爱。贪爱在此是指所有的烦恼。佛陀说无明以贪爱为缘,贪爱以无明为缘;所以说贪爱是所有烦恼的根本。前面已举了许多例子说明修习四念处可以解决世间的苦难,也能引导人们达到出世间的涅槃。

    七种利益可以归纳为两方面:(一)可以解决世间的苦难;(二)能引导人们达到出世间的涅槃。所以修习四念处不只是能现世安乐,还可达到究竟解脱。

    佛陀赞叹四念处,提及四念处有如此多的功德。而且说它是“唯一之道”,能超越所有的苦,体证涅槃。为什么佛陀要如此赞叹呢?为了让我们了解四念处,鼓励我们修习四念处。因为修习四念处才能进入涅槃,离开“我”、“我所有”的苦。

    五、四念处的核心——念

    “念”(sati)一字在佛教圣典中常常出现,是佛法中几个教义组合的一员。不论修习何种法门,都需要“念”,“念”贯穿整个修行历程。什么是“念”?依南传阿毗达摩29的看法,“念”是普遍存在的美心所30,它的特相是念念分明,把心稳定在所缘(Arammana)31上,就像石块沉入水中;作用是不忘失所缘;现起是守护心面对所缘的状态;近因是强有力的“想”或四念处。因为念有坚住于所缘、守护六根门的特质,所以经中以“守门人”来譬喻它。“念”必须不间断的专注所缘,而且念兹在兹,不眷恋过去,也不攀缘未来,系念于当下。不论在何种情况下,所有其他的功德与四念处是分不开的,它们所依靠的缘是四念处的念。念,是善心的基础。

    正念是四圣谛中,导向灭苦之八正道的第七支。根据八正道的三分法──分成戒、定、慧三组,正念、正定与正精进同属于定组,有正念才能产生正定。正念是七觉支的第一支,亦是充分培育其他六个觉支的基础。正念也是五根、五力的一员,除了本身的功能,也有督导其他四根平衡发展的作用,尤其是在信与慧、精进与定之间。正念是四念处的核心,有正念才可称为四念处的修行。

    正念适用于所有的情况有时,我们的心过度掉举,就不适合修精进觉支;若心太过昏沉,就不适合修轻安的觉支。而凡是善心的情况都是适合正念,它也可以使所有其他的功德不断地增长。所以,四念处适合在一切的情况,适合所有的修行者,没有例外。

    六、为何佛陀只说四个念处?

    为什么佛陀只说四念处,而不说五念处、六念处、七念处、十念处?或说作意念处、想念处、触念处、念念处呢?注释书说:为了去除众生的四种颠倒。修行者要去掉四种颠倒,若未去除四种颠倒,就无法如理作意,如此便无法断除无明,获得解脱。

    第一颠倒以不净为净。一般人以不净为净,不想出离;修行者若要实现心的清净、解脱、涅槃,要去除观不净为净的颠倒。佛陀说修习身念处,以去除这种颠倒。

    第二颠倒以苦为乐。一般人乐在苦中,放逸逍遥;修行者若要实现心的清净、解脱、涅槃,就要去除这种以苦为乐的颠倒。佛陀说修习受念处,为去除这种不如理的作意,以苦为乐的颠倒。

    第三颠倒以无常为常。一般人以为世间的一切都是常态的、不变的,便紧紧抓取;修行者若要实现心的清净、解脱、涅槃,就要去除以无常为常的颠倒。佛是说明修习心念处,去除以无常为常的颠倒。

    第四颠倒以无我为我。一般人认为“我”是存在的,凡事为“我”,而世间万法皆因缘和合、刹那生灭,那有“我”呢?修行者要实现心的清净、解脱、涅槃,要去除以无我为我的颠倒。佛陀说修习法念处,去除以无我为我的颠倒。

    注释书不但提到四念处可去除四种颠倒,也可去除四食32、四漏33、四取34等执著。佛陀说修习身念处,可舍离段食的执著;修习心念处,可舍离识食的执著;修习受念处,可舍离触食的执著;修习法念处,可舍离思食的执著。

    同样地,修习四念处可远离对五蕴的执著。佛陀说修习身念处,可舍离对色蕴的执著;佛陀说修习受念处,可舍离对受蕴的执著;佛陀说修习法处,可舍离对想蕴、行蕴的执著;佛陀说修习心念处,可舍离对识蕴的执著。

    所以,修行四念处可以解离一切不同的束缚。

    七、四念处适合一切根性

    修行者的根性有很多种,各种根性的修行者都适合修习四念处来实践法、实践涅槃。解脱的条件是了解究竟法,所有修行者都要修习四念处才能了解究竟法。修行者的种类有那些?不论南、北传,最重要的分法是贪行人、见行人。《俱舍论》、《大毗婆娑论》也提到相同的分类。此外,也有以止观的偏重而分别为止行人、观行人;也有钝根、利根的分别。

    对贪行人,要强调身念处或受念处的修行,因为去除贪最有效的方法是思惟苦、不净,而了解身体及与身体最有密切关系的受,可以使我们了解苦,不净也属于苦。钝根的人适合修身念处,利根的人可直接修受念处,因为受念处的所缘比身念处微细。修止时,以色法为所缘,强调对色法的了解,特别适合修习身念处、受念处;修观时,强调舍离无明的过程,以名法为所缘,则强调对名法的了解,适合修习心念处、法念处。见行人是执著「见解”的人,要修习心念处与法念处。若是钝根的见行人,要特别强调心念处,因为心念处较不复杂、微细。利根的见行人则适合修习法念处,因为所缘的分别很复杂、微细,不易了解。

    观行人也可以分钝根、利根,钝根的观行人适合修习心念处,利根的观行人则适合修习法念处。

    如此将修行者分成几个基本的种类,不论是何种根性的修行者,都能找到适合的念处来深入世间道,而实现出世间道。

    八、四念处是一个过程

    经上说四念处是“一乘道”,它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佛陀以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等四个最重要的过程来说明。“道”是“唯一”,所缘则有身、受、心、法四种,除了这四种所缘之外,修行者不可能有其他所缘,因为一切所缘都已包含在四种念处里了。

    《象迹喻大经》35的注释书,以譬喻来说明这“一乘道”。好像切竹管的人把竹子切成四片;同样的道理,四念处是一个过程,但所缘不同,分成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四个部分,每部分再细分成各种修行方式。

    整体而言,四念处是一个过程,是以身、心为所缘的一整套修行方式。身念处须以心来观照,同时也会察觉种种感受,生起各种心。感受不离身心,身与心两者互相影响,身是心的依靠与展示场,而所呈现的身心现象即是“法”,每一现象有其各自的特性(自相)36与共同的性质(共相)37。每一念处若结合法念处的修习,都可成为解脱的法门。

    身念处分别而言,有十四种练习,每种练习(身)后,观五蕴生灭,缘起、无我(法),就可以获得解脱。在受念处中,有九个要素,即观九种感受(受),再观五蕴生灭,缘起、无我(法),便可获得解脱。在心念处里,观照十六种心,如实了知它们(心),接著观五蕴生灭,缘起、无我(法),即可获得解脱。法念处有五种方法,皆可以修习而获得解脱。不论是何种念处,如果我们热诚、正知、正念地修习,都可获得解脱。

    如同编造房子的人,依照需要,用不同的材料,以不同的方式切割、组合这些材料,而建造成一栋房子。同样的道理,四念处是一个过程,佛先将它分成四部分,然后每部分再细分成各种修行方式。

    总之,要让四念处的修行成熟,必须先观四念处是个解脱的过程,它们结合在一起,无法截然分割。不同的修习法,不会矛盾冲突,而是彼此相互增上,使定慧渐趋成熟圆满,而达到解脱。此过程能够成熟、走上解脱,最重要的是对法念处的了解。掌握法念处的精义,前面的念处才能变得圆满。若从不分别的角度来说,法念处包括所有的法;如果分别而说,法念处是除了色(身念处)、受(受念处)、识(心念处)之外,想蕴、行蕴的所有法。

    注释书中以古城来作譬喻,解脱、涅槃好比是座古城,古城的周围有城墙,东、南、西、北各有一个城门。东门就如身念处,身是我们存在的最粗显部分;南门好像受念处,受是比身微细的第二部分,西门好比心念处,心比受更微细;北门就像法念处,法念处是包括涅槃在内的一切法,所以它范围最广,也最微细。

    修行者如果要实现解脱、体证涅槃,除了从四门进入之外,别无他法。

    九、四念处共通的修习法

    关于四念处的修习有些要点是贯通整部经典的,适用于身、受、心、法任何一个念处,以下稍作介绍。比丘安住于身,循身观察,热诚、正知、正念,舍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安住于受,随观感受,热诚、正知、正念,舍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安住于心,随观心识,热诚、正知、正念,舍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安住于法,随观诸法,热诚、正知、正念,舍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

    (一)具三心舍贪忧

    修习四念处须具备四个条件──具备热诚、正知、正念三心,以及去除身心世间的贪欲与忧恼。如果修行者不热诚、不正知、失念,无法去除贪欲与忧恼,那么他的业处就无法成功,此四个条件是随观念处不可或缺的要素。

    第一要件是热诚(Atapi),Atapi原意是热,意指热诚、热切,对事物有浓厚的兴趣,还有努力、精进的意思,亦即北传所译的“四正勤”38。若无兴趣、热诚,则做任何事都会意兴阑珊,当然无法修习四念处,而解脱烦恼。有热诚修四正勤,意指不放逸,不让烦恼生起,若烦恼生起便立刻断除,即是“热”、“热诚”。若不立刻断除,就是不够“热”。这是离开烦恼的第一要件,要热、要精进。

    第二要件是正知(sampajana),正知就是智慧,即正确地、完整地、平等地观照所缘。正知有很多层次,在修行的每阶段都需要正知。修四念处最重要是以四种正知39审视如何做对自己修行是最有益、最适宜的。南传佛教说明修行的过程,在智慧方面特别强调四种正知,包括四种不同的智慧在里面,提供一个好的方便来断烦恼,实践无我境界,这是离开烦恼的要件。四种正知是了解无我的智慧,以此为方便,来了解无我的道理。四念处修行的目标,即是领导我们达到无我的境界。

    第三要件是具念、正念(satima),要不断地保持正念。热诚与正知是正念重要的缘。若无热诚与正知,正念就不明显。在此,正念、热诚与正知连在一起,是一个过程。所以,若修习身念处,同时也在修四正勤、四种正知,它们无法分开。若修习安般念,必须先以正念专注於呼吸,再以正知清楚地知道呼吸。随时保持正念在呼吸上,不忘失呼吸即是正念;清楚地了知呼吸是正知;为清楚地了知呼吸所付出的努力是热诚。懈怠、迷糊、疏忽、放逸的心,将无法清楚地觉知呼吸。所以,在修行时,热诚、正知与正念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要件是舍离对世间的贪欲与忧恼,佛陀说明了修行必备的三项要件后,接著开示必须舍弃的两种烦恼,若不能舍弃它们,就无法获得高度的定力与智慧。在佛教的语言中,“世间”(loka)是指五蕴、名色、十二处、十八界,是破坏、干扰、逼迫、崩坏的意思,我们的五蕴、我们的世间是连续不断破坏的过程。忧恼与嗔相应,系属于嗔。整句的意思是除去对世间的贪与嗔。经文在这里虽然只提到贪、嗔,但是在此是以贪、嗔,指称所有的烦恼、障碍。五蕴既是连续不断崩坏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去除对它的执著。注释书说“舍离”意指断烦恼,要去掉贪、嗔,去除五盖,修行才可能成就。

    贪与嗔是五盖的归纳,贪是执著所有名、色(五蕴)的所缘;嗔为厌恶所有的名、色(五蕴)的所缘。若能不执著、不厌恶,才可实现四念处的智慧。舍离五盖可以用定镇伏,用慧断除。修四念处想要成就,应克服关于世间、五蕴、十二处等所有的烦恼,特别是贪、嗔。若能了解真正的身,不会生起执著,也不会拒绝。如果用这种态度修习,则能离开烦恼,继续安住于清净的心。如此也能清楚了解止与观的密切关系。成就止与观的条件就是离开五盖,特别是离开贪与嗔,离开贪与嗔,才能修正定、正观。

    不但是在定中,在日常生活中的任何时刻都要努力,以正知、正念来舍离五盖,我们才能保持正念。在《杂阿含经》中佛陀以自己为喻,说明失念的后果,就如空中的飞鸟随时有遭到捕捉的危险。佛说在过去世他曾经是只锦色的孔雀,由于非常地努力修行,所以猎人无法捕捉它。不过,有次由于它看到一只雌孔雀,心受到迷惑,失去正念,猎人因此轻易地捕捉到它。同样地,若不修习念处,我们就是在五种妙欲或摩罗的境界;若修习四念处,我们即是留在父母、祖先的境界40,所有解脱世间的诸佛、阿罗汉的境界。所以,四念处是修行者的

    根本、清净的处所。若修行者不离开这境界,时时有正念,如那只孔雀能看清陷阱,猎人无法捕捉它。如果修行者离开四念处,就好像那只孔雀看到雌孔雀,一时失去正念,就掉入猎人的陷阱。所以四念处的修行是时时都在“法”中,时时都要舍离烦恼,若有一念心留在烦恼里,就不是在修四念处。

    最明显的烦恼是贪与嗔,生起贪与嗔,所有其他的烦恼就随之而来;若有热诚、正知、正念,烦恼就无机会介入,四念处的修行就是没有烦恼的境界。

    热诚、正知、正念,舍离贪、嗔这四项也是四念处的内容,它们是不能分开的,有这四个要件,四念处才能成就。具足这四个要件,我们就不断地留在无烦恼的境界。如此止观的修行便可以成就。所以,我们是以修习四念处而入涅槃古城。

    因此,经文在此总释四念处时,每个念处前都提到这四个要件。因为缺少它们,就无法修习四念处。

    当然,修习四念处不只需要这四个要件,而是包括所有的善法,只是这四个要件是最具代表性、最重要的。

    (二)观内外、生灭

    如是,比丘安住于身(受、心、法),观照内身(受、心、法);安住于身(受、心、法),观照外身(受、心、法);安住于身(受、心、法),观照内外身(受、心、法)。安住于身(受、心、法),随观生法;安住于身(受、心、法),随观灭法;安住于身(受、心、法),随观生灭法。

    这段落在整部经中重覆出现,依据身、受、心、法所在章节不同而变更所缘。在这个关键段落中,佛陀叙述了四个念处的共通修习法。所有的修行者,不论从那个念处、那个方法开始,都必须经历观内(ajjhattam)、观外(bahiddha)、观内外(ajjhatta-bahiddha),以及观生、观灭、观生灭的阶段。修习了这些后才能“无所依而住,不再贪著世间之任何事物”,完全不执著身心世界,达到解脱。

    “观内”是观自己的五蕴身心;“观外”是观他人的五蕴;“观内外”,是自他交替观察。为什么需要观照他人呢?因为我们不只执著自己的五蕴,也执著他人的五蕴,所以两者都必须观照。如何观呢?初学者可以推论或观想的方式,观想“他人”的情况与“自己”的相同,待止观有基础后,便能如实照见了。

    “观内外”之后是“观生灭”,这是四念处的观察重心,如实观察五蕴身心的实相──五蕴是不断生灭变化,是“无常”的;五蕴不断受生灭压迫,是“苦”的;五蕴生灭无常,并无不变的“我”存在,是“无我”的。由粗显层次至深细的层次,逐渐解开系缚身心的烦恼,乃至完全解脱。

    依照注释书或《无碍解道》(patisambhidamaga)的说明,实现解脱过程要靠五种断,或称五种远离,就如七种清净法41,渐渐断除烦恼,走上解脱。

    第一种是镇伏断(vikkhambhanavossago)是属于奢摩他的部分,用定镇伏烦恼,就能呈现清净的心。在修习安般念时,是以安般念来实现镇伏断。

    第二种是彼分断(tadaNgavossaggo)是属于毗婆奢那的部分,一般经典中,彼分断即指以律仪来远离烦恼,在此彼分断是以观智一分一分地舍断烦恼。身的彼分断是不染,心的彼分断是无贪。这需要有力量的观,才能随分地舍断烦恼。什么是有力量的观?如在《清净道论》中列举于观的过程中,要远离十种观的随烦恼42,例如光明、轻安等,能远离随烦恼的观,便有力量断除烦恼。

    若观智成熟,能直接照见真实法的生灭,持续的观“生灭”愈来愈快,法的“生”愈来愈不明显,“灭”变得愈来愈明显,这便是有力量的观。此时不在意法的“生”,专注地观法的“坏灭”,就达到了坏灭随观智(bhagga-nana)43。实现坏灭智后,再持续的观坏灭,到行舍智44,实现第三种正断断(samucchedavossago)。正断断是在见道位45,然后进入修道位,以出世间观断除烦恼,证悟道果,即是第四种安息断或止灭断(patippassaddhivossago)。

    最后是出离断(nissaranavossago),完全解脱实现涅槃,安住在无烦恼的情况,证得漏尽智、无生智。这是完整的安般念与四念处的修习过程,修行者都要经历此过程。

    (三)七种随观

    注释书引《无碍解道》说明七种随观法46,配合内外、生灭观察,可以成就观的智慧。

    第一、无常随观(aniccanupassana):观身(受、心、法)是生灭无常的,能去除常想。

    第二、苦随观(dukkhanupassana):观身(受、心、法)是苦非乐的,这样能去除乐想。

    第三、无我随观(anattanupassana):观身(受、心、法)是无我的,如此能去除我想。

    第四、厌离随观(nibbidanupassana):观身(受、心、法)为无常、苦、无我时,会厌离身体,而不会执取身体,断欢喜想。

    第五、离欲随观(vuiraganupassana):观身(受、心、法)为无常、苦、无我时,对身不起染心,而远离欲想。

    第六、寂灭随观(nirodhanupassana):观身(受、心、法)为无常、苦、无我至相当程度时,暂时去除烦恼,舍弃集想。

    第七、舍遣随观(patinissagganupassana):观身(受、心、法)为无常、苦、无我时,能舍弃、不执著它们,心会倾向涅槃,而舍弃执取。

    以七种随观的智慧去观照身、受、心、法念处,便能对治四种颠倒,寂灭烦恼,趣向涅槃道。

    十、四念处的所缘

    四念处的所缘有身、受、心、法四个,以下依次简介。

    (一)身念处──观身不净

    身(kaya)是“聚”、“群体”、“组合”,如头发、牙齿、指甲等的组合。Aya在梵文里意指“来”,或出生的地方,所有可厌恶的、不净的东西都从身体出生,所以称为“身”。

    第一念处是“安住于身,循身观察”。“循身观察”如此翻译很恰当,玄奘译为“循身观”47。念处包括定,念根一定要与定根结合,才算是修习念处,意思是以定将作意保持在身体上,持续地观察身体。什么是定?定的功能是不散乱,将心专注在所缘上。观身时,你的所缘是身体,而不散乱在其他所缘。身体只是不同部分的组合,犹如汽车是由轮胎、引擎、驾驶盘等各部分组装而成。观身体就不是观“我”48,我们平时会把身体看成是一个实体,但是用定观察身体时,看到的是头发、肌肉、骨头、内脏,或地、水、火、风、色、香、味等。

    “安住于身”,意指将作意专注在身体中,很清楚地观察身体是由地、水、火、风等部分所组成,没有“我”存在。为什么作意在身体上而观察身体?这是用来解开身体,解开“我”的密集49概念。身体不是“我”,它只是不同部份的相续组成。身体的每个部分有不同的功能,如果你能如此地了解,便可以解开身体的密集概念。这时候,你就是观身体,观身体的各种组合,不是观“我”。

    “循身观察”,“循”意指不断随顺观察。注释书说以定来固定所缘,只专注一个所缘,不注意其他所缘,以便清楚了解所缘的自相,并去掉密集概念。它的自相是和其他自相不同。为什么我们会认为身体是我,因为我们误解无常生灭的“法”是相续不断、恒常不变的。所以修习身念处是在多个所缘里,观一个所缘,解除执著身体为“我”的颠倒。

    身体是个集合体,无另外的身、男人、女人、父亲、儿子等存在。凡夫看不到“身”的真实情况,对此集合体生起种种误解,产生许多烦恼与执著,就如受到枷锁束缚,不得解脱。注释书与好几部经论中引用一个偈颂,《清净道论》注释书中也有提及:“凡愚所见非真实,真实不被凡愚见,不见真相受束缚,受束缚故难解脱。”50观身有何目的、利益呢?凡夫不如实观身,不知“身”是集合体,是生灭变化、不净的,因此执著身体,所以继续不断地受苦。修身念处的目的即是让我们如实了解“身”,舍离对“身”的执著,当然也能舍离其他的执著。身念处的修行是方便舍离关于“身”的执著。这执著的根本是观身为净,所以身念处是强调不净观的道理。就如注释书说“身”是所有可厌恶的东西出生的地方,充满种种不净。如实观身意指如实观身为四大与所造色51,观照身体的各个部分,都是不净的。

    身体的束缚包括身体的老、病、死与与心的杂染。人们会恐惧老、病、死是因为执著身体,怕失去所拥有的年轻、健康、生命等。所以,要如实观察身体,了解它的无常、苦、无我、不净,放下对身体的执著,解开所有的束缚。

    (二)受念处──观受为苦

    “安住于受,观察感受”。为何佛陀要如此说?首先我们要专注在受,才能真正地了解它的自性是领纳──直接体验目标,即身心对某种体验所生起的感受,可分类为三种受或五种受。领纳可经由六种途径,亦即六受身52。

    然后我们要不执著在受,不执著在受最佳的方便是了解各种受为苦。为何所有的受是苦?佛陀说苦受如刺,它本身即是苦,它生时是苦,住时也是苦;乐受,生时、住时是乐,但灭时变成苦。所以有三种苦──苦苦、乐苦、坏苦。坏苦属于行苦,不苦不乐受,也属于行苦,诸行皆是无常,所有的无常皆是苦53。我们要了解,同一刹那中只能有一种感受生起,苦受时,不可能有乐受、不苦不乐受;乐受时,不可能有苦受、不苦不乐受等。它们都是不断变化的过程,我们要思惟所有的受为苦,在此“苦”并非痛苦的意思,而是指无常。

    同样地,我们要以七种随观思惟各种受。对于受要厌恶、舍离,不让心受到污染,因它是无常、苦、无我的。在此强调思惟受是苦,因为思惟苦是舍离受的执著最有效的方便,而并非说不思惟受为无常、无我。

    修受念处也要具足热诚、正知、正念、去除贪嗔等四个条件。如果是钝根,要修身念处,再修受念处;如果是利根,可直接修受念处、法念处。

    (三)心念处──观心无常

    心是所有的法里最无常的法,在《增壹阿含经》中提到,心的变化是最快的。依照南传佛教的说法,心法的变化比色法的变化快十六倍54。虽然心在所有的法里最无常,变化过程也最快,却是最容易迷惑众生的。众生往往认为心是“常”的,所以执著为“我”,认为心就是“我”,这是众生最强烈的执著,也是最难去除的想颠倒。所以要练习舍离心的执著,如此才能入涅槃的境界。我们要不断地练习思惟心的无常,去掉执著心为我的颠倒。同样地,修习心念处时,要以智慧安住于心而观察心,观察心中不断生起的心的情况。心,是连续不断生灭变化的过程,心的特相是识知目标(vijAnana);其现起在修行者体验里是一连续不断的过程;其近因是名色,因心无法不依靠心所与色法单独生起。心纯粹只是认知或识知目标的过程,其中并无一个属于造作者的实体存在,就如镜子一样55。南传阿毗达摩以五门56(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与意门(意根)的心路过程57来说明,将心分别为八十九种心58,有的是属于唯作心59的转向心60、确定心,是无记的、自动的心;有的是属于异熟心61的领受心、检查心、彼所缘心;有的是善、不善的速行心62。所以,心是连续不断生灭、改变的过程。唯作心、异熟心只有一刹那,善心、不善心不会连续超过七刹那。心连续不断生灭变化,无法自主,没有实体。如此思惟,就能渐渐舍离“常”、“我”、“众生”、“男人”、“女人”的概念。

    如何思惟心的无常?心有多种呈现方式,不会单独生起,依照它的所缘而有不同的心,从眼识至意识,在心路过程中,有不同的名法,我们必须很清楚它们的不同分别,是属于欲界、色界、无色界,或是善心、不善心、无记心;然后分别它的增上缘,是来自眼根、身根等,如此观察,便能分别不同的心,渐渐地了解它的变化性、缘起性。在心念处,特别强调观心的无常。

    (四)法念处——观法无我

    法念处是四念处的最后一个念处。它的范围最广,包括所有最微细的所缘,即所有的法。依照法的自相与共相来观察。每一法都有其个别的自相,所有的法有共同的相,了解自相才能了解共相。

    法念处强调无我,观五盖、五蕴、十二处、七觉支、四谛等是法念处的重要内容。五蕴是指身心世间;五盖包括所有的不善法;七觉支是所有的善法。了解善法、不善法,了解五蕴、十二处与它们的无常,了解这一切法才能见到四圣谛。什么是“法”?有自相才是“法”,例如昏沉63是“法”,是一个重要的心所,它的自相不变,今天的昏沉、明天的昏沉、再过二十年的昏沉,都是一样的相。因它的相不改变,所以它是真的“法”,是真正实际经验的内容。若不具自相的就不是实际经验的内容,若能了解什么是实际的经验,才能了解涅槃。

    所有有自相的“法”都是无常生灭,这是“法”的共相。这无常的过程不易看到,若看不到自相,就无法看到无常的过程。例如桌子看起来似乎没有改变,实际上它是连续不断地在变化,但是从桌子表面看不到这过程。如果观察桌子硬、粗、重等的自相,可以看到它是不断破坏的过程。它是色法,是地、水、火、风,是不断在破坏的聚合体,不是实在的桌子。如实知见后,才能进入“法”的境界。

    如何了解所有的法?南传以相(特相)、味(作用)、现起(生起)、足处(近因)分别诸法,方便了解诸法,这些是智慧的资粮。

    如果你特别聪明可以直接修习法念处,佛陀有时应机讲五蕴、四圣谛,闻法者也都能开悟成为阿罗汉。因为他们的功德具足,开悟的机缘已经成熟。如果你过去世有修行,有足够的波罗蜜,也可以直接修法念处。

    修习法念处的要件与身念处、受念处相同,要用热诚、正知、正念、去除贪嗔等来修习。

    十一、结语

    以上先归纳总说四念处,为何在进入个别的念处之前要先归纳总说呢?因为要强调四念处是个不断舍离烦恼的过程,如在修身念处时若能舍离烦恼,在修习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时也能舍离烦恼。若能在修习法念处时舍离烦恼,修习身念处时也能舍离烦恼。由于离开烦恼是个不断的过程,所以,先依照四念处的次第整体概介,将一些观念交待清楚后,再进入个别的念处修法会比较容易,这是四念处归纳总说的要旨。

    若我们想以四念处作为解脱的法门,一定要运用法念处,以法念处才能将身、受、心结合在一起。身、受、心念处最后必须了解“名”、“色”的分别。在修行解脱的过程,有“名”、“色”的分别,四念处才能完整。所以,一定要有法念处,四个念处才能成为一个不断的过程,一个舍离烦恼的过程。

    四念处是一个整体,一个修行的过程,修习任何一念处时,它们会一起出现。修身念处时,受、心、法念处都会一起出现,只是强调以那一个方法入门而已。例如修身念处时,分别四大,修习四大以后,你的经验会包括受、心、法。至法念处分别五蕴,也包括身、受、心。待四念处成熟,了解四圣谛,体证涅槃。

    全文完

    【注解】

    (1)南传巴利经藏中有两经说明“四念处”的修习法;一经在《长部》第22经(D.22),一经在《中部》第10经(M.10)。两经内容大致相同,不过《长部》第22经在法念处对“四圣谛”有更详细的解说;整部经的篇幅也较长,所以《长部》第22经被称为《大念处经》,《中部》第10经则称《念处经》。北传汉译藏经中,《中阿含经》卷二十四第98经《念处经》(《大正藏》册1,页582中~584中)、《增壹阿含经.壹入道品》第十二第1经(《大正藏》册2,页568上~569中)、《杂阿含》第605~639经(《大正藏》册2,页170下~177中),有类似内容,但各经内容不如《大念处经》详细完整。

    (2)南传佛教:又称南方佛教、南传上座部。佛教源于印度,其后向外传播,分成两大主流,流传于东南亚一带,包括斯里兰卡、缅甸、泰国、高棉、寮国等地之佛教。南传佛教之三藏以巴利文书写。另一主流,经中亚传至中国、韩国、日本,及由尼泊尔传入西藏、蒙古一带,称北传佛教、北方佛教。南、北传佛教在法服、戒律、典籍、学说、实践等方面,各有偏重,也各有特色。参阅《佛光》“南传佛教”,页3750、“北传佛教”,页1586。

    (3)根据一些学者的考证,拘楼国即今印度首都新德里。

    (4)二十一种解脱方法是身念处十四种方法:(一)安般念;(二)四种威仪;(三)四种正知;(四)不净观;(五)四界分别观;(六)~(十四)是墓园九相。受的九种要素与心的十九种要素,各算一种方法,法念处有五种方法,合计《大念处经》共阐述二十一种解脱的方法。

    (5)《大念处经》的注释书:SamaggalaViiasiniVolumeIIIMahaSatipatthanaSuttaVinnana(《长部》注释书三《吉祥悦意.大念处经》PTS,1971)。注释书的内容一般认为源自最早期的佛教。巴利三藏原始的古老注释书,在公元四世纪左右便失传。现在的版本是根据斯里兰卡所找到的辛哈利语(Sinhalese)的早期译本,由觉音尊者(Buddhaghosa)重译回巴利文。NyanaponikaThera,TheHeartofBuddhistMeditation,Kandy,1992,p.10。

    (6)D.15,相当于北传《长.第13大缘方便经》,《大正藏》册1,页60上、《中.第97大因经》,《大正藏》册1,页578中。

    (7)南传有两经:《心材喻大经》(M.29)与《心材喻小经》(M.30);北传无。

    (8)M.82,相当于北传《中.第132赖吒罗经》,《大正藏》册1,页623上。

    (9)M.106,相当于北传《中.第75净不动道经》,《大正藏》册1,页542中。

    (10)参见《法句经》(南传)203偈(Dh.203)

    (11)“ekayana-magga”是复合词,“eka”是“一”、“单一”、“唯一”。“ayana”是“行路”、“目的”、“往来”。“magga”是“道路”。汉译相关经文之译词中,《杂》译为“有一乘道”(《大正藏》册2,页139上、页171上、页322上);《中》译作“有一道”(《大正藏》册1,页582中);《增壹》译作“一入道”(《大正藏》册2,页568上);《别译杂阿含经》译作“唯有一道”(《大正藏》册2,页410中)。大多数英译为“唯一之道”如SomaThera,TheWayofMindfulness,p.17.USilananda,FourFoundationsMindfulness,p.2.译为“theonlyway”,NyanaponikaThera,TheHeartofBuddhistMeditation,p.14.译为“thesoleway”,SannLwin,GreatDiscourseonSteadfastMindfulness,p.1.译为“theoneandonlyway”。就文献角度言,南传经典中的“ekAyana-magga”是对四念处的专称,没有其他修行法被称为“ekayana-magga”,因此以“唯一之道”来特称四念处的崇高立场,是可以理解的。参阅何孟玲,〈《中部.念处经》四念处禅修方法之研究〉,华梵硕士论文,页30。

    (12)加行:即加功用行,为了成就涅槃所做的一切努力。

    (13)“Nibbana”源自动词“nibbati”,意为“被吹灭”、“被熄灭”,佛教以它表示熄灭了世间贪、嗔、痴之火,或去除了渴爱的纠缠。涅槃乃佛教终极的实践目的,分为有余涅槃与无余涅槃,前者是虽断烦恼,仍有五蕴之依身;后者烦恼灭尽,五蕴亦灭尽无余。参阅《佛光》“涅槃”,页4149。

    (14)(奢摩他),“观”为“vipassana”“止”为“samatha”(毗婆舍那)之意译。“止”是藉专注特定对象(所缘、目标),止息一切妄念、烦恼,达心一境性的禅定。“观”是以智慧观照此一特定对象的自相,可由特相、作用、现起、近因四方面观察;观照共相,一切法皆有无常、苦、无我的特质。由止培养定,由观开展慧;以定伏烦恼,用慧断烦恼。有定力,才能看清楚所缘,修真实观,断除烦恼。止与观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以完成解脱。参阅《佛光》“止观”,页1476。

    (15)“无为”是“有为”的对称,指非因缘所造作,离生灭变化之法。原系涅槃的异名,后世更于涅槃外立种种无为,于是产生三无为、六无为、九无为诸说。参阅《佛光》“无为”,页5112。

    (16)中道:离开二边之邪执、极端,不偏于任何一方的观点、方法。中道系佛教的根本立场。因八正道的实践是远离乐欲及苦行等偏颇的生活态度,由此得以完成智慧,趣入涅槃,故称八正道为中道,乃实践上的中道。若正确理解缘起的真理,因而远离常见与断见,或有见与无见等偏颇之看法,住于中道正见,此为思想上的中道。参阅《佛光》“中道”,页1030。

    (17)念处之道是八圣道分中的前行道,此前行道是唯一的道路。此道路成就世间八正道,圆满出世间八正道,实现涅槃。《无碍解道》:“八支道中胜,四谛理中胜,离欲(涅槃)法中胜,此实唯一道,清净诸知见,汝等顺此行,降魔灭众苦。”参阅MSV,p.745、帕奥禅师讲述,《正念之道》(高雄市:净心文教基金会,民90),页37。

    (18)Dh.17“人若前作恶,今则奉诸善,如月出云散,普明照世间。”之故事。《法句经》的注解中,有许多与经偈内容相关的故事,近来并集为单行本流通。参阅达摩难陀编著;周金言译《法句经故事集》(宜兰:中华印经协会,2003年),页332。

    (19)参阅SuttaNipataverse949.、MSV,p.746、《正念之道》,页38-41、《法句经故事集》,页279。

    (20)阿罗汉(arahant):第四果(最高果位)。指断尽三界烦恼,证得最后智,而堪受世间大供养之圣者。参阅《佛光》“阿罗汉”,页3692。

    (21)四无碍智:指四种自由自在无所障碍的理解能力(智解)与言语表达(辩才),均以智慧为本质,故称四无碍智;就理解能力言之,称四无碍解;就言语表达能力而言,称四无碍辩。即法无碍解、义无碍解、词无碍解、辩无碍解。参阅《佛光》“四无碍智”,页1778。

    (22)神通(abhinna):依修禅定而得无碍自在、超越人间、不可思议之作用。有神足、天眼、天耳、他心、宿命、漏尽等六种神通。得神通者,亦有各种层次,唯佛陀六神通无碍自在。参阅《佛光》“神通”,页4251。

    (23)火遍三昧:火遍是十种遍处禅之一,以火相为所缘,修习禅定。参阅觉音尊者著;叶均译,《清净道论》(高雄市:正觉学会,民89)页170。

    (24)波罗蜜(pAramita):由过去世乃至今生所累积的善业、功德等成就解脱的资粮。

    (25)悦行(Patacara)Dh.113:“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活一日,而得睹见之”之故事。参阅《法句经故事集》,页230。又《长老尼偈》的注释书也提到这个故事(5偈?10)。

    (26)须陀洹果(sotapanna):上座部佛教四果中最初之圣果,故又称初果。译为:“入流”、“预流”,入于圣流之意。断三结,即我见、戒禁取见及疑结。初果圣者最多经七番人天的轮回,必然解脱。参阅《清净道论》,页693。

    (27)天人于寿命将尽时身体所现的五种衰亡相。即(一)头上花萎靡;(二)腋下出汗;(三)衣裳污秽;(四)身失威光,且生臭气;(五)不乐本座。参阅《佛光》“五衰”,页1142。

    (28)修习四念处,走上解脱的正道,观智渐成熟,至种姓智,超越凡夫种姓入圣者种姓,直接取涅槃为所缘,悟入道智,证得果智,实践出世间道。参阅《清净道论》,第22章。

    (29)南传阿毗达摩(Abhidhamma)亦作论藏;是上座部佛教所承认的巴利三藏圣典之一,是佛教权威性的圣典。论藏里有七部论:《法聚论》(Dhammasangani)、《分别论》(Vibhanga)、《界论》(Dhatukatha)、《人施设论》(Puggalapannatti)、《事论》(Kathavatthu)、《双论》(Yamaka)、《发趣论》(Patthana)。《法聚论》与《发趣论》对心有详细的分别。参阅菩提比丘英编;寻法比丘中译,《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香港:佛教文化事业,1999)导读,页xviii。

    (30)“念”是十九个遍一切美心的心所之一。“美心”,或可译为“善心”。在瑜伽行派“念”是属于五种别境心所。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71。

    (31)“Arammana”或译为“对象”、“目标”、“缘境”。

    (32)四食:即段食、触食、思食、识食。“食”指作为强大助缘以维持其他法之法。段食是指食物的营养或食素,能维持、滋养色身。触食为有漏之根境识和合所生,以触心所为体,对所触之境生起喜乐,而长养身者。思食于思心所欲求之境,生起希望之念,以滋长相续诸根。识食是以识为食,支持有情生命。四食滋养维持一切名色法的相续。参阅《佛光》“四食”,页1741。

    (33)四漏:即欲漏、有漏、见漏、无明漏。“漏”(Asava)意指流出之物,一般指烦恼而言。欲漏是对欲乐之贪染;有漏是对有(存在或生命)之贪著;见漏是对邪见的执著;无明漏乃烦恼之根本,令众生轮回生死,无法出离。

    (34)四种取:欲取、邪见取、戒禁取、我论取。欲取是对欲乐强烈的渴爱,也包括对一切世间之物的渴爱。邪见取是执著邪见,如断见、无作见等。戒禁取是认为持种种戒禁,如狗戒、牛戒等,能够导向解脱。我论取即是执著「身见”,认为五蕴的任何一蕴是“我”或“我所”,经典中提出二十种身见。参阅《佛光》“四取”,页1704。

    (35)南传有《象迹喻大经》(M.28)、《象迹喻小经》(M.27);北传有《象迹喻经》,《大正藏》册1,页464。

    (36)自相(sabbAva-lakkhaNA),又作自性,指自体个别的体相,亦即不与其他相共通,而具有自己一定的特质者。参阅《佛光》“自相”,页2528。

    (37)共相(sAmanna-lakkhaNA),共通之相;一切法皆有无常、苦、无我的共相。

    (38)四正勤:又名四正胜、四正断,策励身、口、意的修行,不令放逸。即:已生恶令速断,未生恶令不生,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

    (39)四种正知为(一)有益正知(satthaka-sampajanna);(二)适宜正知(sappaya-sampajanna);(三)行处正知(gocara-sampajanna);(四)不迷惑正知(asammoha-sampajanna)。参阅本书:正知。

    (40)S.47.6,《杂.第617经》,《大正藏》册2,172下。

    (41)即戒清净、心清净、见清净、度疑清净、道非道智见清净、行道智见清净、智见清净。

    (42)观智未成熟会生起光明、智、喜、轻安、乐、胜解、策励、现起、舍、欲十种观的染。若要观智成熟,更上层楼,须远离十种观的染。参阅《清净道论》,页654-658。

    (43)参阅《清净道论》,页662。

    (44)行舍智(sankhArupekkhA-nANa)是世间最高的观智。观一切行法的无常、苦、无我,并以种种行相观空之后,禅修者舍断怖畏与欣喜,对诸行无动于衷而中立,不执著它们为“我”或“我所”。参阅《清净道论》,页674。

    (45)见道:行舍智后,以涅槃为所缘,于道心生起的一刹那,断除三结(身见、疑、戒禁取),同时彻知苦谛、断除集谛、证悟灭谛(涅槃)、开展道谛。见道以前为凡夫,入见道以后为圣者。

    (46)“依无常而观以断常想,依苦而观以断乐想,依无我而观以断我想,厌恶以断欢喜,离欲以断贪欲,令灭以断集,定弃以断执取。”《汉译》卷43,页79、MSV,p.757~758、《正念之道》,页66。

    (47)输入“循身观”于CBETA电子大藏经共查到187笔。玄奘译《大般若经》、《瑜伽师地论》皆译为“循身观”。“循”本义作“行顺”解,乃顺道而行之意;此处作依次随顺观察之意。

    (48)“我”(Atuman):原意为呼吸,引申为生命、自己、自我、本质。泛指独立永恒存在的主体,此主体存在于一切物之根源内,支配统一个体,乃印度思想界重要主题之一。佛教主张无我说,明示缘起的存在,否定永恒(常)、独一(一)、自主(主)、支配(宰)的“我”。身,是因缘和合而成的集合体,没有常、一、主、宰的“我”存在。参阅《佛光》“我”,页2937。

    (49)密集(ghana):意为紧密的、结实的。身是因缘和合而成的集合体,凡夫被外表的整体概念所蒙蔽,故有密集的概念产生。若能以智慧观察,看清楚身的真实情况,便可解开密集。

    (50)MSV,p.757、TheWayofMindfulness,p.35、《正念之道》,页64。

    (51)身由地、水、火、风四大种色与由大种所造色所组成,共二十八种色法。色法无法单独存在,只能以色聚的组合型态存在,共有二十一类色聚。同一粒色聚里的诸色,同住一处,同时生灭。同一粒色法的所造色,来自或依靠同一色聚中的四大,而四大是互相依靠。以智慧如实照见它们。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231、帕奥禅师著;弟子合译,《智慧之光》(马来西亚:第三版2003),页79。

    (52)六受身:是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

    (53)“观乐受为苦,观苦受如刺,舍受之宁静,观之为无常,比丘如实知,寂然而行道”S.IV.207,PTS、MSV,p.761。

    (54)有的主张十六倍,也有主张十七倍。十六是印度吉祥的符号,说十七是加上过去的前一刹那,那不应该算,所以严格说应该是十六。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145。

    (55)参考《清净道论》,页6。

    (56)五门心路过程(pancadvara-vithi):当目标撞击任何一个根门时,有分产生波动、被截断,接著「五门转向心”生起,转向该目标,之后生起五识,如“眼识”,能识知颜色。紧接而起的是“领受”眼识所识知颜色之心,随后生起推度或“检查”该目标之心,接著生起“确定”目标之心,然后有一系列(一般是七个)的心执行“快速地跑”(速行心)向目标,以识知它。若目标是“极大所缘”(明显),在速行后会有两个“彼所缘”生起,缘取前速行已识知的目标为自己的目标,彼所缘之后心再度沉入有分。若目标不明显,彼所缘不会生起。注(56)~(62)参阅《阿毗达摩概要精解》第四章。

    (57)意门心路过程(manodvara-vithi):当心路过程发生于五门时,事实上涉及两门:根门与意门。意门心路有二:(一)随五门之后生起;(二)纯粹只发生于意门的心路。

    (58)阿毗达摩藏将心分别为许多种类,即八十九心,或一百二十心。我们一般所认为的心识,实际上是一连串刹那生灭的心,极迅速地相续生灭,我们无法察觉它们是个别不同的心。阿毗达摩不单是把诸心分门别类,更重要是呈现它们为一紧密相互交织的整体。《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8。

    (59)唯作心(kiriyacitta):这类心非业亦非果报。它虽涉及心识活动,但此活动并没有造业,因此不能产生果报。

    (60)转向心(Avajjanacitta):当外在目标撞击根门时,该心在相符五识生起之前生起,作用是转向呈现于根门的目标。若在五门生起,名“五门转向心”。在意门心路过程生起名为“意门转向心”。

    (61)异熟心(vipakacitta):是过去业的异熟,是最后死心的无明相续。

    (62)速行心(javanacitta):直译为“迅速地跑”。一系列(一般是七个)的心执行快速的跑向目标以识知它的作用。从道德角度来说,这速行阶段最为重要,因为善心或不善心即在此阶段生起。

    (63)昏沉(thina):是心的软弱或沉重。特相是缺乏精进;作用是去除精进;现起是心的消沉;近因是不如理地作意,无聊或懈怠。《阿毗达摩概要精解》,页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