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劃)86
    【唯識二十論】世親菩薩造,唐玄奘譯,一卷。本論系以《十地經》三界唯心之義立論,論證萬法唯識,外境為內識所顯現,識外無境之義,以破斥小乘外道之偏執。本論系‘六經十一論’之一,亦為‘十支論之一。另有異譯本二種,一為北魏菩提流支所譯之《大乘楞伽經唯識論》一卷,一為陳代真諦所譯《大乘唯識論》一卷。本論在印度的注釋書,有世親論師的弟子矍波等有十余家之多。其中以護法所造《成唯識寶生論》五卷最為重要。另有我國唐代窺基所撰之《唯識二十論述記》二卷,圓測所撰《唯識二十論疏》二卷。

    【唯識二十論述記】二卷,唐代窺基撰,又作《唯識二十識疏》。這是世親所造《唯識二十論》(玄奘譯)的注釋書。

    【唯識三十頌】全一卷。世親菩薩造,唐代玄奘三藏譯。又作《唯識三十論》、《唯識三十論頌》、《三十唯識論》等。在‘本十支’中稱為高建法幢支。世親晚年造三十頌,未造釋論而入寂,此後親勝、火辨等十大論師,各為三十頌造釋論,玄奘游學印度時,將十家釋論攜之回國,糅合十家之作而譯為《成唯識論》。

    【唯識三十頌科判方法】三十頌是五言四句的頌文三十首所組成,為學習唯識必讀之書。本頌內容,以一切法唯識所現。即以識有非空,境無非有為宗。先破小乘外道,繼明唯識之理。以文科判有三種判別方法︰一、以相、性、位三分科判,即一明唯識相;二明唯識性;三明唯識位。在《唯識三十頌》的頌文中,初二十四頌是明唯識相,第二十五頌是明唯識性,最後五頌是明唯識位。二、以初、中、後三分科判,在《唯識三十頌》的頌文中,初一頌半為初分,次二十三頌半為中分,後五頌為後分。三、以境、行、果三分科判,初二十五頌是明唯識境,次四頌是明唯識行,最後一頌是明唯識果。

    【唯識三十頌科判大綱】依相、性、位三分,科判三十頌如下︰一、明唯識相︰即依他起性之法。依他起法,仗因托緣生起,唯識所現。凡夫外道,不知唯識無境之理,執心外有別實境,因此生起我執法執。故論主最初以種種方便,廣明唯識相狀、即是依他起之諸法,以破除其我執法執。二、明唯識性︰此圓成實性,修唯識行者,雖知萬法皆是此心虛妄顯現,而猶未能了達真性,是以次明唯識實性、即圓成實性,以此顯示真如常住一味。三、明唯識位︰三十頌的前二十五頌,說明唯識相、性,依他、圓成,無非是說明依他如幻,使修唯識行者,斷妄染執障,證到圓成真理,而成三身萬德的佛果。然佛果功德,殊妙無邊,非少修行可能證圓,必須歷經資糧、加行、通達、修習、究竟五位,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妙覺四十一階,歷經三大阿僧祗劫,方能至三身萬德之佛地,故次第三,明唯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