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小乘,顯宗與密宗
    大乘,小乘,顯宗與密宗

    釋迦牟尼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曾經在我們的世界中開示佛法。佛陀說法是看弟子之根器與時機而定的。這些為利益眾生而說的佛法雖有多卷,但其實不外乎兩種層次,亦即小乘(Hinayana)和大乘(Mahayana)教法。小乘行者見到生死之苦,所以希望究竟地從六道輪回中解脫出來、永久性地離苦。為利益這類眾生,佛陀教授了四聖諦、十善業、戒學、定學及慧學等法義。再有另一些人,不單為求自己脫苦,更進一步希望帶領所有眾生皆得樂離苦,所以他們發願成佛,這些人是大乘行者。為利益這類人,佛開示了六度和密法等修行法門。小乘和大乘佛法囊括了所有正統佛法。二乘雖然略有不同,但都是正宗佛教,兩者並不互相沖突。

    佛陀成道後在鹿野苑最初說法時,所教授的內容是四聖諦。因為那時的人對佛法全無基礎,佛陀要是說了大乘法,弟子便不能明白亦不能接受,故此當時所說以小乘法為主。四聖諦是有關出離心及解脫道的教法。出離心是欲求解脫的動機、求解脫的心。甚麼是“解脫”呢?“解脫”就是自由、自在及不再受到束縛的意思。如果我們被綁起來了,或者我們被拘禁在一個密牢,然後我們逃走了出來,這便稱為“解脫”。不論我們是否意識到,但我們現在的處境正是像被束縛在監獄之中,六道輪回是我們所處的監獄,煩惱及業力正是我們的枷鎖。自無始以往至今,我們的身心被煩惱及業力所主宰,輪不到我們自主,所以我們被迫、無選擇地在六道中轉來轉去、迷途轉向,毫無自由或自主可言。我們的心長期以來被煩惱充斥,就似油滴在紙上一樣,很難再把油從紙張上清除。因著這些煩惱,我們造作許多業,譬如說我們因為貪吃而宰殺海鮮,或者我們因恨心而傷害別人等等。這些基于煩惱而生的業,就像蜘蛛網般把我們纏住,令我們無法離開及無法自由。若果我們一天未能把煩惱及業與心的主僕關系反過來,便一天不得真真正正的自在或解脫。衲舉一個例子︰在監獄內的人,由于長期被拘禁,慢慢地便習慣及認命了,不再會想及出逃之可能性。如果要達到自由的狀態,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他們必須先有逃走的心,二是他們必須懂得逃走之方法。如果根本沒有欲逃之動機,就不可能成功逃出。同道理,如果我們以為六道十分美好及舒適,並不想離去,是不可能解脫的。若欲達到解脫六道之境界,必須懂得如何觀察及分析現在處境,見到現況並不安樂,先有欲解脫之強烈心願,然後再實行解脫的方法,此二者缺一不可。若欲得解脫,一般的善行是無法足夠的。為甚麼呢?因為生死輪回之根本是我執無明,若不斷無明我執,便不可能根除生死六道。怎樣才能對治及根除我執呢?我們必須證達無我空性慧,以此而把輪回從根上切除。所以,無我空性慧好比一把鋒利的劍,能把我執及輪回之根斬斷。怎樣才能生出無我空性慧呢?這又依賴于定。如果劍很利但持劍的手軟弱無力,則仍不能成大事,而定就正好比這堅強的手臂。定又如何能得呢?這又依賴于清淨戒行,令心遠離散亂及放逸。故此,若欲從六道中解脫出來,必須修持戒、定及慧三學。解脫之道,便是戒、定及慧這三學。

    三學之中,戒學為最重要。具備了戒的成就,要得定及慧便不難了。戒律分為許多種,包括五戒、菩薩戒、出家戒及密戒等,此外還有與皈依有關之學處及八關齋戒等。戒是通往一切功德及善法之階梯,好比一切功德之總源。佛經為佛之教法,固必須尊重,但戒卻更是佛所行持的,所以更應恭敬。佛陀曾說過,在入滅以後,我們便應以戒為師。這即是說,我們應把戒視為佛陀本身而生敬重。輕視戒律,亦即輕佛。總之,戒是令我們解脫及令我們生功德的法門,絕不能輕視。修定的方法共通于小乘或大乘。因為定學是解脫之道,小乘固然需要具備它,但大乘亦需要成就定學,否則便不能成佛。慧學亦是通于小乘及大乘的教法。小乘需要它以求解脫,在大乘中它是六度中的最後一度。總結地說,小乘必須先思苦及集諦或十二因緣而生欲求解脫之出離心,令我們如處火宅極欲逃出,然後再次第修戒學、定學及慧學這三者以求達到解脫的目標。在大乘經論中,少有提及戒學等,並非因為它對大乘不重要,而純粹只是因為大乘經論假設讀者早已懂了小乘內容而已。

    對希求解脫的小乘行者來說,依靠出離心及戒、定、慧三學,便可達解脫六道之目標。可是,若以利己的角度來看,這未算達到了我們潛質之最高發揮。若從利他的角度來看,解脫之境界亦未具備最高能力來利益眾生。故此,有慧根及心量大者,不應止于小乘之行,而應發更大的心、作更高的修行、入于大乘的修行而發願成就最高的境界——佛陀的境界。

    有些人誤以為,大乘佛法並非由佛所說,這是一種錯誤的見解。釋迦牟尼當年,曾多次宣說大乘法。在佛入滅後,上座部信眾十分抗拒大乘法,主流便變成上座部派別,但這並非說大乘法不存在,它只是式微了而已,其行者當時隱于山林,無法公開弘揚大乘法門。有些“學者”認為當時無大乘法,故此斷定說佛並無開示大乘,這是不正確的。

    大乘分為共道的顯部,或稱“經部”(Sutrayana)及“波羅密多乘”(Paramitayana),及不共的密部,或稱“續部”(Tantrayana)、“金剛乘”(Vajrayana)及“咒乘”(Mantrayana)。

    雖然大乘道最為殊勝,但正如想登上樓層的頂樓者,還必須由底層門口進入,由下而上地一層一層登樓,不可能從天而降而直接進入頂層,大乘的修行內容必須依賴于小乘,其發心之生出與否亦取決于有否小乘之發心為前行。我們最終欲引發的是菩提心,但如沒有出離心,便不可能生出菩提心,所以亦當不成大乘行者。在具體行持上,即使有菩提心的人,亦必須十善業及三學等。故此,不但小乘之發心者必須修小乘道,大乘發心者亦必須依次進行小乘之修持範圍。只有當小乘的基礎打好之後,才可以了解較高層次的大乘法。

    皈依是入于佛教之列的門檻、出離心是入于小乘之門檻,菩提心則是入于大乘的門檻。判別是否大乘,看的正是有無菩提心。大乘行者的目標是要成佛,成佛之“命根”乃菩提心,而菩提心之“命根”為慈心及悲心,尤其是後者。甚麼是“悲心”呢?許多人把慈心與悲心混為一談,這是不正確的。“慈心”是指願眾生得樂的心,“悲心”乃指願眾生離苦、不忍見其受苦的心,此二者均為菩提心之“命根”。對自己親友的“悲心”,我們不可說完全沒有,但這只是有條件及局限性的悲心,而並非對任何有情眾生的平等悲心。此外,有些人自以為是大乘弟子就很傲慢,聲稱自己有悲心而小乘沒有,這是常見的錯誤觀點。小乘其實亦修慈心及悲心,而且亦具備清淨、無誤的修慈悲法門,所不同的只是小乘並無建基于悲心之上而發願成佛的心而已。在座中有些或許會生出疑問︰“我老早就是大乘佛教徒了,師父您不必說這些了!”事實上卻不一定如此。我們平時雖然常自詡為“大乘弟子”,但大乘卻並非憑我們在嘴上說一說便能進入的。大乘的行者要發菩薩的心願、作菩薩的事業。如果沒有這樣的心,便不是大乘。縱使所修之法是大乘法、宗派屬于大乘、道場是大乘的、師父也是大乘的,這些都沒取決性的作用,我們的心必須是大乘心!如無大乘的心,則不是大乘行者。有些人會說︰“但我的心也是大乘的呀!”,這是很可笑的幼稚話。別說對一切眾生發起真正的菩提心或悲心了,我們有時連一只蚊子也受不了!

    大乘修行者首先要通達與小乘共通的教法,建基于此基礎上,我們再修習生起菩提心,為不忍見眾生苦而發願成佛。這種心必須依賴與小乘共通的教法作為基礎,否則無從生起。在這心一真實生出的一剎,我們便列入菩薩之列而堪稱“佛子”了。然後,我們作布施、持戒、安忍、精進、禪定及般若空性之大乘顯部修行,更可進一步而入密乘之門。

    無顯部基礎者,尤其無菩提心基礎者,修密無利且反而有害。但有菩提心者若修密法,尤其是摩訶瑜伽無上密法,便能比顯部更迅速地成就佛境。如果要修學密法,必須依止金剛上師而如法求得圓滿傳承灌頂及講授。向來若有弟子求學密法,金剛上師定先對其教授大、小乘顯法基礎。在對顯法部份善修後,行者才可進而入于密乘教法。

    密法分為事密部、行密部、瑜伽密部及摩訶瑜伽無上密部四類。在如法得四部密中任何一部之完整灌頂及傳承後,我們對其戒誓必須謹慎防護,尤甚于菩薩戒等,然後我們依有相及無相之次第修下三部密,或如果是修摩訶無上瑜伽密部者,則先修生起次第,後修圓滿次第。以上所說之灌頂,乃指真正的完整灌頂。現在有許多漢人一窩蜂地跑去西藏的上師處求受密法,他們所得到的很多時只是一些隨許傳承,而並非真正灌頂,這並非上述的修持密法。

    現在我們已經明白了大乘、小乘、顯宗和密宗的分別了。佛陀在當年說法時,是隨當時听眾的根器而說的,有時依了義講說,有時依非了義講說,有時廣說因果,有時又詳述菩提心,這些教法都是最殊勝之教法,但若我們擇其中一部、兩部經典而研學,往往會有不能深入領會佛陀之密意的可能性。對這方面,我們必須很謹慎,千萬不要動便說謗法的話,甚至還為自己是在維護佛法。佛經有說︰“謗經中一字,比把世上一切佛塔拆毀之罪還大!”我們若只尊重三藏里的一部份佛法,而不尊重其它部份,便已有輕視佛法之業了,何況說更直接的毀謗法寶呢!可是,我們今天環顧一下佛教徒的習慣,便會看到許多謗法的情況。在現今年代,我們常常听到修小乘者謂大乘非佛說,修顯宗者又斥密法並非純正的佛法,或修大乘者譏小乘為低等根器者所修,或持密者妄說上根者不必執著持戒,亦有人說唯獨某一部佛經是最殊勝的,甚至幾乎是在暗示說其余經典皆為多余。這許多的誤見,全因我們對整條成佛之道及修行路上每一步之先後因果關系並不了解,所以導致到所有佛法看似為零散、互不相連的個別獨立教法。衲舉一個例:醫師有時候會建議某些病者服用涼性藥品,在這病者的另一次發病時,醫師又可能叫他多吃燥性藥品,這並不是醫師的教示犯了先後矛盾的毛病,而是醫師針對病者不同的病況及時間而先後所作之建議,在病人燥熱時教以服用涼性藥,在他寒涼時教他服用溫熱藥物,這都是如理的。同樣地,針對不同根器之行者、不同的狀態之下,佛陀之先後開示便會有所不同。不懂全條成佛之道的先後次第關系的人,會誤以為佛陀的教法前後似為矛盾,但其實它們不但互不相違,反而相輔相承、互相依靠。我們沒法從全套教理中硬取出一部份,而說此乃足以令人圓滿成佛的完整教法。佛陀的任何教法,無一為多余,無一不是成佛之道的主干或分支、前行或正行。所有佛法的小部份,都是相輔相承、互相依靠的。我們要把這些全部教法都通達,所以必須廣泛而深入地研學。

    在漢地的佛教徒主要乃大乘宗派,但我們不應輕視小乘的教法,而且更應該好好地修持與小乘道共通的教法。修持與小乘道共通的教法,並不代表我們變為了小乘行者。小乘的修行起因是厭輪回苦海,其修行方法為戒、定、慧三學等法門,其目標為解脫輪回。大乘的修行起因是不忍見其它生命受苦,其修行方法為六度及密法等法門與小乘所包括的法門,其目的地為圓滿之佛陀境界。由上述所說可知,大乘發心者亦必須修小乘的法門。衲打一個比方︰我們幻想在成都有兩個旅客,甲想去拉薩,乙則想去康定。從成都去拉薩,要先經過康定,三地在同一條路線上。雖然甲想去拉薩,但他必須由成都出發,先走遍由成都至康定的路,再走上由康定至拉薩的最後一段路。這二人相約一同上路,二者均由成都出發,但甲以拉薩為目標,乙則滿足于到達康定。在由成都至康定的路上,兩人雖同行,但甲卻著眼拉薩,乙則心想著康定。甲好比大乘行者——他雖以佛境為目標,但他必須先與乙走過同樣的道路,只有尾程是他孤身上路的。乙好比小乘行者——他只想到達第一站。所以,小乘者固然必須走小乘道,但大乘發心者也必須先經歷與小乘共通的內容,所以他亦必須修十善業、出離心、四諦及三學作為基礎。在我們修與小乘道共通的內容時,由于我們並非以小乘發心去修,所以我們並非小乘行者。有些人說︰“四諦及十二因緣乃小乘教法,求解脫乃小乘發心,所以大乘行者不應修持!”,這是不正確的見解。小乘者固然必須修出離心及解脫道,但大乘行者亦需修此。大乘行者希求成佛,成佛依賴于菩提心,但甚麼是菩提心呢?此乃基于不忍見眾生在生死輪回中受苦,而發願成佛度生的心。不修出離心的人,連自己的苦都未見到,對自己都尚未能生出悲心,如何能推己及人地生出悲心呢?如果沒有悲心,就不能培養菩提心。沒有菩提心,又怎能成佛呢?換句話說,成佛乃依賴菩提心,菩提心建基于悲心,而悲心則建于出離心之上。沒有出離心,則不可能有菩提心,所以絕不可能成佛!如果硬要說修出離心則必為小乘,一切菩薩均曾修出離心,難道一切菩薩皆成為小乘者了嗎?這顯然是不合理的講法。又有另一種論調,引佛經中說菩薩不應畏怕輪回的斷句為依據,聲稱修大乘者若抗拒輪回便是不對,所以他們說不應修出離心。這是一種因不通達經義而生出之想當然。我們應厭離的,是因煩惱及業所引發之生死輪回。說菩薩不怕生死輪回,是指們因悲心及願力而自願地受生。在這種受生情況中,們不生煩惱,亦不因煩惱及業而生。所以,說菩薩不厭離生死,是指們不逃避為利眾生而自願進入的生死,而並非指們應當留戀因煩惱及業導致之生死六道。這兩者根本不能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