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氏要览> 释氏要览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4册No.2127释氏要览 No.2127 释氏要览序 功德主仙林住山坛主愚极宣德郎守尚书屯田员外郎上轻车都尉崔(育林)撰 昔我佛。妙正三身。圆成四智。不泥洹而自证。运沤和以度人。敷显万法。指真实际。导诲群性。了根本空。设三昧之门。严具足之相。尽有为之执。归无生之忍。宗会觉海。实蕃净徒。迨乎寂灭示往。结集垂言。经论以祖述。教法以摽阐。其为大也。至极含受而不可限量。其为小也。细而不遗视之弗见。穷无央之劫不可坏。终内有之识不能称错综端绪。虽惟逮而莫周。恢博开解。非超越而不至。将不由径俦为所依。则今要览可由而致之也。靡涉西流知五竺之本末。不游法藏明万行之节制。动息随用而立轨。修习知趣而不迷。包括微着。诠乘谛以证之。昭灼品例。卷上下以匀之览之者。犹若太阳升而万境廓然矣。谓曰。真如非在句义。且夫一切之法。无碍相中。非学非知。应学应知。去圣弥远。毛角差别。虽学虽知然后不足罔有行(去声)向未臻而远离于学可也。因地果位。系之在功。今诚公大师。博富于有闻。法施而留志。承佛威力。载集斯要。曰智曰慧。孰谓不敏。时皇宋天禧四载李秋既望序而引之。 释氏要览卷上 建康天禧讲下聚公讲主助缘钱塘月轮山居讲经论赐紫沙门释道诚集 道诚自委讲京寺。东归维桑。始寓龙华禅府。后住月轮兰若。中间十年。寂绝外事。唯读藏经日为常课酬昔志也。然则临文昧义。犹渴夫饮河。但能满腹。不知其深广焉。或见出家人须知之事。随便抄录之。洎天禧三年秋。 皇上覃昭旷之恩。普度我天下童行。因是。仇文以类相从。兼益诸家传记书疏节文。分为二十七篇。析为三卷。题曰释氏要览焉。且恤创入法门者。皆所未知苟或玩此典。言藏诸灵府。则终身免窃服之诮矣。或通才硕学。岂以诚之微而废圣人之言也云尔。 篇目 准华严经云。菩萨有十种知。所谓知诸安立。知诸语言。知诸谈议。知诸轨则。知诸称谓。知诸制令。知其假名知其无尽。知其寂灭知一切空。由是分为二十七篇。然则大小乘经律论文句。参同皆十知所摄也。姓氏称谓居处出家师资剃发法衣戒法中食 姓氏 西域记云。姓者。所以系统百世使不别也。氏者所以别子孙之所出也。释迦氏谱云。夫姓氏之兴本。欲召诸质也。故随物类而命焉。 天竺种姓有四 一者刹帝利(谓弈世君王种)。二者婆罗门(秦言外意谓净行志道其种。别有经书。世世相承。或在家出家。苦行而多恃己术。自我慢人)。三者毗舍(或云吠舍。谓商贾之种)四者首陁(或云成达罗。谓田农之种)。我佛释迦牟尼世尊即刹帝利之种也。长阿含经云。贤劫初成未有日月。是时光音天人下生。皆有身光。飞行自在。无有男女尊卑亲疏之别。食自然地味。因食此物。乃身光灭神通亡。贪心始萌。复生地饼地肤地脂之味食。乃诸恶凑集。男女始形。地生粳米。朝刈暮生。亦无糠糩。时人贪心增长。皆预取厚藏。米遂不生。乃各占田土。学耨种业。自此奸盗滋彰。无决断者。中有一人。容质瑰伟。世所钦信。众议立为民主。号摩诃三摩曷罗阇(此云大平等主)各愿输赋供亿(此祖税之始)故命氏刹帝利(此云土田主谓初分土田各有诤讼使主之)。 别姓有五 我佛释迦于三阿僧祇劫。修六度万行因。或实报或示化。各随物类。别名氏也。 一瞿昙氏 梵语正云瞿答摩。又云瞿昙弥此云地最胜。谓除天外在地人类中最胜。故经云。昔佛于劫初作国王禅位。师瞿昙仙修道。常于一园游止。为贼所害。彼仙乃殡尸取血。泥为两团。用器盛之。置于左右。咒之满十月。左化为男。右化为女。乃命氏。瞿昙始也。 二甘蔗氏 经云。昔有转轮王。名大自在。子孙相承。合有八万四千王。最后王名大茅草。垂老无子。乃委政大臣。自剃发出家。众号王仙。极老不能行履。诸弟子辈时行乞食。遂以草笼盛王仙悬于树。虞虎狼之害也。有猎人望见谓是白鸟乃射之死。血沥于地。诸弟子归见师被害。即共殡尸其血沥之地后时忽生甘蔗二本。日炙开剖。一生童子。一生童女。大臣闻迎取归宫。养育长成。以王种故。遂立为王。命氏甘蔗始也(或梵云。乔答摩。或憍昙弥。二姓华言最胜。经音疏云。皆甘蔗王种也。顺正理论云。乔答摩种。生于日光)。 三日种氏 经云即甘蔗王不受胎藏。因日炙开剖。故名日种○大悲经云。姓日者为离诸暗。而作光明故(今详二经前就本缘后约功德)。 四舍夷氏 即甘蔗王摈出四太子。一名炬面。二名金色。三名象众。四名尼拘罗(隋言别成)四子初至雪山北。顿驾大树枝条蓊郁之下。是故名奢夷耆耶。今言舍夷必。梵语讹略也。五分律云。近雪山北舍夷林。筑城营舍。又瓶沙王始问佛生何国。佛言生舍夷国(今详。必因树命国。从国称氏)○法苑云。舍夷者。西方之贵姓也。 五释迦氏 即彼四太子以德归人。不数年间。郁为强国。父王悔忆。遣使往诏四子辞过不归。父王乃三叹曰。我子释迦(华言能仁)长阿含经云。释迦。秦言能。又译为直。谓直。林故(详此二译初从人后就处)今详。四太子俱命释迦。惟第四尼拘罗是我佛祖也。按经云。尼拘罗有子名俱卢。俱卢有子名瞿俱卢。瞿俱卢有子名师子颊。师子颊有四子。一净饭。二白饭。三斛饭。四甘露饭(梵云首图䭾那。此云净饭王。即佛父也)。 出家人统姓 开元录云。秦晋已前。出家者多随师姓。后弥天沙门道安云。凡剃发染衣。绍释迦种。即无殊姓。宜悉称释氏。时皆未然。洎译出阿含经云。佛告比丘。四大河水入海。无复本名。同名为海。四姓之子。于佛出家剃除须发。着三法衣。无复本姓。但云沙门释子○弥沙塞律云。汝等比丘。杂类出家。皆舍本姓。同称释子(今称沙门释者。盖天竺出家。外道亦自称沙门。今以释字简之。或单称释亦可。若彼此是僧。即不用称。盖同一释家。法兄弟故)。 称谓 沙门 肇师云。出家之都名也。梵云。沙迦懑(懑门字上声呼之)曩。唐言勤息谓此人勤修善品。息诸恶故。又秦译云。勤行谓勤修善法行趣涅槃也。或云沙门那。或云桑门。皆译人楚夏尔○涅槃经云。沙门。此云。善觉○大方广宝箧经云。离诸缠聚。故名沙门○大庄严经云。超过染著名沙门○正法念处经云。心无所乐着。一切不希望。能脱一切贪。是名为沙门○华首经云。如空无触碍。烟尘无所污。我说沙门法。无染亦如是○宝积经云。沙门者寂灭故。调伏故。受教故。戒身净故。如实义故。得解脱故。离三十八法故。坚心不动如地故。护彼我意故。于诸形相无染着。如空中动手无所碍故。成就如是多法故。名沙门○长阿含经云。沙门者。舍离恩爱。出家修道。摄御诸根。不染外欲慈心一切。无所伤害。逢苦不戚。遇乐不忻。能忍如地○瑜伽论云。有四沙门。一胜道沙门。即佛等。二说道沙门。谓说正法者。三活道沙门。谓修诸善品者。四污道沙门。谓诸邪行者(道即八支圣道也。若有其道。自行邪行。非生道器。故名污道)。五分律云。佛始成道世皆称为大沙门。 比丘 梵语云。比丘。秦言乞士。谓上于诸佛乞法。资益慧命。下于施主乞食。资益色身○肇法师云。因果有三名。一名怖魔。即因出家时魔宫震动故。至果上名杀贼(有云。出家者具正信正因。发勇捍心。求佛果大菩提。誓度一切众生。真实大心者。方能震动魔宫尔)。二因中名乞士。果上名应供。三因中名破恶(即持戒名破恶)至果上名无生○涅槃经云。能破烦恼。故名比丘。破我等想。修戒定慧。度三有四流。安处无畏道。故名比丘○大庄严经云。破无明藏故名比丘○瑜伽论云。比丘者。舍离家法趣非家等具足别解脱律仪众同分是其自性于其形色勤精进故怖畏恶趣自防守故摄无损故名比丘○毗婆沙论偈云。手足勿妄犯。节言顺所行。常乐守定意。是名真比丘○杂阿含经偈云。所谓比丘者。非但以乞食。受持在家法。是何名比丘。于功德过恶。俱离修正行。其心无所畏。是则名比丘○大威德陀罗尼。有一长者。名选择。投佛出家。剃发已时有尊者娑难陁。唤云长者选择。答曰我今出家剃发为比丘。非长者也。时婆难陀语曰。不但剃发名为比丘。乃以偈说云。若断欲希望复断诸漏尽。诸法无希望。不可说有法。随顺向涅槃。随顺趣厌离。入信到彼岸。此成为比丘。有四种比丘。一毕竟到道比丘。谓阿罗汉。二示道比丘。谓三果圣人。三受道比丘。谓初果向。四污道比丘。谓凡夫破戒者(凡夫持戒比丘随信随戒法故。必在受道下称也。问污道比丘堪为福田否。答大婆沙论云污道比丘虽破戒而不破见。虽破加行不破意乐信有因果如是正见意。乐九十六种外道所无。但施主于彼起正信。不生嫌恶。自生大福矣)。 苾刍 梵语也。是西天草名。具五德。故将喻出家人。古师云。苾刍所以不译者。盖含五义故。一者体性柔软。喻出家人能折伏身语粗犷故。二引蔓旁布。喻出家人传法度人连延不绝故。三馨香远闻。喻出家人戒德芬馥为众所闻四能疗疼痛。喻出家人能断烦恼毒害故。五不背日光。喻出家人常向佛日故○根本律百一羯磨本云。有苾刍年八十岁满六十夏。若于别解脱经。未曾读诵。不了其义。此名老小苾刍(别解脱经。即戒本也。此㪯隅尔)。 僧 梵语具云僧伽。唐言众(今略称僧也)○中阿含经云。何名众。答有若干姓异名异蔟。剃除须发。着袈裟衣。至信舍家从佛学道。是名众○善见律云。等戒等见等智等众是为僧○南山钞云。四人已上。能御圣法。办得前事。名之为僧。僧以和合为义。言和合者。有二种。一理和。谓同证择灭故。二事和此别有六义。一戒和同修。二见和同解。三身和同住。四利和同均。五口和无诤。六意和同悦。僧史略云。凡四人已上名僧。今一人亦称僧者。盖从众名之也。亦如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一人亦称军也。 除馑男 康僧会注法镜经云。凡夫贪着六尘。犹饿夫贪食。不知厌足今圣人断除贪爱。除六情饥馑。故号除馑○分别功德论云。世人饥馑色欲。比丘除此爱馑之想故。 导师 十住断结经云。号导师者。令众生类。示其正道故○华首经云。能为人说无生死道。故名导师○佛报恩经云。大导师者。以正路示涅槃经。使得无为常乐故○大法炬陀罗尼经云。以能不退菩提道。不断绝菩提道。故名导师○商主天子所问经云。何名导师文殊答云。住是道已。能令众生得成熟。故名导师。 祖师 宝林传云。期城太守杨炫之。问达磨云。西国相承称祖何义。达磨曰。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为祖师(此士自达磨西来距曹溪能大师。六人得称祖师)。 禅师 善住意天子所问经云。天子问文殊曰。何等比丘得名禅师。文殊曰。于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谓不生。若如是知。得名禅师。乃至无有少法可取。不取何法。所谓不取此世后世。不取三界至一切法悉不取。谓一切法悉无。众生如是不取。得名禅师。无少取非取不取于一切法悉无所得故无忆念若不忆念彼则不修若不修者彼则不证故名禅师。 善知识 摩诃般若经云。能说空。无相。无作。无生无灭法。及一切种智。令人心入欢喜信乐。是名善知识○华首经云。有四法是善知识一能令人入善法中。二能障碍诸不善法。三能令人住于正法。四常能随顺教化○瑜伽论云善知识具十功德。一调伏。二寂静。三惑除。四德增。五有勇。六经富。七觉真。八善说。九悲深。十离退。且初调伏者。谓与戒相应由根调故。寂静者。定相应由内摄故。惑除者。信念以慧相应烦恼断故。德增者。戒定慧具不缺减故。有勇者。利益他时不疲倦故。经富者。多闻故。觉真者。了实义故。善说者不颠倒故。悲深者。绝希望故。离退者。于一切时恭敬故。 长老 长阿含经云。有三长老。谓耆年长老(年腊多者)。法长老(了达法性内有智德)。作长老(假号之者)○譬喻经偈云。所谓长老者。未必剃须发。虽复年齿长。不免于恶行。若有见谛法。无害于群萌。舍诸秽恶行此名为长老。我今谓长老。未必先出家。修其善本业分别于正行。设有年齿幼。诸根无漏缺。此谓名长老○肇法师云。内有智德可尊故名长老○恩法师云。有长者老年之德名长老。 宗师 传佛心宗之师。又云。宗者尊也。谓此人开空法道。为众所尊故。 法主 阿含经云。佛为说法主。今古皆以说法知法之僧。为法主。如僧睿。谓僧导曰。若当为万人法主。宋孝武敕道。猷为新安寺镇寺法主。 大师 师范也。大简小之言也○佛称三界大师者○瑜伽论云。能化导无量众生令苦寂灭。又云。摧灭邪秽外道。出现世间。故号大师。若凡夫比丘。蒙敕赐号者○僧史略云。肇自唐懿宗咸通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延庆节。内道场谈论。左街。云颢赐三慧大师。右街僧彻赐净光大师。可孚赐法智大师。重谦赐青莲大师此为始也○瑜伽论云。略有大师。五种功德。一于诸戒行终无误失二善建立法三善制所学四于善立善制中随所疑惑等皆能善断五教授出离。 法师 杂阿含经云。何名法师。佛言若于色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名法师若于受想行识说是生厌离欲灭尽寂静法者名法师○十住婆沙论云。应行四法。名法师一广博多学。能持一切言辞章句。二决定善知世间出世间诸法生灭相。三得禅定智。于诸经法随顺无诤。四不增不损如所说行○辩中边论。十种法师颂曰。谓书写。供养。施他。听。披读。受持。正开演说。诵。及思。修。 律师 律钞解题云。佛言善解一字。名律师。一字者律字也○宝云经云。具足十法。名律师。一善解毗尼所起。二善解毗尼甚深处。三善解毗尼微细事。四善解毗尼此事得彼事不得。五善解毗尼性重戒。六善解毗尼制重戒。七善解毗尼制起因缘。八善解声闻毗尼。九善解辟支毗尼。十善解菩萨毗尼○十诵律云。持律人有七功德。一能持佛内藏。二能善断诤。三持戒。四外道顶住以律故。五不咨问他于众说戒无畏故。六能断有疑故。七能令正法久住故○善见律云。佛说持律人。即是功德根本。因根故摄领诸法。 阇梨 寄归传云。梵语阿遮梨耶。唐言轨范。今称阇梨。盖梵音讹略也○菩提资粮论云。阿遮梨夜。隋言正行○南山钞云。能紏正弟子行故。 胜士 月灯三昧经云。能净持戒。名胜士。 尊者 梵云。阿梨夷。华言尊者。谓德行智具。可尊之者。 开士 经音疏云。开达也。明也。解也。士则士夫也。经中多呼菩萨为开士。前秦符坚。赐沙门有德解者。号开士。 大德 智度论云。梵语娑檀陀。秦言大德。律中多呼佛为大德○毗奈耶律云。佛言从今日从小下苾刍于长宿处应唤大德○此方比丘若宣补者。僧史略云。即唐代宗大历六年四月五日。敕京城僧尼临坛大德。各置十人。以为常式。此带临坛而有大德二字。此为始也○增辉记云。行满德高。曰大德。 上座 五分律云。齐几名上座。佛言上更无人名上座○毗尼母云。从无夏至九夏。是下座。自十夏至十九夏。是中座自二十夏。至四十夏。是上座。五十夏已上一切沙门之所尊。敬名耆宿(准百一羯䜆云。虽夏腊六十。应须是知律。有戒行者。方名耆宿)○毗婆沙论云。有三上座。一生年上座。即尊长耆旧具戒名真生故。二世俗上座。即知法富贵。大财大位大族大力大眷属。虽年二十。皆应和合推为上座。三法性上座。即阿罗汉。颂曰。心掉多绮语。染意乱思惟。虽久住林园。而非真上座。具戒智正念。寂静心解脱。彼于法能观。是名真上座○十诵律云。具十法名上座谓有住处(言住处者。婆沙论云。谓道及果空三摩地。能引彼力殊胜。能令身心安住不动。故名上座住处矣)。无畏。无烦恼。多知识多闻。辩言具足。义趣明了。闻者信受。善能安痒入他家。能为白衣说法。令他舍恶从善。自具四谛法乐。无有所乏名上座○律中。僧坊上座(即律三网上座)僧上座(即坛上上座。或堂中首座)别房上座(即今禅居诸寮首座)住家上座(即计齐席上座)○婆沙论云。夫上座者。心安住故不为世违顺倾动。是名上座。 座主 摭言曰。有司谓之座主。今释氏取学解优赡颖拔者名座主。谓一座之主。古高僧呼讲者为高座。或是高座之主。 上士 瑜伽论云。无自利利他行者名下士有自利。无利他者名中士。有二利名上士(上士具二利。有大心大行。亦名大士)。 上人 摩诃般若经云。何名上人。佛言若菩萨一心行阿耨菩提心不散乱。是名上人○增一经云。夫人处世。有过能自改者。名上人○十诵律云。有四种。一粗人。二浊人。三中间人。四上人○律瓶沙王呼佛弟子为上人○古师云。内有智德。外有胜行。在人之上。名上人。 道人 智度论云。得道者。名为道人。余出家者。未得道者。亦名道人(道者亦同此说)。 贫道 智度论云。贫有二种。一财贫。二功德法贫○瑜伽论云。出家品。智贫。财贫○指归云。道则通物之称也。属三乘圣人所证之道也。谓我寡少此道。故曰贫道(僧史略云。汉魏两晋沙门对君王。亦只称贫道。如南齐时帝问王俭曰。先辈沙门对帝何称。正殿还坐否。俭对曰。汉魏佛法未具。不见纪传自伪国稍盛皆称贫道。亦闻预坐)。 头陀 梵语杜多。汉言抖擞。谓三毒如尘。能坌污真心。此人能振掉除去。故今讹称头陀○善住意天子经云。杜多者。抖擞贪欲嗔痴三界内外六入。若不取不舍不修。不着。非是不着。我说彼人。名为杜多○头陀十二功德。一阿兰若处。二常乞食。三次第乞。四一受食。五节量食。六中后。无饮浆。七弊衣。八但三衣九冢间。十树下坐。十一露地坐。十二长坐不卧(彼经广有说文)。 支郎 古今儒雅。多呼僧为支郎者。高僧传云。魏有三高僧。曰支谦。支纤支亮。于中谦。者为人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睛黄。复多智。时贤谚曰。支郎眼中黄。形躯虽小。是智囊。 缁流 此从衣色名之也。僧史略云。问缁衣者色何状貌。答紫。而浅黑。考功记云。三入为纁。五入为緅。七入为缁矣固知缁本出绛雀头色。即紫赤色也。故梁净秀尼见圣众衣。如桑熟椹。此乃浅赤深黑色也。 龙象 中阿含经。佛告邬陀夷若沙门等。从人至天不以身口意害我说彼是龙象。 空门子 智度论云。涅槃有三门。一空门。二无相门三无作门何者空门。谓观诸法无我我所。诸法从因缘生。无作者受者。是名空。今出家人。由此门入涅槃宅。故号空门子。 宗主 僧史略云。唐末寺皆立受依止阇梨一员。今朝取秉律员。位最高者号宗主。盖道俗之间。有诤不分曲直。告具剖断。令人息诤故也。 僧录 僧史略云。唐文宗开成中。始立左右僧录。即端甫法师为始也。法师德宗召入禁中。与儒道论议。赐紫方袍。令侍大子于东朝。顺宗重之若兄弟。宪宗待之若宾友。掌内殿法仪。录左街僧事。 副僧录 即昭宗乾宁中改首座为副僧录。即觉晖为始也。 讲经论首座 史云。首座之名。即上座也。居席之端。处僧之上故也。即唐宣宗署僧辩章。为三教首座。此为始也今则以经论学署首座也。 僧正 史云。正者政也。自正正人。克敷政令故。盖以比丘无法。若马无辔勒。渐染俗风将。乖雅则故。择有德望者。以法而绳之。令归乎正故云僧正。此以伪秦僧[(丰*力)/石]。为始也。至梁普通六年敕法云。为大僧正(此加大字)。 僧主 即南齐永明中。武帝敕法献为僧主始也(所言主者犹僧官也)。 国师 僧史略云。西域昔有尼犍子。学通三藏。兼达五明。举国归依。乃彰斯号。此土则比齐高僧法常演毗尼涅槃。通禅法。齐主崇为国师。此为始也。唐神秀自则天召入。历四朝号国师。慧忠肃代二朝入内说禅。号国师。元和中敕署知玄曰悟达国师(玄五岁便能吟诗。出家为沙弥。年十四讲涅槃经。时李啇隐有诗赠云。十四沙弥解讲经。似师年几只携鉼。沙弥说法沙门听。不在年高在性灵)。若偏霸之国。则蜀后主赐僧录光业为祐圣国师。吴越称天台德韶为国师。江南署文遂为国大导师(如广知请读僧史略)。 尼 梵音具云。比丘尼。亦名除馑女。天竺以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此云大爱道)为始也。钞云。今呼尼为阿姨师姨者此效佛召爱道也。师姑(未详)尼有八敬法。去圣已远。不复遵行繁不录也。 式叉摩那 此云学法女似今尼之长发也。四分律云。十八岁童女应二岁学谓二岁练身以六法练心(文多不载)。 优婆塞 秦言善宿男。谓离破戒宿故。又梵云。邬波索迦。唐言近事男。谓亲近承事诸佛法故。天竺受五八戒。俗人称之亦云清信士○瑜伽论云。具足三德一意乐净。谓于三宝远离疑惑。圆满戒法。求出世故。二能作三宝事。三能引发同法○阿含经云。圆满八支。谓信。戒。施。听法。受持。解义。如说修行。 优婆夷 夷即女声字也。又云。邬波斯迦(名义同前)。 七众 谓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此出家五众)优婆塞。优婆夷(此在家二众)○婆沙论云。夫能维持佛法有七众在世间三乘道果相续不断尽。以波罗提木叉为根本○大毗婆沙论云。七众者。一苾刍。二苾刍尼。三式叉摩那。四室利摩拏洛迦(唐言勤策男即沙弥也)。五室利摩拏理迦(唐言勤策女即沙弥尼也)。六邬波索迦。七邬波斯迦。 道德 八正圣道七支戒德表里具足之称也○论衡云。成名之谓道。立身之谓德。 名德 名者实也。实立而名从之。仲尼云。所贵名实之名也。德者得也。所谓内得于己。外得于人。常无所失。合而称之○阿含经。呼舍利弗已下。为名德比丘○皎法师高僧传序云。寡德适时名而不高实德潜光高而不名。 住处 僧伽蓝摩 梵题也。或云。僧伽罗摩。此云众园。五分律云。瓶沙王施迦兰陀竹园为始也。园者生植之所。佛弟子居之。取生植道本圣果之义也。或云毗呵罗。此云游止处。 寺 华题也。释名曰寺。嗣也。谓治事者。相嗣续于其内也。故天子有九寺焉。后汉明帝永平十年丁卯佛法初至。有印度二僧摩腾法兰以白马驮经像。届洛阳。敕于鸿胪寺。安置(鸿胪即司宾寺也。胡广释云。鸿声也。胪传也。所以传声赞道九宾也。秦有典客。汉乃因之。至唐改为同文寺)。至十一年戊辰。敕于雍门外别建寺。以白马为名。即汉土佛寺始也。吴孙权立建初寺。为始也。 院 梵云罗摩。唐言院(出苑法师经音义)○西域记云。波演那。此曰周围廊舍院。 道场 肇云。闲宴修道之处。谓之道场。隋炀帝敕遍改僧居。名道场。 精舍 释迦谱云。息心所栖曰精舍○艺文类集云。非由其舍精妙。良由精练行者所居也。 招提 增辉记梵云。拓斗提奢唐言四方僧物。但笔者讹。拓为招。去斗奢。留提。故称招提。即今十方住持寺院。是也。 僧坊 韵林云。坊区也。苑师云。坊区院也。 鹿苑 又名鹿林在波罗柰国。佛成道初。转法轮。度憍陈如等五比丘处。 鸡园 在摩竭陀国无忧王造是。小乘大众部主。大天比丘出家(寺也)○中阿含经云。佛灭后众多上尊名德比丘皆住鸡园。 雁塔 西域记云。昔有比丘见群雁飞翔。戏言知时。忽有一雁投下自殒。众曰此雁垂诫。宜旌厚德。于是瘗雁建塔。 支提 梵云脂帝浮都。或云制底制多。皆译名灵庙○杂心论云。无舍利名支提。又名灭恶生善处。 梵刹 梵者清净之义○经音云。梵云剌瑟致。此云竽。今略名刹。即幡柱也○长阿含经云。若沙门于此寺中勤苦。得一法者。便当竖幡告四远。今有少欲知足人居此。 奈苑 大唐内典录云。罽宾禅师法秀初至炖煌。立禅阁于闲旷地。植柰千株。趋者如云徒众济济。 金地 或云。金田。即舍卫国。给孤长者侧布黄金。买祇陀太子园建精舍请佛居之。 莲社 昔晋慧远法师(唐宣宗谥大觉法师)。雁门人。住庐山虎溪东林寺。招贤士刘遗民宗炳雷次宗张野张诠周续之等为会修西方净业彼院多植白莲。又弥陀佛国。以莲华分九品次第接人故称莲社。有云。嘉此社人不为名利淤泥所污。喻如莲华故名之。有云。远公有弟子名法要。刻木为十二叶莲华。植于水中。用机关。凡折一叶是一时。与刻漏无差。俾礼念不失正时或因此名之。又称净社。即南齐竟陵文宣王。纂僧俗行净住法故。夫社者。即立春秋日后。五戊名社日。天下农结会祭以祈谷。荆楚记云。四人并结综会社。白虎通云。王者所以有社何为。天下求福报土。人非土不食。土广不可遍敬故。封土以立社今释家结慕。缁白建法祈福求生净土。净土广多。遍求则心乱乃确指安养净土。为栖神之所。故名莲社净社尔。 兰若 梵云。阿兰若。或云阿练若。唐言无诤○四分律云。空静处○萨婆多论云。闲静处○智度论云。远离处○大悲经云。阿兰若者。离诸匆务故○十二头陀经云。佛言阿兰若处十方诸佛皆共赞叹无量功德皆由此生○肇师云。忿竞生乎众聚。无诤出乎空闲故。佛赞住于兰若○宝云经云阿兰若处。独静无人不为恼乱。乞食易得非远非近多诸林木华果清净美水龛室安稳故○兰若者。智度论云。远离处最近二里。能远益善。去村一拘卢舍(此云鼓声)○律云。去村五百弓。弓即寻也。西天法。凡四肘为一弓。肘长尺八共长七尺二寸也五百弓为一拘卢舍。积三千六百尺。成六百步。即二里也。 庵 释名曰。草为圆屋曰庵。庵庵也。以自覆庵也。西天僧俗修行多居庵(此方君子亦有居庵者咸荣绪。晋书云。陶琰年十五便绝粒居草庵。戈可容身○逸士传云陶潜居蓬庵○神仙传云。焦光居草庵)。 草堂 始因罗什法师得名。先是长安自汉废到秦兴三百余年。朝市旷绝。虽数伽蓝归向者少。姚兴世鸠摩罗什(此云童寿)。于大寺中构一堂。以草苦盖于中译经因此名之也。 方丈 盖寺院之正寝也。始因唐显庆年中敕差卫尉寺承李义表前融州黄水令王玄策往西域充使。至毗耶黎城。东北四里许。维摩居士宅示疾之室。遗址叠石为之。王策躬以手板纵横量之得十笏。故号方丈。 房 释名曰房旁也。在堂两旁故○五分律云比丘颇鞞起请听比丘受房舍施。佛遂开许○十诵律云。房者或属僧(若今禅居寮舍也)或属一人(若今寺院内各各住持者)萨婆多论云若房始成。有一新戒比丘。戒德清净。入此房中已毕施主信施之心若起种种房舍庄严高广设有一净戒比丘暂时受用已毕施恩以戒非世间法故。 雁堂 善见律云。毗舍离于大林为佛作堂。形如雁子。一切具足。 禅室 中阿含经云。佛入禅室燕坐。又有呼为禅斋。斋者肃静义也。如儒中静室谓之书斋。或官员判吏静治之处。谓之郡斋。 萧寺 今多称僧居为萧寺者。必因梁武造寺以姓为题也。唐李约自宫淮南买得梁武寺额。萧子云飞帛大书萧字将归洛下宅中匣于小亭号萧齐也。博知君子更为正之。 香室 毗柰耶律义净三藏注云。西方名佛堂为健陀俱胝。此云香室。不称佛堂佛殿者。盖不欲亲触尊颜故(殿者即此方之制。上安𩿒鱼尾者是也。尾今呼为𩿒吻讹也。灸毂子云。汉柏梁殿灾天火也。越巫献术取𩿒鱼尾置上以禳之。今则象也。若古制尾上更加铁作水草之形。俗呼为攒鸟者。风俗通曰。古殿多刻莲荷菱叶之属水草所以厌火也)。 造伽蓝法 齐灵裕法师造寺诘十篇。且明造寺方法准正教。谓避讥涉。当离尼寺及市傍府侧。俾后无所坏。南山云。俗人既不晓法。僧众当明示导。 护伽蓝神 七佛经云。有十八神护伽蓝。一美音。二梵音。三天鼓。四叹妙。五叹美。六摩妙。七雷音。八师子。九妙叹。十梵响。十一人音。十二佛奴。十三叹德。十四广目。十五妙眼。十六彻听。十七彻视。十八遍视○道世法师云。寺院既有十八神护。居住之者。亦宜自励不得怠惰为非。恐招现报耳(凡寺壁有画大神者即是此神也。或问世界之内伽蓝无数。何只十八神而能遍护耶。答一切神皆有无数眷属。即是分任守护也无妨)。 比丘经营精舍 律中佛大弟子。皆自经营精舍。如大迦叶自蹋泥等。毗婆沙论问曰。诸大弟子漏结已尽。何故恓恓有所经营。答曰有五事一为(报佛)恩故。二为长养佛法故。三为灭凡劣众自贡高故。四为将来弟子。折伏憍豪故。五为发起将来福业故。 寺院三门 凡寺院有开三门者。只有一门亦呼为三门者何也。佛地论云。大宫殿。三解脱门。为所入处。大宫殿喻法空涅槃也。三解脱门谓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今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槃人居之故由三门入也。 出家 出家由 瑜伽论云。在家。烦挠若居尘宇。出家。闲旷犹处虚空。是故应舍一切于善说。毗奈耶中正信舍家趣于非家○毗婆沙论云。家者是烦恼因缘。夫出家者。为灭垢累故。宜远离也。 出家难 (难字平声)杂阿含经云。有外道名阎浮车。问舍利弗云。贤圣法律有何难事。舍利弗言。唯出家难。问何难。答爱乐难。问云何。答乐常修善难。问何名善法。答谓八正道。若出家者。修习此道。不久疾得尽诸有漏(八正道者正语。正业。正命。此三属戒。小乘以戒为先故。正定。正勤。正念。此三属定。定因戒得故次也。正见。正思惟。此二属惠。惠因定发故)○秦本杂阿含经云。夫出家者。名为难得。若起恶心。不名难得。 出家以信为首 智度论云。佛言。若人有信。能入我大法海中。能得沙门果。不空剃头染衣。若无信。是人不能入我大法海。如枯树不生华实不得沙门果。虽剃头染衣。读种种经。能难能。答于佛法中。空无所得。以是义故。在佛法初善以信根故○起信论云。信心有四种。一信根本。所谓乐念真如法故。二信佛有无量功德常念亲近供养恭敬。发起善根。愿求一切智故。三信法有大利益。常念修行诸波罗蜜故。四信僧能正修行自利利他。常乐亲近诸菩萨众求学真如行故○唯识论云。信有三别一信实有谓于诸法实事理中深信忍故。二信有德谓于三宝真实德中深信乐故。三信有能谓于一切世出世善深法中深信有力能得能成起希望故○毗婆沙论云。有信如手能取善法故。 出家越五道 注维摩经什法师云。凡夫能出四趣。不能出于天趣。出家求灭。则五道斯越(灭即涅槃也)○肇云。五道非无为之路也。 出家喜 什云。喜有二种。一有现世功德自然忻预。二后得涅槃心常安悦○肇云。夫扰乱出于多求。忧苦生于不足。出家寡欲。扰乱斯无。道法内充故。怀喜有余。 出家三法 什云。出家凡有三法。一持戒。二禅定。三智慧。持戒能折伏烦恼。令其势微。禅定能遮烦恼。如右山断流。智慧能灭烦恼。毕竟无余○道安法师大戒序云。世尊立教法有三焉。一者戒律。二者禅定。三者智惠。斯三者至道之由户。泥洹之关要也。戒者断三恶之干将也。禅者绝分散之利器也。惠者齐药病之妙医也。 发心即是出家 净名经云。汝得阿耨菩提心。即是出家○什云。虽为白衣能发无上心者。以心超三界。形虽有系乃真出家。具足戒行矣(无上心者。兼载万有。不遗一物也)。 出家正因 宝雨经云。于如来教中。正信出家。非因王力所逼。不为贼抑。不为负债。不怖不活邪命出家为希求正法以信出家。 出家五法 五德福田经云。一者发心出家。怀佩道故。二毁其形好应法服故。三委弃身命。遵崇道故。四永割亲爱。无适真故。五志求大乘为度人故。 国王父母不听许不得出家 僧祇律云。净饭王请佛。今后父母不听。不得与出家(此因罗睺罗不告出家故)。何以故。父母恃子为荣故。佛于是制戒。父母不许。不得出家○五百问经云。出家者王法父母不听。为得戒否。答不得○楞伽经云。父母不听不得出家。 三等出家人 三千威仪经云。出家行。有始终上中下业。下者。以十戒为本。尽形寿受持。虽舍家缘。执作与俗人等。中者应舍作务。具受八万四千向道因缘。身口意业。未能具足。清净。心结犹存。未能出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也。上者根心猛利。应舍结使缠缚。禅定惠力。心得解脱。净身口意。出于缘务烦恼之家。永处闲静清凉之室。是名上等出家弟子。 问出家苦乐 中阿含经云。生闻梵志问佛言。在家出家。以何为苦。佛言在家者。以不自在为苦。谓钱宝谷畜奴婢不增长。因此忧愁。不自在故。苦也。出家者。以自在故苦。谓随顺贪欲瞋恚愚痴。不守禁戒。因此愁戚故。自在为苦也。又问二人以何为乐。佛言。在家者。以自在为乐。谓钱宝谷畜奴婢增长。因此欢喜。自在故乐也。出家者。以不自在为乐。谓学道。不随贪欲瞋痴行。随戒所制。无斗诤怨憎忧苦。有义利故。以不自在为乐也(此因不随心行起三毒业。为戒所制。故云不自在也。以现招清净名文言当来感天人乐果。故云乐也)。 佛不定答 叔迦经。叔迦婆罗门白佛言。在家白衣。能修福德善根。胜出家否。佛言。我于此中则不定答。若出家者。或有不修善根。则不如在家。若在家者。能修善根。则胜出家(盖胜出家不修善根污道之者)。 出家行 涅槃经云。夫出家者。不应起恶。身口相应。我弃父母妻子。知识出家。正是信诸善觉时。非是修不善觉时○庄严法门经云。金色女白文殊言。听我出家。文殊语言。菩萨出家。非以自剃发为出家。若能发大精进。为除一切众生烦恼。是名出家。非以自被染衣。自持戒行名出家。能令毁禁者。安住净戒。是名出家。非以阿兰若处独坐思惟。名出家。能于女色生死流转。以慧方便。化令解脱。是名出家。非以自身守护戒律名出家。若能广四无量心(慈。悲。喜。舍。为四无量心。婆沙论云。授与饶益。是慈相。除去衰损。是悲相。庆慰。得舍。是喜相。心怀平等。是舍相)。安置众生增益善根是名出家。非以自身得入涅槃名为出家。为欲安置一切众生入大涅槃。是名出家(文多不载)○大法炬陀罗尼经云。出家行有三善一远离嫉妒(谓亲他胜于自无损。横生妒忌。是名嫉妒)。随喜教示。二为他作时。不求果报。三不坏损他以成已善。 出家人事务 僧祇律云。出家人。当少事少务。莫为世人讥嫌失他善福○三千威仪经云。出家所作事务有三。一坐禅。二诵经。三劝化。众事若具足三事。是应出家人法。若不行者是徒生徒死。惟有受罪之因○观佛三昧经云。比丘常行四法。一昼夜六时说罪忏悔。二常修念佛。不诳众生。三修六和敬心。不恚慢。四具修六念。如救头燃(六念者。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也。出深功德经云。此六念法。是菩提心生。菩提法故)○超日明经云。比丘有四法一常念如来。立佛形像。二闻经深义。则信奉行。三虽不见佛。晓了本无。四知十方佛则一法身。 佛留福荫末世弟子 佛藏经云。出家者。当一心行道。随顺法行。勿念衣食有所须者。如来白毫相光功德。百千万亿分中。留一分供诸末世。弟子亦不能穷尽○菩萨本行经云。佛自摩竭国。往毗舍离两国。人及诸天龙神共献佛三千宝盖。佛受二千九百九十九盖唯一盖不受。佛言持用覆护后世弟子。令得供养。 师资 师 模范也。周礼师氏注云。教以道之称也○指归曰。自具福行。有化他之相○周礼云。为人之长。训物之规名师长○宝积论云。师长者。若能助益长秀圣者○律云。和尚于弟子。当生儿想。弟子于和尚。当如父想。又称师父(白虎通云父矩也。以法教子故)。师有二种。一亲教师。即是依之出家。授经剃发之者。毗柰耶。亦云。亲教二依止师即是依之禀受三藏学者(但是依学一切事业乃至一日皆得称师)○五百问云。临坛诸僧。皆得呼为师否。答无此理。不从受法。尽不得称师。 和尚 指归云。郁波弟耶。此云常近此受持○(发正)记云。优婆陀诃此云依学○毗奈耶云。邬波陀耶。此云亲教由能教离出世业故。称受业和尚○什法师云。梵语和尚此名力生○舍利弗问经云。夫出家者。舍其父母生死之家。入法门中。受微妙法。盖师之力。生长法身。出功德财。养智慧命。功莫大焉○萨婆多律摄云。有二邬波陀耶一初与出家二为受近圆(此即坛上和尚也四分云同和尚)○毗婆沙论云。和尚有四种。一有法无衣食二有衣食无法。三有法有衣食。四无法无衣食。 师问来出家者 僧祇律云。新欲出家者。不得便说乐事。应说一食一住。少食少饮。多觉少眠。应问彼言汝能否。或答能。方可受之。 律不许度者 僧祇律云。有年八十九十太老七十。卧起须人。俱不听度○五分律云。一切残疾恶状貌毁辱。佛法者皆不得度圣朝有编敕违碍者为师宜慎之。 以貌择师 律云。时跋难陀在众。仪貌昂藏。舍利弗形容短小。有外道欲出家。窃作是念。此小比丘智慧尚尔。况堂堂者乎乃投跋难陀出家受戒后问师经律论。悉不能通。外道却言佛法浅近。嫌诸比丘。反归本道。 资 指归云。资者取法。助发已身行解故○伯阳云。不善人善人之资。 小师 寄归传云。铎曷攞唐言小师(受戒十夏已前。西天皆弥小师)。毗柰耶云。难陀比丘呼十七众比丘为小师(此盖轻呼之也)。亦通沙门之谦称也。昔高僧名僧导。为沙弥时。睿法师见而异之问曰。君于佛法且欲何为导。对曰。愿为法师作都讲。睿语曰。君当为万人法主。岂可对扬小师乎。 弟子 求法传云。梵云室洒。此云所教。旧云弟子○南山钞云。学在我后。名之弟。解从我生。名之子。即因学者以父兄事师。得称弟子。又云徒弟。谓门徒弟子略之也(司马彪曰徒弟子也)。 度恶弟子 优婆塞戒经云。宁受恶戒一日中断无量命根。终不畜养弊恶弟子。不能调伏。何以故。是恶律仪殃齐(去声)自身。畜恶弟子。不能教诲。乃令无量人作恶。能谤无量善妙之法○菩萨善戒经云。度恶弟子。则破坏法故名魔弟子。计此罪愆得不慎之。 师资相摄 师。以财法定惠。自摄摄他。住持不失资。以供养谏诤。亦是相摄○南山钞云。佛法增益广大。实由师资相摄互相敦遇。财法两济日益业深行久德固皆赖矣。比真教陵迟。惠风掩扇。俗怀悔慢。道出非法。并由师无率诱之心。资阙奉行之志。二彼相舍。妄流鄙境。欲令道光。焉可得乎(举要言之)。 师念弟子 僧祇律云。师。应作是念。当使因我度故。修诸善法。得其道果○长阿含经云。师长以五事视弟子。一顺法调御二诲其未闻。三随其所闻令善义解。四示其善友。五尽已所知诲授不吝○庄严论云。一度令出家。二与其受戒。三禁断诸恶。四摄持以财。五教授以法。 弟子事师 摄大乘论云。始终承奉不相离异名事○四分律云。弟子看和尚当具四心。一亲爱。二敬顺。三畏难。四尊重侍养承接。如臣子之事君父。如是展转相敬重赡视能令正法久住。增益广大○尸迦越经云。弟子事师有五事。一当敬难之。二当知其恩。三所教随之。四思念不厌。五当从后称誉○长阿含经云。夫为弟子当以五事敬事师长。一给侍所须。二礼敬供养。三尊重戴仰。四师教诲敬顺无违。五从师闻法善持不忘○毗奈耶第三十五卷。佛为高胜比丘说事师法。略云。凡为弟子于师主处常怀恭敬。有畏惧心。不为名闻不求利养。当须早起亲问师之四大安隐。起居轻利除小便器。每于半月观晒床席若不依师得越法罪(好广知者自检读之)○毗奈耶云。弟子门人才见师时即须起立若见亲教即舍依止(言见亲教舍依止者谓弟子在一处侍禀学师次忽受业师来即舍禀受来侍立受业师左右也)。 教诃弟子 菩萨善戒经云为师不能教诃弟子。则破佛法当堕地狱○毗奈耶云。弟子有五事。方可教诃。一不信。二懈怠。三恶口。四情无羞耻。五近恶知识。佛言但五法有一。皆须教诃。比丘问佛。如何教诃。有五法。一不共语。二不教授。三不同受用。四遮其善事不与依止。五不与同房。 童子 智度论云。梵语鸠摩罗伽。秦言童子○寄归传云。白衣诣苾刍所。专诵佛典。求落发。号童子。西天出家国无制止但投师允可即和僧剃发即无童子行者之属今经中呼文殊善财宝积月光等诸大菩萨为童子者。即非稚齿。如智论云。如文殊师利十力四无所畏等。悉具佛事故住鸠摩罗伽地。又云若菩萨从初发心断淫欲。乃至菩提是名童子。今就此方释之释名曰儿。年十五曰童。童独也。自七岁止十五皆称童子。谓太和未散故。 度小儿缘起 僧祇律云。佛住舍卫国。阿难有一知识。合门疫死。唯有一小儿在。阿难行过。小儿随后唤。阿难不闻。为世人讥云。沙门他有强亲。今见孤遗不顾。小儿随入祇园。阿难白佛。此小儿得度否。佛言汝作何心度。答慈愍心。佛言得度(度此小儿。亦不作童子。便剃发号。驱鸟沙弥)。 行者 善见律云。有善男子。欲求出家。未得衣钵。欲依寺中住者名。畔头波罗沙(未见译语)今详。若此方行者也。经中。多呼修行人。为行者。行是所修二种行也。者即五蕴假者。是能修行之人也。凡十六岁已上。应呼行者。谓男生八岁毁齿。十六阳气全。以其有意乐信忍。修净梵行故。自晋时已有此人。如东林远大师下有辟蛇行者。 剃发 祠部牒 此牒。自尚书省祠部司出。故称祠部。按僧史略云。唐会要曰。则天延载元年五月十五日。敕天下僧尼。隶祠部。此为始也。义取其善禳恶福解灾也○续会要云。天宝六年五月。制所度僧尼。仍令祠部。给牒。此为始也。 剃发 律云。毁其形好。剃除须发。俾即发先业。使异余出家者○因果经云。过去诸佛。为成就无上菩提故。舍饰好。剃须发。即发愿言。今落发故。愿与一切众生断除烦恼。及以习障(此悉达太子。剃发之时言也)。 周罗发 即今亲教和尚。最后为剃顶上发也。梵语周罗。此云小结。且三界九地。烦恼见修。所断有八十一品。即第九地末品烦恼。名小结。微细难除。今此顶发。喻彼烦恼。九十六种外道。皆不能尽除。唯佛弟子能断故。亲教师最后剃者。表为除残结。令出三界故。 父母拜 南山钞十二卷。法苑二十二卷。皆云。剃发了。礼绕三宝。拜谢大众。及二师已。然后在末座坐。父母诸亲。皆为作礼拜。贺悦其道意。此亦如儒礼冠义曰。冠者。礼之始也。凡冠日。见母母拜。见兄兄拜之。注云。以其成人而为礼。今人子出家事佛剃发为礼之始也。父母设拜。以其出世而为礼。抑又拜其法服戒体故也。亦是远袭我佛之家风也。谨按根本毗柰耶律云。佛父净饭王闻太子已成佛。在室罗伐城竹林精舍。王乃裁书遣使。往请归国许之。王敕群臣曰。一切义成将归乡。可修饰城隍。庄严道路。于屈路陀林。造一精舍。尔时世尊作是念。若我徒行入城。诸释必起慢心。应以神变入城。即共诸声闻。涌在虚空。现诸神变。将近城摄诸神通。唯佛去地一人许。凌虚而行。民庶驰观。各相谓言。为父礼子耶。为子礼父耶。时净饭王见太子仪相非世。乃头面礼足。时诸臣民情。俱不忍共言。云何尊父礼子之足耶。王曰。汝等不应作是念。当初太子生时。无人扶持。四方各行七步。于尔时我便礼其足。后于剡部树下坐。日已过午。诸树影东。唯剡部树影不移。荫太子身。我又礼其足。今当第三礼也。尔时世尊就座坐。父王复礼佛足。对面而坐。告大众曰。此是第四礼子足也。自后日来即礼○本起经云。父王头面礼佛足者。一者敬道。二者爱子故(今剃发后。父母拜贺。亦此二缘也)○摩耶经云。尔时摩耶夫人(即佛母也)长跪佛前。五体投地。说偈云。稽首头面礼。无上大法王(此父母拜缘略引为证今国家有制。慎勿违之。五分律。佛言非我所制。余方为清净者不得不行。此谓王法不得不依也。○萨婆多论云。比丘违王制者犯突吉罗罪)。 沙弥 此始落发后之称谓也。梵音讹也此译为息慈。谓安息在慈悲之地故。又此人息世染之情。以慈济群生故。又云。初入佛法。多存俗情故。须息恶行慈也○大毗婆沙论云。室利摩拏洛迦唐言勤策男。谓此人离四性罪。六遮罪。勤自策励不犯令清净故○寄归传云。室罗末尼罗。唐。言求寂。夫称寂者。即涅槃也。言此人出烦恼家。求趣涅槃故。 才剃发便授十戒 寄归传云。西国出家具有圣制。诸有发心出家者。师乃问诸难事。难事既无许之摄受。或经旬月。令其解息。师乃为授五戒。方名邬波索迦。此是创入佛法之基。七众所摄也。师次为办缦条僧脚崎下裙滤罗钵等。方请阿遮梨为剃发师亲为着下裙。次与上衣令顶戴受着已授与钵器授十戒。此名室罗末尼罗。方成应法。为五众摄。堪消施利。若恐其十戒毁破。大戒。不成此则妄负求寂之名。既不合消常住受施。负债何疑。应依教而为济度。 三品沙弥 僧祇律云。佛制年不满十五。不应作沙弥。后在迦维卫国。阿难有亲里二小儿孤露阿难养育之。佛问何不出家。阿难白佛言佛制不许度。佛问是二小儿。能驱食上乌未答能。佛言听作驱乌沙弥。最下七岁。至年十三者。皆名驱乌沙弥。若年十四。至十九名应法沙弥(今呼沙弥为法公也)若年二十已上。皆号名字沙弥。 沙弥亦名比丘 善见律云。如有檀越来。请比丘沙弥虽未具戒。亦入比丘数。是为名字比丘○涅槃经云。譬如幼年。初得出家。虽未受具。即堕僧数○四分律云。从大比丘。下次第与沙弥房舍卧具。若利养随次与之。 沙弥行 毗尼母论云。沙弥应知惭愧。善住事师。法中不应懈怠放恣。当自慎身口卑己敬人。常乐持戒。莫乐调戏。不应自恃才力。复莫轻躁。应知羞耻。不说无定乱言。惟庠序合理。知净不净。常逐二师。读诵经法。一切众中。若有所作。皆不得违○五百问经云。沙弥诈称大道人。受比丘一拜。是名贼住○有沙弥七十二威仪经一卷。在传字函。好善有请检读之。 法衣 衣 释名曰。服上曰衣。衣依也。所依以庇寒暑也。左传曰。衣身之章也。白虎通曰。衣者隐也。所以隐形也。文子曰。衣足以盖形。以御风寒也。西天出家者衣。律有制度。应法而作。故曰法衣(西天一切帛未剪者皆呼为衣)。 二衣 谓听制二衣也○瑜伽论问云。何开听谓佛于毗奈耶中。开许一切能无染污。现所受用资生因缘。云何制止。谓佛于毗奈耶中。制止一切自性罪法。违无罪法故(向下听制篇义同此也。谓律中佛有听衣。制衣故云二衣也)。 三衣 盖法衣有三也。一僧伽梨(即大衣也)。二郁多罗僧(即七条也)三安陀会(即五条也。此是三衣也。若呼七条。偏衫。裙。为三衣者。误之也)。慧上菩萨经云。五条名中着衣。七条名上衣。大衣名众集时衣○四分律云。应作安陀会。儭体衣。郁多罗僧。僧伽梨。入聚落着○增辉记云。三衣之名。无正翻译。皆从人强名之也。谓。见安陀会。有五幅。便唤作五条。见郁多罗僧有七幅。便呼为七条。见大衣条数多。故名杂碎衣也。夫大衣者。三衣中主。最为殊胜故。若从用名。入王宫时入聚落时衣也。七条名中价衣。谓不贵大衣不贱五条故。若从用名入众衣也。五条名下衣。谓在七条下故。若从用名园中行道杂作衣也(园即寺院)○杂阿含经云。修四无量者。并剃除须发服三法衣○僧祇律云。三衣者贤圣沙门之摽帜也○四分律云。三世如来。并着如是衣○智度论云。佛弟子。住于中道。故着三衣○萨婆多论云。欲现未曾有法故。九十六种外道无此三名。为异外道故。着三衣○华严经云。为舍离三毒故○戒坛经云五条断贪。身业也。七条断嗔。口业也。大衣断痴。心业也。○增辉记问云。何不增四。咸二。惟三也。答三奇数属阳。阳能生万物。今制三衣。表生万善。取益物之义也。 统名 袈裟者。盖从色彰称也。梵音具云迦罗沙曳。此云不正色○四分律云。一切上色衣不得畜。当坏作迦沙色。今略梵语也又名坏色○业疏云。本作迦沙。至梁葛洪撰字苑下方添衣。言道服也。 别名 大集经云。袈裟名离染服○贤愚经云出世服○如幻三昧经云。无垢衣。又名忍辱铠。又名莲华衣。谓不为欲泥染故。又名幢相谓不为邪所倾故。又名田相衣。谓不为见者生恶故。又名消瘦衣。谓着此衣烦恼消瘦故。又名离尘服。去秽衣。又名振越。 大衣有三品九种 萨娑多论云。僧伽梨有三品。自九条。十一条。十三条名下品衣。皆两长一短作。十五条。十七条。十九条。名中品衣。皆三长一短作。二十一条。二十三条。二十五条。名上品衣。皆四长一短作○增辉记问。七条何品摄。答下品摄。以两长一短作故(律中三衣。各有广长肘量既佛言度身而衣更不录也)。 五部衣色 舍利弗问经云。摩诃僧祇部。勤学众经。宣讲真义。以处本居中。应着黄色衣。昙无德部。通达理味。开导利益。表发殊胜。应着赤色衣。萨婆多部。博通敏达。以导法化。应着皂色衣。迦叶弥部。精勤勇猛。摄护众生。应着木兰衣。弥沙塞部。禅思入微。究畅幽密。应着青色衣(谨按四分律云上色衣不得畜。当坏作迦沙色。今昙无德部。即四分所宗自着赤衣。是南方正色。与诸部皆竞违佛制。今试论之。以累见天竺来僧衣色证知皆似色也应是译人以坏色难名。故托指青黄赤皂等)。 问五部衣得取次着否 答舍利弗问经云。有比丘罗旬。以薄福故。乞食不得。后以五部衣。更互着之。便得大饮食。故佛言我法出家。纯服弊帛。因罗旬故。听受种种衣。 紫衣 此非五部衣色。乃是国朝赐沙门故今尚之。僧史略云。按唐书。则天朝有僧法朗等九人。重译大云经毕。并赐紫袈裟。银龟袋。此赐衣之始也。自后诸代皆行此赐。至大宋太平兴国初。许四海僧入殿庭。乞比试三学。下开封府。差僧证经律论义。十条全通。乃赐紫衣。号为手表僧。以其面手进表也。寻因功德使奏。今天下一家。不须手表求选敕依自此每遇皇帝诞节。亲王宰辅。节度下至正刺史。得上表荐所知僧道紫衣惟两街僧录所荐得入内是日授门下牒。给紫衣。四事。谓之帘前紫。此最荣观也。然此衣。以国恩故得着。极不容易。皆形相分。按东观奏记云。大中年。大安国寺僧修会能诗应制。才思清拔。一日闻帝乞紫衣。帝曰。不于汝怪但观汝相有阙未赐也。及赐着归寺。忽暴病而卒。近代亦屡有此人焉。 染色 律有三种坏色。谓。青。黑。木兰。钞云青谓铜青。黑谓杂泥(即沟渎中泥)。木兰即树皮(此说坏新衣之色也。今云。染色亦无出此三也。今详禅僧多着墨黪衣若深色者。可是律中皂黑衣摄缘用墨靛与杂泥不远故若淡而青白者可是律中青衣摄以用铜青板缘杂墨染故)。 物体 准律有十种。不越布绢紬三也。须是厚熟致(密也)者○五百问经云。三衣得用生绢作否答一切生物但不现身者得(律中遮此经开)。 田相缘起 僧祇律云。佛住王舍城。帝释石窟前经行。见稻田畦畔分明。语阿难言。过去诸佛衣相如是。从今依此作衣相○增辉记云。田畦贮水。生长嘉苗。以养形命。法衣之田。润以四利之水。增其三善之苗。以养法身慧命也。 作法 毗奈耶云。僧伽梨。得两重作(义净云。僧伽胘。唐言重复衣)。若三重作者。得恶作罪(自九条至二十五条。得用物夹作)○四分律云。大衣七条。要割截作。若五条。得褶叶作○准律。大衣服五日成。七条四日。成。五条二日成。限日不成。尼犯堕。比丘犯突吉罗罪。非本工故○(僧祇)律云。若作衣余人助作。恐限日不成。应粗行针。急成竟受持。后更细刺○南山大师章服仪云。诸律成衣。随其丰俭。先其本制。如僧伽梨。欲创裁者。二十五条。财少以次减之。乃至九条七条。又不足乃缦作又云。今有情缠嗜好。自迷针缕。动必资人。但论刺作之纤媚。不计工价之高下。或有雇缝之直。倍于衣价履历荒孀。讥过斯负(抄略不次)。 明孔 三衣叶上不刺合处。谓之明孔。有云若田畦入水之窦。按根本百一羯磨。净三藏云。西国三衣。并皆刺合。唯东夏开而不缝。详观律检。实无开法。 缦衣 梵音钵吒。唐言缦条。即是一幅氎量以。三衣等。但无田相者是(西国氎幅只阔故)。自佛法至汉。涉一百八十七年。凡出家者。未识割截法只着此衣。 贴相 此法自缦条起也。十诵律云比丘居山野。许着缦条衣。不许着入聚落。应于衣上。贴作田相。又云。比丘贫少衣。不能割截应于衣上安贴。若五七九条。若过十五条等。 纳衣 又名五纳衣。谓衣有五种故。十诵律云。一有施主衣。二无施主衣。三往还衣(酉夭人亡衣属以衣赠送至林却取施僧)四死人衣。五粪扫衣。此自有五种。一道路弃衣(脱厄衣也)二粪扫处衣。三河边弃衣。四蚁穿破衣。五破碎衣。又有五种。一火烧衣。二水渍衣。三鼠咬衣。四午嚼衣。五奶母弃衣。已上衣。天竺人讳忌故。弃之以不任用义同粪扫故。共纳成衣。名粪扫衣也。律云。一切上色不得直用。并须染作迦沙色。今言毳者即是细毛为衣也○智度论云。佛意欲令弟子随顺道行。舍世乐故。赞十二头陀。如初度五比丘。白佛当着何等衣。佛言应着纳衣○十诵云。若纳衣不贴田相。不诈披入聚落○此衣有十利。一在粗衣数。二少所求索。三随意可坐。四随意可卧。五浣濯易。六少虫禳。七染易。八难坏。九更不余衣十不失求道。又云。体是贱物离自贪故。不为盗所贪。常得资身故。少欲者须济形苦故上士着之。 着衣功过 佛告阿难。衣有二种。谓可亲。不可亲若着好衣。益其道心。此可亲。若损道心。此不可亲。是故。或从好衣得道。或从弊衣得道。所悟在心。不拘形服○智度论云。佛言从今日。若有比丘。一心求涅槃。背舍世间者。我听着价直十万两金衣。食百味食。 袈裟五种功德 悲华经云。佛于宝藏佛前。发愿成佛时。袈裟有五种功德。一入我法中。犯重邪见等。于一念中。敬心尊重。必于三乘受记。二天龙人鬼。若能敬此袈裟少分。即得三乘不退。若有鬼神诸人。得袈裟乃至四寸。饮食充足。四若众生共相违背。念袈裟力寻生悲心。五若持此少分。恭敬尊重。常得胜他。 八法信重 经云。袈裟圣人表式。随顺寂灭行。慈悲心。离欲者之所应服。是故。出家者身披袈裟若未得沙门果者应以八法敬重。何等八法。应起塔想。寂灭想慈悲想。如佛想。惭愧想。令我来世离贪恚痴。具沙门想。 受持衣法 毗奈耶云僧伽肱(大衣)是衣中主。是故不得随处着用若入聚落时。乞食时。随啖食时。入众时。礼制底时。听法时。礼拜二师及礼同梵行者时。皆可披大衣。若嗢多罗僧(七条)。应于净处着及诸作业(业谓习诵等事)。若安咀婆娑(五条)。任于何处随意着用无犯○五百问云。若无中衣(七条)。得着大衣上讲礼拜。五条亦得着入众食礼拜等○十诵律云。着大衣不得摙石土木草及扫地。敷坐卧具不得脚踏不得曳地。若去村远。即叠于肩上。近村有池。汪即洗手足。无水。以草水叶拭尘土。然后着衣。 背着袈裟 即是以表为里易前归后也。北僧多如此○五分律云。佛言若出村入村若草木勾衣破风土污坌入叶中(叶即衣相)恐曰曝坏衣色听为护衣故聚落外翻着袈裟若衣易坏听颠倒着衣。上下安钩纽。 钩纽 僧祇云。纽绁集要云。前面为钩。背上名纽。先无此物。因佛制尼师坛。安左臂衣下。则肩上无镇衣。不整齐。乞食时被风吹落。佛遂许安钩纽。佛制一切金银宝物。不得安钩纽上。惟许牙骨香木之属。 披袒 (袒即肉袒)舍利弗问经云。于何时披袒(披即通覆两肩。袒即偏露右臂)。佛言。随供食时。应偏袒。以便作事故。作福田时。应覆两肩现福田相故(记云。随供养者。如见佛。礼佛。问许三师。入众等时也。作福田者。谓计齐坐禅。诵经。入聚落。树下坐时。使人见田相端严故。若对佛通披者。五百生堕铁甲地狱)。 作益 僧祇云。僧尼有戒德者。若俗人求破袈裟段。欲禳灾者。听与小片。 偏衫 古僧依律制。只有僧祇支(此名覆膞。亦名掩腋衣)此长覆左膞及掩右掖盖儭三衣故即天竺之仪也。竺道袒魏录云。魏宫人见僧袒一肘不以为善。乃作偏袒缝于僧祇支上相从因名偏衫(今开脊接领者盖遗魏制也)。 裙 此方之名周文王制也○西域记云。泥缚些那。唐言裙(些字桑个切)○根本百一羯磨云。梵语泥伐散那。唐言裙○诸律旧译。或云涅槃(僧或云泥)洹僧或译为内衣。或云圌衣(圌音舡。即贮米圆器似圌而无盖○盖取圆义)。 坐具 梵云尼师坛。此云随坐衣○根本毗奈耶云。尼师但那。唐言坐具。净法师注云。文言坐具。此乃敷具。坐卧皆得。佛制者。本为儭替卧具。恐有所损。不拟余用也○五分律云。为护身护衣护僧床褥故。着生具○僧祇云。若在道行。得长叠中叠安衣囊中。至本处当敷而坐。律应量作。长佛二[攗-鹿+(牙*牙)]手。广一[攗-鹿+(牙*牙)]手半(佛一[攗-鹿+(牙*牙)]手长二尺四寸。此合长四尺八寸。广三尺六寸)○律云更增者。即向四边各益。如今坐具。四缘有贴。即象也。不许单作。若新物作。当用故物贴中盖坏其好也。若自无故物。又无求处。不贴无过。记云。佛先许安左肩上镇衣。因有外道。问一比丘曰。汝肩上片布。何名何用。比丘答云。名尼师坛。是坐具。又问汝所披衣。何名。有何功德。答。忍辱衣。三宝之相。上制夭魔。下降外道。又问。此衣既有是功德可贵岂得以所坐之布居其上。若汝自为。师何不教。若师教者。此法不足可尊。比丘白佛。佛因制移安左臂衣下(衣即三衣也。以此证是。触不得净用)。戒坛图经云。尼师坛。如塔之有基。汝今受戒。即身是五分法身之塔。良由五分法身因戒生故。 络子 或呼挂子。盖此先辈僧创之。后僧效之。又亡衣名。见挂络在身故。因之称也。今南方禅僧。一切作务皆服。以相不如法。诸律无名。几为讲流非之。予因读根本百一羯磨第十卷云。五条有三品。上者竖三肘。广五肘。下者减半。二内名中。又佛言。安陀会有二种。一者竖三肘。广五肘。二者竖二肘。横四肘。此谓守持衣。最后之量限。盖三轮(上盖脐下掩膝)因详颇详颇是今络子之量也。若作之。但五幅。一长一短。或褶或贴。呼安陀会。即免谤。一切处着。合律无过。实胜空身矣(今详律言肘但用自肘盖度身而衣也。若用尺八之肘者下文即无臂短不及之言也)。 袜 钞云。袜亦是衣○四分律云。寒听着袜(古今注云。自三代及秦皆着角袜。以带结至踝。洎魏文乃。更其样释名曰。袜未也。在脚未也。崔驷铭曰。建子之月。助养和气)○五分律云。外道问衣。比丘不知。乃被讥曰。沙门有何奇特。尚不知衣相。云何知心。故于前文。委细注释尔。 戒法 戒 智度论云。梵语尸罗。秦言性善○古师云尸罗。此云戒以止过防非为义○增辉记云。戒者警也。警策三业。远离缘非也○优婆塞戒经云。戒者名制。能制一切不善法故○菩萨资粮论云。尸罗者。清凉义。离心热恼故。安隐义。能为他世乐因故。安静义。能建立止观故。寂灭义。得涅槃乐因故。 二戒 毗尼母云。戒有二种。一出世间戒。二世间戒。此世间戒。能为出世戒作因故。云最胜。又云一依身口戒。二依心戒因依身口戒得依心戒故。 三戒 一在家戒(即八戒)。二出家戒(即别解脱戒)。三道俗共戒(五戒五聚戒)。 二归戒 五分律云。初佛成道为二贾客及女人须阇陀。并五比丘。皆受二归缘。未有僧故(此就小乘别体住持三宝说也)。 三归戒 五分云。佛于鹿苑度五俱邻人间已有六罗汉故。次为耶舍父母最先授三归依也释云。归者趣也。依者投也○萨婆多云。以三宝为所归境欲令救护不得侵凌故○显宗论云。救济义。以归依彼。能息无边生死苦轮大怖畏故○毗尼母云。有五种三归。一翻邪。二五戒。三八戒。四十戒。五具足戒○萨婆多论问云。若不受三归依者。得受五戒否。答不得。要先受三归。方得五戒○阿含经云。于受归戒前先须忏悔。然后受三归。正是戒体后三结示戒所归○优婆塞戒经云。长者善生白佛言。先说有来乞戒者。先教三归。后施与戒云何。佛言为破诸苦断烦恼受于无上寂灭之乐。以是因缘。先受归依也。云何三归。夫佛为能说坏烦恼因得正解也。法是坏烦恼因真实解也。僧者禀受破烦恼因得正解也○希有校量功德经。云若三千大千世界满中如来如稻麻竹苇。若人四事供养。满二万岁。诸佛灭后。各起宝塔复以香华种种供养。其福虽多。不如有人以淳净心。归依佛法僧三宝。所得功德。 五戒 谓戒有五也。一不杀。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在家人受。则云邪淫。若出家人受。则云离非梵行缘。一切都断故)。四不妄语。五不饮酒(前四是性戒。后一是遮戒)○法苑珠林八十八云。夫世俗所尚。仁。义。礼。智。信也。含识所资。杀。盗。淫。妄。酒也。道俗相乖渐教通也。故本于仁者则不杀。奉于义者则不盗。执于礼者则不淫。守于信者则不妄。师于智者则不饮酒。斯盖接化于一时也。正法内训必始乎因。因者即前五过也。此则在乎实法。指事直言。不假饰辞。托名现意。如斯而修不期果而果证。不羡乐而乐彰。若略近而望远。弃小而保大。则无所归趣矣。今见奉持不杀者。不求仁而仁着。不盗者。不忻义而义敷。不淫者。不祈礼而礼立。不妄者。不慕信而信扬。不饮酒者。不行智而智明可谓振纲提纲。复何功以加之○费长房撰隋开皇三宝录。引宋典云。文帝元嘉年中。问侍中何尚之曰。范泰谢灵运等。皆云。六经本是济俗。若性灵真要。则以佛经为指南。如其率土之滨。皆纯此化。朕以坐致太平矣。何尚之。答曰。臣闻渡江已来。王遵周顗宰辅之冠盖。王蒙谢尚人伦之羽仪。郄超王谧王坦王恭或号绝伦。或称独步。谢敷。戴逵。范汪。孙绰。皆致心于天人之际。靡非时俊清净之士。皆谓释氏之教。无所不可何者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遍于守内。则仁人百万矣。夫能行一善则去一恶。去一恶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家。则百刑息于国。则陛下言坐致太平是也○大毗婆沙论云。此五戒名学处。是近事者所应学故。又名学迹。若有游此。便升无上智慧殿故。又名学路。此为径路。一切律仪。妙行善法。皆得转故。又名学本。诸所应学。此为本故○大庄严经名五大施弥勒问经论云。五戒名大施者。谓以摄取无量众生故。成就无量众生乐故。以能增长种种功德故。 八戒 即前五戒。第六不坐高广大床。七不着华鬘璎。珞不用香油涂身熏衣。八不自歌舞。不得辄往观听九不过中食(此戒俗人受。从今旦至明旦不犯为要期也)此八戒。名八关斋戒。言关者闭也禁也。谓禁闭八罪不犯故○毗婆沙论云。夫斋者以过中不食为体。以八事助成斋体。共相支持名八支斋法。是故言八。不言九也○文殊问经云。世间菩萨戒。八戒是乎○菩萨处胎经云。八关斋戒者。是诸佛父母也○毗婆沙论云。八戒名近住谓近罗汉住。故又名长养。谓长养薄少善根。有情。令其善根。增多故。如第六戒云。不坐高广大床者。阿含经云。床梐下足。高尺六非高也。阔四尺非广也。长八尺非大也。但过此量者。名高广大床也。僧祇律云。有二种。一高大名高。二妙好名高。又八种谓金银牙角辟支罗汉及僧床等(前纳体贵后纳人胜)○问俗人受此戒者。着何服饰。答婆沙云。着常所受用衣服皆得。问此人何众摄。答报恩经云。以无终身戒。不名优婆塞但名中间人(谓在七众下。不受戒俗人上也。名中间人)又名近住○顺正理论云。前四是尸罗支。由此离性罪故。次一是不放逸支。谓若饮酒心。则放逸必无能护诸支故。后后是森约支。谓防憍逸随顺厌心。能证律仪故。名八支戒。 十戒 有二种。一沙弥十戒。僧祇律云。一离杀生。二离不与取。三离非梵行。四离妄语。五离饮酒。六离处高广大床。七离着华鬘璎珞涂身熏衣。八离作歌舞及往观听蓄种种乐器。九离蓄金银钱宝。十离非时食○二菩萨十戒者加前五戒。六不自赞毁他。七不说在家出家菩萨过失。八不贪。九不嗔。十不谤三宝(此十戒名无尽戒者。婆沙云。菩萨尸罗无我我所离一切所得灭诸戏论故名无尽)。 三聚戒 即大乘菩萨戒也。一摄律仪戒。谓恶无不离。起证道行。是断德因。修成法身(此戒止是持作是犯)。二摄善法戒。谓善无不积。即身口意善。及开思修三慧。十波罗蜜。八万四千助道行等。是智德因。修成报身果(此戒作是持止是犯)。三摄众生戒。又名饶益有情戒。谓生无不度。起不住道。是恩德因修成化身果(此戒。作是持。止是犯)庄严论云。初一戒。以禁防为体后二戒。以勤勇为体。 受菩萨戒有五利 梵网经偈云。明人忍慧强能持如是法。未成佛道间。安获五种利。一者十方佛。愍念常守护。二者命终时正见心观喜。三者生生处。为诸菩萨友。四者功德聚。戒度悉成就。五者今后世。性戒福慧满。 具足戒 即出家二众所受戒也。何名具足。决定藏论云。比丘戒四分义摄。一者受具足谓白四羯磨。二随具足。谓从此向后。随一一戒。常持覆护故。三护他心具足。谓比丘一分威仪具足名护他心。四具足守戒。谓于小罪见畏不犯。若有犯者。悉皆发露故。此具足戒有六聚。比丘二百五十条。尼三百五十条。次释如左。 五篇名 一波罗夷(比丘四尼八)二僧伽婆尸沙(比丘十三。尼十七)三波逸提(比丘一百二十。尼二百八)四提舍尼(比丘四尼八)五突吉罗(比丘并尼各一百)六不定七灭诤。 七聚 加上五篇第六偷兰遮第七恶说。 六聚 增辉记云。若正结罪名。能招当果。即五篇太少。不说偷兰。七聚太多。剩于恶说。以恶说同吉罗忏罪。感果同故。今于五中添偷兰遮。七中除恶说止有六矣。 波罗提木叉 华言别解脱言解脱者。即戒所感果也。记云。道戒名解脱者。即七支。无表思也。由断惑得名故。若事戒名解脱者。即僧尼受戒随对杀等事不作别别无因别别无果。故名别别解脱○毗尼母云。波罗提木叉者。最胜义。诸善之本。以戒为根。诸善得生故。 制戒十益二意 僧祇律云。舍利弗白佛言。有几利益。为弟子制戒。佛言有十利益。一摄僧故。二极摄僧故。三令僧安乐故。四折伏无羞人故。五有惭愧者。得安隐住持故。六不信者令得信故。七正信者增益故。八于现法中。得漏尽故。九未生诸漏令不生故。十正法得久住。为诸天人开甘露门故○摄大乘论云。如来制戒。有二意。一为声闻自度故。二为菩萨自度度他故。 受戒次第 报恩经优波离问佛云。若不受五戒十戒。直受具足戒得否。佛言一时得三种戒。又问若尔。何须次第。先受五戒。次受十戒。后受具戒耶。佛言染习佛法。必须次第。谓先受五戒。以自调伏。信乐渐益。次受十戒。善根转深。后受具戒坚固难退。如游大海。渐渐深入。入佛法海。亦复如是。 得戒 婆沙论云。问别解脱戒。由何心得。答曰普于一切有情起善意乐无损害心得。 熏戒种子 大小乘宗。计各一义。且小乘宗经部云。受戒时。有四种思。一审虑思。二决定思。此二思是意业。内自思惟。审决起增上愿心故。三动身思。是身业。谓处跪等。四发语思。则陈辞等。此二思。能发于色。至羯磨竟(羯磨华辨事百论云。谓辨事道法。有成济故)。于审决二思上。熏成心种子。于动发二思上。熏成色种子。通于四思上。熏成色心种子(思者业也。有能招感当来果之功用故正法念处经云。思为胜戒。因种子即因义也。又云。思胜故其果则大)次大乘宗者。有三思。一审虑思。二决定思。三发起胜思。此三思皆属心业。前二是加行。后一是根本。此发起胜思具增上殊胜故。即于此思上熏成种子。以防恶发善。功能为体○熏义者。显识论云。譬如烧香熏衣。香体灭而香气在衣。此香不可言有体灭故。不可言无。香气在衣故○种子义论云。此相续变异能感未来果报。是种子义。若相续无变异。若变异无相续。俱非种子。但相续变异。不相离故。成种子。 戒体 又名苾刍性。梵语三跋罗。俱舍明了等论皆译为护。即是无表思(思即是第六识相应善思也。又名无表色。有止恶防非功能。故云护)○金刚钞云。出戒体有三。初克性出体。即无表思一法也。通种子现行。次相应出体者。即同时二十二法。皆有防恶发善功能故(二十二法者。谓。遍行五。一触。二作意。三受。四想。五思别境有五。一欲。二胜解。三念。四定。五惠。善有十一。谓一信。二精进。三惭。四愧。五无贪。六无嗔。七无痴。八轻安。九不放逸。十行舍。十一不害。并同时心王即意识也)。后眷属出体者。即身口意三善业也○摄论云。菩萨戒。以身口心三业为体。声闻戒以身口二善业为体。 比丘称良福田 报恩经云。众僧者。出三界之福田。谓比丘具有戒体。戒为万善之根。是故世人归信供养种福。如沃坏之田。能生嘉苗故。号良福田。 问但制七支 优婆塞戒经云。一切善不善。法心为根本因根本故。说诸比丘犯有二种。一身犯二口犯故。但制七支也(七支者。谓三身业四口业也)○弥勒问经论云。造作名业○对法论云。身口七支业即自体名业意三业。但名相应心。 戒果 优婆塞戒经云。戒果有二。一天乐。二菩提乐。智者应求菩提。不求天乐○正法念处经云。若持戒心。念天乐者。斯人污净戒如杂毒水。以天乐无常寿尽必退当受大苦。是故当求涅槃。 受戒始 大戒法本。自曹魏黄初三年壬寅。已到许昌。以国家多事。寝经三十三年至废帝(即高贵卿公也)登位改正元元年甲戌。天竺律师昙摩迦罗上书。方兴受戒之事(逆推至佛法初到。后汉求平十年丁卯。经一百七十八年。凡出家者。惟受三归戒故)。 立坛始 西天祇园。比丘楼至请佛立坛。为比丘受戒如来于园外院东南。置一坛。此为始也。此土当宋元嘉七年庚午。天竺僧求那跋摩(梁云功德铠)至扬都南林寺前竹园立坛。为比丘受戒为始也。今称方等坛者。僧史略云。盖以戒坛本出小乘教。小乘教中。应人僧界法一一如律。若片乖违。则受者不得戒临坛人犯罪。今方等法。是大乘教。即不枸根缺缘差。但发大心。领纳即得戒。可谓广大平等周遍矣。故称方等。或名甘露坛者。甘露即喻涅槃也。戒为入涅槃初门故。从果彰名也。今言坛场非一也。坛则出地立基。场则除地令平。今有混称。盖误(要知坛式请看图经)。 受戒轨仪 戒坛图经云。夫欲受戒者。先于有智人所策发教于万境之上。起慈护心故。婆沙云。由普于一切有情上。起善意乐无损害心得戒。若临集僧。当行法事。但云。发上品心。得上品戒者。沙弥素未曾闻。不知何者。是上品心。此犹空雷发奇峰之天。甘雨绝流金之地尔(上品心。即是于万境上。起慈护也)。 持戒三乐 四分律本偈云。明人能护戒。能得三种乐。名誉及利养。死得生天上。 持戒三心 瑜伽论云。一厌有为心。二求趣菩提心。三悲愍有情心。 破戒五衰 中阿含经云。一求财不得。二设得耗散。三众不爱敬。四恶名流布。五死入地狱。 护戒事业 方等经云。不得祭祀鬼神。不得轻于鬼神。不得毁坏神庙。假使有人祭祀。亦不得轻于彼人。亦不得与彼往来(文多不载)。 问俗人受三归后违失 问若俗人受三归后。却祀鬼神为失归戒否。答优婆塞戒经云。若人受三归戒后。为护舍宅。及身命。祀鬼神者。不失。若志心礼外道鬼神者。名失。若祠祀不得杀生命。 舍戒四缘 婆沙论云。尽形寿律仪。由四缘舍。一舍所学(即舍戒)。二二形生(即男变女女变男时)。三断善根(谓受恶戒邪见)。四舍众同分(即身死)或六缘同此(业疏问云。此识种子即应能为未来后习何得言形终戒舍。答种由思生。要期是愿。愿得尽形寿持今寿终则戒舍。增辉记云。思心之上熏成种子设至命终心心所法传至中有思种功德招感善果。此终不失今言形终舍者。但舍受戒时要期语者谓受戒言尽形寿能持不犯等语故顺正理论云于命终后虽有要期而不能生别解脱戒无加行故无忆念故乃齐此舍矣)。 问舍戒已更得出家否 俱舍论云。若已舍戒。亦不许更出家为于此毁损功用。由正法灭尽。毗那羯磨无故。更不得新护故。 中食 正食 四分律云。梵语。蒲阇尼。此云正食○寄归传云。半者蒲善尼。唐言五啖食。谓饭饼麨等○南山钞云。时药。谓报命支持勿过于药。但饥渴名主病。亦名故病。每日常有故。以食为药医之○顺正理论云。身依食住。命托食存。食已能令身心适悦安泰故○僧祇律云。时食。谓时得食。非时不得食。今言中食以天中日午时得食当日中故言中食。 不正食 四分律云。佉阇尼。此云不正食○寄归传云。半者珂但尼。此云五嚼食。谓。根茎叶华果等。传云。若已食前五必不食后五若先食后五则前五随意啖之(今僧齐后不食果菜等是)。 齐 起世因本经云。乌脯沙陀。隋言增长。谓。受持齐法。增长善根故。佛教以过中不食名斋。 斋正时 毗罗三昧经云。佛为法慧菩萨说四食时。一旦时。为天食。二午时。为法食。时佛断六趣因。令同三世佛故。制日午为法食。正时也○僧祇律云。午时日影过一发一瞬。即是非时。 粥 亦不正食摄○僧祇律云。粥出釜饘不成字。始名不正食○增辉记云。小食者粥是○读五部律文。粥之缘起有三。初僧祇律云。佛住舍卫国。难陀母令作釜饘。逼上汁自饮。觉身中风除食消。便作念。阇梨是一食人。应当食粥。乃取多水少米。煎去二分。然后入胡椒荜拨。未盛满罂。持诣佛所白言。唯愿世尊听诸比丘食粥。佛许。仍为说偈(偈在后文)○次四分律云。佛在那频头国。因㝹沙施粥。佛许之○后十诵律云。婆罗门王阿耆达。施八般粥。谓乳酪胡麻豆摩沙荏苏等。佛许之。 粥正时 四分律云。明相出始得食粥。余皆非时○婆沙论云。明相有三。初日照剡部树身。天作黑色。二日照树叶。天作青色。三日过树天作白色。三色中取白色为正时。须舒手见掌文分明。始得食粥。 食体 用香味触三法为体。 食相 以变坏为相。谓入腹变坏。能资益。诸根大种方成食相。 食事 婆沙论云。食于二时能作食事。一初食时能消饥渴。二消化时。能益诸根大种。 食义 佛地论云。任持名食。谓能任持色身。令不断坏。长养善法。又资益义。若未啖及入腹。未消化并为患者。皆不成食义。至经口入腹消化。流入五脏。充浃四肢。补气益肌。方成食义。 食三德 一轻软。二净洁。三如法。 六味 甘。辛。咸。苦。酸。淡。 八味 加上涩味不了味。 施食五常报 五福德经。佛言人持食施僧。有五种利。一色。二力。三命。四安。五辩(彼经广有说文。此五常福报。若施者得当来报受者获现在乐)。若上座施食。应诵偈云。施者受者俱获五常。色。力。命。安。得无碍辩。 粥十利 僧祇律因难陀母。施众僧粥。佛说偈云。持戒清净。人所奉恭敬。随时以粥施十利饶益于行者。色力寿乐辞清辩宿食风除饥渴消。是名良药。佛所说欲得人天长受乐。应当以粥施众僧(今析十利者。一色。二力。三寿。四乐。五词清。俱舍云。词谓训释言词也。六辨。俱舍云。辨谓展转言无滞碍也。七宿食消。八风除。九消饥。十消渴)。 食前唱密语 外道弟子。尸利鞠多。即树提伽长者姊夫也。以毒和食请佛。及众斋。佛知亦许之。佛语大众。待唱僧跋。然后可食。由是众毒竟无所害○梵摩难国王经云。夫欲施食者。皆当平等不问大小。于是佛令阿难临饭唱僧跋。僧跋者。众僧饭皆平等○寄归传云。三钵罗佉多。旧云僧跋。讹也。 五观 (观去声。凡吃粥食。先须端想。诵之讫方食。盖自警也)。一计工多少。量彼来处(智度论云。此食垦植收获舂磨淘汰炊煮及成。用工甚多。一钵之饭。作夫流汗。食少汗多○僧祇律云。施主减其妻子之分求福故施)。二忖己德行全缺应供(毗尼母云。若不坐禅诵经。营三宝事。不持戒。受人信施为施。所随缺。则不宜全则可也)。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明了论疏云。出家先须防心三过谓于上味食起贪下味食起嗔。中味食起痴。以此不知惭愧。随三恶道)。四正事良药为疗形苦(形苦者。即饥渴为主病。四百四病为客病。故须以食为医疗用扶持之。若食粥可云不正良药)。五为成道业故应受此食(不食成病。道业何从。故假假食资身也。古人云。先结款状既食不可忘于修道)。 食法 梵摩难国王经云。夫欲食。譬如人身病服药。趣令其愈。不得贪着○摩德伽论云。若得食时。口口作念。凡食限三匙为一口。第一匙默云愿断一切恶。第二匙云愿修一切善。第三匙云所修善根回向众生。普共成佛(准论。须口口作念。若省繁。但初口三匙。总念亦得)。 食量 增一阿含经云。若过分饱食。则气急身满。百脉不调。令心壅塞。坐卧不安。若限少食。则身羸心悬。意虑无固。偈云。多食致苦患。少食气力衰。处中而食者。如秤无高下○经云。多食人有五苦。一大便数。二小便数。三多睡。四身重不堪修业。五多患不消化○大萨遮经偈云。啖食太过人。身重多懈怠。现在未来世。于身失大利。睡眠自受苦。亦恼于他人。迷闷难[穴/(爿*告)]窹。应时筹量食。 食戒 苏悉底经云。一日一食。不得再食。不应断食。于食有疑不须食。 出生 律云。众生食即为鬼子母也。毗奈耶云。诃利帝母为求爱儿。佛为受三归五戒已。白佛言从今何食。佛言勿忧。于剡部洲有我弟子每食次。出众生食施汝。皆令饱满○钞云。出生。或在等供前后随情安置。今详若食是米面所成者。方可出之。或蔬茹不用。缘物类不食翻成弃也。如爱道经云。出生饼如指甲大。又出生偈云。汝等鬼神众。我今施汝供。七粒遍十方。一切鬼神共(以食出生时。默诵此偈)。 施食 涅槃经云。佛化旷野鬼神。为受五戒讫。白佛言。我及眷属。惟食腥血今佛戒我不杀。云何存济。佛言从今当敕声闻弟子随有修行处。悉令施汝饮食。于是制戒。从今比丘当常施旷野鬼神食。若有住处不能施者。非我弟子(施食有二种。若施旷野鬼神者。即是同食寺院。佛令设二供养位一旷野鬼神一鬼子母并取僧食呼名施之。若比丘各自备一斛食施者。即依焦面大士经。施与饿鬼也)。 乞食 善见云。分卫。此云乞食○僧祇云。乞食。分施僧尼。卫护令修道业。故云分卫○法集云。出家为成道行乞食者破一切(憍慢)故○十二头陀经云。食有三种。一受请食。二众僧食。三常乞食。若前二食起诸漏因缘。所以者何。受请食者。若得请便言我有福德好人。若不请则嫌恨彼。或自鄙薄是贪忧法则能遮道。若僧食者当随众法断事摈人料理僧事心则散乱妨废行道有如是等恼乱因缘应受乞食法○宝云经云。凡乞食分为四分。一分奉同梵行者。一与穷乞人。一与诸鬼神。一分自食○宝雨经云。成就十法名乞食。一为摄受诸有情。二为次第。三为不疲厌。四知足。五为分布。六为不耽嗜。七为知量。八为善品现前。九为善根圆满。十为离我执○肇法师云。乞食略有四意。一为福利群生。二为折伏憍慢。三为知身有苦。四为除去滞着。 长食 (长字平声)摩得勒伽云。白衣舍。早起作食熟。未食先。留出家人分。是名长食○优婆塞戒经云。若有人能曰曰立要。先施僧食。然后自食如其不违。即是微妙智慧因缘。如是施主施中最上。亦得名为上施主(梵语。陀那钵底。唐言施主。今称檀那者。即讹。陀为檀。去钵底。留那故也。摄大乘论云。能破悭吝嫉妒及贫穷下贱苦故。称陀。后得大富。及能引福德资粮故。称那。又呼檀越者檀者施也。谓此人行檀。能越贫穷海故○君子者礼记云。博闻强识而让。曰君子○长者。韩子云。重厚自居。曰长者。若天竺皆是大富者称之○居士者。度论云。除四姓外。通名居士。此非所要恐计请忽有项问亦补缺布也)。 赴请 (宣律师云。下之赴上曰赴。上之赴下曰讣)。今之赴请仪式。行香定座之事。皆道安法师布置也。南山钞。有赴请设则篇。文多不录。大凡若到施主家视之。或未安佛像及圣僧座。应告安置之。诸比丘各须询问年岁(年岁即夏腊也)。大小次第坐之○僧祇律云。坐讫。上座须劳问施主生活等(劳去声)十诵律云住家上座(赴请众上座名住家)应好观自徒众。莫令诸根散乱调戏。当净持威仪令生檀越善心。斋讫应为赞叹饮食。如法咒愿。应谢施主云。厚施如法。贫道何德堪之○僧祇律云。请有二种。一僧次。二私请。或得种种杂物施者。若僧次归僧。若私请归己。 言语避讳 律云。有长者。先世压油为业。请善法比丘斋。有小不惬。便讽云食味甚好。唯少胡麻滓。既触讳长者遂不悦。佛于是制戒(凡赴请。必先问宾宅中所讳)僧祇律云。斋家。慎勿喧笑。及交头杂说。妄谈世事○法苑云。今见哀孝之家比丘筵上。放情语笑谈说世事。实为俗嗤仁者宜忌之。 斋不请强往 今时云掇斋也。鼻奈耶云。佛游王舍城。诸长者或请一二比丘斋。其不请自往者有四五。诸长者讥嫌(以食不足故也)佛制戒云。不请强往者。犯波逸提。 行香 南山钞云此仪自道安法师布置○贤愚经云。为蛇施金设斋。令人行香僧手中○增一经云。有施主设供者。手执香炉白言时至佛言香为佛使。故须然也○普达王经云。佛昔为大姓家子。为父供养三宝。父命子传香(故知行香非始今世)○大遗教经云。比丘欲食时。当为施主烧香三呗。赞扬布施(若今念如来妙色身三节文。出胜鬘经。今呼行香梵)○律中行香不许坐受○三千威仪经云。为女人行香。恐触手生染。故许坐受○受香偈云。戒定慧解知见香。遍十方界常芬馥。愿此香烟亦如是。无量无边作佛事(五分法身名香者。增一经云。佛言有妙香三种。谓戒香。闻香。施香。此三种逆风顺风皆香。最为殊妙。无与等有。今详戒香为因。能生定惠二香。解脱解脱知见二香。即果。从因以名之)。 梵音 梵云呗匿。华言止断也。由是外事已止已断。尔时寂静。任为法事。又云诸天闻呗。心则欢喜。故须作之○十诵云。比丘跋提于呗声中第一○长阿含经云。其梵声有五种。一其音正直。二和雅。三清彻。四深满。五周遍远闻○法苑云。夫呗者赞咏之音也。当使清而不弱。雄而不猛。流而不越凝而不滞。远听则汪洋以峻雅。近属则从容以和肃。此其大致也。昔魏陈思王曹子建游鱼山。忽闻空中梵天之音。清响哀婉。其声动心。独听良久。乃摹其节。写为梵呗(撰文)。制音传为后式。梵音兹为始也○今开经梵云。何于此经乃至广为众生说(出涅槃经第二卷。迦叶菩萨问偈)○处世界如莲华乃至稽首礼无上尊(出超日经。京师僧斋毕嚫后。亦如讲散。再焚香唱此偈了。僧方起。极生人善)○开戒律梵云。优波离为首。乃至诸贤咸共听(出四分律第一卷偈)○神迁五通人。乃至稽首礼诸佛(出四分律偈末)。 表白 僧史略云。亦曰唱导也。始则西域上座凡赴请。咒愿以悦檀越之心。舍利弗多辩才。曾作上座。赞导颇佳。白衣大欢喜。此为表白之推轮也○梁高僧传云。夫唱导所贵者。其事四焉。一声。二辩。三才。四博也。非声无以警众。非辩无以适时。非才言无可辨。非博语无依据(陈钱塘高僧真观有八能。则唱导一也)。 疏子 即祝佛之文也。盖疏通施主今辰之意也。夫祝辞不敢以小为大故修辞者。必须确实。则不可𡘆诞诡妄。自贻伊戚○南山抄云。比世流布。竟饰华辞。言过其实。凡竖褒成贵族。贫贱赞逾鼎食。虚妄举事惟增讹谄(清言弟子者。梁武帝云。表里俱净。垢秽惑累俱尽。信正不信邪故)。 行净水 僧祇律云。读经受食唯用行之净手。 嚫钱 梵语达嚫拏。此云财施。今略达拏。但云嚫○五分律云。食后施衣物名达嚫○转轮五道经云。转经不得倩人乃至斋食。以达嚫为常法得福。 咒愿 今呼念诵回施也。十诵律云。佛言应为施主种种赞叹咒愿。若上座不能。即次座能者作。 说法 毗婆沙论云。食竟上座说法。有四事益。一为消信施。二为报恩。三为说法令欢喜。清净善根成就。四在家人应行财施出家人应行法施(智度论云。以诸佛语妙善之法。为人说是法施。又云。常以好语有所利益是名法施。又云。非但言说名为法施。又云。若常以净心善思以教一切。是名法施。譬如财施不以善心。不名福德)○增一经阿难云。一偈之中。便出三十七品。及诸法迦叶问曰。何者一偈。阿难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所以然者。诸恶莫作。戒具之禁。清白之行。众善奉行。心意清净。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去想。夫戒净者。意岂不净。意净者。则不颠倒。以无颠倒。愚惑想灭。三十七品果便成就。以成道果。岂非诸法乎(食后说法。其仪久亡。今浙僧食次诵一卷般若心经。亦是说法法施也)。 食后漱口 根本百一羯磨。佛言。不应礼有染苾刍。有染苾刍亦不应礼他。违者得越法罪。优波梨白佛云何名有染。佛言染有二种。一不净染。二饮食染。且饮食染者。若食啖未漱口。设漱刷尚有余津腻。是名有染。若互礼招愆故。食后事须漱刷口齿。 嚼杨枝 僧祇律名齿木。嚼一头碎。用剔刷牙齿中滞食也○毗奈耶云。嚼(杨枝)有五利。一口不苦。二口不臭。三除风。四除热。五除痰癊○又五利。一除风。二除热。三令口滋味。四消食。五明目○僧祇律云。若口有热气。及生疮。应嚼杨枝咽汁○百一羯磨云。嚼杨枝须在屏处。不得显露。及往还洁净处。或弃齿木。先以水洗。乃謦欬。或弹指警觉。方可弃于屏处。若其异者。得越法罪。 制一食 僧祇云。如来以一食故。身体轻便。得安乐住。汝等比丘。亦应一食。一食故身体轻。便得安乐住○又佛制一食而有四意。一为破自饿外道。二为育身中诸虫。三为施主受用作福。四为资养色身大种将进道故。 中后不食得五福 处处经云。佛言中后不食。有五福。一少淫。二少睡。三得一心。四无下风。五身得安乐。亦不作病。是故。沙门知福不食。 绝食 佛本行集经云。若因断食当得大福者。其野兽等。应得大福(藏中亦有休粮方法盖防比丘有难事故。若不食则与自饿外道同俦也)。 中食论 弘明集。南齐沈约字休文撰论曰。人所以不得道者。由于心神昏惑。心所昏惑由于外物扰之扰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则荣名势利。二则妖妍靡曼。三则甘旨肥浓。荣名虽日用。于心要无晷刻之累。妖妍靡曼方之已深。甘旨肥浓。为累甚切。万事云云。皆三者之枝叶耳。圣人知不断此三事求道无从可得不为之立法使而易从也。若直言三事惑本。乃宜禁绝。而此三事。是人情所惑甚。念虑所难遣。虽有禁之旨事难卒从。譬于方舟济河。岂不欲直至彼岸。河既急会无直济之理。不得不从邪流。靡久而获至非不愿速事难故也。禁此三事。宜有其端。何则食之于人。不可顿息于其情性。三累莫甚故。以此晚食并置中前。自中之后清虚无事。因此无事。念虑得简。在始未专。在久自习。于是束八支。纡以禁戒。靡曼之欲。无由得前荣名众累稍从事遣。故云。往古诸佛。过中不食。盖是遣累之筌罤。适道之捷径。而惑者谓止于不食此。乃迷于向方。不知厥路者也。 释氏要览卷上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4册No.2127释氏要览 释氏要览卷中 钱塘月轮山居讲经论赐紫沙门释道诚集礼数道具制听畏慎勤懈三宝恩孝界趣习学 礼数 天竺九仪 西域记云。天竺致敬之式。其仪有九。一发言问讯。二俯首示敬。三柔首高揖。四合掌手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肘据地。八五轮着地。九五体投地。凡斯九等极为一拜。 合掌 若此方之叉手也○法苑云。若指合其掌不合者。良由心慢而情散故也。必须指掌相着。不令虚也。 问讯 尔雅云。讯言也○善见云。比丘到佛所问讯云。少病少恼。安乐行否○僧祇律云。礼拜不得如哑羊。当相问讯○地持论云。当安慰舒颜。先语平视。和色正念。在前问讯○僧史略云。如比丘相见云不审。谓之问讯。律文。其卑者问尊。则云不审少病少恼起居轻利否。若上慰下。则云不审无病无恼乞食易得否。住处无恶伴否。后人省其言辞。乃止云不审。大似歇后语也。直须分明道个不审字。始可成礼尔。 抽坐具 南方以抽坐具为礼。律检无文。按僧史略云。近以开坐具便为礼者。得以论之。昔梵僧到此。皆展尼师坛。就上作礼。后世避烦。尊者方见开尼师坛即止之。便通叙暄凉。又展之犹再拜也。尊者又止之。由此只将尼师坛。拟展为礼之数。所谓蓌拜也(蓌音挫拜失容又云诈也)如此设恭。无乃太简乎。然随方为清净者。不得不行也。 礼拜式 声论云。盘那寐或云槃淡。华言礼○地持论云。五轮着地○长阿含经云。二肘。二膝。头顶。谓之五轮。轮者。圆转之义也。亦云。五体。凡礼拜必先并足正身。合掌俯首。以手褰衣(衣即袈裟也。五百问云。不褰三衣礼拜。得众多罪)先以右膝着地。次下左膝。以二肘着地。舒二掌过额。承空示有接足之敬也。以头在地。良久方成一拜。若以中拇指相柱。或以掌承面。或捺地并非仪也○智度论云。礼有三品。一口但称南无。是下品礼。二屈膝着地。头顶不着地。是中品礼。三五轮着地。是上品礼。又云。下者揖。中者跪。上者头面着地。 三拜 白虎通云。人之所以相拜者。何以表情见意屈节卑体尊事者也。拜之言服也。俗中两拜者。盖法阴阳也。今释氏以三拜首。盖表三业归敬也。智论云。内式礼拜。大约身口业也。佛法以心为本。以身口为末。故三拜为礼数也。 稽首 稽首谓屈头至地。故又稽(音鸡)谓首至地。稽留少时也。此即周礼九拜之初拜也。 稽颡 颡额也。谓屈额至地。即周礼。第五拜也。 顿首 谓头向下。虚摇而不至地。即周礼第二拜也(凡释氏致书俗人。即不得言稽首顿首。谓涉拜也)。 拜首 谓以头至手。即第三空首拜也。 揖 即周礼第九肃拜也。又是内法下品礼也。书云揖如磬折。若仰首直身叉手不谨。即慢甚也。故孔子曰。为礼不敬吾何以观之。 恭敬 四分律云。汝等比丘。于我法中出家。更相恭敬。佛法可得流布○毗尼母云。佛言吾去世后当依波罗提木叉行法。当各各谦卑。除去憍慢○戒本云。若比丘不恭敬。犯波逸提罪○地持论云。若见年长福德胜者。应起奉迎礼拜问讯。若见德与己等(者。先意问讯。谦下软语。不生慢憍。若见年德于己少者。应先意软语。心不轻慢。设其有罪终不讥刺)。 谦下获四种功德 文殊佛刹经云。一远离恶趣。不受驼驴牛马等诸傍生身。二不被轻毁。三者恶友怨敌不能凌突。四常为人天恭敬。 长幼序 释氏序长幼。即不以老少贵贱但取夏腊多少也○毗婆沙论云。比丘受大戒。名生在佛家。是故应礼先受戒者○十诵律云。佛言从今先受大戒乃至大须臾时。是人应先坐先受食等○月灯三昧经偈云。当问其夏腊。若是耆宿者。应供养恭敬头面接足礼○梵网经云。若佛子应如法次第坐。先受戒者在前坐不贵老少贵贱莫如兵奴外道之法而菩萨一一不如法者。犯轻垢罪○大庄严经云。佛弟难陀有仆名优婆离。投佛出家受戒。后依僧次坐。王子难陀后至出家。次第作礼。至优波离前念。是我仆不当设礼。尔时佛告难陀言。佛法如海容纳百川。皆同一味。但据受戒前后不在贵贱。四大假名为身。于中空寂。本无吾我。当思圣法。勿生憍慢。尔时难陀去自贡高便礼(此以受戒先后。不以尊卑。若法门弟侄之行。必须依服序之)。 应遍礼 五分律云。有常住比丘。不礼来去比丘。来去比丘不礼常住比丘。有比丘到一寺不礼久住比丘。久住比丘问汝从何来。当知汝彼处比丘。皆如是憍慢。以此白佛。佛言应遍礼。不礼者得突吉罗罪。 斋会礼拜 奇归传云。大众聚集斋会之次。合掌即是致敬。亦不劳全礼。礼便违教。 互跪 天竺之仪也。谓左右两膝互跪着地。故释子皆右膝。若言胡跪。音讹也。 长跪 即两膝齐着地。亦先下右膝为礼○神足无极经云。月天子即从座起更整衣服。前下右膝。叉手长跪○毗奈耶云。尼女体弱。互跪要倒。佛听长跪。 偏袒 天竺之仪也。此礼自曹魏世寝至今也。律云偏露右肩。即肉袒也。律云。一切供养。皆偏袒。示有便于执作也。亦如仲尼云。矩右袂便作事也(言一切供养即见佛礼佛及礼二师等)若入聚落俗舍。皆以袈裟通披之。 结加趺坐 毗婆沙论云。是相圆满安坐义。声论云以两足趺加致两髀如龙盘结○胁尊者云。是吉祥坐○念诵经云。全加趺是如来坐。半加趺是菩萨坐○踞坐谓垂足实坐也○跘跨坐(上平患切。下口爪切。淮南谓开膝坐为跘跨。江东谓之甲趺坐也)。 代礼 若此方俗之传拜也。十诵律云。弟子游方。和尚知彼有灵踪圣像名德人。和尚令传礼于彼。其弟子得侧身受和尚礼。 珍重 释氏相见。将退。即口云珍重。如此方俗云安置也。言珍重。即是嘱云善加保重也。若卑至于尊所。尊长命坐及受经。后去。即不云珍重。但合掌俯首示敬也。 惭愧 大云经云惭愧者众善之衣服○唯识论云。惭者。依自法力。崇重贤善。羞耻过恶为性。愧者。依世间力。轻拒暴恶。羞耻过恶为性○阿毗达磨论云。惭者谓于诸过恶。自羞为体。恶行止息。所依为业。愧者。谓于诸过恶。羞他为体。恶行止息为业○增一阿含经云。佛告诸比丘世有二妙法。拥护世间。所谓有惭。有愧也。诸比丘若无此二法。世间则不别父母兄弟妻子知识尊长大小。即与畜类同等也。是故。比丘当习有惭有愧。 道具 道具 中阿含经云。所蓄物。可资身进道者。即是增长善法之具○菩萨戒经云。资生顺道之具。 什物 经音疏云。什者。杂也聚也。乃是一切受用器物也。 百一物 大概之辞也。萨婆多论云。百物各可蓄一也。 六物 谓(三衣。尼师坛。钵。滤)水囊○增辉记云(非谓别有六物)也(经音义第六是针筒)。 钵 梵云钵多罗。此云应器。今略云钵也。又呼钵盂。即华梵兼名也。钵者乃是三根人。资身要急之物。佛听用二种。注之如左。 瓦钵 佛住孙婆白土村。尔时。系婆天神白佛。过去佛皆受用此处瓦钵。佛乃听比丘受瓦钵。 铁钵 佛住王舍城行诸房。见一比丘枕手卧。知而问曰。汝安乐否。答我所枕手。失钵堕地乃破故不乐。佛言听蓄铁钵○钵律有制。听三品量文多不录。 五缀钵 (缀谓校钉)○四分律(戒本)云。比丘蓄钵减五缀(连缀也)不漏更求新者为好故尼萨耆波逸提○法苑云。世尊成道三十八年。赴王舍城国王请食讫。令罗云涤钵。失手扑为五片。是日有多比丘白佛皆扑钵破为五片。佛言表我灭后初五百年诸恶比丘分毗尼藏为五部也。佛乃亲将铅锡钉。缀破钵。故云五缀。 降龙钵 远取佛降迦叶火龙于钵中。名之。近取晋高僧涉公以符坚建元十一年长安大旱。坚请涉咒龙。俄尔龙在涉钵中雨遂告足。至十六年涉迁化。十七年自正月止六月不雨。多求不应。坚谓中书朱肜曰。涉公若在。朕岂焦心于云汉若是哉。 钵器大小数 十诵律云。钵半钵大键𨩲(键音处。𨩲音咨。经音疏云。钵中之小钵。助钵用故)小键𨩲(僧祇同)○四分律云。键𨩲入小钵。小钵入次钵。次钵入大钵(此律言。小钵即十诵大键𨩲也。次钵即半钵也。淮诸律四事可见也。今呼为[鐘-里+貝]子。[鐘-里+貝]音训切。[昔*真]云铁类也。非器故)。 钵支 律云。钵不正听作钵支。 钵袋 律云。听作钵袋青色(今呼钵囊也)。 钵盖 律云。有尘坌。钵听作钵盖。 锡杖 梵云隙弃罗。此云锡杖。由振时作锡声故○十诵云声杖○锡杖经云。佛告比丘。汝等应受持锡杖。所以者何。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皆执故。又名智杖。又名德杖。彰显智行功德本故。圣人之表帜贤土之明记道法之幢。迦叶白佛。何名锡杖。佛言锡者轻也。倚依是杖。除烦恼出三界故。锡明也。得智明故。锡醒也。醒悟苦空三界结使故。锡疏也。谓持者与五欲疏断故。若二股六环。是迦叶佛制。若四股十二环。是释迦佛制(彼经大有训释名字说作亭分表法持法功德文多不录在定字函)○三千威仪经云。持锡不得入众。日中后不得复持。(日中即知)不得檐于肩上○五百问云。持锡有多事能警恶虫毒兽故。 解虎锡 始因齐高僧稠禅师在怀州王屋山习禅。闻有虎斗稠往以锡杖中解之。虎遂各去。因是名焉。 拂子 律云比丘患草虫。佛听作拂子○僧祇云。佛听线拂列氎拂甚拂树皮拂制。若猫牛尾马尾拂。并金银装柄者。皆不得执。 麈尾 音义指归云。名苑曰鹿之大者曰麈。群鹿随之。皆看麈所往随麈尾所转为准今讲者执之象彼盖有所指麾故○五百问云。比丘捉麈尾[彳*巳]堕。 如意 梵云阿那律。秦言如意。指归云。古之爪杖也。或骨角竹木。刻作人手指爪。柄可长三尺许。或脊有痒。手所不到。用以搔抓。如人之意。故曰。如意。诚尝问译经三藏通梵大师清沼。字学通慧大师云胜。皆云。如意之制。盖心之表也。故菩萨皆执之。状如云叶。又如此方篆书心字故。若局爪杖者。只如文殊亦执之。岂欲搔痒也。又云。今讲僧尚执之。多私记节文祝辞于柄。备于忽忘。要时手执目[利-禾+(對-寸)]。如人之意。故名如意。若俗官之手版。备于忽忘。名笏也。若齐高祖赐隐士明僧绍竹根如意。梁武帝赐昭明太子木犀如意。石季伦王敦皆执铁如意此必爪杖也。因斯而论则有二如意。盖名同而用异焉。 手炉 法苑云。天人黄琼说迦叶佛香炉。略云前有十六师子白象。于二兽头上别起莲华台以为炉。后有师子蹲踞。顶上有九龙绕承金华。华内有金台宝子盛香。佛说法时常执此炉。比观今世手炉之制。小有仿法焉。 数珠 牟梨曼陀罗咒经云。梵语钵塞莫。梁云数珠。此乃是引接下根牵课。修业之具也○木槵子经云。昔有国王名波流梨。白佛言。我国边小。频年冠疫谷贵民困。我常不安。法藏深广。不得遍行。惟愿垂示法要。佛言大王若欲灭烦恼。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个。常自随身。志心称南无佛陀南无达磨。南无僧伽名。乃过一子。如是渐次。乃至千万。能满二十万遍。身心不乱。除谄曲。舍命得生炎摩天。若满百万遍。当除百八结业。获常乐果。王言我当奉行(百八结者。小乘见修合论烦恼共有一百八数且明见惑三界四谛下烦恼共有八十八。谓苦下具一切即十使。贪瞋痴慢疑身边见。邪见。见取戒禁取也。集灭离三见谓集灭二谛下各除身边耶三见也道除于二见谓道谛除身边二见也上界不行恚谓上界四谛下各除瞋一。已上三界四谛共有八十八也。修道所断惑欲界有四谓贪瞋痴慢上二界各除瞋共有六已上成十计九十八也。更加十缠谓无惭无愧昏沉恶作恼嫉掉举睡眠忿覆合前都有一百八也)○曼殊室利校量数珠经。略。云。其数珠体种种不同校量。乃至槵子掏一遍。得福千倍。莲子得福万倍。水精得福千亿倍。若菩提子或掏。或手持得福无量(彼经广有说文。繁不具录)。 扇 西天多用。如阿含经云。阿难罗云。皆执扇侍佛。优波离结集律藏时。波斯匿王与象牙装扇。令执诵律○古高僧慧荣。讲时执扇○隋炀帝赐高僧敬脱。大竹扇阔三尺入内讲经论。 拄杖 十诵律云。佛听蓄杖。其𥎞用铁为坚牢故。斯盖行李之(善助)也(言𥎞用铁即小拄杖子非今担衣钵大者)。毗奈耶云。佛听蓄拄杖。有二因缘。一为老瘦无力二为病苦婴身故○隋炀帝在𨚏时。送法藏禅师灵寿杖。书云每策此杖时。赐相忆(策杖有礼。吕氏春秋日。孔子弟氏抱杖而问其父。拄杖而问兄弟。曳杖而问妻子。盖尊卑之差也。凡策杖若见尊宿并二师皆须投杖于地问讯。或是二师杖必倚着处然有问讯若为二师揉杖师有愿问必抱杖以对之)。 净瓶 梵语军迟。此云瓶。常贮水。随身用以净手○寄归传云。军持有二。若瓷瓦者。是净用。若铜铁者。是触用。 盖 律有二种。一竹盖。二叶盖。寄归传云。西域僧有持竹盖。或持伞者。梁高僧惠韶。遇有请。则自携枝笠也。今僧戴竹笠。㯶笠乃竹盖之遗制。但去柄尔。今又加油绢于上。即唐马周。制在席㡌以御雨故。效之也。 戒刀 僧史略云。戒刀皆是道具。按律许蓄月头刀子。为割衣故。今比丘蓄刀名戒者。盖佛不许斫截一切草木坏鬼神村故。草木尚戒。况其他也。 滤水囊 增辉记云。观其状虽轻小。察其功用○为护生命。即慈悲之意。其在此也。中华僧鲜有受持。今准律摽。示备于有问尔○根本百一羯磨云。水罗有五种。一方罗(用绢三尺或二尺随时大小作绢须细密不透虫者若用疏绢薄纱纻布者本无护生之意)二法瓶(阴阳瓶也)三君迟(以绢系口以绳悬况。于水待满引出)四酌水罗。五衣角罗(言衣角者非袈裟角也但取密绢方一探手或系瓶口或安钵中滤水用也)○南山钞有式样。文多不录○道具律中听者名式极多非今所用。故不注之。 制听 持盖 律云。跋难陀比丘持大盖行(似今凉伞也)诸居士遥见谓是官人。皆避道。及近元是比丘。乃讥谦之。佛乃制戒。不应持大盖。若天雨即听(字平声即开许也)。 画房壁 僧祇云。比丘作房欲画壁。佛言听画山林人马之属。不得画男女和合之像○昔者南齐竟陵文宣王图先贤形貌于书斋壁。俾若神对其中。有烈女之像。时有客曰。君画烈女。似好色不好德也。文宣遂削去谢之。俗宫避嫌。尚如此焉。 悬香 四分云。比丘房内臭。佛许用香泥。泥之。犹臭。佛言应四角悬香。 籴粜 僧祇云比丘籴贮谷米。应作是念。我当依是。得诵经坐禅行道。到谷贵时。若食长(音信)若作功德。余者粜之。 㦳树 毗尼母云。若比丘为三宝。种三等树。一果树。二华树。三叶树。但有福无过。 养狗 萨波多律摄云。大寺内为防守故听养狗。须知行法。若瓟损塔并房院地应平填。若遗下应除去。不尔者得恶作罪。 严饰床褥 律难陀比丘。严饰床褥为人讥云。此太严丽。非比丘所宜。佛制不得过量严饰床褥。 用外书治佛经 四分云。勇猛比丘白佛。欲以世间言论。修治佛经。佛言痴人以外道言论。欲杂糅佛经。乃是毁损。 带缕钏 若今百索也。十诵律云。比丘若着缕钏。犯突吉罗罪。 偷税 十诵云。比丘过关逻(字罗之去声成属)应税不税若为贾客过税物或示人异道断官税钱直五文者犯波逸提(言异道即偷税私挫也)。 看斗 僧祇云。比丘看象牛马乃至鸡斗及人斗口诤者。得越法罪。 照镜 僧祇云。若病差若新剃头。若头面有疮照无罪。若为好故照者。得越毗尼罪。 歌 若今唱曲子之类也。律云。有五过一使自心贪。二令他起着。三独处多起觉观。四常为贪欲覆心。五令诸年少闻常起爱欲反道故。 饮酒 律云。酒有二种。一谷所成。二木酒即草根果作者○涅槃经云。酒为不善诸恶根本。若能除断则远众罪○成实论问云。酒是实罪耶。答非所以者何饮酒为恼众生故而是罪因。若人饮酒则开不善之门以能障定及诸善法。如植众果无墙障故。若饮酒如果无墙障焉○四分律云。饮酒有十过失。一颜色恶。二少力。三眼视不明。四现嗔相。五坏田业资生。六增疾病。七益斗讼。八恶名流布。九智惠减少。十身坏。命终堕三恶道。○沙弥戒经。有三十六失。乃至破家。危身。失道。丧命皆由之○法苑云。今有耐酒之人饮之不醉。又不弊神。亦不作过。饮得罪否。答制戒防非本为生善戒是正善身口无违缘中正息遮性两断乃戒名善。今耐酒之人。虽不乱神。未破余戒。但饮便为罪因。正违遮戒缘中生犯乃名有罪。 食肉 楞伽经云。大慧菩萨白佛言。愿说食肉过恶。佛言有无量因缘。不应食肉。我今为汝略说一切众生。从本已来。展转因缘。常为六亲故。不净气分所生故。众生闻恶气。悉生怖故。令修行者。慈心不生故。凡夫所嗜。无善名故。诸天所弃故○律云。夫食肉者。断大慈种。水陆空行。有命者怨故○法苑问云。酒是和神之药。肉是充饥之膳。古今同味。独何鄙焉。设君王赐食。岂关僧过。答肉由杀命。酒能乱神纵逢见抑。亦须严断。虽违君命。还顺佛心矣。 食辛 楞伽经云。一切葱薤韭䔉。臭秽不净。能障圣道。亦障世间净处。何况佛之净土○涅槃经云。乃是食葱韭䔉薤。当生苦处○楞伽经云。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食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能宣十二部经。十方天人嫌其臭秽。咸遂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得日消。长无利益。 舍身 十住断结经云。佛言。过去无数劫。有一大国。名裴扇阇。有一女人名提谓。夫丧守寡。家富无子。有婆罗门谓曰。今身之厄。由汝前世罪故。若不修福灭罪。后堕地狱。悔无所及。提谓问作何福得罪灭耶。婆罗门曰。莫非积薪自烧身。提谓依教积薪次。有一道人。名钵底婆(汉言辩才)问曰。办具薪火。而欲何为女人答曰。欲自烧身灭罪。辩才告曰。先身罪业。随逐精神。不与身合。徒自烧身。安能灭罪。何于苦恼求善报耶。于理不通。譬如牛厌车。欲使车坏。前车若坏。续得后车。假使烧坏百千万身。罪业因缘。相续不灭○劝人舍身者。律犯波罗夷罪。 浴 四分律云。许数数浴生世善故○毗尼母云。澡浴但为除身中风冷病。得安隐行道故。有五利。一除垢。二治皮肤令一色。三破寒热。四下风气五少病痛○温室经。佛为医王耆域(汉言固活)说浴僧当用七物一燃火。二净水。三澡豆。四苏膏。五淳灰。六杨枝。七内衣除七病。一四大安隐。二除风。三除湿痹。四除寒冰。五除热气。六除垢秽。七身体轻。便眼目清净。得七福。一四大无病。所生常安。二所生清净。面首端严。三身体常香。衣服净洁。四肌体濡泽威光德大。五饶人从拂拭尘垢。六口齿香好所说肃用。七所生之处。自然衣服○律云。凡比丘入浴室。应一心小语。好持威仪。收摄诸根。 畏慎 畏慎 杂阿含经云。佛告诸比丘。当恭敬住。当常系心。常畏慎。所以者何。若比丘不恭敬。不系心。不畏慎。而欲令威仪足者。无有是处。不备威仪。欲令学法。满者。无有是处。学法不满。欲令五分法身具足者。无有是处。五分法身不具足。欲得无余涅槃者。无有是处。是故比丘。当勤学恭敬。系心畏慎。 护惜浮囊 涅盘经云。有一人渡海。假于浮囊。有一罗刹随渡者乞其浮囊。乃至一针眼许。渡者不得。此喻持戒人。守护戒法。如渡海浮囊。不得少许穿漏。方渡生死大海。 毁破德瓶 又名吉祥瓶智度论云。譬如有人患贫。供养诸天求富。满十二年。天慜其志。赐与一瓶。告曰。此名德瓶。凡有所须。皆自瓶出。其人久贫乍富。人皆怪问。遂出瓶示人。见种种物。从瓶涌出。其人娇逸登瓶舞蹈。其瓶即破。诸物皆失。此喻持戒人。应生天上。受自然乐。若憍逸自恣尔。如瓶破一切皆失。 市买祸母 杂譬喻经云。昔有一国。五谷丰熟。绝兵无疫。人民常乐。其王忽问群臣曰。我闻四方有祸何似。对曰臣亦未识。王遣求觅要见。臣遂推求。是时天神化作一物似猪。卖于市中。其臣问名曰是祸母。四方之祸。皆由此生也。问食曰日食针一升。遂买进王。敕令畜养。饲针国乏。乃率于民。民输不堪。逃移他土。有智臣请杀。乃至斫刺。无能伤害。遂焚之身亦同火。跃走入城。一切烧尽。此买祸母所致也。喻比丘不护戒身。欲火所烧。身名俱失。 狸吞鼠子 经云。昔有一狸张口伺鼠。有鼠子出穴。狸即吞之。鼠子入腹犹活。反食狸脏腑。患痛迷闷狂走。遂至命终。此喻。比丘依聚落住。不护根门。被欲损心。迷闷狂走。不乐精舍。舍戒还俗。遂至于死。 绵裹铁丸 经云。譬如赤烧铁丸。里劫具绵中。绵速燃否。比丘言速燃。佛言愚痴之人。依聚落住。不善护戒心。不正念。欲火烧心。舍戒还俗。是故汝等。应护根门也。 日用木杵 杂阿含经云。譬如木杵。日用不止。不觉消减。如是比丘。从本已来。不守根门。不勤觉悟。修习善法。当知是辈。终日减损。 小鱼忘教 太鱼事经云。昔有一池。多有诸鱼。尔时大鱼诫诸小鱼。莫往他处。必为人捕。时诸小鱼忘其教诫。便往他处。几被网获。洎归本所。大鱼问曰。汝何所见。小鱼曰。唯有长线。大鱼曰。我之祖父皆死此线。慎勿再往也。后时小鱼忘教复往。尽为所捕。此喻比丘不受善教。后罹横祸。 野干拒谏 僧祇律云。过去有一婆罗门。于旷野造井。以给行人。至暮有群野干。趣井饮水。其野干主。便内头汲罐中饮已。戴起高举。扑破而去。诸小野干谏主曰。若树叶可用者。犹护惜之。况此利济之具。何忍坏也。主曰。我但戏乐耳。损坏既多。施者怀恨。乃作木罐用机。故头可入不可出。置于井侧。执杖屏处伺之。及暮果至作戏如初。内头入罐。求扑不脱。婆罗门以。杖打死时。空有神说偈曰。知识慈心语。狼戾不受谏。守顽招此祸。自丧其身命。 九横 九横经云。佛告比丘。有九因缘。命未尽便横死。一不应饭而饭(谓食不可意。或蒲腹不调。更食)二不量食(不节)三不习食(谓往他处未知食性便强食)四不出食(谓食未消复食)五止熟(谓强制大小便)六不持戒(谓犯五戒。成疾及遭官法等)七近恶知识。八入里不时(谓非时入城市。及人家等。太早太夜)九可避不避(谓。奔牛。逸马。驰车。醉人。恶大等)。 入俗舍五法 律云。一入门小语。二摄身口意。三卑躬。四善护诸根。五威仪庠序。令人生善○华首经偈云。比丘入他家。不应怀憍慢自大自高心。若有皆当灭。当以慈慜心。无欲无所求。说法广饶益。净行于世间。 舍五悭 (成实论云。当舍五悭。一财物悭二法悭三)家悭(谓惜门徒家不欲别人识。恐失已利故)四住处悭(谓有房舍不欲人居)五赞叹悭(谓不扬人美事恐胜已故)。 除三恶 大法炬陀罗尼经云。佛言人身难得。虽得其寿复促。于短命中。更有三恶。一心性佷弊。不受善言。二常怀悭嫉。惧他胜己。三设知胜己。耻而不问。 息三暴害 僧祇云。身暴害者。比丘入人家。牵拽小儿。打拍推扑。破损器物。斫牛脚。刺羊眼。将他谷米豆麦和杂。若田中须水决破令去。不须者。开窦放入等。口暴害者。诣王臣前。谗佞良善。身口暴害者。于屏处藏身。作异声怖人等。 招轻贱三法 毗奈耶律偈曰。无事多言语。身着垢弊衣。不请往他家。此三被人贱。 得人不可爱有十法 僧祇云。一不相习近。二轻数习近。三为利习近四他爱者不爱。五他不爱者爱。六谛言不受。七好预他事。八实无威德而欲𣣋人。九好与人屏处私语。十多所求欲。此十法。能令他起不爱心也。 八诫 分别善恶所起经云。传远疏通。诫于太察笃信守一诫于壅弊。勇猛刚毅。诫于暴乱。仁爱温良诫于不断。广心浩大。诫于狐疑。沉静安舒。诫于后时。刻削隘忽。诫于熛疾。多人长辞。诫于无实。 成就威仪四法 十住断结经云。一不染三有。知之为苦。二我与彼人。苦乐俱然。三常行忍辱。四在上不慢。在下不耻。 受施知节量 智度论云。佛言白衣给施衣食。当知节量。不令他𣫆竭。则檀越欢喜。信心不绝。受者不乏。 四圣种 俱舍论云。一随所得衣。二随所得食。三随得卧具。皆生喜足。四乐修乐断(前三对治贪。后一对治放逸)以出家者。有二因缘。故名圣种。一意乐。二受用。此四。能生无漏善相续。故名圣种○又佛说。名四胜宝藏。能令住者。意望满足故。本生心地观经云。四无垢性。谓比丘于衣食。卧具。汤药。随其粗细称心。远离贪求。三十七菩提分法。皆从此生故。 警诫 六度集经云。佛因地作贫人云。吾宁守道贫贱而死。不为无道富贵而生○左传郑子张曰。生在警戒不在富也。君子曰善戒。 勤懈 勤 谓正勤也有四焉。即四种精进遮。二不善法。集。二善法。谓已生不善法令断。未生者令不生故。未生善令生。已生者令增长故。○智度论云。四种精进心。勇。发。动。畏。错误故。言正勤也○顺正理论云。无始时来所以不能见四圣谛。都由懈怠。勤能治彼。令乐听闻。如理思惟。四圣谛理。速证菩提。 精进 即心所法善十一中第十一法也○唯识论云。勇捍为性。疏云。勇而无怯。自策发也。捍而无惧。耐劳倦也○僧伽吒经云。欲求涅槃。当勤精进○十诵律序云。诸大德为道故。当一心勤精进。所以者何。诸佛一心勤精进故。得阿耨菩提。何况余善道法○智度论云。有二精进。一身精进为小。二心精进为大。佛说意业大故。 懈怠 菩萨本行经云。夫懈怠者。众行之累。在家懈怠。则衣食不供。产业不举。出家懈怠。则不能出离生死之苦○释论云。出家懶堕。则丧于法宝。 放逸 正法念处经云。此放逸过。一切过(中最)为胜上。又偈云。愚痴乐放逸。常受诸苦恼。若离放逸者。则得常安乐。一切诸苦树。放逸为根本。是故。欲离苦。应当舍放逸。又云。顺法而行。远离放逸。则闭一切恶道之门。 魔 智度论云。梵语魔罗。秦言夺命(论云。唯死魔实能夺命。余者能为夺命因。亦能夺智惠命故。瑜珈论云。由蕴魔遍一切随逐义。天魔障碍义。死魔。烦恼魔。能与死生众生。作苦器故)○魔逆经云。大光夫人白文殊言。其魔事住于何处。文殊言住于精进。又问何故住于精进。文殊言其精进者。乃为魔求其便。若懈怠者。彼当奈何(因明勤懈乃述魔住)○瑜珈论云。魔事者。若于利养。恭敬。称誉。心乐趣入。或放逸。悭吝。广大希欲。不知喜足。忿恨。恼覆。矫诈等。皆是魔事。 三宝 三宝 谓佛法僧也。宝性论云。依彼六种相似对故。佛法僧说名为宝。一世间难得相似。以无善根诸众生等百千万劫不能得故。二无垢相似。以离一切有漏法故。三威德相似。以具足六通。不可思议。威德自在故。四庄严相似。以能庄严出世间故。五胜妙相似。以出世间故。六不可改异相似。以无漏法。世八法不能动故。偈云。真实世希有。明净及势力。能庄严世间。最上不变等。 同体三宝 谓于一真如上。义说为三也。一真如。是觉性。名佛宝。二真如。有执持义。名法宝。三真如。有和合义。名僧宝。 别体三宝 此有二宗。初小乘说。丈六金身。是佛宝。四谛十二因缘生空教。是法宝四果缘觉是僧宝。次大乘说。三身如来是佛宝。二空教是法宝。三贤十圣是僧宝。 住持三宝 范金雕木绘塑形像。是佛宝。三藏文句。是法宝。剃发染衣同一理事。是僧宝。 佛宝 梵语佛陀或云浮屠。或云部多。或云母驮或没陀。皆是五天竺语楚夏也。并译为觉。所谓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今略称佛也○般若灯论云何名佛于一切法。不颠倒。真实觉了。故名佛。又云。于无体法中。觉了无余。诸法平等觉。故名为佛○菩萨本行经云。佛者诸恶永尽。诸善普会。无复众垢。诸欲都灭。六度无极。皆悉满毕。以权方便。随时教化。有大神力。身紫金色。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六通清彻。前知无穷。却睹无极。现在靡所不知。三达遐鉴有如此德。故号佛也。 一身 唯就法身也体依聚义。名身○摄论云。为应化身。及如来一切功德所依故。名法身也。 二身 佛地论云。一法身即自受用身佛也。二生身即他受用。并化身佛也○摄论云。如来有二种身。一自性得身是法身也。二人功得身。是应化二身也。 三身 唯识论云。一清净法身。谓诸如来真净法界受用变化平等所依。离相寂然。绝诸戏论。具无边际真常功德。是一切法平等实性。即此自性亦名法身。为大功德所依止故○二圆满报身论云。此有二种。一自受用身。谓诸如来三无数劫。修集无量福德资粮。所起无边真实功德。及圆净常遍。色身相续湛然。尽未来际。常自受用广大法乐○二他受用身谓诸如来由平等智。示现妙净功德身。居纯净土为住。十地菩萨现大神通。转正法轮决众疑网。令彼受用大乘法乐。合此二种名曰报身○三变化身。谓诸如来由成事智。变现无量随类化身。居净秽土。为未来登地菩萨。及二乘异生。称彼机宜。现通说法。令各得诸利乐事○又觉性是法身。以无相为相。觉相为报身。用四智为体。觉用名化身。即随类变现。形量大小不定○庄严论云。应知此三身。摄一切佛身。示现一切自利利他依止故。 四身 楞伽经云。一应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佛。 五身 菩萨璎珞经云。一如如智法身。二功德法身。三自法身。四变化法身。五虚空法身。 十身 华严经云。一无著佛。二愿佛。三业报佛。四住持佛。五涅槃佛。六法界佛。七心佛。八三昧佛。九性佛。十如意佛(无所发菩萨经。及佛地论。颇同有云。十重他受用佛。亦名十身)○已上诸身不同无出于三身也三身不同即不离一身而佛佛具足矣。 十号 菩萨地持经云。如来有十种名称功德。谓非不如说故。名(如来)得一切义无上福田。应供养故。名应(字平声呼谓具上三义故若去声呼只有应供一义也)。如第一义开觉故。曰等正觉止观具足。名明行足第一上升。永不复还故。名善逝。如世界众生界。一切种烦恼及清净。名世间解。第一调伏心巧便智。一切世间唯一丈夫。名无上士调御丈夫四种真实智义法真实故。显示不了义故。依一切义故。广说断一切疑显示甚深清白处故。为一切法导师故。名天人师三聚具足。一切种平等开觉。名佛坏一切魔力。名婆伽婆。 六德 梵音婆伽婆。或云薄伽梵。此含六义。一自在。二炽盛。三端严。四名称。五吉祥。六尊贵○亲光菩萨造佛地论释云。谓如来永不系属诸烦恼故。具自在义。焰猛智火所烧炼故。具炽盛义。妙三十二大士相等所庄饰故。具端严义。一切殊胜功德圆满无不知故。具名称义。一切世间。亲近供养。咸称赞故。具吉祥义。具一切德。常起方便利益。安乐一切有情。无懈废故。具尊贵义。 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云。无上正遍知觉。 释迦牟尼 智度论云。秦言能仁寂默(姓名兼称也)。 天中天 佛之小字也。本行经云。净饭王云。太子生后。诸事皆成。宜字萨婆頞他悉陀(华言一切义成或云悉达多。此云财成)又诸释称立性憍慢多言。及见太子悉皆默然。王云宜名牟尼(此云寂默)又一日抱太子。谒释迦增长大天神。庙神石为像。即起礼太子足。王曰。我子于天神中更为尊胜。宜名天中天(此并约事而言也)○古译经。有称佛名大仙者。此与天仙不同。般若灯论云。声闻菩萨等亦名仙佛于中最尊上故。已有一切波罗蜜多。功德善根。彼岸故名大仙○又大毗婆沙论。称佛为真人者。谓佛既受人异熟相续证真实法故名真人○又本行集经称佛为龙者。谓世间有爱皆远之。系缚解脱。诸漏已尽名龙。故云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梵音那伽。此云龙非是世间业报龙。盖取自在变化无碍义梵)右佛宝讫。 法宝 梵音达磨。华言法。以轨持为义。谓轨物生解。任持自性故○般若灯论云。何名法。若欲得人天善趣。及解脱乐。佛知众生诸根性。欲不颠倒故。说人天道及涅槃道故。名法。复次自他相续。所有熏习。及无熏习。烦恼怨贼悉能破散故。名法也。今就住持法宝。分为三。谓经律论焉。 经 梵音素怛囕。或苏怛啰者。华言线。盖取贯穿摄持义也○又梵云。修多罗。或云修妒路者。秦言契。谓上契理下契根故。今言经者。具三义谓久通由也。肇云。经。常也。谢灵运云。经由也津也。通也。谓言由理生。理。由言显。学者神悟。从理教而通矣。 典 经也常也法也。 教 梵音阿含。此云教○唯识论云。阿含者。谓诸如来所说之教○长阿含经序云。阿含者秦言法归。所谓万善之渊府。总持之林薨也。又云阿笈摩(新梵语也)○一切经。皆以声名句文四法为体。克实用佛无漏声音为体。故云声教○智度论云。若苦行头陀。初中后夜。勤心禅观。若而得道者。声闻教也。若观法相。无缚无解。心得清净。菩萨教也。 十二分教 亦云十二部经。一修多罗(契经)。二祇夜(应颂)。三和伽罗(授记)。四伽他(调颂)。五尼陀罗(因缘)。六优陀那(自说)。七伊帝目多(本事)。八阇陀伽(本生)。九毗佛略(方广)。十阿浮达摩(未有)。十一婆陀(譬喻)。十二优波提舍(论议)。若小乘。只有九部。无自说授记方广等。 律 梵云毗尼。此翻名律。律法也。从教为名。谓断。割。轻重。闻。遮。持。犯。故○清净毗尼经云调伏烦恼为烦恼故名毗尼。新梵语云。毗奈耶唐言调伏。谓显律仪调伏六根三毒故○萨娑多论云毗尼有四义。一(是佛)法平地万善由之生长。二一切佛弟子皆依戒住。一切众生依戒而有。三趣涅槃之初门。四(是佛)法璎珞。能庄严佛法故。 五部律 出三藏记云。一婆粗富罗(即僧祇律)。二萨婆多(梁云一切有即十诵部)。三昙无德(梁云法镜即四分部)。四弥沙塞(即五分部)。五迦叶毗(未至梁地)。 律名始 古今译经图记云。初是汉灵帝建宁二年庚戌安世高首译出义决律一卷。次有比丘诸禁律一卷。至曹魏世。天竺僧昙摩迦罗。此云法时。到洛阳见僧全无律范。于嘉平年中。与昙谛译出羯磨僧祇。戒心图记即律名始也。 论 梵云。阿毗昙此云无比法。为分别慧故。而有四种。一梵云摩怛理迦此云本母取出生之义也。二梵云奢萨怛啰此云议论。谓议详空有。论量假实。三乌波你舍。此云近说。谓略说经中要义不次第故。四梵云阿毗达磨。此云对法。谓能对所对论也○又有二论。则摄前四焉。一宗论即宗大小乘经造也。二释论释大小乘经也。 大乘 梵云。摩诃衍此云大乘。大者。简小之称。乘者。运载为义○十二门论。龙树菩萨问云。何名摩诃衍。答于二乘为上故。诸佛最大。是乘能至故。诸佛大人乘是乘故。能尽诸法。边底故。名大乘○菩萨地持经云。有七种大名大乘。一法大。谓。方广藏。最上大故。二心太。谓。发阿耨菩提心故。三解大。谓。解菩萨方等藏故。四净心大。谓。过行解地故。五众具大。谓。福德众具故。六时大。谓三阿僧祇劫故。七得大。谓。得无上菩提故。 小乘 小者。简非大也。谓。如来观根逗机。方便施设也○文殊问经。文殊白佛言。世尊入涅槃后。未来弟子。云何诸部分别。佛言未来我弟子。有二十部。能令诸法住。并得四果。三藏平等无下中。上譬如海水。味无有异。如人有二十子。真实如来所说。根本二部。从大乘出。从般若波罗蜜出。声闻。缘觉。诸佛皆从般若波罗蜜多出故。 三藏 经。律。论。谓之三藏。又佛藏菩萨藏。声闻藏。名三藏。藏者。摄也。谓。摄人摄法故○庄严论云。谓摄一切所应知义故○仁王经偈云。佛法众海三宝藏。无量功德于中摄○阿毗达磨集论。云。何故如来建立三藏。为欲对治疑烦恼故。建立素呾囕藏。欲对治受用二边随烦恼故。建立毗奈耶藏。欲对治自见取执随烦恼故。建立阿毗达磨藏。 八藏 菩萨处胎经云。胎化藏。中阴藏。摩诃衍藏戒律藏。十住菩萨藏。杂藏。金刚藏。佛藏。是为释迦文佛经法具是矣○若今安置经律论处名藏者梵云俱舍。此言藏。谓。库府之总称也。 法门 肇云。言为世则。谓之法。众圣所由。谓之门○智度论云。智者入三种法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法不相违。一蜫勒门(此云箧藏)二阿毗昙门。三空门。入蜫勒门。论议则无穷。入阿毗昙门。或佛自说诸法义名字。诸弟子种种集解。入空门者。所谓众生空。法空。若大乘义。一切诸法。性自常空。不以智慧方便观故空○八万四千法门者。贤劫王经云。谓。佛最初修行诸波罗蜜多。乃至最后分布佛体波罗蜜。三百五十度。一一皆具六波罗蜜。如是总有二千一百对治。贪瞋痴及等。分有八千四百。除四大种六无义(六尘也)所生过失十转合。有八万四千法门也。 法轮 大毗婆沙论云。何名法轮。答是法所成故。法为自性故。名法轮。如世间呼金轮等轮。是动转不住义。舍此离彼义。能伏怨敌义。又圆满义。谓。毂辐辋三事具足故。轮体法。即八圣道支也。初明小乘法轮者。以戒为先故。用正语正业正命为毂。毂根本也。依戒生定故。用正定正勤正念为辋。辋能摄录。依定发慧故。用正见正思惟为辐。○次大乘法轮者。以智为先。用正见正思惟为毂。智惠皆名根本智故。次用正语正业正命为辐。辐依毂立。戒因智净故。后用正。定正念正勤为辋。定因戒得。戒为定摄故。 二谛 一俗谛。又名安立谛。二真谛。又名非安立谛。又名胜义谛○婆沙论云。谛者实义。真义。如义。不颠倒义。无虚诳义○契经云。佛所说法。皆归二谛。 四谛 一苦谛二集谛。三灭谛四道谛○毗婆沙论云。逼迫流转。是苦相。生长能转业。是集相。寂静止息。是灭相。出离还灭。是道相。○又云。一切如来宣说。开示四谛法。拔济有情。出离生死故。欲显要由自勤修道不由他修故。 正法 婆沙论。正法有二种。一世俗正法。谓名句文身。即经律论也。二胜义正法。谓。圣道。即无漏根力觉支道支也。 佛法寿命 法住经云。佛告阿难。我涅槃后正法一千年。由女人出家故。减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未法一万年○钞云。正法有二。一证正法。约证圣道说。正犹证也。二教正法。谓。内法文字。总名正法。统像末说。若正法时。有教有行有证故。若像法时。像似也。有教有行。似正法时则证果者鲜矣。若末法时。空有教。无修行者○大毗婆沙论云。佛言有二补特伽罗。能住持正法。谓。说者行者。若持教者。相续不灭。能令世俗正法久住。若持证者。相续不灭。能令胜义。正。法久住持。正法人有二。一持教法者。谓续诵解说经律论等。持正法者。谓。能修证无漏圣道。 佛法先后 报恩经云。佛以法为师。佛从法生。法是佛母。佛依法住。于三宝中。何不以法为初。佛言。法虽是佛师。而非佛不弘。所谓道由人弘。是故佛先。法后也。右法宝讫。 僧宝 法苑珠林云。夫论僧宝者。谓。禁戒守真威仪出俗图方外以发心。弃世间而立法。宫荣无以动其意。亲属莫能累其想。弘道以报四恩。育德以资三有。高越人天。重逾金王。称为僧宝○顺正理论云。僧有五种。一无耻僧。谓毁戒披法服者。二哑羊僧。谓于三藏教不了达。无听说用。三朋党僧。谓于游散营务斗诤。善巧结构。此三种多分造非法业。四世俗僧谓善异生此通作法非法业。五胜义僧。谓。四果此定不容造非法业○十轮经云。僧有二种。一胜义僧。即佛菩萨二乘等。般若灯论云。四果人。谓与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和合故。名僧也。 菩萨 菩萨者。具足应云菩提萨埵。唐言觉有情。觉者。所求果也有情者。所度境也。言摩诃萨者。此云大有情即能求能度人也。地持论云萨埵是勇猛义精进义求大菩提故名摩诃萨。 声闻 声闻者。瑜伽论云诸佛圣教。声为上首。从师友所闻。此声教。展转修证。永出世间小行小果故。名声闻。 独觉 梵云。毕勒支底迦。唐言独行。此有二。谓部行。麟喻也。瑜伽论云。常乐寂静。不欲杂居修加行满无师友教自然独出世间中行中果故名独觉。或观缘悟道。又名缘觉华严经云。上品十善道修治清净。不从他教。自觉悟故。大悲方便不具足故。悟解甚深因缘法故○二住持僧者淮高僧传有十科。一译经。二解义。三习禅。四明律。五护法。六感通。七遗身。八读诵。九兴福。十声德(通惠大师云。为僧不预于十科。事佛徒劳于百岁)。右僧宝讫。 福田 彦悰法师福田论云。夫福田者何也。三宝之谓也。功成妙智道登圆觉。佛也。玄理幽微。正教精诚。法也。禁戒守真。威仪出俗僧也。皆是四生导首。六趣舟航。 供养三宝 大方广不思议境界经云。供养佛者得大福德。速成阿耨菩提。令诸众生皆获安乐。供养法者。增长智慧证法自在。能了知诸法实性。供养僧者。增长无量福德资粮。致成佛道。 供养佛 宝积经。广博仙人问。佛灭度后。云何种植。获福报耶佛言。诸如来者。皆是法身。若在世。或灭后。所有供养。福无有异。又问。福为积聚耶。佛言。譬如甘蔗未压之时。汁不可见。彼于一节二节之中。求汁积聚了无见者。然彼汁不从外得。福德果报亦复如是。不在施主手中。心中身中。亦不相离。犹影随形○大集经。商主天子问。佛在世日供养。世尊是受者。而施者获福。世尊灭后。供养形像。谁是受者。佛言。诸佛如来法身也。若在世若灭度。所有供养。其福无异○善生经云佛言如来即是一切智藏。是故智者。应当志心勤修供给。生身灭身。形像塔庙既供养已。于己身中。莫生轻想。于三宝所。亦应如是。若我现在。若涅槃后。等无有异○优婆塞戒经。佛言有人言。供养施于塔像不得寿命色力安乐辩才以无受者故是义不然有信心故用施主信心布施是故得是五常福报。譬如比丘修习慈心。实无受者。而亦获得无量果报。 赞佛 菩萨本行经。阿难白佛。若使有人以四句偈赞叹如来。得几功德。佛言。正使亿百千那术无数众生。皆得辟支佛道设有人供养是等衣服饮食医药床卧敷具。满百岁其功德多否。可难言甚多。佛言若人以四句偈用欢喜心。赞叹如来所得功德。过于上福。百千万倍。无以为喻○智度论云。若闻诸佛功德。心尊重。恭敬赞叹知一切众生中德无过者故。言尊也。敬畏之心。过于君王父母师长利益故。言重也。谦逊畏难故。曰恭也。推其智德故。曰敬也。美其功德为赞。赞之不足。又称扬之。为叹。 念佛 智度论云。但一称南无佛。是人亦得毕苦。其福无尽。问云何但空称佛名字。便得毕苦。其福不尽。答是人曾闻佛功德。能度人老病死。若少供养及称名字。得福无量。亦至毕苦○楞严经大势至菩萨云。超日月光如来。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忆人一。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为𪰎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观佛 护国经。佛。问波斯匿王言。汝以何相而观如来。王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无前际无后际无中际。不住三际。不离三际。不住五蕴。不离五蕴。不住四大。不离四大。不住六处。不离六处。不住三界。不离三界。乃至非见闻觉知。心行处灭。言语道断。同真际等法性。我以此相观如来。佛言。善男子如汝所说。诸佛如来力无畏等。河沙功德。诸不共法。悉皆如是。修般若波罗蜜多者。应如是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礼佛 大方广宝箧经。智灯声闻问文殊言。云何礼佛。文殊言。若见法净。名见佛净。若身若心。不低不昂。正直而住。不动不摇。其心寂静。行寂静行。是名礼佛○法苑。斋有天竺三藏勒那。译出七种礼法。一我慢礼。谓依位次。心无恭敬。心驰外境。五轮不具。如碓上下。二唱和礼。谓粗正威仪。心无净想。见人则身轻急礼人去则身堕心疲。盖心散而口唱也。三身心恭敬礼。谓闻唱佛名。便念佛相。身心恭敬。情无厌怠。四发智清净礼。谓达佛境界。随心现量。礼一佛则礼一切佛。礼一拜则礼法界。以佛法身融通故。五遍入法界礼。谓自观身心等法。从本以来。不离法界。佛我平等。今礼一佛。即是遍礼。法界诸佛。六正观礼。谓礼自佛。不缘他佛。何以故。一切众生各有佛性。平等正觉。七实相平等礼。谓前犹有礼有观自他两异。今此一礼。无自无他。凡圣一如。体用如如。平等故。文殊云。能礼所礼性空寂(此七礼。前三约事。后四就理)○凡礼佛须自展尼师坛。不得令他人展。或至塔殿上。先有地席。便就上礼。先无。不得立伫布席。不得于低床上礼须脱屣履勿以无仪。自招深罪矣。 亲近佛 胜思惟梵天问经云。梵天问文殊言。比丘云何亲近于佛。答云若比丘于诸法中不见有法若近若远。是则名亲近于佛○大集经云。不觉一法微相者。乃能了知如来出世。常见诸佛。 一切恭信 凡礼佛。首唱此言者。收摄众心。不驰散故。一者普及为言。切者尽际为语。恭者束身翘仰。信者心无异心(信本为敬避庙谛也)○智度论云。一切有二。一名字一切。二实一切。今以名字归实理也。或问礼拜三业何摄。答。通三业。若五轮着地。是身业。称佛名号。是口业。缘想圣境。专注不散。是意业。 南无 悲华经云。佛言南无者。此决定诸佛世尊名号音声○唯识钞云。梵语南无。此翻为名。即是归趣之义也。或云那摩。或曩谟。皆梵音讹也。 绕佛 又云旋绕。此方称行道○西域记云。西天随所宗事礼后皆须旋绕。盖归敬之至也。唯佛法右绕。法苑云。顺天行也。若匝数则不定。若三匝表三业也。七匝表七支。如经云百千匝无数匝。但以多为数。表敬之极也○贤者五戒经云。旋塔三匝。表敬三尊。为灭三毒故○提谓经。问散华。烧香。燃灯。礼拜。是为供养。旋绕得何等福。佛言有五福。一后世得端正好色。二好声。三得生(天上)四生王侯家。五得泥洹道○三千威仪经云。旋绕有五事。一低头视地。二不得蹈虫。三不得左右视。四不得唾地。五不得与人语话。 造像 大乘造像功德经云。优陀延王雕像。始夜自思惟。但其像为坐为立。时有智臣白王。当作坐像。何以故。一切诸佛得大菩提。乃至转法轮。现神变。皆悉坐故。是故应作师子座结加之像。王雕像讫。以顶戴像至如来所白佛言。如来最上微妙之身。无与等。我所造像。不似于佛。窃自思惟。深为过咎。佛告王言非为过咎。汝已作无量利益。更无与汝等者。汝今于佛法中。初为轨则未来世中。有信之人。皆因王故造佛形像而获大福○佛在金棺敬福经云。造经像主莫论雇匠。匠人不得饮酒食肉。不依圣教。虽造经像。其福甚少。若匠人造像。不具相好者。五百万世。诸根不具○五百问经云。治生破戒得财造佛。尚不免地狱。何况得福○罪福决疑经云。僧尼白衣。或自财或劝化得财拟作佛像用经久将此钱造作鸟兽形安佛盘上计损五钱犯逆罪究竟不还一劫堕阿鼻地狱若用赎香油供养者不犯○宣律师云。造像梵相。宋齐间皆唇厚鼻隆目长颐丰。挺然丈夫之相。自唐来笔工皆端严柔弱似妓女之貌。故今人夸宫娃如菩萨也。又云今人随情而造。不追本实。得在信敬。失在法式。但论尺寸长短。不问耳目全具。或争价利。计供厚薄。酒肉饷遗。身无洁净。致使尊像虽树。无复威灵。乃至抄写经卷。惟务贱得。弱笔粗纸。使前工无敬。自心有慢。彼此通贱。法仪减矣。若使道俗存法。造得真仪鸟兽尚不敢污。何况人乎(钞文多。但撮要言。故不次第焉)。 师子座 智度论问。云何名师子座。为佛化作为实师子为金银木石作耶。答云是号师子座。非实也。佛为人中师子。凡佛所坐。若床若地。皆名师子座。夫师子兽中独步无畏。能伏一切。佛亦如是。于九十六种外道。一切人天中。一切降伏。得无所畏。故称人中师子。 莲花座 智论问云。诸床可坐。何必莲华。答诸床为世间白衣坐法。又莲华濡净柔脆。欲现神力。能坐其上。令华不坏故。又以庄严妙法座故。 火焰 长阿含经云。佛在摩竭国毗陀山中。入火焰三昧。又昔在舍卫婆罗舍。入火焰三昧。今则象之。 雕像始 增一阿含经云。优填王用牛头旃檀雕佛形像。高五尺此为始也。 铸像 经云。时波斯匿王闻优填王用香雕像。乃用紫磨黄金铸佛像。亦高五尺。此为始也。 画像 唐内典录云。后汉明帝永平七年。使秦景往月支国得优填王雕像师第四画样(此西域始也)至洛阳。敕图于西阳城门及显节陵上供养此土为始也。 浴佛 摩诃刹头经云。佛告大众。十方诸佛。皆用四月八日夜半子时生。所以者何。为春夏之际。殃罪悉毕。万物普生。毒气未行不寒不热。时气和适。今是佛生日。人民念佛功德浴佛形像(而今江浙用四月八日浴佛)○譬喻经云。佛以腊月八日现神变。降伏六师。六师。负堕。遂投水而死。徒党有存者。佛为说法开悟。同白佛言。世尊以法水洗我心垢。今我请佛僧。洗浴身垢(今淮比。乃至三京。皆用[膜-大+(句-口+匕)]八。浴佛)○浴佛功德经。清净慧菩萨白佛言世尊若佛在世。及灭度诸未来世中。诸众生云何浴像。佛言。不作空有想。于诸善品心怀渴仰。不生疲厌。何以故。为成就如来法报身故。我今为汝说浴像法。诸供养中最为殊胜。为众香汤置净器中。先作方坛敷妙床座。于上置佛。以诸香汤次第浴之。用香水毕。复以净水。淋洗其像。人各取少许洗像水。置自头上(彼经有用香煎汤设坛法式)。初于像上淋水时应诵此偈云。我今灌沐诸如来。净智功德庄严聚。五浊众生令离垢愿证如来净法身○摩诃刹头经云。浴像得钱。当分作三分。一分属佛。一分属法。一分属僧。若佛钱得作佛像用。若法钱得造寺楼塔篱落墙壁内外屋舍等用。若僧钱各给与比丘用。 三宝物 佛物有四种。一佛受用物。谓殿堂衣服床帐等。不得互用。若曾佛用者。只得着塔内供养。不得移易使用○五百问经云。佛堂柱木坏。有施主修换讫。其故者施僧。僧不得用之。二施属佛物。五百问云。佛物不得移至他寺犯弃。若僧尽去当白僧。僧听将去无罪。又云。佛物得卖买取供养具○十诵律云。以佛塔物出息听之。三供养佛物僧祇云。供养佛华多听卖买。香油犹多者更卖。着佛无尽财中(即长生钱。谓子母滋生故无尽)○五百问云。佛幡多欲作余事者若施主不许不得四献佛物。律云。供养佛塔食。治塔人得食○善见律云。佛前献饭侍佛比丘得食。或白衣侍佛者亦得食(侍佛比丘。即今殿主。白衣即净人也)○茶毗经云。佛灭度后一切信施物。应用造佛像及佛衣幡盖。买香油华以供养佛。余不得用余用者犯盗罪。次法物者如箱函簏巾帊柜等。本是经物。不可回改别用。后僧物者若二常住物。局本处。已定不得移往他处。又佛堂内设僧席。僧房安佛像经卷。妨僧受用。并是互用。由三宝位别故。各摄分齐故。若无妨。暂安着即无损○五百问云。本非佛堂。今设僧席。在中比丘共佛宿。若作障隔者不犯。由佛在世亦与弟子同房故。 盗三宝物结罪处 大毗婆沙论问云。若盗佛塔物。于谁处得根本业道。答于国王施主及守护人天处结罪。有说。于佛边结罪此物为佛摄受故。若盗亡僧物者。若已作羯磨。于羯磨众处得。若夫作羯磨者。普于一切善说法众处。得根本业道。 受用自体物福 般若灯论云。云何受用自体。谓檀越所舍。房舍园林。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资身具等。云何名福。谓捞捷义也。见诸众生没溺烦恼河中。起大悲心。捷出生死。置涅槃岸。故名福。 令佛法速灭有五法 四分律。有长老波摩那。白佛言以何因缘。如来正法疾灭而不久住(息用名灭非死灭也)。佛言。有五因缘若如来灭后。比丘不敬佛法。僧。戒定。以是正法不得久住○南山钞云。佛像经教住持灵仪。并是我等所尊故。今僧尼多不奉佛法。内无正信。见不高远。致亏大节。或在形像前。更相戏弄。出非法语。举目攘臂。遍指圣像。或端坐踞傲情无畏惮。虽见经像。不起迎奉。致令俗人轻笑。损灭正法。既知多过。弥须大慎。凡至塔。睹形像。必慑然加敬。如对王臣。亦可知矣。 恩孝 凡释氏。晨暮祝香礼佛。乃至作一毫善事。皆回向四恩三有者。盖是广大心报恩申孝之至也。 恩 有四焉。一父母恩。二师长恩。三国王恩。四施主恩○大乘本生心地观经。佛言。世间恩有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主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父母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若我住世。一劫说不能尽。二众生恩者。无始已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互为父母。各有大恩故。三国王恩者。福德最胜。虽生人间。得大自在。三十三天。常以其力。护持国界。山河大地尽属国王。是故。大圣王以正法化。能使众生。悉皆安乐○后译华严经云。国有君王。一切获安。是故。人王为一切众生安乐之本。在家出家精心道捡。皆依正国而得住持。演化流布。若无王力。功行不成。法灭无余。况能利济。是故。所修一切功德。六分之一。常属国王。愿王福山崇固难坏○萨遮经云。王者民之父母。以法摄护众生。令安乐故○又礼佛时。常为诸天龙神愿。风雨顺时。文武百官。常居禄位者。西域记云。大臣者。国之重镇。农务者人之命食国失镇则危。人绝食则死。又佛法付嘱国王大臣故。常须系心祝愿也。四三宝恩者。佛法僧宝。具足无量。神通变化。利乐有情。暂无休息○正法念经云。如来。三界最胜。度脱生死。此恩难报。若于佛法深心。得不坏信是名报恩○华严经偈云。如来无数劫。勤苦为众生。云何诸世间。不报大师恩○报恩经云。父母者三界最胜福田○毗奈耶律云。父母于子。有大劳苦。护持长养。资以乳哺假使一肩持母。一肩持父。经于百劫徒自疲劳。或持七宝种种供养令得富乐。亦未报父母恩。若其父母无信者令起信心。若无戒者。令住禁戒。若性悭者令行惠施。若无智慧者。令起智慧。子能如是。方曰报恩○不思议光经云。非饮食及宝能报父母恩。引导向正法。便为供二亲○弥沙塞律云。佛言从今听比丘尽心尽寿供养父母。若不供养得重罪又云。我听五处纵极破戒。应供养所谓父母亲教师(受业和尚也)。轨范师。及病人。又云出家人。于父母应供养供给。于三衣外自余物或从施主乞。或从僧得利。或僧所常食之分。减半供给。若常乞食亦与己所满腹食内。应取其半。济其父母○中心经云。佛言知师恩者。见师则承事。不见则思惟教诫。如孝子之念父母。如人念饮食等○大方广不思议境界经云。当供养父母。和尚。及世间。曾致饶益。赖其恩者应念倍增报恩。何以故。知恩者。虽在生死。不坏善根。不知恩者。善根断灭。是故。诸佛称赞知恩报恩者○或问释氏为俗人作疏子亦有云奉为四恩者。其国王父母可知。其师长施主何耶。答经不云。及世间曾致饶益。赖其恩者。若教授经书伎术事业。或令避恶从善者。皆师长也。夫师者教以道之称也。若假借财本拯苦与乐者皆施主也。夫施者有三种。一财施谓与人财。二心施谓慈悲心与人乐。三法施谓说法利人等。 孝 尔雅云善事父母曰孝○谥法云慈爱忘劳曰孝○杂记云。养德顺理。不逆于时曰孝○四天王经云。佛告诸弟子。慎汝心念。无受五欲。漱情去垢。无求为首。内以清净。外当尽孝○梵网经云。佛初坐道树。成无上觉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以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孝名为戒○盂兰盆经云佛令比丘为七世父母设盆供养佛及自恣僧(世人行孝只于一身释氏行孝兼为七世父母可谓孝矣)○法苑云持戒即是行孝谓一切众生皆曾为我父母宗亲今持戒不杀生不偷盗等是名行孝。 界趣 界。谓三界。趣。谓六趣○祐法师序云。夫三界定位。六道区分。粗妙异容。苦乐殊迹。观其源始。不离色心。捡其会归。莫非生灭。生灭轮回。是曰无常。色心影幻。斯为苦本。故涅槃喻之大河。法华方之火宅圣人超悟。息驾反源。拔出三界。然后为道。 三界 界者何义。瑜伽论云。种性义。因义。住持义。婆沙论云。分假义。声论云。趣义(俱舍论云)。种族义。因果不同。故有三焉。 欲界 欲有四种。一情。二色。三食。四淫欲。以希须为义。谓此界四欲具足。故名欲界。此有六天。谓。四王。忉利。夜摩。兜率。化乐。他化自在。 色界 婆沙论云。有色可了施设故名色界。有一十八天。谓初禅有三天。梵众。梵辅。大梵。二禅有三天。少光。无量光。光音。三禅有三天。少净。无量净。遍净。四禅有九天。福生。福爱。广果。无想。无烦。无热。善现。善见。色究竟。 无色界 婆沙云。无色可了施设故名无色。有四天。谓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婆沙论。问。何故世尊。于四无色立处名。答为破外道执空处为无身涅槃执识处。为无边意涅槃。执无所有处名净聚涅槃。执非想非非想处。名世间空窣堵波涅槃。佛说为生处。非真解脱故)。 九地 一五趣杂居地(摄欲界三恶。道四洲六天)二离生喜乐地(摄初禅三天)三定生喜乐地(摄二禅。三天)四离生妙乐地(摄三禅。三天)五舍念清净地(摄四禅九天)六空处地。七识处地。八无所有处地。九非想非非想处地。地有四义。谓住处摄治。 三有 婆沙论云。一欲有。二色有。三无色有。有者何义。谓一切有漏法。是。佛言若业能令后生相续是有又云生灭故名有。堕苦集谛中是有。 二十五有 阿毗昙云。欲界有十四。谓四恶趣。四洲。六欲天。色界有七。谓四禅天。又于初(禅中)取大。梵天。第四禅中取五净居天。并无想天。无色界有四。即四定处也。法苑问云。未知何义。初禅中大梵天别立为有。答谓外道人计常者。以大梵天王。为能生万物之主。违则受生死。顺(则得)解脱。又大梵天王亦自计己身能为造化之主。是常是真解脱。如来为破彼情见故。立为一有也。又无想天者。为彼天众生定寿五百劫无心之报。外道计为真实涅槃。如来为破彼见显非涅槃故。别立为一有。又取五净居天者。谓彼天主摩醯首罗。彼外道计彼为能造化主。归之则得真解脱。为破彼见故。别立为一有。又人趣四洲各立为有者。谓四趣苦多众生不乐着故。别立有。人趣次胜众生乐着深重。四洲受报不同故各立一有。 三千大千世界 即释迦牟尼佛所化境也。世界何义○首楞严经云。世为迁流。界为方位。又云。东西南北四维上下名界。过去未来现在名世。又文殊问经云。有二世。一众生世。即一切众生也。二行世。即众生住处○长阿含并起世因本经等云。四洲地心。即须弥山(梵音正云苏迷卢。此名妙高)。此山有八山绕外。有大铁围山。周回围绕。并一日月昼夜回转照四天下。名一国土。积一千国土。名小千世界。积千个小界。名中千世界。积一千中千界。名大千界。以三积千故。名三千大千世界。 趣 即五趣也。一天。二人。三地狱。四畜生。五饿鬼。谓修罗四趣皆摄故。今开为一趣。故云六趣也。趣者何义。毗婆沙论云。所往义。是诸有情。所应往结生之处故名趣也○毗昙论云。趣到义。谓彼善恶业因能令有情到其生处。又道义。故名六道矣。 天趣 毗婆沙论云。诸趣最胜故光明照耀故。名天也○智度论云有四种天。一生天。谓四天王等已上天也。二名天谓今国王称天子。三净天。谓人中生诸圣人。四生净天。即上界生诸圣人也。 生天因 业报差别经云。具修增上十善。得生欲界散地天。若修有漏十善。以定相应。生色界天。若离色修。远离身口。以定相应。生无色界○正法念处经云。因持戒。不杀。不盗。不淫。由此三善。得生天○辩意长者子经云。有五事。得生天。一不杀物命。令众生安乐。二贤良不盗。布施无贪。济诸穷乏。三贞洁。不犯外色男女。护戒奉齐精进。四诚信不欺。护口四过。五不饮酒。 人趣 大毗婆沙论云。梵云未奴沙。以能用意思惟。观察所作事故。或多憍慢。或能寂。静意故名人○阿毗昙论云。何故人道名摩㝹沙。此有八义。一聪明。二为胜。三意微细。四正觉。五智慧增上。六能别虚实。七圣道正器。八聪明业所主故。 人因 业报差别经云。由先造增上。下品身语意妙行故。生人道○辩意经云。有五事。得生人中。得人尊贵。一施惠普广。二敬礼三宝及长者。三忍辱无嗔。四柔和谦下。五博闻经戒。又有五事。一布施贫穷。二持戒不犯十恶。三忍辱不乱。四精进劝化。五一心奉孝尽忠。此五事生人中。大富长寿。端正威德。为人敬仰。有五事生人中卑贱。一憍慢。二于二亲。刚强无恪。三放逸不礼事三宝。四盗窃以为生活。五负债不偿。又有五事生人中。口气香洁。身心安乐。(为人)称举。不为诽谤。一至诚不欺于人。二诵经。三护戒。四教人远恶就善。五不求人长短。又有五事生人中。常被诽谤。为人所憎。形体丑恶。心意不安。常怀恐怖。一常无至诚。欺诈于人。二众中说法者。而诽谤之。三见诸同学而轻试之。四不见他事而为作过。五斗乱两舌○人道三胜。一勇猛。二忆念。三梵行此三胜。生天人。 人道十苦 菩萨藏经云。人有十苦之所逼迫。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愁苦。六怨苦。七苦受。八忧苦。九病恼。十流转大苦○人胎藏八位瑜伽论云一羯罗篮(托胎疑结位)。二遏部昙(表里如酪)。三闲尸(已至肉位仍极柔软)四键南(坚厚)五钵罗奢佉(支分相现)六毛发爪位七根位(诸根显现)八形位(所依处分明现)○又十时膜时(泡时疱时)肉团时五枝时(胎中五时)婴孩时童子时少年时盛壮时衰老时(人中五时)。 凡夫 大威德陀罗尼经云。于生死迷惑流转。住不正道故。名凡夫。梵云婆罗。隋言毛道。谓行心不定。犹如轻毛。随风东西故。又有二种。一婴儿凡夫。谓无智惠故。二愚暗凡夫顽钝不可教故○佛性论云。凡夫以身见。为性。 人有为四相 长阿含经云。一生相。谓五阴兴起。已得命根。二老相。谓生。寿向尽余命无几。三病相。谓众痛迫切。存亡无期。四死相。谓尽也。风先。火次。诸根败坏。存亡异趣故。 人间四事必定别离 正法念经云。一少年。二安隐。三寿命。四具足(具足即是富贵)如是四法。必定别离。智者常须观察。 地狱趣 立世论云梵音泥黎耶。此云无喜乐○毗婆沙论云。泥犁迦。秦言无去处○大毗婆沙论云。捺洛迦。此云不可乐。论问。何故名捺洛迦。答是那洛迦所趣故。是中有那洛迦故。名捺洛迦。彼诸有情无悦无爱无味无利无喜乐故。名那洛迦也。今称地狱者。地底也。下也。谓万物之中最在底下也。狱局也。谓拘局不得自在故○三法度人经云。地狱有三种。一热有一十八所。二寒有一十八所(此是根本)三边又名轻系。又名孤独。此有三别。一山间。二水中。三旷野。 落地狱因 婆沙论云。由先时造作增上暴恶。身语意恶行生彼○辩意经云。有五事死入地狱。一不信三宝。而行诽谤。轻毁圣道。二破坏佛寺。(三四)辈转相诽谤。不计殃罪无敬顺意。无有君臣父母。五已得为道。不顺师教。而自贡高。轻慢谤师(地狱因果。广有章门。此但梗[目*(既/木)])。 畜生趣 立世论云。梵语底(都履切)栗车。此云畜生○大婆沙论云。傍生谓其形谤故。 畜生因 业报差别经云。具造十业生畜生。一身恶。二口恶。三意恶。四从贪起恶。五从嗔起恶。六从痴起恶。七毁骂众生。八恼害众生。九施不净物。十邪淫○辩意经云。有五事作畜生。一犯戒私窃。二负债不还。三杀生。四不喜听受经法。五常以因缘艰难斋会。 三涂 西域记云。俗书春秋有三涂危险之处。借此名也。涂犹道。非谓涂炭之义。若依梵语。云阿波那伽低此云恶道。道是因义。由履而行。 八难 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北洲。五无想天。六佛前后。七世智辩聪。八生盲喑哑。 修罗趣 又云阿须伦○海龙王经。此云无善神○大毗婆沙论云。阿素洛此云非天。又素洛。是端正义。阿是非义。谓身形不端正故○楞严经云若于鬼道以护法力。成通入空。从卵而生鬼趣摄。若天中降德贬坠其所卜居邻于日月。从胎而生人趣所摄。若执持世界力。洞无畏能与梵王及天帝释四天争权。因变化有天趣所摄。有一类下劣。生大海心。沉水穴口。旦游虚空。暮归水宿。因湿气生。畜生趣摄。 修罗因 诸经论。多由瞋慢及疑。三种因生。 阎罗王 梵音阎摩罗。此云遮。谓遮令不造恶故○瑜伽论问。焰摩王。为能损害。为能饶益。名法王。答由(饶益众生)故。若诸众生执到王所令忆念故。遂为现彼相似之身。告言汝等自作。当受其果。由感那洛迦。新业更不积集。故业尽已脱那洛迦。是故焰摩。由能饶益诸众生。故名法王。 众生 梵云仆呼善那。此云众生谓众缘所生故○祐法师云。众共生世。故名众生○唐三藏译名有情。谓一切无情物。皆假众缘生。今简去无情。故云有情○证契大乘经云。众生者何义。佛言。是情想和合。所谓地水火风空识名色界入缘起及因业果会对而生故○楞伽经云。一切众无明为根本。于爱随业流运。 心 梵音。质多。又唧多。此是缘虑义。唯识论云。集起名心。即八识也○中阴经偈云。心为人毒本。善恶随其形。行善即趣善。行恶即趣恶○正法念经云。一切法行主。所谓彼心是。又云。一切善不善法。心为根本○心地者。佛言三界之中。以心为主。众生之心犹如大地。五谷五果从大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三乘。以是因缘。三界唯心。故名心地。 志学 学 效也。白虎通云。学觉也。觉悟所不知也○中论云。昔之君子成德立身。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也。学也。学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治性。圣人之上务也。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志者。学之师也。学者。患志之不立故。篇目志学焉○僧史略云。夫学不厌博。有所不知。盖阙如也。此土高僧。能摄异宗者。率由博学之故也。 二学 毗奈耶云。佛说有二种学业。一读诵。二禅思○钞云。五夏已前。依人受学。律藏五夏已后。应学无人我法。 三学 僧祇律云。学有三种。一增上戒学。二增上定学。三增上慧学(又学经律论为三学)。 开外学 毗奈耶云。因舍利子。降伏拨无后世外道。佛听比丘学外论。仍须是明慧强记者。方可于一日分三时。初中二分。读诵佛经。至晚读外书。是故祇垣中有书院。其中置大千界不同文书。佛许比丘遍读。为降外道故。不许依其见解。地持论云。若聪明上智。能速受学者。于日月中。常以二分学佛法。一分学外典。 学书 五分律云。比丘差次不知书记佛听学书。不得为好而废道业(魏韦诞字仲佫。诫子孙曰。书但记姓名而已)。 二智 般若经云。禅学。谓开智。讲学谓之演智。 视肉 法苑云。庄子曰。人而不学。谓之视肉。学而不行。谓之撮囊。 府库 齐高僧僧范。善解群书。号府库。 智囊 吴支谦。字恭明。号智囊。高僧传云。祇洹寺三千僧。皆号奘法师。为智囊。 义龙 陈高僧惠荣。讲学纵横。号义龙。 义虎 高僧道光。在江东研穷义理号义虎。 律虎 隋高僧法愿。大明律藏。词辩高亮。彭亨难敌。号律虎。 僧英 高僧智琰。与安法师及遍知三藏结交。惠解相敌。号三英(才兼百人曰英)。 僧杰 高僧僧慧。与畅法师。长讲三藏号二杰○隋高僧敬脱。号僧杰(才兼万人曰杰)。 弥天释 道安。法师在囊阳因习凿齿来谒云。四海习凿。齿答云弥天释道安。 释门千里驹 长安。常辩。二法师为上京之法匠。嗟赏奘法师曰。汝可谓释门千里驹也。 义天 婆沙论云。能解诸法义。见一切法空义。名义天。 学海 高僧昙显。山东江表。号为学海。 经笥法将 并五印度学人。称奘法师。 释门瑚琏 隋虎丘惠聚法师。汝南周弘正常嘉叹也。 慧苑琳琅 隋高僧志念。有学名当时号也。 写瓶传器 经云。阿难领受佛法。如泻瓶水。传之别器。更无遗余。瓶器虽殊。水则无别。 传灯 肇云自行化彼。则功德弥增。法光不绝。亦名无尽灯。 投针 西域记云。西天十五祖迦那提婆。初谒龙猛(菩萨本满猛以金盛)水令弟子持示之。提婆见默以针投之。弟子持返。猛问彼何辞乎。答默但投针。猛曰智矣。若人也。宜速命入于斯际会。 三绝 高僧法安。身长八尺有三绝。一风仪挺特。二解义穷深。三精进洁己。 四绝 高僧洪偃。博学内外。凡所著述。皆封入秘阁。时号四绝。一貌。二义。三诗。四书。 五备 罗什答远法师书云。夫财有五备。谓福。戒。博闻。辩才。深智。兼之道隆。未具者凝滞。仁者备之(或圣化物之资用。故名财也)。 八备 隋彦琮。法师云。夫预翻译有八备。十条。一诚心受法。志在益人。二将践胜场。先牢戒足。三文诠三藏。义贯五乘。四傍涉文史。工缀典词。不过鲁拙。五㦗怉平恕。器量虚融。不好专执。沈于道术。淡于名利。不欲高炫。六要识梵言。七不坠彼学。八博阅苍雅粗谙篆隶不昧此文。十条者。一句韵。二问答。三名义。四经论。五歌颂。六咒功。七品题。八专业。九字部。十字声。 因人显名 晋吉友。法师永嘉中到江左。丞相王导一见奇之。以为吾之徒也。因此名显。 纸贵如玉 高僧无垢眼。又云青眼律师。初译出十诵律。京师僧尼竞写。谚云。都人缮写。纸贵如玉。 摽领 僧睿。年二十二。博解经论禅观。能讲说。司徒姚崇重之。时姚兴犹未识。问崇曰睿。也如何(崇曰可谓)邺卫松柏。及兴相见语论。观之才器。兴曰乃是四海摽领。 领神 高僧慧约。学穷内外。何尚之所重。竟陵文宣王。出镇禹穴时。有名僧在座。约年夏未隆。王见敛躬尽礼。众不悦。王曰。此上人方为释门领神。 八达 高僧支学龙。博通内外。阮胆等名士。并为知己。呼为八达。 八能 高僧真观。有八能谓义。导。书。诗。辩。貌。声。棋。 辩鼎 道安号弥天释。学赡内外。符坚于蓝田获一大鼎。边有篆字。朝廷人不识乃问于安。安曰鲁襄公所铸。坚敕三馆有疑。皆问安师。 担笔 高僧敬脱游学时担一笔长三如臂有人乞书大小字随笔而成。曾无修饰。观者无厌。 谈谐上首 支遁。字道林。晋哀帝请住东安寺。郄超。孙绰。等一代名士。皆为尘外之交。日造其室。皆推遁谈谐为上首。 义解名知 高僧法开。以义解知名天下。与谢安王文度等。为文学之友。孙绰曰。深通内外。才华赡逸。其在开乎。 寒松 惠隆。学穷义理。宋代名贤多为交友。而节操容貌。有若寒松。时周颗。谓曰隆法师萧散森疏。若霜下松竹。 碧云 慧休。姓汤。工于风雅。尝吟诗曰。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文选中沙门诗惟休一也)。 立雪 此土第二祖本名神光。更名惠可。初参达磨立在雪中。 撒被 高僧惠韶。学于绰公。独贫于众。撒被写论。忍寒听讲。大晓文义。 拥尘 道超。苦学。独居一室。以儒释经典环座。手不释卷。任尘拥室。时中书吴群问曰。虫鸣尘拥。安得无忤。超曰䖝声足代萧管。尘土满室未暇扫也。 拟书 高僧法雅。善内外学。多俗士咨禀。以经义难解雅。将比拟外书为生解之。例谓之挌义。 德香 增一经云。有妙香三种。谓多闻香戒香。施香。此三香逆风顺风无不闻之最胜无等。 道风 宝林传云。祖师难提至摩提国一日有风西来。占曰此道风也。必有道人至。果得伽耶舍多至。 变薤 法苑云。弘始三年。姚兴园中植葱。一日皆变为薤。占之。合有智人至果得罗什法师来。 学者二患 肇法师云。虽解深义。未为心用。尊己慢人。不能诲益此学者之外患也。因其所解。而取相分别。虽曰为解。未合真解。此学者之内患也。 无钱决货 法苑云论衡曰。手中无钱之市决货。货主必不与也。夫胸中无学。亦犹手中无钱也。 炳烛 说苑云。晋平公问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对曰暮何不炳烛乎。臣闻。少而学者如日出之阳。壮而学者。如日中之光。老而学者。如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诫 法苑云。今有浅学之人。自谓智出于众。起大憍慢。放诞形容。𣣋灭一切。笼罩天地。箕踞于师长之前。叱吒于尊者之侧。道本和合。恭顺为僧。既心貌乖返。岂成宝也。慎之哉。 释氏要览卷中 大正新修大藏经第54册No.2127释氏要览 释氏要览卷下 钱塘月轮山居讲经论赐紫沙门释道诚述说听躁静诤忍入众择友住持杂纪赡病送终 说听 说 毗奈耶律云。说者。彰表开导之义也。今称讲者。说文云。讲和解论议。广雅云。读也。顾野王云。解说谈议也。训诰也。 听 唯识论云。谓耳根发识领受。曰闻也。即沉思静意。属耳于法也○法苑云。有三品。以神听为上以心听为中。以耳听为下。 说听二难 中观论云。真法及说者听者难得故○涅槃经云。一乐说难。二乐闻难。 法师升高座 十住婆沙论云。欲升高座。先应恭敬礼拜大众。然后升。 法师心 大法炬陀罗尼经云。夫法师者。常应如是用。惟我今所处。即如来师子之座。宜应忍默慈慜。爱语谦下。将护众心。若怀嗔妒。心存胜负获大重罪。慈心说法成大功德。能令佛法久住于世。凡所生处。常得值佛。能消种种供养。应惭愧。勿生贪心。不得我慢。无令消灭施主善根。 法师八种言 瑜伽论云。一可喜乐言。二善开发言。三喜识难言。四善分㭊言。五善顺入言。六引余证言。七胜辩才言。八随宗言。 语有八支 显扬论云。一美妙语。二显了语。三易解语四乐闻语。五无依语(谓无望也)六不逆语(知量故)七无边语(善巧多故)八上首语(趣涅槃宫)。 说者过罪 佛藏经云。自未证法。而在高座为人说者。法堕地狱○十诵律云。若自解未明。于法有疑者。则不得为人说。恐有错传之失。彼此得罪○华严经云。于甚深法心生悭吝。有堪化者。而不为说。若得财利恭敬供养。虽非法器。而强为说。 自大憍人 未曾有经云。若多少有德。自大以憍人。如彼盲执烛照彼不自明。 讲说三益 十地论云。说法利他有三时益。一闻时。二修行时。三转生时。 说者五福报 贤者五福经云。说法得五福。一当生长寿。由听者不杀故。二得大富。由听者不盗故。三得端正。由听者和气故。四得名誉由听者归依三宝故。五得聪明。由听者晓了妙慧故。 讲堂制 佛本行经云。时比丘集一堂内。有二比丘说法。是故相妨。即造二堂。以比近故迭相诱引往来交杂乱众佛制。今后不得共一堂。及二堂相近。亦不得彼堂来此堂。此堂诣彼堂不得憎恶法门(若今三学迭相是非也)。 讲堂置佛像 大法炬陀罗尼经云。法师说法时。有罗刹女名爱欲。常来惑法师。令心散乱。是故说法处。常须置如来像。香华供养。勿令断绝。彼罗刹女。见已即自迷乱。不能为障。 讲处念经 梁僧旻法师。讲次谓众曰。昔弥天道安每讲。于定座后。常使都讲。为含灵转经。此事久废。既是前修。欲屈大众。各诵观音经一卷。于是阖座忻然。远近相习耳。今亦念佛是也。 学肆 肆者。所以陈货鬻之物也。因后汉张揩。字公超学徒随之。所居为市故。今学处称肆焉。 省 释氏呼学院为省者。高僧传云。佛陀耶舍初至。姚兴别立新省于逍遥园待之。韵注云。省署也。 绛帐 绛赤色也。范晔后汉书云。马融达生任性不拘儒者之节。常坐高堂施绛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或称马帐○又晋书宣文君宋氏。即韦逞母也。立讲堂。隔绛纱幔授学徒(今释子称绛帐等。有所不宜。智者思之)。 龙门 高僧慧持即远法师之弟也。性格清峻。解行并高。领徒千人。凡有升堂。入室者皆号登龙门。 筹室 宝林传云。西天第五祖优波鞠多有石室。纵十八肘(肘长尺八南北三丈二尺四寸)。广十二肘(东西二丈一尺六寸)。受学者有一得道。则掷一四寸筹于室中。筹遂满室。至鞠多灭度将室中筹茶毗之。 函丈 曲礼云。非饮食之客席。间函丈(注函容也。谓讲问宜相对容丈足以指划也)。 都讲 即法师对扬之人也。梁武帝每讲经诏枳园寺法彪。为都讲。彪先举一问帝。方鼓舌端。载索载征。随问随答○晋支遁至越王义之请讲维摩经。以许询为都讲。询发一问。众谓遁无以答遁答一义。众谓询无所难。今之都讲。但举唱经文。而亡击问也。 讲僧始 讲经。即曹魏时朱士行讲道行般若为始也。尼讲。以东晋道馨。讲法华维摩二经为始也。讲律。即元魏世法聪为始。聪但手披目阅。敷扬四分律。有门人道覆。旋听旋抄。渐成䟽焉。讲论。即罗什授嵩法师成实论。为始也。 法器 广百论云。要具三德名法器。一禀性柔和无有偏党。常自审察。不贪己利。二常希胜解。求法无厌。不守己分。而生喜足。三为性聪惠于善恶言。能正了知得失差别。若无如是。三德虽有。师资终无胜利。 人中师子 治禅经后序云。天竺大乘沙门佛陀斯那天才特拔。诸国独步内外综博。无籍不练。世人咸曰。人中师子。 法匠 齐高僧僧印善讲经论。称法匠。 义少 (少字去声)法安年十八。讲涅槃经。张永问年几永叹曰。昔扶风朱勃年十二能读书。人号才童。今安公可曰义少。 四海论主 隋高僧敬脱称也。 三国论师 齐僧粲号也(三国谓齐。陈。周)。 毗昙孔子 西秦惠嵩善阿毗昙论。时重号之。 寿光学士 梁惠超学经论。明解宏达博瞻内外。武帝敕为寿光殿学士。 经论元匠 梁僧盛讲众经论。为时元匠。特精外(兴为)群儒所惮。 菩萨戒师 慧约为梁武帝戒师。 讲经天花坠 梁法云讲次天华散坠。又唐西京胜光寺道宗讲时天华施绕讲堂飞流户内。但不委地。久之还无。 说律山峰落 智文善讲律。方举麈尾。两个山峰俱落。 聪明释子 罗什谓姚兴曰。融公是聪明释子。 摽表道人 昙影姚兴礼重见其超拔群士每谓罗什曰。影法师真为此国风流摽表之道人矣。 优赏 西域记云。讲宣一部。乃免知事(今浙右律寺。有比丘。听学成名。便免知事。以此为证)讲二部。加上房资具。讲三部。差侍者秪承。讲四部。给净人。讲五部乘舆。 金师子座 鸠摩罗什。秦云。童寿。昔在龟兹王。为造金师子座。以大秦锦褥铺之。请什坐说法。 学者为四事堕落 法律三昧经云。一学不知善权方便。轻慢师友。无有一心。其意数转。二学不精进。无有道力。但贪名誉。望人敬待。三学所事师。不念勤苦当得成就。虚饰贡高。四学好道反持异术。比佛深经。言道同等○菩萨戒经云。为名誉聚徒。名魔弟子。 躁静 贪 瑜伽论云。于诸境界。深起耽著名贪。诸烦恼中。贪为最胜○阿毗达磨论云。贪者。三界爱为体。生众苦为业(业用也)○法蕴足论云。佛言。汝等若能永断一法保汝定得不还果。一法者贪也○六度集经云。佛因中曾作鸽王。诫诸鸽曰。佛经众戒。贪为元首。贪以致荣者。犹饿夫获毒膳得志之乐其久若电。众苦困己。其有亿载。 欲 希须为义。杂阿含经云。佛言。若众生所有苦生彼一切。皆以欲为本○增一经云。欲生诸烦恼欲为生苦本○瑜伽云。诸烦恼中贪为最胜于贪中。欲贪为胜。生诸苦故。集论云。此法生时相不寂静。由此生故身心相续不寂静转(由是义故束此二法名躁盖取不安之义也)。 出家人三欲 涅槃经云。一恶欲。若比丘欲为一切大众上首令一切僧随我令四众皆供养恭敬赞叹尊重我若为说法皆信受令我大得衣食屋宅等。二大欲。若比丘生欲心当令四众知我得初住乃至四无碍智为利养故。三欲欲。若比丘欲生梵天乃至刹利家得自在故。 五欲 谓。色声香味触也。智论云。五欲名华箭。又名五箭。破种种善事故。行者当诃云。哀哉众生。常为五欲所恼。而求不已。将坠大[塚-豖+凡]。得之转剧。如火炙疥。五欲无益。如狗咬骨。五欲增诤。如鸟竞肉。五欲烧人。如逆风执炬。五欲害人。如践毒蛇。五欲无实。如梦所得。五欲不久。如假借须臾。此五欲。得暂时乐。失时大苦○杂阿含云。闻陀梵志问阿难言。汝以何义于佛教出家。答为断恶生善。故又问断何恶。答断贪欲瞋痴。问此有何过患。答欲爱染着。能生恼乱于现在世增长恶法忧悲苦恼由之。而生未来世中亦复如是。 苦 逼迫为性。由彼贪欲乃生苦故○佛地论云。恶事有二种。一者众生。二者土地。且众生有八苦。一生苦。二老苦。三病苦。四死苦。五爱别离苦。六所求不得苦。七冤憎会苦。八忧悲苦。二土地者。如说国土多寒多热。无救护。多饥多病等○法句经云。天下之苦。莫过有身。饥渴寒热。瞋恚惊怖。色欲怨祸。皆由于身。夫身者众苦之本。祸患之源。劳心极虑。忧畏万端。三界蠕动。更苦残害。吾我缚着。生死不息。皆由于身与欲。离世当求寂灭。摄心守正。怕然无想。可得泥洹。此最为乐○身苦偈云。乘骑疲极故。求索住立处。住立疲极故。求索坐息处。坐久疲极故。求索安卧处。众苦从作生。初乐后则苦。视瞬息出入。屈身坐卧起行立。及往来。此事无不苦。 五畏 佛地论云。一不活畏。二恶名畏。三死畏。四趣畏。五怯畏(畏亦怖也)○妙色三经云。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别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七情 喜。怒。忧。惧。爱。憎。欲(情者。是非之主。利害之根)。 八风 利。衰。毁。誉。称。讥。苦。乐(又云世八法)○佛地论云。得可意事名利。失可意事名衰。不现前诽拨名毁。不现前赞美名誉。现前赞美名称。现前诽拨名讥。逼恼身心名苦。适悦身心名乐。 少欲知足 师子吼菩萨问云。少欲知足。有何差别。佛言。少欲者。不求不取。知定者。得少不悔恨○正法念处经云。沙门法中第一胜者。所谓知足○婆沙论云。佛法以少欲为本。为俗利故。则道利不成○遗教经云。比丘当知。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取。则无此患。少欲能生诸功德。则无谄曲以来人意。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惧。触事有余。比丘为脱诸苦恼。当观知足之法。则是富乐安隐之处。 四欢喜法 一.俭素欢喜。能引少欲乐。二.积集梵行欢喜。能引远离乐。三.元悔欢喜。能引三摩地乐。四.乐断乐修欢喜。能引三菩提乐。 释子须信唯识相分 凡富贵贫贱好丑得失。皆是过去自造善恶业种子。总别依正果也。皆由第八识相分所变。故云。相分已定。鬼神不能移也○优婆塞戒经云智者了知是业果。云何说言时节星宿自在天作耶。若是时节星宿因缘者。天下有同时同宿生。云何复有一人受苦。一人受乐。一人是男。一人是女耶○正法念经云。善不善业。众生自作。非星宿作。 静 能断金刚论云。定名静以得禅者说名寂静。寂静有二种。一心寂静。二身寂静。今以四句料简。一有身欲寂静。而心不寂静。谓贪欲比丘林下坐禅。二.有心寂静而身不寂静。谓。无贪瞋比丘亲近王臣。三.有身心俱寂静。谓。诸圣人。四身心俱不寂静。谓凡夫。 三摩提 智论云。一切禅定摄心。皆名三摩提。秦言正心行处。谓是心从无始已来。常曲不端。得是正心行处。心则端直。如蛇入竹筒内。 禅 阿毗昙论云。阿名禅。答谓以断结正观。名禅。 坐禅 三千威仪经云。坐禅有十事。一.当随时。谓四时也。二.得安床。谓禅床也。三.软座。毛座也。四.闲处。谓山间树下也。五.得善知识谓好伴也。六.善檀越。谓不外求也。七.善意谓能观也。八.善药谓伏意也。九.能服药。谓不念万物也。十.得善助。谓畜禅带也。 禅带 此坐禅资具也。经云。用韦为之(熟皮曰韦)广一尺。长八尺。头有钩。从后转向前。拘两膝令不动。故为乍习坐禅易倦。用此检身助力故。名善助。用罢屏处藏之。 禅镇 木版为之。形量似笏。中作孔。施细串于耳下。头戴去额四指。坐禅人。若昏睡头倾则堕以自警。 倚版 今呼禅版。毗奈耶摄颂曰。倚版为除劳僧私皆许畜(僧即众。私即己)。 骨人 智度论云。更与骨人。令坐禅者观之。即今尽作枯骨帧子。是也。 禅杖 以竹苇为之。用物包一头。令下座执行。坐禅昏睡。以软头点之。 禅鞠 毛毬也。有睡者。掷之令觉。 宴坐 又作燕坐(燕去声)安也。安息貌也○月灯三昧经云。住于宴坐。有十利益。一其心不浊。二住不放逸。三诸佛爱念。四信正觉行。五于佛智不疑。六知恩。七不谤。八善防禁。九到调伏地。十证无碍智。 佛法二柱 毗婆沙论云。佛法有二柱。能持佛法。一者学问。二者坐禅。 诤忍 诤有四种 十诵律云。一斗诤。二助诤。三犯罪诤。四常所行事诤○毗尼母云。二人共竞名斗。徒党相助名诤。往彻僧者名言(僧众也)各说其理名讼。 诤根本有六 毗尼母云。一瞋恚。谓面色变异。令人可怖。二恼害。谓害他生恼故。三幻伪。谓诈作事。四悭嫉。谓贪己物不与人曰悭。见他有得生恼曰嫉。五见取。谓己所见所作。皆是。他所见所作不是(今人呼争为人我者。非也。言见取者。取诸见解为最胜故)。六边邪。二见。谓见续为常。见灭为断。是边见也。谤无因果。是邪见。 鄙喻 法句经云。佛言。为沙门不念精进。摄身口意三毒。垢秽充满胸怀。如洗足水不。可复用(谓不可用馔食)又云。虽为沙门。口无诚信。心性刚强。曾受恶名。亦如澡盘。不堪盛食(澡槃即洗足器)。 恶报 根本毗奈耶云。有苾刍二人。决择义理。小者诃大者。大者遏入房中。瞋火所烧。寻即命终。身变为毒蛇。欲螫小者。时佛以大悲心。至其房。令小者忏悔。汝可作昔日苾刍想作礼。佛为蛇说法云。贤首。汝于我所。已修净行。合生天上。由瞋火所烧。今作毒蛇。汝应知。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蛇闻法已。即命终住天○瑞应经云。痛哉世间人。共争不急事。于此极恶中。勤身苦营务。虽求不能得。徒役身心劳。死堕苦海中。自当无代者○南山钞云。凡欲责他。先自量己内心喜怒。若有嫌恨。但自抑忍。火从内发。先自焚身。 诤有五过 五分律云。一凶恶。二后悔恨。三多人不爱。四恶声流布。五死堕恶道。 忍 瑜珈论云。何名忍自无愤勃。不报他怨。故名忍。由二因缘。诸出家者。力励受行。速能证沙门义利。何等为二因缘。一忍辱二柔和。言忍辱者。谓于他怨终无返报。柔和者。谓心无愤性不恼他○摄论云。忍能生自他平和事。谓自身不为瞋恚过失所染。即是自平和。既不愤恨。不生他苦。即是他平和○六度集经云。夫忍者。万福之源也○正法念处经云。忍者第一善法。第一清净。佛所赞叹。忍有二种。一法忍。缘法道行思惟。白法善道胜故能忍。二生忍。谓欲起瞋恚。忍令不起。知瞋过故。 以忍止诤 中阿含经云。佛告比丘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真尊贵○长阿含经云。天帝释偈云。我常言。智者不应与愚诤愚骂而智默则为胜彼愚。 灭瞋五观 摄论云。由观五义。以灭瞋恚。一观一切众生无始以来于我有恩。二观一切众生常念念灭。三观唯法无有众生。何者能损所损四观一切众生皆自受苦。云何复加之以苦。五观一切众生皆是我子。云何欲生损害。 行忍五德 杂宝藏经云。若人行忍则有五德。一无恨。二无诃。三众人爱。四有好名。五生善道。 治一切烦恼法 贤愚经云。比丘于十二入。思惟无量生死无常。又思惟地狱之苦。及。诸畜生更相残害。饿鬼饥渴众苦所逼。思惟人中四方驰求。天上败坏。如是五道身心之苦。无有乐处。观此五阴。无常苦空无我不实。譬如空村无有居民。如是五阴。皆空无我。以无常火烧诸世间。诸佛弟子常作此观。云何得起一切烦恼。 祸从口生 报恩经云。人生世间。祸从口生。当护于子甚于猛火。猛火能烧一世。恶口烧无数世。猛火烧世间财。恶口烧七圣财。是故一切众生。祸从口生。口舌者凿身之斧也(七圣财者。一信。二精进。三戒。四惭愧。五闻。六思七定惠。璎珞经云。资用成佛故名财)。 缄口慎心 法苑云。恨他起谤。自加涂炭。且唇为弓。心虑为弦。音声是箭。长夜空发。徒染身口。特须自省。缄口慎心也。 入众 游行人间 今称行脚。未见其典。毗奈耶律云。如世尊言。五法成就。五夏已满。得离依止。游行人间。五法者。一识犯。二识非犯。三识轻。四识重。五于别解脱经。善知通塞。能持能诵(别解脱经即戒本也)。优波离问佛。有满四夏。善五法。得游行否。佛言不得。以五夏为定量。又问。有满五夏。未闲五法。得否。佛言不得。以五法成就。为定量故。 飞锡 今僧游行嘉称飞锡。此因高僧隐峰游五台出淮西掷锡飞空而往也。若西天得道僧。往来多是飞锡。 海众 增一经云。众僧如彼大海。流河决水。以入乎海。便灭本名。但有大海之名。 入众五法 五分律云佛言入众应以五法。一下意。二慈心。三恭敬。四知次第。五不说余事。 入寺问制 制者。即今丛林规绳也。毗奈耶云。凡客比丘入寺。应问旧住。此中僧伽有何制令。若不问者。得突吉罗罪。旧住不告者罪同。 接新到衣钵 十诵律云。有客比丘来应问讯与担衣钵入寺。 入堂五法 南山钞云。先于户外。预安静心。律云。以五法。一慈心(由僧通凡圣行涉粗细须慈心敬名重法尊人)。二应自卑下如拭尘中(推直于他。引曲向己。常省己过不说彼短。记云。巾能揽秽归己令物洁净故)三应知起坐。若见上座。不应安坐。若见下座。不应起立(人应于众俯仰得时)四在僧中。不为杂语谈世俗事。若自说法若请他说(众依于法动必有方)五见僧中有不可事。心不安忍。应作默然(由无善伴举必有时。故应忍默权同僧事)。 挂锡 今僧止所住处。名挂锡者。凡西天比丘。行必持锡杖。持锡有二十五威仪。凡至室中。不得着地。必挂于壁牙上。故云挂锡。 威仪 经律中。皆以行住坐卧名四威仪。其他动止。皆四所摄。 安㞐 南山钞云。形心静摄。曰安。要期此住。曰居。律制三时偏约。夏月者。一无事游行妨修出世业。二损物命违慈实深。三所为既非故招世谤。宣律师四分羯磨云。三安居。谓前中后也。律有比丘四月十六日欲安居不至所在。十七日方到。佛言听后安居即五月十六日也○明了论云。无五过处得安居(一大)远聚落求须难得。二太近城市。妨修出世道。三多虫蚁自他两损。四无可依人(可依人者具五用一求闻令闻。二闻已令清净。三能决断是非。四通达无滞。五正见无曲)。五无施主供给衣药。并不可安居。 夏腊 即释氏法岁也。凡序长幻。必问。夏腊多者为长。故云天竺以腊人为验焉。经音䟽增辉记皆云。腊接也(蔡邕独断云。腊者。岁之终也。晋博士张亮议云。腊接也新故交接俗谓腊之明日为初岁也。今释氏。自四月十六日)。前安居入制。至七月十五日。为受腊之日。若俗岁除日也。至十六日。是五分法身生养之日。名新岁也自夏九旬。统名法岁矣。 自恣 十诵云。好恶相教以三语自恣(三语者谓见闻疑)○钞云。九旬之内。人多迷己。不自见过。理宜仰凭清众垂慈示诲。纵宣己罪。恣僧举过。内彰无私隐。外显有瑕疵。身口托于他人。故曰自恣。 迦提 梵语具云迦栗提迦。即九月望宿名也。谓西国三月安居。至九月十六日解。后安居比丘行化故。取望宿为名也。 经行 慈恩解云。西域地湿。叠砖为道。于中往来。如布之经。故曰经行○十诵律云。经行有五利。一剿健(勋音巢轻捷也)二有力。三不病。四消食。五意坚固○三千威仪经。有五处可经行。一闲处。二户前(自房户前)三讲堂前。四塔下。五阁下。 在众安乐行法 瑜伽论云。终不嗤笑。轻弄于他。令他𢠱愧不安稳住。终不现前。毁他所爱。赞他非爱。非情交者。不吐实诚。不屡希望。知量而受。若先许应他饮食等终无假托不赴先期○龙王经云。有三事。常在安隐。谓不刚硬。不谀不谄。除贪嫉。见人得供养。代其欢喜。 扫地 佛在逝多林。见地不净。欲令乐福众生。于胜福田植净业故。佛即自执彗欲扫。时大声闻见。皆执彗共扫。佛言凡扫。地有五胜利。一自心清净。二令他心清净。三诸天欢喜。四植端正业。五命终当生天上○阿含经云。佛教朱利槃特诵扫帚字。复教执扫帚。佛言汝诵此字。为目何等。然此扫帚。复名除垢。槃特作是思惟。垢者灰土瓦石也。除者清净也。佛以此教诲我令思惟。结缚是垢。智慧是除。今可以智慧之帚除结缚垢。因此便成阿罗汉○增一经云。夫扫地有五事不得福。谓不知逆风。不知顺风。不作聚不除粪。不净洁○四分云。逆风扫不灭迹不除粪不复帚本处○正法念经云。若扫如来塔命终生意躁天身。香气熏百由旬。 同力收拾 僧祇云。若大会多出幢盖若卒风雨至一切同力收拾不得云我是行(去声)人大德等应随近房安置不得护房。应为抖擞叠举。 燃灯 僧祇云。燃灯不得卒入房。应先在外唱言。诸大德灯入(记云。此的众。若今禅居及讲院寮舍也。若卒将入恐暗中比丘威仪不整)。至灭灯时。亦不得卒灭先以手遮灯告曰。灭灯。众若默方可灭(此虑众僧收拾不辨)不得用口吹。当将箸敧烬折去之(攲音[襾/(革*音)]。言取物也记作[革*音]非也)。 礼拜忌 僧祇云。若他礼佛。诵经。写经。授经时。并不得礼。又云。礼人不得对佛。又夜闇僻处不得礼。人恐涉嫌疑○五分律云。相瞋人不得于屏处礼拜○四分律云。饮食。敢果。说法。漱口。嚼杨枝。剃发。裸身。大小行时。并不得礼。 向火七过 僧祇云。一损眼。二坏色。三身羸。四衣垢。五坏卧具。六生犯戒缘。七增俗话。 嚏 僧祇云若在僧中嚏者。不得放声。应以手遮口。勿令涕唾污比座。 剪爪 涅槃经云。爪长破戒之相○文殊问经云。爪许长一横麦。为搔痒故。 剃发 涅槃经云。发长破戒之相○文殊问经云。发长二指当剃○剃发次第有四。第一上座。二发长人。三若偕长听先洗人。四有缘人(有勾当僧缘务人)已上四人。应相度尊卑急缓。推让先之。 卧法 宝云经云。欲卧。身向右边累足。以法衣覆身。正念正知。起明了想。但为长养诸根大种故○瑜伽论问曰。何缘右胁而卧。答与师子王法相似一切兽中。勇捍坚猛。最为第一。苾刍亦尔。发勤精进。勇捍坚猛。最第一。由是因缘。与师子卧法相似。如是卧时。身无掉乱。念无忘失。睡不极重。不见恶梦故。 睡眠 卧之垂熟也。此是心所法中四不定一也。令人不自在。昧略为性。障染为业○发觉净心经。有二十种睡眠过患。一懶堕。二身体沉重。三皮肤不净。四皮内粗涩。五诸大秽浊威德薄少。六饮食不消。七体生疮疱。八多懈怠。九增痴。十智慧弱。十一善欲疲倦。十二常趣黑暗。十三人不恭敬。十四禀质愚痴。十五多烦恼。十六于善不乐。十七白法减。十八多惊怖。十九见精进者毁辱之。二十于众被轻贱○十诵云。若鼾睡(鼾音汗)者。应记经行。不能者。屏处睡。不得恼众○僧祇云。若比丘夜鼾睡振动寱语不作扰乱意无罪。 发睡缘 杂集论云。谓羸瘦疲倦。身心沉重。思惟闇相。舍诸作务。或曾此时惯习。或他咒术所引。或动扇凉风吹等。 昼小眠 智度论云。春末夏初。以时热故。小眠息除食患故。 在床忌七事 三千威仪经云不得大欬(謦妙)咤(咤字去声叹也)喷(喷嚏)㖑(㖑许介切喝也)叹息思念世事。不得倚壁。欲起以时。若意走不定。当自责。即起经行。 小行 往小便文言可云私(左传师惠过宋朝将私焉。注云。小便也。律云小行)毗尼母云。不听于伽蓝内处处小便。当聚一屏猥处。若瓦瓶木桶埋地中。以物盖覆。勿令有臭气。五分云。许将小便器入房中。密塞口房外应满盛水○优钵祇王经云。伽蓝法界内地漫(去声乱也)大小便。五百生堕拔波地狱。后二十劫。常遣肘手。把此秽地。 屏厕 说文云屏蔽也。释名曰。厕杂也。杂厕其上也。或曰溷溷浊也。或曰圊圊清也。至秽之处。宜洁清故。今南方释氏呼东司。未见其典。登厕文言可云如(左传晋侯食麦𥇔如厕隐)○三千威仪经云。上厕有二十五法。一欲登厕当行不得于道上礼人。二不得受人礼三直视地。四到门外三弹指(恐有人在内)五已有人不得逼。六已登正弹指(此警啖粪诸鬼)乃至十七不得将草划地(草即筹子浙人呼厕草)十八不得持草划壁作字(十九已下洗净法)又云设见草土尽当语主者若自手取添为善○虚空藏经云。若忏罪人。治厕八百日能灭罪咎。 洗净 四分云。洗秽。百一羯磨本云。如世尊说胜义。洗净有三种。一洗身。二洗语。三洗心。云何此中。但说不净染污教令洗耶。佛言。欲令除去臭气安乐住故。又佛言。有染比丘。不得礼人。不得受人礼。违者得越法罪。染有二种。一饮食染。二不净染。不净染者。但是粪土涎唾污秽。及大小行来。未洗者。佛言。汝等比丘应可洗净○三千威仪经云。比丘若不洗大小便。得突吉罗罪。亦不得坐僧床座及礼三宝。亦不得受人礼拜○律云。凡洗净用水以右手执瓶。左手洗之。出外先以灰滓摩手水洗。又用黄土。三度摩擦水洗又用皂角澡豆。皆洗至肘前○毗奈耶云。佛告苾刍汝等当知此是常行法。常须存意。如是洗净。有大利益。令身洁净诸天敬奉。是故汝等若依我为师者。咸应洗净。若不洗者不应绕塔礼佛读经。不礼他不受他礼。不应啖食坐僧床。不得入众。由身不净故。能令诸天见不生喜。所持咒法。皆无灵验。若违者得恶作罪。 善品轨则 显扬圣教论云。读诵经典和敬师长。修承事业。瞻侍病患。互起慈心。请问听法。精勤无堕。于诸聪慧同梵行者。躬自供事奖劝他人修行善品。及为宣说深妙之法。入静密处结加趺坐○大般涅槃经云。常修七事。一欢悦和谐。犹如水乳。二常共集会。讲论经法。三护持禁戒。不生犯想。四恭敬于师及上座。五料理爱敬阿练比丘。六劝化檀越。修营三宝住处。七勤加精进。守护佛法。若比丘行此七法。功德智慧。日就增进。 六和敬 肇云。以慈心起身业。以慈心起口业。以慈心起意业。若得重养。与人共之。持戒清净。修漏尽慧。若行此六法。则众和顺。无有乖诤。 善言 法句经云。恶言骂詈憍凌篾人。兴起是行。嫉怨兹生。逊言顺辞。尊敬于人。弃结忍恶。嫉怨自灭。是以言语者。必使己无患。亦不克众人。是为能善言也。 在众恶报 杂阿含经云。佛在舍卫国。目连见一大身众生。比丘之象。铁叶为衣。举身火燃。以铁钵盛热铁丸食。乃问佛。佛言。此众生迦叶佛时。作比丘。好起诤讼斗乱众僧作诸口舌。令不和合。先住者厌恶舍去。未来者不来缘。斯罪故。已入地狱中。受无量苦。余罪今受此身(九入众高识可以此箴)。 择友 择友 顺正论云。善友者。能为众行本故。欢豫经云。贤友者。乃万福之基也。现世免王者之牢狱。死则杜三涂之门户。外天得道。皆贤友之助矣○大庄严论云。若人亲近有智善友。能令身心内外俱净。斯则名为真善丈夫○毗奈耶云。阿难白佛。善知识者。是半梵行。诸修行者。由善友力。方能成办。佛言。是全梵行。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无事不办。故名全梵行。 四品友 孛经云(孛者即佛因中为蓝达国王师时名也)孛谓王曰。友有四品。一如华友。谓好时插头。萎时捐弃于地。见富贵则附。贫困则舍。是也。二如秤友。谓。物重头低。物轻则仰。有与则敬。无与则慢。是也。三如山友。譬如金山。鸟兽集之。毛羽蒙光。贵能荣人。富乐同欢。是也。四如地友。百谷财物。一切仰之。施给养护。恩厚不德。是也(前二友不可亲厚)。 朋友三要 因果经云。婆罗门优陀夷。聪明多智。净饭王敕为太子友。白太子言。朋友有三要法。一者见有失辄相晓谏。二见有好事深生随喜。三在苦厄不相弃舍。 得善友 常行四法。 龙王经云。一不慢不谄常加恭敬。二柔和慎言。三不自大。四常受言教。 亲友七法 四分律云。具七法方成亲友。一难作能作。二难与能与。三难忍能忍。四密事相告。五互相覆藏。六遭苦不舍。七贫穷不轻。 视朋友五事 尸迦越经云。一见作恶往屏处晓谏呵止。二所有急事当奔赴救护。三所有私语。不得说向他人。四常相敬难。五所有好事当多少分与之。 庸人 音义云。谓常愚短。心不节慎。口无法言。恶人为友。此名庸人。 染习 佛本行经云。世尊与难陀比丘至鱼肆。佛令难陀取少籍鱼草。握少时弃之。令臭手问之。难陀曰。唯有腥臭之气。又至香店令取裹香纸。掬少时弃之。复问难陀。答唯闻香气。佛语难陀。善友恶友相染习亦复如是。若亲善友。必定当得广大名闻。 察间谍 (间字去声。谓被中间言语斗乱)根本毗奈耶云。朋友不得因他语便相弃舍。若闻他语当善观察(谓征其辞察有罪也)。 住持 禅住持 伏睹圣朝颁赐大宋传灯录云。禅门住持规式。自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怀海创置也。略云。以禅宗自少室至曹溪已来多居律寺。虽住别院。然于说法住持。未有规度。常尔介怀。博约折中。设于制范。务其仪也。遂创意别立禅居。凡具道眼有可尊之德者。命为长老。既为化主。即处于方丈。同净名之室。非私寝也。院不立佛殿。惟树法堂。表佛祖所嘱受当代为尊也。所裒学众无多少。无高下。尽入僧中。依夏腊安排。设长连床。施椸架。挂搭道具。卧必斜枕床唇。右胁吉祥。睡以其坐禅既久。略偃息而已。具四威仪也。其入室请益之者。任其勤怠。阖院大众。朝参夕聚。长老升堂。主事徒众。雁立侧聆。宾主问酬。激杨宗要。表依法而住也。斋粥二时均遍。务于节俭。表法食双运也。行普请法。上下均力也。置十务。谓之寮舍。每一寮用首领一人。令各司其局也。或有假号窃服。混乎清众。并别致喧挠之事。即堂维那检举抽下本位。挂搭单摈出院者。贵安清众也。或彼有重犯即以拄杖杖之。对众烧衣钵道具。遣从偏门而出。示耻辱也。详此一条制。有四益。一不污清众。生恭信故。二不毁僧形循佛制故。三不扰公门。省狱讼故。四不泄于外。护宗纲故。 主事四员 一监寺会要云。监者。总领之称。所以不称寺院主者。盖推尊长老○二维那。此云悦众。毗奈耶云。授事人○三典座。僧祇律云。典次付床座。此掌僧九事之一也○四直岁。三千威仪经。具十德堪充直岁(文多不录)。今但掌园民直岁调也(上之四人。皆不用本处徒弟。并于十方海众内。佥选道心身干知因果者。打键椎曰。众请之。用无常人其或心力劳倦。告众归堂。则别请能者也)。 禅 智度论云。秦言思惟修○阿毗昙论云。断结故名禅○禅要序云。无禅不智。无智不禅。然则禅非智不照。照非禅不成。大哉禅智之业可不务乎○鞞婆沙论云。禅者。此云普智。谓可得道。亦能弃结。此是禅用。若有禅名无禅用。号之泥。梁慧远大师。禅修行方便经序云。夫三业之兴。以禅智为宗。虽精粗异分。而阶藉有方。是故。发轸分逵。途无乱辙。革俗成务功不待积。静复所由。则幽绪告微。渊博难究。然理不云昧庶旨统可知试略而言。禅非智。无以穷其寂。智非禅无以深其照。则禅智之要。照寂之谓。其相济也。照不离寂。寂不离照。感则俱游应必同趣功玄在于用交养于万法其妙总也。运群动以至一而不有廓大象(于未)形而不无无思无为而无不为。是故洗心静乱者。以之研虑悟彻入微者。以之穷神也○僧史略云。禅者。即是定惠之通称。明心达理之趣也。昔者菩提达磨。观此土机缘。一期繁紊。乃曰不立文字者。遣其执文滞相也。直指人心见性成佛者。明其顿了无生也。其机峻而理深故。渐修者笃加讪谤焉。 禅僧行解 宗鉴录云。禅僧行解有十。一了了见性。如昼观色。二逢缘对境。见色闻声举足下足。开眼合眼。悉得明宗。与道相应。三览一代时教及从上祖师言句。闻深不怖皆得谛了无疑。四因差别问难种种诘责能断他疑。五于一切时一切处。智照无滞。不见一法能为障碍。六于逆顺境尽识得破。七心境起时了知起处不为生死根尘所惑。八行住坐卧四威仪中钦承祇对着衣吃饮与道相应。九闻说有佛无佛有无众生。或赞或毁一心不动。十于差别智。皆能明达。性相俱通。理事无滞。无有一法不鉴其原。 禅门别号 丛林(大庄严论云。如是众僧者。乃是胜智之丛林。一切诸善行运。集在其中○又梵云。贫陀婆那。此云丛林因祖师舍那婆期居住故名之)○曹溪(韶州双峰山下。昔晋武侯孙曹叔良宅。建宝林寺。六祖能大师居之)○禅肆(高僧传云。齐天保二年。敕诸州别立禅肆)○青林(西天祖师商那和修说法之处)○禅窟(湖南东寺如会禅师徒众多堂[末*中]榻为之陷折。时重号禅窟)○少林少室(达磨大师面壁九年之处)○奈园(内典录云。罽宾禅师法秀。初至炖煌。即亡禅阁。开园百亩。植奈千株。禅众济济。趣者如云)。 十方住持 律有四方僧物钞言十方常住有师释云。四则摄彼方隅。十则该乎凡圣谓此一住处所有之物。虽局一界。而体属十方一切僧伽。其至止之者。无凡圣无亲疏来者不拒。去者无碍。长老知事人并不用本处弟子。惟于十方海众择有道眼德行之者。请为长老。居正寝朝晡说法诲人。或有才干惧因果。道心之者堪任知事。皆鸣犍稚集众请之。洎居其位。或道德不实。才力无取。行止弊恶。亦白众揖退。别请能者凡度弟子。惟长老一人。诸僧无各度别者之事。或有僧务一切同作。谓之各出一手。或有利养一切均行。故云十方住持也。 长老巡寮 今禅居常式也。僧祇律云。世尊以五事故五日一按行僧房。一恐弟子著有为事。二恐着俗论。三恐着睡眠。四为看病僧。五令少年比丘见佛威仪亦生欢喜故(言寮者。唐韵云同官曰寮今禅居意取多人同居共司一务故称寮也。又欲别律住房名故)。 侍者 即长老左右也。肇云。恭己顺命给侍之者。菩萨从兜率下生经云。侍者具八法。一信根坚固。二其心觅进。三身无病。四精进。五具念心。六心不憍慢。七能成定意。八具足闻智。 普请 律云因佛说扫地胜利。时诸老宿比丘皆弃禅诵扫地佛止曰我为知事人说其知事。又不遍扫佛令鸣犍椎总集共为之。此普请之始也。 僧次 钞云。寺中差僧讣请而简客者。翻名越(次此)住处不得名僧。以简客主非和同义故。 律住持 或有同法同食。或同法别食主事三员谓之三纲。若罟纲之巨绳提之则正也。一上座(梵云悉替摩)二寺主(梵云毗呵啰莎弭)三纲维(梵云。羯磨陀那。此云知事)。 布萨 此律居常式也。此云共住又云净住○毗奈耶云。裒洒陀唐言长养净。谓除破戒垢长养清净故。意令半月半月忆所犯事对无犯人说露异改前愆。一则遮现在之更为。二则惩未来之慢法故○毗尼母论云。何名布萨。答断名布萨。谓能断所作能断烦恼断一切不善法。故又云。清净名布萨。 行筹 梵音舍罗此云筹(律因)有婆罗门问比丘逝多林现住几人比丘不知佛言应可行筹。 营事比丘 宝积经云佛言。我许二种比丘营事。一能持戒。二思于后世。又二人一知识业报二有诸惭愧及悔心如是人等。营众事自无疮疣护他意此事难故。 出力比丘 十诵云。出力者若白衣于寺欲作恶事侵扰比丘。应苦切折伏。或直向王臣言令其止恶。 守寺比丘 善见律云。佛使一比丘食时守寺(即今二寺有直月看堂者是)。 僧使 凡二寺差行法事司宾侍者驰书先置皆是僧使也。四分律云。具足八法应差。一能听。二能说。三自解。四令他解。五能受。六能忆持。七无谬失。八别好恶言议颂曰。若在大众中心无有怯弱。所说亦不增受教无损减。言语无错乱问时不移动有如是比丘堪为僧使者。 常住 钞云僧物有四种。一者常住常住谓众僧舍宇什物树木田园仆畜米麦等物以体局当处不通余界但得受用不通分卖故重言常住也。二者十方常住谓如一寺中供僧成熟饮食等。以体通十方唯局本处。善见律云。不打钟食犯盗罪(今诸寺同食食既成熟乃打钟鼓者。此盖召十方僧故以此物十方有分故)三者现前常住此有二种。一物现前。二人现前但此物唯施此处现前僧故。四者十方现前常住谓亡僧轻物施体通十方。唯局本处现前僧得分故(大毗婆沙论问云。盗亡僧物于谁处得根本业道。答若已作羯磨者于羯磨众处得若未作羯磨者。普于一切善说法众得今详分亡僧物十方来僧在羯磨数即得羯磨后来不得)。 祗待俗士 僧祇律云。国王大臣到寺听将僧物祗待次及工匠恶贼于僧有损益者。佛听将僧物看待无罪非俗人合消但为知事人不祗待恐于佛法有损故○五分律云俗人入寺值僧食次不供乃起谤佛许与食仍须用好器物供之。 悭惜僧物恶报 付法藏传云。僧伽耶舍因游大海边至一住处堂阁严丽满中。比丘时至鸣钟集食。食讫尔时肴膳变成脓血便以钵器互相打掷头身血污各作是言何惜众物今受此苦时。耶舍乃问。有一答曰。我等迦叶佛时同止一寺有客比丘来共生嗔恚藏惜饮食不与以此因缘今受此苦。 摈治 五分律云。梵坛治之○弥沙塞云。梵罚此有二法。一默摈谓一切人不与来往言话等。二灭摈(灭即灭名也尔雅云。点灭如今句点[米*朋]灭名字也)律谓犯重罪心无惭愧众所不容不可共住举来僧中示罪驱出○多论云。但实犯罪大众有知不须自言直尔灭摈驱出所谓贵安善人也○瑜伽论云。驱摈由三因缘。一为护他故。二彼不堪为上法器故。三彼能令僧无威德故○问今僧中有先驱出人后却容入未知可耶。答亦有此理何者。瑜伽论云。犯下中品过为教诫余者权时驱摈后还摄受若犯上品过罪应可驱摈尽寿不与共住。 结界 僧祇律。不羯磨(地不)得作僧事。作者得越法罪○四分删补羯磨云。界有三。谓摄僧界摄人以同处令无别众罪故。二摄衣界。摄衣属人。令无离衣罪。三摄食以障僧令无宿煮罪。宗意如此。又云。大界有三种。一人法二同二法食二同三法同食别初唯本制后随缘别开(界者。分段义。分齐义。住持义)。 伽蓝立庙 四分云。伽蓝中立神屋○传云。中国僧寺。立鬼庙(增辉记云。即鬼子母庙也)次立伽蓝神庙(护伽蓝神有十八。或是今土地庙也)次立宾头卢庙(即今堂中圣僧也。始因道安法师梦一胡僧。头白眉长悟安云。可时设食。后十诵律。至惠远方知和尚所梦即宾头卢也。于是立座饭之。寺寺成则。法苑云。圣僧元无形像。至宋泰初未正胜寺僧法愿。正喜寺僧法镜等。始图形像矣。今堂中圣僧。多云。是憍陈如。非也。缘经律不令为立庙故。不走四天供故。又安法师梦是宾头卢故)。 净人 毗奈耶云。由作净业故。名净人。若防护住处。名守园民。或云。使人。今京寺呼家人。缘起者。十诵律云。瓶沙王见大迦叶自蹋泥修屋。王于后捕得五百贼人。王问。汝能供给比丘。当赦汝𠇮皆愿。王遂遣往祇园。充净人谓为僧作净。免僧有过故名净人。又梵云。吃栗多。唐言贱人(今见童行自称净人。盖不知端也)。 杂纪 寺院画壁 毗奈耶云。给孤长者造寺后作念若不彩画。便不端严。即白佛。佛言随意。未知画何物。佛言。于门两颊。应画执杖药叉。次傍一面画大神变。次一面。画五趣生死轮。檐下画本生事。佛殿两颊。画持鬘药叉。讲堂画者说食堂。画持饼药叉。库门。画持宝药叉。水堂画龙王。持瓶浴室火堂画天使者。经法堂画菩萨并地狱相瞻。病堂画佛躬看病比丘相。大小行处画死尸相。僧堂画白骨相(天使者。或云五天使。或云五官。即是生老病死及现世牢狱)。 五趣生死轮 根本毗奈耶律第三十四卷云。佛在王舍城羯兰铎迦池竹园中。时大目乾连。于时中往五道。慈愍观察。至捺洛迦(地狱也。此云无喜乐)见诸有情受种种苦。于四众中。普皆宣告阿难陀言。非一切时处尝有目连。今敕诸苾刍。于寺门壁。画生死轮。应随大小。圆作轮形。中安谷。次安五辐。表五趣当毂下画地狱。二边画傍生饿鬼。次上画人天。于人趣中。唯画四洲。于其毂上。涂白色。中画佛。佛前画三类物。初画鸽。表多贪。次画蛇。表多嗔。后画猪。表愚痴于网处应作溉灌像多安水罐中。画有情生死之像。生者。于罐出头。死者出足。于其五趣。各像其形。应画十二支生灭之相。无明支。作罗刹像。行支。作陶家轮像识支。作猕猴像。名色支。作人乘船像。六处支。作六根像。触支。作男女抚像。受支。作男女受苦乐像。爱支作女人抱男女像。取支。作丈夫汲井像。有支。作大梵王像生支。作女人诞孕像。老作男女衰老像。病。作病像。死支作死像。忧。作男女忧戚像。悲。作啼哭像。苦。作男女受苦像。恼。作丈夫挽难调骆驼像。其轮顶应画无常大鬼。髼髼张口。长舒两手。挽其网于鬼头。两畔书二伽他。一曰。汝当求出离。于佛教勤修。降伏生死军。如象摧草舍。二曰。于此法律中。常为不放逸。能竭烦恼海。当尽苦边际。次于鬼头上。画一白圆坛相。表涅槃圆净之像。号为五趣生死轮。 修饰画像 根本目得伽论云。佛言若佛形像。泥塑亏损。苾刍生疑。不敢修饰。佛言或增大。或可相似。随意而作诸彩画壁。不分明者。应可拂除。更为新画。 伽毗罗神像 法秀禅师元嘉年中。初至建业。憩祇桓寺。画此神像。于今效之。 犍稚 犍。巨寒切。稚。地音。出要律仪云。此译为钟磬○五分律云。(随有)瓦木铜铁。鸣者皆名犍稚○经音疏云。犍。处音。稚。直利切。此云击木声○五分比丘问。以何木作犍稚。佛言。除漆树。余木鸣者听作。智论云。迦叶于须弥山顶。挝铜犍稚○增一经云。阿难升讲堂。击犍稚者。此名如来信鼓也(令详律。但是钟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捶。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稚也。今寺院木鱼者。盖古人不可以木朴击之故。创鱼象也。又必取张华相鱼之名。或取鲸鱼一击[卄/(牛*甫)]劳为之大鸣也)。 寺院击鼓 五分云。诸比丘布萨。众不时集。佛言。若打犍稚。若打鼓吹贝。若食时击者。楞严经云。食办击鼓。众集撞钟。若说法时击者。僧祇云。帝释有三鼓。若善法堂说法。打第三鼓。 寺院长生钱 律云。无尽财盖子母展转。无尽故○两京记云。寺中有无尽藏。又则天经序云。将二亲之所蓄。用两京之旧𨚏莫不总结招提之宇。咸充无尽之藏○十诵律云。以佛塔物出息。佛听之○僧祇云。供养佛华多。听卖买香油。犹多者。卖入佛无尽财中(详诸律。三宝皆有无尽财)。 盂兰盆 此释子。申孝报恩。救苦之要。以目连救母为始也。梵语盂兰。此云救倒悬也。盆则此方器也。此经目华梵双举也。若梵语从声。其盂字不须从皿必执笔者误尔。若于阗等可知也○义净云。盂兰者。西域之语。此云救倒悬。即饥虚危苦。谓之倒悬也。盆乃东夏之音。此则救苦之器。所以仰大众之恩光。救倒悬之窘急。此从义以制名也○古师云。盆或是钵。但译时随俗称盆。盆之与钵。皆器故也。经云。是佛弟子修孝顺者。应念念中常忆父母。乃至七世父母。年年七月十五日。为作盂兰盆。施佛及僧。以报父母长育慈爱之恩○晋沙门惠达。姓刘。名萨何。年二十一忽暴死。以心热故。家人未即葬之。经七日乃苏。说。冥间见一人。长二丈许。相好严丽。身黄金色。使者报之。此观(世音)大士也。达礼毕。菩萨为说法。又云。凡为亡人设福。或在寺。或家中。于七月十五日。沙门受腊之日。此时弥胜也。若割器以供养。摽题云。某甲为亡人某甲○经又云。七月十五日。僧自恣日。当为七世父母及现在父母厄难中者(此文又通。保安现在父母)。具饮百味五果汲灌盆器香油挺烛床敷卧具。尽世甘美。以着盆中(盆会之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又云初受食时。先安洒佛塔中。众僧咒愿竟。便自受食(若供养佛食。回供僧者。即此日得。他日不通。今却于寺中。设供亡人。盖误之也)。 解夏草 今浙右僧解夏日。以彩束苑以遗檀越。谓之解夏草。今详此草。已为五分法身座故。名为吉祥草也○根本百一羯磨云。受随意苾刍。应行此苑与僧伽为座。诸苾刍并于草上坐(言随意。即自恣也。言僧伽。即众也。以草藉地坐也)。 三长月 不空骨索经云。诸佛神通之月○智论云。天帝释以大宝镜。从正月照南剡部洲二月照西洲。至五九月。皆照南洲。察人善恶故。南洲人多于此月。素食修善。故经云。年三长斋也。又一说。北方毗沙门天王。巡察四洲善恶。正月至南洲。亦如镜照至五九月。皆察南洲故。 寄褐 今世人护惜儿孩。遂服以僧衣谓之寄褐。大唐开元释教录云。始因中宗孝和皇帝初生奇特。神光满院自庭烛天。因号佛光王。即受三归。被袈裟服。至十二月五日满月。敕为佛光王度七僧仍请奘法师为王剃发。 清斋 今有民俗。以辰饮一杯水。终日不食。谓之清斋。智度论云。劫初有圣人教人持斋。修善避凶。直以一日不食为斋。后佛出世。教人过中不食为斋。此为正法(言中者日午也。过午不得食)。 法曲子 毗奈耶云。王舍城南方。有乐人名腊婆。取菩萨八相缉为歌曲。令敬信者闻。生欢喜心。今京师僧念梁州八相。太常引三归依。柳含烟等号唐赞。又南方禅人作渔父拨桌子。唱道之词。皆此遗风也。 柳枝净水 比人风俗每至重午等毒节日皆以盆盛水。内插柳枝。置之门前辟恶按灌顶经云。昔维耶黎城民遭疫。有一年少比丘名禅提奉佛教。持摩诃神咒。往为辟之疫人皆愈。其禅提住彼国。二十九年。民安。至其迁化。民复遭疫。民思禅徥。遂往其住处。但见所嚼齿木掷地成林。林下有泉。民酌其水。折杨枝扫拂洒。病者皆愈。毒气消亡。辟除众恶。万事吉祥故。 唾空 世人凡冥夜行。忽毛寒心悸。疑有鬼物。故四散唾之。法苑云。列异传。南阳宋定伯。少时夜独行逢一鬼。鬼问定伯。诳云。我是鬼又问何往。曰往苑市。鬼言。可递负行定伯。曰大善鬼先负定伯怪重。伯诳曰。我新死故重。次定伯。负鬼果轻。伯问鬼曰。我新死不知畏何物。鬼曰唯畏人唾。将近市。伯乃紧持急唾之。鬼遂化为羊。入市。卖得壹贯五百文。于时石崇闻。谚之曰。定伯卖鬼得钱千五。 纸钱彩绢 唐吏部尚书唐临。撰冥报记云。唐眭仁茜者赵人。少事经学。不信鬼神。于一日路次见一人。衣冠乘马。从者五十余人。眄视眭。如此十年频见。忽一日又相逢。乃驻马召睦谓曰。比频见君情相卷恋。欲与君游。睦问君何人。答吾鬼也。姓成名景本。弘农人。仕西晋别驾。今为胡国长史。睦问。胡国何在。曰自黄河北俱摄正都楼烦西北。沙碛中。王即昔赵灵王也。每月遣我朝泰山故。由此路睦许之。乃设酒食。复以钱彩为好。辞曰。鬼所用。钱即纸钱也。若彩绢。亦纸为之。银即锡纸。金即黄涂之也(呼为赠作)。 三目斋 北人亡。至三日。必斋僧。谓之见王斋。法苑云。唐中山郎元休撰冥报拾遗记云。北齐仕人姓梁。将死告其妻曰。吾生所爱奴。并马皆为殉。既死家以土囊压奴。死至第四日。奴还魂言地府见郎主。被锁械人卫谓某曰。我谓同死。得你使唤。故嘱你来。今各自受。必告放你回。言讫驱入府。奴于屏外窥闻。官问卫者曰。昨日压得多少脂。对曰八斗。官曰今日压石六寻便牵出至明旦见有喜色谓奴曰。今日必告。放你既入府。奴复窥听。官问压脂。卫人对曰。以此人死经三日。妻子设斋。众僧作呗转经。铁梁辄折故。压脂不得。官称善寻告放还。乃嘱曰。传语妻子。赖汝营斋追荐。获免大苦。犹未全脱。更告营斋。福相救。慎勿杀生祭奠。又不得食但益吾罪。 累七斋 人亡每至七日。必营斋追荐。谓之累七。又云。斋七。瑜伽论云。人死中有身(冥间化起一相。似身传识。谓之中有)若未得生缘。极七日住(中阴经云中有。极寿七日)若有生缘即不定。若极七日。必死而复生。如是展转生死。乃至七七日住。自此已后。决定得生。又此中有七日死已。或于此类。由余业可转中有种子。便于余类中有生。今寻经旨。极善恶无中有。既受中有身。即中下品善恶业也。故论云。余业可转也。如世七日七日斋福。是中有身。死生之际。以善追助。令中有种子。不转生恶趣故。由是此日之福。不可阙怠也。 斋七幡子 北俗亡。累七。斋日。皆令主斋僧。剪纸幡子一首。随纸化之。按正法念处经。有一十七种中有。谓死时。若生天者。即见中有如白氎垂下。其人识神见已。举手揽之。便受天人中有身。故今七七日。是中有死生之日。以白纸幡子胜幢之。相示之故此人招魂帛。皆用白练。甚合经旨也。 无常钟验 唐高僧传云。京大庄严寺释智兴次当打钟。寺僧有兄随炀帝驾幸杨州。在道死。一夕托梦与妻子曰。吾达彭城病亡。以今月初。蒙禅定寺僧智兴打钟声振。地府受苦者皆解脱。吾亦预此。汝可将绢十疋奉兴。陈吾意也。其妻依言送之。兴不受乃均施。寺主恭禅师问。其何法而有此验。(兴答)吾见付法传。罽宾吒王受苦。闻钟业轮息。乃依增一阿含鸣钟法故(今详此文。凡为人声钟。此为拔苦。必须依法处心扣之)。 预修斋七 灌顶经普广菩萨白佛言。若善男女。善解法戒。知身如幻。未终之时逆修生七。然灯悬幡盖。请僧转念尊经。得福多否。佛言其福无量。 城门上天王 僧史略云。唐天宝元年壬子。西蕃五国来寇安西二月十一日。奏请兵解援发师万里累月方到近臣奏且诏不空三藏入内持念玄宗秉香炉不空诵仁王护国陀罗尼。方二七遍帝忽见神人可五百员带甲荷戈在殿前。帝问。不空。对曰。此毗沙门天王第二子。独健副陛下心。往救安西也。其年四月安西奏二月十一日巳时后城东北三十里云雾冥晦。中有神可长丈余。皆被金甲至酉时鼓角大鸣地动山摇。经二日蕃𡨥奔溃斯须城楼上有光明天王现形。谨图样随表进呈因敕诸道节镇所在州府于城西北隅。各置天王形像。至于佛寺亦敕别院安置。 娑婆世界 正云索诃。又自誓三昧经云。沙诃。汉言忍或云堪忍谓此土刚强难忍故即事立名也。 阎浮提 又云。剡部即此洲名在弥卢山南。故称南阎浮提。长阿含经云。由阎浮提树得名也。 赡病 赡病制 僧祇律云。有比丘。久病佛因按行见躬与阿难为洗身及衣晒卧具讫。又为说法佛问汝曾看病否。答不曾佛言汝既不看谁当看汝。乃制戒自今后应看病比丘。若欲供养我应供养病人(西国传云。唐三藏亲至王舍城东北。礼佛洗病僧塔)。 赡病人五德 四分律云。一知病人可食不可食。二不恶病人便利唾吐。三有慈愍心不为衣食。四能经理汤药。五能为病人说法令欢喜已增长善法。 赡病人六失 增一经云。一不辩良药。二懈怠。三喜嗔好睡。四但贪衣食。五不以法供养。六不共病人言语谈𥬒。 得病十缘 佛说医经云。一久坐。二食不节。三多忧愁。四疲极。五淫欲。六瞋恚。七忍大便。八忍小便。九制上风(上风谓呵欠嚏嗽等)。十制下风。 横死九法 僧祇律云。一知非饶益食而贪食。二不筹量食。三内未消更食。四强擿吐。五已消欲出而强制。六食不随病。七随病不筹量。八懶服药。九无智慧不能调心。 病僧得数数食 僧祇云。佛问病比丘。比丘答我病不损先得数数食。时身得安乐。世尊制戒故我病不损。佛言听病比丘数数食。 得以酒为药 分别功德论云。祇园有比丘病经六年优波梨往问所须。答唯思酒优波梨曰。待我问佛遂至园问佛有比丘病思酒为药。不审可否。佛言。我所制法除病苦者。优波梨复往索酒令饮病寻平复重为说法得罗汉果。佛赞优波梨汝问此事使比丘病瘥又使得道。 无常院 西域传云。祇桓西北角日光没处。为无常院。若有病者当安其中意为凡人内心贪着房舍衣钵道具生恋着心无厌背故制此堂令闻名见题悟一切法无彼常故(今称延寿堂涅槃堂者皆后人随情爱名之也)。 堂内置佛 南山钞云。无常堂内置一立像金薄涂之。面向西方左手中指系一五彩幡幡脚曳地有比丘病甚者当洗拭易衣安置(像后)左手执幡脚作随佛往生之意也。赡病者当为烧香散华𠇮僧念诵乃至随机说法(钞有广文)若至甚者不更移动只于像后以俟命终。或有吐唾便利赡病人随时除去无有罪也(钞有问答)。 为病人念诵 华严经第十五贤首菩萨品偈云。又放光明名见佛此光觉悟将没者令随忆念见如来命终得生其净国见有临终劝念佛又示尊像令瞻敬俾于佛所深归仰是故得成此光明称十念者即是念十声阿弥陀佛(观经云。临终遇知识教称十声阿弥陀佛得生第九品十疑论问云。众生造恶无量。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过三界结业答众生造恶是有间心临终念佛是无间心善心猛利故承佛愿力故)。 说法示导 十诵律云。应随时到病者。为说法是道非道发其智慧或随他先习而赞叹之令生欢喜(南山钞有文)以临终时妄业竞集多无立志此是一期善恶升沉天隔应以经卷手示题目又将佛像对面观瞩常说法语念佛慎勿传于世事。 舍堕 今有比丘。病出衣钵。唱卖施僧。谓之舍堕。此但用名。而不得其实也。出要仪云。梵语尼萨耆。旧翻为舍堕。即是六聚罪名一也。谓因财事生犯贪慢心。强制舍入僧故。如声论翻为尽舍。谓舍。财舍心舍罪。若不尽舍还成相染。 打无常磬 增辉记云。未终时长打磬。令其闻声。发其善思。得生善处。智者大师临终时。语维那曰。人命终时。得闻磬声增其正念。惟长惟久。勿令声绝。以气尽为期。 风刀 正法念经云。命终时刀风皆动。如千尖刀刺其身上。十六分中犹不及一。若有善业。则不多苦恼○显宗论云。为人好发言。讥刺他人。随实不实。伤切人心。由此。当招风刀之苦。 命终心 唯识钞云命终心起四种爱。即一切有情善恶。受身之根本也。一者。于其自身。起现有爱。二者。于现眷属。起贪喜俱行爱。三者。于现田宅资生业。起彼彼喜乐爱。四者。于当来生。起后有爱。且四爱中。前三是助润生。后一是正润生。谓于当来生地起故。亦名受生心。此心位。若得人善巧策发。闻佛名磬声。令专系圣境。以不颠倒故。必随愿往生善趣。 闷绝位 梵语。末摩此云死穴。或云。死节以病触此处有闷绝生故虽死而心头热也。缘第八识未舍故。 死位 瑜伽论云。谓寿量极故○杂阿含经云。寿暖识三法舍离名死○唯识疏云。身坏命终。将入灭相。方名死缘。大乘宗灭相属过去故○正法念处经偈云。不择于贫富少壮。及老年。若在家出家。无不为死坏。 问舍戒 问。三位之中戒于何舍。答大毗婆沙论云。将死时身力羸劣。或断末摩苦恼触故。便失所受身。语律仪本所要期。至最后命终刹那心。与律仪一时俱失缘由心引起从心发生心舍故戒随舍也。 无常 摄大乘论云。有三种。一念念坏灭无常。二和合离散无常。三毕竟如是无常○唯识疏释。无常有二义。一有生灭体是无常。二无他常故名无常。 沙门不应畏死 婆沙论云。待死如寄客去如至大会多集福德故舍命时无畏。复作是念随所受身。末后心灭为死。若尔心念念灭。皆应有畏。非但末后心灭可畏也。 沙门以寂灭为乐 僧祇律云。欲求寂灭乐。当学沙门法○涅槃经云。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论云。寂灭为乐者。若言灭法为乐者此义不然。何以故。为有现在灭是过去已灭法残故。以有残故非乐也。若灭现在生为乐者。此义不然。何以故。有未来生是现在生残故。以有残故非乐也。若言未来生是常者。此义不然。生必有灭故非乐也。若能令未来应生灭法而不得生乃可为乐耳。此为正义。 验来果 瑜伽论云。此有情者。非色非心。假名为命。诸师相传。造善之人。先从下冷触。至脐已上暖者。然后气尽。即生人中。若至头面后顶暖乃气尽。即生天上。若造恶者。从上冷至腰热后气尽。生饿鬼中。从腰膝已上热气尽。生傍生中。若从膝已下至足。热气尽者。生地狱中。若无学圣人入涅槃。或心及顶皆暖也。 送终 初亡 释氏死。谓涅槃。圆寂。归真。归寂。灭度。迁化。顺世。皆一义也。随便称之。盖异俗也。 龛子 (音堪。唐韵云龛塔也)今释氏之周身。其形如塔。故名龛(方志云受也。广雅云。盛也。此名盖异俗也)南山钞云。作绢棺覆尸。此为无龛子。故制若船。籥子以竹为骨。白绢鞔之○周礼曰。周尸曰棺。棺宽也。释名曰棺关也。白虎通曰所以有棺者。以掩藏形恶也。 安龛柩 (音旧)白虎通云。在棺曰柩。柩究也。久也。不复彰也。释名曰。柩究也。送终随身之制。皆究备也。释氏则云。设利罗。此云骨身。即全身舍利也。夫释氏安龛柩不可习俗沽务生善也。若应之大师五杉集颇合礼式或堂有三间。即置龛于西间面向南前设一灯一香而已。中一间用白幕。自南达北。金城柱。而东洎南三面帏之。于中设绳床。挂真影。香华供养。以时设食。用白纸作娑罗华。八树以簇绳床。表双林之相床。西别设一仪床。置平生道具之属。绳床后。正北幕内。名子位。即是弟子受吊之位也。请以普通子远大师丧仪应之。五杉集参详用之。一则免知礼者嗤。二则生世人之善心矣。 服制 释氏之丧服。读涅槃经。并诸律。并无其制。今准增辉记。引礼云。服有三。一正服。二义服。三降服。白虎通曰。弟子于师。有君臣父子朋友之道故。生则尊敬而亲之。死则哀痛之。恩深义重。故为降服○释氏丧仪云。若受业和尚。同于父母。训育恩深。例皆三年服。若依止师资餐法训次于和尚随丧服。五杉云。师服者。皆同法服。但用布稍粗纯染黄褐。增辉云。但染苍皴之色。稍异于常尔。有人呼墨黪衣。为衰服。盖昧之也。言衰者(衰音崔或作缞)俗礼丧服传云。衣上之物则有袪袂衰燕尾衣带下尺负版等同名衰服者。其衰之制。用布长六寸。象六腑薄四寸象四时缀于衣左襟广袤当心言衰者摧也。象孝子心思亲摧伤也。故称斩衰齐衰(齐音咨)焉衣本不名衰盖从此布以名也。此衰布至小祥先除之。墨黪前法衣中有释。 杖 有二种。一丧父曰。斩衰(言斩者丧君父夫心如斩截也)苴杖苴恶也。用竹阳也。大如腰经。围七寸二分(经音迭言实也。伤椎之贯也)。精义云。苴杖用竹。盖以体圆性正欲明孝子心哀痛自然圆足有终身之忧断而用之无所厌杀也。长齐孝子心自成服日止大祥除之。二齐衰(齐音咨也。齐者刺也。缏也。缉也。言丧母痛苦而刲刺言轻于斩也)削杖削即杀也。言母于父有降杀也。用桐阴也精义云。削杖用桐。盖削夺其貌。使不苴也。外虽削内则同也。礼曰。削使方为母象也。长齐心本在下(本根也)言。痛在心自成服。至十三月小祥日除之(此非释氏所要因言其杖故委曲注之)白虎通云。所以必杖者。孝子失亲悲哀。哭泣三日不食。身体羸病故。以扶身明不以死伤生也。礼曰。童子妇人不杖。以其不能病也。今释子心形出俗。达了无常。虽丧亲以师。岂有绝浆而成病也。何必杖乎。非是不孝及妇人童子等。盖律礼宗致不同故。其杖不用无过失矣。 头巾 增辉记云。僧无冠经。或用头巾。当以全幅褐布。杜氏呼布帽。用布五尺三寸。背后长二尺五寸。面前长二尺八寸。折定后两幅边缝其半。微[利-禾+示]两角。以圆上面前酌量从额际直破下开出眼鼻口不得绝开。又不得绝小。皆正缝缏之。 哭 涅槃经。佛灭度。诸声闻弟子皆哭。未离欲者。皆宛转于地。椎胸大叫。此并悲切痛极不省自身故○四分律云。尼椎胸啼哭。一一犯尼萨耆。比丘犯突吉罗○五百问云。比丘师亡。不得举声大哭应小小泣泪○凡释子师亡。二亲或丧。痛自心起。何有不哭。但不得纵声。委曲并致词。称苍天。罪逆之语。唯一往其声哀哀而已。 祭奠 尚书大传云。祭者。察也。察至也。言人事室于神也。释名云。奠停也。言停久也。凡释氏之丧。不宜效俗。可称时药香华供养(时药即食也)。 行吊 吊者至也。诗云。神吊矣。五杉集中。吊仪甚备可检行用○南山钞云。行吊人小于亡者至尸所设礼(多云僧亡戒舍不得礼拜若尔南山大师却云小于亡者至尸设礼又经中比丘化为蛇佛令有此比丘礼拜今详必是长于亡者不礼尔)。后执弟子手而慰问。然后至其师所。依法吊之(记云。弟子即亡僧弟子也以其荒迷故。执其手其师即亡僧二师也)。曲礼云。知生者吊。知死者伤。涅槃经。佛灭度人天大众。咸曰。何期苦哉。何期苦哉。此似伤辞也。若俗舍妇人处女寡女非是宗亲不可伤之礼所以别嫌疑也。 受吊 南山钞云。和尚阇梨铺床在慢外坐拟人客来吊同学小者。布草立大者坐于草上(和尚阇梨即亡者二师也。同学小者大者即亡者弟子也)丧仪云。亲度小师哭于幕内受学弟子哭于幕外凡僧来吊则哭而伏俗来吊但哭不伏若比丘丧父母往俗舍受吊其仪即不可杂于男女之中须于幕外堂前布草。或荐面东而坐有人吊则拱手低头哀哀而哭不用称罪逆等言无人吊则诵经念佛。 奔丧 释氏。奔丧即大迦叶为始也。佛入涅槃已七日迦叶领徒方至双林。佛于金棺出双足示之○钞云。若奔丧者直至尸所礼拜展哀已后从次第位坐○增辉记云。奔丧者。谓在外处师亡凶信至朋友间先为排比处设灵位(此举哀仪也)然后引至其处举尽哀后疾疾而归见星而行见星而舍既至本院若龛柩已归塔即先往塔所礼拜尽哀右绕数匝然后归院与法眷行吊。钞云。若高节拔群由来清卓者故不局世情必若任情喜怒随俗浮沉者。或父母二师亡而护夏不来虽来又不展哀者亦道俗同耻。 葬法 天竺有四焉。一水葬谓投之江河。以饲鱼鳖。二火葬谓𧂐薪焚之。三土葬谓埋岸傍取速杇也。四林葬谓露置寒林饲诸禽兽(寒林即西域叶尸处僧祇律云。谓多死尸凡入者可畏毛寒故名寒林。今云尸陀林讹也)。 阇维 或云。茶毗。或耶维阇毗正。梵云阇鼻多。此云焚烧○十诵律云。比丘疑火葬杀身中八万户虫。佛言。人死虫亦死。 指果 月上女问舍利弗。言佛弟子当住何处。答曰。当住涅槃夫比丘既落发披衣。梵云。室罗未尼。唐言。求寂灭洎受戒已名邬波三钵那唐言近圆。圆寂。皆涅槃故。释子死之所归即涅槃为果。 送葬 毗尼母云。阖寺并送葬记云。令观无常生厌故(今禅居僧亡者。不以尊少主客并打鼓普请送葬盖准此律)○毗奈耶云。送葬苾刍。可令能者诵无常经。并伽他为其咒愿(此文似山所十念也)○净饭王涅槃经云。净饭王命终殓以七宝棺佛与难陀在前恭肃而立阿难与罗睺罗在后佛念当来凶暴不报父母深恩躬自擎棺。尔时大千世界六种振动。时四天王乃代佛擎棺。佛乃执香炉。在棺前。导引而行(今释子。送父母葬可准此经依佛前导生人善心)。 舍利 此物乃是戒定慧。忍行功德熏成也。梵语。设利罗今讹略称舍利华言骨身所以不译者。恐滥凡夫骨身故也。又云驮都此目不坏义有二种。舍利。一全身。二碎身碎身有三。一骨舍利白色。二肉舍利红色。三发舍利黑色惟佛舍利五色有神变一切物不能坏焉。 立塔 梵语。塔婆。此云高显。今略称塔也。又梵云。苏偷婆。此云宝塔。又梵云。窣堵波。此云坟。又云抖擞婆。此云赞护。或云浮图。此云聚相○西域记云。立表寄归传云。作俱攞。皆垒砖石为之。形如小塔。上无轮。盖且立塔。有三意。一表人胜。二令他(生信)三为报恩而有等级若初果一级二果二级三果三级四果四级表超三界也。辟支佛十一级表未超无明一支故佛塔十三级。表超十二因缘故。若凡夫比丘有德行者。亦得立塔。即无级。僧祇云。持律比丘法师营事比丘。有德望者皆应立塔○五百问云。得为亡师立塔用自物得不得用师物○塔有铭记非起今世按佛本行集经云。迦叶佛灭度后。波罗奈国王名吉利尸。收舍利用七宝造塔。为作铭记名达舍婆陵迦隋言十相。 志石 杜氏云。精义曰。准礼无文自魏司徒缪袭改葬父母遂刻石以志又宋元嘉十一年王球死立石志颜延之为文因此士族祖习焉又冯鉴续事始云。按西京杂记。前汉杜子临终作文命刻石埋于墓前厥后恐因此矣○白氏六帖云。孔子之丧公西赤为识(识铭志也)子张之丧公明仪为识(此又非起于汉魏也)又云。铭者论撰先祖之有德君子观于铭既美其所称又美其所为故。铭之义称美不称恶先祖无美而称之是诬也。有美而不明也。知而不传不仁也。三者君子所耻也(取要言之故略而不次)今释子二师实有德行名业亦宜识之。为僧传之张本也。 称孤 曲礼云。孤子当室。谓年未三十也。壮有室。有代亲之端。不为孤也。今见释子称孤。弟子不然也。五杉云。孝院小师者宜也。孝谓丧孝之院。若俗云。孝堂非自代语也。若居大寺院房者。亦可称之。 唱衣 律云。僧轻物。差一五法比丘。分与现前僧。为分不均故。佛听集众。先以言白众。和许可卖共分(言五法者。不随爱。不随嗔。不随痴。不随怖。知得不得。亦名五德)十诵律云。卖衣未三唱比丘益价。后心悔疑夺彼衣(疑是夺前酬价者)佛言。未三唱竟益价。不犯○目得迦云。佛言。初准衣时。可处中。勿令太贵大贱。不应待其价极方与之。若不买者故增价。犯恶作罪○大毗婆沙论。问。命过比丘衣钵等。云何得分。答彼于昔时。亦曾分他。如是财物。今时命过。他还分之○增辉记云。佛制。分衣本意。为令在者见其亡物分与众僧。作是思念彼既如斯。我还若此。因其对治令息贪求故。今不能省察此事。翻于唱卖之时。争价上下。喧呼取𥬒。以为快乐。误之甚也。仁者宜忌之。 覆墓 殡后三日。再往墓所。谓之覆墓。杜氏云。不载礼经但以孝子自迁奉后追慕所亲。又虑坟墓未完复往省之。今释子往亦无咎。盖检校之至也。 礼师冢 五百问云。得礼师冢。报恩德故。 忌日 二月十五日佛涅槃日。天下僧俗有营会供养。即忌日之事也。俗礼君子育终身之孝。忌日之谓也。又谓不乐之日。不饮乐故。或云。讳日。或云。远日(远日。犹滥曲礼葬事先远日)释子师亡。可称归寂之日。盖释氏无忌讳故。 疏子 白佛辞也。盖疏通斋意尔。亡师虽尊。对佛。必须名呼礼云。君前不讳。父前子名明不敢讳于尊前也。如律中舍利弗灭度。有弟子沙弥均提来。白佛言。我和尚舍利弗命过五杉云。小师(某甲)奉为亲教和尚某甲某日设现前僧斋一中。用严报地。或觉路等。即不可虚词壮饰。自掇妄罪焉。 寒食上墓 杜氏云。唐开元二十年。敕仕庶家。许寒食上墓。同拜扫礼。今释子不可习俗。贵免荤酒男女。参杂。贻于讥嫌也。或二亲墓须去者必焚香。或咒土咒食。撒于墓所。或高声念尊胜等。俾幽魂蒙益。即不可与骨肉同座。饮食欢𥬒(礼云。哭则不歌也)。 问坟冢间精神有无 灌顶经云。阿难白佛言。若人命终。造立坟冢。是人精魄在中否。佛言。亦在亦不在。何以故。若人生时不造善根。不识三宝。无善受福。无恶受殃。无善知识。为其修福。是其精魄在坟中。未有生处故。或生前大修福善。精勤行道。或生天上人间。故言不在。或生前不信正真。謟诳欺人。造作恶业。合堕畜生恶鬼地狱。倭受苦恼。故言不在○或问之。子今集此要览。虽欲利他。安能利己。何则其如抄略真教。增减圣言。得无咎耶。答有圣言为证何者佛本行经云。有诸比丘。取经中要义味。为他说法不依次第。惧以白佛。佛言。我许随便。于诸经中。择取要义安比文句。为人说法。但取中义。莫坏本经○杂譬喻经云。若有凡人解深经一句。口诵心念。身中三毒四魔。八万垢门。皆不能自安。何况博采众法。为世桥梁耶。 习法堂同比丘行妙谨书 释氏要览卷下 后序 起复中散大夫守光禄卿知江宁府护军紫金鱼随撰 钱塘月轮山择赐紫诚公峻修洁之行明内外之学靡婴拂于尘务常宴息于云寺以 圣朝隆浮图之教盛田衣之众且谓契经至广博习难周虞来学之童蒙昧出俗之本末乃阅宝华之藏遍穷贝叶之文辨义类以贯穿撮枢要而精简门目具举事迹该详披其言则晔若春融质其理则焕然冰释犹儒官之学记实佛门之会要也。 毗陵郡牧职方外郎崔公智识渊博才雅精粹乃作字引辞旨妙绝幸获捧览赞叹无㪤宜其镂板传诸不杇聊笔编未冀翼而行之云尔天圣甲子岁季春月辛亥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