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识色法与问答(四)
    如何辨识色法

    前言

     今天,我要解说如何从四界分别观及对各种色法的分析下手,开始修行观禅。禅修者有两条修行观禅的路径:第一条路径是先修行止禅(如:安般念)达到禅那,然后进一步修行观禅。第二条路径是以四界分别观培育专注力达到近行定,然后就直接修行观禅。在缅甸的帕奥禅林,这两条路径我都教授。然而,无论依循那一条路径,在开始修行观禅之前,禅修者都必须修行四界分别观。

    如何修行四界分别观

    在巴利圣典中记载两种修行四界分别观的方法,即:简略法与详尽法。简略法乃是针对利慧者说的,而详尽法乃是针对修行简略法有困难者说的。佛陀在《大念处经MahasatipatthanaSutta》中教导简略法:

    “比丘如此观察其身,无论此身如何被摆置或安放,都只是由各种界组成的:‘在此身中,只有地界、水界、火界、风界。’”

    《清净道论?第十一品?第四一至四三段Visuddhimagga,Ch.XI,para.41-43》更进一步地解释:“因此,先说想修行此业处的利慧者,独居静处,将注意力放在自己物质构成的全身:‘在此身中,坚硬性或粗糙性的是地界;流动性或黏结性的是水界;遍熟性或暖热性的是火界;推动性或支持性的是风界。’他应当如此注意观察诸界,并一再地忆念:‘地界、水界、火界、风界’。也就是说,只是各种界的组合,不是一个有情,也没有灵魂。当他这样精进修行,不久之后,他的定力就会生起,此定力因为照见各种界差别的智慧而得以增强。因为此定力以各种元素作为对象,所以它只是近行定,而尚未达到安止定。”

    “或者,正如舍利弗尊者所说身体的四个部位,显示在四界之中并无任何有情,即:‘当一个空间被骨、腱、肉、皮所包围时,于是称它为色(rupa物质)。’(M.1.p.190)他应当逐一地剖析它们,用智慧的手来分开它们,以上述的方法来辨识,即:‘在此身中,坚硬性……它只是近行定,而尚未达到安止定。’”

    以帕奥禅林所教导的方法,辨识全身中四界的十二个特相:

    一、地界的六个特相:硬、粗、重、软、滑、轻。

    二、水界的两个特相:流动、黏结。

    三、火界的两个特相:热、冷。

    四、风界的两个特相:支持、推动。

    若要修行四界分别观,首先你应逐一地辨识四界的十二种特相或性质。对于初学者,一般先教导较易辨识的特相,较难辨识的特相则留待于后。通常教导的先后顺序是:推动、硬、粗、重、支持、软、滑、轻、热、冷、流动、黏结。辨识每一种特相时,应先在身体的某个部位辨识到它,然后尝试在全身各部位辨识它。

     一、开始辨识“推动”时,你可以经由触觉来注意呼吸时头部中央所感受到的推动。能够辨识推动之后,应当专注于它,直到你的心能很清楚地认识它。然后,你应转移注意力到附近的另一个身体部位,辨识那里的推动。如此,慢慢地,你将能先辨识头部的推动、然后颈部、躯体、手臂、腿乃至脚。必须如此一再地重复许多次,直到无论将注意力放在身体的那个部位,你都能很容易地感觉到推动。

     如果不容易在头部中央辨识到呼吸的推动,那么,尝试辨识呼吸时胸部扩张的推动,或腹部移动时的推动。如果这些地方的推动不明显,尝试辨识心跳时脉搏的推动,或其他任何形式明显的推动;有移动的地方就有推动。无论从那个部位开始辨识,必须继续慢慢地培育透视力,使你在全身各处都能辨识到推动。尽管某些部位的推动很明显,某些部位的推动很微弱,但是推动确实存在全身的每一个部位。

     二、当你对自己能如此辨识感到满意之后,可以尝试辨识“硬”。首先,在牙齿辨识硬的特相:将上下牙齿咬在一起,以便感觉它的坚硬;然后把咬紧的牙齿放松,再去感觉牙齿的坚硬。能够清楚地感觉到硬之后,以辨识推动时同样的方法,有系统地从头到脚辨识全身的硬,但不要故意将身体绷紧。

    能够辨识全身硬的特相之后,你应再度辨识全身推动的特相。辨识了全身从头到脚的推动之后,接著辨识全身从头到脚的硬。如此交替地辨识推动与硬,一遍又一遍,重复许多次,直到熟练满意为止。

    三、然后尝试辨识“粗”。以舌面磨擦牙齿的尖端,或以一手磨擦另一手臂的皮肤,感觉粗糙的特相。然后像前面一样有系统地辨识全身的粗。如果不能感觉到粗,你应重复辨识推动与硬,就会辨识到粗与它们在一起。当你能辨识粗之后,继续辨识全身从头到脚的推动、硬、粗,一次辨识一种,不断重复,直到熟练满意为止。

    四、然后你应辨识全身的“重”。将双手重叠,放在膝上,感觉上面的手是重的;或将头垂向前,感觉头的重。有系统地修行,直到你能在全身各处辨识到重。然后继续逐一地辨识全身的四种特相:推动、硬、粗、重,直到熟练满意为止。

    五、然后你应辨识全身的“支持”。先放松背部使身体稍微向前弯曲,然后再挺直身体,保持竖立。保持身体挺直、静止、竖立的力量就是支持。继续有系统地修行,直到能够辨识全身从头到脚的支持。若如此做有困难,你应尝试在辨识支持的同时也辨识硬,因为这样能比较容易辨识到支持。能够轻易地辨识支持之后,你应辨识全身的推动、硬、粗、重、支持。

    六、能辨识这五种特相之后,藉著以舌头轻压嘴唇的内侧,可以感受到“软”。放松你的身体,并且有系统地修行,直到能够辨识全身的软。然后你应逐一地辨识全身的推动、硬、粗、重、支持、软。

    七、接著,润湿你的嘴唇,然后以舌头在嘴唇上左右滑动,你能辨识到“滑”。如上述那样修行,直到能够辨识全身的滑。然后在全身逐一地辨识七种特相。

    八、接著,上下地弯动一根指头,感觉它的“轻”。修行直到能辨识全身的轻。然后辨识全身的八种特相。

    九、接著辨识全身的“热”,通常这是很容易做到的。

    十、接著在吸气时感觉进入鼻孔气息的“冷”,然后有系统地辨识全身的冷。现在你能辨识十种特相。

    注:以上十种特相都是可以直接由触觉得知的;然而,最后的流动与黏结这两种特相只能根据其他十种特相推理而得知。这就是为什么要将它们留在最后才教授的理由。

    十一、要辨识“黏结”,你应觉察身体如何藉著皮肤、肌肉、腱而凝结在一起。血液靠皮肤包围而维持在身内,犹如气球中的水一样。如果没有黏结的作用,身体将分裂成碎片或颗粒。将人体粘附在地面的地心引力也是黏结的作用。如果黏结不明显的话,你应重复逐一地在全身辨识前面的十种特相。熟练之后,你会发现黏结的特相也变得很清楚。万一黏结还是不清楚,你应一再地只注意推动与硬这两种特相。最后,你会感觉全身好像被一捆绳子绑住一样,这就是黏结的特相。

    十二、要辨识“流动”,你应觉察唾液进入口中的流动、血管中血液的流动、空气进入肺部的流动、或热气在全身的流动。万一流动的特相没有变得清楚,你应在辨识它的同时也辨识冷、热或推动,于是你将能辨识到流动。

    能够在全身从头到脚很清楚地辨识到所有十二种特相之后,你应继续以如此的顺序一再地辨识它们。对自己能这么做感到很满意之后,你应将顺序重新排列成前面最初谈到的那种,即:硬、粗、重、软、滑、轻、流动、黏结、热、冷、支持、推动。以这样的顺序从头到脚逐一地辨识每一种特相,直到你能辨识得相当快速,一分钟内大约三转。

    如此修行之时,某些禅修者的诸界会失去平衡。有些界会变得过强且令人难以忍受,尤其是硬、热与推动。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你应将较多的注意力放在与过强者相对立的特相上,并继续那样培育定力。如此可以再将诸界平衡,这就是最初要教导十二种特相的理由。当诸界平衡时,就比较容易培育定力。

    平衡诸界时相对立的特相是:硬与软;粗与滑;重与轻;流动与黏结;热与冷;支持与推动。

    假使一对当中的一个特相过强,可以多注意与它相对立的特相来平衡它。例如:当流动过强时,可以多注意黏结;当支持过强时,可以多注意推动。其余各对也以同样的方法处理。

    当你已清楚地辨识全身的十二种特相,而且能辨识得相当快速(一分钟内大约三转)时,你应同时遍观全身:好像你正从两肩后面向前遍视全身,或好像从头顶上向下遍视全身。为了保持心专注与平静,你不应像前面那样将注意力从身体的一个部位转移到另一个部位,而应将全身当作一个整体,逐一地遍观全身的十二的特相。当你熟练到几乎可以同时遍观十二个特相时,应当将它们分成四组:同时辨识前六种特相时,默念它们为地界;同时辨识接著的两种特相时,默念它们为水界;同时辨识接著的两种特相时,默念它们为火界;同时辨识最后的两种特相时,默念它们为风界。继续如此辨识它们为地、水、火、风……以便使心平静及获得定力。不断重复地修行百次、千次乃至百万次。但这时某些禅修者会感到紧绷及诸界失去平衡。若是如此,禅修者应放松身心,并运用上述的方法平衡诸界中的对立特相。

    《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的注释还提到,以十种方法专注来培育定力,即:有次第、不太快、不太慢、避开干扰、跨越观念、舍弃不清晰的、辨明诸相、以及依据《增上心经AdhicittaSutta》、《无上清凉经AnuttarasitibhavaSutta》及《觉支经BojjhavgaSutta》的方法修行。

    一、有次第(anupubbato):这里的次第指的是佛陀教导的顺序,即:地、水、火、风。

    二、不太快(natisighato):否则四界将不清晰。

    三、不太慢(natisanikato):否则无法修完

    四、避开干扰(vikkhepapatibahanato):保持心只专注于禅修的对象(四界),不让它转移到其他对象。

    五、跨越观念(pabbattisamatikkamanato):不应只是心念“地、水、火、风”而已,同时要注意它们所代表的真实内涵,即:硬、粗、重、软、滑、轻、流动、黏结、热、冷、支持与推动。

    六、舍弃不清晰的(anupatthanamubcanato):在你熟练于辨识所有十二种特相之后,而分成四组而培育专注力时,可以暂时舍弃不清晰的特相。然而,如果这样会导致诸界失去平衡而产生痛或紧,那么就不适合如此做。此外,对于每一界你应至少保留一种特相,不能只以三界、二界或一界修行四界分别观。最好是所有十二种特相都清晰,而不舍弃任何特相。

    七、辨明诸相(lakkhanato):当你开始禅修,而每一界的自性相(sabhava-lakkhana)还不清晰时,也可以专注于它们的作用;当定力较佳时,你应专注于每一界的自性相,即:地界的硬与粗;水界的流动;火界的热与冷;风界的支持。此时你将只照见各种界,并且照见它们既不是“人”,也不是“我”。

    八、九、十:注释中还建议依据(八)《增上心经AdhicittaSutta》、(九)《无上清凉经AnuttarasitibhavaSutta》、(十)《觉支经BojjhavgaSutta》来修行。这三部经教导禅修者平衡信、精进、念、定、慧五根(indriya),以及平衡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七觉支。

    继续以四界分别观培育定力,并且趋向于近行定(upacara-samadhi)时,你将见到不同种类的光。对于某些禅修者而言,刚开始的光是犹如烟一般的灰色。若继续辨识灰光中的四界,它将变得白若棉花,然后白亮得有如云朵。此时,你的全身会呈现为一团白色的物体。继续辨识白色物体中的四界,你将发现它变得透明晶莹,犹如冰块或玻璃。

    这种明净的色法(透明的物质)乃是五根,我们称之为“净色”(pasada)。在这五种净色当中,身净色(kaya-pasada)遍布于全身。在此阶段,身净色、眼净色、耳净色、鼻净色与舌净色看起来像透明的团块,这是因为你还未能破除相续、组合及作用这三种密集(ghana)的缘故。

    继续辨识此透明体中的四界,你将发现它闪耀与放射光芒。当你能持续地专注于此光至少半小时,即已达到近行定。这时,你应当在此光的帮助之下,注意透明体内的小空间。你将发现透明体粉碎成许多微粒,这些微粒称为色聚(rupa-kalapa)。达到此阶段时,称为心清净(citta-visuddhi)。你可以藉著分析这些色聚而进一步培育见清净(ditthi-visuddhi)。

    在解释如何修行观禅之前,我应当举出禅那与近行定的实修利益。修行观禅时必须辨识许许多多的法,疲劳可能因而产生。当感到疲累时,能休息一阵子是很好的。在《中部?双寻经DvedhavitakkaSutta,MajjhimaNikaya》的注释举了一个譬喻来说明以禅那作为休息处的情况:在战争当中,有时士兵们感到疲劳,然而敌人还很强盛,无数的飞箭不断射来。此时,疲劳的士兵们可以撤退到碉堡中休息。在碉堡坚壁的掩护下,不会受敌人飞箭的危害。他们可以休息到疲劳消除,体力恢复之后才离开碉堡,回到沙场作战。对于止行者,禅那就像一座碉堡,是修行观禅时的休息处。对于没有禅那而直接修行四界分别观的纯观行者,他可以近行定作为休息处。休息到恢复清新与活力之后,他们可以回到观禅之战场,继续观照。这就是拥有休息处的利益。

    现在我应当从如何分析色聚开始解释如何修行观禅。

    如何分析色聚

     色聚有两种,即明净(透明)色聚与非明净(不透明)色聚。含有净色(pasada-rupa)(五净色中的任何一种)的色聚才是明净,其他的色聚都是非明净。

     首先应当辨识个别明净与非明净色聚里的地、水、火、风四界。你会发现这些色聚非常迅速地在生灭,而你还无法分析它们,因为你还看到色聚是有体积的微小粒子。由于还未破除三种密集,即:相续密集(santati-ghana)、组合密集(samuha-ghana)与功用密集(kicca-ghana),所以你还停留在概念(pabbatti施设法;假想法)的领域,尚未达到究竟法(paramattha胜义法;根本真实法)的境界。

     由于还未破除组合与形状的概念,所以还有小粒或小块的概念存在。如果不更进一步地分析各种界(dhatu),反而以观照这些色聚的生灭来修行观禅,那么,你只是对著概念修行观禅而已(不是真正的观禅)。所以必须更进一步分析色聚,直到你能在单独一粒色聚中见到四界,如此做乃是为了见到究竟法。

     如果因为色聚极度迅速的生灭,使你无法辨识单一粒色聚里的四界,那么你应该忽视它们的生灭。这就好像与不想见的人不期而遇时,装作没看到或没注意到他一样。不去理会生灭,而只是专注于辨识单一粒色聚里的四界。正因为禅定的力量,才使你能够忽视色聚的生灭。

     若还不能成功,那么你应同时注意全身的硬,然后再注意单一粒色聚里的硬,如此一再交替地辨识,直到能清楚地辨识单一粒色聚里的硬。然后对地界的其他特相及水界、火界、风界的特相也都应当逐一地如此修行。应当如此辨识明净与非明净色聚里的四界。

     成功后,你即可逐一地辨识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与心脏里诸色聚的四界。应当辨识这六处里明净与非明净色聚中的四界。

     每一粒色聚中至少含有八种色法;它们称为“八不离色”,即:地、水、火、风、颜色、香、味与食素。辨识六处里明净与非明净色聚中的地、水、火、风这四界之后,你也应辨识它们的颜色、香、味与食素。

     颜色(vanna):每一粒色聚里都有,它是色所缘(ruparammana视觉的对象)。此色法非常容易辨识。

     香,或气味(gandha):每一粒色聚里都有。应当辨识鼻净色与有分心两者。首先辨识鼻子里的四界,你将很容易地看到鼻净色。必须在鼻子里正确的色聚中才能看到鼻净色。

     当你能成功地辨识六处里明净与非明净色聚中的四界时,就能很容易地看到明亮的有分心(即:意门manodvara),它存在心脏里,以心处(hadayavatthu心所依处)为依靠。心处是由称为“心色十法聚”或“心色为第十个色法的色聚”(hadaya-dasaka-kalapa)的非明净色聚组成的。

     辨识鼻净色与有分心之后,你可以选一粒色聚来辨识它的香。香是一种可由鼻识或意识认知的法(dhamma事物;现象)。鼻识依靠鼻净色而生起;意识则缘于有分心生起,而有分心本身依靠心色。这是为何想要辨识色聚里的香时,必须先辨识这过程当中的鼻净色与有分心的理由。

     味(rasa滋味):每一粒色聚里都有。在辨识舌净色与有分心之后,选一粒色聚来辨识它的味,可以从辨识舌头上唾液的味开始。与上述的香情况相似,味是一种可由舌识或意识认知的对象,所以舌净色与有分心两者都必须辨识。

     《迷惑冰消》(Sammohavinodani)中提到:sabbopipanessapabhedomanodvarika-javaneyevalabhati。这显示可以只凭意识来认知色聚中的颜色、香与味。当禅修工夫还未深时,你用鼻识与舌识来协助自己学习如何以意识认知香与味;当禅修工夫深且强时,你就能够只以意识去认知香与味。

     食素(oja营养素):每一粒色聚里都有。有四种食素,即:由业(kamma)、心(citta)、时节(utu火界)或食物(ahara)所产生。透视到任何一粒色聚里,你都可以找到食素,并且能见到从这食素一再地生出许多色聚。

     辨识色聚中这八种基本的色法之后,你应尝试辨识特定色聚中其他种类的色法。

     命根(jivita):这是维持业生色生命的色法。在心生色聚、时节生色聚与食生色聚里没有命根,只有业生色聚里才有命根。明净色聚都只由业产生,所以应当先在明净色聚里找命根。你应辨识一粒明净色聚里的八不离色,然后寻找命根。命根只维持同一粒色聚里其他色法的生命,不维持其他色聚里色法的生命。

     辨识明净色聚里的命根之后,你也应尝试辨识非明净色聚里的命根。身体中有三种非明净色聚含有命根:一种是“心色十法聚”(hadaya-dasaka-kalapa),它只存在心脏;另外两种是遍布全身的“性根十法聚”(bhava-dasaka-kalapa)和“命根九法聚”(jivita-navaka-kalapa)。因此,若你能在心脏以外身体某处的非明净色聚中看到命根,你就知道该色聚肯定只是性根十法聚或命根九法聚。为了分别这两种色聚,你必须能够辨识性根色。

     性根色(bhava-rupa):它存在全身六处的非明净色聚中。辨识明净与非明净色聚中的命根之后,你应在有命根的非明净色聚里找性根色。若你找到性根色,则那粒色聚即是性根十法聚(bhava-dasaka-kalapa),而不是命根九法聚(jivita-navaka-kalapa)。男性只有男根色,女性只有女根色。男根色是令你知道“这是男人”的素质,女根色是令你知道“这是女人”的素质。当你能够辨识性根色之后,继续在全身六处,即:眼、耳、鼻、舌、身与心脏的色聚里寻找性根色。

     心色(hadaya-rupa心所依处色):这是支持意界(mano-dhatu)和意识界(manovibbana-dhatu)的色法。意界是五门转向心及领受心。意识界包括除了意界及眼、耳、鼻、舌与身这五识以外其他所有的心识。心色(或心所依处色)是意界和意识界产生的地方,它的特相是作为意界和意识界依靠的色法。

     要辨识心色时,先使心专注于有分心,然后弯动一根手指,注意观察想要弯手指的心会在有分心里生起。然后观察那样的心依靠什么色法而生起。该色法称为心色,它存在心色十法聚中。你也应辨识与心色同在一粒色聚里的其他九种色法。

    如何分析净色

     眼睛里有六种色聚,它们就好像米粉和面粉掺杂在一起似的。在眼睛里有两种净色掺杂在一起,即:眼净色和身净色。这意味著「眼十法聚”(cakkhu-dasaka-kalapa)和“身十法聚”(kaya-dasaka-kalapa)是掺杂在一起的。含有身净色的身十法聚遍布全身六处,它在眼睛里与眼十法聚掺杂散置;在耳朵里与耳十法聚(sota-dasaka-kalapa)掺杂散置;在鼻子里与鼻十法聚(ghana-dasaka-kalapa)掺杂散置;在舌头里与舌十法聚(jivha-dasaka-kalapa)掺杂散置;以及在心脏里与心色十法聚(hadaya-dasaka-kalapa)掺杂散置。含有性根的性根十法聚也是遍布全身六处,它也与明净色聚掺杂散置在一起。为了辨识它们,你必须先分析明净色聚中的净色。

     一、眼净色(cakkhu-pasada):眼净色对颜色(色尘)的撞击敏感,而身净色则对接触物(触尘)的撞击敏感。这种对于对象(所缘)敏感性的差异令你能够辨析那一个是眼净色,那一个是身净色。首先辨识眼睛里的四界,再分析一粒明净色聚里的十个色法,特别注意其中的净色,然后看离眼睛稍远处一群色聚的颜色。如果那颜色撞击你选择看的净色,那么该净色即是眼净色,含有该眼净色的色聚即是眼十法聚;如果它不撞击该净色,那么该净色即不是眼净色,而肯定是身净色,因为在眼睛里只有两种净色。

     二、身净色(kaya-pasada):身净色对触尘的撞击敏感。触尘即是地、火与风这三界。先分析一粒明净色聚里的十个色法,特别注意其中的净色,然后再看近处一群色聚里地界、或火界、或风界的某一特相。如果那特相撞击你选择看的净色,那么该净色即是身净色,含有该身净色的色聚即是身十法聚。以辨识眼睛里身十法聚同样的方法,你应辨识耳朵、鼻子、舌头、身体与心脏里的身十法聚。

     三、耳净色(sota-pasada):耳净色对声音(声尘)的撞击敏感。辨识耳朵里的四界,再分析一粒明净色聚里的色法,然后再听声音。若你见到那声音撞击你选择看的净色,那么该净色即是耳净色,含有该耳净色的色聚即是耳十法聚。辨识身十法聚的方法如同上述。

     四、鼻净色(ghana-pasada):鼻净色对气味(香尘)的撞击敏感。先辨识鼻子里的四界,再分析一粒明净色聚里的色法,然后嗅近处一群色聚的气味。如果你见到那气味撞击你选择看的净色,那么该净色即是鼻净色,含有该鼻净色的色聚即是鼻十法聚。

     五、舌净色(jivha-pasada):舌净色对滋味(味尘)的撞击敏感。先辨识舌头里的四界,再分析一粒明净色聚里的色法,然后尝近处一群色聚的味。如果见到那味撞击你选择看的净色,那么该净色即是舌净色,含有该舌净色的色聚即是舌十法聚。

     身十法聚和性根十法聚在所有六处里都有,所以必须依次地在每一处辨识它们。

    眼睛里的五十四种色法

    眼睛里有六种色聚,一共有五十四种色法(10+10+10+8+8+8):

    一、 眼十法聚:对颜色的撞击敏感,由业产生;

    二、 身十法聚:对接触物(地界、火界与风界)的撞击敏感,由业所产生;

    三、 性根十法聚:为非明净色聚,由业产生;

    四、 心生食素八法聚(cittaja-ojatthamaka-kalapa):为非明净色聚,由心产生;

    五、 时节生食素八法聚(utuja-ojatthamaka-kalapa):为非明净色聚,由时节产生;

    六、 食生食素八法聚(aharaja-ojatthamaka-kalapa):为非明净色聚,由食物产生。

    我已经举例说明如何辨识这六种色聚当中的前三种。后三种都是包含地、水、火、风、颜色、香、味及食素这八不离色的色聚,唯一的差别在于它们的来源不同:由心、时节或食素所生。因此,现在我将举例说明如何辨识那些色聚由心所生、那些由时节所生、那些由食素所生。

    如何辨识心生色法

    在一期生命里,除了结生心之外,依靠心脏里心色而生起的一切心识都制造许多“心生食素八法聚”,且广布至全身的各处。

     如果专注于有分心,你会看到许多由心色支持的心识正在持续不断地制造色聚。若刚开始时看不清楚,可以在专注于有分心之后,上下翘动一只手指。你会看到由于心想要移动手指而产生许多色聚,也会看到这些色聚广布至全身的六处。这些都是由心产生的食素八法聚,乃是非明净色聚。

     止禅心、观禅心、道心及果心在身体内产生许多代的心生食素八法聚。这些色聚里的火界则很持久地在体内与体外制造许多代的时节生食素八法聚。禅修之光乃是来自这些心生色聚和时节生色聚里颜色色法(vanna-rupa)的光明。

    如何辨识时节生色法

     由业、心、时节或食素产生之色聚里的火界也称为时节(utu)。这火界能产生新一代的时节生食素八法聚(utuja-ojatthamaka-kalapa)。这些时节生食素八法聚里也含有火界,这火界能产生许多第二代的时节生食素八法聚。若是业生色聚(如:眼十法聚)里的火界,那么此火界能制造四或五代的时节生色聚。这只在时节到了住时(thitikala)才能发生,这是色法的法则。意即它们只在住时才能产生新的色法。

    如何辨识食生色法

    身体中有四个部份只由时节生食素八法聚组成,即:未消化的食物、粪便、脓、尿。命根九法聚(jivita-navaka-kalapa)里的火界称为业生的消化之火;在此火界帮助之下,食物里时节生食素八法聚中的食素(oja)可制造许多代的食生食素八法聚(aharaja-ojatthamaka-kalapa),且广布至全身六处。一天里所吃的食物可制造食生食素八法聚长达七天之久;而天界(一天)的食物则可制造食生食素八法聚长达一或两个月。在业生消化之火的帮助下,一天里所吃的食物被消化而产生食生色聚,其中的食生食素在接下来的七天里支持业生色聚、心生色聚、时节生色聚与继起的食生色聚里的食素。

     为了观察这些现象,你可以在用餐的时候禅修。你能见到食生色聚从口腔、咽喉、胃和肠散播至全身。先辨识在口腔、咽喉、胃和肠里食物的四界,然后看其时节生食素八法聚里的食素,直到看见它在业生消化之火的帮助下,制造了散播至全身的新色聚。

     或者也可以在用餐后才观察这些现象。辨识在胃或肠里未消化食物中的四界。继续观察,你能看见食物里的色聚在业生消化之火的帮助下制造了散播至全身的食生食素八法聚,这些乃是非明净色聚。然后分析它们,并辨识每一色聚里的八种色法,即:八不离色。

     然后辨识向全身散播并到达眼睛的那些食生食素八法聚。辨识眼睛里这些色聚中的八种色法;当知其食素是食生食素(aharaja-oja)。当此食生食素遇到眼十法聚中的业生食素时,它能帮助该业生食素制造四或五代的色聚。能制造多少代色聚决定于业生食素和食生食素协力合作的强度。再者,在这四或五代的新色聚里都有火界(时节),这火界在住时又能制造许多代的时节生食素八法聚。你也应辨识这些。

     你也应观察身十法聚和性根十法聚里的食素在食生食素(aharaja-oja)的帮助之下,能够制造四或五代的食生食素八法聚。而这许多代新色聚里的火界都能再制造更多代的时节生食素八法聚。

     眼睛的每一粒心生食素八法聚里也都有食素。这心生食素(cittaja-oja)在食生食素的帮助之下,能制造二或三代的食生食素八法聚。这些新色聚里的火界也能制造许多代的时节生食素八法聚。

     以辨识眼处时所叙述同样的方法,你可以辨识其他五处里所有的色法。

    结论

    今天,我只是就如何分析色聚作了一个非常简短的概论,实际修行时还牵涉到更多,在此我没有时间详述。例如:详尽的修法需要分析身体的四十二个部份,即:二十个地界显著的部份、十二个水界显著的部份、四个火界显著的部份、六个风界显著的部份。这些在《中部?界分别经DhatuvibhavgaSutta,MajjhimaNikaya》中提到。如果想了解如何修行,你应当亲近适当的老师,藉著有系统的修行,你将逐渐熟练于辨识四种原因产生的色聚:业生、心生、时节生、食生。总结如下:

     一、在你见到色聚之前,先辨识地、水、火、风这四界,培育定力达到近行定。

     二、在你见到色聚时,应当分析它们以便能见到每一种色聚中所有的色法,例如:地、水、火、风、颜色、香、味、食素、命根、眼净色。

     三、简略的修法是:先辨识六处当中一处里所有种类的色法,然后辨识六处里所有种类的色法。详尽的修法是:辨识身体四十二个部份中所有种类的色法。

     色业处的讲座到此结束,在下次讲座中我将解说如何辨识名法(名业处)。

    [附注]:四十二身分(四界分别观与色业处的详尽法)

    二十个地界显著的部份:

    1. 头发(kesa)

    2. 体毛(loma)

    3. 指甲(nakha)

    4. 牙齿(danta)

    5. 皮肤(taco)

    6. 肉(mamsam)

    7. 腱(naharu)

    8. 骨(atthi)

    9. 骨髓(atthimibjam)

    10. 肾(vakkam)

    11. 心脏(hadayam)

    12. 肝(yakanam)

    13. 膜(kilomakam)

    14. 脾(pihakam)

    15. 肺(papphasam)

    16. 肠(antam)

    17. 肠间膜(antagunam)

    18. 胃中物(udariyam)

    19. 粪(karisam)

    20. 脑(matthaluvgam)

    十二个水界显著的部份:

    1. 胆汁(pittam)

    2. 痰(semham)

    3. 脓(pubbo)

    4. 血(lohitam)

    5. 汗(sedo)

    6. 脂肪(medo)

    7. 泪(assu)

    8. 脂膏(vasa)

    9. 唾(khelo)

    10. 涕(sivghanika)

    11. 关节滑液(lasika)

    12. 尿(muttam)

    四个火界显著的部份:

    1. 间隔性发烧之火(santappana-tejo),

    2. 导致成熟和老化之火(jirana-tejo),

    3. 普通发烧之火(daha-tejo),

    4. 消化之火(pacaka-tejo),

    六个风界显著的部份:

    1. 上升风(uddhavgama-vata),

    2. 下降风(adhogama-vata),

    3. 腹内肠外风(kucchisaya-vata),

    4. 肠内风(kotthasaya-vata),

    5. 于肢体内循环之风(avgamavganusarino-vata),

    6. 入息与出息(assasa-passasa)。

    问答(四)

    问4-1:菩萨(包括弥勒菩萨Arimetteyyabodhisatta)是凡夫(puthujjana)吗?如果弥勒菩萨是像我们一样的凡夫,那么当他降生人间来成就弥勒佛时,他成佛的情况与我们的情况有何差别?

    答4-1:菩萨能成佛乃是因为他的波罗蜜已经成熟的缘故,正如我们的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前是菩萨悉达多(Siddhattha)太子一样。他们为了积聚波罗蜜已经修行了多生多劫,如:布施波罗蜜(dana-parami)、持戒波罗蜜(sila-parami)、慈心波罗蜜(metta-parami)与般若波罗蜜(pabba-parami)等。虽然他们还有感官欲乐的享受,但是成熟的波罗蜜会驱使他们放弃世间的欲乐。每一位菩萨在最后一生中都会结婚,并且生一个儿子,这是自然的法则。因此弥勒菩萨最后一世在成佛之前也会娶妻生子。根据上座部三藏,包括佛陀在内的所有阿罗汉,般涅槃之后就不会再投生。般涅槃是生死轮回的终点。

    以我们的释迦牟尼菩萨为例:在他的最后一生中,证悟之前他还是一个凡夫。为什么呢?当悉达多太子十六岁时,与耶输陀罗(Yasodhara)公主结婚,生了一个儿子,享受几十年的感官欲乐。他并不是左右两边各有五百位天女陪伴,而是被成千上万名妃子所围绕。这是kama-sukhallikanuyogo:感官欲乐的享受,或沉溺于欲乐。

    他放弃这些欲乐之后,在郁毗罗林(Uruvelaforest)中修行了六年的苦行。之后他放弃无益的苦行,改修中道,不久即证悟成佛。成佛之后,在第一次说法所讲的《转法轮经DhammacakkapavattanaSutta》当中,佛陀宣示:‘…kamesukamasukhallikanuyogohino,gammo,puthujjaniko,anariyo,anatthasamhito.’──“……欲乐的享受是低下的(hino)、卑劣的行为(gammo)、凡夫的行为(puthujjaniko)、不是圣者的行为(anariyo)、不能产生(道、果与涅槃的)利益(anatthasamhito)。”

    因此,在第一次说法中,佛陀宣示了任何享受欲乐的人都是凡夫。当他还是菩萨时,他也享受欲乐,即:在王宫中与耶输陀罗一起过的生活。那时他也是凡夫,因为欲乐的享受乃是凡夫的行为。

    并非只有我们的菩萨如此,每一位菩萨都相同。此刻在座的可能有许多菩萨,请仔细考虑这一点:在座的菩萨是凡夫还是圣人?我想你们可能已经知道答案了。

    问4-2:完成禅修课程之后,禅修者能证悟道智与果智(magga-bana,phala-bana)吗?如果不能,原因何在?

    答4-2:也许可以,这决定于他的波罗蜜。举婆醯(Bahiya-Daruciriya)为例,他在迦叶佛的教化期中修行止观达到行舍智(savkharupekkha-bana)。他修行了两万年,但是仍然无法证得道智与果智。原因是更早之前他从胜莲华佛(PadumuttaraBuddha)那里得到授记:他未来将在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期中成为速通达者(khippabhibba):最快证悟阿罗汉果的人。同样地,在释迦牟尼佛教法中得到四无碍解智(patisambhida-bana)的其他弟子(savaka),也曾在过去诸佛的教法中修行止观达到行舍智,这是自然的法则。四无碍解智:

    一、 义无碍解智(attha-patisambhida-bana):透视果(即:苦圣谛)的观智;

    二、 法无碍解智(dhamma-patisambhida-bana):透视因(即:集圣谛)的观智;

    三、 辞无碍解智(nirutti-patisambhida-bana):精通语文的智慧,尤其是精通巴利文法;

    四、 辩无碍解智(patibhana-patisambhida-bana):了知上述三种无碍解智的观智。

    要成就这四种无碍解智有五项原因:

    一、 证悟(adhigama):今生证悟任何道果。

    二、 精通教理(pariyatti):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学习佛法教典。

    三、 听闻(savana):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专心恭敬地听闻佛法。

    四、 发问(paripuccha):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讨论经典与注释中疑难的段落和解释。

    五、 先前的修行(pubbayoga):曾在过去佛的教化期中修行止观,达到行舍智。

    对于不曾得到过去佛授记的人,如果他们在这一期佛法中修行而没有证悟涅槃,可能因为他们的波罗蜜还不成熟,或曾经发愿要在未来弥勒佛或其他佛的教化期中解脱生死轮回(samsara)。例如:有两千位普通阿罗汉比丘尼与耶输陀罗在同一天入般涅槃。在燃灯佛时代,她们曾发愿要在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期中解脱生死轮回。虽然要成为普通阿罗汉并不需要累积波罗蜜长达四阿僧祇与十万大劫的时间,但由于该愿,从燃灯佛到释迦牟尼佛这段期间,她们都还一直在生死轮回当中流转。她们并没有得到授记,只是发愿而已。

    问4-3:若禅修者修完课程,但还未能证悟道智与果智。如果他的定力退失,观智是否也会退失?死后他会不会再投生恶道(apaya)?

    答4-3:他有可能退堕,但是这种机会很小。如果很长一段时间不修行,他的止观可能会慢慢变弱,然而这种善业的力量仍然潜伏存在。

     讲到这里,过去在斯里兰卡曾经有六十位比丘与沙弥外出前往某地。路上遇到一个居士带著木炭与半烧过的柴,他的皮肤就像木炭一样黑。有些沙弥开玩笑说:“这是你的父亲。”“那是你的叔父。”……。那个居士对他们的举动感到失望,他放下炭与柴,礼拜大长老(Mahathera)以便请他们停留片刻。接著他说:“尊者(Bhante),你认为只是穿著袈裟就是比丘了吗?你还没有够强的禅定与觉观。以前我也是比丘,具足强而有力的禅定与神通。”

    接著他指著一棵树,继续说:“坐在那样的一棵树下,我能够用手抓住日与月,以日月来搔我的脚。然而,因为对修行止观善法的疏忽放逸(pamada),我的禅那退失了,烦恼征服我的心,所以现在我做这样的工作。请以我为借镜而不要放逸于止观善法的修行,请努力不要落到我这样的下场。”

    那些比丘听了生起对修行的迫切感(samvega悚惧),站在原地修行止观,并证悟了阿罗汉果。因此,有时止观会因为放逸而暂时退失,但是它的业力仍然存在,不会坏灭。

    在此,我想要为大家解释三种人:一、菩萨;二、上首弟子(aggasavaka)与大弟子(mahasavaka);三、普通弟子(pakatisavaka):

    在燃灯佛(DipavkaraBuddha)时,我们的菩萨具足八定(samapatti)与五神通(abhibba)。而且他在更远的过去世已修行观禅达到行舍智。那时,如果他想证悟涅槃,只需聆听燃灯佛关于四圣谛的简短偈颂,他就能快速地证悟阿罗汉果。但是他不想只证悟阿罗汉果,他发愿未来要成佛,于是他从燃灯佛那里接受了成佛的授记。

    在四阿僧祇(asavkhyeyya无数)与十万大劫(kappa)的时间当中,即从燃灯佛到迦叶佛之间的时期,我们的菩萨曾有九生跟随其他佛出家为比丘。每一生中他都:

    一、 背诵三藏经典;

    二、 修行四种遍净戒;

    三、 修行十三种头陀行(dhutavga);

    四、 长期居住于森林,修习阿兰若行(arabbakavga-dhutavga);

    五、 修行八种定;

    六、 修行五神通;

    七、 修行观禅达到行舍智。

     这是菩萨的本性。实践这些波罗蜜乃是为了证悟一切知智(sabbabbuta-bana)。但是在他的波罗蜜成熟之前,从燃灯佛时到他生为悉达多太子之间的时期,有时因为过去所做的恶业,他投生于畜生道等恶道。不过,成为比丘的世代与投生为畜生的世代相隔很远。这是菩萨的历程。

     舍利弗尊者与目犍连尊者这两位上首弟子在一阿僧祇与十万大劫之前从最胜见佛(AnomadassiBuddha)那里得到成为上首弟子的授记,而大迦叶尊者、阿难尊者等大弟子则在十万大劫之前从胜莲华佛(PadumuttaraBuddha)那里得到成为大弟子的授记。但是从获得授记到释迦牟尼佛时这段期间,因为他们过去所做的恶业,有时他们也投生于畜生道等恶道。在释迦牟尼佛的时期,他们成为具足四无碍解智的阿罗汉。这种阿罗汉必须曾在过去佛的时代精通止观,达到行舍智,这是自然的法则。因此,尽管他们曾在过去很多生中修行止观,但是有时他们也与我们的菩萨一起投生于畜生道。这是上首弟子与大弟子的历程。

     至于普通弟子,如果他们彻底地修行止观,达到缘摄受智或生灭随观智或行舍智,来世他们将不会投生于四恶道(apaya)。即使今生未能证得任何道果,他们可能会投生天界。关于这点,注释中说:‘…laddhassasoladdhapatitthoniyatagatikoculasotapannonamahoti.’──他获得解脱,他达到安稳处,他有绝对美好的归宿,因此称他为小须陀洹(culasotapanna)。根据佛陀在《闻随行经SotanugataSutta》中的开示,对于在人间成为小须陀洹的人,未来可能会有四种情况发生:

     (一)投生于天界之后,若能思惟佛法,则他的观智将清楚地透视佛法,他将能快速地证悟涅槃,例如沙门天子(Samana-devaputta)。

     沙门天子是一位精进修行止观的比丘。他在修行之时死亡,然后自然地投生于天界。他不知道自己已经死亡,投生在天界的宫殿时他仍在继续修行。当宫殿里的天女看见他时,她们了解他前生必定是一位比丘。所以她们放一面镜子在他的面前,并且弄出一些声响来引起他的注意。当他睁开眼睛看见镜中自己的影像时,非常失望,因为他不想作天神,只想证悟涅槃。

     因此,他立刻下降到人间来听闻佛陀说法。佛陀教导有关四圣谛的法。听完法之后,他证悟了须陀洹道智与须陀洹果智。

     (二)如果不能藉著以观智思惟佛法而证悟涅槃,则当他听闻有神通而到天界弘法的比丘说法时,他将能证悟涅槃。

     (三)如果没有机会听闻比丘说法,可能有机会听闻说法天神(Dhamma-kathika-deva)所说的佛法,说法天神如:常童形梵天(SanavkumaraBrahma)等。那时,藉著听闻佛法,他将能证悟涅槃。

     (四)如果没有机会听闻说法天神讲说佛法,可能会遇到前世一起在这期佛法中修行的朋友。这些朋友会提醒他,例如说:“哦,朋友,请回想我们前世在人界作比丘时所修行的某某佛法。”那时,他可能会忆起那项佛法。若在那时候修行观禅,他将能迅速地证悟涅槃。

    这些是修行止观禅直到成为小须陀洹的四种结果。所以就这样的普通弟子而言,如果在今世未能证悟道果,他必然能在不久的未来世证悟涅槃。

    在死亡之时,禅修者也许没有强而有力的观智或禅定,但是因为强而有力的止观善业,善相会出现在他的意门,成为临死速行心的对象。于是,因为这种善业,他必然会投生于善处。在那一生中,他就很可能证悟涅槃。

    然而,如果他能修行观禅一直到临死速行心(maranasanna-javana)的刹那,他将是《闻随行经》中所提到的第一种人。如果他无法修行止观直到临死速行心时,正如上面解说的,他也能成为《闻随行经》提到的第二种、第三种或第四种人。

    问4-4:完成课程的禅修者若还未能证悟涅槃,他能否得到法住智(dhammatthiti-bana)?如果可以,这种智慧会退失吗?

    答4-4:禅修者能够得到法住智(dhammatthiti-bana)。‘PubbekhoSusimadhammatthitibanampacchanibbanebanam.’──“首先是法住智,其次是以涅槃为对象的道智。”这是佛陀给予须师摩(Susima)的开示。须师摩是一个外道梵志(paribbajaka),他到佛教中出家乃是为了要“盗法”。但是佛陀观察到他将在几天内证悟涅槃,所以接纳他出家。

    须师摩听到许多阿罗汉来见佛陀,并报告佛陀他们证悟阿罗汉果的情况。因此他问他们是否得到八定与五神通。他们回答说:“没有。”“如果没得到八定与五神通,你们如何能证悟阿罗汉果呢?”他们回答说:‘PabbavimuttakhomayamavusoSusima.’──“哦,朋友须师摩,我们乃是慧解脱者(以纯观行来灭除烦恼,证悟阿罗汉果的人)。”须师摩不了解他们回答的含义,所以他前来拜见佛陀,并提出同样的问题,佛陀说:‘PubbekhoSusimadhammatthitibanampacchanibbanebanam.’──“首先是法住智,其次是以涅槃为对象的道智。”

    这是什么意思呢?道智并不是八定与五神通的结果,而是观智的结果。道智不是接在八定与五神通之后生起,而是只能接在观智之后生起。在《须师摩经SusimaSutta》中,所有的观智都归类为法住智。在这里,法住智指的是:透视所有行法(savkhara-dhamma)无常、苦、无我本质的观智。行法也就是名、色与它们的因缘。因此,先生起法住智,然后生起以涅槃为对象的道智。

    接著,佛陀开示三轮教法(teparivattadhamma-desana),正如《无我相经AnattalakkhanaSutta》这一类经典中所开示的。说法结束时,须师摩证悟了阿罗汉果,虽然他并未先得到八定与五神通。他也是纯观行者。那时,他清楚地了解佛陀说法的含义。

    如果禅修者得到法住智,那么,即使今生未能证悟涅槃,他的观智将不会灭失,潜在的观禅业力仍然强而有力。若他是普通弟子,他将能在不久的来世证悟涅槃。

    问4-5:禅修者能单靠近行定来达到出世间的境界吗?

    答4-5:可以。在近行定的阶段也有明亮、闪耀与放射的光。以此光明,禅修者能够辨识色聚、究竟色法、究竟名法与它们的因缘。然后他能逐步地继续修行观禅,乃至证悟道果。

    问4-6:只用刹那定(khanika-samadhi),禅修者能否修行受念处(vedananupassana-satipatthana)而达到出世间的境界?

    答4-6:在这里我们必须给刹那定下定义,何谓刹那定?有两种刹那定:止禅的刹那定与观禅的刹那定。止禅有三种定,即:刹那定(预备定)、近行定与安止定。这个刹那定特别指缘取似相(如:安般似相)为对象,而生起于近行定之前的定。这是就止观行者(samatha-yanika止行者)而说的。

    至于纯观行者(suddha-vipassana-yanika),也有另一种刹那定。纯观行者通常必须从四界分别观开始修行。如果有系统地修行四界分别观,当他见到色聚,并且能辨识每一色聚中的四界时,他达到近行定或刹那定。《清净道论》说这种定是近行定;然而《清净道论》的注释解释说这种定是刹那定,不是真正的近行定。由于这种刹那定的强度与近行定相当,所以注释隐喻式地说它是近行定。真正的近行定非常接近安止定,在它之后,安止定会随著生起,因为它与安止定在同一个心路过程里。

    由于色聚中的四界是究竟色法,非常深奥隐微,而且色聚非常迅速地在生灭,禅修者无法深度地专注于四界,因此修行四界分别观无法达到安止定。既然没有安止定的心路过程生起,也就没有真正的近行定。因此修行四界分别观的定只是刹那定而已。

    在观禅中也有刹那定。关于这点,《清净道论》的安般念部份有解释。当成就安般禅那的止观行者想要修行观禅时,他先进入初禅。从初禅出定之后,他辨识初禅的三十四种名法,然后观察这些禅那法(jhana-dhamma)的生灭为无常、苦、无我。他以同样的方法修行第二禅等。

    那时定力还相当强,他能专注于那些禅那法的无常、苦、无我本质,心不会转移到其他对象。这是刹那定,因为其对象是瞬间生灭的。

    同样地,当禅修者观照究竟名色法与其因缘无常、苦或无我的本质时,他的心通常不会离开那个行法,他的心已沉入无常、苦、无我这三相之一里面。这种定也称为刹那定。在这里你必须了解,观禅的刹那定乃是彻底地见到究竟名色法与其因缘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若还无法见到它们,如何能称为观禅的刹那定呢?这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禅修者不修行任何止禅就能清楚地见到究竟名色法及其因缘,那么他不需要修行止禅。然而,如果无法透视它们,则他必须修行止禅中的一种,以便能够办到这一点。

    在《蕴相应KhandhaSamyutta》与《谛相应SaccaSamyutta》里,佛陀也说:‘Samadhimbhikkhavebhavetha,samahitobhikkhavebhikkhuyathabhutampajanati.’──“诸比丘,你们应培育定力。有够强定力的比丘能如实地见到究竟名色法及它们的因缘。”所以你能见到五蕴及它们的因缘,能见到它们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能见到它们在阿罗汉道与般涅槃时完全息灭。

    因此,要了知五蕴、它们的因缘与它们的息灭,禅修者必须培育定力。同样地,要了知四圣谛,禅修者也必须培育定力。这是在《谛相应SaccaSamyutta》中所提到的。

    如果禅修者要辨识感受,他必须注意下列的事实:‘Sabbambhikkhaveanabhijanamaparijanamavirajayamappajahamabhabbodukkhakkhayaya…(P)…Sabbabcakhobhikkhaveabhijanamparijanamvirajayampajahambhabbodukkhakkhayaya.’──“诸比丘,如果比丘不能以三种遍知(paribba)来了知所有的名、色及它们的因缘,他无法证悟涅槃。唯有能以三种遍知了知它们的人才能证悟涅槃。”这段经文出自《相应部?六处品?不通解经AparijananaSutta,SalayatanaVagga,SamyuttaNikaya》。

    同样地,《谛品?尖顶阁经KutagaraSutta,SaccaVagga》中开示,若未能以观智及道智了知四圣谛,则无法解脱生死轮回(samsara)。所以,若禅修者想要证悟涅槃,他必须以三种遍知来了知所有名、色及它们的因缘。

    何谓三种遍知呢?它们是:

    一、 知遍知(bata-paribba):即名色分别智(namarupa-pariccheda-bana)与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它们是了知所有究竟名色及其因缘的观智。

    二、 度遍知(tirana-paribba审察遍知):即思惟智(sammasana-bana)与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bana)。这两种观智能清楚地了知究竟名色及其因缘无常、苦、无我的本质。

    三、 断遍知(pahana-paribba):即从坏灭随观智(bhavga-bana)至道智这些上层的观智。

     《不通解经AparijananaSutta》与《尖顶阁经KutagaraSutta》中的教导非常重要。因此,若禅修者想要从受念处开始修行观禅,他必须遵照下列两点:一、他必须已能辨识究竟色法;二、单单辨识感受是不够的,他还必须观照六门心路过程中的受及与它相应的所有名法。

     为什么呢?因为佛陀教导说:如果比丘不能以三种遍知来了知所有的名色及其因缘,那么他无法证悟涅槃。所以,在尚未彻底辨识究竟色法之前,如果禅修者只辨识感受(如:苦受等),那是不够的。这里的“不够”指的是:他不能证悟涅槃。

    问4-7:佛陀是大阿罗汉,那么佛陀与其他同样是阿罗汉的弟子,如舍利弗尊者与目犍连尊者有什么差别呢?

    答4-7:佛陀的阿罗汉道必定与一切知智(sabbabbuta-bana)相应,而弟子的阿罗汉道则不然。弟子的阿罗汉道与以下的智慧相应:上首弟子菩提(aggasavaka-bodhi)、或大弟子菩提(mahasavaka-bodhi)、或普通弟子菩提(pakatisavaka-bodhi)。它们有时与四无碍解智(patisambhida-bana)相应,有时与六神通相应;有时与三明相应,有时纯粹只是阿罗汉道而已;但绝不可能与一切知智相应。举例而言,舍利弗与目犍连尊者的阿罗汉道不与一切知智相应。而佛陀的阿罗汉道不但与一切知智相应,并且具足其他种智慧及佛陀的所有德行。

     此外,因为他们成熟的波罗蜜,诸佛都是自己证悟道、果与一切知智,不依靠任何老师的教导。但是,弟子唯有藉著从佛陀或佛陀弟子那里听闻关于四圣谛的法,然后才能证悟道智与果智,他们不能未经老师教导而独自修行证果。这些是差别之处。

    问4-8:什么是“中阴身”(antara-bhava中有)?

    答4-8:根据上座部三藏,没有所谓的中阴身。在一世的死亡心(cuti-citta)与下一世的结生心(patisandhi-citta)之间,没有任何心识刹那或中阴身这类的状态存在。如果一个人死后将投生天界,那么,在他今世的死亡心与天界的结生心之间没有任何心识刹那存在,也没有中阴身。死亡一发生之后,天界结生心立刻生起。同样地,如果一个人死后会下地狱,那么,在他今世的死亡心与地狱的结生心之间没有中阴身存在,他死后直接投生到地狱去。

     中阴身的观念通常是这样产生的:有些人死后投生在鬼道一段很短的时间,然后又投生到人道,他们会以为他们在鬼道的那段生命是中阴身。事实上,鬼道的生命并不是中阴身。实际发生的过程是这样的:在今世的死亡心之后,鬼道的结生心生起;在鬼道的死亡心之后,又有人道的结生心生起。由于过去的恶业,他们在鬼道受了一段很短时间的苦。当那个恶业的业力竭尽之后,因为成熟的善业,又再生起人道的结生心。

     还未能透视生死轮回真相或缘起的人,会误解那段短暂的鬼道生命为中阴身。如果他们能以观智彻底地辨识缘起,这种误解就会消失。因此我建议你以自己的观智来辨识缘起。那时,中阴身的问题将会从你的心中消失。

    答4-9:安般念的修行方法与四界分别观相同吗?为什么我们必须在修行安般念之后才能修行四界分别观?

    答4-9:这两种修行方法不同。

    如果想修行观禅,首先你必须辨识色法(色业处)与辨识名法(名业处),其次你必须辨识它们的因缘。要辨识色法,你必须先修行四界分别观。

    佛陀教导色业处时,总是先教导四界分别观的简略法或详尽法。你必须遵照佛陀的教导来修行。修行四界分别观之前,最好已有深厚的定力,如:安般念第四禅,因为它帮助我们清楚地透视究竟色法、究竟名法及它们的因缘。

    不过,如果不想修行止禅,你也可以直接修行四界分别观,以此培育定力与透视力。我们在上次回答问题的讲座中已经讨论过这一点。

    问4-10:可否请禅师用科学的方法解释在禅修中所经验到的光?

    答4-10:禅修时所见到的光是什么呢?除了结生心之外,依靠心处(hadaya-vatthu心所依处)生起的每一个心(citta)都制造许多心生色聚。在这些心当中,止禅心(samatha-bhavana-citta)与观禅心(vipassana-bhavana-citta)比其他心更强而有力,所以它们制造更多的心生色聚。每一粒心生色聚含八种色法,即: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与食素,其中的“颜色”是明亮的。当止禅心与观禅心愈强时,颜色就愈明亮。由于色聚同时并且相续地生起,一粒色聚的颜色与另一粒色聚的颜色紧密地一起产生,犹如电灯泡一般,于是产生了光。

    再者,由止禅心与观禅心产生的每一粒色聚中都有火界,此火界(即时节;温度utu)也产生许多代新的时节生色聚。这现象不仅能发生于内在,也能发生于外在。这些色聚同样有八种色法:地界、水界、火界、风界、颜色、香、味与食素。由于止禅心与观禅心的力量,其颜色也是非常明亮的。所以一个颜色的明亮与另一个颜色的明亮紧密地一起产生,犹如电灯泡一样。

    心生色法的光与时节生色法的光同时产生。心生的“颜色”色法只能于内在产生;而时节生的“颜色”色法能于内在与外在产生,并且其光明向十方散布,有时甚至能遍及整个世界或世界系(cakkavala),乃至更远。散布的远近决定于止禅心与观禅心的强度:佛陀名色识别智所产生的光能散布到一万个世界;阿那律尊者天眼心(dibba-cakkhu-citta)所产生的光能散布到一千个世界;其他弟子观智所产生的光能向各个方向散布到一由旬(yojana)、二由旬等等。

    通常禅修者在达到生灭随观智时才能了解此光乃是一群色聚,而在还修行止禅时并不了解这一点,因为色聚非常微细,只修行止禅很难了解及照见它们。如果想要确实地了解,你应努力修行以达到生灭随观智,这将是真正科学的方法。

    问4-11:那些已能辨识身体三十二个部份的禅修者,能否睁著眼睛见到别人身体内在的三十二个部份?

    答4-11:这必须视情况而定。初学者睁著眼睛只能见到身体外在的部份而已;只有用观智之眼才能见到内在的部份。如果你想很科学地了解此事,请用你自己的观智来看。

    然而,由于过去修行的波罗蜜,有些人能睁著眼睛看见他人内在的骨骼,例如:摩诃提舍(MahaTissa)尊者。他精通于白骨观,经常观察内在的白骨为不净,达到初禅。并且经常以此禅那为基础修行观禅,辨识名色、名色的因缘、名色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这是他通常的修行法。

    有一天他出外托钵(pindapata),从阿诺罗富罗(Anuradhapura)走到大村(Mahagama)去。在路途中他遇到一个女人,那女人发出笑声来,想引起大长老的注意。当他听到笑声而看向她时,他只看到那女人的牙齿,并且取它们为对象修行白骨观。由于之前持续的修行,他看到那女人是全副的白骨,没见到“女人”。然后,他专注自己的骨骼而达到初禅。以初禅为基础,他迅速地修行观禅。于是,就在道路上以站立的姿势,他证悟了阿罗汉果。

    原来,那个女人与丈夫吵架而离开丈夫家,要回娘家。她的丈夫随后追来,也遇见摩诃提舍大长老。于是他问大长老:“尊者,你是否看见一个女人从这条路上走去?”大长老回答说:“哦,施主(dayaka),我没看见什么男人或女人,我只见到一副白骨走在这条路上。”这个故事记载于《清净道论》的说戒品。

    这是一个例子。任何像摩诃提舍大长老那样彻底修行白骨观的禅修者,就能睁著眼睛看见别人的骨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