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尚有宗教家說的神創造世界,創造日月眾星,造男女,造萬物。這種說法當作神話看則可,當作宇宙人生的真理看則不可。那麼,宇宙人生的真理在佛法上到底如何解釋呢?我們先看佛經上講的‘五蘊世間’。
二、五蘊世間
一般所稱的世界或宇宙,無非是指時間上和空問上一切生滅變異現象的總和而言。在佛法上說,這些生滅變異的現象,皆受因緣的支配,所謂‘萬法因緣生,萬法因緣滅’。但宇宙萬有因緣生滅的根本,則由‘識’與‘名色’而來。也就是說,由‘主觀的能認識的識體’,與‘客觀的所認識的對象’相互交涉對待而成世界。所以佛經里常說︰‘識緣名色,名色緣識。’那麼‘名色’是什麼呢?名色就是‘五蘊’。
在佛法上說,宇宙萬有,皆由‘五蘊’因緣和合而來。五蘊者,一、色,二、受,三、想,四、行,五、識。色蘊謂之‘色’,受想行識四蘊謂之‘名’,所以五蘊又稱名色。
何謂色蘊呢?大乘五蘊論中說︰‘雲何色蘊,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大乘阿毗達磨雜集論中說︰‘問,色蘊何相?答,變現象是色相。此有二種,一、觸對變壞。二、方所示現’以上這些話都頗難了解,若用現代語言來說,色,是約有體積而佔有空間,且會變壞的東西,這與現代科學所稱的物質相似。然亦不完全相同,物質二字尚不能代表色蘊的全部意義。
色蘊中所稱四大種者,是指地水火風四物,亦是指堅濕暖動四種性。色蘊是由這四種性構造出來形形色色的事物。這其中又分兩種性質︰一是有形可指的,叫做‘觸對變壞’。如自然界之山川草木,人之耳目口鼻,人工制造之桌椅器物等皆是。這些東西,手可觸知其存在,眼可視見其形體,但因人力或其他因素,可使之變形或破壞的,這叫做觸對變壞。一是有象可尋的,叫做‘方所示現’,如方圓長短,紅黃黑白,甜酸苦辣等,及其他許多抽象的觀念。也就是說,我們將各種印象所加的名稱,就叫方所示現。
其次說受,想,行三蘊。
受蘊,為領納義,即領略境界而受納于心的,是有情—宇宙間有情識的眾生的情緒作用。如領納而適合自己身心的,即引起樂受,不合的即引起苦受,此約相當于心理學上所指的感情。
想蘊︰是取象義,即認識境界時,攝取境象而現為心象,而構成概念,此約相當于心理學上所稱的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