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持名念佛
淨土法門,是以信、願、行三者為修持的條件。信、願已如前述,行持方法卻有種種的不同,如持名、觀想、觀像、實相等,一一行成,都能往生淨土,而其中收機最廣,下手最易的,首推持名一法。
持名者,即是持‘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發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心口合一,念念不忘的念下去。
‘南無’二字是梵音,義為敬禮或皈依。阿彌陀義為無量光及無量壽。阿彌陀佛,就是西方極樂世界的教主。阿彌陀佛曾發過大願說︰十方國土的眾生,若願往生他的國土,只要持念他的名號,此人臨命終時,他即與諸菩薩眾前來接引。這就是念佛求生西方的根據。
世間眾生,皆具有與佛相等的佛性,只因背覺合塵,迷昧真性,因而妄起識心,迷惑五欲六塵,無以遏止。持名念佛,是將一句阿彌陀佛名號,系在心頭,行起坐臥,念念不忘,以肅清心中的妄念,而顯露出佛性的德能。此外再廣行六度,利世濟人,如此便與阿彌陀佛接引眾生的宿願兩相呼應,這樣臨命終時,決定可以往生阿彌陀佛極樂淨土。
持名念佛,在行持上,有定課念與散念;在方法上,有高聲念、默念、金剛念、記十念等多種,分別介紹如下︰
一、定課念︰定課念者,是將念佛一事,定為每日的功課,定的時間,多在早晚二時。亦有定出日誦佛號若干聲(自數千聲至數萬聲),不足不止者,我們初學佛的人,各有公務或工作纏身,日課佛號數萬聲,事實上無法做到。但如果把日課定為朝暮二時,每次念佛千聲,五百聲,或至于十念(十念法見後詳述),只要持之以恆,始終不懈,也必有成就。
二、散念︰定課之外,時時刻刻,行住坐臥,只要不是集中精神做其他工作的時候,皆可將阿彌陀佛四字系在心頭,默默的念下去,念佛的功用,在于薰習我們的心識,我們果能時時念佛,久而久之,自可妄念不起,正念分明了。
其次,在念佛的方法上,分為︰
一、高聲念︰聲音發之于心,出之于口,入之于耳。聲音洪大,字字分明,這種方法好處在全神貫注,可對治昏沉懈怠,然稍有耗氣喑啞之弊,故不能持久。
二、默念︰默念時只有唇動,並不出聲。雖然不出聲,而‘南無阿彌陀佛’六字,在念佛人的心中仍然字字分明。這樣念念不停,正念相續,便于日常工作中,及隨時隨地默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