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菩萨是悲智并运,自他兼利。以智故能够上求佛道(自觉—自利);以悲故,能够下化有情(觉他—利他)。前者是智慧的追求,理性的证悟,是智,属于理,为自利;后者是福德的培植,表行的修持,是悲属于事,为利他。 由此观之,则知上求下化,是为做菩萨唯一的根本条件。同时要知道菩萨是任何人都可以做的,我人如果有了上求佛道的精神;下化有情的志行,具足慈悲智慧,能够自利利他,即就是菩萨。 ‘万行’,万是此方的总数,乃表示众多的意思,非局指十千成万之数也。‘行’是修行、行门,万行即无量行。如三十七道品、四弘誓愿、四无量心、六度、四摄,以及诸三昧、诸陀罗尼等皆为万行所摄。菩萨所修的行门虽有无量,约而言之,不出十度: 1、布施:财施、法施、无畏施。 2、持戒:摄律仪戒,就是诸恶莫作;摄善法戒,即众善奉行;饶益有情戒,乃是大乘行者的专为利益众生。 3、忍辱:生忍—亦名耐怨害忍;法忍—亦名安受苦忍;无生法忍—亦名谛察法忍(一、事忍—逆境,二、观忍—观察四大假合,三、慈忍—慈悲怜愍)。 4、精进:止恶精进,行善精进,利生精进。 5、禅定:世间禅(四禅八定);出世间禅(观炼熏修,‘观’—九想,八背舍。‘炼’—九次第。‘熏’—狮子奋迅三昧。‘修’—超越三昧);出世间上上禅(九种大禅:一、自性禅。二、一切禅。三、难禅。四、一切门禅。五、善人禅。六、一切行禅。七、除烦禅。八、此世他世乐禅。九、清净净禅。)。 6、智慧:一切智(了达一切皆空),亦名生空智;道种智(了达度众生一切法门之智),亦名法空智;一切种智(了达总相别相,化道断惑一切种之智),亦名俱空智。 7、方便:施惠方便,爱语方便,同事方便。 8、愿:四宏誓愿,略则:一、欣求菩提愿(上求),二、深入经藏愿(自利),三、利乐有情愿(下化)。 9、力:一、闻法力。二、思择力。三、修习力。能于所闻善法,彻底信受为闻法力。思惟拣择一切的善法为思择力。依所择善法去勤修学习,加功用行,为修习力。 10、智:一、受用法乐智,有智故能受用一切佛法(自利)。二、成熟有情智,有智故能利益众生(利他)。三、进取菩提智,有智故能进取菩提(上求)。当知十度中,第六与第十同是智度,究竟是同还是异?第六度般若是根本智(先天得),第十度是后得智(后修得来)。学者须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