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講10
既然到了極樂世界,又見了佛、又聞了法、又有聖眾、又有善友、又有快樂、又無諸苦……,可是壽命很短,那就像沒有底的杯子,是沒有用的!無論怎樣,必須得有壽命才成,因而這‘壽命無量’是淨土第一德!壽命無量,我們才能徹底地成就,因為沒有使你退轉的緣!到了極樂世界,你不必為生活等等問題而苦惱,而處處都能使你精進。而且,佛的壽命無量、你的壽命也無量,這就保障了你遲早定能成佛!
四、第十七願︰諸佛稱嘆願。‘我作佛時,十方諸佛,無量剎中無數諸佛,若不共稱我名,說我功德國土之善者,不取正覺。’十方世界無量剎中,無量諸佛,都在稱嘆我阿彌陀佛這個名號,都在稱嘆我極樂國土的莊嚴殊勝,如若不是這樣,那我便不能成為佛。前面提到的望西和尚對此解釋說︰‘六八願中,此願最要。’所謂‘六八願’,就是指‘四十八願’。他說這個願最重要!為什麼這麼說呢?要是沒有這個願,那麼我們今天還能知道有淨土、有西方極樂世界嗎?就不知道了呀!正是因為有了這個願,所以釋迦牟尼佛才給我們講了《阿彌陀經》、《無量壽經》,不然,十萬億國土的事情,我們怎麼會知道呢!就是阿羅漢也不可能知道呀!只佛說我們才知道,而佛為什麼說呢?就是因為法藏比丘當年發了這個願。
所以,《阿彌陀經》里也說,六方佛都贊嘆,都于他的國土,出廣長舌相,說誠實言,贊嘆這個極樂世界,也贊嘆阿彌陀佛的功德,也贊嘆釋迦牟尼佛。‘六方佛贊嘆’,實際上是‘十方佛贊嘆’,這是鳩摩羅什大師翻譯時簡化了一點。玄奘大師翻譯的《稱贊淨土攝受經》里是‘十方’。其實‘十方’、‘六方’都是一樣的意思,都表示所有的空間。總之,我們之所以得聞這個淨土法門,今天都知道這本《無量壽經》,就是這個願的效果。
所以釋迦牟尼佛在這個世界上一而再,再而三地講這部《無量壽經》。日本的大德寫有一本專門注疏《無量壽經》的書,名為《會疏》,其中對于‘稱我名者’,解釋說︰‘稱我名者,此有三義︰(1)諸佛稱揚彼佛德號;(2)諸佛咨嗟稱名之人。如彼小經誠證護念稱名之人;(3)諸佛亦咨嗟,亦自稱彼佛名。‘第一個意思是︰十方的佛各個都在稱贊阿彌陀佛的名號功德,萬德莊嚴。第二個意思是︰十方的佛稱贊念佛的人,如果咱們念佛,也會被稱贊的。因為我們能念佛很不容易呀!咱們國家有十二億人,其中信佛的有多少?而且肯修淨土法門的人又有多少?既使有信淨土法門的人,而真正能落實的有多少?大多是有名無實,根本不懂得持名念佛,真正能持名念佛的人不多!如果你能真正地持名,十方諸佛都會贊嘆你的,而且包括阿彌陀佛、釋迦牟尼佛都來護持你,’共同護念’。第三個意思︰十方諸佛也都在念阿彌陀佛!也在持名念佛,所以十方稱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