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修習佛法定慧中的錯誤和歧路一
    第七章修習佛法定慧中的錯誤和歧路一

    佛說︰“一切眾生靈妙光明的自性本覺真心,本來是圓滿的。與十方諸佛,無二無別。眾生們因為迷此真理,才有變相作用的妄心,發生痴迷與貪愛。生了痴愛以後,就普遍地遮障了自性本覺的光明。于是自性真空,迷妄變化不息,形成世界萬有形形色色種種的存在。所以這十方世界之內,所有物質和精神的存在,凡是未得到無漏果的人,都是痴迷于頑固性的妄想而生存成長。應當知道︰《虛空生汝心內,(自性本覺的真心)猶如片雲點太清里,況諸世界在虛空耶!》如果有一個人能夠證悟到真心自性,返還自性本無之體,這十方虛空,就完全銷殞。所謂虛空粉碎,大地平沉。只因一切凡夫智慧昏暗,所以覺不到它變遷的跡象。如果是已經證得果位的大菩薩、阿羅漢等,彼此心精相通,當處湛然清淨。其他鬼神魔精怪之流,自然會感覺不安,便要向你擾亂不休。

    “他們雖然震怒,向你擾亂,但是他們在塵勞煩惱里,你若能住靈明妙覺的自性寂照中,好像《如風吹光,如刀斷水,了不相觸。汝如沸湯,彼如堅冰。暖氣漸鄰,不日銷殞。》他們雖然依靠神通之力,等于外客想來喧賓奪主,是否能夠成就破亂,全在你心中的五陰主人。如果自己心中著迷,不能自主,外來的客邪,就得到方便了。若是能夠在禪定境界中,當下不迷,即使群魔亂舞,也就無奈你何。否則,就會為之迷惑,墮入魔道,以形神俱滅,無可哀救。“(以下說明修習禪定的功用過程中,精神發生心理生理的變化,自己誤認為已經得道,著于幻覺錯覺的魔境,吾佛慈悲,故一一加以分析。)色陰區宇--生理與心理互變範疇的魔境

    佛說︰“在禪定靜慮的當中,消滅一切雜念。如果雜念真能舍離無存,一切精明了然,動中靜中,自然都不變移。憶念妄念,還是一樣。當你停留在這種禪定的境界上,正像一個開著眼的人,處在很幽暗的房間里。雖然自性心精靈妙清淨,但是真心還未發生光明。這種境界,名為色陰區宇。如果像開眼去看晴明,十方洞開無遮,再也沒有幽暗的存在,就名為色陰盡。這個人就能夠超越劫濁。可是若仔細觀察這種來由,還是因為堅固為它的根本作用。(以下列舉色陰區宇的十項魔境,佛都說︰“並非已經得證聖道,如果心里不認為是證聖境,那是很好的境界。假使認為這證得聖境,就會落于群邪。)

    (1)在色陰區宇里,精誠研究它的玄妙靈明。覺得自己這個四大之身,忽然脫離羈絆似的。頃刻之間,身體能夠脫離障礙,優游自在。這是精明流溢到眼前的境界。只是功用的現象。暫時得到如此,不可以執著為是。

    (2)又因為此心精誠研究它的玄妙靈明,可以徹見身內的一切。自己竟能在身體的內部,撿拾出蟯蛔等蟲。可是自身仍舊安然無恙,也不會受到傷毀。這是精明流溢到身體上去,只是精誠專一修行所致。暫時得到如此,不可以執著為是。

    (3)又因為此心向內外精誠研究,那時候的魂魄意志和精神,除了還把握住有這個身體以外,其余的地方,都可以互相涉入,而且還可以互為賓主。這時,忽然听到空中說法的聲音,或者听到十方虛空中,同時有人在演講奧妙的至理。這是精神魂魄互相分離,卻與別的精神魂魄互相和合的作用,也可以成就一種善根。暫時得到如此,不可以執著為是。

    (4)又因為此心的澄清皎潔,發露出自心的光明。看見了十方世界,都變成紫金色的光明。一切物件,都化為佛身,或者在那個時候,忽然看到毗盧遮那佛踞坐在天空中的光台上面。還有千佛圍繞著,虛空中的無數國土和蓮花,都同時出現。這是心魂靈悟,引發平時聞听所習染的境界。因為自心光明的發起,照到一切世界。暫時得到如此,不可以執著為是。

    (5)又因為此心精誠研究它的靈明虛妙,一直不停地在起觀察作用。過分地抑制按捺,想要降伏妄念,自然會引起超越制止作用的相反力量。于是,忽然之間,看見十方的虛空,同時都變成七寶或百寶的光色,青黃赤白,各自顯現,彼此不相障礙。這是抑制按捺的功力太過于用力所致的現象。暫時得到如此,不可以執著為是。

    (6)又此心研究到澄清透澈的境界,自心的精光,再不散亂妄動。在夜半暗室之中,猶如白天一樣,忽然可以看見種種的物象。而且暗室中的東西,依舊照樣存在。這是此心功用細密所致。使能見的功能澄清,可以使它洞見幽暗中的現象。暫時得到如此,不可以執著為是。

    (7)又因為此心契合圓通,與虛無相融化,覺得四肢同于草木一樣,就用火燒刀斫,也沒有感覺。用火燒他的身體,不能著熱,用刀割他的肢肉,猶如削劈木頭。這是生理本能的物理塵性的並合,排除了四大(地、水、火、風)的種性。一直趨向而入于純一的現象。暫時得到如此,不可以執著為是。

    (8)又因為此心力求成就清淨之果,淨心的功力達到極點,忽然看見十方大地山河,都變成了佛國。並且具足七寶,各色的光明又遍滿虛空之間。同時又看見無數的佛,遍滿在虛空之間,都有非常華麗的樓殿。而且下見地獄,上觀開堂,都沒有障礙。這是平常欣慕佛國勝景,厭惡人間濁世的思想所凝結。日累月積,凝想久了,精神就變化成功這種現象。暫時得到如此,不可以執著為是。

    (9)又因為此心研究至于深遠之極,忽然在夜半,可以看見遠方的市井街巷,或者親族眷屬等人。甚之,還可以听到他們的說話。這是用功急切,迫逼此心太過,使令心神飛出,所以不受障礙遠隔,也能夠看見一切。暫時得到如此,不可以執著為是。

    (10)又因為此心研究到精細之極,看見善知識的形體變移不定,剎那之間,無端有種種遷改。這邪心含受了魑魅,或者是遭遇天魔入于心腹。甚之,會無端說法,通達一切妙義。自己若不認做已經證得聖心,這種魔事,就會漸漸銷歇,不可以執著為是。

    “以上所說的這十種禪定中的境界現象,都是色陰的生理與心理,和物理的交感互變,所以顯現這種情形。因為眾生迷頑無知,不自加忖量,遇到這種現象,就迷不自識,自己說是已經躋登聖人的地位。于是便成為大妄語,結果墮于無間地獄。當我滅度以後,你們應當依我所教,在末法時期中,宣揚其中義理。莫使天魔得其方便,保護扶持一般修學的人,得成無上大道。“受陰區宇--感覺變幻範疇的魔境

    佛說︰“在修止觀、禪定的止定境界中,色陰已盡者。身心的物理互變淨盡了,就見到一切佛心,宛如明鏡當中,顯現出影像,如像似有所得而未能生起作用。猶如睡夢中被魔魘的人,手足宛然存在,見聞之性了不迷惑。只是些以被客邪所魘觸面不能動。這種境界,名為受陰區宇。例如被魔魘的人,如果魘力消歇,其以就可離身,可以返觀其面,來往去住自由,再元留礙之處,就名為受陰盡。這個人就可以超越見濁。可是若仔細觀察這種來由,還是因為妄想虛明為它的根本作用。

    (1)在這種禪定境界中的人,得到大光明的照耀,其以有所發明。因為內以抑制過分,就在這境界上,發起無窮的悲以,乃到看見了蠢動蚊虻,都猶如自己的赤子,心里發生憐憫,不覺淚流。這是功用摧抑過度。悟則無咎,並非真正證得聖果。只要覺了不迷,久之自會銷歇。如果見解上,認為這便是已經得道的聖人境界,就有悲魔入其心腑,見人就悲,啼泣無限,從此就失于正受而致淪墜。

    (2)又在禪定中的人,自見色陰銷盡,受陰明白。勝相現前,感激過分。忽然在這蹭,生起無限的勇氣,其心猛利無比,志齊諸佛,認為三大阿僧只劫,自己已經在一念之間,就能真如超越。這種境界,名為功用陵越,草率過分。悟則無咎。就可明白這種境界,並非真正證得聖果。只要覺了不迷,久久自會銷歇。如果見解上,認為這便是已經得道的聖人境界,就有狂魔入其心腑,見人就夸,我慢無比。其心乃至上不見佛,下不見人,從此就失去正受,而致淪墜。

    (3)又在禪定中的人,自見色陰銷盡,受陰明白。前進得不到新的證驗,退後又遺失了原來已經得到的境界。以致智力日益衰微,而墮入不進不退的中隳之地,再無新的見地,心中忽然發生一種大枯竭的境界。在一切時,沉憶不散,自己竟認為這就是勤精進的現象。這種境界,名為修心無慧而自失其心。悟則無咎,就可明白那並非真正證得聖果。如果見解上,認為這便是已經得道的聖人境界,就有憶魔入其心腑,時刻撮緊此心,懸在一處,從此失于正受而致淪墜。

    (4)又在禪定中的人,自見色陰銷盡,受陰明白,慧解過于定力,因此失于猛利,落在智者過之之病。以駕陵一切好勝的個性,懷在心中。疑心自已就是報身佛。因此就得少為足。這種境界,名為用心修行,而亡失恆常反省審察之過。溺于少得的知見,就自命為究竟。悟則無咎,就可明白那並非真正證得聖果。如果見解上,認為這便是已經得道的聖人境界,就有下劣易知足魔入其心腑,見人自言,我已證得無上第五義諦,從此失于正受而致淪墜。

    (5)又在禪定中的人,自見色陰銷盡,受陰明白,新的證驗未能獲得,從前的心得又已亡失,歷覽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三際,自己就發生求道多艱難阻的想法。心上忽然發生無盡憂愁,如坐鐵床,如飲毒藥,心不欲活,常求他人令害其命,以便早得解脫。這種境界,名為失卻修行方便對治的法門。悟則無咎,就可明白那並非真正證得聖果。如果見解,上認為這便是已經得道的聖人境界,就有一分常憂愁魔入其心腑,手執刀劍,自割其肉,喜歡舍斷自己的壽命。或者常懷憂愁,走入山林,不耐見人,從此失卻正受而致淪墜。

    (6)又在禪定中的人,自見色陰銷盡,受陰明白。處在清淨的境界中,此心得到安隱以後,忽然自有無限的喜悅產生。心中以歡悅,不能自止。這咱境界,名為在輕安境中,卻無智慧以自禁。悟則無咎,就可明白那並非真正證得聖果。如果見解上,認為這便是已經得道的聖人境界,就有一分好喜樂魔入其心腑,見人就笑,在衢路旁自歌自舞,自謂已經證得無礙解脫,從此失去正受而致淪墜。

    (7)又在禪定中的人,自見色陰銷盡,受陰明白。自謂菩提道業,已經滿足,無端生起大我慢。(謂我已成佛)這樣乃至生起慢與過慢,(謂自計自己勝于一切。)或增上慢,(稍見其理,即未得言得,未證言證。)或卑劣慢。(對有道的賢者前,卻自甘卑劣,不肯去求學上進。)這些慢心,同時發起,對于十方如來,卻加輕視。更何況下位聲聞緣覺之流。這種境界,雖略有殊勝的見地,但又無智慧可以自救。悟則無咎,就可明白那並非真正證得聖果。如果見解上,認為這便是已經得道的聖人境界,就有一分大我慢魔入其心腑,不禮塔廟,摧毀經像。向他人說︰“這些都是泥塑木雕,或者金銅打造的偶像。只有此現在的肉身,方是常住的真佛。為什麼不崇拜自己,卻來崇敬土木之流,實在是一大顛倒等雲雲。有些人也深信其言,也跟著他毀碎佛像,埋棄地下。因此使一般眾生,自取疑誤,入于無間地獄,從此失于正受而致淪墜。

    (8)又在禪定中的人,自見色陰銷盡,受陰明白。在一靈不昧的精明境界當中,圓滿地悟到真理,得到一切大隨順的感覺。其心就忽然生起無量的輕安,自言已經成聖,得到了大自在了。這種境界,名為因慧解而獲得輕清。悟則無咎,就明白那並非真正證得聖果。如果見解上,認為這便是已經得道的聖人境界,就有好輕清魔入其心腑。自謂已經滿足,更不再求進步。這些人多做無聞的比丘,自誤誤人,因此隨入無間地獄,從此失于正受而致淪墜。

    (9)又在禪定中的人,自見色陰銷盡,受陰明白。在明悟的境界中,得悟虛明之性。就在悟中歸向永滅,認為世間根本沒有因果作用的存在。一直認為什麼都空了,就是最高的成就。因此空心現前,內心生出斷滅的見解。悟則無咎,可明白那並非真正證得聖果。如果見解上,認為這便是已經得道的聖人境界。就有空魔入其心腑,反而毀謗持戒的人,稱他們為小乘。自謂是修菩薩道的人,只要悟到了空就是了。在空的蹭,有什麼戒可持,又有什麼叫做犯戒呢?這種人就經常在信仰他人家,飲酒啖肉,廣行淫穢。因為魔力的緣故,震懾住信仰他的人們,對他不生懷疑毀謗的心。如此鬼心久入,或者自吃屎尿,也會同酒肉一樣。認為同樣都是空的,又何必有香臭之別。破了佛所教導的戒律和威儀,引致他人入于罪行,從此失于正受而致淪墜。

    (10)又在禪定中的人,自見色陰銷盡,受陰明白。嘗到虛明的感覺,深入身心骨髓之間。他的內心忽有無限的愛念生起。愛極發狂,便成為貪戀淫欲。這種境界,名為定境安順入心,缺乏智慧的行持,誤入于一切欲念之中。悟則無咎,就可明白那並非真正證得聖果。如果見解上,認為這便是已經得道和聖人境界,就會有貪欲之魔入其心腑,便一向說貪欲就菩提大道,不修欲事反不能成功無上正道。于是教化一般人們,平等行欲。能多行淫欲者,就名為修持正法的王子。他們因為受神鬼之力的支持,所以在末世之中能夠攝收凡愚等人,多至百千萬眾,等到魔心生厭,離開了他的身體,魔境中的威德一日喪失,就身陷國法王難。這樣去疑誤眾生,必入無間地獄,從此失于正受而致淪墜。

    “以上所十種禪定中的境界現象,都是受陰的感覺作用。用心太過,與外魔的交感互變,所以顯現這種情形。因為眾生迷頑無知,不自加忖量,遇到這種現象,就迷不自識,自稱已經躋登聖人的地位。實在都是大妄語,結果墮于無間地獄。當我滅度以後,你們也應當依我所教,在末法時期中,宣揚其中義理,使一切眾生,都能明白這種道理。莫使天魔得其方便。保護扶持一般修學的人,使其得成無上大道。“想陰區宇--想念中精神幻覺範疇的魔境

    佛說︰“在修止觀、禪定境界中,受陰已盡者,雖然沒有達到煩惱漏盡的果位,而此心可以離開形體以外。猶如飛鳥出籠,頓時已能由此凡夫肉體之身,剎那之間,上歷菩薩道六十聖位的階梯。得成意生身,隨往他方,一切無礙。譬如在熟睡中說夢話的人,雖然他對于其他一切並無知覺,但是他說的話,卻是音韻清晰可辨,使在旁不睡的人,都能懂得他的語意。(換詞言之︰即使不利用這個肉質形體機能,也能夠做到想象中所要做到的事情。)這種境界名為想陰區宇。如果妄自起心動念的妄心淨盡了,乃至輕微飄忽的浮想也消除了,自性本覺的光明,就會自然顯現。猶如久受沉埋的明鏡,一時之間,去掉塵垢一般。視一切眾生死生始終來去之跡,都如明鏡似的了然圓照。這種境界,名為想陰已盡,這個人就能超越煩惱濁。可是若仔細觀察這種來由,還是以粗浮妄想為其根本,使身心內外發起融通自在的作用。

    (1)當受陰已很清虛靈妙,再不至于被感覺所惑而遭受邪慮,在明朗而圓融的定境中,如果心里貪愛圓明的境界,使精微的思想更為敏銳,借以貪求善巧方便,那時天魔就候得其便,飛精附人。自己不知不覺之間,口說經法,而且並不覺得為魔所著,反自說已經得達無上涅磐(自性圓寂)之境,就到一般有此同好的人那里,敷座說法。他的形體,由別人看來,在頃刻之間,有時會變為出家比丘的形狀,有時變為天主,或者婦女,或者出家的比丘尼等。有時他身臥暗室之中,會放出光明。一般愚昧無知的人,就迷信他是菩薩化身,至誠地想信他的教化。他搖蕩了人心,破壞了佛所教的戒律和威儀,暗中實行貪欲之事。口中又好說些災祥禍福變異的事實,或者說某佛在某處出世,或說世界的劫數到了,某時某地要有刀兵戰禍的災難。以種種聳人听聞的危言,使人自相恐怖,致使他們的家財,無故耗散完了。這種境界,是被年老成魔的怪鬼所惱亂。等到魔心滿足討厭了,就離開了他的身體。他自己與弟子們,都會陷于國法王難。所以你先知先覺,便不致墮入輪回。倘若迷惑不知,便會隨之墮在無間地獄。

    (2)當受陰已很清虛靈妙,再不至于被感覺所惑而遭受邪慮。在明朗而圓融的定境中,如果心里貪求游歷,那時天魔就候得其便,飛精附人。自己不知不覺間,宣說經法,而且並不覺得為魔所著。反自說已經得達無上涅磐之境,就到一般有此同好的人那里,敷座說法。他自己的形體不變,而听他說法的人,會忽然看見自身坐在寶色的蓮花上面,覺得自己整體化為紫金光團一樣。一般在卒听法的人,也都是如此,得到平常所未曾有的經驗。那些愚昧無知的人,就迷信也是菩薩化身。淫逸其心,破佛律儀,暗地里實行貪欲的事。而又好說諸佛應化等事跡。指出某處某人,就是某佛化身來的,某人就是某菩薩化生人間。于是使見到他們的人,就從內心發生虔誠的信仰,漸使邪見秘密興起,消滅了佛性的種子。這種境界,是被年老成魔的魃鬼所惱亂。等到魔心滿足討厭了,就離開了他的身體。他自己和弟子們,都會陷于國法王難。所以你應當先知先覺,才不致墮入輪回。倘若迷惑不知,便會隨之墮入無間地獄。

    (3)當受陰已很清虛靈妙,再不至于被感覺所惑而遭受邪慮。在明朗而圓融的定境中,如果心里愛著綿密的妙境,殫精竭力,去澄清他的精思,貪求契合于佛心或菩薩境界中的妙用,那時天魔就候得其便,飛精附人。自己不知不覺間,宣說經法,而且並不覺得為魔所著,反自說已經得達涅磐之境,就到一般有此同好的人那里,敷座說法。他自己的形體和听他說法的人們,在外表上都沒有什麼兩樣。但使一般來听他說法的人,還未聞听他的說法以前,心里就自有的悟似的。念念之間,密密移易。或者得宿命通,知道自己前生的事情。或得他心通,知道別人心里所想的事情。或看見地獄的現象。或知道人間好惡等事情,或口里出言便成為絕妙的詩詞偈語。或自會涌出一部很好而有道理的經文。大家都各自歡喜,覺得是從來所未曾有。一般愚昧無知的人,就迷信他是菩薩化身,生起迷戀他的心理。破壞了佛的戒律和威儀,暗中實行貪欲的事。口里好說佛有大小之別。某佛是先佛,某佛是後佛。其中還有真佛假,男佛女佛的分別。又說菩薩也是如此的。使見了他的人,拋棄了本心,跟著入于邪悟的境界里去。這種境界,是被年老成魔的魅鬼所惱亂。等到魔心滿足討厭了,就離開了他的身體。他自己和弟子們,都會陷于國法王難。所以你應當先知先覺,才不致墮入輪回。倘若迷惑不知,便會隨之墮入無間地獄。

    (4)當受陰已很清虛靈妙,再不至于被感覺所惑而遭受邪慮。在明朗而圓融的定境中,如果心里愛想追究萬物的根本的知識,深深觀察萬物的變化性能的究竟原因,自心精明開爽,貪求辨別和分析,那時天魔就候得其便,飛精附人。自己不知不覺之間,口說經法,而且不覺得為魔所著,反自說已經得達無上涅磐之境,就到一般有此同好的人那里,敷座說法。他的身體自然地具有一種神秘的威力,可以摧伏一般來求法的人。他們雖然還沒有听到什麼,卻自然地就心里佩服他。他們認為佛法所說的涅磐、菩提、法身,就在我們的肉身上。父父子子,歷代相生不絕,就法身常住不絕了。並且指稱現在的世界,就是佛國。另外並沒有別的淨土,也別無光明相好金色佛身。于是使一般接受想信的人,亡失了以先的信心,竭其身命去歸依他,覺得是從來所未曾有。一般愚昧無知的人,就迷信他是菩薩化身,研究追尋他的心意所喜。破壞了佛所教的戒律和威儀,暗中實行貪欲之事。口里好說眼耳鼻舌等,都是淨土。男女的兩根,就是菩提涅磐的真實所在。他們一般無智慧的人,就想信這些謬論。這種境界,是被年老成魔的蠱毒魔勝惡鬼所惱亂。等到魔心滿足討厭了,就離開了他的身體。他自己和弟子們,都會陷于國法王難。所以你應當先知先覺,才不致墮入輪回。倘若迷惑不知,便會隨之墮入無間地獄。

    (5)當受陰已很清虛靈妙,再不至于被感覺所惑而遭受邪慮。在明朗而圓融的定境中,如果心里愛好預知與遙遠的感應之妙,精細去周流研究,貪求冥感作用。那時天魔就候得其便,飛精附人。自己不知不覺間,口說經法。而且並不覺得為魔所著,反自說已經得證無上涅磐之境,就到一般有此同好的人那里,敷座說法。他能夠使一般听眾,暫看見他的身體猶如百千歲以上的人。心里就生出愛慕之念,不能舍離。自己願意獻身為其奴僕,諸般供養,不覺疲勞。並且會使其在座的各人心里,覺得他就是前生的先師,本來就是他的善知識。特別生出一種法愛,如膠如漆黏著不舍,覺得是從來所未曾有的。一般愚昧無知的人,就迷信他是菩薩化身去親近他。破壞了佛所教的戒律和威儀,暗中實行貪欲之事。他的口里好說我在前世,在某一年中,先度某某人。某某人又是我的妻妾或兄弟,所以我今世再來度他。現在與你相隨不舍,回到某世界去供養某佛。或者說另外有一個大光明天,佛就住在那里。一切如來也長期在那里休息。一般無知的人,相信他這種虛誑之言,就遺失了自己本心。這種境界,是被年老成魔的癘鬼所惱亂。等到魔心滿足討厭了,就離開了他的身體。他自己和弟子們,都會陷于國法王難。所以你應當先知先覺,才不致墮入輪回。倘若迷惑不知,便會隨之墮入無間地獄。

    (6)當受陰已很清虛靈妙,再不至于被感覺所惑而遭受邪慮。在明朗而圓融的定境中,如果貪愛知見,勤苦研究尋求宿命的來源,那時候天魔便候得其便,飛精附人。自己不知不覺間,口說經法。而且並不覺得為魔所著,反自說已經證得無上涅磐之境。就到一般有此同好的人那里,告訴某一俱說︰你現在雖然還沒有死,但是已經變了畜生。同時又命令另一個人,在他的後面,憑空地可以踏住他的尾巴,前面這個人果然就站不起來了。于是大家都自然而然會衷心敬仰他。或者有人偶然在心里起了一個心念,他當下就會知道他的意思。他們除了在佛所說的戒律和威儀以外,卻更加多做許多難能的苦行。誹謗出家的比丘,罵詈他徒眾。揭發別人的陰私,不避任何譏嫌。口里好說還未發生的禍福事情。到時果然如其所說,毫厘不差。這是被年老成魔的大力鬼所惱亂。等到魔心滿足討厭了,就離開了他的身體。他自己和弟子們,都會陷于國法王難。所以你應當先知先覺,才不致墮入輪回。倘若迷惑不知,便會隨之墮入無間地獄。

    (7)當受陰已很清虛靈妙,再不至于被感覺所惑而遭受邪慮。在明朗而圓融的定境中,如果心里愛求更深的定境,嚴格克制自已,辛勤求道,喜歡住在陰寂的地方,貪求靜謐的境界,那時天魔就候得其便,飛精附人。自己不知不覺之間,口說經法,而且不覺得為魔所著,反自說已經得達無上涅磐之境,就到一般有此同好的人那里,敷座說法。在他說法的地方,會忽然無端的得到大寶珠。或者在那時候,魔鬼變化成一個畜生,口里餃著寶珠,摻雜著其他珍寶或簡冊符牘等奇珍異物。先將這些東西授予他們,後來再附著在他身上。或者誘惑一般听眾,令其藏在地下,果然看見地下明月珠在照耀著。使這些听眾們,覺得是從來所沒有的奇跡。他們多服食藥草,平常不大肯吃常人們的好飲食,或者每天只吃一麻一麥,可是他的身體,還很強壯。這些現象,都因為是魔力所支持而形成的。他誹謗出家的比丘,隨意罵詈徒眾,不避任何譏嫌。口里好說各地的礦藏所在,乃至十方得道聖賢潛跡的地方。如果跟著他去看,往往也會看見些奇異的人在那里。這是被年老成魔的山林土地城隍山岳鬼神等所惱亂。或者宣講淫穢之行,破了佛的戒律,與一般跟他學習的人,暗中實行五欲的事情。或者也能很精進地修道,完全吃食草木,做事沒有定則。等到魔心滿足討厭了,就離開了他的身體。他自己和弟子們,都會陷于國法王難。所以你應當先知先覺,才不致墮入輪回。倘若迷惑不知,便會隨之墮入無間地獄。

    (8)當受陰已很清虛靈妙,再不至于被感覺所惑而遭受邪慮。在明朗而圓融的定境中,如果心里愛求神通的種種變化,而研究變化之元,貪求神力,那時天魔就候得其便,飛精附人。自己不知不覺之間,口說經法,而且不覺得為魔所著,反自說已經得達無上涅磐之境,就到一般有此同好的人那里,敷座說法。他或者拿著火把,用手撮弄,將火光分放于在聲听眾們的頭上。這些听眾們的頭頂火光,都會自長數尺,可是既不覺得熱得難受,也不會焚燒到身上,他或者在水面上行走,如履平地,或坐在空中,安然不動。或鑽入瓶內,或住在囊中,乃至隔著窗戶與牆垣,都可自由出入而沒有障礙。只有對于兵器,還不能自在不怕。自說已經是佛,身著普通人的衣裳,接受出家比丘的禮拜。誹謗禪靜和戒律,隨意罵詈徒眾。揭發他人陰私,不避任何譏嫌。口常說神通自在,或者也可使人們旁見佛國。這些都是被鬼力所迷惑著的人,其事並不真實。他們贊嘆行淫,並不要你戒掉粗穢的行為。而且把猥褻的事,作為傳法之用。這是天地間大力的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或是一切草木等的積劫精魅,或是龍魅,或是壽終之仙,復活成魅。或者仙壽將終,自己計算將應死亡,他的形體不化,被其他精怪所附,年老成魔,來惱亂這些人。等到魔心滿足討厭了,就離開了他的身體。他自己和弟子們,都會陷于國法王難。所以你應當先知先覺,才不致墮入輪回。倘若迷惑不知,便會隨之墮入無間地獄。

    (9)當受陰已很清虛靈妙,再不至于被感覺所惑而遭受邪慮。在明朗而圓融的定境中,如果心里愛著寂滅,研究變化之性,貪求入于寂滅深空的定境,那時天魔就候得其便,飛精附人。自己不知不覺之間,口說經法,而且不覺得為魔所著,反自說已經得達無上涅磐之境,就到一般有此同好的人那里,敷座說法。在大眾之中,他的形體忽然空了,大家都不能看見他,再從虛空里,突然現出。如此存沒可以自在。有時或顯現出他的身體,空空洞洞的猶如琉璃一樣。或者垂下他的手足,發出一種旃檀的香氣。或者他大小便,猶如厚石蜜一般。他誹毀一切戒律,輕賤一般出家人。口里常說無因無果,一死就永遠寂滅。根本沒有轉世後身的事,更沒有什麼凡夫與聖賢之分。他雖然得到空寂的功力,而仍然在暗中實行貪欲。並且使一般接受了他共同行欲的人,也能夠得到空心的感覺和享受,撥置因果的道理。這是日蝕月蝕的時候,或是植物中的金玉芝草,或是動物中的麟鳳龜鶴,偶然得到日月的天然精氣,經過千萬年而不死,變化成為精靈,存在于人世之間,年老成魔,來惱亂這些人。等到魔心滿足討厭了,就離開了他的身體。他自己和弟子們,都會陷于國法王難。所以你應當先知先覺,才不致墮入輪回。倘若迷惑不知,便會隨之墮入無間地獄。

    (10)當受陰已很清虛靈妙,再不至于被感覺所惑而遭受邪慮。在明朗而圓融的定境中,如果心里愛求長壽,辛苦研究,貪求長生永歲之道,想避免轉世的分段生死,希望從變易生死中,使細微的壽命之相常住,那時天魔就候得其便,飛精附人。自己不知不覺之間,口說經法,而且不覺得為魔所著,反自說已經得達無上涅磐之境,就到一般有此同好的人那里,敷座說法。他好說在各方世界,可以往返無阻。或者經歷萬里,瞬息之間,便再轉來。而且果然在那邊足資征信的東西。或者在一個地方,一間屋里,幾步之內,要人東邊走到西邊,你就是拼命快走,經年累月也不能走到。因此使人心里發生信仰,疑心他是真佛在前。他口里常說︰十方眾生,都是我的孩子。我出生一切佛,我出生這個世界。我是最初的元佛。我的出世,是自然而來,並不是靠修行而得到的。這是住世的自在天魔,使令他的眷屬,如遮文茶(奴神、嫉妒女)以及四天王所管屬的毗舍童子(啖精氣鬼神)等,候得尚未發心的人們利用他虛明清淨,盜食他的精氣。或者不因師教,使修行人自己可以親見虛空中有佛現身,與他說法。自稱為持有如金剛堅固的長生不死之術,可不到一年,就會使他肝腦枯竭。只听他口里自言自語,不知說些什麼。旁人听起來,好像與妖魅對話。這個被魔魅的人,自己根本不知道原因,多半會陷于國法王難,而且不等遭到刑戮,就先已干死。如此被魔所困惱,以至于殂殞。你應當先知先覺,才不致墮入輪回。倘若迷惑不知,便會隨之墮入無間地獄。

    “以上所說的十種魔,時當未世的時候,在我的佛法中,出家修道。或附在人身上,或自己現形,都說已成正遍知覺。贊嘆淫欲,破了佛所教的和威儀。先由魔師與魔弟子們,以淫欲為修持的方法,彼此相傳。都被這些邪精之類,魅惑了他的心腑。近則九生,多至百世,使令一般真實跟他修行的人,都成為他的魔眷。等到命終之後,心為魔民。更喪失了正遍知,墮入無間地獄。你現在不須要先取寂滅,即使得到無學的果位,也應當發願留住世間,入于末法之中,發起大慈大悲之心,救度一般具有正心的深信眾生。使他們不要著魔,而能得到正知見。我現在已經度你跳出生死。你應當依我所教,才是報佛之恩。這十種禪定中的境界現象,都是想陰的欲求太過,與外魔的交感互變,所以顯現這種情形。因為眾生迷頑無知,不自加忖量,遇到這種現象,就迷不自識。反說已經躋登聖人的地位,實在是大妄語,結果墮于無間地獄。當我滅度以後,要把這種道理,傳示于末法時期。普遍地使大家開悟其中義理,莫使天魔得其方便。保護扶持一般修學的人,使其得成無上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