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席问答篇
    即席问答篇

    问1:请问禅师,一般而言禅那(jhana)可分成几种?

    答1:禅那有两种:世间禅(lokiya-jhana)与出世间禅(lokuttara-jhana)。

    世间禅乃是我们已经解释过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与第四禅及四无色界禅。

     至于出世间禅,当你修行观禅达到行舍智时,你觉照名与色、因与果的无常,或苦,或无我,同时也加强辨识禅那法的三相。当你觉照初禅法的无常,或苦,或无我本质时,如果在那时证悟涅槃,则那个道智与果智称为初禅道智与初禅果智。为什么称它们为初禅呢?因为那个道智与果智中具有五禅支。这是出世间禅。

    如果你在觉照第二禅禅那法的无常、苦或无我本质之时证悟涅槃,则那个道智与果智称为出世间的第二禅道智与第二禅果智,因为它们具有三种禅支:喜、乐与一境性,没有寻与伺。

    在觉照第三禅禅那法的无常、苦或无我本质时,你也能证悟涅槃。那时你的道智与果智称为出世间的第三禅道智与果智,因为它们具有乐与一境性两种禅支。

    在觉照第四禅或无色界禅禅那法的无常、苦或无我本质时,你也能证悟涅槃。那时你的道智与果智称为出世间的第四禅道智与果智,因为它们具有舍与一境性两种禅支。

    这些是止观行者的情况。

    至于未曾达到禅那的纯观行者,他们无法觉照禅那法为无常、苦、无我,只能觉照色法及欲界名法的无常、苦、无我。实际作为观禅对象的色法是十八种真实色。欲界的名法指的是眼、耳、鼻、舌、身、意六门心路过程。

    纯观行者可以透过觉照这些名法或色法的无常、苦、无我本质而证悟涅槃。那时他们的道智与果智也称为出世间的初禅道智与果智。为什么呢?因为它们具有五禅支:寻、伺、喜、乐、一境性。

    问2:禅修者应当如何做才能去除散乱(妄想)与昏沉(瞌睡)呢?

    答2:要去除散乱,我们必须只专注于业处的对象,例如安般念对象(气息),而不应注意其他对象,不应谈话,不应想念其他事情。在行、住、坐、卧,一举一动当中,你都必须经常练习只注意安般念对象。这是很好的方法。

     要去除昏沉睡眠,有七种方法。你记得大目犍连尊者吗?他是佛陀的第二上首弟子。他在阳历一月或二月的月圆日证悟初果须陀洹,并且当天在佛陀的座下出家。但是他并未与佛陀住在一起,而是前往一处森林里精进修行。

     他彻夜不眠地精进修行七天。到了第七天,他感觉非常疲倦,乃至于禅坐时有昏沉瞌睡的情况发生。当时佛陀放射光明,并来到大目犍连尊者的地方,为他讲说《居眠经PacalayamanaSutta》。

     在《居眠经》中,佛陀教导七种去除昏沉睡眠的方法:当你专注于某一种业处(如:安般念)时,若昏沉睡眠的现象发生,你应暂时停止专注那种业处,而改专注其他种业处,如:佛随念、慈心观等。若如此做了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思惟曾经牢记的教法(pariyatti-dhamma)。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完整地背诵曾经牢记的教法。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用力拉扯耳朵,并按摩四肢。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去洗脸、朝不同的方向远眺、以及仰望星空。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作光明想(alokasabba)。若仍不能去除昏沉,你应来回行走以便去除昏沉。

     当佛陀教导光明想时,由于过去生的波罗蜜,大目犍连尊者证得了神通。对于有充分波罗蜜的人,当他们证悟道智与果智时,神通也会自然产生,不需要尝试去获得神通。佛陀教导他进入光明定(aloka-jhana-samapatti),然后运用神通力,尤其是天眼通(dibbacakkhu-abhibbana)。当他那样尝试时,极明亮的光生起了。接著佛陀指示他下定决心(adhitthana)使明亮的光持续整天整夜,那时就能去除昏沉。这是最好的方法。

     但是,如果你尝试这七种方法之后仍然无法去除昏沉,佛陀指示另一种方法:你应当小睡片刻。休息几分钟后再起来继续修行。

    问3:禅修者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修行的法门呢?

    答3:这只能靠你自己抉择,我们无法确定地说那种法门最适合你。注释中提到可以依照个人的性格(carita性行)来决定修行法门;但是这仍然相当困难,因为大部份人具有很多种性格:许多贪爱、许多嗔恨、许多妄想……,很难决定他们究竟属于那一种性格。最好是你亲自研究各种业处,自己选择修行法门。

     我观察过许多禅修者,通常他们曾经在过去生修行四界分别观或安般念。如果禅修者曾彻底地修行安般念达到禅那的阶段,那么安般念对他们而言是非常容易的。但是,如果过去生他们只修行安般念到某种程度,尚未达到禅那,或未曾见到禅相,那么他们的波罗蜜还不成熟,今生再修行安般念时必须非常努力地修行。

     如果禅修者曾在过去生中修行四界分别观,达到色业处(rupa-kammatthana)的阶段,那么今生他们很容易就能学习与修行四界分别观。但是,如果他们只是曾经修行,尚未达到色业处的阶段,那么今生修行时同样很辛苦,必须非常努力。

     对于初学者而言,我也教导其他业处,如:遍禅(kasina-kammatthana),但是他们很难达到强而有力的禅定。然而,如果修成安般念或四界分别观之后才转修其他止禅法门,通常他们能轻易地成就所有止禅业处。

    问4:有人说:事实上五蕴不是苦,对五蕴的贪爱才是真正的苦。可否请禅师简要地解释这点?

    答4:它们都是苦谛(dukkha-sacca)。在《转法轮经DhammacakkapavattanaSutta》中佛陀说:‘Savkhittenapabcupadanakkhandhadukkha.’──“简言之,五取蕴是苦。”。为什么呢?因为五取蕴一直遭受生灭的压迫。如此,我们能说它们是乐吗?贪爱是名蕴,当然也一直遭受生灭的压迫,所以也是苦。

    问5:当我们散播慈爱给某个人时,对方能否得到任何利益?

    答5:我们只能说:也许他的心能够改变。除此之外,我们无法确定地说他能得到怎样的利益。

    以下是经典中所记载慈爱改变他人之心的一个事例。攎耶末罗(Roja-malla)是阿难尊者的朋友。有一次,佛陀领著众比丘前往拘尸那罗城(Kusinara)。拘尸那罗城的末罗族人(Malla)知道此消息后,大家通过一项约定:不出来迎接佛陀的人将被罚款五百钱。当末罗族人出来迎接佛陀时,攎耶末罗也在其中。阿难尊者见到他也和大家一起迎接佛陀,感到很高兴;但一问之下才知道他对佛、法、僧根本毫无信心,只是因为怕被罚款才勉强随大家行动。因此到达僧寺之后,阿难尊者即请求佛陀设法使攎耶末罗对佛法生起信心。佛陀经常散播慈爱给一切众生,所以他的慈心观非常有力。阿难尊者请求之后,佛陀就散播慈爱给攎耶末罗,然后起座,进入居处。

    那时,攎耶末罗承受到佛陀的慈爱,于是他的心改变了。他来到僧寺迫切地寻找佛陀,就好像小牛寻找它的母亲一般。拜见佛陀之后,佛陀为他说法。听法后他即证得初果须陀洹。他的心完全改变了,因此能证得初果。

    另一个例子是那罗几力(Nalagiri)大象。当那罗几力大象遇见佛陀时,它处在烂醉与暴怒的状态,正要攻击佛陀。当时佛陀散播慈爱给它,令到它的心立即改变了,而且还礼敬佛陀。

    在这两个例子之中,一个证得初果,另一个礼敬佛陀,我们可以说这是他们所得到的利益。

    然而,如果作为接受慈爱之人的心不改变,我们就无法说他能得到任何利益,就像提婆达多(Devadatta)的例子。虽然佛陀也散播慈爱给提婆达多,但提婆达多还是尝试杀害佛陀,破坏和合僧团,造下了许多恶业。

    当提婆达多将要堕入地狱时,佛陀同样散播慈爱给一切众生,可是佛陀无法使他免除堕入地狱的厄运。从佛陀时代乃至现今,有许多人死后因为自己的恶业而堕落四恶道受苦,但是我们却无法藉著散播慈爱来拯救他们,那么我们如何能说这对他们有利益呢?

    所以,慈心观的利益特别只限于禅修者自身而已。

    问6:禅修者能否以感恩心来达到禅那?

    答6:单是感恩并不能达到禅那;感恩心只是知道别人的恩惠而已。但在知道别人恩惠的同时,如果能有系统地修行慈心观,散播慈爱给对方,那么他能够达到禅那。

    问7:禅修者如何才能选择来世投生的地方?

    答7:造成投生的业是在临终时成熟的业。更准确地说,它必须在一生当中最后的速行心刹那,即临死速行(maranasanna-javana)的时刻成熟。它决定人死后投生到善道或恶道。如果临死速行心是善的,则他将投生于善道;如果它是不善的,则他将投生于四恶道之一。也可把造成投生的业分为两种,即:欲界业(kamavacara-kamma)及广大业(mahaggata-kamma)。

     欲界业的范围很广,包括:布施(dana)、持戒(sila)、在安止定之前的止禅修行(samatha-bhavana)、观智(vipassana-bana)及所有恶业(akusala-kamma)。

     广大业指色界禅业(rupavacara-jhana-kamma)与无色界禅业(arupavacara-jhana-kamma),总共为八种定(samapatti)之业。

     在这些业当中,广大业是强而有力的,能防止不善的临死速行心生起。如果一直到死亡之时禅那都还能维持稳定不退,则此禅那能使人投生于梵天界。但是如果死亡之前禅那下跌,那么它无法造成梵天界的投生,例如提婆达多的禅那。

     另一种强而有力的业是观智。它能够在临死时防止不善速行心生起,能令到禅修者投生于善道。所以若想投生善道,你应努力于达到禅那,乃至具备观智。

     比这两者更好的是道智(magga-bana)与果智(phala-bana),因为它们确保已证得道果的圣人永远不堕入恶道,且能依照自己的意愿与业而投生善道。这是最好的方法,最好的人寿保险。

     其他善业则比较不可靠。

    问8:为什么唯有达到慈心观、悲心观、喜心观第三禅之后,禅修者才能达到舍心观的第四禅?

    答8:由于舍心观没有初禅、第二禅、第三禅,只有第四禅,所以它必须获得慈心观、悲心观、喜心观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的支持,然后才能达到其第四禅。其他业处的初禅、第二禅、第三禅不能支持舍心观第四禅。为什么呢?因为对象不同的缘故。例如安般禅那以安般似相为对象,地遍禅那以地遍似相为对象,但是舍心观采取众生为对象。而慈、悲、喜这三梵住也同样采取众生为对象,所以只有它们能够支持舍心观的第四禅。

    问9:为什么修行慈心观、悲心观、喜心观只能达到第三禅,不能达到第四禅?

    答9:每一种第四禅都是中性的,都与舍受(upekkha-vedana)相应。舍心观的态度是中性的,因为它省思每个人的业属于他自己,依照自己所造的业而承受快乐或痛苦。所以修行舍心观能够达到第四禅。

     然而,慈心观接近情感的作用,怀著愿其他众生得到安乐等愿望。悲心观的态度是愿其他众生免除痛苦。喜心观接近欢喜(pahasa),对别人的成功抱著强烈的欢喜心。这三者的态度都不是中性平等的舍(upekkha)。

     慈心禅、悲心禅及喜心禅的受是悦受(somanassa-vedana)或称为乐受(sukha-vedana),不可能是舍受。因此修行它们不能证得第四禅,只能达到第三禅。

    问10:何谓有分(bhavavga)?

    答10:西方的学者将有分翻译为下意识心,事实上它不是下意识心。根据《阿毗达摩》,我们称它有分“识”,因此它仍然是意识,并非下意识。许多禅修者落入有分时说他们一无所知,因为有分识不认知现在的对象,而认知前世临死时的对象。那对象可能是业、或业相、或趣相。通常唯有修行到缘起时,禅修者才能了解这种情况。

     根据《阿毗达摩》,简单地说有两种心:一种是心路过程心,另一种是离心路过程心。

     总共有六门心路过程。当你看见颜色、听到声音、嗅到气味、尝到滋味、触到物体及思考或修行时,就会各别产生眼门、耳门、鼻门、舌门、身门及意门心路过程的作用。

     离心路过程心(vithimutta-citta)则有三种,即:结生心(patisandhi-citta)、有分心(bhavavga-citta即有分识)与死亡心(cuti-citta)。

     一期生命当中最初的一个有分心称为结生心,最后一个有分心称为死亡心。有分心又翻译为“生命相续流”(lifecontinuum)。为什么呢?因为它是生命的主要成份。在结生心与死亡心之间,当无任何心路过程生起时,有分心都会生起,以便心流不会中断,而保存了生命。

     如果想更清楚地了解,你应当从实际修行中去体验它们。

    问11:要证悟涅槃必须修行观禅。但是为何有些人在修行止禅时,会误解止禅中的境界是涅槃呢?

    

    答11:因为他们缺乏常识,不彻底地了解什么是观禅,而认为观禅只是察觉每一种身心现象。他们不了解究竟名法(paramattha-nama)、究竟色法(paramattha-rupa)。通常他们缺乏《阿毗达摩》方面的知识,还未真正了解七清净与十六观智。这是问题的所在。

    问12:在尚未修行其他业处达到第四禅之前,禅修者能否直接修行佛随念(Buddhanussati-bhavana)?

    答12:可以,但不易达到近行定。举例而言,请在内心专注地忆念以下这段称述佛陀功德的巴利文:‘Itipisobhagavaarahamsammasambuddhovijjacarana-sampannosugatolokaviduanuttaropurisadammasarathisatthadevamanussanambuddhobhagavati.’──“世尊的确是阿罗汉、正等正觉者、明行足、善逝、了知世间者、堪受教之人的无上调御者、天人师、佛陀、世尊。”你能专注你的心吗?通常心会四处游散。因为我们不曾见过佛陀,只能凭借想像来思惟佛陀的功德。

     现在我们都有呼吸,也能清楚地感受到呼吸,然而是否每个人都能完全地专注於呼吸呢?这是当下存在的对象,不是想像的对象。就某些初学者而言,对当下存在的对象尚且无法完全地专注,更何况要专注于单凭想像的对象(佛陀的功德)。

     我们未曾见过佛陀,只是从书本或师长那里得知佛陀具足无比清净的戒、定、慧。那么,请以佛陀的清净戒、定、慧为对象来专注忆念。你能否专注于佛陀的清净戒、定、慧呢?事实上这是很难的。若没有其他禅定的帮助,要忆念佛陀的功德实在不容易,因为我们只能依靠想像而已。

     不过,你仍然可以依照自己的意愿来尝试,只是要达到近行定不容易而已。所以,通常我们教导禅修者以其他禅那业处(jhana-kammatthana)为基础来修行佛随念。

    问13:为什么修行佛随念只能达到近行定(upacara-samadhi),不能达到安止定(appana-samadhi)?

    答13:因为佛陀的功德非常深奥,它们不是世俗谛,而是究竟法。透视究竟法的定无法强而有力,因此修行佛随念不能达到禅那,只能达到近行定而已。

     你可以实际地修行佛随念,尝试看能否达到禅那。你自己能够明白。

    问14:在佛陀的时代,佛陀教导不净观之后,有许多比丘自杀。现在如果我们修行不净观(asubha-bhavana),是否也会产生同样的后果呢?

    答14:那些比丘之所以会自杀,乃是因为过去所做恶业已经成熟的缘故。佛陀见到那些比丘将在十五天内死亡,死后将堕入地狱。所以佛陀教导他们不净观的修行方法,使他们不再畏惧死亡。他们修行不净观,观察身体的不净可厌,因此不再执著于自己的身体。虽然他们自杀,但是因为已经修成不净观,能在不执著身体的情况下死亡,所以死后投生于天界。正因为这个理由,佛陀特别教导他们不净观。

     现在如果禅修者修行不净观,并不会造成自杀的结果。佛陀教导:‘Asubhabhavetabbaragassapahanaya.’──“要止息贪欲,应当修行不净观。”不净观能暂时止息贪欲。例如婆耆舍大长老(VavgisaMahathera),由于入村托钵时看见许多可爱的对象,使得内心生起贪欲(raga)。他请教阿难尊者如何止息这些贪欲。阿难尊者教导他修行不净观,忆念身体的三十二个部份为不净可厌,他如法修行之后止息了贪欲。根据《耆利摩难经GirimanandaSutta》,这种忆念身体三十二部份为不净的修行法称为有生命体的不净观(savibbanaka-asubha有识不净观)。

     因此,佛陀教导修行不净观乃是为了止息贪欲。它只是暂时的修行法门而已,不需要修行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一年、两年等那么长的时间。所以,修行不净观不会导致自杀。

    

    问15:四界分别观属于止禅或属于观禅?

    答15:四界分别观是止禅的修法,也是观禅的修法。如果有系统地修行四界分别观,禅修者将见到净色(透明的物质)。在破除密集之前,净色看起来像冰块。至此阶段是止禅。

     接著,当禅修者注意净色中的空间(akasa)时,他们将见到净色粉碎成色聚(微粒)。如果能分析那些色聚里的四界,此阶段也是止禅,但也是观禅的开始,是禅观的“幼稚园”阶段。所以四界分别观是止禅,也是观禅。

    问16:已达到第四禅的禅修者修行四界分别观,与未达到禅那的禅修者修行四界分别观,两者所得到的结果是否相同?

    答16:结果相同。但是对于有充分定力的禅修者,如:达到安般念第四禅的禅修者,当他们分析色聚、辨识究竟色法、究竟名法时,很容易就能得到清晰的了解。为什么呢?因为专注的心能如实地透视究竟色法、究竟名法、以及它们的因缘。然而,这是针对部份禅修者而说的,不是针对所有禅修者。

     在《须师摩经SusimaSutta》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纯观行阿罗汉,他们不修行禅那,直接有系统地从四界分别观开始修行,然后修行观禅达到阿罗汉果。根据《因缘经NidanaSutta》(相应部?相应-1-297-298SamyuttaNikaya-Sam-1-297-298)的注释,这些纯观行阿罗汉修行四界分别观之后直接转修观禅,理由是想要快速地证悟涅槃。他们认为修行止禅达到禅那会延迟证悟的时间,因此他们只修行四界分别观作为培育定力的法门。由于他们具有证悟阿罗汉果的充分波罗蜜,所以,虽然未达到禅那,他们对名色法的观智仍然非常清晰。

    问17:一个人证悟初果须陀洹(sotapanna)或二果斯陀含(sakadagami)之后,能否在未来世成为辟支佛(paccekabuddha)或声闻弟子(savaka)?

    答17:只能成为声闻弟子而已。须陀洹或斯陀含能成就阿那含或阿罗汉,但不能成为辟支佛,因为必须以二阿僧祇与十万大劫的时间积聚波罗蜜才能成为辟支佛;而须陀洹最多只会再投生七次而已。

     在《小部?犀牛经KhaggavisanaSutta,KhuddakaNikaya》中,佛陀讲到二十四尊辟支佛。辟支佛只在没有佛出世教化的时期才会出现。在佛陀的教化期中只能有声闻弟子,没有辟支佛。

     当菩萨悉达多太子诞生时,还有一尊辟支佛存在世间,名叫摩当伽(Matavga)。那时天神欢喜踊跃,互相传告说:“菩萨诞生了!”辟支佛摩当伽听到这消息之后,立刻就进入般涅槃。这是因为在佛陀的教化期中不应有任何辟支佛在世。

     如果禅修者在释迦牟尼佛的教化期中修行未能证悟涅槃、道、果,但具有证悟辟支佛觉智(paccekabodhi-bana)的波罗蜜,则他们将在未来成就辟支佛,而不是在这期教法中证悟。例如有名的提婆达多将在未来一万劫之后成就辟支佛,他的著名弟子阿阇世王也将在未来成为辟支佛。

    问18:经中谈到不能有两尊佛同时出现于世间。关于辟支佛呢?能否有两尊辟支佛同时出现于世?

    答18:可以。正等正觉(sammasambuddha)的佛不能同时出现,但是可以有许多辟支佛同时出现于世间。

     例如:红莲王后(Paduma-devi)的五百个儿子都成就辟支佛。那时我们的菩萨投生为六色牙巨象,它以各种水果供养那五百尊辟支佛;这在许多《本生经Jataka》的故事中都提到。至于两尊佛不能同时出现乃是巴利圣典《阿毗达摩分别论AbhidhammaVibhavga》中所提到的。

    问19:辟支佛是否永远为辟支佛?或者有一天他们会投生人道来成佛或成为阿罗汉?

    答19:辟支佛就是辟支佛;辟支佛那期生命是他们的最后一生。辟支佛也是阿罗汉,是独立的阿罗汉或小佛。他们不依靠任何老师的教导就能独自证悟四圣谛,但是无法教导别人四圣谛。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不精通世俗谛,不擅于为究竟法取名,如:触(phassa)、受(vedana)等等。由于他们无法教导弟子四圣谛,所以称为小佛。

    问20:当禅修者辨识名法时,是否即已具有他心通?

    答20:观禅的领域与神通的领域是不同的。辨识外在的名法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观禅,另一种是他心通(cetopariya-bana)。他心通指的是:能知道别人内心意念的能力。具备这种神通能够很容易地知道别人的心。然而观智无法辨识:“这是男人,那是女人……”,只能整体而非个别地辨识外在的名色法,所以观智不能知道别人的心。

    问21:若禅修者不辨识色界禅那名法(rupavacara-jhana-nama-dhamma)与无色界禅那名法(arupavacara-jhana-nama-dhamma),是否能证悟阿罗汉果?

    答21:不辨识色界与无色界禅那名法,禅修者仍然能证悟阿罗汉果。唯有达到禅那的人才能辨识禅那名法。由于纯观行者(suddhavipassana-yanika)没有禅那,所以不能辨识禅那名法。但他们能辨识究竟色法及欲界的名法,如此就足以证悟阿罗汉果。

    问22:如果禅修者达到近行定,但未达到安止定,那么当他辨识名法时,他辨识的是色界名法(rupavacara-nama-dhamma)还是欲界名法(kamavacara-nama-dhamma)?

    答22:欲界名法而已,因为在禅那之前的所有止禅修行都是欲界法(kamavacara-dhamma)。

     例如:修行安般念时,若禅修者有系统地勤修,他将能见到安般似相(anapana-patibhaga-nimitta)。见到似相最初阶段的定是遍作定(parikamma-samadhi),是欲界法。当定力愈来愈强,达到紧接在禅那之前的阶段,那个定称为近行定(upacara-samadhi),也是欲界法。

    安般念的欲界定与禅那定(安止定)有什么差别呢?虽然它们同样以安般似相为对象,但是它们的强度不同:在一个心路过程中,近行定只能生起七次;而安止定则能持续生起无数次。修行到名业处时你就能辨识这种差别。

    问23:当禅修者辨识色界或无色界禅那法时,他处在安止定之中或之外呢?

    答23:不是处在安止定,也不是处在近行定,而是观禅的刹那定(khanika-samadhi)。禅修者从禅那中出来之后,才能辨识禅那法。

     以安般念为例,近行定及安止定都只能以安般似相为对象,无法像观智那样以禅那法为对象。因此在安止定中不能修行观禅。

    问24:当禅修者辨识禅支时,这些禅支是现在的名法还是过去的名法?

    答24:它们已经息灭,是过去的名法。因为在一个心识刹那中不能有两个心同时生起。举个譬喻来说:你不能这一根手指的尖端来接触它本身,但是你可以用另一根手指来接触它。这根手指好比是已过去的禅那法,另一根手指好比是观智。这是它们之间的关系。

     若要辨识禅支,禅修者必须同时辨识对象与意门(manodvara)。举安般念为例,它的对象指的是安般似相,意门指的是有分心(bhavavga)。

    当没有任何心路过程生起时,有分心即生起;当心路过程生起时,有分心即消失。在禅那法生起之前,有分心能存在;禅那法生起时,有分心即消失。当辨识禅那法的观智生起时,禅那法即消失。观智能辨识在它之前的禅那法,因为它同时辨识对象与意门。禅修者从禅那出来之后先辨识有分心。当禅那的对象(如:安般似相)出现在有分意门时,他就能很轻易地辨识到禅支。

    问25:禅修者修行止禅之后,能否预先知道自己死亡的时间?能否延长自己的寿命?

    答25:预先知道死亡时间是天眼通(dibbacakkhu-abhibbana)的领域。在天眼通当中有三支,其中一支称为未来分智(anagatamsa-bana),能够预知未来的事情。如果你精进修行并得到天眼通,那么你就能预先知道自己什么时候会死亡。然而,如果你只修行观禅,那么你只能知道大概的时间而已。

     修行止禅不可能延长禅修者的寿命,因为寿命决定于个人的业。

    问26:以作为老师的立场而言,当佛陀无法教导弟子达到与自己同样高超的境界,他难道不会感到失望吗?

    答26:佛陀已经完全灭除忧伤,因此不会感到失望;那只是你的想像而已。佛陀完全了解一切众生的境界,他只帮助众生完成他们自己的波罗蜜而已。

     佛陀教导达到寂灭的方法,因为达到灭苦的境界非常重要。正如一切粪便都是可厌的,同样地,一切生命都是可厌的,所以佛陀不称赞任何生命。

     当众生达到生死轮回的尽头(亦即达到涅槃)之后,一切都是相同的,不再有彼此之间的差异,因为涅槃是一切有为法(savkhara-dhamma行法)的止息。那时没有佛陀,也没有弟子。

    问27:在进入灭尽定(nirodha-samapatti)之前必须先立定四项决心(adhitthana)。如果禅修者忘了立定第一项决心(何时将出定),那么他是否会死在灭尽定当中,或者他仍然能够出定?

    答27:在进入灭尽定之前,这些圣者们会经常思惟自己的寿命,这是他们的本性。若无正念,他们什么也不能做。

     假设他们的寿命将在七天内结束,那么他们会下定决心在七天之内(寿命结束之前)从灭尽定出来,不会在灭尽定当中死亡。灭尽定是所有名法与心生色法的停止;而死亡心(cuti-citta)是最后一个有分心,是执行死亡的心。灭尽定和死亡心不能同时发生。

    问28:目犍连尊者过去生造了什么样的恶业,导致他必须遭受那么多世悲惨的果报?

    答28:在过去某一生中,他曾经为了妻子的缘故,企图杀害自己的双亲。在那一次,他将双亲打得几乎死去,但结果双亲未死。

     就在那次事件当中,有许多不善思(akusala-cetana)生起。一秒钟里有几万亿个不善思产生。假设他以一小时的时间企图杀害双亲,那么就有数不尽的不善思生起。每一个不善思能产生一个恶报。于是这许多强而有力的不善思相续地产生地狱中的恶报,所以他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在地狱中受苦。

     受过地狱的恶报之后,剩余较弱的不善思相续地在人道中结成恶报,所以他受到许多世痛苦的果报。

    问29:禅修者能否在四禅八定的某一定之中或之外与天神(deva)或梵天(brahma)沟通?

    答29:不能。如果想与他们沟通,你必须具备如意通(iddhividha-abhibbana神变通)。

    问30:纯观行者以生灭随观智(udayabbaya-bana)能观察到未来多少世呢?

    答30:在生灭随观智的阶段,佛陀教导两种透视缘起的方法。我想举出其中的一部份作为例子来说明: ‘Avijjasamudayarupasamudayo’:因为无明生起,所以色生起。‘Tanhasamudayarupasamudayo’:因为爱生起,所以色生起。‘Kammasamudayarupasamudayo’:因为业力生起,所以色生起;接著你应透视那些色的生起阶段。然后是‘aharasamudayarupasamudayo’:因为食物生起,所以色生起。总共是五种生起智(samudaya-bana)。

     然后,佛陀教导五种息灭智(vaya-bana):‘Avijjanirodharupanirodho,tanhanirodharupanirodho,kammanirodharupanirodho,aharanirodharupanirodho,viparinamalakkhanam.”:因为无明息灭,所以色息灭;因为爱息灭,所以色息灭;因为业力息灭,所以色息灭;因为食物息灭,所以色息灭,这些是变易之相。

     这种息灭不是暂时的息灭,而是完全的息灭。完全的息灭何时才发生呢?因与果的完全息灭分别在悟阿罗汉道与般涅槃时业生。

     如果禅修者确定将在今世证悟阿罗汉道,那么他的未来只到今世而已。如果他将在未来的某一世证悟阿罗汉道,那么他必须一直辨识到那一世为止。他必须辨识到:因为无明、爱、取、行、业力这五种因完全息灭,所以五蕴也将完全息灭。这五种因将在他证悟阿罗汉道时完全息灭;至于果报五蕴则将在他入般涅槃时完全息灭。这两种息灭是完全的息灭,我们称之为无生之灭(anuppada-nirodha),即不会再生起的息灭。

     禅修者应透视到这两种息灭,因此纯观行者必须辨识未来的名色,一直到这个阶段。

    问31:禅修者必须辨识未来世直到证悟阿罗汉道与般涅槃之时。在这中间的未来世里,他的修行情况是已经确定的还是仍然会改变的呢?

    答31:《阿毗达摩》有七部书,其中一部名为《双论Yamaka》。在该论中佛陀说到有两种最后有者(pacchimabhavika),即:到了最后一生的人。其中一种是真正的最后有者,另一种不是真正的最后有者。

     所谓真正的最后有者乃是确定已证悟阿罗汉果的人,如:舍利弗尊者、目犍连尊者等。他们确实已经在当生证悟阿罗汉,不会再改变。而另一种最后有者是会再改变的,例如:有名的阿阇世王(Ajatasattu)。他是频婆娑罗王(Bimbisara)的儿子,有足够的波罗蜜,能在听闻《沙门果经SamabbaphalaSutta》之后证悟须陀洹道果。然而,因为他杀害了父亲,造下了极重的恶业,使到他无法证悟须陀洹道果。这种人称为不是真正的最后有者。

     所以,对于某些禅修者而言,他们确定将在未来某一世证悟阿罗汉果。但是对于某些禅修者而言则不一定,情况还可能会改变。

     我们现在需要辨识未来的情况。为什么呢?乃是为了厌离未来世的名色(nama-rupa),这是厌离随观智(nibbida-bana)。如果这种观智成熟,禅修者能在今生证悟阿罗汉道果。如果这种观智尚未成熟,他可能在未来某一生才证悟阿罗汉道果,那么情况也许还会改变,就像阿阇世王的例子。

    问32:既然世俗谛(sammuti-sacca)以概念法(pabbatti)为基础而建立,那么它是否也是一种邪见(micchaditthi)?

    答32:我们称这种见解为世间通称我论(loka-samabba-attavada),有时也称为萨迦耶见(sakkaya-ditthi身见)。这种我论(attavada)是微弱的,但是却很有影响力。为什么呢?因为如果不能除去这种见解,则无法见到究竟名色(paramattha-namarupa),即无法获得名色分别智(namarupa-pariccheda-bana),而且也不能了解名色的因缘,即不能获得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

     名色分别智与缘摄受智是观禅的基础观智,是观禅的开始阶段。若开始的阶段都还无法修行成功,则无法修行真正的观禅;不修行观禅则无法证悟涅槃,无法脱离四恶道,无法脱离三十一界。因此我们必须去除萨迦耶见。

     但是,有时为了制定戒律或讲解止禅法门,佛陀也教导世俗谛。当佛陀教导戒律(sila)时,他必须使用世俗谛,他不可能如此教导:“你不应杀害名色。”他必须教导说:“你不应杀害其他众生。”他不会教导说:“你应当恭敬名色。”而会教导说:“你应当恭敬父母亲。”。他不会说:“名色,请到这里来。”而会说:“比丘,请到这里来。”

     再者,地遍似相、安般似相等都只是概念法、世俗谛。如果想修成禅定,你必须专注于这些世俗谛。若有系统地专注于安般似相,你将能达到第四禅。但是,若以究竟名色作为止禅对象,则你无法达到禅那。因此有时为了讲解止禅法门,佛陀也教导世俗谛。

     有时佛陀为了保护世间而教导世俗谛。根据《阿毗达摩》,如果分析佛陀、父亲、母亲、儿子、女儿,我们只见到名色而已。一切都是名色,这是究竟谛(paramattha-sacca胜义谛;真谛)。但是如果不能分辨:“这是父亲”、“这是母亲”、“这是女儿”、“这是儿子”……那么将有许多问题产生,人们会互相做出错误的行为来。若他们那样做,则会造许多恶业。佛陀对一切众生有无限的慈悲,因此为了保护世间的缘故,有时佛陀也教导世俗谛。

     单靠世俗谛不能证悟涅槃;如果想证悟涅槃,你还必须了知究竟谛。你应透视究竟名色及它们的因缘,然后透视究竟名色及其因缘无常、苦、无我的本质,这样的观智才能使禅修者证悟涅槃。所以佛陀教导究竟谛与世俗谛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