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劃)172
    【觸心所】此為心所有法中的遍行心所之一。觸是根、境、識三者的接觸,故又稱‘三和’。《成唯識論》卷三曰︰‘觸謂三和分別變異,令心、心所觸境為性,受、想、思等所依為業。謂根、境、識,更相隨順,故名三和。’論文的意思是說︰根、境交涉,識必俱起,根為識之所依,境為識之所取,三者和合,可以使心、心所同緣一境,並由此而引生受、想、思的心理活動。在根、境、識三和合位,有順生一切心所的功能,這就稱為變異。見《成唯識論》卷六。

    【觸食】四食之一,又作細滑食、樂食。以觸心所為體,對所觸之境,生起喜樂之愛,而長養身者,此為有漏的根、境、識和合所生。換言之,觸食,為眼、耳、鼻、舌、身、意六識,接觸色、聲、香、味、觸、法六境時,能夠產生喜、樂、舍受,資益身心。見‘四食’條。

    【觸境】又作觸處,五境之一,是身根所對之境,為身識所緣的對象。《百法纂釋》曰︰‘觸塵者,亦四大所造,乃色塵之觸,身根所對,謂輕重滑澀、冷暖饑渴等觸,為身識之所緣故。’此在《大乘廣五蘊論》則曰︰‘雲何觸一分,謂身之境,除大種,謂滑性、澀性、重性、輕性、冷饑渴等。’地、水、火、風四者是能造之觸,其所造的假觸,細說有二十六種,即地、水、火、風四者是能造觸,其所造的假觸,有輕、重、滑、澀,緩、急、冷、暖,硬、軟、饑、渴、飽,力、劣,悶、癢、粘,老、病、死、瘦二十二種。

    二十一劃

    【護月】梵名Candra-gupta。又稱月藏。為中印度那爛陀寺之沙門,與護法論師同代。生平事跡不詳,嘗造《辨中邊論釋》,說賴耶緣起論,倡本有種子之說。其書今不傳。見《大唐西域記》卷九。

    【護法】梵名Dhamapala,音譯達摩波羅,唯識十大論師之一,約六世紀中葉人,為南印度達羅毗荼國建至城大臣之子,本與王女有婚約,然于結婚之日落發出家。《成唯識論述記》卷一中稱他︰‘學乃淵于海浚,解又朗于曦明,內學窮于大小,聲論光于其俗,外道小乘咸議之曰︰大乘有此人也,既猶日月之麗天,皎皎而垂彩,亦如溟渤之紀地,浩浩而無竭,天親以後,一人而已。制作破斥,具如別傳。’他曾在那爛陀寺廣布教化,有學徒數千人。他二十九歲退隱于大菩提寺,從事著述,三十二歲示寂。他的唯識理論,系繼承陳那的學統。弟子中主要人物有勝友、勝子、智月、親光、戒賢等。遺留的著作主要為《大乘廣百論釋論》、《成唯識寶生論》、《觀所緣緣論釋》、《唯識二十論釋》、《唯識三十論釋》等。由玄奘、窺基揉譯十家釋論而成的《成唯識論》,即以護法的釋論觀點為主依,兼蓄其他九家論師釋論的內容。參閱‘十大論師’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