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劃)35
    【身識】是五識之一,六識之一,八識之一。以身根為所依,以觸境為所緣,隨根立名,而名身識,產生對觸境的了別作用。見《百法明門論》。參閱‘五識’條。

    【見】思慮推求審詳而決擇事理,謂之見。通于正邪。《俱舍論》卷二曰︰‘審慮為先決擇名見。’《大乘義章》卷五曰︰‘推求說之為見。’

    【見分】唯識宗所立識體四分之一。見分即指諸識的能緣作用,為認識事物的主體;亦即能照知所緣對境(即相分,為認識的對象)之主體作用。‘見’即見照、心性明了之義,謂能照燭一切諸法及解了諸法義理,如鏡中之明,能照萬象。換個方式說見分即心識的緣慮作用,亦即主觀的認識主體。心識生起,自其自體變現相、見二分,相分是色法,概括世間的一切物質現象;見分是心法,有緣慮作用,是認識的主體。不過此見分與相分,都是識體之所變現,攝物歸心,所以成其唯識。參閱‘四分’條。

    【見分五義】作為識體四分的見分,在解釋上有五種意義。一、證見名見︰即根本智見分。二、照燭名見,此通于根、心(即眼、耳等六根、六識),以根、心俱有照燭義之故。三、能緣名見,此通于內三分(自證分、證自證分、能緣自證分,以內三分俱皆能緣之故。四、念解名見,以念解所詮義理之故。五、推度名見,以能量之心推度一切境界之故。見《成唯識論》卷二,參閱‘四分’條。

    【見取】四取之一。即執著邪心分別之見為真實。亦即執取五見中之身、邊、邪、取等四見,再配于三界的四諦,計有三十事,以三界苦諦之下各有身、邊、邪、取等四見,集、滅、道等三諦則各有邪見、見取見等二見。參閱‘四取’條。

    【見取見】十種煩惱之一,五見之一。乃執著于身見、邊見、邪見等非理之見,又稱為見等取見,略稱見取。有漏劣法為聖者所斷,故執此劣法為勝者,稱為見取。此以染污之慧為體,唯分別起,能障苦及不淨之無顛倒解為業。《成唯識論》曰︰‘四見取,謂于諸見及所依蘊,執為最勝,能得清淨,一切斗爭所依為業。’參閱‘五見’條。

    【見道】為修行之階位。與修道、無學道合稱為三道。即指以無漏智現觀四諦,見照其理的修行階位。見道以前者為凡夫,入見道作以後者則為聖者。其次,見道後更對具體的事相反覆加以修習之位,即是修道,與見道合稱有學道。相對于此,無學道又作無學位、無學果、無學地,意指既入究極之最高悟境,而達于已無所學之位。依小乘佛教,以修三賢、四善根等之準備修行(七方便)為始者,能生無漏智,而趨入見道。大乘則以初地為入見道,故稱菩薩之初地為見道,第二地以上為修道,至第十地與佛果方可稱無學道。唯識宗分見道為真見道、相見道二種。真見道者,體離虛妄,證唯識理,可引生根本無分別智,證悟真如之理,為斷煩惱障、所知障的分別隨眠煩惱之位。以上謂一心真見道說(又作頓證頓斷說),以此為正義。相見道證唯識相,為于真見道後生後得無分別智,再觀真如理之位,分為三心相見道與十六心相見道二種。三心相見道,即作三心,觀非安立諦(觀二空真如,非觀四諦差別)之境,即︰一、觀察自己之肉體,體證我空。二、體證法空,證諸法皆無實體。三、觀察自他之所有有情及一切物,而體悟我空與法空之理。十六心相見道,即作十六心,觀安立諦(觀四諦之別相)之境。三心相見道含攝于真見道,故稱三心真見道說(又作漸證漸斷說)。見道行人已斷見惑,得無分別智,然仍殘留余障,故須于修道位再經數度修習無分別智,依序斷除十重障,以至于第十金剛無間道斷盡煩惱障與所知障之種子,而證得無學果。以上三道若配合五位,則見道當配于通達位,修道當配于修習位,無學道當配于究竟位。見《瑜伽師地論》卷五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