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師談《太上感應篇》
    感應篇的來源

    《感應篇》通行本,有太上二字,謂為老子所作。亦有謂本抱樸子而廣之。然不必究其為何人所作,只取其書所說之益。所謂不以人廢言也。聖人立法,固不必定取聖人所說為法,只取其益世道人心為事。蟲文鳥書,大開文字之端,敢以蟲鳥不足重,而不用其文字乎。舉此一事,可以息彼妄論是非者之無益繁詞。此種繁詞,尚不如春禽晝啼,秋蟲夜嗚之有天然風味也。

    《三編卷四答崔樹萍居士問》

    感應篇的性質

    《感應篇匯編》為古今注此篇者之冠、文理俱佳,俾熟讀而詳審以行之。則人人可以為良民,人人可以了生死矣。

    《增廣卷二復四川謝誠明居士書》

    五經四書,本是教人為善之書。世多以文視之,則便當面錯過。若《感應篇》、《陰騭文》等,直陳因果報應之事,俾人一目了然,實為有益。彼大言理性,不提因果報應者,徒欲得高出人上之名,而不知所以高之實。

    《三編卷二復謝慧霖居士書五》

    讀誦奉行改過遷善

    凡《安士全書》,及《感應篇匯編》,《印光文鈔》,通文義者,皆須人奉一部。由此路上行,上焉者或可體會到此。否則只知圓融不執著,口口說空,步步行有,為家庭之禍患,亦佛法之蟊賊。

    《三編卷三復福州佛學社書》

    志在成就子弟,而不知子弟之成,唯在家教……及能讀書,即將《陰騭文》、《感應篇》,令其熟讀,為其順字面講演之。其日用行為,合于善者,則指其二書之善者而獎之。合于不善者,則指其二書之不善者而責之。彭二林居士家,科甲冠于江浙,歷代以來,遵行二書,其家狀元甚多,然皆終身守此不替。如金入模,如水有堤。豈有不能成器,仍舊橫流之理乎?人之為人,其基在此。此而不講,欲成全人,除非孟子以上之天姿則可矣。然讀書之時,不可即入現設學校。宜合數家請一文行兼優、深信因果之師,令其先讀《四書》及《五經》耳。待其學已有幾分,舉凡文字道理,皆不被邪說俗論所惑。然後令其入現學校,以開其眼界,識其校事。不致動與時乖,無由上進矣。能如是,則有天姿者,自能有為。無天姿者,亦為良善。獨善兼善,自利利他,實不外此老僧常談也。

    《增廣卷一復永嘉某居士書四》

    《陰騭文》、《感應篇》,必令其熟讀。且勿謂此非佛書而忽之。以凡夫心量淺近,若以遠大之深理言之,則難于領會。此等書,老幼俱可聞而獲益。而況德無常師,主善為師乎。

    《增廣卷二復永嘉某居士書七》

    令人深信因果

    講因果之書,莫善于《感應篇》,及《陰騭文》。此二書,能為之常常講說,自有莫大之利益。蓋童蒙天性未灕,善言易入,幼而習焉,久則成性,及既長而不可改也。正本清源,端在于此,故易曰,蒙以養正,聖功也。今天下所以大亂者,皆由一班不明教育原理之父母,有以養成之也。蓋既不能以胎教善其始,又不能以因果策其後,根本一壞,遂泛濫而不可收拾。于是非孝無親之說,家庭革命之談,乃昌言而不諱。馴至朋友則利交而貨賣,夫婦則獸合而禽離。廉恥道喪,天理絕滅,洪流滔天,未知所屆。即起孔子釋迦于今日,亦無法以救之,岌岌乎殆哉。然則將柰何。曰,挽救之道,唯有注重家庭教育,冀各為子女講明因果之事理,以培植其根本而已。既植善因,必獲善果,庶將來人心丕變,風俗漸淳,天下國家,其有太平之望乎。

    《續編卷二示殷德增母子法語二則》

    =========================================

    《了凡四訓大意》(淨空法師)︰印祖在世時,倍受中國佛教界的推崇,至今提起印光法師,無人不尊敬。其一生所印之經書中,以《了凡四訓》、《感應篇匯編》及《安士全書》,分量最多,超過三百萬冊。大量印行流通這三種書,這是為了挽救現前劫難。要想挽救現今災難,佛法雖然好,但是來不及了。佛法太深,懂得的人愈來愈少,依照佛法修學的人也愈來愈少。而這三種書籍比較通俗,確實可以挽救目前的災難。

    =========================================

    轉貼注︰《感應篇匯編》深明因果,明抉法要。篇名雖出道門,內容綜羅三教,文美義豐,理事詳備,祖述道心,輔佐佛教。論其功用,則能近治一身,遠紹如來,正化人心,挽風末世,功莫大焉。

    夫三界唯此一心,諸聖煉得心體虛空,應眾機類,流布萬教。世人未明此心,念分善惡,動落因果。復昧因果之理,造輪回業,受三途苦,是真可憐憫者。若欲上格天心,背塵合覺,經雲︰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

    余幸遇此書,一讀之下,嘉嘆不已。三教大道,通于因果,而于因果大道朗照堂堂,發幽探微者,其在感應篇匯編歟。論及扼要處,勸以念佛為歸,又合諸佛出世之本懷也。普勸能仁,受持流通,情與無情,同圓種智。南無阿彌陀佛!(末學德萬謹識,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