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法显
    释法显(公元336-422年),东晋时代的高僧,著名旅行家。他是平阳郡武阳(今山西襄丘县)人。俗家姓龚,原有兄三人,皆早亡。他的父母恐祸及彼,乃度为沙弥。其时法显年仅三岁。他虽挂出家之名,而实际仍住家中,其后重病,被送回寺院。从此他即不愿回家。其母念儿心切,亦难见到,乃于门前另建小屋,拟作法显回家时居住。年十岁父丧,其母孤寡不能立,叔逼其还俗,法显不同意,并说:“本不以有父而出家也,正欲远尘离俗,故入道耳”。叔闻其言,即不再勉强。未几,母丧,法显办完丧事之后,仍回寺中。二十岁受具足戒。梁慧皎称赞他“志行明敏,仪轨整肃,常慨经律舛阙,誓志寻求”。

    东晋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法显结伴从长安出发,西行求法,拟赴印度,同行的有慧景、道整、慧应、慧嵬等。他们“西度流沙,上无飞鸟,下无走兽,四顾茫茫,莫测所之。唯视日以准东西,望人骨以标行路耳”。又经过多种艰难险阻,越葱岭,过深谷,在度小雪山时,慧景被冻死。其他伴侣,或中途折返,或留居异地。从此法显孤身一人继续前进。经过六年的长途跋涉,才到达中印度摩揭陀国披连弗邑,住阿育王塔南天王寺三年。法显在此学习梵文,抄写经典,计得有《摩诃僧祗律》、《萨婆多律抄》、《杂阿毗昙心》、《挺经》、《方等泥洹经》等。继之南行,到狮子国,见商人用中国产的白团绢扇供佛,引起他怀念祖国之情,不禁凄然泪下。法显在狮子国又获得《弥沙塞律》、《长阿含》、《杂阿含》和《杂藏》等书,然后乘商船东归,但在海上遇大风,漂流十余日,始到达耶婆提国(今印尼境内),停五个月,于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再乘商船向广州进发,在海上二十余日,又遇大风,被漂至青州长广郡境(今山东即墨县境)。法显登岸之后,受到太守李嶷的接待。义熙九年(公无413年),法显产下建康(今南京),住道场场寺,与佛驮跋陀罗合作开始译经工作。其后法显离建康赴荆州,不久卒于辛寺,享年入十六岁。

    法显西行求法,似已年逾六旬,他以如此高龄,不畏艰险,毅然西行,其为法忘躯的精神,实堪钦敬。他从印度和狮子国取回经籍十一部,译出了六部,其名称与卷数如下:

    《大般泥洹经》六卷,《方等泥渔经》二卷、《摩诃僧祗律》四十卷、《僧袱比丘戒本》一卷、《杂阿毗昙心》十三卷、《杂藏经》一卷。

    他带回而未翻译的经籍有:《绽经》、《长阿含经》、《杂阿含经》、《弥沙塞律八》、《萨婆多律》。

    法显的译经中,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的是他第一次介绍《大般泥洹经》中的“泥洹不灭,佛有真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大乘佛教思想。例如竺道生的阐提存佛性说,就与他的译经有关。另外,《摩河僧祗律》的译出,对后世律学的研究和传播,影响也不小。

    法显的贡献,除了译经之外,还为后世留下了一部不朽的著作,即《历游天竺记》(又名《佛国记》或《法显传》)此书是法显回国之后写的,成书于义熙十二年(公无416年),其中如实地记载了他历经三十余国的风土人情、物产和宗教状况,历来受到各国史学界的重视,现有英、法等文的版本行世。

    法显西行求法,为后世西行者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一千五百多年以来,受到人们的敬仰,中国佛教界因有这样杰出的高僧而感到自豪。作为度城的佛教徒,他既为佛教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也为中印文化交流尽了自己的最大努力。他的《历游天竺记》成为当今印度考古学界不可缺少的宝贵历史资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