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長老︰德尊學博曰長,年富齒高曰老,是說年德俱尊之稱。細論有四種意義—1如出家年久者,則稱法臘長老(臘者歲也,出家一年為一臘),2學理深博者,謂學德長老,3道果高超者,曰法性長老,4年紀老大者,則生年長老。本經所列,或德臘具尊者,或德尊臘少者,皆以長老二字稱之!所舉十六尊者悉稱長老,非獨指舍利弗,須連貫讀之,如長老摩訶目犍連,乃至長老阿冕樓馱,此乃翻譯經家文法之巧略而已。
舍利弗︰南天竺波羅門提舍之子,字優波提舍,號舍利弗。梵語舍利,譯為 鷺,弗是子的意思,合稱為 鷺子。又名身子,其母名 鷺,因身容端正,眼如 鷺故名。現在所雲舍利弗,是連母得名故謂 鷺子。尊者的智慧非常,在母胎時,即能益母勝辯,年方八歲,通達一切四圍書籍,曾論勝過十六大國論師。出家七日之內,遍達佛法。尊者少時為婆羅門學者冊 耶的弟子,與目犍連是同學,在學道時與目連誓為始終的至友,其師逝世後,還與目連同修于王舍城山林中。舍利弗在山中,已久聞世尊盛名,欲為親近,但未得人引進,有一日出游,遇馬勝比丘(五比丘之一),見其容儀超俗,遂問說︰‘你師是誰?’答︰‘釋迦世尊。’舍利弗,聞說甚喜,即說︰‘常聞尊師盛德,善說妙法,您可為我開示尊師教授妙法否?’答︰‘我年幼稚,受學日淺,豈能宣佛如來廣大奧義!’又請求說︰‘請慈悲略說其要!’馬勝遂說偈說︰‘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吾佛大沙門,常作如是說。’舍利弗聞之,大有感悟,心生歡喜,稱贊不絕!歸告目犍連,與其弟子一同皈佛出家。在諸弟子中智慧第一。阿含經雲︰‘我佛法中,智慧無窮,決了諸疑者舍利弗第一。’此乃姑顯一德,非舍利弗尊者不具余德,亦非尊者之外,余皆無智,是舉各人所好及所長而已。現在所說淨土難信的妙法,非大智慧不能深信無疑,舍利弗尊者智慧第一,故舉以為首。
摩訶目犍連︰舍衛國人,波羅門輔相之子。摩訶此雲大,目犍連譯為采菽氏,是其姓也。其祖先在山上修道采菽為食,因以為姓。本名拘律陀(是樹名,此雲無節樹,其父母禱此樹神而生,因是命名),其族眾多,故以摩訶揀別之,諸弟子中神通第一,如降伏毒龍,化身大小,五百釋子舉之梵天等。阿含經雲︰‘我佛法中,神通輕舉,飛到十方者,目犍連第一。’
摩訶迦葉︰譯為大龜氏。其祖先在山上學道,感靈龜負圖,後皆以命為龜氏族。尊者本名畢缽羅,亦是樹名。加以摩訶者,以別余迦葉之謂。又名飲光,因其身常放光明晃耀,能吞余光、故名飲光。以宿世為治金師,與一女人,同以黃金修飾佛像,由種此因,感受世世身得黃金色,而有光明比日光更大。此尊者乃摩竭陀國,大富長者,尼俱律陀之子,因看破世情,舍棄豪富,發心出家,常行頭陀苦行,年老不倦,世尊憐其年老,曾勸令休息,但尊者辛勤如故,佛贊之說︰‘有頭陀行在,我法久住。’在靈山會上,拈花微笑,傳佛心印為禪宗的初祖,在大弟子中頭陀第一(頭陀此雲︰抖擻,謂抖擻塵勞煩惱,共有十二事,謂之十二頭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