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殺絕宗廟犧牲詔(並表請)
    斷殺絕宗廟犧牲詔(並表請)

    梁武帝

    梁高祖武皇帝臨天下十二年ぇ,下詔去宗廟犧牲え。修行佛戒,蔬食斷欲ぉ。

    上定林寺沙門僧、龍華邑正柏超度等上啟雲︰“京畿お既是福地,而鮮食之族,猶布筌網か,並驅之客が,尚馳鷹犬,非所以仰稱皇朝優洽之旨き。請丹陽、瑯琊二境,水陸並不得搜捕。”

    敕付尚書詳之。

    議郎江貺以為︰“聖人之道,以百姓為心;仁者之化,以躬行被物。皇德好生,協于上下,日就月將,自然改俗。一朝抑絕,容恐愚民。且獵山之人,例堪跋涉;捕水之客,不憚風波。江寧有禁,即達牛渚。延陵不許,便往陽羨。取生之地雖異,殺生之數是同。空有防育之制,無益全生之術。”

    兼都令史王述以為︰“京邑翼翼,四方所視,民漸至化,必被萬國。今祈寒暑雨,人尚無怨,況去俗入真,所以可悅。”謂斷之為是。

    左丞謝幾卿曰︰“不殺之禮,誠如王述所議。然聖人為教,亦與俗推移,即之事跡,恐不宜偏斷。若二郡獨有此禁,更似外道謂不殺戒皆有界域,因時之宜敬。”同議郎江貺議。

    尚書臣、僕射臣昂、令瑩以下,並同貺議。

    帝使周舍難貺曰︰“《禮》雲︰‘君子遠庖廚,血氣不身翦。’‘見生不忍其死,聞聲不食其肉。’此皆即自興仁,非關及遠。三驅之禮,向我者舍,背我者射ぎ。”于是依王述議,遂斷く。

    又敕太醫,不得以生類合藥。公家織官紋錦,並斷仙人、鳥獸之形,以為褻衣裁剪,有乖仁恕。至乃祈告天地、宗廟,以去殺之理,被之含識。郊廟ぐ皆以面為牲。其饗萬國 用菜蔬,去生類。其山川諸祀則否。

    乃敕有司曰︰“近以神實愛民,不責無識,所貴誠信,非尚血 。凡有水旱之患,使歸咎在上,不同牲牢,止告知而已。而萬姓祈求,諂黷為事,山川小,難期正直,晴雨或乖,容市民怨。愚夫滯習,難用理移。自今祈請報答,可如俗法所用,以身賽咎,事自依前。”

    前臣曰︰夫神道茫昧,求諸不一,或尚血腥之祀,或歆蘊藻之誠 。設教隨時,貴其為善,其誠無忒,何往不通。若祭享理無,則四代之風為爽 。神明實有,三世 之道為弘。語其無,不待牲之潔。據其有,宜存去殺之仁。周文祭 ,由來尚矣。苟有明德,神其吐諸 ?而以面為牲,于義未達,方之紋錦,將不矛盾乎?——

    ぇ即天監十二年,公元513年。

    え宗廟︰古代天子、諸侯祭祀祖先的場所。犧牲︰祭祀所宰殺的牲畜。

    ぉ梁武帝《淨業賦序》自言︰登基後,遂“蔬食不啖魚肉”,“復斷房室,不與嬪侍同屋而處,四十余年矣”。

    お京畿(j )︰國都及其附近地區。

    か鮮食︰吃魚。筌︰捕魚的竹器。

    が並驅︰打獵。

    き意為與朝廷慈悲止殺的意旨不相符。

    ぎ三驅之禮︰古代天子田獵,三面驅圍,僅張一面之網。被獵動物迎面奔逃者,可免于獵殺。

    く遂斷︰于是便下令在丹陽、瑯琊二地禁止捕獵。

    ぐ郊︰在郊外祭祀天地。廟︰祭祀祖先。

     萬國︰萬邦,各方諸侯。饗萬國︰朝廷設筵款待朝禮的來賓。

     (li o)︰腸部的脂肪。

     蘊藻(w nz o)︰水草。

     四代︰指虞、夏、商、周四個朝代。爽︰失誤,差錯。

     三世︰指佛家三世因果學說。

     周文︰周文王。(yu )祭︰薄祭。

     苟有明德,神其吐諸︰指祭者若有良好的品德,神是不會拒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