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宗分-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 正宗分-特勸眾生應求往生以發願11
    衣。是盛華器。盛字平聲。貯也。衣例如進香香袋。眾妙華。明非曼陀羅一種。應如妙法蓮華經之四華。天雨曼陀羅華。摩訶曼陀羅華。曼殊沙華。摩訶曼殊沙華。以四華供養他方佛。表真因會趨佛果。果德無所不遍也。住行向地諸菩薩。破無明見法身。乃為真因。念念趨向無上妙覺之佛果。果德遍十方界。故曰供養他方十萬億佛。極言供佛之多也。

    且據娑婆言十萬億佛四句。公之意。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今在彼土。能供十萬億佛。意顯往生彼國已。有欲還供本師釋迦。及當來彌勒。亦不成難事。若承阿彌威神之力加被。則何遠不到哉。更不落十萬億之數量耳。

    《解》食時。即清旦。故(曰)〔雲〕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議。不離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時(迥)〔回〕還也。

    (講)食時。乃受食之時。清旦盛華。供養多佛。食時即歸。明其神足不可思議。神足乃六通之一。亦名如意通。此通有三。一能到。身能飛行。輕舉遠到。二轉變。大小一多。互相轉變。三聖如意。化現無方。應變莫測。故能不離彼土。常遍十方。此二句有二義。一十方剎土。自他不隔于毫端也。二不起滅盡定。而現諸威儀也。譬如月不離空。而能影現眾水。不假逾時。回還本處。極言其速之至也。此種神力。固由眾生淨業所感。亦由彌陀願力所致。因中第二十三願雲。設我得佛。國中菩薩。承佛神力。供養諸佛。一食之頃。不能遍至無數無量億那由他。諸佛國者。不取正覺。

    《解》此文顯極樂。一聲。一塵。一剎那。乃至跨步彈指。悉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

    (講)上文神足。已顯不思議之理。此文顯極樂事事皆無障礙法界。故舉一聲一塵一剎那。乃至舉足跨步。伸手彈指。一一無非全體法界。極樂淨土。隨拈一法。體即法界。攝盡十方無盡三寶。十方三寶。體即法界。攝盡極樂依正。故雲與十方三寶。貫徹無礙。如帝珠網。一珠攝多珠。多珠攝一珠。一多相攝。貫徹無礙。

    《解》又。顯在裟婆。則濁重惡障。與極樂不隔而隔。在極樂。則功德甚深。與娑婆隔而不隔也。

    (講)又。顯在娑婆。則五濁深重。惡業為障。故與極樂。不隔而隔。如五台清涼勝境。我等凡夫。不隔而隔。在極樂。則諸善俱會。功德甚深。隔而不隔。如聖人之與人間。隔而不隔也。

    《解》飯食經行者。念食食至。不假安排。食畢缽去。不勞舉拭。但經行金地。華樂娛樂。任運進修而已。