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信论裂网疏卷三
    子、二释不觉义二。初总明不觉依觉故无实。二别示不觉虚妄相。丑、今初

    不觉义者。谓从无始来。不如实知真法一故。不觉心起而有妄念。然彼妄念。自无实相。不离〈真如〉本觉。

    此心前际决不可得。故云从无始来。真如但有性德随缘之能。未有修德照性之智。故云不如实知。虽有八识。及诸心所。体及相见。四分差别。但如幻事。体即真如。故云真法一故。只此不如实知。便是无始已来从未悟故。名为根本不觉。亦名无始住地无明种子。此种虽在第八识中。不与第八现行相应。所以下文。名为不相应无明也。由此无明种子。令前七识心。非起似起。由八识心起现行故。便有遍行别境等诸心所法相应俱起。故云有妄念也。然此心王心所若种若现。并是无始法尔成就。并揽真如全体为体。别无自体。故云自无实相。不离本觉。此本觉字。即指真如。不指赖耶识中无漏种子。盖真如虽遍为迷悟依。非觉非不觉。而不觉违于真如。故但得云无实。觉则顺于真如。真如本无不觉。故或有时。即呼本觉为真如。或复有时。即呼真如为本觉也。问。即谓妄念不离无漏种子。亦何不可。答。约真如门。理实无碍。约生灭门。则无漏种。不生有漏现行故也。况无漏种。亦非真如之外别有实法。但此真如理性。虽无始来从未曾悟。法尔有此应正了知之理。即目此法尔应正了知道理。名为无漏种子。今无明但是不了真如而起。非谓应正了知道理之上。反能生于不正了知也。

    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迷无自相。不离于方。

    东西定方。以喻真如。如其定方而正了知。以喻觉义。迷东为西。以喻不觉妄念。方非迷悟。为迷悟依。悟方之时。方外别无悟相可得。以喻如外无智。迷方之时。方外别无迷相可得。以喻真如之外。别无妄念。是故妄念自无实相也。问。若言东西有定方者。何故大智度论破云。若以日出处为东。则俱卢洲日。于此处没。复名为西。胜神洲日。于此处午。复名为南。牛货洲日。于此处成半夜。复名为北。今言定方。如何可通。答。大凡譬喻。皆就目前人所共知。以易例难。以浅况深而已。如满月喻面。岂可求其眉鼻。雪山喻象。岂可责其尾牙。然即汝所引。益显妙义。若就此洲。则东西有定。定方之外。无别知相。可喻如外无智。若约四洲。则东西无定。各随众生所知立名。所知之外。无别实方。可喻智外无如。若互夺则两亡。故云都无所得。离二取相。若双照则宛尔。故云。唯有如如。及如如智也。问。譬如迷方。须人指示。众生无始已来。从未曾悟。则最先一佛。仗谁指示。答。约真如门。尚无成佛与不成佛。何有先后。约生灭门。则譬如旷野迷方。无人可问。但当谛观日影去来之相。便识东西。众生亦尔。若能谛观生老病死之相。便能觉悟。故紫柏大师云。最先一佛。以苦谛为师也。

    众生亦尔。依于〈真如〉觉〈性〉故。而有不觉。妄念迷生。然彼不觉。自无实相。不离〈真如〉本觉。复待不觉。以说真觉。不觉既无。真觉亦遣。

    此以法合喻也。觉及本觉。即合方字。仍指真如言之。复待不觉以说真觉。谓犹迷方而说悟方。此真觉字。即指究竟始觉言之。始觉合本。无复本始之异。本觉即真。无复理智之分。故云真觉亦遣也。初总明不觉依觉故无实竟。

    丑、二别示不觉虚妄相

    复次依放逸故而有不觉。生三种相。不相舍离。一无明业相。以依不觉。心动为业。觉则不动。动则有苦。果不离因故。二能见相。以依心动。能见境界。不动则无见。三境界相。以依能见。妄境相现。离见则无境。

    释此为二。一约无始无明释。二约现前观照释。一约无始释者。众生无始已来。法尔有八种识。即法尔有诸心所与之相应。此心心所。并是真如不变随缘所成。以真如从无始来尽未来际。决无不随缘时。设不随染净缘造十法界。何以显其不变之德。但无始来。从未悟故。未有净缘。只随染缘名为放逸。此放逸者。即是八种大随烦恼之一。于染净品不能防修。纵荡为性。增恶损善所依为业。故云依放逸故而有不觉也。不觉。即六七两识相应之俱生法痴。由其不能如实了知真法一故。遂使真故相无别之心王心所。幻成俗故相有别之各各四分。以内二分体名为业相。以外二分用。名能见相及境界相。心王心所不起则已。起则法尔有此四分。同时俱起。不可分析别异。故云不相舍离也。一无明业相者。果报心心所体。依无明不觉而动。动即名业也。盖第八识体。纯是异熟无记报法。第七虽名有覆无记。与前六识一分无记报法。及彼相应报得心所。皆名为异熟生。此报法体。皆名为心。以依无明不觉而动。名之为业。心即证自证分。业即自证分也。觉则契会真如。故不动。不觉而动。则当体便是果报苦法。由动为因。显心苦果。故唯识论以第三自证分为能量。第四证自证分为量果。如镜面镜背。两不相离。故云果不离因也。二能见相。即心王心所现行起时。必有见分。能见于境。唯不动则无见耳。动即有见。非先动而后见也。三境界相。即心王心所现行起时。必有相分为所缘境。唯离见则无境耳。见即有境。非先见而后境也。夫唯不觉。故举真如全体。而为心心所之各各三相。若能觉知三相无相。唯一真如。则一切心心所之业相。即真如体。一切能见。即真如相。一切境界。即真如用。故前文云。若有众生。能观一切妄念无相。则为证得如来智慧也。二约现前观照释者。若观一切妄念无相。则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即名为不放逸。即名为觉。所谓具缚凡夫。能知如来秘密之藏。虽是肉眼。即名佛眼。并无三相六相。可以当情。苟一念放逸。失于观照。便有不觉。便令三相及下六相。纷然顿现也。除却现前一念无明所现九相。岂别有无始无明所生九相哉。

    以有虚妄境界缘故。复生六种相。

    境界唯是自心心所相分。故名虚妄。所谓依他起性。如幻事也。以此为所缘缘及增上缘。复生六相。能生既是虚妄。则所生相。岂有实哉。然前三相。通于八识及诸心所。以心心所。定各有四分故。此下六相。则有局有通也。

    一智相。谓缘境界。生爱非爱心。

    智相。即别境中之慧心所也。此相唯与前七相应。第七但缘第八见分。计为实我实法。生于爱心。爱即根本烦恼中之贪也。第六遍缘三界一切境界。遍起爱非爱心。爱即是贪。非爱即嗔。前五各缘现在一尘境界。各起爱非爱心。然此智相。亦全揽真如为体。与前觉义。毫无差别。若能了达智无智相。即为证得如来智慧矣。

    二相续相。谓依于智。苦乐觉念相应不断。

    相续有二义。一约心所。即受与念定。苦乐觉是受。由念故不忘。由定故专注也。二约心王。即等无间意根。由智及念。助彼心王相续而起。假立前念已灭心王。名为意根。然第八第七。从无始来。法尔相续。不依于智。前六相续。并依智起。故云相应不断也。只此相续。实无体性。譬如一星之火。旋之成轮。火念念灭。不从此方转至余方。由其相似相续。妄睹为轮。心性亦尔。念念寂灭。无相续义。迷情以为似常似一。名相续相。若能谛观相续无相。即为证得如来智慧也。

    三执著相。谓依苦乐觉念相续。而生执著。

    执著。即别境中胜解心所。及贪嗔慢等任运诸烦恼也。大凡一刹那心。生已即灭。无执著义。由其前后相似相续。乃有执著功能。此相唯是第六识有。以七八两识及前五识。唯缘现在一刹那境。无执著故。然如实观之。能执著者。即第六识见分。所执著者。即第六识相分。见分刹那不住何能执著。相分亦复刹那不住。何可执著。若能了知执著无相。即为证得如来智慧也。

    四执名等相。谓依执著分别名等诸安立相。

    此即四不定中寻伺心所。及根本中五见等烦恼也。亦唯在第六识。然能执者。亦即见分。刹那生灭。无能执义。所执者。即若名若义。自性差别。名中无义。义中无名。名义自性。了不可得。名义差别。了不可得。随心生灭。何可执著。若能了知执名等相。即是无相。即为证得如来智慧也。

    五起业相。谓依执名等。起于种种诸差别业。

    能起业者。即第六识相应之思。所起之业。通前五识。言差别者。或起恶业。或起善业。或禅定业。即是三界诸有漏业。乃至出世无漏业。菩萨利他业。皆名起业相也。然此业性。即是身表语表及与无表。且身表者。既非形量。亦非动作。亦非动因。但是假名。非实有体。次语表者。一刹那声。无诠表义。多念相续。似有诠表。便无实体。表业既无实性。无表又岂有实。若能了知业相无相。即为证得如来智慧也。

    六业系苦相。谓依业受苦。不得自在。

    既造三界有漏诸业。则为三界业之所系。引业所招异熟总报。满业所招增上别报。通名果报五蕴。乐是坏苦。苦是苦苦。不苦不乐是行苦。无常无我。所以皆不自在。乃至无漏及利他业。所感变易生死。亦名为苦。亦不自在也。然此果报五蕴。色无自性。受想行识亦无自性。既无自性。体即真如。既即真如。便具无边德相业用。是则只此业系苦相。便是不可思议大乘。若能观此苦相无相。即为证得如来智慧也。奈何无明不觉。复依此身心而幻成业相等三相及与六相。轮回是中。自取流转也哉。

    是故当知一切染法。悉无有相。皆因无明而生起故。

    此正结明三相六相。皆无实也。依于觉故而有无明。无明已自无实相矣。况依无明所生染法。岂有实哉。言染相者。智等四相是染惑。五起业相是染业。此二并是染因。业系苦相。并苦果上所起三相。即是界内界外依正。为染果也。若因若果。皆因无明生起。譬如一翳在目。空华乱舞。翳病若除。华元非有。无明不起。则苦即法身。惑即般若。业即解脱。何一非大乘耶。二依义各释竟。

    癸、三总辨同异二。初标。二释。子、今初

    复次觉与不觉。有二种相。一同相。二异相。

    前明阿赖耶识有二种义。所谓觉与不觉。今故约此辨同异也。真如不变随缘。既举体而为阿赖耶识。即举体而为觉与不觉。觉与不觉随缘不变。既举体依于阿赖耶识。即举体便是真如。今约随缘不变。生灭即真如故。名为同相。约不变随缘。真如即生灭故。名为异相。故上文云。二门展转不相离也。

    子、二释二。初释同相。二释异相。丑、今初

    言同相者。如种种瓦器。皆同土相。如是无漏无明种种幻用。皆同真相。

    无漏。即指觉义。无明。即不觉义。种种幻用。双指依无漏智所起不思议用。及依无明所起三相六相也。皆同真相者。并是真如不变随缘所成。是故随缘不变。一一无非全体真如。如土作瓦器。无一器而非全体是土也。

    是故佛说一切众生。无始已来。常入涅槃。菩提非可修相。非可生相。毕竟无得。无有色相而可得见。见色相者。当知皆是随染幻用。非是智色不空之相。以智相不可得故。广如彼说。

    此引经以证真如同相也。无始已来常入涅槃者。即唯识论所谓自性清净涅槃。一切有情平等共有也。菩提非可修相非可生相者。即大佛顶经所谓此见及缘。元是菩提妙净明体。云何于中有是非是也。无有色相而可得见者。即前文所谓亦无不空相。以非妄念心所行故。唯离念者之所证故也。见色相者以下。释疑难也。难曰。若约同相。定无色相可见者。如何现有色相可见。亦见如来种种色相。释曰。当知皆约生灭门中。随染幻用。见有差别色相。非谓真如门中智色不空之相。亦可见也。以智相同于真如。虽实不空。亦无不空相可得故。广如彼契经中佛所说也。初释同相竟。

    丑、二释异相

    言异相者。如种种瓦器。各各不同。此亦如是。无漏无明种种幻用。相差别故。

    不唯无漏觉相。与有漏无明。其相各别。即就无漏法中。四智菩提。三身四土。乃至十力无畏。十八不共法等。种种幻用。相各差别。又就有漏法中。心王心所。相见自证。现行种子。及诸分段变易因果。种种幻用。相各差别。然此幻用差别无性。常异而同。即此无性真如无差别故。遍摄一切差别之法皆入一法。即此一法所摄一切差别之法。随拈一法。亦复还摄一切诸法。故得重重无尽。无尽重重。并由此同异二相而显示也。初正释心生灭竟。

    壬、二明生灭因缘二。初明迷染因缘。二明悟净因缘。癸、初中二。初总明依心故转。二别释意及意识。子、今初

    复次生灭。因缘者。谓诸众生。依心意意识转。

    生灭虽无自性。全体真如。而真如不变随缘。举体成生灭时。于生灭中。须论因缘。方免邪因及无因过。此则第八与前七识。互为因果。唯识理成也。众生者。五蕴和合之假名也。心者。第八识也。意者。第七识也。意识者。第六识并前五识也。第八为根本依。第七方转。第七为染净依。第六方转。第六为分别依。前五方转。故云依心意及意识转也。

    子、二别释意及意识二。初释意。二释意识。丑、今初

    此义云何。以依阿赖耶识。有无明不觉起。能见能现。能取境界。分别相续。说名为意。

    谓阿赖耶识中。法尔有第七识种子。及有根本无明种子。由无始来。第七与第八识恒俱转故。第七识与恒行不共无明。定相应故。于一真如无相体上。令心心所。分体分用。分见分相。起诸取著。相似相续。皆以第七识为染污依。故说此第七识名为意也。意者依义。依第七识。方令第八受赖耶名及异熟名。方令前六成有漏义。故名染依。若第七识之人我执断。则第八识舍赖耶名。第六生空智果恒得现前。前五不起诸有漏业。若第七识之法我执断。则第八识舍异熟名。转为大圆镜智相应心品。自亦平等性智恒共相应。第六法空智果恒得现前。前五转为成事智品。故又名净依也。如释摩诃衍论。引显了契经云。种种心识虽有无量。唯末那转。无有余法。所以者何。是末那识。具足十一义。无所不作故。此之谓也。

    此意复有五种异名。一名业识。谓无明力。不觉心动。

    由第七识。恒与法痴相应。不如实知真法一故。令自与第八。无始恒转。令前六识依之得转。心实无动。由不觉故。谓之为动。动即是现行转。现行之体。即自证分。名为业相。是则一切心王心所业相。皆依第七无明而起。名为依他起性。故直名此第七为业识也。若观动心即不生灭。即得入真如门。

    二名转识。谓依动心。能见境相。

    由第七识恒行不共无明。不如实知真法一故。令诸心王心所。法尔各有能见境相。名为见分。故直名此第七为转识也。若观一切境界无是见者。则见无见相。即得入真如门。

    三名现识。谓现一切诸境界相。犹如明镜。现众色像。现识亦尔。如其五境。对至即现。无有前后。不由功力。

    由第七识不共无明。不如实知真法一故。令心心所起现行时。法尔各有所现境界。名为相分。诸心心所之体。犹如明镜。见分如光。相分如所现像。若非第七执藏之力。则第八何由幻现三界三类性境。若非第七为第六不共亲依。则第六何由遍现一切假实诸法。若非第七为前五染净共依。则前五何由如其五境。对至即现。无有前后。不由功力。故直名此第七为现识也。若观一切境界无非见者。则境无境相。即得入真如门。

    四名智识。谓分别染净诸差别法。

    由第七识不共无明。不如实知真法一故。令心心所现行转时。幻成见相二分。复由第七人我法我二见力故。自既妄执第八见分以为实我实法。成染分别。复为第六识之不共亲依。为前五识之染净依。令前六识。分别染净诸差别法。故直名此第七为智识也。若观分别及所分别。皆无自性。则智无智相。即得入真如门。

    五名相续识。谓恒作意相应不断。任持过去善恶等业。令不失坏。成熟现未苦乐等报。使无违越。已曾经事。忽然忆念。未曾经事。妄生分别。

    由第七识不共无明。不如实知真法一故。于真常中。妄见生灭。又不能知刹那不住。当体寂灭。于生灭中。妄见相续。是故念念内执第八为自我法。令其受熏持种。招异熟果。念念为外六转识依。令其忆念过去。分别未来。若非第七俱生法执为前六依。则第八识便不受前七熏。持有漏种。以无能熏之前七。即无所熏之第八故。第六识亦不忆念过去。分别未来。以无所依之七八。即无能依之第六故。故直名此第七为相续识也。如释论中。引法门契经云。第七识有殊胜力故。或时造作持藏之用。或时造作分别之依。此之谓也。若观心性刹那不住。当体寂灭。则相续无相续相。即得入真如门。

    是故三界一切。皆以〈八识〉心为自性。离〈八识〉心。则无六尘境界。何以故。一切诸法。以〈第八〉心为主。从〈第七〉妄念起。凡〈八识〉所分别。皆分别〈八识〉自心〈所变相分〉。心不见心。无相可得。是故当知。一切世间境界之相。皆依众生无明妄念而得建立。如镜中像。无体可得。唯从虚妄分别心转。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故。

    此承上文。止由第七不共无明。不如实知真法一故。内缘第八。起二我执。外为六依。令起妄念。故有世间一切依正等法。此一切法。皆是八种识心所变。即以八识心为自性。若离能变之八种识心。何有所变六尘境界可得。是则一切诸法。悉皆不离第八本识。故云以心为主。皆从第七无明幻现。故云从妄念起也。第八分别三类性境。还是第八所变相分。第七分别虚妄我法。还是第七所变相分。第六分别一切诸法。还是第六所变相分。前五分别五尘性境。还是前五所变相分。故云凡所分别。皆分别自心也。譬如有人。大张其眼。求觅己眼。终不能见。心亦如是。故云心不见心也。然眼不自见。犹有他人能见其眼。心不见心。必无他人能见其心。故云无相可得也。问。若无他人能见心者。云何说有他心智通。答。由起妄念。妄有缘影。遂令他心智者。托此为质。变相而缘。名了他心。其实缘影。即是所变相分之影。非是心体。亦非见分。心体及心见分。并无形相。决不可见。故如来云。我以佛眼。犹不能见众生之心。云何痴人。说有心相可得也。问。第七缘第八之见分。执为实我实法。是名以心缘心。岂非心见心耶。答。第七设能见第八者。应名现量。何名非量。故知一切心心所之见分。皆无形相可得。决定不可见也。夫能变之心。尚自无相可得。则所变境界。又岂有实。是故当知。一切世间境界之相皆依众生无明妄念而得建立。谓依第七不共无明。不如实知真法一故。令心心所。转成四分。则此世间一切境界。不过皆是自心心所相分。心心所体如镜。相分如镜中像。像不离镜。别无自体可得。唯从虚妄分别心转。除却诸心心所生灭之外。何尝有法自生灭耶。初释意竟。

    丑、二释意识

    言意识者。谓一切凡夫。依相续识。执我我所。种种妄取六尘境界。亦名分离识。亦名分别事识。以依见爱等熏而增长故。

    前六种识。总名了别境识。今举第六。摄前五也。但言一切凡夫者。且约迷染因缘言也。依相续识者以第七识为染净依。第七恒与第八俱转。无始不断。故名相续识也。执我我所者。第七但有俱生我执。第六依之。遍起分别俱生我及我所执也。种种妄取六尘境界者。第六或与前五俱起。名为同时意识。则取现在色声香味触之境界。名为五尘。或唯自起。名为独头意识。则取过现未来一切境界。若于梦中。则取梦中所现境界。若入禅定。则取四禅四空所有境界。皆名为法尘也。亦名分离识者。眼识但缘自所变色。乃至身识但缘自所变触。意识虽能遍缘。而不能知诸尘无性。唯是自心。故名分离识也。亦名分别事识者。六尘妄境。名之为事。不知无性之理。故名分别事识也。以依见爱等熏而增长故者。爱即六识相应种种钝使。见即第六相应种种利使。现行熏成种子。种子复起现行。故增长也。初明迷染因缘竟。

    癸、二明悟净因缘二。初总明悟有浅深。二详释浅深差别。子、今初

    无始无明熏所起识。非诸凡夫二乘智慧之所能知。解行地菩萨始学观察。法身菩萨能少分知。至究竟地。犹未知尽。唯有如来。能总明了。

    无始无明。即第七识俱生法痴。名为根本住地无明。由此无明。不如实知真法一故。所以众生从无始来。真如不变随缘。法尔有八种识。第七为能执。第八为所执。第八为所熏。前七为能熏。前七为能依。第八为所依。凡夫世智。固不能知。二乘真智。亦所不达。以如来为钝根人。但说蕴处界法。破其我执。未曾明言七八二种识故。解行地菩萨。即信成就发心之后。便名为解行地。唯识所谓资粮加行二种位也。秉大乘教。修行信心。满十千劫。方得发心。入解行地。方于藏识境界。能学观察。所谓寻思名。寻思义。寻思名义自性。寻思名义差别。皆是假有实无。唯识所现。故云。大乘菩萨。恒观意言为境也。法身菩萨能少分知者。谓通达位。真见道故。从此分分断障。分分证真如也。至究竟地犹未知尽者。谓十地满足。犹有极微细所知愚也。唯有如来能总明了者。谓穷尽心识本源。通达心识性相。无余惑也。此中谈理唯实。明位兼权者。为收一切机故。若论一乘实教。则初心便观如来藏性不变随缘。能知八识之相差别建立。又观如来藏性随缘不变。能知八识之性唯一真如。则有名字证得如来智慧。乃至究竟证得如来智慧。具如前文所明也。

    子、二详释浅深差别三。初总明义深。二别示次第。三结示二障。丑、今初

    此义云何。以其心性本来清净。无明力故。染心相现。虽有染心。而常明洁。无有改变。复以本性无分别故。虽复遍生一切境界。而无变易。

    心性。通指八识心王及诸心所之性。即是真如不变性也。无明。即指第七识相应之微细法痴。不如实知真法一也。染心相现。通指八识心王及诸心所。皆有四分依他相起也。而常明洁无有改变者。心王心所各各四分。既皆全揽真如为体。真如随缘不变。故常明洁。如金作诸器。诸器皆金也。复以本性无分别故等者。遍指心王心所所变相分。亦以心性为体。全体心性。曾无变易。决无心外之境界也。

    以不觉一法界故。不相应无明分别起。生诸染心。

    不相应无明者。正指第八识中无明种子。不与第八识现行相应也。此明虽由无始已来无明力故。法尔有此八识及诸心所各各四分。乃至一切境界。然此诸法。原无改变。原无变易。仍是一真法界。若能念念观察动心即不生灭。即得入真如门。即为证得如来智慧。特以偶尔失照不觉一法界故。则第八识中无明种子。即与前七相应。而现行分别遂起。复生诸染心也。

    如是之义。甚深难测。唯佛能知。非余所了。

    谓第八识中无明种子。只须一念不觉。便起现行而生染心。此虽等觉菩萨。未转异熟识为无垢识。尚未能尽其源。唯佛位中。既与大圆镜智相应。方能通达其性相之边底也。初总明义深竟。

    丑、二别示次第二。初正释悟净次第。二转释相应不相应义。寅、初中二。初明离染心次第。二明离不觉次第。卯、今初

    此〈不觉〉所生染心。有六种别。一执相应染。声闻缘觉及信相应地诸菩萨能远离。

    执相应染。谓我执相应之见思惑也。声闻初果。缘觉有学。信成就发心菩萨。皆能顿断见惑渐断思惑。故云能远离也。

    二不断相应染。信地菩萨勤修力。能少分离。至净心地。永尽无余。

    不断相应染者。谓第六识相应之分别法执。二乘法中所不断也。信地菩萨。即学唯心识观。正伏此执。故至欢喜地中。永尽无余。

    三分别智相应染。从具戒地。乃至具慧地。能少分离。至无相行地。方得永尽。

    分别智相应染者。谓第六识相应之俱生法执。虽是任运所起。以其不如实知真法一故。仍名分别智也。二离垢地。名具戒。六现前地。名具慧。分分渐断。名少分离。七远行地。名无相行。法空智果恒得现前。是故此染方得永尽。

    四现色不相应染。此色自在地之所除灭。

    此由无始已来。妄执依正不同。所有习气。熏在第八识中。虽不与现行转识相应俱起。而此习气种子力故。未能任运现相及土。名为现色不相应染。若入第八色自在地。则此习气永除。故能依中现正。正中现依也。

    五见心不相应染。此心自在地之所除灭。

    此由无始已来。妄执自心他心不同。所有习气。熏在第八识中。虽不与现行转识相应俱起。而此习气种子力故。未能自他互作。名为见心不相应染。若入第九心自在地。则此习气永除。故能自身入定他身起。他身入定自身起。一身入定多身起。多身入定一身起。乃至具足四辩。一音普答一切众生各别诸问难也。

    六根本业不相应染。此从菩萨究竟地。入如来地之所除灭。

    此由无始第七识之法见法爱法慢。妄执第八以为自内实法。所有习气。熏在第八识中。虽以第六法空智果恒现在前之力。不与第七现行相应俱起。而此习气种子力故。未舍异熟识名。未证一切如来究竟平等不二法身。故须从菩萨究竟地。入于金刚喻定。除灭此种。乃入如来地也。初明离染心次第竟。

    卯、二明离不觉次第

    不觉一法界者。始从信地观察地。行至净心地。能少分离。入如来地。方得永尽。

    不觉一法界者。即所谓无始无明住地根本惑也。恒与第七识相应。亦有时与第六识相应。皆所谓法痴也。由此无明。方生一切染心。前已明所生染心。离有次第。故今更明离此不觉之次第也。二乘不闻此不觉名。何况知断。故不复论。大乘始从信地。即能观察学断。故亦名观察地。虽复学断。但能渐伏。犹未能离。良以有漏闻思修慧。未能破坏彼种子故。行至初欢喜地。离第六识分别法痴。自后渐离俱生法痴。直至入如来地。方得永尽第七识中俱生法痴。以是恒行不共无明。极微细故。直至金刚喻定现在前时。乃与根本业不相应染一时俱灭也。当知渐教菩萨。但知次第离染。故须至净心地。方能少分离此无明。若顿教菩萨。从初即学观察无明无性。不须别别除染。而能生之无明。既得分分伏离。则所生之染法。亦自分分除灭。所以初发心便名为净心地。不唯永断第二不断相应染。乃至亦能除彼第四第五二种不相应染。遂能示现八相成道。得色自在。得心自在也。问。前云依不觉故。生三种相及六种相。此云以不觉故。生六种染。染之与相。为同为异。又生相时。即生染否。除染时。即除相否。答。所言相者。是所遍计之形相。体即依他。通惑业苦。所言染者。是能遍计之种现。从依他起。唯指于惑。染如捏目。相如乱华。但应除染。不须除相。又一一相。皆能起于六染。一一染。皆能成于九相。故决不可指何染即何相也。若约染除相必随除粗分别者。一执相应染即界内见思。二乘离见惑时。即除界内执名等相。及起有漏业相。圣必不造后有业故。二乘思惑尽时。即除界内智及相续执取三相。二乘入涅槃时。即除界内业系苦相。及依苦蕴所起业等三相。菩萨有二。一者智增上。舍分段生。生方便土。所除诸相。与二乘同。二者悲增上。扶习润生。不除界内智相及相续相。但除界内之执著相。仍用故业种子受生。故亦不除业系苦相。及与业等三相。但决不造新业。故无起有漏业相也。二不断相应染。即界外见惑。尽此惑已。分证法身。唯除界外第四执名等相。三分别智相应染。即界外现行思惑。尽此惑已。证无相地。除界外执著。及起无漏有功用业之相。然不除无功用业相也。四现色不相应染。即相分戏论习气。除此习已。得色自在。能现诸色。非除境界相也。五见心不相应染。即见分戏论习气。除此习已。得心自在。能现诸心。非除能见相也。六根本业不相应染。即异熟无记果报习气。除此习已。一切妄相无不除尽。证诸如来平等法身。无有彼此差别色相可得。故云。一人成佛时。法界皆为一佛之依正。譬如一室千灯。光光各遍。不可分别。而无障碍。亦无杂也。又除染及不觉已。方能显出真如相用。谓诸如来法报合身。恒自受用广大法乐。即是究竟业相。本后二智照一切法。即究竟能见相。大圆镜智相应净识。变为无漏纯净佛土。周圆无际。众宝庄严。自受用身。常依而住。如净土量。身量亦尔。诸根相好。一一无边。即究竟境界相。四智心品。无差而差。即究竟智相。尽未来际。不异不灭。即究竟相续相。大慈大悲。摄取众生。恒无厌倦。即究竟执著相。于无名相法中。施设种种希有名句文身。令诸众生得四悉益。即究竟执名等相。恒现三轮不思议化。即究竟起业相。同流九界。游戏地狱。即究竟业系苦相。又如来固能圆证究竟九相。发心已上。亦即分证九相。于修慧中。亦有相似九相。于思慧中。亦有观行九相。于闻慧中。亦有名字九相。一切众生。但有理即九相也。九相平等。无非法界。即真如体大。前之三相。即真如相大。后之六相。即真如用大。真如无分剂故。无分别故。于此诸相之中。随拈一相。无不还具体相用三大义。可以意知。不可言尽。而皆不离众生现前介尔之心。故依此心。显示摩诃衍也。初正释悟净次第竟。

    寅、二转释相应不相应义

    相应义者。心分别异。染净分别异。知相缘相同。

    心分别。谓前七心王之体。染净分别。谓相应心所之体。心王心所。皆以虚妄分别为自性故。言各异者。各起现行。各有自体也。知相同者。能缘之见分。和合似一也。缘相同者。所缘之相分。质影相似也。

    不相应义者。即心不觉。常无别异。知相缘相不同。

    即心不觉常无别异者。心。谓第八心王见分。不觉。谓染心种子。即是第八所缘相分。相见皆依自证分起。故云无别异也。知相不同者。第八现行见分。是能缘。故有知。染心种子不起现行。是不能缘。故无知也。缘相不同者。第八见分。以三类性境为所缘。染心种子。则无所缘境也。二别示次第竟。

    丑、三结示二障

    染心者。是烦恼障。能障真如根本智故。

    此总结六种染心。皆名烦恼障也。我执相应种种诸惑。皆名界内见思烦恼。能障我空真如。法执相应种种诸惑。但除法痴一种。皆名界外见思烦恼。能障法空真如。唯根本智。能证真如。既障真如。即障根本智也。

    无明者。是所知障。能障世间业自在智故。

    唯取法痴一种。名曰无明。由此法痴。于世间业不得自在。名为障彼智也。

    此义云何。以依染心。执著无量能取所取虚妄境界。违一切法平等之性。

    此释染心所以能障根本智也。一切法平等之性。即是真如。本无能所。

    一切法性。平等寂灭。无有生相。无明不觉妄与觉违。是故于一切世间种种境界差别业用。皆悉不能如实而知。

    此释无明所以能障自在智也。唯如实知。方得自在故。二明生灭因缘竟。

    壬、三辨生灭之相二。初正分别。二问答释疑。癸、今初

    复次分别心生灭相者。有二种别。一粗。谓相应心。二细。谓不相应心。

    与心相应而起。名相应心。即心心所现行。楞伽所谓相生住灭也。不与心相应起。名不相应心。即心心所种子。楞伽所谓流注生住灭也。

    粗中之粗。凡夫智境。

    粗中之粗。即第一执相应染也。本是二乘及信地菩萨之所远离。今言凡夫智境者。信地名为内凡。与二乘人同其智断。未入大乘圣位故。

    粗中之细。及细中之粗。菩萨智境。细中之细。是佛智境。〈藏中失此八字。准梁本补。〉

    粗中之细。即不断相应染。分别智相应染。细中之粗。即现色不相应染。见心不相应染。菩萨。谓净心地已上。细中之细。即根本业不相应染。唯有佛智。乃能照其源也。

    此〈粗细〉二种相。皆由无明熏习力起。然依因依缘。因是不觉。缘是妄境。因灭则缘灭。缘灭故相应心灭。因灭故不相应心灭。

    无明。单指法痴。除此皆属染心摄故。不觉。即无明法痴也。缘灭则不起现行。故相应心灭。因灭则无复种子。故不相应心灭。成如来也。问。既云因灭则缘灭。则未成佛时。无明未灭。境必未灭。境既未灭。则相应心亦不应灭。如何至无相地。便灭相应染已尽耶。答。无明有二。一与第七识俱者。佛地方尽。二与第六识俱者。又分为二。一是分别。净心地除。二是俱生。无相地除。无明分灭。则境亦分灭。境分灭故。相应心亦分灭也。又此所谓相应心灭者。但是染心现行灭耳。若无漏现行。则佛果四智。皆有二十一法相应。不更灭也。所谓不相应心灭者。但是有漏种子灭耳。若无漏种。则恒为庵摩罗识所持。尽未来际。永不灭也。初正分别竟。

    癸、二问答释疑

    问。若心灭者。云何相续。若相续者。云何言灭。

    此正欲显染心种现可灭。净心种现不灭。故设问以发起之也。

    答。实然。今言灭者。但心相灭。非心体灭。

    心相。即指染相。心体。即指染净所依非染非净之本体也。染亦依体。以违体故。但名为相。净亦有相。所谓真如相大。以顺体故。直名为体也。

    如水因风。而有动相。以风灭故。动相即灭。非水体灭。若水灭者。动相应断。以无所依〈之水则〉。无能依〈之动〉故。以水体不灭。动相相续。

    水喻心体。风喻无明。动喻心相也。

    众生亦尔。以无明力。令其心动。无明灭故。动相即灭。非心体灭。若心灭者。则众生断。以无所依。无能依故。

    无明令其心动。犹如因风起波。则八识及诸心所。皆动相也。无明灭故。染动相灭。非心体灭。如风息波灭。水体不灭。则四智相应心品皆如水也。若心灭则众生断者。如来名为无上众生。若无所依之四智心体。则无能依之假名如来故。

    以心体不灭。心动相续。

    梁云。以体不灭。心得相续。唯痴灭故。心相随灭。非心智灭。〈文〉是知但灭染相。名为不动。而四智心品。即是真如相大。恒起真如用大。仍可名为心动相续矣。然由了达无动而动。所以动无动相。不同世谛境界作用。非一切众生心意识所能思量也。初明染净生灭竟。

    大乘起信论裂网疏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