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菩薩戒要義四十三輕戒 十一戒-二十戒
    11、掉動嬉戲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為掉所動心不寂靜不樂寂靜。高聲嬉戲嘩紛聒。輕躁騰躍望他歡笑。如此諸緣。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忘念起。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為除遣生起樂欲。廣說如前。若欲方便解他所生嫌恨令息。若欲遣他所生愁惱若他性好如上諸事。方便攝受敬慎將護。隨彼而轉。若他有情猜阻菩薩。內懷嫌恨惡謀憎背。外現歡顏表內清淨。如是一切皆無違犯。

    作為菩薩,如果心不寂靜,行為輕浮,喜歡嬉戲喧鬧,唱歌跳舞,也是有染違犯,因為這都是屬于放逸的行為。

    如果是一時疏忽,比如在某種環境下,听到音樂就不由自主地隨之唱起來,則屬于非染違犯。

    還有一些情況是屬于無違犯︰或是從慈悲心出發,看到別人苦惱時,“欲遣他所生愁惱”,為對方唱一唱,使其開懷,就不會犯戒,因為這是以慈悲心而不是煩惱心唱出來的,目的是為了憐憫和利益眾生。或是為了度化眾生的方便,“若他性好如上諸事,方便攝受,敬慎將護,隨彼而轉”,菩薩知道對方喜歡唱歌,為了使他和自己有緣,投其所好,在這一前提下,逐步引導對方契入佛法。

    12、倒說菩薩法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起如是見立如是論。菩薩不應忻樂涅盤。應于涅盤而生厭背。于諸煩惱及隨煩惱。不應怖畏而求斷滅。不應一向心生厭離。以諸菩薩三無數劫流轉生死求大菩提。若作此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何以故。如諸聲聞于其涅盤忻樂親近。于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如是菩薩于大涅盤忻樂親近。于諸煩惱及隨煩惱深心厭離。其倍過彼百千俱胝。以諸聲聞唯為一身證得義利勤修正行。菩薩普為一切有情證得義利。勤修正行。是故菩薩當勤修集無雜染心。于有漏事隨順而行。成就勝出諸阿羅漢無雜染法。

    倒說菩薩戒法戒,就是歪曲菩薩戒的思想精神。作為菩薩,如果說菩薩不應喜歡涅,不應怖畏煩惱,也是屬于有染違犯。菩薩怎麼可能不厭離煩惱、不證得涅呢?只是菩薩觀煩惱、涅由空而發,不是像聲聞那樣把煩惱和涅看得很實在,因而有煩惱可斷、有涅可證,菩薩是通過觀空來斷煩惱、證菩提,雖方式和聲聞人有所不同,但目的卻是一致的。聲聞人為自利尚要斷煩惱、證涅,菩薩為利益無量眾生,更應如是而行,“普為一切有情證得義利”。

    13、不護雪譏謗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于自能發不信重言。所謂惡聲惡稱惡譽不護不雪。其事若實而不避護。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事不實而不清雪。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他外道若他憎嫉若自出家。因行乞行因修善行謗聲流布。若忿蔽者若心倒者謗聲流布。皆無違犯。

    作為菩薩,如果被人誹謗或屈辱,又該如何對待呢?這有兩種情況︰一是確有其事;一是無中生有。若菩薩確有不如法的行為而導致他人詆毀,就要及時避護,充分檢點自己的行為,不再犯同樣的過錯,否則就是有染違犯。

    如果所面對的是誣陷不實之辭,菩薩就應澄清事實。為什麼要這麼做呢?從聲聞戒的角度來說,“是非以不辯為解脫”,但不作解釋而听之任之的話,對方的誤解可能會越來越深,嫌恨也越來越重,雖然自己很清閑,對方卻會因此產生煩惱並造作口業,所以從利益眾生的角度來講,及時澄清是有必要的,“若事不實而不清雪”,也是犯戒,是非染違犯。既要能護,也要澄清,這兩點正顯示了菩薩積極入世的態度。

    在有些情況下,事實自然會得到澄清,辯護只是多此一舉,只會帶來負面的影響,只會使事情變得越來越復雜,如果菩薩以智慧觀察到這樣的結果,雖然不去辯護,也不會對戒律有所違犯。所以說,我們要領會戒律的精神,辯護的作用是為了使還事實以本來面目,若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就不應盲目為之。

    14、不行楚罰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見諸有情應以種種辛楚加行猛利加行而得義利護其憂惱而不現行。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觀由此緣于現法中少得義利多生憂惱。

    菩薩在行度化眾生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根性頑劣、剛強難調的眾生。佛經中對不同類型的眾生有個非常形象的比喻︰最善的馬一看鞭影就會跑;稍劣的馬要鞭子及身才會跑;再劣的馬要鞭打至疼痛才會跑;最劣的馬要痛到不能忍受才會跑。以我們研究所為例,最早提倡的是“自覺、自由、自在”,屬于對上等馬的教育,但試行一段時間後,發現大家未必是上等馬,政策就逐步有所調整。作為菩薩,也要根據對方根基來選擇調教的方式,知道通過什麼途徑才能使對方得到利益。對于那些“不見棺材不掉淚”的眾生來說,只有經過猛烈的鞭策痛打之後,才能使之得到利益,就應現威猛相來調伏對方。如果“護其憂惱而不施行”,礙于人情而不對其進行嚴厲責罰,就是婦人之仁,不屬于菩薩道的行為,因而也是犯戒的,屬于非染違犯。

    什麼是無違犯呢?有些眾生自尊心很強,“觀由此緣,于現法中少得義利”,這樣的做法對他來說是弊多利少,就不能如是而行,所以菩薩應以觀眾生的義利為前提。

    第三部分是關于障忍辱度的內容,有關戒律共有四條。

    15、嗔打報復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罵報罵他嗔報嗔。他打報打他弄報弄。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

    作為菩薩,對方罵你,你也罵他;對方打你,你也打他;對方嗔恨你,你也嗔恨他,不能經受一點侮辱,不能以柔和之心去包容對方,以忍讓之心去感化對方,而是像世間法所說的“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那樣,也就違背了菩薩的精神,屬于有染違犯。

    16、不如法悔謝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于他有情有所侵犯。或自不為彼疑侵犯。由嫌嫉心由慢所執。不如理謝而生輕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若由懶惰懈怠放逸。不謝輕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非染違犯。無違犯者。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出不善處安立善處。若是外道。若彼望要因現行非法有罪方受悔謝。若彼有情性好斗諍。因悔謝時倍增憤怒。若復知彼為性堪忍體無嫌恨。若必了他因謝侵犯深生羞恥。而不悔謝。皆無違犯。

    作為菩薩,如果傷害了他人,又應如何彌補呢?這也有兩種情況︰一是確實傷害了對方;一是雖未傷害對方,但對方卻懷疑你傷害他。無論是出于什麼情況,只要對方有這樣的誤解,菩薩都應去表示歉意。因為菩薩要慈悲眾生,若不去澄清的話,對方的心中就始終有個陰影,于雙方都沒有好處,而作出坦誠的說明之後,就能使對方放下心理包袱,解除精神痛苦。如果沒有慈悲憐憫之心,不去向對方有所表示,也是有染違犯。

    如果因懶惰而沒有去道歉,則屬于非染違犯。

    什麼樣的情況是無違犯呢?或者是不去道歉于對方更有好處;或者是道歉後反而讓對方無地自容;或者是對方性格激烈,道歉只會增添他的怒火。也就是說,無論是道歉還是不道歉,都要以幫助對方為前提。

    17、不受懺謝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他所侵犯。彼還如法平等悔謝。懷嫌恨心欲損惱彼不受其謝。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雖復于彼無嫌恨心不欲損惱。然由稟性不能堪忍故不受謝。亦名有犯有所違越。是無染違犯。無違犯者。若欲方便調彼伏彼。廣說一切如前應知。若不如法不平等謝。不受彼謝亦無違犯。

    作為菩薩,和他人產生糾紛之後,對方來向你道歉,而你卻依然憤憤不平,拒不接受,也是有染違犯。“瑜伽菩薩戒”所說的每一條,都是我們在現實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非常富有人情味。

    如果對對方已無嗔恨之心,也不是故意要氣惱對方,只是“由稟性不能堪忍故不受謝”,則屬于非染違犯。

    還有一些情況是屬于無違犯︰如果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對方,那麼,不接受對方的道歉也不犯戒。

    18、懷忿不舍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于他懷忿相續堅持生已不舍。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為斷彼故生起樂欲。廣說如前。

    作為菩薩,當對他人產生嗔恨之後,堅持不舍,耿耿于懷,始終處于煩惱狀態而不能自拔,也是有染違犯。

    如果是因為煩惱深重,雖想方設法克服,但還不能有效對治自己的情緒,就不屬于犯戒的範疇。

    我們心理狀態的延續也是緣起的,當我們恨一個人時,如果總想著對方的壞處,嗔恨的種子就會不斷增強;如果能將心念轉過來,想想對方曾經有過的好處,意識到自己作為一個佛子應有的悲心,嗔恨的力量自然會越來越小。所以,當心念產生之時,將朝什麼樣的方向發展,關鍵是看我們給它創造什麼樣的因緣。在“瑜伽菩薩戒”中,如果懷恨時樂此不疲,就是有染違犯;如果努力對治,雖一時難以克服,也不為犯,因為你所創造的條件正在使煩惱向不同的方向發展。

    第四部分是有關精進的戒律,共有三條。

    19、染心御眾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貪著供事增上力故。以愛染心管御徒眾。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不貪供侍無愛染心管御徒眾。

    作為菩薩,如果因染污心而貪著名利地位,貪著供養供侍,貪著作為住持的權力,貪著作為師傅的樂趣,以此來管理寺廟、招收徒眾,也是有染違犯。

    如果不是以貪著心來做這些事,那就是不犯。

    在這兒,再次強調以貪心來判攝犯與不犯的區別。有沒有貪心誰知道?自己知道。所以,菩薩戒的判罪不是由別人評判,而是由自己來評判。同樣的行為,是染違犯或非染違犯,乃至不犯,關鍵都是在自己的心︰有沒有貪心?有沒有嗔心?最清楚的就是自己,即使別人對你作出評判,你還可以進行狡辯,所以“瑜伽菩薩戒”主要是從道德而不是從法治的角度來衡量一個人的行為。

    20、非時睡眠戒

    若諸菩薩安住菩薩淨戒律儀。懶惰懈怠耽睡眠樂臥樂倚樂。非時非量。是名有犯有所違越。是染違犯。無違犯者。若遭疾病若無氣力行路疲極。若為斷彼生起樂欲。廣說一切如前應知。

    人的欲望總有所偏重,有人食欲特別重,吃飯成了人生最大的樂趣;有人名利心特別重,為此可以付出任何代價;也有人睡欲特別重,一味貪圖放逸之樂,不求精進,虛擲年華。作為菩薩,如果貪著睡眠的快樂、倚靠的快樂,不但睡眠時間沒有節制,且在不該睡覺的時間依然臥床不起,就是有染違犯。其中,“非量”為睡得太久;“非時”為不該睡覺的時間,孔子在看到學生白天睡覺時曾感嘆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扶也”,因為睡眠會浪費了人生大量的時間,所以佛陀在《遺教經》中告誡我們說︰“初夜後夜,亦勿有廢。中夜誦經,以自消息,無以睡眠因緣,令一生空過,無所得也”。

    如果是因為患病,或過于辛苦勞累,需要通過睡眠加以調整,則不屬于犯戒的範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